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课程品味新理念

2024-06-27

学习新课程品味新理念(通用12篇)

学习新课程品味新理念 篇1

一、学习新课程,品味学习方式的变革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的变革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我们今天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关键的环节。”新课程强调师生互动、互教互学。

引用沃德的一句话说:“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教师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想让学生学到东西,学生自己得渴望学习,而不是要老师逼着学。实现这一学习目标的唯一办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担任主角,学生必须愿意学习,而且要努力学习才行。新课程理念认为学习是一项参与性的活动,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实践———不断实践,直到学习成为他们的第二本性为止。而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亦或是探究学习体现的正是学生亲身的体验和实践。通常,听新课标指导下的老师上课,会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很少这样做: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让学生把每天的讲话记录下来。相反,让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中努力践行新的教育理念,已是许多教师自然而然的行为。运用苏格拉底式的教学原则,向学生提问,鼓励学生讨论、对话和辩论,希望学生去思考、推理和交流,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机会去尝试:体验成功,品尝失败,得到提高和进步。这种方法给学生传达出的信息是:教师尊重学生的意见,而且相信学生的能力。有一句话说得好:如果你认为他们行,他们就行。

多年来,学生已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做笔记、课后背。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呢?对此,老师们确实动了一番脑筋,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了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未及的,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最令人担心的是考试怎么办。课改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了,甚至敢于向教师挑战了。教师得放下架子,学会蹲下来欣赏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有勇气承认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愿意与学生共同探讨。因此,一节课无论怎么准备,都不会尽善尽美,课堂上会出现很多无法预知的情况,有时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这是很正常的,但只要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就应当予以肯定。

二、学习新课程,品味“以人为本”的思想

“要求新课程的教学关注的是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面对这样的要求、这样的目标,教师们该深思,该警醒:我们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如何去做,才无愧于心,无愧于祖国和人民,无愧于子孙后代?仔细想一想,教师是不是应把教育放在关注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上?是不是应多思考一下作为一个人、一个独立的个体应如何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上健康快乐地生活?

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不同于以往课程的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加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通过参与学习过程,给他们以深刻的体验。“专家呼吁,教师应该首先看到新课程这一价值追求的生命力和它将带来的长效。”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来看这个“课堂”?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它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是学生品味生活的“梦幻剧场”。在这里,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可能有挫折、失败,也可能要花费学生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却可能一无所获,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天空没有留下痕迹,而我,已飞过”。有了认知过程,学习兴趣、热情、动机都能得以激发,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便得到了丰富;有了亲身的体验,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的价值、社会的价值、科学的价值等的认识就可能有进一步提高。“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是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具体化到学科教学,我们可以这样来评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也就是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会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

就拿科学课来说吧: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科学课尽可能地从各个角度告诉学生首先应该珍惜环境:通过和自然的接触,去领悟自然的神奇与博大,懂得欣赏自然的美,对自然充满热爱之情。通过观察和考察身边的环境,去领悟自己的生活与环境息息相关,培养珍惜环境的情感。通过保护环境的活动,懂得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各种影响,熟悉环境保护的常识,掌握基本的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环保中的一些问题,自觉地从身边小事开始,关注周围、社区、国家乃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并养成随时随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翻阅科学新教材,可以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所以,科学课应更加注重与社会的接触、注重学生的参与。珍惜环境其实就是珍爱人类自己,这已经是目前我国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过去的自然科学教学,为了解青蛙的结构,我们不惜抓几只到课堂上让学生解剖,血淋淋,惨不忍睹。而如今的教材中是再也看不到这一幕杀生了,七年级上册中有这样一个实验:观察蜗牛,实验完成后,孩子们高高兴兴地把它们放回大自然。很明显,这是在教育孩子要有爱心,从小中着手来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新课程指导下的学生不应是“我的眼中只有自己”,而应是关爱他人:通过和他人的接触、交流,学会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懂得尊重人、体谅人。通过体验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懂得他人和社会群体对于个人的重要性,体验关怀的温暖,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通过与人交往、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学会经常留意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自觉而乐意地为他们服务,对他人要有爱心,使学生在与那些由于他们的帮助而从中获益的人的接触中,获得深刻体验、感受和满足。

新课程指导下的学生要懂得善待自己:通过各种活动感悟生命的奥秘、意义与价值。发现自己和优点与弱点,知道如何发挥优势、弥补短处。“能够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进一步适应各种锻炼活动,掌握安全生活的常识,能够在危难中自救与求救,养成对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懂得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能够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愿意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努力。

三、学习新课程,品味课程观念

课程论专家华东师大张华博士提出了一个概念: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课程由这四个因素组成,就决定了它是独特的而且永远变化的,有多少个班级,就有多少种课程;有多少所学校,就有多少种课程。这也就要求教师的观念要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扩展,教师是否具有课程意识,是否形成了新的课程观念,这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大挑战。以往,教师们只有教学意识,而课程意识十分淡薄,新一轮课程改革将课程意识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强调课程是由教科书即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这意味着课程观的重大变革。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课程建设,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科书中学到的要多。

福建师大教授余文森认为,儿童的生活范围有多大,课程的范围就有多大。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课程意识,课程的资源拓展到儿童生活的一切领域、一切空间。因此,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就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进行计划、教案的过程,还应是课程建设和开发的过程。

四、学习新课程,品味新教材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开放性,比如,对于一个科学实验,学生可以设计出十几种形式和内容,这都是以往教学中所没有的,这对教师的挑战是不言而喻的。

学生并非都是空着头脑进入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了广泛而丰富的经验和背景知识,从自然现象到农家生活、社区活动,他们几乎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呈现在面前时,他们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自身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这并不是胡思乱想,而是从他们的经验出发来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所以,教师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教师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问题情境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体验学习,这样的课堂学习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然而,这种全新的编排体例和教学要求上的变化与教师的教学习惯产生了强烈的冲突,矛盾日益突出。但我们却坚信有了矛盾才会有改变、有进步。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走进七年级的课堂,眼中看到的是一种与传统教学环境下完全不同的“景色”,学生们的眼中闪动着求知的欲望,他们在积极地表达着自己,天马行空地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无拘无束地构想着未来的蓝图。试问:你还会停止改革的步伐吗?

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教学是一个对教材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进行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拿到教材后,千万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而应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适和重组。由于强调开放式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提上了日程,教材已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了。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寻找、开发、制作、整合教学资源和资料,还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执行新课程的计划中,教师应开发利用校内外的一切课程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

五、学习新课程,与学生平等交流

一堂成功的课或者说一次成功的互动合作都离不开师生间的有效、和谐的交流与沟通。作为教师,应懂得理解、接受、同情和公平对待学生的重要性,试想,如果青少年在校园里都得不到公平待遇,进入社会后他们还指望哪儿有公平呢?古人云: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谁能说学生不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呢?我们也应明白个性的重要性,通过与他们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并专心倾听来自学生的心声。新课标下的教师应拥有出色的与学生交往的能力,并且喜欢与学生相处,喜欢学生,而且也乐于帮助学生,做他们的顾问,给他们以及时的指导。笔者相信,平等交流与沟通能让我们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潜力,这一点对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所做的事除了教学外,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说,做的另一件事是让学生更清醒地认识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没有什么比帮助学生相信自己更有意义了,因此,要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和方法,并教导学生要重视学习,这样,学生才能更理智地提出问题,更准确地思考问题,由此开启学生的心智,影响学生的人生态度和行为。

实践证明,平等地交流和沟通能让学生走近教师,让学生了解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思想,教师也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对这个知识点的认知程度以及想要达到怎样的目标,这样,师生之间也就有了相互的理解,有了发自内心的宽容,我们的工作该有多么的顺畅!此外,平等交流还让教师避免了尴尬,使之能够平心静气地面对学生出现的过错。美国罗斯福总统入主白宫后曾说过,他每天所做的各种事情中,如果有百分之七十五的正确率,就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所以,他宽容每一个人。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都非常有限,这些决定了学生不可能没有过错,在教学中,教师同样也要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的错误。

教师不能改变一个人的过去,但他们希望改变学生的态度,并能让学生在他们的课堂上学到终身受益的东西。想一想:即使教学质量只提高了10%,那也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新课程的学习也让我们自己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思想要变,我们的教学方式要变,更重要的是我们应是终身的学习者,我们要身体力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摘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处在这场变革第一线的教师们在不断地学习新课程, 力图正确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 并期望能更好地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 为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新课程为我们带来的新理念是:学习方式的变革、以人为本思想、课程观念、全新的教材观等。

关键词:新课程,品味,体验,身体力行

参考文献

[1]海宁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海宁教育局教研室编.新课程·新理念·新策略[M].

[2]嘉兴教育科学研究所, 嘉兴市教育学会编.教育信息资料[M].

[3] (美) Frederick J.Stephenson, PH.D主编.非常教师——优质教学的精髓[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学习新课程品味新理念 篇2

枣庄十九中 李忠敬

2010.10

新课程理念学习心得

枣庄十九中 李忠敬

通过近期对新课程理念的再一次深入学习,我对新课改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体会到了新课程改革的内涵与意义。社会的发展依靠改革、创新的推动,社会改革呼唤课程改革,而如今的新课程改革正是在这改革浪潮中应运而生的,它能够不断地推动教改的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新一轮课程改革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确立起来。下面我结合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教师要转变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要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活动的参与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人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同时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有助于互相交流。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合作性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合作与交流者。教师勇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师生平等,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才有利于师生的交流。

二、新课改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合作性

以往教学中,通常重结论,轻过程,一切由教师安排好。教师把重点、难点嚼得很细,再喂给学生,学生通常被动接受,缺少参与;教师几乎把所有的原理、概念、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都当作定论呈现给学生,没有给学生留下发展的空间;教师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而开放式教学可以改变过去学生“等、靠、要”的被动形势,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自己探索、辨析思考,自己去体验,为其终身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使用的新教材中设置了很多活动性栏目,为我们使用开放式教学模式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三、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

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重点、难点上挖得过深,导致一部分学生负担过重,跟不上,通常一个班教师能照顾到2/3的学生就不错了,这样就导致一部分学生厌学,造成差生或优生弱科,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是一个“最低标准”,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标准。因此我在处理教材或讲授知识点时,从来不拨高,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材施教。通过师生合作,很多问题在分组讨论中得以解决、使问题深化,不留死角。既解放了老师,又能把大部分同学调动起来,使优生更优,差生不落后,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

在新课标下教师要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某些做法,但并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学习,否定教师的讲解。教和学的方式受多种因素制约,有些很难理解问题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即使讨论也不会有什么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处理,不能刻意的追求某些教学的外在形式,把课堂教学版式化。教学中只要能让学生动起来,积极思考、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就是我们的教学目的。新课改对我们教师来说都是第一次,毕竟我们和我们的学生都是接受式教育的产物,要想一下改过来的确很难。因此我们应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堂上给学生以参与的机会。

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总之,只要用心去想去做,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给课堂带来无穷的乐趣。

学习新课程品味新理念 篇3

一、情感投资,激发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育学家布鲁纳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的,教育本应以人为本,爱孩子是我们的义务。爱孩子,我们就要蹲下来看孩子,而不是做高高在上的老师去俯视孩子。

教育家周弘也曾说过,每个孩子都像一颗原子弹,都有巨大的潜力。不同的孩子当然要给予不同的期待,我欣喜地发现:在课堂上只有讲得不地道、不流利的学生,却没有不肯开口的学生,因为他们把我对他们的信任和期待已经内化为他们自己对自己的信任和期待,这是多么难得、可贵的突破啊。

二、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在使用中学习

多年来,外语教学中教师的中心地位造就了不少高分低能的学生,我们为这样的学生难过,更为我们的教学观念的落后而伤神。要将引导、鼓励、帮助留给老师自己。大胆的时践让我们惊奇地发现:自己教得轻松了,学生学得也轻松了,成绩也上去了,能力提高了,同时也达到了外语学习的目的——交际。实践表明,在使用中学习很好地体现了语言的交际性,在交际交流中能培养语言的流利性、灵活性和准确性。在实践教学中,我们最大限度地创造给学生使用语言的机会,如今我们知道,老师退后讲台一步,竟然也是海阔天空。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听说领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我觉得外语教学应该选取种种教学方法合成一个最适合自己课堂风格的方法,因为教学方法实在太多了,每种教学方法又各有千秋、不分伯仲。因此,我们要了解种种方法的优缺点,灵活运用,更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学生实际及自己的教学风格有效灵活地使用。这就是所谓的“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具体的外语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老师、教学设备、环境的不同,选用了一种最适合的方法,以此为主,兼取各家之长,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在教学中老师是能力的培养者

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一些同学,每遇到一个生词都得有老师教。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教会学生必要的独立的学习本领,也就是说,在学习的道路上忽略了培养学生自己走路的能力。学生不能永远有教师陪着,他们今天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是为了明天能独立学习。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每个学生的能力各有不同,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强,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弱,有的学生识记快、遗忘慢,有的学生识记慢、遗忘快。所以在教学中,要善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能力,把班上每个同学的特长都牢记在心,这样在教学中才能面向全体,因人施教。要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兴趣。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要精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其次,要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让学生感到英语是一种活的语言,在愉快中得到知识。第三,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由于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所以凡我所教的学生,上了高中,英语成绩也是不错的。当今社会,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在提倡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强调在合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者、教师也倡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学要由原来的功能型教学模式转变为任务型教学模式。这一理论要求学生大面积在班级里开展各种活动,使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桥梁,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催化剂,它点燃了智慧的火把,师生在平等、民主、愉悦的氛围中共同参与挑战性问题的讨论和探索,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才是新课程所追求的理想课堂。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以高素质去主动适应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方向的改革,才能接受新时代的挑战。

学习新课程品味新课程 篇4

一、学习新课程, 品味新教材

新课程的理念充分表明, 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是对课程不断丰富的过程。教材只是一个载体, 其具有开放性, 教师千万不能就教材“教”教材, 应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 并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对教材进行调整和重组。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发现、挖掘、整合教育教学等资源, 并且学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开放性教学的大环境中, 教材已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在执行新课程计划时, 要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相关课程资源, 以丰富教学内容。在备课时, 不仅要备教材, 而且要备学生。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教材内容, 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体验学习。

二、学习新课程, 品味学习方法之变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项参与性的活动, 学生学习方式应由被动接受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转变。而无论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抑或是探究学习则都需要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在传统教学中, 学生习惯于听教师讲、死记硬背, 缺乏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教师们确实下了一番工夫, 可当学生完全“动”了起来以后,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思维变得异常活跃, 自我意识大大增强, 教师原有的权威地位受到挑战, 传统的教育方式失效, 课堂纪律不易维持, 教师无法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陷入尴尬境地。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教师应放下架子, 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 学会换位思考, 能勇于承认自己有不足的地方, 并主动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方法。教师要认识到, 一节课无论准备得多么充分, 都不会十全十美, 课堂上出现一些无法预知的情况, 这是很正常的, 但学生在学习方面获得了发展, 就应当肯定这堂课的价值。

三、学习新课程, 品味教师角色定位

教师角色定位直接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 关系到课程实施的走向及目标的实现程度。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宰者、教学大纲的执行者、学科知识的传授者、疑难问题的解答者、应对考试的组织者, 学生充其量只是听众而已。这不仅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而且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养成及个性的发展。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为此, 教师应在教改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探究, 尽快完成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由教学过程的主宰者向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由大纲的执行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由疑难问题的解答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等角色的转变。构建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 促进学生能力的养成。

四、学习新课程, 品味人本思想

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不同于以往传统课程的要求,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加强调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要求教学要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 让学生通过参与教学, 获得深刻的体验。这也要求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 不断完善自我, 要“以学生发展为本”, 不仅注重知识传授, 而且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人本思想引导下的学生不应是“我的眼中只有自己”, 而应是关爱他人, 具有良好生活习惯、具有团结协作意识和健康乐观生活态度的人。学生在探索新知、主动参与的过程中, 可能会遭遇挫折、失败, 也可能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 但是, 这种主动参与、实践的行为会使学生的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得到丰富, 进而使其对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科学的价值等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小学新课程理念学习制度 篇5

学习材料

心得体会

新课程标准基本理论学习材料之一《以人为本,育人为本》 推进素质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要求根本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旧的思想观念。我国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解放思想,带来了国家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推动了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近年来,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素质教育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影响教育工作者行为模式的新教育观念层出不穷。宣传与学习以下这些好的思想、好的观念以及好的做法,对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实际上,课程方案一旦确定,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就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课程教材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而教学改革将是一场更持久的、更复杂的攻坚战。

21世纪首先是人的世纪,是努力使人的个性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世纪。学校教育工作的着眼点,应当聚焦在未来人类社会的生存需要和未来社会创造者的发展需要,而不能仅仅考虑着学生的分数、大学的入门要求,甚至教师的名与利。

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入的成长与发展,素质教育必须以育人为本。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认真思考,我们学校的活动,我们教师的行为,是否做到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保护学生,究竟是否遵循着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是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服务。

教育的一切改革,最终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为指导思想。“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要把这种为学生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贯穿于教育改革的始终。教育不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优秀率、合格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育不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

新课程标准基本理论学习材料之二《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 课程体制是由课程观决定的,有怎样的课程观就有怎样的课程体制。因此要实现课程体系的现代化,首先要实现课程观念的现代化。如果从孔子办私学算起,我国学校课程已有二千多年的发展史,经历了古代社会、近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历史变革。我国封建社会的课程体系是适应科举制度要求的“五经”和“四书”,这是以封建文化为中心的课程体系。鸦片战争

东伏小学

姓名:

新课程理念学习笔记

学习材料

心得体会

之后,特别是清朝末期,我国逐渐确立起近代的课程体系。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是我国近代学制的开始。该章程所规定的普通学校课程结构是以“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为教育宗旨,以近代自然科学为主体的学科中心体系。

在二十年代,杜威的经验为本的课程观已经在我国广泛流行,并以此为实验宗旨在某些学校进行了课程改革实验,也曾有一定影响,但赫尔巴特的学科中心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观一直处于主宰地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深受苏联教育理论的影响,长期没有形成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和课程体系。按照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原理,一直把课程论作为教学论的一部分,“所谓教养和教学的内容,我们理解为知识、技能、熟练技巧三者的连环,为了适应共产主义教育的目的,使青年参加社会主义社会各种关系复杂的体系,必须把知识、技能、熟练技巧三者传授给他们。教学内容具体表现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苏联只有教学论而没有课程论,但他们所说的教学内容概念所包括的内涵和我们所说的课程论概念所包括的内涵,基本是相同的。这就是说,凯洛夫所说的教学内容即课程论,是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这是一种课程即教学科目的观点,是知识为本的课程观。这种课程至今还在我国处主宰地位,因此台湾学者说:“大陆人士对‘课程’的概念,有所谓‘三教’,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尽管我们也曾批判过凯洛夫的教育学并进行过多次课程改革,但对凯洛夫的课程观即教学科目的观点却从没有进行过反思,对于课程的本质没有进行过专门的探讨。缺乏强有力的课程理论专业队伍,课程理论研究落后,对课程的本质缺乏深入探讨,是我们课程观念陈旧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这不是根本原因,根本的原因应当从社会需要去寻找,形势要求才是课程观念变革的最终源泉。

从近一二百年世界各国教育普及和课程改革的历史来看,普及教育与课程观念密切相关,凡是普及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实施早的国家和地区,课程理论的研究就深入,人们的课程观也变革快。从课程发展历史来看,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课程论之所以能够形成独立的学科分支,就是由于这一时期欧洲大多数国家已普及义务教育。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后的事情,至今适合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还没有后建立起来,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课程观是滞后的。这些年来各地进行的大量问卷调查就是佐证。

1997年北京市为了制订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改革方案,进行了有关课程方面的调查,在教师队伍中,持学科知识为本课程观的约80%,持经验为本课程观的约20%,如果说,课程即学科知识的观点是一种较为古老传统的观点(其重要代表人物是十九世纪的赫尔巴特),课程即学习经验的观点是一种较为现代的观点(这是二十世纪初期由杜威提出的)那么,可以说,大部分教育工作者的课程观

东伏小学

姓名:

新课程理念学习笔记

学习材料

心得体会

都相对滞后。如果说,课程即育人媒体的观点是我国学者于九十年代提出的适合素质教育的现代课程观,那么,从现阶段来说,这种课程观及课程理论还没有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和认可。如果说,对课程本质由从知识发展到经验的认识,这在课程体制和课程理论的发展史上是完成一次重要的变革,实现了一场革命,那么同样,把课程看作是育人的媒体,进而构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素质教育课程体制,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重要的历史性的课程观念和课程体制的大变革。

因为,从课程体制来看,具有普及功能的素质教育课程体制和具有筛选功能的”应试教育“课程体制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体制。前者”以学习者特性、社会变化和需要、学科内容为设计基础,课程组织以综合为原则“;后看”以学科结构为课程组织的原则,实行分科设计“,强调学科体制。从课程体制本身来看,我国课程改革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从教育观念和课程观念来看,我们这个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由于”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为了科举应试、跳龙门、谋高官的思想观念已根深蒂固,因此改革传统的课程观尤为困难。所以直至今日,作为适宜”应试教育“的学科知识为本的课程,在教育界和课程观念领域依然严重存在,课程即教学科目的观念似乎成为一种没有必要改革的公理。

因此,要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现代化,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课程体制,就必须进行”课程概念再变革“,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构建一个开放的大课程体制。这个课程体制共包括四大类课程:学科课程和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

1、摒弃学科本位主义,重视课程的创新价值

学科本位主义就是片面地强调自己所从事研究或施教学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贬低或忽视其他科目的作用,为自己的本门学科争取过大课时比重的片面观点和行为。学科本位主义是课程变革活动中的”大敌“,从课程发展史来看,在中外历次重大课程改革运动中都难以避免。著名专家学者由于对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和儿童的年龄特征缺乏了解,在主持课程编订时就会加大某门学科的难度和比重,使课程体系失去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原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在总结苏联近半个世纪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时说:对于大专家的话不能不听,但也不能全听,如果全听就会出现大的改革偏差,造成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是原苏联从历次课程教材改革中总结出的一条规律。我国近十几年的课程教材当中,学科本位主义的问题也严重存在,搞物理的认为物理学科重要,搞数学的认为数学重要,都希望自己所施教的科目在课程体系中占有较多的课时,这种观点对制订新的课程方案和实施新的课程方案都是不利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某些省市和某些学校所设计并推行的新型课程改革新方案之所以难以坚持下去,其原因

东伏小学

姓名:

新课程理念学习笔记

学习材料

心得体会

固然是多方面的,但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遭到具有学科本位主义者的反对。持有学科本位主义观点的人,往往指责新课程方案削弱了系统知识的传授,课程教材改革降低了教学质量。浙江省的综合课程改革虽然有诸多不尽完善之处,有待进一步修订,但反对者从学科本位主义的立场出发对新型课程方案缺乏整体的理解,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课程改革必须倡导整体的全局的课程观,不论课程编订者或课程实施者都要摒弃学科本位主义。为此,课程的编订队伍要有各方成员参加,既要有学科专家,又要有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新课程方案的实施者既要熟悉本门学科的知识,又要了解教育教学的全局。摒弃学科本位主义是编订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和实施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只有摒弃了学科本位主义才能树立科学的课程观。

课程问题在任何国家教育体系中都是居于中心地位,它集中具体地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教育要求。因此,在知识经济这种新背景下,为了克服学科课程的缺点,一方面要加强学科课程内部有关科目之间的横向联系;另一方面应加强新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树立必修课、选修课、综合实践课都是培养学生的主渠道的新观念。

2、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和谐发展的基础

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如烟海,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不过是沧海一粟。21世纪,知识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和淘汰、人类社会现有的知识,只代表过去的认识水平,可能陈旧,可能将由于新的发现而更新。教育必须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益、更大限度地开发人的学习潜能与创新活力。

教师要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服务,而不是让学习者为自己完成上级规定的教学任务服务。在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应该读什么、看什么、做什么却没有读、没有看、没有做,这是终生的缺失、终生的遗憾。而我们的教育代替学生学习的东西太多,导致学 生没有了自己的感悟,也很难有震撼心灵而刻骨铭心的东西。于是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复习旧东西,而不是学习新知识。

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很好的教科书。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正在成为教学改革实践的新观念。学校教育应当使学生广泛了解有关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丰富知识,比较全面地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跳出学科看教学“,应避免学科的分类割裂了知识的广泛联系,造成学生认识的僵化和局限,妨碍学生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的协调发展。课程结构、教材系统、教学内容的调整,都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让必修课、选修课和研究性课程的建设,努力做到“面向日新月异的社会”,“面向瞬息万变的世界”,“面向迅速发展的高新科技域”。

东伏小学

姓名:

新课程理念学习笔记

学习材料

心得体会

23、强调教学与课程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

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这场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摆正和处理好的一对关系。在这对关系中,课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观是主导因素。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并因此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在传统的教学论概念系统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而这种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是按学科编制的,故”课程“又被界定为学科或各门学科的总和。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更动课程,也无须思考课程问题,教师的任务是教学,课程和教学成为两个彼此分离的领域。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学校”教什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学校”怎么教“;课程是教学的方向或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做出任何变革。课程是”专制“的一方,而教学则成为被控制的一方。二者机械地、单向地、线性地发生关系。这样,课程不断走向孤立、走向封闭、走向萎缩,走向繁、难、偏、旧,而教学也不断变得死板、机械、沉闷,这种背景下的所谓教学改革只能是打外围战,”戴着镣铐跳舞“,师生的生命力、主体性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

这种改革最多只能造就教学法专家。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的课程)即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作为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师即课程,教师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学生同样是课程的有机构成,同样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这样教学就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 与提升的过程。这样,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

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这意味着课程现的重大变革。在这种背景下,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入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很解放与自由的过程。这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呼唤的教学改革,这种改革是需要教育家也是能够造就教育家的改革。

新课程标准基本理论学习材料之三《树立师生交往互动的平等观》

1、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

东伏小学

姓名:

新课程理念学习笔记

学习材料

心得体会

教学关系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不仅在理论上超越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现实中的“学生特殊客体论”和“主导主体论”,而且在实践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交往是活动的最基本形式,亦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之一。交往不是静态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是动态地表现出来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简而言之,所谓交往,就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这是人基本的存在方式。在教学中,交往存在着师生间的交往和生生间的交往之分。

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得以建立和表征的最基本形式和途径便是交往,离开了交往,师生关系就只是外在的,而不能成为教育力量的真正源泉,甚至反倒成了教育的阻力。当前师生人际关系中普遍存在着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倾向,严重地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怨恨和抵触情绪,师生关系经常处于冲突和对立之中。改变师生关系因此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可以说,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相信,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 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

东伏小学

姓名:

新课程理念学习笔记

学习材料

心得体会

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也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2、注重开放和生成,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开放对应于封闭,生成对应于预设。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并因此表现出相对的封闭性。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封闭导致僵化,只有开放,才有可能搞活。开放,从内容角度讲,意味着科学世界(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教育也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儿童的生活,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科学与生活教育的融合。

从课程角度讲,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挥”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从教学角度讲,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开放,从过程角度讲,人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教育不应该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否则就会限定和束缚人的自由发展。人是未完成的非终级的存在,教育不应该把培养中的中点当作终点,以目标取代目的,否则就会阻隔人的发展。人是不可限定的,教育不能限定人,只能引导人全面、自由、积极地生成。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不是作家笔下被动的小说,不是画家笔下波动的图画,也不是电视电影面前无可奈何的观众,更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总之,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 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份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布鲁姆)。过程的开放也许会影响某些课时的教学进度或教学任务,但是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个问题,首先,课堂教学改革,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一个从有序到无序再到有序的过程;其次,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这是学生发展进而也是教学发展的根本后劲。

东伏小学

姓名:

新课程理念学习笔记

学习材料

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对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的成全。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也是不具有生成性的。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

新课程标准基本理论学习材料之四《强调整合构建新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共同框架,如何把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和目标框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

传统课堂教学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知识与技能成为课堂教学关注的中心,知识的价值是本位的、首位的,智力、能力、情感、态度等其他方面的价值都是附属的,可有可无的,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课堂教学因此丧失了素质教育的功能。改革课堂教学必须要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教学目标要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从而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1、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对一门学科而言,过程表征该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概念原理的体系),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什么样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必然对应着什么样的探究结论或结果;概念原理体系的获得依赖于特定的探究过程与方法论。任何概念原理体系,不论暂时看起来多么完备,它总是一种过程性、生成性、开放性的存在,总是一种需要进一步检验的假设体系,总是需要进一步发展为更完善、合理的概念框架。另一方面,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又内在于概念原理体系之中,并随着概念原理体系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不同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不同,其探究过程和方法论也存在区别。但无论对哪一门学科而言,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只有利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整个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如果学生所接触到的只是一些看似确定无疑的。风平浪静的、一帆风顺的、不存在任何对立与冲突的”客观真理“,学生在经历了教育过程后,只是熟悉了一些现成结论并形成对这些结论确信无疑的心向,那么这种教育的功能就不是对个性的发展与解放,而是对个性的控制与压抑。

从教学的角度讲,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

东伏小学

姓名:

新课程理念学习笔记

学习材料

心得体会

知识、洁问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

正因为如此,我们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当然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2、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予重大影响。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传统的教学论研究忽视了教学中的情感问题,把生动、复杂的教学活动因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框框之中。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现代教学要求摆脱唯知主义的框框,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

当前在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被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来理解。

首先,内涵变得丰富了,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是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从横向角度看,这三个要素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们构成了人的感性世界或非理性世界的相对完整的画面;从纵向角度看,这三个要素具有层次递进性,它们构成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心灵连续体。

其次,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身成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是附属的,而是具有独立意义的,正如不同学科,其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存在区别一样,不同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容和指向也有所区别。但就其共性而言,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以人为教育对象,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东伏小学

姓名:

新课程理念学习笔记

学习材料

心得体会

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新课程标准基本理论学习材料之五《树立学生自主发展的活动观》

1、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学得会

江总书记特别强调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的指导思想。我们的教育一直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也的确造就了一大批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但以往的教育不大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明显不足。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陶行知先生就曾经批评过,”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正切中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忽视实践体验的弊端。学习者通过不断”学“的实践,才能学会学习。把老师的感受告诉学生,不如让学生获取自己的体验。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是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书本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变得丰满、深刻。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也表明:听和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和学识,但远远不如动手操作给人的印象那样深刻,不如动手操作掌握得那样牢固,不如动手操作更能将有关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和能力。

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未来文明的创造者,只有今天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明天才能善于创新、善于超越;只有今天勤于动手、经常实践,明天才能大胆变革、开拓进取。

2、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只有在学生自主的活动中才能进行。

“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重要观点。社会进步为每个人的充分发展提供着机会与空间,而个人的充分发展又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基础与条件。个性是创造的前提,千人一面的教育模式,难以培养创造性人才。在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上要把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使学生在多样性教育中学会选择、学生自主选择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主动选择带来主动的学习,提供学生选择的教育,才能是有效和成功的教育。教育应当为学生创造选择的范围,扩大选择的范围,发展选择的能力。给孩子一些权力,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

东伏小学

姓名:

新课程理念学习笔记

学习材料

心得体会

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教师应当体会儿童生命的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要让更多的孩子有所表现、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获奖,让更多的孩子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让更多的孩子拥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培养学生的爱好与特长,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方面;但并不是个性发展的全部。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就是要承认并且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形成每个学生的独特性。教师应当学会: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3、能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成长无法代替,发展必须主动。培养健全人格、保护学生个性前提,是促进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发展。素质的形成是一个持续不断内化的过程,内化的不可代替性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我们应当寻找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适合教育的儿童。传统的”注入式“、”填鸭式“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教师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思维空间与自我体验权力。在教师眼中,认真听讲、遵守纪律的学生就是好学生;那些大胆质疑、经常提问的孩子有时甚至会受到斥责。结果,本应生动活泼的教育变得死气沉沉,原来充满想象和创造热望的儿童变得墨守成规、孤陋寡闻。

“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教师不要做学生思维的保姆,要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思考的果实。教学仅仅留给学生时间是不够的,重要的是给他们提供思维的过程。把已经还给学生的时间再按教师的要求安排得满满当当,学生依然是“愧倔”。

研究表明,责任心和自主选择有着密切联系,”要我做“与”我要做"的主动程度,表现在学生身上大不一样。主动选择带来主动的学习,提供学生选择的教育才可能是有效和成功的教育。要保证学生的自主选择、全面发展,就要提供可供学生选择的内容。除了必修课程之外,还要有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和活动课。有条件的学校,允许学生在选修课范围内选择课程,允许学生在必修课范围内选择老师、选择进度。学校应当让学生自主选择,家长参与选择,教师指导选择,管理保障选择一一最终使学生在主动选择中学会选择,在主动选择中形成个性,在主动选择中富有创新。

4、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

杨振宁博士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的话,那么,进入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在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大趋势之下,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

东伏小学

姓名:

新课程理念学习笔记

学习材料

心得体会

要通过参与式的交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能够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人。教师的角色作用在于引导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营造师生共同学习、探索和研究问题的环境氛围,建立对话式、交互式、融合式的教学模式,正在成为教师从业的必备素质。

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要在学习中培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努力创设合作式学习的情境,为学生合作意识的养成与交往能力的发展搭建舞台。课堂上,应该更多地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共同切磋;活动中,应该更多地让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参与;生活中,应该更多地让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分享。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理解他人、欣赏他人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使自己得到他人的理解与欣赏。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一个人今天在校的学习方式,应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内在的一致性;而合作学习正是这种一致性的切入点之一。教师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与学生合作,让同学之间互相合作;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使之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能力的提高,这是现代教学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重大课题。

东伏小学

学习新课程品味新理念 篇6

首先加强班级的班风学风建设,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并让思想教育富有情感。首先加强学生的品行教育,再从学习的目的性入手,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使感知觉活跃,注意力集中,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教育主体作用,学生自己对自己的教育和学生之间的互相教育,这是轻负高质的保障。

优良的班风学风直接影响着班级的学习,如果一个班级里的每个学生都品行端正,那么学习成绩肯定能提高。虽然在平时也是每天在给学生摆事实、讲道理,告诉他们学习是如何重要,但是效果并非很理想,所以使我班逐渐意识到我班的班风学风建设还是不够,并且存在着许多有待于解决的问题。通过班上同学的意见收集及班干部的会议讨论,我先找出问题再对症下药,学习的关键问题在于態度是否端正和学习环境是否优越。

现在很多班级学习氛围不浓,我班也不例外,针对这个现象我先制定班级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动力。每当我接班后就给学生提出一个总目标,要做一个真正的好学生。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首先,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说明好学生的要求,向学生提出近期的目标:争当优秀少先队员、优秀班干部。学生有了切实可行的目标,学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与动力,都有懂得了每人应该做好自己的本份,为自己、为小组、为班争光。

班级中仍有少部分同学存在厌学情绪,在厌学情绪的影响下,这部分学生对数学失去了兴趣。在不良心理状态的引领下,这部分学生就出现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发言,作业拖欠,而且也影响了班级的学风。所以在平时,我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首先要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坚持正面教育,循循善诱,用浅显的道理、具体的事例讲清每一项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意义。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使学生既有信心又乐于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小学生认识提高了,并形成内驱力,才具有按一定方式行动的坚强决心。当班内有几个以上的同学犯相同的错误时,我就意识到这是一种不良的风气,就在班里进行教育,让学生在其形成前已经知道是错误的,不再发展下去,从而杜绝了不良风气的滋长,并引导学生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支持正确的言行,反映和抵制错误的言行,使全班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从而使整个班集体变得和谐温馨,每个同学都感觉到这个班学习的乐趣,形成一股良好的学风,老师上课就事半功倍,学生学得轻而易举,乐也融融,教学质量也会明显提高,这与良好的班风学风是分不开。

再者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四十分钟的效率。新课程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加了新的内容,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求。作为教师要明确数学思想方法的内涵,把握渗透的契机,真正使学生既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又培养能力,让学生自主动手,合作探究,通过自己观察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地听、说、做,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这种让学生从感知中理解知识,从情趣中掌握知识的做法,对课堂教学增强轻松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的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是轻负高质的关键。

对自我的要求应认真备课,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抓教学重点问题,则容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备课时应注意,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利用,同时也就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做才会使时间的效率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甚至于产生大于课堂四十分钟的教学效果。

我对学生的要求做课前预习,带着问题上课,跟着老师思路走,做好课堂笔记,帮助自己以后复习用。一个班几十名学生,学习基础各不相同,老师在同一节课上不可能根据每个人的不同基础进行个别教学,只能按大多数人的接受水平进行讲解。这就要求我们在上课前一定要做好预习工作,特别是基础不够扎实,上课经常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听不懂的学生,更要重视课前的预习。学生认真预习,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能力更是势在必行。预习不是简单的看书上的例题,还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些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在预习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把新课中不理解的地方作标记,并提出质疑。这样,使学生做到在课堂上的听课有目的性,带着问题来听课,提高听讲效果。

努力提高40分钟的利用率。一堂课40分钟,一眨眼就过去了,所以,课堂上的每分每秒都不能浪费,必须要把这40分钟用在刀口上。那么,怎样才能提高40分钟的利用率呢?平时我充分利用课前2分钟。 我利用这短短的两分钟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预备铃响后,数学课代表组织听算或口算,这个环节不但可以提高口算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调整状态,为接受新课作好精神准备。上课时能要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

最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一是在教学计划课程表内安排了各种各样的活动课,比如语文读书活动课、数学活动课、科技活动课、体育活动课、班队会课等等。二是在课外广泛组建各类兴趣小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由参加。三是通过家庭家长,让学生在双休日开展各种各样社会实践。四是过节各种联欢庆祝活动。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在新课程思想的指导下,只有走“轻负高质”之路,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创新。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应通过自己平时的积累,多吸取优秀经验、通过多思做到推陈出新,为推进轻负担高质量作出努力,让“轻负高质”和新课改相得益彰,给“轻负高质”注入活力、插上翅膀。

生物新课程理念探究性学习解读 篇7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生物教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生物课程是科学课程, 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任务, 按照以往的课程理念和习惯, 采用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是难以完成这一任务的。因此,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 并要求学生在新课程的学习中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1. 探究性学习的来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以传授文化知识为目的的传统教育体系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迅猛发展, 人们开始对传统的“知识教育”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 著名教育学家施瓦布提出了一种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1]。探究性学习强调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综合和对研究过程的理解, 这些特点使其成为美国教育改革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教学方法, 并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国。

2. 探究性学习的概念

2.1 探究性学习的定义有多种, 具有代表性的是: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认为探究性学习是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获得科学探究能力和技巧、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的各种亲身经历。

2.2 虽然探究性学习的定义没有定论, 但它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2]。

2.2.1 探究。仔细地考察某一事物, 获得有关的知识。

2.2.2 探究活动。

做观察, 提出问题;查阅书刊和其他信息源;设计调查和研究方案;运用各种手段来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提出答案、解释和预测;对所作解释加以检验;把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传达给别人。

2.2.3 探究任务。

研究型探究、观察、调查 (访谈、问卷调查、测试) , 文献研究, 实验, 模拟, 等等。

3. 生物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策略

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 生物教师运用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我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一些尝试。

3.1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探究性学习

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说过:要教学生“学问”, 必须首先从教学生学会“发问”开始。一个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以及探究的欲望, 因此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化的源头, 是主动学习的基础, 是学习动力产生的根本原因, 同时也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把知识放在问题中, 放到一定的情境中, 引发学生对知识产生认知需要, 主动参与探究。如讲“基因的分离定律”时以提问导入课题:“为什么有的同学是双眼皮, 有的是单眼皮?”“为什么有的同学父母都是双眼皮, 而他却是单眼皮?”“为什么有的同学是双眼皮, 而他们的姐妹却是单眼皮呢?”这样学生的兴趣就被充分调动起来, 我也就顺理成章地引入新课, 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3.2 通过生物科学史进行探究性学习

科学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 而且是人类探知未知世界的过程。新教材中增加了很多科学发展史的介绍, 如光合作用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等。生物科学发展史生动地反映了生命科学起源和发展的历程, 以及生物科学成就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历史性的、开创性的影响。科学发现史的教学不应只是让学生记住科学发展的历史,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科学史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体会科学家是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假设、如何解决问题、如何进行分析推理的, 以此培养学生探究的态度、方法和思维的品质。同时, 还可以让学生体会科学家面临疑难情境时, 如何搜集和加工资料, 了解科学家创新的思路, 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的实验方法, 并学习科学家的思维方法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3.3 通过生物实验实施探究性学习

实验是一种以认识为直接目的的探索活动, 使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事物、性质和规律, 从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实验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重要手段, 也是一种探究性学习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载体。实验教学应该为学生创造积极探究的条件, 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通过生物实验, 要让学生学会如何选择和处理实验材料, 学会如何设计对照、预期和分析实验结果, 还要学会怎样撰写实验报告、研究改进实验的方法、改进实验的器具, 等等, 来实现“探究性学习”。这样学生通过亲身体验, 主动去学习与探索, 会更好地理解知识, 认识到学习科学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 而且通过实验探索, 会获得利用科学研究方法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生物教材中, 实验内容和类型较多, 这就为在实验中落实探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4 通过研究性课题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编一些探究题目, 鼓励学生对知识点提出质疑, 引导学生开展课外的探究性实验, 如植物去除顶端优势后, 植物的侧芽如何生长?CO2、光照等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如何?哪些影响因素到植物细胞质流动?探究酶的化学成分,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以及泡菜的制作条件, 等等。通过研究性课题, 学生经过提出主题、收集信息、写出报告到报告的交流和评价, 在调查中能获得了解与掌握学科新知识, 加深对新问题的认识, 在相互合作、交流讨论、学习的过程中完成信息的“互补”、资源的“共享”。通过调查, 学生不仅增加了信息量、拓宽了知识面, 而且培养了探索精神, 提高了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更充分激发了学习生物学习的兴趣, 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总之,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进一步深化生物课程改革,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倡导探究性学习, 无疑是时代对教育要求的体现。这不仅可以促使学生转变原有的学习方式, 学会主动学习、终身学习, 而且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的改变,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同时, 组织、参与、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教师能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迎接教育的新革命。

参考文献

[1]丁远毅, 崔鸿.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37-40.

学习新课程品味新理念 篇8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在营造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2.采用自主、合作、探索的教学模式。教师不是把知识给学生, 而是学生自主去查找资料。

二、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人也是生动而富有个性的。教学中应善于抓住契机保护人的天性, 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促进人的创造力的发展, 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促进生命的全面的升华。

三、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比较重视综合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提倡感悟、积累、运用齐头并进, 知识、能力情感协调发展。课上应有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 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有外在的愉悦表现, 而且有内在的成功体念。同时伴随着思维活动。语文教学必须将感悟语言和发展思维紧密结合起来, 还伴随着肢体活动。

四、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不断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

语文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蕴育点”, 在课堂上营造文化气息, 通过语言文字向学生传递祖国的、世界的和历史的、现代的多元文化,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谈新课程理念下学习方式的转变 篇9

一、更新教育观念,引领学习方式的转变

先进的教育观念是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的,教育观念转变的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的转变中进行。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与否,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落实到学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生存方式的转变上。

在我们英语教研组内,每周至少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共同探索英语教学的新思路。以往的课上,学生能接受多少知识全凭各人的意志力、智力等因素,如今在课堂上,我们尝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每六名学生组成了一个学习小组,共同学习课文,各自找出生词和难以理解的词组、句子,提出来组内解决。可当组内遇到困难时,学习就无法进行。这时,就要求老师跟踪到各小组进行指导,现场解决一些问题。如遇到普遍性的问题,就可提出来在全班讲解。另外,老师还要准备一些问题用来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对学生疏漏的重点、难点还要提请注意。课堂上我们尽量把问题解决掉,特别是单词与课文的理解、背诵。这样,我们的英语课不仅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还发展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

现在,在我们的课上,看到的不再是教师手把手地教,而是让学生自己从应用练习中总结出语法规律。学生的发言既风趣幽默,对语法的总结也相当完整。教师不再对学生抱怀疑态度,把自主学习的机会还给了学生。

二、尊重、赞赏每一个学生,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别差异,积极营造和谐、互学、相帮的教学氛围;对有智力问题、有严重缺点的学生更要关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尊重学生还体现为激励、赞赏学生。抓住合适的机会给学生以诚挚的鼓励,能使他们得到自尊的首肯和努力奋发学习的动力。赞赏不仅仅针对学生学习中小小的进步、积极的努力和提高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立性、兴趣、爱好和专长,赞赏学生对教科书的大胆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我所教的六年级一个班上,有一个男同学特别引人注目。因为他平时说话都口齿不清,更不要说说准英语了。但我想:他本来就已经很自卑了,要是我再批评他,不更是雪上加霜吗?我找来他的家长,原来他跟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妈妈在他很小时就离了婚,现在爸爸在外打工,根本不愿理他。我叫他的奶奶每天晚上关心一下他的作业,然后我一有空就给他补课。虽然他的进步缓慢,我还是在他有稍许进步时给以表扬。另外有一位同学,他脾气很倔,你要是在他犯错或考得不好时批评他,他会很不服气,甚至干脆不学了。但这位同学经常会有一些问题来问我。由于我知道了他这一特性,我便从不批评他,而是从侧面表扬他,激励他,只要他有一点点值得肯定的地方,我都会大肆渲染一番。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达到“学生积极成长、教学效率极大提高”的目的。

三、重新定位教师角色,推动学习方式转变

新课程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是一种与教师决定教学内容和教材的传统教学截然不同的课堂教学。在新课程中,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扮演多重角色———学生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活跃思想、展现个性的引导者和促使者,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观众”,而成了教学活动的“主角”。

小学英语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借助新教材备课和课堂教学等环节,切实在教学中主动转变观念,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儿童学习英语多为表层兴趣──英语本身的新鲜和儿童好奇的心理能够吸引他们进行英语学习与活动。然而,由于学习知识难度的逐渐增大和学习要求的提高,部分孩子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会逐渐掉队,有的甚至开始对英语学习产生恐惧心理。作为教师,应培养并保护好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树立他们对学习的信心。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做一名民主型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经常参与孩子们的讨论、活动,和孩子们说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玩他们爱玩的游戏、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和实践。让每个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都能展现自己的长处,共同体验获取知识的快乐。

四、教师综合素质发展,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不能做所谓的只知奉献,忘记自我的“蜡烛”。社会上一向强调教师要乐于奉献,而忽视了教师的内在尊严与劳动欢乐,忽视了教师的持续学习与成长。现代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知识更新间隔越来越短,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发展自我素质。发展教师素质是一个宏大的课题,从学科和专业修养到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从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到学科教育学、学习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一般知识;从学科教学法的研究到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从教学的组织调控到各种教学技术和方法的运用;从学生个性特征的把握到教师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从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到教育创新;从教师的教育哲学和教育史的修养到个人教育思想的形成等等无不包括在内。

新的英语教育理念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也不能仅有英语专业知识,必须朝着具有综合的教育素质的方向努力,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要求教师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新课程改革中取得进步,从自我基本素质提高起,积极进行科学研究,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综合型教师,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对新课程理念下学习方式的探讨 篇10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学生,学习方式

目前有些课堂气氛热烈、热闹, 教师能提出一连串的问题, 但提出的问题学生能边看书边回答。这样的课看似课堂比较活跃, 但好像水面上的泡沫, 学生并没有作深入思考, 更谈不上创新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 怎样营造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探索。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传统教学课堂上, 教师的绝对权威是不可动摇的, 而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长此以往, 学生变得不敢想、不敢说, 变得“唯师命从”。这种绝对权威和完全服从的师生关系, 明显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不利于学生主动地探求知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实践证明, 只有教师在课堂上发扬民主, 创设和谐气氛, 学生才会感到自己真正是学习的主人, 因而心情舒畅、求知欲旺盛、思想活跃, 从而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才能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因而, 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尊重学生, 态度亲切。教师要转变思想为学生服务, 由过去的“主宰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和点拔者, 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有意识地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 以求得师生彼此理解、信任和合作。一旦形成这种气氛, 就能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兴趣才能产生积极的情绪, 活跃气氛, 就会对学习起推动作用。所以要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就必须精心设计教学, 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 寻找并建立情知融合点, 创设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 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为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重视以下几点:

1. 以情激趣。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 充分利用一切教学设备和自己的激情, 不断地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以自己对学生的热爱、尊重、和期待去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2. 以新、奇求趣。

教学应使学生从中产生新奇感。满足学生求知欲, 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情感进行学习和思考, 使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教师所教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要不断更新和变化, 使学生感到新奇、刺激、有趣, 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并确保兴趣的持久性。

3. 以疑引趣。

教师要捕捉学生的疑点, 挖掘教材中可质疑的内容而提出问题,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使学生产生疑惑、悬念, 以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

4. 以争促趣。

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 也是课堂教学得以进行和深化的动力。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心理, 让学生争论、探讨、辨别正误。促使学生思维火花互相撞击, 注意力高度集中, 激发学生努力追求新目标的热情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有效的辩论过程也就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不断创新的过程。

三、创造参与条件, 提供参与机会

新的学习方式, 要求课堂要有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 使学生有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发展。为此, 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让学生自己支配时间。

一节课的时间是个常量, 老师占用的时间多了, 学生支配时间就少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要摆正教与学的关系, 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切记在教学中随意打断学生回答问题的现象, 要确保学生看书、思考、动笔、讨论、表达的时间。教师要精讲,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主动学习。

2. 让学生扩展空间。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和自己的需要拓宽想象的空间。通过亲身实践来检验所学。因此, 思维空间不能局限于教材、课堂, 要走向社会, 独立思维。

3. 让学生自由发言。

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 不用举手, 不用点名。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回答和提问, 并组织多种形式的讨论。故自由发言对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是十分有效的办法。

4. 让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提问权交给学生, 要激发学生动脑筋提问题, 激励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大胆提出疑问。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 点拔、启发、引导。点拔要精, 启发到位, 引导要活, 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5. 让学生参与评价。

我们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淡化教师的权威, 让学生参与评价, 哪怕学生的结论不尽如意, 甚至错误, 教师也不应以权威的身份给予封杀, 而应引导学生再学习、再商讨, 再让学生相互之间评辩, 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同时, 要鼓励学生评点教师, 与教师争辩, 在争辩中接受知识。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篇11

关键词:小组建设;小组管理;交流展示;教师主导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催生出的一棵树苗,正以其强大的活力、旺盛的生命力蓬勃壮大。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让课堂不再是一潭死水,不再是老师的“独角戏”满堂灌。它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弊端,让学生动起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归纳问题,倾听不同意见;小组交流,让学生的口头表达,语言组织能力得到提升;班级展示,又让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在成长的道路上给他以自信,马不扬鞭自奋蹄。

其次,小组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对那些基础较好、自觉性较强的学生来说,可能有所受益,但对于基础较差、自觉性不够的学生来说,有可能像在“听天书”昏昏然。小组合作学习让班上的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自学、讨论、交流、展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现在,提倡打造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要课堂效率高。只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并且学有所得,学有所乐,我认为就是高效。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组建学习小组应在对班上学生充分摸底、调研的基础之上,召开学科教师会,根据班内学生的学习基础、家庭情况、特长、习惯等建立起来的。学习小组根据班上的人数,以每组4~5人为宜。先根据设定的小组数从全班学生中挑选出若干名学习成绩好、责任心荣誉感强、愿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每组的组长;然后按照成绩将其他学生编排到每组(注意每小组男女生人数适当均衡),也可由组长按序依次挑选本组成员,并给小组每个成员安排适当的责任,如管学习的、管纪律的、管卫生的、管记分的等。

要使合作学习小组充满朝气,高效运转,必须加强对小组的管理。学习小组座位不能固定,要轮换,机会均等;小组要有激励措施,根据回答问题及行为习惯等情况,给每个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量化打分,每周一统计,评选出活跃小组和个人;小组要有激励性的组名和组号,每个小组成员要有远期、中期、近期奋斗目标等。

学习小组建设只是一个载体,其灵魂在于合作学习,打造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合作学习任务

根据学科、教学内容、学习目标的不同,科学制订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就好比一个导演,要精心写好剧本,设计好情节、高潮、主题等,要把那些有价值、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拿出来合作探究,并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随意地、肤浅地去交流讨论。

二、给学生交流展示的舞台

1.小组展示。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小组展示要求达到以下几个目的:一是确保全体小组的共同参与,让小组的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当然在此之前,小组成员要对合作学习的内容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有初步的认知。二是通过小组展示,要在组内达成共识,并记录下来,作为班级展示的副本。三是通过小组学习,对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要有所突破。

2.班级展示。在班级展示中教师要给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让学生来唱戏,要充分信任学生,让他们大胆发挥,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个舞台可以是黑板、电子白板、投影仪、板报、宣传栏等,形式也可以是多样的,如改编课本剧、演示、朗诵、情景再现、唱歌、舞蹈等。这些都能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彻底发挥,碰撞出自信的火花,得到成功的愉悦。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不能作为一个旁观者,要自始至终参与其中,发挥主导作用,要有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变成杂乱无章、漫无目的、流于形式的表演。对于学生的交流展示,要给予中肯的评价,多栽花少挑刺,多鼓励少打击,让学生从中获得一种成就感。

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新课改理念的有效方式,充满生命力,它也是课改结出的一株耀眼的花儿。

参考文献:

饶玲.试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J].江西教育科研,2004(08).

学习新课程品味新理念 篇12

一、合作学习的现状及原因

1. 合作学习模式落实不到位

由于受到长期传统教学和应试教育的影响, 很多教师与学生的观念并未转变过来, 不能达到很好合作学习效果, 并且由于现实一些原因, 时间紧、课程多, 教师方面往往无法真正采用合作学习模式来进行课堂教学, 而学生对合作学习没有多少了解, 提起兴趣想要探究实践, 因此并无法真正让学生从合作学习中掌握到什么知识, 合作学习仅仅只是做个样子, 走个过场.

2. 学生缺乏参与热情

由于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从小就比较缺少合作精神, 喜欢以自我为中心, 导致合作学习的精髓学生不能领悟, 而高中时期又是学生叛逆的时期增加了难度, 往往学生在参与前期热情度很高, 而在真正参与合作学习的时候表现却不尽人意.还有些基础差的学生由于跟不上其他学生的思维、被其他学生排斥, 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善于交流表达等等使得他们无法融入到合作学习中, 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兴趣, 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3. 合作学习效果的夸大

并不是说合作学习这种模式就是万能的, 虽说它对于提高学生成绩有着肯定的作用, 但是也不可忽略掉其他学习模式, 包括传统教学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的帮助. 任何一种模式都要它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取长补短, 多种模式交替进行授课,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以及思维能力等.

二、合作学习的方法

1. 科学合理安排学习小组

教师应当对学生的长处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将学生的优势结合, 将长短互补, 将课堂的中心从自身转移到学生上. 搭配小组的原则是“优势互补、条件均衡、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并且结果和奖励要以小组的总体成绩来评判, 这样小组成员为了取得成功, 不光要让自己学到所学知识, 还必须要让小组其他成员也学到知识, 如此这样便达到了组内学生共同进步、组外学生相互竞争, 最终数学能力得到共同提高的教学目的[2]. 需要教师注意的是, 在搭配小组时需要着重考虑性格内向、交流较少和基础较差的学生, 应安排学习好的学生起带动作用, 使学生融入小组学习之中.

2. 各司其职, 各取所长

在分配好小组后, 需要安排小组内的组长、发言人、负责演示者、记录者. 这几项角色要定期轮换, 让学生尝试不同的任务, 培养不同的能力. 而且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题目选择之后应当先让学生自己进行独立思考, 之后小组进行讨论, 大家整合看法, 不断探讨, 慢慢接近正确答案, 但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到学习较差的学生, 教师在分配任务的时候应当设置成递进模式, 这样前面简单一些的问题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解决, 而后面一些较难的问题学生也可以通过讨论从而共同得出答案, 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精神, 让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而且还使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达到了合作学习的目的.

比如, 在教学“函数的奇偶性”时, 教学目标的要求是: 掌握函数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会画奇偶函数的示意图. 于是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递进分工: 首先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先来描述并记住函数奇偶性的概念, 基础稍好一些的对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 学习好的学生负责画奇函数和偶函数的示意图. 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好的成员要对其他成员进行指点, 全体成员应当边探讨边学习. 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 所有人都有用武之地, 同时也会逐渐缩小个体间的差距, 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角色互换, 使学生体验到不同的环节, 做到取长补短, 实现共同进步.

3. 适时的指导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 教师要做的是引导者的角色, 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思想道路, 帮助学生明确思绪, 在开展合作学习时,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对合作学习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 并且要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指导, 对于简单的问题学生可以进行自主探索, 在学习较难的知识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小组产生的问题, 并予以帮助跟引导. 积极投入到合作模式里, 和学生融合到一块, 起到带头作用, 以自己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兴趣.

4. 全面评价合作学习成果

科学全面的评价对于学生而言是很重要的, 因为评价作为总结并完善合作学习成果的重要途径, 主要是用于激励学生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 如果评价不够全面或者过于严苛, 会对学生的积极性造成一定的打击, 评价过于肤浅也不能起到合作学习中的“点睛”作用. 因此需要教师根据自身班级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评价,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热情.

例如, 设2α是第二象限角, 则必有 () .

(A) tanα>cotα (B) tanα<cotα

(C) sinα>cosα (D) sinα<cosα

这道题有的学生通过作差法可以算出答案, 有的学生用特殊法, 设∠α = 60°, 也可以算出来, 还有的学生凭直觉来选 ( A) .教师对这三种学生应当正确评价, 第一种学生基本功踏实, 对基础知识掌握的好, 但用最基础的办法做选择题的话会影响效率, 可以尝试用特殊法; 第二种学生知识学的比较灵活, 应该表扬, 同时还要提醒他们不要忽略了基础知识和基础办法的运用; 第三种学生对数学较为敏感, 可以鼓励巩固相关知识, 培养创造性思维. 这样的方式使得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鼓励, 教师对他们的中肯建议也能被接受, 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大大的提高.

综上所述,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的合作学习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的教学思想, 是广受师生关注的教学模式之一, 教师应当改变传统教学的观念, 在授课时经常开展合作学习, 科学的进行分组, 了解学生的长处, 进行适时的指导, 答疑解惑.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应当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 让其自主探索、寻求答案. 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合作交流, 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都得到提高, 之后教师要掌握正确的评价方式, 多鼓励少批评,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热情, 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 为培养高素质数学人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曾思勇.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究[J].时代教育, 2015 (8) :155.

上一篇:新时代社会下一篇:新闻消费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