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服务平台

2024-10-16

物流服务平台(共12篇)

物流服务平台 篇1

业内普遍认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叫好不叫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为了调查取证目前各地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企业的实际应用情况,记者打通了山东、广东、四川等地的龙头物流企业相关负责人的电话,当问及当地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企业的应用情况时,得到了几乎同样的回答:我们对这些平台根本不了解,也没有去应用。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现状

近些年来,借助政策的东风,在协会和地方政府的主导之下,全国各地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很多省市都建立了区域性物流信息平台。

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当前不少物流公共信息就平台功能设置上,还是局限在为车主找货,为货主找车的传统模式上。在传统的物流行业中存在着不少的配货站,这些配货站的主要功能就是撮合交易,为货主找车主,为车主找货主,多数的货运司机已经习惯了这种传统的信息获取模式,要想将这部分客户群体和需求转移到平台上来需要时间。

我国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仍然处在初级阶段,多数是企业自建平台和政府主导区域性平台。由于各个地方和每个企业自身情况各有不同,所以当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在设计上花样百出,彼此在数据接口设计上各有不同,因此很难实现物流信息的真正共享。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2013年的调查样本显示,被调查的企业中,超过97%的企业建有自己的门户网站 /信息平台;其中,大多门户网站 /信息平台的用途仍是单纯定位在信息发布上,只有15.3%的企业将电子交易纳入其中并逐步推行应用。

与此同时,出于满足自身企业发展的需要,一些上规模的物流企业也将触角伸到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上来,这类平台多数以企业名称冠名。就功能来说,这类平台可以初步实现车源、货源、配载等信息的发布、查询、人才招聘、集成GPRS系统功能,有的还有物流手机短信功能、网络通话功能等。但是由于业态类似,这类平台形式相对单一,受众面多重合且竞争激烈。

如今的物流市场,依赖传统模式的客户群体占到整个物流企业的大部分,无法形成有效的交易量使得大部分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成之后就被放在那里。尽管这样,物流市场这块蛋糕太大了,至今仍在吸引有关部门打造自己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徒增资源的浪费。

有形之手博弈无形之手

据了解,政府投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很少考虑经济效益,所以在平台的设置上脱离市场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政府投资的平台,定位在公共服务上面,但却不允许客户自由选择,必须按照政府规定选择,于是我们看到千辛万苦打造出来的平台,其所提供的服务与客户的需求脱节,致使平台最终沦为摆设品。

与此同时,在诚信缺失的情况下,客户对平台望而却步。对于不少物流企业和车主而言,宁可付一笔中介费也要找配货站来完成交易,原因就是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诚信环境的不信任。

对不少企业而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找货难和降低物流成本,可是由于对网络环境的不信任和现实交易中丢货现象时有发生,使得许多真正有物流需求的客户难以通过平台来实现。“不是不想要,只是不敢接触”,这就是当前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遭遇信任危机的写照。

在信息平台的建设中,表面上都在打着集约化的大旗,可实则却在走“垄断”之路。中国物流学会常务副会长戴定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有些‘平台’,特别是一些有政府背景的‘平台’,都希望以行政的背景在一个地区内实现垄断服务。”

许多平台借政府之力进入了商业领域,同时又借助政府之力进行不公平的竞争,许多企业打造的平台不是资源共享而是争抢客户。在戴会长看来,这都是企业非常反感的事情,也给企业带来很多麻烦。比如,很多地方政府打着监管的旗号要求车辆必须要加装GPS,而且必须在指定商家购买,否则不能通过安检等。此举在戴会长看来,权力、责任、利益不能对等,政府的职能只能以监管为主,不能随意而定。

有形之手博弈无形之手,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究竟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对此,戴会长说,“政府如何去促进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主渠道作用,而不是政府直接配置资源。这是当前改革的大方向问题,也是当前一件困难的事。”

发挥政府与企业两个优势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是借助政府的力量来构建,还是作为企业行为根据市场需求而构建?从商务部的例子来说,建立全国性的城市共同配送物流体系,自上而下地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然后汇总形成合力,一番大兴土木之后,效果并不理想。

对此,戴定一认为,“政府的很多投资‘砸’在了信息平台,但成功的案例并不多见。即使是再往里‘砸钱’,仍然面临的可能还是失败。”

政府有政策和资金,企业有敏锐的市场嗅觉,那么,怎样发挥两者优势来构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呢?

对此,戴会长提议:“对公共平台体系的基础信息服务,包括商品的统一编码,车辆的统一排号,甚至电子车牌、电子驾驶员执照,集装箱、托盘等这些信息采集和监管等,政府做得还不到位。这些信息化服务,会给行业带来很大的方便,这就是基础建设,将来任何一个商业平台用起来都非常顺畅。这是政府应该做,甚至必须做的事情。”

为了实现安全的网上交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必须提高准入的门槛,对入驻平台的物流企业、车主进行相关的认证,排除一部分信用差的企业,为平台营造一个诚信的交易环境的同时,还要建立信用的实时更新机制,建立平台物流企业的红黑榜,实时为客户进行预警,降低交易风险。除此之外,对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而言,要想真的实现交易低风险,必须建立交易保障金制度,对参与交易的企业进行有效地约束。

“把政府错装的手还给市场”,那么企业该如何做呢?唐山有些企业发起了“物流唐山项目”的“物流城市联盟”,这种企业自发组织的长处在于实现各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以各地城市为节点,形成全国性的网络。用信息技术整合全国物流资源,构筑集成城市物流、城际物流多层服务的平台。不过,其效果如何?还需要时间的考验,我们拭目以待吧。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如何构建,一直是物流江湖与庙堂进行博弈的焦点,在这个问题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就是看具体情况下的运用。现在中央提出行政改革,把自主权放给企业,放给市场,接下来我们或许能看到,在改革中激发出来的中国市场与企业巨大的创新潜力。

物流服务平台 篇2

物流成本是企业基于物流管理需要所产生的概念,它是指产品的空间移动或时间占有中所耗费的各种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具体的说,包括货物在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物流管理等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以及与存货有关流动资金占用成本、存货风险成本和存货保险成本。而随着物流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物流信息网络交流平台的逐渐增加和普遍使用,如何选择物流信息平台,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物流从业者关注的一个焦点?在这里总结了一下几点:

一、首先要选择经过正规注册的物流信息平台,因为随着物流信息平台的逐渐增加,难防有一些未经注册的平台,来招摇撞骗,提供虚假信息,骗取利益,所以我们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看它是否经过有关部门的安全认证,以确保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要选择物流信息行业比较大,比较专业的平台。这样的平台具有知名度,客户流量也比较多,在这里可以轻松的寻找或查看自己所需要的物流信息,也容易轻松的被意向客户所查到,同时它的涉及面也比较广,物流公司、快递公司、搬家公司、空运、海运、等等,可以充分满足企业的需求,在这里可以随时随地的查找一切的物流信息。

三、要尽量了解在业内哪个物流信息平台口碑好。物流信息平台一定是经常和物流企业或公司打交道,可以通过与之合作的对象,了解一下该物流信息平台所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实,安全有效,与之合作,是否可以满足自我的需求,如果大家给予一致好评的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就可以放心无忧的选择,如果个别人说这个平台不好,或许是偶然,如果大家都说不好,那么我们就真的要三思而后行了。

四、要了解它能为企业做些什么?一个好的物流信息平台,可以帮助企业全面解决找车,找货等物流问题,它可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从而为企业建立长期的客户关系,它可以让您成为各企业竞争的对象,从而降低您的物流运输成本,最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您解决一切物品流通的问题。

E时代服务平台与服务创新 篇3

E时代下,“平台”一词频频出现,涉及的企业既有传统的王者,也不乏后起的霸主。平台受到重视,一方面源自网络对企业资源和消费者需求的黏合力,另一方面则由于信息经济时代中顾客复杂多变的需求。鉴于此,企业有能力也有必要搭建并深化服务平台,以创新的服务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多数企业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追求平台形式而忽视平台价值的创造与整合,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建立平台架构,帮助企业找到实现平台价值的最佳要素和路径,从而赢得市场竞争。

E时代价值回归

当经济和社会进入信息知识时代,互联网改变了企业既有的商业模式。面对虚拟经济的巨大冲击,以硬件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饱受压力,残酷的市场竞争让它们选择了简单模仿竞争对手的经营模式,从奢侈品LV到日常小家电甚至大型设备,“模仿”二字成为许多企业的基因和想当然的思路。但如果我们仔细思考当前国内的发展态势几乎可以断定,在中国企业已经完成知识和资本的原始积累之际,如果还继续沉迷于模仿,企业将永远与微利捆绑在一起。

虽然虚拟网络时时刻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企业的硬件优势看起来似乎没有用武之地,但我们不能只看事物的一面,因为硬件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个月前,就在腾讯忙于以QQ拒绝加载360软件等方式挤对360时,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在免费短信服务的诱惑下,中国移动推出的飞信业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了不少网络通讯工具的人气,这对于借助QQ高人气打造服务平台并以此加载服务产品的腾讯而言,威胁也许就在未来。

“乱花渐欲迷人眼”,竞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无所适从。其实,抛开复杂的外表回归朴素的价值理念后,无论虚拟的“软件”还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最终都离不开为顾客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互联网激起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浪花,这注定了唯有信息和知识的集大成者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价值追求,IBM的知识平台如此,施华洛世奇水晶的时尚平台如此,马斯基的物流服务平台也如此。所以,企业需要做的是了解甚至引导顾客需求,打造一个整合虚拟网络和实体硬件资源的平台,以此串联起各类服务和产品要素,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时增加自己的利润空间。

E时代服务平台构架

软硬兼施,贯通资源和需求,实现符合社会期望的顾客价值,这些构成了E时代下企业搭建服务平台的核心要素。各模块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无处不在的服务触角。腾讯发展初期,谁也没想到一个聊天平台能价值3000亿港币,就这一点而言,飞信平台的价值显然和腾讯不在一个重量级,其原因在于腾讯平台上已经加载的内容为其创造了大量的附加值。不断加载符合客户需求的内容进而打造竞争壁垒的企业还有很多,比如凭借视窗的强大承载力,微软不断加载免费软件,使其造就了“不要和微软在软件领域竞争”的强硬形象,同时也为顾客带来了持续增值。

硬件烘托的全新服务体验。台湾成品书店将传统书店作为其硬件平台,通过在平台上不断加载内容,为顾客带来了全新的服务体验。在这里,书店的儒雅与咖啡的现代完美结合,顾客既能品味读书的乐趣,更能享受到网络购书无法带来的感悟。看似书屋的成品书店,实际上更像是众多商家产品发布和展示的平台。此外,香港的PAGEONE,纽约的BRNES&NOBLE也十分值得关注,相比之下,一成不变的季风书屋则显得过于宁静。

横向资源整合与纵向贯通。无论科技发展到何种程度,改变的只是满足顾客需求的服务手段和模式,所以企业需要发掘甚至引导顾客需求,构建服务平台的新起点。然而,顾客需求信息并不会自动汇集,这时就需要企业进行深度服务,由此也激发了“制造业服务化”的热潮,促使企业主动延伸既有服务体系。同时,顾客信息也不会自动转变为富含经验的知识,基于行业构建的知识库、信息库和专家库就成了IBM、阿尔卡特、惠普等企业的核心资源。

模式创新与内容加载。如果说E时代的服务平台一头连接顾客需求,那么另一头势必要连接各种服务资源以满足这种需求。与传统模式不同,E时代便捷的信息沟通工具为企业提供了多组织深度合作的可能性,以此内外合力,共同推进顾客价值最大化。值得一提的是,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从来就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但是当前不少企业在为客户提供价值的同时却忽视了社会期望诊断,严重伤害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比如紫金矿业污染门和味千拉面骨汤门等不胜枚举的企业丑闻。

有了平台之后,依靠创新的模式加载有效的内容才能确保平台的服务能力。故宫可以说是极具实力且独一无二的平台,但这个平台上加载的是几十年不变的参观内容,或者一些明显以挣钱为目的的让人遗憾的项目,我们很难发现故宫认真站在消费者视角考虑问题的痕迹。相反,“失窃门”、“会所门”、“错字门”、“拍卖门”、“哥窑门”、“瞒报门”、“屏风门”、“封口门”、“黑板门”……多事之秋的故宫用“诸多门”展示了它的强大和平庸。

相比实实在在的故宫,《哈利·波特》创造了超过22亿美元的票房,这似乎还只是一个开始。围绕“哈利·波特”这个主题,公司陆续推出了诸多配套内容,比如开放摄影基地,将其打造成主题公园;借助服装、工艺品进行巡回演出;研发哈利波特游戏,以搭建魔幻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桥梁。一部魔幻小说衍生出一个商业王国,无形的文化好像长了翅膀幻化到体验者心中。此时无论无形还是有形的平台元素,都只为丰富顾客的感受,取得商业上的成功自然不在话下。如果说哈利波特的平台还有些难以企及,那么围绕一、二线城市搭建的葡萄主题公园则更具现实意义。借助马陆葡萄所搭建的“品牌管理+散户+严格控制过程”平台,马陆葡萄主题公园应运而生,它短期以带动当地经济、扩大葡萄的附加值为目标,长期则以沉淀形成马陆葡萄文化为愿景。

一切皆有可能,一切皆不可能。哪怕一个小小的紫砂壶商店,当店主加载一些活动后,也能让小店成为紫砂壶爱好者交友、赏壶和品茶的好去处,为其增加不少附加值。可见,平台的关键不在其软硬属性,而在于能够为顾客创造价值,道理虽然很简单,但在这个过于重利的时代,能够真正深入思考自身存在价值的企业并不多。一旦明确了战略目标,调整平台属性仅仅是一项成熟的技术活,“为有源头活水来”,不断创新的服务内容和模式可以让企业转危为安,而拘泥于平台本身,则会让平台的实力消耗殆尽。

平台实现的路径

联盟无处不在的资源

E世界中,资源整合所带来的经济价值非传统世界可以比拟。企业要想成功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就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将无所不在的服务资源整合到自己的平台中。

在服务体验无处不在的今天,消费者既是服务对象,又是拥有无限创意的服务资源。可以说,互动是E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吸收互动理念将消费者纳入创造的过程中是当前服务创新的重要方向。比如,在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纷纷推出自己的网站,试图融合新媒体而再造优势,但它们在实际操作中不得不以后进者的姿态寻找利基。以“小资文化”著称的申报反而在冲击面前不走寻常路,紧扣平台本身大做文章,通过发表读者连载接龙小说,然后线下印刷、出版、发行甚至拍摄成电视剧,申报完成了与现实互动、与观众互动和读者互动以及与演员互动的目标。还有红极一时的超级女声和中国达人秀,二者更是充分利用平台实现了服务产品和观众互动的完美结合。

网络工具化意味着企业可以进行跨地域、跨行业的资源整合,依靠深度联盟的姿态分散网络终端的优势资源,最终实现服务平台延伸和服务内容加载的增值战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重新思考产品的核心价值,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和思维重新界定满足顾客需求的服务内容和模式。在网络书店冲击下,实体书店的生存空间日益狭小。表面上看,实体的硬件设施代表了成本和负担,然而一旦联合媒体资源,实体书店则完全可以做活硬件平台,包括延展会展、影视、游艺、演艺等文化传媒类业务,将文化体验与特色沙龙活动相结合,为都市人提供休闲场所和社交空间,这样既强化书店的文化特色,又在传统的书籍销售中体现了更多的现代服务业元素。

许多人意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动态的相互联系的网络中,但是却少有企业真正将这种认识转变成有意识的行动。以58同城、淘宝、京东商城、成品书屋、迪斯尼、施华洛世奇等为代表的先行者,在创造价值的基础上,将看似无关的组织和个体用意想不到的创意联系在同一个多赢的平台中,在实现平台增值的同时也使企业获得了发展空间。

渠道贯通服务链

联盟可以实现线上线下大融合,为平台提供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但是,从资源到顾客、从顾客需求到资源实现,还需要一个双向互通的无缝对接渠道。渠道的核心可以围绕消费者本身,以激发消费者的创意为服务先导,将消费者的创意和相关的实体经济相结合,提升创意的实际价值。同时,资源对接的核心还可以围绕平台的信息库,借此形成专业视角引导顾客需求。

创意产业是许多一线城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但创意的实现绝不仅限于办公室,因为社会的力量才是创意产生的洪流。当然,这种自发的创意只有在适度的引导之后才能产生生产力。以申报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着力打造创意平台,一方面凝聚更多人的力量,努力实现“新闻眼光做时尚,立足本土做国际”,通过培育有效的创意需求,使沙龙与版面相互联动,不断制造新的话题从而推动创意产生;另一方面打通创意源与使用实体之间的渠道,推动创意的跨区域运用,将申报打造为“中国设计”、“上海设计”的孵化器。

然而,无论满足需求知识创造还是信息流动,其关键环节未必联通在一起。如果资源与资源,资源与顾客需求断节,期间积累的所有资源都将白白浪费。为此,英特尔成立了专门部门,以贯通产业链中所有的企业为目标,与需求链中的相关企业都建立了深度联盟,在改善产业链竞争生态的同时,通过整齐划一的软标准整合相关资源,最终满足了消费者需求。相对成熟的西方企业管理运作而言,我国多数企业还处于浅服务阶段,从顾客到资源的关键环节远未达到贯通的程度,平台的价值和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虚拟网络盛行的时代,真实世界反而越来越遭到忽视,当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放弃曾经的竞争优势而虚拟化时,虚拟本身也就演变成了惨烈的红海。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传统企业如果一味地追求简单虚拟化,将很容易失去固有的竞争优势。那么,回归朴素的顾客价值,在兼顾利益相关者期望的同时,顺势而为打造软硬兼施的服务平台,贯通平台中的服务资源和服务对象,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方为制胜之根本。

(作者来自解放日报报业集团)

(编辑:王放fangwen118@126.com)

抛开复杂的外表回归朴素的价值理念后,无论虚拟的“软件”还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最终都离不开为顾客创造实实在在价值的本质。

“互联网+”校园物流服务平台 篇4

1 校园传统物流的缺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校园物流越来越表现出它的弊端。

1.1 物流成本高

校园传统物流耗费的成本相对较高,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不同种类的物流重复进入校园派件与取件,在派件取件过程中,造成车辆、燃油、电能、人力等资源的重复消费,无形中加大了物流成本。传统物流的重复服务行为,耗费了过多的社会资源。

1.2 物流分布散

目前校园传统物流行业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整合,这就导致校园物流出现分布散乱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校园物流派件的效率,也使校园物流服务水平大大降低,常常出现违规派件现象,严重影响物流服务水平的提升,也使中国物流行业整体提升受到影响。

1.3 运行效率低

传统物流涵盖的环节过多,从消费者下单,到仓储出货、运输,再到目的地的签收,再到派单等。涉及到校园的物流环节也较为复杂,主要体现在派件的过程中,从派件者派件进校园,到电告消费者取件、签单等,很容易造成派件效率低下及派不了件等现象,物流运行效率不高。“快捷、安全、高质量的门到门服务是快递的特点,也是快递不同于其他运输方式的优越性所在,可是对于校园这种特殊客户群,快递的优势难以为继。”[2]1.4安全系数低

物流车辆进入校园派件,车辆频繁出入首先给校园交通安全带来隐患,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导致很多校园禁止物流车辆进入校园;物流车辆进不了校园,不少物流公司直接就将快件放在传达室,又带来派送物件不安全问题,常常出现快件丢失现象,影响快递服务水平提升。

2 基于“互联网+”校园物流服务平台构建意义

目前不少校园进入智慧校园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极大地改变既有校园物流服务现状。

2.1 提效降低成本

基于“互联网+”校园物流服务平台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实时的快递信息查询服务,消费者可以便利地运用物流信息平台了解物流状态,由中心集中进行派件,减少中间环节,从而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校园物流运行效率。

2.2 创造实践平台

“互联网+”校园物流服务平台将成为智慧校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这一平台将为全校师生创造实践的平台,尤其是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也为学生打造了一个产学研一体的创业实践平台,促进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变。

3 基于“互联网+”校园一站式物流服务平台构建

3.1 平台核心技术支撑

“互联网+”校园物流服务平台的核心技术支撑是互联网技术,该平台将借助时下移动互联网平台,构建“互联网+”校园一站式物流服务平台,打造基于“互联网+”校园一站式物流服务平台应用软件,将快递与其他校园应用进行整合,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校园服务平台。

3.2“互联网+”校园一站式物流服务平台

“互联网+”校园一站式物流服务平台主要包括三大平台:校园物流中心、校园综合信息系统平台、智能终端。

3.2.1 校园物流中心平台

校园物流中心平台将与与之合作的物流企业进行信息对接,将校园物流需求信息通过互联网传输至物流中心,由物流企业根据校园物流中心平台输送的物流需求信息提供统一的物流服务。这样就能够有效优化物流各个环节,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运行的效率。

3.2.2 校园综合信息系统平台

校园综合信息系统平台是基于互联网技术打造的校园服务需求平台,它能够提供全方位的校园服务于需求信息。校园综合信息系统平台在应用软件的支撑下,例如校园综合信息系统平台APP,将物流服务与充值、课程表、勤工俭学、微店等服务进行有机整合,更好地实现物流智能化,通过校园综合信息系统平台实现群投递(以班级为单位)、适时查询、派取件等快捷服务,使物流服务有机融合在智慧校园体系中。

3.2.3 智能终端平台

智能终端平台是基于移动智能手机的物流服务平台,以智能手机为信息载体,实现“点触式”物流服务,消费者只要在智能终端,动动手指,就能轻松、便捷地完成整个物流享用过程,而且能够全程透明地了解物流服务动向,大大提升校园物流服务的水平。

4 结语

总之,“互联网+”校园物流服务平台是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它以极大的优势成为物流行业发展的新趋向。物流行业要基于校园物流需求现状,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学校也要抓住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将“互联网+”校园物流服务平台构建与学校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为学生创造实践平台,推动学校产学研合作与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刘朋朋,谢丹桂,王勇.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消费特点调查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5(5):80-82.

物流服务平台 篇5

家政人员服务规范及标准(小时工篇)服务内容:

房内地面、台面、厨房、卫生间、整理物品、清除垃圾

服务标准:

(1)厨房、卫生间:瓷砖不得有水印、灰尘,必须光洁、明亮,并除污消毒。

(2)门:门框、门头必须擦拭,凹凸处须用吸尘器或毛刷彻底清洁干净,没有灰尘和水印。

(3)墙:墙角、地角必须清洁,墙壁清洁后不得有水印、灰尘。

(4)地面:清洁后的地板应该干净、无尘土、无印痕,光洁、明亮。客户验收后,应该再用干净的地拖把脚印擦去。

(5)木地板:清洁后的木地板应该干净、整洁、无灰尘,着力恢复地板本来面目。

(6)桌椅、家具:扶手、腿脚、底边、侧面及其内部均要干净、整洁、无灰尘。验收标准:

a)

b)

c)

d)

e)厨房、卫生间:无灰尘、无水印,光洁、明亮。墙:无灰尘、无水印、干净、整洁。地面:无灰尘、无水印、干净、整洁。木地板:无灰尘、无水印、干净、整洁。桌椅、家具:里外干净、整洁,无灰尘、无水印。

备注:

(1)请家中自备清洁工具和清洁剂;

(2)工作内容不包括二楼及以上的外窗玻璃擦拭,以及抽油烟机拆洗、新房开荒保洁、地毯清洗等专业保洁;

(3)如实际服务时间超出预订时间,请按照15元/半小时的费率支付超出部分费用

小时工售后回访反馈:

家政服务人员是否达到雇主要求:

家政服务人员是否有磨洋工:

家政服务人员是否仔细:

家政服务人员态度是否好:

服务评分标准:*****(五星为最高分)

请对她的服务写下您的评语:

构建开源平台,服务万众创新 篇6

论坛上,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作了题为“构建开源平台 服务万众创新”的主题报告。随后,Linux基金会、中国人民银行软件开发中心、Apache软件基金会、Linaro以及来自华为、英特尔、阿里巴巴、京东等10余家知名企业的代表进行发言,阐述了 “金融业推进开源软件的应用模式与展望”、“演化中的开源软件助力业界拥抱物联网机遇”、“开源软件在云上的机会”等内容。为了鼓励行业创新,树立榜样的力量,论坛发布了 2015年“开源杰出人物”和“开源优秀项目”。

此外,本届论坛还举行了“万众创新开源公共服务平台”启动仪式。据介绍,“万众创新开源公共服务平台”是一个软件及硬件产品创新协作平台,由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中国数字标识与安全产业联盟以及寄云科技三家联合共建。平台为创新者提供了丰富的云端应用,从各种云端的软硬件开发平台、设计工具、仿真工具、调试测试环境、快速成型(3D打印等),到企业内部管理使用的各种办公应用,将极大地助力初创企业、小微企业、创新产业团队乃至个人创新创业的发展,为创新者提供足不出户就能使用到全球最好的创新环境。未来广州增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将与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中国数字标识与安全产业联盟将共同建设中国开源创新基地,推进开源领域的创新创业。

创建服务平台拓宽服务渠道 篇7

1 优质服务提升

(1) 创新:创建飞信移动平台, 对重点高压客户改定期走访为实时在线交流, 及时了解客户需求。

(2) 优质:在辖区13所大中院校设置供电信息栏, 将各类计划停电信息和安全用电知识传递给广大师生, 并辐射到学校周边的各类工商业客户群体, 有效降低了95598话务量;每月坚持上门走访, 了解客户用电需求情况, 征求客户对供电服务的意见, 实地解答客户提出的用电问题。

(3) 便捷:辖区9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设点收费, 建成了“10 min缴费圈”, 客户电费社会化代收率达到100%。

2 线损管理提升

(1) 改造标准化:2013年1月实现了高、低压线路绝缘化率100%, 对供电半径长、变压器负荷较重、线径过细的台区全部进行了改造。

(2) 手段自动化:利用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实时监测, 实施远程自动抄表。

(3) 管理流程化:加强营业普查和分类电价专项检查力度, 对高损台区进行联合整治;建立健全线损定期分析机制, 对线损进行月度分析, 低压线损率由原来的7.26%降到了目前的6.82%。

3 技术与装备提升

(1) 全:智能表和用电信息采集实现全覆盖, 终端在线率和采集成功率稳定在99%以上。

(2) 实:将抢修服务车改造成为“小型流动抢修应急库”, 抢修物料齐全、工具完备, 抢修时间平均缩短了10 min。

(3) 新:采用3G无线网络技术, 搭建“单兵巡视后台监控指挥平台”, 安全员、技术员在视频监控室里实时对现场工作人员巡视、抢修提供技术支持。

4 管理手段提升

(1) 精:开展客户服务精细化管理“六个一” (每月进行一次分析、强化对每一名工作人员的管理、跟踪规范每一个服务行为、对每一个社区用电需求进行调查、不放过每一次调查结果、每一周实行“说清楚”) 活动, 实现了零投诉、零举报。

(2) 严:严格管理业扩报装和临时用电流程, 严格规范服务行为。制作临时用电便民接电箱, 明确规定“客户提供表后材料, 供电所无偿提供服务”。

(3) 明:为确保抄表及时、准确, 将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与农电工绩效考核挂钩。

5 班组文化提升

(1) 和谐凝聚:组织青年员工与大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联谊活动;文体比赛促进了员工的争先意识;“全家福”树立了员工“爱家护所我是主人, 家事所事都在我心”的主人翁责任感。

(2) 倡导廉洁高效:建设“廉洁高效阵地”, 查找岗位风险点, 制定风险防控措施, 提炼出供电所“廉洁高效十要十不要”。

6 安全管理提升

一是查线路隐患, 测量线路对地、对建筑物、对树木、交叉跨越的距离;二是查设备隐患, 对客户的配电设备进行专项检查, 发现问题督促协助客户整改;三是加大一、二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管理, 分组互查, 确保保护器正常可靠动作;四是针对线路下树木, 积极与村、街道办协调, 及时高效清理路障, 打造出了线路绿色走廊。

物流服务平台 篇8

物流环节集成模式

物流环节集成模式也可以称为供应链信息系统模式,就是在物流一体化过程中为企业决策起到支持作用,而且它还能实时反映物流企业在物流运作各环节以及执行物流相关计划时的信息,该多模块模式主要由企业资源计划或者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通信、企业计划执行、企业工作运营计划等系统组成,具体如图1所示。

物流环节集成模式好像是一条线讲个独立运行的物流环节串联为整体——供应链,在这样一条供应链上需要具有物流(或产品)交易、物流以及生产管理控制、物流决策、物流规划等四种功能,这与之前企业在实践中形成的“大而全”观念相左,庆幸的是目前所有企业以及其管理参与者都已经知道了任何企业一味追求“大而全”,最终结果就是被市场淘汰。另外可以将供应链信息系统看作供应链上成员企业各种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也就是在共享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构建服务整个供应链的全程物流服务公共信息平台,在该平台上,参与的企业能够进行提交订单、在途货物信息、库存查询、产品销售情况、资金结算等各种活动,同时有效整合信息资源,以提高供应链上所有成员企业的竞争能力。

物流协同模式

根据目前我国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的经验来看,建设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企业与政府共建、企业全资建设并运营等方式。可见,全程物流服务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需要政府、行业、企业三方共同建设,不过只是需要根据现实情况,采用相应的构建模式。其中企业与政府共建模式可以称之为协同模式,该模式是可以避免由政府或者企业单独运营带来的弊端,拥有政府或者企业单独运营具有的优点,可谓取两者之长,补两者之短。具体的建设实践中,根据政府与企业在建设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可以将该种模式划分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方式。目前,陕西物流服务公共信息平台使用前者——“自上而下”的方式,具体见图2,这种方式在前期基本上是由政府主导制定物流服务公共信息平台的规划,并要协调准备参与的企业开展投资、分工等行为,基本上是使用股份制的方式确定投资企业的权利与义务,而且也要进行宏观管理,政府需要根据物流市场情况制定该平台的信息资源服务指导价格,并要确定相关的政策引导物流等相关企业使用该平台,该模式在平台建设后期,参与建设的企业将成为该平台运营的主要管理者,并根据股权情况分享收益,承担风险,还要在平台管理过程中确定相对稳定的运营模式,可以考虑建立平台准入规则,以及吸纳物流及相关企业会员等手段。

一站式服务模式

这种全程物流服务公共信息平台的一站式建设模式,目前在口岸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中较为常见,在这种模式中无论是政府还是物流相关企业,都能够在该平台上发布或收集信息,开展相关的业务,在该平台上物流相关的各节点需要互联互通,之间信息必须无障碍交换,相对透明,这样可以在应用这种一站式平台服务模式的口岸实现航港与空港以及空、航、铁、公等多式联运间的E D I业务,还可以实现“无纸化”贸易物流等相关通关环节。可见通过建立这样的一站式物流服务公共信息平台,能够实现政府远程监管,企业间信息快速交换,在整合物流信息资源的同时,能够扩到企业业务覆盖范围,改善物流服务质量。建设目标是通过交通电子口岸分中心、港航E D I中心的网络互联和数据共享,为运输和物流企业以及相关利益人提供准确、高效的信息服务,促进国际运输和物流便利化。一期目标是实现国际集装箱船动态信息共享和查询服务。此后,逐步实现集装箱动态信息等运输信息共享和提供查询服务。

一站式全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中,口岸物流信息平台具有数据传输、信息增值、电子商务、决策辅助、安全管理以及后台管理等六大系统,具体的功能如下:

信息数据优化包括数据监管、信息数据标准化以及分配,具体负责相关的数据转换、传送与电子票据的转换、传送、追溯等,标准化信息数据后,需要将标准化的数据打包并传送给需求者,同时不间断的监控信息。

连接外网主要是要获得行业相关的信息或者是新闻,另外也包括具体的业务指导,因此需要具有资讯发布板块用来发布行业新闻、政府公告等内容;需要业务信息板块发布货主货物信息、运输企业信息、采购招标信息等;需要业务指导板块发布如何办理相关的业务和流程说明;需要电子商务板块提供在线撮合与交易功能,具体有订舱服务、船只管理、申报检查、中转申报、空车配货、在线竞标、货源管理、相关货物或者是业务追踪以及其他一些增值服务;还需要充分挖掘数据库,分析市场需求、运输能力、运输价格、货运品种、企业市场占有率、市场预测等,为平台上的企业提供辅助决策功能。

在内网建设中,主要包括海关在线业务系统,该系统要进行国际中转以及进出口岸的检查检验;海事局网上申报管理系统,该系统需要具有船只申报管理,危险货物上报备案等功能;另外对平台上的企业而言,需要能够发布招投标信息,并且能够在线实现相应的功能;在物资采购管理系统中,需要能对供应商进行管理,并且实现网上议价功能;在对应的港口业务中,需要实现船只引导、订舱、码头管理等功能,还需要对运力、集装箱量、订舱等进行分析,另外对货主管理要实现在线货物监管、港口业务船舶进出单证流转等。

物流服务平台 篇9

关键词:社区信息化,社区服务,构建策略

1 社区信息化概念界定及研究意义

1.1 社区信息化内涵

社区一词最早来源于社会学, 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其1887年出版的《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 最早提出了“Gemeinschaft”即社区的概念。其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 并由于地理位置、学术背景、个人差异等因素, 其概念也进一步泛化,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美国学者普遍支持的:社区是一个群体, 它由彼此联系、具有共同利益或纽带、具有共同地域的一群人组成;还有日本学者认为:社区具有一定的空间地区, 它是一种综合性的生活共同体。

基于国情和政策的需要, 中国民政部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 (中办发[2000]23号) 中首次明确界定了“社区”的概念: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进行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它的管理机构是社区居委会, 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本文所研究的即是这种物理层面上的社区。

随着网络信息化对社会的冲击, 被称为小型社会的社区, 也必然受到信息化所带来的巨大影响。那么, 是被动地经受信息化的冲击, 还是主动寻求改变, 以适应信息化的到来, 寻求更大的发展?针对这个问题, 国家从战略角度上予以了回答。自2005年以来, 由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现工业和信息化部) 牵头协调, 会同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安部等多个中央部委积极推进社区信息化相关工作。民政部与国信办也共同界定了社区信息化的概念:社区信息化是在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下, 以居民需求为导向,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 开发利用社区信息资源, 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的过程。

这些政策和行动都充分显示了社区信息化在当前社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因此, 要在政策基础上深入分析社区信息化的内涵, 把握其本质属性, 这对于把握信息化社区的研究方向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2 社区信息化建设意义

社区信息化建设在经济社会逐渐转型、信息技术日益成熟以及共享、融合、互联互通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迈开了坚实的步伐。[1]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地方政府、社区负责人等按照政策指示确实在做着社区信息化工作, 但要问到为什么这么做, 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却未必能得到很好的回答。因此, 弄清楚为什么而做, 对于下一步工作做什么、如何做都有着非常大的指导作用。

2007年, 民政部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共同起草的《关于推进社区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中, 明确提出了社区信息化的三个有利于, 即:“有利于提高社区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工作效率, 促进社区居民自治, 沟通社情民意, 化解社区矛盾;有利于增强政府科学决策能力, 促进跨部门的业务协同, 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有效覆盖到社区;有利于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提升社区服务发展水平, 改善服务质量, 方便居民生活。”这从政策高度指明了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中国信息年鉴———2007》则将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宏观意义定义为:是社会信息开发利用的基础、是加快社会建设的手段、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信息化工作的检验尺度。[2]如此明确地提出满足政府、公众、企业与社会多重需求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定位, 是从我国国情出发作出的最恰当的意义表述, 也是在社区信息化建设中必须要牢牢把握的方向。

2 社区服务概念及特征

2.1 服务及社区服务

服务一词在生活中并不陌生, 但它的定义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衍变期。从1960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 (AMA) 定义的“用于出售或者是同产品连在一起出售的活动、利益或满足感”到1990年格鲁诺斯给服务下的定义“服务是以无形的方式, 在顾客与服务职员、有形资源等产品或服务系统之间发生的, 可以解决顾客问题的一种或一系列行为。”[3]在我国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服务是指通过提供必要的手段和方法, 满足接受服务对象需求的过程。[4]它强调服务是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要以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宗旨。

社区服务作为服务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在秉承服务定义的同时, 又有着其独有的概念界定。国家发改委和民政部在《“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中对社区服务体系的定义是:社区服务体系是指以各类社区服务设施为基础, 以社区居民、驻居单位为服务对象, 以满足社区居民公共服务和多样性生活服务需求为主要内容, 政府引导支持、多方共同参与的服务网络及运行机制。[5]这个定义在“服务”定义的基础上明确了“社区服务”中的服务提供者和享受服务的对象, 并进一步细化了服务的内容, 为社区服务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截至“十五”末期, 全国社区服务中心已达8 479个, 一般社区服务设施194 796个。据不完全统计, 截止到“十五”末期, 全国已有社区服务专职工作人员30多万人, 兼职工作人员50多万人, 社区服务志愿者1 600多万人。服务对象也从传统的老年人、残疾人扩展到全体社区居民。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也被逐步应用到社区服务中。这些都是在社区服务工作中所取得的卓越成果, 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当前社区服务功能单一、总体水平不高等现实, 需脚踏实地切实做好社区服务工作。

2.2 社区服务特征

传统的社区服务就是一个社区为满足社区成员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而提供的一种支持性活动。其一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这种服务不是完全的自发性行为或者自愿性行为, 而是有系统有组织的服务体系。传统的社区服务中, 确实不乏很多自由组织的身影, 他们从自己本身的需求出发, 往往能更好地贴近社区成员的需要。但这种服务形式由于资金短缺、专业人才匮乏、管理者注意力转移等原因往往很难取得持续的服务效果。由政府或企业出面, 能够更加系统地组织资源, 建构持续长久的服务体系。

(2) 这种服务区别于一般的社会经营性服务, 它往往是完全免费或低收费的服务形式。社会经营性服务, 其提供服务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酬劳, 或通过服务创造某种环境, 以促使受服务者接受其它派生项目, 从而获得利益。而社区服务是服务组织基于社区成员的需要, 采用互助或共助的形式予以服务, 这种服务往往是完全免费或低收费的, 因而更受社区成员的欢迎。

(3) 这种服务针对的是全体社区成员。这里面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社区服务的对象, 即享受服务的客体是全体社区成员, 只要满足一定条件, 就应该享受到特定的社区服务项目;二是社区中的成员也应该成为社区服务的主体, 即在享受服务的同时, 社区成员也应该以提供者的身份为社区服务作出贡献。这也是社区服务免费或低收费背景下必然要作出的选择。

3 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构建策略

社区信息化服务作为传统社区服务的衍生形式, 在继承其本质特征的基础上, 由于其信息化的特定环境, 必然有其独有的特质, 这是区别于其它社区服务形式的本源属性。在这里笔者以“芜湖96365老年社区现代服务平台”为例, 探讨当前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构建的基本策略。

3.1“96365”服务平台

在分析其结构之前, 首先需要对该平台有一个认识。“芜湖96365老年社区现代服务平台”是针对中国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 满足老人群体的特殊需求, 以云呼叫中心为核心, 以本地资源有效聚合为依托, 采用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技术、手机基站定位技术等, 将智能服务终端、位置服务平台、社区服务资源整合在一起, 给老人提供紧急救助、远程监护、信息推送、家政事务等服务内容, 构建响应及时、方便快捷、精准有效的个性化、人性化老年社区现代服务平台。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该平台本着“智慧生活, 融合服务”的理念, 以政府组织、企业操作的方式进行运营。接受服务的对象主要通过手机、电话、网络等终端进行服务需求的操作。终端的来源主要有3个渠道, 分别是政府为孤寡老人购买、子女为父母购买以及企事业单位的捐赠。提供的服务分为4个方面, 分别是社区、街道的老年活动、加盟商提供的服务、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以及志愿者组织的服务活动。

3.2 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构建策略

传统社区服务的3个本质特征是从服务组织者、服务方式和服务对象3个方面来界定的。结合社区信息化服务的特定背景, 通过对“芜湖96365老年社区现代服务平台”的调查分析, 对于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模式构建, 在以上3个方面的基础上, 还有以下几点构建策略值得借鉴。

3.2.1 政府组织, 企业运营

由于社区信息化服务具有信息技术的特征, 必然要求投入足够的信息资源, 其中既包括手机终端等硬件资源, 也包括信息资讯等软件资源。但并不是投入资源就完成任务了, 如何利用资源进行高效服务才是真正需要把握的重点。这要求服务组织者不仅要有很好的组织能力, 更要有管理、利用资源的能力。通过政府出面组织, 不仅能体现政府的统筹能力和监督服务的有效施行, 而且有利于消除社区成员对于这种新型社区服务模式的排斥感。而企业运营则能够充分发挥企业敢于创新的特点, 利用新技术为社区服务提供新的动力。

3.2.2 吸引加盟, 立体评价

“96365”服务平台的一个主要特色就是加盟商的引入。社区信息化服务作为一种虚拟技术的现实运用, 真正要做到对社区成员的服务, 还是要体现在对具体生活问题的解决上。服务平台在构建时可以吸引本地稳定的商家以加盟的形式进驻平台, 平台以资源调节的方式给有需要的社区成员安排最合适的商家进行服务, 并进行追踪, 监督服务质量。接受服务的社区成员也可对商家进行服务评价, 以此建立双方的评价机制, 引入信用评级策略, 对信誉较高的商家多推荐、多派单, 提高商家的服务热情。具体步骤如图2所示。

这种服务的操作模式不仅可以最大规模地容纳不同类型的商家加盟进入平台中, 为社区成员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服务, 而且能够扩大商家的影响力, 以半公益的性质增加稳定的客户量, 实现共赢的局面。

3.2.3 技术引领, 科学选择

社区信息化服务不同于其它形式社区服务的一个本质特征就是信息技术的运用。“96365”服务平台以安徽锐泓电子和中国电信作为技术支撑, 通过云呼叫、GPS定位、体质参数检测等技术, 支撑起了整个服务框架。这些技术都是针对具体的服务内容来应用的, 如GPS定位主要用于对接受服务者的位置确定, 以便随时掌握其动向;体质参数检测主要用于对接受服务者的身体健康指标的跟踪检测, 再将信息定期发送给加盟的医疗机构, 用于分析其身体健康状况。因此, 在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构建过程中, 根据本平台的服务内容合理选择技术, 能够极大地减少资源浪费, 并取得理想的效果。

3.2.4 共同参与, 信息培训

社区服务最终必须落实到人这一主体上, 这是根本目的。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设也要求人的作为, 其中不仅包括提供服务的人, 也包括接受服务的人。“96365”服务平台由于其所针对的服务对象是老年人, 其信息技术能力有限且学习能力不足, 因此其终端设备上都设计有最简单的一键求助, 以便进行最快捷的求助服务。而针对所有社区成员的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 要想取得更大的服务效果, 就必然要求对接受服务的对象进行相关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 以便最大程度地发挥高端技术的能力。同时作为服务的提供者, 也必须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业务能力提升, 只有多掌握此方面的知识, 才能更好地为社区成员提供专业的服务指导。

4 结语

正如中国社区信息化网站的建站标语所说, 推进社区信息化有利于社区管理创新, 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有利于社区服务创新, 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利于政府各部门工作协同, 推动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有效覆盖到社区。社区信息化是时代的要求, 交流与服务是社区信息化实践的需求。在这条道路上, 我们依然要劈荆斩棘, 不畏艰难地走下去, 为中国社区的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颖.信息化改变社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2]王颖.社区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信息年鉴, 2007.

[3]百度百科.服务[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33203.html.

[4]潘启灵.个性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生命之源[J].现代情报, 2007 (7) .

把脉物流信息平台 篇10

为什么上升至政策层面来推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呢?是因其融合了先进信息技术的同时, 强调“整合”、“共享”和“服务”的思想, 即在资源充分整合的基础上, 通过信息共享的手段, 最终将实现为物流全流程服务的根本目标。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这一概念之所以能够引起国家和全行业的重视, 正是由社会经济以及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所决定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 全国兴起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其“服务”价值是无与伦比的。应为本地乃至全国的物流企业带来便利。但是却有众多地方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不仅没有发挥其自身的作用, 反倒成为一些商业销售行为背后的直接推手, 公共信息平台实施中的类似“GPS”等的“自主选择”变成为“强行指定”屡见不鲜, 从而变相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负担。

在此, 我们不禁要问,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如何才能修成正果, 发挥出应有的效率?为此, 本刊邀请了北京明伦高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慧良、汇通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翟学魂、中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牛海东三位嘉宾参与本期话题的讨论。

模式的冲突

通过分析运输供求类信息平台样本, 从平台辐射区域来看, 既有服务某个物流市场的, 也有服务于县级市的, 有服务于省级的, 也有面向全国的。其中面向全国的信息平台关注度较高, 说明物流行业的特点具有全国联动的特点, 信息平台面向全国而不能局限在某个城市或者省份。

从平台的信息内容看, 主要以运输供求信息为主, 几乎全部涉及公路运输信息, 有些平台除了路运外还包括海运、空运、铁路的运输信息, 还有些信息平台只专注于公路运输。

《中国储运》:目前, 参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运营模式有政府主导和民营企业自营模式, 那么这两者的盈利模式有哪些不同?在你们看来, 未来我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企业制运作可行, 还是政府主导的运作模式更可行?

翟学魂:政府运作的信息平台, 应该是电子政务系统。也就是物流业中政府行政审批及监管的部分, 比如道路运营许可、海关监管等等。这部分, 应该是免费的, 因为本来就是政府的工作, 只是用技术手段来提升政府的工作效率。其他的, 都应该是企业做。

黄惠良:政府推动, 第三方实施, 市场化运作。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涉及不同的管理部门、各类物流企业及货物的供需双方, 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这需要有政府的协调和推动。物流信息平台需要采取第三方实施的原则, 确保平台具有独立性, 从而实现其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基础上, 提供有序竞争的环境, 从而满足广大客户对物流信息平台服务功能的需求。物流信息平台的经营要实行市场化的运作。为了调动主要经营者的积极性, 可以采用主要经营者持股方式, 并实行风险抵押, 使经营业绩和经营者的利益挂钩, 增加实体运行活力。

牛海东:政府主导实际上是政府投资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有投入大产出小的特点, 重点考虑为物流及其上下游企业服务的社会效益, 自身经营方面的经济效益考虑的较少, 赢利模式上大多数为免费服务, 从运作模式上看, 以专项资金一次性投入建设为主, 后续维护资金缺乏预算支持。

企业自营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主要考虑为自身主营业务的配套服务功能, 从赢利模式上会员信息服务收入、广告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 建设资金为企业自筹, 考虑到企业效益因素, 投入不大, 平台功能较为简单。

考虑到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仍属于投入大、产出少的阶段, 因此企业制运作是不现实的, 未来还是政府参与扶持企业运作较为可行, 主要有几个原因:第一, 政府参与可以提高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信用, 给信息使用者一个平台信息真实可靠的感觉;第二, 政府可以通过专项资金扶持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帮助企业活得尽可能长一些, 从而达到盈亏平衡状态;第三, 企业运作通过专门的运营团队可以保证平台信息的及时更新, 信息服务的规范和专业。

《中国储运》:目前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存在着同质化竞争的的问题, 服务模式雷同。对此, 你们有什么看法?

牛海东: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目前主要问题是赢利模式不清晰, 业务收入远远达不到预计水平, 大家都集中在基础服务功能提供上进行竞争, 小而全的信息平台很多, 专业化的信息平台较少, 对客户需求的了解停留在表面上, 细分市场研究不够, 客户感觉服务不到位, 这里面有客户经营不规范等客观原因, 有宏微观市场竞争原因, 有缺乏高素质经营人才的原因, 更有对信息及电子商务行业研究不够的原因。传统的收入、成本、利润等经营指标已经不适应现代信息及电子商务行业的评价, 而以市场规模、行业排名等相对指标评价已经越来越重要, 这种情况对经营决策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显现。

翟学魂:我感觉服务模式雷同的, 只是那些以政府为背景, 又企图市场化运作的信息平台。

政府规定企业使用的各种监管平台不计其数, 但同时又需要企业投资购置设备系统、安排人工录入数据。而事实上各平台之间又是信息孤岛, 企业需要的数据挖掘和分析从何谈起?所以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还得上ERP或者业务管理系统, 最终造成劳民伤财。

黄惠良:从调研的情况看, 目前, 国内平台的商业模式全部采取会员制+广告收入+增值服务。在会员制的方式中, 有些平台采取直接收费才能浏览或者发布信息, 这类平台通常是提供客户端软件, 客户先缴纳使用费开通账户才可以使用信息。大部分网站采取免费注册浏览和发布信息, 靠广告维持收入。也有些通过销售产品或者服务 (如GPS设备和物流管理软件) 免费赠送会员平台信息。还有些通过平台链接或者数据库共享对会员采取收费, 如与公安部身份核查数据库链接, 或者采取代销信息服务的方式收费, 比如销售天气预报订制信息。这些平台运营的商业模式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 其会员数量的局限性与物流在全国全行业信息大交流的矛盾重重, 无法取得倍数效应, 商业模式有效性不明朗, 可持续发展受限制。

价值的实现

目前国内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运营背景不一, 实际运营效果不容乐观, 尤其以地方政府、相关行业管理机构为运营主体的平台更不容乐观。近几年来, 以政府作为运营主体的平台数量呈上升趋势, 这类信息平台公信力强, 平台主要承担政策宣传、行业管理 (如监控、统计、审验等) 、业界意见收集等功能。但投资较大, 加上本地化的局限性, 无法提供以物流交易为核心的信息, 因此实用性不大, 运营困难。

另外以物流园区为运营主体的平台, 其营运方基本上是物流市场的投资方。由于营运方主要是靠租金和物业管理费为收入, 信息平台成为一个宣传本地市场或者包装企业的工具, 发布的信息仅仅局限在本地, 割裂了物流大循环与外界的联系, 从而难以成为覆盖广泛的信息平台。

与此同时, 还有以GPS服务商为主体的平台。他们在推广其产品的同时, 希望利用其GPS平台来运行物流信息。从北京和深圳某GPS服务商的物流平台运行情况看, 由于其会员多数为企业内部管理用, 物流平台信息交换的热情不高, 而且由于信息总量小只能在会员中推广无法广泛运用。

《中国储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作为政府推行的一项服务举措, 在你们看来如何才能解决资金问题, 维持平台长期运营?

黄惠良:科技支撑平台落地应用,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一个平台是否成功运营, 核心问题在于开发者自己是否喜欢使用?不懂电脑的人是否也能使用?物流从业人员是否必须使用?是否主动使用?将这四个问题作为平台研发、建设、运营的落脚点, 也是平台科技创新的关键点。通过集成创新一体化智能应用系统, 技术研发充分融合物流行业及物流从业人员工作特质、人文背景, 创新科技成果充分体现人性化、便捷式、实用性等技术特征, 科技成果涵盖GPRS、GPS、GIS、RFID、云计算、物联网等国内领先技术。从目前运营情况看, 用户服务购买的产品, 外加常规的会员费、广告费收入, 以及平台GPS系统、GIS系统、OA系统、TMS系统、WMS系统数据挖掘等资源价值, 能够为平台运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牛海东:首先,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经营者一定要选择行业内有实力的企业, 政府和企业有把平台建设好的共同利益需求;其次, 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发挥团体的优势达到多方共赢;第三, 通过专业化团队经营一个涵盖范围广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通过股权比例调整利益分配机制, 防止行业内部企业的不正当竞争, 达到提高收益的目标。

翟学魂:政府要用信息平台来提升效率, 应该政府投资。企业做的, 是市场行为, 应该由投资人承担风险。

《中国储运》:与此同时,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存在着信息孤岛的问题, 在我国各省市都有自己的物流信息平台, 处于各自为政的现象, 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与通畅。各地方性的平台之间对接与融洽已是一大难题, 在你们看来这些物流信息平台能否实现有效地链接?实现这一目标要解决哪些问题?

牛海东:今后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间、各行业信息平台间的整合和合作会更加重要, 包括数据对接等,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几点, 第一是数据标准化问题, 只要是数据转换和接口都涉及到这个问题;第二是信息准确性, 包括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信用认定和管理;第三是各种信息的整合和提高, 包括个人信用、企业信用、车辆档案等公共信息的整合和信用评价;第四是与业务系统的对接, 包括生产企业的ERP系统、仓储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运输企业的运输管理系统、电子商务平台等, 最主要的是要有一个权威的第三方企业或协会或政府来进行规范管理, 否则多家企业各搞一套, 永远也达不到信息整合的效果。

杜民:科研需要服务平台 篇11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听民声、察民情、集民智,把来自基层的真实声音和热点诉求带进两会,这是我参加本届会议的真实感受。”两会期间,福建省科技厅副厅长杜民向记者表示:在人大这个平台上,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对于科学立法与民主立法的理解,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杜民说这次参会自己带了五六个建议,其中一个就是怎样大力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因为现在国际经济形势十分复杂,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越来越严重,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的民营企业为中国大概解决了百分之五十的GDP和百分之八十的就业,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可以说民营经济在我国占据的地位是很高的。但是在经济转型中,怎样帮助民营企业向纵深发展,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杜民建议: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国家可以搞一个综合改革实验区。这样从点上做起,从局部突破,之后再向全国推广。以迅猛发展的福建泉州民营经济为例,这一地区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来自于民营经济,可以说民营经济不但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当地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难题,现在泉州地区已经成为福建省民营经济的改革实验区。福建省在民营经济改革实验区的问题上,已经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如果国家再把这一地区提升为国家民营经济改革的综合实验区,风险最小,成功率却最高。

杜民多年来一直关注两岸交流的问题,杜民说在两岸交流的建议撰写上,自己前期做了很多调研工作。杜民认为,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相比,福建还是有差距的。福建因为距离台湾近,所以做好两岸交流工作责无旁贷。现在福建每年都会召开海峡论坛,这个论坛因为定位是民间的互动,是草根间的互动,所以它的活动经费来源渠道很有限。这个论坛的作用很大,但是想把它做大的话,还需要有国家专项经费的支持。目前,财政部有一块经费,就放在科技部的台港澳办公室里。今年科技部国际合作司有专项的经费,可用于民间的港澳项目。但是现在针对民间两岸交流的项目上,国家还没有专项经费的支持,所以我今年要继续呼吁,国家要设立一个专项的经费,用于发展两岸民间交流的项目,以更加有利于两岸的和谐与发展。

另外,对于“要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杜民认为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深入探讨,因为它说起来容易,但是怎么做却是一个关键。杜民说,现在有一种最简单的做法,那就是把所有的科研经费都给企业,但是这时企业是不是就能够变成技术创新的主体了呢?杜民觉得这种做法值得商榷。

杜民认为,国家要建立面向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这个平台要帮助企业解决共性关键技术,因为如果把科研经费只给一家企业的话,企业间是竞争的关系,它不可能把科研经费拿出来让大家共享,这样政府的投入,就达不到所需要的最大效益。为此政府要想达到最大的效益,就必须建立起一个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好政策的出台,让企业的研发从国家的政策中得到实惠,这样才能真正能发挥平台激活企业的作用,企业才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物流服务平台 篇12

近年来提出的基于物联网和基于云计算的物流信息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因此在这个背景下,很多物流企业运用云计算模式来构建公共物流服务平台。

云计算的使用给许多行业特别是物流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由于云计算自身的原因及网络安全缺陷,致使物流服务平台存在安全隐患。云计算在物流服务平台应用中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云计算物流服务平台发展的瓶颈。因此,提出云计算物流服务平台的安全框架、采取合适的安全策略保证数据的安全显得非常迫切。

1 云计算物流服务平台的框架设计

近年来,雅虎、谷歌等公司都在大力开发云计算的相关技术[1]。云计算是虚拟化、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软件服务和效用计算等概念混合演进的结果。它将带来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通过云计算,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计算机等设备,利用网络获得所需硬件、软件资源,方便、快捷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服务。从用户的角度看来,“云”中的资源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购买和使用。

1.1 企业在云计算环境中搭建物流服务平台的优势

云计算服务平台实际是一个功能强大的云网络,连接大量并发的网格计算和服务,可利用虚拟化技术扩展每一个服务器的能力,将各自的资源通过云计算平台结合起来,提供超级计算和存储能力。

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可利用虚拟化技术将硬件、软件和平台等资源集成起来,可在短时间内帮助物流企业搭建适合的物流服务平台,企业用户只需根据使用的资源数量进行付费,平台资源的维护工作则由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完成,因此可以减少搭建平台的人员和设备的投入,并大大降低物流企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的成本。

云计算可以帮助企业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进行日常的商业活动。用户可以利用手机、计算机等设备通过网络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商品的库存、运输等业务活动。企业员工甚至可以将任务带回家完成。

云计算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各个物流企业可以利用云计算所提供的强大协同工作能力实现物流信息资源的共享[2]。云计算平台可以根据物流企业的需求动态伸缩,将多个物流企业信息化的资源共享,减少建设单个物流服务平台的时间和资金。

1.2 云计算物流服务平台框架设计研究

现有的物流企业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统,不可能一次性的切换到云计算服务模式下,是一个循序渐近的过程。因此,根据现有的情况,并结合云计算、SaaS和SOA等技术,企业可采用如图1所示的物流服务平台的基本框架。

1)物理资源池

物理资源池包括网络、存储设备、服务器等硬件资源,这些分布式的资源通过网络虚拟化连接到一起,共同构建云计算物流服务平台。

2)基础设施服务

其服务方式为在网络上提供虚拟存储,客户根据实际存储容量支付费用,将内存、存储和计算机能力形成虚拟资源池作为计量服务提供给客户。

3)平台即服务

在该层次,对物流企业提供开发环境、服务器平台等服务,物流企业可在此平台上定制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并且可以通过互联网传递给其他用户。

4)软件即服务SaaS

平台服务提供商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服务器上,用户根据需求通过网络向服务提供商订购应用软件服务,服务提供商根据用户定制软件的数量、时间等因素收费。在本层次可提供货物跟踪、库存管理、物流监控和智能配送等服务。

2 基于云计算的物流服务平台安全问题

在传统的物流服务平台中,服务提供商只提供架构和网络,其余的设备均由物流企业自行提供,包括服务器、防火墙、软件和存储设备等。企业所有的物理设备和软件系统有完全的控制权,对于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技术上都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定制。但在云计算环境下,云计算是基于SOA的提供公共计算的网格计算平台,把软件、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作为个服务提供大众使用,同时收取相关的使用费。这是计算机世界思维巨大转变,将会影响未来发展的重大创新,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1 云计算物流服务平台的安全隐患

云计算的特点导致现有的安全技术不可能完全解决其带来的安全问题,具体如下:

1)传统的安全域的划分无效;传统模式可通过物理上和逻辑上的安全域定义,可以清楚地定义边界和保护设备用户,但在云计算平台中由于任务分割和分布式处理而无法实现。

2)对数据进行访问时需要进行权限控制。用户应该能够控制谁能访问自己的数据。每次对数据进行访问时需要进行用户认证与授权,并对用户的访问情况进行审查。

3)用户数据在存储上的安全性。云计算物流服务平台要求物流企业将商业信息存储在云服务器中,物流企业失去了对敏感信息的监管权,因此,如何保证企业敏感数据的安全性成为该平台急需解决的问题。

4)用户数据在运行和传输时的安全性。用户数据在运行(数据加载到运行时系统内存)和传输(包括在云计算中心内部网络以及互联网上的传输)时不会被他人查看或更改。

5)数据的迁移性。当所使用的云提供商因为倒闭需要更换云提供商时,能否将企业现有的数据安全、完整的迁移到其他云提供商。

6)数据的完整性。需要保证数据在任何时候都保持不变,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损坏。

由于云计算物流服务平台的复杂性、用户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3],云计算平台中数据安全性问题是制约平台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策略来保证云计算环境下服务器间的通信安全、对用户的访问权限进行有效控制、实现数据的完整存储和安全传输,保证云计算物流服务平台在复杂环境下可靠、安全的运行。

2.2 云计算物流服务平台的安全策略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安全隐患,基于云计算的物流服务平台应具备以下安全措施:

1)在云计算物流服务平台中划分多等级安全域,每级安全域增设全局与局部映射关系,不同安全域之间的交互操作需经过身份验证;

2)保证通信安全:通信过程中采用SSL、VPN、PPTP等安全方式保证在物理资源池与云计算平台、用户与云计算平台之间的通信安全;

3)多种授权方式:针对不同的平台用户,通过权限和角色的映射机制来提供多种授权方式,保证云计算平台数据的访问安全;

4)认证需求:提供完整单点登陆认证,代理、协同认证、资源认证,不同安全域之间认证等复杂方式,满足用户动态性要求[4];

5)云端数据的安全保证:为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将数据进行分类,对不同安全等级的数据提供多等级的加密算法,根据数据的安全等级提供不同的保护措施。

3 基于云计算的物流服务平台安全框架

基于云计算的物流服务平台采用统一管理的系统资源为客户提供各种资源服务[5],每个客户在属于自己的虚拟资源下运行相关程序。用户可以控制这些虚拟资源的安全策略,而服务提供商需要确保这些虚拟资源之间是通过一定技术手段相互隔离的,如图2所示。

基础安全服务和架构定义包含了物流企业安全框架中的三个核心的基础技术架构和相关服务:用户认证和授权、云平台应用安全和云平台通信安全,分别从云计算物流服务平台的三个层次进行安全控制。如图3所示。

以云计算物流服务平台的信息安全框架为基础,按照云计算物流服务平台的安全策略要求,可以对照表1进行框架的具体实现。

1)身份认证与授权。通过系统的认证和授权使得合法用户进入系统并访问数据,保证资源免受非授权用户的访问。通过集中化的身份访问管理,云计算的使用客户能以一种基于标准的方法保护那些影响生产效率的资产和信息,并且使企业能够满足安全需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避免风险。

2)云平台应用安全。确保基于云计算物流服务平台的应用安全的措施主要包括两点:数据隔离与加密和分级安全控制。云计算物流服务平台存储客户数据可采用两种方式实现:提供统一共享的存储设备,或者提供单独的存储设备。共享的存储设备可通过存储映射等功能确保数据的隔离性;单独的存储设备从物理层面隔离保护了客户的重要数据。

云计算物流服务平台中的数据加密采用如下形式:首先在用户端实用用户密钥对数据加密,然后上传至云计算环境中,再使用时再进行解密,这样可有效避免将解密后的数据存放在任何物理介质上。数据加密可采用对称加密、公钥加密等比较成熟的算法[6]。

分级安全控制是用来规范服务提供商的一种方式,使得用户数据不至于通过提供商的某一个人就能获取,从而提升服务运维的安全性。

3)云平台通信安全的主要措施主要为网络隔离[7]。可以使用VLAN、VPN、HTTPS/SSL等技术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和隔离性,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为了确保云服务器端数据的安全性,基于云计算的物流服务平台必须具备数据备份、恢复功能。此外,用户可以选择多个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选择不同地点的数据中心提供的服务,这样可保证自身业务不受云端服务提供商的限制。

4 结束语

基于云计算物流服务平台框架在实现企业数据共享的前提下,不需要物流企业购买物理设备,只需按照企业需求租用服务,可以减少物流企业在建立物流服务平台中的资金和人员的投入,降低企业成本。云计算物流服务平台的安全框架分别从用户认证和授权、云平台应用安全和云平台通信安全三个层次进行安全控制,可以有效地保证物流企业数据的安全,达到了物流企业对基于云计算物流服务平台的安全策略要求。但是仅从技术角度出发探索解决基于云计算的物流服务平台的安全问题是不够的,需要信息安全学术界、产业界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陈全,邓倩妮.云计算及其关键技术[J].计算机应用,2009,29(9):2562.

[2]俞华峰.基于云计算的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J].科技信息,2010,1:443.

[3]冯登国,张敏,张妍,徐震.云计算安全研究[J].软件学报,2011,22(1):71.

[4]郭乐深,张乃靖,尚晋刚.云计算环境安全框架[J].博士之窗,2009,(7):62.

[5]朱近之.Smart Cloud Computing[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227.

[6]李虹,李昊.可信云安全的关机技术与实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110.

[7]John Rittinghouse,James Ransome.“Cloud Computing:Implementation,Management,and Security”[Ml,Boca Raton:CRC Press,2009 March.

上一篇:实施标准化下一篇:体育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