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2024-09-29

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精选12篇)

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篇1

新课标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 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 团结合作, 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 作为教师, 我们应在课堂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一、激发兴趣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倾向,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托尔斯泰也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可知, 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学习兴趣是否强烈, 对其学习、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 我们可采用讲故事, 猜谜语, 多媒体课件等形式, 竭力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情境。

二、培养志趣

虽然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但志趣却是兴趣的高级阶段, 是兴趣的升华, 是兴趣保持永恒的活力。新课程在课程目标中强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培养爱国主义感情,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基于这一要求, 我们应将学生的兴趣之花深深根植于理想与追求的沃土中, 使之树立与时俱进的远大目标和理想。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要借助文本, 运用合理的方法, 创设情境, 营造氛围, 让学生感受、领悟、生成崇高的人文情怀。

三、引导质疑

当我们的教育使学生实现了由学习兴趣到志趣的转化, 学生只是具备了学习的动机, 却不能达到学习质量的飞跃, 要让学生的学习实现质的变化,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新课程要求学生“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朱熹说过:“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巴尔扎克也曾说:“打开一切知识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因而, 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善于质疑, 并使学生的质疑为教学目标服务。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是学生获取信息, 认识世界, 发展思维, 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我们需按照新课标中“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的要求, 切实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学会主要的阅读方法。

(1) 品味精读。

对名篇名著和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 指导学生静心细读, 体会立意构思, 揣摩布局谋篇, 欣赏妙词佳句, 把文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

(2) 勤动笔墨。

(1) 勾画圈点。教育学生在阅读时用一定的符号, 如:“·”“—”“·”“*”等记录自己阅读的见解、感受。或爱, 或恨, 或思, 或疑等。

(2) 勤于批注。引导学生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收获、感受。如: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 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 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或联想等。

(3) 做好卡片。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 鼓励学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 以随身携带, 随时翻阅。

(4) 进行创作。鼓励学生进行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

“勤动笔墨”的方法, 老师根据学生年级不同, 在要求上体现差异。低年级主要是圈点勾画、作摘记、做卡片;中年级编提纲、作批注;高年级写体会, 再创作。

(3) 边读边思。边读边思考是阅读的基本要求, 也是其他各类方法的基础和前提。老师通过概括内容、体会感情、理清条理等多种形式的专项训练, 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 达到读中质疑、因疑生思的境界。

写作是艰苦的脑力劳动, 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 认识自我, 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新课标对不同的学段都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 老师应在仔细研读课标的基础上, 加强学生习作方法的指导。

第一学段

老师要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和自信心, 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和想像中的事物, 要求学生在写话时注意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的使用, 鼓励、称赞学生写话中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 使之享受写话的乐趣。

第二学段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增强学生乐于书面表达的信心, 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不拘形式地写出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 指导学生修改和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习作。

第三学段

教育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丰富自己的见闻, 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 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指导学生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选用合适的结构 (如:总—分结构;分—总结构;总—分—总结构等)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让学生在习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同时引导学生在自改和互改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享受写作成功的快乐。

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篇2

【论文关键词】创新意识;数学教学;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对数学问题的“观察、猜想、抽象、概括、证明”,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实现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越高,显示的创新意识也就越强。创新意识表现为:对新颖的信息、情景和设问,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意义是能够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解决数学中和现实生活中的比较新颖的问题。通过数学的学习和训练,在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中提高能力和基本素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鼓励参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就必须让学生积极展开思维,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创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当“主角”,鼓励、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在教与学中倡导相互合作,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对于一些创新的新路子,一些不完整但却显露可贵苗头的见解,要给予肯定,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相反的问题与想发,质疑是求异的开始,是探索真理的火花,教师一定要抓时机,给予保护,给予鼓励,决不能因为问题新奇或意外,而给予训斥或置之不理。

2.创设问题情景,培养问题意识

创新包含着问题解决,“问题解决”能力是数学能力的集中体现。要强化“问题意识”,充分体现对问题经过处理过程和解决方案的制定过程,既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设置悬念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迫切地想要了解所学内容,也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了理想的环境。

2.1培养问题求解意识与问题分析意识。 勤读书,多搜集资料,然后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多角度分析、判断;运用集体和小组的讨论,寻求多方面的考虑;培养求知欲和败不馁的勇气与毅力。

2.2培养创新设计、解题的意识。提倡学习中的民主、容忍异议;肯定身边别人与众不同的创新意识;从创新设计和解题中再寻找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从创新教学模式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改革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模式已迫在眉睫。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化学生的交流意识、合作意识,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吸收新知识和运用新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3.1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大胆猜测的思维习惯。观察是创新的基础,只有通过观察才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同时,对观察的现象进行适当的信息分析,也容易触发对一般结论的猜测。对深层次关系的预感,这是一种可贵的创新素质。因此,教学中我们对此特别重视。我们要求学生大胆预测,再引导学生作特殊化的观察,印证自己的猜想。另一方面,观察也可以发现错误,观察错误又可能发现其合理因素,并由此可以找到修正错误的方法途径。

3.2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好奇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巨大动力,是创新意识的集中表现。如果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不可能产生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和创造。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实践证明,教学中充分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对提高教学效果是十分有益的。

3.3培养发散思维的习惯与联系思维的能力。当前数学教学的弊端之一就是题型教学,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们应该认识到,数学教学中每一种方法的同时,也会使学生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产生思维定势。同样,形成联想。类比联想、相关联系等多种联想思维方式,数学教学中同样应尽可能地进行相应的训练。

3.4引入开放题,培养思维的开放性。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由教师通过开放题的引进,学生的参与下解决的,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本质,品尝进行创造性数学活动的乐趣的一种形式。开放性教学中的开放题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结果开放,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结果。二是方法开放,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而不必根据固定的解题程序。三是思路开放,强调学生解决时的不同思路。

3.5鼓励设问解疑,培养创新能力。大胆设问,勇于解疑是有所创造的前提,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有目的地设问,让学生自己发问,自然地构成了循序渐进的问题链。它诱导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了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沿着设问、解疑的阶梯,逐步迎来胜利的曙光。勿容置疑,这种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对于培养学生的洞察发现能力,探索创新能力以及追求真理而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6善于联想类比,培养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恰好地利用已有的知识,联想类比。经旧换新,这对于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和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能起到启迪、开拓的作用。营造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旧知识的温故中,发现了打开新知识宝库的钥匙,在探索知识奥妙的征途上,创造地迈开了自己坚实的一步,表现了极强的思维积极性和探索毅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

3.7注意情商培养,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意识。情商是一种控制情绪的能力,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学习的一个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的过程。要完成对数学课堂的学习,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借助于情感、意志等良好的情商做中介。信心、决心、忍耐力、毅力、责任感等方面的因素对学习的动机、方法和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对学生创造培养过程中情商的培养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以数学的广泛应用性滋润学生,而广泛应用的过程就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其树立为未来而学好数学的坚定信念。教师要注重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把数学应用到生产实际和现实生活中,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有创造处,处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促其萌发学好数学,创造性地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愿。二是以数学自身的魅力和创造性思维产生的愉快去感觉,使其在愉快的情绪中产生创造的信心和动机。引入数学史的教学成功,激发学生强烈的自豪感,激发学生为赶超世界水平而刻苦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锲而不舍追求成功的信心和能力。而许多辉煌成果的取得往往来源于数学家敏锐的观察、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创造性的思维。这种过程本身就是对学生情商最好的培养。

4.加强各种思维的训练,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对学生加强各种思维的训练。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而教学中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训练。在教给学生一般的思维方法的同时,注意寻找各种思维训练的序列,使思维训练循序渐进,就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所以,我们在各种教学中很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准确性、深刻性、敏捷性和批判性,也注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形象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等能力。这样一来,就避免了由于单纯传授某种解题技巧而造成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的毛病。长此以往,学生的审题能力、解题能力、运算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加强各种思维的训练,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国,坚持数学教学的时代性与新颖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在数学教育中,教师要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培养科学评价的创新意识。从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角度教定制评价的尺度;从新颖性、科学性、实用性角度定位评价的价值观;社会对学生的创新表现要求是,以鼓励、尝试探讨为宜。要有较宽的知识面。扎实地进行学习各科文化课,丰富自己的间接知识经验;参加广泛的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丰富自己的直接知识经验。要学会捕捉灵敏意识的方法。

对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探索 篇3

关键词:问题情境;创新意识;课堂;实践;民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会思考、会创造的人。”主动参与学习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只有主动参与、积极参与,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行创新学习。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性

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提高学习质量。例如,学习“小数性质”时,教师先在黑板上写3,30,300三个数字,显然这三个数字表示的大小不一样。教师说:“谁能想出办法用等号将这三个数连起来?”学生议论纷纷,甚至有学生表示出不可能的神色。在讨论中,当一个学生提到是否需要加单位名称时,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了。有的说:“分别在数的后面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3米=30分米=300厘米。”有的说:“在数的后面加上分米、厘米、毫米,可得3分米=30厘米=300毫米。”这时教师为进一步深化问题的实质,使学生在思维上有所突破,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谁能用同一单位把这三个数用等号连起来?”这时课堂上讨论的气氛更浓了,学生提出3元=3.0元=3.00元,3米=3.0米=3.00米。像3,3.0,3.00这样的数大小是否相等,为什么相等,笔者引导学生结合以前的学习知识进行思考:3在个位上,表示3个1,3.0,3.00十分位、百分位上没数用0表示,也表示3个1,所以3=3.0=3.00。这堂课,学生在一个个问题情境中掌握了要学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不断探索求新的精神。

二、激活课堂,重视指导学生学会自行探究的方法

新的教育理念提出,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最终获得,还要重视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探究过程。当学生对某一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这时最便捷、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把教师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得到暂时的满足。若教师注重指导学生怎样去自行探索知识,则不但能使学生学习的方式更灵活,还会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锻炼中培养创新精神。例如:笔者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给学生创设了问题,让学生自行探究体积的计算方法。首先,多媒体出示一个圆锥,并演示圆锥的变化:(1)圆锥的底面大小不变,高变大;(2)圆锥的高不变,底面变大。然后,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圆锥的探究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觉得圓锥体积的大小与它的什么有关系?(2)你认为用“圆锥的底面积乘高”得出的是圆锥的体积吗?圆锥的体积与相应的圆柱的体积之间有没有关系?你觉得可能有怎样的关系?(3)如果告诉你圆锥的底和高,你将怎样计算它的体积?(4)你能用什么方法来检验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呢?通过这四个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对如何计算圆锥体积作出思考、提出猜想、进行验证等探究性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探究数学活动的方法,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探究新知识的学习活动中。

三、允许学生出错,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中,教师起着引导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应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进行多向思维,并鼓励学生质疑。无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不能批评指责,对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学生应给予表扬,创设一种言者无过、善言有功的民主课堂氛围。例如:一年级的学生认识了5以内的数后,笔者让他们练习将自己桌子上写有0,1,2,3,4,5的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小朋友个个动手,便出现了两种排法:(1)0,1,2,3,4,5;(2)5,4,3,2,1,0.第二种排法显然不符合解题要求。但笔者没有批评学生,学生能由“从小到大”联想到“从大到小”,也难能可贵的。因此,笔者对这位学生予以肯定,并让他说说自己的排法与第一种排法的不同之处,然后让学生知道,如果教师只要求按顺序排列,这两种排法都是对的,让学生懂得答题要弄清要求后多开动脑筋。这样因势利导,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启迪了大家的创新思维,保护了学生心灵中萌发的创新意识的幼芽。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消除了自卑、畏惧心理,创新意识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四、经历社会,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求新

数学教育要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把社会作为数学教育的大课堂很有必要。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笔者带领全班学生一起到超市去购买商品,每人带5元钱,每个学生购买的商品中必须有文具、食品、小玩具,看看谁买的东西多、好、实用。活动后,组织讨论。讨论一:每个学生要说出自己买了哪几件商品,每件商品多少钱,余多少。讨论二:你喜欢这次活动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得非常热烈。紧接着,笔者让学生取出1角、1元钱来,结果95%的学生都能很准确地取出,90%的学生能说出10分=1角,10角=1元。这样,学生不但认识了元、角、分及其换算,而且深深地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分密切关系,感受到经历学习过程的乐趣以及成功的满足。

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篇4

1、数学教学的核心理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提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要面向全体学生, 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关心每个学生, 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显然, 《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上述理念与《纲要》的要求是一致的, 课程改革走到今天, 越来越清楚地表明, 《课程标准》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把“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视为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2、创新意识

本文主要参考刘春学对创新意识的定义, 将创新意识重新定义为: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 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 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 愿望和设想。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存在的不足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还在一定程度上受传统落后教育观念所左右,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革, 还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课堂教学。在这一教学模式下,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 其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不能得到较好的培养, 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自主发展。我认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存在着不足, 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首先表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 课堂气氛沉重, 学生心理负担大, 压力重。第二, 教学不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以提高学习效果。学生是在教师、家长的双重要求下被迫学习, 完成学习任务的。第三, 在课堂教学中, 缺乏探究性学习。教师“讲”学生“听”, 以“教”代“学”, 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受到侵犯而失落。久之, 主体意识也随之失落, 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受到剥夺。

三、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

1、注重知识之间的“正迁移”, 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

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技能等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正迁移表现为一种已获得的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起促进作用, 有利于对新知识的掌握, 它能使学生的正向思维得到较充分的发挥, 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黄金周期间, 同学们乘车去旅游的情景教学。每辆车限坐23人, 需要3辆, 从23×3的竖式中引出并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 引导学生设想情景的变化, 编出新的算式, 及时组织针对性的讨论, 使学生学习兴趣变的高涨并且一起讨论, 这样不仅巩固了算理, 而且有效地控制了进位带来的负迁移。这样的教学尝试不仅打破了教材的束缚, 使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正向思维得到扩展, 而且由于学生完全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 他们的学习潜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 创新意识大大提高。

2、要引导学生反向质疑, 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

“正”与“逆”是相对而言的, 思维也是如此。所谓逆向思维, 是与一般的正向思维相反, 与传统的、逻辑的或习惯的思维相反的一种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 在培养学生正向思维的同时, 也应引导学生从相反的角度去看待和认识事物。

为激发学生逆向思维, 可设计如下练习。

某家商店一个月销售电脑的情况:

____________微软电脑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联想电脑:____________。

补充你所需的条件, 求出图中的问题。

方法一:微软电脑有50台, 联想电脑有150台。

方法二:微软电脑有50台, 联想电脑的台数是微软的3倍。

方法三:联想电脑有150台, 是微软的3倍。

方法四:联想电脑的台数是微软的3倍。联想电脑比微软多120台。

应用题中, 要解决一个问题往往至少需要两个条件, 而条件可以是直接的, 也可以是间接的。通过这样的训练, 能揭示应用题中的内在联系, 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使学生的逆向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要注重学生对问题的多角度、多侧面、多方向的思考、分析、求解, 培养学学生的求异思维

创新思维包括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尤其是表现在思维的发散性上。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 在思维上注重多向训练, 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的重要方法是发展学生求异思维的有效措施, 而求异思维的实质就是创新。培养求异思维有以下几个重要途径:

(1) 训练求异思维的开端一题多说

数学知识结构严密、逻辑性强, 各部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若能强调一题多说, 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而且能使学生在解题时, 学会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 美国获得103枚奖牌, 中国获得63枚奖牌, 美国比中国多获几枚奖牌?

A.中国比美国少获几枚奖牌?

B.中国与美国相差几枚奖牌?

C.美国如果少获几枚奖牌就与中国一样?

D.中国如果再获几枚奖牌就与美国一样?

这样的训练, 不仅开拓了学生语言表述能力, 而且达到了促进知识间转化的目的, 为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奠定了基础。

(2) 发展学生思维的求异性一题多解

在平时的教学中, 不仅要训练学生的集中思维, 同时也要给学生创设较多的训练发散性思维的机会, 使学生不但善于单向思维, 而且习惯于多向思维, 发展学生求异思维。

我认为学习“年、月、日”这一内容时, 教师不是急着让学生知道一年有多少天, 有几个月等等, 而是在介绍年月日相关科学知识的基础上, 放手让学生进行整理, 当设置如何计算一年有多少天的问题时, 学生可能就会利用原有的知识罗列出各种各样的计算方法。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加强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开拓视野,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有利于增长智慧, 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而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阵地。因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以知识学习过程为载体, 强化创新途径, 养成创新的习惯, 是必要并且可能的。

关键词:数学教学,掌握知识,开拓视野

参考文献

[1]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

[2]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9.

[3]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4]霍丛德.浅谈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 (06) .

[5]钱卫国.浅谈数学教学指导[J].中小学电教 (下半月) , 2009 (03) .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篇5

一、质疑是创新学习的基础

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就必须突出“学”字,让学生从“学会”转到“会学”上来;突出“思”字,让学生从“学答”转到“学问”上来。教师应成为组织者、研究者、参与者、指导者,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以达到促进他们自主创新学习的目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一是注重示范,教给质疑的方法。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这节课时,我为学生示范质疑:角的度数应怎样量?用什么量?用什么做单位?通过示范质疑,为学生的主动质疑打好基础。

二是创设条件,提供质疑机会。在课堂上能大胆质疑,是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也是主动参与学习的表现。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依据学生学习的规律,努力创设条件,营造质疑机会。教师要有意识地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他们去理解知识,产生种种疑点,并鼓励他们有疑即问,不懂就问,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切忌压服和讽刺。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首先让学生思考,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有的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如何计算;有的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同以前我们学过的图形面积计算之间有没有关系,如果有关系那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我抓住这一时机,围绕学生的发言,引导他们利用以前学过的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投入讨论研究之中,在热烈的学习氛围中使问题得到解决。可见,教师给学生一个质疑的机会是多么重要,它不但使学生思维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还增添了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

二、主动参与是创新的保证

主体的发展必然要有主体思维的参与,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对学生发展的程度影响很大。如果

教师提供了思考问题时的每一个台阶,学生只是跟着老师被动地前进,那就谈不上主动发展;如果我们把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障碍尽量扫除,学生会在教师的指引下顺利获得知识,但其创造空间必然缩小。长期以来,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教师常常.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把握教材,去精心设计如何教,至于学生如何学,教师则考虑得很少,甚至根本不考虑。实际上教师应给学生自己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解决问题的空间,主动完成知识的迁移、组合的过程,以达到促进他们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发展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的做法是:

1.大胆地“放”

在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去学习知识、探索规律,是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创新意识的保证。例如,在教学求“最小公倍数”时,我发给每个学生一份小练习:分别求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你是如何求最小公倍数的?仔细观察练习题,你发现了什么?从而使学生总结出当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以及两个连续自然数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这时,又有一个学生举手说:“我发现两个连续偶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他们乘积的二分之一,如[6 8]:6x8÷2。”我肯定了他的判断,并把这种算法以他的名字命名。全班学生为他热烈鼓掌,从而在全班形成了认真思考、求异思维的风气。可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

2.精巧地“扶”

“扶” 就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扶”要扶得准、扶得巧。“放”之后的“扶”才是有针对性的,才是学生所需要的,,教师要扶在学生疑难处,扶有困难的学生。 “扶”不但要帮助学生弄懂“是什么”,还要引导学生知道“为什么是这样”,更要点拨学生弄清“怎样知道是这样”。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会学。现代的课堂教学,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问题的关键处点拨一下就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把假分数化带分数的方法后,这时要求学生把27/10、1

50/100、89/10化成带分数,并思考:从中能发现什么?从而使学生总结出了分母是整十、整百数的假分数化带分数的方法。

三、求异是创新的核心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师应鼓励学生标新女异,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同一个内容。如在教学应用题时,鼓励学生进行“一题多解”;在计算中找不同的算法,以及从不同角度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等。

创新能力是新世纪人的最核心素质。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的欲望,多思、敢问、主动创新,使他们成为学习。

延伸阅读:

在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家庭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呢?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往往一味要求孩子听话。孩子上幼儿园要听老师的话,在家要听大人的话,不管是否合理,其结果是以家长的愿望和兴趣、思维和意志强制孩子接受,从而泯灭了他们创新意识和自主行为。所以,改变把孩子作为家长的隶属物的家教观念,改变不平等、不尊重孩子的家教意识,树立“开放性”“科学性”“家庭、社会和学校立体教育性”观念,实现家教观念的转变,是培养孩子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

培养孩子的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孩子学习,进行创造活动的内在动力。孩子对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全身心地、主动地去探索、去求知,并在学习上产生莫大的愉悦和积极的情感,从而不断进行新的尝试,新的探索。因此,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首要的是要有创新的头脑,为孩子创设有利于发展创新能力的条件、情境和场所,时刻注意对孩子进行创新兴趣培养,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给他们自由选择的机会,让他们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鼓励孩子动手动脑。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呼吁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自己动脑去想,动手去做。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对培养创新意识大有益处。家长要鼓励孩子多提问题,能提出问题说明孩子在动脑筋思考,好提问题说明孩子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所以要予以鼓励。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家长也不必每问必答,有些问题应启发孩子动脑思考,让他自己寻找答案。

积极引导孩子探究。当有人问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创造时,他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不过喜欢刨根问底罢了。”积极探究是创新意识的先导,所以要保护孩子的探索欲望,积极引导、支持孩子的探究行为,以孩子的探究行为为起点,萌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的创新能力。由于孩子的`自身特点,他们的探究行为常有明显的兴趣性,甚至表现为破坏性"。除了一些让人感到好笑的行为外,孩子们还经常为了弄明白钟表会走、收音机里有人说话等问题,而大胆地拆卸,摆弄所有的零件。面对孩子类似的探究行为,家长不能简单的训斥,而要了解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并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条件实现他们的探究活动,满足他们强烈的探究愿望。

发展孩子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造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对于孩子来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它对孩子一生创造力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家长应尽量发掘孩子进行活动的想象功能,促发想象。对于孩子富有想象力的图画,凭自己想象拼搭的东西、自编的故事等等,都应该给予肯定和赞赏。千万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和评价孩子的创作。

多带孩子走进大自然。美丽的大自然给人类增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同时它也是诱发孩子智力开发的外部刺激。这种画境式的环境刺激对儿童的智力开发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与探索兴趣。因此,家长应经常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引导孩子观察花鸟虫鱼,了解动、植物的生长与变化,欣赏大自然美景,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这些都是培养孩子创新意识的基础。

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篇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都得以全面发展呢?下面,笔者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几点看法:

一、利用情境数学培养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情境式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不同的情境来讲授知识能够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由情境可认启发学生对解题思路的独特的想法与思路,这一过程既是形成数学构思的过程,也是展开合理解题思路的思维过程。在情境教学模式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创新思维,并积极主动地发表对解题思路的见解,从积极参与教学的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就培养起来了。此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数学语言的使用要与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相适应,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情境教学模式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准备各种圆柱形的实验品,如圆柱的玻璃器皿、圆柱木块等,分发给学生要求其动手量出长、宽、高等所需数据,并通过实践来求得体积。通过实验启发学生自己总结出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并引导学生是否可以用切割、计算体积差等方式求得体积。

二、通过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稳定性差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兴趣的驱使下,小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课程,才能在兴趣的驱使下展开更多的创造性思维。数学教学本身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理论的讲解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小学生的兴趣,也有很多小学生对数学课程有着厌学情绪,这时教师就要注意采用新鲜多样的方式来吸引小学生的兴趣。例如,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等形式,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生在学习数学上的兴趣。数学课上教师还要注重将数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拉近数学与小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认识左右、上下、前后”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座位编号的方式,利用学生的座位编号并进行确认练习,学生在相互认识的互动中对左右、前后、上下形成认识,这样能够有效提高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培养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开展学生之间的交互式合作能够形成学生之间思想的交流,对其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交互式的合作中学生通过交流可以对所讨论的问题产生不同角度的认识和思考,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创新意识。通过交互式的合作,在学生之间能够对问题进行广泛讨论,也能找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走曲径小路,观赏美景时就可以假设问题:对于曲折的小路,如何计算出它的长度?并号召学生展开讨论,学生有的说用尺子,有的说用步测……通过学生之间交互式的合作讨论的方式,能够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启发,这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创新型的思维方式对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下,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势必会增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训练方法来实现,例如逆向思维的训练,有时会对数学问题的解答产生更为简便高效的作用;联想思维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从多角度来思考问题,对全面思考问题具有很好的效果,联想能够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基础。

四、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培养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课程中要更多地加入实践课,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在实践中创造并感知,从而激发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实践能够在小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更为稳定的知识,因为从具体形象的事中才能强化人们对知识内容的感知和记忆。例如,“1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章节的教学,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数一些玩具木棒、数花生等方式来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化知识内容。实践活动的方式还包括课下练习内容,安排练习题时可以设计一些具有乐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加强对知识的感知和认识,小学生在自己的实践探索过程中不但会加强知识的认识,还会形成自己动手的成就感,也会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五、结语

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篇7

一、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影响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更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对于孩子而言,家长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孩子将来有多大成就,关键就在于他的创新能力如何,所以,家长无疑对他们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比如,美国著名的轻武器设计师勃朗宁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枪械,他的父亲就时常鼓励他去创新设计制作各种武器,所以才有了后人熟知的勃朗宁枪械系列。创新意识和能力是人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一种东西,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不能等到孩子大了我们才想到该培养了,每个家庭教育都不能忽视它。

二、加强家校沟通,营造培养氛围

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成为国家的栋梁。现在的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除了知识的学习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都十分重视。 既然如此,学校、家庭两方面教育更应密切配合,及时交流信息并达成共识,让孩子在家庭和学校都会接收到创新的讯息。

三、加大学校对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作为教育的主要方面,学校的教育理念一定要与时俱进。作为直接的授业者,我们科教老师更应该更新教育观念并重视和落实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1.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法、带头参与创新活动

多年以来,农村科学教学由于受到实验条件不够的制约,多数教师一直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样做虽然学生被动获得了科学知识,但是学生对知识原理的理解很少。要想真正培养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教学实践中, 我们不妨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情景式教学法,利用实验让学生对科学课产生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一些创新。同时,教师也应该利用各种创新大赛活动,带头参与,改变以往指导者的角色,给学生做出表率。

2.利用科学科技教学播下创新的种子

每个人从来到这个世界开始,对世间的每一样东西都会感到好奇,如何发掘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如何激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熟练技能技巧,还要促进学生智力、意志、情感的发展。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每节科学、科技课中大胆思维,利用所学知识,尽情发挥想象, 在他们心里播下创新的种子。比如,我们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科教宣传,介绍各种创新方法,同时还要扎扎实实地上好平时的科学课。记得在“拱形的力量”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欣赏一些有拱形的世界著名建筑的图片,使学生对拱的承受力感到很惊讶。于是,引导学生去想:拱为什么具有较大承受力?拱有较大承受力这个特性可以应用到哪些方面?经过引导,学生探究的兴趣一下子就来了, 学生在课上积极实验,课后,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知识和一些资料的帮助设计出许多巧用拱形力量的有创意的建筑。也许,他们今天大胆设计的一幅幅美丽的图片还很幼稚,可谁又知道在将来的某一天这些设想不会真正的成为现实?

3.辩证地学习,大胆地质疑

真理不是永恒的,变化是客观存在的。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科学先驱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当时他们的研究是领先的,可他们思维的结果往往会受当时历史环境的束缚而不与今天科学高速发展的研究结果相符。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敢于大胆质疑,我认为这才是成功实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基础。当然,这种质疑绝不是对前人思维结果简单的粗暴否认,而是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科学方法,更深更广地认识前人总结的知识。也许这样学生就更加容易开拓自己的创新思维,促进自己的创新性行为。例如:在本期教学《科学》“放大镜”一课后,学生从书里知道了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功能。当时我班有一个学生徐某,他就向我提问:“老师,您戴的眼镜是凸透镜吗?”我说:“是凹透镜。”他感到十分疑惑:为什么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功能,老师不戴凸透镜片呢?我没有给他答案,送给他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同时给他讲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并让他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性进行比较。通过反复的实验观测,他终于自己揭开了其中的秘密。通过这件事鼓舞了班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因材施教,张扬学生个性

生活环境和条件的不同往往会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很大不同。因此,每个人受不同生活环境的熏陶就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包括感知、思维、想象、情感等诸多方面的独特品质和风格。 老师就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爱好特长因材施教,张扬学生个性,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己某一方面的创新才能。有的学生动手能力不行,但是很有想法,这样的学生我们就可以让他们与同学合作,受条件限制不能够完成实物制作,就鼓励他们用科幻绘画的形式表达他们的创意想法。

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篇8

关键词:物理教学,科技意识,探究活动,社会调查,合作能力

作能力

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要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呢?

1. 科技小制作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如自制电铃、自制平行光源、制作针孔照相机、制作潜望镜、自制量筒、设计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等,并组织展评。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教学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并定期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

3. 举办科普知识讲座

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举办科技讲座时,要认真选择材料,或根据有关资料撰写讲稿,根据平时收集的材料,利用活动课分班级或集中学习,可以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科学家的事例与贡献等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也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在班上进行专题介绍,也可以利用板报介绍科普知识及物理知识的应用。

4. 组织社会调查活动

在社会调查活动中,学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结合实际去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如学习“水能风能的利用”后,可调查当地能源使用情况、环境污染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还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调查噪声污染、热机的使用、农村用电等情况。

5. 组织开展课外探究活动

课外探究活动是从学生的生活和认识特点出发,引导学生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运用于生产生活实际,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在课外探究活动中,教师要由活动的“支配者”变为“组织者”,由“传授者”变为“引导者”,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掌握探究方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不断鼓励学生,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探索热情更高涨。

6.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创新与实践离不开与他人的合作,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内涵应包括善于与他人合作的本领。学校应有意识地组织一定数量的课外科技活动小组,小组的组合不是简单的、随意的,而是要求小组成员各有所长,既有文笔流畅、文字功底扎实善“写”的,又有思维灵活、悟性好善“想”的,还有动手实验能力强善“动”的,通过这种具有优势互补性质的小组合作的结果,首先使每一个小组成员均尝到了合作的甜头,明白这样能达到事半功倍,1+1>2的效果。另外通过合作中的互相“磨合”,使他们善于与他人相处,找准自己的位置,并能发现、学习别人的“亮点”,为今后自己能成为善于创新与实践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7.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注重发挥“阅读教材”的作用,把让学生认真地看“阅读教材”作为硬任务要求学生去完成,这样做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宽视野,更主要的是能促进、激发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力所能及的小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使创新和实验能力得以提高。比如讲到“内能和热量”一章时,有的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发现,有一种新型半导体陶瓷发热材料———PTC。PTC有一个特点,就是有一个人为的设定温度,高于或低于这一温度,其电阻值作相应变化。根据PTC的这个特点,学生将一个适当的PTC陶瓷元件与台灯开关并联,做成了一个PTC延时台灯,在台灯开关断开后,台灯可延时3分钟再熄灭,效果颇好。

同时应要求学生每学期要阅读l—2本课外科普书,并告诉他们在读书的过程中,不要被名家、书本所吓倒,要敢于“评头论足”、“求全责备”,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要敢于提问题。即使提错了也比不提好,没有现在的错,就没有将来的对;没有现在对问题看法的不完整、不全面,就不会有以后对问题看法的完整、全面。很难设想,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一下便能抓住本质和规律,只有大胆去实践,才一定会成功。

8.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使学生学会观察是培养他们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基础。纵观近代科技史,不难看出,重大的发现和发明均离不开观察,科学家们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在观察中得到启示。伽利略通过观察,发现“摆的等时性”;奥斯特通过观察,发现“电流的磁效应”,证明了电和磁的相互转化,为电磁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所以教师应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要求他们不仅在观察过程中做到注意力集中、细心并有条理,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而且要求他们在观察中能发现问题,并尝试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例如有一位学生在上学途中看到一堆盖楼房用的长预制板,有的从中间断裂了,进一步仔细观察发现:这些断裂的预制板虽然两端都露出一段钢筋,但有几块中间断裂处却无钢筋,这显然不符合要求,如果这些预制板外形是完好的,怎样才能判断中间有无钢筋呢?他和他所在的课外活动小组成员经过思考,运用所学过的电学知识,做了一个很简单的检测器便解决了这个问题。

总之,把物理教学和科技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加强学生科技意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是科技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戴明扬.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技术物理教学,2003年01期.

[2]王舒平.物理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篇9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要有扩展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只有掌握了丰富知识的教师, 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如何研究问题。教师在自身素质知识不断更新和扩充的基础上, 还应根据学生实际, 把纳入课堂教学体系的信息进行加工提炼的能力, 使之变为学生已于接受的东西。同时, 只有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 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一、更新教学模式, 改进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 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自我探究, 自我发现, 来体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1. 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让学生主动发展。要让学生主动发展, 这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全面地而不是形式主义的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现代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中有深远意义的课题。

(1) 创设时空条件, 促进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语文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不是呆坐静听, 处于被动的应付地位, 而是动手、动口、动脑, 具有积极探索的动机和意志。而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认识基础, 安排探索道路, 指引路径, 要留有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 创造必要条件。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先学后教, 先尝试后指导, 多让学生直接感受, 吸收课文语言, 并领悟语言规律, 以至举一反三运用自如。

(2) 小组合作学习,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不会合作就不会学习”, 小组讨论作为一种教学形式, 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最有效的办法。它通过学生自学、讨论, 教师适时指导, 实现信息在群体间的多方交流。其核心思想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 利用小学生好奇、好问的探索心理, 抓住新旧知识与学生思维的联系点、变化点, 在新知识的生长点上创设问题情景, 引起矛盾冲突, 使参与活动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增强学生在讨论中的发言欲。学生在小组讨论的氛围里, 尝到了学习、探索成功的喜悦, 产生自信的内驱力, 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进一步迸发出来。

2. 优化课堂语言, 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创新性课堂教学不仅包含教师教法的创新, 还包括学生学法的创新。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 运用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除此之外, 教师授课的语言艺术和技巧对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也起着重要作用。

二、创设教学情景, 给学生提供创新条件

1. 创设质疑情境, 激发创新动机

“质疑”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 是沟通师生认知的桥梁。“质疑”是人类探索未知的原动力没有疑问不善思考就谈不上求知也就无法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前进、有所创造。“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 才能有所发现、有多创造。质疑是思维的初步, 研究的动机。一切知识的获得, 大都从质疑而来, 新发明, 新创造也常常由质疑开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要鼓励学生自主质疑, 大胆发问。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于求知者不断地质疑, 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因此创设质疑情境, 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2. 创设表演情境, 体验创新喜悦

表演情境主要由学生通过扮演角色来领悟课文内容, 激发创新动机, 体验创新喜悦。由于学生自己进入角色, 扮演角色, 课文中的角色已转化为学生对角色的感悟, 学生的表演就使得学生自己对角色进行了创新。

三、充分发掘教材,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每堂课都有闪耀创新火花之处, 只要老师善于点拨, 创造的火花随时都会迸发。因为许多调查结论都指出, 学生普遍具有创造潜能, 在适当教育下, 它可能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现和显现。因此, 教师在教材的处理上, 要用创新的眼光审视教材, 处理教材, 渗透创新思维,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要从课的导入、教案的设计、问题的设置、情景的创设、课后习题的扩展等方面, 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欲望, 使他们的精神处于一种亢奋状态。鼓励大胆猜测,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积极独立的思考问题, 主动探求知识, 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发表不同观点和独立见解。允许标新立异, 异想天开, 使学生不仅获取知识, 而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使之成为高水平, 高素质的人才。因此, 我们要引导学生突破常规, 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 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身体力行中学以致用

1. 让学生走进大自然

大自然不仅是学生认识的对象和他们积极活动的广阔天地, 而且是他们生存, 相互关系及其生活体系的组成部分。大自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因素, 对整个教育过程的性质发生重要的教育因素, 对整个教育过程的性质发生重大影响。学生经常接触大自然, 为教育对学生学习和获取知识发挥作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 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一个学生的精神生活常常运转于书丛中时, 才能在他身上确定起学习的愿望。学生阅读什么和怎样阅读, 阅读会在他们的精神生活上留下什么印证呢?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在小学里, 独立阅读对智力、道德和审美的发展起着特殊作用。学生的学习态度, 取决于阅读在其精神生活中占据的地位。让每个学生童年时要阅读一大批优秀书籍。

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篇10

1 创设情景, 注重体验

初中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 往往不随意注意占主导,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特别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 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 把学生的不随意注意吸引到参与学习的兴趣上来, 引导他们对数学问题积极思考与探索。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技能的目的。新知识的导入在一堂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好的富有新意的导入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热情。甚至关系到整个教学的成败优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好的导入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日历中的方程》这节课为例, 上课时教师可以拿一个事先准备好的日历给同学们看, 让学生在心中任意圈出日历中的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 把它们的和算出来, 然后举手告诉教师, 教师就能知道你心中圈出的那三个数。当然这是一道一元一次方程的题, 解的过程如下:

解:设这三个数分别是x-7, x, x+7。

而这三个数的和为 (x-7) +x+ (x+7) =3x

教师只要把学生举手说的三个数的和除以3, 就可以得到x, 再算x-7, x+7得到另外两个数当教师马上就能说出学生心中的那三个数时, 你可以想象得出, 学生们一定会非常吃惊。而且非常想知道你是怎么算出来时, 学生们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起来了, 学习的热情也被调动起来了, 此时这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这样, 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在强烈希望学好新知识上, 做好了参与学习的精神准备, 这样的课堂也一定是活跃, 和谐的。有了探索知识的欲望, 这是培养创新意识的第一步, 当然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创新意识的培养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潜移默化的在学习中慢慢培养。要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 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验用数学来处理生活中问题的感受。

2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新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青少年的思维发展阶段从直觉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 再到抽象逻辑思维。因此, 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景或数学活动, 来鼓励每一个学生去探索, 并主动地与同伴进行探索交流, 让学生在主动地互相启发的学习活动中, 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逐步形成创新意识。例如在讲到字母表示数的探索规律时, 设计这样的练习活动: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 可以得到一条折痕, 继续对折, 对折时每次折痕与上次的折痕保持平行, 连续折6次后, 可以得到几条折痕?如果对折10次呢?对折n次呢?如果想用折纸的方法在一张白纸上折出63条折痕, 问需要把这张白纸对折几次?

折纸问题对学生而言 (1) 便于动手操作与观察 (2)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这样的现实情景中发现问题, 遇到挑战, 激发斗志。而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简单的具体问题中抽象出共性, 从找规律开始, 体验从简单到复杂, 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教学中, 首先要让学生动手操作, 说出操作后得到的结果, 然后观察得到的结果有什么规律, 教师应该一边观察学生是否思考, 一边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规律, 同时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说出自己的观点, 通过合作交流找到规律, 并进一步验证自己找到的规律。由操作到观察再到抽象的数学活动过程对于学生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和应用数学的思想会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教师教学中敢于放手, 给学生留出了较多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才会有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的机会, 才会有知识碰撞的火花。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才能使学生思维活跃。学生获得的不仅是一个结论, 更多的是学会了发现、总结、归纳、整理结论的方法。当然教师在运用这些方法时, 要注意灵活的驾驭课堂, 合理的实施布控, 恰当有效的引导, 使学生的情感兴趣最大限度的转化为学习效果。教师自始至终要以引导者, 合作者, 促进者的角色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并和学生一道来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3 多项参与, 求异思维

思维品质的优劣是思维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因此, 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特别是求异思维就显得特别重要。首先教师要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等级阶梯式的多层次练习, 诱导学生的思维由表象向纵深发展。其次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要善于抓住本质和关键, 有的放矢, 根据课程的特点, 特别是典型习题的练习, 更要帮助学生由此及彼, 纵横贯通, 开拓学生的思维, 将知识广泛迁移, 培养学生摆脱表象的迷惑, 挖掘隐含条件的能力。要善于挖掘, 教师甚至可以从一个很小的提问中找到切入点,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这就是教师的教学机智, 特别是灵活设置问题情境的机智。其实在我们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实例, 同样的一个问题, 由于教师的处理不同, 其教学的效果差别很大。还有, 就是不管出现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都不要轻易就给出问题的答案。不管学生说的是对的还是错的, 都不要轻易的打断, 一定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想错了不可怕, 没有想法才最可怕。想办法使课堂教学产生更多的促进效应。例如讲到《科学记数法》一课中提到“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约为44万平方米, 天安门广场大约可以容纳多少位受检阅的官兵?”由于去过北京的学生并不多, 教师可以改为问“相当于多少个学校操场?”使学生对这一数据产生更强烈的体会。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应更关注的是学生的解题策略, 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来解决:如 (1) 先估计每人所占的面积, 再求广场上共可容纳多少人; (2) 先估计每班上操时所占的面积, 再求广场上共可容纳多少班, 进而估计共可容纳的人数等。这样的引导使学生更深的体会了问题解决过程中方法的重要性。其次,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快速准确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时, 应结合教学实际, 适时渗透各种思维方法的指导和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思维意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创造良好的问题情景和学习氛围, 使学生很好的发展数学能力, 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 并使他们有一种共同参与的喜悦感, 在创新意识中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

总之,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与知识特点, 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探究知识形成的方法, 关注个性发展。在数学活动过程中, 让学生获得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实践的机会和发展的能力等。使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能通过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加以建构, 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 产生出不同的思想方法, 从而培养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篇11

关键词:化学教学;创新;学生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为此,作为化学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知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教师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思激趣;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化学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等。另外,化学教师良好的教师个人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

二、积极鼓励,培养学生敢于创新

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例如学习乙烯性质时,教材上用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实验来说明加成反应。为此,可以向学生提问:既然实验是乙烯与溴水的反应,为什么方程式中只写乙烯与溴的加成?乙烯与溴水的反应和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是否相同?是否具有相同的产物?我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补充了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的反应实验,又引导他们从加成反应的过程去讨论,自己得出答案。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教材结论的局限性。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逐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设计、探索实验,培养创新思维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特别是在中学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例如,白磷燃烧实验,在已有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发问,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白磷燃烧时生成的白烟对人有刺激性,可以溶于水。你能进一步改进该实验使之更环保吗?又如,鼓励学生设计实验将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稀硫酸鉴别开。学生能很快地选出用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钡溶液,教师追问:“使用两种溶液的结果一样吗?”学生动手做实验。做完实验后再问:“为什么分别向两种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都出现白色沉淀呢?”在唤醒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也使学生明白“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在实验教学中,还可以成立实验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改进的研究,举办化学实验设计方案比赛,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以实验为基础开展教学,把实验作为培养兴趣,启迪思维的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发展思维能力,形成创新意识。

四、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

创新活动的基础是科技活动,科技活动的开展状况深刻地左右着创新活动。为此在工作中必须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开展科技活动。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引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才华。

总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为己任,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地去进行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寓创新意识于化学教学中,使学生的聪明才智更有效地超常地发挥出来。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篇12

创新教育进展缓慢的原因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新人格为目的的教育。近几年来, 随着教育改革和教育思想讨论的不断深入, 创新教育已逐渐成为一种理性的选择, 要求实施创新教育已是人心所向。但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真正实施了创新教育, 并且成效显著的典型并不多, 大多数学校的创新教育仍停在浅层次、平庸化、形式化的层面上。创新教育为何举步维艰、进展缓慢呢?它的深层原因究竟在哪里呢?我个人认为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应当引起关注。

原因之一:缺乏教育民主

中国文化传统的根深蒂固和教育观念的落后, 使得教育民主在教育领域中还处于劣势。沿习千年的“官本位”思想、“师道尊严”思想等还不时弥漫于学校教育的各个角落。虽然这些传统对于规范的落实和制度的运行有着一定的作用, 但它们对创新的压抑和摧残却是显而易见的。在学校生活中, 表现为只信强制而不信自觉, 只讲约束而不讲自由, 只讲严格而不讲宽容。在这样的氛围中, 师生关系多为管制和被管制的关系, 教育气氛多呈紧张、沉闷、压抑状态, 学生几乎失去了独立性和自由性, 失去了自主思考、学习和自由思考、游戏的余地, 个人的聪明才智和激情也被窒息, 只能表现出依赖性、奴隶性和愈来愈笨拙、迟顿。

原因之二:过度追求教育自身的功利性

中国教育至今仍延续着古老的“苦读加考试”的传统方式。几乎所有的教育与训练都失去了原本的性质而成了升学和获取文凭的工具, 教师完全按照学校编排好的教育指令进行整齐划一的教学,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成了没有灵魂的教学机器。考试成了指挥棒, 凡是考的, 教师就教, 学生就学;凡是不考的, 教师不教, 学生就不学。这样做的结果, 造成了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过扔笔记”的现象, 造成了学生的自由精神与个性发展的冲突和对立。这种功利性的教学, 导致了学生主体精神和主动性的弱化, 影响创新人格形成;同时, 创新所需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不但没有被开发反倒有所萎缩;标准化的考试只要求背框框条条, 恪守固定格式, 束缚了学生的思想。这样便不可避免地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枯燥感、单调感和厌倦感。

原因之三:创新教育目标的缺失

然而, 审视我们以往的教育目标, 不难发现, 我们对创新教育的目标几乎没有规定, 创新所必需的素质很少涉及, 在课程体系中创新目标也不见踪影, 在评价考试体系中创新的教育也不多见。在具体的培养目标上, 我们向来要求的是“知识——能力——情感”的培养顺序, 也造成了过分重视知识技能而忽视创新的状况。我们认为, 应该“情感领先、能力跟进、知识殿后, 不要担心矫枉过正, 宁可“牺牲”一点知识也要把激发创新目标张扬起来。

原因之四:教师缺乏创新教育素质

众所周知, 即使在传统教育盛行的今天, 也仍然潜藏着许多创新教育的契机, 绝大多数学校也仍有进行创新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但为何创新教育难以开展?我们认为,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相当一部分教师不具备进行创新教育的基本素质。“没有教师的质量, 就没有教育的质量”。实施创新教育, 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只有每一位教师都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才能将“创新”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 才能陶冶学生的创新意识, 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

针对上述原因, 我认为要在我国实施创新教育, 首先应该更新教育的观念。

现在我们的教育很大程度仍然是移植50年代苏联的凯洛夫模式, 陈旧的教育观念、呆板的教学模式由于是单向传授, 压抑学生的问题意识, 这种教学方式与21世纪的学生对话, 并要求他们去适应新世纪的挑战, 显然不行。我们必须变革教育思想、观念、模式、方法等, 教师要转变角色, 变管理者为引导者, 变知识的传播者为知识的批判者, 变机械重复的劳动者为智慧的创造者。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心理世界、文化世界和生命价值, 让新的理念去启发、引导学生, 让学生感悟, 获取创新的思维, 培养出创造的能力, 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其次是实现民主教育。民主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课堂是保证创造成功的重要条件。教师不仅应该尊重学生, 而且还要学会欣赏学生, 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 纪律松懈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并把闪光点放大,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中获得自信。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淡泊教育的功利性

学校教育不是从学生自身的情况出发, 而是想当然的, 把学生的脑袋当着了一个个容器, 想往里面装什么就往里面装什么, 刻意地灌输。可是他们忘记了, 欲速则不达, 或者说过犹不及。师生之间的默契配合及知识的过手应该歌颂, 应该传承。但是, 通过弄虚作假来教育孩子, 这本身就是一个骗局, 虽然有可能会达到一时的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是, 当他们有一天明白后, 或许他们就会对你说, 什么老师上课好, 都是些骗人的东西。这时候, 你就会深刻体会这样教育的悲哀和失败。

确定创新教育的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是教育的基础, 是人生发展的基础, 也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在该阶段, 创新教育的主要目标应放在“创新素质”的培养上。所谓的“创新素质”是指日后创新意识和能力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源初性的个性品质。但现目前繁重的学习任务、僵化的教学模式和再现性的考试方式都从根本上阻碍了这些“创新素质”的形成和提高。这就造成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乃至更广泛人群缺乏创新精神的一个主要原因。

中等教育阶段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 在创新教育目标上应侧重于“创新方法和技术”的培养与训练。大量的事实证明, 如果同学们根本就没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即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创新方法和技术, 也很难有实际的有价值的创新行为。

高等教育阶段的创新教育目标应侧重于“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提高上。有了创新素质、创新方法并不一定有创新能力和创新行为, 更不一定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行为是与实际问题的创造性解决分不开的, 是与对该问题形成的历史和以往的解决策略的系统把握分不开的。因此, 真正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行为养成只有到了大学阶段才是可能的, 在中小学就提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不恰当的, 至于创新精神的陶冶则更是这样。在上述三个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连接的创新教育目标体系中, “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应该贯穿始终。严格意义上, 学校创新教育的任务不能说是“培养创新人才”, 而只能说是“培育具有创造性人格特质的人”, 因为, 真正的创新人才一定是在实际的社会工作中作出了创造性质献的人, 而这就不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特别不是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所能办到的了。

培养有创新教育素质的教师

人才培养离不开教师。有高素质的教师, 才能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学, 才能有高水平的学生;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造能力;教师只有了解当今世界的最新成果, 才能鼓励学生努力钻研、勇于探索;要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素质。在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要通过知识更新和继续学习, 不断地转变思想, 持续地给自己“充电”, 保持思想观念上的超前性;要求学生学会创造, 自己首先要练好新本领;要求学生献身科学, 自己首先要做到为人师表, 实现创造性人格的塑造。

明确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

(1) 重视科学启蒙、保护好奇意识。“好奇”是学生的天性, 他们的头脑中有着许多新奇的想法和见解。教师在讲解勾股定理之后, 学生自然理解勾股定理的条件与结论, 以及怎样应用, 某些学生还会提出:an+bn=cn (n>2) 吗?此时, 教师要不失时机的给学生介绍费马大定理, 以及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为了证明费马大定理所运用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 以激发学生的好奇意识和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异想天开, 敢于幻想, 大胆实践, 帮助学生发现和思考问题, 了解科学创造的思维方法。

(2) 激发创造动机。长期以来, 我们的教学近乎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教师讲, 学生听。即教师总是被看作是知识的传授者, 而学生总是被看作是知识的接受者, 仿佛是装知识的容器。事实上学生是有尊严、有思想、有个性、有发展潜力的人。把学生当作装知识的容器, 势必会压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永远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来。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 课堂决不能一味遵循“我讲, 你听”的模式, 而要结合实际, 积极探索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 有效的开发学生的潜能, 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 更新学生观念。心理学理论认为:“创造过程是一个自我控制的自发的释放过程, 适宜创造力发展和表现的条件是要实现和保障学生的心理环境。”因此, 我们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而不是消极的听众;学生是主动的求知者, 而不是灌输知识的容器。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自觉实践, 努力营造创新的教学氛围。

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教育危机。长期以来, 我们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任务的眼光”, 即把教育看作是为实现特定目的而上传下达教育内容, 教育被当作任务一样执行。它强调的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和掌握的精确度, 是对已知有知识的记忆。教师只对教材和教案负责, 学生只是满足于考卷和标准答案, 没有对现实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对精神的感悟。日积月累, 学生会逐渐失去生活的原动力, 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当教育被彻底工具化以后, 便埋没了人的创新潜能, 扼杀了人的创造个性, 丧失了教育中的生活意义。

(2) 教育呼唤创新。创新是一种综合素质, 是一种积极开拓的状态, 是潜在能力的迸发, 就其实质而言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结果。创新教育就是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 并以此为教育基础, 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的教育。创新教育是一种全方位的改造教育过程和学生成长过程的教育, 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 是一种既重结果、更重过程上的创新特征的教育, 是一种要从个体的心智世界中诱导出一些提供最佳创意的人格特征的教育。

结语:“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江泽民主席对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号召。江泽民同志还强调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阵地, 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 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方面, 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 创新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恒德.要确立发展个性的教育理念[J].教育科学, 2001 (4) .

[2]作者:赵静《谈活动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

上一篇:湿热灭菌柜下一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