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择校费问题(精选12篇)
义务教育择校费问题 篇1
摘要:美国芝加哥大学舒尔茨教授曾经说过: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源泉, 其作用是远远超过被看作实际价值的建筑物、设施、库存物资等物力资本。有技能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 人力资本收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这段话在人们的实践中得到了印证, 而且正在被人们倍加重视, “教育”牵动着亿万人的心。我国教育资源均衡问题已经上升为国家问题, 全国各地都存在教育的不均衡, 分别表现在教育的硬件、软件等方面配置不均衡, 家庭过分重视教育等, 从而引起择校热问题, 择校费作为调控择校的经济杠杆, 并没有起到预期效果, 反而越控越热。
关键词:义务教育,择校费,问题,思考
一、择校费产生的原因
1. 国家和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足。
自1995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实施以来, 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经过十余年的努力, 浙江2007年起义务教育真正迎来免费的盛晏。从而惠及亿万百姓, 国家和政府承担了全部义务教育经费, 承担的不仅仅是学费支出, 其中更大的是教师的工资性支出、校舍建设、各种教育设备的配置等等, 由此导致教育经费供给紧张, 因此把收取的择校费用来弥补经费的不足。
2.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教育资源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城区与乡镇教育的不均衡, 中心校与完小教育的不均衡, 师资力量的不均衡。当前城区的学校在校舍与教师方面配置较好, 乡镇学校师资的配置一般, 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是家境较好的生源从四面八方涌向城区, 造成城区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多, 城区教育资源的发展远远跟不上需求。而乡镇条件较好的家庭也流向城区, 乡镇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少, 现在在乡镇学校就读的学生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教室很大学生却很少, 也造成了乡镇教育资源的浪费。外来务工人员的家庭教育跟不上, 孩子的学习习惯养成差, 教师的教学成果难以实现, 体现不了教师价值, 教师也不愿意留在乡镇任教。
3. 社会就业导向存在误区。
如今社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先从每年的公务员招考说起, 国考、省考可以说是人满为患, 考公是现代社会青年就业的首选, 一个岗位有几十、几百、甚至上千人竞争, 每年招考的学历要求不断提高, 以此来提高招人的门槛, 企事业单位无论何种岗位都一味的追求高学历。社会对人才招录存在误区, 导致家庭过分的看重孩子的教育, 从而引发越来越热的择校风。
4. 家长对教育孩子过分重视。
如今家庭对教育十分重视, 为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惜代价, 城区居民的最大支出就是教育, 从孩子未出生就开始了, 早期的胎教、婴儿早教、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大学教育、出国留学等, 可谓是为了孩子读书花费了家庭的所有积蓄甚至负债, 可见我国居民对孩子的教育是何等的重视。
二、有效治理择校费的对策
1. 国家和政府要加大对教育投入, 必须有足额的经费保障教育健康发展。
教育为人民, 人民为教育, 一个国家有了强大的基础教育, 才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石。一是加大对校舍建设的投入, 对建造年限较长的校舍要进行安全鉴定, 不符合安全标准的, 应及时进行拆建, 确保校舍安全。对于城区生源较好的学校进行适当的扩建, 增加教学班级。二是根据《教育法》规定, 教师的收入应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收入水平, 确保教师收入与公务员收入同比增长, 以此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财政要加大教师工资性经费的保障, 有些地方财政在教师工资性经费保障上还有缺口。三是加大对教育现代化设备的投入, 教育现代化已经实施了多年, 但是还有很多学校仍然是教师+课本+学生, 现代化教育设备缺乏, 制约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2. 加强师资力量的配置, 逐步实现师资力量配置合理化。
择校主要是择教师, 学校硬件设施配置一流没有好的教师匹配也是白搭。如今名校都聚集在城区, 名师都聚集在名校。从以下方面着手, 教育主管部门要出台相关措施, 一是优秀师资力量向乡镇学校配置, 控制乡镇学校优秀教师流向城区, 鼓励城区优秀教师到乡镇任教, 并给一定的优惠政策。二是控制属地生源流向城区, 原则上按照居住地就近入学。三是加强乡镇学校自身建设, 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来留住本地生源。
3. 做好社会就业宣传,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国家稳定的主要因素是就业, 人们都安居乐业了, 才能国泰民安。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招录人员不能一味的追求高学历, 现在公务员招考已经出现了异常, 关键在收入分配问题上, 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收入差距较大, 政府要在调控单位与单位之间的收入分配上下功夫, 不能存在有较大收入差距, 如果公务员收入和企事业单人收入不相上下, 考公务员的人也不会有这么多。社会有责任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 因岗而需, 因人而异, 不能把学历条件作为招人的唯一标准, 应注重人才的实际能力, 正确看待学历, 树立科学的就业观。
4.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科学看待子女教育。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以学习为中心, 要以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 注重子女的全面发展, 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培养。不能相互攀比上名校, 只是为子女能有一张名校的毕业文凭, 这样也会削弱子女的学习兴趣, 即使他们喜欢的专业也要因为家庭而放弃, 甚至造成有些子女学而不成的悲剧, 如果我们的家庭都能正确对待子女教育, 因人而异, 充分发挥个人特长, 就不会造成现在的择校热问题。
当然国家和政府要起主导作用, 健全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 社会与家庭共同参与, 从人民实际出发,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科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让人人都能上好学读好书, 国家、社会、家庭多方形成合力共同努力来破解待择校问题。
参考文献
[1].《关于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的指导意见》教育部2011.10
[2].《义务教育择校收费问题反思:制度善和公正的视角》于忠海2009.09
义务教育择校费问题 篇2
教基一[2010]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根据教育部、国务院纠风办等7部委《关于2010年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教财〔2010〕2号),为着力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但由于学校之间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存在差距,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产生了择校问题,择校乱收费问题也伴随而生,在一些大中城市尤为突出。治理择校乱收费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既要抓紧完善招生政策,规范招生秩序,及时制止违规高收费乱收费现象,又要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造薄弱学校,缩小校际办学条件及教育质量差距。
1.规范招生入学秩序。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以下简称学校)以各种学科类实验班名义招生的行为。禁止学校为选拔学生举办或参与举办各种培训班的行为。禁止学校以任何名义和方式收取择校费,坚决切断收取择校生与获得利益的联系。
2.完善招生入学政策。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适龄儿童、少年数量和学校分布情况,科学划定学校服务范围,公平分配优质教育资源。制定并执行把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初中的政策。学校招生期间必须公布招生范围、招生时间、招生计划、招生程序等重要信息。
3.加快薄弱学校建设。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完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政策措施,加大改造力度,缩小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的差距,并努力办出特色。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均达到当地办学标准。
4.合理配置师资力量。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完善教师聘任(聘用)制度,配足配齐合格教师。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整体师资水平。立足提升薄弱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建立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逐步使学校师资配备基本均衡。
5.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确定现有优质学校辐射范围,探索通过实行学区化管理、集团化办学、结对帮扶等多种模式,发挥优质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普及水平和应用水平,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6.支持发展民办教育。各地要在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推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依法办好一批有特色、高质量、能够满足人民群众选择需求的义务教育民办学校。
7.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各地要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倡导“适合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的理念。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盲目择校,努力营造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
问题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8.持续做好专项治理。各地要按照国家7部委关于专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有关要求和本地治理择校乱收费需要,不定期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对各种违规收取择校费的行为要坚决查处,并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责任,要发挥专项治理工作的警示作用。
9.健全完善督导制度。各地要将解决择校乱收费问题作为新时期教育综合督导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的重要指标,作为表彰奖励、行风评议、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强化监管,建立治理教育乱收费情况通报制度,健全经常化、全方位的督导检查机制。
10.务求每年有新成效。各地要加强对择校乱收费问题的治理,有针对性地确定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的工作任务,制订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务求每年有新的进展、取得新的实效,力争经过3到5年的努力,使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不再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择校费问题 篇3
答:2010年,教育部相继印发了《关于2010年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关于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的指导意见》两份文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择校乱收费的行为。但一些地方治理目标不明确,政策执行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群众对择校乱收费问题的反映依然强烈。为此,今年1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审计署共同印发了《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今年4月,教育部等七部门又联合印发了《关于2012年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今年7月,教育部治理办又下发了《关于2012年上半年规范教育收费专项治理工作进展情况通报》,总结了前期的工作情况,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
这些文件和规定主要提及了通过办升学培训班的方式招生和收费、跨区域招生和收费、通过考试方式招生和收费、通过招收特长生的方式收费、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公办学校以民办名义招生和收费等多项择校乱收费行为。
问:在治理跨区域招生收费问题上,政策上都有哪些规定?
答:《关于2010年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要进一步加大对困难地区和城乡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要严格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秩序,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科学合理地划分学区,加强学籍管理,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接收学区内学生的比例不得低于当年招生人数的90%。
《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明确提出,要制止跨区域招生和收费的行为,各地要按照区域内适龄儿童、少年的数量和学校分布的情况,合理划定每所公办学校的招生范围,并根据学校的招生规模、生源数量等变化情况,及时动态地进行调整并向社会公布,确保就近入学的新生占绝大多数。非正常跨区域招生比例高于10%的要制订专项计划,3年内减少到10%以下;低于10%的要努力继续减少。要将优质普通高中的招生名额按不低于30%的比例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现在已经高于30%的要巩固成果并逐步扩大分配比例。在此过程中不得以跨区域为名收取学生择校费。
问:对于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的行为,各文件提出了怎样的治理要求?
答: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是一种变相的乱收费行为。《关于2010年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各地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免收学杂费和借读费,严禁捐资助学与录取工作相挂钩,严禁向学生收取与入学挂钩的任何费用。
《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第五条提出:要制止通过任何考试方式招生和收费的行为。小学生入学和小学升入初中的招生工作要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城市和有条件的农村义务学校要在教育部门指定的招生网上进行招生工作,禁止组织任何形式的考试,坚决禁止要求家长到学校或到学校指定的单位缴纳各种名目的择校费的行为。
问:除了一些硬性规定外,还有哪些举措有助于遏制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行为?
答:首先,要加强招生信息和学籍管理。《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指出,要坚持公平、公正、便民的原则,向社会公开有关学校性质、办学规模、经费来源、招生计划、招生条件、招生范围、招生时间、录取办法等的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招生结果要报予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要进一步完善学籍管理办法,促使中小学学籍管理电子化。要建立学生信息库,特别要加强对从招生指定区域外转入的学生的学籍管理,使他们接受检查与监督。
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探究 篇4
一、小学阶段存在择校问题的原因
1、教育发展不均衡导致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产生“择校问题”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 但“择校问题”的产生根源是教育发展不均衡导致的优质教育资源不足, 也就是说, 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导致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是择校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何谓“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呢?在了解“不均衡”之前, 先要明确“教育的均衡”。即指一区域内的均衡发展;二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 城市、中心城镇、农村之间的均衡发展;三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四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因此, 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就是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教育经费不足, 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这样教育发展不均衡是必然结果, 从而导致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即使是在同一地域内, 由于历史、制度的原因, 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不平衡性也很大, 有些学校成为大家追逐的热门学校, 有些学校则是“门前冷落车马稀”。
导致这种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一个因素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对地方重点学校的重视, 对非重点学校的漠视, 使得学校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并且忽视这种差距, 对重点学校越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越导致好的学校发展得越好, 不好的学校越来越不好, 使得家长不得不选择学校。
正是因为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学校才有好有坏, 进一步导致本应在义务教育阶段体现的教育公平性出现不公平。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导致“择校”的出现, 导致教育的不公平。但家长们希望公平, 如果现实是不公平, 那么家长只有靠自己的方法去追求现实中仅有的公平了, 那“择校”的产生便不言而喻, 而“择校费”只是限制人们都追求最好的学校的一种手段罢了。这又进一步致使教育不公平, 一步步地恶性循环下去, 使教育公平只剩口号, 存留下的只有越演越烈的择校现象。
2、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划分导致的择校
虽然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 不应在义务教育阶段分重点校与非重点校, 但由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各级政府并没有将教育经费均匀地用于各个学校以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而是出于快出人才的特殊要求,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在发展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实行重点学校制度。至今这种现象并未得到妥善的解决, 在家长心目中, 依然存在着重点校与非重点校。很显然, 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谁不会让孩子重点校就读呢?这也是产生“择校现象”的原因之一。
3、家长高期待值
现今社会,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家长在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同时, 能有更多的余力关注孩子的教育, 谁都希望把最好的给孩子, 让孩子一路顺利, 念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最好的高中直至最好的大学, 这种心理是盲目的, 是导致“择校问题”的原因之一。
二、解决小学阶段择校问题的策略
1、加强基础薄弱学校建设, 促进学校均匀发展, 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水平上的差距, 是缓解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矛盾的治本之策
《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明确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 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 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家长之所以择校, 是因为本学区内的学校不好, 而其他学区的学校好, 所以, 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门应尽量缩小学校间的差距, 学校间的差距不大, 家长也就没有必要舍近求远念其他学区的学校了。
(1) 实行校长流动制。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校长的形式作风会融入到学校的行政建设中, 成为学校的风格特色, 所以一位优秀的校长是成就一所好的学校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说, 好的学校必有一位好的校长。为了缩短学校间的差距, 从领导做起, 就要实行校长流动制, 以此缩短领导水平之间的差距。
(2) 实行教师流动制。师资是学校最主要的教学资源,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建设优秀学校的保障。实行教师流动制, 让优秀的教师到一些发展得不好的学校授课, 带动那些发展得不好的学校的教师, 学习优良的教学经验及技术, 从整体上提高学校的师资水平。
2、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
展, 逐步消除人为扩大学校差距的做法, 才能真正从源头上解决义务教育“择校”问题
全面落实经费保障机制, 不断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办好每一所学校, 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是解决“择校”问题的根本手段。当前, 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分, 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 但毕竟重点学校的优势地位已经形成, 教育差距客观存在, 要想消除重点与非重点的差别绝非一日之功。当务之急是要在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上, 特别注重对薄弱学校的扶持, 通过设立薄弱学校建设专项资金, 做到薄弱学校建设资金优先安排、重点保证, 努力缩小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的差距。
积极探索招生方式改革, 有效发挥政策调节与导向功能。为体现义务教育公平、公正原则, 缓解“择校”压力, 在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 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招生原则的基础上, 改变单纯依靠“电脑派位”的做法, 积极探索和完善优质初中的招生方式改革。鉴于高中招生方式对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将会产生直接影响, 有必要继续关注高中招生方式的改革试验, 鼓励将优质高中的部分招生指标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初中学校, 淡化学校之间的生源竞争。
(1) 初中招生指标按比例分配。部分地区设计将办得较好的初中的全部招生指标或部分招生指标, 根据小学在校生人数, 按比例分配给附近的各个小学, 完善选送程序, 增加透明度, 实行社会监督。
(2) 高中招生指标与初中办学水平挂钩。高中通过推行升学指标分配与初中办学水平综合评价结果挂钩的办法, 逐步减少择优比例, 扩大定向分配生的比例, 以此改善薄弱学校的生源状况, 淡化考试竞争, 建立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
总之, 义务教育中择校所产生的寻租是一个社会普遍现象, 简单赞成或否定择校, 这不是本文的题意。认识择校背后潜在的问题, 正确地加以疏导与规范, 以及关注弱势学校的发展利益, 这应该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认真组织实施学校招生“阳光工程”, 落实公平、公正原则, 确保招生录取工作全程公开、信息透明, 接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 维护义务教育中招生和教育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翟博.均衡发展: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 2010, (1) .
义务教育择校费问题 篇5
自查报告
XX小学在管委会的领导下,高度重视收费及经费管理工作,认真学习川教厅办函[2013]26号文件《四川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迎接教育部对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和中小学教辅材料散滥问题两个文件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领会其通知精神,认真执行并做好工作。按照省市区的要求,我们迅速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和中小学教辅材料散滥问题的自查自纠工作。
现自查如下:
一、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成立自查自纠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XXX
组 员:XXX,XXX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落实责任、明确标准、规范管理。
学校要高度重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和中小学教辅材料散滥问题,组织广大干部和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和《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及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审计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川教〔2012〕128号)精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主动性。
二、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
1、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不断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制度。确保划定区域和范围内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2、坚持公开、公正原则,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不进行任何形式的考试。我校不存在收取学生学杂费、借读费、择校费的现象,真正做到零收费。
3、学生学籍信息齐全。并进一步完善学籍管理办法,积极推行学籍管理电子化,建立学生信息库,加强转出转入学生的学籍管理,接受检查与监督。
三、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工作方面
1、学生同步练习册、寒暑假作业等教辅都由遂宁市新华文轩本着学生自愿原则统一发放。
2、教辅材料的单位都具有相应资质。
3、学生的教辅材料都坚持“一科一辅”,本着学生自愿原则购买,未出现撘车收费。
4、学校没有以募捐、摊派、服务等形式增加学生家庭负担的收费问题。学校不存在违规向学生和家长收取转学费情况,学校不收赞助等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费用,不向学生收取过任何补课费与资料费
5、坚持收费公示制度,收费项目公示上牌。
6、开校进行收费公示,利用广播站、板报、朝会对收费进行宣传,并注重学生经费管理,期末进行决算。
7、加强票据管理。票据实行班主任票据领用签字制度。
8、学校未发生乱收费事件。
遂宁市船山区新桥镇XX小学校
小升初择校:老问题新趋势 篇6
择校呈现三大趋势
某大城市有关部门在本市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5所中学(分别是重点中学、一般完中、纯初中校、私立中学)初一年级学生家长中随机抽取407人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68份,其中择校生家长的问卷242份。这表明择校比例已达66%。
调查表明,择校生家长的学历层次、自身素质及修养相对高,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
择校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特长生、共建、子弟、实验班、住宿生、引进人才的子女和社会捐资等。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由于小升初招生制度中存在派位前的先期定位,家长择校的途径多、范围广、余地宽;第二,家长非常重视子女的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从而为部分学校招收特长生、实验班提供了一定的条件;第三,初中义务教育促使共建单位产生;第四,社会捐资比例高达38.50%,充分说明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高度重视,经济能力尚可的家长在望子成龙心理的驱使下,为使孩子上好学校,捐巨资也在所不惜。另外,家长的从众心理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择校地区差异明显,城区学校择校生的比例远高于农村学校。城区择校的比例为50.52%,农村择校的比例为12.05%。地区城市化程度越高,择校生比例就越高。许多农村的家长为追求优质教育资源,已经打破了地域与学区的限制,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城区学校就读,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区学校择校生的比例。
择校品牌化,教育品牌与学生择校两者间的关系日趋紧密。多年的教育改革,塑造了一批具有优质教育品牌的学校和特色学校。家长在择校时“首先考虑品牌学校”的比例为46.59%,而考虑一般初中学校的比例仅为8%。教育品牌吸引力不断增强,品牌效益日益凸现。
现在学生择校的方向非常明确,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就近、交通方便、有熟人照应”等标准,越来越多的家长认为,孩子进哪个校门不仅决定着孩子的前途,而且关系着家庭的声誉,给孩子挑选一所好学校,就等于为他们预备了美好前程。因此,他们往往选择具有良好社会声誉、较高办学品位和教育质量的“优质学校”。
调查表明,赞同学生择校的家长占52.79%。其深层次的原因与社会的发展、社会各阶层收入的差距、就业竞争的激烈化、广大学生和家长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有关。家长在普遍认同学生择校的同时,也对择校的“高额收费”“权力择校”“关系择校”等不良现象十分不满。
安宁的女儿今年夏天小学毕业,为了能够让宝贝女儿升入一个好中学,他从去年秋季开始便一直在忙碌。一开始是打听全市各主要中学的特点和长处,筛选出与女儿的特长和志向比较吻合的几家;随后是托人找关系,希望早早地与这些学校挂上钩;今年四月份,就开始带着女儿转战各个学校的招生面试。
好在女儿很争气,面试过后,她报名的几所学校都答应收她。
英涛的女儿前两年也经历了类似的一次升学折腾。他认为,取消小升初考试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初衷当然是好的,可达到了什么效果呢?第一,把高校招生中那种复杂的竞争模式提前引入小升初阶段;第二,取消招生考试,只是取消了“全市统一”的考试而已,实际上,只要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不解决,择校现象就必然存在,改头换面的考试仍然存在,而且更复杂、更烦琐。
“特长”成为择校的“敲门砖”
一位家长专门在网站上开设博客强烈呼吁“恢复‘小升初考试制度”,她在博客中称,她家的小孩现在上小学三年级,班上同学的家长从三年级开始,就安排孩子周末上奥数、英语、写作、舞蹈等课外班,最终的目的是获取相应的证书,而这些证书是报考一些优质初中的必要条件。
这位家长所在公司的几个同事也在为孩子“小升初”而烦恼,有的为了上述证书已经陪孩子坚持了四五年的课外学习,每个周六、周日都奔波辗转于各个培训学校之间。为了确保自己设定的目标不落空,家长必须为孩子选择多个学校,参加不同学校的考试和面试,面对多种要求和标准,家长不知所措,孩子苦不堪言。
清晨6点40分,11岁的男孩孙宁就要起床了。10分钟之内完成洗脸刷牙、换衣服和吃早饭,然后坐公交车去学校。在这个大城市,他是众多小学五年级学生中的一个。孙宁说,在学校比较轻松,但更加繁重的学习任务在课余时间等着他们,一直要忙到深夜。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两年了。两年来,他都是上完学就继续去上培训班。
孙宁的父亲每天跟小升初的家长在网上交流经验。面对孩子的辛苦,他除了心疼,就是无奈。
然而,要得到一张进入重点中学的通行证,光有孩子的这些劳累还远远不够。另外一位学生家长王女士刚刚把户口从S区转到了教育资源更好的C城区,为的是能够通过就近入学政策,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王女士的一位朋友更是为此不惜暂时离婚。
王女士说,如果孩子的户口在她这边,孩子将来就读的学校可能稍微好一些,如果户口在孩子的父亲那边,将来就读的学校就相对差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她便和丈夫办了离婚手续,这样一来,孩子就顺理成章地进了理想的学校。听了此事后,人们都觉得挺不是滋味。
如果仅仅通过自身想办法就能进入重点中学,情况也许会简单很多。事实上很多家长发现,按规定进行的统一派位分配之前,各种特长生、推优生、共建生之类已经让很多重点中学的名额接近满员。有人竟给出了另一条路: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班考试,挤进名校。即便需要交上几万元不等的培训费,有些家长依然在所不惜。
就这样,为了上更好的中学,有更好的未来,孩子失去了原本应该轻松快乐的童年,家长花费了时间、精力和金钱,而获得实实在在利益的是各种名目的培训机构和中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范围内,在倡导教育公平的今天,这种现象还在继续。
“小升初”的公平被“特长生”之类搅乱,或许是当初政策制订者始料未及的。长沙市出台的招生政策,在明确规定公办民办学校一律微机派位之后,未能免俗地留下了一个“制度后门”,即给予一些特色学校在微机派位前提前招生录取的权力。问题在于,一些未被政策授权的学校也在“提前招生”,而有着提前招生权的学校更是大打“特长生”擦边球,以致有的学校出现了16个班仅有两个班的学生是微机派位的现象,更有一些培训机构借着“提前招生”“特长生”的幌子大敛其财。
公平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价值核心,亦是微机派位所要达到的目标。但是当“特长生”成为小升初制度的漏洞,微机派位制度就难免形同虚设。那么在这其中,到底谁是过错一方呢?家长们积极参与“提前招生”的心情不难理解,他们只是“受害者”;一些学校违规组织考试,发放预录承诺书,但也常常是满腹牢骚;至于教育主管部门,大抵也是有话要说。当然这种追问的主要目的不是追责,而是在现实的“小升初”乱象之下,必须思考一个如何堵住“特长生”漏洞的问题。
应当看到,各校的教育资源不可能天然均衡,又有哪个家长不想让孩子上一个听起来名声更大的学校?所以面对“特长生”预留下的制度后门,要想不让家长们削尖脑袋往里钻,要想不被方方面面的关系所利用,几乎是不可能的。无论如何,“小升初”乱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特长生”政策如何调整,才能使其不违背起码的教育公平,这是对管理智慧的考验。
所谓“学区房”应运而生
据央视《经济半小时》调查,2009年,北京的学区房竟然每个月上涨1500元左右平方米。而这种现象并非北京市所独有,在许多大城市,目前的学区房价格是十年前的三倍多。
学区房这一概念,早在多年前就存在。所谓学区房,就是办学质量高的重点、名牌小学对口入学区域内的房产。由于户籍在这一区域内的孩子可以就近免试进入好的学校,因此它成为一些家庭置换或者新购住房的首选。在家长们看来,“进不了好小学,就进不了好中学;进不了好中学,就进不了好大学;进不了好大学,孩子这辈子就完了。”
在北京,一座“爷爷辈”的老楼满身斑驳,没有物业,没有暖气,管道老化,死气沉沉,却可以卖到每平方米1.8万元,只因为它是好学校的学区房。
在商言商,房地产商、房屋中介公司于是大打“学区牌”,推高学区房价,却依然有众多家庭争购,可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近年来,舆论一直呼吁家长理性地对待孩子的择校,主张根据家庭的经济实力,综合分析自己的工作因素和孩子的求学因素,再决定是否购买学区房,不要为了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就花大笔资金购买学区房,甚至宁愿住得差一些、自己上班远一些。但是,一心想为孩子找一个更好的学校的家庭,却很难听得进这种意见。
有一位先生,今年孩子刚两岁,他就已经在四处看房,打探各区的小学入学政策,准备挑选一处学区房。他的理由是:“现在求人办事难,以后什么形势更难说,不如早买一套好学校的学区房,到时候不必托关系,也能就近入学。孩子上学是大事,未雨绸缪,越早越好。”
家长的这种选择,其实可以理解。一方面,购买学区房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才环境,这是所有父母都期望的,有人甚至将这种行为与“孟母三迁”相提并论。另一方面,购买学区房也不失为一种投资行为。在家长们看来,只要重点小学、名牌小学不搬走,就近入学的政策不调整,那么,学区房的升值空间将十分巨大,在孩子小学毕业之后,完全可以把升值多倍的房子再卖出去。也就是说,买学区房,成了教育和房产双投资。
受如此理念影响,学区房热潮实难消退。而所谓双投资理念,实际上成为更多老百姓的双重负担:购房负担——正好在学区内工作的人,完全有可能因房价过高而只能异地购房,甚至买不起房;教育负担——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只能任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不公平的教育环境里,而勉强加入购买学区房队伍的家庭则可能背负沉重的经济压力。
要让家长回归理性、学区房热潮消退,减轻更多家庭的双重负担,关键还在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之所以存在学区房的现象,主要在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各中小学办学质量存在严重差异,政府出台的严禁择校、就近入学的义务教育政策,在中小学办学质量存在巨大差异的现实面前失效,导致各种择校行为屡禁不止。有权的家庭可通过权力走通择校之路,有经济实力的家庭举家搬迁到学区之内更是合情合理合法之举。政府总不至于出台禁令,不准家庭在城市内迁移,或规定迁移之后户籍满若干年才可在当地入学吧?
趋利避害寻求对策
择校现象自诞生之日起,教育理论界就众说纷纭,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有“择校有弊论”“择校合理论”“择校利大于弊论”“暂不争论论”等。
其“利”主要是:满足了部分家长的择校愿望,使更多的学生获得了在优质学校学习的机会;充分利用、开发了优质教育资源;缓解了对教育高质量的要求与教育经费紧张的矛盾,尤其是一部分较好的学校获得了优秀生源和不少财源,生存和发展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有助于缓解教育经费危机,改善办学条件,稳定师资队伍,提高教育质量,增加学校知名度。
其“弊”主要是:加剧了教育财源、生源等资源的分布不均状况。一些学校坐地生财,财源滚滚;另一些学校则教育经费严重短缺,难以为继。前者生源严重超编,人满为患;后者则生源枯竭,门可罗雀。同时,加重了家长和学生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此外,择校的混乱状态可能造成“乱收费”,也容易滋生教育腐败,损害教育形象。
从教育视角看,择校现象是“应试教育”的一种变式、延续。“应试”是学校为了升学淘汰学生、选拔学生,“择校”是学生为了升学淘汰学校、选择学校,二者异曲同工。
从社会层面看,择校现象是市场经济、竞争意识、权钱交易等社会现象在教育上的一种反映,择校中蕴藏着腐败、影响社会安定等消极因素。择校之所以发展快、“炒”得热,因为它有较深的思想基础和广泛的社会渊源:其一是教育本身因素,学校之间教育质量不平衡;其二是学生家长因素,学生家长愿意择校,谁不想让孩子读个好学校;其三是好校促进因素,好学校愿意让学生择校,那样既可以“创收”,又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择校作为一种教育现象,关键是如何引导。前不久,上海市家长代表、学校领导、教育部门有关人员坐在一起,共同探讨了多种解决择校问题的方略。
维持现状,适当规范。维持现状,即允许择校;适当规范,即教育行政部门对小升初学生择校问题作出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有约束力的规定,使学生择校的混乱状态进入可控制的、有序的规范化状态。
学校配备,均衡规范。教育行政部门给各校提供充足的义务教育经费,学校规模无论大小,在校学生人数无论多少,学校都必须配置办学的必备条件和设施。同时教育行政部门为不同学校配备同比例的优秀教师,以满足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教师和校长由政府机构进行轮换调整,保证各校师资力量和管理水平的相对均衡。
取消择校,就近入学。教育行政部门明确规定取消一切形式的择校,规定只能就近入学,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派位就学,从而达到“公办不择校,择校去民办;民办要规范,收费不过万”的目标。
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的再思考 篇7
一、择校现象盛行
(一) 择校的方式和途径
由于民办、私立教育发展规模有限, 就读于非公办学校的学生比例只有5.8%, 就读于公办学校的占94.2%。[2]公办教育体制内择校的盛行, 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第一, 以权择校。家长通过自己的特殊政治权利、社会地位和关系把自己的子女送入重点学校, 即使自己的子女不符合学校的入学条件, 也能跨学区、以低分进入重点学校。第二, 以钱择校。家长通过向所选学校缴纳一定数额的择校费、赞助费来让子女进入重点学校学习。第三, 以分择校。学生通过自己的考试成绩来获得择校的机会, 这是目前最为被大众所接受的一种择校方式, 因为它最能够体现教育公平。第四, 以特长择校。重点学校在生源数量和质量都有保障并且相对过剩的前提下, 竞相提高入学标准, 要求学生在拥有优秀的文化课成绩的基础上还要具备一项或是多项特长。学生为了能够进入优秀学校, 在课外必须参加各种特长班、补习班, 参加各种证书考试、比赛、社会实践, 以达到名校招生的要求。重点学校的招生导向, 使得课外补习班乱象丛生, 家长和学生都身心俱疲。第五, 以户口择校。义务教育要求就近入学, 有经济条件的父母通过在重点学校附近购买学区房的方式来为子女择校。这样以户口择校就变得顺理成章。
对“现有入学方式”的调查显示, 就近入学的学生只占48%, 靠其他方式入学的学生占9%, 而通过电脑派位入学的学生占4%、择民办学校入学的学生占3%、择公办学校入学的学生占19%、通过直升班入学的学生占17%, 四种择校方式共占43%。笔者在条件一般的学校了解到, 每次就近入学分配的名额都会有减员的情况, 减员的学生基本上都通过各种方式选择优质学校就学。某县区的一所初中在2012年招生中, 教育局下达就近入学指标14个班, 结果只招到8个班, 有6个班的学生选择了择校, 择校比例高达43%, 可见择校并不是个别现象。[3]通过特长和学习成绩选拔等方式进入目标学校的比例分别占6.16%和15.85%;通过就近购房和转移户口的方式进入目标学校的占26.07%;家长通过交纳共建费、对学校捐资或是其他突出贡献而使子女进入目标学校的占29.68%。[4]其中购买学区房、交纳共建费、对学校捐资或是通过其他社会资源进入学校的方式直接影响了教育机会的分布, 禁止择校政策在抑制部分非有钱人择校愿望的同时, 并没有威胁到有钱人的择校需求。
(二) 择校行为发生的概率和对象
择校多集中在城市优质学校, 且重心不断前移。调查显示, 中小学的择校行为主要集中在城区, 尤其在中学阶段更为明显, 其发生比例约是郊区家庭中学生的9倍。[5]优质学校、一般学校、农村学校有择校经历的学生比例分别是61%、49%、19%。[6]择校的目标集中在质量好、社会声誉高的学校, 尤其是各地的优质小学、优质初中。农村学校和城市一般学校生源的流失尤其是优质生源和教师的流失, 不仅导致了农村和一般学校教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而且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使得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差距越拉越大, 择校愈演愈烈。不难发现, 中小学阶段公众的择校行为发生概率较高, 择校行为的对象主要是优质学校。
二、择校屡禁不止的原因
择校的形成与发展绝非偶然, 是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 教育体制问题
首先,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国家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在基础教育中推行重点学校制度, 集中资源建设了一批优质学校。虽然90年代中期取消了重点学校制度, 但是这些优质学校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 都是普通学校所望尘莫及的。其次, 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都是国家承办, 公立学校对教育尤其是优质教育几乎是垄断的, 优质教育资源的垄断和供给不足致使在教育市场中优质学校长期处于卖方市场。再次, 政府部门解决择校问题的基本策略是实行禁止择校, 就近入学。但是为了缓解矛盾又将少数优质中小学的招生名额通过收取高额费用的方式有限地向家长开放, 在家长中制造了激烈的竞争。教育主管部门将治理择校问题的中心置于治理择校费问题上, 偏离了问题的核心, 治理和改善薄弱学校的力度不够。
(二) 就业和劳动力市场的推动
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明显的市场分割和重“文凭”现象。根据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劳动力市场是由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组成, 主要劳动力市场工资高、工作稳定、晋升机会多、前景好, 次要劳动力市场工资低、工作不稳定、晋升机会少、工作条件差。筛选假设理论即文凭理论认为, 在劳动力市场中, 雇主与应聘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雇主对应聘者的能力和未来潜在的生产力缺乏了解。雇主为了减少招聘劳动力的成本, 他们会使用诸如性别、种族、年龄、婚姻状况、工作经验和教育等因素作为推测工作业绩的可靠指标。教育文凭作为雇佣过程中的筛选指标, 教育在统计歧视框架范围内用来初次招聘和雇佣, 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合法因素。这有助于雇主根据教育进行筛选。[7]在现有的考试制度下, 对于绝大多数的考生来说, 只有高考考高分才能进入重点大学。只有接受了优质的高等教育才能有机会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 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在中国, 入选“985工程”“211工程”的高等院校成为家长角逐的重点, 为了让孩子赢得先机, 不输在起跑线上, 家长择校的层级不断下移。
(三) 家长的主观需求
20世纪80年代城市出生的多为独生子女, 并且目前这些独生子女很多也成为了家长, 这些80后、90后家长本身来自于核心家庭, 他们自己又组成了核心家庭, 这样的家庭结构抗风险能力很低, 孩子一旦失败, 几代人的心血都付诸东流。同时, 由于中国的传统家庭观念———养儿防老, 一旦孩子失败, 自己的老年生活也随之没有了保障。为了孩子的成才和将来能够生活得幸福, 父母都会倾尽所有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 为孩子的发展铺路。家长自愿择校, 对优质教育资源展开角逐, 使择校竞争日益白热化, 义务教育择校问题从1995年进入国家政策议程到2010年, 历经16年16次的勒令禁止, 仍呈愈演愈烈之势。[8]
(四) 就近入学政策的催化
自1993年取消小学升初中考试, 实行就近入学政策后, 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就日益严重。就近入学政策的目的是为了保障适龄儿童方便入学、降低上学的经济负担, 但是在现实中就近入学政策存在一些问题。首先, 区域内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存在差异。学校之间横向的分层与分割, 在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同一层级的学校内, 存在着由于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质量, 以及由此带来的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度不同而造成的差异性和层级性, 造成学校之间的“好、中、坏”之分。[9]住在优质学区内的孩子就可以上优质学校, 住在薄弱学区的孩子就必须接受非优质的教育, 这种强制学生接受质量悬殊的教育是不公平的。其次, 学区的划分即就近的范围确定不易操作, 就近没有一个统一、合理、公众接受的标准, 于是出现同一单元房被划为不同学区的现象。在一定的区域内, 义务教育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存在不足, 分配也不均衡, 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存在巨大差异。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 就近入学政策中被分到教育质量较差学校的学生, 其家长在有能力的情况下, 必将寻求一切可能的方法让自己的子女进入优质学校就读。就近入学只是限制了弱势群体的择校机会, 社会精英群体依据自身的社会资本仍然能为子女择校。
三、家长择校所选择的内容
家长择校就是要选择优质的教育资源, 在家长眼中衡量优质学校的标准一般是:第一, 良好的教育基础设施。公立优质学校大多是原先的重点学校, 重点学校由于政府长期以来的财政倾斜, 基础设施建设要比一般的普通学校更好;私立优质学校大多收费昂贵, 对学生的家庭背景会进行严格的筛选, 这种私立贵族式的学校不是普通家庭所能负担得起的。第二,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择校的本质是为了择师, 优质学校拥有更好的教师队伍, 不仅有名师, 而且教师整体专业素质比普通学校要高, 也几乎不存在教师资源短缺或是代课教师的现象。因为名校凭借自己的声誉和实力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前来应聘,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比较能令家长和公众信服, 名校加名师的模式也是家长所推崇的高考砝码。第三, 优质学校具有良好的声誉。优质学校是当地政府炫耀政绩的形象, 也是企业捐赠的优先选择。同时, 优质学校拥有强大的校友资源和更多的保送、推荐资格等, 这些也是家长看中优质学校的原因。第四, 优质学校具有良好的学校文化和校风。优质学校生源大都比较优秀, 加上学校不需要为升学率担心, 所以学校除了文化课学习外, 不仅会正常开展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的教学, 而且会有更多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普通学校为了抓升学率, 考什么就教什么, 一切以升学率为中心, 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五, 同伴效应。心理学研究表明, 同伴效应对儿童的学业成绩以及未来的发展有着显著影响。优质学校中的学生大多学习成绩、家庭条件、整体素养较好。家长认为在优质学校就读可以让自己的孩子接触到更优秀的人, 这也是父母对子女交际圈的人为选择。
四、名校集团化办学与家长对优质教育需求之间的关系
名校集团化就是指以名校领衔, 通过名校输出品牌、办学理念、管理方式、干部和优秀教师、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等, 创新多种办学机制、进行集团化办学,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推进优质教育向普及化、平民化发展, 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10]
名校集团化的主要形式是“名校+弱校”“名校+民校”“名校+农校”等形式。名校通过与薄弱学校、民办学校、农村学校合作或直接开办分校来扩大名校的覆盖率。名校与这些学校的合作以向这些学校输入师资队伍、管理队伍等形式来帮助这些学校发展。一些合作学校在教学质量、师资队伍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后, 在短期内满足了部分家长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 缓解了择校问题。但是, 就长期和总体来说, 这种集团化并不能满足所有家长对优质教育的要求。
第一, 一些名校与高端房地产商合作, 在一些新建楼盘附近开办分校。这些区域内房价较高, 普通家庭根本支付不起。第二, 名校分校数量有限, 一个区域内的名校不可能让所在区域内同层级的学校都成为自己的分校, 即使是名校的分校也依然是要“削尖了脑袋”才能挤进去;在同一区域内仍然存在教育质量差异问题, 只要家长认为有“好、中、坏”之分, 择校行为就会存在。第三, 名校集团内部教育质量存在差异。名校虽然向薄弱学校输入了一定数量的教师和管理人员, 但是输出的人员时间一到就会回到名校。同时由于名校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也不会将自己的骨干教师和管理队伍向外输出;加上交流的时间有限, 被输出的教师大多是年轻教师或普通教师, 在名校会造成教师的抵触心理, 在弱校中也不能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反而会造成弱校的教学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的混乱。第四, 名校集团内部存在矛盾。名校与其合作学校在管理制度、行政人员安排、校园文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会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需要其内部进行协调。
如果名校盲目扩张, 忽视其存在的问题, 那么对于其合作学校和其分校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影响。名校集团化不能满足所有家长对于教育设施、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学校文化、学校声誉等方面的要求, 家长就会由追捧名校旗下学校到追逐老牌名校本身。但是由于名校集团化在开始时期就对家长有强烈的吸引力, 一些没有加入集团化过程的其他学校在发展中遭受重创, 发展空间遭到挤压, 这使教育市场供给主体单一化, 破坏了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在优质教育供给方减少的情况下, 随着二胎政策的发展, 学龄人口的增加, 公众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只增不减, 这会加剧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与公众对于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矛盾, 从而使得择校问题更加尖锐。
五、治理择校问题的策略
目前, 中国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是区域内学校之间确实存在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要禁止择校是不现实的。所以, 缓解“择校热”的根本办法是增加优质教育资源, 消除区域内和校际间的差异, 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笔者认为, 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 理解现阶段择校行为存在的合理性, 规范择校行为
首先, 现阶段中小学存在择校现象是有其合理性的, 其背后有着深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在当前义务教育基本普及的前提下, 区域之间、区域内校际之间教育质量存在差距, 简单的强制禁止择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禁止择校政策使择校更加困难, 择校进入暗箱操作模式, 有权势的家长通过权力和金钱为子女择校, 增加了教育寻租和腐败现象。其次, 规范择校行为, 强调择校生的分数条件, 招生过程透明化, 招生的名额和收费的标准公开化。以分数择校是目前公众认为最为公平的方式, 其争议度最低。
(二) 进行教育体制改革,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目标。当前的义务教育改革大多是对教育内部的教学、课程、考试和升学制度的改革, 这些改革没有触及到现行的教育体制。只有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教育体制, 建立一个更加公平、更加透明、更加民主的教育体制, 才能为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创造条件。只有彻底消除教育不均衡出现的体制基础, 才能为我国教育的均衡发展创造条件。加大对薄弱学校、农村学校的财政投入, 改善其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 为公众的择校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对象。同时加大对民办和私立学校的扶持, 促进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满足公众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三) 缩小区域内教师群体的差异
在对家长“择校目的”的调研中, 选项“因为教师好”高居首位, 占55%, 选项“择校后又择班” (选择好班主任和科任教师, ) 占43%。[11]所以择师是家长择校的重要驱动力, 因此, 优化教师群体整体的素质, 缩小区域内教师的差距, 是解决择校问题的重要方面。第一, 加大对教师的培训, 使薄弱学校和贫困、边远地区的教师获得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学习资源, 让这些教师能够通过不断地接受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第二, 加大和规范教师的合理流动。当前有些地区优质教师的流动常常流于形式, 其根本原因是由名校、名师, 甚至是少数官员等组成的“利益联合体”, 对教师流动政策的“变相抵制”[12], 存在“点缀性”地安排个别名师和“象征性”的交流现象。所以, 创新区域内教师合理配置, 学校按需选择聘用, 打破校际人才壁垒, 促进教师向农村和薄弱学校流动等机制,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是在现实条件下迅速解决一般学校教师群体薄弱的短板、缩小差距的关键措施。要从制度上弱化学校对教师流动的限制, 保障教师能安心流动, 这是能做并且可以做到的。同时, 各地要通过加强校长的配备和加大经费投入、提升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发展水平等措施, 加快缩小差距的步伐, 提升均衡发展。
(四) 改善人才选拔机制, 纠正公众的传统观念
以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机制尽管会导致学生的应试化倾向, 但是其在社会接受程度上, 是最为公众所接受的筛选方式。首先, 在废除考试制度不现实的前提下, 只能不断地改善考试制度, 增强高考制度的灵活性、多样性和科学性, 逐步取消目前的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其次, 要针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中重文凭的现象, 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制度;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弱化媒体对每年高考、中考状元的过度报道, 避免媒体对于公众的误导;加大职业教育的发展, 培养更多适应企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弱化劳动力市场中的文凭倾向。再次, 完善社会福利体系和社会养老体系, 使家长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更多地看重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而不是在孩子身上附加家庭的使命和养老的重担。
参考文献
[1]胡平, 秦惠民.择校意愿的心理机制——义务教育服务满意度模型与实证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1, 9 (4) :119.
[2]文东茅.我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及其对弱势群体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6, 4 (2) :14.
[3][6][11]迟长伍, 王世君.治理择校的困境、归因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 2014 (2) :5-10.
[4]曾晓东.择校治理政策的次优选择——基于公众择校行为与态度调查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10 (2) :19.
[5]胡咏梅, 卢珂, 薛海平.中小学择校问题的实证研究——基于北京市中小学的调查[J].教育学报, 2008 (2) :75.
[7][美]埃尔查南·科恩, 特雷·G.盖斯克.教育经济学[M].范元伟, 译.3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52.
[8]吴丹英.义务教育“禁止择校”政策嬗变 (1995~2010) [J].上海教育科研, 2011 (10) :16.
[9][12]邵泽斌, 张乐天.化解义务教育择校矛盾为什么这么难[J].教育研究, 2013 (4) :39-44.
义务教育择校费问题 篇8
一、存在“择校”现象的原因
1. 教育投入不足的制约。
尽管近年来教育投入大幅增长, 但是与教育发展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偏低, 尚未达到4%的目标, 这制约了教育条件的改善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展。
2. 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限制。
目前, 城市和发达地区集中了大多数优质教育资源, 而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则相对稀缺。即便在同一城市, 不同学校占有的资源也存在巨大差距。虽然国家已取消了重点学校制度, 但很多地方名校的“名牌效应”依然存在。
3. 制度改革滞后的掣肘。
目前, 我国教育发展中, 一些不利于教育公平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没有完全消除, 一些促进教育公平的机制还未建立。例如, 教师合理流动制度、省级政府统筹管理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机制还不完善。
此外,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家长更加重视子女的教育, 并把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家庭“投资”, 希望孩子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这造成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凸显, 使择校问题更加突出。
二、探索解决择校问题
1. 循序渐进, 规范管理, 强化对义务教育的监管力度。
在义务教育阶段, 必须确保免费教育和就近入学, 使更多的学生能公平地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从而维护教育公平。因此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发挥其管理和监督职能:严格坚持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原则;筹集专项建设资金, 加强对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力度, 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根据各校实际, 事先制定招生计划, 并严格执行, 使学校的班级数和班容量得到有效控制。此外, 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加强义务教育的各项制度建设:第一, 要建立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监测和评估制度。第二, 要建立一个科学正确的绩效政绩的考核制度。第三, 建立公示制度, 让老百姓、媒体来监督。第四,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力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从而逐渐杜绝教育寻租现象。
2. 保障教师社会地位及经济待遇的公平性。
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不高和待遇偏低造成“最优秀”的教师不愿意到农村中小学执教的根本原因。一方面, 可以参照日、韩等国的做法, 建立独立的教育公务员制度, 将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并获得教师职位的公办普通中小学教师的身份确认为教育公务员, 明确其“公务性”与“专业性”的双重身份, 保护其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另一方面, 绩效工资改革注重向农村倾斜, 把农村教师任教津贴纳入基础性绩效工资, 在此基础之上, 对部分地理位置偏远、办学条件艰苦的学校教师加发津贴。从而达到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普惠广大教师的最终目标。
3. 实施校长、师资“轮岗制”。
解决城乡间教师资源的分布失衡成为解决择校问题的关键之举。第一, 通过采取“轮岗制”或“挂职锻炼”的办法, 将城乡教师资源打乱后进行轮岗, 在轮岗中尽量实现教学优质资源的均衡化, 使得优质教学资源在动态中实现平衡。第二, 尽量让好校长、好教师在城乡小学之间轮换, 可以起到“换血”的作用, 打破了优质师资力量的固定化, 促进教师力争上游。第三, 优质师资力量用足用到位, 减少浪费, 有力推动城乡小学教育的整体发展。此外, “轮岗制”的实施必须配备详细的考核指标, 将教师到农村执教的表现情况与其各项福利或职称的评定相挂钩, 并以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来保证教师之间的流动, 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
4. 加大农村地区教师培训力度, 切实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
师资队伍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问题, 因此, 教师培训是关键。如果教师参与培训的机构和方式较单一, 特别是农村学校教师缺少接受培训的机会, 那么教学质量就无法稳定提高。因而各级教育部门必须因地制宜, 建立不同规模、不同类别、不同目标、不同形式的教师网络培训基地;指导城镇小学与农村小学建立分享性学习交流平台, 定期安排优秀教师开展示范课程;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师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 通过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高教师素质, 带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5. 加强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力度, 逐渐转变家长的择校观念。
随着人民的收入逐渐增多, 教育发展速度加快及规模扩大, 加剧了城乡之间优质教育资源之间的差距, 从而导致“择校风”盛行。要转变这一现象不仅需要外部条件的严格制约, 更需要广大择校家长转变观念。因而应大力开展教育知识普及活动, 聘请教育部门人员定期在农村进行子女教育讲座, 帮助家长认识择校的负面影响。另外, 通过制作宣传手册、条幅、录制电视讲座等多种形式, 增强广大家长对于择校行为的认识深度, 使那些正在考虑择校的家长能够了解到择校行为并不能对每一个孩子都发挥正面积极作用。因此家长在考虑孩子的入学问题时, 应充分考虑自身家庭情况和孩子实际需求, 不要过分地依赖和迷信于优质教育资源是提高成绩的保护伞。
摘要: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适龄儿童免费实施的学校教育, 是国家承担的一项公共事业, 体现着公平原则。然而近些年来, 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低龄化、大众化的发展趋势, 已经使得该阶段的教育公平受到严重冲击。
关键词:义务教育,择校,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
[2].李宝元, 《人力资源管理学》[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
义务教育择校费问题 篇9
一、社会公平是义务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
很多学者视教育公平为社会公平的前提,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论及教育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帕森斯曾指出现代社会的发展包括了三次革命性的结构变迁:工业革命、民主革命和教育革命。教育革命的独特性在于它通过就业对社会分层和社会公平产生质的影响。促进义务教育公平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关系民族素质、社会稳定、国家未来发展,终将促进社会公平、稳定、自由与和谐。社会公平内在地要求各种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地分配,而坚持义务教育公平则为每一位社会成员在社会博弈中提供了实现利益均等的起点机会。实现了义务教育公平,使每个社会人从人生起点开始就能平等地接受教育,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社会和谐、公平持续地发展的目标。
二、基于社会公平复合理论正确认识义务教育“择校”现象
社会公平是一个具体又复杂的概念,必须用复杂思维模式来对社会公平进行深入研究,以乔治·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学者们建立了“社会公平的复合理论”。弗雷德里克森认为,社会公平的复合理论是基于现实世界中公平的具体又复杂的多样性特征提出的,包括以下类型的公平:①单纯的个人公平,指的是一对一的个人公平关系,是最本质的公平;②分部化的公平,指同种类别的人应同等对待,实质是在不平等面前人人平等;③集团公平,指具有相似性质的群体之间的公平;④代际公平,指当代人要考虑后代人的利益和需求,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⑤机会公平,指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机会参与分配[2]。将社会领域细分并且分别关注每一个领域的公平问题将成为社会公平复合理论的未来发展之路,成为正确认识并缓和义务教育择校现象的理论基础。
(一)义务教育择校追求“差异公平”。
《世界人权宣言》第二十六条规定:“父母对其子女所应受的教育的种类,有优先选择的权利。”因此,择校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差异公平”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家罗尔斯提出的正义原则之一,由差别原则引申而来,以“不平等”的手段实现事实的平等。差别原则赋予受教育者更大的选择权,依据学业成绩,将天赋不同的学生送进不同的学校接受合适的教育,使之享受的教育与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习需要相称,力求使每个受教者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实现个人实质的公平。
(二)义务教育择校加剧社会群体间的不公平。
第一,择校有悖于教育机会均等,造成入学机会与权利的不平等;第二,择校从主观和客观上造成教育过程的不平等,择校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所择学校的硬件条件和师资水平都明显优于薄弱学校,这对于其他非择校生而言是不公平的;第三,择校造成教育效果的不平等。一些富裕人家的子女能够选择好学校就读,享受高质量的教育,学识、能力发展都会达到较好的水平,在以后的就业竞争中享有极大的优势,而贫家子弟则很难达到这一水平。所以,择校会导致学业成就的不平等,最终造成社会中人与人、群体之间发展的畸形关系。
三、社会公平复合理论下解决我国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的措施
(一)强化义务教育择校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政府责任。
义务教育是公共产品,受益者虽然主要是个人,但直接关系社会稳定和民族命运。政府是维护社会公平的基本力量,因此解决择校问题、实现社会公平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要以生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平等、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而不是为了追求政绩和效率,无视教育发展规律,通过收取择校费获取经济利益,损害部分学生的利益;政府应加大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增加各级政府财政中用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支出比例,改变我国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在教育三级结构中的比例最低的现状;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管理机制,完善义务教育经费监督制度和制衡机制,杜绝教育经费的挪用、占用及浪费,促进教育经费使用的规范化和合理化,保证教育经费专款专用。
(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校际差距,重塑集团公平及分部化的公平。
择校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长期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政府的重点校政策,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只有合理配置优质教育资源,才能使择校现象得到缓解,合理解决择校问题,应该更加关注不发达地区的薄弱学校的发展,在教育经费和政策上向薄弱学校倾斜,重塑集团公平。这和罗尔斯《正义论》中关于实现公平的差别性原则一脉相承,与十八大报告的精神相一致。政府应加大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对不同地区城市和农村的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一视同仁,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结构,做好义务教育发展的总设计师,努力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教师资源的配置上,各级各类学校的老师之间应建立同工同酬的制度,做到分部化的公平。为了使学校之间教师质量的差异降到最小,应建立合理的教师轮岗制度,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水平学校之间教师的交流。
(三)探索择校机制改革,实现机会公平,确保入学机会均等。
在社会公平复合理论中,乔治·弗雷德里克森把机会的公平分为预期的机会公平和手段的机会公平。教育机会的公平包括两个层面的涵义:第一层是每个公民都有相同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即入学机会公平;第二层是具有某种资格、满足一定规则就能获得公平的机会,这是手段的机会公平。在素质教育体系下,改革考试制度,设计一个公平的考核机制与评价体制,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进行全面评价,而不仅仅考察学生的应试能力,以此确保手段的机会公平。家长应根据孩子自身兴趣、天赋才能、个性等条件,选择更适合孩子发展的学校,不盲目“择名校”。弱势群体的先天条件不够需要给予补偿,要建立健全弱势群体补偿政策机制,教育政策和教育资源要向他们倾斜,这样才能切实保证机会公平。
参考文献
[1]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84.
义务教育择校费问题 篇10
关键词:教育平等,教育机会均等,社会公平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 社会上自发的择校行为愈演愈烈, 择校出现了普遍化、平民化、低龄化等新特征。“择校热”的不断升温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面临极大的挑战。择校现象在大多数情况下, 并非是选择合适的教育, 而究其实质是家长凭借社会、经济地位为子女选择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行为。[1]择校现象背后其实反映的正是教育机会均等问题。
1 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
在国际社会中, “教育机会均等”概念出现的标志是在《世界人权宣言》中特别提出并被1948年联合国大会采用的两项原则:第一, 废除种族歧视;第二, 人人具有均等地受教育的权利。这两项原则实际上构成了“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的核心。1960年12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主要从“消除歧视”和“消除不均等”的具体要求出发阐述了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2]此后教育机会均等问题遂成为国际教育界和众多国家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运动中最关心的问题中之一。
教育机会均等概念应包括以下几层意思:其一, 它属于社会中人们的基本权利, 只有依靠国家或政府, 才能得以实现。其二, 所有社会成员, 既包括学龄儿童, 也应包括其他年龄人群, 只要其有受教育的意愿, 国家就应给予其受教育的机会。其三, 在受教育权得到保障的前提下, 教育形式应该是多样的, 教育机会均等不能追求形式上的均等, 而要考虑实质上的均等。其四, 衡量教育机会均等的指标应以整个社会发展的平均水平来衡量。[3]
2 我国现阶段教育机会不均等的主要表现
2.1 入学机会上的不均等
在我国, 入学机会的不均等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不同性别之间、不同阶层之间;在不同教育阶段, 则主要表现在中等和高等教育阶段, 尤其是高等教育阶段。
2.2 学校资源配置的不均等
具体表现为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着学校资源配置的不均等, 尤其在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方面。师资方面, 从数量上看, 存在城市学校教师超编、农村学校教师缺编的现象;从质量上看, 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已逐步实现专科生任教小学, 本科生任教初中, 研究生任教高中, 而中西部部分地区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依然不高。
2.3 学业成功机会的不均等
随着教育普及程度地不断提高, 人们对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关注, 越来越集中到学业成功机会是否均等上。目前,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质量差异, 造成的学生学业成功机会不均等;其二, 女性学生的学业成功机会较少;其三, 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学业成功机会不均等。
3 我国现阶段教育机会不均等的致因
教育机会不均等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致因也未必相同。不过, 总体而言, 我国目前的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是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其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3.1 地区差异
由于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经济政治方面的复杂原因, 使得我国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东部发达地区教育经费投入普遍高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而中西部各省之间的教育经费投入也不均衡。
除教育经费投入方面的差距, 在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方面, 发达地区的教师人数和综合素质水平也要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的教师;在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的享有方面, 重点高校、名牌高校多集中于东部发达地区和少数发达城市, 这导致不发达地区的学生很难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平等的教育机会。[4]
3.2 城乡二元差异
除了存在地区差异, 我国还是一个二元的社会结构。城乡之间彼此存在一定的差距和间隔距离, 进而导致城乡居民的生活条件有所差异。家长们为了让孩子去大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 就不得不让子女离开自己的家乡去那些大城市上学, 然而在大城市上学的外地户口学生, 在繁琐的办理入学手续的程序中, 需要很多证明, 只要一个证明不合格, 或稍有一点不符合当地的规定, 那么孩子将也无法在异地上学。
我国相关法律虽然规定了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受教育平等的权利, 国家也提出了许多推动城乡一体化的积极措施。但在目前户籍制度的背景下, 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仍然与公民的户籍身份紧密联系, 非本地户口的孩子要接受教育是需要走很多远路、弯路。[5]
3.3 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的差别
研究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 就必须关注不同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孩子受教育情况的影响。衡量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差别的标准有很多, 主要是家庭的经济状况、家长的职业类型、家长的文化程度。
在我国, 学生的学费及其它开支的主要来源是家庭收入, 因此家庭经济条件成为影响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教育、继续学业的主要原因。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比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学生取得教育成功的可能性要高。另外一个影响子女取得学业成功的家庭因素是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越高, 其子女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就越高, 反之, 其子女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就越低。[6]
4 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的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机会不均等是客观存在的, 不应否认, 更不应忽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正确认识这个问题。
第一, 我国现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劳动者之间富裕和文化程度的差异, 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人们受教育机会的差别。当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足以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地接受教育的程度时, 一部分人受教育的机会是以另一部分人失去受教育的机会为代价的。“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还不能做到公平和平等, 富裕的程度还会不同, 而不同就是不平等。”[7]
第二, 所谓的均等, 是指机会的均等, 而非结果的相等。“社会主义者说平等, 一向是指社会的平等, 社会地位的平等, 决不是指每个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平等。”“至于规定人在力气和能力 (肉体和精神的) 上的平等, 社会主义者连想都没有想过。”[8]
第三, 教育机会均等只是一个相对的目标, 而非绝对的目标。讨论我国的教育机会均等, 不应只从“静态”的一面看, 还应从“动态”的一面看。
5 解决现阶段我国教育机会不均等的对策
在教育实践中, 教育机会不均等情况真实而客观的存在着, 要实现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机会均等, 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5.1 落实教育“三个优先”的保障制度
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 形成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体制、决策机制和制度规范。把教育“三个优先”落实到政府的规划编制、年度计划、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政绩考核等各项工作中。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 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 合理分配现有的教育资源, 使其既能充分发挥效应, 又不浪费;既能满足弱势群体的最大利益要求, 又能兼顾到一般群体的正常需要。
5.2 完善相关教育法律法规, 加强教育事业管理力度
要强调法律在加强国民教育机会均等方面的重要性, 做到依法治教。切实加大教育执法检查工作力度, 特别是在边境地区、民族地区、农村及城乡结合部, 对受教育情况进行重点督查, 确保适龄儿童全部有机会上学。着力提升女童入学机会, 督促家长务必使其完成全部学业。
5.3 完善学生资助政策
扩大资助覆盖面、加大资助力度。建立奖助学金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完善高等学校助学贷款制度。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 提高资助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中小学生营养水平。
5.4 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建立合理的校长、教师流动和交流制度, 完善鼓励优秀教师和校长到薄弱学校工作的政策措施。新增优秀师资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9]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减少城乡之间的二元差距。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是提高国家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而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则是推动教育事业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 也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内的生动体现。我们要切实施行机会均等的教育, 培养高素质人才, 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向民主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李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合理性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 2007 (10) :37.
[2]马和民.教育社会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85-86.
[3]胡春明.教育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286.
[4]屈慧洁.影响教育机会均等实现的原因分析[J].科教文汇, 2015 (2) :158.
[5]向丹, 张慧, 李赐平.论教育机会均等问题[J].现代教育科学 (中学教师) , 2014 (2) :9.
[6]列宁.国家与革命, 列宁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251.
[7]列宁.自由派教授论平等, 列宁教育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304-305.
浅谈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现象 篇11
关键词:义务教育;择校;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072-02
我国现阶段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在入学和升学过程中实行“电脑派位、就近入学”的政策,出发点是为了使我国的基础教育均衡化,使每一个儿童拥有均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义务教育法也从法律和形式上保证了少年儿童教育机会均等的权利。义务教育阶段中的考试只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是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不作为升学的依据。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现象是,受教育者放弃按学区免费就近入学的优惠政策,主动选择其他学校就读的教育选择现象。因为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教育资源的分布在城乡,区域之间有较明显的差距,致使择校现象不断产生。就择校本身来说只是一种正常且正当的教育选择行为,是受教育者的一种权利,是学生和家长对入学学习的积极反应,是人的行为主观能动性的一种具体体现[1],没有违背教育公平。而择校现象所引发的学生家长争相将子女送入重点学校,学校方面收取大量择校费用,同时也助长了学校的“择生”的行为。
一、冲突论
1.未择校与择校
现代社会中,高等学历文凭已经成为就业或者避免失业的基本条件。高等教育给人进入社会后获得的好职位提供必要的文化资本,好职位带来好收入,教育因此被赋予了较高的价值。经过以上的思路,许多家长都会得出一种结论:选择重点学校为子女提供优质教育,用以提高子女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或者更加优质的高等教育的机会。得出这种结论后,教育的价格与教育的质量挂钩,即使学校收取额外的择校费,有能力的家长也愿意支付,以降低子女教育失败的风险。所以当子女被派位到普通学校,有能力的家长的唯一选择就是择校。
没有择校的学生分为,就近入学到重点高中的学生和就近入学到普通学校的学生。处于重点学校学区能够就近入学的学生中,根据义务教育法和就近入学政策,获得进入重点学校学习是他们应有的权利,重点学校接受额外的跨学区考生已经是损害了他们的权利,而重点学校为获取优质生源而对择校生进行的入学选拔考试使部分就近入学的学生在总体的教学评价中处于弱势。就近入学到普通学校的学生,其家长并不是不为子女选择更加优质的教育,只是重点学校收取的择校费用往往是高额的,不是每一个家庭都能承受得起,本来与他们派位到同一普通中学的学生的家庭能负担起高额的择校费用而获得了优质的教育,这对没有支付能力的学生及其家庭来说是不公平的,也与我国使每一个儿童拥有均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的目标相悖。
2.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
我国是典型的“穷国办大教育”,在教育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为了较快提升中小学的教育质量,政府并未将教育经费均衡的用于各个学校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中央提出把部分学校建设成为“重点学校”的方针,由于“重点学校”在经费投入、教师分配、设施更新等方面优势突出[2]。再加上在招生过程中实行严格的择优选拔政策,使这些学校汇集了大批优秀的学生,客观上使这些学校在校舍、教育教学设施、师资、生源等方面远远优于其他学校,从而形成了重点校[3]。重点学校在拥有优质教学资源和优质生源之后进入良性循环,而政府优惠政策仍然是向这些重点学校倾斜,普通学校的优秀教师为了自身的发展也纷纷进入这些重点学校,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不断加深。
有人认为择校问题的根源是人们对教育需求的增加和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笔者并不认为是这样。如果只是优质教育资源有限,那么增加教育资源又是如何呢?优质的教育资源有很多种类,优质的教育硬件资源,如校舍、教学设备、学校设施;优质的教育软件资源,如教师、生源、校园文化。普通学校要是想提升自身的地位,增加自身的教育硬件资源的质量也可以达到目标,事实上已经有许多学校这么做了,这其中的投入不是由国家买单,是由接受义务教育学生的家庭。普通学校由于改善了部分教育资源,加之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追求升学率后,向有关部门申请便会获得“重点学校”的牌匾,会逐渐获得更好的生源,似乎也会进入良性循环,但是重点学校为了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也会以增加赞助费、择校费获得资金来改善教育资源,以维持和普通学校的差距,原本的循环并没有改变,而且这使义务教育阶段充满了大量的高收费、乱收费,使义务教育特点中的免费二字成为空谈。
二、教育成层
所谓教育成层,又叫教育分层或教育层化。教育社会学对教育层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教育对于社会分层的作用和影响;第二,教育活动本身内在的分层作用,换句话说,人们之所以会获得和形成不同的教育结果和教育成就,得到不同的教育文凭,进而在社会结构中获得不同的地位,重要原因还在于教育活动本身对人的分化与选择[4]。社会之所以走向分层化,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内的商品和劳动服务的不公平分配。社会分层有许多界说,这里粗略分为两类,优势阶层和劣势阶层,优势阶层拥有丰厚的社会资源和较高的经济收入,劣势阶层则无。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已经成为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的最主要因素,每人都知道拥有越高的学历,获得越好的职业的几率就更大一些。优势阶层为了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用自己丰富的社会资源控制教育,获得文化资本,使教育成为巩固自己优势地位的工具,优势阶层需要传递自身的优势,将子女送入名牌学校,继承文化资本,使优势阶层繁衍下去。纵向来看,各级的学校基本划分了学生在未来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横向来看,同一级别的学校本身的性质又代表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因此,人们在不断追求社会中心的过程中,不仅要尽量地晋升教育级别,还要在每一个教育阶段选择好学校的档次,在义务教育阶段,这就是择校的过程[5]。
教育作为社会分层的工具,呈现出凝固和制造社会差距的功能。劣势阶层同样也希望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改变自身的劣势地位,可是由于优势阶层控制了教育,他们力求排斥劣势阶层,劣势阶层在向上流动时遇到了极大的阻力,这阻力包括优势阶层设立的文化屏障,还有便是昂贵的费用。普通家庭无法支付高额的择校费,从总体数量上看比优势阶层接受高等教育的几率便会低很多,即便支付得起,让子女继续接受教育接触到了优势阶层,优势阶层设立的文化屏障也使其难以融入。M.图明指出,社会分层具有维持现状的功能,这种功能即使在现状阻碍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情况下仍然存在,优势阶层掌控教育资源阻碍了智力的大规模开发。
三、思考
1.理性择校,摆脱思维惯性和羊群效应
思维惯性,羊群效应。家长过于热衷的“择校”很多是出于以下心理,第一,从众心理,人人都意识到了教育和人生存发展的关系,追求着优秀的教育资源,人人都在择校,为什么我不择校呢?第二,满足社会成就[6],接受了优质教育不但使子女以后进入高等学府的几率大大提升,重点的中小学校也给自己正在成长中的子女贴上了“名牌”。家长对教育的热衷已经近乎于崇拜,重点学校给予的“将来也许”的假设不是孩子未来一片光明的充分条件。
2.关注学生本身,而不是教育本身
学生自身的发展才是家长与学校最应该重视的,而不是教育的质量。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社会给学生和家长择校的权利是教育民主性的体现,选择适合学生特色和个性的学校才是择校的初衷,而不是许多家长盲目地追求升学率高的重点中学。就笔者的生活经历而言,许多的同龄人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非义务教育阶段都“被父母择校”过,选择的都是清一色具有极高声誉的重点学校。其中有因为进入了重点学校而获得更好发展的,也有因为变换环境无法跟上学校紧张的进度进而成绩一落千丈的,可见,重点学校这颗灵丹妙药,也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家长因为过分关注了教育的质量,忽视了学生发展这个最初的目的,学生的心理、兴趣、个性、成长过程都被忽视,忘记了学生内在的需要。
3.教育机会均等这个目标永远不可能完全实现,只是无限接近
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对过去的教育机会均等观念进行疏理以后指出,教育机会均等“只能是一种接近,永远也不可能完全实现”[7]。从古至今甚至将来,彻底的教育机会均等永远也不会出现。因为教育机会均等应该等于“教育投入均等+教育资源对学生成就产生的效力均等+教育产出的均等”,而这三者在实践中是不可能同时实现的。
4.最大限度实现教育公平——关注教育处于弱势的群体、地区和学校
保护弱势阶层、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机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在中国大城市中新生的富裕阶层开始力图控制高质量的公立中小学时,政府在追求教育机会均等时,应当把视线从城市中的重点中学转移到城市中的普通中学和乡镇中的普通中学,用曾经用过的“不平等”的方法,反过来使用,再一次的“不平等”来追求平等。教育中的城乡差距不仅需要在社会发展中不断缩小,也需要政策的控制来减小差距。
参考文献:
[1]肖鸣政.对“择校”问题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1996,(3).
[2]曹红娟,马春伟.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现象的社会学审视[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5).
[3]孟令熙.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合理性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3,(9).
[4]那木罕.教育社会学视域中的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简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3).
[5]冯婉桢.后现代视角的中国择校问题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8,(25).
[6]郑旭敏.社会心理学视角:中小学择校现象的成因分析[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小学阶段择校问题研究 篇12
一、小学阶段存在择校问题的原因
(一) 教育发展不均衡导致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产生“择校问题”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 但“择校问题”的产生根源是教育发展不均衡导致的优质教育资源不足, 也就是说, 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导致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是择校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何谓“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呢?在了解“不均衡”之前, 先要明确“教育的均衡”。即指一区域内的均衡发展;二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 城市、中心城镇、农村之间的均衡发展;三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四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因此, 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就是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教育经费不足, 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这样教育发展不均衡是必然结果, 从而导致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即使是在同一地域内, 由于历史、制度的原因, 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不平衡性也很大, 有些学校成为大家追逐的热门学校, 有些学校则是“门前冷落车马稀”。
导致这种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一个因素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对地方重点学校的重视, 对非重点学校的漠视, 使得学校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并且忽视这种差距, 对重点学校越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越导致好的学校发展得越好, 不好的学校越来越不好, 使得家长不得不选择学校。
正是因为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学校才有好有坏, 进一步导致本应在义务教育阶段体现的教育公平性出现不公平。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导致“择校”的出现, 导致教育的不公平。但家长们希望公平, 如果现实是不公平, 那么家长只有靠自己的方法去追求现实中仅有的公平了, 那“择校”的产生便不言而喻, 而“择校费”只是限制人们都追求最好的学校的一种手段罢了。这又进一步致使教育不公平, 一步步地恶性循环下去, 使教育公平只剩口号, 存留下的只有越演越烈的择校现象。
(二) 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划分导致的择校。
虽然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 不应在义务教育阶段分重点校与非重点校, 但由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各级政府并没有将教育经费均匀地用于各个学校以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而是出于快出人才的特殊要求,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在发展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实行重点学校制度。至今这种现象并未得到妥善的解决, 在家长心目中, 依然存在着重点校与非重点校。很显然, 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谁不会让孩子重点校就读呢?这也是产生“择校现象”的原因之一。
(三) 家长高期待值。
现今社会,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家长在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同时, 能有更多的余力关注孩子的教育, 谁都希望把最好的给孩子, 让孩子一路顺利, 念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最好的高中直至最好的大学, 这种心理是盲目的, 是导致“择校问题”的原因之一。
二、解决小学阶段择校问题的策略
(一) 加强基础薄弱学校建设, 促进学校均匀发展, 缩小学
校之间办学水平上的差距, 是缓解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矛盾的治本之策。
《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明确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 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 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家长之所以择校, 是因为本学区内的学校不好, 而其他学区的学校好, 所以, 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门应尽量缩小学校间的差距, 学校间的差距不大, 家长也就没有必要舍近求远念其他学区的学校了。而加强基础薄弱学校的建设, 不仅需要国家的帮助, 更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这些学校需要在地方政府的带头帮助下、重点学校的扶持下, 从领导班子到教师队伍、从教学资源到教学水平, 在合理的规划下, 进行整体提高。
1. 实行校长流动制。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校长的形式作风会融入到学校的行政建设中, 成为学校的风格特色, 所以一位优秀的校长是成就一所好的学校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说, 好的学校必有一位好的校长。为了缩短学校间的差距, 从领导做起, 就要实行校长流动制, 以此缩短领导水平之间的差距。
2. 实行教师流动制。
师资是学校最主要的教学资源,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建设优秀学校的保障。实行教师流动制, 让优秀的教师到一些发展得不好的学校授课, 带动那些发展得不好的学校的教师, 学习优良的教学经验及技术, 从整体上提高学校的师资水平。
(二) 加大国家的投入力度, 保证公办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义务教育主要是政府行为, 政府投入是学校教育经费的主渠道。当地政府要加大对地方教育的投入力度, 切实承担起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目前学校教育经费的投入远远达不到规定的比例, 所以, 政府要保证教育经费的稳定程度, 切记不能对学校的发展有偏向, 尤其对那些发展得不好的学校, 更应该加大力度投入, 有力地带动较弱的学校的发展, 使地方的各个学校均衡地发展。另外, 学校教育经费的不足是整个国家发展的现状, 所以政府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用于学校的发展, 如政府可以动员企业对于教育的投入, 教育捐款等;而学校在自己能力的允许的条件下, 也可以自行进行产业化管理以增加学校的经费来源。
(三) 加大政府的行政力度, 严格控制“择校”现象。
在目前的状况下, “择校问题”是不可能被完全消除的, 但是各级政府可以加大行政力度, 制定相关规定, 以控制现在择校愈演愈烈的状况, 防止择校的进一步泛滥, 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 有步骤地削弱择校现象, 争取做到抑制择校的出现。如于2002年开始对择校生实行的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的“三限”政策, 虽然并未消灭择校现象, 但却使得日渐猖獗的择校现象受到了有效的抑制。
值得注意的, 在制定硬性规定的同时, 地方政府要做到定期检查, 防止“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现象的出现, 并且制定严格的惩罚制度, 加大惩罚力度, 以控制“择校”现象。
(四) 加强对家长的思想教育。
家长对儿女的期待值过高, 是导致择校现象的另一原因。所以, 当地政府应针对这种现象对家长进行思想教育, 使家长明确, 选择学校应适合孩子自身的发展, 并有利于孩子的健康, 还要让家长明白, 进入好的小学就读并不是考入大学的决定性因素, 孩子学习的水平决定因素是取决于孩子自身, 这样从家长入手, 让家长端正态度, 进而减轻择校问题。
参考文献
[1]黄志军.关于择校问题的比较研究[J].教学与管理, 2006, (3) .
[2]严云芬.中小学择校问题的理性思考[J].教育学原理, 2005.
【义务教育择校费问题】推荐阅读:
择校与义务教育08-02
从义务教育性质出发思考问题07-0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国检相关问题汇总10-03
免费义务教育07-18
民办义务教育05-26
区域义务教育06-16
城乡义务教育06-22
义务教育师资08-16
强制义务教育10-05
农村义务教育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