卫生理念

2024-12-05

卫生理念(共6篇)

卫生理念 篇1

我校现有30个教学班, 近2 000名师生, 大部分师生在学校用餐。近年来, 我校始终将学校食堂卫生安全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加大了资金投入, 规范了学校食堂硬件建设, 强化了学校食堂管理, 学校至今未发生一起群体性食品卫生事件, 学校食堂建设达到A级标准, 食堂卫生管理多次得到市、县领导高度评价和学生家长及社会的一致好评。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树立服务理念, 从思想上确保学校食堂卫生安全

由于学校经费有限, 不少学校办食堂是以赢利为目的。而我们却一直摒弃学校食堂的赢利性观念, 认为学校食堂与社会上的餐馆、酒店、宾馆是不一样的, 应该体现出学校食堂为学校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服务性功能,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为此, 我们在学校师生中广泛地宣传学校食堂的服务性理念, 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维护广大师生最根本的利益的政治高度, 充分认识办好学校食堂对于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意义。多年来, 我校正是秉承着为师生服务、为教学服务的理念, 积极做好学校食堂管理工作。一是学校食堂不是采取对社会公开实行招投标, 不是以上交利润多少来确定承包经营者, 而是采取由学校教职工推荐、担保、并负连带责任, 由学校工会、后勤人员对其素质、以往的经历、管理能力、人品等方面进行考核而确定。二是食堂饭菜价格也由学校核定, 学校一直秉承让利于学生办食堂的理念, 并把此非营利性的经营理念作为选择、教育和评议经营者的主要内容。三是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 分管校长任副组长, 总务处、工会、学生会、年级组、班级等部门的干部、职工、学生代表、膳食管理员、学校安全员等成员的学校食堂管理领导小组, 明确了总务处为主的宏观管理职能, 明确了学校安全员的安全职责, 设立了专职的膳食管理员, 建立了师生膳食举报箱和校长信箱, 成立了膳食委员会和师生膳食评议小组。四是把以学校食堂为主的总务后勤工作作为学校三大工作之一, 与教学工作、德育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地了解、检查、评议和督促学校食堂工作, 使学校食堂工作一直沿着有序、高效、安全、平稳的轨道运行。

二、加大投入, 规范建设, 从硬件上确保学校食堂卫生安全

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必须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没有合格食堂和合格的灶具, 学校食品卫生就没有根本的保障。近年来, 我校在教育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 先后投入资金10多万元, 新建了一座两层、建筑面积高达600平方米、拥有三个用膳大厅、2000余座位的学校食堂。为使食堂达到卫生标准, 所设计的图纸先给卫生防疫部门审核。新的学校食堂功能齐全、设备先进, 有3个独立的厨房, 每个厨房均辟有冷藏室、主食库、副食库、切配区、食品粗加工区、烹饪区等功能房和值班室, 同时还备有抽油烟机、灭蝇灯、灭菌灯、燃油蒸汽锅炉、蒸气蒸饭柜和蒸气消毒柜, 安装了智能IC卡售饭系统, 实现了无币化交易和收付数据化结算。极大地完善了食堂硬件建设, 成为全市设施较为先进的学校食堂。目前, 我校学校食堂已达到了B级食堂标准, 同时被市卫生局评为食品卫生B级信誉单位。

三、完善制度, 精细管理, 从管理上确保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学校食堂卫生安全工作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作保证, 必

须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落实。

1. 建立健全学校食堂管理制度

近年来, 我校相继建立健全了《食堂专职管理人员工作职责》《食堂微机管理人员工作职责》《食堂经营人员卫生行为规范》《食品卫生制度》《食品采购制度》《食品采购查证登记制度》《食品库房卫生管理制度》《粗加工卫生管理制度》《切配、烹饪、销售卫生管理制度》《食品留样制度》《食堂消毒制度》《关于传染病防治、食物中毒、水源污染应急预案》。从而, 做到了“人人有规范、处处有规范、时时有规范、事事有规范”。

2. 加强了学校食堂管理和经营人员队伍建设

我校在加强食堂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同时, 十分重视食堂经营人员队伍建设:一是严把选拔关。严格挑选思想品德好、奉献精神强、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同志为食堂经营组负责人。同时, 对各食堂经营组所招聘的员工也制定了相关的素质标准和身体健康要求;二是岗前培训关。学校每学期都要请市卫生、防疫、工商、安监等部门的专家对所有食堂经营组负责人和食堂员工进行岗前培训, 确保了育人思想到位、奉献精神到位、服务态度到位、经营能力到位;三是过程评议关。在经营过程中, 学校食堂管理领导小组和膳食委员会都要定期或不定期地采取召开师生座谈会、进行民意调查等形式对食堂经营人员进行评议, 以肯定其工作之优, 纠正其工作之差;四是每月评选一次经营能手和服务之星, 并通过黑板报、宣传栏等予以表彰、推介和宣传。

3. 实施精细化管理, 把好食堂卫生安全每一道关口

一是实行食堂经营者责任制, 二是实行饭菜价格统一定价制, 因市场燃料、大米、肉类、蔬菜是价格上涨而确需提高饭菜价格则必须经过提出申请、师生座谈、价格听证等程序后由学校批准方可执行;三是实行竞争机制, 对食堂的经营成本、营业额、卫生状况及服务态度等方面每月进行一次综合评价, 对第一二名的服务员进行奖励, 对后两名的进行处罚;四是实行末位淘汰制, 综合一学年的工作情况, 对综合评价最后一名的食堂经服务员实行解聘, 取消其在食堂工作的资格。五是强化了学校食堂卫生安全关、采购关、加工关、储藏关、消毒关、留样关、监督考核关等安全环节。坚持了从业人员的年检制度和食堂管理日检、周结、月报制度, 真正强化了学校食堂常规管理, 使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管理工作步入了规范化的轨道。

4. 加强督导检查, 促进学校卫生管理行为规范化

我们通过宣传板报、知识讲座等形式, 经常对全校师生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的宣传、教育, 培养学生卫生安全、文明就餐的习惯。其次定期组织师生膳食委员会对学校食堂卫生进行检查, 每周总结、通报一次食堂卫生、食品安全情况, 每月组织召开一次食堂管理、经营人员会议, 提高卫生、安全意识。同时还在每学期中不定期不定时邀请县卫生防疫部门和工商部门的人员到食堂进行检查指导, 每学年末对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进行一次全面评估。通过平时注重检查和考核, 及时规范学校卫生管理行为, 督促食堂进行限期整改, 确保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

(宜兴市官林第二中学)

卫生理念 篇2

一、转变思想观念,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思想文化建设

1、领导率先垂范, 带头提高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

社区卫生中心主任和护士长等管理者努力学习管理知识, 坚持理论、时事、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学习, 保持较高的理论和政治思想素养, 全面掌握专业基础知识, 熟悉人文、哲学、社会、法学知识等, 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促进社区各项工作的发展。管理者首先做到廉洁奉公、尽职尽责、不谋私利, 成为遵章守纪、努力工作的典范, 用实际行动来感召职工、团结职工。

2、加强社区内部培训, 转变思想观念

利用晨会、业务学习等时间, 组织员工学习社区服务相关法律法规, 熟悉和掌握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医疗等六位一体”功能。做好从“专科医生 (护士) ”到“全科医生 (护士) ”的观念转变, 树立全科医学观念, 认识到服务对象不仅限于患者个人, 更应关注家庭、社区这样的群体服务, 从坐等“患者上门”到主动上门服务, 为辖区居民提供人性化服务。

3、学习外地先进经验, 树立服务信念

为了尽快适应社区卫生管理, 医院每年都组织社区管理和服务人员到外地利参观、学习, 了解其他社区卫生服务的先进经验, 看到了社区服务光明、美好的前途, 克服了从三级医院调到一级医院工作的自卑心理, 树立了做好社区服务的信心。

二、严格管理, 狠抓基本制度建设和核心制度落实

严格按照三级医院的要求, 狠抓三基三严。加强医疗护理质量的落实, 确保居民健康安全。

1、学习上级相关文件精神, 抓好规章制度的执行

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国家和省、市相关文件精神, 明确发展社区卫生工作的重要意义, 熟悉和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的“六位一体”功能及相关技术、服务规范。针对业务技术多样性的特点, 逐项建立业务技术的质量保证规范, 从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教、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到接诊、注射、检查、处置、消毒、售药, 出诊、观察、咨询、建档等等, 在科学规范的前提下突出方便, 在方便中体现规范。

2、借鉴三级医院的管理经验, 抓好核心制度的落实

徐州中心医院作为三级甲等医院, 有健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模式, 本社区服务中心以医院的经验为蓝本, 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 建立了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种规章制度, 明确了根据科室及工种的差别制订的岗位职责, 在分工的基础上, 团结协作、共同推进, 使各项工作逐步做到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其中核心制度是重中之重, 反复学习, 狠抓落实, 从制度上保证社区卫生服务。

3、狠抓“三基”训练, 努力提高全员业务技术水平。

除了要求所有人员

参加市中心医院的讲座、考试以外, 根据社区卫生工作的实际, 中心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 定期或不定期安排讲座、辅导, 通过考试、考核, 不断提高医护人员业务素质。另外还要求社区所有医护人员均参加了江苏省全科医师 (护士) 培训, 考试合格, 获得了全科医师 (护士) 证书。

三、开展人性化服务,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以人为本, 员工至尊, 患者至上, 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个性化的思想, 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1、激励员工积极性, 营造和谐工作氛围

根据医护人员的个性、气质、不同层次的需求, 坚持运用各种激励措施, 挖掘其内在潜力, 让其充分展现其独特性和创造性。从职工需要入手, 满足和关注他们的需要, 树立主人翁精神, 增加归属感, 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和文化氛围。

2、优化服务流程, 倡导真诚服务

以“人”为本, 把全程提供人性化服务做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生命线。首先, 加强窗口人性化管理。挂号室和收费室人员实行早班制, 提前上班。拓宽挂号渠道, 满足不同人群的就医需求, 实行网上预约或电话预约, 减免排队。其次, 就医环境人性化管理。社区卫生中心建设时在布局、色彩、绿化等方面, 努力营造温馨的环境, 不同的房间有不同的设计, 如儿童计划免疫室设计就考虑到孩子的心里特点, 布置的相对活泼些, 还购置的滑梯等。第三, 优化服务流程。方便患者找到所需的诊疗项目, 为患者提供快速有效的诊疗服务。建设节约型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降低运营成本, 让就医者以适宜的费用支出, 得到良好的服务。

摘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服务模式的重大改革, 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领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是新形势下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着重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入手, 强化思想文化建设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卫生理念 篇3

医学基础教育不仅是指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 同时还应注意医学伦理及职业道德水准的提高。解剖学是最基础的、特殊的学科, 教员及学员面对的是无私捐献的标本———尸体。在其教学过程中, 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关心他人, 履行救死扶伤的职业观, 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 为医学事业奉献的意识, 教学中要深入渗透人文教育理念, 也为以后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开好头, 筑好底, 其影响是无量而深远的。卫生士官是基层的技术性人材, 面向、服务于广大官兵, 更应注重培养其爱伤、惜伤的高崇品德。

1 将人文精神融入教学中

解剖学不同于其他学科, 是研究人体的宏观基本结构, 解剖学中的每个结构都能从机体上找到, 很多结构标志是在活体上直接找到看到的, 课上可一边讲, 一边让学员在自已的身体上去寻找, 这样课堂教学就很深动、直观。增加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果。有些内容可以和实际生活直接联系, 如学习消化系解剖时, 可以用食物的走行要经过哪些地方, 来引出各消化器官。然后逐一学习。

2 特殊解剖部位的教学

如学习生殖器官时, 要向学员介绍其是人体的一个特殊部位, 要以一个平常心去学习。学习方法可以采取精讲点拨、自学的方法。针对当前社会上不良的风气, 要向学员讲述青春期心理、生理卫生, 进行青春性教育, 引导学员正确认识男女生殖器官的结构、功能。

3 寓思想品德于教学

要向其介绍无数前辈在生前就已许下诺言, 死后要将躯体捐赠给国家, 以供做解剖或其他医学研究。东汉名医张仲景不仅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奠基人, 还强调医师必须具备济世救人的仁慈之心。现代解剖学的创始人安德森·维萨里 (Andreas·Vesalius, 1514~1564) , 不顾旧势力的压迫, 捍卫了科学、真理, 他通过大量的尸体解剖观察, 纠正了前人20多处的解剖错误, 还否认了人体所谓“复活骨”的存在, 为此遭教会的迫害, 这充分体现了他不畏一切, 勇于探索科学的精神, 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4 尊重捐躯者

要教育学员尊重、爱惜遗体标本, 学习捐献者的献身精神和高尚行为, 培养学生献身医学事业的高尚情操。要告诉他们捐献者无私奉献是我们要学习的重要人文精神, 我们无理由不好好学习。面对的是一具尸体, 更面对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具有最好教育意义的高尚伟人。让学员在沉默中激发、思考、学习。

5 激发学员学习兴趣

如讲解消化器官, 比喻肠道就象漂亮的褶裙挂在腹后壁上;讲解女性的内生殖器, 输卵管如同女孩子的辫子, 卵巢就是辫梢上的球结, 子宫就是孕育胎儿的宫殿。头面体腔内器官存在相当部分的对称美。脐部是人体腹部的黄金分割点, 而咽喉和膝盖分别是人体上部和下部的黄金分割点。还有男性和女性特有的体态曲线美。

6 提高教员人文素质

教员是一面很好的镜子。要培养学员, 感染学员, 教会学员。解剖学既脏又累, 特别是浓而刺鼻的福尔马林气味更是让人难以接受。初次接触尸体常会产生恶心、厌恶、恐惧的心理, 这都影响着学员的学习兴趣, 甚至有些学员看到尸体后产生了“人不过如此”的厌世念头。故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不怕脏、不厌恶, 起到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 培养学员献身医学事业的高尚情操。

卫生理念 篇4

2016年8月19日至20日在京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 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2]。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总结中指出, 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 牢牢把握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 树立“大健康”理念。那么在实际工作中, 作为卫生职业学校, 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学校的教书育人建设和发展成为必然。

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治国有常, 而利民为本。”我们党来自人民、服务人民, 因此党的一切工作, 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向能者求教, 向智者问策, 从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作为卫生职业学校, 要正确领悟“健康, 是每个国民的立身之本, 也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基”。应积极调动全体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依靠、动员和组织全体职工和学生及各种社会资源, 投身到学校的教育事业中来。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处处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紧紧围绕学生的健康优质成长来制定培养方案, 设置课程目标。

2 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 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新发展理念, 指明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 要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2.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住了创新, 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树立创新发展理念, 就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要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 在“万众创业, 大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 在卫生高职教育创新上凝聚起每一人的力量, 从而推动学校创新。

2.2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协调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 协调发展就是找出短板, 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 通过补齐短板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在学校的工作中, 充分调动各部门、全体教职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全面协调发展。

2.3 绿色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学校作为培养现代化卫生技术人才的摇篮,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 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 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学校从领导班子、到基层员工, 都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积极为学生服务, 引导学生打好文化和医学基础, 树立终身学习探索, 终身成长提高, 可持续发展的好风尚。

2.4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树立开放发展理念, 顺应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卫生职业学校要积极探索、加强与社会相关行业加强联系, 加强院校、校企合作, 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成立教学服务联盟体系, 对接社会需求, 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丰富教育教学内涵, 吸收提高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集思广益, 培育优质卫生技术人才。

2.5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有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四个内涵。紧紧围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在实际工作中作出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 让学校全体教职工、学生、其他服务对象分享学校发展的成果, 分享优质卫生技术人才为全体民众健康服务的成果。

3 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

“知之愈明, 则行之愈笃。”职业学校应加强学习, 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 落实到决策、执行、检查、评估工作中, 不断增强作决策、做工作、抓管控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用好辩证法, 在职业教育教学中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进行科学设计和实施。在实际工作中, 结合社会需求, 学生学情, 努力钻研、创新教育教学手段。

总之,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在全国各行各业蓬勃奋进,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的形势下, 卫生职业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发展理念上来, 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 努力提高统筹,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 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 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2]在学校的教书育人工作中切实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发展平衡、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共享, 才能为新时期卫生职业学校的和谐发展取得新突破, 实现我国全民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2016年版) .

卫生理念 篇5

关键词:妇幼保健,转化医学,策略

随着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现代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保健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妇幼保健专业人员的保健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儿童优先,母亲安全”已是全球趋势。因此,在新的医学模式背景下,对于从事妇幼保健工作人员来讲,不但要具备丰富的业务知识和预防为主的群体保健观念,而且还必须有高尚的职业道德、高度的法律意识、良好的组织协调及沟通表达能力。对此,承担培养妇幼医学人才的地方医学院校应更新教育理念,从培养模式方面积极探索能够提高妇幼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以使其社区保健服务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以及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养得到不断提升,从而成为扎根基层、 服务妇女儿童的实用型医疗卫生人才。

一、转化医学理念引入妇幼卫生教育的重要性

转化医学( Translational Medicine) 是近年来国际生物医学领域提出的新概念。转化医学的实质是基础医学和临床的整合,是多学科、多层次、多靶点,微观与宏观、结构与功能、生理与病理、预防与治疗、人文与科学的交叉融合,是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目前,国内大型综合医院为实现临床与基础的一体化,以推动医学发展,已开始用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临床医学人才培养。

妇幼卫生专业是一门新兴学科,是弥合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裂痕的重要桥梁,其培养目标是保健、医疗、预防和管理相结合的综合型妇幼卫生人才。然而,目前妇幼卫生专业本科培养模式仍然以课堂讲授等为主,学生毕业前一学年才被安排到妇幼保健院( 所) 实习,这势必造成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相隔周期过长,“学”与“用”脱节。在医学教育中,任何教学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患者、疾病或者医生的治疗等方面,而转化医学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科学原则,始终围绕着“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理念去进行一系列的医学研究。因此,为了使妇幼学生能迅速将所学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避免教育的盲目性,必需让转化医学理念在妇幼专业教学和实践中发挥作用。

二、转化医学理念指导妇幼卫生医学教育的策略

1.专业素质培养

由于科学先进性的课程体系对医学人才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是否适应未来的需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地方高等医学院校要不断提高本专业的教学质量,对妇幼医学课程体系的设计应注重系统性、理论性和实用性,根据保健医学的特点和妇幼病况的特征,以突出专业素质教育和实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将人文社会科学、公共基础、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等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特的妇幼医学知识体系。专业教师应积极探索“以社区为基础的教育结合社区妇幼保健问题学习( CBE - PBL) ”的培养模式,采用理论讲授、小组案例讨论、临床和社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等辅助手段开展教学,从而为培养妇幼医学生的优秀专业素质提供良好的平台。

2.人文素质提升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医学模式已经由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成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只关注医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而新的医学模式则强调人的健康、亚健康、疾病都要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的影响。因此,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妇幼医学服务开始转向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优质的健康服务。地方医学院校妇幼专业学生毕业后,将要到基层从事社区医疗卫生有关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及健康管理的全方位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但是我们发现,地方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正在边缘化,已经影响到了社区保健服务水平。因此,各地方高校应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树立转化医学理念,结合新医改对妇幼医学人才培养要求,加强妇幼卫生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环节中做到人文与科学的交叉融合,以使学生树立以人类价值为终极关怀的伦理观念,并增强其为社区妇幼保健服务的意识,使其日后在保健服务过程中的医疗行为得到规范。

3.科研素质培养

医学生的科研素质培养对于其日后的职业生涯意义重大,无论其成长为临床职业医生,还是成为医学科研工作者,都必须以扎实的科研素质作为基础。由于转化医学具备“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和“多学科会聚”等特点, 其研究内容以疾病诊疗为目的。因此,为了有效地促进妇幼专业学生对学科间知识交叉渗透的理解与整合能力,巩固专业基础,为今后从事研究或继续深造打下良好基础,学生应在医院 - 学校双指导教师的帮助下选择课题,研究课题最好与妇幼保健学的课程内容相符合,并且是临床工作中所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一些高校面向大学生建立了大学生专项科研基金,让学生主动参与科研课题申报、立项、课题实施、结题、成果鉴定全过程,从实施的结果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科研积极性。

4.就业能力提高

业务强、技术精是医生自然素质的体现,是其取得患者信任的前提,因此,妇幼医学生除了应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公共基础、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以外,还要掌握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的医疗技能, 如对妇女、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观察、护理和诊疗能力; 初步处理妇产科急诊、产科大出血及计划生育、围产期保健的能力; 开展妇女、儿童卫生保健、卫生宣教及指导科学育儿、计划生育的能力等。

妇幼卫生实行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开展保健和临床相结合,并以预防为主的妇幼保健服务。地方医学院校要想做到所培养的妇幼医学人才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在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必须使人才培养越贴近基层越好。因此,地方医学院校应根据筛选标准,选择3 ~ 5个妇幼保健院作为教学基地,实行共建共管,开展岗位培训。通过岗位培训使学生掌握妇幼医学的以人为中心、 家庭为单位、社区为基础、预防为导向服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的卫生政策、法规及相关管理要求; 通过岗位培训,使妇幼专业医学生建立针对妇幼群体医疗的诊疗思维模式,能够运用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模式,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社区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保健服务,并提高其对妇女儿童常见健康问题和疾病的防治能力。

5.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能力

要培养高素质的妇幼保健医生, 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带教老师队伍,因为提高带教老师的素质是培养高素质妇幼保健医生的关键。妇幼保健工作不同于一般的临床、医疗与防疫工作,它是根据妇女和儿童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特殊健康问题,通过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提高生殖健康水平。妇幼保健工作服务对象是占人口2 /3的妇女和儿童,工作内容不只是门诊服务,还承担了大量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如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健康教育服务、孕产妇建卡、产后访视、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等。因此,为保证妇幼保健医生的培养质量,各院校应该重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对社区带教老师的培养可采取高校委托 - 社区实践的学社托管模式。如根据学校的情况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国外或国内社区妇幼保健开展较好的地区考察,学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先进经验; 参加社区妇幼保健学术交流活动,加强与同行的交流学习; 定期派教师到社区参与实践,在保健实践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以便更好承担带教教师作为指导者、 合作者和学习促进者的角色。

三、小结

卫生理念 篇6

一、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资助工作体系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 帮助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了学业, 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随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越来越多, 加之实际操作过程的环节过多, 后期监督和资助后教育力度不够, 难免存在一些问题, 对资助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出了更大挑战。

1. 资助工作简单化

部分高校资助管理工作人员把资助育人工作简单化为慈善资助, 认为资助工作的过程就是把国家、学校、社会的相关资助费用、勤工俭学岗位提供给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的学生, 其中难免会有偏差, 这就使得国家和学校的资助资金不能被充分使用。简单的金钱资助只能解决受资助学生表面的困难, 而忽略了伴随经济困难而可能产生的内在困扰, 并没有对家庭经济困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 即无法从根本上达到育人目的。

2. 资助目标难以确定

国家助学金和勤工俭学是资助项目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资助过程中由于贫困认定工作缺少统一的尺度难以计量, 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 (1) 学生相互比穷; (2) 老师直接确定; (3) 依据证明材料确定等。

3. 育人功能不突出

一些高校存在对资助体系的功能认识不足, 对受助学生的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还不够等问题。资助体系不仅具有经济功能, 更重要的是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功能。勤工助学只单方面为学生提供经济利益, 却忘记在这一制度中渗入激励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的成分, 对于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学生不愿意归还国家助学贷款的行为侧面反映了部分学生诚信意识和感恩意识不强。

二、我院资助育人工作的应对策略

我院不仅创新家庭经济困学生资助机制, 优化“奖、助、勤、贷、免”资助体系。而且还采用育人与帮困相结合, 建立帮困育人新模式。相比其他高校的帮困助学工作, 我院更高一筹的地方就是助困育人理念。我院的帮困助学不仅注重对学生的“帮”, 更注重对学生的“育”。配合我院“诚、爱、美、洁、精”学风建设, 通过辅导员一对一谈心、开展资助相关知识讲座、组织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 使他们牢固树立成才意识、诚信意识、奉献意识和自立自强意识。只有把学生培养成人才, 才能使他们在将来拥有比较好的前途, 实现自身的价值, 才能更好地回报和感恩社会, 为校争光, 也才能使他们彻底摆脱这种贫困状态。不管困难与否, 学生都要努力成才。我院整个资助工作的一个中心理念就是帮困育人, 就是帮助困难学生成为人才。

除了拥有助困育人的先进理念, 我院还建立了助困育人机制, 主要包括六项制度。

1. 推行诚信、感恩教育制度

凡是申请贷款的同学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贷款相关知识的讲座、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申请贷款的同学必须提供一个书面的信用承诺, 每年组织申请贷款的学生进行信用承诺宣誓, 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家庭经济困学生是通过国家、学校和社会各界的爱心资助才顺利完成学业, 是社会爱心的直接受益者, 他们应该比其他人更懂得社会爱心捐助对家庭经济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性。虽然国家和社会资助不图回报, 但是受助者不应该将接受助理解为理所当然, 自己有能力的时候, 理应有所回报。为了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 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并使学生懂得饮水思源、回报社会的道理, 我院积极开展各种诚信、感恩为主题的家庭经济困学生教育活动。

2. 推行社会公益活动承诺制度

把感恩教育与社会公益活动相结合是我院的一大资助特色。凡是受助的学生必须参与一定量的社会公益劳动, 目的就是让学生受到帮助的同时学会通过自己的双手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我院积极倡导学生参加社区义诊、血站爱心献血、为灾区义务募捐、宣扬爱护女性健康等公益活动, 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也使受到资助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感恩社会。由于我院在公益活动上的不懈努力, 盐城市中心血站、盐城市民政局、盐城市东方女子医院都在我院设立了爱心助学金, 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很大帮助。

3. 推行困难优先制度

依据学生的困难等级, 我院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划分为三个等级, 最困难等级的学生优先考虑勤工助学和相关补助。勤工助学是一种由资助者提供劳动机会和劳动报酬, 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劳动获得报酬, 解决学习费用的资助方法。勤工助学是培养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 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的重要手段, 同时勤工助学是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重要部分, 它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 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很好途径, 学生在实践中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我院依据学生的学习时间, 按照困难优先原则让学生自愿选择勤工助学岗位, 真正做到了学习劳动两不误。

4. 实行多级多渠道公示制度

为了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我院在招生网、校园网、媒体上公示国家、学校及社会上的资助项目, 并在新生入学前将资助简介寄发给学生, 让他们在入学前就能够了解到各项资助政策, 为顺利入学做好准备。学生在校期间, 每次发放奖助学金, 我院都会将发放奖助学金的通知下发到每个老师和学生手上, 让所有人都成为助学金发放的监督员。凡是享受我院奖助学金的学生, 学校都会在规定的时间里分别在班级、二级学院、学校显著位置和校园网逐级进行公示, 并留下举报电话和邮箱。所有奖助学金经公示没有异议后再进行发放。当然, 出于对学生私密的保护, 对于学生的某些具体困难我院不予以公示。

5. 贷款学生贷款和毕业前确认制度

凡是在我院贷款的学生, 我院都会在学生贷款之前讲解贷款的相关知识, 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贷款和相关程序, 并确定他们所需贷款的金额, 还贷的时间等相关信息。在学生毕业前会再一次与学生一起确认相关的贷款信息, 并对其再次进行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 不仅要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快还款, 还要饮水思源、回报社会。教育他们按时还贷不仅仅是个人诚信问题, 还体现了贷款学生对国家资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的感恩之心, 毕业后用感恩之心努力工作回报社会。

6. 心理辅导值班制度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学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 由于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 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如何让他们与其他人一样在学校中生活学习, 这也是我们资助工作者所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我院学工处、二级学院每天都安排了老师值班, 在固定地点专门解答学生学习、生活、心理上的问题。由于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很敏感, 不愿意找熟悉的老师为其解决心理问题, 我院还建立心理辅导中心, 每天安排专职心理辅导员坐班, 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 以解答学生心理方面的咨询, 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好评, 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决不让一个家庭经济困学生因为贫困而辍学。这个目标实现的背后是我院资助工作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帮困育人机制的不断创新, 长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以人为本, 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辛勤付出。

参考文献

上一篇:模拟柴油下一篇:优势、问题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