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意理论

2024-09-27

释意理论(通用10篇)

释意理论 篇1

释意理论, 又称达意理论, 认为翻译即释意, 是译者通过语言符号和自己的认知补充对原文意思所作的一种解释。因该派理论直接来源于口译实践, 故其观点对翻译研究有着独特的启示。本文将结合口译实例对其作一简要分析。

一、释意理论

达妮卡·塞莱丝柯维奇于1968年发表的《国际会议议员——会话与交际问题》一文被视为释意理论的奠基之作。1984年, 塞莱丝柯维奇和勒代雷教授合作出版了《口译理论实践与教学》, 标志着释意理论的确立。1994年, 勒代雷出版了《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 用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的成就来阐述翻译的理解和表达过程, 对比口笔译的异同, 揭示即席翻译及同步传译的基本规律, 标志着释意理论的成熟和完善。

释意理论的核心是把语言意义 (linguistic meaning) 和非语言意义 (non-verbal sense) 区分开来。译者所要传达的不是语言符号的意义, 而是讲话人在其话语中所表达的非语言的意思。也就是说, 意义的本质是交际者通过语言符号所传达的“意思”, 而不是语言符号本身的意义。

释意学派将翻译划分为三个层次:词义层次、话语层次和篇章层次。词义层次的翻译指机械地翻译词的本义, 即通常所说的逐字翻译, 其结果只能是简单的词语对应;话语层次的翻译指翻译话语的语义含义, 是脱离语境和交际环境的句子翻译;而篇章层次的翻译指翻译语言含义和认知知识结合产生的意义。释意学派认为, 前两个层次上的翻译都属于语言翻译或者说代码转换, 只有篇章层次上的翻译, 即释意翻译,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翻译———在两种不同语言表达的篇章之间建立交际意义的等同。

释意学派的理论非常注重对翻译过程的研究, 释意理论不同意之前的“理解—表达”的两步骤程序模型, 而坚持认为, 在“理解”和“表达”之间, 还存在着一个“脱离源语外壳”阶段。释意理论认为这是意义产生的重要阶段, 如不经历该阶段, 真正的翻译行为则无法实现。

二、口译的三个阶段

口译时, 译员在把讲话人的话变成另外一种语言的听众能够听懂的话以前, 实际上要经过三个阶段。

1. 听清作为表达思想内容的语言符号。通过分析和理解, 搞清这些符号所表达的语言现象, 弄清这些符号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此阶段称作“话语阐释”, 这是口译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是演讲人与听众之间最为重要的连接纽带。

2. 立即自觉地忘记这些语言符号的结构, 以便只记住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也就是语言符号所产生的认知和情感意义。此阶段被称之为“脱离语言外壳” (deverbal ization) 。在理解和表达之间加入脱离语言外壳这一程序是完成释意的关键, 尤其对口译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3. 表达, 即用另一种语言的符号造出新的句子, 并要符合两点要求:一是要表达出原话语的全部内容, 二是要易于听懂。此阶段是源语信息内容的重组 (reformulation) 阶段。

三、释意理论指导下的口译

释意理论不是把翻译看作一个从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单向解码过程, 而是将其视为一个理解思想与重新表达思想的动态过程。用塞莱丝柯维奇一句形象的话来说, 译员把法文译成英文的过程就好像是把一件法国式样的毛衣拆开, 把毛线都洗净理好, 然后再按照英国的式样把它织成一件新的毛衣 (塞莱丝柯维奇, 1979:48) 。新织好的衣服当然还是一件毛衣, 而不是别的什么衣服, 但式样, 或者说形式却可以同原来的那件毛衣大不相同。例如:新华社记者向温家宝总理提出有关教育的问题:

记者:在您的报告中, 教育是个亮点, 尤其是义务教育, 提出了从今年起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

译员:We can see that education figures quite prominently in your governments report, particularly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We know starting from this year, the government is going to exempt the tuition and miscellaneous fees for the rural poor students receiving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government is also going to give subsidies to the students at-tending schools from poor families.

汉语中用数字词组来概括某种政策和观点的表达法十分常见, 但对于汉语之外的受众就比较难于理解。所以现场译员对“两免一补”采用了直接解释确切意义的方法而非简单地进行字词对应翻译, 这样就方便了听众的理解, 特别是那些不熟悉中国特色语言的听众。译员成功地完成双语间的转换, 口译的释意性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又如, 李肇星外长回答中央电视台记者提出的有关公民海外旅游的问题:

李外长:为以防万一, 你最好能了解离你到的地方最近的中国大使馆或者总领事馆的电话, 一旦出事, 你可以放心, 中国驻有关国家或地区的大使馆或者总领事馆, 会全力以赴、会依法为你提供帮助。

译员:And what you could do, beside that, if you are the unlucky one is you could find the telephone numbers of embassy and consulate general the closest to you.So whenever there is an incident, you could ask for help from our embassy and consulate general.Our people will surely go all out to giveyou lawful protection.

译员对李外长的话理解得很透彻, 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采用释意的方式给出了流畅准确的译文。尤其是把“你可以放心”这个小句的语言形式的含义融入到后面的译文中, 译为“surely go all out”;把“依法为你提供帮助”直接释意为“to give you lawful protection”。这样的处理方式, 兼顾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和汉英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达到了很好的效果。释意派理论在这里再次得到了验证。

综上, “在释意学派看来, 翻译是以口语或笔语的形式用不同语言社团能够理解的语言传达信息, 即用听众或读者能够理解的语言方式传达出源语要表达的思想” (李文革, 2004) 。因而释意理论指导下的口译便是基于译者对原讲话人所传递的交际意义的把握, 以及随后用目标语言对该交际意义 (即讲话人的意思) 进行的重组。释意理论以其新颖的理论视角为口译乃至整个翻译研究注入了新活力。

摘要:释意理论认为译者应追求的不是语言单位的对等, 而是原文意思或效果的等值, 进而强调翻译主体及其认知的作用。本文拟根据口译的三个阶段, 结合口译实例, 阐述释意理论指导下的口译, 探索指导口译的新视角。

关键词:释意理论,口译,翻译过程

参考文献

[1]龚龙生.从释意理论看口译研究[J].中国外语, 2008, (5) .

[2]李文革.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3]李越然.论口译的社会功能——口译理论基础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87, (1) .

[4]蒲艳春.从释意理论的发展看我国的口译研究[J].莱阳农学院学报, (12) :94-98.

[5]王大伟.现场汉英口译技巧与评析[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0.

释意理论 篇2

一、从传统建筑学走向人类聚居环境学

人类关于生存空间的活动包括居住和聚集两大类型,居住与建筑对应,聚集则与环境场所相关。

“安得广厦千万间”,对于“居”大家都能理解,对于“聚”,我们可以形象化地把它理解为当人们走出自己的住房之外,走出带有屋顶的建筑之外,在开敞的空间环境里的活动聚集。经历了数千年的建设,人类不仅解决了造房筑屋、遮风避雨的基本需求而且从结构材料到体量形态,已是无所不能。“居”,对于人类早已不成问题。然而,尽管同样经历了数千年,对于“聚”,人类却只是刚刚开始介入。许多规律有待寻找,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中,一是众所周知的生存环境问题,也就是那些远比建筑大得多的开敞空间环境的保护、拓展问题,二是“以人为本”的问题,包括如何解决人口众多、需求各异、要求日益提高的人类空间活动等。这些难以一时解决的问题困扰着人类,与此同时,人类聚居环境的大背景又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恶化和严峻的未来。全球温室效应导致冰山溶化,现在每年海平面都在上升,按目前数字统计,如果人类还继续不顾生态环境地操作下去,那么到2500年时,整个海平面将上升8 米,这意味着许多沿海城市将被淹没,目前人类的生存地带至少有一半要被毁灭,因人口剧增已相对减少了的陆地生存空间将急剧缩减。

如此险恶的前景对建筑界如何解决聚居环境问题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目前,建设规模的加速扩大导致对土地的加速占用、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极度破坏,而同古人的生存空间活动相比,现代人对于建筑及其环境的要求又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挑剔。从传统的建筑观来看,人们注重的是建筑实体本身。由于古代社会建设规模不大,环境和资源消耗并不显著,那时人口不多,对于建筑和环境的要求也不高。现代的建设连带着环境问题,以及如何满足众多人口的需求问题。因此,现在建筑界的必然趋势是要把传统建筑学的概念、传统建筑思考的范围扩大,不仅要修路筑桥、栽花种树、造几座房子,还要考虑环境保护,考虑建筑所引起的空间、材料、资源的消耗。此外,从环境生理行为到人的精神需求,人类总在发展,人的要求总是越来越高,要仔细研究和考虑人们对于环境行为的要求。当然,建设本身也需要革新发展。

如此这般,建设、环境、行为三者构成了当今建筑界的建筑观,这也就是人类聚居环境学的基本思想。这三方面就好比建筑界的三原色。蓝色是大背景问题——环境和资源,红色是人的行为活动问题——如何满足人的需求,黄色是建筑界传统的规划设计问题。

蓝色,作为人类聚居环境的大背景,包括自然环境、农林环境和生活环境,其内在的表现是人类的聚集和居住活动,其外在的表现则集中表现在建筑规划师们所熟悉的建筑、城市和景观等方面。大背景中,包含了资源、环境、生态等维持人类基本生存的要素,可称之为聚居背景;红色,作为人类聚居环境的主体——聚居活动,既与常规的建筑、城市、景观直接相关,更取决于基本的生存要素;在建筑、城市、景观中,与人类聚居环境最为密切的是有关建筑、城市、景观的建设,即黄色,可称之为聚居建设。三者相辅相成,构成了人类聚居环境的总体架构。

在这一基本概念中,聚居背景的核心是资源、环保的观念:要把人类聚居环境理解为一种资源,诸如空间资源、时间资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聚居活动的核心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及人类生存的价值取向问题,是要引入价值判断:识别、判断人类聚

居环境的优劣及其发展建设的导向;聚居建设的核心是标准量化:面对当今一系列的建设开发,诸如用地、建筑密度等问题,确定合理可行的量化、细化的标准,从而达到控制建设效果的目的。

二、人类生存环境演化的大势所趋

人类生存环境的演化,存在着这样的时间序列及其相应的形态:史前时期的聚落,农耕文明时代的村庄、集镇、城市,工业文明时代的村庄、集镇、城市、城乡一体地带,后工业文明时代的村庄、集镇、城市、城乡一体地带,以及后工业文明之后的远景。这些不同时代下的聚居环境构成了所谓人类聚居环境的拓扑形态,它具有十八种要素,从聚居背景来看,包括资源消耗、聚居地点、聚居环境;从聚居活动来看,包括生活方式、交通联系、时间尺度、时间分配、空间尺度、空间分配、时空观念、理想追求、价值取向;从聚居建设来看,包括建设规模、聚居单元、聚居布局、聚居密度、建造材料、建造方式。

以这些拓扑形态的要素为指标,我们对西安半坡村、福建永定土楼、江苏周庄、埃及卡洪城、义乌下楼宅村、常熟支塘镇、上海康乐小区、厦门黄厝农民新村、新加坡原型新镇、上海浦东锦华小区等进行了调查和量化统计,从中可以看出人类聚居环境发展演变的大势所趋——在聚居背景方面,资源消耗: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不断提高,已从大量地、掠夺性地利用少数原生资源(土地、水源、动植物)发展到有组织、有选择地利用多样的自然资源,进而发展为利用次生自然资源(农田、水库中的水、培植的动植物),资源利用也加入了较多的加工与替代,改变了以往直接攫取的方式。聚居选址:随着资源利用能力的增强,人类在选择聚居地的时候,逐步从自然条件的束缚中挣脱出来,从海滨、平原、山川谷地等扩延为所有可聚居的区域,甚至开山、填海、上天、入地直至到宇宙太空中扩展人类可聚居的区域。与以往相比,人类对于聚居地的选择有了更大的自由度。聚居环境:从史前文明到工业文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口的增长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相对滞后,聚居环境呈总体恶化态势,而到了后工业文明时期,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生态技术发展,环境恶化势头呈下降趋势,但除非特别治理,环境仍然恶化。横向来看,聚居环境农村优于城镇,城镇优于城市。

在聚居活动方面,生活方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生活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样单纯的为生存忙碌逐步向工作、休闲、娱乐、旅游、度假相结合的多样化生活转变。交通联系:人类的交通工具经历了人力-畜力-机械-电力的动力转变过程,越来越趋于自动化、多样化,交通联系从单纯的平面型转向立体型,为人类的交流提供了便利,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时间尺度:从只有昼夜之分到一天十二时辰,继而一天二十四小时,计时方式的改变可见人类单位时间效率增大,时间尺度逐渐增长。现在已有人提出将一天划分为二十五小时,这似乎也不是不可能的。时间分配:基本生存时间减少,文化娱乐时间增多。空间尺度:从单位房间的尺度逐渐增大可得人类空间尺度的逐渐增大。空间分配:总的趋势,私密空间所占比例减少,公共活动空间所占比例增大。可见人类正一步步地迈向社会化。时空观念:从几个人的团体到整个宇宙,从不知生老病死为何故到纵横几千年,人类的时空观念不断扩大,越来越清楚自己在整个时空中的位置。理想追求:注重的范围越来越大,从家庭与个人逐渐扩大到苍生社稷,即老子的“己欲达而达人”的意识。价值取向:逐渐由维持个 体生存转向群体情感的联络。

在聚居建设方面,建设规模:由于人口的增长以及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长,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但到一定程度之后停止增长,这与人的认知能力、活动能力有关。

由此,一定的建设规模是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不能盲目求全求大。聚居单元:经历了氏族-血缘家族-家族-家庭-邻里的发展过程,逐步从血缘关系转向地缘关系。目前大多数国家处于以核心家庭为主的阶段,但由于安全、归属的心理需求,人类寻求和谐、亲和的邻里单元。聚居布局:存在着一有趣的周而复始的循环:集中(始前文明)-分散(农耕文明)-集中(工业文明)-分散(后工业文明)。聚居密度:现代高于古代,城市高于乡村,但是,我国城市人均用地面积从古至今,大多在100平方米左右,大城市不到100平方米,中小城市超过100平方米,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人均用地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建造材料:人类构筑自身的居住社区的材料,已从泥巴、茅草、木材等自然材料,转变为加入了人工劳动的砖、瓦等人工材料,进而转化为玻璃幕墙、珐琅板、铝合金钢板等高科技材料。材料性能越来越好,并呈多样化趋势。建造方式:从肩挑背扛的人工方式转化为系统化的机械施工方 式。建造速度加快,建设工期缩短。

三、未来的生存空间与资源利用

未来人类如何利用生存空间?回顾历史,远古时代人口稀少,聚居基本上呈点状布局;农耕文明时代人口增加,村庄增多,聚居空间的利用发展基本上呈水平向布局,没有高层(那时的宝塔算是高层,但不住人,而是作为景观标志);工业文明时代人口骤增,以大都市为标志,聚居空间向垂直方向发展。那么,我们正在经历和面临的后工业文明时代将是什么样呢?

后工业文明的建筑也好、城市也好,肯定要有一个更大的变化:要向水平和垂直结合的空间发展。垂直方向意味着向空中发展的高度和向地下开拓的深度。论高度,东京的建筑师们正在建造1000米的高层,英、德等国正在联合试验3000米的高层。这些不是为“高”而高。为了什么?为了节约土地资源。3000米高层计划,实际上最后可以形成一个空中城市。它是利用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就像飞机的翅膀一样。利用风力产生负压,减轻高层荷载。这并非天方夜谭。而水平方向则意味着向海洋寻求聚居空间。除了垂直和水平,未来的聚居环境还要向太空发展,如美国太空总署2030年将要实现的万人太空城计划。

除了生存空间,聚居环境与其它资源也有关联。古代聚居环境建设几乎全是利用自然资源。农耕时代则以自然资源为主,人工因素为辅。什么叫做自然资源呢?对于聚居环境,阳光、风、地形、自然的河流湖泊,这些都是自然资源。与之相对,人工资源相当于自然的二次资源或三次资源,如发电、空调、降温、加热。聚居环境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很多,例如,将自然的溪水引进建筑室内及其周围环境来降低温度,最后演变成了园林中的规则式水道,这是四百年前印度莫卧儿王朝就已采用的做法。到了工业文明时代,这个做法就反过来了,导致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那么未来呢?通过各行各业的努力,我们还是要提倡尽量利用自然资源。

四、对于建筑界具有更深远意义的低技术

利用自然资源有高技术和低技术之别。对于时髦的高技术人们也许并不陌生,诸如3000米的高层、宇宙太空城市等。那么所谓低技术又是什么呢?聚居环境的低技术就是前面提到的对自然风向、阳光的利用,这是一种常规技术。如一屋坐北朝南,门前有水流过,多少年后,河床移动,门前的土地就增加了。遵循这种自然的空间规律,利用自然资源,这就是常说的“风水”.风水本质上是建筑界最为典型的低技术应用。古代匠人往往借助于风水来追求建筑的节能、城镇的通风和环境的顺畅,而现代的建筑规划师几乎把这些低技术忘得一干二净。对于21世纪的聚居环境建设来说,提倡应

用低技术意义极为重大,生态化的手段往往与低技术相对应,而高技术一般都是人工性的、非自然化的。

当然,面向未来,开发应用低技术并不意味着完全回到古代,这里有一个低技术与高低技术相互结合利用的现代课题。比如现在就有人在试验,利用烟囱的拔风原理形成气流,进而用气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在沙漠地区数平方公里覆盖一片玻璃,阳光照射在玻璃上,把下面的空气加热,中间有一个拔风的烟囱,里面的空气能加热到80℃~90 ℃,所形成的快速气流足以发电,根据这一初步的试验结果计算,全世界只要设立五处这样的电站就足够人们使用了,如欧洲一处,玻璃覆盖面积800平方公里,中国一处,玻璃覆盖面积1000平方公里,可设在新疆的沙漠地带。这是高技术还是低技术呢?其基本能源来自阳光,但与高技术的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又不同,它利用的是最传统的烟囱,其原理应是低技术,但它里面的发电机机械还是高技术的。高技术与低技术相结合,必将成为21世纪建筑界的导向。

五、把环境和绿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源

人所皆知的环境保护概念中有一个文化环境保护往往被忽视。其实文化也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与人类聚居活动直接相关。人不是机器,建筑也不是“居住机器”!面对高技术及高情感的21世纪,文化环境保护将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对于中国来说,这个问题尤为显著。

外国游人一来上海,到浦西一走总是叹息,有历史文化的建筑都拆除了,有历史文化的环境都改变了。在建的浦东中央公园正在拆除传统的村落。为什么不保留些都市村庄呢?公园并不仅仅有树有花就行,它更要讲文化,公园应该是文化的储藏库,游乐历史的根据地。把西方不过数百年的文化拿过来,自己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却丢失了。

从绿化的角度来看,为什么现在没有大树?这有一个导向性问题,原因之一是千篇一律地学大连。其实学习他人也要结合自己。我以为北方城市更需要阳光,而南方城市则相对多需要阴影。在南方,人们户外活动大多在炎热的夏季和秋季,需要阴影遮挡灼热的阳光,在北方,相应的季节,则多些阳光显得温馨。除了气候生理要求外,环境绿化,究其根源,最终也在于文化。欧洲是牧羊文化,需要草地,喜欢草地,我们中国江南就不同了,肯定不是牧羊文化,如果也以草皮为主,就没有自己的文化了。就拿上海外滩来说,表面上是一个绿化问题,实质上是历史文化环境保存问题。外滩改造之前,林荫繁茂,在江水、树木映衬下的各式沿岸建筑显得很漂亮。改造之后,一边是孤零零的建筑,一边是光秃秃的驳岸,夏季和秋日的曝晒自不必说,更成问题的是,丢失了近百年的文化积累,中外同行无不为之叹息。人们不禁要问,新外滩为什么不保留原有的大树?原本种大树的地方为什么成了停车库、小商店?这里能说仅仅是设计、改建上有问题吗?我们的观念是不是有偏差?

六、以“人”为本的21世纪

建筑提倡以人为本,这个“人”不是抽象的人,也不是少数的人,“人”是指具体的人,是男女老少,不同年龄、职业、种族、宗教、信仰、文化的各种各样的人。这就要求建筑和环境要具有多样性。可是,我们的建筑数十年来却千篇一律,最为典型的是联立式住宅,它们不是根据用户喜好而设计的。如今的房地产商出于商业利益而必须考虑建筑形式多样性,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如广场设计,不应只是大空间的划分或几条轴线的连接,面积较大的广场虽然难以满足每一个人的特殊需要,但规划设计师可按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文化层次,设计

多个空间,使之尽量丰富,活动内容尽量复杂。这一点对中国而言,尤其现实。在国外,内、外部空间同等对待,甚至于外部空间更加丰富。仅从自然性看,外部空间环境有阳光、和风、细雨、青山绿水、花草虫鱼、飞禽走兽,有各种变化,而室内仅有几盆花,几条鱼或小宠物,自然性的内容极为有限,我们相对就欠缺得多。

其实,居住仅是人类的低层次需求,人类的最高需求仍是“伊甸园”.人类天性并非独处独居,人类是一种喜欢群体聚居的动物。过去,人们工作在一起,居住分开;到了21世纪,人们工作地点亦将分离,人与人之间为此而增大的距离则要靠“聚集”来弥补,这就对“外部空间”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越是高度工业化的社会,人类越需 要情感交流,因此,我们要强调开发聚居活动场所。中国目前多重视家庭内部装修,而轻视外部环境。上海1998年的文明社区建设或称凝聚力工程,正在改变这样的观念,它表现出了对于聚居活动的重视。现代文明社会的聚居活动还涉及到价值观、世界观等问题,良好的聚居环境可以规范人的行为、熏陶人的道德、启迪人的灵感,有利于人的素养的提高。

释意理论 篇3

关键词:释意翻译理论  财经新闻翻译  能指与所指

一、释意翻译理论

“法国释意理论诞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塞莱斯科维奇1975年出版的博士论文《言语、语言和记忆》与勒代雷1981年出版的《同声传译—经验与理论》标志着释意理论学派的形成。”[1]张吉良在介绍巴黎释意学派口译过程三角模型时总结“…Seleskovitch 又把口译过程分解为理解/阐释、脱离源语语言外壳(deverbalization,一个发生在理解之后的隐形心理操作阶段)和重新表达三个步骤,并给出了一个很直观的三角模型。”[2]

图1:Seleskov itch两种版本的口译三角模型(Seleskovitch& Lederer,1984)

二、财经新闻定义

本文所指财经新闻涉及到宏观经济、行业产业、微观企业三个层面的新闻报道。宏观经济包括但不限于国家财政、税收政策、货币金融政策相关的新闻,如银行基准利率的调整(利息升降),税收政策的调整(如为支持或抑制对某个行业的发展而减税或增税),货币政策的调整(由宽松到紧缩)等;行业产业包括由商业企业所构成的某个行业或产业。如房地产行业、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微观企业的重大新闻动态、如重大投资决策、高层决策人物更换等。从空间范围来讲,既包括国外的财经新闻,也包括中国国内的财经新闻。从传播媒介来讲,本研究主要聚焦于网络财经新闻。数据来源为金融时报中文版、宁波地产网双语新闻。财经新闻具有时效性、真实性、专业性和实用性的特点。[3]

三、财经新闻翻译

新闻翻译包括财经新闻翻译与口译,两者都要求译者尽快完成翻译,即都有时间紧迫性(time constraints)。出于竞争的考虑,译者通常被要求在24小时内完成文本的翻译。网络财经新闻更是如此。因此释意翻译理论虽然聚焦于口译研究,但对新闻笔译研究也具有借鉴价值。

张吉良在辩证评论释意学派口译理论时总结到“‘释意学派一再宣称,释意理论虽然源于会议口译,但它同样可以用来解释和指导其它所有非文学类文本的笔译工作,因为不同类型的翻译只有形式和手段的不同,其心理认知过程却是一样的。在这里,释意理论试图将自己推介、宣传为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翻译理论,但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4]

Reiss Katharin把文本类型概括为四类:信息传达型(Informative text)、情感表达型(Expressive text )、号召操纵型(Operative text)、视听传达型(audio-medial text)。按照Reiss的文本类型分类标准,财经新闻以信息传达为主,属于信息传达型文本(非文学类文本)。按照前面张吉良所提,释意理论可以借鉴到财经新闻笔译活动中。[5]按照释意学派代表人物勒代雷的阐述,“虽然摆脱语言在笔译中不如口译明显,但在优秀笔译者身上它无处不在……”[6]

四、财经新闻汉译英中的释意行为。

本文在论述过程中借用索绪尔的所指(signified)与能指(signifier)的概念,具体分为原语能指(SL signifier),原语所指(SL signified),目的语能指(TL signifier),目的语所指(TL signified)。释意行为共分四个阶段。理解阶段:财经新闻具有专业性,含有行业术语和专业词汇,要理解原文,必须具备一定的有关中国财经的知识(包括体制、政策、特质、)并跟踪行业动态。译者在理解专业词汇的基础上,结合文本内容,在头脑中生成中文新闻所要表达的含义(意思)。脱离语言外壳:思维方式、语言差别。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脱离原文的词句(SL signifier)束缚,将原文的含义(SL signified)放在目的语(英语)文化中考察中文财经新闻的意思(TL signified),即英语文化人群对中国财经特质的认知程度。这是思维活动,但需要知晓如何转换。表达阶段:在此阶段,译者要重新组织语言,用英文(TL Signifier)表达原文的意思,用英语文化人群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表达方式来表达意思。在原文所指(SL signified)与目的语所指(TL signified)一致的情况下,可以顺利实现翻译过程。

由于房地产的上下游产业链很长、很宽,既涉及横向的产业,也涉及纵向的宏观经济和个人理财。因此本文以房地产新闻翻译为例进行以点带面的分析。

(1)我市上半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发放量创新高。(Ningbo HPF loans soar in the first two quarters.)

例(1)中的“住房公积金”是原文能指(SL signifier),本质上是一种具有强制性质的、由组织和个人参与的、用于为缴存者提供购房帮助的公共基金(SL signified)。在英语国家没有这样的公共基金(TL signified),故理解上存在障碍。需要译者脱离语言外壳,意识到公积金的本质类似英语读者容易理解的公共基金(Public fund)。在进行英译表达阶段,需要重新表达为“Housing Public Fund”,即用于帮助购买住房的公共互助基金。“住房贷款”的原文所指与目的语所指是相通的,容易理解。可以翻译为“house loan”。了解公积金的情况下,自然可以把“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处理为“HPF loans”。在源语所指(SL signified)与目的语所指(TL signified)相通的情况下,翻译过程变得相对简单。

(2)在这种情况下,住房公积金资金运行压力与日俱增。一些地方推出“公转商”政策,将有助于缓解公积金紧张带来的贷款压力。(In this case,some cities take commercial loans instead of HPF as the first option to reduce the increasing pressure in HPF running.)

此例中的“公转商”是公积金贷款转为商业贷款。译者首先要理解“公转商”这个能指(SL signifire)在原文中的所指(SL signified),然后脱离原文能指这个外壳,用目的语能指(TL signifier)来表达目的语所指(TL signified)。“商业贷款”在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中的所指相通,可以直接把源语所指“商业贷款”翻译为目的语能指“commercial loan”。

五、对财经新闻翻译从业者及人才培养的启示

学生及翻译从业人员在持续提高原语和目的语语言能力(包括跨文化意识)的同时,了解尽可能多的百科知识。除此以外,财经领域专业知识不足是大多数译者的短板。学生及译者可以通过网络自修(如世界名校开放课程),选修商学院课程(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跟踪宏观经济、行业动态、典型企业案例等方式来补充。翻译教学方面教师可以选取世界主流报纸如“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等财经类报纸的双语新闻作为训练素材,提高学生双语转换技能,巩固和扩充学生财经知识体系和词汇。外语专业也可与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进行跨学科协同培养财经新闻翻译人才。

六、结语

释意翻译理论不但对口译有指导作用,对笔译也同样适用,关键在于译者对该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良好运用的前提是译者具备合格的语言能力、丰富的百科知识(包括专业领域的知识),同时对翻译人才培养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本研究受“外国语言文学”浙江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科研课题资助。)

参考文献:

[1]刘和平.法国释意理论:质疑与探讨[J].中国翻译,2006,7.

[2]张吉良.巴黎释意学派口译过程三角模型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

与实践,2011,(2):74-80.

[3]周俊博.财经新闻英汉翻译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4:3-4.

[4]张吉良.经典的缺憾——释意学派口译理论批评[J].深圳大学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119-125.

[5]Reiss,Katharina‘Text types,translation types and

translation assessment[A].translated by Andrew Chesterman,in Andrew Chesterman(ed.)Readings in Translation Theory[C].Helsinki:Finn Lectura,1989:105-115.

[6]刘和平.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

公司,2011:9.

释意理论三角模型探析 篇4

当代语言学的两大思潮中, 语言是多层次还是单层次的系统是分歧的一个重要标志。韩礼德和系统功能语法归属于多层次的一方。他的多层次思想包括:

(1) 语言是有层次的, 至少包括语义层、词汇语法层和音系层。这来自于叶姆斯列夫的观点 (Hjelmslv, 1953) 。叶姆斯列夫在解释索绪尔关于语言是一个包括能指和所指两个方面的符号系统时, 提出了这实际上包含内容、表达和实体三个层次, 因而语言不完全是索绪尔所说的单个符号系统, 而是在各个层次间具有相互关系的系统。

(2) 各个层次之间存在着“体现” (realization) 的关系, 即对“意义”的选择 (语义层) 体现于“形式” (词汇语法层) 的选择;对“形式”的选择又体现于对“实体” (音系层) 的选择。

(3) 根据体现的观点, 我们又可以把语言看做一个多重代码系统, 即由一个系统代入另一个系统, 然后又代入另一个系统。

即:意义, 代码于措辞;措辞, 又代码于语音 (或文字) 。

换种方式解读为, 语义学, 体现于词汇语法 (句法) ;词汇语法 (句法) , 又体现于音系学 (字音学) 。

(4) 采用层次的概念可以使我们对语言本质的了解扩展到语言的外部。因为语义层实际上是语言系统对语境, 即行为层或社会符号层的体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可以把语义层看作一个接面, 连接词汇学和更高层面的符号学 (胡壮麟, 1989:14-16) 。

正是因为语言学派中, 对语言多层次的探讨, 为后期释意理论的提出, 以及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建立了理论基础。

2 释意理论三角模型的产生与发展

Jean Herbert (1952) 首次将口译过程分解为理解、转换和表达三个阶段。然而他主要是从语言转换和口译技巧方面探讨的口译过程, 没有提及口译工作人员的心理过程。而后, 德国人Julius Wirl指出, 翻译过程本质是原语文本的意义与语言形式相分离, 即意义脱离语言外壳。这便是最早提出的“脱离语言外壳”假说。

塞莱斯柯奇于1962年提出了口译的三个过程, 并指出口译不是语言符号的转换, 而是“意义”理解与表达的过程。口译的三个过程包括, 理解、意义与语言符号的分离、重新表达。

1978年, 塞莱斯柯奇再次明确指出, 口译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 即语音感知、抛弃语言外壳、用目的语表达, 并指出“这不是一个线性转换过程, 不是简单地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 而是一个三角的过程。”在后期塞莱斯柯奇的著作中, 她明确提出将口译过程分为理解、脱离原语语言外壳 (deverbalization) 和重新表达三个步骤, 并提出了著名的口译三角模型 (Seleskovitch&Lederer, 1984) 。

3 三角模型的贡献

翻译理论历来深受语言学的影响。结构主义语言学家认为词语和句法结构决定了文本的意义。所以早期的翻译理论者过多地关注语言的内部, 并对文本语言结构进行分析, 认为只有语言学理论才能解释翻译现象。故受语言学的影响, 许多翻译研究也是从语言转换的角度解释翻译问题, 关注语言结构的对比, 却忽略“人”这个翻译主体。

作为释意理论学派的创始人, 塞莱斯柯维奇坚信, 口译的中心问题是交际, 对象是说话人所表达出来的意思而重点不在他所使用的语言;要理解讲话人的意思, 就必须将话语的语言表面的意思同翻译人员的非语言知识结合。且在理解与表达之间, 存在着一个隐形的、意义“脱离原语语言外壳”这一中间环节 (Seleskovitch, 1978:8) 。

三角模型的提出, 无疑对国际口译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该理论提出了思维与语言的独立性, 即意义的理解, 不需要语言符号的介入, 议员在听到源语后, 迅速将语言符号忘却, 而存入脑中的是议员理解到的意义, 即一种非语言的符号形式。

同时, 释意学派的代表们以职业译员集体来参与口译研究, 这为口译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并推动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学科口译研究的发展, 加速了口译研究的认知心里学转向。

4 三角模型的不足

塞莱斯柯维奇提出了意义“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假说, 然而并未深入解释。口译三角模型对口译过程进行了简单的、经验性的解释, 并显示了口译研究的心理学倾向。但是释意模型, 在介于理解与表达之间, 释意理论提出了“源于脱离语言外壳”这个最富创新性的一个概念, 却未对这个认知的心理活动做深入的探讨, 实为该理论的一大遗憾之处。

参考文献

[1]Herbert, J.Le Manuel de L’interprète[M].Geneva:Georg, 1952.

[2]Seleskovitch, D.Interpreting fo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M].Stephanie Dailey and Norman Mcmillan (trans) .Washington:Pen and Booth, 1978.

[3]Seleskovitch, D.&M.Lederer.Interpréter Pour Traduire[M].Paris:Didier Erudition, 1984.

释意理论 篇5

【关键词】马街书会;唱词;方言;口译;释意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马街书会是一项群众自发组织、参与的传统民间曲艺活动,迄今七百余年历史。每年农历正月十一至十三,全国各地的曲艺艺人与热心听众齐聚河南宝丰马街村。天为幕,地作台,艺人在麦田间取出简板、曲胡、古筝、大鼓等乐器,或三五一组,或自拉自唱,争相亮书献艺。

然而,说书这一传统艺术活动的生存与发展正在接受新娱乐方式的挑战。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街书会需要被保护、传承,并为世界人民所了解。文化包容是“一带一路”战略目标的主要内容之一,让马街书会走出去不仅是其生存途径,也是实现文化复兴的重大要求。未来,马街书会将吸引更多外国游客,因而需要一定数量的陪同口译。书会口译的主要内容是艺人唱段的翻译。然而,由于说书艺人来自不同地区,曲种多样,且唱段多由艺人自编,因此,即使中国人也未必能够完全听懂艺人在唱什么,想表达的是什么。那么,做好唱词口译便更是一件难事。

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唱段为例,分析马街书会艺人唱词的特点及其对口译的影响,在巴黎释意派理论的指导下尝试翻译部分唱段,总结合适的翻译方法,以其抛砖引玉,共同一起思考如何做好马街书会现场口译与对外交流。

一、马街书会唱词特点及其对口译的影响

(一)使用方言表述与演唱

说书是一种集动作表演、演说与歌唱于一体的艺术形式,说、唱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但是,说书人的说唱又与流行音乐中的说唱RAP不同。说书是艺人在乐器的伴奏下、使用押韵与节奏、用方言唱出来。在马街书会表演的艺人以曲会友,说的是各自家乡的俗语,唱的是各自的乡音。他们大多来自河北以南,安徽以北,陕西以东,山东以西这一地区,展演的曲目包括河南坠子、曲剧、道情、评书、山东琴书、安徽大鼓、大调曲子、三弦书等十余种。那么,在马街书会能听到的方言、俗语便数不胜数,各具特色。比如,一位来自宝丰县附近的坠子书艺人曾有这样一个唱段:

“说一个老员外叫黄孟奇/他命里mu niu 儿三个gun 女/老大妮儿起名叫人人爱/闺女起名叫看不絮/三闺女长哩好/妹三人她数第一。”

在豫中河南话里,mu niu即“mei you(没有)”,gun女即“gui(闺)女”。河南人用“妮儿”指女孩儿,用“絮”表示厌烦,“看不絮”就意为“看不够”。“哩”是河南方言中的常用助词,用法及含义同“得”,用在动词、形容词和表示状态、程度的补语之间,“长哩好”亦即“长得好”。

(二)通俗

马街书会上的说书表演以河南坠子为主,近几年新增安徽大鼓等。无论哪种曲艺形式,其唱词都有很高认可度与渗透力,即“通俗”,主要表现在:一,俚语、俗語、土话的运用。这些颇具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的词汇,是书面语的通俗表达形式,艺人将其加入唱段,容易引起广大听书人的情感共鸣。二,艺人选择的唱词构成了常听、常用的韵律与节奏,符合中国人长久以来的表达习惯和理解方式,也就易被认可、接受。

例如,在上一唱段中,“爱”(河南话四声)、“徐”(河南话二声)、“好”(河南话三声)、“一”(河南话一声),这四个声调各不相同的字使前四句唱词形成了常见的平仄押韵。这样的措辞让整个唱段有节奏感与韵味,朗朗上口,顺耳动听,与中国普通民众的审美需求一致。

(三)诙谐有趣

马街书会上,听书人笑声不断,主要原因在于艺人的语言生动有趣,表演贴切形象。马街书会上的艺人使用各地土话、俗语进行说唱,因此唱词的趣味性与通俗性密切相关。

比如,接上文提到的唱段,艺人继续唱道,

“这又不高来又不低/尺子排/这一米整整儿六呀七/走路好像那风摆柳/说话儿好像那蝇子飞。”

这一唱段画面感十足,说书人寥寥几句就勾勒出了女孩儿的体型、仪态与声音之美,用的语言却很“接地气儿”。他把说话温柔比喻为“蝇子飞”——河南人常用“蝇子”指苍蝇——一个体貌端庄的大家闺秀说起话来像小小的苍蝇在飞,这是用低俗、拙朴指代了高雅、优美。这种调侃荒诞新奇,但仔细品味,又切合实际——苍蝇飞的时候发出细微的嗡嗡声,的确就像细声细气的女孩儿在说话。于是这句唱词就增添了滑稽、幽默的色彩,听书人听了便觉新奇、有趣。

简言之,说书语言的趣味性就是通过艺术化的日常生活用语体现出来的。

(四)对口译的影响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马街书会上艺人的唱词包含诸多方言,措辞既贴近生活,又带来一种特殊的幽默感。那么这对口译有什么影响呢?所谓成也方言,败也方言。一方面,口语化的语言简单直白,为口译人员带来便利,更容易翻译为输出语。而另一方面,撇去口音不谈,各地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这对译员正确领会唱词带来难度,更不要说选择通俗、富于趣味的目标词汇,并做到意义、形式与结构上的对等。在这样的情况下,释意理论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二、释意理论的内涵

释意派理论(the Interpretive theory)是20世纪60年代末产生于法国的一个探讨口译与非文学文本笔译原理与教学的学派。该派认为翻译即释意;是译者通过语言符号和自己的认知补充对原文意思所做的一种解释;译者应追求的不是语言单位的对等,而是原文意思或效果的等值。其核心是把语言意义(linguistic meaning)和非语言的意思(non-verbal sense)区分开来——译者基于对原讲话人所传递的交际意义的把握,用目的语言对该交际意义(即讲话人的意思)进行重组。释意理论的创始人达尼卡·塞莱斯科维奇曾说:“翻译的对象不是语言,而是借助语言表达的意义,因为不同语言社团的人有共同的需求,他们交往的目的是相互理解,交换思想,或在不同领域进行可能的合作。因此,翻译的任务是转达交际意义。”(许均:1998(9-13))她把这种理论确切地称为“交际与释意理论”。

该理论把翻译过程分解为三步:理解、脱离原语语言外壳(déverbalisation)和重新表达。第二步是过渡性的关键过程,即不拘泥于语言形式,发掘语言符号背后说话人想要表达的、并希望听话人能够理解的意义,从而进行正确转换。

达尼卡·塞莱斯科维奇认为,“语言只是理解意义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若想正确理解意义,译者不仅仅要拥有语言知识,还应有足够的主题知识、百科知识,总之,需要有广泛的语言外的知识。”(许均:1998(9-13))可见,准确地“释意”要求译员储备各类学科知识。同时,释意理论不意味着译员只是将说话人的意思自行总结后转述或作进一步解释,“在翻译中,强调翻译的是意义而不是语言,并不意味着对原文表达形式的忽视。”(许均:1998(9-13))因此,运用释意理论进行翻译,也要兼顾语气、节奏、文字组织方式等,尽量将源语言的形神都表现出来。

三、释意理论指导下的唱词口译

根据释意理论,马街书会上的陪同口译要做好唱段口译,需要:1.理解方言的含义;2.运用各类知识解读说书人的表达内容;3.选择合适的词汇、形式等进行呈现。现在按照释意理论的三个步骤,综合各类语言之外知识,尝试将上文提到的两个唱段作如下翻译:

(1)说一个老员外叫黄孟奇/他命里mu niu儿三个gun女/老大妮儿起名叫人人爱/闺女起名叫看不絮/三闺女长哩好/妹三人她数第一。

第一步,理解:这个唱段主要讲一个古代大户人家有三个娇贵的女儿,长相都很漂亮,尤以三女儿最为出众。

第二步,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唱段包含豫中人常用的俗语及发音,但并不难理解(见上文分析),且都能在目的语中找到对应词汇。此外,“员外”这一称呼属中国古代特有,并无对等英文;根据历史常识,“员外”往往是封建社会有钱有地的人花钱从官方购买的一个虚职,此处用“员外”是为了铺垫大户人家这个背景,用目的语解释也并无意义。因此,不如将“员外”理解为“大地主”。大女儿与二女儿的名字也非真名,而是他人为表达对其美貌的爱慕而起的昵称,因此不能用拼音指代。把原唱段中方言、称谓的“外壳”都剥离之后,我们对它的理解更进一步。

第三步,重新表达:在转换为目的语时,需注意,原文的语句较为对仗且有节奏。综上,我们可将其译为:

Today I tell you a story of an ancient landlord,

who had no son but three daughters.

The eldest was nicknamed Loved-by-everyone

While the second Always-desired-to-be-seen.

His youngest daughter was so pretty

that she even overshadowed her sisters.

(二)这又不高来又不低/尺子排/这一米整整儿六呀七/走路好像那风摆柳/说话儿好像那蝇子飞。

第一步,理解:这个唱段接上文描述了三女儿的音貌之美:身高适中,步态轻盈,声音柔和。

第二步,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唱段中的“尺子排”是一个过渡,为了引出下文的身高,因此无须译出。“风摆柳”意思是风吹动柳枝摆动,描述女孩儿走路轻盈;“蝇子”就是苍蝇的俗称,形容说话轻柔。

第三步,重新表达:此处需要兼顾节奏与一、三、四句的押韵,可选择能够形成抑扬顿挫之感的词汇,建议译为:

Medium height as she had,

she was 167 centimeter tall.

Like a willow twig waving in wind did she walk,

And her voice was soft when she was speaking,

that it sounded like a fly flying.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使用释意理论翻译马街书会唱词有其现实基础,且合理可行。它要求译员要听得懂方言,发掘唱词的具体含义,将语言的外壳剥去;还要提前了解群众喜闻乐见的书目,掌握文学、历史知识,做到随机应变。同时,说书是一种口头文学,译员还要选用合适的词汇、句式与节奏将唱词译出来,尽量还原唱段的神采。总之,让马街书会办下去、走出来,语言工作者也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参考文献

[1]冯彬彬.河南说唱艺术的腔詞关系和唱词语言的音乐美[J].美与时代,2009(2).

[2] 许均.翻译释意理论辨——与塞莱斯科维奇教授谈翻译[J].中国翻译,1998(1).

[3] 王静.马街书会说唱语言特色初探[J].语文学刊,2015(12).

[4] 于丹.从释意派理论谈东北话的口译译法[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8).

[5]张向阳.河南坠子说唱语言音系概说[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3(6).

作者简介:王静,女,1987年生,河南郏县人,平顶山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释意理论视角下商务口译策略研究 篇6

一.释意理论

释意理论是以翻译家勒代雷和塞莱斯科维奇为代表的法国释意学派,在对口译实践的研究和分析基础上建立了释意理论。语言不再只是该理论的唯一研究对象了,研究对象已为口译的真正意义传递现象。塞莱斯科维奇认为,“翻译的对象应该是信息内容,是意义,而不是语言。”根据释意派口译理论,释意翻译是意义的对等翻译,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活动,是消除歧意、误解,重新领悟作者的真正意图。在此活动中人们交流的根本目的不是对语言本身感兴趣,而是想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真实想法和目的,翻译不是简单的字与字、词与词之间的转换,而是通过释意来传递意义的过程,是思想交流的传递。

释意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在口译进行的过程中,口译员所要传达的,是剥离原语外壳,领略意义的实质,而不再是原语的单一的语言形式和结构。其核心结论是翻译的三角模式和脱离原语外壳的存在。与之前的翻译理论相比,释意理论强调了口译员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因此也对口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释意理论指导下的翻译三角模式是指翻译过程是根据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的话语意义来进行的。

二.商务口译的特点

专业性强是商务口译的一个主要特点。在进行口译时, 译员随时会面临出现的专业词汇和表达方式,它们也许不熟悉、也许不具体、也许很专业,不挺的变幻,对于已经很紧张的译员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因此,对于一名合格的商务口译译员来讲,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很重要的。在口译进行中, 译员要始终保持自信和冷静,把心理状态调整到最佳位置,。 由于有声语链瞬间即逝,听不懂记不住就无法完成言语表达( 刘和平,2005) ,加之译员没有时间进行反复思考,更没有时间去查阅词典或工具书,因此,口译之前的准备也是很重要的。译员需要提前搜集整理并熟悉一下与口译题裁相关的专业词汇、专业的表达方式以及专业背景知识,以及口译发生地周边的人文环境,以便更好的进入工作状态。

商务口译的第二个特点是即时性。笔译要求译员精益求精,在保留原有的意思上力求完美, 而商务口译是一种讲求时效型的交际活动,要求译员在短暂的时间内尽可能的表达出最大化的原语信息, 译员如果没有扎实的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能力和一定的演说能力以及过硬的心理素质,是无法顺利完成这项工作的。其次, 准确性商务口译经常会出现资金、日期等关键数据信息, 这些数字对译员来说尤其重要译员稍不注意,一个数字或标点的错误,就可能引起很大的损失。因此,商务口译译员在具备熟练的语言能力和演说技巧以外,还应该对数字的非常注意,要不断的提高笔记的速度以及准确性,以应对口译中出现的任何数字信息。

工作方法灵活多变是商务口译的第三个特点。商务口译的工作现场竞争激烈、变幻莫测,商务口译又是一种特殊的口译形式,它更注重结果而不是过程。它不仅针对的是语言,而是其背后所要表达的信息,它强调信息传达的速度性, 并不需要一个字一个字逐一的翻译,要脱离语言外壳进行释义,促使商务活动顺利完成。在一些专业性极强的商务口译中,对于译员来说,在短时间内很难做好充分的译前准备, 把专业术语全部了解,所以在商务口译中,译员一定会遇到一些把握不好的专业术语,这时就需要译员进行释义,将专业术语用另外一种方式解释,这要比乱用专业术语好得多。 在一些场合中,也许越简练易懂的语言越是最好的选择。

商务口译是一项具有高度挑战性的工作,从事商务口译的译员,不仅要有得体的仪表,要精通源语和译语这两种语言和相关的行业知识,还要具备随机应变和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影响商务口译的因素也有很多,所以对译员也提出了很多的要求,译员必须针对这些因素做好准备工作,并研究出策略应对。

三.影响商务口译顺利进行的因素

( 一) 文化因素

由于跨文化交际己成为当前全球化时代的一个突出特征,译员更应具备并运用跨文化意识,协助交际。只有多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在具有不同生活背景的人的传统习惯、行为模式、思维模式和观念意识中的反映, 才能胜任商务口译的工作。鉴于此,下文将就文化因素对商务口译策略的影响进行简略分析。中国和西方由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道路、不同的文化底蕴,造成了在思维、价值观、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巨大差异。翻译中若忽略这些差异,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就很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会因语用失误对商务往来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也就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因此,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不容忽视。正如翻译家奈达所言: 译语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信息的反应该与源语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程度基本相同,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 二) 译员自身的知识储备以及心理因素

随着世界的进步,中国进入WTO以来,商务口译的行业也越来越繁荣,所以对口译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商务口译顺利进行,首先译员本身要具备强大的知识储备,要积极收集多方面的知识,积极应对翻译过程中临时出现的任何问题,由于商务口译的专业性极强,商务口译的类型也较多,所以对译员的要求也更复杂,要储备科技、教育、能源等等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从容应对商务口译, 并减轻现场造成的心理压力。译员在进行商务口译中,心理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很多竞争激烈的商务谈判中,如果译员由于紧张就会造成不必要的错误发生,反而如果译员心理素质很强能够从容应对,并幽默风趣的话,可能还会缓解紧张场面的气氛,从而推动了谈判进程。由此看来,商务口译译员要具有强大的临危不乱的良好心理素质,善于抓住工作中细微的非语言信息,积极应对,实现口译交际的最终目的。影响商务口译进行的因素有很多,所以译员应针对这些因素,研究商务口译的策略,以保证商务口译的顺利进行。

四.商务口译的策略研究

由于文化的不同,双方不了解各自的文化差异,所以在口译过程中,给口译员带来很大的困难,很容易在此过程中产生误解和不必要的麻烦,作为口译员必须消除这种误解以及进一步解释模棱两可的话语,让双方顺利的进行商务谈判。

(1) 拓展语外知识。一次专业性的商务口译活动,对于译员来说是一次很大的挑战,这就需要译员做好充分的译前准备,并且要求译员在平时多积累多方面的语外知识,不能仅仅拘泥在英语专业知识上,商务口译实际是一场英语专业知识和各个专业领域知识的结合,所以译员必须积极的拓展语外知识,以备不时之需。只有在知识储备完全的情况下, 才能应对随时出现的突发事件。

(2) 信息对等。在商务口译过程中,译员一定要做到信息对等,一定要保证所传达信息的准确性,因为可能一个金额数字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塞莱斯科维奇认为, 译员在“理解话语的时候, 注意的中心往往不在孤立的语言切分成分上”在一些场合中,译员可能对所接收的原语信息不能完全的掌握并及时的传达,这时需要译员脱离语言外壳进行释义,但是必须在忠实的原则下进行,要做到忠实于原语者, 忠实于听众,做到信息对等。

(3) 信息补充。在商务口译中,有些时候,原语者所要表达的可能不完整,可能语气的不对,这都可能会影响商务谈判的进程,这时作为译员有责任作为一个协调者,将信息补充完整,消除误解,在忠实的情况下,要对已经掌握的信息进行整合,理解,然后再创造,尽量使双方达到满意。

总结:商务口译实际上是一种很复杂的思维理解和转换的过程,是一种即时的,并且实效的一种商业活动行为。对译员的要求也很高,在商务口译的进行中,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口译活动的顺利进行,除了译员要掌握足够的语外知识外,还有掌握口译过程中的各种策略,用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只有这样,商务口译才能顺利完成。

摘要:以释意理论为理论依据,结合商务口译的特点研究其目的语转换的必要性、可用性,以及它所应该遵循的原则和可转换的具体措施,并通过对商务口译实例中目的语转换方法及其产生的效果研究,分析口译员应如何在商务口译中进行目的语的调整,从而确保目的语达到理想的交际作用与目的,并确保商务口译活动的顺利进行。

论释意理论对不同口译模式的影响 篇7

1 口译的不同模式

根据口译的形式, 可以将口译分为两类: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交替传译是指演讲者在一段话语之后有所停顿, 留给译员充分的时间将刚才所讲内容进行口译, 口译之后才会进行下一段的讲述。同声传译是指两种语言间的转化几乎与说话人在同一时间完成, 它需要保持与说话人同样的时间和语速来完成译出语的口头表达。通过这两种口译形式的对比可以发现, 交替传译与同声传译有着共性, 同样也有区别。口译是翻译的一种形式, 无论同声传译或交替传译都是口头交流的一种形式, 它都要求译员具备良好的双语驾驭能力, 广泛的知识背景和良好的记忆力。

但是这两者也具有显著的区别,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两者的区别表现在应用的场合上。交替传译主要应用于对话口译及会议口译, 但是在国际会议中, 同声传译越来越受到青睐, 因为同声传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会议时间, 同时它可以真正实现在多种语言中的转换, 因此, 同传在国际大型机构, 比如联合国或欧盟的会议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次, 对于口译员的能力要求有所不同。交替传译中, 译员应该在听的过程中分析材料的主要内容, 对信息的结构进行重组, 运用短时记忆、笔记和公共演讲技能将所听内容用译出语重述。这就要求译员具备良好的逻辑分析能力, 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提炼出材料的中心思想, 并且由于短时记忆的限制, 译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笔记能力, 辅助自己的短时记忆对源语言进行重组和复述。然而在同声传译中, 译员能够获取信息的时间极为有限, 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分辨源语言的大意, 处理不同的句型结构, 应对数字或陌生信息所带来的压力。这就要求译员具备迅速寻找译出语语义的能力, 语言加工能力和处理不同语言结构的能力。由于这两种口译模式的区别, 释意理论对其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2 释意理论及其在口译中的应用

达尼卡·塞莱斯科维奇出身译员, 曾为戴高乐等国家元首担任口译员。她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了释意理论, 自此之后释意理论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她认为翻译行为旨在理解话语篇章, 然后用另一种语言对话语篇章进行重新表达。因此释意理论要求译员在分析并整理源语语言后应该刻意地去除源语的外在形态和语言结构等形式上的束缚, 仅抽取源语的信息, 就其信息内涵重新组成译出语。简单来讲, 释意理论所建立的翻译程序为:理解原文-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用译出语表达理解了的内容与情感。

从此理论即可看出, 口译并不是从源语言直接转换成译出语, 而是经历了理解原文这样一个步骤, 一旦原文的意义被抓住, 就可以用任何的目标语言来表达, 而不管源语使用了何种词汇。因为意义存在于对话或段落中, 而不与固定的词语、字母、短语保持一致, 代表意义的语言既不是词语、字母和图像, 也不是从句和语法, 而是促成其融合的声音元素。因此, 理解原文是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基础。

所谓脱离源语语言外壳是一种认知过程。正如我们所听到的, 口头的语言很快就会在我们的脑海中消失, 我们只能记得意思, 却无法记得使用的是何种词汇。事实上, 口头语言中, 声音符号逐渐消失, 听众和口译员的脑海中没有具体的语言形式, 只能记得语言中已经理解的意义和事实。这就是说, 在语言消失于大脑之前译员必须记住已经理解的内容, 这一过程就是脱离源语语言外壳。曾有学者指出:“口译人员对别人所说的内容理解越深, 就越能摆脱原文表达形式的影响, 自己的表达就越自然, 越符合译入语的特点, 也就越便于听者理解他所传递的全部概念”。

由于口译的任务是传达交际意义, 所以在译出时更加强调的是意义而并非语言。译出语是信息重组以及表达理解内容。所以在这个阶段, 释意理论涵盖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要从意义着手, 涵盖原文内容和大意;二是要晓畅明白。

3 释意理论对交替传译及同声传译的影响

随着释意理论的进一步了解, 人们逐渐意识到释意理论在交替传译中的应用。笔记是交替传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译员们通过笔记可以弥补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缺陷, 同时学者们也留意到笔记是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environment, in energy, in water resources, in the reform of the economic system, in the development of northwest, and in reducing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China has thrown its wide open, and reached out with open arms, welcoming UK as well as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o continue to cooperate for our mutual benefits.

经济

西

贫富……问多

中…开

手……UK

口……互/合

从笔记就可以看出, 译员在听源语信息时关注的是文章中的意思, 而不是说话人在讲演中所采用的语言。在笔记中译员已经脱离了源语语言外壳, 把完整的语言段落转换成了少量单词、符号, 从笔记中很难看出源语中使用的词汇或表达, 但是段落的意义已经通过笔记进行了清晰的传达。即:环境、能源、水资源、经济体制的改革, 西部大发展和缩小贫富差距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已敞开大门, 展开双手, 欢迎英国在内的其他世界各国继续参与互利合作。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 在交替传译中由于译员有充分的时间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 因此, 在交传中译员可以通过记笔记的形式更好地理解源语, 并且脱离源语语言外壳进行释意。译员在听的过程中理解所听到的内容, 然后通过自己的短时记忆和笔记提取源语的信息, 在译出语重述的过程中, 译员并不在意源语中使用了何种词汇, 也不是机械的词对词的翻译, 而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重组, 脱离源语外壳后用易于听着理解的方式传达全部的概念。所以在交替传译中译员可以充分释意。

同声传译中译员要理解原文所表达的主要意义, 就意味着听、说、想几乎是同步进行, 是三种交织、共存的配合过程。部分学者认为在这一过程中, 脱离源语语言外壳是比较困难的, 因为在发言者一开始说话时译员很难跟上讲话者的思路和逻辑, 译员往往会传达语篇中的大部分词汇和表达, 却忽视了语篇中的逻辑关系。这是因为译员不能摆脱源语的束缚, 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结果。但是部分学者的研究指出, 尽管在同声传译中时间较为有限, 最开始译员很难脱离源语的外壳, 只是单纯的跟着原文走, 但是随着获取信息的增多, 逻辑变得明了, 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译员就会展开释意, 而且同传中释意技巧的使用并不比交替传译的少。因此, 同传译员无需等到原文讲话者演讲结束才能明白大意, 只要译员从原文意思的理解入手, 就可以清楚明白地表达源语的意思。所以在同声传译中释意模式的运用是平等的, 只是释意技巧的使用会受到主题、场合等的影响, 但这并不意味着释意本身运用较少。

4 结论

通过对释意理论主要观点的介绍, 发掘其在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的运用。

并会发现释意就如同开启口译过程的一把钥匙, 揭示了交传、同传的动态过程是理解、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和重组表达, 阐释了口译的目的不是语言, 而是借助语言传达的意义。而且释意理论在不同口译模式下运用是平等的, 这对于口译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有着良好的指导作用。

摘要:由于口译是一种特殊的交际活动, 具有自身的特点, 因此, 释意理论对不同的口译模式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通过释意理论在不同口译模式中的应用, 阐述了不同模式中的释意程度, 并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同声传译,交替传译,释意理论

参考文献

[1]彭名芳.论释意理论视角下的同传口译得失[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0 (20) .

[2]林超伦.实战口译[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3]潘能.英语口译——理论、技巧与实践[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4.

[4]刘和平, 鲍刚.技能化口译教学原则[J].中国翻译, 1994 (6) .

释意理论视阙下的口译过程研究 篇8

法国巴黎曾经是并且至今仍是欧洲最重要的口译研究和培训中心之一。巴黎高等学校 (ESIT) 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 其办学目标是为国际组织和企业培养能胜任各种翻译 (口、笔译) 工作的高级翻译人员, 其毕业生主要在各国政府部门及联合国各机构任职并大多担任高级同声翻译。以Seleskovitch和Lederer为代表的巴黎学派创立的释意理论是口译界最有影响的口译理论。该理论非常注重对翻译过程的研究, 提出的口译三程序体现了源语和译语在整体交际意义上的等值。法国释意理论在口译交际过程的运用, 对成功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2 释意理论的主要观点

口译理论来源于口译实践。早期的口译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口译译员的个人经验, 考察口译行为及译员的工作环境, 译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与客户的关系或疲劳等因素对译语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这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瑞士的让·艾赫贝尔 (J.Herbert) 的《口译须知》以及罗兹恩 (Rozen) 的《交替传译中的笔记》。20世纪60年代末巴黎高等翻译学校的塞莱斯科维奇 (Seleskovitch) 和勒代雷 (Lederer) 创立了释意理论 (Theorie Du Sense) , 该理论是研究者在会议口译实践基础上, 借鉴神经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发生心理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 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的口译理论。这个理论最初被用来指导口译实践, 后来逐渐扩展到笔译, 科技翻译和一般翻译理论等多个研究领域。

根据传统的理论研究, 翻译可以分成三个层面:词义层面, 句子层面及篇章层面。词义层面的翻译可以理解为逐字逐句的翻译;句子层面的翻译, 也就是索绪尔提出的话语层面的翻译, 可以解释为脱离语境和交际环境的句子翻译;篇章层面的翻译指的是语言知识同认知知识相结合的篇章翻译。法国释意学派认为, 语义和句子层面的翻译只能称为语言对译 (Linguistic Translation) , 只有篇章层面的翻译才能称为翻译。释意学派在研究口译思维过程中, 提出了“口译过程三角模型”假说, 即译员先通过理解源语的语言结构和思想内容, 将其承载的交际意义从语言形式中剥离出来, 然后用符合译语语言结构和情感意义的语言将源语意义自然地表达出来。这三个过程便构成了如图所示的三角模型。

在这个三角模型中, 意义位于三角形的顶端, 显示了其重要性, 译入语和译出语分别位于三角形底部两侧, 从源语指向目的语的虚线代表了一个代码转译的过程, 这个过程一般只适用于对数字, 术语, 名称等语言项的转译。将源语语篇的意义经过译员的语言理解和认知补充后产生的交际意义, 用符合目的语的语言结构和认知加以表达的过程就是释意翻译。根据这一假说, 释意学派将口译程序概括为三个阶段:理解/阐释 (Comprehension/Interpretation) 、脱离语言外壳 (Deverbalization) 和表达 (Reformulation) 。

3 释意理论在口译过程中的指导性分析

口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 译员在跨文化翻译中应把握该理论的精髓“意义对等翻译”, 按照口译三程序进行释意翻译, 就能够实现跨文化翻译中的原文与译文意义对等。

3.1 正确理解原文, 明白语言符号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在释意理论指导下的口译过程中第一个阶段是“话语阐释” (Interpretation) , 即理解。译员需要正确理解原文, 语言符号的信号刺激和认知补充是话语理解的两个必要条件。译员通过对源语语言结构进行分析, 可以从语言符号中获得多种意义, 究竟哪一种意义是最符合说话人的意图只能依靠译员的认知补充进行筛选。只有通过认知补充去排除冗余的意义, 才能正确的理解原文。通过译员语言知识和认知补充理解后所产生的意义就是交际意义。例如, 在2007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 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关于民生问题时说“解决民生问题还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这就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推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记者也许问, 什么叫快乐?我可以借用诗人艾青的一句诗‘去问开化的大地, 去问解冻的河流’”译员将这句诗翻译为:“You can ask the land which is full of flower or full of blossom, and you can also ask the river that is unfrozen.”从现场的翻译看来, 译员并不知道该诗句出自于艾青的诗作《窗外的争吵》, 并且把“开化”误听为“开花”, 从而导致错误的理解。如果译员拥有扎实的语言功底, 并且对艾青的诗歌有所了解, 就能产生正确的译文:“Go and ask the thawing land;go and ask the thawing river.”由此可见, 正确理解原文必须是语言知识和认知补充共同作用的结果, 译员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知识水平, 扩大知识面, 才能正确理解原文, 特别是对中国古诗词, 成语, 国俗词等文化词的理解, 从而完成跨文化口译的第一步。

3.2 摆脱原文词句结构干扰, 记忆源语所表达的语篇意义

在释意理论指导下的口译过程中第二个阶段是“脱离语言外壳” (Deverbalization) , 指的是译员在获得了对源语理解的交际意义后, 便立刻自发自觉地忘记源语语言符号的结构, 将意义从中剥离出来, 仅仅记住语言符号所产生的交际意义 (包括认知和情感意义) 。在这个阶段, “意义”脱离语言层面的支持而独立存在。例如在杨洁篪外长答记者问的现场, 有记者问到:“去年这一年, 我们看到全球风云激荡不止, 中国的外交也是格外引人注目……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 您能否介绍一下今年外交工作的主要安排?”译员进行了如下翻译:“The year 2010 witnessed shifting dynamics in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China’s diplomacy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Can you tell us the main items on China’s diplomatic agenda for this year, which is the first year of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period?”口译员成功运用了释意理论, 在有限的时间内正确理解了原文的中心思想, 并且摆脱了源语的语言结构, 将意义剥离源语外壳, 重新进行调整, 从而恰当地表达出来。在源语结构中, 第一个句子的主语是“我们”, 但是在目的语中, 译员摆脱了源语语言结构的桎梏, 灵活地将主语转换成“the year 2010”, 使得句子更加紧凑, 符合目的语的语言规范。第二句是一个疑问句, 句子的重心在于后半句, 译员根据英语的句型特征, 对源语句子结构进行调整, 提前翻译后半句, 而将前半句处理为一个定语从句。因而, 该译文既完整表达了原文的意思, 又符合英语的语言结构。如果译者没有把握“意义对等翻译”, 而进行字词句层面的翻译, 则会使得整个句子结构松散, 不符合目的语的表达方式。

3.3 恰当组合译文, 自然表达原文的语篇意义

在释意理论指导下的口译过程中第三个阶段是“表达” (Reformulation) , 指的是用符合目的语语言规范和情感意义的语言将源语意义自然地表达出来, 创造出的新句子不仅需要表达出说话者的全部内容和意图, 而且能够易于听话者理解。例如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说到:“今后几年, 道路依然不平坦, 甚至充满荆棘, 但是我们应该记住这样一条古训:行百里者半九十。不可有任何松懈, 麻痹和动摇”。译员的翻译是:“In the years ahead, our road will be unsmooth, and even full of thistles and thorns, but we shall remember this old saying:Half people give up at 90 miles before they finish the 100 miles.This means we should never slack off, lower our guard, or sway away.”短短几秒钟的口译现场中, 译员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前提下, 用恰当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源语的意义, 不仅准确无误的表达出了总理想要表述的意思, 更让听者能够毫无文化障碍的理解, 口译员展现了其扎实的中英文双语能力和中西文化底蕴, 堪称佳作。

4 结束语

与以往有关翻译程序的研究相比, 释意理论的精髓是“意义对等”翻译, 并非“字词句对等翻译”, 始终将意义这一因素放在口译三程序中最重要的位置, 它连接着理解和表达的过程, 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该理论所探讨的是对源语语篇进行语法层面和认知补充后得出的交际意义, 并且经过译员脱离语言外壳的脱壳过程, 用符合目的语语法结构和认知水平的译语表达出来的口译程序。因而, 运用释意理论指导口译过程能够达到成功交流的口译目标。

参考文献

[1]Lederer, Marianne.Translation:the Interpretive Approach[M].Ni-non Larche, Trans.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 2003.

[2]Susan Bassnett, Andre Lefevere.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on Literary Translation[M].London:Multilingual Matters Limit-ed, 1997.

[3]柯平.文化差异和语义的非对应[J].中国翻译, 1998.

[4]杨承淑.口译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5]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6]徐翰.口译中的“变译”方略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 2008.

释意理论 篇9

1 释意派口译理论框架

1.1 释意理论的建立和发展

1984年, Seleskovitch和勒代雷教授共同编写了《口译理论实践与教学》一书, 从而使释意理论作为一种正式的翻译理论得以确立。随后, 各派翻译学家又进一步深化研究, 并将释意理论拓展到更宽广的领域, 覆盖了更多的题材, 释意理论也逐渐在翻译界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1994年, 随着勒代雷教授编写的《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一书的问世, 释意理论进入成熟阶段。

此外, 中国的翻译学家们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释意理论的发展。比如, 鲍刚, 蔡晓红, 刘和平等翻译学家们从语言心理学、信息论等角度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 为释意理论的完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2 释意派对口译过程的分解

释意理论主张在口译过程中, 译员应去除源语语言外壳, 抓住核心意思, 对其进行语言的重组。因此, 口译不是字对字的死译硬译, 而是对源语核心内容的理解和再表达过程。按照这一理论, 口译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理解源语言信息阶段、去除语言外壳阶段和目的语再表达阶段。

2 记者招待会翻译的难点及策略分析

记者招待会上, 口译员是桥梁, 连接了发言者和听众, 地位举足轻重。再加上记者招待会上的口译任务是需要瞬时完成的, 因此口译员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影响会议现场口译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口译员的听力效果, 中英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 口译员的记忆力等。该文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2.1 听力因素

笔译与口译有一个最显著的区别就是时效性。笔译人员可以花足够的时间查阅资料, 对译文反复推敲, 字斟句酌。口译则大不同。由于口译任务是需要瞬时完成的, 口译人员根本没有条件查阅资料, 也没有时间来反复琢磨, 因此需要练就出“脱口而译”的真功夫。作为口译过程的第一步, 也是接受信息的唯一媒介, 听力因素对口译效果的影响可见一斑。从一定程度上讲, 听力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口译的质量。如果译员不能集中精力来听源语言, 或者在对源语言的理解上有偏差, 就不能顺利完成口译任务。因此, 口译员除了应该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 扎实的语言功底外, 还应该具有良好的语言适应能力。能够通过感知发言者的语音语调和语言特点, 迅速地脱掉语言外壳, 准确理解发言者的用意。

我们都知道, 在很多大型的国际会议上, 发言者未必会使用官方的标准语言。很多人在讲英语时会夹杂着地方口音, 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印度英语、日本英语、澳大利亚英语等。有时, 发言者还会即兴自创一些词汇。这些因素都可能会给译员的信息输入过程带来一定的障碍。因此, 口译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适应能力。一些经验丰富的口译员常在会议开始前, 与发言人进行几分钟的沟通, 从而迅速摸清其语言特点和语音规律。事实上, 有些发言者的语言表达并非特别精炼, 可能也会出现条理不清、语言冗余的情况, 经验丰富的口译员也能够及时地进行信息过滤, 要点整合, 使译文清晰流畅。即便是会前没有机会和发言人接触, 经验丰富的译员也会在会议现场根据具体的语境, 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对接收到的内容加以分析和整理, 准确把握发言人的意图, 有效地完成语言的输出。

因此, 要想克服口译现场的听力障碍, 口译学习者们应该在平时的听力练习中注意精听与泛听相结合。既要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 练好听力的基本功;也要增加听力材料的种类, 让自己尽量适应各种带有口音的英语, 同时训练自己的信息概括整合能力。

2.2 文化因素

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别很大, 一些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四字短语、古典诗词和数字缩略语等对现场口译员来说都可能是挑战。

2.2.1 四字短语

汉语中的四字短语言简意赅, 通常浓缩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同一个四字短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又会被赋予特定的含义。因此, 在会议现场, 发言者脱口而出的四字短语就会进一步加大了口译的难度。口译员无法提前准备好固定的翻译内容, 只能在现场根据具体的语境快速寻找合适的表达方式。

例如, 杨洁篪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曾说:“交友贵在交心, 古语说‘以利合者, 利尽则散’”。

评析:“以利合者, 利尽则散”是中国古代的一句名言。主要是讲因为利益的驱使而结合在一起的所谓的朋友, 当利益不存在了也就一哄而散了。杨洁篪在此处引用这句话是想表达因为谋取共同的利益而结合在一起的国家, 在无利可图时就会各自散去。译员采用了释意法, 凭借良好的理解能力, 在现场快速去除源语语言外壳, 抓实质内容, 将“以利合者, 利尽则散”巧妙地译为“Cooperation driven solely by profits will soon end when there is no profit to gain”.原文的思想内容被很好地传递了出来。

2.2.2 古典诗词

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其语言精炼而又内涵丰富, 深受很多领导人的喜欢。记者招待会上, 他们常常引经据典来表达观点、抒发情怀。

例如,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记者招待会上说:“我们应该记住这样一条古训‘行百里者半九十’, 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动摇”。

评析:其中“行百里者半九十”出自《战国策》:“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此言末路之难也”。意思是如果要走一百里路, 走了九十里仅仅是走了一半, 因为越是最后的路程越容易懈怠, 越需要强大的毅力去坚持。此处, 译员采用了释意法, 将“行百里者半九十”译为“Half of the people who have embarked on the100 miles journey may fall by the wayside”, 将总理的意思传达得惟妙惟肖。

2.2.3 包含数字的缩略语

包含数字的缩略语是汉语的一大特色, 例如“三个代表”、“八荣八耻”等。这些言简意赅的短语也给口译员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例如, 2006年的记者招待会上, 一位记者说:“在您的报告中, 教育是一个亮点, 尤其是义务教育, 提出了从今年起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

评析:“两免一补”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达, 如果不充分理解中国的国情和政策, 听众很难准确理解这四个字的内涵。在这种情况下, 字面上的直译是远远不够的。译员在这里运用了释意口译的策略, 详细解释了这四个字的具体含义, 解释为“the government is going to exempt the tuition and miscellaneous fees for the rural poor students receiving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the government is also going to give subsidies to the students attending boarding schools from poor families”通过解释, 即便听众对这一政策不了解, 也能准确接收源语所传达的信息, 很好地完成了现场口译任务。

2.3 记忆因素

强大的记忆能力也是保证会议口译效果的必备技能之一。通常来讲, 记忆可以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短期记忆能够将瞬间接收到的信息暂时储存下来。它的特点是信息储存量小, 储存时间短。尽管如此, 短期记忆对于会议口译人员来说至关重要。此时, 口译人员对于发言者提供的源语言内容非常清晰, 短时记忆储存的信息可以迅速刺激和联系大脑中的现有信息储备, 这对于实现从源语到目的语的转化起到了关键作用。基于短期记忆的特点, 口译员通常借助笔记法来帮助大脑记录更多的信息。因此, 口译笔记是即席传译必须掌握的技能。

与短期记忆相比, 长期记忆信息储存量大, 储存时间也长。在口译现场, 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一起共同帮助大脑储备信息。长期记忆对口译活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都可以储存在我们的记忆中, 从而转化成长期记忆, 他们可以随时被调动起来与短期记忆接收到的信息关联起来, 帮助人们更准确地理解源语言的核心意思。从这个角度来说, 口译员大脑中生活阅历越丰富, 知识面越广, 口译经验越多, 越有利于会议口译的顺利完成。

3 结束语

会议口译任务纷繁复杂, 影响口译效果的因素也多种多样。该文主要从听力因素、文化因素和记忆因素这三个方面展开了讨论。从以上的分析中, 我们可以看出, 要想做好会议口译工作, 译员应具备良好的听力水平。在现场口译时, 应当跳出源语语言形式的束缚, 充分考虑到源语发生的语境, 结合自己大脑中已经储存的知识, 快速地组织语言, 准确地传达出发言人的意思。这就是释意理论指导记者招待会口译的精髓所在。总之, 释意应贯穿口译过程的始终, 口译学习者们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掌握了“释意”的翻译技巧, 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口译任务。

参考文献

[1]龚龙生.从释意理论看我国口译研究的发展[J].西安外事学院报, 2006 (12) .

[2]江枫.“新世纪的新译论”点评[J].中国翻译, 2001 (3) :21-229.

[3]勒代雷.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4]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释意理论 篇10

释意派理论是一个研究口译以及非文学文本笔译原理与教学的学派, 它是由法国著名翻译理论家达尼卜·塞莱斯科维奇经过长期口语实践所创建的。该理论立足于实践, 主张在翻译行为中, 思想与语言是分开的, 是从超语言因素的各个方面来传递、阐述语言的意义。释意派理论认为, 翻译不是一个从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单向解码, 而是一个将源语言中心思想进行重新理解和重新表达的动态过程。该理论的研究对象不是单纯的停留在语言层次, 而是深入的解剖口译意义的传递。“口译永远不要忘记其目的是传达意思, 不要过分迁就原文的短语结构和语句字词, 不要按照原文字词和结构去翻译, 因为字词结构都是些符号, 这些符号指明了道路, 却不是道路本身”。

释意理论侧重是的翻译过程的研究, 它将翻译过程分为三步进行理解:第一步, 听力理解原文, 即听清源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第二步, 脱离语言外壳, 即自觉的忘记源语言的语言符号, 第三步, 用另外一种语言符号表达出源语言的新的意义。这个过程要遵循两个前提, 一是重新表达要易于理解, 另外一个就是要对源语言的全部内容进行完整的表达。

2 释意派理论对商务英语口语的指导意义

2.1 对于商务英语口语习惯用法的指导意义

我们在实际的商务活动中进行翻译时, 会发现通常情况下口语的习惯用法与学校中所学的技巧有很大出入。这其中的原因是当然多方面的, 比如教育体系的问题、教材的编排问题、语言环境的问题等等, 这时如果照本宣科的进行直译, 不仅不能完整的表达双方的意图, 有可能会使听者会错意。源语言的表达中往往存在很多非字面的概念, 特别对于商务英语口语来说, 商务谈判往往与经济利益相挂钩, 如果对于非字面意义的理解存在失误或因为直译产生了误解, 那么影响到的将是直接的经济损失。而根据释意派理论可以抓住源语言和译文中存在的非字面的概念, 一旦抓住非字面概念则可以用任何一种语言表达。有些句子过长, 如果站在语法的角度来看无懈可击, 但口译出来与其说是对话, 还不如说是念书, 这会使谈判双方感觉不到口语场合的状态, 这时口译员就要运用释意派的理论指导, 抓住非字面概念, 进行口语化的翻译, 使意义表达更加适合谈判的氛围和场景。

2.2 对于商务英语口语中文化差异的指导意义

洽谈双方往往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 所以口译员要尽量避免因为文化背景造成的矛盾或者误解。当洽谈一方有不礼貌的语言时, 口译员要起到调和的作用, 或改变用词、或转换语气等, 再向另外一方做出说明。特别是外商表达习惯直截了当, 只是语气会相对客气、委婉, 中国语言中的很多客套话于外商而言是很难理解的, 因此在翻译的时候要稍做修饰, 以消除谈判双方因文化差异产生的误解。

2.3 对于商务活动的现实指导意义

在国际商务活动中, 口译员的主要任务就是将谈判双方的话语进行传译, 从而使商务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很多时候洽谈都会陷入僵局, 谈判双方对于对方的立场感到不满意, 往往在语言上针锋相对。这时如果口译员将双方的语言意义直接翻译, 那么可能会使商务活动就此中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 口译员要懂得运用语言的艺术, 在准确表达双方立场的基础上又注意措辞和语气, 以缓合会谈的气氛。尽管商务英语口语翻译的原则是“精确性”, 但商务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对相关交易或者项目达成协议, 这时口译员恰当的处理, 往往对于洽谈活动走出僵局有着很大的帮助。

3 释意派理论对商务英语口译技巧的启示

3.1 增强听力理解能力

听力不论是在英语学习的技能训练中还是日常商务活动的开展, 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口译员为了保证谈判双方都可以听到自己的翻译内容, 要注意谈判场合座位的选择。不过听力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障碍,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语音因素

商务活动中不管是外商还是中国的老板, 都经常出现使用方言的情况, 特别是英语为本国第二语言的国家的外商, 其英语语音都带有浓重的本国口音, 与我们平常所接触的标准英语发音有着很大的出入, 并且语速较快, 很多时候即使是中国同胞也由于天南地北操着不同的方言, 这些都给口译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时对口译员的听力要求就是一个挑战, 因此一个优秀的口译员就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重视中国方言的接触和学习, 特别是各种方言、同一个词汇有着不同的表达, 比如普通话的“孩子”, 在上海话中就是“囡囡”, 四川话中就是“娃儿”, 湖南话中就是“细伢仔”等;至于英语更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变体, 口译员要注意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去熟悉不同的英语口音, 比如留意广播、电视英语频道中播音员的发音, 外国留学生的发音等, 加强英语变体的学习, 留意其在语法和语言中的特点。只有先过了“听懂”这一关, 才可以将口语翻译往下进行。另外, 口译员自身的语音表达也要准确。如果口译员自身的发音都不正确, 比如普通话有着浓重的方言口音, 或者英语的发音不标准, 那么听者双方就不能完全明白对方的意图, 就达不到翻译的目的。 (下转第118页)

2) 词汇因素

释意派理论强调的是对源语言意义的表达, 这对于口译员的词汇量就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中国的英语教学体制决定了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 以视觉接触词汇的机率要高于听觉接触的机率, 这种情况会促使学习者借助词语的上下文或者单词外形来学习和掌握词汇量, 对于非英语语境下的英语学习来说这固然是一个好办法, 但对于口译员来说, 由于对词汇发音的声音识别训练不够, 就会造成“看着认识、听着不认识”的情况, 了解单词的词义, 却不熟悉其词组及习惯用语的用法, 这样就很难把握源语言的真正含义。

3) 语法因素

商务英语口语翻译中, 关键词的掌握、句式的识别往往影响着谈判的结果, 但是如果口译员的语法基础有所欠缺, 那么就很难把握谈判双方的话语信息。

由此可见, 商务活动中要进行准确的口语翻译, 口译员就要加强听力的训练。克服以上问题。

3.2 语言知识的积累

要正确的理解源语言的意义, 前提就是要了解相关的主题知识、语言知识以及交际环境。语言的理解是一个整体的过程, 其包括语言知识的理解、语意认知的补充、确定交际环境以及调动语言知识等多个方面, 总的来说就是语言知识及语言外知识。在商务谈判中, 要求口译员要有较强的双语基础, 对英语熟练掌握的程度要达到可以将英语运用自如以及利用英语进行思考的境界, 而对自己的母语也要有很深的造诣。汉语作为世界公认的难以掌握的语言, 有着灿烂的文化的悠久的历史。在商务谈判过程中, 可能会经常用到诸如一些成语或者俗语, 这时口译员就要对其进行加工翻译, 才能准确的传达话语者的本意。

商务活动中, 与外商进行交谈需要特别注意的另外一点就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因此口译员一定要具备相关的知识。一个优秀的商务口译员不仅要对国内一些相关的对外经济政策了如指掌, 对国家的政策方针要熟悉, 对新事物、新现象要了然于胸, 还要涉及语言文化的基本常识。比如西方人在交谈时所用的典故大多数出自《圣经》以及莎士比亚的作品, 或者在他们的民间流传甚广的故事、传说, 如果口译员对这些典故的出处或者文化背景不了解, 则会产生歧义甚至听不懂源语言的本意。比如“She is the Cinderella in the family.”这里的Cinderella指的是《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 一般是指家中常被欺负的人;再比如“I am no Hamlet.”或者“He is a Hamlet.”句子中的“Hamlet”就是莎士比亚的著作《王子复仇记》中的人物, 因其性格犹豫不决, 因此在英语中被视为典型, 所以上面两句就可以译为“我不会犹豫”和“他是个优柔寡断的人”。因此, 口译员要充分了解这些语言知识, 才能提高商务英语口语翻译的质量。

总之, 用释意派理论指导商务英语口语实践技巧, 可以提高口译员理解能力, 以及口译效果, 因此我们要以此理论为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多积累、多学习, 加强语言知识的积累和翻译技巧的训练, 从而提高口译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达尼卡·塞莱斯科维奇.口笔译概论[M].北京:北京学院出版社, 1992.

[2]许钧.翻译思考录[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8.

[3]宋佳音.释意派理论在欧盟中英同传训练中的应用及教学策略[J].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2008 (6) .

[4]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

[5]勒代雷.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上一篇:优化物理学案下一篇:网络信息安全与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