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策略分析论文(精选12篇)
商业银行经营策略分析论文 篇1
商业银行在西方国家已经有了300多年的发展历史, 在西方金融体系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全方位的服务及完备的管理体系是其他任何类型的金融机构都无法替代和比拟的。加入WTO后的中国金融市场正在逐步实现全面开放, 国外商业银行的进入和竞争已成为中国银行家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面对虎视眈眈的外资银行, 中国银行业如何改善自身的经营管理以适应新的挑战已成为决定未来中国金融业格局的关键。
一、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式的特点与趋势
近二三十年中,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使世界各国, 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商业银行的生存环境也因此而变化。为适应这一系列的变化, 保持自身的市场地位, 商业银行主动进行了经营策略的调整, 目前, 西方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方式上表现出三个突出的特点和趋势:
1、金融服务电子化、网络化趋势明显
1995年10月18日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在美国诞生以来, 全球网络银行业务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据美国一家研究机构的调查, 目前有超过40%的美国家庭采用网上银行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网上银行利润占银行利润总额的比例达50%以上。在西方其他国家, 网上银行也同样得到了迅速发展。网络银行之所以能够以如此之快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起来, 主要是因为它作为一种依托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而兴起的新型银行服务, 与传统商业银行服务的方式相比在成本控制、资源共享和服务个性化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利用这些优势, 西方商业银行得以大范围的拓宽和开辟新的服务领域, 积极开拓包括证券、保险、信息咨询、家庭理财等在内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便捷的网上双向交流使银行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主动行销, 顾客足不出户就可以与客户经理做一对一的交流, 获得投资理财分析甚至还有专门为自己设计的新式金融产品。
2、零售业务成为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批发市场始终是金融机构最大的利润来源, 然而随着证券业务的发展, 直接融资比例的逐步提高,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 西方国家批发银行业的激烈竞争和有限的增长前景, 迫使银行家们重新审视零售银行业务, 希望从零售银行业务中寻求利润的扩张。近年来, 银行与私人顾客之间的关系不仅是一种存储关系, 而且是一种全面金融服务的关系, 这种关系集储蓄理财、消费贷款、委托咨询于一身, 涵盖了储蓄、融资、投资等各个方面, 这种变化不仅有助于银行资产及客户结构的优化, 还能为银行自身带来稳定的收入。为适应这一系列的变化, 西方商业银行做出了全力扩展零售银行业务的战略选择, 无论是在新产品的研发、市场的拓展, 还是在组织机构设置、人员培训方面都主动向私人业务倾斜, 对个人的金融服务质量和数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能够为私人客户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便利的金融超市在西方各国已经成为一家银行形象的标志。
3、扁平式的组织机构逐渐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体制的普遍选择
完善合理的管理体制是任何一家企业在市场中求得生存的必要条件, 近年来, 为适应环境的变化, 应付激烈的市场竞争, 国外商业银行普遍推行了扁平式的组织机构。以英国的标准渣打银行为例, 其业务部门划分为对公、零售和资金三大块, 三大业务都设有管理总部。从管理体系上看, 总行主要通过三大业务总部对分行实行分权管理, 分行基本上实行独立核算, 但在业务发展上接受三大业务总部的指导。这种组织结构通过分行和专业线的双重管理, 一方面发挥了分支机构地的经营主动性和积极性,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总行对各级机构的监控,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资产负债管理、资本金管理、表外业务管理、金融新产品营销等成熟的管理方式和运作机制, 建立了严密的风险管理内控制度, 各项业务操作手册化、规范化, 聘任、分配、晋升等制度科学化, 充分发挥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优秀人才的创造性。
二、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与管理方面与国外同行的差距
我国的商业银行改革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独立自主的经营管理权越来越大, 风险意识逐渐增强。为了缩小与国际大商业银行之间的差距, 使自己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资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特点纷纷仿效国外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方式进行了自发的改进, 服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 中资商业银行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仍与国外同行存在较大的差距。
1、成功的网络银行需要有全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体制, 而这正是目前我国银行业所缺少的
服务经济的核心理念是“客户导向”, 一切营销策略的目的都是追求“客户满意”。这些在发达国家网络银行营销战略中已居于主导地位, 而目前我国网络银行多数依然是“银行导向”的理念, 认为“雄厚的财力+最新技术=优秀的网络银行”, 产品技术的开发也过多注重于银行同业竞争以及树立银行科技化形象的层面, 真正落实到“客户导向”方面经营理念的非常少。再从管理体制来看, 现阶段我国的一些网络银行却继承了其母体———传统商业银行———等级严格、层次较多的金字塔式管理结构, 无形之中加长了从市场信息反馈到经营决策调整的信息流传递路径, 钝化了网络银行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 长此以往势必对其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2、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提高和金融消费意识的增强, 我国的个人金融服务市场中一个庞大的需求方正在迅速形成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敏感地意识到这一点, 纷纷将个人金融业务列为业务发展的重点, 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同时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1) 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拘泥于“为客户提供什么”而不是“客户最需要什么”, 因此, 客户只能被动地接受各商业银行雷同化的金融产品和经营方式。 (2) 各商业银行只注重单方面的产品研发, 相关的业务咨询、功能介绍、金融导购等服务严重滞后, 更没有一套完整的竞争性营销策略和品牌发展战略, 营销的组织体系也显得较为松散。 (3) 我国尚未建立个人信用评估机构, 这种不健全的个人社会信用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金融业务拓展的深度和广度, 这对我国商业银行树立独立的企业形象和业务品牌非常不利。
3、管理体制落后, 机构庞大、低效是我国商业银行的通病, 也是妨碍我国商业银行走向现代化的主要障碍之一
国内商业银行目前大多仍实行金字塔式的垂直化管理体制, 一般有总行、—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分理处、储蓄所等多级经营管理机构, 在每一级机构中还有部、处、科、股等部门, 在组织机构上呈现很长的纵向管理链条。在这种组织体系下, 管理效率受到管理成本、信息沟通和管理者能力、员工素质的多重制约难以有效提高, 而管理效率的低下又直接造成了国内商业银行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 无法准确跟踪客户需求方向的转移。另一方面, 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按部门设立, 形成职能群体, 虽然每—个职能群体只从事整个业务流程的一部分, 但对这些部门来说却是工作的全部, 完整的业务流程常常被分割得支离破碎, 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
三、我国商业银行应采取的对策
国外商业银行发展的成功经验虽然无法解决国内商业银行的面临的根本问题, 但对其在竞争中谋发展却有着很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因此, 我国商业银行应当从战略的高度着眼, 通盘考虑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另一方面以合作的方式争取时间, 多学习外资银行的成功经验, 一方面结合自身特点和本土优势, 尽可能地扬长避短, 才能摆脱坐以待毙的被动局面, 为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取到一块生存空间。
1、国内各商业银行在发展网上银行业务的过程中应转变经营理念, 打破行际壁垒, 谋求共同发展
网络时代, 银行业以获取信息能力、拥有信息量及分析处理信息为客户提供及时、便利优质金融服务的能力作为衡量优劣的标准。一方面, 各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合作集中有限的资金、技术资源, 加强对网络技术的研究, 尽快取得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网络银行核心技术, 以减少我国网络银行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选择风险, 跳出“追赶陷阱”。另一方面, 在网际互联网的建设中, 国内商业银行可以在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的统一规划指导下建立起能够共通共享的强大技术平台, 为网络银行的发展提供一个较高的技术起点。
2、中资银行应开阔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思路, 建立以
客户为导向的个人金融业务营销机制, 向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个人金融产品
国内商业银行可将所有客户分为重点客户和一般客户两大类:对于重点客户可以提供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金融业务;对于一般客户则应进一步发展代理收付等低费用、低风险的实用性金融业务。同时, 银行还必须注重金融产品的全程维护和售后服务的质量, 加强品牌建设, 推出有竞争力的个人金融业务品牌, 根据客户的消费能力度身定做金融套餐, 实现存款、贷款、支付、汇兑、结算、投资、保险、理财等“全程式”服务。
3、加快个人金融业务网络化的进程
网上银行业务与私人金融业务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以“客户为导向”, 将每一个客户从大众消费整体中分离出来, 并为之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利用网络技术银行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打破传统的部门局限, 综合客户信息, 分析客户消费习惯、投资偏好, 从而在低成本条件下为客户提供极具个性化的高附加值金融服务。同时, 网络技术也有助于银行间个人信用信息的共享, 减少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解除银行开展私人金融业务的后顾之忧。
4、改革银行管理体制, 整合内部流程, 重塑国内商业银行形象
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国内商业银行必须加快改革的进度, 借鉴国外商业银行成功的经验, 改革管理体制, 进行“银行再造”。国内商业银行目前应建立以客户为主的管理体制, 推行扁平式的组织机构, 减少管理环节, 重新划分业务部门的职能, 将银行的金融服务职能综合化, 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同时, 对银行运作过程进行科学梳理, 把各部门的生产要素按最自然的方式重新组合, 实现真正科学的集约化, 达到让客户满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金伦.加入WTO与国有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的调整[J].投资研究, 2000. (07) .
[2]姜建清.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管理问题研究[J].金融研究, 2001, (09) .
[3]王月霞, 熊良俊, 李强.金融取胜之道[M].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9.
[4]陈启清.宏观调控与商业银行的策略选择[J].中国金融, 2004, (19) .
商业银行经营策略分析论文 篇2
2008-12-31 10:21:32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网
[摘要] 银行操作风险在我国是仅次于信用风险的金融风险,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频繁暴露出各种操作风险,严重影响银行的稳健经营。本文从新巴塞尔协议对操作风险的界定和具体形式出发,通过对我国商业银...[摘要] 银行操作风险在我国是仅次于信用风险的金融风险,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频繁暴露出各种操作风险,严重影响银行的稳健经营。本文从新巴塞尔协议对操作风险的界定和具体形式出发,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实际情况的分析,揭示出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在操作风险管理和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防范与控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具体对策。(中经评论·北京)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和金融行业竞争程度的加深,商业银行的风险越来越大。风险管理越来越受到金融机构的重视。科学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一方面可以保证金融机构健康、持续地运行,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防范风险的资金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操作风险的日益严重,使商业银行即便达到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也可能因为操作风险而陷入经营困境,甚至导致破产。人们开始关注操作风险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地位和影响。新巴塞尔协议首次将操作风险纳入银行资本计量与监管范围,并且要求金融机构为操作风险配置相应的资本金水平。这标志着操作风险已成为商业银行风险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部分。但迄今为止,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仍然问题颇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滞后。特别是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因操作风险造成的案件层出不穷,损失相当惨重,严重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2007年1月1日,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与国际商业银行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因此,研究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对策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界定及具体形式
(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界定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正式定义是:由于不正确的内部操作流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通俗地讲,就是银行因办理业务或内部管理出了差错,需要对客户做出补偿或赔偿,以及由于内部人员监守自盗,外部人员欺诈得手,电子系统硬件软件发生故障,网络遭到黑客侵袭,通信、电力中断,地震、恐怖袭击等原因导致损失的银行风险,被统称为操作风险。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操作风险的定义,既是近年来国际金融界日益注重操作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现,同时也是从全面风险管理和保持银行体系稳定的角度对操作风险管理的新要求。
(二)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具体形式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有多种具体的表现形式,根据商业银行的特征和运行规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主要有以下主要形式:
1、组织风险。指商业银行由于组织机构设置以及组织控制失效或低效,产生操作风险,使实际效果偏离预期目标的可能性。组织风险包括治理结构、文化、沟通、项目管理、外包、持续经营和安全等方面的风险。此类风险主要由于管理层的变化、项目管理行为、企业文化和沟通等方面原因引起。
2、管理风险。指由于管理人员以及管理职能失效,产生操作风险,使实际管理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加强管理是控制操作风险的有力手段,在商业银行的运行过程中,管理人员舞弊、管理制度缺陷、管理技能下降等,都会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失效或低效,从而引发操作风险的产生。
3、技术风险。指由于技术工艺、设备及手段等不完备或失效引发操作风险,从而使得
技术控制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计算机及网络系统在银行业的应用,在便利普及用户同时,风险也不断增加。
4、法律及制度风险。指由于国家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商业银行制度缺陷,造成商业银行或他人资产损失的现象。
5、外部风险。包括实际环境、诉讼和欺诈等导致的风险。风险来源于欺诈或外部机构对本公司的起诉以及机构及其代表缺乏人身安全等。
(三)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因素分布
综合来看操作风险是一个非常复杂和难以把握的风险,国内的操作风险主要集中在违法行为(31%)、流程设计不合理(26%)、外部欺诈(22%)和操作失误(10%)这四个方面,其中最大比例的是违法行为,也是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一个显著特点。引发操作风险的因素分布除此四个之外还有越权行为、系统失灵、突发事件等。可见,操作风险存在于商业银行所有产品、所有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所有机构和岗位的人员都是操作风险的控制对象。操作风险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对操作风险的管理首先应该是对人的管理、对流程环节的管理。
二、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在改制过程中,由于缺乏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产生了大量的操作风险案件,给国有资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滞后于形势发展。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和金融管制的放松,同时金融创新层出不穷,操作风险的类型不断演变,我国商业银行原有的管理模式难以紧随这种环境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而且,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尚处于初级阶段,与国际活跃银行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并且存在着一系列认识上和管理上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操作风险管理理念亟待更新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疏于操作风险管理。无论是制度规则、认识水平都比较低,尚未将其视作一个独立的风险来认识,既不了解操作风险的内涵,也不掌握操作风险的边界。将操作风险仅仅停留在内控和审计的层次上,从未量化计算度量。银行内部缺乏严格的风控机制,对引发操作风险的行为没有给予及时有效的责任追究。
(二)操作风险管理框架亟待健全
国内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尚处于定性管理阶段,依赖专家管理,主要手段是质量控制。普遍没有建立起操作风险管理系统,对如何定量计算分析操作风险知之甚少,在开发和运用操作风险的资本分配模型上基本属于空白。国内目前采用的操作风险管理手段和方法基本上难以反映本行操作风险的总体水平和分布结构,与国际上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操作风险管理差距不小。另外,内部审计部门权威性不强。我国很多银行几乎都将内部审计部门作为操作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但在权限上又与其他部室平行设置。其权威性的不足致使对总行、分行层面的稽核监督难以开展。
(三)操作风险控制体系亟待完善
大多数银行往往没有形成针对操作风险的统一的政策标准,各职能部门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协调。总分支行制下的直线职能制削弱了内控力度,各级负责人横向权力过大,为操作风险的发生提供了空间。
(四)操作风险管理手段亟待加强
一是内部稽核形式化问题严重,问责制没有威慑力。二是电子化手段缺乏,内控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三是操作风险的数据积累不足。由于产权和信息披露制度的原因,银行不但没有压力披露操作风险事件,相反却有主动隐藏风险事件的动机。另外,由于社会诚信机制不健全,行业数据和公共外部数据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也影响到风险计量和管理决策。
三、我国商业银行加强操作风险防范和管理的策略分析
鉴于我国金融业目前对操作风险的认识和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对操作风险的特征和现状尚缺乏清晰的认识。当前还没有一种办法能够覆盖并有效识别和控制各类操作风险。因此,应当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出发,重新对操作风险进行认识,并不断建立健全操作风险防范和管理机制。
(一)建立全新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
我国商业银行须逐步构建符合新巴塞尔协议的金融风险管理机制。首先,银行应完善自身的运作体系。这种运作体系是建立在明确的产权关系、科学规范的现代银行制度以及合理的治理结构基础上的。同时,需要不断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工作,改善管理水平,提高银行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其次,接受银监会的监督管理。最后,接受来自市场上的存款客户、投资者和有关债权人的压力。这其中,银行信息披露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
商业银行最大的操作风险往往在于其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失效、不当管理或运作习惯,而这些都属于银行可控范围内的内生风险。所以,首先要健全内控制度,从制度上保证每一种可能的风险因素都有监控,每一种业务都有管理规范,形成有效的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其次,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和风险报告系统,对银行各项业务进行实时监控。最后,在有效的常规管理的基础上,银行应针对突发事件制定具体的应急措施。
(三)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经济资本约束
经济资本是相对于监管资本而言的,是一种最后的保障机制。它需要对风险精确度量,但在实践中这是最薄弱的环节。巴塞尔委员会考虑到目前银行的实际风险管理水平,要求使用初级度量法提取监管资本。伴随着对操作风险研究的深入,度量法应用的拓展,银行应当根据自身业务及管理程序的特点,建立使用的模型,是自己的历史数据,计算出自身操作风险所需要的经济资本以抵补损失,这样可以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
(四)通过采取风险转移的措施缓解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
风险转移是指企业将损失事件以一定的费用转移给外部团体或者通过改变资本结构来抵御风险。风险转移的具体形式包括互换、对冲、保险、担保、合约、证券化和项目融资。改变资本结构的具体措施可以是提供更多的资本、降低债务水平、降低操作杠杆、经营分散化、自我保险等。操作风险缓释是指金融机构采取如抵押、担保、金融衍生品等风险缓释工具,或者采取保险、融资等手段所实施的风险转移技术。
(华北金融,齐国宝)
中国商业银行跨国投资策略分析 篇3
【关键词】 并购;新建投资;SWOT
一、引言
在中国加入WTO以前,国内商业银行只有中国银行形成了可以称之为网络的海外分支机构体系。中国加入WTO之后,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各大国内商业银行开始实施其国际化战略。
二、并购的SWOT分析
1.我国银行业跨国并购的优势因素(S)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中国银行业依托巨大的国内市场发展起了几家有强大竞争力的大型银行集团,他们的核心竞争优势就是规模大和国家雄厚的资本支持。
2.我国银行业跨国并购的劣势因素(W)
一是缺乏跨国并购经验。面对拥有长期丰富经验的国外资本运作高手,中国银行业往往在投资组合策略、资本结构、资本运营等方面显得稚嫩的多,容易造成投资价值评估不当、并购成本过高、效益不好的后果,影响中国银行业跨国并购战略的实施。二是缺乏并购战略所需人才。中国银行业实施跨国并购,相关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全方位的,包括基本的外语人才、熟悉并购市场运作的操盘人才、具有国际化思维、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并购战略的高层次并购、管理人才等。
3.我国银行业跨国并购的机会因素(O)
一是全球化及银行国际化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各国经济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依存度普遍提高,有关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法规进一步趋向宽松和自由化,从而为跨国并购投资创造了更为宽松的体制环境。二是人民币走强和外汇储备的持续攀升。人民币升值会使中国银行业更大规模的对外投资,因为人民币的升值,意味着以人民币计价的海外资产价格将下降,使得中国银行业能以更少的代价获得国外银行的资产。我国外汇储备的激增,使得政府放宽资本项目用汇限制,这势必给跨国并购注入了更强的力量。三是次级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降,并且国外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也希望从海外获得股权融资以应对风险。
4.我国银行业跨国并购的威胁因素(T)
一是整合风险。并购外国银行后并不意味着成功,跨国并购中更重要的是并购后的整合运作,包括产品、技术、市场战略、管理情况,本身就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而并购对象常常美化其信息,以获得更高的估值,这就增加了估值的难度。另外,还有协同价值的不确定性。并购所带来的协同价值取决于市场发展趋势、客户对并购的认可度、新运作模式的可行性等多个方面。二是东道国的民族意识和政府干预。西方发达国家和亚洲一些国家对中国银行业戒备心理越来越强,不断散布“中国威胁论”,处处设置政治、经济、技术方面的限制。中国银行在跨国并购中除了要面临竞争对手的竞争压力,还要面对并购对象所在国政府、议会、法律所设置的种种非经济性障碍,以及民众的抵制情绪。
三、新建投资的SWOT分析
1.我国银行业新建投资的优势因素(S)
一是跨国投资中中国银行业选择新建投资方式的主要优势在于中国银行机构在国内的发展基本上都是新建投资,因此中国银行对此种投资方式有丰富经验,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大批懂行的人才。二是整个中国文化适合于新建投资方式。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倾向于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相反,中国文化对并购加入的企业及其员工缺乏由衷的信任感。
2.我国银行业新建投资的劣势因素(W)
一是企业文化相对来说过于封闭。企业文化是在企业运营中长期积累形成的,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而且难以复制和难以转移。因此,该缺陷可能是目前国内银行业跨国新建投资中遇到的最大障碍。二是中国银行业核心竞争力不足制约新建投资。因为新建投资和并购活动实质是银行能力和资源的扩张和获取,其中通过新建投资的方式,使企业核心能力在企业内部得到扩展和传播。这样的话,中国银行业核心竞争力的不足就会阻碍其通过新建投资方式扩张。
3.我国银行业新建投资的机会因素(O)
一是整个世界范围内金融监管的放松。随着金融自由化理论的影响日益强大,大多数国家已认定本国金融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金融市场的自由化。二是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及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接受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从而使中国银行业的对外新建投资不再像以前一样因国有企业因素受到严格管制,甚至排斥。
4.我国银行业新建投资的威胁因素(T)
一是新建投资会加剧所在国银行业的竞争压力,从而更易引发所在国同行的反对。并购与新建投资的区别之一就是并购仅仅是对于市场存量的一个调整,而新建投资则会直接增加市场中的供给。随着市场供应能力的增加,市场趋向饱和,市场竞争逐步加剧。由于所在国同行会受到更大的竞争压力,从而会通过各种手段阻挠其他银行的进入。二是异地文化和法律的差异。新建投资完全是母公司一手创办,需要从无到有的开展所有业务,因此,相比并购而言,需要银行用更强的异地适应能力,更审慎的构建本国雇员与当地雇员的关系。
四、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银行跨国投资是选择并购还是新建投资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银行自身的实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的强弱;银行在以往跨国投资中积累的已有经验及自身人才储备;母国与目的国的金融监管状况及对待外国投资的态度;自身的企业文化与目的国的文化、法律环境。
参考文献:
[1]冯嗣全.银行国际化的路径选择:跨国并购抑或新设投资[J].当代财经,2003(12)
[2]姚战琪.跨国并购与新建融资[J].财贸经济,2004(1)
[3]许南.从并购路径看商业银行跨国经营[J].金融论坛,2005(1)
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分析 篇4
(一) 样本数据选取。
本文收集了16家上市银行 2012 年年度财务报告数据, 16 家上市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宁波银行、浦发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选取反映银行绩效的多个指标。
(二) 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16家上市银行2012年所提供的财务报告为依据, 将众多数据指标进行分类、整理从而得到本文的指标体系, 具体如表1所示。
二、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综合评价
首先应用KMO和Bartlett’s test检验, 看是否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运用 SPSS18.0 运行可以得出 KMO=0.566>0.5, 0.566 虽然稍微偏低一些, 但这与样本数量偏少有关, 因为一般要求样本数量为财务变量的5~20 倍;Bartlett 的球形检验对应的尾概率小于 0.05, 也可以表示适合做因子分析。然后对数据进行正向化及标准化。
通过运用SPSS的回归法得到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由此得到12个指标的4个因子得分表达式和各上市商业银行求综合得分的表达式。
通过以上的因子得分方程以及各标准化数据, 得到各上市商业银行各因子得分以及综合得分, 见表2。
三、分析结论
(一) 各因子得分排名分析。
一是从第一因子排名情况看,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排在前三位, 表明这三家银行的规模实力和未来的业务增长能力均高于其余上市银行。这与其成立较早, 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与积累是分不开的。同时, 国家控股的5家商业银行列居前位, 这说明虽然银行业发展迅速, 新兴商业银行层出不穷, 但主要的商业银行还是5大国有银行。 二是主因子F2主要反映了上市商业银行的获利能力及抵御风险的能力, 从这个角度看, 兴业银行、北京银行、工商银行、浦发银行和南京银行列居前五位, 从数值上看, 兴业银行的投资收益得分是南京银行的一倍, 说明投资收益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而且, 前五名里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只有工商银行一个, 可以看出2012年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不是很好。 三是按照成长因子 (F3) 排序, 宁波银行、中信银行、南京银行位居前三位。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分别列居后三位。宁波银行作为1997年成立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2012年的数据显示其在较低风险的情况下, 未来的发展能力较强。华夏银行从2012年的数据看, 其发展能力最差, 但其在调整经营策略之后, 各业务方向均有较大改变, 在调整完美之后, 其成长能力会有更好的预期。
(二) 综合得分排名。
从综合排名看, 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分别列于前几位, 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以及中国银行分别列前三位。华夏银行、平安银行和宁波银行位于后三位。由于综合排名中, 因子F1所占的全数比较大, 所以综合排名在各银行规模方面考虑的较多, 因而五家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排在前五位。工商银行作为排名第一位, 其规模最大, 盈利能力位于第三位、成长能力位于第三位、运营能力位于位于第五位, 可以说其各方面都比较好, 在规模方面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所以, 其位居第一当之无愧。浦发银行在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中排名第六位, 是全国性商业银行排名最靠前的, 其规模和营运能力分别位于第四和第六位, 虽然其发展能力和营运能力排在了十一和十二位, 但是其规模大、盈利好还使其有一个比较好的综合实力。在地方性商业银行中, 北京银行排在第一位, 在总的排名中位于第八位。其规模虽然小, 运营能力也较差, 但以优异的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还是处在16家上市商业银行综合排名的一个中间位置。而综合能力最差的华夏银行, 在盈利、成长、运营方面都处于劣势, 只有在规模方面还可以, 因此也只能位居最后了。
摘要:本文利用2012年年度财务数据, 从众多有一定相关关系的财务指标中选取, 从而构建中国上市银行经营绩效评价体系, 运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方法, 对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规模大小、盈利性、运营效率以及成长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是综合实力最强的三家银行。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和宁波银行是业绩较差的三家银行。
关键词:商业银行,因子分析,经营绩效
参考文献
[1].郭翠荣, 刘亮.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J].管理世界, 2012
[2].宋侃, 朱金凤.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J].Scientific Research, 2012
[3].郭琳燕.基于因子分析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J].研究山西科技, 2012
搜房网商业模式及经营策略分析 篇5
20098888(学号)XXX(姓名)XXX(专业)
1、公司简介
主要包括公司网址、首页页面、创办时间、创始人、经营业务类别、主要发展阶段
2、商业模式分析
2.1 提供的产品及服务
2.2 目标客户分析
2.3业务流程的描述
2.4所需资源的列表
2.5 企业供应链的描述
2.6期望收益(收益模式)
2.7经营成本分析
3、经营策略分析
3.1 组织结构
3.2 公司发展战略
3.3市场营销策略
4、发展建议
要求:先在论坛备选清单(http://,以附件方式提交,邮件的标题和文件名相同,为“XXX(学号)XX(姓名)XX(公司名)网络商务模式及经营策略分析”。如果附件较大,建议压缩后发送。
邵兵家
商业银行经营策略分析论文 篇6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成因 策略
一、引言
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最古老的风险之一,也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的损失的可能性。收益与风险的不对称性、非系统性、数据稀缺性是信用风险的基本特征。银行信用风险基本上包括信用违约风险(Default Risk)和信用息差风险(Spread Risk)两大类型。信用违约风险是指在商业交易中由于交易一方的违约,使交易另一方应得的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减少而遭受损失的风险。信用息差风险是指在商业交易中,交易一方信用质量的变化(包括违约)使交易另一方应得的预期现金的现值面临不确定的变化而带来的风险。
当今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银行危机的困扰,我国也不例外。虽然我国还没有出现大量银行倒闭,但存在单个银行危机,存在银行经营危机,国有银行已经出现了不良资产比例过高,资产流动性差的高风险症状,银行危机是我们当前必须面对的现实。本文深入探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并提出控制的策略。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
从经营的业务范围来说,商业银行存在信用风险有其一般性的成因,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产生也不例外;从我国经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又有其特殊性的一面。因此,笔者从一般性和特殊性两个角度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一般性成因
(1)信用风险的广泛存在性。现代经济是契约式经济。随着金融的不断发展,金融产品不断创新,导致了信用的不断扩展。由于现代信用的大量使用,信用风险存在于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中。信用风险产生于市场经济中交易的双方,当交易双方采用非现金交易时,即采用了信用的支付方式,同时面临着交易对手违约的风险,所以说信用风险具有社会的普遍存在性。就本文所研究的银行信用风险来说,主要是存在于银行的信贷过程,银行每发放一笔贷款,就承担了来自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并且一直持续到贷款被收回。
(2)信用活动的不确定性。信用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主要还是源于信用活动的不确定性。现代经济活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偶然性,导致人类进行社会活动时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性。社会活动的不确定性是形成风险的主要原因。在信用活动中,不确定性包括外在不确定性和内在不确定性两种。外在不确定性来自于经济体系之外,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随机性、偶然性的变化或不可预测的趋势,如宏观经济走势、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政治局势、技术和资源条件等等。一般来说,外在不确定性对整个市场都会带来影响,所以,外在不确定性导致的信用风险等金融风险又称为系统风险。内在不确定性来自于经济体系之内,它是由行为人主观决策及获取信息的不充分等原因造成的,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例如,企业管理能力、产品竞争能力、生产规模、财务状况、信用品质等的变化都直接关系着其履约能力。内在不确定性产生的风险又称为非系统风险。
(3)交易双方的信息非对称性。信息非对称性是指交易的双方信息了解的程度不一致,其中某一方知道另外一方未知或无法知道的信息。在金融投资活动中,对称信息是相对的,信息非对称是普遍的,由于存在信息搜寻成本和监督成本的问题,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银行都不可能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充分了解,即掌握企业经营状况的完全信息,因而各国都存在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技术性不良贷款。我国的信息非对称问题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商业银行与监管机构的信息非对称问题,在我国金融市场中,被监管方(商业银行)一般乐于汇报好的业绩和消息,而回避对自己形象不好的坏信息,这些坏信息就会不断的积累起来,最后放大,从而演变成不可弥补的风险,监管机构由于不能充分掌握这些信息,因此也没能及时采取化解风险的措施,这将导致商业银行的倒闭;另一方面是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非对称性,银行贷款发放之后,信贷资金纳入企业资金循环,企业对于自身资金的运营状况掌握充分信息,但对于银行来说则产生“灰箱”效应,对于资金运营情况的信息处于劣势地位,有的企业随意篡改会计报表,提供对自己有利的项目论证和有关数据,有些甚至提供虚假材料和虚假证明以骗取银行的信用,有些企业随意更改贷款用途。
2.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特殊性成因
(1)经济改革与体制转轨的大背景。在经济转型时期,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金融工具和企业体制改革的“润滑剂”,因此商业银行在很大程度上被政府的政策所左右,商业银行贷款的去向要符合政府的政策,要有利于经济的改革,这就出现了很多政策性贷款,出现了职能管理和商业经营界限的模糊,往往过多地从管理职能、政策性业务和社会效益出发,而削弱了经营职能商业原则和对银行的自身效益的追求,导致在不同程度上出现负债不计成本、资产不计收益、经营不计盈利等现象,因此,银行很难从自身的经营要求出发,通过调整经营方向,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减少、降低信贷风险,提高经营效益,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另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尚处初创阶段,直接融资发展缓慢,银行系统在金融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这就造成企业对银行严重依赖,企业资金来源大多数是通过银行间接融资,这就使得银行的大部分资金变成了企业的生产周转资金,沉淀在企业内,导致银行与企业之间形成“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局面。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产业体系逐渐萎缩,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很多企业都资不抵债,基本丧失了还款能力,这就使银行不良资产加大,增加了银行经营的风险。
(2)失信的成本—收益不对称,缺少失信惩罚机制。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缺少有效的违约惩罚机制,法律法规也尚未健全,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执法不严现象较严重,这使得市场的经营主体在衡量失信的成本—收益时出现不对称现象,失信的收益远大于失信的成本,因此有些企业或者个人出现有钱不愿还的现象,这在某种意义上激励了违约的发生概率。
(3)商业银行自身管理机制不完善。商业银行长期以来管理体制不合理,制度不健全,信贷规模多年来沿用计划经济时期单纯按行政区域和各地方经济发展指标,实行机械分配,而没有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择优放贷。贷款评估质量不高,审批不严。对贷款企业在市场的位置和发展前景,企业的资信状况调查不够深入,审批制度只在分析报表和文字,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监管机制,即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审贷分离制度,商业银行都重贷轻管,对企业贷款后很少进行跟踪检查贷款的使用和企业的效益,不能及时发现企业不良贷款滋生的苗头,无法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和对策,减少不良贷款。
(4)商业银行内部没有科学的风险控制方法。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大多都有一套比较科学的风险控制方法,而且还有比较权威的专业信用评级机构定期对企业进行资信评级。现阶段,我国的金融机构尚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对贷款的评级还停留在以专家判别法为主的定性分析手段,先进的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还没有在我国应用起来,这种定性的风险控制方法受人为的因素影响较大,而且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制度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控制策略
为了有效的防范及控制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明晰银行的权责。真正实现政银分离,使银行能够自主经营,减少银行的行政负担,消除企业的依赖心态。银行只有在以经济效益为原则的前提下,才能尽最大努力规避风险。
2.建立健全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机制,加强对信用风险的全程动态监控。一是制定适当的内部信用风险管理程序,明确贷款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完善审贷分离制度,建立科学的信贷决策体系。二是建立强有力的内部控制稽核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三是建立信用风险预警机制,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信息机制对信用风险进行全面监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实行定性预防与定量监控相结合的管理。
3.健全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对于债务人的违约,通过行政立法的手段进行有效的控制,完善有关的惩罚机制,各有关执法部门应积极配合,做到严格执法,这样就能产生一种警示效应。
4.建立良好的信用文化。一方面,在整个社会背景下,宣扬儒家的诚信文化,使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将失信扼杀在萌芽中;另一方面,商业银行本身也应该将信用文化从最高层开始渗透至整个组织,影响组织内的每个人的行为,使银行内部员工形成一种以诚信为宗旨的工作态度。只有当一种良好的信用文化根植于银行,融入银行的血液中,各项制度、方法、组织体系才能发挥应有的效能。
参考文献:
[1]吴 冲 吕静杰: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成因分析.企业经济, 2004(1)
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 篇7
一、加强同业合作, 完善征信体制, 共同防范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的防范需要加强银行间的密切协作。金融同业间必须统一认识, 消除障碍, 把防范和制止逃废银行债务行为视为保证银行经营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共同责任, 认识到信用危机所带来的危害, 共同形成维护银行债权“统一战线”, 共同制定制裁措施, 统一行动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
1.建立健全银监会和“金融同业协会”监管职能, 明确职责, 制定统一打击逃废债措施, 定期调查、交流、通报情况, 对制止、打击逃债行为不力的金融机构, 制定、落实联合制裁措施, 对疏于管理、无视、隐瞒、纵容, 甚至参与企业、个人逃债行为的机构可采取警告、行业通报、经济处罚及取消对该地区银行分支机构的授权等制裁措施, 确保金融同业通过强化职能, 严厉打击不守信用、恶意悬空、逃废银行债务行为。
2.建立和完善征信体系。征信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提高信贷市场信息共享程度, 降低贷款机构收集信息的成本, 提高信贷市场效率, 进而防范金融风险, 促进经济增长。征信体系通过长期保存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记录, 使企业和个人过去的偿还历史对未来新的信用活动产生直接影响, 守信者得奖励, 失信者遭惩戒, 是约束企业和个人重合同、守信用的制度基础, 对形成良好的信用文化, 以及社会诚信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各金融机构应对所有贷款项目进行摸底调查, 对借款人 (包括企业法人及主要领导人情况) 的经营状况和市场前景、能否严格履行合同条款及清偿债务的意愿和还款能力、有否“信用污点”等情况进行完整记录, 并按“红”、“黑”两类建立信用档案, 并在“个人信用资信登记系统”和“借款企业资信查询系统”等征信系统上正确完整记载,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对有逃债和赖账行为的企业、个人及时公布在“黑名单”上, 以作警示。
3.步调一致, 加大打击逃债力度。应建立同业间公认的客户信用等级评审机构, 制定统一的客户信用等级评审标准, 避免在打击、制裁逃废债行为时认识不统一。发现借款人有信用不良或逃债倾向时, 及时提出警告并限期整改, 对纠正不力、无根本改观的应通报所有金融机构, 并一致采取制裁措施, 直至改正为止。
二、加强市场风险管理, 积极推进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是随着银行经营环境和监管法规的改变而演进的。在利率管制体制下, 商业银行利率管理的重点是合规性管理。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 商业银行利率管理的重点将逐步转移到对利率风险进行管理。
1. 确立并完善利率风险管理流程。
利率风险管理流程分为利率风险的识别、测量、处理、评价四个阶段。利率风险识别是指运用各种手段确定风险的来源、性质和发生时间。利率风险测量是指衡量风险的大小或风险发生的频率和幅度;利率风险处理, 是指在风险发生前或发生后运用各种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或幅度, 或化解风险造成的不利影响, 通常采取承担、回避、补偿、分散、转移等处理方法;利率风险评价是指对前三个步骤的评价, 通过科学的评价可以了解风险管理的效果, 纠正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确立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和重点。
2. 顺应利率市场化要求, 建立和完善产品定价体系。
针对利率市场化, 应加快建立产品定价体系, 以防范利率风险。其基本原则是根据客户给银行带来的收益、信用风险、期限长短、利率风险大小, 以及资金筹集成本和运营成本、劳动力成本等因素, 确定金融产品的合理定价。在此基础上, 建立金融产品内部报价机制。使分支机构了解金融产品的基本价格, 从而为客户服务提供成本基准。在提供金融产品报价时, 要注意不仅提供那些基本的金融产品报价, 如存款和流动资金贷款, 而且要覆盖全面的收益曲线, 包括那些超长期资产;不仅要提供常规金融产品, 而且要对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产品进行分析研究和价格界定。
3. 调整资产结构, 积极发展中间和表外业务。
与国外相比, 我行中间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 不仅业务规模小, 收入水平较低, 而且经营范围窄, 品种少, 服务手段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我国加入WTO以来, 外资银行陆续进入中国市场, 中间业务正成为外资银行最具竞争力的领域, 也恰恰是国内银行的薄弱环节。今后, 我们应该增强金融创新意识, 加快发展中间业务, 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减少对传统业务的依赖, 从而减弱利率风险的困扰。
4. 应用先进技术, 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在有效识别利率风险后, 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资产负债表结构, 缩小风险缺口或者通过金融衍生工具对冲利率风险。由于直接调整资产负债表结构操作起来比较困难, 而且使收益受到限制, 所以管理利率风险主要依靠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如远期利率协议, 利率期货和期权, 互换和互换期权, 利率上限、下限和双限期权等。各种金融产品作为利率风险的缓解技术都有其特有优势, 也存在各自的局限性, 如资金缺口管理适用于对利率变动走势能够作出准确预测的情况, 否则所形成的利率缺口将使银行面临更大的利率风险;利率期货主要用于规避资产净值变化, 而不适用于规避净利息收入变化;利率期权则可以防止净利息收入的下降;利率互换比较适合于规避由利率变化所引起的净收入变化。所以, 我行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 要借鉴西方银行先进的资产负债管理经验, 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以转移利率风险并从利率变动风险中获取最大收益。同时, 在运用这些利率风险管理手段时, 要灵活选择并注重避险工具之间的搭配组合, 设法从利率变动中获取最大收益。
三、完善内控管理体系, 切实防范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失效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可能性。纵观近年来各银行因操作风险引致损失的案件, 无一不给银行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及声誉毁坏。这种人为性的、含有道德意义的风险, 使商业银行的各级管理层的防范之弦始终处于绷紧状态。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化, 交易工具的日益现代化, 作案手段的日益高智商化, 操作风险的出现也日渐频繁和难以预测, 已成为银行业需要共同克服的难题。
1.尽快建立内部控制框架, 使之规范所有经营管理活动。要使内部控制有效, 必须使之在统一的政策指引下有序展开, 因此需要建立包括内控环境、内控政策、实施与运行、监测和控制与持续改进、信息交流与反馈五大功能模块在内的内部控制框架, 使所有的活动都能够遵循五大功能模块的要求进行, 使过去无一定规的活动具备统一的遵循性。
2.建立制度平台, 使过去相互独立、条线式管理的各类活动连成严密网络, 使内部控制成为银行整体的系统性的控制活动而非单个、间断的活动。这就需要对各类活动、尤其创造银行核心价值流的活动的流程进行系统梳理, 识别风险点, 提出相应控制措施, 并与现有制度形成对应, 从而建立包括流程描述、岗位职责描述、风险点提示及控制措施等在内的体系文件, 并通过体系文件再来指挥和控制经营管理活动。这种制度平台对内控有效性的最大贡献就是它通过体系文件将各项相对独立的规章制度连成一个有机整体, 使银行创造价值的各类活动通过对制度的遵循连成一个有机的网络, 使所有活动无一遗漏地襄括在内部控制框架之下, 并通过自下而上的流程重检使检查活动制度化, 减少“单点”或“单线”式的控制或“就事论事”式的改进带来的弊端, 使内部控制成为防范操作风险的有效防线。
3.通过不断的评审活动保证内控体系运转的有效性。评价一个体系是否有效的惟一手段是运用它进而验证它。因此, 应建立制度化的评审和系统化改进机制。各业务部门的各岗位员工必须定期对涉及该岗位的体系文件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自查或审核, 对发现问题并积极建议者给予奖励;风险管理部门需定期组织对所有业务防线和各业务环节的系统评审, 对发现问题及时跟进系统性整改措施;审计部门也需定期对文件化的内控体系进行评审, 对其有效性发表意见并提出整改建议;银行监管当局则也应该在一定的期间内对商业银行内控体系进行评价, 并针对发现问题或风险隐患责成制定纠正措施, 跟踪其纠正情况及有效性。这种“环环相扣”的评审机制有利于形成一个动态的过程, 促使商业银行不断改进内控体系, 提升其有效性。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核心竞争力,内控管理
国有商业银行对于我国体制转轨时期的经济、金融的改革与发展, 特别是在打破市场的条块分割、推动区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比如, 增加了新的融资渠道, 推动银行竞争性市场的形成;促进金融创新和银行服务水准的提高;建立按市场机制调控金融的市场传导基础;形成有利于增强银行竞争力的激励机制。然而, 也毋庸讳言, 商业银行的改革不可能脱离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大环境, 没有作为“合格的”市场主体的企业, 没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的成熟构建, 就不可能有所谓“规范的”商业银行。因此, 这些建立并发展于体制转轨时期的商业银行, 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这一时期的强烈印记。
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一) 缺少明确、科学的战略规划
从多年的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 商业银行大都以短期内自我扩张迅速“做大做强”为主要经营指导思想, 同时却缺乏明确的银行定位及长期战略构想。在这一指导思想下, 国有商业银行自从改造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后的这些年来, 仅仅通过自我扩张, 即在很短的时间内跻身于世界前500家大银行的行列, 规模扩张速度惊人, 快的平均增长70%以上, 最慢也近50%。与此同时, 在经营方针、产业定位、业务定位、功能定位及与之相应的信贷政策;在收益与风险、近期与远期平衡机制的建设;在以新技术为基础的、符合现代管理理念的管理架构的建设;在构建系统竞争力的整体营销机制的建设等长期战略规划的诸多方面, 却十分粗疏甚至模糊不清, 乃至于造成商业银行之间在市场、客户、业务功能、产品服务等方面同构化倾向严重, 竞争异常残酷, 风险隐患巨大且难以有效监管和调控。
(二) 缺乏系统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国有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构建系统竞争力的能力大都比较薄弱, 往往主要依赖于对业务的所谓目标考核机制, 通过层层分解, 对各项业务进行推动。结果催生了一种以客户资源“个人化”为特征, 急功近利、单兵作战的营销经营模式。这种模式, 不是强调银行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现金管理、综合服务等有利于降低客户经营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满足客户需要的服务争取客户, 而是强调通过员工个人能够为银行带来的“资源”来扩大业务;不是强调通过整个银行专业化的团队提供高效、高质的专业化组合服务来赢得市场, 而是强调通过员工个人“复合型”的服务技能来争取客户。在这种营销模式下, 银行经营上的竞争, 逐步“简化”成了通过不断加大的所谓“激励”, 对拥有“客户资源”的员工个人争夺的竞争, 从而形成了一种系统竞争力不断“淡化”, 银行员工个体“竞争力”不断“强化”的经营模式。
(三) 内控管理的方式过于陈旧
脱胎于传统银行管理模式的国有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目前实行的仍主要是以比较粗疏的岗位分工为基础, 通过制定制度、颁布制度, 检查执行对违反制度行为处罚纠正这样一种方式来进行内控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形成的工作状态是:虽然有制度及违反制度的处罚规定, 但大量是否执行制度的决定权仍掌握在岗位员工手中;管理层和员工面对的管理或业务操作领域跨度过大, 数量繁多且还在不断修订和增加之中, 使之往往难以全面、准确、有效地掌握, 为此经验的积累显得十分突出。由于上述原因, 加上员工流动频繁, 管理层不得不日益增加培训、检查的频度和强度, 并对违规处罚不断加码。这样一种“内控”管理的工作状态, 其所造成的结果是:普通员工和管理层虽不得不面对超负荷的工作压力疲于奔命, 内部控制水平却难有根本性的提高, 而工作的效率乃至整个银行运行的效率却不断下降, 进而系统竞争力也不断受到削弱, 整个银行最终不得不日益依赖于对员工不断加强的“道德教育”。
由于在经营管理模式上存在上述问题, 国有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形成了因发展过快且无序, 案件频发、控制力与发展不相适应而产生大量不良资产, 为了解决这些不良资产, 又不得不通过进一步“加快发展”以“稀释”这些不良资产, 而“加快发展”又导致更大的风险这样一种怪异的发展轨迹, 从而使得金融杠杆对资源优化配置作用的有效性受到很大影响, 支撑经济高效运作的金融基础亦受到削弱。
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模式上产生的这些问题,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包括本身体制问题、市场体系问题等等, 在此仅就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略做分析。
(一) 客观原因分析
这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造为国有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时的产业基础有关。综观西方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 跨国商业银行大都曾经历了从最初主要为区域中小客户和个人客户提供贸易融资或“自偿性”融资服务, 到逐步参与大型制造业及投资项目的融资服务, 再到工业资本逐步与银行资本紧密结合, 形成以明确的产业支柱为基础的“全国性”乃至“跨国性”银行兼并和业务扩张的过程。虽然嗣后在经济、金融危机的冲击下, 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在一些国家又经历了一个适度分离的过程, 但是商业银行大都仍继续维系着与业已形成的传统产业支柱的紧密关系。由于这种关系, 基于其产业支柱的特点, 商业银行进而又出现一些功能性分工,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十分明确的战略管理模式。由此可知, 商业银行对产业支柱的依托, 对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财务基础、经营特征、专业水准、战略管理乃至经营管理模式, 实际上具有相当程度上的决定性意义。有鉴于此, 对照我国近些年来组建的商业银行, 除招商银行外, 从建立之初即面临内无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外有几大银行超大规模强势竞争, 生存缺乏基本保证的恶劣局面。在这种局面下, 这些商业银行若要生存, 除了单纯地以尽快“做大”为主要目标且主要通过对员工的强力激励来实现这一目标外, 别无他途。因此, 正是这种生存困境造就了股份制商业银行以维持生存为基本出发点的指导思想及由此形成的有严重缺陷的经营模式。事实上, 以全国性交通系统为强力产业支撑组建的招商银行, 尽管始于南海边陲的蛇口, 却以初具系统竞争力的经营模式迅速发展起来并领先于其他商业银行, 或可为此提供国内银行发展的历史佐证。反观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 往往从建行初始就一直试图建立自身的产业支柱却始终无法如愿, 恰恰就是因为这些银行未能从资本形态上获得工业资本的强力支撑, “省略”了金融资本这个商业银行历史发展必经阶段的结果。
(二) 主观原因分析
我们知道提高银行竞争力需要有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 却不知道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来源于专业化的精细分工, 反而要求员工成为“复合型”人才;我们知道提高竞争力需要提高银行运行效率, 却不知道提高效率必须以更精细的专业化分工结合对新技术的有效运用为依托, 反而在权限的“放”与“收”之间徘徊;我们知道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必须建立有效的内控机制, 却不知道现代内控是建立在更为精细的分工并将业务流程的内控要求计算机化的基础之上的, 反而在不断增加制度和不断提高对员工道德素质要求之间苦苦挣扎, 乃至于最终将全面控制员工八小时内外的言行并辅之以日益严厉的处罚, 作为“内控”的主要诉求。由此, 期望重点依靠制度管理的“制度管人”的良好初衷, 由于认识上的肤浅及基于此的管理构架的缺陷, 最终却蜕变成了更多地依靠人的主观条件管理的“人管制度”的主观要求。
商业银行经营策略分析论文 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脱媒,经营转型
长期以来, 间接融资是中国资金融通的主要渠道。商业银行作为间接融资的主要金融中介, 对降低金融市场交易成本和缓解金融市场信息的不对称起重要作用, 因此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支配地位。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及多样化投资工具的日益普遍以及现代经济虚拟程度的逐步加深, 更多的资金流动绕过金融中介机构进入资金直接融通领域。传统金融中介机构的主流——商业银行, 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便是金融脱媒, 指资金的融通、支付等活动更多地直接通过证券市场进行, 从而降低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传统中介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金融脱媒作为一种趋势主要表现为:储蓄资产在社会金融资产中所占的比重持续下降及由此引发的社会融资方式由间接融资为主向直接、间接融资并重转换的过程。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商业银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大规模地发生金融脱媒现象, 并由此促使西方商业银行在经营理念、经营内涵和业务结构均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开拓出商业银行经营的新局面, 而我国商业银行现在正经历着类似过程。
一、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从传统商业银行所承担的吸存和放贷功能角度看, 商业银行经历的非中介化分为借方非中介化和贷方非中介化。在借方非中介化方面, 商业银行正面临储蓄结构分化和新型投资工具出现的挑战。居民定期存款虽高居不下, 但企业存款却逐渐呈现下降趋势。新型投资工具除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迅速外, 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改革的深入将进一步改变储蓄观念, 货币市场的迅速发展同样分流了一部分储蓄。在贷方非中介化方面, 主要表现为企业获得更多融资手段而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如活跃的民间融资在中小企业层面上分离了大量的银行客户。公司债券和短期融资券的发展为部分优质企业提供了更低成本的融资方式。
1、商业银行存差逐年增大, 存贷款比率有所下降。我国金融机构在1995年之前一直呈现“贷差”, 1995年我国金融机构开始出现“存差”, 并且逐步扩大, 且存贷款比率日益下降。但存差的扩大及存贷款比率的下降, 说明贷款总额增幅低于存款总额增幅, 反映了借款企业和个人借款需求的减少, 可能是企业及个人融资渠道的增加所致。
2、居民个人多渠道的投资途径, 使储蓄存款大量分流, 对商业银行存款产生一定的替代效应。近年来, 居民储蓄存款大量流往股市及基金市场。自2006年至今, 中国股市的火暴吸引了许多投资者蜂拥入市。另外, 还有部分居民储蓄存款流往保险市场。
3、股票债券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股市的融资功能在不断强化, 进而对银行间接融资构成巨大压力。股票市场的活跃分流了国内储蓄存款余额, 银行存款增速快速下滑。股票市场给企业提供的直接融资便利, 部分取代了银行贷款。企业债的发行对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也造成了影响。资本市场的发展对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对银行的贷款业务产生了明显的替代。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金融脱媒的深化, 金融市场的产品将日益丰富, 市场收益率的提高会吸引大量较为稳定的银行长期资金投入资本市场的运作。由于漏出效应的存在, 虽然大部分资金会回流到银行系统, 但银行资金来源的总量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来源支持长期贷款发展的矛盾凸显, 资产和负债期限不匹配的流动性风险将成为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主要风险之一, 商业银行必须采取更为有效的工具和手段控制流动性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建议
金融脱媒使长期在社会信用中居于垄断地位的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领域面临着严峻挑战, 迫使银行必须改变原有的依靠企业贷款获取利息收入的单一的盈利模式, 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我国目前仍面临着银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偏弱、资金缺口巨大、实际不良贷款比率偏高等诸多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银行不及时调整策略, 则会在新一轮的竞争中陷入被动。资本市场的发展在分流了银行的贷款业务的同时, 也给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良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可通过产品创新、金融业内部的分工深化, 整体的金融效率得到提升;同时, 有限度的混业经营又使它们在市场上以各种方式交织在一起, 这使得直接融资市场和间接融资市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打通。
(一) 拓展多种形式的融资, 争取主动型负债业务
居民及企业存款长期以来, 一直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渠道, 从银行业的资产业务上看, 金融脱媒不可避免地带来储蓄分流, 存款的流失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及其他资金的补充, 将会产生流动性危机。另外, 银行也将失去资金运用所带来的利差收入。因此, 为应付金融脱媒带来的储蓄分流, 商业银行必须不断拓展多种形式的融资渠道。
资本市场发展在分流银行储蓄存款的同时, 相当一部分将以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自有营运资金存款、登记公司自有资金、清算备付金、验资资金存款等金融机构同业存款以及企业存款的形式回流至商业银行。资本市场发展越快, 同业存款的增长就越迅速。因此, 同业存款及企业机构大额存款业务将是商业银行的发展机遇。不断进行金融产品创新, 创造符合客户需要的高质量、高效率的新型理财品种, 主动吸引客户资金, 实现产品型负债。由于客户的需求是多方面的, 而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 而传统存款的目的只能满足客户的单一需求。因此, 要吸引客户的资金, 必须善于把握客户需求变化的趋势, 不断创造符合客户需要的高质量、高效率的理财品种。实践证明, 各家银行开发的一些新型理财产品、投资性避险产品及年金管理产品等都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应。
债券市场的创新为银行负债管理战略转型提供了产品支持, 金融债券和次级债券等主动型负债工具可以增加长期资金来源和补充资本金, 帮助银行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另外, 商业银行在资本市场进行主动负债, 如发行次级债券、大额可转让存单、金融债券等方式, 锁定商业银行负债期限, 可以降低其流动性风险敞口。
(二) 延伸信贷优势, 开发新的贷款业务品种
扩大商业银行的可贷款对象, 发展中小企业贷款。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一直是金融界关注的焦点, 为此, 不同学者也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 但在实际操作上, 商业银行还是因为风险大、成本高不愿意做、贷款“垒大户”现象依然是普遍的做法。在金融脱媒的背景下, 大企业能够顺利地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而对银行的融资需求减少。商业银行必须开拓新的市场。中小企业是经济快速增长的生力军, 但长期以来, 其对经济增长所做的贡献与其所获得的信用资金的市场份额严重不成比例, 因此, 注重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贷款创新产品, 是扩大商业银行可贷对象的重要手段。关于贷款与风险控制的技术问题, 可以参考有些银行的现行做法, 比如将贷款整体打包给小额贷款机构。小额贷款机构不是存款机构, 但是小额贷款方面的专家能帮银行做零售。另外, 由于贷款利率上限已经放开管制, 银行的风险也可以通过提高利率来弥补。
同时商业银行也可以发展主动型资产业务, 利用投资者在交易中有对流动性资金的需求, 延伸其传统信贷业务优势, 大力发展票据融资、股票质押贷款 (如银行为证券和保险机构提供资产抵押贷款、证券质押融资) 、债券质押融资、证券承销贷款、企业并购贷款、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贷融资等业务, 以及通过银行所属基金管理公司发展基金投资业务, 投资买卖公司债券、金融债券以及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等。银行还可以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 这样既能减少信用风险, 进一步提高资本充足比率。
(三) 利用现有渠道, 大力发展中间结算业务
伴随着金融脱媒的深化, 票据市场、货币共同基金市场、大型工商企业内部筹资市场等其他金融中介形式得到了发展, 从而创造出新的金融中介需求, 商业银行在此领域可以积极作为。
首先, 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将获得较大发展机会。在证券市场的清算服务中, 商业银行可大力发展的领域包括:一级清算服务, 即法人证券公司与沪深证券交易所中央登记公司之间的证券资金汇划;二级清算业务, 即法人证券公司与下属证券营业部之间的证券资金汇划;三级清算业务, 即个人投资者在证券营业部资金账户与商业银行存款账户之间的证券资金汇划。其次, 随着金融投资品种的增加, 企业资产选择的机会增加, 投资的专业性增加, 企业将更多地求助于专业机构对其现金、资产进行管理, 为银行发展相关业务提供机会。企业理财、现金管理、资产管理等咨询类中间业务前景广阔。证券品种的增加, 有利于商业银行进行多样化的资产组合、降低代客理财的投资风险、增加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吸引力。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策略调整建议
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发展是互补的, 资本市场的发展, 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谋求自身发展、拓展业务类型和利润空间的机遇。银行可以通过上市完善自身的法人治理结构, 扩大资本来源和社会影响力;通过市场化的并购活动实现银行业务的迅速扩张, 促进金融服务的全面化发展, 为银行争取更广大的客户群体。主动地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到金融市场整体演进中去, 成为这一进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一)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调整
直接融资分流银行的贷款客户, 使银行的客户结构发生变化,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象将发生变化, 使其面临的市场风险将日益突出, 且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交织在一起, 加大了管理的难度。脱媒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居民定期存款对银行中长期贷款覆盖率自从2006年9月越过平衡点之后, 一路下降, 期限错配越来越明显;同时, 总存款和总贷款的增速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逆转。
在脱媒条件下, 商业银行应当通过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工具创新, 达到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和盈利能力的目的, 脱离长期以来固守的从资产和负债结构考虑流动性问题的模式, 利用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所提供的主动性和动态管理的独有特点, 充分提高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证券市场的发展, 为商业银行管理风险提供了更为丰富、有效的工具。通过贷款转让、贷款互换等工具, 商业银行可以更为有效地进行信用风险管理。通过互换、期权、期货等工具, 商业银行可以更有效地进行市场风险管理。通过发行债券、证券化等工具, 商业银行可以更有效地管理流动性风险。在信贷风险控制操作上, 商业银行还可以推进资产证券化, 将较长期限的资产, 特别是信贷资产以证券化的方式通过债券市场进行销售, 以此降低商业银行整体资产的占用期, 优化存量资产结构。资产证券化将信贷资产转换为可在银行间市场上交易的证券, 既丰富了资本市场产品, 又改善了银行的流动性, 从而提高了其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
(二)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完善
现代公司面临复杂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治理环境, 这使得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被虚化。在金融脱媒的趋势下, 商业银行改善其公司治理的要求更为迫切。首先, 中国的大部分商业银行经过多年的转型, 逐渐成为了股份有限公司或者有限责任公司, 其公司治理正在日益完善之中, 已经完成或者正在向公众型公司转型。在这个过程中, 银行核心资本的募集和流动需要依靠证券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第二, 银行资金的绝大部分必然由债权人投入, 因此, 债权人的利益保护在银行公司治理中应占有突出的位置。银行有两类特殊的债权人:一类是众多的小额存款人 (债权人) , 保护他们的利益成为存款保险和外部监管存在的主要理由;另一类是大额未保险的债权人, 包括次级债、大额可转让存单、金融债券、同业往来的债权人等。由于没有存款保险以及优先级别低于小额存款人, 这些大额未保险的债权人的利益保护主要依赖市场力量, 公开、透明和规范的市场经营行为和充分的信息披露是保护这些债权人利益的方法。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发展起来的金融市场中完善其治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吕耀明“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 人民出版社, 2003年
[2]、巴曙松, 程晓红“消费信贷快速扩张下的金融体系”[J], 《西部论丛》, 2004年第11期
[3]、罗纳德?I?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 上海三联书店, 1997年
[4]、唐旭“多层次金融市场与金融脱媒”[J], 《中国金融》2006年第7期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策略分析 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理念与管理手段
文摘编号:1005-913X (2011) 04-0115-CA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迅速加快的背景下, 如何提高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能力, 稳定金融市场秩序, 是每一个国家面临的新挑战, 也是国际金融市场必须高度重视的难题。根据2003年发布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征询意见稿, 把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一并纳入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框架, 既是近年来国际金融界日益注重操作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现, 同时也是从全面风险管理和保持银行体系稳定的角度对操作风险管理的新要求。因此, 以新协议的公布和实施为标志, 商业银行必将面临一个如何根据新的监管要求有效引入操作风险管理的现实问题。
一、国内外对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近年来, 国际银行业越来越重视操作风险管理。2001年巴塞尔委员会要求金融机构为操作风险配置相应的资本金水平, 并于2004年6月发布了新的资本协议, 对银行操作风险提出了新的资本要求。据巴塞尔委员会估计, 在银行业的所有风险中操作风险造成的损失已经仅次于信用风险。
(一) 国际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状况
进入二十一世纪, 世界金融环境面临又一重大考验。巴林银行、爱尔兰联合银行、长期资本基金、雷曼兄弟、AIG等个体事件, 到墨西哥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拉美部分国家出现的金融动荡、华尔街金融风暴等系统性事件, 处处透漏出操作风险的阴影, 人们对于商业银行的关注焦点逐渐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转移到操作风险上面, 无论是国际组织还是国家内部管理层都开始认识到操作风险监管对于银行安全发展的重要性。 (孙鹏, 2010)
在巴塞尔委员会的推动下, 英国金融监管当局开始重视和加强对操作风险的监管。2002年7月, 英国金融服务业管理局 (FSA) 发布了《关于操作风险系统与控制》的咨询文件, 在咨询文件中, 对操作风险管理的具体过程—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监测、风险控制和记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FSA认为银行应该规避、转移、防止或减少操作风险出现的可能性或潜在的冲击。银行可以通过调整本行的风险文化、完善内部控制过程与系统, 来促进操作风险控制策略的执行;也可以通过外部采购和保险等机制来转移和改变操作风险暴露;还可以通过提取预期损失准备金, 维持充足的金融资源以应对非预期损失, 控制银行的操作风险。
在美国银行业, 董事会对本行的风险承担最终责任和义务, 负责审批公司整体的风险管理及控制政策, 根据自身的市场定位确定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和原则, 并要求风险管理委员会和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积极予以落实。风险管理部门则根据预定的风险管理原则, 确定资本比例情况, 对公司业务活动及其带来的风险进行分析, 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同时, 成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对风险管理进行评估, 以保证公司战略和政策得到遵守。
德国商业银行采用了巴塞尔委员会关于操作风险的定义, 只是对操作风险的分类上略有不同, 对于操作风险的度量, 考虑到诸方法的优缺点, 德国商业银行现阶段则着重考虑采用内部衡量法, 因为该方法能较好地结合绝大多数德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规模、类别和范围等自身情况, 对风险的衡量具有较好的针对性, 并且还不断地熟悉与完善内部衡量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不断积累经验, 为将来使用更为精确、更加灵敏的度量模型做准备。 (孔繁利, 耿玉新2007)
(二) 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状况
近几年, 国内商业银行大案要案频发。2005年1月, 中国银行黑龙江省河松街支行发生内外勾结票据诈骗案, 涉案金额高达10亿元。2006年2月, 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四马路支行4亿元巨款下落不明。2007年4月, 邯郸市农业银行金库被盗窃现金人民币近5100万元。纵观这些案件, 不是和银行员工越权交易、操作失误有关, 就是流程或系统存在漏洞, 或者就是外部环境出现了变化, 这些风险属于操作风险。
伴随国家审计署的“审计风暴”和银监会公布的金融机构处理涉案人员的人数、发生经济案件和违规经营案件数, 我国业界对银行操作风险的关注程度也日趋深入。不论是金融监管部门, 还是金融从业机构, 都前所未有地加大了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和控制的力度。银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等文件也说明银行监管机构对操作风险管理系统化、规范化的高度重视。由于我国大多数银行还处在向真正的商业银行转型的过程中, 内部控制机制还不完善, 因此, 操作风险广泛存在, 而且也给银行带来了巨大损失。目前, 银行业的风险管理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领域, 而操作风险研究由于缺少足够的数据以及成熟的研究方法而罕见报道。此外, 操作风险的研究较为匮乏, 有关操作风险事件和数据积累也十分贫乏。因此, 研究操作风险管理对于国内商业银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我国操作风险管理的策略
我国银行业无论是在操作风险管理理念, 还是操作风险管理手段上都与国际银行业存在较大差距。为加强操作风险管理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是深入研究巴塞尔协议对操作风险监管要求, 在此基础上建立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体制并不断完善。在新巴塞尔协议操作风险度量方法及管理框架的基础上, 讨论保险在操作风险缓释方面的作用, 要从确立资本配置观, 建立良好的风险控制文化及良好的内控制度出发, 加强操作风险管理。
二是通过解决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不力及由此产生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和对经营管理层的监督与激励不足。要减少和杜绝管理层内部欺诈事件的发生, 就必须从银行产权结构多元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入手, 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督;同时, 改革和完善对管理人员的激励政策。
三是在深入分析操作风险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 制定出台操作风险主要计量方法的内容及其适用性规范文本, 并针对我国操作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 推进高级风险计量模型开发与应用。
四是以各类操作风险数据为基础, 根据事件类型或者业务类型区别风险, 并逐步进行统计分析, 以提高对操作风险的敏感度, 更精确地计量此类风险与银行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程度。通过抽取事件、事件原因分析、风险映射、风险控制、资本管理等流程, 在进行风险计量和数据收集的同时, 还将定量管理和定性管理以及监测、检查等功能进行有机的结合, 更加科学地对操作风险进行研究和管理。
三、结语
随着银行业的产品日趋多元化、业务流程日趋复杂化、人文环境不断变化, 对于操作风险管理的要求日益提高。如果操作风险管理适当, 将会保证商业银行正常顺利地运营, 以获取利润。相反, 将会导致商业银行蒙受巨大的损失, 甚至会给商业银行造成毁灭性的打击。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是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的基本保障, 加强对银行的各种风险进行科学的管理和防范必将有助于银行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孔繁利, 耿玉新.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中外对比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 2007 (7) .
[2]李海红, 徐思云.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及防范措施[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9 (10) .
[3]栾淑彦.试论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及其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 (9) .
[4]张同健.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绩效测度体系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08 (5) .
大型零售商业选址策略分析 篇11
[关键词] 大型零售商业选址哈夫模型商业饱和度测量法
大型零售商业泛指随着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和满足消费者集中购物需求而出现的大型商业经营载体,主要为百货商店、大型超级市场。大型零售商业(特别是跨国零售商业)普遍采用国际间一种行之有效的连锁经营形式,其连锁经营店位置的选择就对经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一、大型零售商业公司选址原则
大型零售商业的选址作为一项复杂的工作,有其必须严格遵守的选址原则:
1.目标市场原则。大型零售商业的目标市场一般是高、中档次的工薪收入的阶层,地址宜选择商业中心、居民聚集区和工薪阶层工作区域。
2.容易接近原则。大型零售商业应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商业区、经济区、文化区附近,并有规模相当的停车场和临近公交站点,方便顾客来往。所以大型零售商业应按所在地人们行进、停留的规律进行选址分析,应选择在顾客容易接近的地段和位置。
3.具有可见度原则。商业的可见度是指大型零售商业位置的明显程度,比如说选址的位置无论在街头、街中、巷尾,应让顾客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能获得对零售商业的规模和外观的感知,当然这需要从建筑、装饰等几个方面来完善。
4.投资预期目标原则。大型零售商业在选址时,除考虑外部因素外,还应考虑自身的条件,如经营品种、规模、方式等,要以能实现预期投资目标的地点来衡量地理位置。
二、大型零售商业公司选址参考因素
1.环境因素。
(1)人口与收入水平:大型零售商业选址往往首先考虑的就是辐射人口的数量、人均收入、消费水平等因素,并由此来确定商业的经营形式和经营规格。
(2)消费习惯:流行时尚和风俗习惯的往往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对都市中众多零售商业的选择。
2.地理因素。
(1)区域规划:潜在地点的区域发展规划、建筑布局规划是在确定大型零售商业选址之前必须充分了解的。因为区域规划往往会涉及到建筑物的拆迁和重建,如果未经了解,盲目选址,在成本收回之前就遇到拆迁,会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或者失去原有的地理优势。同时,掌握区域规划后便于我们根据不同的区域类型,确定不同的经营形式和经营规格等。
(2)位置:零售商业经营所在的区域适宜选择在城市核心商业中心、旅游中心以及住宅聚集区内,至少在其10分钟~15分钟步行距离或便捷交通辐射范围。
(3)可见度和形象特征:为让消费者能够便利找到目标商场,特别是对开车的人,在行驶当中寻找会更加困难,因此要有远距离确认、中距离确认和近距离确认。我们说的远距离通常是200米以外,近距离就是50米,这样会看到商业店标有大、中、小、高、矮,有不同的层次。所以实际选址中,商业建筑应有明显的指路标示,在建筑的外墙还有大型的店标,甚至在路边上要设有店标的指示牌;建筑临街的长度应保持适当的长度,通常在60米以上。
(4)交通状况:交通状况往往意味着客源,获得本地区车辆流动的数据以及行人的分析资料,以保证商业建成以后,有充足的客源。关于目标地点的街道交通状况信息可以从公路系统和当地政府机关获得,并对人流、车流数量采集适量样本数据作为分析参考。
3.市场因素。
(1)竞争状况。一个地区零售行业的竞争状况可以分成两个不同的部分来考虑。一是直接竞争的评估,即提供同种经营项目,同样规格、档次的零售企业可能会导致的竞争。二是非直接竞争,包括不同的经营内容和品种,或同样品种、不同规格或档次的零售企业,这类竞争有时起互补作用,对零售企业是有利的。在选择零售商业经营区域时,如果无任何一种形式的竞争,将具有垄断地位;如果有任何一种形式的竞争,都是值得在投资前认真研究和考虑的。
(2)规模和外观。零售商业位置的地面形状以长方形、方形为好,必须有足够大的空间容纳建筑物、停车场以及展示台等其他必要设施。三角形或多边形的地面除非它非常大,否则是不足取的。同时,在对地点的规模和外观进行评估时也要考虑到未来消费的可能。
4.经济成本。
(1)土地价格或建筑物租金:地价或租金的费用是在逐渐上涨的,而且零售商业在投资时,土地费用或建筑物租金所占的比重也是较大的。城市不同区域、不同街道、不同地段其地价或租金相差是很大的。因此在选址时,应选择地价或租金合理的,有较大潜在成长优势的位置。
(2)货源的供应及价格水平:零售商业经营经常须大量商品货物的供应,如果所在地区及周边区域供应不足或物流系统不畅通,会影响零售商业的发展和声誉,如从远距离地区供应无疑会增加成本,影响企业经营。
(3)劳动力供应状况及工资成本高低:零售商业经营需要使用大量、各种层次的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和具有一定技能的服务人员等。潜在市场上是否具有企业所需要的人员及其工资标准对零售商业经营尤为重要,这关系到整个商业集团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成本,以及向其他地区的拓展问题。
三、大型零售商业公司选址模型与分析方法:
为科学准确的选择零售商业地址,当今零售行业都已开始利用计算机来建立选址数学模型,作为选址的辅助参考。
大型零售商业选址重点是确定商圈辐射范围和商圈内商业饱和程度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此重点介绍对确定商圈辐射范围的——哈夫模型以及确定商圈内商业饱和程度的——饱和度测量法。
1.哈夫(huff’s model)商业项目商圈模型。
(1)模型介绍。哈夫模型是以商业设施的面积直接反映商业中心的最终市场表现,以最终结果为导向反映商业设施的综合吸引力。
(2)模型的使用。模型应用中,在其确定商业中心的吸引力时做了以下假设:
假设一个商场j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与这个商场的面积呈正比(j=1,2,…n),与消费者从地点i到该商场的阻力呈成反比。利用哈夫模型设定地点i的消费者选择商场j的概率Pij,Pij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Sj:表示该商场的面积,面积越大表示业态和组合越丰富,魅力指数越大。
T ij:表示阻力,以消费者从地点i到j商场所需时间表示。
λ:表示对不同车程时间进行修正的系数。
μ:表示商业规模对消费者选择影响的参变量,一般λ=2,μ=1。
哈夫模型认为,某消费者选择商场j的概率等于商场j对该消费者的吸引力除以可能选择的所有商场吸引力之和。
2.商业物业饱和度测量法。以饱和度指数来衡量商圈内商业物业的供求情况,具体公式为:
IRS=(C*RE)/ RF
其中:IRS为饱和度指数;C为顾客总数;RE为每位顾客的平均购买额;RF为商圈内商场的营业面积。
四、世界零售业巨头选址实证分析
世界各国的零售巨头在其多年的经营发展历程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选址策略。这里我们例举世界排名第三的零售业巨头——家乐福,对其科学的选址策略进行分析。
家乐福—法国的零售业巨头,1993年进入中国市场,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重庆等区域大规模开设店铺,其科学的选址策略很值得国内相关企业借鉴。
1.开在十字路口。家乐福法文为Carrefour(意为十字路口),第一家店是1963年开在巴黎南郊一个小镇的十字路口,大家都说去十字路口,把店名给忘了。十字路口成为家乐福选址的第一准则。
2.3公里~5公里商圈半径。这是家乐福在西方选址的标准。在中国一般标准是公共汽车8公里车程,不超过20分钟的心理承受力。家乐福它通过5分钟、10分钟的步行距离来测定商圈;用自行车的行驶速度来确定小片、中片和大片。然后对其细化,搞清楚片区内的人们年龄分布、文化水平、职业分布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等。同时还要计算出不同区域内的人口数量和密度,从而划定重点销售区域和普通销售区域。
3.外聘公司进行市调。一般需要分别选两家公司进行销售额测算,两家公司是集团之外的独立公司,以保证预测的科学和准确性。
4.灵活适应当地特点。家乐福店可开在地下室,也可开在四五层,但最佳为地面一、二层或地下一层和地上一层。家乐福一般占两层空间,不开三层。
5.对大卖场面积要求在2万m2左右,层高6米,专用卸货区宽度30米左右。对卖场建筑柱距要求8×10或9×9米。
6.要求配备大型停车场,并保证停车场与大卖场之间有便捷的交通动线。
参考文献:
[1]徐建文:餐饮业连锁经营的选址模式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1999(5):49~51
[2]高辉:国外选址理论及超市选址实践[J].商场现代化,2004(9):16~17
[3]杨红茹:商业选址策略探析[J].商业研究,2002(10):144-146
[4]李娟杨和礼:零售商业房地产选址因素分析[J].江苏商论,2003(10):10~11
商业银行经营策略分析论文 篇12
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的划分基于金融机构的角色区分:分业经营是指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各自经营与自身职能相关的业务;而混业经营则指金融机构在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上进行多方式、多品种、多业务的交叉经营与服务。其中, 混业经营的实施需要制度的支撑, 即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 如银行业务与非银行业务、短期信贷与长期信贷业务、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业务, 不做或很少做法律方面的限制。混业经营方式来源于德国的全能性银行, 之后相继被欧洲、日本、美国等国家的金融业效仿, 进而推动了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以及金融创新的进行。混业经营意味着金融机构经营方式的多样化。
1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利弊分析
混业经营并非是对分业经营的简单否定, 商业银行在经历了最初的分业经营后, 至今又呈现出混业趋势, 这并非对混业经营的简单否定, 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 是金融机构经营方式转变的外在表现, 是对金融功能配置格局的重新构建。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不确定性, 从侧面反映出两种经营方式各有利弊。
1.1 市场竞争性与效率分析
在分业经营模式下, 商业银行仅能在单独一个行业中发展, 从而无法与其他行业内的金融机构形成竞争, 不利于提高市场效率;而混业经营恰恰能够促使商业银行在多行业内参与竞争, 从而使得市场效率大幅提升。此外, 混业经营能够促进商业银行业务的多元化, 提高其市场应变能力, 进而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需要注意的是混业经营可能导致垄断, 从而损害消费者福利。
1.2 经营收益与成本分析
分业经营模式的收益表现为:几乎可以完全避免因参与其他行业而陷于风险较高的相关业务中, 进而能够降低商业银行的业务风险。其成本则表象为:“把鸡蛋放入一个篮子中”的做法无法达到分散风险的目标。相反地, 混业经营模式能够通过参与多种行业来防范系统风险, 并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增加利润;然而, 由于风险具有传递性, 混业经营极有可能使得一个行业中的风险危害到其他的健康业务, 进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1.3 监管分析
相对混业经营模式的监管而言, 分业经营模式对运用风险分散工具能力、法律完善程度以及监管经验的要求都较低。然而, 从有效监管的角度来看, 分业经营不利于金融改革的有效传递:首先, 分业经营模式不允许商业银行进入证券行业, 从而使得宏观政策的调节丧失了其重要的“传导器”;其次, 分业经营使得中央银行无法全力调控公开市场业务;最后, 分业经营极有可能造成宏观调控政策的失灵。
虽然两种经营模式各有优劣, 然而目前为止,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实行混业模式, 在此国际大环境之下, 商业银行实施混业经营终将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商业银行作为混业经营模式的主力军, 带领其率先突破了法律限制。此外, 金融全球化的快速发展, 更进一步推动了各国实行混业经营的步伐。
2 我国商业银行如何走好混业之路
我国正在逐步放开金融市场, 随着外资银行以及证券机构的不断进入, 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 固步自封、固守传统业务只能是死路一条, 实施混业经营才是可取之道。随着金融治理结构的国际化与规范化, 我国商业银行已经为混业经营模式打下了结实基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监管力度的大幅提高以及市场约束力的不断增强, 均表明我国已经具备了混业经营的必要条件。然而, 要走好漫长的混业之路, 仍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 加快内控与产权制度的改革
明晰的内控与产权制度是混业经营的重要基石。目前, 我国的商业银行, 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 存在着利益、责任以及权力不明确等问题。因此, 必须对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 加快商业银行的上市步伐, 充分吸收社会资金、降低国有资产所占份额, 从而形成清晰的产权制度。同时, 全力建设完善的银行内控机制, 制定合理的制度、程序与目标, 逐步加强考核与监督, 试图把风险降到最低, 以此保证各项业务的顺利进行。
2.2 加强人才培养
目前, 相对发达国家而言, 我国银行业的从业人员水平相对较低。众所周知, 银行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只有拥有高水平人才,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因此, 必须不惜成本, 大力培养高水平的金融人才, 特别是重点培养出大量混业经营与银行监管所需的人才, 从而为我国实施混业经营模式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
2.3 选择正确的模式
就混业经营模式而言, 国际上盛行的模式有综合型与全能型两种。就我国现状而言, 更适合选择型全能型模式, 且可以借鉴美国银行业对该模式的深刻经验, 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实行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分业监管体系, 在经验、人才以及客户等多个方面促进新业务的迅速发展。
2.4 设立统一的监管机构
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为:中国人民银行监管银行业, 证监会监管证券业, 保监会监管保险业。这种各司其职的监管体系在分业经营模式下是可行的, 但却完全无法满足混业经营的需求。因此, 成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迫在眉睫。为此, 可以考虑成立直属于国务院的金融监管委员会, 作为监管金融业的最高权力机关, 负责全面监管整个金融行业。
2.5 完善法律体系
自1995年之后, 我国针对银行业颁布的法律虽然对稳定金融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它只适用于分业经营模式, 与混业经营模式存在严重抵触。因此, 为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顺利实施混业经营模式, 必须尽快完善相关的金融法律、法规, 废除其与混业经营以及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部分, 从法律上确保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制度条件, 为混业经营模式的健康发展创造公平、公正的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曾康霖, 虞群娥.辩证地看待银行业的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J].金融研究, 2003 (7) .
[2]白凯.混业经营: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2 (8) .
[3]曾凡良.混业经营——中国金融业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J].西南金融, 2002 (1) .
[4]胡仁彩.金融业混业经营:中国的选择模式[J].商业研究, 2006 (3) .
【商业银行经营策略分析论文】推荐阅读: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分析06-11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分析论文10-10
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07-26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06-07
商业银行转型策略06-18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07-06
商业银行零售营销策略06-20
城市商业银行创新策略06-13
商业银行经营学管理09-20
商业银行信用卡营销策略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