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肺炎

2024-10-08

糖尿病合并肺炎(精选10篇)

糖尿病合并肺炎 篇1

糖尿病是目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糖尿病发展后期, 可出现各类并发症, 其中肺部感染是较为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 并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常规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炎时, 首先应将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范围之内, 并应用抗菌类药物进行镇咳、平喘、退热等治疗。但由于老年患者自身体质差异, 常规治疗效果往往受到一定限制。权威文献指出, 氨溴素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炎效果显著, 且不良反应较少[1]。为更好探究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对糖尿病合并肺炎临床效果, 本文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96例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96例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男51例, 女45例, 年龄45~79岁, 平均年龄 (66.8±5.7) 岁, 平均糖尿病病史 (5.2±3.9) 年。以上患者均符合Ⅱ型糖尿病和肺炎相关诊疗标准。排除标准:①药物过敏者 (或对氨溴素过敏者) ;②严重心功能不全、肝肾疾病或其他基础疾病者;③年龄>80岁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48例) 和对照组 (48例) , 观察组男27例, 女21例, 平均年龄 (67.1±5.8) 岁, 平均糖尿病病史 (5.3±3.9) 年;对照组男24例, 女24例, 平均年龄 (66.1±5.7) 岁, 平均糖尿病病史 (5.1±4.0) 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病史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镇咳、平喘以及退热等对症治疗, 并进行营养支持, 口服二甲双胍将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对照组患者应用抗菌药, 头孢替安2.0 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 静脉滴注250 m L, 1次/天。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 L静脉滴注, 2次/天。两组疗程均为5 d。

1.3 指标观察:密切监视两组患者体温、呼吸、咳嗽、咳痰等症状, 并及时进行记录。同时观察患者肺外症状, 包括呕吐、皮疹、腹痛、腹泻等。

1.4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咳嗽、喘息等症状消失, 体温恢复正常, 肺部听诊正常, X线片显示肺部阴影全部吸收;显效:主要症状明显改善, X线片结果接近正常;有效:咳嗽、喘息等症状有所缓解, 肺部听诊痰鸣音减轻, X线片显示肺部阴影部分吸收;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甚至严重;总有效率= (痊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录入到SPSS 18.0统计软件中, 数据均采用%表示, 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值检验, 检验标准为α=0.05, 当P<0.05时, 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改善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患者血糖水平不存在较大波动。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外症状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X线胸片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注:★χ2=7.618, P =0.02

2.2 临床疗效比较:经过对应治疗后, 观察组痊愈26例, 显效12例, 有效6例, 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痊愈12例, 显效5例, 有效18例, 总有效率为72.9%。分析认为, 两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是目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多发病, 高血糖状态易引发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 进而出现代谢紊乱。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繁殖, 可导致血浆渗透压逐渐升高, 并对白细胞吞噬能力产生抑制作用, 减少机体抗感染能力。糖尿病患者易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 , 合并CAP后, 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无力等症状。权威文献报道, 多种因素会制约抗菌药物治疗效果, 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病死率[2]。氨溴索属于新型痰液溶解类药物, 能够有效分解气道黏液, 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体分泌, 并对黏液腺分泌产生抑制作用, 降低痰液黏度, 促进肺炎患者及时将不良分泌物排出。同时, 氨溴索能够促进咽鼓管剂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 改善纤毛运动功能, 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有效抑制炎性因子分泌, 减缓患者局部炎症等不良反应。另外, 氨溴索也能够发挥抗炎、抗氧化作用, 并对多种病毒性微生物产生抑制作用, 增强患者白细胞吞噬功能, 进一步对人体机体起到保护作用。氨溴索对肺功能有一定保护功能, 可通过减少炎性细胞浸润, 阻碍肺泡上皮功能损伤。与常规抗菌药物联用, 可对抗生素产生协同效果, 进而增加抗生素治疗效果, 提高患者治愈率。

本研究观察组患者应用氨溴索+抗菌药物 (头孢替安) 进行治疗, 常规用药5 d后, 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外症状好转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 与权威文献报道结果相符[3]。说明氨溴索能够对肺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在缩短治疗时间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观察组48例患者在常规抗菌药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 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7%, 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抗菌药物治疗, 且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进一步说明氨溴索+抗菌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炎, 患者血糖水平不会受到较大影响, 具有良好依从性,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氨溴索合并抗菌药物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96例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应用抗生素—头孢替安进行治疗, 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氨溴索,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患者血糖水平不存在较大波动。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7%, 明显高于对照组 (72.9%) ,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好转时间、肺外症状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及X线胸片好转率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 不会对患者血糖水平造成严重影响, 临床效果显著, 具有用药安全性,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氨溴索,抗菌药物,糖尿病合并肺炎

参考文献

[1]傅琼, 储苏平.不同剂量氨溴索口服液治疗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效果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 2013, 5 (13) :32-33.

[2]谢丽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氨溴索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临床疗效[J].糖尿病新世界, 2014, 4 (2) :52-53.

[3]许勇军.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 2014, 8 (4) :154-155.

糖尿病合并肺炎 篇2

关键词 老年肺炎 急性左心衰 早期诊断

资料与方法

肺炎诊断:胸部X线、双肺CT、血常规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均符合老年肺炎的诊断标准。急性左心衰诊断:根据胸部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并结合临床表现,均符合老年急性左心衰的诊断标准[2]。54例老年肺炎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男38例,女16例,平均年龄70.2岁。发病前心功能控制良好。54例无肺炎的老年急性左心衰,男31例,女23例,平均年龄69.8岁。54例单纯老年肺炎,男34例,女20例,平均年龄70.6岁。3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老年肺炎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组、无肺炎的急性左心衰组、单纯老年肺炎组,3组患者基础疾病(冠心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风湿性心瓣膜病、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糖尿病)例数分别为:16例,12例,9例,2例,3例,2例;28例,10例,5例,5例,2例,4例;23例,13例,10例,1例,2例,5例。

老年肺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应用敏感抗生素基础上采用常规利尿、强心、血管扩张剂治疗,无肺炎的老年急性左心衰,给予常规利尿、强心、血管扩张剂治疗。单纯老年肺炎患者,给予敏感抗生素,增强免疫治疗。结果采用X2检验。

结 果

3组患者临床特点对比分析见表1。

讨 论

老年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诱因是呼吸道感染。①老年人免疫力下降,易患呼吸道感染,老年肺炎与急性左心衰的临床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且典型症状不明显,因而老年肺炎合并急性左心衰竭,临床上易被忽视。②老年人反应差,部分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可完全无症状或主要表现为心力衰竭诱因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如表现为肺部感染而漏诊心力衰竭[2]。③老年人早期心力衰竭症状、体征不典型,出现肺水腫时方引起临床重视。有的长期卧床,活动少,发生左心衰时仍可平卧,甚至肺水肿时也无呼吸困难[3]。④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发生率较高,早期多无明显症状。⑤部分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记忆和判断能力差,病因描述不清。

当临床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考虑是否存在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可能:①加强抗感染治疗后,发热等症状有所减轻,而呼吸困难加重;②当X线片显示有肺部阴影,但并不至于导致呼吸衰竭,肺炎症状不重却表现出明显的呼吸困难;③肺部阴影明显而体温不高、血象不高,此时应进一步检查心功能,无条件时可酌情给予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剂治疗。

参考文献

1 张克智.老年人左心衰的诊断与临床诊断.实用老年医学杂志,1997,11(3):101.

2 徐桂丽,周杰,吕祥英.老年人心力衰竭20例误诊分析.山东医药,2002,1(42):63.

糖尿病合并肺炎 篇3

关键词:老年重症肺炎,糖尿病,抢救,治疗

重症肺炎是呼吸内科常见重症疾病, 是老年人临床死亡病因第五位, 紧随恶性肿瘤[1]。老年重症肺炎起病急, 来势凶猛, 治疗预后差, 死亡率高, 抢救与治疗方式有限, 临床效果不佳。老年糖尿病患病率占老年人群总数的8%~10%, 这一方面是由于医疗早期检查糖尿病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推广, 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造成的。因而, 老年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越来越多[2]。老年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肺部感染, 很容易引起重症肺炎。老年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在肺炎发病期间, 患者体内血清血糖水平波动大, 造成患者肺部炎症的控制不佳;肺部炎症的恶化, 又加重血糖的升高, 两者互为因果, 使病情形成恶性循环[3]。临床上采用机械辅助通气、消炎、补液、降糖、对症支持治疗, 密切观察患者临床生命体征变化, 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依据患者痰培养与血培养, 合理利用抗生素是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的关键[4]。现对本院收治的38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抢救与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的病例38例。患者年龄60~89岁, 平均年龄 (68.00±7.53) 岁, 其中男21例, 女17例。老年重症肺炎临床诊断标准参考, 美国感染疾病学会胸科分学会2007年制定的重症肺炎诊疗指南。糖尿病诊断参照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中糖尿病病程2~55年, 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5例, 男4例, 女1例, 此次重症肺炎发病前无糖尿病肾病, 平素血糖控制较好;2型糖尿病患者33例, 病程2~25年, 既往使用口服降糖药或加用胰岛素皮下注射, 血糖控制良好, 发病前无糖尿病肾病史。入选病例临床表现出现呼吸功能衰竭需要机械通气22例 (57.89%) , 出现脓毒败血症休克25例 (65.79%) , 急性肾衰竭16例 (42.11%) , 电解质异常紊乱35例 (92.11%) , 高血糖高渗性昏迷12例 (31.58%) 。

1.2 影像学检查

本报道研究对象入院时肺部螺旋CT检查提示, 一侧单肺双肺叶受累5例, 占13.16%;一侧单肺多肺叶受累22例, 占57.89%;双肺多肺叶受累11例, 占28.95%。

1.3 实验室检查

28例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0.0×109/L, 36例中性粒细胞百分率>75.0%, 仅有2例血常规示白细胞数及分类正常, 未提示体内感染迹象。患者入院时血糖12.8~40.6 mmol/L;血尿素氮 (BUN) ≥7.0 mmol/L者12例;凝血功能异常者3例。呼吸功能检测显示, 氧合指数 (Pa O2/Fi O2) <250者11例。入院后分别进行深部痰培养及血培养, 然后根据痰及血培养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使用方案。痰、血培养病原菌提示:肺炎链球菌16例, 嗜肺军团菌5例, 流感嗜血杆菌3例, 肺炎克雷伯杆菌2例, 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 合并白色隐球菌感染2例, 合并曲霉菌感染2例, 病因不明11例。

1.4 治疗方法

入院评估患者一般情况后, 对于出现呼吸功能衰竭、合并有脓毒血症休克或出现意识障碍患者立即给机械通气, 维持呼吸道通畅, 避免胃内容物返流误吸入肺内。使用大量血管活性药物, 维持患者血压在正常水平, 恢复正常体内血容量, 保护肾功能。持续胰岛素静脉滴注, 根据血糖结果适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在药敏结果未出来前, 给予大剂量头孢曲松钠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 2~3次/d。药敏结果出来后, 适时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抗生素治疗每隔3d对患者临床情况评估, 主要症状改善后3~5 d内停止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治疗不宜使用广谱的第三、四代头孢菌素, 易产生超级耐药菌株, 对后续治疗不利。对于合并真菌感染者, 加用抗真菌药物。积极给予患者氨基酸、脂肪乳及白蛋白营养治疗, 避免低蛋白血症出现。对于患者体内酸碱电解质代谢紊乱, 注意补钾补镁, 宁酸勿碱。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38例患者, 治愈8例 (21.05%) , 好转出院20例 (52.63%) , 无效或死亡病例10例 (26.32%) 。10例死亡病例, 平均年龄 (75.00±3.62) 岁, 和非死亡病例比较, 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明患者年龄越大死亡率越高。在患者糖尿病种类及病程方面比较, 死亡组与非死亡组比较, 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死亡病例肺部螺旋CT均提示双肺多肺叶病变, 且合并有氮质血症, 其中使用机械通气者有5例, 7例有凝血功能障碍。在使用机械通气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方面, 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 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10例死亡病例病原学未检测出病原菌, 抗生素治疗效果差, 与存活者组比较, 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通过对本院38例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的抢救与治疗经验的复习, 该病病死率高, 部分文献报告该病病死率达到50%。本研究实验对象病死率达到26.32%, 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有关。该病治疗关键有三方面: (1) 选择针对性强、大剂量抗生素, 控制肺部炎症。抗生素的种类剂量选择要根据血培养及深部痰培养结果来确定。本研究要比以前单独血培养确定病原微生物要敏感得多, 也更准确[5]。这是本研究患者治愈率高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中死亡病例由于血培养、痰培养结果均不明, 造成患者使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 有6例最后产生超级耐药菌株, 最后不治身亡。另4例由于抗生素使用不足, 病情发展迅速, 造成患者出现弥满性血管内凝血 (DIC) , 最后因肺出血死亡。 (2) 早期使用机械通气[6]。该病患者糖尿病病程较长, 且有其他慢性合并症, 一旦出现肺部炎症, 极易出现呼吸衰竭。改善患者呼吸功能, 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基础。 (3) 血糖控制[7]。糖尿病患者在全身炎症状态下, 极易出现高糖高渗状态, 血容量相对减少, 易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低血压等严重合并症。另一方面, 在病情发展过程中, 由于使用过量的胰岛素导致酮症酸中毒也可出现。所以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在输注胰岛素过程中, 特别在出现电解质紊乱的时候, 要注意低钾低镁现象发生引起的心律失常, 最后导致患者死亡。

综上所述, 老年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抢救与治疗关键是合理选用抗生素, 早期机械通气, 合理控制血糖水平。

参考文献

[1]邓美玉, 张令晖, 贾玉冬, 等.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死亡危险因素分析.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 28 (15) :1495-1498.

[2]周慧, 王长连, 陈惠兰.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 (13) :2450-2452.

[3]付静.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防治体会.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9, 16 (2) :118.

[4]刘艳萍, 廖建宁, 许圣威, 等.老年糖尿病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病原学特点及治疗.临床肺科杂志, 2011, 16 (1) :57-58.

[5]李求兵.老年肺炎的治疗.中国全科医学, 2004, 7 (6) :401-402.

[6]蹇在金, 廖纪南.老年人肺炎的病因与临床.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4, 23 (10) :758-760.

糖尿病合并肺炎 篇4

【关键词】 小儿肺炎;心力衰竭;护理

【中图分类号】R726.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466-01

前言

小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疾病,如治疗不及时则容易在小儿肺炎的基础上并发心力衰竭[1-2]。发生心力衰竭则有可能危及患儿生命安全,治疗后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儿的健康。因此,为了进一步研究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最佳护理方案,我院选取了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患儿的相关指标。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88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 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4例,男性患儿22例,女性患儿22例,年龄1~4岁,平均年龄(2.13±1.08)岁;病程8~15天,平均病程(11.32±3.63)天。对照组44例,男性患儿20例,女性患儿24例,年龄1~5岁,平均年龄(2.89±1.48)岁;病程7~14天,平均病程(10.93±3.71)天。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具体如下:(1)高热护理。对患儿的头部进行物理降温,避免发生脑部并发症。护理人员以随时为患儿测量体温,患儿体温高于38.5o时给予物理降温,如采用冰袋冷敷额头或用温水擦拭颈部、手心等方法,体温高于39o时立即汇报医生给予抢救。随时测量观察体温变化。(2)呼吸道护理。由于患儿发生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时,肺部有效通气量降低,需增加心脏氧量,所以患儿对呼吸道通畅的要求也就更高。应保证患儿居住室内气体的流通,温度和湿度保持在利于呼吸的状态,可降低因温度变化引起的感冒風险。护理人员应定时为患儿更换体位,患儿取卧位时,护理人员将其头肩部抬高30~60o,便于肺部气体交换和排出呼吸道分泌物。(3)饮食护理。嘱咐患儿家长避免让患儿食用刺激性以及易产生气体的食物,给予患儿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注意少量多餐。良好的饮食干预能够增强患儿的免疫力,有助于患儿恢复体力。(4)吸氧护理。患儿取半卧位,将床头抬高约45o,持续进行0.5~1L/min鼻导管湿化吸氧,将鼻腔分泌物清理干净,为防止异物吸入,将患儿头部偏向一侧,如有必要则负压吸痰。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如监测病情、观察一般生命体征、保证呼吸道通畅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呼吸频率、心率、肝肋下增大程度等指标,并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采用( 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P<0.05表示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经过护理,两组患儿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患儿护理后的呼吸频率、心率、肝肋下增大程度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呼吸频率、心率、肝肋下增大程度比较( X±s)

组别 例数呼吸频率(次/min) 心率(次/min) 肝肋下增大程度(cm)观察组 44 护理前 72.46±3.47203.49±8.61 3.31±0.37 护理后 34.53±16.43* 130.75±24.99* 0.82±0.35*对照组 44 护理前72.50±3.49 203.54±8.59 3.35±0.36护理后 44.67±24.98 146.63±33.16 2.12±1.34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小儿肺炎是一种儿科多发病症,治疗不当易引起心力衰竭,当出现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症状,便需要通过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对患儿进行护理,才能使病情更好地得到缓解[4-5]。本文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探究两组护理临床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方法)患儿的呼吸频率为(34.53±16.43)/mim,心率为(130.75±24.99)/min,肝肋下增大程度为(0.82±0.35)cm;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患儿的呼吸频率为(44.67±24.98)/mim,心率为(146.63±33.16)/min,肝肋下增大程度为(2.12±1.34)cm,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护理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方面,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更佳,能够更好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具有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颜振兰.小儿肺炎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方法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1):1232-1234.

[2]陈兰,张丽英,钱海燕,许婷亚.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临床杂志,2013,30(03):622-623.

[3]张红梅.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04):860-862.

[4]胡京梅.30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29):2713-2714.

糖尿病合并肺炎 篇5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共101例, 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男性52例, 女性49例, 年龄 (65.13±5.34) 岁;糖尿病病程 (8.47±1.34) 年, 肺炎病程 (5.87±0.31) d。对其进行随机分组, 治疗组患者共有50例, 其中男性23例, 女性27例, 年龄61~73岁, 平均年龄64.1岁, 糖尿病病程 (7.45±1.44) 年, 肺炎病程 (5.65±0.41) d, 该组患者在常规治疗 (抗菌药物治疗) 的基础上再给予其静脉注射氨溴索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51例, 其中男性29例, 女性22例, 年龄62~72岁, 平均66.3岁, 糖尿病病程 (8.54±1.34) 年, 肺炎病程 (5.88±0.21) d, 该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 (抗菌药物治疗) 对患者进行治疗。所有入选患者均确诊为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 (抗菌药物治疗) 对患者进行治疗[3], 具体治疗方式为:采用胰岛素控制患者血糖, 并对患者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 (1.0 g, 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0003286) 与盐酸左氧氟沙星 (0.2 g, 广州百特侨光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0000642) , 1次/d, 疗程5 d。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 (抗菌药物治疗) 的方法上再给予静脉注射氨溴索进行治疗, 具体用药方法: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再给予患者静脉滴注剂量为300 m L的盐酸氨溴索, 1次/d, 疗程5 d。两组在进行5 d治疗后, 对比其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评价标准

以中华医学会制定的《肺炎诊断指南》中的疗效判定作为评价标准。治愈:在经过5 d治疗之后, 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肺部的听诊也表现正常, X线胸片检查结果为恢复正常;好转:在经过5 d治疗之后, 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 肺部听诊中也有明显好转迹象, X线胸片检查结果接近正常;无效:经过5 d治疗之后, 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没有任何改善或病情反而加重。有效率= (治愈例数+好转例数) /全部患者例数×100%。

1.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进行卡方检验, 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5 d的治疗之后, 对其疗效进行比较, 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其中, 治疗组50例患者中治愈30例 (60.00%) , 好转18例 (36.00%) , 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51例中治愈27例 (52.94%) , 好转16例 (31.37%) , 总有效率为84.31%, 见表1。

3 讨论

当前患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 其中以老年群体居多, 而糖尿病患者作为感染性疾病的危险人群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 尤其是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糖尿病合并肺炎的发病率极高, 且病情难以控制, 极大程度的威胁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老年糖尿病感染肺炎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患者因为长期使用抗生素药物, 所以导致其自身的免疫力低下, 从而较易感染肺炎; (2) 患者体内的高血糖环境使白细胞受到抑制, 使其细胞吞噬功能下降, 从而导致体内的酮体对乳酸抑制力下降, 易感染肺炎; (3) 患者因为糖尿病的缘故, 导致体内糖化血红蛋白增高, 不利于体内氧的释放, 使得肺部毛细血管损伤或减少, 进而导致肺部组织性缺氧, 从而造成肺部感染。近年来, 因为糖尿病合并肺炎导致老年人死亡的概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4], 且常规治疗方式对其治疗效果也不甚理想。氨溴索是一种黏液溶解剂, 据临床医学研究证明, 它能够有效改善人体内部上皮黏液层的运输功能, 稀释痰液, 使其较易咳出[5], 而且氨溴索还可以减少人体炎症介质的释放, 有效改善患者肺部功能[6]。

据本文的研究表明, 治疗组 (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 的总有效率为96.00%, 而对照组 (常规治疗) 的总有效率则仅为84.31%, 可以看出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这也说明了在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中, 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的治疗方式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抗菌药物。

综上所述, 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在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中有明显疗效, 且不良反应较少, 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在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共101例, 随机分为2组, 一组为治疗组, 患者共50例, 该组患者在常规治疗 (抗菌药物治疗) 的方法上再给予其静脉注射氨溴索的方式进行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 患者共有51例, 该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 (抗菌药物治疗) 对患者进行治疗。2组经过5d治疗之后, 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在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中有明显疗效, 且不良反应较少,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氨溴索,抗菌药物,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

[1]卜莺莺, 刘敏华.盐酸氨溴索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43例[J].中国药业, 2014, 23 (5) :67-68.

[2]胡岚.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疗效分析[J].医药前沿, 2013, (5) :139.

[3]斯献耿.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疗效[J].大家健康 (中旬版) , 2014, 8 (1) :220-221.

[4]钟栋辉, 陈镜文, 朱建强, 等.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 2012, 34 (5) :662-663.

[5]石志刚.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 (上旬刊) , 2014, 24 (7) :4267-4268.

糖尿病合并肺炎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该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坠积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糖尿病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诊断分级标准。

80例糖尿病合并坠积性肺炎患者中 , 男性31例 , 女性49例;年龄介于45~82岁之间,平均(中位)年龄为66岁;糖尿病病程在5~30年之间,平均(中位)病程为11年;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其中7例患者反复发生坠积性肺炎。

1.2症状和体征

80例糖尿病合并坠积性肺炎患者中 ,56例患者出现咳嗽、咳痰,17例患者出现发热,16例患者出现胸闷, 8例患者无明显症状。 68例患者肺部听诊见湿啰音。

1.3实验室检查

80例均遵医嘱进行相关项目的实验室检查 。 患者经胸肺部CT检查均提示有炎症病灶, 其中53例见于单侧,27例双侧均可见。 全血细胞分析检查结果表明, 67例患者见白细胞总数增高 ,64例患者见中性粒细胞总数增高。 27例患者行痰细菌培养,24例培养结果阳性。

1.4治疗方法

糖尿病合并坠积性肺炎的治疗方案较为复杂,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 在通过控制饮食和合理应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纠正血糖同时, 根据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给予抗菌药物对症控制感染, 给予沐舒坦等药物促进细菌通过痰液排出。 若患者感染症状较严重,需积极预防心力衰竭、菌血症等并发症。 同时应积极治疗其他合并疾病,给予个体化的整体护理措施。

1.5统计方法

患者出院时评价患者疗效, 通过评价结果计算该组患者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和病死率。

2整体护理措施

2.1环境护理

护士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与其他病房相对隔离, 要合理控制探视人员数量,避免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为充分发挥呼吸道的自洁功能,应维持室温在18~23 ℃ 之间,相对湿度在50%~60%之间。 房间消毒可选择紫外线,必要时使用消毒机,时间应确定;物体表面和地面每日用浓度为5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

2.2保持呼吸道通畅

由于此类患者长期卧床, 这要求护士每2 h1次的频次为患者翻身拍背, 可起到良好的促进痰液排出的效果。 为患者拍背时,护士指导并教会其有效咳嗽和深呼吸的方法,使其掌握基本技能,及时排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

对于咳嗽乏力的糖尿病患者,需要行吸痰术。 先前用无菌生理盐水将吸痰管润滑, 用棉棒将口鼻分泌物清理干净。 吸痰时,动作要轻稳准,保证插入深度有效。 吸痰顺序是先吸气管内的痰, 然后再吸口腔或鼻腔内分泌物,顺序不可颠倒。 吸痰管尽可能插深,便于吸出深部痰液, 避免导管在气管内反复上、 下提插损伤黏膜, 每次吸痰时间小于15 s, 两次抽吸间隔应大于3 min,以免造成病人缺氧 ,每次吸痰前后给予加大浓度 。 所以为促进吸痰后及时排出痰液, 需增加吸氧浓度并翻身拍背。 护士对痰液颜色和粘稠度要密切观察,并遵医嘱留好标本备用。

痰液粘稠不易咯出的患者,可给予雾化吸入,湿化时间一般在10~20 min之间, 温度控制在35~37 ℃之间。 雾化吸入时,护士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面色、呼吸和心率等是否出现异常变化;为避免年老体弱患者雾化吸入所致窒息的发生,雾量要适宜;为出尽痰液排出体外,雾化吸入后护士应帮助患者拍背,并使家属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

2.3误吸和低血糖的预防性护理

误吸的发生多是在合并脑血管病、 昏迷或意识不清、吞咽困难和饮食方式不当等因素的作用下造成的, 可同时合并呛咳。 这要求护士要教会家属正确的喂食方法和技巧;患者入院30 min内行饮水试验,对是否为吞咽困难及其程度进行判定; 对功能正常或轻度困难者,应至少抬高床头30度方可进食;高度误吸者,应插入胃管行鼻饲喂食,以满足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

低血糖反应的预防性护理。 由于糖尿病患者体质较差、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进食量少等因素,致使患者在治疗中对胰岛素分泌药物特别敏感, 极易引发低血糖反应,给心、肾等脏器造成严重损害。 当患者出现低血糖发生时,应立即停止使用降糖类药物。 为了降低低血糖事件发生机率,可以采用自我血糖检测的方法,根据血糖值调整胰岛素的使用剂量。

2.4发热和口腔护理

对发热患者嘱其卧床休息,采用冰袋、冰帽、乙醇溶液擦浴等方法降温,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同时指导患者食用高热量、 高维生素、高蛋白质的半流质或流质食物,补充营养物质的消耗。 加强呼吸道护理,预防发生感染性休克。

口咽部细菌易移行至呼吸道而致肺部感染,因此应加强口腔护理。一般采用康复新液10~20 m L/次,每日至少2~3次。 对吞咽功能障碍者,应指导患者作吞咽功能训练,防止误吸。

2.5营养和饮食护理

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饮食, 但过度控制饮食又可出现蛋白质和维生素缺乏症。 坠积性肺炎患者需要保证营养尤其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供给, 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促进病情得到恢复。 所以,对于运动量较少的卧床病人,需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给予足量的蛋白质尤其是优质蛋白,控制糖类摄入量,同时适量摄入瘦肉、蔬菜、水果等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 饮食要科学适量,保证患者每日营养需求,定期不定期检测血糖,采取措施避免误吸的发生。 对病情危重且胃肠功能差的患者应给予肠外营养。

2.6呼吸衰竭的护理

该组3例患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应重视呼吸衰竭的护理。 患者病情严重时常合并有脱水症状,使痰液变得黏稠,排痰比较困难,加重了通气障碍,易引发低氧血症,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症状。 在临床护理中应加强呼吸道的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与深呼吸, 让其经常变换体位,加强基础护理,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可给予患者雾化吸入治疗。

2.7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

在入院时需对陪护家属行系统的健康教育, 以配合护理工作的开展。 需抓住一切机会,适时对神志清有一定自主性患者行糖尿病教育。

糖尿病并发肺炎患者受到疾病的折磨,病程较长, 使其易产生消极、悲观的不良心理,在临床护理中,注意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与照顾,采用心理护理知识,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以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排解患者心理压力,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 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以积极心态应对疾病,使其早日康复,回归正常社会生活。

3结论

通过积极的治疗和整体护理,80例糖尿病并发坠积性肺炎患者中,69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86.25%),8例患者好转,总有效率为96.25%;3例患者因呼吸衰竭死亡,病死率为3.75%。 患者出院时血糖均降至正常水平。

4结语

在糖尿病老年患者各种感染中, 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年龄高、血糖高、并发症重等是引发感染的主要因素[2]。 与单纯糖尿病患者相比 ,糖尿病患者更易合并坠积性肺炎,其原因主要表现在:1感染具有病灶多、 菌种多和部位多等特点,临床表现多样,抗菌治疗较为困难,治疗效果良莠不齐。 2糖尿病合并坠积性肺炎以糖尿病晚期较为多见,患者的病情相对较重。 3高血糖状态显著降低了患者淋巴细胞和粒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3],致使其抵抗力和免疫力较为低下。 对于老年患者, 机体生理功能在逐渐减退, 加之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低,肺部感染后极易引发重症肺炎,产生多器官的功能损害[4]。 糖尿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机率是非糖尿病人群的4倍[5],发病机制为 : 高血糖增加了机体内血浆渗透压;抑制白细胞吞噬的能力,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 临床上对其治疗有一定的难度, 护理上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患者的护理管理。

基于以上分析和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等护理评估结果, 必须对糖尿病合并坠积性肺炎患者采取针对性的个体化整体护理措施, 有效促进了坠积性肺炎的康复,对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该研究观察结果表明,通过积极的治疗和整体护理,80例患者中,69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86.25%), 8例患者好转 ,总有效率为96.25%;3例患者因呼吸衰竭死亡,病死率为3.75%;患者出院时血糖均降至正常水平,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糖尿病合并肺炎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该院ICU住院的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的患者86例, 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 (n=40) 和对照组 (n=46) 。其中男性42例, 女性44例;年龄41~82岁, 平均年龄 (59. 13±12.78) 岁。左侧肺部发生病变者26例, 右侧肺部发生病变者29例, 双侧肺部发生病变者31例。所有患者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3], 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3]。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详细询问病史及抗生素应用情况 , 进行血糖、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气分析等常规检查, 在应用抗生素前行痰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检查。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肺部病变部位、实验室指标等的比较上无明显差异 (P>0.05) 。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以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抗生素升级治疗方案 (选用头孢类抗生素和苯唑西林[2]) , 对照组给予抗生素降阶梯治疗 ( 万古霉素和碳青酶烯类[2抗生素) , 用药3 d后根据检查结果选用窄谱抗生素[2], 用药5~8 d后改为2线抗生素[2]治疗。

1.3 疗效 判定 标准[4]

1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 检查结果完全恢复正常;2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 检查结果基本恢复正常;3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 但检查结果半数及以上未恢复;4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未见缓解甚至有患者出现加重的情况。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 (33/40) ,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8.70% (27/46)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治疗组在平均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感染控制时间上与对照组比较, 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治疗组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4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者1例 (2.5%) , 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者3例 (6.52%)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因存在高血糖状态容易引起机体代谢紊乱 ,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同时由于合并其他疾病及并发症, 患者经常性使用光谱抗生素, 容易导致菌群失调或发生耐药, 所以重症肺炎的发生率极高。以往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的抗生素治疗方法是“逐代升级 , 分别袭击”[3], 2001年第22届国际化疗会议[4]首次提出“降阶梯治疗”策略, 使得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得到改善。

该文通过研究得出, 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应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感染控制时间, 降低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明显优于传统抗生素升级治疗方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应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5月于该院ICU住院的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的患者86例, 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 (n=40) 和对照组 (n=46) 。治疗组给予中医方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升级治疗方案,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方案, 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 包括:总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感染控制时间及病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治疗组治疗总有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治疗组在平均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感染控制时间上与对照组比较, 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治疗组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应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明显优于传统抗生素升级治疗方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抗生素,糖尿病,重症肺炎,疗效

参考文献

[1]覃红艳.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对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 31 (9) :1376-1377.

[2]岑兴鸣.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 2011, 17 (22) :103-104.

[3]盘洪兰.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 2013, 10 (6) :30-31.

糖尿病合并肺炎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 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0例, 男17例、女13例, 年龄为60~72岁, 平均年龄为 (67.8±2.0) 岁;对照组患者30例, 男18例、女12例, 年龄为60~75岁, 平均年龄为 (68.0±2.2) 岁。

1.2 方 法

对两组患者均以胰岛素进行血糖控制。

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具体情况如下:1头孢曲松钠, 口服给药法, 200 mg/次, 每隔6 h用药1次;2左氧氟沙星, 静脉滴注给药法, 每次100 m L/次, 1次/d。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氨溴索对患者进行治疗, 具体情况如下:氨溴索注射液, 静脉滴注给药法, 300 mg/次, 1次/d。

用药1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进行观察比较。

1.3 诊 断 标 准

以患者的病症恢复情况作为诊断标准, 具体划分如下:显效:患者病症得到有效控制, X线片胸线检测结果正常, 临床症状消除;有效:患者病症好转, 临床症状减轻, X线片胸线检测有改善;无效:治疗前后病症无明显改善, 甚至加重。有效率%= (显效人数+有效人数) /总人数×100%。

1.4 统 计方法

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 有 效 率 比较

该院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观察比较, 并由比较结果可知,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 。可见, 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临床效果更显著, 见表1。

2.2 治 疗安 全 性 比较

该院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所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 并由观察结果可知, 在治疗过程中,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可对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治疗安全性进行肯定。

3 讨论

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 若不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可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该类合并症的治疗难度明显高于单项治疗, 且老年患者年龄大、体质弱, 治疗耐受性较差, 因此在治疗期间, 临床上需综合考虑多项因素, 避免对患者造成额外的不良影响。

在此次调查中, 该院主要探讨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药物氨溴索作为粘液溶解剂, 其不仅可以降低粘液痰液分泌的黏度, 同时还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 以氨溴索对患者进行治疗后, 可帮助患者促进痰液的排出, 减少痰液堵塞的情况。同时, 联合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此次治疗中, 该院主要选取抗生素左氧氟沙星对患者进行治疗, 左氧氟沙星安全性较高且对于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杀灭作用, 可有效减少肺炎致病菌对患者造成的影响, 进而促进患者的康复[3]。

由此次调查结果可知,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可对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有效肯定。除了基本的临床效果外, 老年人的用药安全性也是需着重考虑的一类问题, 在此次调查中, 该院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所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 但由结果可知,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 可见该种组合治疗方式是具有一定的安全保障的。

综上, 药物氨溴索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该种组合治疗方式安全性高, 不对患者造成其他不良影响。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周慧, 王长连, 陈惠兰, 等.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 (13) :2450-2452.

[2]钟栋辉, 陈镜文, 朱建强, 等.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 2012, 34 (5) :662-663.

糖尿病合并肺炎 篇9

【关键词】 间质性肺炎;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分析

间质性肺炎是类风湿关节炎较为常见的肺部表现之一,它可以先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而首先发现,在病理上则主要是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1]。对于间质性肺炎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由于早期呼吸道症状不典型,容易漏诊,因此,间质性肺炎多成为引发患者呼吸衰竭并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进一步探讨间质性肺炎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2例(RA-I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间质性肺炎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经胸部X线片或和肺部薄层CT确诊[2]。诊断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制定的RA分类标准及2002年美国胸科协会(ATS)和欧洲呼吸学会(ERS)达成共识的相应的IP分类诊断标准[3]。其中,男19例,女23例,年龄34~56岁,平均47.3岁。病程≥10 年31例 ,<10 年11例;25例类风湿因子(RF) 滴度≥1:640。18例患者有吸烟史,22例患者合并感染。

1.2 临床表现 42例间质性肺炎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均不同程度的发热、干咳、咳痰、胸闷等呼吸道常见症状,14例患者伴有气促、呼吸困难,5例出现胸痛,3例出现咯血。16例患者肺部闻及程度不等的干啰音。此外,患者还具有不同程度的关节外临床表现,如:11例患者有类风湿结节,14例患者有雷诺现象,6例患者有肾脏病变,3例患者有Felty综合征,4例患者有继发性干燥综合征等。

1.3 实验室检查 检查:查体、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指标、肿瘤标记物指标、类风湿因子、常规拍胸部和手腕X线片,并做胸部高分辨CT、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查,排除其他肺部并发症,如各种肺、胸膜感染、肺结核、肺气肿等。查体:患者均有呼吸略急促,两肺呼吸音减弱,两肺下可闻及Velcro啰音,口唇轻度发绀。动脉血氧分压(PO2)>80mmHg者23例,占54.8%;60~80mmHg者15例,占35.7%;<60mmHg者4例,占9.5%;且有低氧血症者均有呼吸道症状。CT异常28例,表现为磨玻璃阴影7例,占16.7;小叶间隔增厚14例,占33.3%;网状结节影9例,占21.4%;蜂窝状改变6例,占14.3%。肺功能检查:25例患者有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表现为肺总量下降,肺活量下降,FEV1%下降。

1.4 治疗方法 42例间质性肺炎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除给予吸氧、抗炎、平喘等治疗外,还采用强的松等糖皮质激素及慢作用药物如: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环孢素、来氟米特等来控制病情,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未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依那西普)。

2 结果

42例患者经系统治疗,36例患者因呼吸道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肺功能明显改善,胸部HRCT示:两肺斑片状毛玻璃样病灶大部分吸收,病情好转出院。其余6例患者因病情反复发作,最終死于间质性肺炎引起的呼吸衰竭。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全身疾病,将近50%的患者会出现关节外表现,当病变累及肺部组织时,容易引发间质性肺炎。而对于间质性肺炎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以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就诊,常不易作出明确临床诊断,需行免疫学相关检查或肺活检才能确诊[4]。患者通常以慢性咳嗽和缓慢进展的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肺功能显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影像学改变以磨玻璃样阴影、网格状阴影、蜂窝肺最为常见,这时应仔细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相鉴别。但由于间质性肺炎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肺部病理改变多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相对于特发性肺纤维化有较好的预后。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通常作为首选药物,来抑制炎症反应,阻止纤维化的进展[5]。但激素的治疗效果是暂时的,整个肺病变很难完全缓解。而目前对于细胞毒药物是否应该常规应用的争论颇多。由此可见,为了能更好地改善间质性肺炎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预后,呼吸科和风湿科医师仍需做出更大的努力。或是应该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上来预防间质性肺炎的发生,最大程度避免间质性肺炎给人们生命安全带来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胡清,朱大菊,李雪锋.风湿性疾病合并肺间质病变28例临床分析[J].新医学,2006,37(7):178-180.

[2] 田欣伦,朱元珏.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与风湿性疾病的肺间质病的临床比较[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4,23:304-306.

[3] 永昌,姚婉贞,郑杰,等.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临床一放射一病理诊断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664—667.

[4] Grutters JC,du Bois RM.Genetics of fibrosing lung diseases.Eur Respir J,2005,25:915-927.

[5]朱婷婷,赵东宝.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的临床分析[J].上海医学,2009,32(10):865-868.

糖尿病合并肺炎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66例, 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各33例。其中对照组男20例, 女13例;年龄60~81岁, 平均 (71.5±1.6) 岁;病程1~14年, 平均 (5.0±0.5) 年。试验组男19例, 女14例;年龄62~80岁, 平均 (72.1±1.5) 岁;病程1~14年, 平均 (4.8±0.6) 年,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即应用胰岛素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控制, 对并发症进行对症治疗, 以临床经验为依据对抗生素进行应用, 给予患者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2.0 g, 左氧氟沙星100 ml, 每日1次, 并给予抗感染治疗, 对患者进行试敏, 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 对抗生素用量进行调整[2]。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氨溴索注射液300 mg进行静脉滴注, 每日1次, 并针对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3]。

1.3 疗效判定标准[4]

当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 血常规及胸部X线片均得以恢复为正常状态视为痊愈;当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显著, 血常规及胸部X线片与正常状态相近视为显效;当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胸部X线片也有所改善视为有效;当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变化或者有加重的趋势视为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患者中治愈20例, 显效7例, 有效5例, , 无效1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 对照组患者中治愈10例, 显效5例, 有效9例, 无效9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2.73%,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咳嗽、痰液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 (6.1±1.1) d、 (6.8±0.3) d、 (6.7±0.6) d;对照组分别为 (7.6±0.8) d、 (8.7±1.5) d、 (8.4±1.2) d,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老年患者由于身体功能的逐渐衰弱, 同时患有各种基础疾病, 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其中较为常见为糖尿病合并肺炎, 因为糖尿病患者血糖状态不正常, 为细菌的滋生奠定了基础, 同时患者血糖高会提升其血浆渗透压, 抑制白细胞吞噬能力, 降低患者的机体抵抗能力[5]。同时光谱抗菌药物的应用也会造成病原菌发生耐药性, 导致重症肺炎的出现[6]。然而, 糖尿病合并肺炎由于症状并不典型, 同时受到反应及体力等因素的影响, 无法将呼吸道分泌物及时排出, 同时有较低的细菌学培养阳性率, 很容易发生漏诊及误诊等情况, 很可能加重病情。

盐酸氨溴索治疗肺炎可将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和分泌显著增加, 对支气管黏液分泌有刺激作用, 可将患者体内痰液黏稠度有降低作用, 可将黏液纤毛活动空间及运动功能激活, 对排出痰液有促进作用[7]。同时氨溴索对气道平滑肌有松弛作用, 对自由基清除作用, 对二氧化碳潴留及低氧血症有改善作用, 同时联用抗生素可对治疗效果有提升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 其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综上所述, 在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治疗中采用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显著, 同时患者在用药后并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摘要:目的 探究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66例, 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 而试验组采用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时咳嗽、痰液、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治疗中采用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显著, 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肺炎,氨溴索,抗菌药物

参考文献

[1]周慧, 王长连, 陈惠兰, 等.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 (13) :2450-2452.

[2]钟栋辉, 陈镜文, 朱建强, 等.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 2012, 34 (5) :662-663.

[3]何光健.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疗效[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4) :54-55.

[4]石志刚.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 (上旬刊) , 2014, 24 (7) :4267-4268.

[5]卜莺莺, 刘敏华.盐酸氨溴索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43例[J].中国药业, 2014, 23 (5) :67-68.

[6]曾其毅.氨溴索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导报, 2012, 09 (1) :67-68, 73.

上一篇:学习的重要意义下一篇:大便反复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