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息方式(精选5篇)
付息方式 篇1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的相关规定, 持有至到期投资, 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 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下, 企业持有的在活跃市场上有公开报价的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 都可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按照付息方式的不同, 一般可将债券分为分期还本付息债券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准则应用指南对分期还本付息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会计核算给出了解释, 但没有涉及分期还本付息债券的核算问题, 本文将结合实例对此进行分析。
一、分期还本付息方式下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分期还本付息普遍应用于银行贷款中, 是一种计算简便、实用性强的还款方式, 基本核算原理是在还款期内按期等额归还贷款本金, 并同时还清当期未归还的本金所产生的利息。结合准则应用指南对分期还本付息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两种债券会计核算的解释, 现仅就分期还本付息方式下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要点总结如下:
1.初始计量, 即企业购入债券、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的计量。初始计量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确定初始投资成本, 取得时按债券的面值记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成本”科目。“买的利息”即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借记“应收利息”科目, 实际收到利息时再从应收利息科目冲回。实际支付价款与面值和所买利息的差额, 记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 该科目不仅用来反映溢 (折) 价, 而且还能反映佣金、手续费等内容。当实际支付价款与面值和所买利息的差额大于零时, 差额记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借方, 反映产生的溢价;当差额小于零时, 则记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贷方, 反映产生的折价, 款项的结算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2.后续计量, 即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利息收益和判断资产是否发生减值。
(1) 资产负债表日计提债券利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 虽然未到付息期, 也没有收到利息, 但债券已经持有了一段时间, 与债券相关的利息已经存在, 故企业应当将尚未收到的按照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得出的利息计提入账, 记入“应收利息”科目借方;同时由于资产增加而带来的利息收益应记入“投资收益”科目贷方。在计算债券利息收益时须采用实际利率法, 即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期初摊余成本=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溢价摊销额 (+累计折价摊销额) -发生的减值损失 (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按照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得出的利息与投资收益的差额记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益调整”科目, 溢价摊销时记入该账户的贷方, 折价摊销时记入该账户的借方。最后一年投资收益的计算与往年不同, 其思路为:倒轧出最后一年的摊销数, 由“持有至到期投资———利益调整”科目转出, 最后倒算出投资收益 (不是通过公式计算) 。
(2) 资产负债表日判断投资是否发生减值。在资产负债表日, 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后续计量。在发生减值时, 应当在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 计入当期损益, 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其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按其原来利率折现确定, 并考虑相关担保物的价值。持有至到期投资确认减值损失后, 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 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 如债务人的信用评级已提高等, 则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 计入当期损益。但是, 该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
(3) 分期收回本金和利息。因为利息已经计提入账, 反映在了“应收利息”科目的借方, 所以分期收回利息和本金的时候应贷记“应收利息”和“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成本”科目, 在收到的本息办理银行进账的时候, 则记入“银行存款”科目借方。
3.终止计量, 即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到期收回或提前收回的计量。债券持有至到期时, 溢 (折) 价已经摊销完毕。将收回的最后一次本金和利息记入“银行存款”科目的借方, 结转收回的债券成本与利息记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和应收利息”科目的贷方,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 还要将“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结转到“投资收益”科目, 即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 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提前收回持有至到期投资时, 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 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 按其账面余额, 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折价时借记) 和“应收利息”科目, 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二、核算举例
2005年1月1日, X公司支付88 000元 (含交易费用) 从活跃市场上购入某公司5年期债券, 面值80 000元, 票面利率5%, 该债券在偿还时采用分期还本付息方式, 即每年等额还本16 000元, 并付息一次, 支付日为每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 该债券的市场价格为35 000元 (假设其价值的下降为非暂时性的) 。
用插值法计算实际利率i:
(16 000+80 000×5%) × (P/A, i, 5) =88 000 (元) 。
当i=5%时, (16 000+80 000×5%) ×4.329 5=86 584 (元) 。
当i=4%时, (16 000+80 000×5%) ×4.451 8=89 036 (元) 。
因此, i=4%+1%×[ (89 036-88 000) ÷ (89 036-86 584) ]=4.42%。
注:带*的数字考虑了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尾差。
(1) 2005年1月1日取得债券:
(2) 2005年12月31日计提债券利息: (1) 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由于第一期的期初摊余成本为初始确认金额88 000元, 所以投资收益=88 000×4.42%=3 889.6 (元) ; (2) 应收利息=80 000×5%=4 000 (元) ; (3) 第一年摊销的溢价=4 000-3 889.6=110.4 (元) ; (4) 期末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的溢价-已计提的减值损失= (88 000-16 000-110.4-0) =71 889.6 (元) , 系2006年年初的摊余成本。其会计分录为:
(3) 2006年1月1日收到2005年计提的利息, 并同时收回本金16 000元:
(4) 2006年12月31日计提债券利息: (1) 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71 889.6×4.42%=3 177.52 (元) ; (2) 应收利息=80 000×5%=4 000 (元) ; (3) 第二年摊销的溢价=4 000-3 177.52=822.48 (元) ; (4) 期末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的溢价-已计提的减值损失=[88 000-16 000×2- (110.4+822.48) -0]=55 067.12 (元) , 系2007年年初的摊余成本。其会计分录为:
(5) 2007年1月1日收到2006年计提的利息, 并同时收回本金16 000元, 会计分录同 (3) 。
(6) 2007年12月31日计提债券利息: (1) 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55 067.12×4.42%=2 433.97 (元) ; (2) 应收利息=80 000×5%=4 000 (元) ; (3) 第三年摊销的溢价=4 000-2 433.97=1 566.03 (元) ; (4) 期末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的溢价-已计提的减值损失=[88 000-16 000×3- (110.4+822.48+1 566.03) -0]=37 501.09 (元) 。其会计分录为:
2007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市场价格为35 000元, 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是35 000元, 由于2007年年末摊余成本为37 501.09元, 债券价格的下降又是非暂时性的, 因此, 应计提减值损失=37 501.09-35 000=2 501.09 (元) 。其会计分录为:
(7) 2008年1月1日收到2007年计提的利息, 并同时收回本金16 000元, 会计分录同 (3) 。
(8) 2008年12月31日计提债券利息: (1) 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88 000-16 000×3- (110.4+822.48+1 566.03) -2 501.09]×4.42%=1 547 (元) ; (2) 应收利息=80000×5%=4 000 (元) ; (3) 第四年摊销的溢价=4 000-1 547=2 453 (元) 。其会计分录为:
(9) 2009年1月1日收到2008年计提的利息, 并同时收回本金16 000元, 会计分录同 (3) 。
(10) 2009年12月31日计提债券利息:最后一年投资收益的计算与往年不同, 一般通过倒轧的办法算出最后一年的摊销数, 即3 048.09元[8 000- (110.4+822.48+1 566.03+2 453) ]。由此再倒轧算出投资收益=4 000-3 048.09=951.91 (元) 。其会计分录为:
(11) 2010年1月1日收到2009年计提的利息, 并同时收回本金16 000元:
三、总结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分期还本付息方式涉及本金的偿还, 再加上投资的减值问题, 使得此方式下实际利率的计算、利息调整表的编制以及会计核算等方面具有如下特点:
1.在实际利率计算方法上。分期还本付息方式除考虑利息的等额偿还外, 还应考虑本金的等额偿还。采用插值法计算实际利率时利用了年金现值系数。
2.在利息调整表的编制上。摊余成本的计算需要考虑本金偿还因素, 如碰到减值问题, 摊余成本公式可扩展为: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溢价摊销 (+累计折价摊销) -发生的减值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 摊余成本的计算公式与会计准则的规定是一致的。此外, 溢 (折) 价经摊销完以后, 最后的摊余成本并不是债券的面值。随着本金的逐年收回和溢价摊销, 摊余成本逐年减少, 利用其计算的投资收益也是逐年减少的, 溢价摊销正好相反, 投资收益逐年增加。
3.在会计核算上。分期还本付息方式下取得债券投资时的会计分录没有大的变动, 但由于涉及本金的偿还和减值问题, 使得此方式下摊余成本与投资收益的计算较为复杂。
摘要:分期还本付息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是两种较常用的企业债券发行方式,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对这两种企业债券发行方式的会计核算给出了解释, 但未介绍分期还本付息债券的核算方法。本文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例, 系统归纳了分期还本付息方式下债券投资的核算要点, 并结合实例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分期还本付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实际利率法,摊余成本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3].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付息方式 篇2
一、实际利率的计算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 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适用的利率。简单点说, 实际利率就是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未来所带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于现在价值时候的真正报酬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采用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方式时, 未来现金流量包括每期末支付的利息和最后一期期末支付的本金, 所以其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就是每期支付利息的年金现值加上最后一期本金的复利现值之和。当采用一次还本付息的方式时, 本金和利息都是在最后一期期末才支付, 而且利息通常采用的是单利计息, 此时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就是最后一期本金和各期利息之和的复利现值。
假设I表示每期利息, i表示所求的实际利率, n表示期数, B表示债券票面价值, P表示当前账面价值。分期付息到期还本方式就是求当I× (P/A, i, n) +B× (P/F, i, n) =P时的i。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就是求当 (B+I×n) × (P/F, i, n) =P时的i。可以看到, 两种付息方式下本金都是在最后一期期末支付, 但前者的利息是在每期期末分别支付, 并且是复利计息, 后者则是在最后一期期末一起支付, 并且是单利计息, 因此前者相对于后者而言, 在同等利率下计算的现值要高, 或者在同等当前账面价值下计算的实际利率要高。
二、摊余成本和投资收益的计算
摊余成本是指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再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在实际应用中, 可以把摊余成本理解成是某种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 当前的账面价值就是它第一期期初的摊余成本, 以后各期摊余成本实际上就是在上一期摊余成本的基础上, 加上由于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 减去收到利息的补偿, 剩下的就是未收回的本利和了, 若发生了减值再扣除减值的损失。用公式表示就是: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收回利息-减值损失。而每期投资收益的计算, 本质上就是它实际获得的利息或报酬, 用公式表示就是:每期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在分期付息到期还本方式下, 若不考虑减值损失, 由于每期票面利率和实际不同, 产生的投资收益和支付的利息也不同, 摊余成本的余额会越来越接近于面值。当该债券是折价发行时, 实际利率比票面利率要高, 每期产生的投资收益比收回的利息要多, 所以期末摊余成本总是比期初摊余成本要多, 直到它逐渐增加到面值为止, 对应的投资收益也会相应增加。当该债券是溢价发行时, 实际利率比票面利率要低, 每期产生的投资收益比收回的利息要少, 所以期末摊余成本总是比期初摊余成本要少, 直到它逐渐减少到面值为止, 对应的投资收益也会相应减少。
在一次还本付息方式下, 若不考虑减值损失, 由于利息是在最后一年年末一次付清, 因此除了最后一期外, 其他各期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是每期产生的实际利息, 所以不管债券是折价发行还是溢价发行, 各期期末的摊余成本都是逐期增加的, 直到最后一期期末才一次性收到所有的利息, 摊余成本才降到面值, 相对应各期的投资收益也是逐期增加的。
三、期末处置时的会计处理
在分期付息到期还本方式下, 持有至到期投资共设有两个明细科目, 即“成本”和“利息调整”。而在一次还本付息方式下, 持有至到期投资设有三个明细科目, 即“成本”、“利息调整”和“应计利息”。
在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时, 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所有明细科目, 借贷的差额记入“投资收益”科目。若该投资已经计提减值准备, 应相应结转其减值准备。由于两种计息方式下明细科目不完全一样, 后者比前者多了个“应计利息”, 因此在出售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不一样, 导致确认的损益也不一样。
例:三峡公司于2×10年1月1日共支付920 580元 (含交易费用) 从证券市场购买了中华公司同日发行的债券。该债券面值1 000 000元, 5年期, 票面年利率6%。三峡公司将该债券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假设不考虑减值因素。要求:分别做出三峡公司每年末付息一次到期还本、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会计处理。
无论该债券采取怎样的付息方式, 期末计息时都要用到实际利率, 因此我们首先要计算出各自的实际利率。根据前面的分析, 分期付息到期还本时的实际利率要比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时的实际利率高。分期付息到期还本时, 1 000 000×6%× (P/A, i, 5) +1 000 000× (P/F, i, 5) =920 580, 采用插值法计算出i=8%。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时, (1 000 000×6%×5+1 000 000) × (P/F, i, 5) =920 580, 采用插值法计算出i≈7.15%。
分期付息到期还本时, 各期摊余成本计算如下:2×10年末摊余成本=920 580× (1+8%) -60 000=934 226.4 (元) , 2×11年末摊余成本=934 226.4× (1+8%) -60 000=94 8964.51 (元) , 2×12年末摊余成本=948 964.51× (1+8%) -60 000=964 881.67 (元) , 2×13年末摊余成本=964 881.67× (1+8%) -60 000=982 072.20 (元) , 2×14年末摊余成本=982 072.20× (1+8%) -60 000≈1 000 000 (元) 。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时, 各期摊余成本计算如下:2×10年末摊余成本=920 580× (1+7.15%) =986 401.47 (元) , 2×11年末摊余成本=986 401.47× (1+7.15%) =1 056 929.18 (元) , 2×12年末摊余成本=1 056 929.18× (1+7.15%) =1 132 499.62 (元) , 2×13年末摊余成本=1 132 499.62× (1+7.15%) =1 213 473.34 (元) , 2×14年末摊余成本=1 213 473.34× (1+7.15%) -600 000×5≈1 000 000 (元) 。
每个持有期间的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就不一一计算了, 具体如表1、表2所示。分别根据表1、表2的计算列出各自的会计分录。
1.2×10年1月1日, 两种付息方式下初始会计处理是一致的。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 000 000;贷:银行存款920 58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79 420。
2.2×10、2×11、2×12、2×13、2×14每年年末计提利息的会计处理分别为:
(1) 分期付息方式下, 借:应收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贷:投资收益。同时, 每期期末还应计算收到的计息, 即:借:银行存款60 000;贷:应收利息60 000。详见表3。
(2)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方式下,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利息调整;贷:投资收益。详见表4。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中级会计实务.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4
应制定“欠薪付息”的法规 篇3
造成故意、恶意欠薪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欠薪不仅没有任何成本, 而且还有收益, 但讨薪的成本却极高。拖欠员工的工资记在“应付工资”账户, 它与银行借款一样属于企业的负债。但与银行借款又有不同之处:向银行借款是要付出利息的, 而且借款时间越长, 利息越多;如果逾期, 还会被罚息。而企业拖欠员工的工资, 按现行实际情况, 不用支付任何利息, 等于获取了一笔无息借款。也就是说, 欠薪不产生任何成本, “不欠白不欠, 能欠只管欠”。如某企业一个月的工资总额为100万元, 银行存款年利率为4%, 假如企业故意拖欠员工的工资, 把工资款存入银行图谋利息收入, 那么推迟付薪一个月, 企业就可以获息3333元, 拖上半年, 就可以获取2万元利息收益。假如企业将这100万元用于生产周转, 就可减少100万元的流动借款, 节省的借款利息 (机会收益) 比存款利息收入更多, 因为借款利率比存款利率高。
如果企业有了现金, 在决定清偿债务的顺序时, 一般是先归还银行借款, 如果还有剩余再发放工资。因为银行借款是有利息的, 早一天偿还就会少支付一天的利息;而工资晚发放不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费用。另外, 应缴税金拖一天要缴一天的滞纳金, 成本非常高, 企业也不敢故意拖欠。这样, 能拖欠的只有工资了, 难怪很多员工的工资被一拖再拖。
企业, 特别是民营企业有意无意拖欠员工工资的现象很普遍。而拖欠农民工的工资最为突出, 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因为农民工来自各地, 团队意识不高又没有工会为他们说话。农民工是外地人, 不属于本地政府的保护范围;而企业是本地的, 在为当地政府纳税。
现在劳动者向企业或老板讨薪的成本是非常昂贵的, 尤其是农民工, 他们要三番五次找老板或工头, 欠薪者则经常避而不见。这期间农民工要支付交通费、食宿费等, 还要耽误打工挣钱 (机会成本) 。如果被拖欠的工资数目不多、少于成本, 讨薪划不来, 劳动者只好放弃讨薪, 让欠薪者白白占了便宜, 也等于劳动者白白为他们干活。有时讨薪甚至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我们也经常从媒体上看到农民工讨薪不成而自杀的报道。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有责任保护劳动者的这个最基本的合法权益。出于这种责任感, 建议制定“欠薪付息”的法规。
“欠薪付息”的具体内容是:每个企业都要确定每月的工资发放日, 报政府劳保部门备案, 工资的实际发放日若超过这一天, 就要向被欠薪者支付利息。利率不能按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确定, 而要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因为若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 企业仍有利可图, 达不到根治欠薪问题的目的。例如, 以2008年10月9日开始执行的最新利率计算, 六个月的存款利率为3.51%, 六个月的贷款利率为6.21%, 若欠薪半年按六个月存款利率付息, 企业仍可以获取6.21%-3.51%=2.70%的机会收益。若企业的月工资总额为500万元, 用欠薪六个月的办法, 比从银行借六个月的流动贷款少付6.75万元的利息。企业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 仍会选择“拖欠工资少贷款”。另外, 发放贷款是银行自愿的, 而员工被拖欠工资是企业的单方面行为, 违背了他们的意愿, 带有惩罚的性质, 因此要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
“欠薪付息”的具体操作办法是:实行分段计息, 欠薪天数不超过当月月末的, 企业要按银行存款活期利率向劳动者计付利息;超过当月月末而不超过三个月的, 要按三个月银行贷款利率向劳动者支付利息;超过三个月但不超过六个月的, 要按六个月银行贷款利率向劳动者支付利息。超过六个月是不能容忍的, 不仅要按年利率支付利息, 还要加罚20%的利率。例如:某企业的约定工资发放日为每月10号, 但工资实际发放日为当月30号, 超过了20天。某工人月工资2000元, 企业应支付给这个工人的利息为2000×0.72%×20÷360=0.80元。如果该企业工资被拖到7月10号, 超过半年, 罚息率为20% (假设银行借款逾期罚息率为20%) , 则该企业要向这个工人支付2000×3.87%×180÷360× (1+20%) =46.44元的利息。虽然企业为拖欠一个工人的工资所支付的利息不多, 但所有工人的利息加起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付息方式 篇4
1 银行承兑汇票常规流通模式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银行承兑汇票作为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向开户银行申请并保证在指定日期无条件偿付银行承兑给持票人相应金额的有价票据, 通常通过抵用、背书直接转让或贴现等形式进行流通, 但由于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银行承兑汇票的流通和发展。
(1) 存在假票风险。银行承兑汇票流通范围广且可跨地区贴现, 造成查证困难。此外, 造假技术随着高科技手段不断更新, 票据真伪辨别难度增大。由于票据金额一般较大, 少则几百万, 多则上亿元, 一旦接收假票将带来巨额损失。因此, 出于对资金安全的考虑, 部分企业往往对银行承兑汇票的收取持谨慎态度或干脆拒收。
(2) 贴现手续繁琐。贴现银行对贴现业务申请人应具备的条件有着明确的规定, 一般要求申请人提供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经中国人民银行年审合格的贷款卡原件等大量资料, 同时还要经过书面申请、提交资料、银行审批同意、办理贴现手续等一系列流程, 与现金转账支付相比, 加大了债权方的工作量, 工作效率低。
(3) 承担贴现利息。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中, 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 将余额付给持票人。债权方承担贴现利息后原来所持票据发生贬值,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债权方资金流失。
(4) 承担被追索风险。追索是指票据持票人在依照《票据法》的规定请求付款人承兑或者付款而被拒绝后向他的前手 (出票人、背书人、保证人、承兑人以及其它票据债务人) 要求偿还票据金额、利息和相关费用的行为。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中, 一旦债务人在规定期限内拒绝向承兑银行偿还应偿资金, 承兑银行将有权向贴现申请人追索贴现资金的权利, 债权人将重新面临债务风险。
2 银行承兑汇票代理贴现买方付息缴费方式的可行性
基于银行承兑汇票常规流通模式可能存在的种种弊端, 供电企业通常对用银行承兑汇票缴纳电费持消极态度。因此, 如何创新思路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弥补银行承兑汇票常规流通模式中存在的不足, 将是其作为能被供电企业积极接受的电费缴纳方式的首要命题。作为对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形式的丰富, 代理贴现买方付息的业务模式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 即电力用户、银行、供电企业三方签订《银行承兑汇票代理贴现买方付息协议》, 电力用户签发银行承兑汇票, 并代理供电企业向银行贴现资金, 贴现资金作为电费上缴供电企业, 贴现资金及所需利息由电力用户向银行支付。其具有的核心优势及给合作各方带来的收益使其成为一种新型电费缴纳方式具有了实际可行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合作中, 增加合作各方的收益是合作的根本基础。对于银行而言, 持有的银行承兑汇票记为银行资产, 纳入信贷规模统计, 相较于新增贷款而言, 由于风险比较低, 风险拨备的计提也相对较低, 而流动性却比贷款好得多, 可以更灵活地调节资产负债结构, 同时又能获得贴现利息收益, 因此成为商业银行安全做大贷款规模的较好选择。而商业银行之间票源的竞争实质就是贴现利率与贴现服务之争, 在需求大幅增长的情况下, 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利率较于贷款利率会相对较低, 银行也会为持票用户贴现提供许多便利条件, 因此, 对于电力用户而言, 特殊情况下采用银行承兑汇票融资, 可以直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是资金周转困难时融资的上上之选。对于供电企业而言, 由于基于三方合作的代理贴现业务不存在票据的实质性市场流通, 也就有效规避了收取假票的风险。同时, 电力用户代理贴现大大减少了供电企业的工作量, 银行的支持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 买方支付贴现利息的做法很好地避免了债权贬值, 使供电企业既有效解决了电费回收难题, 又最大限度维护了自身利益, 从而具有了积极参与合作的主动性。
3 银行承兑汇票代理贴现买方付息缴费业务的组织关系及角色说明
供电企业是委托人, 电力用户是代理人, 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因存在商品买卖关系, 产生债权债务关系。代理人在银行开设账户, 经银行审核批准签发银行承兑汇票, 代理委托人向银行办理贴现, 在规定期限内偿还贴现金额并支付贴现利息, 与银行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委托人是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的申请人, 与贴现银行不存在债权债务关系, 需为委托人代理贴现提供必要的条件, 并向银行证明贴现资金用途的真实合法性。贴现银行负责把贴现资金汇入委托人的指定账户, 将买卖双方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银行与融资客户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4 银行承兑汇票代理贴现买方付息缴费方式的实践经验
电费回收工作既应该与时俱进, 提倡思路方法的创新, 同时也应采取恰当有效的措施规避在电费回收模式探索中产生的困难和风险, 在探索开展银行承兑汇票代理贴现缴费业务的实践中, 马鞍山供电公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重点把握。
(1) 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介入支持。由于马鞍山供电公司不是独立的企业法人, 业务的开展需要安徽省电力公司的授权, 因此, 地市供电公司首先要向省电力公司请示获取开展业务的有效授权, 并在省电力公司的指导下按照相关要求开展合作。
(2) 建立人员组织保障加强部门协调配合。由于银行承兑汇票代理贴现缴费业务是一种新的缴费方式, 且对象多为大型用户, 涉及电费金额巨大, 因此, 需要供电企业主要领导全过程参与, 对业务开展中的问题进行决策指导, 并建立包括电费管理中心、营销部、财务部等相关部门人员在内的组织机构, 及时协调处理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 努力争取公司自身利益在合作中得到充分维护。在代理贴现买方付息的合作基础上, 经与电力用户及银行多番沟通、谈判, 在三方协议中明确了票据到期时如代理人不能向贴现银行还本付息, 银行放弃对委托人的追索权, 从而在法律程序上实现了供电企业的“零风险”。
5 结束语
付息方式 篇5
一、一次还本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例释
假设甲企业2011年1月1日购入一批面值为1000万元, 票面利率为5% (单利) 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企业债券。该债券发行日为2010年1月1日, 到期日为2014年12月31日, 共计5年。甲企业的购入成本为1090万元, 预计持有至债券到期, 债券发行方无提前赎回债券的意向和计划。对于该笔交易,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甲企业应当将购入的债券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到期时, 甲企业总计可以收回的金额为本息合计数1250万元。该笔交易的实际利率经计算约等于3.47%。甲企业购入债券时, 甲企业应当将债券的面值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明细账, 将取得成本与债券面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明细账, 并在每个会计期末按照实际利率法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明细账的余额进行摊销, 债券到期日时“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明细账的账户余额应当为0。甲企业各个会计期间, 利息摊销金额如下表1 (最后一年数据已经做尾数调整) :
甲企业2011年1月1日的会计分录为:
由上表数据可以看出, 甲企业2011年12月31日摊销“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会计分录为:
2012与2013年度会计分录与上面类似。债券到期时, 甲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各明细账户的余额为:“应计利息”明细账户200万元, “成本”明细账户1000万元, “利息调整”明细账户50万元, 合计为1250万元。甲企业收回债券投资的会计分录为:
从以上会计处理中可以看出, 债券到期时, 甲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账户的金额并未摊销完毕, 还留有50万元的余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甲企业购入债券所付出的价款中, 含有债券发行一年所含的利息50万元, 而甲企业在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初始计量时, 并没有将其计入“应计利息”明细账, 而是将这一部分金额计入了“利息调整”明细账户, 但在实际利率法下这一部分金额并不会予以摊销, 因此会以余额的形式保留在“利息调整”明细账户中。
二、对一次还本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明细账户的会计处理的修正建议
“应收利息”明细科目核算的内容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所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为企业的流动资产, 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所包含的未付利息显然不符合其规定, 因此不能纳入“应收利息”明细科目的核算范围。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 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照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 计入“应计利息”明细科目。为防止债券到期时“利息调整”明细账户余额不能摊销完毕, 应当扩展“应计利息”明细科目的核算内容, 允许当企业不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取得债券投资时, 将应收未收的利息计入“应计利息”明细科目。
按照这种会计处理思路, 上例中, 甲企业取得该债券时, 所付出的成本, 其实包含债券一年未领取的票面利息50万元, 应当计入“应计利息”明细科目。甲企业的会计分录应当更正为:
甲企业按照实际利率法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账户摊销四期后, 其余额正好摊销完毕。债券到期时, 甲企业所作会计分录为:
三、一次还本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计提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并没有详细分析如何对一次还本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资计提减值准备进行会计处理。持有至到期投资所核算的债券类型为企业持有的具有活跃市场交易价格的债券, 因此当债券发生贬值时, 原因主要有同期市场贷款利率上升或者债券发行方偿债能力发生问题等原因。当债券出现贬值迹象时, 企业应当将债券的市场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比较, 如果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就要对该持有至到期投资计提减值准备, 会计分录为:借:资产减值损失;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在计提减值准备后的会计期间内, 企业应当按照新的摊余成本计算债券的投资收益。本文认为对一次还本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资计提减值准备, 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应当分情况区别对待处理。如果债券减值是由于市场利率上升引起的, 企业应当按照新的市场利率和债券的到期值计算债券的现值。债券现值和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冲减债券的利息调整账户, 从而减少以后各期的投资收益。例如, 假设2012年12月31日, 市场实际利率上升为8%, 债券还有2年到期。甲企业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现值为1071.25万元, 此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为1166.96万元, 发生减值95.71万元。甲企业应当将减值部分视为对债券折溢价的调整计入“利息调整”明细账户, 甲企业所作会计分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