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税收入监管

2024-07-24

非税收入监管(精选12篇)

非税收入监管 篇1

所谓的公共收入也就是指的财政收入或者政府收入, 即政府为履行职能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而筹集公共收入的途径无外乎两种, 也就是税收途径和非税收途径。税收途径收入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税款收入作为我国公共收入的基础组成部分, 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进行了规范并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以保证该部分收入可以及时、足额的缴纳至国库, 保证我国国家机制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在这方面我们国家已有的机制正在持续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 作为我国公共收入的另一块重要的组成部分, 非税公共收入的监管长期以来存在着法律和制度上的缺失, 以至于造成了大量的国有资产和资金来源的流失, 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财政收入。

一、我国的非税公共收入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

1、经营和财产收入。

指来自非金融公共企业和公共金融机构如邮局、中央银行、国家彩票、电力公司、码头当局及货币当局 (铸币收入) 的净利润或利息转移;来自各级政府机构所属企业 (军工厂、政府印刷局、建筑单位及出租少量房屋的单位) 向公众的营利性销售的现金经营盈余;以及特许使用费、利息、股息、土地租金等其他财产收入。

2、管理费和收费。

亦即使用费和规费, 主要项目有:政府医院和诊所的收费, 政府学校的学费, 政府博物馆、公园以及不作为公共企业组织的文化和娱乐场所的入场费、许可证费、驾驶执照费、法庭费、法院裁定费等。

3、罚款和没收。

指与违反税收规定无关的罚没收入 (违反税收规定的罚没收入划归税收收入) , 主要包括交通罚款、刑事罚款、法庭罚款、法院裁定罚款及其他罚没收入等。

4、政府内政府雇员养老金和福利基金缴款、武装部队退休基金的雇员缴款、教师退休基金的教师缴款 (公办教师) 及来自其他各级政府的雇员缴款。

5、其他非税收入。

包括来自私人部门的赠与和自愿捐款等。

而如果按照广义的非税公共收入来说则还应该还有债务收入, 以及财政实践中很少被采用的财政性货币发行即“通货膨胀税”收入等。由此可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事物的增多和国有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 我国非税公共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据着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其比重已经逐渐接近与税收公共收入对于国家整体财政收入的比重。但是与之并不相符的情况则是, 我们国家目前对于该部分收入的迅速增长并没有制定出来一套相应的管理法规, 更没有予以相配套的监管和约束机制的存在, 造成了大量的国有资产以及非公共税收的流失或者别截留, 不但影响了我国财政收入来源的拓宽也在无形中助长了腐败等不正之风, 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威信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必须要及时加强我国对于该领域公共收入的监管, 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和监管机制才能更好地将该部分收入纳入到我国的国家公共收入体系中, 真正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二、非税公共收入问题的现状

近些年, 关于非税收公共收入的问题不断涌现, 并且还有越演越烈的势头。作为国有企业的支柱产业, 例如石油、通信、金融等大型、垄断型的国企, 其本质上是全民所有制企业, 属于国家非税公共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历史制度等原因, 该部分国有企业的收入并没有完全作为非税收公共收入上缴国库为全体人民造福, 其中的相当一部分是以高额的工资和奖金的形式流入了该部分行业员工和高管的私人账户内, 近些年针对该部分行业的高薪已经造成了社会的广泛议论和不同程度的不满;此外, 例如一些执法机构的罚款收入和罚没收入等收入也成了部分行业部门的创收手段, 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不但使相关部门的执法公信力大打折扣同时也对政府的形象造成了损害。此外作为国家执法机构, 例如工商、税务、城管和交通部门的执法机构每年的罚没收入不公开、不透明不但造成了社会公众对于该部分收入的种种猜测同时也给滋生腐败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对于我国执法机构的公信力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诸如以上的情况还有种种, 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可以说对于非税收公共收入的监管缺失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在该领域内的收入增长幅度进而影响到了我国整体公共收入的计划完成程度, 因此加紧脚步完成该部分公共收入的合理化监管以及完善相应的法律标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

三、加强对非税公共收入的监管

任何问题只要正确地找到其根源, 那么解决的办法也就相应的产生了。我国目前造成非税公共收入管理混乱、监管缺失的根本原因还是行政权力没有得到足够的限制和制约, 在于尚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使其可以形成制度化、标准化的来源管理;尚未形成合理的二次分配改革机制, 没有对国有垄断企业以及资源型企业的高额利润进行有效的管理以及合理制约机制;尚未形成对于各类管理收入、罚没收入的监控, 对于相关执法机构的执法力度以及广度都缺乏相应的监督和常规型的公示机制等等原因才会造成了目前我国对于非税收公共收入部分的管理极度不力。对症才能下药, 我们通过以上的种种分析不难看出, 造成以上种种难题的根本原因可以说就是部门利益大于国家利益, 红头文件大于国家法律才造成的种种怪相, 才会造成各个相关部门之间的博弈现象而将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置于一边而不顾, 才会造成了各种截留、私分甚至是地方摊派的产生。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对非税公共收入加强监管, 才能更有效的使其为我国的财政收入做出更大的贡献?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的几个途径实现该目标:首先, 我们必须看到我国有我国的特殊国情, 那就是我们正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因此不宜对现有体制做出过大的调整, 从保持稳定的角度考虑我们可以在现有体制的框架下对其组合出新的变化, 成立大部制, 打破过去的部委之间的行政划分, 将多个行政职能部委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部委, 对于我国的非税公共收入进行统一的、多头的管理, 同时在进行管理时在考虑民生的同时应该更多的听从市场的意见, 在大多数的时候将决策权交由市场来决定, 市场结果与民意结果往往是有分歧的, 最早是斯密 (Adam Smith, 《国富论》) , 指出私心能促进公益:“请把我所要的给我, 你也会得到你所要的。这句话是交易的通义。我们所需要的互助, 大部分是依照这个方法取得的。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 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 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 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 而说对他们有利。”然而, 反观公共领域, 情况却不如人意。准确地说, 是不如经济学家之意。经济学家们发现, 大量理论上和实践上都站不住脚的经济政策被反复推行, 如最低工资法、贸易壁垒政策、惩罚性关税和紧缩配额制度等;而大量早被证明是利大于弊的经济政策, 如民营取代国营、货币补贴取代实物福利、民间办学取代公营办学等, 却一再遭到质疑和阻碍。因此要减少不良的公共经济政策, 最好的办法还不是听取民意, 而是一开始就避免把问题交给民意。我们应该先问“市场能不能解决问题?”如果可以, 就让市场的“个人选择”来取代社会的“公共选择”。消费者到底要购买哪个厂商的商品, 这个问题本来就可以而且应该让每个消费者来做个人选择, 而不应该把“要不要民族工业”的问题交给民意, 再让公共决策机制按照民意来决定。同理, 教育、保险、医疗、住房等问题, 也都可以尽量交给市场, 由分立的消费者独自做出决定。只有这样, 才能尽量避免公共经济政策因民意放纵而产生的偏差。

其次, 就是引入作为独立方的民间监督机制, 引入类似于职业会计师类的审计机制进行独立的、完善的监督, 打破以往政府机构的高高在上, 完全脱离人民监督的弊病。对于聘请的民间监督机构, 该机构应该只对作为国有资产管理者和所有者的人民代表大会 (也就是全国人大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负责, 相应的经费由全国人大和各级人民代表大支付, 发现的问题也只对全国人大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汇报, 只有这样才能针对于各级管理机构得非税收公共收入部分起到真正和有效的监督, 毕竟自己监督自己其说服力永远没有来自无关第三方的监督更具说服力。

第三, 可以效仿国家目前推行的税控监督系统, 也建立起一套非税收入控制监督系统, 在全国形成一个网络, 对于非税收公共收入实施实时和不间断的网络化监控, 而该系统的监控中心则应由作为国家权力机构的全国人大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建立和维护工作, 并将系统中的汇总数据与各个执行机构的上缴数据进行核对, 对于其中的差异再进行核查。

以上几点只是作者的几点设想和建议, 其实, 任何制度的运用与变迁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中国也不能独身事外;对于非税收公共收入部分目前存在的问题究其根源也就是产权所属没有被真正的划分清楚, 才造成了部分执行机构将属于是全民所有的非税收公共收入划到了自己的所有范围内, 才造成了种种的利益划分与部门博弈, 可以认为, 中国的产权制度就是一种交易费用极高的制度, 但它之所以能存在, 之所以使其改革者将改革定位在对原有制度的保存之上, 是因为维护它的费用小于改变它所需要的费用 (即搜集有关其他制度的信息资料及迫使改革的既得利益者接受新制度的成本) 。正如对于一个手中有物品要出售的人, 迟迟不能找到买家, 在信息经济学中是认为他手中物品的潜在价格低于他获知潜在买者的信息成本, 越来越多的这种情况造就了不对称信息下的市场。无奈, 信息成本的高昂使我们只有这样的高度。这就交给了我们政府的改革部门, 汲取新制度经济学开创以来科斯、阿尔钦、诺斯等前辈的理论成果, 同时结合中国的产权状况, 洋为中用, 古为今用, 开创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产权革新之路, 快速提高我国非税收公共收入部分的监督体系

参考文献

[1]、高培勇:《公共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非税收入监管 篇2

用户手册(单位)

2009年12月

一:系统登录---2 二:系统的初始化----------------------------3 1.修改密码-----------------------------4 2.浏览器(IE)的设置--------------5 3.插件工具的安装--------------------7 4.打印机的安装-----------------------8 三:业务操作---11 3.1票据上缴出库------------------------11 3.2通知缴款13

3.2.1填写缴款书-------------------13 3.2.2.打印缴款书-------------------16 3.3.3集中汇缴----------------------17 3.3退付-------19 四:报表查询-----21

4.1票据库存状态查询-------------------21 4.2票据序时帐----------------------------22

一、系统登录:

1.打开IE浏览器:

打开方式包括:(1)在计算机桌面上找到(2)在屏幕左下角(3)单击在屏幕左下角

双击;

旁,找到

单击;

。,在“程序”下,单击2.在IE中地址栏中录入:http://10.64.48.1118:8009/admin,如图所示:

图1-1 溧水财政综合办公平台登录

3.在平台的首页中输入操作人员名和密码进行登录(初始密码为空):

【注意】:登录账号:非税开票员登录账号:单位代码+“03”,例如:政府办的单

位代为:101001,那么登录账号就为:z10100103 4.系统登录后将展示如图1-2所示的主界面:

二、系统的初始化

软件界面说明,如下图1-3所示:

1、修改密码:点击“1.基本功能区域”中的【修改密码】,弹出修改密码框:如下图所示

【注意】1.第一次登录系统时的密码为空,修改后请牢记你的密码;

2.新密码的长度不能小于8位数;

3.密码如果丢失或忘记,请及时鼓楼区财政局。

2、浏览器(IE)的设置

(1)打开IE浏览器,单击“工具”菜单中的“Internet选项”,如图1-4:

图1-4 Internet选项(常规设置)

(2)单击上图中的“设置”按钮,如图1-5:

图1-6 Internet临时文件设置

将“检查所存网页的较新版本:”中的“自动”项选中,单击确定。

(3)在“Internet选项”页中,单击“安全”页签,单击“受信任的站点”图标,如图1-7:

图1-7 Internet选项(安全设置)

(4)单击“站点”,如图1-8:

图1-8 可信站点设置

(5)如图1-9:去掉“对该区域中的所有站点要求服务器验证(https:)(S)”前面的√,在上面的方框内输入财政管理系统的地址,单击“添加”单击“确定”。

(6)在如图1-11的界面中,单击“自定义级别”:

图1-9 Internet选项(安全设置)

(7)将“安全设置”中“ActiveX控件和插件”下面的五项全部设为“启用”状态,如图1-10:

图1-10 Internet选项(安全设置)

(8)单击“确定”,设置完毕。【注意】:一个机器设置一次就够了,第二次登录不用设置。

3、插件工具的安装,将下图1和2下载下来安装即可。

【注意】:一台机器只设置一次,如操作软件过程中遇到“.ocx”的错误,将“1”重新安装

即可。

4、打印机安装

点击桌面显示器左下角的开始菜单,在设置中选择打印机,在出现如图所示.第一步:单击如图:1-2所示红色圆圈内的票据默认打印机图标

第二步:单击”文件”菜单下服务器属性如图1-2右图所示.图:1-2

图2-3 第三步:设置自定义纸张,打开打印机属性,如上图2-3所示,先在“创建新格式”前面方框内打勾,然后在表格名后输入自定义纸张名称“非税收入”并设置纸张大小宽度:21cm 高度11.5cm,最后点击确定。

图:2-4 第四步:设置完字定义纸张后,右击票据打印图标,选择属性。属性框出来后在设置设备中把牵引纸张和手动送纸的纸张类型都选择非税收入(即刚才自定义的纸张类型),最后点击应用,确定。

票据打印时,弹出打印对话框,页面方式选择“无”自动旋转和居中不选,把前面方框的勾去掉,在按PDF页面大小选择纸张来源前面的勾也去掉,然后单击“确定”开始打印。

三、业务操作

3.1上缴出库:

【功能说明】:单位上缴票据返回给财政局,例如:单位买错票据或者将未使用的票据返回给财政局,执行此项操作。

【操作步骤】:(1).点击系统界面“2.业务功能区域”的【票据管理系统】,如下图:

(2)在“3.业务对应的功能菜单”中会出现对应业务的操作功能菜单。(3)点击

图标会出现子项菜单,点击【上缴出库】菜单,出现对应的操作界面,如下图所示:

(4)点击“1.操作按钮”中的【新增】按钮,出现新增上缴出库的录入界面,如下图所示:

(5)单位点击“3.功能按钮”中的【增加】按钮,在“2.要上缴单据的票据类型。。”

出现一条数据,单位按照出现的字段顺序依次填写即可。

(6)单位增加完信息以后,点击【

4、基本功能】区中的【保存】按钮,保存完在点击 12 【审核】按钮,单位的票据会自动的入库到财政的票据库中。【注意】:在区域“

2、要上缴单据的票据类型。。”中的起始号码与终止号码必须录入,录入完以后,本书与份数会自动的计算出来,不需要填写。

3.2.1 填写通知缴款 【业务说明】本功能主要用于开出缴款通知书,通知缴款。系统提供对缴款通知书的录入、修改及作废、恢复等操作。

【操作步骤】:

(1)点击系统界面“2.业务功能区域”的【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将会显示区域“3.业务对应的功能菜单”;

(2)点击【通知缴款】菜单,将会出现通知缴款的列表页面,如下图所示:

(3)点击【新增】按钮,进入通知缴款页面的填写界面,如下图所示:

(4)填写区域“

2、通知缴款的基本页面”中的基本信息:

1)通知单编号:必填项,需要注意的是通知单编号必须与一般缴款书右上角的编

号一致,不然打出来的一般缴款书到银行是缴款不了的;其次,软件里面的通

知单编号是根据登录账号自动累计加1的,比如,当前保存的通知缴款书的通

知单编号是00000001,那么在增加第二笔单据的时候,通知单编号会自动的 变成00000002;再次,如果单位执行了删除功能,那么在录入通知缴款书的 时候必须手工修改通知单编号,改成与票据号一致的号码。

2)缴款人全称、缴款人账号、缴款人开户行:非必填项。(5)填写区域“3.收费项目明细”中的基本信息:

1)点击区域“

4、明细功能按钮”的【增加】按钮,在收费项目明细区域内会出现

一条记录,选择收费项目,填写计费数量与金额,然后点击区域“

1、功能按

钮区域”的【保存】按钮即可。【功能说明】对应“1.功能按钮区域”

【复制票据】:简单理解就是复制一张同当前保存的单据一模一样的缴款书,复制

过来的缴款书与上一张缴款书唯一区别就是缴款人是空的,需要自己

填写。

【删除】:删除当前的缴款书,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单位执行了删除功能,那么在新

增录入通知缴款书的时候必须手工修改缴款书的通知单编号,改成与票据

号右上角一致的号码。

【批量开票】:点击【批量开票】按钮,出现以下界面:

1)按份数开票:与【复制票据】的功能类似,唯一区别就是【复制票据】只能一张一张的复制,而【批量开票】可以同时开很多张,只需要在【开票份数】的输入框中录入需要复制的份数(不包含当前缴款书),点击【确认】即可。

2)按名单开票:教育单位常用功能;

选中【按名单开票】,点击【名单位置】的【浏览】按钮,进行名单的导

入,规则如下:

2.1文件必须是.txt格式的(用记事本保存过后的文件)

2.2文件示例内容如下(假如缴款人的信息都为空,那一行就是3个空格):

缴款人1 123456 宁银山西路 缴款人2 232323 农行 缴款人3

选中文件后,点击【确认】即可,会出现以下界面;

【帮助】:点击【帮助】按钮,出现帮助信息。3.2.2 一般缴款书的打印

1)点击【打印设置】按钮,出现如下图所示的界面:

参数说明:

打印模板代码:单位不需要选择,默认就可以!

打印模板名称:同上;

输出文件类型:同上;

打印之前预览:如果单位选中,则每次打印的时候都会出来预览界面,如下图

所示,然后在点击左上角的打印按钮即可打印。

如果单位没有选中,则不出现以上以上预览界面,会直接打印出来

一般缴款书。2)点击左上角的打印机图标,选择对应的打印机

点击“属性”----“高级”在纸张规则选择纸张规格----非税收入(我们在上边安装打印机时候定义的纸张),见下图

点击确定打印。

3.3.3集中汇缴

功能说明:【集中汇缴】主要用于开出采用集中汇缴方式的汇缴通知书,通知缴款。系统提供对集中汇缴通知书的录入、修改及作废、恢复等操作。

操作步骤:

1)点击系统界面“2.业务功能区域”的【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将会显示区域“3.业务

对应的功能菜单”;

2)点击【集中汇缴】菜单,将会出现集中汇缴的列表页面,如下图所示:

3)点击【新增】按钮,出现集中汇缴的填写界面,如下图所示:

4)在区域“

2、汇总条件区域“中设定查询条件,参数说明如下: 【开户银行代码】:必录项,选择自己缴款的银行代码; 【通知书票据管理版本代码】:必录项; 【开始日期与结束日期】:必录项,规定要集中汇缴的明细通知缴款书的时间段; 【通知单起始号码与结束号码段】:可选填,如果都不录入,那么查询出来的明细缴款

书即为开始日期与结束日期中间的所有的明细缴款书;

5)设定好查询条件以后,点击“

1、功能按钮”的【查询按钮】,软件会自动的将查询出来的明细缴款书显示到区域“3”中;

6)在区域“3”中,选中需要汇总的一般缴款书,前面打勾,如下图所示;

7)点击区域“

1、功能按钮”中的【汇总结果】,软件会将按照收费项目汇总后的结果显示到区域“4”中;

8)点击区域“

1、功能按钮”中的【生成汇缴通知单】,出现以下界面:

操作同【通知缴款】

3.3退付

【功能说明】用于单位平常的退款业务。【操作步骤】:

1)点击系统界面“2.业务功能区域”的【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将会显示区域“3.业务对应的功能菜单”;

2)点击【退付】菜单,将会出现通知缴款的列表页面,如下图所示:

3)点击【新增】按钮,进入退付的录入界面,如下图所示:

4)选择区域“2”中的原始单据号码,点击,出现列表框,出现如下界面:

5)在“搜索功能”录入框里可以输入要退付的通知单,可以任意输入; 6)单位选中后,会自动的显示到录入界面中,点击【保存】,然后打印即可。

四:报表查询

4.1【票据库存状态查询】:单位可以实时查询到自己单位的票据信息,例如:可用的票据号信息等

操作步骤:依次点击【票据管理系统】-【票据报表】-【票据库存状态查询】,出现以下界面,设定好条件以后,点击【查询】按钮即可; 4.2【票据序时帐】:单位可以通过此张报表实时查询到在一定的时间内自己入库的票据、使用的票据以及上缴的票据

操作步骤:依次点击【票据管理系统】-【票据报表】-【票据序时帐】,出现以下界面,设定好条件以后,点击【查询】按钮即可;

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初探 篇3

[关键词] 非税收入现状问题对策

一、我国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现状及影响

非税收入是指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按照一定规则采取收费、基金等非税方式,由中央和地方分别筹集用于特定专门用途的财政性资金 ,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都存在着大量的收费、基金等非税收入,在政府全部的公共收入中占据了很大比重,对微观经济运行和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都具有重大影响。按照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要求,财政部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全国全面实施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将非税收入分为: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彩票资金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和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

对于我国当前非税收入管理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一是规模不断扩大,增长速度较快。建国以来,随着地方财权、财力不断扩大,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矛盾也日益增大,单靠预算内收入已经无法满足改革和建设的需要,这就迫使政府增设收费项目,允许和鼓励行政事业单位“创收”,造成我国非税收入数额不断增长,且增长较快。据统计,我国非税收入由1978年的960.09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10523亿元,26年增长了10.95倍。非税收入占财政性资金的比重在1985年为42%,1990年达到50%,2004年在经济高速发展、税收收入增长较快的情况下,所占比例仍高达28.5%。

二是宏观税负较重,管理较为混乱。我国的非税收入规模一直很大,而且增长迅猛。因此,虽然我国宏观税负比重不高,企业和居民的实际负担的税费却很重。非税收入的收费主体多元化,收费项目过多,管理上则职权分散、多头管理,秩序混乱,如有的地方和部门的收费罚款没有一个基本的标准,弹性大、随意性强;有的收费项目已经明令取消,个别地方和部门仍然坚持征收等。

非税收入作用的发挥是有一定限制条件和范围的,一旦非税收入规模过度膨胀,缺乏监管,必然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当前主要表现为:

1.加重企业负担,影响经济增长。现行的收费却远远超越了正常交易的范围,企业所要承担的税、费负担较重。据估计,在我国企业的负担中,税、利息、费各占三分之一,更严重的是一些乱收费等不合理负担的存在,这些收费大都是硬性摊派,强行征缴。

2.收费挤占纳税,影响税收功能。对于政府而言,从整个经济中所获取的资源或收入是有一定限度的。政府收入由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构成,二者之间存在着税费挤兑效应,非税收入规模过高必然影响到税收收入的规模,容易对税基产生侵蚀,使“税源”转化为“费源”,客观上产生“费挤税”问题。费税规模倒挂的问题如果不加以制止,将危及国家政权根基,影响税收在市场经济中稳定、调节等功能作用的发挥。

3.分散国家财力,削弱政府调控。我国现行的非税收入中,除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纳入了预算管理外,其他大部分都在预算外管理,是构成预算外资金的主要来源,巨额预算外资金长期分散于各地区和各部门,游离于预算和政府的监管之外,分散了国家财力。财力的分散,一方面導致大量的收费集中在财政部门以外的部门和单位手中,降低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另一方面则弱化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造成分配秩序混乱,不利于政府统筹使用财力。

4.加剧分配不公,滋生消极腐败。非税收入收费管理的部门化和征收主体多元化导致了政府收费政出多门,资金管理混乱,大大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管理混乱还会加剧社会的分配不公。收费制度的框架设计使收费所得与部门的权力和利益相联系,造成人们致力于谋求权力和扩大利益,容易产生腐败问题。

二、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探索

为了加强非税收入管理,中央和地方进行了多种探索。由于人们对非税收入认识的局限性和非税收入自身的特点和方式,导致我国目前非税收入管理模式多样化。目前这些探索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同时又存在一定问题。

1.现行模式。近年来,财政部门对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进一步加强,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一是“统管代收”,其主要特点可概括为“银行开票、银行代收、财政主管”;二是“职能分工”,其基本操作程序是遵循财政、执收单位和代收银行各自分工,按照“收支两条线”要求,实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三是“分散征收”,其特点是多渠道、多方式组织征收,资金不经征收单位过渡户直达地方金库和财政专户,一般性收费由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的收费项目则在中心设立征收点,由征收点代收银行代收;四是“集中汇缴账户”和“收入过渡户”模式。

2.成效和不足。上述几种非税收入管理模式是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的一种探索,正确认识了政府非税收入,理顺了财政职能,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和征收透明度,实现非税收入的收与支的分离,加强了对非税收入使用的管理。但依然存在如下不足,如:缺乏一个统一的全国模式和全国统一性法规;没有彻底解决好激励与约束问题;对政府非税收入的使用范围还没有形成共识;大部分地区还没有涉及到非税收入使用问题,对政府非税收入的使用范围、标准及资金拨付问题还没有形成规范的办法,非税收入使用单位的资金使用监督还不够。

3.改革非税收入的具体举措。

(1)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构建地方财政收入体系。政府间财政关系和财政体制未能理顺是导致非税收入膨胀的一个根本原因,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和规范必须伴随着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及规范化管理同步进行,并不断完善。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需要建立起合理的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和非税收体系,调整税、费结构,特别是地方财政中的非税收入结构,把非税收入通过“费改税”从体制上调整税费结构,壮大中央和地方的财力。同时,应按照事权与财权相对应的原则,在科学划分事权的基础上,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既要确保中央政府统揽全局的宏观调控能力,也要确保地方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2)重新界定审批管理权限,建立完善的政府收入体系。建立完善的政府收入体系,就是要在政府收入中划清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的界限,建立以税为主、以非税为辅的分配格局,明确各自规模、比例和作用。为此,需要对当前存在的各种非税收入项目重新进行审视,实施分类改革。

一是要取消非法和不合理的非税收入项目,如某些政府部门履行管理职能而对管理对象征收的行政性收费、制度外收费;二是实行费改税,加大税务部门的执法力度 ,完善现有的税收体系,提高税收占GDP的比重,将税收收入水平提到政府收入的主体地位。三是保留、规范需要的非税收入项目,大力发展有前景的非税收入,如国有资产经营收入、彩票发行收入、特许使用费收入等。

(3)建立规范的非税收入征、管、用体系。①改革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将一切履行政府职能的收支全部采用财政预算的方式,经法律程序由人民代表大会审批、通过。改变原来财政预算统收统支的方式,取消预算外范畴及其管理办法,将所有的政府收入完全归于财政税务部门管理,将收费使用权和收费所有权相分离。

②完善政府预算管理体系。统一政府预算管理体系,要求政府预算必须包括全部财政收支,全面完整反映政府活动。一是在收入方面,将各部门的非税收入全部缴入财政专户,纳入预算管理;二是支出管理方面,通过部门预算全面反映部门及其所属单位所有资金的收支状况,由财政部门根据其职能和业务工作的需要,统筹安排,按标准供给经费。

③建立完善非税收入征缴管理信息系统。通过银行代收和相关应用软件的不断完善,实现非税收入管理信息化、科学化、智能化、网络化的管理目标,控制执收单位的收入项目、标准、账户设置、票据使用等,规范执收行为,有效防止乱收费等问题的发生。通过信息系统,对政府非税收入的来源、结构、规模等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监管和分析,以切实提高监管能力。

(4)其他配套措施。①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前我国非税收入一直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就是政府的事权没有足够的财力保证,仍然需要通过收费等非税收入来支撑。因此,从政府的角度讲,应按照公共财政的框架要求,正确界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不再从事经营性产业和竞争性行业的投资,重点保证社会公共需要、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和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

②加强制度规范和法制建设,将非税收入纳入法制化轨道。当前,关于非税收入管理的规章制度只有一些分散的决定、办法和通知,法律层次低,缺乏一个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尚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法规制度可以遵循。具体表现为,政府非税收入界定不清晰,对于哪些收入应当列入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范畴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收入管理上难以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在支出管理上未能真正做到收支脱钩、统筹安排;对违反非税收入的事件缺乏相应的处罚或惩治的制度规范。因此,建议研究起草专门的法规、条例,就非税收入的性质、范围、分类、征收管理以及支出规范做出明确的规定。

非税收入监管 篇4

实行公共财政改革以来, 我国已形成了包括分税制、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收支两条线管理、政府采购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金财工程和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制度等较完善的一套公共财政管理体系。推广综合预算、切实实行收支两条线、规范收入分配等就成了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政府非税收入是公共财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加强其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理顺政府分配关系、健全公共财政职能的客观要求。高校非税收入是政府非税收入的一部分, 因此, 高校作为非税收入的一个执收单位, 研究、探索加强高校非税收入管理、规范高校收入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

非税收入作为政府收入分配体系的组成部分, 与税收互为补充, 是以政府为主体的再分配形式, 是政府财源的重要来源, 在财政收入特别是地方财政收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校非税收入是政府非税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 行政事业性收费成了高校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 换言之, 这部分收入成为高校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无论从高校加强自身经济建设的角度, 还是从理顺整个政府非税收入体系而言, 加强高校非税收入管理都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发展变得愈发重要。

二、广西高校非税收入管理实务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广西一直都很重视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2004年, 财政部颁布了财综[2004]53号文, 该文形成了政府非税收入纲领性文件。2007年广西又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 2009年区财政厅等部门又就《条例》作了释义;2010年财政部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区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自治区直属高等院校财政票据使用管理的通知》。这些文件都对广西的政府非税收入的规范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 根据目前广西高校对非税收入执行情况调查, 以及笔者的工作实践, 发现高校非税收入的管理方面仍然存在欠缺, 高校非税收入在政策落实、非税收入界定、票据管理和核算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欠缺之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非税收入概念依然模糊, 有关指导文件上一些问题需进一步统一和细化, 使之更具指导性。

一是自提出非税收入的概念并执行以来, 因有关文件中非税收入的概念、范围欠具体, 各级财政部门在执行国家文件中也没有针对非税收入相关的一些概念进行具体的区分, 缺乏具体指导性。甚至, 同一概念在相关不同文件之间出现意思相左或难以区分的情况。例如, 作为高校非税收入主要构成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服务性收费的解释, 我们很难在有关文件或释义中得到明确的区分, 这两种收费有的解释甚至是一样的, 在收费设定上都规定了其成本补偿性和有偿性, 其价格标准按照成本补偿和非营利性原则审定或制定;只是在审批程序上有所不同。另外, 无论是国家还是地区非税收入文件中都这样规定:非税收入属于应税项目的应依法纳税, 并将税后收入纳入非税收入管理, 但不明确哪些是应税项目非税收入。因此, 长期以来, 高校非税收入实务界很容易产生模糊, 一线工作人员深感界定不明, 如应税、非税不清, 税收收入、非税收入不明等等, 给高校非税收入工作带来一些混乱。

二是非税收入范围虽有规定, 但是具体内容还不是很明确。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范围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 (或资源) 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彩票公益金、罚没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以及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除基金、罚没收入外, 各类收入所包含或包括的具体内容仍不详, 其中, 最为明显的是国有资产、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和国有资本收益三项内涵不清。比如, 关于国有资产 (资源) 有偿使用收入取得的规定:利用国有资产 (资源) 通过出租、转让和其他方式取得的收入。这里的“其他方式”具体所指不清, 是自营呢?还是对外服务, 有待明确。除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罚没收入外, 其他各类非税收入项目没有明确规定认定部门、认定政策依据也不明确。

此外, 由于非税收入项目多、涉及范围广、缴费情况复杂, 部分非税收入收取额的计算技术性、专业性强, 因而存在各地政策不尽一致, 管理方式多样化的现象。

2. 高校收费监督多头管理, 缺乏统一的规范, 欠缺效率。

高校接受财政、物价、税务和教育行政主管等部门的监督管理, 但各监督机构之间沟通不足, 缺乏统一的规范, 致使高校等执收单位非税收入管理上可左可右、无所适从, 随意性较大, 最后导致效率欠缺。

现行高校收费实践中, 高校收费实行的是“双轨制”, 既有行政事业性收费, 也有服务性收费。根据现行政策规定, 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服务性收费划归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管理, 行政事业性收费由财政、物价部门联合审批 (并报经人大批准通过) , 在收费项目、标准和资金管理上国家严格控制;服务性收费则由物价局单独审批。但两者之间并无严格的政策区分界限, 收费依据设定和标准制定上都遵循成本补偿和非营利性原则。以培训费为例, 根据《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教育收费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 (教财[2006]2号) , 培训费为高校服务性收费, 应按照成本补偿和非营利的原则制定, 报所在地省级教育、价格、财政部门备案后执行。但在《广西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释义中, 培训费的归属却是事业性收费, 而在物价审批中又被列为服务性收费项目, 要求使用税务票据。这样只会导致应税收入、非税收入不清, 税收管理、非税收入管理不明的效率缺失的结果。收费多头管理和“双轨制”的存在, 很容易引起高校收费的混乱, 并会导致票据使用、收入核算不规范等问题的发生。比较典型的如一些服务性收费项目, 如高校信息网络管理部门的网络信息使用服务费、通信费的票据出现无票可开的现象, 财政票据不能用, 税务发票不给领的两难境地。

3. 部分执收单位、人员管理意识淡薄, 政策执行不到位、重算轻管。

部分高校政策落实滞后, 有些人员管理意识淡薄, 认为只要开出正式票据、收上来入了学校财务账, 进行合符财务制度的账务处理就行了, 不认真分析具体收入项目的性质、归属, 以及票据的正确使用, 只注意具体的数据核算, 忽略管理;部分单位、人员收费积极性不高, 导致应收的非税收入拖延、或收不上来, 或少收上来, 造成部分非税收入流失。一些高校在非税收入管理方面也没有一套有效的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 致使高校收费管理乱象难以杜绝。

4. 票据使用方面的问题。

目前, 就我区高校而言, 在票据使用上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存在票据使用缺位的现象。随着高校市场化发展的变化, 高校的服务性收费项目越来越多。根据这种情况, 2006年国家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所颁布关于规范教育收费的文件中规定, 高校收取服务性收费时应使用税务发票。2010年财政部印发的《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再一次明确规定, 行政事业单位取得的拨入经费、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等形成本单位收入, 不得使用资金往来结算票据, 但却未明确使用何种票据。而该通知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按照自愿原则提供的服务, 其收费属于经营服务性收费, 如信息咨询等收费应当依法使用税收发票。与财政部要求相反的是, 税务部门对高校有些服务项目收入不予申领税务发票, 致使出现了无票可开的困境, 给高校事业的顺利开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二是票据使用欠规范、指导不足。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税务发票的使用上。以笔者所在的广西大学为例, 票据管理采用的模式是学校财务部门统一向上级财政、税务部门申领、核销, 专人管理, 除银行代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由校财务部门批量处理外, 一般日常零星收费, 由各学院等校内部门代收, 开具有关手工票据。但由于各二层机构使用票据的人员多为兼职, 专业知识不足, 或者指导不足, 因此, 票据错开、作废、超期上缴、入账, 字迹模糊等情况都有发生。

三是执收单位票据使用模糊。由于经营服务性收费与国有资产 (资源) 有偿使用收入项目界定不明致使票据使用不清。2010年财政部关于票据使用的文件中明确规定:经营服务性收费使用税务发票, 而国有资产 (资源) 有偿使用收入则应当使用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 就广西而言, 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即政府非税收入专用收据。呈两难状。

5. 高校内部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方面问题。

据了解, 目前, 一些高校内部尚无一套完整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从收费项目立项、申报、票据使用、执收、核算、上缴到监督管理尚无出台成文的管理办法, 缺少制度上的指导文件。因而, 高校内部存在收费项目拓展透明度不够, 指导欠缺, 执收、核算比较被动, 监管不足等现象。同时, 还存在信息化管理进程不足的情况。具体包括:非税收入票据管理信息化不足;收费立项、申报、审批、监督管理信息化不足;非税收入执收和明细管理与核算信息化尚需不断完善以及校园网络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和提高等等。

三、规范高校非税收入管理工作的措施和对策

鉴于当前财政改革的需要和高校非税收入管理的重要性。为了妥善解决高校非税收入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加强和规范高校非税收入管理工作:

1. 统一政府非税收入监管体系和规定, 是执收单位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减少混乱的根本保证。

价格、财政及税务等部门是政府非税收入的相关管理、监督部门。这些部门应当加强联系与沟通, 对非税收入的内涵、性质、具体范围、收费项目、票据使用等方面的规定和监管统一对接, 力戒监管缺失、推诿, 避免上级各有关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多头管理, 使执收单位产生混乱。

2. 细化非税收入管理规定, 制定非税收入管理的具体办法, 提高非税收入实施的指导性。

制定一套非税收入管理的具体办法, 进一步明确非税收入的概念、具体内容及范围, 概念上要明确, 性质上要确定, 明确规定各类收入的具体内涵、认定部门和认定政策依据。为此, 建议财政、税务、物价等监管部门加强沟通、统筹兼顾, 制定一个互相衔接和对应的具体办法, 统一指导执收单位顺利开展有关事业活动。

3. 进一步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 优化高校非税收入工作的可操作性。

根据现行高校财务制度要求学校各项收入要全部纳入学校预算, 统一管理, 统一核算,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因此, 学校收费工作相当繁杂、工作量大, 建议通过加强校银合作, 推广采用高校委托银行代收、学校统一开票核算、集中汇缴财政的收费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既优化和简化了高校非税收入执收及核算工作, 又实现了高校收费全额上缴财政, 符合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要求, 纳入部门预算, 统筹安排, 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4. 规范高校非税收入票据使用管理。

票据管理是高校非税收入管理的源头, 是高校收入的法定凭证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 同时也是财政、物价、审计部门进行检查监督的重要依据。加强票据管理有利于规范高校收费管理工作, 保证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财政, 从源头上规范高校收入行为。为此, 建议按照收入的性质, 严格划分财政票据与税务发票的使用范围, 非税收入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行政事业性票据, 应税收入统一使用税务发票。严把票据领、用、审核、核销关, 督促各高校建立健全内部非税收入票据领用制度, 严格按照规定使用票据, 有效遏制混用票据、超范围使用票据等违规行为。同时, 大力推进票据网络化管理, 跟踪每一张票据的使用情况, 逐步实现非税收入票据管理网络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票据管理人员素质, 明确票据有关政策和适用范围, 加强与财税部门联系, 准确反映业务内容及收费项目的性质, 是依法领用正确票据和顺利开展业务的保证。例如, 上文中提到的网络管理使用服务和有关后勤服务业务, 可以列为科教文化等相关服务业, 应该领用服务业税务发票。

5. 加强高校内部非税收入管理的制度化建设, 完善高校非税收入信息化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高校提供的服务也在不断拓展, 为了规范高校非税收入管理, 高校内部很有必要建立一套从收费项目立项、申报、执收、核算、上缴到监督管理全过程, 适合高校实际的非税收入管理体制。同时, 非税收入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也需不断扩大和深化。据调查, 目前一般高校在学宿费缴费明细记录以及账务核算方面, 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但在管理上的应用还比较薄弱, 尚需不断完善和深化。建议建立一套高校收费项目信息库。具体就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层次、专业、部门、范围等分项进行信息化管理。建立票据管理信息库, 跟踪票据使用动态;不断完善非税收入明细化收费信息管理系统与核算系统。最终实现非税收入票据管理信息化;收费项目立项、申报、批准和监督管理信息化;收费明细管理信息化;核算信息化。实现校银合作, 加强财政、银行、教务、学院等部门校园信息共享, 完善网络化建设, 不断提高高校非税收入执收效率和管理水平, 使高校非税收入步入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良性发展轨道。

6. 加强业务理论学习, 树立管理观, 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高校非税收入管理水平。

随着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 收支两条线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和非税收入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公共财政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 给高校管理特别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财务工作由于数字化、条条框框严格, 一部分人员甚至一些领导容易产生重核算、轻管理的思想, 工作缺乏前瞻性和系统性。因此, 要求高校财务工作人员必须开拓进取、积极更新业务知识和提高政策理论水平, 树立全局管理观, 统筹管理, 努力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管理技能, 紧跟时代步伐和国家改革发展的要求, 不断提高非税收入管理水平, 满足公共财政管理的需要。

摘要:近年来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财政管理改革, 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2001年的收支两条线制度, 部门预算管理、政府采购, 到2004年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 以及国库集中支付等制度的颁布和执行, 建立了一整套公共财政管理体系。随着各地政府财政部门对这一体系的推行, 高等学校也融入了改革发展的浪潮中。高校应对非税收入进行规范化管理, 理顺财政分配管理。

关键词:高校非税收入,管理实务,对策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G].2004

[2].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G].2007年颁布

[3].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广西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释义[G].2009年发布

[4].《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教育收费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J/OL (]教财[2006]2号)

[5].武汉工交职业学院财务部课题组 (张洪祥, 何汉平, 熊彬, 吴洁, 胡德义) “高校非税收入信息化管理模式初探”[J].财政监督, 2006 (11)

非税收入自查报告 篇5

一、成立自检自查领导小组

组长:刘庆林极乐乡人民政府乡长

副组长:白世忠乡财经办主任

成员:王金花乡财经办会计

二、自查情况

1、统计我乡往年非税收入的情况。我乡现只牵扯社会抚养费和利息这两类非税收入。

2、及时将这两类非税收入上缴县地方财政。社会抚养费征收11500元,上缴11500元;20xx年利息产生1300.25元,上缴1300.25元;201X年利息产生.65元,上缴2012.65元。

三、存在的问题

1、我乡非税收入一直使用的是手工开票,同时票据并不规范,因此未能及时上缴社会抚养费。

2、我乡财务人员不稳定,因此未能及时上缴往年利息。

四、整改情况及建议

1、今年3月安装了手工开票的系统,规范开票流程。

2、规定每年年底决算前将利息上缴地方财政。

3、在财政票据使用过程中,专人管理,不混用、串用票据。

4、建立健全非税收入制度。建立非税收入制度,加强非税收入的学习和宣传,树立依法治乡、依法收费的理念,建立治理非税收入的长效机制,使我乡收费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浅谈当前政府非税收入管理 篇6

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职能的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非税收入作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财政改革进行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为目标整体推进的新阶段,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做大财政蛋糕,认真研究当前非税收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理清非税收入管理思路,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促进财政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现状

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政府预算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从源头上治理腐败,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财政部于2007年1月1日起在全国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将非税收入列为政府收入的一部分,对政府收入进行统一分类,从而全面、规范、明细地反映政府各项收入来源。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都存在着大量的收费、基金等非税收入,在政府全部的公共收入中占据了很大比重,对微观经济运行和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都具有重大影响。

一是规模不断扩大,增长速度较快。建国以来,随着地方财权、财力不断扩大,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矛盾也日益增大,单靠预算内收入已经无法满足改革和建设的需要,这就迫使政府增设收费项目,允许和鼓励行政事业单位“创收”,造成我国非税收入数额不断增长,且增长较快。

二是宏观税负较重,管理较为混乱。我国的非税收入规模一直很大,而且增长迅猛。因此,虽然我国宏观税负比重不高,企业和居民的实际负担的税费却很重。非税收入的收费主体多元化,收费项目过多,管理上则职权分散、多头管理,秩序混乱,如有的地方和部门的收费罚款没有一个基本的标准,弹性大、随意性强;有的收费项目已经明令取消,个别地方和部门仍然坚持征收等。

三是部门非税收入结构呈现明显不均衡性,尽管与各部门职能的特殊性有关,但也有一些不合理的因素。

四是在非税收入支出中,大部分用于非生产性支出,非税收入中消费性比重增高,经济建设贡献率呈下降趋势。

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部门和单位对非税收入的财政属性及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的认识上不清,把非税收入视为单位的自有资金,认为政府不必调控,无须管理;有的认为甚至把非税收入与过去的“三乱”联系在一起,等等。这种认识上的不足,影响了对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制约了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发挥。

二是执法主体过于分散。从现行的非税收入的征收主体看,既有行政事业单位,也有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与税收相比,非税收入的执法主体过于分散。存在多头收费,机制不顺等问题,在编制部门预算时,由于各部门上报收支存在随意性,很大程度上存在虚假平衡,削弱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三是涉及范围宽,收支管理存在随意性。新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中非税收入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彩票资金收入、行政事业性收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其它收入共八项,涉及范围很广,管理难度大。目前,不少非税收入由各执收单位自行征收,政府非税收入呈现出部门化管理的倾向,预算内外两张皮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收支脱钩未真正落到实处。目前对非税收入主要是采取“全额返还”或“比例返还”等管理方式,大多实行“谁收谁用,多收多用,多罚多返”的办法,使非税收入在征管和安排上都存在较大随意性。

四是加重企业负担,影响经济增长。一方面现行的收费超越了正常交易的范围,企业所要承担的税、费负担较重。另一方面收费挤占纳税,影响税收功能。对于政府而言,从整个经济中所获取的资源或收入是有一定限度的。政府收入由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构成,二者之间存在着税费挤兑效应,非税收入规模过高必然影响到税收收入的规模,容易对税基产生侵蚀,影响税收在市场经济中稳定、调节等功能作用的发挥。

五是分散国家财力,削弱政府调控。我国现行的非税收入中,除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纳入了预算管理外,其他大部分都在预算外管理,是构成预算外资金的主要来源,巨额预算外资金长期分散于各地区和各部门,游离于预算和政府的监管之外,分散了国家财力。财力的分散,一方面导致大量的收费集中在财政部门以外的部门和单位手中,降低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另一方面则弱化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造成分配秩序混乱,不利于政府统筹使用财力。

六是加剧分配不公,极易滋生消极腐败现象。非税收入收费管理的部门化和征收主体多元化导致了政府收费政出多门,资金管理混乱,大大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管理混乱还会加剧社会的分配不公。收费制度的框架设计使收费所得与部门的权力和利益相联系,造成人们致力于谋求权力和扩大利益,容易产生腐败问题。

三、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措施

一是以科学民展观为指导,转变非税收入管理理念。首先,通过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提高财政管理程度,增强政府汲取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能力,切实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水平,充分发挥非税收入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坚持依法管理,使非税收入保持一个适度的规模,坚决防止按需取费和以收定支现象发生。再次,打破非税收入属单位资金的陈旧观念和谁执收谁所有谁支配的旧模式,实现对所有非税收入的规范管理和统筹使用,确保非税收入所有权属国家,使用权归政府,管理权归财政。四是通过加强管理,彻底走出收费一养人一再收费的怪圈,使非税收入在保重点办大事求稳定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是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构建地方财政收入体系。政府间财政关系和财政体制未能理顺是导致非税收入膨胀的一个根本原因,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和规范必须伴随着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及规范化管理同步进行,并不断完善。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需要建立起合理的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和非税收体系,调整税、费结构,特别是地方财政中的非税收入结构,把非税收入通过“费改税”从体制上调整税费结构,壮大中央和地方的财力。同时,应按照事权与财权相对应的原则,在科学划分事权的基础上,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既要确保中央政府统揽全局的宏观调控能力,也要确保地方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三是重新界定审批管理权限,建立完善的政府收入体系。建立完善的政府收入体系,就是要在政府收入中划清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的界限,建立以税为主、以非税为辅的分配格局,明确各自规模、比例和作用。为此,需要对当前存在的各种非税收入项目重新进行审视,实施分类改革。

浅析非税收入规范管理 篇7

一、非税收入的概念与范畴

非税收入是与税收相对应的概念, 是为了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共财政体系需要, 用于代替我国已使用了数十年的“预算外资金”概念而产生的。2003年5月, 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监察部、审计署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央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收支两条线”管理的通知》, 在国家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了非税收入的概念。按其定义, 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 由各级政府,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利、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 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现行规定, 非税收入的管理范围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专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源 (资产) 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等, 即俗称的“七大类”收入。

二、非税收入与财政收入的关系

财政收入按照取得的形式划分, 主要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两部分, 其中税收收入占主导地位, 非税收入是重要补充。非税收入按预算管理方式不同, 分为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管理非税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和纳入财政专户管理非税收入三大类。其中公共预算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的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专项收入、除教育收费外的其他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事业单位国有资源 (资产) 有偿使用收入以及纳入预算管理的其他非税收入。由此可见, 非税收入和财政收入是在内容上相互交际的两个收入概念, 公共预算非税收入则是两者共有的组成部分。公共预算非税收入与税收同为财政收入的来源, 都是直接关系着财政收入实现的重要因素。

三、非税收入促进财政收入增长的因素

非税收入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作用, 首先取决于其自身的规模大小和变动趋势。近年来, 铜川市公共预算非税收入增长较快, 为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理清公共预算非税收入的增长因素, 有助于我们因势利导, 科学施政, 更好地发挥其促进财政增收的积极作用。

(一) 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体系是前提

2006年, 《陕西省非税收入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 为铜川市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全面加强征收管理提供了制度保证。目前, 市本级120个执收单位全面进行了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 实现了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规范化和全面动态监控管理的新模式。随着非税收入管理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 为进一步实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也为非税收入的稳定增长创造了条件。

(二) 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是关键

近几年, 我们加大了非税收入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日益提升, 其所有权归政府, 管理权在财政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实施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以来, 依托银行代收体系和非税管理信息系统, 实行“单位开票, 银行代收, 财政统管”的收缴管理模式, 收缴分离制度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得到贯彻落实。通过全面清理非税收入项目、严格立项审批和收费目录管理、取消执收单位过度性账户、加强非税票据的源头管理、强化收入征管稽查等措施, 将非税收入基本纳入了非税收缴体系管理, 规范了执收行为, 堵塞了管理漏洞, 从源头上遏制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确保了各项收入应收尽收, 应缴尽缴, 为非税收入的稳定增长提供了保证。

(三) 非税收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目前, 铜川市在非税收入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 如行政事业单位出租出让资产的实物管理和收缴管理中一些衔接还不够,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的收缴管理制度函待完善, 非税收入监督检查机制有待加强等,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非税收入的实现水平。

四、关于全面提升非税收入规范管理的建议

(一) 推进非税收入管理法规制度建设, 健全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体系

适应深化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的需要, 立足制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 进一步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同时, 要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票据管理、资金管理等相关配套办法, 建立健全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等专项征管制度, 形成一套完备的非税收入管理体系, 为非税收入规范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按照统一规范, 运行高效, 监督有力的原则, 健全以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信息系统为主体, 以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收缴方式和就地缴库收缴方式为补充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完善各种收缴方式的非税收入项目作出规定, 其他非税收入全部通过收缴管理信息系统收缴。完善各种收缴方式下的收入信息反馈机制, 确保财政部门和执收单位全面、及时、准确掌握收入信息, 有效加强收缴动态管理。

(二) 全面规范非税收入预算管理规定, 突出重点加强非税收入征收管理

严格依据非税收入管理的政策规定, 结合执收单位收入项目的具体情况, 科学编制部门和单位非税收入预算, 确保非税收入预算真实、准确、完整, 强化非税的预算约束力。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 全面掌握存量资产使用情况, 对资产的出租出让和处置, 实现报批制度, 实现收缴工作与资产管理的紧密衔接, 切实增强资产出租处置收入的管理力度。

(三) 创新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模式, 提升非税收入征管信息化水平

探索建立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征收的新模式, 把各执收单位分散征收为财政部门统一直接征收, 将征收环节完全置于财政监管之下, 彻底杜绝违规减免造成的收入流失, 并能提高征收效率, 降低征收成本。优化非税收入征缴业务流程, 逐步形成以集中征收的管理模式, 充分利用非税收入管理信息系统, 加强非税收入收缴和票据管理的日常监督和动态监管, 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全方位监督。

摘要:非税收入作为政府公共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资金来源, 在财政收入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级政府部门对非税收入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取得了一些成效。

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探析 篇8

一、我国非税收入管理的现状

(一) 非税收入的概念及范围

非税收入这一概念是在我国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过程中产生的。长期以来, 我国并没有“非税收入”这个概念, 各级政府文件中广泛使用的都是“预算外资金”这一概念。非税收入与预算外资金的区别在于非税收入是按照收入形式对政府收入进行的分类, 预算外资金则是对政府收入按照资金管理方式进行的分类。非税收入的主体是预算外资金, 但非税收入的范围要大于预算外资金。而且有相当一部分非税收入已经被纳入预算内管理。

(二) 非税收入管理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2004年,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财政国库制度管理改革方案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办函[2001]18号) 、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 (财综[2004]53号) 精神, 各地全面启动了政府非税收入收缴改革相关工作。经过5年的改革实践, 成效十分明显, 对我国建立公共财政框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我国非税收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政府非税收入是我国在构建公共财政体制过程中, 在不断强化预算外资金管理和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体制改革和探索中总结出来的, 概念的确立在时间上比较晚, 在现实的管理中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所以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

(一) 关于非税收入管理的法规尚不健全

目前,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经以法律形式、甚至通过宪法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做出了明确规定, 使其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而我国尚未形成一套包含非税收入立项、定标、征收、资金使用、票据管理等各环节的完整的法规体系, 仅有的一部财政法律《预算法》也没有关于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这不仅在客观上造成人们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轻视, 还影响了实质管理工作的开展。非税收入管理呈现出法制性弱、行政性强的状态。一是对非税收入的内涵、范围、分类界定不够清晰具体。二是审批收费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现行审批收费是以法律法规为依据, 而法律法规依据什么设立收费, 并没有相应的非税收入法律为其规定严格的、客观的标准。

(二) 非税收入征收环节问题多

一是执收行为不规范。由于非税收入征管主体的多元化, 使得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情况十分复杂。虽然国家对非税收入的项目和标准有严格的规定, 而且必须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但由于目前非税收入仍由各个执收单位分散征收, 这种“多头”管理的格局, 肢解了非税收入管理职能, 分散了征管力量, 也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管理脱节、收入流失、分配失控、监督失灵。二是票据使用不规范。目前非税收入票据种类繁多, 使用也较混乱。在政府非税收入的实际征缴过程中, 一些执收执罚部门并没有使用由财政部门监制的标准票据。

三、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建议

(一) 加强法制建设, 建立完备的非税收入法律法规体系。

无论是从非税收入规模庞大且将长期保持增长势头来看, 还是从它作为重要的国民收入分配方式来看, 或是从社会上对非税收入性质仍缺乏足够正确认识、滥施行政权力, 管理措施欠健全、执行难到位来看, 规范非税收入管理, 迫切需要加强相关法制建设, 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因此, 首先应尽快出台《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法》, 完善具体规章制度, 出台《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办法》及收入退付、票据管理、会计核算等相关配套办法。总之, 通过制定和完善非税收入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进一步明晰非税收入概念、范围、分类, 明确其管理主体、权限和政府各部门、执法单位职责, 对非税收入项目管理、征收管理、票据管理、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

其次, 以法律形式明确非税收入的监督约束机制, 并建立起相应的配套措施, 例如必要的司法和审计举措, 以保证非税收入管理制度在立法、司法和审计诸方面的互相配合与协调。最后要以法律条文明确规定各种情况的违法违规行为, 对违法违规的一级政府部门, 应按照非税收入的种类、性质和违规金额大小等因素规定罚款数额, 并明确罚款额度的确定方法以及罚款执行机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明确规定行政处罚。

(二) 完善非税收入的监督机制

一是建立以财政部门为主, 审计、监察、物价等部门和执收单位相配台的监督机制, 实行监管、检查、处理三位一体。实行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收支年检制度。强化非税收入减征、免征、退付的监督检查。继续完善、实行收费政策公示制度, 定期公布非税收入项目和收费标准。通过媒体对各类财政票证的式样和相应的收费性质、范围、填写要求做详细的宣传介绍, 对严重的非税收入违纪案件公开曝光, 增强社会监督力度。

二是加大非税收入稽查和处罚力度。要强化对执收执罚部门或单位行政执法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各级执收执罚部门、单位和人员必须牢固树立“有权必有责, 用权受监督”的观念, 完善行政执法的内外监督约束机制。在监督方式上不能只是“走形式”, 要将突击检查和日常监督, 事后检查和事前、事中监督, 个案解剖和重点稽查, 局部检查和整体监控等方式有机结合, 真正做到及时发现问题, 依法治理, 绝不姑息。

摘要:政府非税收入是我国财政性资金的重要来源, 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重要形式。本文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从非税收入的法规、征收、管理等角度探讨了非税收入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非税收入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法制化,预算管理

参考文献

[1]、王为民.关于完善我国非税收入管理问题研究.[M].西南交通大学版社.2007.

浅析非税收入票据管理 篇9

非税票据是财政部门为规范非税收费行为, 由省级以上财政部门统一印制和监管,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向管理和服务对象实施行政、事业、基金等收费时, 按有关部门批准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开具的收款凭证。非税票据是规范财经程序, 实施经济行为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会计凭证;是收费单位和被收费单位财务收支的法定凭证和会计核算凭证;是强化财务监督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财政、审计等部门进行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但由于非税票据的种类多, 使用单位和部门情况复杂, 使非税票据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 直接影响了非税票据监管的全局工作。

近年来, 为了加强非税票据管理工作, 各级财政部门也制定了一些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措施, 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由于受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 非税票据在管理和使用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 强化非税票据管理是做好非税收入征缴、从源头治理“三乱” (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 、保证政府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国库的有效措施。非税票据管理有利于规范执收单位财务收支活动, 有利于财政增收节支, 有利于促进廉政建设。

一、非税票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 对非税票据管理的认识程度不够高

由于政府非税收入的表现主要为“收费”和“罚没”, 一部分非税收入没有纳入财政综合预算管理, 使个别单位对非税收入的性质缺乏认识, 认为非税收入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本单位、本部门所有, 将所收的非税收入视为自有资金, 坐收坐支, 私设“小金库”, 对政府调控, 政府管理有抵触情绪。还有些单位, 所征收的非税收入不及时缴库, 缴库还要征求本单位领导的同意, 或要财政局、收费局给优惠政策等等。并且对非税票据认识模糊, 在管理和使用上出现这样那样的违规违纪问题。

(二) 非税票据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

在票据管理过程中, 由于非税管理机构上下没有对应渠道, 各级只管本级收入, 多渠道发放票据, 多渠道管理非税收入, 再加上非税票据的项目多, 种类和格式的多样化,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非税票据在管理上的混乱和不统一。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有的单位基础管理薄弱, 缺乏管理和控制;有的单位不按规定使用统一的非税票据, 使坐支、挪用、截留非税收入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单位和部门虽然推行“单位开票, 银行收款”, 但现场执收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难以真正实现收缴分离的要求。目前, 仍有少数部门和单位, 人为地增加收费环节, 擅自提高收费标准、增加收费项目, 造成部分资金游离于财政监管之外, 致使票据管理在主观上得不到重视。

(三) 对非税票据监管和稽查重视不够

有些单位对非税收入的监管和稽查没有足够的认识, 甚至把非税收入资金视为自有, 认为非税收入是自己收的, 不是正规的财政收入, 把管理与监督、稽查的必然联系割裂开来。从财政角度来看, 重分配轻监督, 重收入轻支出, 忽视了在整个非税收入资金流程中的监督, 从而使财政监督、稽查体系的建设长期处于低谷, 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管理的要求。另外, 承担非税收入监管的部门太多, 如:物价、审计、纪检、财政等, 由于这些部门缺乏明确分工, 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缺乏制度化的界定与配合, 造成监管上“缺位”与“越位”现象的存在。

二、强化非税票据管理的举措

(一) 加强宣传, 增强执法守法意识

加强非税票据监管是一项长期的、严肃的、政策性极强的工作, 它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制止“三乱”现象, 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 社会上普遍存在重税轻费的思想, 认识不到费和税都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而非税收入又弥补了税收的不足。非税票据是非税收入的法定票据, 和税票一样具有法定地位。加强非税票据管理, 在预防腐败现象, 治理“三乱”, 减轻农民负担等方面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在票据管理、监督中, 光靠财政部门的管理监督还不够, 必须发动广大群众参与管理,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 大力宣传非税收入的征管范围, 及时公布现行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 使缴费人和公众及时了解、掌握国家的各项收费、罚没政策和规定。对收费票据使用不规范, 收费项目、标准不明确或非法项目、超标准的收费, 缴费单位和个人可以拒绝, 也可以向财政、审计等部门举报, 维护国家利益, 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促进政府宏观调控, 利于地区经济健康发展。因此, 管好非税票据也是反腐倡廉,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客观要求。

(二) 健全非税票据管理制度, 加强管理体制建设

非税票据是非税管理的源头, 各级非税机构应实行统一的非税票据管理制度, 取消票据多头管理的混乱局面。逐步完善非税票据的领、销流程内控机制, 建立票据发放限量制度, 票据缴销审核制度, 特别是票据检查稽核制度, 要细化到票据的份、大小写和各联票据的填写一致上。在经济飞跃发展的今天, 非税票据管理体制的建立, 必须依赖制度体系予以保证, 使制度既起到规范票据管理的目的, 又起到促进非税票据管理的作用。当前, 非税票据管理之所以有些松懈, 与现行的非税票据管理只重使用执收, 缺乏制度约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 建立健全非税票据管理制度, 从制度上保证非税票据管理的严格、规范, 从而使非税票据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三) 规范非税票据日常领购、保管、核销环节的管理

非税票据的领购、保管、核销是非税票据管理的重要环节。发放是源头, 核销是关键, 保管是基础。建立“定向领购, 限量供给, 缴旧领新, 以销促收”的“以票控费”机制, 明确各个岗位职责, 将征管科、票证科、稽查科融为一体, 相互制约, 相互补充, 找准突破口, 力抓非税管理。一是非税票据记账, 取消原来使用的领销、保管、核销在账本上签字的台账管理模式, 借鉴资金收付记账模式, 采用电子记账。启用非税票据申领单、非税票据缴销单作为记账的原始凭证, 销票人、审核人相互签字, 留存根记账、对账、检查。使票据管理逐步过渡到网上整体运行的统管模式。二是发出非税票据, 启用本单位的票据序码, 序码由年、月、领用票据本数序号组成。以便随时掌握执收单位存票情况以及领取时间和领票渠道, 督促执收单位按时间顺序用票, 避免库存“死”票, 促使非税收入及时足额缴库。三是执行非税票据领销流程的内控机制, 票据领购、缴销等程序, 必须按照规范的申领、收缴、登记、复核、存档等手续进行, 确保票据流程的缜密明细。

(四) 加大非税票据的监管力度

各级财政部门为加强非税票据管理, 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 但还应进一步明确其具体性、细化性和操作性, 将多渠道发放票据、多渠道管理非税收入归拢起来, 明确其职能, 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应将非税管理的征收体系、管理体制、权限职能界定明晰化, 充分调动财政监督的积极性, 使财政监督渗透到票据使用的全过程中, 对使用的票据进行跟踪检查, 对违反非税票据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按程序按规定严格处罚。

(五) 加强非税票据的稽查管理, 深化非税收入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我国已基本形成了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物价监督、监察监督和社会监督为主的监督体系。而非税票据的日常稽查中发现, 执收单位使用其他票据收费、开大头小尾票以及票据监管政策不清, 失去社会监督等类似问题, 检查组要申请其他职能部门核查、处理, 从本质上失去了票据监督的意义, 使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不了了之。因此, 应尽快建立非税票据稽查制度, 使非税管理的稽查实施、稽查程序、稽查职能与权限、稽查决定的执行达到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要求, 从而达到“以查促管”的目的。

通过这些做法, 使非税票据在使用过程中, 能够正确反映各项经济业务, 确保会计资料真实、正确、合法, 实现非税收入应收尽收, 从而有力推进非税收入健康快速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 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逐步推向深入, 非税票据管理在正确反映和监督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确保会计资料真实、正确和合法性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而, 强化非税票据管理势在必行。

非税收入监管 篇10

关键词:非税收入,征管改革

按照财政部财综[2004]53号文件的界定, 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 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它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非税收入与预算外资金相比, 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非税收入是按照收入形式对政府收入进行分类;预算外资金则是对政府收入按照资金管理方式进行分类。从平凉市目前情况来看, 非税收入的主体还是预算外资金, 但有相当一部分非税收入已被纳入预算内管理。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正确分析当前非税收入征管形势

近年来, 特别是2007年以来, 平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税收入征管改革, 市县均成立了非税收入管理机构, 专司非税收入征管职能, 全市非税收入管理改革以界定职能、完善机制、健全制度、规范运作为基础, 以全面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为目标, 以建立非税收入财政监管信息网络为依托, 以实现“收缴分离、财政统管”的管理模式为根本, 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市非税收入总量呈快速增长之势。2008年, 平凉市非税收入总额7.55亿元, 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92.5%。其中纳入一般预算的非税收入1.5亿元, 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8.4%。从构成来看, 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为7亿元, 占2008年非税收入总额的92.7%。国有资源和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362万元, 仅占非税收入总额的2.2%。从管理方式看, 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项目较少, 但管理比较规范, 预算外非税收入由于项目较多, 数额较大, 基本上是即收即返。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现行非税收入管理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暴露, 主要表现在:

(一) 征管范围还有空白

从2007年平凉市非税收入构成看, 90%以上集中在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罚没收入上, 与财综[2004]53号规定的政府非税收入范围相比,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 (出让、转让) 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企业经营收益、股份制企业国有股权 (分红、出售、转让、减持) 收入以及国有资产经营收入等, 尚未全部纳入管理范围, 与当前管理实际和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亟待规范。

(二) 征收管理不够规范

一些执收执罚单位自立收费项目、擅自提高收费标准、违规使用收费票据、私自设立过渡账户、收入不及时上缴财政, 瞒报、截留、坐支、挪用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部门和单位将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性收费, 为单位谋取小集团利益, 逃避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督。

(三) 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综合预算虽正在推行, 但非税收入在管理中仍沿用以前“谁收谁用、多收多用、多罚多返”的管理模式, 在非税收入的使用范围及资金拨付等支出方面存在重征收轻支出监管的问题;一些执收执罚单位上缴的收费和罚没收入与支出仍末脱钩, 仍实行按比例返还。

(四) 思想认识仍有偏差

少数部门和单位仍把非税收入看成本部门、本单位的资金, 还没有认识到非税收入是财政性资金, 其所有权属国家, 调控权在政府, 管理权在财政。部门利益的“奶酪”难以触动。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经营保障水平低、收费养人以及部门利益作怪、预算管理不到位造成的。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确立非税收入征管的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 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健全公共财政管理制度的要求, 进一步改革现行非税收入管理体制, 规范非税收入征管工作, 按照“所有权属国家、使用权在政府、管理权在财政”的原则, 从理顺分配关系入手, 增强政府可用财力;健全财政职能, 合理规范收入分配, 建立严格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新机制;减轻农民、企业、居民的不合理负担, 保持正常的分配秩序, 形成合理的非税收入结构体系。非税收入改革从总体上正本清源, 还税或费的本来面目。大部分名为费实为税的纳入税收管理, 小部分属于费的项目, 仍维持收费, 纳入预算内管理。至于各种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 则理所当然予以取消。同时, 使大部分游离于财政预算监督管理之外的非税收入项目, 纳入预算内管理。

(二) 基本思路

通过进一步深化非税收入征管改革, 不断拓宽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范围, 明确目标, 统筹安排, 分步实施, 重点突破, 建章立制, 典型引路, 全面推开, 稳步推进, 建立规范、高效的非税收入管理新体系。

(三) 总体目标

建立制度较为完备、管理较为规范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体制, 将所有非税收入集中起来, 纳入财政统一管理, 并逐步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最终实现“收入财政化、支出预算化、专户国库化、管理网络化”和做大财政收入“蛋糕”、增加政府可用财力的目标。

(四) 总体原则

一是总量控制、规模适度原则。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将非税收入控制在一定范围、一定期限内运用, 使总的规模逐步压缩, 而使税收真正成为财政收入的主体。二是治乱减负、综合治理原则。形成一种以税收手段筹集政府公共收入, 辅之以少量必要的非税收入的收入格局, 从根本上制止向企业和城乡居民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的现象, 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创设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三是预算管理、严格监督原则。税收和非税收入都应通过财政预算, 并经人大审议通过。四是科学理财、依法办事原则。非税收入的管理改革, 以法律和政策为依据, 其设立、运用、管理都须依法规范进行, 并接受人大监督。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依法不断拓宽非税收入征管范围

按照“统一征管、统筹安排、集中支付、全面监督”的原则, 对照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 (财综[2004]53号) 规定的十大类范围, 将所有非税收入项目按资金性质、财政管理方式、用途以及征收范围进行归类, 编制非税收入项目目录和非税收入计划。将一切履行政府职能、行使国有资产管理的政府非税收入全部纳入财政管理, 并不断拓宽范围, 开创新领域。近期, 要探索完善国有资源 (资产) 有偿使用收入管理制度。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 “非转经”资产经营收入、土地出让金收入、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收入、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收入、场地和矿区使用费用、出租汽车经营权、公共交通线路经营权等有偿出让收入、政府举办的广播电视机构占用国家无线电频率资源取得的广告收入以及利用其他资源取得的收入。要依法推行国有资源使用权招标拍卖, 防止国有资源 (资产) 流失。要加强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和彩票公益金管理, 规范罚设收入、门面房出租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捐赠收入以及政府财政性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的管理。要完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征收管理方式, 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 规范国有资本收益征管行为, 维护国有资本权益。罚没收入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收取, 罚没物品通过建立政府公物仓, 由财政部门对罚没物品实施统一管理、拍卖和处理, 并实行“收支脱钩”管理, 支出列入部门预算, 实行统一安排。通过严格政策法规, 合理确定非税收入征管范围, 规范征收行为和支出行为, 杜绝乱收费、乱罚款和坐收坐支, 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为实现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努力提高非税收入征管水平

(一) 改进征缴方式

按照既有利于足额征收、方便缴款, 又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征收成本的原则, 结合“金财工程”建设, 在市、县 (区) 全面建立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信息系统。一是最大限度地方便单位和个人缴款, 缴款人可在规定缴款期限内到全市内代理银行系统的任何一个网络点缴费, 改变过去只能在指定银行网点缴款的做法, 实现便民、利民、为民;二是解决执收执罚单位对账难、票据核销难的问题, 通过软件开发升级, 使执收单位可通过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对缴费情况实时查询, 及时与非税系统、代收银行进行逐笔款项的对账, 系统在代收银行确认后可同时自动核销票据,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三是加强上下协作, 努力做到省、市、县财政 (非税) 部门联网, 保证分成收入的上缴与下拨, 实现各级财政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 信息互通, 切实提高非税收入管理水平和效率。

(二) 完善票据管理办法

统一使用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罚没收入“三票合一”的专用缴款书及专用发票, 通过统一印制、发放、核销政府非税收入票据, 确保国家非税收入管理政策的贯彻落实, 充分发挥票据的职能作用, 建立并完善票据管理网络信息系统, 提高票据管理水平, 达到“以票控收”的作用。

(三) 推行综合预算

将政府非税收入尽量纳入预算,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通过编制综合预算, 实现税收与非税收入的统筹安排, 使非税收入全额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 支出真正与其执收的政府非税收入彻底脱钩, 统一由财政部门按照部门履行职能需要核定的预算予以拨付;合理核定预算支出标准, 进一步明确预算支出范围和细化预算支出项目;研究制定政府非税收入成本性支出管理办法和征收奖励机制, 建立非税收入预算绩效评价制度, 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从而使非税收入真正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达到平衡分配关系、遏制腐败的目的。

◇作者信息:平凉市非税局副局长

◇责任编辑:张效功

规范县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思考 篇11

摘 要 近几年来,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已引起各级党政领导和财政部门的高度重视。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问题仍然较多,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显得尤为迫切。本文重点分析当前非税管理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非税收入 创新 管理理念 监管思路 举措 手段

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财政部门在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对从源头上防范腐败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仍存在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只有创新非税管理理念、监管思路、管理举措及管理手段,建立科学、规范的非税收入管理机制,才能促进非税收入良性发展。

一、当前非税收入管理中存在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

政府非税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受过去“预算外资金”观念的影响,再加上县级非税收入与部门收支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脱钩”,非税收入仍然是“谁收谁用,多收多返”。在非税收入属性上仍延续过去的观念,总认为非税收入是执收部门和单位的事,“收多收少”全靠执收部门和单位自觉掌握,综合预算收支计划流于形式,缺乏刚性约束。

(二)监管不到位

非税收入执收部门和单位受利益驱使,一是部分部门和单位打时间差,开票和“收钱”不同时进行,使非税收入逃避财政监管,截留挪用、坐收坐支,甚至形成非税收入“空转”。二是在实际工作中,不按有关征收标准和基数征收非税收入,而是凭部门意愿或个人关系随意减免,拿非税收入做交易、送人情,造成非税收入流失;还有的超标准超范围征收,财政部门难以监督到位。

(三)措施不到位

虽然采取了“收支两条线”、“收缴分离”和“收支脱钩”等一系列措施,但这些措施,只能约束执收部门和单位“开多少票就上缴多少”。这样,有些部门和单位在开票时便少开或干脆不开,私设“小金库”,隐瞒财政收入。

(四)激励不到位

通过调查多个县发现,部门和单位的非税收入还不能彻底实现“收支脱钩”,部门上缴的非税收入按比例进行政府调剂,部门利益与非税收入联系比较紧密。部门和单位基于自身利益考虑,上缴非税收入产生惰性心理,影响非税收入管理。收支脱钩后,部分执收单位产生了等、靠财政资金的依赖思想,缺乏收费积极性,导致应收的非税收入流失。

二、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非税收入管理理念

自觉增强非税收入科学管理意识,抛弃旧的“预算外资金”惯性思维,强化非税收入管理理念,增强对政府非税收入的认识,认清政府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牢固树立非税收入“所有权属国家、使用权归政府、管理权在财政”的观念,明确非税收入不是部门和单位的自有收入,必须由政府财政部门统一归口管理。

(二)创新非税收入监管思路

把非税收入监管的着眼点放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管的思路上来。首先利用工商、税务等信息平台,采用调查摸底等手段,每年至少搞一次费源调查,摸清所有非税收入项目和底数及非税收入缴纳人变动等基本情况,对非税收入缴纳人进行政策宣传,引导人们正确认识非税收入管理;其次利用调查的基本情况与非税收入收缴情况进行比对,时刻掌握非税收入收缴变化,及时发现异常,依此加强对非税收入执收单位的日常稽核及执行有关政策的监管,做到应收尽收,确保足额征收;再次强化票据核查,重点核查执收部门票据使用情况及所开票据完整性,保证所有非税收入应收尽收并足额上缴。

(三)创新非税收入管理举措

在继续实行“收支两条线”的基础上,建立非税收入征管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执收部门和单位的执收积极性。具体来说,要充分考虑执收单位的业务范围、业务量、业务成本和代征成本,科学编制部门和单位的非税收入预算,严格非税收入预算执行,除非不可抗拒因素影响外,已编制的非税收入预算必须保证足额完成。对实际执行中收入超额完成年度预算任务的部分,如果确实属于按政策规定努力组织增收的,可部分或全部作为专项资金予以奖励,用于执收部门和单位当年或下一年度的事业发展支出,纳入部门预算支出范围。对执收单位征收不力等非政策因素导致未能完成年度预算任务的,按规定程序相应调减执收部门和单位当年或下一年度支出预算,同时对其非税收入征收情况进行重点稽查,真正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

(四)创新非税收入管理手段

强化非税收入系统管理,加强非税收入信息化管理,将非税收入管理与行政审批、执收部门和单位统一纳入网络管理,有条件的还可以将工商及税务部门企业信息同时纳入网络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利用非税收入网络管理平台,实行“综合治费、动态监管、重点跟踪”,特别是涉及城建和土地等非税收入较多的部门,必须利用审批平台准确掌握缴费基数,杜绝执收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自由裁量,使每笔非税收入业务都时刻处在网络监管之下,减少人为因素,有效避免“人情费”现象。

总之,只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为指导,建立科学、规范的非税收入管理机制,就一定能促进非税收入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炳东.非税收入征管的思路.莆田市财政信息网.2012.12.

非税收入管理之我见 篇12

一、正确认识非税收入及管理现状

非税收入相对于税收收入而言, 是指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社会团体、行业主管部门 (团体) 、依法代行政府行政职能的受委托机构, 在履行和代行政府职能过程中,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以及国有资产 (资源) 所有权或政府信誉, 所收取的税收以外的财政性资金。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罚没收入、国有资产 (资源) 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彩票公益金以及其他税收以外的用于特定专门用途的财政性资金, 是通过不同于税收形式所取得的财政收入。资金的所有权归国家, 调控权归政府, 管理权在财政, 执收单位仅是履行代为政府收取的职能。

200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财政部关于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的意见》 (国办发[2001]93号) 提出对国家5个主要执法部门的全部预算外收入全额缴入国库, 纳入预算管理。至此, 我国对非税收入的管理形成了统一上缴国库、纳入财政预算;上缴财政专户、纳入部门预算统筹安排使用;政府各部门自行管理等三种管理模式。这三种非税收入管理模式并存的格局是根据预算外收入不同的类型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的管理办法, 对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监督管理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是, 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 过去预算外资金管理中固有的许多问题日益凸显, 主要表现在:一是混乱。同一非税收入在不同部门有不同的管理方式;二是不公平。由于管理方式的不同, 各部门得到的经济利益有所差异, 导致收支挂钩, 一些部门和单位在利益机制的驱使下, 扩大行使收费权限;三是监督管理不到位。由于多种管理方式并存, 规范统一的非税收入信息管理系统难以建立, 而且相当部分的非税收入游离于财政监督管理之外, 使得财政部门对这部分财政资金监管不到位;四是落实难度大。三种管理模式并存模糊了各级政府对非税收入的认识, 非税收入管理部门多元化和管理模式多样化以及监管不力问题未能得到彻底解决, 使得这些管理模式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困难很大。

单位:万元

注:数据来源于敦煌市财政局总决算报表和预算外资金收支决算报表

二、敦煌市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基本情况

(一) 敦煌市非税收入规模分析

通过对上表的分析, 发现这样几个特点:一是非税收入的规模逐年上升;二是非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 均在40%以上, 其中2006年其规模已超过了地方财政收入, 表明政府非税收入已经成为地方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 政府越来越依赖于非税收入;三是非税收入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趋势基本相同, 但远比地方税收收入增长幅度快, 表明这一时期政府的职能范围及其履行职能的方式改革全面走向深入, 非税收入成为政府履行各项职能的保障, 因而其规模相应扩大;四是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力度不断加大, 且逐步规范, 但纳入预算管理的规模仍然有限, 而且规范管理的任务还很艰巨。

(二) 敦煌市非税收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 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 在将非税收入管理与公共财政支出改革相结合, 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的同时, 由于非税收入管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和公共财政框架逐步构建的过程中, 在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基础上形成、演变和发展起来的, 受人们认识水平、实践经验和管理手段等因素制约, 目前敦煌市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管理范围不明确。

从敦煌市的实际情况来看, 管理范围基本上还延续着预算外资金管理范围, 仅局限于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以及罚没收入等方面。如国有资产经营收益方面,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 (出让、转让) 收入, 以及其他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等没有明确纳入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范围。与当前管理实际和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第二, 管理机制不健全。

一是非税收入管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1996年以来, 随着预算外资金管理形势发展、变化, 敦煌市于2000年成立了预算外资金管理机构, 专司预算外资金收支管理事务。对加强和规范预算外资金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并承担着部分非税收入管理职能。但随着近年来地方机构改革的实施和财政体制改革的变化, 敦煌市继续保留着原有的预算外资金管理局, 部分非税收入管理职能分解到各相关股室。由于政府非税收入征管的执法主体不明确, 使得政府非税收入征管形成多头管理格局, 不仅肢解了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职能, 分散了征管力量, 造成管理脱节, 收入流失, 分配失控, 监督失灵, 同时, 也大大增加了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成本, 降低了管理效率。二是尚未建立科学、规范、完善的非税收入收支管理运行机制。在非税收入征收政策制定、财务管理、预算编制与执行、会计核算、监督检查等方面, 存在职责交叉不清, 管理政策不明, 没有形成一套合理的征收管理机制、科学的支出运行机制和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第三, 管理制度不完善。

为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 国务院曾经出台了《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 为预算外资金管理提供了制度保证。但是, 随着非税收入的发展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 该《决定》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对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要求。敦煌市的非税收入也依然沿用《敦煌市预算外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使得敦煌市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由于从预算外资金管理到非税收入管理不仅仅是简单的概念置换, 而是公共财政改革过程中的一次质的飞跃, 无论在概念、范围, 还是管理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均赋予了新的内涵, 实现了新的突破。显然, 现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已不适应非税收入管理要求, 急需制度上予以完善。

第四, 管理效果不理想。

乱收费现象还没有完全杜绝, 一些部门擅自出台收费项目、违规使用票据以及随意将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性收费等不规范行为屡有发生。收入脱离财政监管、体外循环问题依然存在, 支出缺乏严格管理, 挤占、挪用、坐支现象没有彻底纠正, 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反映比较突出。部门预算中“两张皮”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收支脱钩”也未真正落实。

三、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具体路径

推进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创新, 就是要按照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要求, 打破原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老框框”, 明确政府非税收入范围, 深化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 强化非税收入预算管理, 健全非税收入运行机制, 打造非税收入管理信息平台, 加快非税收入法规制度建设, 初步建立起公共财政下的非税收入管理新体制, 实现非税收入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和谐、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体来讲:

(一) 重塑非税收入管理主体

即成立专门的非税收入管理机构, 承担起非税收入征管职责。为全面推进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改革, 应成立新的非税收入管理机构, 并对其性质及权责作出统一规定, 切实增强非税收入管理机构的权威性。非税收入管理机构要正确处理好与其他执收部门的关系, 要积极创造条件, 逐步将征管权限收归非税收入管理机构所有, 确保非税收入实现统一征收、依法征收, 提高征收效率。同时, 也要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 增强征管主体与受托代征单位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二) 加快法规制度建设

按照非税收入管理的需要, 对现行的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进行清理、修正和补充, 以形成包括立项制度、审批制度、征收制度、预算制度、执行制度、监督制度等在内的较为完备的非税收入管理法规制度体系, 出台《敦煌市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三) 加快信息化建设

按照“金财工程”建设的统一要求, 根据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内容, 兼顾与其他财政业务管理系统相衔接, 以“金财工程”收入管理系统为依托, 设计开发出以政府非税收入监管子系统为核心, 以银行代收子系统为前台, 以票据管理子系统、会计核算子系统、单位执收台账子系统、单位对账查询子系统为辅助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信息系统。为实现政府非税收入管理透明、运转高效提供技术支撑。

(四) 改革票据管理

目前, 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种类达37种之多, 改革票据使用种类和使用办法, 建立起以票证合一的“政府非税收入缴款书”为主体、专用票据为辅助的新型财政非税收入票据体系, 充分发挥票据的源头控管作用, 实现“以票管收、以票促收”, 督促单位依法收取。实行票据使用与执收项目相结合、票据发放与专户管理相结合、票据管理与稽查相结合, 严格票据核销制度, 严把票据核销关。切实做到“收缴分离、罚缴分离、收支分离”。

(五) 积极探索政府非税收入预算管理体制

按照“所有权属国家、使用权归政府、管理权在财政”的原则, 完善非税收入预算管理体系, 制定非税收入分期分批纳入预算管理计划, 逐步扩大非税收入预算管理范围, 探索改进非税收入预算编制办法, 细化非税收入预算收支项目, 强化非税收入部门预算, 完善综合财政预算管理, 逐步实现非税收入与税收收入的统一预算编制、统一预算安排、统一预算执行, 提高非税收入使用效益。

(六) 健全运作体系

一是健全项目体系。对现行所有的非税收入项目进行清理整顿, 取消不合法和不合理项目, 对依法存在的非税收入项目重新登记, 对各部门、各单位需要继续执行的执收项目重新审批, 并重新核定征收标准、征收范围和明确执收单位, 造册公布。进一步规范税收与非税收入的关系, 构建起以税收收入为主、必要的非税收入为辅的公共财政收入体系;二是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在非税收入征管主体确定以后, 要根据非税收入从立项到监督管理的各个流程, 重新界定中央与地方、财政部门与其他部门、非税收入征管机构与财政部门各内设机构的管理权责, 形成统一领导、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的组织管理体系;三是健全监督检查体系。建立健全严格规范、高效运作的融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检查为一体, 经常性监督检查与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机制, 严厉查处乱收乱罚行为, 确保非税收入依法征收、依法管理。

摘要:非税收入管理是在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基础上形成、演变和发展起来的, 受人们认识水平、实践经验和管理手段等因素制约, 非税收入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为实现非税收入“国家所有, 政府调控, 财政管理”的目标, 确保非税收入征管的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 必须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管理, 树立非税收入新观念, 淡化预算外资金旧概念。

上一篇:山地建筑设计方法分析下一篇:干细胞样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