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行为(精选11篇)
互动行为 篇1
0 引言
为改善风电等随机电源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并有效支撑可再生能源发展, 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在电网侧配套储能技术以消纳风电的相关研究, 但需要的投资较大, 且大规模的电磁储能和化学储能技术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
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 智能电网技术与需求响应的协作发展推动了电网的智能化。为有效消纳分布式可再生能源, 利用智能用电双向互动运行模式及支撑技术, 动态地整合用户侧资源成为智能电网环境下需求响应机制研究的核心[1,2,3,4]。文献[5]提出了针对风电的用户侧需求响应的3项实施准则, 即成本效益、应用潜力以及削峰能力。文献[6]通过系统负荷的精细分解, 将能够缓解空调负荷高峰问题的用户侧资源定位到制冷空调、冰箱与冰柜3种设备, 并在优先消纳风电的基础上建立需求响应模型。
文献[7-8]指出, 随着居民电力负荷逐渐多样化, 家用电器设备自动控制水平不断提高。新型能量管理系统的发展, 在电力运营商提供一定经济刺激的情况下, 将会产生一类负荷。它能够通过对一种用电设备或设备组进行智能控制, 改变用电时间和负荷大小以配合电力运营商的需求响应策略, 从而获得经济效益。在配套相应储能设备后, 这种负荷能够在某些时段完全脱离电网, 甚至向电网反向输电, 这种负荷可称之为主动负荷。
伴随高峰负荷的日益增长和风电、太阳能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高渗透接入, 对具有储能能力的主动负荷与系统用电负荷, 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负荷的互动响应行为研究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针对含电动汽车的居民主动负荷响应系统, 文献[8]建立了联合光伏 (PV) 储能装置和居民主动负荷有效消纳太阳能电力的需求响应模型, 并采用用户需求自消纳因子以定量衡量响应强度。文献[6]通过引入衡量用户负荷主动转移意愿的用户需求比例参数来表征在不同激励与惩罚水平下的响应强度。文献[9]研究风电的渗透接入对需求响应策略的影响。
同时, 智能电网和电力市场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对需求响应行为评估分析方法的研究。文献[10]从发电侧、输电侧以及用户侧抽取了不同的成本效益指标, 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需求响应的经济效果进行了评价。文献[11]探讨了需求响应性能评价中的用户基线负荷的计算方法。文献[12]评估了一种基于激励的需求响应项目在改善用户需求弹性和抑制发电商市场力过大等方面的作用。文献[13]结合储能技术, 评估了需求响应在缓解网络阻塞和提高电网资产利用率方面的效益。
综上所述, 已开展的需求响应行为分析研究侧重关注需求响应行为的经济特征, 为深入研究和利用需求响应资源, 需要对其响应计划进行优化决策, 并全面、系统评估响应行为特征。因此, 本文基于响应行为时间分布特征和经济效率特征, 建立主动负荷互动响应行为特征分析模式, 基于经济效率优化目标建立响应计划决策模型, 并提取能够表征互动响应行为物理特征的评估指标;最后, 以风电冰蓄能联合系统为案例系统, 进行响应计划优化决策, 分析其响应行为特征, 验证本文提出的响应行为特征分析模式、响应计划决策模型及行为特征评估指标的有效性。
1 主动负荷互动响应行为特征分析模式
主动负荷系统需求响应的最大优势是在保障用户正常用能需求的同时转移用电需求, 实现用电需求和用能需求的解耦, 满足电网对削峰填谷的要求, 同时有效消纳分布式可再生能源。
本文所指的用电需求是指用户以电能为能源, 通过某种电气设备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以满足自身需求时所需要的电能;用能需求是指用户对其需要的某种能量形式的直接需求量, 例如用户对冷量或热能的直接需求。
主动负荷的响应主要为联合发电与供电侧的互动响应, 其互动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 用户改变自身的用能习惯, 在特定时期内减少用能需求或转移用能需求, 以实现用电负荷削减或转移, 改善系统负荷特性, 降低系统供电成本;第二, 灵活配合风电等分布式能源出力, 实现可再生能源的经济吸纳;第三, 具备一定程度自给供电能力, 减少配电容量和主网电源供给需求, 甚至具备能力向其他系统输送能量 (包括电能、热能、冷气等多种能量形式) 。因此, 本文基于响应行为的时间分布特征和经济效率特征, 研究响应行为特征的分析模式。
1) 响应行为的时间分布特征
在主动负荷系统中, 用户用能需求可多元化供给, 负荷系统通过互动响应使得用能需求与用电需求呈现新的时间分布特征。
如图1所示, 传统负荷响应模式下, 用户通过较大幅度调整自身的用能习惯来调整用电需求, 在时间上转移用能需求, 即高峰降低用能需求、低谷增加用能需求, 用能需求曲线如图1中曲线1 (虚线) 所示。水平轴表示基准状态, 曲线上凸表示增加用能需求, 曲线下凹表示降低用能需求。主动负荷互动响应模式下, 用户可以避免大幅调整自身的用能习惯, 用能需求的时间分布特征维持相对稳定, 如图1中曲线2 (实线) 所示。此时, 用户原来由高峰转移到低谷的用能需求能够获得多元化供给, 即可由电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储能设备供应, 如图1中曲线3阴影部分。图1中曲线4和5分别表示负荷系统互动响应和无响应时的用电需求曲线;图1中曲线6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出力曲线;DRE表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
可见, 主动负荷互动响应可在较少调整用能需求时间分布, 甚至提高用电水平的同时, 利用自身需求响应系统, 在吸纳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调整用电需求时间分布, 满足电网削峰填谷的要求。
2) 响应行为的经济效率特征
主动负荷互动响应的目标是给电力用户用能、电力系统运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运行创造高水准的经济效率。即在用户用能习惯转移意愿范围内, 高效满足用户用能需求, 同时经济消纳可再生能源, 并满足电网改善负荷特性、减少配电网容量投资的要求。
如图2所示, 主动负荷系统通过其控制管理中心, 接受各方信息输入, 优化决策响应计划, 实现经济效率, 具体包括: (1)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统输入间歇性、波动性的发电出力信息, 主动负荷响应配合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吸纳, 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经济性; (2) 用户输入用能满意度水准、用能习惯转移意愿, 主动负荷响应满足用户的用能需求的同时提高用户侧能源利用效率, 降低用户的能源消费支出; (3) 公网系统输入电网削峰填谷的需求, 主动负荷系统响应适时储能、自给供能、向电网反向送能, 改善电网负荷特性, 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和配电网投资, 提高系统运营的经济性。
主动负荷互动响应行为分析包括两部分核心内容:响应计划决策与响应性能评价。本文第2节基于响应行为经济效率优化建立响应计划决策模型, 实现对响应行为的指导和模拟分析;因响应的经济效率本源来自响应性能的物理特征, 故第3节研究主动负荷互动响应行为的物理特征评估指标。
2 响应计划决策模型
主动负荷系统响应行为的经济效益是推动主动负荷系统发展的原动力。如何最大化响应效益是响应计划决策模型要解决的焦点问题。
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主动负荷系统主要有配合光伏发电的电动汽车充电站[14]、配合风电的冰蓄能空调[15]以及含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及配套燃料电池和微型热电联产装置 (Micro CHP) 的小区负荷[16]。针对含分布式风电的某沿海地区夏季空调用电高峰突出、夜间负荷低谷期风电出力水平较高、调峰困难的实际问题, 设计风电冰蓄能联合主动负荷系统如图3所示。
冰蓄能空调可以将夜间来自分布式风电或主网的电能通过蓄冰装置转移到高峰时段, 以冷量的形式释放, 在保证用户冷量需求的同时, 削减高峰用电负荷, 并支撑风电经济消纳。本文研究的响应策略是指以设计循环周期 (通常采用一日为循环周期) 的冷负荷及其特点为基础, 对主动负荷系统做出最优化的运行安排, 优化决策的变量包括:制冰机组和常规空调制冷机组的逐时开机功率;吸纳分布式风电后主动负荷系统从电网的逐时购电功率。
以响应行为带给用户、电网和社会环境三方的经济效率最大为目标, 建立目标函数F:
式中:f1为实施需求响应的成本函数;f2为实施需求响应后所带来的减排效益;f3为实施需求响应后所带来的削减高峰备用容量的效益;f4为实施需求响应后所带来的减少深度调峰容量的效益;f5为实施需求响应后所带来的用户购电费用减少效益。
式中:Cdep, air与Cdep, ice分别为常规空调机组和冰蓄能空调机组固定投资折算到每千瓦时的折旧成本;Coprt, air与Coprt, ice分别为其运维成本;Cwind为风电机组折算到每天的单位容量投资成本;Awind为风电装机容量;Pair, i为常规空调的逐时功率;Pice, i为蓄冰空调制冰机组的逐时功率。
减排效益f2等于没有主动负荷系统 (即冷负荷由常规空调机组供应, 且电能均由电网供应) 的治污费用减去主动负荷系统需求响应后的治污费用:
式中:Pcool, i为预测的用户逐时冷负荷需求;Pgrid, i为主网向联合系统供电的逐时负荷;cair为常规空调的能效比;ηgrid为由主网供电时的单位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单位二氧化碳排放的治污价格。
削减高峰备用容量的效益f3等于没有主动负荷系统时高峰负荷备用成本减去主动负荷系统需求响应后的高峰负荷备用成本:
式中:Pair, i为常规空调的逐时功率;Pice, i为蓄冰空调制冰机组的逐时功率;β1为单位高峰负荷削减所能减少的高峰备用成本;Tpeak为峰时段的时点集合。
减少深度调峰容量的效益f4等于没有主动负荷系统时的低谷负荷所需的深度调峰成本减去主动负荷系统需求响应后的低谷负荷所需的深度调峰成本:
式中:β2为单位低谷负荷增加所能减少的低谷深度调峰成本;Tvalley为谷时段的时点集合。
用户减少的购电费用f5等于没有主动负荷系统时的电费减去主动负荷系统需求响应后的电费:
式中:ppeak, pgentle, pvalley分别为高峰时段、平时段、低谷时段从电网购电的价格;Pcool, i/cair为没有主动负荷系统时, 满足冷负荷Pcool, i逐时所需要的电能, 此时消纳的全部电能均从电网购买;Pgrid, i为利用主动负荷系统进行响应时, 逐时从电网购买的电能;Tgentle为平时段的时点集合。
考虑风电冰蓄能联合系统实际运行特性, 决策模型有如下约束。
1) 冷负荷平衡约束
融冰释冷的冷量与由常规空调直接制冷提供的冷量之和等于用户的逐时冷负荷。
2) 功率约束
蓄冰空调制冰机组和常规空调机组的功率需求小于等于主网和风电机组的功率供应能力。
3) 蓄冰约束
蓄冰设备在融冰释冷同时又由制冰机组进行蓄冰时, 受送冷管线及板式换热器容量限制, 其逐时的总蓄冷量需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且逐时制冰机组功率同时满足机组和换热器的最大容量约束。
4) 常规空调容量约束
5) 主网供电容量约束
式 (7) —式 (12) 中, cice表示蓄冰空调制冰机组的能效系数;ωi表示蓄冰设备融冰释冷时, 在各个时段的冷量分配系数, 由工作方式和运行策略提前决定;t表示从初始时刻i=0开始到逐时各时段所经过的时段数;Winit为蓄冰设备的初始蓄冰量, Wmin与Wmax分别为蓄冰设备蓄冰量波动允许下、上限;Pwind, i为风电逐时出力预测值;Pexc, max为板式换热器冷量交换的最大功率;Pair, max和Pice, max分别为常规空调机组和制冰机组最大设计功率;Pline, max为主网向主动负荷系统供电容量的最大值。
3 响应行为特征评估指标
针对主动负荷系统实现上述经济效益的全时间过程中呈现的响应行为物理特征变化, 考虑以下三方面特征变化, 建立响应行为特征评估指标, 如图4所示: (1) 主动负荷系统用能需求满足及调整程度, 包括用能需求的供应结构等; (2) 主动负荷系统在配合电网削峰填谷要求下的用电需求调整响应力度; (3) 主动负荷系统支撑吸纳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能力和方式。
1) 用户用能需求调整满意度
用户用能需求调整满意度衡量用户对用能需求改变的接受程度。主动负荷系统互动响应可尽量减少对用户用能需求的调整, 改变量越小, 用户的满意度越大。本文对比响应前后用能需求曲线, 采用余弦函数构造在[0, 1]区间内变化的用户用能需求调整满意度指标FCONVE。
式中:EDR (t) 为用户响应后逐时用能需求;E (t) 为用户响应前逐时用能需求。
若互动响应完全没有引起用能需求调整, 则满意度指标为1。
2) 用能需求与用电需求时间分布的相关性
主动负荷系统互动响应可在保留其用能习惯或较少改变用能习惯的同时, 改变用电负荷需求。本文采用皮尔逊积差系数构造互动响应下用能需求和用电需求间的相关性评价指标RP.E。
式中:PDR (t) 为用户响应后逐时用电需求;为响应后用电需求均值、用能需求均值。
无互动响应的负荷系统用能需求与用电需求的时间分布较一致, 两者相关性指标水平较高。
3) 高峰用能需求的电负荷供给率
在无主动负荷系统时, 用户高峰用能需求等于其用电需求;由于主动负荷系统能够存储非电形式的能量, 可以转移用户的用电时间, 即能够在时间上解耦用能需求与用电需求。本文构造高峰用能需求的电负荷供给率指标RE.S, 用以表征高峰时段内用户的用能需求依靠用电满足的比率。
式中:PDR (t) 与EDR (t) 分别为响应后的时段t的用电需求和用能需求。供给率RE.S越低, 表明高峰时段用电需求转移程度越大。
4) 高峰、低谷用电需求调整比重
主动负荷系统互动响应一方面可以减少高峰用电需求, 一方面也会提升低谷用电需求, 存储能量, 以满足用户用能需求。本文构造高峰用电削减比重指标Rpeak.cut和低谷用电需求提升比重指标Rvalley.add, 分别如式 (16) 、式 (17) 所示。
5) 互动响应速率
互动响应的时间越短, 量越大, 其响应速率越快。本文分别用高峰响应速率VDRpeak和低谷响应速率VDRvalley来描述响应过程的速率。其中, 高峰响应速率用高峰用电需求下降量与高峰持续时间之比表示, 如式 (18) 所示;低谷响应速率由低谷用电需求提升量与低谷持续时间之比表示, 如式 (19) 所示。
6) 主动负荷系统逆向供能能力
主动负荷系统可在电网负荷高峰或配电容量不足时, 向电网或者向微电网内其他用户供能。本文定义主动负荷逆向供能能力为响应期内外送能量 (折算成电能) 与总用电量之比, 如下式所示:
式中:PB (t) 为主动负荷系统逆向供能折算成电能的逐时负荷。
7)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支撑水平
主动负荷系统的用电需求特性决定了其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吸纳方式。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发电出力优先用于满足主动负荷系统的用能需求, 如果某时刻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出力高于用户的用能需求, 则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多余的出力用于满足储能设备的用电需求。本文用由储能设备响应吸纳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出力占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总出力的比例来衡量主动负荷系统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支撑水平, 如下式所示:
式中:CDR为储能设备响应吸纳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占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总出力的比例;Pstorage (t) 为系统逐时储能功率;PDRE (t) 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逐时发电出力。
8) 主动负荷与DRE配合度
主动负荷系统的用电需求如果能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出力特性配合将提高系统运营的经济性。本文采用响应后主动负荷系统用电曲线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出力曲线的欧氏距离, 构造衡量主动负荷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配合程度指标HCO, 如下式所示:
4 算例分析
4.1 主动负荷系统基础参数
1) 算例中风电冰蓄能联合系统的主要设备选择及配置如表1所示。
2) 算例中, 考虑风电冰蓄能联合主动负荷系统分别为居民用户和商业用户供冷两种情景。其中, 居民用户和商业用户冷负荷预测数据来源于样本用户历史用冷需求实测, 分布式风电预测出力数据来源于该地区典型日风电实测出力, 上述参数按最大值标幺化的曲线如图5所示。
3) 本文采用带精英保留策略的遗传算法求解上述优化决策模型, 算法参数设置为:种群规模为100;迭代次数为200;父代精英数量为5;交叉概率为0.75;变异概率为0.2。决策模型各项参数设置为:Coprt, air=0.1元/ (kW·h) , Coprt, ice=0.2元/ (kW·h) , cair=3.2, cice=3.0, Winit=2 000kW冷量, Wmax=2 200 kW冷量, Cdep, ice=0.1元/ (kW·h) , Cdep, air=0.07元/ (kW·h) , Cwind=0.9元/kW, Pline, max=200 kW, ηgrid=800g/ (kW·h) , pCO2=0.21元/kg, β1=10元/ (MW·h) , β2=50元/ (MW·h) , Wmin=1 900kW冷量, Pexc, max=250 kW冷量, ppeak=1.51元/ (kW·h) , pvalley=0.249 5元/ (kW·h) , pgentle=1.0元/ (kW·h) , Awind=100kW。
4) 所在电网峰谷时段划分为:峰时段10:00—12:00, 16:00—22:00;平时段08:00—09:00, 13:00—15:00;谷时段23:00—次日07:00;峰、平、谷段电价分别为1.5, 1.0, 0.249 5元/kW时, 其中谷段电价为该地区蓄冰电价。
4.2 示例主动负荷系统响应计划决策仿真
利用上文建立的响应计划决策模型对用户响应行为进行仿真分析, 可得常规空调、蓄冰空调逐时开机功率及联合系统从主网的逐时购电功率如图6、图7所示。
4.3 响应行为特征评估分析
居民主动负荷系统和商业主动负荷系统的响应行为特征评估指标计算结果见表2。
通过上述指标对比, 居民区主动负荷系统与商业区主动负荷系统响应行为的特征差异评估如下。
1) 居民区和商业区的区域供冷站均设计能保障用户的冷负荷需求, 两个主动负荷系统的用能 (用冷) 需求调整满意度FCONVE都为1。但两个系统用电需求的调整力度存在明显差异, 包括: (1) 对于用能需求与用电需求时间分布的相关性指标RP.E, 商业区系统较居民区系统下降多, 表明商业区系统对用电需求时间分布调整力度强于居民区系统的程度。商业区主动负荷系统RP.E由响应前0.925 5下降到0.835 3, 下降9.4%;而居民区主动负荷系统RP.E由响应前0.792 3下降到0.728 3, 下降8.0%。 (2) 商业区系统高峰电负荷供给率指标RE.S低于居民区系统, 且商业区系统高峰负荷削减比例Rpeak.cut和低谷负荷提升比例Rvalley.add均高于居民区系统, 表明了商业区主动负荷系统削峰和填谷响应的程度均强于居民区负荷系统。 (3) 商业区负荷系统的高峰响应速率VDRpeak和低谷响应速率VDRvalley均高于居民区负荷系统, 表明商业区主动负荷系统响应速率快于居民区负荷系统响应速率。
2) 居民区主动负荷系统和商业区主动负荷系统都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有一定程度的配合。而居民区主动负荷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出力的配合度HCO更高, 达到了41.99%, 高于商业用户的33.79%。表明居民主动负荷系统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出力的直接吸纳力度大。
5 结语
主动负荷的需求响应能够有效地减少新增装机容量, 提高系统效益, 并有力支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消纳。本文基于主动负荷互动响应的特点分析, 建立了主动负荷互动响应行为分析模式, 同时以风电冰蓄能联合系统为主动负荷系统代表, 构建其响应行为优化决策模型, 并从物理特征的角度提出响应行为特征评估分析指标。分别对联合风电冰蓄能的居民区主动负荷系统和商业区主动负荷系统的响应行为进行案例分析, 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响应计划决策模型和响应行为特征评估指标的有效性和特点, 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 解耦响应行为用能需求与用电需求间的关系, 衡量响应行为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
2) 基于响应行为过程中用能需求和用电需求的时间分布特征变化, 考虑用能需求与储能能力, 提取评估指标, 量化衡量响应前后状态的物理特征变化。
3) 融合用户、电网、社会多主体的多目标经济效率需求, 进行响应计划优化决策建模和响应行为的物理特征评估。
摘要:基于主动负荷系统互动需求响应行为的时间过程特征和经济效率特征, 提出主动负荷系统互动响应行为特征分析模式;以主动负荷系统响应行为带给用户、电力系统和社会环境三方的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 建立响应计划决策模型;解耦响应行为的用能需求、用电需求变化情况, 考虑响应行为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主网运行的配合情况, 提出评估主动负荷系统互动响应行为物理特征的指标变量。在某含风电的重空调负荷电网中, 分别对居民区和商业区风电冰蓄能联合供冷主动负荷系统进行了互动响应计划决策和行为特征分析, 验证了所提出的主动负荷响应计划决策模型和响应行为特征评估指标的有效性和特点。
关键词:主动负荷,互动响应,响应计划决策,行为特征评估,风电冰蓄能联合系统
互动行为 篇2
A、别人讲我听,通过犯错,别人指出来学习。
B、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努力实践、发现问题并自己主动使用多重方式搜索。
C、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比如看小说、玩网络游戏。
D、我的学习方式比较特别,是泡论坛在论坛写文章和互联网的人交流。在知乎、新知、百度知道和各大新闻网站、blog是我学习的渠道。E、在工作中学习和成长,尽量在第一次的时候就把问题解决,能够让我去思考更难的问题,做到才是真的学到。
第2个问题:在工作可以确保完成的情况下,以下那种情况可以向公司请假?
A、姐姐来北京了,去接姐姐。
B、最近家里风水不好,需要全家去庙里烧香。
C、家人生严重的病。
D、发高烧。
E、弟弟来北京玩,需要去火车站接。
第3个问题:你认为什么时候选择跳槽是正确的职业行为?
A、在公司没有价值、做的东西拿不到结果、客户不认可。
B、选择一家大公司。
C、做了3个月发现自己对整个行业有了全面的了解。
D、工资没有高中同学高。
第4个问题:你认为以下那种行为在职场中是错误的?
A、上班时间和游戏好友聊QQ
B、迟到
C、不完成工作
D、积极完成工作并主动计划自己的工作、在有限的时间内力求拿到最好的结果。
第5个问题:那种情况下申请加工资,你认为比较合理?
A、不想租房,计划在北京买房。
B、不想逛上品折扣,想逛大悦城。
C、午饭不想吃麦当劳,想吃吉野家。
D、最近三个月的业绩有稳定明显的提升,且在行政考核上没有违反公司规章制度。
E、(男)女朋友没工作,需要养他(她)
第6个问题:在做文案和策划的过程中,你认为那种思维是正确的?
A、天马行空,只要能把文章搞火爆就是好。
B、反复阅读客户品牌故事、了解产品信息、分析竞争对手、消费者故事、事件和话题、心理之后,想出符合传播节奏和规律的创意和策略。
C、写出一些任何产品都可以用的点子。
D、把网上其他产品的名称替换成我们服务的客户。
第7个问题:在接触一个时尚品牌零售连锁门店客户的时候,你首先要做的是?
A、看客户的网上资料,并到各个门店实地考核。
B、召集同事头脑风暴做出方案。
C、在网上找类似的方案改一改。
D、给客户做出一个视频事件,让客户看看效果,再让客户付钱。
第8个问题:当你想跳槽的时候,如何对待现在的公司,你认为是符合职业道德的?
A、把公司资料拷走,争取把客户拉到新的公司。
B、骑驴找马、用各种理由请假去面试,找到之后和公司说拜拜,不做工作交接。
C、提前2个月提出辞职,然后尽心完成工作,在离开后开始找工作,有始有终,希望和前公司继续做朋友。
D、出点公司的负面,煽动其他人和自己一起走,威胁公司给自己一点保护费,否则把客户资料上传到网上,即使违反保密协议。第9个问题:你认为什么样的关系在工作中算好关系?
A、做好工作、体现价值,彼此认可对方的价值、相互欣赏。
B、彼此怜惜,共同苦逼。
C、犯错没有人批评,做不好也能赢得表扬。
D、看的上眼,只和南方人(北方人)关系好。
第10个问题:谈谈你对数字媒体和社会化媒体的理解,并阐述如何将两者进行结合提升客户品牌,你在这个工作中能发挥哪些作用?
第11个问题:如果坚持做了6个月执行,看到其他同事都参与策划工作,你会认为?
A、在这个公司不受领导重视。
B、领导一直在关注我、观察我,只是在等待一个时机来帮助我去提升,希望我踏实一步步向上走。
C、这个公司只有执行的工作、看不到未来。
D、这是我运气不好,只要我每天抱怨,总有一天运气会好起来的。
第12个问题:和你同时进来的人一来就参与策划工作、而我一直在做执行,你会认为?
A、没有执行过的人、如何去指挥别人执行、策划不靠谱,也许是因为他设计能力较强或者逻辑性较强,公司临时缺人需要培养,或者他之前有众多执行的经验。
B、不公平,凭什么我就要从执行干起,诸葛亮当年也没有工作经验,积极说服领导让自己从策划做起。
C、分工不同,做什么做好了都不错,策划需要长久的经验,做好执行也需要思考需要策划,并不是一个形式。况且在不会执行的时候就去做策划,其实反而是害了一个人,最后还是要从地基开始打基础。
第13个问题:你对大公司和小公司怎么看?
A、大公司气派有面子、小公司说出去抬不起头
B、看自己跟什么样的上司、和大公司小公司没关系,关键是适合自己,能在环境中成长,公司和个人都在进步,自己牛逼才是真的牛逼。
C、如果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培训制度、福利都差不多,那就没有区别,关键是能得到多少机会成长。喜欢创业的环境,只要保障工资和绩效奖金、能体会一种功劳最重要。
D、首选国企央企、然后是外企,最后是创业团队。只加盟大公司,小公司虽然有人情味,但是说出去没面子。
个人的其他补充
第14个问题:你对工资的要求是?(分别例举各个阶段:例如实习期、试用期、转正后、工作一年后等等)你认为你的工资来源于?
A、每天努力工作、努力在公司学东西。
B、苦劳无法创造价值有时候可能反而浪费公司资源,每做一个就必须拿到工作结果、让客户满意让公司满意。
C、学历和家庭背景。
D、和领导的关系。
第15个问题:如果你有你能力达不到、或者从来没有做过的工作,你会怎么处理?
A、自己先实践、询问朋友、自己搜索、询问同事各种方法都可以尝试,直到问题解决,相信万事开头难。
B、反正也做不出来,苦逼的努力还不如给公司节省点网费和电费,自己也可以休息好。
C、随便弄点东西交差得了,不会就不会,此处不留爷(奶)、自有留爷(奶)处,我要做我自己。
D、辞职,还是找个国企央企业上班喝喝茶比较舒服。
第16个问题:你喜欢什么样的领导方式?
A、细心温和型,有耐心,你做不好她自己会哭,别人看不惯会把你开除。
B、指标严格型,有创意,你做不好就会被开除。
C、犀利刻薄型,有较高的要求和专业能力,做的好能给予你非常好的肯定,做不好骂到2次同一问题会开除。
第17个问题:你自我管理,安排工作会怎么做?
A、有时间限制,有绩效指标。
B、适合自己做,但难度稍微大一点,努力一下可达到。
C、明确具体的工作,有量化标准。
D、尽量安排轻松的工作。
第18个问题:如果在你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公司给你换了一个组,你会认为?
A、这个总监觉得我不够好,想让我走,所以给我换个组。
B、觉得我更适合另一个组,否则就直接把我开除了、换组说明公司还是对我很认可,在另一个组我可以更好的锻炼和发挥自己,开拓视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而公关广告营销本来就都是想通的。
第19个问题:如果公司录用你,你最快什么时候可以上岗?具体实习、试用期、签约、请假均做尽量详细准确的说明。
第20个问题:如果公司录用你,你希望公司能够在什么时候为你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第21个问题:当你工作完成需要找上级确认时,你认为哪种行为是职业的?
A、做骑在上级身上的猴子,在门口等、然后不停的问、不给我确认我就不继续接下来的工作,给你工作还不赶紧确认。
B、如果上级还有自己的工作没完成,就自己再多检查几遍,等上级忙完告诉他我自己的选择。
C、询问上级先让上级思考,自己再做。
D、领导帮我解决问题的时间是培训时间。在工作中应该做到自己先思考,自己设计好几个方案,分析利弊,交给上级做选择,避免让上级给自己打工;在工作中我是来给他解决问题的,不是让他帮我解决问题的。
22、当你因为被客户投诉或工作没有完成被扣工资时,你会做何感想?
A、每个公司都在试用期后就开除我,一定是为了省工资,他们只想用我2个月,借扣工资让我走。
B、给公司造成了损失,被扣是想留我给我改正的机会,何况扣的也不多,我应该虚心接受,勇于改正错误。
C、辞职,此处不留爷(奶)自有留爷(奶)处,反正我在公司偷了点资料也赚了,也没怎么工作,还有钱拿。
23、在月底考核完了之后有人获奖有人被罚,私下聊天有人抱怨,你会如何表现?
A、管理和被管理就是矛盾的,虽然我这个月因为表现好获奖了,但是趁这个机会也跟着抱怨一下以显示我合群,找个工作压力大的出口。
B、如果我也被罚了,就煽动大家一起走,跟着一起抱怨。
C、引导大家正确的看待考核,告诉大家有意见可以和上级提,这样可以解决问题,而不是抱怨问题。
D、偷点资料,然后走人,虽然我也看不懂,没什么用,但是哪天可以在应聘的时候把大家做的东西都说是自己做的。
24、我把自己做的不满意的作品交给客户或上级了,受到了批评,你会认为?
A、自己没有专注工作、作品没做到自己满意,交给别人看是不对的,应该自己尽力做到最好再给别人修改或确认。
B、有人捣鬼,或者一定有人私下和上级说我坏话,那就是个小人。
C、告诉上级或客户,我水平就这样了,你用就用,不用拉倒。
25、如果你某一天从公司离职,公司按规定足额发放工资,你认为哪种选择是正确的?
A、把公司的钥匙拿走心情好的时候送回去、忘了就算了,反正那也不是我的事,我也不会去偷东西。
B、提前一个月提出,然后尽力把工作做好并和下一位朋友交接好,希望公司变好作为自己以后的简历优势、提好的建议给公司。
C、反正也要走了,老娘(爷)高兴就和你好好继续做,不高兴就不配合公司任何工作,得看心情。
D、要走了就不在乎骗不骗了,编条理由,让公司提前发工资,例如生病或家人生病需要回家。
26、你工作的目的以及环境选择是?给出排名顺序。
A、成就感
B、学习
C、赚钱
D、舒适
网络动员中的互动行为研究 篇3
关键词:网络动员;虚拟社群组织;互动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090-02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深入,各类网络动员事件层出不穷,一些突发的公共事件就能迅速引发“蝴蝶效应”,产生的巨大影响从虚拟的网络一直延伸到现实的社会。
“成员进行互动,是从事有组织的集体活动的前提条件之一。”[1]同时,互动也是网络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网络社会使运动产业的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沟通的媒介更加快捷,成本更加低廉,所能动员和获取的资源已经超越了实体空间的限制。”[2]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动员形式,网络动员打破了传统的社会动员通过现实的社群或组织进行自上而下动员的方式,而代之以通过非正式的虚拟社群组织整合网络内外的资源全面展开的方式。因此,本文以虚拟社群组织作为研究网络动员的观测场域,讨论网络动员中的互动行为如何利用各类资源,有效提高个体的参与意愿,最终影响动员的效果。
二、虚拟社群组织动员中的互动行为
1.虚拟社群成员的个体互动
网络互动中,准确地认定他人的身份并同时表明自己的身份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前提,也是互动的双方相互交流的基础。网站中的网名、QQ昵称、微信号、微博名称等ID就是网民们在网络世界中的身份标识。这些ID也正如现实生活中的身份证一样,是个人在网络空间中的身份证明,它有效记录了网民的网龄、参与活动的状态、在组织中的威望等级和职位权限等相关信息,显示个人在虚拟社会中资源的拥有状况。通过构建这些虚拟的称谓,个体按照自己的期望给个人的身份按自我的喜好贴上标签,隐匿在虚拟的世界中扮演着自己无法在现实中扮演的角色。这种“自我”与“本我”的互动,是自我意识的呈现。
2.虚拟社群组织内的互动
Kozinets(1999)根据虚拟社群成员与社群关系(socialties)的强弱以及对社群讨论主题——消费的热衷程度(self-centrality of consumption),将成员分为四类:圈内人(insider)、奉献者(devote)、混合者(mingle)、游客(tourist)。而在进行网络动员行为的虚拟社群组织中,也同样存在这四类成员为动员的成功做出不同的贡献。首先,圈内人对社群活动主题的热衷程度和成员间互动行为的积极性都很高,社群关系强,作为舆论领袖,对组织的动员活动贡献最大,他们能更好得解决追随者的问题而得到了普遍信任,拥有着广泛的群体联系,因此是网络动员行为最有力的支持者、网络舆论最有效的引导者。“网络论坛舆论领袖用自己非凡的知识、经验和对事件的非凡的洞察力,将公众对社会事件的意见以理性和深刻的方式表达出来,‘助公众‘生产出意见,在功能上实践了苏格拉底所言的‘精神助产术”[3]。其次,奉献者和混合者都是议题的扩散者。奉献者对议题的热衷度高,更倾向于获取信息源,但对社群中的互动行为不感兴趣,社群关系弱。因此他们会在社群中咨询问题,希望得到圈内人的权威回复,互动的结果是强化动员信息的传播。混合者对社群活动的消费主题热衷程度低,但对成员间互动感兴趣,社群关系强。他们在群体中的主要活动表现为情感联络行为,对信息的反馈不如奉献者积极,往往只会用“顶”、“谢谢”或笑脸符号,甚至于粘贴复制前人的回复,简单地表示自己已经接收到信息,释放合作的信号。第三,游客对社群活动的消费主题以及成员间的互动都不感兴趣,社群关系弱,在虚拟社群中的活动主要是浏览信息,且并不对浏览到的信息做任何的反馈,浏览完信息即脱离虚拟社群组织。但其游离于不同社群组织的行为可能会成为新的信息扩散渠道,使群体外的成员也关注到群体内的活动,自身也可能是潜在的行动者。因此,游客的互动行为可以作为一种“准社会互动”,在四类成员的活动中对社群的贡献最小。
3.虚拟社群组织与现实社会的互动
进行社会动员的虚拟社群组织与现实的互动主要表现为同传统媒体的互动、同对立群体的互动,其实是一种对群体外资源的利用形式。
首先,虚拟社群组织同传统媒体的互动是在“溢散效果”的作用下合作完成的。一些敏感的,需要媒体谨慎对待的事件或话题作为“反对议题”,由另类媒体进入主流媒体的视野并引发相关报道时,“溢散效果”就出现了。传统媒体对该话题的转载或重新包装往往能够回到网络社会中引发新一轮持续而又热烈的讨论,最终形成社会舆论和网络舆论的合力,共同影响现实社会。在这一过程中,传统媒体更注重报道的深度和权威性,而网络中的信息则更注重实效和内容的多样性、互动性,二者互为资源,相互推动,是促使网络力量影响现实社会的主要推动力。
其次,虚拟社群组织同对立群体的互动是在利益博弈中完成的。这里所涉及的“对立群体”主要是指在充当导火线的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引发热议的当事人及其代表群体,以及代表公共权力的政府部门、权力机关或者与政府关系密切的事业单位等。这些引起热议的当事人行为,往往由于为了个人利益而触犯了公众道德的底线、损害了社会上大多数人的直接或非直接的利益而引发公众普遍的怨恨;而与之相关的政府部门等单位,由于事发前不称职导致了严重后果,事发后又应对不力,同样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也成了动员事件的矛头指向。
对师幼互动行为的实践思考 篇4
一、“平视”眼光看待, 树立幼儿主体地位
这种“平视”的眼光也就是要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他们眼中的世界。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 我们幼教工作者应该把孩子真正提到“他们是一个人”的基点上来, 多去关注一下孩子们在师幼互动中的体验, 多关注一下孩子们那些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表现, 并去考察一下他们行为的理由。当然这一切都是以尊重幼儿, 信任幼儿为前提的。其实幼儿同成人一样需要他人的尊重和理解, 同时幼儿又是发展中的人, 他们有权利从成人那里得到帮助, 这种帮助不仅是要将他们“领入”成人世界, 使之成熟起来, 更重要的是, 在这一过程中让他们体验到人们之间的友爱、关心、合作、对话、沟通、理解。
二、努力创造条件, 支持引导幼儿“工作”
在现代教学中, 师幼互动主要是以儿童感兴趣的话题———项目作内容的。儿童在整个过程中是抱着一种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探索欲望和发挥自身主体性去参与整个工作过程的。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孩子的“工作”呢?
1. 抱着严肃的态度对待儿童“工作”
当儿童感知到教师对自己的行为非常重视时, 就会自然而然地为这些重要之事而努力。
2. 给予儿童“工作”探索和发展空间
幼儿的探索行为随时都可以发生, 教师要通过细致的观察, 及时发现幼儿探索过程的需要, 通过对幼儿探索中的环境、材料以及精心组织设计的提问等途径给予幼儿隐性指导。教师还应创设开放的空间, 让幼儿自由自主地活动。
3. 参与到“工作”中去解决问题
当教师以幼儿的“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感兴趣的项目中去, 并站在孩子的角度, 用一颗童心去理解他们的发现和探索行为时, 这种以平等关系提供的支持最易与幼儿沟通, 也最易被幼儿接纳。
4. 与幼儿共同分享“工作”成果
当幼儿感到教师认可自己的成果时, 幼儿会有一种成就感, 进而产生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树立更强的自信心, 有利于其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三、保持良好心态, 提高行为领悟能力
教师对幼儿行为的领悟能力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理解孩子, 这种理解不仅是要观察幼儿的某一个独立的行为, 更要结合幼儿的个性特征及其所处的场景对他们的行为做出全面的认识;不仅包括对幼儿某一种行为客观原因的了解, 还涉及对他们行为理由的理解。由于受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 更由于慑于教师的权威, 孩子自己很少能够借助语言把自己的真实想法直接表述给教师, 这时更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开放性的心态, 尽可能弄明白孩子行为的意义与理由。
互动行为 篇5
关键词:反思;教学行为;师幼互动;教学研究
本文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师幼互动进行了探究。
一、减少表象的丰富,关注内隐的价值
《纲要》要求: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活动提供条件。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就有很多教师认为:组织活动时为孩子提供的操作材料应该越多越好。例如,《会唱歌的鞋子》这一活动,教师试图让幼儿通过自己探索,知道鞋子踩在不同的物体上,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因此,教师提供非常丰富的材料,有报纸、塑料纸、沙、海洋球、石子、硬板纸等,活动中幼儿异常兴奋,对材料兴趣过高,反而忘记了活动的要求:听一听,鞋子踩在不同的东西上面会发出哪些不同的声音?师幼互动也就不理想。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是由于材料过多,分散了幼儿的有意注意,且材料不具备代表性,幼儿很难用语言来描述,例如,报纸的声音和塑料纸的声音幼儿很难说清楚。教师也可从追求材料表面的丰富、多样,转变为关注材料隐含的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二、减少虚假的开放,实现真正的自主
集体活动结束后,幼儿进行个别的手工操作活动,这时,一位幼儿面对很多的工具和材料,不知所措,焦急地询问老师:“老师,我怎么做呀?”老师很真诚地说:“你想怎么做就可以怎么做呀。”孩子仍然不知所措……
很显然该教师对《纲要》中“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这段话很认同,认为:老师不应该直接教孩子怎么做,而应该让孩子自主学习,于是就有了该老师对孩子“你想怎么做就可以怎么做呀”的应答,这种应答似乎很开放,似乎可以让幼儿自主,但结果却还是让幼儿不知所措。原因在于老师将幼儿的自主学习只是简单地认为就是让幼儿自由地学习,甚至是不需任何引导的放任,而对《纲要》要求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认识不够,未能内化。这种虚假的开放对幼儿的自主学习来说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是有害的。幼儿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的参与。
三、减少消极的暗示,进行积极的引导
理想的师幼互动需要教师在互动中帮助幼儿发现、明确自己的问题和疑问。当幼儿出现问题时,应杜绝消极的暗示,进行积极引导,帮助他们自己发现答案。例如,小班综合活动《有趣的小路》,教师请幼儿选择正确的图形将小路填平,教师为本次活动设置了难点:有一个地方需要幼儿用两个长方形或两个半圆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圆形才能把小路填平。一位能力强的小朋友首先发现了这个秘密,并很快地完成了任务,这时,教师为让全班小朋友都能发现这个秘密,完成活动的难点,就说:“小朋友,看,这位小朋友用两个长方形拼在一起变成正方形把小路填平了,请他说一说,是怎么填的?”教师这一消极的暗示将本该由幼儿回答的“用两个长方形拼在一起变成正方形”这一答案隐含在了提问中,原本可以引发全班小朋友思考的难点问题变成了他们简单的复述过程。教师如果这样提问:“你是怎样把这儿填平的?”再追问:“你为什么这样做呀?”这就是对幼儿进行的积极的引导,通过幼儿的讲述,我们便能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学习方法和思维逻辑。因此,帮助幼儿聚焦于问题的关键点或难点,用适当的方式或问题,引发理想的师幼互动,才能促进幼儿更有价值的学习。
四、减少浅层的再现,注重理性的提升
在综合活动《各种各样的鞋子》中,教师为帮助幼儿了解一些有特殊作用的鞋子,请几名幼儿分别扮演小客人,请其他小朋友猜一猜“这些客人需要什么鞋子?”一幼儿通过看小演员溜冰的姿势猜出他需要溜冰鞋,教师只是说:“啊,你真棒,猜对了!”其实,幼儿能猜出答案只是经验的简单提取和再现,而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让幼儿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因而教师可及时追问:“你是怎么猜到的?”帮助幼儿自己归纳出这类鞋子的特点,提升幼儿的能力。教师要了解孩子的已有经验和最近发展区分别是什么,要清晰自己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同时,也需要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从关注问题的结果转向关注问题思考的过程,使教师的评价不仅仅停留在“对与错”“好与不好”的结果导向上。
教师是实践的反思者。教师必须参与到反思的实践中去,每位教师都在建构自己有关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理论,既要向书本学习,更要把他与幼儿互动的信息作为建构的基础。如果教师能够留心自己的行为对幼儿发展的影响的话,那么,教师便会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方式,对幼儿采取积极的支持性的行为,从而与幼儿形成和谐的师幼互动关系,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互动行为 篇6
副社会互动是指受众将媒介人物视为现实人物并加以回应的虚拟互动方式。[1]媒介形象有多种类型, 例如新闻主播、影视角色、卡通人物等, 足球球星作为媒介人物, 也是受众副社会互动的对象之一。
作为媒介人物, 足球明星有其独特之处, 与影视角色、卡通人物相比, 他们是真实存在的人物, 在媒介中的形象是对自身真实身份的呈现, 与新闻主播、影视角色相比, 他们是代表自身的媒介人物[2], 而不是通过自己在媒介中的示现来传达并非出自自身的信息, 因此足球明星的虚拟程度很低。在诸多媒介受众当中, 作为足球球迷的受众有其独特之处。足球球迷分为文球迷和武球迷, 即不亲身参与足球运动的球迷和亲身参与足球运动的球迷, 二者在与足球明星的副社会互动中呈现出不同的互动方式。无论是文球迷还是武球迷, 其副社会互动都可以分为两方面———现实互动与虚拟互动。
二、现实互动———球迷的行为方式
现实互动真实存在, 球迷的实际行为可以体现出这种现实互动, 但这是一种单向互动, 即只有球迷一方的行为但没有球星一方的参与。现实互动的行为方式可以分为模仿、谈论、获取更多信息。[3]
1. 模仿
模仿分为日常生活模仿和球场上的模仿。日常生活模仿即模仿偶像球员及其所在球队的穿着和装饰、将自己等同于主队的一员等, 例如玩电子足球游戏的球迷在游戏中往往选择自己喜欢的球队或球员。球场上的模仿是武球迷特有的现实互动方式, 这些球迷会有意模仿偶像球员在比赛中的技术动作、庆祝动作等。
2. 获取信息
球迷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主队和钟爱的球员的信息, 包括比赛直播、电视采访、平面媒体报道等几乎所有媒介提供的信息, 球迷对偶像球员的了解程度极高, 了解的角度非常多元。
3. 谈资
谈资, 即以获取的信息作为谈资, 以交流或维护的方式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换。交流, 即与非敌对球迷的交谈, 交换的信息内容包括球星的表现、技术等多个方面。维护, 即与敌对球迷的交锋, 球迷对于主队的敌对球队持敌对态度, 对敌对球队的球迷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敌对, 而对自己喜欢的球队和球星会格外维护, 表现为不允许别人对自己喜爱的球星稍有微词等, 这种对主队和所钟爱球员的维护是非常激烈的。
三、虚拟互动———球迷的心理过程
虚拟互动有球迷和球星双方的参与, 是一种双向互动, 但球星一方的互动是由媒介传达或来自球迷的想象, 不是由球星直接有指向地传达给某位球迷, 因此这种互动是虚拟的。
1. 虚拟互动的初步过程
在球迷初步接触潜在偶像球员或主队时, 通过获取信息和个人价值判断, 可能会形成认同、信仰式互补、交互三种心理活动。球迷在接触球员、了解相关信息后, 价值判断的结果可能是对球员产生认同。[4]认同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副社会互动对象与球迷自身有相似之处, 对偶像球星的认同即对自身的认同;二是副社会互动对象有球迷欣赏的特质, 成为球迷的模仿对象。认同的表现形式在行为上体现为模仿, 在心理过程上体现为促进形成价值判断的标准。
球迷价值判断的另一种结果是信仰式互补。如果偶像球员所具有的特质是球迷永远无法企及的, 球迷会对偶像球员的这一特质形成信仰式的互补, 用偶像的特质来实现自身的补充。互补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内在的价值判断, 即对其他球员、身边的人和对自身的判断。
与认同和互补不同, 心理互动所针对的对象是可接触的交谈对象。交谈的欲望可以成为现实, 但作为希望与他人交流的心理状态, 依然是一种虚拟互动。交互的表现形式即交流或维护。
2. 行为积累推动的虚拟互动———想象互动
对于一部分球迷来说, 初步的虚拟互动、单向的行为互动已经使其满足, 副社会互动系统已经形成, 并形成封闭的循环, 对于另一类球迷, 这一循环得到巩固后, 就会形成想象互动。想象互动是球迷对于偶像的现实双向互动的想象。[5]想象互动出现在有较大可能与偶像进行现实双向互动的球迷身上, 或出现在将偶像球员作为信仰的死忠球迷身上。在想象中, 双方的互动是一对一或一对少, 是不经过媒介的直接交流。
想象互动能够鞭策球迷为了与球星进行现实双向互动而努力[6], 但有想象互动并不意味着有这种努力, 对于中国的很多球迷来说, 偶像是欧洲、南美球员, 尽管有想象互动, 但能够进行互动的可能性很小, 因此很多人不会为现实互动而做出实际行动, 但依然寄望于现实双向互动的实现, 认为总有一天可以见到偶像。而有想象互动且有机会见到偶像的球迷则会为想象互动而努力, 例如购买门票近距离观看比赛、参加球迷会与偶像近距离接触等, 这对于国内足球俱乐部的球迷来说相对容易实现。
对于国内俱乐部或球员的球迷来说, 与偶像进行现实双向互动的渠道还有社交网络, 在社交网络上可能实现与偶像一对一的互动, 但这种渠道对于国外球员的球迷来说依然很难行得通, 因此很多球迷的副社会互动会在想象互动这一环节终止。
四、球迷副社会互动心理是否能得到满足
球迷副社会互动心理得到满足的重要环节是获取更多信息。信息是知识和判断的源头, 一旦信息中断, 交互的心理过程会逐渐淡化, 球星或球队将不再出现在球迷的谈话内容中。信息的密度与球员的表现紧密相关, 当球员处于竞技状态的巅峰时期时, 媒介的报道密度最大、球迷获得的信息最多, 这时球迷能够得到满足, 副社会互动系统处于持续循环, 并得以巩固。当球员竞技水平下降时, 一方面偶像水平的下降使得球迷对偶像表现失望, 另一方面媒介提供的信息减少, 球迷在信息上得不到满足, 因此在球员度过黄金时期后, 球迷就难以得到满足, 副社会互动系统停止循环, 处于被锁死并逐渐减淡的状态, 副社会互动最终会因信息的缺失而消失, 另一种情况是球迷已经成为偶像的死忠, 将偶像作为信仰来看待, 会抓住一切机会捕捉偶像的信息, 副社会互动不会消失, 但因信息来源间隔期大、信息少, 球迷的个人知识和判断更新缓慢, 内部虚拟互动与外部现实互动低速循环, 球迷的行为中很难再出现与球员相关的内容。因此, 球迷的副社会互动并不是总能得到满足, 在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 球迷的现实互动会逐渐消失, 虚拟互动也会减淡甚至完全消失。
五、结论
球迷的副社会互动是副社会互动的情况之一, 由于球迷和球星都有其特殊性, 因此球迷的副社会互动比副社会互动的共有形成模式[7]更复杂。
摘要:足球球迷的副社会互动有现实互动和虚拟互动两种形式。现实互动即球迷的现实行为, 是单向互动, 表现形式有模仿、交互和获取更多信息;虚拟互动即球迷的心理过程, 是双向互动, 心理状态可能有认同、互补和交互。球迷副社会互动是一个心理与行为的循环系统, 这个系统可能是封闭的, 也可能延伸出想象互动, 为现实双向互动而努力, 乃至脱离副社会互动, 实现现实互动。
关键词:球迷,副社会互动,现实互动,虚拟互动
注释
1[1]Giles, D.C. (2003) .The psychology of the mediaaudience, Media psychology, 188-189
2[2][3][7]Giles, D.C. (2002) .Advanced researchmethods in psychology.London:Routledge
3[4]McQuail, D., Blumler, J.G., &Brown, J.R. (1992) .Thetelevision audience:A revised perspective, In D.McQuail (Ed.) , Sociology of mass communication:Selected readings (pp.135-165)
互动行为 篇7
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普及, 尤其是以QQ、微信等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工具的产生、发展, 越来越多的沟通互动从原先的线下转为线上。价格相对低廉、接入方式更为多元, 以及移动互联网络的完善, 使得人们选择利用这类媒介工具进行互动, 其中也包括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交流。父母进入到带有社交性质的媒介沟通平台, 一方面促进了与子女间的相互沟通, 与此同时, 也有不少子女开始抱怨一个“被监控”的时代来临。
出生于1990年及之后的人被称为“90后”, 从小伴随着网络发展而长大的一代人, 而他们的父母, 大多为60后、70后, 是网络使用的后来者, 也就是说, 他们往往是在网络普及开来后, 人过而立之后, 慢慢接触和学习网络的一代人。这两代人之间往往由于认知的不同, 基于媒介进行的互动沟通也有相当程度的差异。那么, 父母在进行与子女基于媒介的互动中对其原有的亲子沟通、亲子关系是否有影响呢?这是本文最大的研究关注点。
2 网络人际传播与亲子互动的文献综述
2.1 网络人际传播
2.1.1 网络人际传播定义
人际传播是传播的一种类型。若按所使用的媒介分类, 除了人际传播外, 另有大众传播和内传播两种类型;若按传播主体的不同, 也可以将传播分为个人传播、组织传播、国家传播, 其中个人传播与人际传播相类似。
网络人际传播是人际传播依托于互联网络进行的一种传播方式。在本研究中, 引用人际传播研究学者薛可和余明阳对“网络人际传播”所作的定义, 即, 网络人际传播是人与人之间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的非面对面的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传播活动, 它以文字和网络符号为主要表达方式。具体可以按接收工具形态的不同, 分为狭义网络人际传播和移动互联网络人际传播。
2.1.2 网络与人际传播关系研究
在网络与人际传播关系研究中, 以现有文献资料来看, 以研究“网络对人际传播的影响”的文献资料较多, 其按影响的性质, 大体可以分为正面积极影响主张和负面消极影响主张两种研究倾向。
1) 正面积极影响主张
这一主张互联网使用对人际交往与传播产生正面影响, 认为互联网在更大的层面上将创造一个更加自由、全新、真实的人际关系与人际社区, 并且为人际传播克服了时空及生理方面的诸多限制, 从而解放了人际间的互动, 互联网的人际传播是具有“人际性”的, 并且, 互联网的人际交往还会延伸到网下, 促进网下的人际传播。
学者研究发现, 互联网不仅在“面”上打破人际交往的地域限制, 拓宽人际交往的范围, 还在“点”上促进人际交往的深入。因此学者麦奎因认为在一定的条件下, 网络传播与面对面交流并不区别。
2) 负面消极影响主张
这种完全不同的观点认为, 现实人际交流中除了语言外, 还会用到如手势、动作、神情等, 而在网络环境内这一层意义被消除, 使得网络人际传播中意义更易被曲解, 因此有的学者称网络人际传播的这种不良影响为“非人际性”的。
Nie与Erbring (2000) 等众多传播学者指出互联网在网络空间中创造出了“孤独的人群” (Lonely Crowd) , 因为互联网占用了大量个体本应用来与家人和朋友相处的时间。
2.2 亲子互动
2.2.1 亲子互动概念
“亲子沟通”或称“亲子互动”是指父母和子女间的交互作用和影响, 这种相互影响包括了两个方面, 既有心理交互作用也有行为的相互影响, 同时, 亲子互动与其他互动不同的是, 它具有血缘性、亲情性、长期性等特点。
2.2.2 亲子互动相关研究
亲子互动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 是近几十年来发展心理学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
现有的研究往往从亲子教育角度出发, 以研究父母的教养方式、行为等对子女, 尤其是婴幼儿心理、行为发展的重要影响, 或者是通过父母的某些行为干预对缺陷儿童的发展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1) 亲子互动影响因素的研究, 影响因素包括父母特征, 如父母的教养方式、人格特征、社会经济地位和受教育水平;儿童的特征主要包括儿童的气质、性别等;父母的社会网络与社会支持系统;
2) 亲子互动与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关系, 其中主要介绍了亲子互动与儿童同伴关系、与儿童认知发展、与儿童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而与本研究更为相关的, 媒介使用对于亲子沟通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少, 其中有些研究显示:通过共同玩游戏和相互交流, 玩电脑使得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更为紧密;相对于很少使用互联网的人, 大量使用互联网的人得到更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和与家人朋友更多的会面;就青少年而言, 互联网使用带来的是社会支持和家庭交流的增加。
相反, 1998年Kraut等人发现互联网减少了个体与家庭成员间的交流。
3 父母类社交媒介使用与亲子互动研究
3.1 父母上网比重提升, 上网人数逐年增加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3次报告 (2014.1) 中指出:中年人上网比重有所增加, 高龄网民比重略有上升, 40岁~49岁占比12.1%, 下降3个百分点, 50岁~59岁的上网比例由原先的4.4%上升至5.1%, 总体来看, 中年人上网比例上升0.4%, 总计达17.2%。
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也可以看到, 40周岁~59周岁人口数达2.78亿, 占全国13.328亿人口总数的20.86%。将其与CNNIC的数据进行合并计算, 得到我国中年人中上网比例达38.24%。由此可见, 父母这一代上网的人数还是较为庞大的, 且呈现出逐年上升态势。
即时通讯类工具, 尤其是以腾讯公司出品的QQ和微信为代表, 成为父母与子女进行网络亲子互动的首选。
3.2 亲子互动层面的“知沟理论”新应用
“知沟理论”于1970年由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经过一系列实证研究提出, 他们认为, “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 因此, 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 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发展至信息时代, 知沟演化为“数字鸿沟”, 更强调数字、更强调信息。祝建华在其《数码沟指数之操作定义和初步检验》中指出“数字鸿沟”指“社会各阶层之间在使用互联网上的差别”。也就是说, 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问题。
这与今天说的“网络原住民”和“网络移民”概念能够联系起来。“90后”们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 网络犹如生命中的空气, 自然而不可或缺, 数字化生存是这一代从小开始的生活方式。而“90后”们的父母, 多是60后、70后, 他们是移民一代, 接触网络、接触新媒介、接触网络人际沟通和信息传递互动并非自然之物, 而是后天习得结果。
因此, 衍生来看, 作为接触网络、接触新媒介早晚、先后不同的两代人来说, 我们和父母, 由于其所掌握的媒介化生存技巧和资源的多寡, 会导致我们在媒介利用上, 存在某些不平等境遇, 致使我们在使用媒介进行沟通交流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差异化。而这种差异, 这种“沟”是否会影响原有亲子沟通方式呢?又会产生何种影响呢?这是本研究最为关注的重点。
4 研究问题与方法设计
4.1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问题:1) 父母媒介使用的动机有哪些
2) 父母媒介使用现状
3) 父母媒介的使用对亲子沟通有何影响
假设:父母媒介使用对亲子沟通有正向促进作用
1) 增加互动沟通频次;
2) 加深互动沟通程度;
3) 丰富互动沟通内容与表达方式;
促进亲子情感增进
4.2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在这一研究中, 笔者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深度访谈法来开展实施研究, 搜集数据, 分析得到结论。
5 分析与结论
5.1 父母使用类即时通讯类媒介与子女推荐有关联, “心灵鸡汤”成主流
多数父母晚于子女之后使用相关媒介产品, 超过一半是在子女推荐或指导下使用这类媒介产品。
父母微信朋友圈以分享信息、转发链接为主, 内容以励志、养生、做人等“心灵鸡汤”为主, 对于子女状态多浏览不发言或点赞, 评论较少。不少父母会将自己认为有用的做人道理直接发给子女, 但多数仅能得到“有时间看”这样的回复, 甚至无回音。
5.2 多数父母使用类即时通讯工具与子女进行互动, 视频通话功能受青睐
多数父母使用部分或全部时下流行的类即时通讯工具, 如QQ、微信、Skype等, 主要目的在于人际沟通 (其中以亲子沟通和工作联络为主) 和信息获取。对于媒介功能探索来讲, 父母对于视频聊天较为青睐, 也与被调查对象的子女多数在外地求学有关。
作为家庭主妇的杨阿姨说, 自己每天都要与在外上大学的儿子通过QQ聊天, 或者直接视频, 虽然她儿子学校所在城市离杨阿姨家仅一小时车程且儿子每周末回家, 但她还是喜欢通过QQ了解儿子生活。
同时, 在访谈中, 可以发现, 父母的媒介使用与否、媒介使用频率与其性别, 以及子女性别存在较大关联, 一般而言, 母亲更愿意通过视频直接与子女交流互动, 而父亲打电话或是短信文字类沟通较多。在调查中也可以看到, 愿意借助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亲子互动的家长中, 以女性家长比例为多, 不少父亲不常上网, 也不使用这类借助网络的通讯工具。
5.3 对于亲子沟通内容, 在媒介介入前后无明显变化, 但效果有所提升
父母子女在使用媒介进行亲子沟通时, 较传统方式, 如电话、短信等, 更为频繁, 但遇到重要紧急事件仍选择电话沟通, 类即时通讯类工具仅作为补充使用, 且晚间时段使用较多, 这可能也与类即时通讯工具使用时须借助手机等移动终端以及网络这一载体等限制条件有关, 并没有打电话来得方便、有效。
父母在使用媒介后, 与子女间的沟通内容无明显变化, 但彼此间直接情感表达更频繁更深入。54岁的沈阿姨表示, “以前从来不说爱不爱的, 现在会发爱心啊拥抱啊表情”, 也阿姨表示在使用微信后, 自己更习惯使用“么么哒”等网络用语表达对女儿的爱意。
同时, 调查发现, 使用沟通媒介之后, 亲子互动的效果有所提升, 从以往的单一语言转化为文字、表情、图片、视频等并用, 亲子互动更加直接和鲜活。
6 建议与希冀
基于访谈发现, 在未来的父母媒介亲子互动沟通中, 可以从父母和子女两个方面对沟通效果进行提升:
首先, 作为父母, 一方面应当积极学习和适应这个媒介化生存的社会, 主动认识媒介、学会更好地使用媒介;另一方面, 应适当适度关爱子女, 谨慎处理彼此间的距离, 调整互动内容的表述方式。
其次, 作为子女一方, 首先应理解父母、尊重父母, 认识到父母这一年龄阶段的特殊性, 主动与其沟通交流, 优化亲子关系;其次, 作为网络原住民一代, 要有耐心, 帮助父母学习辨析媒介现象, 学会识别网络谣言和误区, 帮助其更好地适应网络生活。
参考文献
[1]薛可, 余明阳.人际传播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 12.
[2]詹恂, 严星.微信使用对人际传播的影响研究[J].现代传播, 2013, 12.
[3]胡春阳.手机传播与人际亲密关系的变革[J].新闻大学, 2012, 5.
[4]李敏.亲子互动行为现状及问题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5.
[5]侯静, 陈会昌, 王争艳, 李苗.亲子互动研究及其进展[J].心理学进展, 2002.
[6]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第33次)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4, 1.
[7]段京肃, 大众传播学——媒介与人和社会的关系[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5.
[8]约瑟夫·A·德维托.人际传播学教程 (第十二版)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1.
[9]胡雨濛.基于亲自网络的创新扩散:大学生与父母微博的认知采纳的实证研究[J].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5.
[10]张卓, 吴占勇.中年人QQ使用情况及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新闻与传播评论, 2013, 12.
互动行为 篇8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我国高职院校思想品德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当前, 各大高职院校为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 在重视对课堂理论教学环节探索的同时, 也越来越把做好实践教学环节置于突出位置。互动式教学是高校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和重要突破点。然而, 不少思想品德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对如何实施课堂教学活动的认识存在偏差, 未能摆脱教学困境, 影响了教学效果。鉴于此, 笔者初步探索了构建高职院校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互动模式的有效途径, 以期对学界相关研究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高职院校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互动存在的问题
在高职院校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互动存在着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课堂教学的观念陈旧、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新型师生关系尚未形成和学方法和手段的落后, 其具体内容如下:
1.教师课堂教学观念陈旧。目前在高职思想品德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陈旧落后的教学理念, 对“教学互动”模式缺乏完整的认识, 教师的教学观念严重落后, 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思想品德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突出表现在教学中以教师传授、灌输知识为主, 以大纲和教材规定的目标为教学目标, 重在理论知识的掌握, 强调知识的严密性、系统性、完整性和逻辑性, 缺乏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不能体现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原则, 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
2.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长期以来, 一些高职院校的思想品德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不能满足“教学互动”模式的要求。教师综合素质的欠缺是制约教育水平提高的瓶颈, 在实际教学中, 许多教师的素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处理教材、组织课堂教学能力较差, 课程设置也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对思想品德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 没有把自己视为教育科学的研究者, 只担当了知识的传递者的角色, 缺乏对新材料、新问题、新观点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致使教师的教学质量低、教学质量效果差。影响了教学互动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3.新型师生关系尚未形成。在现实教学实践活动中, 旧的师生伦理关系被打破, 新型的师生伦理关系又因教师的认识守旧等因素干扰尚未形成, 致使师生关系在多重矛盾中复杂而又紧张。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尊师重教, 多以教师问学生答的问答形式教学, 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 就事论事, 缺乏交流和互动。教师不能充分顾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点, 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性, 忽略了大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 造成师生关系的疏远化, 并且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违背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宗旨。
4.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落后。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 现行的教学模式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手段仍然局限在黑板、粉笔、教科书、练习册等狭小的范围内, 教学方法缺乏创意。教师在教学上更多地沿袭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比较枯燥、乏味, 偏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落后, 使学生缺少参与意识, 学生对思想品德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严重制约了思想品德教学互动的实施。
二、构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互动模式的有效途径
教学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下文立足高职院校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现状, 针对当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构建教学互动模式的有效途径进行了积极探索,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变课堂教学的观念。高职院校的思想品德教师应牢固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课程中的主动性。在实际教学中, 应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思想品德教师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 以满足所有学生求知需求为出发点, 制定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主动发展精神。教学要求应处于各层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 多引导和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互动, 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互动中学会学习。
2.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随着教育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教师的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构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互动模式, 对广大思想品德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力提高思想品德教师的自身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当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 思想品德教师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只有通过扩大知识面以及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 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才能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进而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
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新型的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实施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互动, 要求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民主、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 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尊重每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 真情对待学生, 关心爱护学生, 积极开展一系列的互动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改进教学活动, 才能准确地把握每个学生特点, 有针对性地点拨、指导。
4.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化。要提高教学质量, 构建思想品德教学互动模式, 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在高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上, 教师应结合课程教学内容, 贴近学生的培养目标, 采取师生互动的“体验式”、“互讲式”、“问题式”、“案例式”、“专题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来进行课堂教学。另外, 还应在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上,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样化、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电化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起来,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实现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电化教学的优势互补, 加强课堂上的教学互动。
三、结语
总之, 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是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在高职院校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 注重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中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改善与学生的对话及交流方式, 激发多维互动作用, 是贯彻科学的发展观,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思想的根本体现。只有广大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 通过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合作交流, 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协调发展, 才能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活力,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摘要:互动式教学是提升高校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有力手段。科学定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 积极充分地协调教学双方的互动, 充分发挥教学互动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互动中的主体作用, 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互动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探讨了构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互动模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互动
参考文献
[1]徐亚超.提高高职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实践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 2010, (04) .
[2]刘丽君, 刘传平, 任世存, 王锋.论互动式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今日南国, 2008, (06) .
[3]赵国龙, 朱明贤.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互动”范畴[J].教育探索, 2008, (04) .
互动行为 篇9
关键词:课堂互动行为,课堂互动行为类型,观察研究
班级课堂里存在各种各样的互动行为, 师生互动行为是非常重要和常见的一种。良好的师生互动有助于有效教学的达成, 可以生成更加丰富多样的知识经验资源, 深化知识理解与情感体验, 同时有利于形成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决策技能。因此, 本报告以师生课堂互动类型为观察研究视点, 对初中科学课堂师生互动类型进行观察分析, 并对提升初中科学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有效性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分类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行为可按不同标准划分。如果基于教师的课堂交往对象 (学生个体、学生小组、学生全体) , 可划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1) 师个互动, 即教师行为指向学生个体的师生互动。具有预期目的与明确对象的师个互动行为常表现为提问与应答、要求与反应、评价与反馈及个别辅导、直接接触等。 (2) 师组互动, 即教师行为指向学生小组的互动, 是教师针对学生小组群体而进行的讲解、辅导、评价等。 (3) 师班互动, 即教师行为指向全班学生群体的师生互动。学生此时认为, 自己对教师行为反应是群体反应的一部分, 而不是区别于他人的独立个体行为。如果基于师生互动行为的社会属性特点, 可划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1) 控制—服从型。从某种意义上说, 师生行为的主要属性首先是控制与服从。“控制”是教师课堂行为的社会学本质。与之相应, 对学生回应教师控制行为的期待可归结为“服从”。服从是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属性的一种制度规定。 (2) 控制—反控制型。在多数情况下, 学生以“服从”行为与教师互动, 但偶然会发生不服从的情况。这时师生互动行为的属性便转为“控制”与“反控制”。当学生的控制行为达到一定程度时, 师生互动行为的主要属性就会发展成相互对抗。 (3) 相互磋商型, 在教师完成预先设计的教学任务和学生免受不必要惩罚的双重压力下, 相互对抗可能转化为相互磋商, 或既相互对抗又相互磋商。
二、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活动观察工具设计
为了方便观察和记录, 我们根据以上两种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标准, 设计了课堂活动中学生与教师互动类型行为观察表。其中, 共有六种互动类型:师个互动、师班互动、师组互动、控制—服从型、控制—反控制型、相互磋商型, 前三种活动类型可能会与后三种互动类型交叉重合。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些行为的规律, 以便为提高师生课堂行为的有效性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有必要对丰富多彩的互动现象进行分类观察。
三、当前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观察结果与主要问题分析
1. 当前师生课堂互动行为观察结果。
我们选取了一节能反映当前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现状的科学课案例《植物的有性生殖和发育———种子的结构》课堂互动活动 (这是一节华师大版初中二年级下学期科学课, 教师采取课堂分组实验方式上课, 每4人一组) , 首先对当前课堂师生互动情况进行描述, 然后对当前课堂师生互动情况进行统计描述, 结果如下所示。
2. 当前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活动分析。
我们通过微格监测得到的数据发现: (1) 教学设计视野由“学科中心”视野, 转向“课程属性”视野。数据显示师组互动类型中时间比例占到44.54%, 数量比例占到13.43%。在本节课堂中师组互动不仅可以使学生生成丰富多样的知识经验资源, 更好地掌握科学方法, 而且使学生得以亲身体会科学精神的实质培养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而更有效地提高科学素养。 (2) 教师创造对话性课堂学习环境。从微格记录中, 相互磋商型师生互动的时间比例占到46.45%, 数量比例占到22.39%, 期间, 我们看到现在的教师学会了激励、协商、谦虚、倾听。教师一节课的表扬次数在增加, 这些由衷的赞叹、和蔼可亲的教态及娓娓动听的语言, 无疑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 成为他们表达欲望的催化剂, 也建立了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但是, 从监测结果中也发现在当前课堂教学中仍存在许多和新课程不协调的现象, 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反思。首先, 互动行为类型偏重教师中心式。在本节课堂里, 师班互动占全部师生互动数量的61.20%的时间, 学生此时认为, 自己对教师行为反应是群体反应的一部分, 而不是区别于他人的独立个体行为。在目前我国小学课堂里, 学生小组在教学中并未成为有意义的群体, 师组互动占全部师生互动时间的0.2%。但在本节课堂里, 师组互动占全部师生互动时间的13.43%。中小学生正处在人格与道德形成的重要阶段, 教师作为学生人格与道德形成时期的重要影响因素, 选择的师生互动类型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其次, 互动行为类型重视课堂控制。本节课堂中控制—服从型占全部师生互动时间的77.61%。教师采取“民主的”、“平等的”、“合作的”方式, 达到教师课堂控制, 学生积极回应教师的控制行为。教师是想通过教师控制, 完成较重的教学任务, 但不容忽视的是, 教学任务过多与教学时间有限的矛盾, 使班级不少同学对知识点的了解只是一知半解。
四、关于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类型的建议
在课堂上, 应当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均衡地参与和展开多样化的课堂互动行为活动, 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的人格和谐发展, 这是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对课堂教学过程提出的要求。在这种价值视野下, 并针对当前课堂互动行为类型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提出如下优化课堂互动行为类型活动的策略建议。
1. 更新教育理念, 树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观。
教学实施由“灌输中心教学”转向“对话中心教学”。教师由教学控制者转向学习引领者、推进者和平等对话者。教师长期以来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将发生变化, 教师从知识的权威、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因此,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师主生客”的观念, 建立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
2. 关注全体学生, 强化师组互动的评价观。
教学评价由“分数评判”、“名次排列”, 转向促进学生“深层理解”和“三维目标”的达成。只有在教学中照顾差异, 才能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互动”中来。教师与学生小组的互动甚至分组行为本身会对学生行为和教师行为及师生互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师组互动中, 教师要走到学生中, 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参与学生的讨论, 获取学生讨论的信息, 为有效调控教学做好充分地准备。另外, 教师应把每个学生个体看做学习小组的一员而不是单独的个体。教师的评价应基于整个小组的表现, 使个体间的能力差异不再明显, 从而可以增加低成就学生的成就感, 提高学习兴趣。通过观察课堂可以明显地发现, 师组活动的小组, 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好于未参与师组互动的小组。值得注意的是, 建构对话性教学机制, 关键在于建立起有效引发和推动对话性学习实践的学校课堂场景,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 敢于打破课时限制, 建立“课程属性”教学设计观。
教师需要从教学技术熟练者转变为教学反思者与行动研究者。当学生的探究活动超出一节课的时间容量时, 如果为了完成课时计划, 匆匆对初窥门径的知识方法进行总结, 再用这些知识方法按部就班地练习, 所谓探究学习只能成为形式上的自主学习, 与“满堂灌”的区别只在于“灌”的先后而已, 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惰性。实现有效的探究学习就要将探究进行到底, 只要总体教学目标能达成, 探究过程完全可以根据学生课堂学习实际情况适度调节。
参考文献
[1]吴康宁, 等.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J].教育研究, 1997, (2) .
[2]周勇.基础教育均衡视野下的课堂对话活动检视.选自周老师《科学教育学》课堂讲义[Z].
[3]魏朝夕.冀钢互动教学中的矛盾分析及解决方案[J].教学与管理 (理论版) , 2011, (7) .
[4]郑清.课堂探究的提前与延后[J].数学学习与研究 (教研版) , 2009, (9) :39-39.
互动行为 篇10
行为指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126-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同时还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区域活动是近年来我国幼儿园普遍开展的活动形式,它以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活动内容丰富、教育效果显著而备受人们的青睐。区域活动中发生的幼幼互动行为,是幼儿自主选择、自主学习的载体,能有效地促进幼儿本身的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知识、经验的积累,以及促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更新自身的儿童观、教育观,提高专业素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指导幼儿开展区域活动呢?
一、对区域活动中幼幼互动行为的指导现状研究
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在与人和环境不断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教师对幼儿的教育指导必须立足于学习和生活实际。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对幼幼互动行为的指导究竟是怎样的呢?笔者经过不定时的观察记录,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类、总结后发现,教师的指导行为主要呈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有效的指导,一种是无效的指导。下面笔者通过具体案例对教师的指导行为做详细分析。
案例1:在益智区,幼儿利用木珠练习排序,很多幼儿练习的是ABAB的排序。这时豆豆排了一个ABBABB的序。她的好朋友立即报告老师:“豆豆做得不对。”教师并没有批评豆豆,而是让豆豆重新排一次给其他小朋友看,并且请豆豆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排序。豆豆说:“我排的序是红绿绿红绿绿。”这时,教师就表扬豆豆:“豆豆这种方法真不错,我们一起来找更多的规律,然后告诉别的小朋友,好吗?”之后,小朋友们就沉浸于找规律的快乐中,很快就学习到了排序的知识。
分析:该活动给笔者的整体感觉是幼儿参与性很广,教师以引导者身份介入,让幼儿自主地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并让幼儿积极表达情感,分享经验,最终使幼儿通过区域活动掌握了排序的知识。
案例2:当区域活动“我来排数字,你来打电话”“你来摆卡片,我来记数字,然后再打电话”有秩序地进行时,突然,有幼儿“哇”地一声哭了。询问原因才知道是幼儿间抢着要做某一件事情。教师了解事情的缘由后,并没有批评谁,只是说:“我们一起来玩,好吗?你来摆卡片,我来记数字,他来打电话。”幼儿按照老师的建议,愉快地开展游戏。之后该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懂得:游戏前应该和同伴商量,你做什么,我做什么,而不是大家抢着去做同一件事情。
分析:这是某中班下学期时区域活动的一个场景,活动目的是让幼儿在卡片、数字、电话实物的操作下,以及同伴的交流中学习数字与排序的知识。教师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并引导幼儿学会在游戏前分配好角色,以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这样的引导效果远比繁杂的说教要好得多,达到了让幼儿在愉快中游戏、在愉快中掌握知识的效果,因此教师的指导是有效的。
案例3:三名幼儿在美工区画画。这时,教师来到他们的面前,问:“你们在画什么啊?”一女孩答:“我们在制作游戏牌。”教师:“你要在你的卡片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已经大班了,应该知道这一点。”教师说完,并没有注意幼儿的反应就匆匆离开了。女孩看着另一女孩问:“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啊?”另一女孩:“就是说,你要在你的游戏牌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干嘛要这样做啊?我不明白。”女孩埋怨道。旁边的男孩附和道:“老师说了就要这样做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分析:以上的教师询问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该教师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指导目的是什么,也许只是一种习惯性的询问而已。可见,教师的介入需要根据孩子的需求而定,不能随意干扰幼儿自由创作的空间。
三、研究结果分析
从以上三个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对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幼幼互动行为的有效指导一般是在观察的基础上,以游戏者、旁观者或是指导者身份介入,促进幼儿互动行为的顺利展开。当然,也存在一些无效的指导,主要表现在没有对区域活动进行观察就介入,干扰了幼儿之间的交往,且不注重指导的反馈,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幼儿游戏活动的信心,阻碍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结合平时向园内教师了解到的信息,笔者经过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我园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中的指导方式以深入指导和一般指导为主,较少出现权威控制指导与被动指导。2.大部分教师的指导内容偏重于知识技能与常规训练,对于幼儿互动的坚持性、目的性和创造性要求较少。3.有部分教师的指导行为较少关注互动过程,较少关注幼儿的表现和发展水平,关注更多的是互动结果。
四、对教师指导行为的思考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教师要想对区域活动中幼幼互动行为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应做到如下几点:
1.观察、反思教学,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在区域活动中,观察指导尤为重要,它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幼儿与材料、幼儿与幼儿的互动情况,从而分析幼儿的行为,判断指导的适宜性,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在观察中,教师要注意从“面”和“点”两方面着手。在“面”上,观察的是孩子们的兴趣点(喜欢什么区的游戏、喜欢的游戏内容有哪些、喜欢和哪位伙伴一起合作等),以及是否需要帮助、教师是否有必要介入等。在“点”上,观察的是幼儿在游戏中的语言、行为、交往方式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只有耐心细致地观察,才能全面把握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互动情况,从而对幼儿做出有效指导。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对教学进行反思,多问问自己“我正在做什么?我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效果?”之类的问题,从而掌握幼儿在活动中反映出来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幼儿现阶段的兴趣与需求,“最近发展区”是什么,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了什么,缺失了什么,如何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指导,还需要调整哪些活动材料等。
2.为幼儿创设良性的互动环境,提高幼幼互动的教育价值。活动区是由材料组成的,所以材料的投放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和幼儿的需要,投放操作性强的材料。如贝壳、蛋壳、鹅卵石、瓜子壳、细铁丝、毛线等半成品,能为幼儿提供更大的创作空间,更容易引起幼儿间的互动行为。同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幼儿的兴趣和热点话题,对班级环境进行预设、创设,让幼儿在有趣的环境刺激下自然形成良性的社会交往行为。此外,教师应该创设良好的心理互动环境,积极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主体意识,提高幼幼互动的教育价值。
3.运用好教师评价,同时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当区域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通常会以教师评价为主,忽视了幼儿的自我评价。教师的评价固然重要,但是让幼儿形成自我评价能力也非常重要。如区域活动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围坐在一起交流活动成果,这有助于幼儿加深对自己行为的理解,形成乐于与同伴分享、合作、交往的积极情感。
区域活动中的幼幼互动行为不仅是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开始,也是师幼互动关系的继续,此时的教师指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指导既需要教师观察、反思教学,还需要为幼儿创设良性的互动环境,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最终形成师幼关系健康和谐发展的态势。
互动行为 篇11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学生分组练习的活动多、自由度大, 这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提供了充足的机会。尤其对于小学体育合作学习模式而言, 积极开展师生互动的作用更加明显,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师生互动可以通过教学语言、体态表情等手段, 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技巧, 并且及时将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反馈给教师,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逐步成为主动求知者。二是师生互动能够调动起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互动将自己的情感、态度、观念等信息传达给对方, 有利于促使教学活动协调一致地开展。三是师生互动能够创建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 改善课堂教学沉闷、刻板、枯燥的现状, 将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讨, 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二、小学体育合作学习中融入师生互动行为的策略
( 一) 转变教学观念
当前, 小学体育教学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师也应当转变教学观念, 努力构建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多与学生进行情感、肢体、语言、思维等方面的交流, 引导学生有效开展合作学习, 达到预期的合作学习效果。如, 教师要在合作学习中用真诚的目光注视学生, 认真听取学生提出的想法。当学生表现优秀时要向学生投以微笑, 或与学生击掌, 给予赞赏。当学生表现不佳时, 教师可以轻拍学生的肩膀, 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 鼓励学生向组内其他同学学习, 改进自己的不足。
( 二) 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选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为加强合作学习中的师生互动创建条件。教师可根据教学任务, 增加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对抗、竞争意识的活动, 包括小组研讨、小组辩论、小组竞技等, 活跃学习氛围, 加强师生交流, 为体育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如, 在投掷教学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探讨将旧报纸折成什么样的形状, 才能使其掷得更远。教师先让学生进行组内讨论, 并将讨论好的想法付诸实践, 教师要深入到小组内部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而后再让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比赛, 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好, 教师再根据比赛结果进行总结。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不仅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 三) 创设教学情境
在体育合作学习中, 教师应当创设教学情境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调动起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并且构建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如, 在教学立定跳远内容时, 教师可将其作为室内教学任务, 利用多媒体演示立定跳远的标准动作, 而后提出一些问题, 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并作答, 并由每一小组选出代表对立定跳远的动作进行示范。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给予适当指导, 尤其当学生进行动作示范时, 要指导学生掌握手臂摆动、膝盖弯曲等关键动作要领。通过创设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在活跃的教学氛围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素质。
( 四)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在体育合作学习中, 体育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从更加全面的角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并在评价环节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首先, 兼顾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教师既要对合作学习的最终结果进行考察, 又要对合作过程、学生参与度、合作交流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其次, 兼顾能力评价与情感评价。教学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发展, 又要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意志品质等情感方面的形成, 从而了解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再次, 兼顾个体评价与整体评价。教师要对合作学习小组群体进行整体评价, 将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依据, 鼓励小组之间形成竞争关系, 组内成员之间形成合作关系, 从而促使组内成员均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三、结论
总而言之, 小学体育教学要积极倡导合作学习模式, 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一过程中, 体育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融入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从而创建活跃、宽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摘要:体育课程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运动技能的重要课程, 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课程改革背景下, 体育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有效开展。本文对小学体育合作学习中的课堂师生互动作用以及融入师生互动行为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体育,合作学习,师生互动
参考文献
[1]马艳红, 何敏学.基于研究范式整合的体育课堂互动行为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3 (01) :98-99.
[2]唐炎, 虞重干.体育课堂互动的特征、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J].体育学刊, 2009 (10) :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