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智力产品

2024-08-14

儿童智力产品(精选8篇)

儿童智力产品 篇1

一般而言, 能对儿童智力开发有帮助的产品, 都可以称为儿童智力产品。它是从产品的功能和使用对象上进行的一种产品分类。一个成功的儿童智力产品, 在儿童把玩过程中, 不仅可以激发他们了解未知事物、外部世界, 而且还能提高其观察、思考、想象、记忆和实践的能力, 潜移默化地开发儿童某项或某一系列的智力。

一、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

让·皮亚杰 (Jean Piaget) 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 他创建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该理论认为, 儿童的智力发展是连续渐进的, 由一个阶段转变到另一个阶段需要一定的时间。阶段性并非台阶式的, 而是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叠。以“运演”作为儿童思维发展的标志, 可以把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从出生到青春期划分为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等四大阶段。

1. 感觉运动阶段

这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第一阶段 (0-2岁) , 是思维的萌芽期, 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该阶段的心理发展决定着未来心理演进的整个过程。此阶段的儿童只能依靠自己的肌肉动作和感觉应对外界事物, 动作表现为尚未内化的外显活动, 还不能在头脑中进行思维。

2. 前运算阶段

这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第二阶段 (2-7岁) , 又称前逻辑阶段, 该阶段的儿童开始以符号来描述外部世界, 只能用表象方式进行思维, 他们的思维是原始的、表面的和混乱的。表现在儿童的延迟模仿、想象或游戏之中。

3. 具体运算阶段

这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第三阶段 (7-12岁) , 相当于童年期。该阶段的儿童已经形成初步运算和一般性的逻辑结构, 出现了逻辑思维且思维具有可逆性。这一阶段的儿童发展不再以自我为中心, 在同一时间内, 儿童不仅能集中注意情境或问题的几个方面, 还能注意事物的动态转变。

4. 形式运算阶段

这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第四阶段 (12-18岁) , 相当于少年期。该阶段的儿童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认知结构系统, 能够进行形式命题思维, 智力发展趋于成熟。思维能力已经超出感知的事物或事物的具体内容, 他们开始从具体事物中解脱出来, 能够在头脑中将形式和内容区分开来, 能够运用词语或符号进行抽象逻辑思维, 能够根据假说或命题进行演绎逻辑推理。

二、对如何开发儿童智力产品提出设计策略

目前市场上的儿童智力产品虽然数量不乏, 但分类不明, 目标消费群定位模糊, 最显著的是针对儿童心理和生理的不同阶段的智力产品较少;另外, 市场上可见的智力产品几乎是国外品牌, 国内的自主设计和研发很少, 这极不利于我国儿童产业的生存和长远发展。

儿童智力产品带给儿童一种独特的学习途径和方式, 是其认知世界、发展自我的重要媒介。因此, 如何让儿童在玩耍的过程中发展各方面能力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 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提出儿童智力产品设计策略。

1. 体验互动型设计策略

在儿童智力产品设计中融入人机互动理念, 使儿童在互动中体验乐趣、增长知识。互动产品通过游戏方式让儿童在玩中愉快的学习。与传统儿童产品相比, 此类产品通常以视觉、听觉、动作等多种方式与儿童进行互动。例如, 通过卡通语言功能的互动玩具开发, 让儿童加强语言学习和记忆能力, 在娱乐的同时达成学习的目标。

2. 人性化设计策略

人性化设计反映了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本质。儿童智力产品的设计应以儿童为设计对象和设计尺度, 创造可以适应儿童的身体和情感关怀的智力产品, 并在产品的各个细节上让儿童得到更多无微不至的关怀, 把对儿童生理上的关怀转化为心理上的感动。儿童由于其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 在进行儿童智力产品设计时, 应遵循以下三个方面:

(1) 安全性。儿童在日常使用产品过程中, 不受到来自产品的任何伤害, 即使在无意识中进行了错误的操作也能将伤害降到最低限度, 从而保证儿童的安全。

(2) 趣味性。儿童天生情感丰富, 喜欢接近一些具有亲和力或充满生命力的趣味产品。因此, 一些色彩绚丽、造型夸张、卡通化或模仿动物造型的儿童智力产品, 通常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能使他们获得精神的愉悦、心理的满足。

(3) 易用性。力求产品操作界面简洁的同时, 巧妙的对产品符号进行视觉化处理, 让儿童一目了然。视觉化的产品符号也可以引起儿童的联想, 提高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系列化设计策略

在儿童智力产品的设计开发中, 注重产品系统论的概念。通过产品的系列化设计, 可以在一种基本型产品的基础上, 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的技术能力, 较快地设计出一系列的产品, 满足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儿童需求。从时间上可以考虑随儿童的成长而不断调整的配套设计, 从空间上要能从室内到户外随环境变化的系列产品, 从操作上要能从“玩”到“用”的纵深设计。更可将三者整合, 使儿童智力产品开发设计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

结语

开发儿童智力, 是当前世界上十分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当今, 科学技术、经济建设发展较快的国家, 都把开发儿童智力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儿童对儿童智力产品的开发有着不同的需求, 选择儿童智力产品应考虑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总的来说, 我们在开发儿童智力产品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存在着, 但也正因为如此, 儿童智力产品有了更大的设计空间。儿童是我们未来的希望, 对他们人性化的关怀, 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与和谐。

参考文献

[1]李彬彬.设计心理学[T].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

[2] (美) B.J.瓦兹沃思.皮亚杰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理论[M].徐梦秋沈明明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1989.

[3]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凯瑟琳·费希尔.儿童产品设计攻略[M].上海.美术教育出版社, 2003.

智力落后儿童情绪研究概述 篇2

【关键词】情绪;智力落后儿童情绪问题;智力落后儿童情绪问题原因;智力落后儿童情绪的干预

一.情绪的概念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由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状态的自我感受;情绪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之为表情,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生理唤醒是指情绪产生的生理反应,如恐惧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痛苦时血管容积缩小等[1]。

二.智力落后儿童情绪问题产生的原因

(1)认知功能缺陷累积理论

格式塔拓扑心理学家勒温指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这个变化表现为分化、概括化与再组织三种方式。只有经过这三种方式,学习才能够发生。智力落后儿童由于感知觉、思维等认知能力存在极大的缺陷,他们在学习的分化、概括化和再组织三方面就会显示出一些障碍,所以他们比同龄的正常儿童学习认知事物更加困难,从而表现出认知功能缺陷。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认知功能的缺陷会有累积的趋势,即智力落后儿童和正常同龄儿童的思维概括等认知能力差距越来越明显。这个和心理学家皮连生的理论是一致的:儿童如果前一个人生阶段的任务没有完成,会影响以后人生任务的完成,成为人生缺陷,缺陷如果得不到弥补和补偿就会越来越多,以后的发展会非常艰难。情绪心理学家孟昭兰[2]根据自己的研究及对前人研究的总结提出了婴儿情绪分化理论,智力落后儿童由于受生理因素的制约,其情绪发展的速度、分化的速度普遍较晚,而且大多数的家庭因为孩子不正常而忽视了对其情绪需要的社会性反馈,智力落后儿童早期由生物驱力表现的情绪(如饥饿时的哭喊,舒服时的微笑)得不到家人的反馈,久而久之,他们的感情之源渐渐干枯。他们的感情表达常常得不到父母的强化,情绪发展更加缓慢。同时由于智力落后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等认知能力发展缓慢,导致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的情绪识别能力也会产生缺陷,如果得不到适当的弥补和补偿,缺陷会累积的更多,使个体的适应能力受到影响。

(2)人本主义的解释

人本主义的观点认为不当情绪主要与幼时缺乏关爱有关。罗杰斯提出,一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如果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无条件的、积极的关注,个体就能产生自我和谐的“自我关注”,在以后的生活中,就能较为健康地发展[3]。而那些只能通过努力而得到的“有条件”积极关注的幼儿就会对人产生不信任感,从而猜疑、怀疑别人,渐渐地产生自我否定。智力落后儿童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大多数得不到像正常孩子那样的关爱,家人对他们的情绪表现没有加以更多的关注,而是将关注更多的放在家里的健康孩子身上,尽管智力落后儿童不善于描述出其个人的情感体验,但是他们可以体验,这种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很容易表现出不恰当的情绪和深层次的情绪问题。

三.智力落后儿童的情绪特点[4][5]

智力落后儿童的情绪由于受生理、心理因素的制约,其发展速度、品质上都与正常儿童存在差异,落后于正常儿童,表现出很多不恰当的情绪,具体有以下表现:

(1)情绪分化晚,表现出两个极端

六、七岁的智力落后儿童往往只表现出高兴与不高兴,有的十几岁的智力落后儿童遇到事就像学前儿童那样想哭就哭,或动不动就发脾气,摔东西。有一部分儿童有极端化的倾向,特别易激动或特别安静,其他表现形式很少出现。

(2)情绪不稳定,自控性发展缓慢

有些轻度智力落后儿童犯了错误,刚接受完老师的批评还掉了几滴眼泪,可马上回到同学中间,又很快地和同学高兴地玩耍起来。还有一些中重度的孩子存在“顽固不变”的现象,对一件事情喜欢做就会不厌其烦地做下去,一哭起来也会“坚持”大半天。

(3)情绪体验不深刻,表情变化与外界刺激水平不适应

在观察中我们发现,近半数的学生表情与刺激强度、性质不相称,对于很滑稽可笑的场面有很多学生面部表情呆板,无动于衷。而对于并不幽默的场面却哈哈大笑,而且很难做到“一笑了之”。

四.近年来国内关于智力落后儿童情绪的研究

目前国内的学者在对智力落后儿童的情绪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各种疗法对其情绪障碍进行干预。如刘明明(2000)[6]在其硕士论文中采用再创造式音乐治疗方法对智能障碍儿童的恰当情绪进行了干预,研究表明音乐疗法可以提高智障儿童的恰当情绪,进而减少不恰当的行为。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教学中许多培智学校的老师以游戏为载体,设置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教学,戴碎英(2004)[7]等探讨了温州市新码道学校的游戏教学法,运用“小猫钓鱼、摘苹果、小熊猫找家、猫抓小白鼠”等游戏,认为游戏可以增加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老师的情感,而且能增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江琴娣(2006)[8]等人在研究智力落后学生情感障碍的矫治中,曾提到对一名轻度智力障碍的女孩运用认知疗法来纠正其不良的认知,从而获得良好的情绪。江琴娣上述的研究还提到用自我宣泄法来宣泄不良的情绪,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出压抑的情绪情感,从而达到身心轻松,情绪愉快,使内心世界重新获得平衡。

参考文献:

[1]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金花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修订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民族出版社,303-308

[4]智力落后儿童心理及缺陷补偿,北京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5

[5]丑荣之,王清汀,梁斌言.怎样培养教育弱智儿童[M].华夏出版社

[6]刘明明.再创造式音乐治疗方法对智能障碍儿童恰当情绪的影响[D].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0年

[7]戴碎英,叶爱娟,胡乐.游戏法-在弱智儿童教育实践中的运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第3期(总第45期),34-38

儿童智力产品 篇3

一、音乐教育丰富了儿童的智能

目前, 我国的音乐教育正在同素质教育接轨, 过去的音乐课堂教学, 一直是孩子们不喜欢的, 教师对音乐课的目的认识不清晰, 也直接影响了音乐教学效果。因此, 教学方法上要注重趣味性和有效性, 培养学生音乐潜能要有一整套系统科学的方法, 它的节奏训练、手势联系等都注意科学性和激发孩子兴趣的方法内容的连续性, 由浅入深, 由简单到复杂, 形成良好的音乐教育教学模式。

二、钢琴教学提升了儿童的素养

2 1世纪是一个文化愈发开放与多元的世纪,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潮流中,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学习音乐,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学钢琴。

但是, 学习钢琴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需要一步一个脚印, 点滴积累的过程。长期以来, 我作为一位学生专业钢琴指导教师,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感受着这份苦与甜, 而且, 我也深刻地体会到:对于初学钢琴的儿童来说, 兴趣是儿童学好钢琴的关键。

在培养儿童学习钢琴兴趣的过程中, 我认为有三方面的立足点:教师、学生及家长缺一不可。教师和学生是两个积极因素, 家长作为其纽带, 作用也不容忽视;只有将教师、学生、家长三者密切配合、紧密联系, 儿童学习钢琴兴趣的培养与引导才能成为现实, 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文王渊文

(一)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增强儿童学习兴趣

1. 幽默风趣的教师语言

教师的语言对于儿童的影响至关重要, 而教师的语言能力就成为与学琴儿童相互沟通的关键。所以, 教师的语言应该清楚而有条理, 幽默风趣, 能使儿童听清话语, 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

当儿童是通过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来学习理解概念时, 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增强。因此, 把抽象概念转化为实物概念, 并对那些概念用直观形象不断的支持和强化, 儿童易于理解并产生兴趣,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丰富多采的示范演奏

教师的示范演奏对于儿童学琴有着及其重要的启发引导作用。可见, 从他们听我弹奏, 到自己想弹并努力地去实现这一过程, 不但锻炼了意志, 并大大增强了用钢琴弹奏音乐、表现音乐的热情, 提高了教学质量, 增强了儿童的学习兴趣。

4. 情趣盎然的教材选择

教材的选择对儿童学习的钢琴的兴趣也有重要的影响。要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 用诱导的方式循序渐进地练习弹奏技巧, , 学习的效果也就事半功倍。

(二) 重视钢琴基础训练, 培养儿童良好习惯

钢琴是一种技巧性极强的乐器, 在钢琴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学生基本功的训练要贯穿始终, 学生在初学阶段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打好扎实的基础。因此, 教师在辅导学生练琴时, 既要重视基本功训练, 还要注意对他们各方面音乐素质的培养, 从而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表现力。

1. 重视听力的培养

听力的培养与训练在钢琴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可以说和训练手指同等重要。在学生初学钢琴阶段就应该重视听力的培养与训练, 以增强他们对音乐的听辨力和独立练琴的能力。

2. 读谱习惯的指导

教师要认真培养学生严格读谱的习惯。学生读谱不严格表现在粗心, 不明白为什么必须照谱弹奏。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应该明白曲谱的重要性, 同时告诉学生, 只有使用正确的指法才能把乐曲弹得准确流畅。

3. 背奏能力的训练

背奏是视觉、听觉、运动神经等共同配合的综合运动, 在背奏中要注意发挥学生头脑、视觉、听觉的积极作用, 让他们一边背奏, 一边用耳朵听自己的弹奏, 脑子里对乐谱要有清楚的印象。

4. 弹奏旋律的方法

在学生练习时, 如果教师能用唱来启发、带动学生的情绪, 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只有使学生体会用手指在琴上唱歌, 才能把旋律弹得优美动听。

5. 节奏速度的练习

音乐节奏和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当学生们练习这些乐曲时, 教师用学生们熟悉的动作启发他们的想象力, 根据作曲家标明的各种速度来表现乐曲, 逐渐加快速度。

6. 作品作者的了解

每开始一首乐曲的学习时, 都应该让学生对作品有概括的了解, 包括对作曲家的生平、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乐曲的基本风格等, 这是十分必要的。

三、音乐素养陶冶了儿童的心灵

第一、音乐素养是播种情感的乐土

音乐是情感艺术, 能丰富人的情感世界。在音乐教学中, 教师应牢牢把握住情感性原则, 不时点燃孩子的情感火花, 会有效地打开孩子的心灵之窗, 使孩子在情绪的高涨与激动中享受音乐, 达到人格的提升和心灵的净化。“亲其师, 信其道”。另外, 走到学生中间去, 不仅可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也可以让音乐钢琴课成为学生音乐世界中的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快乐王国。

第二、音乐素养是放飞个性的天空

创造意识对每个孩子来说几乎是一种天生的本能。孩子在寻求世界上各种问题的答案的过程中, 会生动的弹唱一首歌, 编讲一个故事, 能随钢琴旋律即兴画一幅画, 跳一段舞, 把他们真挚美好的想法完全寄托在自己创造的作品里, 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轻松快乐中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 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 张扬个性, 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第三、音乐素养是体验成功的舞台

现代教育强调树立孩子们的自信, 作为音乐钢琴教师, 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追求成功, 体现价值。引导学生敢于、善于自我肯定。在教学中, 我会表扬大胆的学生, 也会赞美弹奏流畅的学生, 更会为上台表演的学生喝彩, 给他们奠定了自信的基石。接下去的学习中, 我会遵循化繁为简的原则, 让学生不对自己失去信心, 时时感受成功的快乐。从而, 让学生体验不同艺术相互交融的丰富情趣, 充分发挥了个体的创造智慧, 培养了音乐精神, 感受到创作的成功。

四、音乐欣赏激发了儿童的审美情趣

综合欣赏活动是综合艺术教育的一个分支, 我在这一点上进行了一些尝试, 开展了一系列的综合欣赏活动, 力图从培养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创造入手, 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心理结构。经过尝试, 我欣喜地发现综合欣赏活动在建构儿童审美心理结构方面不失为一剂良方, 其积极意义在于:

第一、综合欣赏活动有助于培养儿童敏锐的感知能力。

儿童审美感知的特点具有直觉性、整体性和同一性, 在教学中, 我充分利用音画, 引导幼儿结合语言, 一边欣赏一边演奏, 以获得丰富的形象感受, 从而增加形象感。

第二、音乐欣赏活动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理解力。

我从实践中体会到, 儿童的情感激发依赖于欣赏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和幼儿理解能力, 而理解力的提高进一步激发幼儿愉悦的情感。富有生命力的, 适合儿童年龄阶段, 和生活较为贴近的内容及有趣的活动形式都能给他们带来新奇和愉悦。

第三、综合欣赏活动有助于挖掘幼儿审美创造潜力

儿童天生具有创造力。所以, 在每次欣赏活动当中, 我增添了相同题材的创作, 让幼儿尝试摆脱拐杖, 走自己的路。在这样的创作活动中, 孩子无拘无束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之中, 他们的想象得到最大阶段的发挥, 演奏作品变得更有个性, 实现了再创造的过程。

经过一个阶段的尝试, 我认为综合欣赏活动对儿童审美感知的增强、音乐语言的发展, 注意力的稳定, 想象力的丰富等方面有其积极意义;有的放矢的指导更是欣赏活动成败的关键。总而言之, 以审美感知为出发点, 以情感为动力, 在不断挖掘儿童创造潜力的同时, 使儿童内在心灵在美的节奏中和谐发展, 这是综合欣赏活动给我带来的启示。

人生的起飞, 理想的腾跃, 往往都是童年心灵彩翼在翱翔。我相信, 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教育教学一定会成为儿童充满快乐、放飞梦想、自我发展的充满生命力的人生舞台!

参考文献

[1]章晔《音乐教育对儿童智力潜能的培养》《北方音乐》2001年第8期

[2]汪艳《浅谈如何培养儿童的音乐素养》《素质教育论坛》2011年第16期

[3]蒋宇峰《让童心在音乐中放飞》《广东教育》2010年第9期

儿童智力产品 篇4

一、我市智力残疾儿童入学现状

(一) 入学率水平较低下

智力残疾儿童入学率为72%和巩固率为60%, 远低于两纲的基本要求, 特殊教育发展不平衡, 我市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低于健全儿童的入学率。

(二) 区域差距比较大

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特殊教育发展较好, 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特殊教育发展相对缓慢。我市近郊六区三残儿童入学率为100%, 14个区县市达到90%以上, 9个区县达80%以上, 5个区县达70%以上, 1个县达到60%以上, 2个区县达到50%以上, 1个县达到40%以上, 还有个别区县特殊教育还未起步。

这组数据充分表明, 智力残疾儿童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他们入学、巩固问题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残疾人教育事业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社会、家庭强烈关注的焦点问题, 残疾儿童迫切要求的问题, 同时也是政府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

(三) 辍学失学现象还相当普遍

调查中发现智残儿童在应入学残疾儿童中的比例在25%~42%之间, 除少数人随班就读外, 相当比例的人未入学或辍学, 这种现象在区县农村较为突出。

二、智力残疾儿童入学现状原因分析

农村智力残疾儿童残疾种类多, 残疾的等级复杂, 具体的身体差异不同, 入学难、巩固难问题的具体情况也呈现多种多样。较为突出的几类情况:

一是部分中重度智力残疾儿童, 行动不便, 生活基本无法自理, 必须专人护理, 增加入学难度;

二是家庭经济原因无法使其入学 (调研中石柱农村人均年纯收入在3000元左右) , 经济条件较差, 入学难、巩固难;

三是提供智力残疾儿童教育的学校办学条件并不能充分满足智力残疾儿童入学的需要, 造成入学难、巩固难;

四是山区交通不便, 村小撤并, 轻度智力残疾随班就读儿童往返时间太长, 安全隐患太大, 家长接送不便, 造成入学难;

五是山区农村对智力残疾儿童的认识有距离, 不愿亲近他们, 缺少关心和爱护, 甚至在生活、学习中故意排斥他们, 造成智力残疾儿童家长心酸、儿童心理自卑, 使他们不想上学, 不愿上学, 害怕上学.

六是缺乏有效政策支持力度。国家各种扶残助学项目虽得到大力的很好的实施与落实, 但是, 智力残疾儿童在享受政策的时候较其他类别的残疾儿童没有得到实惠, 智力残疾儿童的有限政策资源被忽视。

表现在:缺少对《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条例》、《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和《重庆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等法律法规的宣传, 本次调研中了解部分地方只听两纲其名, 未见其文;部分家长法制意识淡漠, 仍是智力残疾儿童上不上学一个样, 反正都是混日子, 长岁数, 可送可不送的心态和想法在农村局部地方存在;由于山区交通不便, 智力残疾儿童入学每天必须接送, 一次往返要走20-30公里, 造成部分家长送子女上学负担, 随意让孩子旷课和辍学, 导致智力残疾儿童的入学、巩固成为难题。其次缺少对农村山区智力残疾儿童的投入保障机制和有效渠道, 其经费和项目基本上靠义务教育投入在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 而往往由于其智力残疾儿童在学校班级的作用和能力不能得到发挥, 甚至对班级造成负担, 因此除非针对智力残疾儿童的助学项目对智力残疾儿童发放外, 其他奖学、助学性质的项目基本上与他们无缘;缺少对残疾儿童享受农村或者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明确政策依据, 致使残疾儿童享受相应待遇必须受到家庭收入、名额总量的政策限制。

七是缺少有效的医疗救助通道。残疾儿童的医疗救助,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有所体现, 比如视力残疾儿童的白内障手术, 肢体残疾儿童的假肢安装, 语言残疾儿童的助听器配带, 然而智力残疾儿童的医疗救助体系还尚未起步, 没有形成系统的救助体系。

表现在:缺乏智力筛查体系和机制, 没有科学鉴定评价智力的机构、设备和人员, 智力评价采用“望”“闻”“问”的方式, 有一名智力残疾儿童一直被鉴定为肢体残疾;缺少对智力残疾儿童伴有癫痫等疾病的儿童先治疗后教育的救助模式和体系, 以及缺少相应的经费来源渠道和保障机制, 往往就是采取随班就读, 随病任发的局面出现;缺乏对智力残疾儿童因智力引发的肢体协调, 手脚灵敏、行为失调等的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

八是缺乏有效的教育管理平台。目前全市对智力残疾儿童的教育管理采用最多的方式是随班就读, 随班就读系我国教育界专用名词, 指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中吸收残疾儿童与健全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的形式, 目前对随班就读教师编制、培训、待遇等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 对其质量的管理、考核、评价尚未行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表现在:缺乏对校舍场地的无障碍化, 或者添置辅助设施, 帮助智力残疾儿童行走, 减少参加教学活动的困难;没有对随班就读学校的编制、人事、经费给予适当倾斜, 缺乏针对随班就读的教材设计, 教师的教学计划只能因循正常儿童的进度适当放慢节奏, 放松要求, 降低难度;缺少一套有效的招生标准、模式、系统, 智力残疾儿童什么年龄入学, 到那里入学, 怎样入学应该具有一定标准。

九是缺失有效的社会资助环境。残疾儿童由于先天的生理缺陷, 智力残疾儿童由于其反应迟钝、思维呆板、行动缓慢, 被冠之“傻子”“呆子”等刺激性很强的字眼, 人为的被贴上标签, 在人群中, 社会上无形有一种自卑感, 缺少应有的认同感和关爱。

表现在:对智力残疾儿童的成果宣传不够重视, 事迹不够典型, 从而社会各界对这一群体存在的价值缺乏足够认识, 缺乏足够认同, 缺少足够了解, 甚至认为是家庭、社会的负担;家庭对残疾儿童的生活、心灵、学习、发展等的了解、帮助、关心不够、不足、不深。无法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环境.

三、加强智力残疾儿童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一) 加强宣传, 扩大社会影响, 引起社会关心、关注和关爱

首先, 加强对两纲的意义、目标、作用的宣传, 扩大社会影响, 以及市政府组织检查组对重点目标指标的检查, 督促区县落实情况。其次, 大力开展对智力残疾儿童的事迹收集, 典型成长故事的传播;还有采用各种方式宣传、动员智力残疾儿童入学, 讲学生入学后的未来, 讲入学标准、入学方式, 入学渠道, 入学补助等政策, 使家长懂政策, 明事理, 清未来。

(二) 落实经费保障, 开展医疗评价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保障机制、建设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

贯彻中发[2008]7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以及渝委发[2008]27号精神《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文件, 加大投入, 落实经费渠道, 保障经费来源。

1、率先开展智力残疾儿童医疗评价、救助体系。

智力残疾儿童医疗评价体系是智力残疾儿童各项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科学客观的鉴别、判断、评定智力残疾儿童的残疾程度, 以及检测是否伴随有多动、行走困难、癫痫等并发症, 才能有针对性对智力残疾儿童实施救治、康复或者入学。

智力残疾儿童救助体系是根据智力评价团队得出的科学客观数据、结果, 制定相应的适合智力残疾儿童需求的救助模式和方案。救助体系主要是针对中重度智力残疾儿童, 并伴随有多动、行走困难、癫痫等并发症, 生活基本无法能够自理, 需要进行医疗救助、生活护理等方面的帮助。

2、健全社会福利保障机制。

残疾儿童家庭一般都是贫困家庭, 智力残疾儿童家庭更要承担护理责任, 家庭的收入和负担更重, 出台低保政策按照智力儿童残疾水平和评定等级, 给予指标倾斜, 金额倾斜, 或者设立残疾人福利生活补助基金。

3、建立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

我市的智力残疾儿童入学主要采取的方式就是随班就读, 其就近入学, 节约开支, 方便儿童, 为儿童融入主流社会提供了一种快速的便捷通道, 然而其不便管理、管理复杂、师资水平要求高等客观问题也暴露无遗。建设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 首先, 给予随班就读学校人事、编制、财政的倾斜, 给予吸纳智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班级在师资配备、教师待遇、职称评定、奖励表彰等方面给予倾斜照顾;特教学校各类功能教室和设备要资源共享, 成为对周边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生进行教育和训练的资源中心。特教学校安排巡回指导教师, 配合做好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业务指导工作。

(三) 加强领导, 保证政策落实, 得到政策倾斜

智力残疾儿童的入学难、巩固难问题成为一个难题, 成为每个儿童平等享受教育权利的阻滞, 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保证政策的落实, 政策的兑现, 早日实现国家对智力残疾儿童的生存、保护、发展目标, 应定期召开会议, 研究问题, 发现情况, 提供决策, 制定政策, 检查落实执行情况。

浅议对智力落后儿童的训练 篇5

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 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定的学习障碍。所谓学习障碍, 是指在获得听、说、读、写、推论、计算能力和在使用方面表现为显著困难的一种多方面障碍的归纳用语。教育者只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措施,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才能不断克服智力落后儿童的学习障碍。

智力落后儿童的学习障碍一般都是内在的中枢神经系统机能不全所致,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 情况不稳定, 注意力不集中, 任性多动, 喜怒异常, 控制能力较差, 行为不合常规; (2) 神经系统异常, 思维迟缓, 记忆力差, 遗忘快; (3) 对理性知识和抽象概念理解能力较弱, 接受效果很差; (4) 动作比例不协调, 反应不灵敏, 性格随意散漫, 感知活动质量较差。通过教学实践, 笔者采用以下几种措施对智力落后儿童进行训练:

一、从兴趣入手, 适时引导, 发挥智力落后儿童的长处

儿童学习的最佳动力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 制定教学活动, 并要善于发掘儿童的优点和长处。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发现智力落后儿童英子虽然在智力上存在问题, 但这并没有埋没她绘画的天赋。由于从小生活在福利机构, 没有感受过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英子的心理问题也比较多。在校期间, 不能适应学校生活, 有一段时间经常情绪失控, 无故发脾气、乱扔东西、哭闹、不愿意去学校。在学习过程中, 笔者发现英子爱画画, 因此经常引导她观察周围的环境, 鼓励她多练多画, 打好基础。教师多用赏识教育的方法, 儿童有进步就及时表扬和鼓励, 经过练习, 英子的绘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所画作品入选全国残疾儿童画展。现在英子的情绪良好, 性格开朗, 与周围的小朋友能够愉快交往。

二、用游戏的方法, 激发智力落后儿童的学习热情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 它是以模仿和想象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的活动。教师在指导儿童做游戏时, 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 都从发展儿童的各方面能力去编排一些能提高智力、增进身体发育的游戏。游戏通常为智力、音乐及体育游戏三大类。教师在做游戏前, 先向儿童说明或示范游戏规则及动作顺序, 如:教师教儿童做“奇妙的口袋”这一游戏时, 让儿童通过摸、猜, 说出口袋里的东西, 这样可以通过做游戏, 培养儿童的触觉及语言表达能力。在编排游戏时, 教师要注意游戏的趣味性。另外, 教师还可以让智力落后儿童做一些有表演性质的游戏, 内容要简单, 符合儿童的实际, 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总之, 在指导智力落后儿童做游戏时, 教师都要针对儿童的年龄、智力水平、环境条件等去安排游戏活动, 在游戏中不随意指责儿童, 让儿童以愉快的心情参与游戏, 并在游戏中有所收获。

三、发展智力落后儿童生活技能及劳动能力

福利机构的智力落后儿童缺乏生活技能及生活常识方面的学习, 针对此情况, 教师不仅应在课程上设置这些内容, 还要经常组织儿童去参观幼儿园、学校及社区环境;带他们去菜市场认识水果、蔬菜;去公园游玩、看动物;去超市买东西、认识物品等。通过这些活动, 增强儿童的生活常识及生活技能方面的能力。

简单劳动是智力落后儿童发展动作协调能力、强壮身体的最好方法。但智力落后儿童往往不理解劳动的意义, 劳动的独立性也较差。这就需要教师在劳动的过程中给予指导和督促。如果不及时指导和督促, 这些儿童很可能会长期只重复一些简单劳动而慢慢失去对劳动的兴趣, 甚至不愿参加劳动。因此, 教师在指导儿童参加劳动时, 要让儿童接触新的事物和劳动工具, 讲解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并从实际操作中指导儿童学习劳动知识和简单的操作方法。如:教儿童扫地时, 先告诉他们怎么样使用扫帚, 要求他们认真地按照教师的示范去做, 并让儿童仔细地观察劳动前后事物所起的变化。在劳动中, 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语言能力、动作协调能力均获得了发展。另外, 在安排劳动时要注意儿童的年龄、智力特点及个体差异。一般来说, 智力落后儿童的劳动安排要从生活自理开始, 如教儿童学会穿衣裤、进食进饮、如厕清洁, 然后再进一步学习整理用具和床铺, 收拾玩具、洗袜子、打扫卫生等。教师一般都要求动作简单、按劳动程序一步步进行。

皮亚杰儿童智力理论及其应用 篇6

一、什么是智力

在皮亚杰看来:一个智慧行为是一个生物体本身在现存条件下能够产生的最适合于其生存条件的行为。换句话说, 智慧就是生物体能最有效地应付环境, 在客观现实条件下创造最佳生存条件的品质、能力。这样一种观点充分体现了生物进化“适者生存”的思想。皮亚杰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 认为智慧是生物适应的一种特殊表现, 即人的智慧是机体适应环境的手段。

智慧既然是机体适应环境的一种手段, 那么由于环境总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因而智慧也必然在变化着, 儿童的智力也正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 伴随着生物性状的发展与成熟及自身经验的增长, 在适应中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的。

二、儿童智力发展阶段

皮亚杰将儿童从出生后到15岁智力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1. 感知运动阶段 (0~2岁左右) 。

自出生至2岁左右, 是智力发展的感知运动阶段。在此阶段的初期即新生儿时期, 婴儿所能做的只是为数不多的反射性动作。通过与周围环境的感觉运动接触, 即通过他加以客体的行动和这些行动所产生的结果来认识世界, 也就是说, 婴儿仅靠感觉和知觉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这一阶段的婴儿形成了动作格式的认知结构。皮亚杰将感知运动阶段, 根据不同特点再分为六个分阶段。从刚出生时婴儿仅有的诸如吸吮、哭叫、视听等反射性动作开始, 随着大脑及机体的成熟, 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 到此阶段结束时, 婴儿渐渐形成了随意有组织的活动。

2.前运算阶段 (2~7岁) 。

与感知运动阶段相比, 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智慧在质的方面有了新的飞跃。在感知运动阶段, 儿童只能对当前感觉到的事物施以实际的动作进行思维, 于阶段中、晚期, 形成物体永久性意识, 并有了最早期的内化动作。到前运算阶段, 物体永久性的意识巩固了, 动作大量内化。随着语言的快速发展及初步完善, 儿童频繁地借助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 重视外部活动。儿童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 凭借象征格式在头脑里进行“表象性思维”, 故这一阶段又称为表象思维阶段。

3.具体运算阶段 (7~11岁) 。

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智慧发展的最重要表现是获得了守恒性和可逆性的概念。守恒性包括有质量守恒、重量守恒、对应量守恒、面积守恒、体积守恒、长度守恒等。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并不是同时获得这些守恒的, 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先是在7~8岁获得质量守恒概念, 之后是重量守恒 (9~10岁) 、体积守恒 (11~12岁) 。皮亚杰把质量守恒概念达到时作为儿童具体运算阶段的开始, 而将体积守恒达到时作为具体运算阶段的终结或下一个运算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 的开始。这种守恒概念获得的顺序, 在许多国家对儿童进行的反复实验中都得到了验证, 几乎完全没有例外。

4.形式运算阶段 (12~15岁) 。

当儿童智力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思维不必从具体事物和过程开始, 可以利用语言文字, 在头脑中想象和思维, 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这种摆脱了具体事物束缚, 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的运算就叫做形式运算。除了利用语言文字外, 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甚至可以根据概念、假设等为前提, 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得出结论。因此, 形式运算也往往称为假设演绎运算。由于假设演泽思维是一切形式运算的基础, 包括逻辑学、数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因此, 儿童是否具有假设演绎运算能力, 是判断他智力高低的极其重要的尺度。

三、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皮亚杰充分肯定成熟、经验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作用, 同时又提出了平衡因素对儿童智力发展有重要作用, 并指出平衡化和自动调节是智力发展的决定因素。

1.成熟因素。

所谓成熟, 即指在遗传程序控制下, 机体、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逐渐发育成长的过程。皮亚杰认为, 神经系统的成熟对智力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为智力作为人类的一种高级机能, 它必然依赖于一定的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的生理基础。这种成熟因素在使儿童心理及智慧的发展遵循不变的连续的阶段方面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但在智力的成长过程中, 成熟不是决定条件, 神经系统的成熟只能决定着某一特定阶段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成熟是影响智力发展的一个因素, 它为智力结构的演化提供了可能, 但是在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 还必须有一些其它因素, 例如练习、经验和社会的相互作用等。

2. 经验因素。

皮亚杰指出, 经验是知识的来源, 是智力增长的重要条件, 但是经验因素也是不充分的, 不能决定心理及智慧的发展。所谓物理经验, 是通过一种简单的抽象过程从客体本身中引出的。例如儿童关于物体的重量、物体的颜色、声音的高低等经验, 是通过儿童的触觉、视觉、听觉中得来的。逻辑数理经验虽也来源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 但这种经验不是由物体抽出, 而是产生于主体客体所施的动作及协调。

3. 社会环境因素。

首先是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是明显的。例如有研究发现, 儿童在2岁前与父母亲之间的关系与孩子长到18岁时的智力是呈正相关的, 关系较好, 智力较高。另外从儿童“自我中心观”的发展也可以看出, 随着儿童与家庭成员及小伙伴、老师之间的接触, 儿童将出现“去中心化”, 这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一个表现。

其次是教育, 事实上当强调经验因素在促进儿童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时, 实际上已蕴育着对教育因素的重视。因为系统的教育可以使儿童更好地感受外部世界, 获得经验,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 教育因素才能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

最后是语言, 语言在动作内化于表象和思想方面起主要作用。但语言不是唯一起作用的因素,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但它不是唯一的符号系统, 尽管它可能是最佳的符号系统。虽然语言与智力关系密切, 但两者的发展并不平行, 有的人语言流畅, 但智力平平;而有的人思维能力极其优异, 却可能不善于辞令。

4. 平衡化因素。

生理成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都是儿童智力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和条件。然而各自又都不是充分的条件。皮亚杰提出了平衡化因素的概念, 并认为平衡化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决定因素。

皮亚杰认为智力是有结构基础的, 智力的提高就是智力结构的不断发展, 同化与顺应是智力不断建构发展的两个基本过程。人们在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时总是利用原有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这就是同化的表现。当一个新刺激到来, 机体仍用原有的或现存的图式去应付, 但结果可能是不成功的, 于是新刺激在被主体同化的认知格式吸纳的同时, 将使这一认知格式发生改变, 即为顺应。改变同化性认知格式并不是瞬间完成的, 需经历一定的过程。过程进行中同化与顺应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 旧的图式与将形成的新图式之间存在冲突, 表现在人们认知方面即是旧观念与新观念的斗争。如果新图式终于建成, 即宣告同化与顺应的不平衡状态结束, 平衡已经实现, 儿童智力获得了发展。儿童智力正是这样一步一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成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在发展中起作用, 而平衡化因素则调节着这三个因素, 使儿童智力向着一定的方向发展。

四、皮亚杰理论的应用

在婴幼儿教育实践中, 皮亚杰的理论对儿童智能发育的培养, 同样是有指导意义的。

1.适时教育。

在婴幼儿的智力培养中, 应特别强调适时教育的原则。在感知运动阶段, 是儿童形成物体永久性概念的时期, 因此在婴幼儿教养问题上, 父母亲就应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机会帮助婴幼儿形成物体永久性概念。通常在婴幼儿物体永久性的形成中, 母亲永久性的形成较早, 因而母亲要注意在这段时期, 需较多地与婴儿在一起, 母亲在育儿过程中与婴儿的短暂分离又出现, 就能使婴儿逐渐相信, 母亲这个形象是永久的。另外, 父母亲经常和婴儿进行例如远近摇摆拨浪鼓、“躲猫猫”及找物体的游戏, 亦是非常有益的。

天才来自勤奋, 但勤奋也是适合阶段的有目的努力。众多培养出“天才”的成功父母的经验在于激发兴趣, 通过逐步的适时而有效的教育, 使孩子的潜能天赋得到充分的发挥。不过也应认识到, 并非所有的孩子都具有成为音乐家、美术家或科学家的天赋, 对大多数儿童而言教养应以全面发展为宜, 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发展爱好的多样性, 从中发现儿童的潜能, 采用合适的方法加以培养, 专业训练不宜过早。

2.全面应用智力发展影响的四因素。

影响智力发展的四因素包括成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平衡化。在婴幼儿智力培养过程中, 必须全面运用这四个因素。谈到平衡化因素, 前面关于适时教育的原则即已体现。儿童必须具有同化某一信息的结构, 才可能在反复同化的基础上, 当遇到新刺激时出现顺应。平衡化则是同化与顺应之间矛盾的解决状态。重视经验因素, 必须充分考虑到存在两种经验, 即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 因而在教养中, 应十分注意丰富儿童的生活, 充分利用儿童好奇心强、兴趣广泛又活泼好动、喜欢探究、肯于思索的认识特点, 鼓励儿童在不同的环境中积极活动。不仅要让儿童玩变形金刚、游戏机也应允许孩子玩沙堆, 在水沟中筑水坝, 玩“脏”游戏等, 家长应经常带孩子到各种不同的、有益的、自然的社会环境中去, 让儿童较早较广泛地接触外界, 认识环境, 观察自然与社会, 亲身实践, 这样就可以从中获得生动丰富的经验, 包括物理经验和更为重要的逻辑数理经验。

3.婴幼儿及儿童的早期教育。

婴幼儿及儿童早期教育问题, 是目前社会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事实证明, 运用皮亚杰的智力发展指导婴幼儿及儿童早期教育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60年代以来, 美国对儿童的早期教育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努力, 涌现出了许多的早期教育模式。一些教育模式, 如帕利学前教育计划, 提倡对3~4岁的幼儿实行早期正规教育, 但由于没有考虑儿童认知及情感等发育的特点而置幼儿于繁重的学习之中, 不仅没有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反, 因为使幼儿感到压力过大, 剥夺了幼儿美好的童年时光, 把本来天真活泼可爱的儿童变成了呆头呆脑的“没有童年的儿童”。这种教学模式已受到置疑或是严历指责。而另一些教育模式, 如贝—英模式 (又称直接教育模式) , 由于在幼儿教育中强调以教师指导为主, 幼儿只是模仿和训练, 虽也取得了短期的积极效果, 但根据长期的追踪, 这些儿童成年后在心理等各个方面都显得平庸和落后。

摘要:智力就是生物体能有效地应付环境, 在客观现实条件下创造最佳生存条件的品质和能力。皮亚杰将儿童的智力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 指出影响儿童智力发展的因素有成熟因素、经验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平衡化四个因素, 并认为平衡化因素起主要作用。在儿童教育中提倡适时教育, 要处理好影响智力发展的四个因素, 并应正确实施儿童的早期教育。

关键词:皮亚杰,智力发展,应用

参考文献

[1]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2]刘电芝.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儿童智力产品 篇7

一、智力障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一) 影响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活动

学习是个体内外多系统参与的复杂活动, 如果感觉统合能力失调, 则势必会影响儿童的学习能力, 导致学习过程中错误频发、学习效率低等现象。例如朗诵一段课文, 会出现错字, 丢字, 看书易跳字、跳行等现象。

(二) 影响智力障碍儿童的日常生活和生活质量

在日常生活中, 各种感觉系统都不是独立存在的, 即使一项简单的活动也是多种感觉系统的参与。例如智力障碍儿童常表现出穿脱衣服、扣扣子、系鞋带、拉拉链等动作缓慢并且笨拙;运动协调不佳, 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均显现笨拙, 不敢做跳高、跳远、走平衡木、荡秋千等运动;吃饭时常掉饭粒;常常站、坐姿势异常, 端坐十分困难, 等等。

(三) 影响智力障碍儿童个体间的人际交往

在特殊教育学校中不少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 固执于已经熟悉的环境和经验, 排斥对新事物的学习与适应, 常常胆小、害怕陌生环境、害羞、喜欢粘人, 对洗头和洗澡等都会反抗;在团体中独占性强, 朋友少, 常陷于孤独之中。由于交往行为不当, 不遵循交往原则, 成为同伴中不受欢迎的人, 难以融入群体中。

二、智力障碍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个案

(一) 个案基本情况

小明, 6岁, 男孩, 中度智力障碍。

1. 现有发展水平。

目前主要的问题:生活自理方面存在不足, 如不能完全独立穿衣服, 不能自己独立处理大便后擦屁股, 吃饭有挑食现象, 吃饭过程缓慢, 不能专注做一件事。触觉比较敏感, 不愿意和小朋友玩, 有时会没有缘由地大哭大闹。走路不平稳, 有时会摔倒。基本无语言, 只能说“爸爸”、“妈妈”, 当他要表达某个物体或提出某种要求时, 都只会用手指物表达, 或是用点头、摇头示意, 语言理解能力差。

2. 个案主要存在问题

A.触觉系统失调;

B.前庭平衡方面存在不足;

C.本体感及精细动作方面还存在不足;

D.注意力及做事持续性差;

E.言语障碍。

(二) 个案主要训练内容

1. 触觉训练。

所谓触觉是体表受到压力、牵引力等机械作用时相应的感受器所引起的肤觉之一。触觉及其他肤觉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 如感觉功能、防御和保护功能、传递个体间的情感及奖惩功能等。可以对小明通过大量触觉练习, 如大笼球的挤压, 双手的抚摸, 每天坚持和他人进行一定量的拥抱, 每天坚持用不同的梳子梳头, 洗澡或洗脸时, 用不同温度的水, 让其感受温度变化, 丰富其触觉系统, 总的来说触觉系统的改善遵循以下思路, 如温度变化, 粗糙与光滑的物体, 软与硬的物品, 等等。

2. 前庭方面问题。

所谓前庭觉是指受地心引力作用及个体躯体移动 (特别是头部运动) 刺激形成的感觉。包括视听嗅味等感觉, 头部和颈部的所有活动, 以及这些讯息和大脑功能区脑细胞的互动, 都属于前庭觉。它不仅承担调控躯体平衡的功能, 而且广泛参与个体的多种生理心理活动。我觉得可以通过对小明的前庭觉输入大量刺激信息, 以帮其改变。如蹦床, 花样走平衡木, 用被褥裹起来做开飞机的游戏, 等等。

3. 本体感方向的问题。

本体感觉是感受个体身体所处的空间位置、运动状态及其变化的感觉。智障儿童的本体感觉能力训练是其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领域之一, 对其提升动作技能水平有重要意义。让小明多运动、多完成多运动器官参与的复杂运动是提高其本体感觉能力的基本途径。下面以行走平衡木活动训练为例, 介绍智力障碍儿童本体感觉训练活动设计。可以让小明学习多种走法, 训练人员可以示范正走、侧走、倒走等走法, 让小明学习不同走法并理解不同走法的含义。也可以训练人员提前告知并示范小明需要完成的走法, 儿童依照训练人员的预设指令完成相应操作, 例如, 让小明“10步快速正走后5步慢速倒走”等。也可以在训练场地绘制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 如直线、曲线、三角形等, 让小明沿着图形边缘完成图形行走, 可以先进行睁眼训练再进行闭眼行走。

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 小明在平衡方面有了很大好转, 能独立行走架高平衡木, 在穿脱衣服方面也有了很大改善。一切都应以游戏方式进行, 以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 不可以强迫或强制, 只能通过孩子喜欢的事物转嫁 (过渡) 到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上, 让孩子自然地接受一切。

(三) 相关辅助训练

1.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通过学校、家庭的合作, 对小明开展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加强衣食住行等活动的训练, 以提高小明的生存能力, 提高训练成效。

2. 言语康复训练。

小明伴有言语障碍, 制约了与他人的交流, 对他加强言语康复训练, 能加强他与别人的沟通能力, 有助于以后融入社会。

3. 文化教育。

对小明加强文化教育, 教育内容的选择与儿童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切此内容的训练与感觉统合训练内容相辅相成, 有利于儿童以后的学习和生活。

(四) 小结

1. 内容和目标要适合学生实情。

在训练过程中, 内容的难度要适合小明的接受能力, 使小明在训练过程中, 经过努力就能达到教师制定的目标, 这样让他能有继续进行训练的意愿, 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和成功的喜悦, 提高继续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

2. 反复训练是智力障碍儿童学习的特殊需要。

要提高小明的能力, 反复训练很重要。反复训练的次数和时间长短要适合实际, 但反复训练不是简单重复, 而且要设计更多的游戏。

3. 家庭是促进智力障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

家长必须关心孩子的成长, 理解孩子, 同时和学校保持一致的教育态度, 采取客观、理智、积极的态度, 对孩子有爱心, 有耐心, 让孩子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学习的希望。只要家庭和学校共同重视, 共同努力, 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孩子的训练一定会取得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全礼.智力落后儿童的特点与教育纲要.天津教育出版社.

[2]刘焱编著.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461, 467.

[3]王和平编著.特殊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 北京大学出版社.

[4]刘晓莉.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现状及其干预实验研究[D].山西:山西医科大学, 2004.

[5]张慧.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影响因素与综合干预实验研究[D].山西:山西医科大学, 2011.

[6]王爱芝, 刘贺威, 魏云霞.开展感觉统合训练,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 2007 (10) :45-46.

儿童智力产品 篇8

儿童期的身体、智力发展在整个未成年时期处于关键的地位。音乐对于儿童的智力开发作用, 已获得研究与实践的证明。钢琴为所有乐器中, 音域最为宽广、演奏又相对复杂的乐器, 其弹奏过程需要手、脚、眼、耳, 乃至调动全身生理机能予以配合, 以完成复杂的演奏技巧动作, 是体力和脑力的相互结合, 并在结合的状态中协调地运动。因此, 钢琴学习与演奏成为开发儿童智力的有效途径。在此, 根据儿童年龄段的生理特征, 探讨钢琴弹奏与儿童早期智力全面发展的关系。

一、钢琴演练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1、钢琴学习促进儿童记忆力的提升。

钢琴演奏能促进儿童记忆力的提升, 具体包括儿童的情绪体验记忆、视听觉记忆、词语记忆、动作记忆, 等等。很多钢琴演奏家需要记忆长达几个小时的乐谱, 这是对记忆力的重大考验。儿童处于智力发展的早期, 记忆力很强, 在学习钢琴演奏的初期, 就需要进行乐谱的背诵, 这对儿童记忆力的培养无疑是有益的。儿童需要掌握演奏的细节, 将拍子、乐句、表情符号、音高一一记下, 按照谱子的要求, 利用键盘将谱子的内容完整地表述。音乐作品更多传达的是一种情感。为了更好地演奏, 儿童需要了解关于音乐作品的材料, 比如作品的创作背景、风格特点等, 只有对作品的深入了解, 才能激发儿童的联想与创作能力。对背景及相关内容的记忆, 又需要儿童对词语记忆力的参与, 这对培养儿童多种记忆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钢琴演奏可提高儿童注意力。

音乐是利用声音的变化, 传达出一种动感与流逝之美, 音乐是一种持续的艺术, 在不断的变化中, 展现一种有序运动, 演奏者需要注意音乐的动态。儿童在进行钢琴演奏的练习时, 需要随着音乐的变化与运动展开相关练习, 要保持注意力, 且注意力是稳定持久的。学生只有具有持久的记忆力, 才能有效地进行音乐的演奏, 要想音乐演奏的完整, 演奏者必须毫无差错, 集中精神, 对乐曲进行整体掌控。如果一场演奏会, 需要演奏者迅速从一首曲目变换到另一首曲目时, 演奏者必须具备注意力的转移能力, 能迅速进行感情的转移, 将情绪与风格进行转变, 这就需要儿童具备应变能力。音乐能有效作用于人的机理, 激活人体的网状结构, 促进注意力的集中。通过多项实验以及实践的验证, 钢琴演奏能从主体与客体层面提升儿童的注意力。

二、钢琴演奏与儿童的思维能力

1、钢琴演奏有助于提高儿童的理解能力。

钢琴演奏需要掌握有效的技能, 需要儿童能够根据乐谱进行动作的练习与训练。在这种训练过程中, 能有效提升儿童的思维理解能力与运动能力。在整个钢琴演奏的过程中, 儿童在练习的初期, 首先需要练习的是吊臂。吊臂动作需要整个手腕与手臂协调用力, 这个动作的完成, 包括很多部位的参与运动, 这就需要儿童学会如何进行手指的放松以及手型的运用。双手的交叉演奏, 不仅需要锻炼双手的切换能力, 还要进行准确地定位, 精准地将乐曲弹得平稳。弹奏的一系列动作都能有效地刺激左右大脑的中枢神经, 让大脑得以充分平衡地发展, 从而发挥大脑的无限潜能, 提升儿童的动作灵敏度。在钢琴演奏的练习过程中, 需要学生提升自我协调能力, 加强听觉、触觉、感知的练习, 这一系列的练习动作都有助于提升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

2、钢琴演奏对儿童艺术思维的开发。

音乐给人带来的是听觉刺激, 这种刺激不同于其它方式带给人的刺激, 音乐的传递能让人产生感受, 这种感受可能与音乐演奏传达的感情密切相关, 音乐能够间接地反映出作曲家的意图, 能够展现旋律的运动, 传达细致的心理活动。音乐是一种较为自由的艺术形式, 因此, 在进行音乐演奏时, 给演奏者制作了广大的创造空间。儿童学习钢琴, 在钢琴练习时, 能够发挥自己的联想与想象能力, 创作的形式不受艺术造型的限制, 没有一些严苛的词语的限定。钢琴演奏可以延续人类几千年的艺术感受, 且音乐感受的传递不同于直接文字传递, 需要人去感受摸索, 从人的内心深处挖掘最深刻细致的情节, 这就需要较高的艺术思维能力。儿童在钢琴演奏学习的过程中, 需要进行多样性的思考, 教师需要对儿童进行有效引导, 让儿童在了解音乐内容与背景资料的基础上, 能够不断探索, 感受艺术的内容与形式, 从创新的深度进行探索, 培养自己的艺术感知能力。

上一篇:中职师资下一篇:湖北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