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江文化

2024-10-05

瓯江文化(共8篇)

瓯江文化 篇1

“瓯江文化”即为瓯江流域历史沉积下来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总和, 深入开展特色的节庆活动是打造“瓯江文化”知名品牌的有力举措。

一、节庆活动对打造“瓯江文化”的意义

特色的节庆活动指某个城市或区域在特定时期特有的节庆活动。通过举办特色节庆活动, 使城市或地方的知名度得到提升。近年来, 丽水市开展的市级摄影节、景宁畲乡三月三、龙泉剑瓷节、青田石雕节华侨节、缙云公祭轩辕黄帝、云和玩具节、松阳开茶节、遂昌的汤显祖文化节等都是“瓯江文化”的精品和代表。举办各种特色节庆活动, 不仅是塑造“瓯江精神”、丰富瓯江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 也是发展瓯江区域经济社会的重要载体。节庆文化在区域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许多区域的节庆文化产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

(一) 举办节庆活动有利于挖掘弘扬“瓯江文化”中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吸收提高“瓯江文化”中的现代文化。

特色的文化催生了特色的节庆活动, 节庆活动又丰富提升了特色文化的内涵。独特的县市节庆活动, 对于挖掘、整理各地文化资源, 提高“瓯江文化”品位, 打造瓯江文化品牌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二) 举办节庆活动有利于创造“瓯江文化”的生态环境。

首先, 通过节庆活动可以凝聚人心, 鼓舞信心, 增强丽水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自豪感。其次, 区域特色经济不仅催生了节庆文化, 同时催生了节庆经济, 节庆经济又促进了区域特色经济和区域特色文化进一步发展, 形成维持良性循环。近几年, 我市的遂昌、景宁通过节庆活动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效果明显, 旅游业的发展又带动了群众文化活跃。

(三) 举办节庆活动有利于提高“瓯江文化”的知名度。

通过节庆活动的开展, 有利于提高知名度, 便于开展交流合作。我市现在已经是县县有节, 年年办节。通过几年的特色节庆活动, 对挖掘提升特色文化, 提高地方的知名度、开放度, 改善了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 凝聚人心, 鼓舞信心, 促进特色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目前节庆活动存在的问题

我市多年节庆取得很大成效, 但同时也显现出一些问题, 离“瓯江文化”知名品牌还存在一定距离,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节庆定位需要再探讨。

我市节庆全是由县市政府发起的, 政府出面组织应该说当仁不让。节庆文化活动首先应是群众参与、群众享受, 然后才是借助节庆活动打造区域文化特色、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让群众成为文化主角, 举办有地方特色并使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只有这样的节庆才是有生命力的节庆。

(二) 节庆文化生态需要大力培育。

文化生态是节庆活动的生命所在, 一个没有群众广泛参与的节庆注定走不远。文化生态主要依托于丰厚的文化底蕴、来源于异彩纷呈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依靠民众的人文素养整体的提高。

(三) 节庆日期需要固定。

目前, 全市的节庆除景宁的畲乡三月三有固定的日期, 其他县市的节庆都还没固定的日期。固定日期的节庆才是常态节庆, 固定日期的节庆可以省却宣传发动, 便于谋划, 约定成俗后利于节庆世代传承。

三、解决的措施和方法

从打造“瓯江文化”知名品牌及节庆文化的内在要求出发, 我市现有节庆的办节思路、办节形式、办节方法需要不断深化。

(一) 政府由主导逐步转为引导。

节庆活动的举办因从政府主导为主的方式逐步转向以政府引导, 民间非盈利组织为主的方式;政府通过确定节庆主题、制定长效机制、组织媒体宣传等进行引导规范, 在政策、协调、税收、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 全面落实“政府搭台、群众唱戏、市场运作”的办节工作思路和工作机制。只有符合相关群体意愿的节庆才能发动他们广泛参与, 只有社会广泛参与的节庆才能取得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 大力加强特色文化的常态化建设。

一个节庆能否持久举办, 其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是群众赞成与否。群众不仅是节庆文化的参与者, 更是受益者, 必须做到根植于民众之中, 使群众感受到真正的文化氛围, 使群众自学参与到节庆中来, 推动常态文化的发展。有关部门要及早加强引导, 强化指导, 设置载体, 促进特色节庆的生态环境早日形成。

(三) 充分挖掘传统特色文化元素。

传统特色文化是特色节庆的根基, 也是常态文化建设主要内容, 没有特色文化元素的节庆不能算是特色节庆。我市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些工作,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远远不够, 通过节庆活动, 不断促进本地特色文化的挖掘、整理、开发和利用, 千方百计让特色文化在节庆上出新、出彩, 形成新内容、新亮点, 努力褪掉节庆活动的单调乏味。

(四) 开放办节, 凝聚人气。

实践证明, 只有把各大节庆活动植根于群众当中, 节庆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节庆才能实现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节庆不仅是办出水平、办出影响, 更要办出效益, 这才是节庆文化的关键所在。

(五) 固定节庆日期。

固定节庆的日期有利于节知活动的开展和节庆的传承发展。我市现有的节庆中, 松阳开茶节、庆元香菇节等农业生产类节庆固定日期可以选在收获季节的某个日期;青田石雕节、龙泉剑瓷节等历史较为悠久的可以选择其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人物特定的日期作为节庆日。

瓯江落潮溢茶香 篇2

乌牛早茶,论清,不如说清味;论香,不如说嫩香;论韵,不如说涵韵。

乌牛传说

乌牛早,芽壮于叶,形如雀舌。一般在“惊蛰”时节萌芽,“春分”之前便可上市,明显早于其他名茶,在全国名茶市场上独占“品茗之道在于新”的优势。“乌牛早”除早采外,还具有发芽整齐、轮次分明、老嫩均匀、持嫩性强、抗旱防病力强等特点。所制成的毛茶条索紧,色泽翠绿带黄,茶叶鲜嫩爽口,盅里汤色嫩绿明亮。

洛阳桥,南海观音为助其筹资而化作美女立于舟中,声称若有谁将银锭掷中其身,即以终身相许。消息一传出,引得无数官宦富豪子弟投银如注。适逢“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路经于此,见状化作一道者,使拂麈一指,将银锭牢牢贴在观音身上,观音明知吕洞宾所为,但又不好发作,遂回普陀,羞愤交加,一夜之间便白了头。此事被西天如来佛祖获悉,赐观音仙茶一株。仙茶清香扑鼻,观音仅摘三片嫩叶,用甘泉冲泡饮之,顿时白发转黑。于是观音将仙茶栽于竹园中,不料仙牛闻得清香,正欲嚼时,被观音发觉,便衔茶而逃。观音紧追不舍,一直追到风景秀丽的瓯江口北岸,见此地正是栽培仙茶好去处,便将牛打落云头,又在仙茶上洒上甘露,仙茶即刻在层峦之中扎根而生。

时至今日,每当瓯江落潮时节,这头仙牛便露出江面,当地名谓“乌牛”(现永嘉县乌牛镇),而由这株仙茶衍生起来的茶树,也比其他茶树发芽早一个月左右,且香浓味甘。

“乌牛早”作为中国古珍名茶,在解放前几乎失传,1957年浙江省对名茶普查时发现,并将其与“西湖龙井”等同列为浙江名茶。1985年,国家农牧渔业部和浙江省农业厅把“乌牛早”开发列入“七五”计划。

楠溪江畔生早茶

如诗如画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楠溪江,位于浙江省永嘉县境内,悠悠三百里,素有“天下第一美水”之称。楠溪江的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山水风光与田园情趣相融,是我国国家级风景区中唯一以田园风光见长的景区。永嘉县的农业支柱产业、楠溪江地方特产——乌牛早名茶就生长在楠溪江畔。

2000年3月,浙江乌牛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这奇妙的地方孕育而生,总部设在浙江省永嘉县瓯北镇。公司集乌牛早茶叶开发、种植、加工和销售为一体,兼营农业综合开发和信息技术服务,是一家省、市、县三级优秀农业龙头企业。

公司以“引导茶农致富”为己任,在公司董事长李仁超的带领下“以工带农”的形式担负起永嘉全县5万亩茶园茶叶的生产、加工、销售和流通任务,推动了全县乌牛早茶产业的规模化经营,公司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采用与茶农签订购销协议书的形式,至今已联系并带动农户两万多家。为了更好地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走“产、供、销、娱”一条龙模式,乌牛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从2002年始至今投入了1680万元兴建了茶楼及一系列附属设施,开展农业多元化经营。

瓯江污染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篇3

关键词:瓯江,水资源,保护

瓯江是丽水人民的母亲河, 没有瓯江就没有丽水。瓯江是浙江第二大河, 全长388km, 流域面积17958km2。河水清澈, 水质在国家二级地面水标以上, 是浙江省水质最好的江河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 瓯江流域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但同时也存在瓯江被污染的问题, 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1瓯江的现状

原生态风貌遭到破坏。过度采砂削弱了瓯江堤坝的强度, 破坏了瓯江的原生态风貌。调查中我们看到江两岸植被光秃, 垒起高高的砂石堡, 河道中央弃石成堆。

生活污染。生活垃圾、畜禽污物直接排入江中。农村居住村落分散, 垃圾集中收集率和无害化处置率非常低, 污水污物随意倾倒。

工业污染。水阁工业区污水排放管理上存在一些漏洞, 对瓯江水造成严重的污染。从调查情况来看, 水阁工业区里的某些企业, 将工业废水直排瓯江。

水土流失。景青移民返乡超计划采伐、偷伐林木现象屡禁不止, 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2原因分析

(1) 政绩考核机制不科学。长期以来, GDP增长率是评价地方官员政绩的一个不成文标准, 导致一些地方官员只重经济发展而轻视对瓯江水资源环境的保护。事实证明, 以牺牲能源、环境资源为代价, 带来的只是一时的经济数字的增高, 留下的却是长远的危害和隐患。

(2)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长期以来, 瓯江上游城市建设不恰当地把基础设施建设的载体地位降低为工业的一般附属物。瓯江流域绝大多数县市的污水处理能力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现行管理和运行机制的掣肘也使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陷于困境。另外, 由于没有真正落实“污染者负担”的政策, 地方财政无力支付污水处理费用, 常常使建成后的污水处理厂不能正常运行, 环境保护投资不能有效发挥效益。

(3) 水资源污染检测评价机制不健全。没有一套水资源污染检测评价机制以及环境执法难等等, 也是造成瓯江水资源得不到真正保护的重要原因。

3对策与思考

(1) 加强瓯江水资源保护宣传发动工作。在全市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开展瓯江水资源保护宣传发动工作, 让人人都知道瓯江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让人人都参与到瓯江水资源保护行列中。例如, 可以设立瓯江水资源保护日, 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社区、深入农村进行宣传。

(2) 增强瓯江流域综合治理的自觉性。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 深刻认识瓯江流域综合治理的重大意义, 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进而增强“跨越发展, 和谐融入”的自觉性, 以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为重点, 以谋求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 统筹兼顾, 分步实施, 扎实推进瓯江流域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3) 按照流域整体功能定位, 编制瓯江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纲要。瓯江流域综合治理是一个生态、社会、经济综合系统工程。要按照保护生态屏障、建设绿色家园的要求, 围绕形成功能定位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的流域发展格局, 编制瓯江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纲要。

(4)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综合治理工作, 促进流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逐步淘汰技术落后、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工艺和产品, 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树立循环经济理念, 推进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强化工业污染治理, 严格控制污染排放。探索、推行水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 根据水环境容量确定流域和区域的发展规划、发展类型。科学合理地调配水资源, 限制缺水地区发展耗水型产业, 限制上游发展污染型企业。加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形成工业集聚发展的格局, 加大工业废水、废气、固废的治理力度, 基本解决区域性、结构性的污染问题。

(5) 着眼当前突出的问题, 进一步夯实瓯江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要加大力度查处矿山、公路、水电等已建在建项目违章占用河道和损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督促业主做好工程弃渣的清理和生态植被的恢复工作。加强河道采砂的治理和监管, 制止非法、无序采砂和破坏生态河道行为, 进一步加强重点污染源的监控与管理, 努力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设并运行地表水县界交接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和县城空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 健全重点污染物排放监控体系。

(6) 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要研究和探索制定生态补偿金有关制度。如建立健全森林生态补偿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完善取水制度;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下游地区向上游地区补偿制度、受益地区对保护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等。

(7) 加快沿江乡镇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污染源的防治, 全面推广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合理配置的“大农业”生产模式, 注重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 农、工、商综合经营。把现代化科学技术和传统农业精华有机结合起来, 逐步增加有机肥料的使用, 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开发生物农药技术, 推广以菌治虫、以虫治虫的生物技术。重点抓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 积极推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新方法, 做好农村改栏、改厕、沼气三位一体等工作。

(8) 走生态富民双赢之路, 加强瓯江流域生态防护林建设。 (1) 做好封山育林, 加快森林植被恢复, 重塑“浙南林海”形象, 落实陡坡地退耕还林, 消除水土流失隐患, 因地制宜进行林分改造, 培育竹林、经济林, 增加林农收入, 减轻因水源涵养林建设禁止采伐带来的直接损失。 (2) 建立长效机制, 保护生态公益林。2006年10月以来, 景青公安开展了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绿盾行动”, 取得了明显效果, 但专项行动过后, 移民返乡超计划、偷伐、无证运输木材等现象仍然发生。因此, 森林公安要在库区乡镇设立专门巡查小组进行巡查, 并巡查到位, 这才是治本的长效机制。 (3) 建设生态移民。为保证生态移民具备基本条件, 必须做到先开发、后搬迁, 或者在具备初步条件下, 搬迁与开发并举, 适度提高对生态移民的补助标准, 对特别困难的农民, 实施特殊补助, 确保生态移民“搬得出, 稳得住, 能致富”。

(9) 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坚持开源节流并举的方针。 (1) 大力开展节水活动, 采取有效措施, 减少水消耗。有组织地推行节水、高效的农灌技术;完善科学的农业用水管理措施, 尽快改变农业生产大量耗水的局面。制定单位产品用水定额和水重复利用率考核指标, 建立工业用水考核制度;明确规定冷却水及工艺用水等工业废水必须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大力发展水的闭路循环使用, 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水排放量。 (2) 依法规范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行为。一要健全水法规体系, 针对涉水事务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 突出资源配置、节约保护和流域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二要进一步落实水工程建设规范同意书、防洪影响评价、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采砂许可、水土保持预防等相关制度, 核定流域内各河流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三要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10) 加快瓯江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改革现行城市污水处理体制, 实现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营的社会化、市场化、企业化。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要引入竞争机制, 按照“谁投资谁所有, 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 建立多元化投资建设、企业化运营管理、社会共同负担费用、政府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的模式。积极探索城镇给排水建设和运营一体化的管理体制。逐步使政府从直接管理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中解脱出来, 让污水处理真正走向市场。

(11) 探索生态资产运营方式, 努力盘活生态资源。一是树立生态资产及生态资产经营新理念。与生态资源概念不同的是, 生态资产是指不仅把生态作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和前提, 作为一种资源、一种环境, 而且把生态作为一种资产, 作为一种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资产, 甚至可以作为一种资本参与到经济生活中。生态资产经营就是指把生态作为一种巨大的、形态多样的资产, 参照市场经济规律, 进行科学的运作, 为社会带来社会效益的同时带来经济效益, 并为进一步做好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筹足更多的资金。

(12) 建立强有力的专门协调机构, 搞好跨区域管理, 保证生态补偿金的安全运行。首先, 要依法建立相应的协调瓯江流域13个县 (市、区) 的领导机构———即瓯江流域开发保护协调委员会。其次, 要研究制定生态补偿金管理原则。 (1) 设立财政生态补偿金专户, 实行封闭运行管理; (2) 资金使用由相关部门提出年度计划, 报流域协调委办公室汇总、初审后报协调委审批; (3) 实行项目直拨制度, 资金由专户直拨到工程项目, 以防止资金途中流失或被挪用; (4) 对资金的使用要建立定期监督检查制度, 加强资金的管理, 确保资金的使用安全,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5) 资金应在人大、审计等管理部门的监督下运行。其三, 要研究制定生态补偿金的使用原则。就丽水市而言, 生态补偿金主要使用方向为有污染排放企业的关停并转、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荒山荒地恢复植被等方面。要集中使用资金, 改变过去资金分散使用、单向补偿的做法, 这样才能通过对生态补偿金的使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和生态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现代废水处理新技术》钱勇.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

瓯江彩鲤网箱养殖技术 篇4

1 水域选择

选择靠近村庄、交通方便、上游及周边无污染源、枯水期水位8m以上的水库。网箱设置在远离航道和码头、水面宽阔、背风向阳、水质新鲜、水流在0.05~0.15m/s的水域。

2 网箱制作及设置

2.1 网箱材料及规格

网箱采用聚乙烯网线编织的网片,采用双层结构缝制装配成长5m、宽5m、高3m的正方形箱体。外层无盖网(网目2a为3.5cm);内层网箱全封闭(网目2a为3.0cm)。网箱上部对角位置各开1个活口,以便进出箱操作和养殖管理。网箱内设置饲料台,浮性饲料的饲料台用木板做成边长为80cm的框盒,高度为25cm,固定在网箱的中央,露出水面10cm,以防止浮性饲料漂出箱外。沉性饲料的饲料台是在网箱底部铺1层40目以上的聚乙烯网布,四周沿网箱壁向上折30cm,网箱中央设置1根装有漏斗、直径12cm、长3.3m、直立的塑料圆管,作为投饲管,下口离箱底10cm,把沉性饲料送到饲料台上。

2.2 框架及安装

网箱框架采用浮动式设计,用角钢焊接而成,上铺厚4cm、宽80cm的木板并用螺丝固定于角钢。采用泡沫塑料块作浮子,将其浮于水面。每个网箱串联排列“一”字型双排设置,2个网箱的间距为1m,每排安装10~20只网箱,排与排的间距3m,并架设木板作管理用通道,顶流排列。鱼排4角用粗而长的聚乙烯绳扎实拉紧固定于附近岸边或用铁锚抛掷水中固定。把网箱上纲拉直绷紧后将4角的角绳扎于木板框架上,并用聚乙烯绳将网箱上纲周边绕扎固定于木板框架边。在网箱4个底角的外边吊挂3~5kg沙袋作为沉子,使网箱在水中充分展开成形。

3 鱼种放养

旧网箱在鱼种入箱前4~5d要认真检查网箱有无破损和假结,网线有无老化,其他各部件结构是否紧密牢固。如发现问题,要及时修复。新网箱要在鱼种放养前10d安装入水,以便附生少量藻类后使其柔滑,可避免放养后鱼种因摩擦网衣而受伤。

鱼种质量要求大小均匀、无伤无病、体格健壮。鱼种的规格以50~100g/尾为好。为保证鱼种入箱成活率,鱼种运输前需经过3次以上拉网锻炼,需远途运输时,应在水质清新处捆箱吊水1个晚上。鱼种捕捞、运输、进箱时间应尽量避开高温时段,最好在早、晚进行。由于瓯江彩鲤鳞片柔软,在生产操作中鱼体上的鳞片很容易擦伤感染发生水霉病,甚至导致死亡。因此,操作过程应带水进行,尽量做到轻巧、迅速。鱼种入箱前用3%~4%食盐水或6mg/kg高锰酸钾浸泡消毒30min。鱼种放养一般选择在冬季或初春进箱,放养密度为300尾/m2。

4 饵料投喂

网箱高密度养殖,饲料的来源主要依靠人工投喂,一般采用营养全面的鲤、鲫鱼全价颗粒饲料,粗蛋白含量为25%~30%,颗粒直径为1.5~3.0mm。为确保瓯江彩鲤快速生长,应经常搭配投喂一些浮萍、嫩草、苦荬菜等青饲料,既有利于鱼体的生长,又利于改善商品鱼的品质。饲料投喂必须做到定时、定量、定点、定质,同时根据水温的高低调整日投喂量及投喂次数,每次以30min内吃完为适。在冬季或早春,由于水温低,鱼体摄食强度弱,可投喂少量沉性颗粒饲料。清明以后,水温升到15℃以上,每天投喂1~2次,并随着水温的升高,投喂量由鱼体体重的1%逐渐增加到3%。4月下旬至7月上旬和9~10月是瓯江彩鲤的生长旺季,鱼体摄食强度大,因瓯江彩鲤贪吃,特别应注意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每天投喂3~4次,每次投喂量控制7成饱即可。否则,极易发生过饱胀裂胃肠而死亡。日投喂量为鱼体体重的5%左右。7月中下旬至8月底,水温超过30℃,鱼体摄食强度下降,每天投喂2次,日投喂量为鱼体体重的3%。11月以后水温下降,鱼体生长速度减慢,应逐渐减少投喂量。同时,应注意水质变化,遇到暴雨、洪水或久晴天气,水质恶化,低溶解氧时要少投喂。

5 日常管理

鱼种进箱后,要精心管理。做好“三勤”,即勤观察网箱是否安全,有无破网或堵网;勤观察鱼的健康状况及觅食和生长情况,勤观察水环境是否异常。生产中避免化学药物或不良操作生产的应激。做好日常记录,包括水温、气温、天气、饵料投喂等情况。出现死鱼时记录其数量和重量,并分析原因,及时诊治。

6 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以预防为主。鱼种进箱后,每月2次采取四周漂白粉挂袋,每月2~3次用强力消毒剂根据说明配成水溶液在网箱四周泼洒。高温季节每100kg鱼每天口服10g三黄粉,连用3d。发现病症,要及时对症下药。瓯江彩鲤网箱养殖常见病害有水霉病和白云病。水霉病是因操作损伤感染所致,除了在鱼种捕捞、运输、进箱生产操作中尽量做到轻巧、迅速外,还应在鱼种进箱前用3%~4%食盐水或6mg/kg高锰酸钾浸泡消毒。鱼种进箱后第1周每100kg鱼每天口服VC酯3g,用菖蒲汁2.5~5.0kg、食盐0.5~1.0kg及人尿2~20kg浸泡6h后泼洒。白云病是由于恶臭假单胞菌感染引起,用30mg/kg生石灰泼洒。同时口服磺胺类药物5g/kg饲料,连服7d。

摘要:总结了瓯江彩鲤网箱养殖技术, 包括水域选择、网箱制作及设置、鱼种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内容, 以供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瓯江彩鲤,水域选择,网箱制作,鱼种放养,日常管理

参考文献

[1]林银康, 潘淑珍.小型水库主养瓯江彩鲤高产高效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 2008 (6) :54-55.

[2]方强富, 刘景.瓯江彩鲤池塘养殖技术[J].中国水产, 2003 (4) :42-43.

[3]徐志彬, 段江萍, 曾伟光, 等.瓯江彩鲤网箱饲养试验[J].内陆水产, 2003 (10) :11.

瓯江北岸城镇协调发展战略研究 篇5

2 0世纪末以来, 国际国内环境迅速改变, 全球经济进入全面转型升级期, 知识化、信息化成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日益强大, 经济区内各成员城市之间的竞合关系更加突出。作为全国海洋经济试点省的浙江省, 其经济转型升级速度加快, 温州进入以框架和形态双调整带动功能提升的城市化提质期, 大都市区“1650”战略和“三分三改”政策为永嘉县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提供了条件, 同时区域性竞争也越发激烈, 又使永嘉县面临诸多压力 (见图1) 。

本文研究的范围为瓯江北岸城镇, 自西向东分别为桥头镇、桥下镇、瓯北功能区、上塘功能区和乌牛镇, 是永嘉县城市建设集聚区和产业集聚区, 在承担接轨温州, 加速温州都市区一体化建设、完善温州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强化永嘉县南片区开发、带动县区全面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瓯江北岸城镇的协调发展对于落实温州市十二五规划, 构建“1650”网络型大都市区, 带动县域全面发展, 提高永嘉县的综合竞争力,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见图2) 。希望通过此研究对同类沿海城镇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2 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 城乡建设方面

瓯江北岸城镇建设方面表现出以下特征:

(1) 城镇建设密集区。受山地地貌的制约以及温州市区辐射的影响, 瓯江北岸的河谷地区是永嘉县的城镇建设密集区。

(2) 空间布局相对混乱。尽管对城中村的改造以及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取得显著成效, 但是城中村问题、工业分散布局问题仍然明显, 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导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布局问题。

(3) 建设用地后备资源有限, 城市难以拓展。受山地制约, 永嘉县瓯江北岸可开发平地仅限于临江的带状区域, 建设用地资源稀缺。经统计, 永嘉县沿江53公里的岸线拥有腹地约71.4平方公里, 而乐清仅17.5公里的沿江岸线就拥有约152平方公里的腹地空间。

(4) 基础设施建设不成系统。瓯江北岸沿江城镇尽管空间毗邻, 但是关联度差, 基础设施建设各自为政, 导致重复建设, 联系瓯江北岸城镇间的道路网系统尚不成熟。

(5) 人居环境建设滞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瓯江北岸城镇职能雷同, 不是一个完整的城市功能区, 公共服务设施少且等级低, 因而服务职能低, 辐射力弱。城乡规划建设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2.2 经济方面

现状企业“低、小、散”, 产业升级转型难。

(1) 产业类型上, 现状如桥头的纽扣、拉链, 瓯北的泵阀, 乌牛的电子、服装加工等已有一定的品牌效应, 但仍处于产业链较低级状态, 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低, 市场竞争力不强。

(2) 产业规模上, 以镇、村或家庭为单元的生产模式仍然占主要比例, 企业规模普遍较小, 转型升级动力不足。

(3) 产业空间布局上, 仍然以分散式布局为主要形态, 虽然各城镇已经集中了部分产业入园, 但从整体城镇布局来说, 仍有相当部分的工业企业散落在居住区中, 不仅影响了居住品质、生态环境以及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也不利于产业的升级扩容。

2.3 存在主要问题

(1) 跨区协调不足:国际环境、国家战略和永嘉县自身发展都对沿江地区提出了一体化协调发展要求, 但在目前行政体制下, 各区协调不足, 表现在交通等基础设施系统性不强, 空间布局不协调, 功能同质, 定位雷同等方面。只有整合市场与资源, 推行一体化发展战略, 才能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2) 引擎作用不强:城镇各自独立发展, 城市规模不可能做大, 城市功能不可能做强, 必然导致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不强, 不能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极核。需要加强瓯江北岸城镇协调, 实现分工协作, 在一体化战略的指导下, 强化整体职能, 增强集聚力和辐射力, 带动区域整体发展。

(3) 后续动力不足:生态环境不堪重负, 文化品质难以彰显, 人居环境建设滞后, 科技实力不强, 产业层次低, 升级转型压力大, 整体竞争力不强, 发展后续动力不足。

(4) 优势尚未发挥:相对永嘉县其他地区, 瓯江北岸地区的区位交通优势、产业集聚优势、发展阶段优势明显, 必然要承担起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 但是该片区的竞争关系大于合作关系, 导致了基础设施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效率较低等问题, 优势并未形成应有的发展动力。

(5) 高速发展带来的社会环境问题:高速发展带来环境压力和社会问题。土地资源严重短缺, 环境污染加剧, 社会服务设施不足, 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上涨, 对低成本扩张发展模式构成挑战, 外来人口大量增长, 带来社会不和谐问题以及南北发展差距问题。

3 经验与借鉴

3.1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七市等, 区域总面积4.17万平方公里。珠江三角洲在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同时, 也面临以下问题:区域发展差异明显、自然资源不堪重负、基础设施结构性失衡、人居环境建设滞后等问题。实施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 目标是整合发展资源, 优化发展环境, 提升发展优势, 消除发展障碍, 走出一条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更好地发挥“排头兵”的作用, 将珠三角建设成世界级城镇群。协调规划提出“一脊三带五轴”的区域空间结构, 推行五大空间发展战略: (1) 打造发展“脊梁”, 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 (2) 提升西部, 优化东部, 促进区域整体提升; (3) 培育滨海功能带,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4) 扶持外圈层城镇与产业发展, 推动区域均衡发展; (5) 构建区域生态体系框架, 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基本原则是区域协调, 错位发展, 培育发展极, 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 (见图3) 。

3.2 南京市江宁区

江宁位于南京主城区东南部, 距离南京主城近城点13km, 是南京主要的交通枢纽和生态休闲区。江宁区的发展从其与南京主城区关系的角度出发, 对区域进行整体定位, 确定其承担都市组团和都市绿郊两大功能, 以功能的空间安排和整合为导向, 对江宁区的空间进行整体统筹, 划分为“都市组团和都市绿郊”。都市组团根据城镇协调发展的要求, 功能组合形成一体化发展区, 是大都市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 并且与都市核心有着相近的品质水平和设施配套。都市绿郊起到都市生态保护、有机农业和郊野休闲等功能, 适当发展生态型居住、高水平研发、国际会议等, 提升江宁区的整体竞争力。

3.3 海宁县三门湾区域

三门湾区域位于浙江省海岸中段, 跨宁波与台州两市。通过对该区域职能定位、产业集群导入、空间结构布局等进行战略性、前瞻性的规划研究, 并对土地利用规划、交通系统组织、市政基础设施保障、景观与岸线的保护和利用等提出概念性的规划设想。提出将三门湾打造成为甬舟大都市区与台州都市区联动发展的增长板块, 宁波网络化大都市的滨海战略储备空间, 环三门湾城镇群的北翼发展带, 宁海县域南部创新型海洋经济区。

3.4 经验总结

综上分析其主要可借鉴经验: (1) 培育发展极核; (2) 重视城市功能的培育和品质的提升; (3) 基于区域整体发展的规划引导和管理控制; (4) 特别重视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方面的设施共享; (5) 重视职能分工与协作发展, 重视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

4 研究的思路、目标、定位及内容

4.1 发展思路

瓯江北岸城镇作为紧邻温州都市区的地区, 应当以培育优势产业基地、承担温州都市区功能为目标, 整合发展资源, 优化发展环境, 提升发展优势, 消除发展障碍, 建成具有旅游集散、商贸物流、景观地产、特色产业等综合性优势和功能的经济区域。要加强内、外部互动、辐射、互补, 更好地发挥带动永嘉县域、联系周边地区的作用, 成为温州都市区重要的增长极。

4.2 总体定位

根据温州大都市区总体规划, 瓯北—上塘片是温州中心城市及大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七里片作为港口工业、洞头片作为休闲旅游不同, 其具有3大优势, 即良好的地方经济基础、相对优越的生态环境以及距离主城区最近的区位优势。因此按照“积极融入, 合理错位”发展思路, 瓯江北岸城镇应积极做强中心城市北部地区的主要城市功能, 并向东与七里片 (包括乌牛镇) , 向西与桥下、桥头镇一体化发展, 发挥温州区域中心对周边地区 (西部青田、丽水等) 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最终确定本案瓯江北岸城镇的发展定位为:中国沿海地区协调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 温州大都市北部“宜居、宜游、宜业”的瓯江北岸新城, 重要的旅游集散、商贸物流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4.3 协调发展目标

规划形成一个龙头、一个示范区、一个基地、一个网络的结构体系。

一个龙头:瓯北、上塘功能区属于温州都市区, 将率先融入温州市区, 成为带动瓯江北岸城镇整体的协调发展, 全面升级的龙头。

一个示范:桥下镇作为建设温州“1650”网络型大都市区, 永嘉县唯一的新市镇建设示范点, 在完善中心镇职能, 带动北部山区发展的同时, 向西与瓯北镇整合, 发展成为温州都市区的城市功能区, 成为温州市向西拓展, 辐射青田、丽水的发展轴。

一个基地:坚持特色产业基地培育, 集群化延伸产业链条的总体思路和战略。努力形成自身的产业特色, 积极打造具有国内和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初步形成制造业优势品牌。依托现有产业基础, 瓯江北岸城镇各自扶持形成一个特色化产业基地, 包括瓯北的泵阀产业基地、桥下的教玩具产业基地、桥头的纽扣拉链产业基地、乌牛电子电器产业基地。并强化环境、文化等发展要素对城市职能提升的作用, 发展旅游、居住、产业服务等现代三产, 形成瓯北商贸服务基地、三江旅游服务基地、桥头纽扣贸易基地。

一个网络:在一体化战略的指导下, 瓯江北岸的道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统一布局, 实现设施共享, 提高配套设施的等级规模和使用效率, 形成一个网络。

4.4 主要内容

4.4.1 产业协调策略

构建以“一带”为重点, 强化“一园”、突出“三区”、引导“三块”的产业布局体系, 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层次不同、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平台。“一带”指沿江工业带;“一园”指浙江永嘉泵阀工业园区;“三区”指桥头林福新兴产业化功能区、桥下洋湾教仪器、泵阀产业化功能区和乌牛岭下电子仪器仪表高新产业化功能区;“三块”指沿江地区, 位于桥头、桥下镇之间, 桥下、瓯北镇之间, 以及瓯北、乌牛镇之间, 自然景观及区位条件优越的生态居住、休闲和综合服务功能区。在产业不断现代化和集约发展的同时加强城镇的生态建设和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 (见图4) 。

4.4.2 空间协调策略

瓯江北岸城镇整体规划空间结构为“一核、一带、两轴、三区、三节点” (见图5) 。

一核:瓯北—上塘发展极核。发挥瓯北—上塘城市建设基础较好, 规模较大, 与温州市区联系紧密的优势, 积极融入温州市区, 培育成为带动沿江城镇的发展极核。重点发展商贸、金融、商务、旅游、文化、休闲娱乐、房地产等行业, 培育完善行政服务、科教服务、生产服务等服务体系, 努力提高服务业的增值能力, 打造功能新、品位高、集聚强、辐射广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一带:围绕瓯北—上塘发展极核, 承接核心区功能辐射, 沿瓯江呈带状扩展城市功能, 向东驳接大温州市区沿海发展轴, 向西整合桥下、桥头, 辐射青田、丽水。发挥沿瓯江城镇的工贸基础优势, 大力发展消费型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形成以商贸批零、物流、房地产、休闲娱乐、生产服务等为主的服务业体系, 构筑沿瓯江服务业集聚提升带。

两轴:沿桥头—桥下片区向北接徐岙、西溪、茗岙, 带动北部山区发展轴;自瓯北—上塘沿楠溪江向北, 带动中部山区发展轴, 是落实“三分三改”政策, 实现城乡统筹的先行地。重点培育城镇功能, 整合农村居民点, 引导农民进城;带动农村地区产业升级, 发展高附加值的都市型生态农业;增加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

三区:依据现状产业特点, 培育三大特色功能区, 即瓯北综合发展区、桥头桥下特色产业区、乌牛高新产业区。瓯北综合发展区重点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建设重点是三江口瓯北新城和黄田等重点区块;桥头桥下特色产业区以弹性控制为主, 加强环境整治, 完善地区品牌, 提升城镇建设档次;乌牛高新产业区重点打造区域品牌, 提升城镇品质, 加强环境治理。

三节点:沿江地区桥头、桥下、瓯北、乌牛相邻两镇区之间, 以发展生态居住、休闲旅游、产业服务职能为主的综合服务中心。

4.4.3 交通协调策略

重点强化与温州核心城区的联系。同时构建“两横四纵”的交通网络, 加强内部四镇两乡之间的联系。目前东西向只有一条104国道, 联系较为薄弱, 建议将104国道瓯北与乌牛段提升为城镇间快速路, 西部通过49省道连接桥头桥下;同时在片区北部各镇之间增设公路联系, 为桥头—桥下—上塘—乌牛, 形成两横的交通联系。纵向联系方面, 依托桥头与西溪、桥下与徐岙之间的县级公路, 瓯北与上塘之间的城市干道网络和快速路建设, 乌牛与北部县级公路联系打通四条纵向联系完善片区内部交通 (见图6) 。

4.4.4 基础设施协调策略

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区域内基础设施资源共享, 避免重复建设, 同时有利于整合形成大规模区域性的基础设施来弥补现状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不足。此外沿江城镇现状文教卫体设施配置仍停留在镇的标准, 建议对接温州, 按照城市标准进行建设, 同时积极争取市级公建项目 (如医疗卫生、教育等) 的引入 (见图7) 。

5 实施措施与建议

5.1 实施措施

5.1.1 协调区事务管理

为解决相邻镇之间利益关系, 特别是空间利用、资源分配、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事宜, 将相关事务分为三类, 分别为:地方性事务 (A) 、交叉性事务 (B) 、区域性事务 (C) 。地方性事务主要产生于地方社会与发展需求, 其决策结果不会对相邻地区产生外部性或者只有很少的外部性, 如各区普通的详细规划或垃圾收集等。交叉性事务同样产生于地方需求, 可再分为两种:一种是决策结果的外部性较大的地方性空间事务, 如污水排放等;另一种是单凭一镇政府无法完成或难以达到最优效应的空间事务, 如相邻镇的空间规划与景观整治或交通疏导等。区域性事务往往既产生于地方发展的需求, 又产生于城市整体发展的需求, 如整体产业空间的调整, 城市交通体系的规划整合等;或者是分散决策有可能产生偏差, 但又很难通过区间对话达成一致的事务, 如房地产开发用地的市场投放总量、市政交通设施的立项等。

为保障协调规划的有效实施, 建议由瓯江北岸城镇的高层领导组建联席委员会, 定期交流, 增强沟通。其中, 地方性事务 (A) 以镇独立决策为主;交叉性事务 (B) 由相关镇提出申请, 报由联席委员会讨论决定;区域性事务 (C) 由相关镇提出申请, 报由联席委员会讨论决定, 若未达成共识, 报给县级相关部门讨论决定。

5.1.2 编制区域协调发展规划

对关系瓯江北岸城镇整体发展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城乡统筹、土地利用等重大问题, 建议编制相关协调规划。

5.2 政策建议

(1) 健全规划行政协调机构:为保证规划合理制定和有效实施, 应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主导、相关部门参与, 构建相应的协调机构, 对涉及瓯江北岸城镇重大利益的事宜, 如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提出指导意见。

(2) 推进规划的民主决策与监督:实施阳光规划, 采取公示制度, 实施民意调查, 提高规划的公众参与度。

参考文献

[1]张尚武.城镇密集地区城镇形态与综合交通[J].城市规划汇刊, 1995 (1) :35-37, 66.

[2]张庭伟.转型时期中国的规划理论和规划改革[J].城市规划, 2008 (3) :15-24.

[3]张京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透视激烈竞争环境中的地方政府管制[J].人文地理, 2004 (6) :1-5.

[4]李晓江.关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J].规划师, 2003 (2) .28-34.

稻田主养瓯江彩鲤试验研究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选择该村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性能好的3 块稻田 (编号Ⅰ、Ⅱ、Ⅲ) 作为试验田块, 面积分别为0.43、0.32、0.28hm2, 3 块稻田均按照稻田养殖工程建设要求开挖鱼沟、 鱼溜和鱼凼, 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开挖“口”或“田”形鱼沟, 沟宽1.5~2.0 m, 沟深0.6~1.0 m。紧挨田埂0.3 m区域, 深度为0.3 m, 作为土埂护坡区, 另外1.2~1.7 m宽区域深度为1.0~1.5 m, 作为养殖区, 环沟截面为梯形, 上宽下窄, 边坡适度并夯实, 在稻田的4 个拐角处开挖1 个或多个长4~6 m、宽3~5 m 、 深1.5 ~2.0 m的鱼凼, 改造面积不超过稻田面积的10%, 用开挖鱼沟、鱼凼等的泥土覆盖在原田埂上并捶打结实, 加宽、加高田埂, 在排注水口安装防逃栏栅。在试验田周围选择一不养鱼稻田作为对照田 (CK) 。

1.2 试验材料

1.2.1 水稻。 水稻品种选择F优498。 试验稻田采用 “ 宽窄行、边行密植”水稻栽培技术, 株行距15 cm×20 cm, 确保有18 万~21 万窝/hm2、225 万穗/hm2以上有效穗。

1.2.2 鱼种。 稻田投放鱼种, 均购自当地或邻近地养鱼农民池塘培育的鱼种。养的鱼种要求体型、体色、体态正常, 游动活泼, 体质健壮, 放养前用3%~5%食盐水浸洗5 min。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3 个不同放养密度处理组, 分别为Ⅰ、Ⅱ、Ⅲ号稻田, 其放养数量、规格、比例详见表1。为使试验接近生产, 每个小区面积以当地田块实际面积为准, 后期数据处理以平均面积 (hm2) 计算。试验稻田肥力及设施基本相同, 施予相同的肥、水管理。水稻单作区 (CK) 按现行常规生产管理。

本试验鱼苗和秧苗培育同步进行, 于2014 年5 月3 日插秧, 5 月15 日投放鱼苗, 具体苗种投放见表1。

1.4 生产管理方法

稻田生产管理按照当地水稻栽培和稻田养鱼要求进行, 注意防逃防盗。稻田施肥遵循以基肥为主, 追肥为辅;以有机肥为主, 化肥为辅的原则, 4 块稻田基肥施用生物复混肥料 (17-0-3≥20%) , 施用量为750 kg/hm2。根据水稻生长需要兼顾田鱼需要适时灌水与晒田, 调整水位。同时注意保持水质良好, 每15 d换1 次新水, 每次换水1/3, 高温季节每5~7 d换水1 次;透明度保持在30~40 cm, 水色豆绿色或黄褐色。

鱼种放养后20 d内根据水体浮游生物量不投饲或少量投饲, 中后期以鱼重量的1%~2%投饲, 后期鱼体生长较快, 日投饲率控制在鱼体重的2%~5%, 投饲以投喂商品饲料为主, 具体根据田鱼吃食情况和气候而定, 每天投喂2 次, 投饵时间为8:00—9:00 和16:00—18:00。到收获季节, 逐块收割稻田, 放水捕鱼, 测定稻谷、鱼产量。

1.5 测定内容

1.5.1 水稻数据测定。9 月16 日收割时, 分别进行考种和测产;随后进行米质鉴定。每个重复取5 个样点, 每个样点1 m2, 每个处理3 次重复, 共计15 个样点, 取平均值, 进行统计分析。水稻产量=穗数×穗实粒数×千粒重/106

1.5.2 鱼类数据测定。9 月29 日起捕成鱼, 根据总产量、起捕平均规格重量, 计算产量及成活率。成活率 (%) =Ft/FO×100, 式中, Ft— 试验末鱼类起捕总数, Fo— 试验初鱼类投放总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稻田养瓯江彩鲤鱼类生长情况

由表2 可以看出, 2014 年9 月29 日, 瓯江彩鲤不同养殖密度的起捕平均规格分别是393.4、351.6、291.4 g/尾, 平均产量分别是1 699.49、2 505.15、2 692.54 kg/hm2, 成活率分别是96%、95%、88%。

2.2 稻田养瓯江彩鲤对水稻生长状况及米质的影响

由表3 可以看出, 在对水稻生长状况的影响方面, 平均着粒数、平均实粒数、千粒重、出米率均有所提高。其中, 与对照的62.8%相比, 稻田养瓯江彩鲤的出米率分别提高到64.3%、64.6%、64.5%, 其中以稻田养瓯江彩鲤7 500 尾/hm2效果最好。对于同一水稻栽培品种, 与对照相比, 尽管由于插秧面积减少了70 m2, 但水稻产量最多也只减少了228.00kg/hm2, 说明稻田养瓯江彩鲤由于鱼类的除草、除虫、搅泥等作用, 加之鱼粪便的加入, 增加了稻田中的有机质和土壤养分, 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提高了水稻的平均实粒数和千粒重, 从而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2.3 稻田养瓯江彩鲤经济效益比较

由表4 可以看出, 稻田养瓯江彩鲤不同养殖密度纯收入分别较对照增加44 004.60、51 775.95、46 876.95 元/hm2。 虽然鱼沟、暂养池等田间工程减少了水稻栽培面积, 但因有机质的增加、增加了边际效益、减少了病虫害、抑制了杂草的生长、控制了水稻的无效分蘖等原因, 稻谷的产量并没有明显降低;而稻田养鱼、病虫害降低、节约化肥农药等原因, 其稻米生态品质有较大提高, 大米价格要高于对照2.8元/kg。从产投比看, 以稻田养瓯江彩鲤7 500 尾/hm2效果最好。

(元/hm2)

注:表中水产品收入按苗种购买价格:彩鲤苗100 元/kg, 草鱼苗12 元/kg, 鳙鱼苗12 元/kg;销售价格:彩鲤26 元/kg, 草鱼12 元/kg, 鳙鱼12 元/kg进行计算;其他是指人工等杂费。

3 讨论

3.1 不同养殖密度与鱼产量的关系

各处理组随鱼种投放量的增加, 鱼产量也在增加, 处理Ⅲ田鱼种投放数量和重量为3 个处理组最大, 虽然成活率要较其他2 个低密度处理组稍低, 但最后收获的鱼产量和产量均最高。也有试验表明, 稻田养草鱼, 鱼种投放数量和重量最高组, 获得的鱼产量并不是最高, 说明超过一定限度, 鱼产量不会随鱼种投放量的增加而增加, 适宜的投放量才能获得最大鱼产量。

3.2 不同养殖密度与水稻产量、米质的关系

3 个不同养殖密度处理田的平均产量和出米率以处理Ⅱ最高, 说明稻谷产量并没有随鱼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这可能是稻田原有肥力不同造成的, 也可能是因为试验稻田施予相同的肥、水管理, 在稻田这个生态系统中, 承载的能量值是有一定限度的, 过多鱼的产量就会影响稻谷的产量。

各密度试验处理稻田均进行了标准化稻田综合种养改造工程, 所开挖的鱼沟、鱼溜和鱼凼总面积占稻田面积的8%~10% , 稻田插秧面积减少约70 m2。 与CK相比, 栽种同一水稻栽培品种, 尽管插秧面积减少, 但水稻产量基本实现平产或略微降低, 产量最多减少了228.00 kg/hm2, 说明稻田养瓯江彩鲤中采用的“宽窄行, 边行密植”技术部分弥补了插秧面积减少对水稻单产的影响;同时, 由于鱼类的除草、除虫、搅泥等作用加之鱼粪便的加入, 增加了稻田中的有机质和土壤养分, 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提高了水稻的平均实粒数和千粒重, 从而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稻田养瓯江彩鲤虽然对稻谷产量有一定影响, 但由于稻田养鱼减少了水稻病虫害、抑制了杂草的生长、节约了化肥农药等原因, 产出的稻米生态品质有较大提高, 大米价格一般要高于对照田稻米2.8 元/kg, 说明稻田养鱼仍然是提高稻谷产值的一条有效途径。

3.3 不同养殖密度与稻田综合经济效益的关系

试验观察发现, 稻田养鱼能有效减少稻田病虫害, 养鱼稻田可以少用或者不用农药, 所使用的少量农药也是高效、低毒、低残留、消解快的生物农药, 大大减轻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同时, 一般稻田在杂草生长旺盛期采用人工或化学除草, 不仅人工等花费较高, 对土壤、水的污染也较大, 而稻田养鱼, 除田中浮萍被取食外, 菹草、水花生、稗草等也成为田鱼的天然饵料生物, 田间杂草通过养鱼基本能达到防治效果, 除草人工费可减少50%以上。

传统的稻田养殖多采用平板式, 这种模式稻田养鱼平均单产仅150~300 kg/hm2, 产值不超过4 500 元/hm2。标准化稻田改造把现代先进工程技术与传统养殖技术相结合, 有效解决了稻鱼共生中水稻、田鱼对水需求不同的矛盾。稻田综合种养中, 由于田鱼的活动与不间断游动, 能促进水稻生长, 提高稻田养鱼鱼产量, 大幅度提高稻田单位产值与利润。本试验中各密度试验处理稻田在不改变原有水稻生产的基础上, 均进行了标准化稻田综合种养改造工程, 开挖环沟、鱼溜、加高加固田埂等田块改造比对照组增加约7 500元/hm2的改造费用, 但比对照组减少了农药、化肥等支出, 增加了约3 000 kg/hm2的鱼产量, 同时提高了稻米品质和经济价值, 纯收入提高4.5 万元/hm2以上。说明发展稻田综合种养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 全国各地都陆续在开展稻田综合种养,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 改变单一种稻的生产模式, 开展多种生产方式同时进行, 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更新养殖品种、合理放养鱼种是提高稻田综合种养经济效益的关键。常规的稻田养殖品种如鲫鱼、草鱼、鲤鱼等难以获得较高经济效益, 瓯江彩鲤作为一种杂交的经济鱼类, 繁殖技术简单, 完全可以就地解决鱼种问题, 从而降低鱼种成本, 减少生产成本投入, 提高稻田养殖综合效益。瓯江彩鲤因体色红艳、品质好、存活率高深得民众喜爱, 还可作为一种新的垂钓品种在交通较便利的地区进行推广, 开展一、三产业互动, 通过休闲渔业进一步提高其附加值。

为降低人工、物资等方面的成本, 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就需要流转土地达到规模化养殖获取规模效应。当稻田综合种养达到一定规模, 如何充分利用稻田发展特色的发展种植和养殖、创建稻田综合种养生态带发展, 进一步提高稻田综合效益, 是下一步研究和探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朱红英, 蔡学林.巧解稻田养鱼三难题[J].科学养鱼, 2002 (7) :23.

[2]向先嘉.湘西自治州稻田养鱼现状及对策[J].科学养鱼, 2002 (9) :5.

[3]杨全怀, 杨志桂.稻田养鱼的几种方式和技术要点[J].农村百事通, 2002 (22) :43-44.

[4]钱续, 金海林, 袁建新, 等.兰州市稻田养鱼推广总结[J].内陆水产, 2002 (8) :8-9.

[5]黄琳.立体养殖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 2015 (14) :123.

瓯江文化 篇7

关键词:灵霓半岛,规划范围,规划目标,设计要求

一、地区概况

瓯江口地区地处东海与瓯江的交汇处, 位于温州中心城市主拓展区和温州沿海产业带核心区, 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良好、生态环境优良、港口开发条件得天独厚、土地资源开发潜力大、发展空间广阔, 是一个既可以依托温州主城区支持发展又可以相对独立开发的地区, 综合开发条件在浙南沿海地区首屈一指。根据温州建设大都市的发展战略, 瓯江口岸将成为温州发展方式转变主平台、民营经济改革创新试验区、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宜商宜居的现代化大都市发展新空间。

瓯江口区域包括龙湾部分滨海区域、灵昆岛、浅滩围涂区域、洞头列岛及相应的海域, 据初步统计, 陆域总面积 (含海涂围垦) 397平方公里, 海域面积约800平方公里。其中灵霓半岛区域包括灵昆岛、浅滩围涂区域、洞头霓屿岛, 面积约130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优越, 沿海高速、城际快速及城市轻轨贯穿其中, 东向紧邻状元深水港, 西边距温州机场仅3 km, 开发建设瓯江口区域, 是构筑温州大都市经济圈的重要基础, 是温州成为浙南闽东北乃至更大区域范围“领跑”城市的重要举措, 对于打造国家级交通枢纽城市, 促进温州城市发展由“滨江城市”向“滨海城市”跨越、构筑温州都市经济圈、实现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灵霓半岛规划范围

可分为总体构思与详细规划两个层面, 具体分析如下。

(1) 总体构思:西起灵昆岛灵昆大桥, 东至霓屿岛深门大桥, 南至在建浅滩南围堤, 北至浅滩北围堤。南北两侧可根据城市空间形态布局需要, 在已建或在建岸线基础上优化景观景点布局, 丰富滨海城市特色, 总面积约130平方公里。

(2) 详细规划范围:起步重点建设区块, 为浅滩一期围垦区。西起规划沈海高速, 东至东围堤, 南至南围堤, 北至北围堤, 面积约24平方公里。

三、灵霓半岛规划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以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和转变都市产业发展方式为目标, 立足灵霓半岛的基础条件、区位优势和环境承载能力, 其规划目标归纳以下几点。

(1) 抓住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海西区加快发展和国家实施新一轮沿海开发战略的机遇, 以建设温州宜商宜居现代化大都市为契机, 以建设瓯江口产业集聚平台为基础, 构建时尚繁荣、功能完善的城市商业中心、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 着力打造“高品位、生态型、智慧型、宜居型”的现代化滨海新城。

(2) 依托便捷的交通网络、深水港口和空港资源优势, 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 构建结构合理、布局优化的专业市场, 发展与优势企业配套的物流、会展、电子商务等服务, 形成商贸服务业、物流中心与文化创意产业及生态旅游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繁荣局面。

(3) 利用滨水岸线及自然环境资源, 塑造灵霓半岛区域特有的城市空间形象, 强调生态环境, 提高环境质量与生活品质, 增强滨水地区的活力。

(4) 通过对灵霓半岛区域概念性规划的分析和研究, 准确反映城市功能定位、空间形态、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设想, 为该区域纳入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做好铺垫, 为指导下一层面详细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四、灵霓半岛规划设计要求

1. 总体构思要达到总体规划深度;

规划技术路线要求是重长远、重控制、重框架、重衔接;规划研究重点是定性质、定规模、定结构、定中心;另外强调规划思路的创新性、前瞻性和指导性。

(1) 功能定位

根据对城市、区域的研究和理解, 并通过对灵霓半岛区域的发展趋势研究和相关分析, 再结合先进理念和国际实例, 论证分析并细化功能定位。目前总体定位为“温州滨海新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州产业升级的重要基地, 温州吸引国际温商的重要窗口地区”。

(2) 用地规划

在满足温州永强机场控高要求的前提下, 注重均衡的土地使用方式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优化用地功能, 合理确定各类用地的开发强度。要研究重大公建设施的布局以带动新区的建设, 对原有规划用地性质需要调整的地块应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优化的理由和规划对策。鼓励商业、居住、文化娱乐等功能用地的混合使用, 确保城市中心区活动的多样化及活力的持久性。同时优化整合灵昆岛和霓屿岛区域村庄概念性规划布局, 确定村镇发展与控制的原则和措施。

(3) 道路交通

依托现有区域道路网络, 根据交通需求, 做好区域对外交通系统研究, 重点做好交通发展策略研究 (包括铁路、轨道交通、城际快速路等) , 使得区域内外交通既有联系又适度分离。

构建区内交通体系:合理引导灵霓半岛区域内的车流、人流, 充分考虑岸线海景资源及生态旅游休闲功能, 处理好规划区块地面与地下交通、水上与陆上交通、快行与慢行交通等之间的衔接, 形成安全、连续、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 提高城市品质与效率, 减少污染。

(4) 塑造滨海城市空间景观

充分结合灵霓半岛区域优美的自然山体、滨海岸线和亲水资源、人文资源、可塑性强等优势, 注重人居环境的塑造与建设, 强调生态规划, 提倡设计和城市运营中的环保、节能, 突出城市在尺度、空间等方面与环境的和谐风格, 积极打造空间开阔、设施现代、环境宜人, 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和美好建筑形态以及能促进城市每个居民全面健康成长的城市空间, 最适宜人类聚集地的现代“滨海城市”, 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

空间上要与灵昆岛、霓屿岛等资源保护的充分有机结合, 塑造良好的空间形象和景观环境, 通过建设区域性、连续性的完整生态网络, 突出地区标志性、可识别性的特点, 塑造丰富的内、外部空间形态, 构建适宜的空间尺度环境, 形成方便出行、开放有序、有机组织各单元空间之间的联系, 使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平衡。

(5) 区域城市总体形态

围绕“高品位、生态型、智慧型、宜居型”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建设为目标, 并结合功能定位, 提出富有创意、具有可操作性的城市设计理念, 构建连续、有特色、可停留的滨海开放空间。

整体空间形态应满足和谐化、个性化、特色化的要求, 根据设计理念和构思, 借鉴国内外新城建设经验, 提出合理的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开发强度等, 并对城市整体天际线塑造进行引导, 提出未来新城的重要空间和发展轴线、节点、区域的布局设想。

2. 建设区域详细规划要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阶段的深度, 并要求编制城市设计。

(1) 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布局和范围。

(2) 确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分布、用地范围及控制原则。

(3) 根据交通需求分析, 确定城市主次干道路的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确定轨道交通线路走向及控制范围, 确定主要停车场规模与布局。

(4) 根据规划建设容量, 确定市政公用设施的布局及规模。确定主要市政工程管线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进行管线综合。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要求。

瓯江文化 篇8

1材料与方法

1.1测试样品来源

检测分析瓯江彩鲤,2010年4月8日采自浙江省景宁县养殖稻田。按平均体重规格将检测鱼分为3组,分别为Ⅰ组53.5 g,Ⅱ组170.8 g,Ⅲ组308.5g。各取检测鱼10尾,活体运送,由宁波市渔业环境与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中心暂养3 d后进行处理。

1.2含肉率与脏体比测算

对检测鱼进行体长、体重测定,解剖分离性腺、鳃、鳞、鳍、皮肤、内脏和骨骼等非肉质部分,自然风干后,电子天平称取各部分重量,按公式分别计算出含肉率和脏体比。

1.3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将鱼体表面水分吸干,取肌肉组织40 g,剪碎并混合均匀。部分用于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定量和无氮浸出物测定,部分用于氨基酸和脂肪酸定量定性测定。每个测定指标均检测3个平行样本。

1.3.1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及无氮浸出物测定

水分含量测定采用恒温干燥法(105℃)(GB/T 5009.3-2O03);粗蛋白质含量采用凯氏定氮法(GB/T 5009.5-2003);粗脂肪含量采用甲醇-氯仿法[8];粗脂肪分离采用溶剂法(液-液分离法)[9];灰分含量采用马福炉550℃灼烧恒重法(GB/T 5009.4-2003)。无氮浸出物则由测得鱼体肌肉粗蛋白、粗脂肪、水分、灰分后,经差值计算求得:

无氮浸出物(%)=[100-(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

1.3.2氨基酸测定

采用GB/T18246-2000法,其中胱氨酸和甲硫氨酸采用GB/T15339-1994标准。精确称量肌肉低温干燥样品0.1 g,放入玻璃水解管,取1.0 m L滤液于5.0 m L容量瓶中,真空干燥器40~50℃水浴真空干燥蒸干。以1.0 m L p H值2.2缓冲液溶解,日立L-8800高速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检测得到17种氨基酸(色氨酸因在酸水解中被破坏而未测定),其中含必需氨基酸9种,半必需氨基酸2种,鲜味氨基酸4种。

1.3.3脂肪酸测定

按毛细管气相色谱法(NBFMS/XZ043-2005),采用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和SPTM-2380熔融毛细管柱(30.00 m×0.25mm×0.20 m)对冷冻干燥样本进行分析。采用自动进样系统,分流式进样,分流比为50∶1。柱温采用程序升温法调控。利用SIGMA公司提供的脂肪酸标样,在相同色谱条件下,以标准脂肪酸的保留时间确定测得脂肪酸16种,包括饱和脂肪酸6种和不饱和脂肪酸10种。

1.4实验数据分析

实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n=3。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利用方差分析(ANOVA)检验3种规格瓯江彩鲤相关成分的显著性,P<0.05为显著性水平。

2结果

2.1瓯江彩鲤鱼体含肉率和脏体比

对3组鱼体的检测结果,Ⅰ、Ⅱ、Ⅲ组的含肉率分别为40.99%,51.63%和54.76%,脏体比分别为10.02%,7.69%和6.13%(表1)。Ⅰ组鱼含肉率显著低于Ⅱ、Ⅲ组,而脏体比显著高于Ⅱ、Ⅲ组(P<0.05)。Ⅱ、Ⅲ组鱼之间含肉率及脏体比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

2.2瓯江彩鲤肌肉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不同规格瓯江彩鲤肌肉所含粗蛋白以Ⅱ组鱼为最高17.7%,粗脂肪以Ⅲ组鱼为最高2.32%,水分以Ⅰ组鱼为最高79.5%,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灰分Ⅰ组为2.61%,Ⅱ组1.99%,Ⅲ组1.47%,随鱼体体重逐渐减少,规格间差异显著(P<0.05)。无氮浸出物Ⅰ、Ⅱ、Ⅲ组鱼分别为1.92%、1.64%和2.22%,但规格间差异不显著(P>0.05)(表2)。

2.3瓯江彩鲤肌肉氨基酸种类及含量

3组瓯江彩鲤肌肉蛋白质中各测得常见氨基酸17种(表3),其中包括人体9种必需氨基酸(EAA):缬氨酸(Val)、甲硫氨酸(Met)、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酪氨酸(Tyr)、苯丙氨酸(Phe)、赖氨酸(Lys)、苏氨酸(Thr)、胱氨酸(Cys);2种半必需氨基酸(HEAA):组氨酸(His)和精氨酸(Arg)。

注:不同字母表示经Turkey检验列间差异显著(P<0.05);相同字母或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

Ⅰ、Ⅱ、Ⅲ组鱼氨基酸含量最高的为谷氨酸(Glu),分别为12.53%、12.83%和12.36%。含量最高的必需氨基酸(EAA)为亮氨酸(Leu),为7.16%、7.47%、6.92%。含量最低的必需氨基酸(EAA)为胱氨酸(Cys),为1.02%、1.01%和1.04%,也是所有氨基酸中含量最低。

3组彩鲤所含必需氨基酸总量(WEAA)+半必需氨基酸总量(WHEAA)占氨基酸总量(WTAA)的比例分别为:38.28%、39.92%和37.88%;WEAA/WNEAA(非必需氨基酸总量)的比值高达0.91~0.95;WEAA/WTAA均为44%,4种鲜味氨基酸(Asp,Glu,Gly,Ala)总量(WDAA)达到29.40%~29.70%。检测数据在不同规格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

2.4肌肉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3组瓯江彩鲤肌肉中各测得脂肪酸16种,饱和脂肪酸(SFA)6种为酸甲酯(C14:0)、十五烷酸甲酯(C15:0)、棕榈酸(C16:0)、十七烷酸甲酯(C17:0)、硬脂酸(C18:0)和二十烷酸甲酯(C20:0)。不饱和脂肪酸10种,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4种:软油酸(C16:1n7)、油酸(C18:1n9)、二十碳一烯酸(C20:1n9)和二十碳三烯酸(C20:3n6);高度不饱和脂肪酸(PUFA)6种:亚油酸(C18:2n-6)、α-亚麻酸(C18:3n3)、二十碳二烯酸(C20:2n6)、花生四烯酸(C20:4n6)、二十碳五烯酸(C20:5n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n3)(表4)。

从脂肪酸组成上看,Ⅰ组含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且随着鱼生长而降低。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正好相反,Ⅱ、Ⅲ组显著高于Ⅰ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以Ⅲ组为最高,Ⅰ组次之,Ⅱ组最低;廿碳五烯酸(EPA)+廿二碳六烯酸(DHA)含量不同规格间存在显著差异,且随鱼体生长而降低(3.78~1.61),廿碳四烯酸(AA)也有同样趋势,且差异更显著。总ω-6不饱和脂肪酸与总ω-3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Ⅰ、Ⅱ组鱼与Ⅲ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且随着鱼体生长而下降(0.42~0.12)。而DHA/EPA比值正好相反,随着鱼体生长而增加(1.9~4.76),3种规格彩鲤间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3.1 瓯江彩鲤鱼体含肉率与脏体比及其不同规格之间的变化差异

含肉率的高低及脏体比的大小往往是评价鱼类品质、经济性状和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表1可见,瓯江彩鲤含肉率40.99%~54.76%,脏体比10.02%~6.13%,表明较大规格的瓯江彩鲤食用及加工利用价值较大。与相近规格的同类鱼相比,瓯江彩鲤的含肉率与禾花鲤(168~215 g/尾)的56.57%[7]、异育银鲫(240~330 g/尾)51.94%[10]、荷包红鲤54.3%[7]、德国镜鲤(平均265 g/尾)55.71%[11]基本相当。可以得出:瓯江彩鲤的含肉率随个体生长而呈上升趋势,早期生长阶段规格间差异显著(P<0.05),但随着鱼体的进一步长大,这种趋势变缓;而脏体比变化趋于相反。据此,在瓯江彩鲤人工养殖管理中前期应注重喂饱(促使“长壳”),后期要力求喂好(加速“长肉”)。而在鱼干加工选材时应尽量选用规格较大的原料鱼以提高其加工利用率并优化成品质量。

3.2 瓯江彩鲤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及其不同规格之间的变化差异

鱼类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其肌肉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尤以蛋白质为最。由表2可见,Ⅰ、Ⅱ、Ⅲ组瓯江彩鲤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4.4%、17.7%和15.96%;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02%、1.86%和2.32%;基本均呈现随个体增大而上升的趋势。刘志国[5]和李川[6]研究结果,平均体重500 g和700 g的食用瓯江彩鲤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8.04%、2.37%[5]和18.06%、4.26%[6],也进一步佐证了上述变化趋势。本文中平均体重168.27 g的瓯江彩鲤肌肉粗蛋白含量反高于均重308.5 g的鱼,分析认为可能与后者开始性腺发育使部分肌体蛋白转化于性产物有关,而确切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肌肉粗蛋白及粗脂肪含量比较可知,较大规格的瓯江彩鲤表现出其含量及品质随生长趋优的特点,具有较高的食用及加工利用价值;但随着鱼体生长,其规格间的营养组分差异显著性变小。

3.3 瓯江彩鲤肌肉蛋白氨基酸组成及其不同规格之间的变化差异

根据营养学理论,食品中的蛋白质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必需氨基酸组成。表3显示,Ⅰ、Ⅱ、Ⅲ组瓯江彩鲤肌肉蛋白所含氨基酸总量(WTAA)分别为72.89%、74.78%和72.43%,与更大规格瓯江彩鲤的氨基酸含量基本相当[5,6];其中必需氨基酸及总氨基酸中均以赖氨酸含量为最高,4种鲜味氨基酸总含量高于29%,且基本一致;这对于以谷物为主的人类而言,可以弥补谷物食品中赖氨酸的不足,从而提高人体对蛋白质的利用率。瓯江彩鲤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这与已研究的大部分淡水鱼类的研究结果一致[12,13]。3组瓯江彩鲤肌肉WEAA/WTAA均为44%,高于均重500 g和700 g的瓯江彩鲤(43.2%和41.96%)[5,6],也高于几种有代表性的淡水养殖鱼类———鲤鱼(40%)、鳜鱼(39.91%)和鲢鱼(38.13%)[6],接近全鸡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WEAA WNEAA为91%~95%,不仅高于均重500g和700g的瓯江彩鲤(76.25%和72.%),而且更高于鲤鱼(67%)、鳜鱼(66%)和鲢鱼(62%)[5,6]。对照FAO WHO所提出的“质量较好的蛋白质其组成氨基酸WEAA/WTAA为40%左右,WEAA/WNEAA在60%以上”的理想模式[8];可以发现瓯江彩鲤肌肉氨基酸组成完全符合上述理想模式,平衡效果甚好,属于优质的人体所需蛋白质。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鱼体含肉率及其营养成分虽因种类及生长期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营养条件、生理状况的影响[12]。因此,做好科学饲养管理是优化养殖成体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3.4 瓯江彩鲤肌肉脂肪酸组成及其不同规格之间的变化差异

脂肪酸在食品风味和人类营养生理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发现: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PUFA,具有明显的降血脂、降胆固醇、降血压、免疫调节及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等一系列保健和药用功效[14],其中:高含量的PUFA还能显著增加香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肌肉的多汁性[9]。由表4可见,不同规格瓯江彩鲤肌肉中均含有16种脂肪酸,但具体组成规格之间存在差异。SFA含量随鱼体生长趋于明显降低(由Ⅰ组的38.22%降至Ⅲ组的28.27.00%),规格较小的Ⅰ组鱼含量显著高于规格较大的Ⅱ、Ⅲ组鱼;而不饱和脂肪酸(UFA)变化正好与之相反(由61.79%升至71.75%);其中MU-FA含量随鱼体增大呈显著上升趋势(Ⅰ、Ⅲ组鱼分别为38.16和46.64%);PUFA含量也随鱼体增大而有所提高(分别为23.63和25.11%)。李川等[6]测得食用瓯江彩鲤(均重700 g)含SFA 25.08%,UFA74.92%(其中MUFA和PUFA各占41.89%和33.03%)。与本研究结果相比,SFA总量较低,而UFA总量较高。综合两者结果,一方面可进一步佐证UFA随鱼体生长而提升的趋势;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鱼体超过150 g左右后这种变化明显趋缓。据此可以认为:较大规格的瓯江彩鲤脂肪含量及其营养价值较大;在早期生长阶段,其肌肉所含UFA,尤其是PUFA随鱼体增大而随之增大,营养保健作用也趋于增强,但超过一定生长阶段后其规格间的差异逐渐变小。因此,从脂肪酸含量变化看,较大规格的瓯江彩鲤具有较高的食用营养及保健价值;但对于其鱼干加工而言,适用规格不宜太小,但也不必过大,通常以尾重150~300 g左右为宜。

摘要:为了解不同规格瓯江彩鲤的肉质差异和营养特点,采用常规方法,对平均体重53.5、170.8和308.5g的3组稻田养殖瓯江彩鲤进行含肉率、脏体比、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较大规格(Ⅲ组)的瓯江彩鲤含肉率54.76%,显著高于较小规格的鱼Ⅰ组(40.99%)。3组鱼肌肉中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均为44%,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为91%~95%;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Ⅲ组鱼PUFA含量较高,而Ⅰ组鱼EPA和DHA含量较大;4种鲜味氨基酸总量均超过29%。

上一篇:光固化复合体下一篇:期货投资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