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

2024-09-29

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共12篇)

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 篇1

自主学习的课堂是民主的、开放的、 富有创造力的课堂。教师作为课堂引导者和组织者,在课堂上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组织,让一节课形成自主学习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他们的求知欲是自主课堂的推动力,他们的问题和需求是自主课堂的灵魂,他们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经历是自主学习课堂的载体,而他们的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则是自主学习课堂的最终目的。因此, 长期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能有效培养和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台湾教授曾仕强说过:“发现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 许多科学家的研究和发明都是先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开始的,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科学研究模式的开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能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充满问题的好奇心推动着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的渴望。如果长期以来,课堂都是老师问、 学生答,就会形成一种机械模式,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天性和能力就会慢慢被淡化掉。因此,只有自主学习的课堂才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上六年级“比的意义”一课中,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自学素养和能力,我大胆采用自学的方式让学生先自主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自学后,有几个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有的学生问: “什么情况下能用比表示?”有的问: “电子表中的‘∶’是表示比号吗?” 有的问:“比的前后项可以交换位置吗?”还有学生问:“在课本44页的最后写道15 ∶ 10也可以写成15/10, 这里为什么不用约分成最简分数呢?” 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中,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他们感到困惑的地方,同样也主要是一些知识的难点。他们自主提出这些重要的问题,就会自发地进行探讨或者寻求老师的帮助,既提高了学习效率, 又锻炼了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自主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

自主获取数学信息也是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是对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种展现,也是反映学生数感的一项标准。 对于一个数学问题,如果学生能够迅速获取相关的数学信息,把握数学核心问题,那么可以说离解决问题已经不远了。有的学生遇到一些数学问题, 常常觉得无从下手,这往往是没有获取数学相关信息的能力,或者说这项能力较弱。而这样的能力,同样也可以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比如,在上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中,让学生选择材料自主搭建模型的教学环节,就是锻炼学生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在操作之前选材料的汇报中,有的学生说: “我需要小棒,因为小棒相当于长方体的棱。”有的学生说:“还需要接头, 因为接头相当于顶点。”学生通过获取长方体的各部分结构,提取出数学信息一一对应,将棱具体化为小棒,将顶点具体化为接头,找到相应的材料, 为后面的搭建框架模型奠定了基础。在自主的教学课堂中,通过自主的观察、 分析、迁移、探讨和汇报,学生能够锻炼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

三、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伟大领袖毛主席有句名言:“要把精力集中在培养训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可以反映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上。学生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归纳、列表、枚举、假设、对比、转化、 分类、建模等思想方法来分析、解决数学问题,就能反映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能力高低。学生有了良好的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能从“鱼”获得“渔”,老师就能够从“教” 到“不教”。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都要以自主学习的课堂为载体。

比如,六年级上“比的应用”一课, 我在简单复习比的意义之后,出示例题:“500m L的稀释液,按照浓缩液和水1 ∶ 4的比例配制,需要多少m L的浓缩液和水?”出示完例题,我让学生自主交流,希望能让大家都能用份数、 分率两种方法来解决,但是结果出乎意料:第一个学生“按计划”说了:“如果浓缩液是1份,水就是4份,稀释液就是5份。然后列式解决问题。”第二个学生说:“我的列式是500÷(1+1/4)。 我把1 ∶ 4看作浓缩液占水的1/4,那么,稀释液就是占水的1+1/4,求单位 ‘1’水,就用除法,将500m L的稀释液除以它所对应的率‘1+1/4’,求出水400m L。然后400×1/4=100m L就是浓缩液的。”想不到,这个孩子用前面我们分数除法的量率对应也能解决这个问题,我大为高兴,因为包括我在内, 都没有考虑到这个层面。于是我顺水推舟,问:“这种方法是将什么看作单位‘1’?” 生回答:“水。”另一个学生立即回答道:“那我还可以可以把浓缩液看作单位‘1’,这样水就是单位‘1’的4倍,稀释液就是单位 ‘1’的1+4=5倍,500÷5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量 ÷ 对应的率’。”

学生能在自主交流分析之后,运用知识的转化和迁移,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说出这样层面的分析,解决了问题,我相当满意。因为,这不仅对前面分数除法的量率关系做了进一步的整理和复习,还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合作的过程中,锻炼了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给学生一种感受, 数学是相当有魅力的,即使是同一个算式,如果理解的角度不同,表示的意义也就不同。

四、自主给予互相评价的能力

评价,不仅可以对前一段学习进行改善和肯定,更可以对后一段学习给予强大的鼓励和支持,尤其是学生之间的自主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受到同学的肯定和赞赏,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即使学生之间互相提出疑惑,进行反驳,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 学生的能力也会获得提高。因此,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上,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评价,提高评价的能力。

比如,六年级下“负数的认识”一课,我将一些数出示在黑板上,让学生自主地对这些数进行分类。一个学生上台,将有符号的数分一类,将没有符号的数分另一类。分完后,学生开始互评, 一个学生问:“你为什么这么分?”他回答:“我是按照是否有符号来分的。” 另一个学生又说:“我还有不同的标准来分这些数。”“对!我也有。”许多学生应和起来。马上,又有一个学生上台,将这些数分成正、负数两类,0在正数中。于是,学生们又开始互相评价, 用自己的理由和观点阐述对0分类的理解:“我认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因为,正数都比0大,负数都比0小, 0就不可能是正数或负数。”顿时,课堂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正是在这样自主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互评使得他们的思维进行碰撞,自主解决了0的归属问题。

当然,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有许多, 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开放民主的自主学习的课堂中多倾听学生的问题, 多帮助学生的困难,多创造学生提问的机会,去挖掘、去培养学生更多的学习能力。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以期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让学生经历和体会自主学习数学的过程,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本文从四个方面来具体说明自主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的四个能力,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自主学习,课堂,能力

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 篇2

体育课堂中自主管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探索

陕西商南县高级中学(726300)李 涛(***)

摘要:

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分组教学,利用小组长管理组织本小组教学活动,应用观看教学视频、任务小卡片、教师指导的教学手段,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通过自主管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应用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指导、相互评价、展示个性的学法,达成了解技术原理,掌握技术动作,合理应用相关技术完成技能目标,激发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学生相互配合、团结协作意识,培养组织管理能力的情感目标,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关键词:自主管理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正文:

产生原因及意义:体育课的性质决定了学生是在不断地彼此交流、相互竞争中巩固技能,获得参与的乐趣。好的课堂参与气氛不是简单形成的,它是任课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在长期和谐的交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方面,它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民主的领导和教学风格。在民主的领导和教学风格下,学生一般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高,而且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够彼此尊重、和平共处。另一方面,它取决于学生之间高质 量的小组合作学习。对于每个参与的个体来说,他们相互之间是有差异的,(如身体条件、技能水平)我们可以把这些差异视为教学活动的新资源,让学生主体之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经验,团结协作。

其次,高中学生总体的身体素质一般,集体荣誉感较强,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自学能力和管理能力。通常的体育课堂上总是教师对教学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都进行全程的管理,学生的学习总是被动和按部就班的,学习过程也缺乏激情,教学氛围严肃,很少有学生参与自主管理,在完成技能目标时培养创新能力、展示学生个性和团结协作意识。针对这种情况,本课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用视频、声色来激发学生的参与运动的激情,通过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初步掌握并总结出行进间双手胸球技术。教师再采用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再在练习中探索其他的行进间传接球方法,并逐渐在比赛中应用的技术技能目标和提高协作配合意识、培养组织管理能力、张扬个性、激发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情感目标。理论依据

1.自主管理:自主管理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管理组织 管理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模式。自主管理模式下的体育课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大局意识、民主意识、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意识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2.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我实际特点和需要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作出的选择,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在体育课堂中学习过程来看,能过达到认同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进行自我监督、自我调节,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自我反馈的自学目的。

3.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在教师的主导下,群体协作、研讨交流、知识与技能互补的一种学习方式。体现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也是新课程学习方式上区别传统教学的最明显特征之一。

教学过程(以高一篮球行进间传接球教学为例)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的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把教育过程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自律意识,责任意识,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高效愉悦的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最终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完善,自主发展。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和谐发展。

一、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跨步接球、迈步将球传出

难点:(1)上下肢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

(2)同伴间移动与传接合理衔接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能建立起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正确的动作概念。

技能目标:大部分学生能在走动中做出跨步接球、迈步将 球传出的动作,一小部分学生能在侧身跑动中做出跨步接 球、迈步传球动作。

情感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三、教学策略和流程设计

本课时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循序渐进、分层式教学等教学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课前十分钟播放NBA精彩片段,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安排场地序号

常规部分指定小组长,说明学练过程与目标 热身→小组长组织管理本小组同学完成各关节活动、原地跑跳、沿篮球场线移动练习(音乐伴奏)→教:讲解、示范。教师引导、组长安排学生按音乐节奏做热身运动。

辅教材(任务小卡片):分小组,组长组织管理,按卡片任务复习原地单手投篮手型、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自主学习

教师强调要领、注意手、肘和脚步移动、学生试着左右移动(由慢到快)→学:听、练、论、创、演——过渡到 主教材:行进间传接球

教师指导学习→教:传授知识、线路指令、入组指导、讲评练习。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练:分组按练习不同方法梯进练习、讨论学习。

自主管理、合作学习→学:组长按练习图形的方法和要求组织学习。

自主学习: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师生共同示范、创造与提高。集体观看国家教练训练视频。

合作学习:师生共同总结技术要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业余锻炼中应用。

整理---→ 放松(音乐)、小结、作业。

下课→回收器材 案例一:(自主管理、自主学习)导入主题

1、课堂常规:体育委员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教 师宣布课时主题和教学思路。

2、准备活动:

3、教师安排活动内容和场地,提出活动要求和所需达到 的目标,各小组长按要求组织管理本小组的活动(每小组6--7人、两只篮球)。

(1)一般性热身活动(音乐分散队形,在各自的球场上 由组长组织沿场线做各种跑跳、移动、急停急起、投篮手法练习)

(2)有球练习(沿本组球场三分线间隔3米站立进行抛球运球的球性练习,每人三至四次,无球队员活动各关节。)

4、复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方法:以本组罚球圈为中心间隔3--5米圆形队形,每组两球顺时针或逆时针同时传两球。

教学组织:组长组织管理,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强调要求:(1)注意手的动作,双臂夹紧,手心向下,食指指向传球方向。(2)身体协调,注意节奏,利用手臂迎球缓冲接球和转(3)身发力将球传出,提高传球的准确性和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课堂效果: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轮流当小组长组织准备活 动,不但使教学场地得到充分利用,也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配合协调,相互合作的能力,同时学生的胆量、语言表达、领导、组织能力也得到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激发,积极性得以提高,教学效果比传统有较大提高。

专家点评:雷老师认为体育健康课堂有效性应表现为课堂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学习收获明显;教师上课轻松,组织有条理;器材和场地利用率高,无资源浪费。换句话说,教师在相对轻松的工作状态下,使学生在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下,能充分利用所有场地与器材获得最大的收获,因此,要增强学习的兴趣和端正学习态度,提升课堂的有效性。本节课的准备活动安排很符合新课标理念,提高多方能力,培养全面人才,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很好的完成了热身任务,准备活动效果明显。案例二:(自主管理、自主学习---导入新课内容)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1.教学组织:1.组织同上。在传接球同时移动脚步,逐渐加快,在跑动中,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尝试做。

2.教学方法:1.跨步接球、迈步传球的动作,将球传给下一位传球的同学。

教师提示:(1)控制节奏,注意动作,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反复练习。(2)提示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的增 大向左右移动的幅度进行传接球练习。(3)在学生练习一段时间后,集 合,指导个别学生进行示范。(展示个性和创造能力)。(4)根据示范情况,师生共同探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提出问题:(1)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和原地双手 胸前传接球不同之处在哪里?(2)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时,怎么才能准确、合理地做出动作?

(1)答案: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是在跑动中将球传出,而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则是在原地将球传出。

(2)答案: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时,做出跨步接球,迈步传球的动作,即双手接球的时机是在跨步时,双脚腾空的一瞬间,将球接住,然后向前迈一步,再将球传出.教学效果:在复习原地双手胸前传球的基础上,由教师小组长引导同学们走到、跑动起来传接球,学生学习兴趣大为提高,练习效果显著。各小组在练习中解决传球动作、时机、传球点、传球线路等问题,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大为提高,教学效果明显。

专家点评:雷老师说,体育课堂实施学生自主管理,旨在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也能充分让组长在课堂中展示个性、显示组织和领导才能,配合教师较好的完成既定学习目标,也让学生由被动的管理走向主动参与管理,让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案例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再练习共同提高)问题的解决:

1.教师与学生示范 2.观看视频录像

3.学生根据理解,继续进行练习,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组织:教师示范讲解,集体观看视频。学生分组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集体指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以个别辅导为主。

教学重点:跨步接球、迈步将球传出。4.各组再组织练习,要求每组同时传两个球。

教学效果:在自主学习、初步掌握行进间传接球动作技术的基础上,各小组组织观看教学视频,改进自己的不合理动作,指正同学在练习中的错误动作,再在练习中得以提高和巩固。合作学习,共同提高的教学效果明显。

专家点评:合作学习就是团队化学习,让学生通过组建优势互补相互督促的学习团队,来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本节课的亮点很明显,教学效果也很显著,在体育教学中用视频教学,对一般教师来说有一定困难,可以多用教学挂图来解决这个问题。

案例四:展示个性、合作学习——效果评价

1、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在自主.合作学习中的 表现进行效果评价

2、学生互评,小组根据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表现进行效果评价

3、教师点评,教师根据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表现进行效果评价,对表现出色的个人和小组的经验进行鼓励和推广。课堂效果:主动要求做示范的人多,学生发言踊跃,建议合理,效果明显。

专家点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1、整体效果

对学生原地胸前传接球技术的基础上实施引导教学,让他们从慢慢动起来到跑起来双手传接球,学生在很自然的行为中学会了行进间传接球,教学过渡的很自然。在学习过程中,音乐、和自主管理是学习氛围轻松愉悦,教师的指导、提问很学生的自主评价、练习中的相互指导、相互合作,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全管”模式,让课堂教与学效果大为提高。

2、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大部分学生能在教学比赛中灵活运用行进间双手胸 前传接球技术,合理运用相关技术进行比赛,以及练习过程中反应能力配合协助能力的提高,证明教学的技术技能和情感目标已达成,教学效果明显。

3.教师点评 在学生自评和互评后,教师根据学生在组 织管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效果评价,对表现出色的个人和小组进行鼓励,对学生好的建议方案进行推广。还没有掌握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的学生,则继续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练习,以期能掌握最基本的技术要领。.能力展示:抽优秀学生6名分组进行简单的篮球赛,要求能合理运用所学篮球技术,还没有掌握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的学生,则继续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练习,以期能掌握最基本的技术要领。

5.学生生理状态:练习密度为百分之三十左右,练习强度中。

专家点评:(对本节课的总评)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的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把教育过程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自律意识,责任意识,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高效愉悦的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最终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完善,自主发展。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和谐发展。参考文献:

1.龚雄飞 中国版本图书馆第050421号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问题与对策》 《高中新课程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 2.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子(2003)第111909号 《走进高中新课程》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体验学习 篇3

关键词:物理;情境;意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更应重

视对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创新精神的培养,要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转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仅仅起到组织和引导的作用,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新问题,学习新知识,探究新方法,培养创新意识。物理“探究活动”正是让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亲身体验并从实践中感悟,获取知识并利用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过程。

多年执教在物理教学第一线,我深深体会到:教师教学的艺术就是引导、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引导学生参与到物理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物理教学是让学生主动参与,以积极的心态,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物理教学中呢?我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与物理课题研究,谈谈本人的思考。

一、积极营造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是教师最大的过失。”教师能促使学生喜欢学习,要求学习,迫切地想了解、探究物理知识,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是教学的最佳境界。“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学习活动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从何而来?这就要靠教师的教学艺术,依据教学实际情况,采取实物展示,或者是趣味故事引入,借助先进的多媒体,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创设物理情景等方式方法,唤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例如,在讲流体压强时,我们可以播放飞机起飞的片段,并思考数吨重的飞机为什么能够腾空而起?现实的物理现象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启发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结合现实中与物理知识相关的一些实验,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充分激发学习动机。总之,在物理课堂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动机,抓住一切机会去激发学生的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心需要,让学生真正愿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增强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合作意识

在生活中,团队作用,合作的高效能在更大范围发挥竞争的优势。在未来的社会中,只有学会团队合作,才能适应信息社会高效发展的需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人才的基本素质,物理教学同样要让学生学会组织团队,学会合作,学会发挥团队合作的优越性。如何处理在学习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就需要发挥团队精神,建立学习兴趣小组,让他们主动学会互相帮助,共同参与。教师应主动引导,充分发挥学习小组各成员的思维、个性、优势等,并建议小组成员的分工。如,在做物理实验时,如何发挥团队的优勢呢?教师可以建议让动手能力稍弱点的学生动手做实验,其他成员可以将自己作为指导,有意创造他们当“小老师”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蕴藏的潜力。团队合作学习,不仅使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会积极主动地互相补充,敢于去直面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并能积极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能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会参与到学习中来,并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体现教学中的“因材施教”“阶梯发展”。

三、启发非智力因素,强化学生体验和探索意识

科学源于思考,认识来源于探究。教育学家苏霍姆斯基有句名言:“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让他们参与到教学中来,多给学生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并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很大程度上激励他们不断地去探索,从而掌握知识。

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让学生真正体验参与的快乐、成功的喜悦。物理课堂上,我会多设计一些学生小实验。例如,在上《压强》一课时,我会让学生双手压铅笔的两头,来体验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参与,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当然认识也会很深。课后,我主动去了解学生对这样的学习方式的评价,他们的体会是:我参与、我相信;我体验、我快乐!这不正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吗?

总之,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真正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有效地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和谐地发展。体现新课程倡导的学生是主体的精神,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学习,在学习中快乐地成长。

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 篇4

过去的语文教学, 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主宰一切, 学生只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教师津津乐道的讲、学生昏昏欲睡的听, 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这种以“应试”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满堂灌”的讲授模式弊端十分明显, 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且严重阻碍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必须予以摒弃。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即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结构, 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互为合作与竞争;教师的作用是旗手, 是领航员, 是鼓手, 是拉拉队员, 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和蔼可亲的印象, 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1. 及时的沟通与交流

“亲其师而信其道”, 人的感情是有转移功能的, 特别是中小学生更明显。学生如果喜欢老师, 也就特别喜欢你所教的学科, 上课就会积极思维, 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因此教师就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绪波动, 与学生沟通、交流, 真诚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困难。课堂上一句轻声的问候、一下温柔的抚摩、一个关注的眼神, 都能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关心他们。

教师还可以利用自己的博学多识吸引学生。课堂上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会令学生佩服你;语言诙谐幽默会令学生喜欢你、喜欢有你的课堂。

2. 客观的点评与鼓励

随着课堂的开放、学生课堂活动的增多, 学生学习注意力就会转移, 学习兴趣就受到影响。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客观的点评与鼓励来为学生的学习指引方向。课堂上教师要用好五种激励:目标激励、言语激励、情感激励、民主气氛激励和成果激励。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参与作表率, 为学生呐喊、加油、助威, 抓住时机给予奖励。同学们的掌声、老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 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在学习文言文单元的时候, 我把学习目标分为朗读目标、积累目标、理解目标、背诵目标等, 以比赛积分的形式鼓励学生把握好课堂时间, 求得更高的学习效率。

二、平等的引导是自主学习质量的保证。

课堂日趋开放, 拉近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但是课堂不能放开, 任由学生自由发挥, 因为自主≠自由, 这里还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审时度势地引导, 与学生共同总结学习方法, 以保证自主学习的质量。

1. 精当引导学习兴趣

(1) 选择最佳教学突破口, 以角度的巧妙、切入的新异, 呈现出新颖不俗的教学设计, 给学生创设一种急于求知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进而自主去探究学习。在学习《回忆我的母亲》一文时, 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母亲, 以探讨“天下的母亲都一样吗”引入课文的学习, 学生很想知道伟人的母亲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课堂上非常活跃。

(2) 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适当延伸, 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兴趣并不是保持不变的, 单靠导语的新颖并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是热情活跃的, 还需要教师再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解决教学重点、难点时就是一个很好的时机。《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这课我就这样处理的:总结说明文特点之后, 学生以为这节课就要结束了, 我提出一个新的话题:谈谈你知道的珍奇、稀有动物, 尽量抓住它某一个方面, 运用一两种说明方法为它做一简单的说明。这一环节再掀起学生学习热潮, 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也为他们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平台。

2. 共同总结学习方法

社会在不断发展, 新知识在不断涌现, 仅靠教师的传授是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把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作为教学的一项主要内容, 不给学生现成的结论, 而代之以激励、点拨、引导, 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掌握新知识, 更要总结、积累学习的方法, 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难题。那怎么办呢?这就要发挥教师是学生学习合作者的身份和作用了, 和学生共同总结学习方法。语文学习重在总结规律性的认识。如自己学习所获得的知识、运用的方法;同学理解问题的思路、角度、方法;教师点拨、纠正、补充、精讲的新知识和理解问题的思路、角度、方法。每学完一节课、一篇课文、一个单元, 老师和学生都要共同整理总结。这样学生可以不断地构建新的知识、方法去解决新的实际问题, 达到举一反三的功效, 这样学生才学会如何自主的学习。

以上这些做法是我在“自主学习”课题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尝试, 学生愿意自主学习, 为自己的学习成果而感到自豪。在实验过程中我强调的实际就是一种师生之间的互动。因为师生互动是一种师生间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活动, 在互动中, 师生间的思维撞击, 有利于学生主动快乐地去学习、创造性地学习。而师生间互动的关键是在教学中建立一种平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 形成和谐民主的互动氛围, 使学生在一种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当然这需要教者长期的努力与实践的。

摘要:“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 责无旁贷地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为他们的自主学习保驾护航。

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 篇5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实证研究-南阳师范学院大学英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调查与研究

近年来,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行,各高校相继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筹建自主学习中心,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英语和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但因为各个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尽相同,自主学习中心的管理和教师授课方法也就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就南阳师范学院大学英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及自主学习中心的使用情况作了问卷调查,以期找出适应此类学校学生水平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管理及授课方法.

作 者:关建平朱朝霞 王海武 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南阳,473061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13)分类号:H3关键词: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中心 调查问卷

快乐学习,自主学习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快乐学习法;应用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快乐学习不仅走在了课程改革的最前沿,还带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因此,我们要转变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对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加以改造,能够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在自主学习中体会乐趣。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创建一个愉悦的教学环境,还要激发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并采用多样的语文教学方法,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乐趣,让学生能够爱上小学语文这一学科。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快乐学习的必要性

(一)快乐教学的含义

快乐教学虽然是近几年被提出的教学方式,但是快乐教学法的教学思想在国内外的教育史上源远流长,我国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来看,快乐教学是在我国古代所提倡的教学方式,由此可以看出快乐的教学方式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很大,语文教师要和善地对待学生,能够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下接受语文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取知识与技能。快乐式教学并不是凭空捏造的教学方式,它借鉴了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心理学认为,在良好的心态下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流畅,有效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而在心情烦闷的情况下,会阻碍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导致问题得不到专业性的解答。因此可以证明,小学语文教师采用的快乐式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兴趣是最大的学习动力、同时也是最好的教师,让学生能够自主爱上小学语文课堂,有助于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渴望。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快乐式的学习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快乐学习、自主学习的学习理念[1]。让学生能够认清教育中的主体,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意见,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让学生在自主性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快乐学习所带来好处。这一教学方式改变了自古以来的“十年苦读”“头悬梁锥刺股”所带来的枯燥无味的学习方式。同时又能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够让教师和学生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共同进步。

二、快乐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

为了使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语文知识,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从而来营造一个愉快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能够快乐学习、自主学习。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更加说明了语文教师在学生心中的重要程度,良好的人格魅力可以让学生更加地信任语文教师,愿意去学习教师所教育的语文知识,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还能提高语文教师的个人素养。一个品格高尚的语文教师能够创造出一个和谐、乐观、向上的课堂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热爱程度。

同时,教师要努力维护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维护课堂氛围,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民主性,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2]。例如:对于相同的学生而言,一个让人愉悦的语文教师更能够让学生对其产生依赖性,并会在课堂上不自觉地追随语文教师的目光,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所以,语文教师的个人魅力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对于每个学生而言都是重要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通过快乐式的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3]。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所特有的自身魅力,语文不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表达,生活中语文处处可见。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知识的掌握,自发地组织学生进行写生,提高学生对语文世界的认识,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对语文知识产生兴趣,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三)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

对于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提升学生的兴趣,因此,语文教师要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爱上语文课程。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同时,要牢牢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这一因素对学生因材施教。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学生还原到另一个身份“儿童”,每一个学生对于游戏都是兴奋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的愉悦度,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度,让学生都能够爱上这样快乐的教学模式,做到快乐学习、自主学习。

三、结语

快乐式教学不仅仅是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更是对学生的一种考验,快乐式教学并不是只能采用乐观的教学模式,这是对快乐教学理解的一个误区,快乐式教学应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指导,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带动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韦素琳.灵活教学,快乐学习—浅谈快乐学习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12(19):276-279.

[2] 张力秦.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1,31(3):110-112.

[3] 项晓.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4,10(5):51-52.

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 篇7

一、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初中生对新事物有独特的好奇心和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 物理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好奇心, 通过演示一些新奇、特别, 又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吸引眼球的实验创设能产生问题的情境, 让学生观察发现并提出问题。这一步至关重要, 因为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是自主性学习的开始, 也是我们教师展开教学活动的最好开端, 抓住学生“我要学”的有利时机, 引导他们尝试应用实验探究、资料查询、调查访问等方法学习知识乃至创新, 是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轨道的极好途径。

例如笔者在教凸透镜成像时, 为了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把蜡烛、打火机、放大镜和光屏发放给学生, 让学生进行初步的实验观察, 学生发现成像时大时小, 物距时近时远, 猜想到像的大小可能与物距有关, “像的大小与物距究竟有什么关系?”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这一步至关重要。这时候, 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启动了, 问题的解决成为他们学习发展的需求。“采用什么方案来探究呢?你计划怎么办?”现在进入探究设计的关键阶段。“我们还需要刻度尺, 比较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学生探究热情高涨, 主动请战, 我提供探究实验器材, 在他们与同伴的合作下, 自主探究并初步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结论。

二、重视自主性学习习惯的形成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 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 就会自觉地去学习, 就逐渐进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根据专家统计, 形成良好成绩的各种因素中, 学习习惯占33%, 学习兴趣占26%, 智力占15%, 家庭影响占5%, 其他占25%。可见,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多么重要, 而养成自主性学习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学习习惯。笔者采用下列办法促使学生自主性学习习惯的形成:1.课前预习, 让学生记下不懂的问题, 带着问题来听课。2.课堂上鼓励学生多提问。3.课后布置复习和做作业, 让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构建, 巩固运用。4.提出要求, 让学生上网搜索, 查询资料, 调查访问等。5.不告诉答案, 让学生自己去独立解决问题, 去收获成功的喜悦。

三、重视交流与合作

提倡自主性学习, 绝不是让学生自己单干, 自主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而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要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 因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知识建构的过程, 它一方面暴露出学生产生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 另一方面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 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只有通过交流与合作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 让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与别人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 才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交流与合作有两种方式:1.师生合作。我在物理教学实践中, 常采用师生易位的方式与学生交流, 我甘当学生, 倾听“老师”的讲述, 在关键时刻才点拨学生。有时我故意当一名后进生, 引起学生的争议、辩论, 其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发展自我, 完善自我。2.生生合作。学生不可能各个问题都问老师, 学生又共同生活在一个集体内, 这样生生合作显得更加重要了。我常组织学生小组学习, 分工协作, 共同探究, 组里的成员议一议, 做一做, 得出结论后又派代表到班里去交流。这样生生合作, 互帮互学, 互激互进, 既提高学习效率, 又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在教学中渗透过程和方法, 提升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能力的提高不仅依靠知识和技能, 而主要是依靠过程和方法的掌握, 重视过程和方法在教学中的渗透, 十分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我在平时的物理教学实践中, 注意把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模仿这些过程和方法去获取新的知识, 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变得会学起来, 从而提升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怎样在教学中渗透学法呢?我从两个方面入手:1进行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渗透。 (1) 每学完一节内容后就布置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要求学生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2) 学完每一章或每个单元后进行复习小结, 让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构建, 做到融会贯通。2.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的渗透, 即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3.结合科学探究过程, 教会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例如控制变量法、转化法、等效法、理想模型法等。4结合科学探究过程, 教会学生利用数学物理方法。如利用函数图像分析实验数据, 利用数学公式表述物理定律等。学生学会了这些方法, 他们在学会的同时也变得会学起来。

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 篇8

关键词:外语自主学习中心,特性,自主学习

一、引言

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并强调“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语言学习的本质不是单个个体对语言知识 (如语法、词汇等) 的掌握, 应该是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特定情境中的交际过程。因此要创造适于语言学习的条件和环境, 为学生主动的利用语言进行交际提供便利。为此国内各大高校在贯彻教育部精神指导下, 为大学生外语自主学习努力寻求和积极构建理想的学习环境, 其中外语自主学习中心就是性能最为强大, 最具影响力的语言自主学习环境。本文拟从外语自主学习中心 (平台) 性能特点着手, 分析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自主学习中心以其技术交互性和资源集成性, 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理论基础

(一)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 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 其核心是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 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建构主义理论, 一方面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另一方面也强调学习过程的真实性和社会性, 真实性是指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始终保持与他人密切联系, 处在真实的社会情景中, 社会性是指交互性的协作学习。基于外语自主学习中心的自主学习,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 为学生创建了开放、真实的学习情境, 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流互动平台, 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该理论为我国英语教育带来了开拓性的发展和变革。

(二) 自主学习

Holec (1981) 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现有的知识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调整学习策略、选择学习材料、评估学习效果等一系列技能。国内学者 (肖庚生、徐锦芬、张殿玉等)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认为, 自主学习不等同于独立、孤立的学习, 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特征。是在师—生、生—生、学生与其他人之间和学生与媒体虚拟交际者之间的互动中得以实现。

三、外语自主学习中心的优势特性

外语自主学习中心 (self-access learning center) 以多媒体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支持为自主学习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在这一新型环境下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体验, 增强了学生个性化、协作式、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形成, 外语自主学习中心具有以下优势特性:

(一) 资源集成性

外语自主学习中心 (亦称平台) , 汇集了大量的数据、信息形成了高度综合集成的教学资源库, 其中包括有音频、视频类资源和文本类资源, 集声、像、图、文于一体, 提供了大量真实的、立体化、多样化的语言素材, 全方位展示了逼真的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 是真实社会情景的再现。

(二) 学习自主性

丰富多样的媒体素材和情景化的学习环境以及对信息资源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应用, 大力激发了学习者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充分发挥了学习者认知主体的作用, 体现了个性化、自主式的学习。

(三) 技术交互性

外语自主学习中心是互动性学习交流平台, 其交互功能强大, 学习者可通过“答疑辅导中心”与教师、学习者之间进行实时或非实时交流。学生可发表主题, 参与讨论交流, 开展意义协商、会话等活动, 实现了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互动, 成为师生沟通的桥梁。为学生外语自主学习构建了具有交际性、互动性的学习环境。

(三) 管理与评价

平台拥有完善的教学管理系统, 全面地构成了教学管理过程的各个重要环节, 具有鲜明的过程性评价的教学评估管理模式。通过水平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剖析自己, 正确定位自己, 以此来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同时学生通过查看自己的学习记录和成绩记录, 反思在一定阶段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分析所存在的问题, 进行自主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总结成绩找出差距, 然后进行调整或重新计划。同时, 教师通过查看学生管理和成绩管理记录, 了解班级学生基于平台的学习情况, 做出评价和反馈, 并为今后改进提出建议和要求。充分发挥评价与反馈的激励机制, 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不断挖掘并维持他们的学习动力。

四、基于自主学习中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外语自主学习中心所拥有的信息资源和技术支持仅仅是自主学习的外部环境条件,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认为教师的指导与关心、学生的自主学习信念、学生的学习策略以及学习者之间相构筑的互动交流、相互支持、彼此协同等环境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对此我们基于自主学习中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以下建议:

(一) 教师的角色作用

自主学习中心, 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 教师的角色作用是关键。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角色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监督者。更为重要的是, 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情感需求, 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给予社会心理支持。同时, 教师要善于创造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 为学生开展富有意义的会话、协作学习创造最佳环境。教师还要随时跟踪学生基于平台的学习记录, 鼓励和支持学生坚定学习信念, 保持积极的学习动力,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信念

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环境中, 学生须转变角色, 加强自主学习信念, 消除对教师的依赖, 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努力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的丰富、开放、真实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 与教师、同学建立起相互支持、彼此协同的良好人际关系, 积极开展互动交流活动,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内化和主动发展,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 加强对学生元认知策略的培训

元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核心, 主要由目标确定、计划制定、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等策略组成。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培训, 使元认知策略运用自然融入学生自主学习当中, 变被动接受灌输式学习为积极主动参与, 进而自我调节学习进程, 大力促进其语言学习。可以说元认知策略是通向自主学习的桥梁, 是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只有当学生能够自己承担学习责任, 对学什么和如何学作出决策, 并且在学习中不断反思、调整, 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时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者。

(四) 完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

着眼于学习者的需求、兴趣和未来发展, 加强网络资源库的建设, 购置教学软件, 将评选的优秀教师课件上传至网络平台、设置精品课程, 等等, 以此完善和丰富网络资源库, 改善网络学习环境。同时, 加强自主学习中心的运作管理, 营造和谐、温暖具有人文氛围的自主学习环境, 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 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五) 提高学生现代信息技术素养

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现代信息技术素养, 让学生了解自主学习中心的功能特性及运作特点, 熟悉中心各板块的学习模式, 以及各板块之间的层级链接关系。培养如何查找、收集、分析、处理和运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 有效获取网络资源信息, 避免沉溺在海量信息中, 迷失方向。

(六) 提高辅导员专业素质, 作好咨询者、引导者

充分发挥自主学习中心的优势作用, 要求自主学习中心的辅导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不仅要为学生使用平台提供指导和帮助, 还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进程的咨询者、引导者和监督者。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或危机时更要给予感情上的鼓励和支持。同时要求辅导员必须跟踪平台网络资源学习记录, 了解中心资源利用情况,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利用率。并且定期收集平台信息, 及时发布信息, 协调和调整系统学习。

五、结语

外语自主学习中心为学生自主学习开拓了崭新的学习环境, 它集资源库的动态建设与管理、日常教学活动支持、教学管理与评价等功能于一体, 为学生自主式、个性化、协作式的学习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平台。不同学习水平和学习风格的学习者可以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学习, 有效地促进自身的认知发展。但我们也要认识到自主学习中心仅仅是构成自主学习的外部环境条件, 以提高学生外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外语教学, 最重要的是能够大力激发、调动学生内部因素, 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知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2]Benson, P.&P.Voller. (eds.) .Autonomy and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C].London:Longman, 1997.

[3]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教育技术研究, 1997, (1) :35-43.

[4]张一平.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影响[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08, (4) :20-21.

[5]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First published1979, Strasbourg:Council of Europe) , 1981.

[6]肖庚生, 徐锦芬.大学生社会支持感、班级归属感与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研究[J].外语界, 2011, (4) :33-35.

[7]张殿玉.英语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J].外语教学, 2005, (1) :49-55.

[8]OM'a lley, J.M.&Cham o, A.U.Learn ing strateg 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 篇9

自主学习既是一种学生学习的方式, 也是学生为更高阶段及终身学习作准备的一种能力。数学学习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知识的获得, 还在于科学精神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 数学知识及方法思想的获得。数学能力的形成渗透了许多自主学习的因素。在实际的学习中, 由于课程因素的制约、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淡薄、自主学习的能力急待提高。

1. 概念的界定与特征

建构主义认为:自主学习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 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 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它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策略性、持久性和自我调控性。这与一般意义上的自学完全不同.本文研究中的“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围绕数学问题, 运用师生互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方式开展探究学习的过程.实现自主发展的过程。对学校教育来说, 自主学习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师生和谐互动。

2. 自主学习的调查与分析

为了研究我校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情况, 本课题组对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 抽样调查1000名学生, 收回问卷948份。主要围绕数学学习的态度、数学课堂、课外自主学习情况, 数学反思等进行调查, 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问卷统计, 39.68%对数学的学习感兴趣, 46.21%感觉一般。52.48%偶尔思考, 遇到不会的题目, 老师、同学解答, 6.84%从不思考, 遇到不会的也无所谓。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学生对数学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认为数学思考有意义, 能获得成功感。而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同学认为“数学很枯燥, 不够生动”, 对学科兴趣度低影响了数学学习的态度。

我们分别从课内外学习的情况进行调查, 63.9%学生偶尔课前预习, 23.57%的从不预习, 学生对新课的预习重视度不高, “偶尔预习”的学生最多, 且预习的方式只是翻一下书。这表明, 高中生课前预习不经常, 预习的方式也不够科学, 学习更多依赖于课堂教师的讲解。据调查, 成绩好的学生预习习惯情况比学习困难的学生稍好。在听课方式上, 上课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52.48%偶尔思考, 不思考的33.42%。35.77%课外数学作业能独立完成.调查结果说明, 大部分学生比较被动, 不能与老师、同学互动交流, 不善于思考问题。对待作业中问题, 依赖于他人解答占多数。大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主动性欠缺, 自主学习的习惯还没养成。

统计结果显示, 27.67%每天做作业前复习, 60.84%仅考试前复习, 相当多学生不重视课后复习、总结与反思, 课后复习仅停留在“看一看笔记”, 反思处于较浅的层面, 部分学生的学习是处于应付。

3.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3.1 创设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

3.1.1 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营造民主的交流氛围

教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交往活动, 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信息传递的互动过程, 也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人际交往过程。真正的自主学习不仅仅表现在学生的自觉学习和独立学习, 它在更大的程度上有赖于教师的教学民主意识和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宽容程度。教师的指导和课堂教学的民主和开放程度与学生自主学习程度的提高密切相关。和谐的课堂气氛以及良好的师生关系, 能够使得学生更为轻松愉悦的参与到中学数学的知识学习中, 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问题的思考。

3.1.2 树立正确教育观, 培养自主学习的信心

教师要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掘弃传授和灌输的教学方式。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兴趣、知识储备、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活动, 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 并采取相应措施。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各种不同见解, 保护学生的创造性和好奇心, 为学生提供多种表达自己想法和质疑的机会, 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 甚至是错误的观点。教师鼓励交流与合作, 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创设各种条件和形式, 开展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 努力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气氛, 培养学生提出质疑、回答质疑的能力, 有效的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3.1.3 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给予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相统一过程, 教师选择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培养学习自主能力, 教师给学生讲解知识之前后, 应留下更多的时间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读书, 自己感受事物, 自己观察、分析和思考,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自主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以增加学生活动的自由度,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通过更新教学方法, 设计出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教学活动, 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挖掘课程资源, 激发学习兴趣

3.2.1 进行学习场景的科学设置, 引导自主学习

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 其课本教材出现了相应的变化, 出现了更多例如:“数学实验室”、“议一议”以及“做一做”等全新的教学模块与组成, 正是由于这些新的课程设置的存在, 为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中学数学教材中有《从三个地方看》这一章节, 其在本章的开头, 就从每一位学生都熟悉的庐山出发, 引用“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 帮助学生进行情景思考, 通过这种抽象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有效联想, 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思考, 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理解。

3.2.2 设置开放性的问题, 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教学中所展示的问题情景很多, 可直接取材于身边的事例, 也可是数学模型、图片、实物等一些感性的材料。数学问题情景的创设要适度的开放, 扩大思维的广度, 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要有一定的层次性, 能步步深入, 引人入胜;要有启发性, 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要针对学生的特点, 难易适度, 激发学生的成功欲望。例如在《正弦定理》的教学中, 可以设置问题“如何测量河两岸的建筑物的距离”, 提出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贴切的问题, 有利于学生想象操作, 同时调动各层次学生思考参与, 解决的方案多种多样。在《椭圆》的教学中, 让学生思考“到一个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圆, 那么到两个定点距离和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什么?”用类比旧知识提出新的问题, 产生认知上的冲突,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3.3 重视学习指导, 加强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

3.3.1 掌握学习策略, 提高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

认为数学难学的学生通常没有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没有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 而学生习惯的养成和方法的掌握与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密切相关。因此, 教师在教学尽快注意学法指导, 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策略,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如把数学中的定义、公式、性质、公理、定理等放到具体的情境中去理解;利用所学数学知识及有关背景知识理解不熟悉的定义, 性质等, 形成知识树;学会作笔记, 对易混或相近的知识善于链接, 科学地学习。如在学习《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数量积》, 教师先让学生操作物理学中的力的分解与合成及计算功, 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 进行学科间的知识迁移, 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向量知识。

3.3.2 布置反思性的作业,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反思是指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理解程度、思维过程等方面自我认识、自我评价, 以及对自己数学学习进度、学习心理的自我监控。它是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 学生从“想学”开始, 通过反思学习活动的实践, 逐步达到“会学”。指导学生于当堂课后, 或章节内容结束后, 将本节和本章内容从宏观向微观回顾.通过自我反省, 学生可以及时找出不足, 不断强化对支撑学科主干知识的掌握, 进而优化他们的认知策略, 提高他们的反省意识.如在《三角函数》章末复习中, 布置书面作业, 引导学生反思三角函数的知识本质是什么?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求角?运算了哪些知识?通过哪些途径作出三角函数的图象?生活中哪些问题转化成三角函数模型研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 让学生“跳出”课本, 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更深刻地思考, 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存在问题, 这样反思学习有利于数学的理解。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4.

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篇10

关键词: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者,自主性原则,元认知策略,角色转换

一、引言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伴随着听说法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弊端的日益显现,以及乔姆斯基语言习得(LAD)理论的发展,教学理念开始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化。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外语习得重在学而不在教”(陈莉萍,2004:44)。那么学习者如何才能学好第二语言,而教师如何帮助学习者掌握好第二语言?在布朗(H.D.Brown)的《根据原理教学:交互式语言教学》一书中,作者列举了二语教学的12条教学原理,其中第5条“策略投资(strategic investment)”便提到“成功的掌握二语需要学习者个人投入一定的时间,努力和注意力”(2001:20)。在第十二章,Brown还列举了成功语言学习者的特征,而第一条便是“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对自己的学习负责”(2001:191)。这便是二语学习的关键所在:自主学习。

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的名称很多,包括Learner Autonomy,Autonomous Learning,Independent Learning,Learner-Controlled Instruction,Non-Traditional Learning,Open Learning,Participatory Learning,Self-Directed Learning,Self-Organized Learning,Self-Planning Learning,Self-Study,Self-Teaching,Self-Access等(束定芳,2004:203)。

自主学习被Holec(1981)定义为“负责自己学习任务的能力”。Dickinson(1987)进一步发展了这个概念,将其定义为“学习者自己负责有关学习活动的所有决策并自己决定如何执行这些决策”(陈莉萍,2004:45)。束定芳(2004:205)总结了Dickinson,Benson,Wenden等对自主学习的看法,概括为以下三点:

(1)态度(attitude)。学习者自愿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习,即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并积极地投身于学习。

(2)能力(capacity)。学习者应该培养这种能力和学习策略,以便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3)环境(environment)。学习者应该被给予大量的机会去锻炼自己负责自己学习的能力。(该环境包括老师、教学设施和学习资料)

建构主义是自主学习的理论根据。从皮亚杰的个人建构理论来看,知识应主要在学习主体内部自然形成,应重视个人的个性化过程。建构主义者认为,“课本知识只是关于某种现象较为可靠的解释或假设,因此不能把它作为绝对知识让学生强行接受,不能用社会性的权威去压服学生,只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习者掌握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自主的学习者和知识的创造者”(陈莉萍,2004:45)。因此,学习者获得知识不是直接通过教师传授,而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借助教师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而教学的作用就是为学习者创造理想的学习环境(陈莉萍,2004:45)。

三、自主的学习者

赫奇(Tricia Hedge)在《语言课堂中的教与学》(2002:76)一书中征集了各国语言教师对自主学习者的界定,包括:(1)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积极与老师配合;(2)学习过程发生在课内与课外;(3)掌握课程教材,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扩展;(4)知道如何独立使用各种教学资源;(5)学习中积极思考;(6)为了改善学习,在必要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7)合理规划时间;(8)明白教师不是神,并不能给他们掌握语言的能力。

经过总结,赫奇提供了自主学习者的几个关键特征:自主决定学习目标;明白如何有效使用语言教材;仔细规划学习时间;积极使用学习策略(Hedge,2002:76)。要培养自主的学习者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目标,使其具备自我设计、自我规划的能力,帮助其了解各种学习策略,并寻找及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四、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

自主学习并非外语教学的方法,而是外语学习的方法,它是多种因素的结合体(陈莉萍,2004:46)。在D.Gardner和L.Miller的《自主学习因素总表》(1999)中,这些因素包括:资源(学习材料,真实材料,活动,技术,接触真实语言使用者,接触其他语言学习者),人物(教师,学习者,其他学习者),管理(组织学习,监测系统,协调,制定决策,与学习机构接洽),个性化(学习风格,学习策略,学习时间与地点,学习时间的数量,学习水平,学习内容,学习任务),需求分析(确定学习目标,加速学习计划的创立),学习者反思(语言能力,语言学习进步,自我自主学习的适应性,确定目标),提供建议(语言能力方面和学习方法方面的建议,学习计划的协商),学习者培训,评定(种类及目标),评价(自我评价,向教师或管理者提供反馈),教材发展(个性化教材,改进学习环境和机会)(陈莉萍,2004:46-47)。

在自主学习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学习者本身。而从外在因素看,教师的影响力最大,“因为他们最有可能第一个向学习者介绍自主学习”(陈莉萍,2004:48)。但不是每一位教师都对自主学习抱着积极的态度,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就是我们在引言中提到的,课堂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化(陈莉萍,2004:49)。在《策略培训与外语教学》中谈到:“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必须放弃对学生的控制,甚至允许他们犯错误。教师必须学会新的技能来承担起他们的新角色,因为他们不仅仅是信息提供者,而且还是顾问、学习行为评定员、学习效果评价员,学习材料制作人,管理者和组织者。”在这里教师的态度是自主教学能否实行的关键,而教师本身“常常会觉得他们无法把握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态度和信念”(陈莉萍,2004:49)。

五、培养自主学习者

束定芳(2004:205)认为自主学习不单单指独自学习,它更是一种学习态度。她还提到Holec的观点,即自主学习本身是一个概念上的工具(conceptual tool),是设计和管理自己学习计划的能力。要使学习者具备这样的能力,我们不仅要利用好课堂上的时间,还应在课外对这样的能力进行强化。王笃勤在《英语教学策略论》(2002:31)一书中谈到James(1996)的6条激发学生动机应遵循的原则,第一条便是“自主性原则”。该原则要求:

1)给学生提供完成学习目标的多种活动让学生决定活动的方式;

2)有可能的话,让学生决定课堂程序的安排;

3)让学生决定完成作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4)从心理上给学生以安全感,使其不会担心受到他人的嘲讽和批评,从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5)如果需要对学生的行为加以限制,应给予合情合理的解释,并表示虚心接受不同的意见;

6)让学生自己审查自己的不良举止,尽可能不惩罚;

7)鼓励学生自己拟定学习目标,自己监控自己的学习活动;

8)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评估自己的行为,培养其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

为了使学习者掌握这样的能力,我们还有必要引入一个概念,即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来对自己认知过程进行监视,调节和控制的策略。“它用来确保学习的全过程以及学习的成功,它可运用于各种各样的学习任务”(陈莉萍,2004:62)。O’Malley也指出,“没有掌握元认知策略的学生基本上是一个没有方向和没有能力评估自己的进步,自己的成绩和确定自己未来的学习方向的人”(束定芳,2004:239)。元认知策略可以帮助学习者实现对学习的计划、监控和评估。首先,学习者应决定学习的资源和策略,从自己的需求、兴趣、朋友的意见等方面决定自己要学什么,确定目标,并拟定评估成绩的标准。接着,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根据需要调整学习策略。最后,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束定芳(2004:239)认为掌握了元认知策略就意味着学习者已经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一个自主的学习者就是能够管理和监控自己学习的学习者。

从以上提到的两个大方向,我们将从课内和课外两个时间段分别谈一下对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操作。

(一)在课堂上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一书上,束定芳(2004:205)提到Holec(1981:173-190)将课堂上的自主学习分为“无声的自主学习(silent autonomy)”和“有声的自主学习(loud autonomy)”。无声的自主学习指的是在课堂上没有被老师甚至学生注意到的自主学习。这时候,学习者把老师的目标当作自己的目标去实现。因此,师生之间可以实现更好的配合或合作。有声的自主学习指的是教师在了解学生的需求之后设计相应的教学大纲,并开展各种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提供机会让学生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范围,学生从以往的被动接受转向主动表达自己的思想。

要在课堂上实现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教师应当将“无声”与“有声”相结合。一方面把握全体学生的需求,以此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介绍各种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学习的目标,间接地将学生导向自己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巩固其对自主掌握自己学习的信念。课堂上的元认知培训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以下操作。

1)定目标:帮助学生界定现有的学习水平,在此基础上设计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2)定内容:让学生收集现有的学习资料和参考资料,对资料的价值进行评估,并选出最有利于自己进步的资料。

3)定技巧:让学生收集各种学习方法,评估各种方法的优劣,引导学生寻找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并强调没有哪一个方法是最好或是最差的。

4)定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的学习环境、时间和进度。根据学习内容和类型改变学习进度。

5)评估:让学生定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决定下一步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进度(束定芳,2004:239-240)。

(二)在课外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常用的课外自主学习的形式包括:对功课进行预习、完成课后作业、使用参考书等。这些活动要求学生使用“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决定完成作业的时间和方法,独立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材料等”自主学习的方法(束定芳,2004:206)。

根据束定芳(2004:240)的“课外元认知策略训练”,学习者应在课外有意识地运用课堂上学到的元认知策略,对课外的学习任务进行管理。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形式帮助学生养成自觉管理自己学习的习惯,比如,要求学生对下一堂课的内容进行预习,并找出新课的重点和难点,这便是下一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对上一节课或是上一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复习,对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评估,并分析该过程中使用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评估其优劣,以此指导下一阶段的学习。束定芳还谈到课外培养学习者自主性的因素,包括“自愿,学习者选择,灵活性,老师的支持,和同学间的支持”,即引导学习者自觉地管理自己的学习,确定自己的学习内容、方式和方法,灵活地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教师应给予学习者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并鼓励学习者之间互相支持、相互合作。

对于课外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束定芳还谈到了Dickinson(1987)提倡使用的“学习者和约(Learner Contract)”,即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签订一个协议(an agreement),在协议中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不足和需求定下自己的长、短期目标,并在协议中定下达到该目标的时间、材料和方法。在执行协议的过程中,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检查,组织学生讨论,通过阶段反馈、经验交流,帮助学生监控自己的学习,评估学习成果。

六、教师的作用及角色转换

最后要提到的就是教师在整个学习者自主能力培养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在整个自主学习的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传统的信息传递者”转为“顾问、策划者、监督员、鉴定者等”(陈莉萍,2004:51)。

教师往往只是担任课堂教员的角色,以固定的模式进行教学,教师的备课、授课都是以固定的教学大纲和全体学生的需求为基础。然而这并没有深入到每个学生,没有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但是要培养自主的学习者,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角色,成为一个学习顾问。这意味着教师要面对的是具有不同特点的学习者,个性不同,目标不同,学习方法也不同。“教师所问的问题发生了质的变化。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忠,教师所问的问题属于展示性问题,即教师是完全知道答案的,但在自主学习中作为顾问所提出的问题属于参阅性问题,指导者本身未必知道问题的答案,他们本人也要去参阅,这是自主学习模式决定的”(陈莉萍,2004:51)。

为了适应角色的转化,教师本身也应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调整,陈莉萍提出教师应做到的四点:(1)找出自主学习模式中的重点,了解学习者在此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问题。(2)提高指导技能。了解课堂教员与学习顾问的区别。(3)拥有好顾问所具备的品质,如充满智慧,富有同情心、有耐心,不呆板保守,对新鲜事物敏感度高,鼓舞人心,充满热情等。(4)加强与学习者的交流(陈莉萍,2004:52)。

七、结语

自主学习在中国的外语教育中仍处于萌芽状态,这是因为中国的教育制度更强调教师在课堂上,以及学习者获取知识中的重要地位。而中国的考试制度则给学习者自主学习带来了更多的障碍。但从学习者自身的综合发展看来,按照中国的老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应该推广自主学习的模式,培养学习者自主设计、自主管理、自主评估的能力,以符合个性化的教学需求。

参考文献

[1]陈莉萍.策略培训与外语教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

[2]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H.Douglas Brown.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5]Holec,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omon Press,1981.

[6]Dickinson,L.Self-instru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7]Hedge,T.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8]Gardner,D and Miller,L.Establishing Self-access:From Theory to Practic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 篇11

【关键词】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17-01

一、自主学习

高中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科学指导下,围绕师生确定的目标,自主的选择学习方法,自我监控学习过程,逐步养成自主评价学习结果,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学生自主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和主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只能发挥引导和辅助作用,尽快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让他们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大改革之一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人们的各项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并受之支配的,所以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部动力,兴趣就是其中之一,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让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快乐的活动,是一种需要,从而产生巨大的内动力,激发更强烈的求知欲。

还要特别注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之前,让学生上网查找和了解“宇宙的奥秘”,让学生通过电脑上的动画,去了解浩瀚的宇宙、去了解星体是如何运行的;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我们就是浩瀚宇宙的一颗尘埃,我们也在随地球围绕太阳高速运转,速率竟然是30km/s;让学生体会到知识近在咫尺却又如此的陌生;让学生猛然醒悟,原来我们就生活在如此玄妙的宇宙之中,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弄懂自己生活的空间;让学生从心底的最深处发出呐喊“在玄之又玄、妙之又妙的浩瀚宇宙中我要努力去探索……”。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能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中逐步提高实践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变被动为主动地学习方式。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它改变了过去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局面,改善了枯燥烦闷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地汲取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的缺点,挖掘自身的潜在能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合作动机。合作的形式应为学习内容服务,服从于学生对问题的研究。课堂教学要把握好每一次合作的契机。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这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转化为学习的行为,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跃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教师要对于合作学习的内容和目标的确定要合适,要讨论和解决有价值的问题。众所周知,现今课标的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设计更加注重探究性、实效性、合作性,注重师生互动。而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使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因此合作学习选取的内容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合作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可评估性等特点。

教师应成为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我们注意到,在有的课堂上,也采用了小组学习,而且很热闹,可是学生讨论才几十秒,情绪刚投入,有的学生还没来得及阐明自己的观点,教师就拍手叫停;或者是教师让学生漫无边际地说下去,浪费了大量课堂时间,反而使教学时间不够,无法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始终作为合作学习的设计者和引导者。

成果交流要注重平等的合作互动,促进全体学生的和谐发展。成功的合作学习,必然是一个研究成果交流共享的过程。成果包括研究的过程、方法和结果。合作互动与共享成果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每个个体处于“共同体”中,在知识、能力、思想、情感上的共生。

三、探究学习

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

这项课程改革目的在于进一步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突出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该项改革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 篇12

自教育部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和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来, 全国许多高校纷纷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起符合各高校实际情况的网络化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 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 使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方向发展”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2007) 。新的教学模式是以出版社研发的网络学习系统为基础,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式, 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教学理念。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要学会独立自主地学习, 掌握自我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材料、评估学习过程和结果等一系列的技能, 教师在这个学习模式中主要起辅导和促进的作用 (华维芬, 2003) 。

顺应这一时代改革的迫切要求, 武汉科技大学也建立了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心 (Self—Access Center) , 该中心由一个和互联网接通的主服务器及若干终端计算机构成, 终端计算机统一固定在特定的机房内 (任何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都可以成为此中心的终端机) 。旨在借助任课教师的主导和实验教师的协助, 利用英语语言学习中心的语言实验室和网络试听实验室等对学生进行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实验教学。主要集中于语言基础知识的训练和强化, 开设的课程主要有视听、语音语调、翻译基础等基础课程的教学。为了不断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和需要, 该中心安装了已通过教育部审核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所研制开发的大学英语教学软件, 和根据实际教学实践经验自主开发的高校外语学习软件资料。从2008年初自主学习中心投入使用至今已有整整两年, 为了切实考察这个有效阶段中我校大学英语学习者 (主要为非英语专业学生) 自主学习的实效性, 笔者组织了一次调查问卷, 目的是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心的学习情况、自主学习能力的体现高度、现有期盼, 以及存在的问题, 以期总结经验, 发现问题, 并且进一步提高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实效性。

2.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实效性研究

2.1调查与研究

2.1.1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本校2008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 因为该年级学生已经基本完成了两年, 四个学期的自主学习任务, 对于整个自主学习的体系和内容也有了全方位的感受和认识。发放问卷200份, 收回192份, 有效率为96%。由于不同专业、性别之间在选项上差异不大, 故不考虑专业和性别的影响。

2.1.2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为问卷调查。问卷设计了27道选择题, 主要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意识、内容设置评价、教师参与需求、目前收益评价及革新期待五个方面进行调查。另外, 在17—19题对自主学习内容存在的不足和期待调查中, 笔者将其设置成多项选择, 并且将每题最后一个选项设置为:其它, 从而给调查对象提供了一个表达客观选项未涵盖内容的机会, 以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需求。

2.1.3结果与分析

2.1.3.1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意识

在自主学习中, 学生从传统地被动接受信息者转变为积极主动寻求并吸收, 自主筛选信息的主体。这与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是大相径庭的, 要实现这一教学过程的实效性, 只有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是远远不够的, 此时学生自身迸发的自觉意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然, 自觉意识的迸发离不开外界管理和教师督促的刺激。根据调查结果, 我们发现46.67%的学生表明自己可以自觉地参加自主学习, 还有46.67%的学生表明自身存在不自觉因素, 而16.67%的学生承认他们会迫于外界压力完成自主学习的任务, 这说明我校学生所呈现自主学习还未达到我们理想的完全意义上的自主, 而是需要老师带领和施压下的一定程度上的自主。这说明我们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比较差, 还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自主学习能力较低。从而要求我们在继续发挥自主学习中教师参与性的同时, 有必要采取更多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譬如, 可以考虑基于目前网络资源为学生构建更深广的平台使学生可以通过BBS, E-mail等手段直接接触英语本族语学生, 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培养英语交际和思维能力等。

2.1.3.2自主学习中心内容设置评价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对“自主学习的网络预置内容评价”持肯定态度的学生占到了被调查人数的91.67%, 这对于我们目前的努力是一个极大的肯定, 同时, 66.67%的学生认为网络自主学习的界面理解令人感觉很轻松, 学生最常用的网络资源是出版社研发的网络学习系统, 高达93.7%, 这表明学生的课外学习与课内学习紧密联系, 也与开设视听说课和教师要求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听说内容有关, 也可反映出学生想提高听说能力的愿望。但是, 对于“自主学习内容改进方向”这一问题, 83.33%的学生提出希望学习内容可以更加丰富有趣, 还有79.17%的学生认为学习内容可以更加开放, 学生们的心声也为我们设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努力的方向, 我们需要对大学英语教学体系涵盖的“语音语调”、“阅读语法”、“语言翻译”、“视听说同步训练”、“口译技巧”等10个语言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实验教学环节的内容进行定期的内容更新和完善, 以满足学生不断提升的需求。

2.1.3.3学生对教师参与需求

调查中有87.5%的学生都明确表达了“自主学习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参与”的意愿。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方面, 所需帮助的排列顺序为:口语 (39.1%) 、写作 (30.4%) 、听力 (27.4%) 和阅读 (9.1%) , 这基本上说明了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所在, 也表现出学生对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愿望, 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基本相符。同时, 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学生对提高英语考试成绩的强烈愿望, 需要帮助的学生占到了65.6%, 这可能与新的评估模式和四、六级考试压力有关。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并缓解学生相关方面的压力, 我们可以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保证常规教学任务进展顺利的同时, 相应加大四、六级考试的辅导, 并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践联系, 以期进一步推动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2.1.3.4学生目前收益评价

在调查中, 83.33%的学生对自己“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助益英语学习”有信心。当被问及“通过网络自主学习, 自身显著的受益” (此题为多项选择) , 有83.33%的学生认为他们接触到了更多的英语原声, 75%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了更多的词汇, 25%的学生认为自己扩大了知识面。所以我们不难看出, 自主学习确实为学生的英语习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 调查也表明, 75%的学生也指出自身听力有一定提高, 但是口语方面还存在很大障碍。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希望获得用英语交流的机会, 特别希望能与外籍教师交流的学生占70.8%, 这说明他们有较强的运用语言、检查学习效果的愿望, 因此, 我们应为学生创造语言交流和语言实践的环境和机会。

2.1.3.4学生对自主学习中心革新期待

调查显示, 41.67%的学生认为自主学习过程中, 人机之间的互动不够, 说明学生希望学习和检验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34.7%的学生希望看到的是卫星电视和英文报刊, 说明学生有较强的用英语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要求;只有12.3%的学生想读英语简易读物, 这可能是由于非英语专业学生对此不感兴趣, 或与我们准备的材料不够丰富有关。而37.5%的学生指出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学习活动的评价和实时回馈不够”的问题, 这提醒我们在学生自主学习信息反馈方面要加大力度, 以便学生实时了解自身学习进度和态势。

3. 结论与启示

网络自主学习中心在大学英语网络化和个性化的教学改革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环境和条件, 促进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可以通过本次调查得到如下启示:第一, 我们应开设网络自主学习的导学课程, 培养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心学习的能力, 使学生学会使用各项网络资源;第二, 应以网络为依托, 丰富各种介质的学习资源, 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学习资料的机会;第三, 优化网络环境。为学生通过国内外网站学习和使用英语创造条件;第四, 提高辅导教师的水平和能力, 使他们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指导者;第五, 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心开设英语讨论区, 为学生提供用英语交流和语言实践的场所, 激发学生说英语的兴趣, 提高学生讲英语的能力;第六, 探索课外网络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途径, 促进提高学习效率。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是课堂教学的有利的补充与延伸。目前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还在不断的探索之中, 相信通过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实践和完善, 会形成更加完善、有效的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1]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1981.

[2]Sheefin, S.Self-acces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3]谢福之.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中心作用的调查报告.院长/系主任论坛, 2009, (4) .

[4]华维芬.自主学习中心——种新型的语言学习环境.上海:Foreign Language WorId, 2001, (5) .

[5]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上一篇:静脉滴注疗效下一篇:水处理工程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