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紧迫感(共7篇)
建立紧迫感 篇1
1998年10月1日《献血法》实施后,我国建立了无偿献血制度,血液安全得到较好保障。近年来,随着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临床用血量“井喷式”增长[1],同期无偿献血人次增长速度明显滞后于临床医疗发展的需要,各地血液供应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媒体关于阶段性缺血的情况常用“血荒”一词来描述。现以丹东地区无偿献血现状为例,阐述建立团体应急保障献血队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 无偿献血现状
丹东地区2015年用血量7.0吨,较2008年4.3吨增长63%。2015年献血总19803人次,较2008年的献血总人次13426增长47%,献血总人次增长率明显滞后于临床医疗发展用血的需要。目前丹东地区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于街头无偿献血,供血保障体系是依靠80%以上的400毫升献血率来实现的。近几年季节性、阶段性、突发性缺血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且有频次增加的态势。
2 团体无偿献血工作开展情况
《献血法》第七条:国家鼓励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和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率先献血,为树立社会新风尚作表率。丹东地区部队和高校是应急献血队伍的主力军,加之军人和学生平日到街头参加献血的热情很好,故军人和学生的献血率较高。丹东地区献血者职业分布统计显示:工人、学生、农民、职员、军人比例较高,公务员和干部等的献血比例与部分文献报道[2,3]数据结果类似。
现阶段丹东团体献血单位主要是部队、高校和极少数企事业单位,其他团体无偿献血工作开展举步维艰,宣传人员到团招单位经常被拒绝或只停留在简单宣传阶段,很多实质性的献血活动开展不起来。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前几年街头无偿献血可以满足临床供应,血站对于团体无偿献血的管理工作有所松懈。二是2005年取消团体单位献血计划后,各单位对于无偿献血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处于无人管理,无人组织的状态。近两三年血液供求矛盾日益加剧后,想重新恢复团体无偿献血工作并将其由计划性指标行为转变为自发性奉献行为将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
3 团体无偿献血的意义
血液的来源和临床使用有着严格的专用性,同时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需求、供应、经济、文化、医疗水平等。而血液需求具有不确定性,血液供应也具有波动性,夏冬两季往往容易出现短缺。
街头献血形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是应急性差,天气异常导致血液采集量下滑或医院用血量大幅度增加时,很难通过街头无偿献血来快速的进行调节和改变,无法及时满足临床用血需求[4,5,6,7]。
相对于街头献血“靠天吃饭”的特点,团体献血能够在采血淡季进行调配,更好地保证血液供应。同时团体献血由于可调节、可预见,在血液偏型时可以进行献血者血型选择。
4 团体无偿献血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随着临床用血的持续增加,今后的供血保障压力会更大,团体无偿献血工作的启动势在必行且迫在眉睫。为了保证丹东市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治安事件发生时的抢救治疗用血,保障伤员的生命与健康,我们必须建立一支稳定的招之能来,来之能献的无偿献血应急保障队伍。
早在2011年卫生部就提出建立无偿献血的应急队伍的要求。2014年5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办法(2014年修订)》版,本次修订鼓励更多单位和个人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并将单位奖的评奖标准,由捐款、捐物调整为组织员工参加无偿献血。这一改变,被业界认为是鼓励发展团体自愿无偿献血的信号。
团体献血是一项跨系统工作,单靠卫计系统动员存在很多困难。要推动团体献血工作,需要政府主导、多部门支持。丹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无偿献血工作,也意识到目前无偿献血招募工作进入发展平台期,在保持街头自愿无偿献血稳步发展的同时,加大团体献血的工作力度,可以进一步提高血液供应的能力。2013年,通过政协提案,人大视察等形式调研无偿献血工作后,于2014年1月出台下发《丹东市公民无偿献血与用血管理办法》,随后在2014年8月下发《关于做好我市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自愿无偿献血工作的通知》,两个文件对丹东市的团体献血工作进行了细化,要求相关单位建立健全无偿献血机构,有无偿献血工作负责人,并明确提出各单位要建立应急献血队伍,保障血液供应。
下一步,丹东献血办工作人员也将深入各相关单位进行宣传动员,将两个文件的精神落实到实处,建立起一支有效的应急保障献血队伍。形成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为基础保障,团体献血为有效补充和应急保障的无偿献血新格局。团体献血与街头采血有机互补,优化采供血结构,保证血液供需动态平衡。
关键词:团体应急保障献血队伍,必要性,紧迫性
参考文献
[1]安万新,梁晓华,孟庆丽,等.全国无偿献血工作现状的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3):179-182.
[2]赵志坚,李玉生.漳州地区献血人群特征分布变化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8):778-779.
[3]谢云,冯惟萍,张伊娜,等.兰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分布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4):378-379.
[4]李景梅.浅谈校园的无偿献血招募文化[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7):136-138.
[5]夏兵.鞍山市3类献血人群淘汰率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6,33(3):314-315.
[6]郭喜业.新形势下巩固和扩大献血队伍的初步设想[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6,33(1):68.
[7]孙庶丽,李杰.威海市中心血站假反应性献血者归队情况报告[J].中国医院统计,2016,23(2):115-116.
建立紧迫感 篇2
一、意外社会保障的涵义界定
意外社会保障就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 对劳动者因遭受意外伤害事故致使受害人丧失部分或全部劳动能力或者死亡, 按规定受害人及其家属能够从国家或社会获得必要的物质补偿, 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制度。
意外伤害应包括意外和伤害两层意思, 意外是指侵害的发生是受害人事先没有预见到的, 是违背受害人主观愿望的;伤害是指人的身体受到伤害。因此, 意外伤害是指受害人在没有预见或违背受害人意愿的情况下, 突然发生的外来致害物对受害人的身体明显、剧烈地侵害的客观事实。意外伤害中的意外与伤害互为条件、缺一不可。
二、建立农村意外社会保障体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 农民面临巨大意外风险的需要
现在, 随着交通、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人流、物流速度不断加快, 个体的交往半径不断在扩大, 意外事故发生的数量、强度和频率呈日益上升趋势, 风险也随之增加;再加上近年来, 气候变化越来越恶劣,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损害和破坏越来越广泛、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猛烈, 不同程度地增加了伤残和死亡的风险。农村有一种说法, “辛辛苦苦奔小康、一次意外全泡汤”, 就是对农民应对意外伤害实行家庭自我保障方式缺陷的一种经验性概括, 也是其对未来风险恐惧心理的真实写照。然而不容忽视的是, 目前农村家庭主要收入成员遭受意外事故发生比例还比较高。
一方面, 大批农民 (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 涌入城市, 从事城市居民不愿从事的苦、脏、累、风险高的行业, 由于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 使得工伤事故和职业伤害不断发生。据统计, 2004年共有10.8万农民工因生产意外致死, 死亡率0.08%、伤残率高达0.5%。 (1) 然而, 目前农民工几乎没有工伤保险, 绝大多数是自费医疗。这就使他们在遭遇意外人身伤害影响到劳动能力时, 如果利益得不到补偿, 将使其家庭经济状况严重恶化, 一些家庭因此重返贫困。
另一方面, 在农村从事农副业活动人员, 由于从事活动种类繁杂, 专业化程度不高, 劳动保护措施缺乏, 导致意外事故发生频繁。
对个人和家庭而言, 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不确定性将影响到他们对经济利益稳定性的预期, 家庭收入结构中主要收入来源家庭成员的伤残或死亡对家庭财富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这就迫切需要建立一种社会化的意外保障制度来化解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带来的伤害, 使人们规避风险和减少未来发展不确定性。
(二) 建设和谐家庭、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青壮年劳动力是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无论是从事农牧业生产还是进城务工, 他们都肩负着支撑、养育全家的重任。而农村家庭小型化、农村人口老龄化更突出了主劳力在保障家庭收入和稳定中的作用。农村生活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所发挥的作用。因而, 农村劳动力一旦遭遇疾病或者意外人身伤害而死亡或伤残, 不仅需要大笔医疗费, 还会减少劳动力, 不仅增加额外开支, 还会减少经济收入, 由于缺乏基本保障很大程度上将导致老少无依、负债累累生活陷于贫困甚至造成家庭的破裂, 对整个家庭成员将是致命打击。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 一些人就难免会以非法之途获取基本生活所需, 从而给社会治安带来隐患, 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
我国目前农村实行的医疗、养老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为农民基本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但仍然存在严重的不足, 时至今日,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仍然没有得到改善,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目前仍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首先, 我国农村社会保险的资金筹集模式采取“资金筹集坚持个人交纳为主, 集体补助为辅, 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 而且医疗费用受起、封线的限制, 报销比例比较低, 实际完全依赖于农民自身和家庭。而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因此, 这就使得农村社会保障中的医疗保障、养老保障以及意外保障的资金来源和医疗费用的大部分最终都落到家庭主要收入劳动力的身上。
其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功能上是十分有限的, 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帮助农民解除无钱治大病的担忧以及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困境, 受益对象一般是身体欠佳的老年人,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基本上受益很少, 缺少有效的保障, 他们所面临的更大问题却是意外伤害, 然而, 意外伤害治疗却被排斥在新农合之外。
再次, 由于严重的失地情况、土地保障功能的弱化、家庭小型化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农村原有的风险保障机制逐渐减弱并正在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 而政府提供的社会救济体系则覆盖不足, 而且面对庞大的人口基数, 其作用也往往是杯水车薪, 对遭受意外伤害的家庭而言, 仅仅起到补充作用, 根本起不到保障作用。
(四) 维护农民平等权益, 实现社会公平的需要
社会保障的直接目的是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不因特殊事件 (如伤残、疾病、年老) 而受到损害, 满足需要援助的社会成员的生存需要。享有社会保险是宪法赋予所有劳动者———包括农民在内的一项基本权利。我国《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 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显然, 宪法中所说的公民也包括农民在内, 农民作为劳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劳动岗位上同城镇居民一样, 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当然他们在生产、生活中也有因意外伤害而死亡、伤残或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的可能。所以, 当国家进行社会产品分配时, 应该考虑到农民意外风险保障的需要, 理应与其他劳动者一样, 享受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 没有理由将农民排斥在社会保障之外, 让城乡居民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无疑是全体人民共享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五) 是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扩大内需不是权宜之计, 而是需要长期实行的基本战略。从国际经验看, 大国通常以内需为主, 中国作为一个“超级规模”的经济体, 内需的重要性更为突出。社会有效需求不足, 经济增长拉力就会减弱, 容易导致经济萎缩。
实现“生 (存) 有所靠,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和愿望。虽然农村医疗、养老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在我国农村实施并全面开展;农民纯收入增长也比较快, 2007年达到4140元, 比2006年3587元增加约15.42%, (2) 但由于农民收入总体上比较低且不稳定, 抗风险能力还比较脆弱, 一旦遭遇“天灾人祸”便难以维持, 极易产生返贫现象。这就必然使人们对未来失去了安全感, 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下降, 造成即期消费不足, 从而压低消费倾向, 增加储蓄。我国目前有13亿人口, 其中有9.4亿为农业人口, 有2亿多农民工在城镇就业, (3) 农村消费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只要农民收入能稳步增长, 有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农村购买力就会较快增加, 农村消费市场也会随之不断扩大。这样就会提高现期的消费倾向、降低现期的储蓄倾向, 从而扩大有效需求, 克服需求不足, 拉动经济增长。
总之, 无论是从抵御风险、公民权利或是社会公平的角度, 还是从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来看, 农民都应受到意外社会保障制度的保护。建立农村意外保障制度都是我国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必须从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 尽快建立农村意外保障制度, 加强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摘要:目前, 农村社会保障在我国各地相继实施, 然而对农民的人身安全却缺少有效的保障, 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面临着意外伤害的风险。本文就这方面问题从农民面临的意外风险、维护家庭与社会稳定、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农民平等权益实现社会公平以及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发展等几个方面强调了建立农村意外社会保障制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意外社会保障制度,紧迫性,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郑功成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国力的社会保障制度湖北社会科学[J]1990.9.29~31
[2]郑功成论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的必要性和对策《学习与探索》[J], 2007.3.16-28
[3]郑功成农民权益需要用法律制度来维护《社会保障制度》[J], 2007.9, P3-8
[4]郑功成民生问题为什么如此重要:郑功成教授再人大的演讲 (节选) 《文汇报》 (沪) [N]2004.12.5, ⑥
[5]谢宝康建立"农村意外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国经济时报[N]2006-10-18
[6]刘京生《中国农村保险制度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8
建立紧迫感 篇3
企业该如何把握变革的时机呢?关键是企业要让员工保持真正的紧迫感。因为紧迫感能帮助企业化危机为机遇, 使每个人变被动为主动。现在, 变革正经历着一个更具全球性的从短期行为转向持久行为的过程。在持久变革中, 紧迫感必须贯穿始终, 而且紧迫感正从变革的一个基本要素, 变为一项不可或缺的普通资产。
虽然紧迫感与危机感有类似之处, 但并不一样。如果总讲危机存在的话, 它带来的结果是让大家感到比较焦虑和紧张, 并促使员工更多地关注自身, 关注怎样保住自己的这份工作, 而不是想着怎样去帮助公司取得成功。其实, 并不是只有紧迫感和自满感两种情绪, 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还有虚假的紧迫感。它跟危机感一样, 往往带来自我保护行为, 对公司并没有好处。虚假的紧迫感可能让人一天到晚都在忙, 因此长期下来会让人感觉很累。但真正的紧迫感是把注意力放在怎样去赢的上面, 会进行更多的授权, 因此不会让人觉得筋疲力尽。
真正的紧迫感是一种信仰, 是一种正面的情感力量和推动力, 目的是帮助公司赢得竞争。它告诉我们面临一些危险, 但也存在很多机会, 所以它是你内心所作出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会促使你去做有意义的事情, 帮助公司和同事找到另外一种机会和避免危机。
变革的绊脚石
在变革过程中, 企业常常并不顺利。企业容易遭遇的问题是:整天忙忙碌碌, 却抓不住重点, 造成虚假紧迫感;获得成功后将目光转向企业内部, 而不再关注变化的世界, 出现自满情绪。以下八大问题阻碍了组织变革的进行, 并成为变革过程中的绊脚石。自满程度太高, 形成一种虚假的紧迫感, 行为狂乱;组建的变革领导团队没有领导力;处于变革最核心的人没有为其他人指出明确的愿景以及实现这个愿景的战略;没有把愿景、战略向足够多的人进行沟通, 就算沟通了, 也没有足够的信服力去说服大家接受和支持;没有把变革中的种种障碍消除, 由此阻挠了新愿景的实现, 并使那些想参与变革的人感到强烈的失落和沮丧;短期内没有创造出与愿景直接相关的阶段性成果, 以使那些对变革嘲讽的人闭嘴和犹豫不决的人采取行动;对变革过早地宣布成功;没有将变革深植于企业文化之中。
变革需要员工积极参与, 并让他们看到事情真相, 但管理者常常不愿让员工看到事实真相。这种现象在企业里常常出现。高管们之所以不愿把外部信息告诉管理人员或雇员, 是担心有可能妨碍行动。但现在世界变化这么快, 如果把信息真相隐藏起来, 就会很难让员工形成真正的紧迫感。建议公司老总停止这种行为。
另外, “No No”族对变革来说也非常危险。因为这类人非常不愿意变革, 他们会去破坏或阻止别人创造紧迫感的努力。
变革之路
很多企业都想变革, 但问题是, 要么难以找到变革的方向和有效路径, 要么实施变革后企业变得更糟。要想保证变革取得成功, 企业应该如何做呢?世界变化越来越快, 企业需要有更多的创新。而创新要求以不同的方式做事情, 这就要求我们进行变革。变革中最核心的问题不是战略、系统和文化, 而是如何改变员工的工作行为。这需要相应的流程来保障。增强员工的紧迫感是企业实施变革的核心, 它使人们意识到变革的必要性, 并采取行动。如果没有紧迫感, 企业可能置外部环境于不顾, 只会内视, 既看不到外在的机遇, 也无法发现潜在的危机, 由此不可能有真正地创新战略和严格执行力, 只会原地踏步。
找到有成功变革经验或有远见的领导者, 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团队, 而不是将领导变革的任务寄托于某个人。当然, 这个团队需要由有责任感和权威性的人员组成, 否则变革也难以推进。
明确变革方向, 以确立目标和战略。企业需要符合实际并得到大家认同的变革愿景, 这样才有助于激发组织成员的干劲。
不要总是向大家隐瞒不利信息。企业需要将确立的目标对内进行沟通和有效地传递给相关人员, 使得上下一心, 为共同的目标进行变革。
让参与的员工有足够的自由度, 因此需要对他们进行合理授权。这种授权不是将权力转移, 而是为了清除变革过程中的障碍, 以改变那些严重影响变革的陈旧系统和流程。
变革往往是一个长期过程, 需要不停地推动。但在变革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冷嘲热讽, 因此变革的领导者需要创造一些立竿见影的成果, 并公开奖励那些实现成效的人员, 以鼓舞士气。之后, 企业需要总结成效, 调整方案继续推进变革, 以免一旦松懈, 挫伤士气。
企业需要将变革内化为企业的文化制度, 时刻防止回到惰性很强的传统模式中, 以确保领导力的培养和延续, 推进变革不断深入。
另外, 企业需要通过多种措施以缩小外部现实和内部人员所见与所感之间的距离, 因为人们如果看不到外部的机遇或危险, 就会滋长自满情绪。
建立紧迫感 篇4
一、存在的问题
1. 过于冷清, 一概不问的“满堂灌”。根据工作需要, 我们每周进行听评课, 感觉我们数学老师的一个共同点, 就是一堂课45 分钟基本都是老师讲, 经过调查:学生反映没时间做作业, 更别说思考了。老师却说:我讲了才放心, 没讲总怕学生不懂。而实际情况却是, 学生的解题能力越来越差了, 思维惰性越来越严重了, 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越来越差了, 甚至读题能力也差了。没有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 没有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 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
2. 追求热闹, 对话过多的“满堂问”。教师对话次数过多 (平均每节课达30 多次) , 且大多是教师问学生答, 所提的问题又过于简单, 所提的问题几乎只有一个标准答案, 很难见到学生主动发问。试想一想, 一堂课就45 分钟, 平均每分钟就问一个问题, 学生被诸多问题牵着鼻子走, 哪有时间进行思考?往往是在一个连一个的问题“轰炸”下, “不假思索”地忙着回答和应付。这样的“对话”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 反而对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
3. 问题的设计是为了教师自己好教, 不是为学生好学。有时教师在课上为了更“安全”、更好地按预定计划进行, 往往把问题答案限制在自己所熟悉的范围之内, 对于超出自己范围之外的答案, 就会拒绝。教师总是在等待更确切的回答, 要么一个一个地叫下去, 浪费了课堂时间, 要么直接叫那些能够准确回答的好学生。久而久之, 多数学生就会对所谓的“发言”感到乏味而拒绝, 这样的课堂就变成几个学生的舞台和多数学生的看台。这样导致学生考虑的是“老师希望我回答什么?怎样回答才能令老师满意, 受老师表扬?”对他们来说, 重要的不是“我如何思考?我的意见是什么?我的想法如何?”
二、问题的分析
为了避免填鸭式教学, 很多老师往往是使尽了浑身力量, 希望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但是结果却是事与愿违, 教师变成了唱独角戏。从前几年的教学实践看, 合作学习也会给学生造成不善于独立思考的后果, 长此以往, 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解题能力。老师在这两难中犹豫和徘徊, 始终拿不出一个好主意。
三、应对的策略
1. 让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对话。每一堂课都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 特别讲究课堂导入设计。导入设计得好, 能激发学生学、问的兴趣, 开拓学生思维,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起到情感传导的作用, 把学生引入无比瑰丽的知识世界, 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奋度, 在和谐、平等的氛围中愉快、高效地学习, 使学习成为乐趣, 让对话成为需求, 从而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 让活动激活学生的积极对话。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 可以使所学知识得到继续扩展和延伸。同时, 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的形成, 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所以, 在学习新知识后, 要创设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情境, 让学生及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激发学生积极的对话欲望。
3. 让探究引领学生深层对话。学生是不同的个体, 来自于不同的生活背景, 他们在学习中有着不同的经验与体会, 对同一个问题的解决,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习惯和见解, 我们教师要为学生个性的展现提供机会, 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 重视学生发展能力的培养, 开发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四、对话的原则
1. 对话要适时。课堂对话的题目一定要斟酌, 考虑问什么, 什么时候问, 要提在点上, 对重点、难点问题对话时, 更应慎重, 要紧紧围绕重点, 及如何攻破难点。对话该作铺垫时就铺垫, 该作归纳时就归纳, 要把握最佳时机对话, 使之能掌握重点、化解难点、深化认识。
2. 对话要有启发性。教师恰到好处的对话, 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而且还能促其知识内化。没有启发性的问题就不能诱发学生探索性的思维过程, 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对话的语言要明确。数学语言的特点是严谨、简洁, 形成符号化, 教师对话语言既要顾及数学的特点, 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必要时将一些问题口语化, 表述要准确精炼, 不能含糊不清。
4. 对话要顾及“每一个角落”。课堂对话应该面向全体学生, 内容要有梯度, 要有层次, 入选要不拘一格。课堂对话要让每个同学都有启迪, 要使人人主动进取, 使课堂变成学生施展才华、相互竞争的场所。
5. 对话后的有效评价。有效对话总是和有效评价紧密相连的。有效对话离不开有效评价, 对学生的回答, 教师要有明确的反应, 或肯定, 或否定, 或点拨或追问, 恰当的反应可强化对话的效果。
建立紧迫感 篇5
《贝伦框架》强调将成人学习和教育置于更广泛的可持续发展背景中。它将有效的政策、管理、融资、参与、包容、公平性和质量视为成人和青少年行使其受教育权利的必要条件。在识字率目标上, 《贝伦框架》计划重视增加扫盲和专门知识的投资, 并对有关课程及质量保证机制做出规定, 重视缩小实施中的性别差距。《贝伦框架》还指出, 资格认定等领域的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要求各国扩大青年和成人教育投资, 使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以上, 同时建立新的替代性融资机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主席戴维森·赫本 (Davidson Hepburn) 在总结中称, 如果没有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合作支持, 全民教育的目标就无法实现。他说:“我们的目标是确保战略协作和政策改革的顺利进行, 使相关知识和经验有效地分配到需要的地方……让我们希望《贝伦框架》成为我们行动的力量……《贝伦框架》的特点是团结。我们相信, 尽管存在分歧, 但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信念, 即不让任何一个成人在21世纪落后。”
建立紧迫感 篇6
一、基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紧迫感
当今这个时代,还有不少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的跨时代特殊人群,他们都曾经历过新旧社会的交替和社会制度的大变革。他们对历史遗留的东西(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少有所了解,不同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对历史的东西没有感性认识,或者知之甚少。然而,如果我们这一代人放弃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任其消失乃至毁灭,历史就必然会出现断层,势必导致我们的今天和未来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谈不上对传统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
就绍兴南部山区的稽东镇而言,这里原本为古越腹地,当越王勾践还栖身于平阳旧都之时,稽东地区乃古越先民的主要活动区域。所谓“断发文身,茹毛饮血”的时代,即古越先民典型的狩猎生活时期。因此这里留下了从远古走来的冢斜古村落遗址,也留下了一大批在漫长历史中逐渐形成的同姓村落聚居,更残存为数不少的村落祭祀场所——祠堂、庙宇,还遗留相当数目的具有人文价值的老台门和古老住宅。然而这些保留下来的物质文化遗产,有的在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被肆意摧毁,仅存遗址;有的因长期失修,面目全非;有的破旧不堪,面临倒塌,岌岌而可危!这些文化遗产如再不及时进行抢救性保护和维修,必将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后人将永远见不到这些祖宗世代遗留的历史踪迹,紧迫感可想而知。
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显得更为紧迫。稽东山区向来人多地少,粮食严重短缺。客观环境决定稽东先民们长期依靠外出务工维持生计,故从事传统手工艺的人特别多。谁的手艺高,谁就多挣钱。彼此相互竞争中涌现出许多能工巧匠,其中有木匠、蔑匠、漆匠、泥水匠,还有箍桶、修缸补甏等各门手艺几乎全齐。可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建设大潮的到来,乡镇企业兴旺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得到解决,传统的手工艺已不再是人们谋生的出路。于是有的手艺因没有传人而失传,有的师傅已经垂老,虚度余生,有的则改行从事他业。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再不进行抢救性保护,后人将不知其手工艺为何物。已传承千百年之久的传统工艺岂非荡然无存。我们将不知不觉成为历史的罪人,遭后人唾骂!
综上所述,基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紧迫显而易见,因为有紧迫感,人们才会努力去做。基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须依仗国家的相关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广大村民自觉保护意识,使基层的所有人自觉投入到保护文化遗产的行列中,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才能把事情办好。
二、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使命感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校庆10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这段话为历史文化成果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保护文化遗产是为了继承前人积累的优秀文化成果,摒弃消极的东西,汲取积极的营养加以发扬光大,目的是为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服务。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紧迫性给我们以启示:搞好基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历史和现实赋予我们的光荣责任,也是时代的召唤、国家和人民的期盼。我们这代人肩负的历史责任重大而艰巨,每个人心中必须有一个使命感。文物保护工作的紧迫性决定了这种使命感。人们有了这种使命感,才有可能是积极而不是消极的,主动而不是被动的投入到文物保护工作的行列中去。
稽东镇虽地处绍兴偏僻的边远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可没有因一味追求经济开发而大规模地拆迁改造,这使得一大批祠堂、庙宇、戏台、老台门得以保留下来。该镇有幸成为浙江省第五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唯一的试点镇。经过周密细致的普查登记,发现有价值的文物有300处之多,其中有不少为镇内新发现。目前全镇共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点10处。正因为镇基层领导和民众有保护文物的使命感,所以,近年来镇内文物保护成果多多。镇内村民积极配合上级文物保护部门,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短短几年内,保护修复了仙岩寺,修复了裘村的三官庙,还修复了具有人文历史价值的尉村祠堂、古村落冢斜的余氏宗祠、永兴公祠(永兴公即唐代大书法家、思想家虞世南“南镇永兴公”之封号),还有王村的王氏宗祠,这些都列入绍兴县文物保护单位。正因为基层领导和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使命感,2010年12月,在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中,冢斜古村落被国家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昭示了这一古村落对大禹后裔的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童家岭罗汉会”,也入选绍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正因为基层群众有保护文化遗产工作的使命感,稽东镇许多村落这些年来大兴修志续谱之风,群众有信心开展这一浩繁的修谱工程,使那些早已散散佚或消失的族谱得以延续下去。如今已顺利完成修谱工程的有冢斜村的余氏宗谱、车头村的李氏宗谱、俞村的俞氏宗谱,霞堡村的沈氏宗谱、后坞的胡氏宗谱等,而且仍有不少村落的宗谱正在酝酿和准备之中。
所有这些事实,有力地证明基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须依靠基层群众的积极主动参与才能办好。只要人们心中存有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紧迫感与使命感,领导思想重视,群众积极参与,就一定能把基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好。
摘要:基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能单纯依赖国家专业文化部门,基层领导、群众必须要有保护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领导思想重视,群众积极参与,才能把事情办好.
关键词:基层文化遗产保护,紧迫感,使命感
参考文献
[1]、《中国校外教育:中旬》第2010年第九期。
[2]、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古越遗韵》——绍兴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总揽第91页、127-131页。
建立紧迫感 篇7
2008年9月16日, 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召开全国学校卫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要求, 就切实加强学校卫生工作、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进行了全面部署。教育部部长周济、卫生部部长陈竺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认为, 近年来我国学校卫生事业蓬勃发展, 学校卫生管理得到加强, 制度建设日益完善, 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青少年健康素质不断提高, 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当前学校卫生工作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如学生视力不良比例居高不下, 肥胖和超重比例上升;学校卫生安全存在隐患, 学校卫生事业整体薄弱等。这些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周济指出, 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进入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新阶段。要实现由“大”到“强”的根本性转变, 关键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其中一项重大的任务就是要提高青少年学生健康素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 必须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高度, 深刻认识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进一步增强做好学校卫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周济要求,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要求, 以卫生防疫和食品 (饮水) 安全为重点, 切实加强学校公共卫生管理, 确保学生健康安全和生命安全;大力加强卫生校园建设,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重点抓好科学营养和预防近视工作, 促进学生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完善和落实各项制度, 为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周济强调, 教育行政部门要与卫生行政部门密切配合, 通力合作, 共同做好学校卫生工作。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密切联系本地区的实际, 研究制订加强学
校卫生工作的具体方案和政策措施, 进一步明确职责, 建立和落实工作责任制, 狠抓落实。要采取措施, 不断完善学校卫生工作保障机制。要切实将学校卫生工作纳入教育督导的范畴, 充分利用教育督导工作的推动、促进作用, 促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端正办学思想, 重视学校卫生工作, 使国家对学校卫生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得到认真的贯彻落实。
陈竺强调, 学校卫生是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指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行政区域内学校提供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要认真指导辖区内学校做好传染病预防、疫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要将学校自备水源卫生管理及学校、幼儿园传染病防治工作列为国家饮用水卫生和传染病防治工作监督检查重点。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营养监测和指导, 根据营养监测的结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提出改善学生营养状况的针对性措施。要协助教育部门和学校组织开展学校有关人员卫生防病知识的培训。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明确专门机构和人员, 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卫生工作的指导, 相关人员要经常深入学校, 为学校提供疾病预防控制、食品卫生、健康教育等技术支持。乡镇卫生院或负责公共卫生工作的机构, 要安排人员经常深入本乡 (镇) 农村中小学校, 为学校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服务, 协助学校落实各项卫生措施。
【建立紧迫感】推荐阅读:
紧迫形势论文10-04
必要性和紧迫性10-18
大质检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06-28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10-23
建立检测实验室建立09-28
建立基础05-26
优势建立06-26
项目建立06-27
建立推行08-09
政策建立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