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精选12篇)
纳税筹划风险管理 篇1
一、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概述
(一) 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含义
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是指由企业管理层和纳税筹划相关人员实施的, 通过识别、评估纳税筹划风险并用科学方法制定、执行和改进纳税筹划风险的应对策略, 来将纳税筹划风险减低至可接受的范围内, 从而实现企业纳税筹划目标的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二) 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减少因纳税筹划失败而产生的经济损失;二是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纳税信用, 会使税务机关对企业留下很好的印象, 以致于能够获取税务检查以及税收优惠政策运用上的宽松待遇等;三是有利于树立良好企业信誉, 不仅可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信誉损失, 而且可以得到供应商和顾客的信任, 增强自身竞争力;四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和减少企业管理层以及纳税筹划相关人员对纳税筹划风险的焦虑, 增加安全感,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三) 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流程概述
第一, 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准备阶段。具体包括确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目标、成立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小组、收集纳税筹划风险管理信息、制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计划。第二, 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实施阶段。包括纳税筹划风险识别、纳税筹划风险评估、纳税筹划风险应对。第三, 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监控阶段。具体包括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监督与评价、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总结与改进。
二、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准备阶段需进行的工作
(一) 确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目标
1、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
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是企业纳税筹划活动的一部分,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目标也是为了实现企业纳税筹划的目标。而企业纳税筹划的目标又是为了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即企业价值最大化, 因此, 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目标应当服务于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企业整体目标。
2、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具体目标
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具体目标分为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损前目标和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损前目标。
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损前目标, 是在纳税筹划风险导致的损失发生前的风险管理目标。是避免或减少纳税筹划风险事故的发生, 从而降低纳税筹划风险。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健全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机制, 培养相关人员纳税筹划风险意识, 准确核算纳税金额, 正确选择适合于本企业税收法律法规, 选择经验丰富的纳税筹划人员等。
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损后目标, 是在纳税筹划风险导致的损失发生后的风险管理目标。具体措施包括:企业遭受纳税筹划风险损失后, 要尽量地补救, 承担应尽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 尽量维护自己的纳税形象, 为自身营造良好的继续生存发展环境;同时, 进一步处理好和税务机关的关系, 将纳税筹划风险损失额尽量降到最低。针对纳税筹划风险的特点, 应将第一个目标, 即“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损前目标”作为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
(二) 成立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小组
成立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小组, 主要是成立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核心小组。企业在确定了明确的目标后, 应根据项目需要组成纳税筹划风险管理项目核心组, 选定风险管理项目组长和工作人员。必要时, 可聘请其他部门相关人员参加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小组的工作。同时确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小组各成员的权利、任务和责任, 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
(三) 收集纳税筹划风险管理信息
1、外部信息的收集 (1) 税收环境信息
企业涉及的税种及各税种的具体规定, 特别是税收优惠规定;各税种之间的相关性;税收征纳程序和税务行政制度;税收环境的变化趋势、内容。
(2) 政府涉税行为信息
纳税筹划博弈中, 企业先行动, 因此, 在行动之前, 必须预测政府可能对自身行动产生的反应。这主要包括:政府对纳税筹划的态度、政府的主要反避税法规和措施、政府反避税的运作规程。
2、内部信息的收集 (1) 实施主体信息
任何纳税筹划方案必须基于企业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必须充分了解企业自身的相关信息。这主要包括: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企业纳税筹划目标企业经营状况、企业财务状况、管理人员对纳税筹划风险的态度、纳税筹划人员的素质等等。
(2) 企业涉税问题调查与评估
在实施纳税筹划管理之前, 应当对企业进行涉税问题调查和纳税评估。该步骤的工作应重点分析、整理、调查、评估涉税资料:纳税筹划内部控制制度、纳税会计处理、主要税种及税负率、近三个年度纳税情况分析、主要涉税问题、税收处罚记录、税企关系情况等。
3、内、外部信息的反馈信息
对内、外部信息的收集应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企业在实施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过程中, 会不断获取新的信息。同时, 实施结果需要及时反馈相应部门, 以便对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实施进行调整和完善。
(四) 制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计划
制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计划, 是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 是对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实施的全过程所做的综合安排。纳税筹划风险管理计划涉及的内容是全局性的, 是对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目的、范围、重点、流程等基本内容进行规划, 是进行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基础和依据, 也是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的手段。
总之, 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准备是必要的, 它为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实施和监控阶段的工作打好了基础。
摘要: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准备阶段是纳税筹划风险管理首要步骤, 通过做好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准备工作, 有利于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准备
参考文献
[1]、李三喜, 徐荣才.3C框架——全面风险管理标准[M].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7 (8) .
[2]、蔡昌.企业纳税筹划方案设计技巧[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
纳税筹划风险管理 篇2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为了规避或减轻自身税收负担而利用税法漏洞或缺陷进行的非违法的避税法律行为,利用税法的优惠政策进行节税的法律行为,以及为转嫁税收负担所进行的转税纯经济行为。纳税筹划随着市场经济运行的规范化、法治化以及公民依法纳税意识的提高而出现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纳税筹划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企业纳税筹划的动因
纳税筹划,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存在了有近百年的历史,这充分说明这种经济活动具备它产生的条件与存在的必要性。
(一)主观动因
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社会产品进行的强制、无偿与相对固定的分配。对纳税人来说,既不直接偿还,也不付任何代价,这就促使纳税人产生了减轻自己税负的强烈愿望。为了使这一欲望得以实现,纳税人表现出各种不同的选择:偷税、漏税、逃税、欠税、抗税、避税和节税。在众多的选择中,避税与节税是一种最为“安全”或“保险”的办法;偷税、逃税都是违法的,要受到税法的制裁;漏税必须补交。法制较为健全和征管较为严格的国家,偷、漏税和逃税、抗税往往是十分艰难的。因此,纳税人自然会力图寻找一种不受法律制裁的办法来减轻或免除其税负,这就是纳税筹划。
(二)客观条件
纳税筹划之所以产生,主要是税法及有关法律方面的不完善,不健全。一般来说,税法本身具有原则性、稳定性和针对性的特征。从原则性来说,无论哪一种税收法律制度的内容,都以简练为原则,不能包罗一切,但税法所涉及的具体事物与税法的原则性之间往往出现某些不适应的问题;从稳定性来说,税收法律制度一经制定,就同其他法律制度一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然而,社会经济生活的状况是瞬息万变的,由于情况的变化,要求税法作出相应的修改,但修改税法要有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从针对性来说,税收法制中的具体规定虽然一般都有针对性,但在具体运用时,使针对性达到全部对号入座的程度是办不到的;原因是纳税人之间生产经营活动千差万别,有时会出现种种复杂的情况,这一切使避税成为可能。这也就是说,当税法等规定不够严密时,纳税人就有可能通过这些不足之处实现自己避税的`愿望。具体来说,促使纳税人进行避税的客观条件主要有:
1.税收的优惠政策。当纳税人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税法规定有相应不同偏重和待遇的内容时,容易造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企业、经济组织及纳税人利用税收内容的差异实现避税。如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实行了“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的优惠政策体系,就会使人们利用这些税收优惠及照顾实现少纳税或不纳税的目的。
2.边际高税率的存在。如果税率较低甚至很低,国家取走税款对纳税人来说无关紧要,自然也就不会使纳税人绞尽脑汁去研究、实施避税。由于税率过高,纳税人的收入中有较多的部分被政府以税收的形式拿走,才可能引起纳税人的反感和抵制。特别是当边际税率过高时,避税现象更容易发生。边际税率高是指在实行累进税率制度下,税率随纳税人收入级距的增高而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也就是说多收入的增长速度抵不上多纳税的增长速度。纳税人避税的措施。一是在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不再工作或减少工作的努力程度,以免使再增加工作获得的收入中有较高的部分被税收拿走,这一点当纳税人收入水平处在税率变化级距临界点时十分明显;二是进行收入或利润转移,降低自己的应税收入档次,减少纳税额,高税率往往成为导致纳税人避税的加速器,纳税人不堪重负,不得不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而开辟各种减轻税负的途径。
4.税法细则与纳税事项吻合度的差异。由于避税正在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国家为了保证税收的质量,致使其在税收政策与实施细则的内容上越来越具体、详细。然而,大千世界的经济事项犹如一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税法政策与细则再详尽也永远不会将与纳税有关的所有经济事项都十分全面而又详尽地予以规定和限定,并不可能把避税的通道全部堵死,政府只得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新问题,再调整有关的法律和规定。
5.课税对象可转换性。课税对象的重叠和交叉,使纳税人可以左右逢源,寻找最佳课税对象。课税对象按其性质可以划分为:对流转额课税、对收益额课税、对行为课税、对财产课税。由于对课税对象确定口径的不同,纳税人最终承担的纳税额也就不同。对大多数纳税人来说,财产收益和经营利润收入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是可以相互转移的。如果国家对财产收益和经营收入采取不同的税率,就会成为纳税人利用这种转换躲避税负的依据。例如,国家规定财产税的税负过重,使财产所有人纳税后的收益达不到社会平均利润水平,就会促使财产所有人出售财产而转为租入财产,进而躲避过重的纳税义务。企业的经营资本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自有资本(权益),另一部分是借入资本(负债),税法规定股息支付不能作为费用列支,只能在缴纳所得税后的收益中分配,利息支付可作为费用列支,在计算应税所得中允许扣除。这时,纳税人就要认真考虑,是多用自有资本好,还是多利用外借资本好。
6.征收方法上存在漏洞。征税方法的缺失,也为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条件。如流转税它主要是在商品的流转环节上课税,故纳税人只要有效地减少或削减商品流转环节,便可以实现避税的目的。
试论境外工程纳税筹划管理 篇3
【关键词】境外工程;外账;纳税筹划
一、研究背景
参与国际竞争的我国中资企业实力随着越来越快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支持和引导而不断增强。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打拼,我国一些工程承包企业已经参与到亚洲、非洲甚至大洋洲等上百个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当中了。但因国内人工成本增加,低成本的劳务输出已经不能为企业带来利润,且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再者因为2008年的國际金融危机,世界各国的经济在一定的程度上都受到了打击,加上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等因素导致境外工程的成本大幅增加,则境外工程所能得到的利润就更少了。因此,为了在境外承包工程中能够取得更多利润,必须加强研究境外工程所在国税收政策,建立合理的纳税筹划管理体制。现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自己对境外工程纳税筹划的一些理解和看法。
二、境外工程承包企业目前面临的税收政策
2008年,我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颁布实施后,我国税务总局又颁发了一系列关于企业境外所得税抵免方面的政策。虽然这些税收政策可以加强中资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但因为大部分境外工程所在国没有和我国签订税收协定,即使签了协定,但协定中没有税收饶让条项,就算中资企业能争取到境外的减免税优惠,但在国内还得补缴企业所得税。因此,中资企业并没有得到太大太多优惠。
三、境外工程纳税筹划目前可使用的方法
应当根据各国的税务制度,合理筹划关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主要税种。
1.充分利用当地税务局承认的税法并结合项目施工成本构成,合理地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应缴纳的税额。
(1)根据工程所在国的规定,把境内外发放的工资足额计入账目外账成本。如不能计入账目成本,项目部应减少劳务成本,尽可能聘请当地居民。对于境内员工的工资如果计入外帐成本,一些国家会要求征收个人所得税,因此要测算好缴纳个税与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临界点。除了发放工资外,项目部必须还要收集好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的缴纳凭证,如社会医疗保险等,及时计入账目外账成本。
(2)在工程所在国所买的一切为实施项目所需的设备、工具、材料、办公用品及其他间接费,都应当取得当地税务局认可的发票。关于进口的施工设备、材料、施工工具都必须向工程所在国税务机关及时提供项目清单原件,并计入外账成本。
(3)所有在工程所在国购买的施工设备,都必须使用被当地税务局承认的发票抬头需与项目部名称一致的发票;包括进口的施工设备,名称也必须与项目部名称一致。发票信息包含合同名称、纳税人识别号等,必须齐全。但是如果以业主名义进口的设备物资除外,但必须提供业主名义进口的函件等。
(4)因中国总部管理费的确认,各国规定不一样,因此各项目要提供充分的资料,在项目所在国的税法框架内,将费用计入外账成本中。
(5)对于境外发生的咨询费、设计费、技术服务费、财务费用,一些国家会要求公证认证后可计入外帐成本。但咨询费、设计费、技术服务费会缴纳一定的预扣所得税和增值税,财务费用一般不缴纳,企业要权衡得失,测算税收临界点,实现税收利益最大化。
2.对于在工程所在国发生的经济业务,必须从供应商处取得合法的含增值税的发票,做好筹划增值税的准备。进口的施工设备在清关时缴纳的增值税也要收集好缴纳凭证。
3.学会充分利用工程所在国颁布的税法政策,做好减免筹划关税的准备工作。一些大型施工工程在一些国家有免税优惠,一些国家对部分产品或工程项目有免税或低税政策等。因此中资企业要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税收政策,加强自身的优势,为自身带来更多的利润。如对于业主名义进口的设备物资,是国家鼓励减免的产业目录,一般免于缴纳进口增值税、消费税、关税和预缴所得税,可适当提高报关进口的设备物资价格以多抵外帐成本。
4.利用合同架构拆分,实现节税收益。如巴基斯坦等国,对于国家规定的鼓励类产业目录,一般不将设备物资作为所得税、增值税缴纳的税基。因此,可拆分成离岸合同(设备物资)和在岸合同(土建安装劳务),增大离岸合同的价格权重,减少在岸合同的价格权重。将合同的利润留在境内,减少境外的利润。
四、建议
1.外账的审定让中方涉定税务管理人员或者专业会计师来做。在当地税法框里内,中方涉外税务管理人员或者专业会计师会根据项目内成本实际使用情况,同外账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费用差距,最大限度地弥补外账成本费用。如果对纳税申报表有异议,可在当地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复核,更好地实现账本清楚化。
2.聘用当地业务能力强、熟悉该国税法的会计师进行项目外账处理。因为当地会计师熟悉该国税法,给他们提供项目外账成本费用、购买施工设备的所有凭证,他们就可以完成所有纳税申报工作。
参考文献:
[1]易娜,刘旭红,温元瑛;浅谈入世后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夏桥;企业纳税筹划及会计核算[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5年02期.
浅谈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问题 篇4
一、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企业内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各企业经营者往往把关注点放在税收筹划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上, 而忽视和放松了对其风险的警惕性,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纳税筹划是企业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对其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有效的辨别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 才可保证纳税筹划的顺利进行其次,企业纳税筹划人员总体素质偏低. 纳税筹划人员总体素质不高会对企业的风险管理造成直接的影响,制约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健康发展。 再次,企业与税务机关间的关系处置不合理。 多数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均缺乏有效沟通,企业和税收部门由于所处的角度不同,对税务筹划的方式,对法律、法规的理解上存在差异,企业往往脱离税务机关自行进行纳税筹划,在实践过程中很多税务筹划行为演变为偷税、漏税的行为,则企业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最后,企业纳税筹划内部控制存在不足。 在我国,多数企业均没有建立纳税筹划相应的内控制度,或是建立后没有得到有效实施。
二、应对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问题的措施
(一)提高纳税筹划方案的策划能力
在纳税筹划方案的策划和选择阶段,企业就应该进行科学筹划,最大限度的防范和控制风险。 对于无法避免的风险可采取转移、降低、保留等方式进行处理。对于具有较大风险性的筹划方案必须谨慎采用。优先选用具有优惠税收政策的方案,如技术活动类、环保节能类、社会公益类等,都可优先进行灵活运作。 同时还可通过合同的签订,由外界机构进行相应的筹划工作和风险控制工作, 从而实现将纳税筹划风险进行有效转移。 此外,采取灵活的方式运用相应的筹划工具,如筹划临界点、针对具有缺陷性的条款进行筹划等方式,实现对筹划风险进行有效调控。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包含诸多内容,而风险防范及控制的关键环节在于纳税筹划方案的设计及低风险方案的制定和完善。
(二)提高纳税筹划人员综合业务能力及素质, 科学处理企业与税务机关的关系
在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工作中, 加强对纳税筹划人员进行业务及筹划培训, 提高纳税筹划人员的业务技能及科学方案的策划能力至关重要。 综合业务能力及素质有如下具体要求:第一,要求纳税筹划人员在事前做好各项充分准备工作,要对企业经营状态、组织形式、财务状况等有充分的了解, 才能为企业设计出独具特点和针对性的筹划方案。 第二,企业纳税筹划人员需研究掌握税务工作中各种相关税务政策及法律法规,全面、准确把握纳税政策内涵, 充分了解当地税务征管的特点和具体要求,只有具备纳税会计、财务、企业管理、经营管理诸多技能的专业胜任能力,才能在筹划、设计、制定方案的过程游刃有余地融会贯通各项相关法律法规及税务政策。
企业需与各税务机关保持良好的沟通互动关系。 企业纳税筹划人员应在充分掌握当地税务征管具体要求及特点的前提下进行各种纳税筹划及申报工作。 在纳税筹划过程中,纳税筹划人员通过与税务机关沟通互动,准确把握相关法律界限,降低纳税筹划的风险性。 税务筹划人员在与税务机关地沟通合作中,应争取得到税务机关的指导和认同,提高税务筹划的科学性。 部分企业认为,只要由专业人员开展的纳税筹划就必定能得到税务机关地认可。 事实并非如此,只有取得税务机关的相应指导,才可有效实现将纳税筹划风险性降至最低。 因此,企业纳税筹划人员应与各税务机关保持良好的沟通互动关系, 以促进纳税筹划活动开展的科学、合理性,降低纳税筹划风险性。
(三)在企业中构建良好的风险预警机制
在企业中构建良好的企业风险预警机制主要目的是在应对各种风险时,使企业具有更加灵敏的反应,能够及时辨别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处理和防范措施。 该种机制是企业加强筹划风险防范能力的有效保证和重要措施。 企业需不断建立、 加强和完善纳税筹划风险信息交流系统,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运用状况及时传递给上层领导,保证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和解决。 同时建立相应的风险快速反应机制,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此外,在企业中,还需组建风险预警小组对风险问题进行及时、 有效的处理和管理。 同时建立健全企业监督机制,对企业内部各项活动进行相应的监督,促进企业管理向规范化、流程化发展,增强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和防范能力。
三、结束语
纳税筹划是企业理财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纳税筹划具有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面临更多风险。 企业在运营管理中应采用各种积极措施不断推进纳税筹划的合法性及有效性,最大限度规避纳税筹划产生的各种风险。
摘要:纳税筹划能给企业带来利益,同时也对企业的运营带来一定的风险。如果企业忽视这种风险,不仅会影响到该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会对企业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制约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将从纳税筹划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可行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纳税筹划,风险因素,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叶露.浅谈纳税筹划的风险与管理[J].现代企业教育.2012,12(32):501-502
纳税筹划风险管理 篇5
一、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变化给企业纳税筹划带来的风险
1.政策变动风险变小
政策变动风险,是指因政策变动使企业税务筹划方案相对时效性出现问题,而使实际筹划效果偏离预定效果存在不确定性。而新法的实施是我国企业所得税政策由频繁调整转化到相对稳定阶段的标志。据专家估计新企业所得税能在今后15-20年内保持大体框架不变。因此企业在设计筹划方案时,其面临的政策变动风险将大大减小。
2.政策选择风险变小
企业自认为所实施的筹划决策符合一个地方或一个国家的政策或法规,但实际上可能会由于政策差异或认识偏差受到相关的限制或打击,这种可能性就是政策选择风险。由于新税法在税制上有所简化,企业在理解税收法律时比以前的难度相应降低,所选择法律条文的错误率也会降低。
3.税务机关认定风险依然较大
认定风险,是指企业设计、实施的筹划方案不被税务机关认同而使筹划达不到预定目的的可能性。新税法中有规定,企业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减少其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在加上很多税务工作人员对税务筹划有着偷税的误解,在实务中可能使得税务机关滥用此条款,企业面临的认定风险依然很大,如何使筹划方案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依然是重要的难点。
4.内外部环境变化风险仍不可忽视
这种风险主要有两类,一是由于企业达不到预定的税收优惠条件或达到优惠条件后又因各种原因失去了优惠待遇,如高新技术企业续期认定失败就会失去15%的优惠税率。另一是企业的经营损益风险。所得税体现了政府对企业利润的分享,但是并未承诺相应比例经营损失风险的责任,尽管税法规定企业可以5年内用税前利润弥补之前发生的经营亏损。但如企业在5年后仍然亏损,就会失去弥补亏损的利益。
5.新《企业所得税法》新增反避税条款,针对企业滥用纳税筹划的状况,通过减少税法漏洞,增加反避税措施,来维护国家利益。国家反避税措施的加强,增加了企业纳税筹划的风险。
二、新《企业所得税法》下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的防范措施
1.重视事前基础准备工作
(1)深入了解企业自身
熟悉企业自身的基本情况是进行企业税务策划时的必备前提,对此就要从企业的行业特点、组织形式、财务情况、投资意向和对风险的态度等几个角度进行考查,即“知己”。
(2)加强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学习
税务筹划的基础是对税收政策税收法规的理解,因此在设计筹划方案之前对相关法规的深度领悟相当重要,即“知彼”。企业可以参加官方和非官方培训班或是自学的形式为筹划做好准备。在企业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建议采取参加培训班的形式。
(3)加强与税务机关的互动
互动可以尽可能减少征税纳税双方对有关税收政策理解的不同,可以减少税务机关认定风险。因为有一部分税务筹划是在法律的边界运作,税务筹划人员很难准确把握其确切的界限,再加上很多优惠政策、具体条款的运用都需要税务机关的认可,比如高新企业和关联交易定价等。当前,我国许多上市的中、小企业加强了与税务机关的互动,成功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2.设计税务筹划方案防范风险
企业在对所得税进行纳税筹划设计时可采取风险回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四种应对方法,具体来说企业应主要从以下方面应对风险:
(1)规避或慎用风险较大的方案
在风险管理理论中,对大的风险应当转移或规避,同样在税务筹划中也应规避或慎用风险大的方案。在新法中,转移定价就是一种风险较大的方案。
(2)优先使用税收优惠政策
①行业优惠:例如,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②地区优惠:西部大开发优惠,对设在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2001-2010年期间,税率减为15%;西部新办基础设施类企业还可享受两免三减半的优惠待遇。
③技术活动优惠:例如,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是指一年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④环保节能优惠:例如,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自取得第一笔收入起,两免三减半优惠。
⑤社会公益优惠:企业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加计扣除,即企业安置残疾人员,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
(3)利用合同转移税务筹划风险
这是类似于期权的风险转移的应对方法。在有外界机构参与企业的税务筹划,企业可与外界机构签署合同约定:如税务筹划方案不能达到预定的效果,将由对方承担损失。此时,企业的筹划费用虽然较高,但企业可以锁定筹划收益。
(4)灵活运用筹划工具控制风险
①临界点筹划。临界点筹划可分为税基临界点筹划和优惠政策临界点筹划两种。新法中的税基临界点筹划主要是费用的扣除,一是不能结转的扣除限额,有:福利费(工资总额的14%内可税前扣除)、工会经费(工资总额2%内可税前扣除)、业务招待费(收入0.5%的60%可税前扣除)、公益捐赠(会计利润的12%内可税前扣除)四种,二是不能结转的技术研发费(加计50%税前扣除)和安置残疾人员工资(加计100%税前扣除)。对于前者,企业应尽可能将预算控制在限额内;对于后者,企业应依据企业当年利润做筹划。②缺陷性条款筹划。缺陷性条款又称“税法漏洞”,其往往自身规定矛盾或在具体规定中忽视某个细小环节,从而造成税收失效、低效。新法的科学制定使这方面的条款减少了很多,但也还存在。
3.实施税务筹划方案并监控其风险
(1)建立税务筹划风险的信息沟通系统。在一般情况下的沟通渠道为财务主管,紧急情况下可直接向企业负责人反映筹划的突然风险。(2)建立应对风险的快速反应机制。企业应该有处理各种税务筹划危机的快速反应机制,并应有相关内部控制以保证其得到执行。
4.事后绩效评价
基于财务管理的纳税筹划研究 篇6
【摘要】 企业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企业的筹资、投资、资金运营和利益分配等环节。就财务管理中进行纳税筹划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研究企业纳税筹划的实施环境及其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关键词】 财务管理;纳税筹划;财务目标
纳税筹划,即纳税人在不违反税法及相关法规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税法的立法精神和纳税人的权利,在对税法进行仔细分析研究后,通过对筹资、投资、经营等事项的事先安排和策划,对多种纳税方案优化选择,以节约税收成本,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行为。财务管理,是在企业会计信息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筹资、投资、资金运营和利润分配等环节的管理,保证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盈利,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可见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部分之一。能够运用纳税筹划来帮助企业实现最优的财务管理进而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非常重要。
一、纳税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帮助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目标有很多种,主要有利润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三种,共同的原则是“开源节流”,即以减小的费用并增大收益。纳税筹划作用在于“节流”。纳税筹划结合财务管理活动进行调整,可以起到减少税负和延迟纳税,前者减少税收,获得税收利益,后者使企业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都有助于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表。
2.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决策水平。纳税筹划穿于企业财务决策的各个领域,是财务决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税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税收的可筹划性越发突出,并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纳税筹划的实现依据
1.企业管理者主观方面的依据。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纳税筹划提供了土壤,市场经济给企业自主经营的权力,要求企业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现代企业在理论上是以“理性人”为假设,所谓的“理性人"就是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对企业而言,“理性人”一般就是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在管理者主观方面具有纳税筹划减少成本增加收益的需求。
2.企业规模客观方面的依据。一般来讲,企业的经营规模越大,组织结构越复杂、业务范围越广,缴纳的税种越多,纳税的金额越大,则税收筹划的空间也就越广阔,获取合理减轻税收负担利益的潜力也就越大。纳税人也只有具备一定的收入规模,才会有税收筹划的大量需求,形成税收筹划发挥作用的广阔空间。
3.国家法律政策方面的依据。随着国家税收法制健全和透明度提高,在强调纳税人依法纳税义务,确保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也不断地强调赋予纳税人应享有的权利。其中包括不缴纳比税法规定的更多的税收的权利,享有国家税收政策优惠,减税、免税、退税的权利。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应当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纳税人开展税收筹划所取得的收益属合法收益。
三、纳税筹划的实现环境及原则
1.纳税筹划的实现环境。企业财务管理环境包括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纳税筹划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政治、法律、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税收法规是法律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企业的纳税筹划具有很强的制约力。企业纳税筹划必须符合国家经济法律制度,会计准则制度,税收法律法规的要求,才能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有效地实施纳税筹划。企业内部环境则是企业所处的行业、地位,企业的发展规模。企业的具体环境是决定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根本因素,纳税筹划必须符合企业内部的具体实际,才能采取适宜的方法,实现筹划目标。
2.纳税筹划的实施原则。进行企业税收筹划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虽然财务活动中的环节不同,税收筹划的具体方法和手段也相应的有所不同,税收筹划时总的指导原则应该是贯穿于每个环节之中。只有严格遵循这些指导原则,才能避免纳税筹划的片面性和盲目性。
四、纳税筹划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的运用筹资过程中的纳税筹划
(一)筹资过程中的纳税筹划
根据资金渠道的不同,资金主要分权益资金和借入资金,相应的筹资方式可分为权益筹资和负债筹资。权益筹资具有无需归还、无固定股利负担等特点,完全通过权益筹资是不明智,不能得到负债经营的好处。负债筹资所得资本要求的资本报酬率较低,当企业的息税前利润率大于债权人资本报酬率(通常为年利息率)的情况下增加负债就可以增加权益资本收益率,资本成本可以作为企业成本在税前进行抵扣,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税后利润,符合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并且企业每单位的股东权益可以获得的总资本越多,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帮助,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会使用财务杠杆来时企业可使用资金数额增大。财务杠杆=净负债/股东权益,企业通过使用财务杠杆通过负债筹资得到筹资、抵税、获益等好处。
(二)投资过程中的纳税筹划
1.投资企业注册地点的选择。为了实现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向内地推进的战略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生产力布局,以及扶植贫困地区发展,我国制定了不同地区税负差别的税收优惠政策,这就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纳税筹划机会。投资者合理选择企业的注册地点,对于企业节省税金支出和实现国家生产力的战略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投资方向的选择。我国现行税制对投资方向不同的纳税人制定了不同的税收政策。在设立公司时,要充分利用好这些优惠政策进行纳税筹划。现行税法中国家实行税收倾斜的企业类型有:高新技术企业、福利企业等。税法还实行产品税收优惠如:利用“三废”的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减免税产品等。
3.投资方式的选择。投资方式可以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时企业可以选择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业和企业,可以按照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间接投资时企业可买股票,国债或企业债券。
(三)资金运营过程中的纳税筹划
1.存货计价方式筹划。企业选择的存货计价方法一般有三种: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对税负的影响较大,存在较大筹划空间,企业通过事先预测得知物价将持续降低应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物价持续上升时宜使用加权平均法,这样可以中和持续上涨的物价,使成本加权平均,可以适当降低利润,降低企业的税负。物价稳定时三种计价方法对成本费用的影响相同,对税负的影响也基本相同,从会计信息的质量角度来看,先进先出、个别计价法更合适。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探析 篇7
关键词:纳税筹划,风险,收益
纳税筹划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和财会人员接受和运用。从理论上来讲, 纳税筹划方案可以降低部分税负或间接增加企业价值, 但在实际运作中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造成纳税筹划失败。究其原因, 是纳税筹划风险并未引起纳税人的足够重视。风险是无处不在的, 企业在选择筹划方案时不能一味地考虑税收成本的降低, 必须重视纳税筹划的风险控制, 降低筹划方案失败的可能性, 从而保证纳税筹划目标的实现。
一、纳税筹划风险概述
纳税筹划风险, 一般是指纳税筹划活动失败, 或走入纳税筹划误区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这种风险除法律责任风险外, 主要包括经济损失风险、竞争不利风险和未来利益受损风险, 一般来说纳税筹划风险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1、客观存在性。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由于企业所处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纳税筹划风险总是无处不在的。
2、不确定性。纳税筹划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 纳税筹划风险的大小、结构和表现形式必然会产生差别, 呈现出很大的不确定性。
3、可度量性。尽管纳税筹划风险的客观性使得风险不可避免, 但由于风险是可度量的, 人们可以根据风险程度进行理性纳税筹划的方案选择。
4、效益性。风险和效益是并存的, 它可能带来损失, 也可能带来效益。关键在于企业能够理性的开展纳税筹划工作, 正确获得最大的理财收益。
二、纳税筹划风险的主要类型及成因
1、税收政策理解偏差导致的风险
税收作为经济调节的杠杆, 总是在不断地适应经济活动的变化, 因此, 税收政策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经常会有一些税收政策进行更新和调整。纳税筹划是事前筹划, 每一项纳税筹划从最初的项目选择到最终获得成功都需要一个过程, 在此期间, 如果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企业制定的纳税筹划方案, 可能就会由合理方案变成不合理方案, 从而导致纳税筹划的风险。为此, 对企业财务人员、办税人员要及时了解掌握税收政策变化信息, 尽可能的规避因对税收政策了解不及时, 理解不透彻, 把握不全面而导致的纳税筹划风险。
2、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导致的风险
纳税筹划都是建立在内部控制制度得以充分执行的前提下,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财务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如果本身存在缺陷, 或者制度比较完善但没有切实执行, 都将导致纳税筹划风险发生隐患。如果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没有完全分离, 会计核算混乱, 必然会导致作为筹划依据的会计信息失真, 从而使纳税筹划方案很难取得实效。
3、纳税筹划目的不明方案不严谨导致的风险
纳税筹划要服务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为实现企业整体战略管理目标服务。纳税筹划活动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服务的。如果企业纳税筹划方法不符合生产经营的客观要求, 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理财秩序, 会导致企业更大的潜在损失风险的发生。在纳税筹划实务中, 企业常常会忽视筹划的机会成本, 从而产生筹划结果与筹划成本得不偿失的风险。
三、防范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的措施
(一) 加强经营过程中风险管理的措施
1、规范会计核算基础工作。
树立依法纳税的理念, 这是成功开展纳税筹划的前提, 由于企业的收益同时受到商品价格和经营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依法设立完整、规范的财务会计账册是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基本前提。
2、树立风险意识, 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
无论是从事纳税筹划的专业人员还是接受筹划的纳税人, 都应当意识到, 由于纳税筹划目的的特殊性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多变性、复杂性, 纳税筹划的风险是无时不在的, 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当然, 仅仅意识到风险的存在是远远不够的, 各相关企业还应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设备, 建立一套科学、快捷、方便的纳税筹划预警系统, 对筹划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 一旦发现风险, 立即向筹划者或经营者示警, 并寻找风险产生的根源, 使筹划者或经营者能够有的放矢, 对症下药, 制定有效的措施, 及时遏制风险的发生。
3、注重筹划方案的综合考虑。
纳税筹划的目标是由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既企业价值最大化所决定的, 纳税筹划必须围绕这一总体目标进行。应将其纳入企业的整体投资和经营战略, 从而不能仅局限于个别税种, 也不能仅仅着眼于节税。如果有多种筹划方案可供选择, 最优的方案应该是整体利益最大化方案, 而非税负最轻的方案。
4、贯彻成本收益原则, 实现收益最大和成本最低的双赢目标。
随着某一项纳税筹划方案的实施, 纳税人在取得部分税收利益的同时, 必然要为该筹划方案的实施付出额外的费用, 也会因选择该筹划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的相应机会收益。因此, 纳税筹划应遵循成本收益原则, 既要考虑纳税筹划的直接成本, 还要在比较选择中将纳税筹划方案所放弃方案的可能收益作为机会成本加以考虑。只有当纳税筹划方案的成本和损失之和小于所得的收益时, 该项纳税筹划方案才是合理的和可以接受的。
(二) 加强税收政策运用过程中风险管理的措施
1、正确区分违法与合法的界限。依法纳税是纳税人的义务, 企业的纳税筹划活动应当是合法的, 这是纳税筹划赖以生存的前提条件, 也是衡量纳税筹划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在进行实际操作时, 要学法、懂法并做到守法, 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税收法律的内涵, 时时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趋势, 务必使纳税筹划方案不违法, 这是纳税筹划成功的基本保证。
2、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趋势及经营环境的变化, 保持纳税筹划方案适度的灵活性。纳税筹划虽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但纳税筹划方案并没有固定的套路, 筹划的手段及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应针对不同的问题, 因地制宜, 进行具体分析。由于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千差万别, 加之税收政策和纳税筹划的主客观条件处于变化之中, 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 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 制定切合实际的纳税筹划方案, 并保持适度的灵活性, 以便随着国家税制、相关政策的改变及预期经济活动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3、协调好与税务机关的关系。由于各地具体的税收征管方式有所不同, 使得税收执法部门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因此, 纳税筹划方案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得到当地主管税务部门的认可。规避和防范纳税筹划风险的必要手段之一便是加强与当地税务机关的联系, 处理好与税务机关的关系, 充分了解当地税务征管的特点和具体要求, 及时获取相关信息。
4、聘请纳税筹划专家, 提高纳税筹划的权威性、可靠性、科学性。纳税筹划是一项高层次的理财活动和系统工程, 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涉及法律、税收、会计、财务、金融、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 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能性, 需要专业技能较高的筹划人员来操作。因此, 对于那些综合性的、与企业全局关系较大的纳税筹划业务, 需要聘请纳税筹划专业人士 (如注册税务师) 来协助开展, 以提高纳税筹划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从而进一步降低纳税筹划的风险。
电力企业纳税筹划管理研究 篇8
关键词:电力公司,纳税,筹划
一、引言
在市场经济中, 电力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实体,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的最终目标, 而企业的生产经营必然会带来纳税义务, 税收支出代表着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 导致衡量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税后利润的减少, 其为利润的减项。而税收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参与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活动, 其实质是对纳税人经营成果的无偿占有, 不能给企业带来收入, 因此企业从根本上来说有减少税收支出的主观愿望。但企业的税收支出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有相关的法律制度作保障, 也不是能够随意减少的, 否则, 被认定为漏税、偷税、抗税等违法行为, 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反而增加支出。因此, 作为重要的节税手段, 纳税筹划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在税法许可下, 利用税法赋予的税收优惠或选择机会, 设计筹划尽量使自己的纳税负担最轻, 是企业一种必要的行为。而电力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此, 研究电力企业纳税筹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可以使企业的税收行为更趋合理, 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帮助电力企业调整优化内部管理机制,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由于电力行业的国家控制和自然垄断, 电网企业通过“开源”, 即通过营销手段扩大市场容量, 通过提高售电价格推动收入增长相当困难, 因此电力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结构调整和要素优化, 就应该把策略重点放在“节流”上, 而在企业内部成本压缩空间有限的情况下, 通过纳税筹划控制税款支出, 就变得相当的重要。
二、电力企业纳税筹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 电力企业纳税筹划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电力体制的改革, 电力建设市场的格局逐步被打破, 电力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电力企业要实现企业全方位管理, 降低成本, 取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使企业应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和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我国税收法律体系得到更好的发展与完善, 在强调纳税人要履行的各项纳税义务的同时, 纳税筹划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 以期降低企业纳税成本, 实现利润最大化。电力企业需要深入研究新税法及实施条例, 正确掌握和熟练运用税收筹划的方法, 遵循科学的税收筹划原则, 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 取得真正的纳税筹划成功, 为电力企业节约税收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二) 电力企业纳税筹划的必要性
我国在加入WTO的大背景下进行电力体制改革, 电力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化, 通过打破垄断引入竞争而提高经济效益, 加强企业生产成本的管理越来越成为电力企业更加重视的关键。把握税收成本对生产经营与投资决策的影响 (如所得税增值税与资源税改革均与电力税收成本相关) , 了解我国税制的内容与方向, 对电力企业的纳税筹划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内容和工作, 地国内税收政策的调整, 税制设计、税收负担、征管制度等方面都要求电力企业必须进行纳税筹划的工作, 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电力企业纳税筹划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管理者对企业纳税筹划存在认识误区
由于电力企业的自然垄断性, 其运行体制和经营机制几乎是沿袭国有企业的传统模式, 管理者对企业纳税筹划认识上有误区, 并且税收政策掌握不够, 不能紧跟税收政策变化而灵活应变。
(二) 缺乏竞争意识
电力企业具有国有企业的通病, 竞争意识匮乏。即使有许多产企业实行年薪制改革, 但由于各个承包单位只为完成承包指标, 而不顾整体利益, 结果导致许多经济行为多纳税甚至重复纳税。
(三) 纳税筹划层次低
现有的纳税筹划是低层次的、粗放的, 基本上只局限在提高成本和费用方面, 甚至有些做法与纳税筹划相背离, 是不合法的逃税行为。
四、电力企业税务筹划基本原则
(一) 避免应税所得的实现
电力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是通过销售电量来实现的, 采用避免应税所得并不是说要避免企业的经济所得, 而是要让企图通过减少电量来降低收入的可能性不大, 避免应税所得就是要合法的取得不被税法认定为是应税所得的收入。例如, 企业购买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和金融债券应按规定纳税, 但企业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不属于应纳税所得额。所以, 企业财务人员可以根据这一政策, 合理避税, 当国债利息率高于重点建设债券时就可以购买国债。
(二) 推迟应税所得的实现
纳税的推迟可以通过推迟应税所得的方式得以实现, 推迟纳税不单可以让纳税人占用这笔资金, 还可以让纳税人从中获得利率进行贴现的好处, 以此减少将来应税款的现值。
(三) 控制企业的资本结构股本筹资、负债
筹资是企业对外筹资最基本的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都可以为企业筹措到资金, 但这两种筹资方式在税收处理上不尽相同, 所以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就应当对筹资方式加以慎重考虑。企业会计做账时, 股息不能计入成本, 支付利息能计入成本, 企业的两种筹资方式都需要给投资者回报, 所以我们从税务角度看, 借债比股本筹资有利的多。
(四)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电力企业应当充分利用现行的西部大开发所得税优惠政策进行行之有效的纳税筹划。
五、电力企业纳税筹划的方法
(一) 了解纳税流程
纳税企业要详细了解纳税流程做好纳税筹划工作, 纳税企业必须要先了解基本的纳税流程, 为做好纳税筹划工作作出前提和保障。纳税人必须要了解所做业务涉及到的所有税种, 所有税种的税收标准, 所有税种的税率, 每个税种与业务相适用的税收政策、法律及法规的规定, 采取何种具体征收方式, 业务每个环节具有的税收优惠政策, 业务每个环节可能存在的税收法律或法规上的漏洞等等, 要认真详细地掌握税收内容方面的情况, 进而准确、有效地开展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
(二) 账目具体清楚
纳税企业认真纳税, 实现涉税零风险电力企业初级纳税筹划首先要实现涉税零风险, 就是纳税人的账目要具体清楚, 申报正确的账单, 所缴纳的税款要及时、完整, 任何关于税收方面的处罚都杜绝出现, 处在没有任何风险的税收方面, 或是税收风险极小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良好状态。实现涉税零风险, 可以使企业账目更加清楚, 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也可以减少企业不必要的经济和名誉损失, 纳税人要依法认真治税, 减少“人治”因素的干扰, 重视合法权益税收的维护。
(三) 纳税筹划与会计处理结合
电力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 要利用一些科学合理的筹划方法, 结合企业的会计处理工作对现行税收政策进行分析, 进而找准与企业业务相适应的筹划突破口。企业的所有经营业务和过程最终都要在财务账目中加以反映, 纳税人会计处理方法的优劣, 都会直接反映出纳税筹划内容在会计处理上的恰当与否, 因而要对会计处理工作和纳税筹划做好相应的结合完善, 争取做到最佳纳税筹划。
六、电力企业纳税筹划的建议
(一) 提高电力企业纳税筹划意识
电力企业要开展纳税筹划工作, 管理高层和财务负责人员建立起纳税筹划意识是关键。纳税筹划是一项严密细致的规划性工作, 必须依靠管理层和财务负责人员自上而下的紧密配合和支持。企业管理层和财务负责人员要积极主动地提高纳税筹划的意识, 税收征管形势、了解税法、了解主管税务官员和被查处机率, 在做出决策之前会尽可能精密地计算各项行动方案的成本或代价, 加强纳税筹划工作。
(二) 培养专业的高素养电力纳税筹划人才
纳税筹划是一项具有相当高度的要综合性、科学性的经济活动, 有效进行纳税筹划, 达到涉税零风险, 取得企业的最大经济效益, 培养电力企业内部专业、高素质的纳税筹划人员是非常重要的。纳税筹划人员是进行纳税筹划的关键和主题, 必须具备会计、财务等专业知识, 并全面了解、熟悉企业整个投资、经营、筹资活动;筹划人员必须熟悉国家的财务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必须对税收政策法规进行充分分析和掌握, 找到实施税收筹划的合理空间。对各项税收政策运用所产生的税后收益有正确的评估, 做出最有利的决策, 以确保税收筹划提供的纳税方案可以获得税务机关的认可。
(三) 把握税制动态和主动权
我国现行的税务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 税法变化频率较快, 税收环境不稳定性增价了电力企业的纳税筹划成本, 增加了经营结果的不确定性。税法是处理国家与纳税人税收分配关系的主要法律规范, 随着经济情况的变动或配合政策而修正。掌握国家税收政策精神和改革动态, 了解税务机关对“合理合法”的界定, 是纳税筹划重要的前期工作。电力企业要做好纳税筹划工作必须随时掌握国家税制的最新动态, 与税务机关或中介机构合作取得必要的内部资料或是从税务机关获取免费的税收法规资料、从图书馆或电子网站查询等收集税制资料, 把握主动权。纳税筹划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求企业通过对自身应税行为预见性的安排来进行系统、全面及长期的具体规划。
电力行业在现阶段仍是国家控制的垄断性行业, 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电力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一支生力军, 必须不断降低内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努力压缩外部税收成本。因此, 电力企业应在遵从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以降低企业整体税负为指导原则, 进行纳税筹划。而电力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的实务中, 必须充分考虑到纳税筹划的成本和纳税流程设计的严密性, 通过节税、避税、涉税零风险、税收转嫁等具体措施进行筹划, 促进电力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师金林.浅谈新会计准则执行对企业的影响[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11 (10) :187.
[2]李琪.新会计准则、新企业所得税的执行对电力企业的影响[J].会计之友, 2011 (15) :18-19.
[3]张中秀, 杨智敏.纳税筹划内容分析[J].地方税务, 2002 (9) .
[4]田惠芝.电力施工企业纳税筹划研究实例分析[J].河北企业, 2010 (11) :35-36.
分公司纳税筹划风险分析 篇9
纳税筹划的风险就是公司纳税筹划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由于国家政策法规的多变、税务部门的认定、公司的财务人员的素质高低以及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等各种原因致使纳税筹划方案的实现充满着变数。纳税筹划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政策法规引起的纳税筹划风险
这方面的风险包括纳税筹划人对国家政策法规理解不透造成的风险、国家政策法规变化带来的风险和政策法规不完善带来的风险。纳税筹划人对国家政策法规研究不深、把握不准导致纳税筹划依据与实际法律规定南辕北辙, 将会致使纳税筹划失败。如某珠宝公司将购进的珠宝玉石经过简单加工或镶嵌后零售出去, 2000年10月份该公司发生从商业企业购进价值100万元的珠宝玉石。当月月初库存的外购珠宝玉石价值25万元, 月末库存外购珠宝玉石价值为45万元。该公司当月销售珠宝玉石120万元, 货款已全部收讫。当月末该公司财务人员计算出应纳消费税税款是4万元[120×10%- (100+25-45) ×10%], 但税务机关审核后确认为该公司当月应缴纳消费税12万元。因为根据税法规定, 允许扣除已纳消费税的应税消费品仅限于从工业企业购进。公司在运用税法条款时不了解这一政策, 致使比预期多纳税8万元。国家政策法规变化带来的风险是由于公司按照原来法律法规设计的纳税筹划方案因为新法律政策的变更而作废, 或者因为时效性没有及时调整而不被税务部门认可。政策法规不完善带来的风险是指对税法企图包括但由于这样或那样的理由而未能包括的范围、内容和实施细则不细等漏洞空白加以利用所带来的风险, 如纳税人定义上的可变通性、课税对象金额上的可调整性、税制上的差别性、起征点的存在、税率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税收负担沉重、税收制度的模糊性规定等可能诱发纳税筹划, 而这种纳税筹划不被税务部门认同, 从而引起纳税筹划效果的不确定性。
二、分公司自身原因引起的纳税筹划风险
分公司自身原因引起的纳税筹划风险主要包括:第一, 由于公司财务人员在财务会计、金融、法规等各方面掌握知识和技能不扎实、不全面、不精通, 致使税务部门认可的大部分避税、节税和税负转嫁等纳税筹划方法不能运用, 不能拿出稳妥可靠的纳税筹划方案, 不能为公司最大利益服务。第二, 只顾纳税筹化, 不顾财务风险。如因顾及负债利息可以在税前扣除享受减税的好处而忘记负债过多会招致到期不能支付本息、引起多种诉讼甚或破产清算。第三, 忽略纳税筹划只是公司一种理财手段, 并不是唯一目标。如果有更大公司目标, 并且与纳税筹划相冲突, 完全可以牺牲纳税筹划方案。如某公司可采用加速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但是公司想在二级市场配股融资, 如果继续采用加速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利润是1亿元, 达不到配股要求的净资产收益率三年平均10%、每年在6%以上的条件。如果采用直线折旧方法, 利润则为2亿元, 净资产收益率就可以达到配股条件。按照10配3股, 12亿总股本, 每股配股价4元计算, 公司就可以融集14.4亿元的资金。对于多交3300万元的所得税而言, 还不到14.4亿元的零头, 税务部门也乐于接受, 牺牲纳税筹划方案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第四, 不讲究成本效益原则, 盲目纳税筹划。如某个大的分公司一年要交各种税款共计24亿元, 这时就很有必要好好策划一下;对于一年只交一两千元定额税收的小企业来说, 就没有必要进行纳税筹划了, 因为筹划成本很可能大于筹划收益。第五, 避税的特点是非违法性、有规则性、前期策划性和后期的低风险性, 因此在理解税法条款和实施细则的应用上企业与税务部门、总公司很容易产生分歧, 加上我国纳税筹划涉及各税法及实施细则、具体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证券法、公司法、借贷法和国际会计准则等, 不仅法规内容存在着很多模糊之处, 而且财务会计规定和税务法规之间也有一些冲突或摩擦, 即使是专业人士有时都难以准确把握, 致使纳税筹划方案不能实施或拖延不举。总公司在专业人才、国家政策法规的解读、战略战术把握等方面都具有优势, 分公司应经常向总公司汇报请示, 取得总公司的把关、指导和支持, 有利于纳税筹划目标的实现。
三、税务部门不认可公司纳税筹划方案的风险
节税和税负转嫁一般是合法行为, 相对来说后期是无风险的。但是避税依据是“非不应该”和“非不允许”, 到底合法不合法需要税务行政执法部门的确认。在确认时, 客观上存在着税务行政执法偏差从而产生税收筹划失败的风险。因为我国税法常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 加之税务机关拥有自由裁量权和税务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又参差不齐, 客观上为税收政策执行偏差提供了可能性。即使是合法的税收筹划行为, 结果也可能因税务机关为了完成征税任务, 依据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先入为主地认为公司纳税筹划是恶意避税、偷税和漏税, 从而导致税收筹划方案未被审核认定就已经被判死刑。
对于分公司而言, 如何防范纳税筹划风险至关重要。在实践中可采取以下几种防范对策:不断认真学习国内外税务法律法规, 及时了解相关政策变化, 做到与时俱进;不断认真学习财务会计知识和专业技能, 及时掌握新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规范, 做到业务精湛;经常与税务部门和总公司沟通汇报, 及时摸清税收征收条例的变化趋势和纳税筹划新动向, 做到知己知彼;当分公司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 及时调整纳税筹划方案。
参考文献
浅议纳税筹划风险与防范 篇10
一、纳税筹划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原因分析
纳税筹划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纳税筹划的预先筹划性与筹划方案执行中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制因素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产生与国家政策、经济环境和企业自身活动的不断变化密切相关。
(一) 政策风险
纳税筹划者利用国家政策进行纳税筹划活动可以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但税负的减轻具有一定的风险, 这种风险被称为政策风险, 主要包括政策选择风险和政策变化风险。企业纳税筹划的目标是尽量减轻税收负担, 而政府税收征收目标则是应收尽收, 从这一点上说, 企业与立法者 (政府) 是税收博弈的双方, 但这一博弈过程主动权却掌握在立法者手中。因此, 一旦立法者修改税法、完善税制, 纳税人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应变调整, 就难免要遭受损失。
(二) 税务行政执法偏差
纳税筹划是企业在既定的税收环境下, 对多种纳税方案进行优化选择的一种理财活动。在实践中, 纳税筹划的“合法性”还需要得到税务行政部门的确认。在这一“确认”过程中, 税务行政执法的偏差增加了企业纳税筹划的风险。
(三) 纳税筹划存在着征纳双方的认定差异
纳税筹划是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行为, 其方案的确定与具体的组织实施, 都由纳税人自己选择, 税务机关并不介入其中。然而纳税筹划方案究竟是不是符合税法规定, 能否给纳税人带来税收上的利益, 很大程序上却取决于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税务筹划方法的认定。如果纳税人所选择的方法并不符合税法精神, 那么, 税务机关将会视其为避税, 甚至当作是偷逃税。
(四) 企业活动的变化
税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任何纳税筹划方案都是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法律环境下, 以一定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为载体制定的。企业要获取某项税收利益, 必须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某一方面符合所选择税收政策要求的特殊性, 而这些特殊往往制约着企业经营的灵活性。同时, 企业纳税筹划不仅要受到内部管理决策的制约, 还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而外部环境是企业内部管理决策难以改变的。一旦企业预期经营活动发生变化, 企业就会失去享受税收优惠和税收利益的必要特征和条件, 导致筹划结果与企业主观预期存在偏差。
(五) 投资扭曲风险
这种风险是指纳税人因税收因素而放弃最优的甲方案而改为次优的乙方案, 它源于税收的非中立性。可以说, 税收非中立性越强, 投资扭曲风险越大, 相应的扭曲成本也就越高。
(六) 经营损益风险
政府课税 (特别是所得税) 体现对企业既得利益的分享, 而并未承诺承担相应比例经营损失风险的责任, 尽管税法规定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可以用以后实现的利润补偿前期发生的经营亏损。这样, 征纳双方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企业不署名的“合伙者”, 企业盈利, 政府通过征税获取一部分利润;企业亏损, 政府因允许企业延期弥补亏损而相应承担了部分风险, 但这种“风险分担”是以企业在以后限定期限间内拥有充分获利能力为假定前提的, 否则, 一切风险损失将完全由企业自己承担 (以税后利润弥补亏损) 。
二、纳税筹划风险防范措施的具体建议
面对风险, 纳税筹划人应当主动出击, 针对风险产生的原因,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预防和减少风险的发生。
(一) 提高纳税筹划的风险意识
确立法治观念, 认真选择, 避免筹划手段选择上的风险。纳税筹划的规则决定了依法筹划是纳税筹划工作的基础。严格遵守相关税收法规是进行筹划工作的前提, 一项违法的纳税筹划, 无论其成果如何显著, 注定是要失败的。面对这种风险, 广大纳税人必须树立风险意识, 一方面要了解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 细心分析企业经营的特点, 另一方面要熟悉税收法规的相关规定, 掌握与自身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内容, 最终将二者结合起来, 选择既符合企业利益又遵循税法规定的筹划方案。
(二) 建立纳税筹划风险评估机制
纳税筹划作为企业的一种理财活动, 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贯穿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纳税筹划应以财务目标为导向, 服从、服务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同时纳税筹划分析、决策问题的方法也可以借助于财务管理的一些方法。如财务管理中对风险的分析方法常采用概率分析法, 因此纳税筹划中也可以建立纳税筹划风险评估机制——概率分析。
(三) 保持账证完整
企业的会计账簿、记账凭证等是记录企业经营情况的真实凭据, 它不仅是税务机关据以征税的重要依据, 也是企业在接受税务检查时据以证明自己没有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依据, 同时税收优惠的享受也需要正确的账务处理支持。因此, 企业依法取得并保全会计凭证和记录, 保证账证完整, 正确进行各项会计处理和纳税申报并及时足额地缴纳税款, 是企业纳税筹划的首要环节, 也是控制筹划风险, 提高筹划效率的技术基础。
(四) 认真学习税收政策并且准确把握税收政策
增强筹划人员素质, 避免筹划具体执行上的风险。事实上, 全面、准确地把握政策是规避纳税筹划风险的关键。要求筹划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必须够“专心”, 一方面要提高筹划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根据企业的经营规模和具体需求, 专心培养使用或聘用专业化的筹划团队, 优化筹划队伍的素质结构, 使其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要给予筹划队伍足够的信任, 尽量减少对筹划具体操作的人为干扰, 使筹划人员能专心开展工作, 从而将筹划执行过程中的风险降至最低。
(五) 避免滥用税收优惠政策
利用税收优惠进行筹划操作时, 应注意: (1) 企业应正确理解税收优惠政策, 不能曲解税收优惠条款, 滥用税收优惠, 以欺骗手段骗取税收优惠; (2) 应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税务筹划的基本出发点, 对经济发展大势和税收政策调整方向有科学的预测, 把握住税收优惠的产业导向和科技导向, 避免滥用; (3) 应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的特点, 寻求微观经济活动与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切入点, 主动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投融资等行为, 选择具备可行性和操作性的筹划方案; (4) 企业应充分了解税收优惠条款, 积极从税务机关和税务代理中介机构获取税收优惠方面的信息, 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申请, 避免因程序不当而失去应有的权利。
(六) 加强与税务机关的联系
加强与当地税务机关的联系, 充分了解当地税务征管的特点和具体要求。筹划者应该确立沟通观念, 争取税务机关的指导和认同, 避免筹划成果转化上的风险。面对税务筹划成果转化上的风险, 要求纳税人必须有“诚心”, 与税务机关诚心交流和沟通, 以自身诚信纳税的行为树立良好的纳税信誉和形象, 争取税务机关的信任和认同, 并在出台每一项新的筹划方案时, 诚心地向有关部门咨询, 以达成意见上的一致, 实现与税务机关的“双赢”。
(七) 注意税务筹划的成本与效益的分析
筹划税收方案时, 不能一味地考虑税收成本的降低, 而忽略因该筹划方案的实施引发的其他费用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 必须综合考虑采取该税务筹划方案是否能给企业带来绝对的收益。决策者在选择筹划方案时, 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才能保证税务筹划目标的实现。
(八) 利用税务代理的专业化服务优势降低筹划风险
面对社会化的大生产和经济全球化, 各国税制越来越复杂和严密, 纳税企业限于专业知识、办税能力、纳税成本等因素在纳税活动中不具备完全纳税信息, 因而不可能完全协调纳税活动和保证纳税的准确性, 规避纳税风险和保护自身权益, 而市场竞争的加剧, 迫使企业在最小合理纳税与办税成本之间做出比较后, 寻求专业的税务代理机构对企业的纳税指导。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税法,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2]、庄粉荣, 纳税筹划实战精典百例, 机械工作出版社, 2007
[3]、新企业所得税法对企业纳税筹划的影响[J].审计月刊, 2007, (12) .
纳税筹划风险管理 篇11
关键词 纳税筹划 大型集团 风险分析
大型集团公司在进行初始投资预测和决策时,首先要考虑投资收益率。在企业的诸多竞争中,尤以成本的竞争最为核心,而所纳税额是企业的一大成本,应缴税款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最终收益。所以,投资者为降低税收成本,获得预期的投资收益,就有必要对其纳税事宜进行筹划。本文通过对某集团公司下属不同企业纳税筹划模式的案例分析以及集团公司纳税筹划的风险,为纳税筹划思想的推广提供思路。
一、纳税筹划的概念及存在的认识误区
在我国,许多人不了解纳税筹划,一提起纳税筹划就联想到偷税,甚至一些人以纳税筹划为名,行偷税之实。而实际上,纳税筹划与偷税有着本质的区别,偷税是违法行为,与纳税筹划的合法前提相悖。还有一些人提到纳税筹划想到的就是避税,即纳税人运用各种手段,想方设法地少缴税甚至不缴税,以达到直接减轻自身税收负担的目的。其实,纳税筹划既有别于税务当局所严厉打击的企业偷税行为,又由于它所具有的合理性,也有别于我们日常广泛接触的企业避税行为。在目前的理论探讨和企业涉税实践中,存在着广泛地混用纳税筹划和避税概念,从而使得企业的许多避税策划被堂而皇之地披上纳税筹划的外衣。
二、大型集团公司纳税筹划的方法分析
1.集团公司纳税筹划典型模式
集团公司纳税筹划的目标不仅是单个公司税收利益及经济利益最大化;而是整个集团公司税收利益及经济利益最大化。集团公司纳税筹划的目标是通过集团公司纳税最小化实现集团公司税后利益最大化。
(1)在比例税率下:
设集团公司由公司A和公司B组成,其税率分别为 和 ,且 < ;
集团公司利润总额 为正的常量,其中A公司利润为 ,B公司利润 ;
A公司所得税为 ,B公司所得税为 ,集团公司所得税合计为 ;
集团公司净利润合计为 。
建立如下联立方程组:
< ; + = (正的常量); = (当 0); =0(当 <0);
= (当 0); =0(当 <0); = + ; = -
可得:当 = 或 =0时, = 为最小值, = (1- )为最大值。
如下图1所示:
图1 利润与所得税关系图
因此,在比例税率下,且集团公司的成员公司税率不相等,集团公司应将利润尽量安排给低税率公司,将高税率公司的利润转移到低税率公司,从而减少集团公司所得税,获取最大的税后利润。
(2)在累进税率下在成员公司均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的条件下:
由于成员公司均有多档税率,纳税筹划较为复杂。总而言之,应将利润先安排给成员公司中的最低税率,然后再将利润安排给成员公司中的较高税率,直到利润安排完毕,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减少集团公司总税收,实现集团公司税后利润最大化。
2.案例分析
这里主要讨论集团公司内企业合并的纳税筹划的案例分析。
案例:某集团公司下属某股份有限公司A,2008年9月兼并某亏损国有企业B。B企业合并时账面净资产为500万元,上年亏损为100万元(以前年度无亏损),评估确认的价值为550万元,经双方协商,A公司可以用以下方式合并B企业。A公司合并后股票市价为3.1元/股。A公司共有已发行的股票2000万股(面值为1元/股)。
方案一:A公司以180万股和10万元人民币购买B企业(A公司股票市价为3元/股)。
方案二:A公司以150万股和100万元人民币购买B企业。
假设合并后被合并企业的股东在合并企业中所占的股份以后年度不发生变化,合并企业每年未弥补亏损前的应纳税所得额为900万元,增值后的资产的平均折旧年限为5年,行业平均利润率为10%。所得税税率为33%,从合并企业的角度来看:
选择方案一,首先涉及合并时的以下税收问题:因为非股权支付额(10万元)小于股权按票面计的20%(36万元),所以,B企业就不转让所得缴纳所得税;B企业去年的亏损可以由A公司弥补,A公司可在第一年和第二年弥补B企业的亏损额100万元。A公司接受B企业资产时,可以以B企业原账面净值为基础作为资产的计税成本。其次,A公司将来应就B企业180万股股票支付多少股利呢?
A公司第一年、第二年因涉及亏损弥补,第一年的税后利润为900 (1-33%)+79.84% 33%=629.34(万元),可供分配的股利为629.34 (1-25%)=472.01(万元),(其中的10%为法定盈余公积,5%为公益金,1既为任意盈余公积),支付给B企业股东的股利折现值为180+2000 472.01 0.909=38.52(万元),同理,A公司第二年支付给B企业股东的股利折现值为34万元;A公司以后年度支付给B企业股东的股利按利润率10%计算,折现直为180 2000 (900 67%) (1-25%) 10% 0.8264=336.37(万元)。
所以,第一种方式下,A公司合并B企业所需的现金流出折现值共为418.98万元(10+38.62+34+336.36),选择方案二,因为非股权支付额(100万元)大于股权按票面计的20%(30万元),所以,被合并企业B应就转让所得缴纳所得税,应缴纳的所得税为 (180 3+10-500) 33%=16.5(万元)。又因为合并后,B企业已不再存在,这部分所得税实际上由合并企业A承担。B企业去年的亏损不能由A公司再弥补。因为A公司可按增值后的资产的价值作为计税价,增值部分在折旧年限内每年可减少所得税为(550- 500)+5 33%=3.3(万元)。A公司第一年的税后利润为900 (1-33%)+3.3-16.5=589.8(万元),按第一方案时的计算方法计算,A公司第一年支付B企业股东股利折现值为30.16万元,第二年至第五年支付给B企业股东股利折现值为89.33万元。A公司以后年度支付B企业股东股利折现值为210.60万元。所以,第二种方式下,A公司合并B企业所需现金流出折现值为446.59万元(16.5+100+30.16+89.33+210.60)。比较两种方案,方案一现金流出较小,所以,A公司应当选用方案一。
因此,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采取非股权支付额不高于所支付的股权票面价值20%的合并方式都划算、要考虑可弥补亏损数额的大小、行业利润率的高低等因素,在上面所举的例子中,如果这些因索发生变化,选择第二种方案就有可能是划算的。在实际操作中要具体测算,以上仅提供筹划的思路和测算方法。
三、大型集团公司纳税筹划的风险分析
1.纳税筹划风险主要类别
大型集团公司纳税筹划方案究竟是不是符合税法规定,是否会成功,能否给纳税人带来税收上的利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纳税筹划方法的认定。一般来说,纳税筹划的风险表现为三类:政策运用风险、经营风险和税务执行风险。
2.纳税筹划的风险预防
(1)健全纳税筹划风险防范体系
建立纳税筹划风险评估机制;大型集团公司要事先对纳税筹划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如集团公司经营状况,所处行业的景气度,行业的总趋势是否发生不良变化;以往集团公司纳税情况如何,是否对税务事项过分敏感,以前年是否存在重大税务、审计问题;税务管理当局对集团公司依法纳税诚信度的评价如何;事务所及注册税务师对筹划事项的熟练程度如何;等等。最后评估出一个较为客观的风险值,然后再决定是否接受委托,或决定如何进行筹划。
(2)关注税收法律变动、提高筹划人员水平
目前,我国税制建设还不很完善,税收政策变化较快,纳税人必须通晓税法,在利用某项政策规定筹划时,应对政策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和防范筹划的风险,因为政策发生变化后往往有溯及力,原来是纳税筹划,政策变化后可能被认定是偷税。因此,要能够准确评价税法变动的发展趋势。另外,集团公司纳税筹划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素质,还要具备对经济前景的预测能力、对项目统筹谋划的能力、与各部门合作配合的协作能力等素质,否则就难以胜任该项工作。
(3)加强与税务部门沟通降低政策执行风险
由于大型集团公司所处的经济环境千差万别,加之税收政策和纳税人的主客观条件经常处于变化之中,这就要求集团公司在纳税筹划时,要根据集团公司实际情况,制定纳税筹划方案,并保持相对的灵活性,以便随着国家税法、相关政策的改变及预期经济活动的变化随时调整,适时更新筹划内容;采取措施控制和分散风险,趋利避害,保证纳税筹划目标的实现。
四、结束语
大型集团公司开展纳税筹划就是要不断研究经济发展的特点,及时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趋势。在实际操作时,大型集团公司要时时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趋势,务必使纳税筹划方案不违法并符合税收政策的导向性,使企业在享受有关税收优惠的同时,也顺应了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意图。
参考文献:
[1]苏春林.纳税筹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盖地.纳税筹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企业纳税筹划的风险与防范 篇12
关键词:纳税筹划,风险,防范
一、企业纳税筹划概述
企业纳税筹划是指在不违背税法及其他相关法规的前提下, 对企业的涉税业务进行合理的谋划, 以达到减轻企业税负的目的。企业纳税筹划是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合理范围内进行的, 所以要将其与非法的偷逃税款区分开来, 企业纳税筹划对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升企业纳税意识、消除企业偷漏税行为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企业纳税筹划的动因可分为主观动因与客观条件两个方面。主观动因是企业纳税人为了减轻自身的税负, 以达到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税收是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的, 企业缴纳的税款无法获得补偿, 所以企业不断的在寻找减轻自身税负的途径, 而偷税、逃税、抗税等违法行为均存在巨大的风险, 且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在这样的情况下纳税筹划显然是最为稳妥的减轻企业税负的办法。
在客观条件方面, 促使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的因素包括税款征收方法上存在的漏洞、各种税收优惠政策、课税对象的可转化性、纳税事项与税法细则的吻合度等。
二、企业纳税筹划的主要风险
企业纳税筹划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一些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会使筹划的预期目标和实际目标相偏离, 纳税筹划的前瞻性、条件性和主观性决定了风险会随时存在。
1. 政策法规风险。
企业纳税筹划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的条款及政策来进行, 以此为前提合理的安排应税行为及运用会计政策, 达到减轻企业税负的目的。
纳税筹划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合法, 如果筹划行为是利用现行法律法规的漏洞及缺陷来达成的, 在形式上似乎合法, 但却与立法的根本意图相违背, 其合法性也将受到质疑。企业如果采取篡改、伪造会计材料的手段, 故意少列收入或不列收入、多列成本或虚列成本来实现少缴税款的目的, 则属于明确的偷逃税款行为, 严重的违反了国家的法律。
企业在纳税筹划时, 为了达到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的目的, 往往需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适当的变通, 或是在会计政策的运用上进行一些变更, 但这些行为均需把握好一个恰当的尺度, 如果运用不当, 则很有可能不被税务机关所认可, 最终被认定为违法行为。税务机关对企业纳税行为具有自由的量裁权, 企业的避税行为是否合法最终也是由税务机关来进行认定, 税法的逐步完善也正是在这种避税与反避税的博弈中形成的。
2. 企业财务风险。
企业纳税筹划方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在使某些税种的税负减少的同时, 可能会增加了其他税种的税负, 或是虽然减轻了某些税种的税负, 但却增加了企业的运费、材料费、机构设置费等其他非税收方面的成本, 最终不但未能使企业实现更多的净利润, 反而给企业的经济利益带来更大的损失。
纳税筹划是企业的一种经营决策活动, 其本身也需要一定的实施成本, 例如税务代理费、办税费用、学习培训费用等直接成本, 以及因选择某项纳税筹划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所损失的机会收益等。如果一个筹划方案实施所付出的成本大于取得的收益时, 即使企业的税负降低了, 这个方案依然是个失败的方案。企业纳税筹划的根本目的是降低企业税负,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纳税筹划一旦偏离了这个根本目标, 那么纳税筹划也就失去了意义。
3. 行政执法风险。
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案是否合法、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结果,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税务主管部门对纳税筹划行为是否认可。我国的税务执法主体包括了海关、国税、地税、财政等多个部门, 各个部门在税务执法上又有很多重叠交叉的地方, 这实际上是给纳税筹划带来了很大的潜在风险。税收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会给执法人员的执法留有很大的弹性空间, 各个税务执法人员的素质不同、对纳税具体事项与税法符合性的理解也存在着差异, 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案可能会因为这些因素而被认定为不合法。
4. 企业信誉风险。
税务机关会将经常发生或曾经发生过偷逃税款的纳税主体列为问题企业, 这样的企业会被税务机关带上不诚信纳税的标签, 税务机关会给这些企业制定更加繁琐、细致的纳税方案, 同时进行更加严格及频繁的稽查。企业如果纳税筹划失败被税务机关认定为问题企业, 为完成纳税及应对税务稽查, 将会付出比其他企业更多的成本, 甚至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市场份额也都受到连带的影响。
另外, 部分上市公司为达到降低企业税负的目的, 依据筹划方案本期收益若大于预期收益则将利润后推, 本期收益若小于预期收益则将利润前推, 这种操作方式很可能使企业的股价频繁波动或下跌, 给企业的社会形象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企业纳税筹划的风险防范措施
企业决策者在实施纳税筹划方案的时候, 不能仅仅关注方案降低税收成本的多少, 更因该重视对纳税筹划方案的风险控制, 规避风险才能增加纳税筹划方案的可行性。
1. 树立正确的纳税筹划意识。
纳税筹划不是万能的, 其空间与弹性都是有限的, 企业在实际操作中不能过于理想化, 要特别注意对尺度的把握, 保证纳税筹划方案是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另外, 每一个纳税筹划方案都是在特定的法律背景、特定的企业经营活动背景制定出来的, 而企业经营活动及国家法律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这就需要企业随时关注内部环境及外部环境的变化, 及时的对纳税筹划方案进行调整。
2. 构建风险监控机制。
企业应该构建一套有效的纳税筹划预警系统, 通过收集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状况、市场形势变化、税收政策法规变动情况、税务机构执法状态等信息, 综合的分析企业纳税状况, 并对问题环节实时的发出警报, 防范纳税风险。
3. 全面对比分析成本与收益。
企业的纳税筹划要遵循成本收益原则, 企业应该制定多个纳税筹划方案, 并详细的列出各个方案给企业带来的预期收益及成本, 企业在对各个方案的可行性评估时, 除了对直接收益和成本进行分析, 还要充分考虑到机会成本。在企业纳税筹划的实际操作中, 有很多筹划方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往往是因为企业在方案实施之前的评估分析不够深入, 忽略了最基本的成本效益原则, 有时过于追求降低税负反而会使企业的总体利益受到损失。
4. 保持良好的税企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也日趋完善, 但即使再完善的法律也不可能做到天衣无缝, 总是会留有一些盲点及弹性区间, 需要伴随客观环境的改变, 不断的在实践中磨合与修正, 税法当然也不例外。对于税法界定较为模糊的范围, 以及判断存在弹性空间的地方, 税务机关是具有主观裁定的权力的, 企业应该合理的利用这种主观裁定权, 以达到规避纳税风险的目的。企业要加强对税务机关工作流程的了解, 在法律法规的解读上尽量于税务机关的解读保持一致, 对于税收方面的新政策、新事物的处理上要积极的征询税务机关的意见, 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 并与税务机关保持一种良好的沟通及税企关系。
5. 企业纳税筹划要具有全局观。
企业纳税筹划要达到的最终结果是使企业的整体税负降低, 而不是纠结于某一个税种税负的高低, 在纳税筹划时要避免为降低个别税种的税负, 而使企业整体税负增加。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要关注各税种之间的关联关系, 考虑到企业所涉及的所有税种。另外, 企业纳税筹划属于一种财务管理行为, 企业要实施纳税筹划方案也要综合的考虑到发展目标、社会形象、经营方向等多方面因素。
6. 提高企业办税人员的业务能力。
防范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的一个有效措施就是要提高企业办税人员的业务能力, 企业要加强对办税人员税务知识、法律法规、地方政策的培训, 以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 以便企业能够更好的运用税法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规避纳税筹划所带来的风险。
7. 密切关注税收法规的的变化。
准确的把握税收相关政策时纳税筹划的关键点, 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在不断变化的, 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也是在不断的调整, 企业必须对内部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实时关注, 才能做出最为恰当有效的调整。
参考文献
[1]朱淑珍.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的理论分析及应对策略[R].首都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2]刘芳.浅析企业税务筹划的技巧及风险防范[J].经济师, 2006. (3) .
【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推荐阅读:
纳税筹划风险06-13
企业纳税筹划及其风险07-01
纳税筹划企业财务管理09-10
纳税筹划纳税论文08-29
纳税筹划成本06-10
纳税筹划空间06-14
纳税筹划案例07-09
纳税筹划点07-26
纳税筹划课程11-03
学习纳税筹划心得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