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学方法的新

2024-06-25

政治教学方法的新(共12篇)

政治教学方法的新 篇1

随着新课程改革地深入推进,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该进一步学习新课程的理念,真正掌握新课程、新教材的内涵,一定要改变以往教学过程中的“满堂灌”模式,特别要对新教材中选修模块和必修模块的课堂教学进行深一步的思考,从而不断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下面,我结合多年从事高中政治教学的实践,谈谈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新体会。

一、注重课堂教学趣味性,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结合教材,联系社会现实。

要想有效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结合教材,贴近学生的实际,不断引入生活中的实例,从而进一步强化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不断突破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受编写时间和篇幅限制的缺陷,及时将社会生活中与教材密切相关的典型事例、新奇内容带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真正强化教材的时效性、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运用政治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养成关心社会生活、注重研究实际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结合理论,多形式活泼授课。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有很多理论知识比较抽象、相对枯燥,若教师一味地就事论事、以理析理,必然会导致学生在听课时感到索然无味。为了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趣味性,教师应该不断运用寓言故事、漫画、典故、名言警句等多种形式来授课,从而将抽象的理论以更加趣味的形式教授给学生,不断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例如:我在上“违反税法的几种行为及其对社会的危害等”时,就通过向学生介绍书中的漫画“追星族”及“一元钱税案”等故事,形象、生动地讲解几种违反税法的行为,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掌握、深刻理解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行为的具体要求特征。

二、注重鼓励学生质疑,有效放大学生的思维情境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不断增加质疑教学的比重,通过适当点拨和因势利导积极鼓励学生努力思考,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首先是教师一定要不断鼓励和启发学生大胆猜想,努力问难,科学质疑,从而确保学生逐渐提出有价值的个性化见解。教师要通过不同渠道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思考,不断突破常规地探根究底,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还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看法和不同见解,认真听取学生不同的,甚至是幼稚的意见。更要鼓励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三、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

不同的教学模式往往会引发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从而确保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

一是不断提升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功。对高中思想教师而言,组织课堂教学就是实施教学信息传递和反馈,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懂得分析处理教材,优化设计课型,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还要采取观察、提问、复习、考试等手段,具体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学情,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有效调整教学工作,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二是不断提升运用语言艺术的能力。在课堂上传递知识信息的主要手段就是语言。教学语言运用是否得法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强弱。这就是要求高中政治教师不断提升运用语言艺术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使用准确、简明、逻辑性强、有条有理的语言,来阐述政治理论观点。另外,教师的授课语言还要力求联系实际,力求生动形象,力求真实感人,力求启发学生思维。

三是不断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空间。在以往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在每节课上基本都是面面俱到,但是如此教学往往会导致不少学生在课上“分心”,有的学生即使表面上在听讲,也是听而不思。学生的思维空间被挤压,使本来许多应该由学生来完成的思维活动都由教师替代完成了,这样就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会致使学生的思维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弱化。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思想政治教师必须采取疏密有度、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为学生留有余地,不断为学生拓展思维空间,从而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升素质。

总之,思想政治教师要想让思想政治课更加吸引学生,就必须不断转变观念,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这样才能全面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黎为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陈伟俊.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策略和导向[J].人民教育, 2007, (05) .

[3]顾春丽.高中政治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及实施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政治教学方法的新 篇2

摘 要:杜威“在做中学”理论强调实践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课堂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做中学”理论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具有诸多借鉴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思想意识教学,而实践是获得认识的主要来源,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教学方式枯燥,忽视了实践教学,导致教学效果不显著。杜威“在做中学”理论对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完善教学形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具有启示作用。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性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理论认识的源泉、目的、发展的动力和检验的标准。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实践是理论的生命之源,本真之源,丰富的实践经验为理论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动力。脱离实践或是与实践脱离,理论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和灰色遐想。”[1]

(二)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传授法为主,教师是整个课堂的控制者,掌握整个教学的进程,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客体地位。这种模式必然导致教学走向“填鸭式”或者说是“灌输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模式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一些不容忽视、不可否认的缺陷。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以学生为本”为指导思想,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课堂教学也已经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更加注重学生自己动手的实践能力。克服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实际的弊端,根本出路在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转向,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我们的时代。

(三)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2010年,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亲和力与感染力,努力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2]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作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和道德品质素养的主渠道,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在搞好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准确地认识和拓展实践性教学的基本途径。

(四)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上是采用以课堂为中心的封闭模式来操作,以教师为主体,围绕教师、教材、教室的模式进行,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脱离现实世界,忽视现代社会对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要求,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需要。在今天变化发展了的社会条件下,大学生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多变化,参与意识增强、了解社会的愿望增强,高校大学生的信息接受力较强,思想变化超前,同时,大学生的社会阅历浅,对理论性问题的理解有些肤浅或存在偏差。因此,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务必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感,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课堂灌输,轻视实践践行

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成为了“闲则有之,忙则少之”的面子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众多学生“必逃”的课程。根本原因是教学方法方式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主要以课堂为主,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纯理论灌输,教学过程并没有离开课堂、学校,普遍存在着脱离生活、脱离实践、忽视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的目的只是为了学生记忆更多的知识,知行分离使学生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讲的是大道理,与现实生活脱节。尽管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已经开展实践性教学,但是把实践性教学仅仅定位在社会实践上,限制了实践性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局限了学生广泛参与的空间,同时,教师对实践性教学含义的理解偏颇,误以为实践性教学仅指社会实践。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了“放羊”的做法,实践教育重形式轻效果。

(二)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双向交流、意识互动的过程,教育者的理论传输要与教育对象的选择、理解、内化知识的过程统。在传统的授课的过程中,教师的讲述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精神;课堂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操控课堂,教学内容上,教师仍死抠书本。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特点是具有时代性,其教学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当前,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把学生的学习看作一个静态的被动接受过程,课堂上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忽略了师生双方的互动,学生身心发展被压抑,学生的学习无非是对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

(三)教学方式陈旧,教学效果不显著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理论灌输的传统方式,教育方式多以课堂的理论教学为主,把受教者当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接收器”,忽视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使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限制,主体意识淡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也不乏一些所谓的实践性教学,这种教学多数流于形式,属于蜻蜓点水式,没有取得实践性教学预期的效果,很多大学生局限于社会调查、支教、团日活动等形式,实践活动的领域不宽、内容不丰富,缺乏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改革与创新,不能满足新时期大学生能力提高的需要,对学习参观等新型实践形式不够重视。新形势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创新实践型人才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面临新的挑战。

三、杜威“在做中学”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意义

(一)强调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人为本”是“在做中学”理论衍生的一基本教育本理念,主要体现在从学生出发,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做中学”理论彻底改变了传统教育教师讲学生听,一切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其主体性地位,教师不再是权威家、指挥家,而是参与者、支持者和引导者,“在做中学”理论“要求学生亲自接触具体事物,运用各种感官去感知事物,再根据所获取的感性知识去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达到亲自动手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3]这一切无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要强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大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一是能动性,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具有能动性;二是创造性,创造性是主体最宝贵的品质,包括观念的创造和实践的创造;三是自主性,主体具有不依赖外界力量,自由的支配自身活动的意志和能力。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树立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以大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大学生的发展和完善为目的,调动和激发其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二)强调知与行的关系

杜威强调知识来源于行,知行不能分,知识与经验的获得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杜威讲的“在做中学”是符合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的,即知识经验是从做(实践)中获得的。

杜威主张的“在做中学”,强调知与行、学与做的关系,尤其是提出了学校教育应该考虑如何做的观点,击中了传统教育中重知不重行、脱离学生和社会实际的要害问题。对满堂灌的传统教育思想是一个严厉的批判。应当肯定杜威:“在做中学”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符合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即知识是从实践中获得的。用中国俗语说,那就是“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如果没有广泛的社会实践中践行,“内化为知,外化为行”的目标是无法实现的。

(三)强调反复实践对个体品德形成的重要性

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反复性,而实践又是认识的来源,一个正确的思想认识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反复教育就是根据人们的思想品质在形成过程中具有反复性的特点,反复抓,抓反复,耐心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4]毛泽东同志说过,革命的道路,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发展的道路一样,总是曲折的,不是笔直的。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更是如此,其曲折性和反复性尤为突出。这是因为,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不可能一次而蹴,不可能上一次课,经过一次实践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必须考虑个体原有的思想基础,反复地进行实践,促进个体思想的向前发展。

高中政治教学的新课改反思 篇3

【关键词】新课改;创新;变化;反思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中学德育的主要阵地,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徑。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标、任务、方法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现代教师必须认清形势、苦练“内功”,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应新教材,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具特色和活力。

一、新课程改革下的政治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走进生活走进社会

长期以来我们政治课被学生认为是说大话说空话的课,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课程内容离现实社会离现实生活太遥远了,让广大的学生感到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遥不可及,而《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构建以生活为基础的课程模块”,如我们的政治课现在分为“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于哲学”等模块。使的我们的课程具有浓郁的时代生活的气息。虽然新课程具有这么丰富的生活社会底蕴。但我们教师也不能仅仅从教材的方面去贴近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因为新的教材最终也会变成旧的教材。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政治教师在授课时,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教材知识和学生周围的生活,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等紧密联系起来。让教材的知识很好的融入到学生生活社会实际当中去。从而走进生活走进社会。

二、鼓励质疑,巧设思维情境

疑问是思索的开始,只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疑问,才会激发他们的思维,才能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置,巧妙提问,通过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高中政治教材中,对于理论概念都有详细的解释和阐述,同时又有事例的说明。因此,在学生看来,似乎是没有什么疑问。所以,教师需要巧妙设问,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经过一定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三、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动起来

在高一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谈自己在经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从课本中寻找解决的办法。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我们的学生会遇到人民币与外汇的兑换问题,甚至会涉及到外汇的兑换比率的问题,这在高一政治新教材中就能帮助学生找到答案。

四、政治教师还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除常规的讲授方法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图画图表演示、幻灯、录音、录像等直观感知的教学法,把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到政治教学中去。此外,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辩论、讨论、社会调查等。

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功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政治课教师要运用丰富的情感,撞击学生的心灵。情感的产生取决于客观事物的刺激。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之有身临其境之感,陶冶其情操。如讲“民族自尊心”时列举郑成功收复台湾、林则徐虎门销烟、戚继光抗击倭寇等人物事迹感染学生,引起情感的共鸣,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启迪。

另外,作为高中政治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转变政治课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在政治教学中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其实,这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是一直以来我们所倡导的,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教学方式、方法转变的重要条件和客观要求。但过去,我们只会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些对教学的对教学的理解是“教师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定义都是从教师的角度去说的,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要求学生照办,教师出题、学生考。教师永远占据主导地位、是主动的,学生永远是从属地位、是被动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不可能也不需要师生的平等,教师就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具备民主思想,这也是导致政治教学方式上“灌输式”的重要原因。而现在,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的定义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新课程改革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这种观念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过程的交往、互动,意味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真正把教学看作是师生共渡的生命历程,共创的美好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而如果我们政治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民主、平等思想的话,是不可能实现这种转变的。

总的来说,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更符合当前思想政治课程设置与教学的实际。虽然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可忽视的新问题,然而新课改以其破竹之势长驱直入,不应以师生的困惑而停滞,不要因暂时的逆境而驻足。

在今后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按照新课标所提出的课程性质、理念和设计思路,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足于学科的基本概念,恰当运用学科的教学方法,不断拓宽专业知识。并且在教学中以生活为主线,丰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环节,充分开发各种课程资源,深入探索教学方式,客观地进行评价,使思想政治课能沐浴着新课改的春风,抽枝发芽,成长开花,成熟结果。

参考文献:

[1]李立科.构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J].教学与管理,2005(22)

[2]闫玉东.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N].文化时报,2009

作者简介:

政治教学方法的新 篇4

一、转变观念, 认识形势

思想政治工作要把形势教育作为一个重点, 帮助职工正确看待形势, 增强信心。一是对职工进行形势教育, 引导职工站在企业的高度, 从企业长远发展的大趋势看形势。只有团结一心, 拼搏进取, 才能克服困难, 不断前进。二是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展工作,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力, 构建和谐企业, 充分发扬民主管理的精神, 让职工以主人翁的心态参与到管理中来, 与企业共荣辱同进退。三是充分发挥工会群团组织的作用, 架好企业、职工之间沟通的桥梁, 推动企业发展二、了解政策, 大胆创新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 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 大胆进行探索创新。一是在思路上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二是在内容上由单一性思想教育向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转变。要适应中心工作需要, 跟上改革步伐, 注入时代内容, 把思想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内部改革和机制转换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建立公平的人事制度, 搭建任人唯贤的平台, 做到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 形成综合效应, 使职工在“情”的激励下爱岗敬业, 在“法”的约束下努力工作。三是帮助职工了解具体政策。职工如果对具体政策不理解, 很容易引起思想上的疑惑、情绪上的波动。要掌握政策精神, 熟悉政策内容, 依据政策规定维护自身权益, 提高执行政策的自觉性。通过宣传、教育、激励、引导, 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力。四是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中的先进事迹、先进思想和先进人物, 用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教育感化干部职工。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 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 大胆进行探索创新。一是在思路上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二是在内容上由单一性思想教育向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转变。要适应中心工作需要, 跟上改革步伐, 注入时代内容, 把思想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内部改革和机制转换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建立公平的人事制度, 搭建任人唯贤的平台, 做到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 形成综合效应, 使职工在“情”的激励下爱岗敬业, 在“法”的约束下努力工作。三是帮助职工了解具体政策。职工如果对具体政策不理解, 很容易引起思想上的疑惑、情绪上的波动。要掌握政策精神, 熟悉政策内容, 依据政策规定维护自身权益, 提高执行政策的自觉性。通过宣传、教育、激励、引导, 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力。四是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中的先进事迹、先进思想和先进人物, 用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教育感化干部职工。

三、注重效果, 解决问题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要想使其达到理想的效果, 就需要一定的教育方法和艺术,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使其成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认识。

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只有理论联系企业发展的实际, 联系人们思想实际, 才能把科学的理论变为人们的实际行动, 形成自觉的认识行为, 才能在实践中坚信理论的正确性。二是典型示范, 树立榜样。要善于发现典型、宣传典型、树立典型, 要注意引导职工向先进人物学习。三是以行为感染人。教育者首先应受教育, 只有教育者本身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高尚的情操、模范的行为, 做到严以律己, 以身作则, 才能以自身的行为和人格力量感染受教育者, 才能使思想教育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四是帮助职工关心职工生活、为职工办实事。思想政治工作要讲求实效, 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把耐心教育与热情服务结合起来, 讲道理办实事, 对职工反映的实际问题, 不管能不能解决, 都不能回避, 应当满腔热情、主动关心。从点滴小事做起, 解决广大职工想要解决的问题。职工生活条件好了, 心情舒畅了, 干劲也就足了, 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也就体现出来了。五是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作用, 改革分配制度, 打破工龄、年龄界限, 工资向生产一线倾斜, 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工作积极性。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对企业文化进行宣传, 使广大职工牢记企业精神目标。

政治教学方法的新 篇5

社会上对政治学科存在着种种偏见和不重视。有人认为政治学科是伪科学,教的是假大空的东西,纯粹是为统治阶级粉饰贴金,学不学政治无所谓。政治学科真的像“皇帝的新装”一样吗?

一、政治理论是追赶时髦吗?

政治问题是个古老的话题,政治学科却是门年轻的学科,具有不成熟性,它需要不断地发展与完善。人们误把理论的发展性当成是追求时髦。

然而,政治学科也确实存在一些近似于追求时髦的问题。1、政治学科构成的知识体系复杂,有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心理学、社会发展简史、思想品德等等,给人的感觉是政治学科什么内容都涉及,把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包含进政治学科,没有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成为一门“杂科”。政治学科的内容什么都包括的同时,也表现为政治学科的知识体系具有不确定性,教材经常更换。频繁地更换教材,甚至一年一套的教材,连政治老师自己也不能讲清楚政治到底教了些什么和应该教什么了。政治学科没有形成自己固定的学科体系,给人假象是政治学科属于“伪科学”。2、政治学科的具体知识内容也是经常调整更新,虽然政治理论应该与时俱进,需要不断地发展、丰富与完善,但是知识更新走向了一天一个说法,过于时代化的极端。有时为了体现政治教学的时政性的特点,在中高考的政治问答题中,还要把考试前几个月的某个政治家的言论作为政治题的标准答案,在以考试为指挥棒的教学中,难免要渗透时政理论,并且尽量地把最新的政治理论安排进教材。朝令夕改的理论与政策在中学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的效应,让人们的思想无所适从。尤其是学过政治学科的一些“过来人”更是困惑于政治理论的朝秦暮楚。政治教师夹在中间,只能顺应形式的发展,政治学科从某种程度上讲变成了永远追逐时代浪尖的学科。理论是需要有一定时间的研究与检验,如果缺少必要的思考与沉淀,理论难免会有些浅薄甚至错误。

二、政治理论是“假大空”的学说吗?

政治学科是一门学科,它介绍的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知识,具有知识性和科学性的特征。政治学科还是一门社会学科,研究的对象是社会,它不同于物理、化学、数学等自然学科,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人文性等特征。

政治理论具有理论性的抽象性,人们总是很难认清它的本来面貌,常常对政治学科容易产生“伪科学论”和“无用论”,并把政治理论看成是假、大、空的学说。

首先,政治理论具有抽象性,理论虽然反映现实,但是,理论不等于现实,理论是相对独立存在的思想体系。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本质与现象之间的关系,即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关系。理论与现实既有统一性,理论与现实之间也往往存在差距,现象能反映本质,但理论与现象本身不是亦步亦趋的,理论可能超前于现实,也可能滞后于现实。如理论上讲社会主义的民主的性质高于资本主义的民主性质,我们看到的现象却是我国民主发展程度较低。对理论产生迷惑,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理解哲学上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所以不能理解政治理论与现实的差距,把理论与现实的差距性当作是政治理论是虚假性。

其次,政治理论常常以理论的形式来介绍国事,天下事。有些人一看到条条是道的理论就先入为主,觉得是大道理,从内心里排斥它。其实,政治理论谈得就是我们身边的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不能把身边的道理看成是“大”道理。

第三,政治理论区别于现实,具有抽象性,抽象的东西使人理解起来使人感到理论晦涩。同时,目前教材中政治理论的阐述一般表现为条条框框,教材的教条化编写模式使得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再加上教学方法的陈旧落后,把政治教育当成是纯粹的思想灌输,具有空洞说教的特点。致使人们误认为政治理论是空洞的、言之无物的大道理。把思想性当成是空洞的理论。政治理论的抽象性,

于是有人认为学习政治理论主要是应付考试,假如不要考试,就不要教与学了。如果把政治理论的作用的`眼光仅仅局限于应付考试的话,考完后,政治学科难免要遭受“兔死狗烹”甚至“掘棺抽尸”的命运。还有人认为学了政治理论后,社会中的思想政治问题仍然很多,所以学习政治毫无用处。这种观点属于典型的 “伪科学论”与“无用论”,实质上是否定了政治学科的科学性与社会功能,否定了社会领域中社会理论的价值作用。否定社会学科,显然是陷入了思想认识的浅薄与功利的色彩,甚至反映了一个民族急功近利、浮躁心理,是民族心理不成熟的表现。政治理论本来就只是理论,它本身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科学的理论只能指导人们正确地处理问题。

三、政治理论是为了美化社会吗?

政治理论和其他学科一样,具有社会教育的功能。政治学科又不同于其它的学科的社会教育功能,它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有人认为因为社会上存在许多不良的思想,所以要加强政治学科的学习。这种观点看到了政治理论的积极作用,但是夸大了政治学科的教育功能,政治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除了具有教育的积极功能,也不可避免它带来的某些教育负面效应。其实政治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只是一门学科,它研究的是社会中的一些现象。虽说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等特点,但政治学科的理论并不是“万金油”,不能包治社会中的各种疑难病症,政治学科不应该也不能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政治理论的社会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隐性的,就像是一个人的能力、性格、气质一样,它们需要借助人类具体的活动表现出来。政治学科的作用也不是立竿见影的,它表现出来的是一个人的人文素质、综合能力,甚至一个民族的心理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方法的新探讨 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造就社会主义新人的工作,仅仅凭借教育者个人的经验是不可能塑造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因此,它必然借助融科学性、定性化与定量化于一体的教育管理方案,以增强、扩大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辐射力和影响范围。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决策过程就是管理主体对各种可行性方案进行筛选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是指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而提出的若干个可行性方案进行比较并作出最优选择的过程。思维方式和决策方式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决策的得失成败。因此,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及其发展,进行科学决策,就必须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观察和思考问题。回顾党的80多年的艰辛历程,党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认真总结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可以给我们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决策以重要的启示。随着时代主题、社会环境与实践活动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发生着深刻的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决策面临着许多新情况与新问题,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坚持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才能不断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方法继承、借鉴与发展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方法的发展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一定的思想教育决策方法,总是适应一定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思想特点而创造出来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方法具有时代性与针对性。当时代背景、工作环境与工作内容,以及人们的思想行为发生了变化时,原有的决策方法必须随着社会的变化与时代内容、环境内容、思想内容发展变化而改进和向前发展。同时,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方法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可离开原有的目标、内容,经过适当的改进和完善,能够服务于新的目标并且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方法既要继承、借鉴,又要发展、创新。继承、借鉴是前提,发展、创新是目的。只有把继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方法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决策要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通过科学的思想、理论和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现实实践当中去,从而达到科学决策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有利于防止领导者仅凭个人的经验进行决策,有利于领导者统观全局,审时度势,从全局到局部,从当前到未来,系统地进行结合并周密地计划安排,及时作出科学的判断。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能在我党历史上发挥重大的能动作用,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科学性。目前,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决策进一步向科学化发展,就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在全党全社会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和科学精神教育,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决策的科学含量,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增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在教育手段和工作方法上采用更多新的科技成果,如互联网、多媒体、声光电等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科学化,并进而使思想政治教育保持科学性,增强有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民主化是指决策过程中积极采纳各方意见,按照民主程序进行决策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民主化有利于避免单一决策主体的模式。群体决策主体模式要求把与决策问题有关的知识、技术、信息、利益主体和专业人员组织到决策设计和决策过程中,实现决策的广泛参与。这是适应社会环境动态化和社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复杂化所提出的要求。

三、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方法的整体功能性

首先,坚持大局优先的原则,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辩证关系。任何系统内部都包含许多要素,也即我们所说的局部。这些局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也就构成了全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系统。我们看问题、做决策首先要着眼整体和全局。必须用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思维方式,把整体性、系统性的决策方法放在突出位置,决不能顾此失彼。邓小平强调,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照顾大局,服从大局尤为重要。一定时期政策向某些地区倾斜,另一些地区作出暂时的牺牲是必然的。这就要求各个地区的领导和群众要有全局观念,要顾全大局。如果各搞各的,搞地方保护主义,不服从大局,不仅会损害全局利益,局部的利益也不可能实现。当然,我们强调整体优先,以全局为主导,并不是说可以忽视局部,不管局部。恰恰相反,只有在服从全局的前提下把各个局部工作做好了,全局的目标才能实现。因此,一方面强调局部服从大局,另一方面又要强调全局照顾局部。

其次,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邓小平多次强调,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前所未有的宏伟事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军事、外交以及各个领域,贯穿于从中央到地方、从工厂到农村、从单位到个人各个层面。这些领域和层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又相互影响,构成了极为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顺利地推进这个工程不仅要把握各部分、各要素、各层次与系统整体的关系,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而且还要认真分析和把握各部分、各要素、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使它们形成合力,协调发展。从长远利益看,这就是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关系、实现系统整体功能最大化的典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他既能认真调查研究,了解工业、农业、文化、教育、科技、军事、外交等局部,又能在此基础上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既能制定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总目标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又能依据总目标和基本路线制定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具体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因为邓小平能制定出系统的科学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因而才推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而迅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四、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方法的动态性

决策环境总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现代各种高新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世界大市场在形成,信息迅速传播,这一切使得以往形成的传统决策环境陡然变得困难起来。主要是决策对象情况的易变性,决策信息难于全面准确收集,以及要求决策的迅速性等困难。当然,在这种形势下,以往难于获得的许许多多信息资源,却变得容易和简单多了。这种一难一易,表明决策环境的变化发展。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决策也必须随之变化发展,不能用僵死的方法应对发展变化的环境,从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有效性、可行性、适时性的发挥。同时对决策目标的实施进度和决策效果应不定期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并找出决策行为的不足之处,而后加以改进,并将决策行为与创新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利用和开发智力资源。因此,任何决策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决策只有在动态中才能发展完善,达到预期的目标。坚持在动态中把握系统中各個层次、各要素的关系,不断优化系统内部各部分和各要素的结构,全面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方法的现代化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特别是中国进入wTO后,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现代化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现代社会人们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活动,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对现代化建设提供巨大作用的重要领域,需要现代化,也必须现代化。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决策现代化问题在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中的探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必须更新观念,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紧扣时代的脉搏,追踪现代管理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决策的正规化、规范化、社会化、大众化和知识化,把推进人的现代化作为根本目的,把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作为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六、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信息化

政治教学方法的新 篇7

所谓“导演式”课堂教学, 就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 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全过程, 通过学生的思考、准备、表演、讨论、实践等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创意和创造能力, 实现知识、技能、智力全面发展。

一、准备阶段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备课和学生预习是两个相互脱节的教学阶段, 而现在我们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改变为教师、学生共同备课。把课本变为剧本, 教师是导演, 学生是演员;把教学目标中的重点作为课堂讨论的中心来准备, 变被动为主动。这样的备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自觉、积极地学习新知识, 探究新问题。

二、课堂操作

长期以来, 教师总是以知识讲解员的身份出现在三尺讲台上, 今天我们把自己变成了节目主持人, 并邀请备课效果好的学生担任嘉宾主持。主持人和嘉宾主持在学生中间, 把讲台改为舞台, 留给学生表演, 学生主体既是参与表演的演员, 也是参与讨论的观众, 是课堂真正的主角。通过表演, 设置情境, 寓教于乐, 深入浅出地理解教学目标中的难点;通过讨论,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自由发挥学生的认识思维空间, 各抒己见, 充分掌握教学目标中的重点;最后嘉宾总结, 强化目标, 教师简评, 画龙点睛。

“导演式”课堂教学通过一定时间的尝试, 已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1. 主体参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演式”课堂教学能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自我要求探索新的问题, 以情感的愿望促进行为上的追求。当学生们主动获得知识, 就会极大地发掘自身潜力, 投身于科学的探索之中, 乐此不疲。

2. 寓教于乐, 创设愉快的课堂气氛

尊重人格尊严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 教育应在人的表现上深刻思考, 并朝着这个方向加以改革。“导演式”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平等、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氛围中以主体参与者的角色尽情地自我表现, 在被认可的成功感中体验知识的魅力, 在被质疑的竞争冲动中激励更完美地寻求。教师与学生的知识与情感的交流使学生的内在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3. 增大课堂容量, 提高课堂效率

“导演式”课堂教学突破了大纲每课时只讲一框题的要求, 在师生共同充分备课的基础上, 一课时能完成一节 (三框题左右) 的授课任务, 而且其中除了知识的含量, 还包括学习方法的渗透, 思维能力的培养, 实践能力的锻炼, 创新意识的塑造, 多层次目标的要求与体现, 给每一位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 使他们在感受成功喜悦的同时, 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新的发展。

政治教学方法的新 篇8

一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教育就是服务, 为社会服务, 为学生服务, 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 一样具有服务的功能。把教育引导学生和切实服务学生相结合, 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切实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现在大学生面临着成才发展要求与教育教学以及学习、生活条件相对不足的矛盾, 越来越强的维权意识、自主意识与自律意识薄弱、抗挫折能力不足的矛盾, 面临着在日益开放和多样化的社会生活环境中自我价值的选择、取舍的矛盾, 这些都给大学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压力。因此, 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帮助学生分析矛盾, 解决问题, 服务学生。帮助他们解决成人感与孩子气的矛盾、求理解与闭锁心理的矛盾、崇尚理智与好冲动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社会多样化与信念一元化的矛盾。做好网络管理教育工作、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扶助工作、就业指导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宿舍的服务教育管理工作、单亲和孤儿大学生的思想工作、学习不理想和违反纪律的大学生的思想工作。坚持面向全体大学生, 全面发展、鼓励创新、重视过程的教育理念, 不使一个大学生掉队。

二“以生为本”, 贴近大学生实际需要进行教育

1贴近大学生的学习实际。“学生以学为本”, 学习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帮助和引导他们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掌握先进的学习方法。通过有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教育, 引导大学生把学习与成才结合起来, 把自己的前途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并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将学习目标分解为具体化、层次化的阶段性目标和学习计划, 并付诸行动, 这样可以增强学习的动力与持久力,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2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大学生活赋予青年学

生以广阔的空间和比较充裕的自由支配时间, 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和引导他们锻炼自立的能力, 自主自觉地驾驭生活。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 有的从小娇生惯养, 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因此, 大学需制定一系列管理规范, 按照规范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 培养学生的原则性和责任感。严格、有效的管理可以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它告诉学生, 什么是对的, 什么是错的;哪些该提倡, 哪些该禁止, 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另外, 全体教师和学生管理干部要与全体学生分别开展大谈心、大交心活动, 广泛倾听学生的心声。有关系、部、处和校长办公会要对这些意见和建议要进行了认真讨论和研究, 并给予逐条解答, 切实做到“条条意见给说法, 项项建议有回复”。真正做到服务于学生, 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所需所想。

3贴近大学生的交往实际。从中学进入大学后, 大学生远离父母家庭的客观现实, 大学生活、学习和环境的新特点, 将来步入社会做好人际储备的新要求, 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来指导大学生进行正常的交往活动。既要指导他们学习相关的人际交往基础知识, 更要注重引导他们培养交往的能力, 建立起平等、互助、诚信、宽容、开放的良好人际关系。

4贴近大学生关心的社会实际和热点问题。当

代大学生是随着改革开放一起成长的, 他们思维活跃, 思想敏锐, 胸怀远大理想, 勇于自立自强, 乐于接受新生事物。他们关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关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 关心党风廉政建设, 关心国际政治。当然, 他们也关心自己的就业创业前景和未来出路。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 能够通过班会、团活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政治上的沟通和引导。

三整合多方面力量, 做到全方位育人

1学生家长是合力教育的基本力量。我们学院每

学期末都定期给欠学分的学生家长寄信或打电话, 向学生家长通报学生在校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的情况, 与家长多沟通, 协同学生家长共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但我想我们可以定期把学报校刊免费寄给每一位学生家长, 学生家长就可以通过学校刊物及时了解学校思想教育、教学管理等方方面面情况的同时, 对学校的教育管理、教学科研等方方面面纷纷建言献策。学校与学生家长以校报为纽带、为载体, 形成了强大的教育合力。让学校与学生共同发展、进步。

2依靠“学生干部”这支骨干力量。学生干部在加

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一般而言, 学生干部都是在德、智、体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因此, 我们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政治上的核心作用、组织上的凝聚作用、道德上的表率作用、学习科研上的标兵作用。

3学生党员、班主任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

育的重要力量。学生党员有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和较好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一个优秀的学生党员就是一个榜样、一面旗帜, 对周围的同学起着其它方式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为此, 在大一新生入学之初就通过各党支部给每个新生班级配备了1~2名高年级的党员班主任。一方面他们可以协助辅导员做好新生的管理工作, 因为他们与新生年龄相仿, 又是高年级的师哥师姐, 更容易贴近新生;另一方面, 作为党员班主任, 他们对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他们通过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经历教导他们正确的方式方法。同时党员班主任对于提高新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也起着重要作用, 党员班主任所在的班级递交入党申请书比率在95%以上。

4狠抓学生党支部建设, 使之成为学生思想政

治工作的中坚堡垒。针对不同主体的教育层次和侧重点, 以支部为基点举办了“邓小平理论研讨班”、“青年共产主义培训班”和“业余党校培训班”。这一系列活动与“两课”教育、第二课堂教育和党内教育三大阵地相互衔接和补充, 形成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以活动带动党支部生活的整体运行。开展富有实效性的三大特色系列活动———树立学生远大理想和人生志愿的主题竞赛活动、促进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优秀学生党支部评选活动、以党员带动团员青年共同进步的团员推优活动等。

5发挥团组织优势, 加强和提升团委在高校思

想政治工作中的力度和地位。注重团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参与性和团的活动的普及化和多元化。团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学生具有双重“身份”, 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者, 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施动者。学校团委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把主体地位让给学生, 学校团委变主体为主导, 变实施为监管, 变活动的组织者为活动的指导者, 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全面加强和提升团委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力度和地位。

6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是带动学生思想

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在这方面, 优良的校园环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校内文艺、体育比赛, 和一年一度的“文化艺术节”、“新生开学典礼”、“校运动会”等, 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环境的熏陶。此外, 学校电视台、校报、广播站还定时播出学生自编的节目, 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 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高校还充分发挥各学生团体和广大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创造性, 紧扣历史事件和社会热点, 在学术性和思想性的相互渗透中, 在创新创业的大潮中, 不断推出一批又一批校园文化精品。这些精品以其高层次、高格调、高品位赢得了学生的认同和喜爱, 带动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运行。

7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切实培育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 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又

一良方。学校通过引导和激发学生主体的首创精神, 在一系列知行统一、构思新颖的社会实践中, 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提高思想政治认识的水平。学校独具特色的志愿者服务可以辐射到社区, 通过社会实践, 形成互动机制的社区援助, 培养了奉献意识。这些都促使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在贴近国情的基础上更为坚实。

四创建专业化辅导员队伍,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高校学生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 长期以来辅导员的队伍建设较为滞后, 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辅导员岗位被当作一个驿站, 不少辅导员在此歇歇脚, 便匆匆奔赴其他更有吸引力的岗位。因此, “职业化”建设便成为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首要问题。

结合当前形势和实际工作的需要, 可以尝试在学生社区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辅导、形势与政策教育、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配备专业化辅导员, 以推动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内涵建设。

1学生社区辅导员。学生社区不仅是学生生活、学习、休息、娱乐和交往的主要场所, 更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社区辅导员是以学生社区为主要工作领域的一线工作者, 肩负着在社区延伸学生工作的任务。社区辅导员在学生社区管理委员会、学生处、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领导下开展工作, 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 以学生党建、思想教育、校园文化、学风建设、指导服务、安全稳定等为主要内容。

2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目前, 单凭心理咨询中心专家的工作已无法满足日益高发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建立和完善三级心理健康网络十分必要。三级心理健康网络包括:一级网络由最贴近学生的辅导员组成, 二级网络由院系总支副书记和心理健康辅导员组成, 三级网络由心理咨询专家组成。心理健康辅导员处于三级网络中的第二级, 相对普通辅导员而言具有更多的专业知识, 又比心理咨询专家更贴近学生, 能够高效、快速地实施心理救助与介入危机干预。心理健康辅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04 57导员必须进行必要的专业培训, 掌握一定的心理咨询原理与沟通技巧, 获得一定的资格证书后方能上岗。

3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必须接受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人才测评与统计、就业求职心理研究、计算机应用、毕业生就业与管理研究、劳动人事制度及相关的法规研究、人才市场营销及人才需要趋势研究等方面的培训, 获取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主要负责向学生提供政策法规、就业心理、信息咨询、就业技巧、职业设计等方面的指导, 并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服务。对一、二年级的学生,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 学生从入学开始其生涯规划的每一个方面和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辅导人员为其提供服务、帮助和指导, 同时还提供课程学习和专业发展方面的辅导;对高年级学生, 通过就业指导课, 提供政策法规、就业技巧、公关礼仪等服务, 帮助毕业生顺利走上社会, 在就业初期为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4“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辅导员。辅导员是高校思

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应承担“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可以选拔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或相近专业毕业的辅导员担任“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辅导员, 在教学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 做到密切联系实际, 生动准确地讲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创造条件, 使他们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

5学生事务管理辅导员。这与传统的专职辅导员比较接近, 主要从事党团建设、社团指导、社会实践、考核奖惩、帮困助学、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可以从具有多年辅导员工作经验或学生事务专业毕业的人员中选拔。

五宿舍管理员由“保姆型”向“教师型”转变, 将思想政治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巩固学生宿舍这块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 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 改进和加强学生公寓的管理, 促使宿舍管理员从“保姆型”向“教师型”转变, 力求一个教师型宿舍管理员就是一名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

1选好教师型宿舍管理员。宿舍实际上是学生课

堂的延续, 或称第二课堂。从时间上来说, 学生呆在宿舍里的时间一般要长于课堂的时间;从空间来说, 宿舍不仅是学生生活和休息的场所也是他们学习的园地, 信息获取的窗口, 思想交流的渠道, 娱乐的天地。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宿舍氛围的影响, 学生中的事端也往往发生在这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们在许多地方将和国际接轨, 我国高校今后也将逐步走学分制的道路, 班级和年级的概念没有了, 系和专业的概念也将打破, 学生工作的重心必然向学生宿舍转移。故学生宿舍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阵地, 在这个阵地上能够引导和管理好学生的, 必须是一位高素质的教师型公寓管理员。

58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04

2打造高素质的教师型宿舍管理员队伍。在高

校, 学生工作的重心在系里, 各系都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和系副主任, 下设年级政治辅导员。高校扩招拉大了师生比, 一个年级几百名学生, 只配备一名辅导员, 如何能做到关心每位同学学习生活及内心情感上的困惑, 和每位同学倾心沟通呢?那么, 由此产生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不可避免地转嫁到宿舍管理员身上。在美国, 学生工作的重心在宿舍部, 宿舍部配有正副部长及部长助理若干名, 宿舍部下面是学生宿舍, 每个宿舍都配备专职管理员, 他们是以学生宿舍为单位管理学生。因为除了教师以外, 能够最大限度接触和了解学生的也只有公寓管理员, 而且学生公寓本身也具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条件。只要公寓管理员具有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方法和经验, 就可以承担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加强对宿舍管理员的培训, 促使其从“保姆

型”转变为“教师型”。对宿舍管理员的培训是实现其从“保姆型”转变为“教师型”行之有效的方法。培训管理员如何负责学生的日常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法律法规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如何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健康的活动, 促进学生宿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如何做到扩大管理的职能, 集管理、教育、服务三位于一体的宿舍管理模式。

总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工程, 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工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长期的战略任务, 也是紧迫的现实课题。当前, 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 也面临诸多困境。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我们应该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 及时的抓住大学生们的思想动向, 改善管理服务, 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打造专业化辅导员队伍, 发挥团组织优势, 构建“教师型”宿舍管理员队伍, 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全过程, 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参考文献

[1]王永祥.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 2002 (4) .

[2]郭泉真.北师大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路[N].人民日报, 2000-08-01, (5) .

[3]孙晓峰.浅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科学化的途径[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1999 (4) .

[4]梁佐仁.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J].民办教育研究, 2004 (3) .

新课标要求下对政治教学的新思考 篇9

一、重视在课上留白

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常常留下空白, 让欣赏者驰骋想象, 进行再创作活动。政治教学亦可借鉴这一手段, 故留空白, 让学生体会课文的内容。“空白”, 即于教学过程中设定一定的时间, 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 或预习复习, 或归纳演绎。“空白”艺术的主旨在于留给学生相当的时间, 由学生自己对学习内容进行解析、消化,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这将激发每个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 使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空白”作为教学中的艺术,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 尤其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空白”艺术要求教师放弃“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 , 彻底克服教者“包办代替”、学者“生吞活剥”的现象。教师将由演员变成导演, 学生则由台下的观众变成领衔主演。在“空白”中, 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 按照自己的思路解析概念、归纳原理, 根据自己的特长确定掌握内容的具体方式, 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空白”艺术的特点是:教师指导, 学生操作。在“空白”中, 学生既要动脑又要动手, 或“悟”, 或“做”, 或“记”, 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必将诱发学生的学习灵感, 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皆可找到用武之处, 从而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学生学习的信心。运用“空白”艺术,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一方面, 教师必须于课前对课堂教学作精心研究和策划, 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每道题、每句话都应充分准备。另一方面, 学生必须积极参与,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空白”中, 教与学得到有机统一, 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必然会有较大提高,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重视图片的使用

政治和其他科目一样, 也应该重视图片的使用。彩图、插图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 如能灵活运用则必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彩图、插图虽居某一框题之中, 但有的如果预先提出, 作为入境之法和新授课的导入部分, 则效果更佳。可以以图入境, 导入新课, 这样的导入方法新颖奇特, 富有吸引力, 必能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进入境界,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 当学习到某一内容时, 如果适时对该部分的彩图、插图加以讲解和指点则必然会取得“推波助澜”之效果。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以升华达到高潮;用于课堂教学的结尾, 根据教材内容, 有些彩图和插图在一堂课的结尾时再加以运用, 效果则更好, 教师在引导学生看图时, 进行概括和总结, 这样定会深化学生对本堂课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彩图编排的顺序, 反映了教材内容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故此, 复习时如以彩图为联系点, 启发引导学生展开联想, 把教材内容联系起来, 必然有助于学生从总体上完整而又系统地掌握教材内容。可见, 彩图就犹如精彩的电影片断, 使教材内容一幕幕重现在学生脑海中, 激发了学生乐此不疲的学习兴趣,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三、重视课程的导入

政治课也应该重视课程的导入, 不能忽视导入的重要性。因为政治很容易给人呆板的印象, 所以为了激发学生兴趣, 更加要重视政治的导入。比如政治课教学之初, 教师可通过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为之所动, 为之所感, 产生共鸣, 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世界之中。或是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 可先自己复述课文内容, 在关键处停下来, 让学生猜测答案, 这样巧设悬念, 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教师在导入新课时, 可针对所讲内容, 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 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样导入新课, 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 增强讲课的吸引力。中学生好奇心强, 求知欲旺盛, 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的这一特点, 针对教学内容, 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逸事出发导入新课, 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的浓厚兴趣。同时, 授新课前, 花极短时间, 用绘声绘色的语言, 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 显得亲切自然, 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中学生好奇心强, 求知欲旺盛, 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的这一特点, 针对教学内容, 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逸事出发导入新课, 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的浓厚兴趣。政治教学可通过“入画—入情—入理”这样的环节, 环环相扣, 引人入胜。入画, 即以画导入, 让学生进入画面情境之中;入情, 即由入画将学生导入课文情境之中;入理, 即让学生由情明理, 认识到课文所蕴含的道理。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就已经成功了一半。相信在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 学生的积极性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使政治课活泼、生动、妙趣横生。

四、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政治教学方法的新 篇10

一、“还”字当头,促使“动感地带”的生成

新课改向我们教师提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的要求,其目的是要改变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大量时间不是听老师讲,就是老师与其他同学一问一答的被动“听”课的局面,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努力为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提供广泛的可能性。有了这种可能,教师才不会受教案的束缚;有了这种可能,才会有“动感地带”的挖掘。

比如,教师在教学中运于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这一点在政治教学中体现得更为明显、要求更为迫切。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或者是照片、图片、挂图等生动、形象且直观的教学手段,或者通过师生的讲述,把学生带入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 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如,在学习“公司的经营”这一内容时,先用多媒体展示海尔集团的经营状况,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达到对学生有效地实施教学的目的。

正如杜威先生所提倡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所以,要挖掘学生的 “动感地带”,必须将课堂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一步提升道理。脱离了生活的教育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样的课堂教学只能是教死书、死教书。

二、鼓励学生对话,流露“动感地带”的生成

教学的过程应是互动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来说,需要有更多的交往、对话、合作和沟通,这样学生才会有主体性的体现、个性化的发展与创造性的解放。

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谈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大家一起讨论研究问题之所在,并从课本中寻找解决的办法。例如,作为当代中学生,在金钱面前应当作出怎样的选择?学生中存在很多看法,教师可采取自主学习、综合探究等活动,一方面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反映学生对金钱的思想状况;另一方面要发挥教师的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在注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自主进行价值判断的同时,为学生提供鲜明的基本价值标准,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学习。

总之,课堂生成的信息,有积极的、正面的、价值高的,也有消极的、负面的、价值低的。对这些信息,教师要从课堂现状与教学目标的有机结合上进行价值的判断,快速地筛选生成,应重视有利于理解重难点的信息,重视有益于商情发展的信息,重视与文本价值取向一致的信息,重视学科味浓的信息,重视全体学生的需求。

三、抓住机遇,突出“动感地带”的生成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课堂,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对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和“高潮”,作为教师,应发挥教学机智,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活的教育资源,努力创造条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让擦出的火花燃烧起来。

比如,《文化生活》中讲述“文化”一词的概念时,发现有一位学生正在看杂志,我走到他旁边看了一眼,发现他正在看九寨沟的图片。于是,我就喊起那位学生,提出问题“:那九寨沟的自然风光是不是文化呢?”该学生恍然大悟,赶紧收起杂志,思考问题。在这一案例中,我没有当场将学生的书没收,既给他留了面子,又能激发他的思维,为下面的教学做铺垫,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苏霍姆林期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巧妙的变动,取决于教师的智慧和积累的经验。概括地说,从价值意义的角度出发,对浅显的点化提升,对偏离的拨正航向,对有效的深化升华,对错误的引导否定,对无关的予以弃置,对具有重要价值的信息,不只是将其画面定格而且要进一步将这种美丽放大、着色,使其更加艳丽动人。

政治教学方法的新 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32-02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高职院校无论是在校人数还是办学规模已分别占到了高等教育总数的一半,如何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自身特点,改变传统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是目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是近年来蓬勃兴起的高等教育的一支生力军,也承担着传承人类文化和培养人文素质的基本任务。遗憾的是高职院校一直不太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一个时期内,对大学生人文教育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使高职院校大学生普遍缺少人文精神的熏陶。

1.课程内容设置的重复性。每位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不一样,但是课本的内容是相同的。这导致很多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特别感兴趣,并且不重视对该课程学习。

2.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手段单一。许多教师仍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来授课,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上缺乏创新性,在教学时只是机械地讲述书本上的知识,完全没有新意。

3.教育教学观念落后,本本主义比较严重。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历史较短,教育教学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大部分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使更愿意和擅长实践的高职生不能充分发挥,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探索创新。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时期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新的变化。鉴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社会实际,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十分必要。

1.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上世纪末,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日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它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符合学生认识、记忆规律,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在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突破关键点的过程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师与学生关系转变的要求。为适应社会和时代变迁的需求,我们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点和落脚点,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学生单一的接受式学习的课堂讲授模式,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和作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指导,达到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相结合效果,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同时,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也要进行转变,以此来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3.适应高职学生自身特征的需要。当前大学生受网络文化影响较大,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各种机遇和挑战。并且他们具有自我意识和表现欲望,很少经受挫折锻炼,缺乏相应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心中的预期地位明显下降,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科技发展,使得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接受性心理性障碍。

三、探索思想政治课改革与创新的新路径

1.教学与育人相结合。教育部启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把实施素质教育、以育人为本列为一项世纪工程,高校思想政治课应以此为契机,承担起教学和育人的重任,把教育思想正确、道德高尚、品质优秀、立场坚定、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主要目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坚定的信念,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使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通过拼搏去实现人生价值。在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更应该结合自身特点,转变原有的以完成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播任务为目标,通过教学工作,达到育人的效果。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想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学校是人才的熔炉、育人的沃土,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如何与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高低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能力素质,加强教改,创新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势在必行。个老师不应只满足于合格学历,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在讲课中应跳出书本范围的限制,注重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造能力,将学生的思维由课堂向课外延伸和发散。这就要求我们去不断地学习、提高,只有具备广博的知识,教学时才能游刃有余,论理充分,达到最佳的效果。

3.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适应社会、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在这种目标下,思政课教学担当着最为重要的任务,众所周知社会适应能力更加依赖于实践性教学,尤其是社会实践性活动,更能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自身社会适应能力。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加强实践训练,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等进一步去了解国家社会发展等问题,对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且不能回避的热点问题,去思考,探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如在讲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课时,就可以安排学生去调研,让他们站在一个社会人的视角,去寻找校园中不和谐的因素和现象,并针对此类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社会与学生自身的发展,同时更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教学内容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民族跨入文明门槛长达数千年,形成延绵不断的优秀文化传统,这些优秀文化在波澜壮阔、起伏跌宕的历史进程中,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都产生重大影响,并主导着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审美情趣,中华民族也由于拥有这些优良传统,获得了世界的尊重和敬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将教学内容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让中国优秀的文化在新时期得到继承和弘扬。这对于我们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

总之,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全面的改革与创新,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贯彻教育方针有积极作用,也是促进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激荡中使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得以保持和发扬的重要手段,更是使中华民族继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性工作。

参考文献:

[1]陈跃.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1).

[2]邓卓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以构建和谐校园为视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林艳芝.适应素质教育,改进“两课”教学方法与途径[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03)

[4]张建南.职业道德教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特色[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3).

政治教学方法的新 篇12

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界定,学者们会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解释。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主要的或基本的内容,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是偏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界定为: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它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教育对象实施教育影响的手段和方式的总和,对于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 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的空间。

以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是局限在一定范围内的,面对面的促膝而谈。交谈的内容无法广泛传播,导致对有同样困惑的学生无法同时产生影响。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空间。首先,网络不受时空限制,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以更灵活的方式进行。其次,网络的匿名性可以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更加开诚布公,有助于营造活跃的、畅所欲言的气氛,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到更好的成效。第三,网络使用的普及性,使社会、家庭和学校连为一体。通过网络,学生可以接受各种思想观念、文化思潮,可以看到各种社会现象,听到国家和社会对其的要求。这些都可以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施教于学生,使得原先狭小的教育空间更加广阔。

2. 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教育资源。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往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查找书籍、资料。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为教育者提供了更加鲜活的理论素材和现实材料,使得教育内容变得更加充实、具体、有说服性,从而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3. 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方式和手段。

一是从传统思维和工作方式向现代思维和工作方式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是指经验型的工作方法,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是指受科学理论指导的符合人们思想行为发展规律的工作方法。网络环境下教育者应更多地将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美学等知识逐步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二是从单项灌输教育向双向交流教育转变。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再仅靠教育者的灌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地位趋于平等,教育过程中的信息流动是双向的,信息的及时回馈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提高。三是从强制命令式教育向服务式教育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概括为“老师说,学生做”,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这种教育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服务式教育。

4. 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真实的学生思想动态。

相对于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大学生们更喜欢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言论,而网络行为和言论正是学生思想的直接反映。教育者可以通过了解大学生不同时期关注的各种热点问题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更好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同时,由于大学生年轻容易冲动,当某个热点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带有情绪化色彩的讨论时,教育者可以通过网络关注事态的发展,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问题在萌芽阶段就得到及时的解决。

5. 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网络以其独有的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沉溺其中,这使现实中的人际关系逐渐淡化。长期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中,学生容易疏远情感,而虚拟与现实的矛盾则严重减弱了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网络中信息丰富齐全,却良莠不齐,八卦新闻、情色笑话、小资生活、网络情缘交友等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容充斥着整个网络。大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尚未成熟,往往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而鉴别能力弱,身在其中,耳濡目染很容易受到影响。“国内外敌对势力正竭力利用它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争夺青少年。我们要研究其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应对这种挑战。要主动出击,增加我们在网上的正面宣传和影响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密切关注和研究信息网络斗争的主动权”。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阵地上争取主动权,开创新局面正是网络给我们提出的挑战。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

面对网络文化的各种积极和消极因素,想要抢占网络阵地,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鲜和活力,就必须认真研究网络环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转变观念,有的放矢地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和网页建设。

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建设有特色、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是一项基础工程。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网站建设,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有正确的舆论导向。网站或者网页必须要及时更新,围绕一些热点事件展开网上调查活动,吸引学生进行讨论,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沟通化解。网上交流不仅可以淡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角色关系,其匿名特点更有助于获得学生真实的想法,便于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 在网络环境中主动创造条件加强同大学生的思想沟通和交流。

在网络世界里,行为主体在信息发布和接受上具有双向交互性的特点决定了交流的双方或多方是平等的。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不能居高临下,而应以平等的心态,将学生放在与自己互动、交流的同一层面上。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和学生展开讨论,适当地启发可以使学生感到更亲切、更容易接受。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主动性,激发他们能动学习的潜力,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大学生在网络中平等交流并不意味着教育者要放弃其主动性。相反,网络中随处可见的信息良莠不齐,给大学生的是非判断带来了一定的困扰,这就需要教育者主动进行交流引导。由于大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他们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来自学习、就业和情感方面的压力使他们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就要求教育者主动创造条件进行引导,比如,开设网上心理咨询室,邀请心理咨询专家进行对话和辅导。与此同时,教育者可以开发各种网络软件,开展心理测评和训练,辅导学生鉴别常见、简单的心理问题,并进行自我调节,消除一般性的心理困扰。

3. 加强网络监管,体现平等自由和百花齐放的精神。

当今大学生思想活跃,有着独立的思想和个性。在网络环境中,他们大量接触各种信息,教育者的权威性被大大削弱。教育者在进行网络监管的时候,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根据网络的特点做出适当的举措。防止有害信息的传播是目前网络监管的重点任务,教育者可以采取各种手段减少大学生接触有害信息的机会,比如利用防火墙技术过滤黄赌毒和反动信息,完善校园网络,减少学生进出网吧的次数等等。同时,又要尊重学生,给予学生自由的言论权利,鼓励符合法律和道德标准的有个性的、独立的思想。

对于不与法律相抵触,甚至在传统道德中也没有规范的“灰色思想文化”,法律、法规和高校的规章制度难以产生作用。这就要求教育者完善网络的建设,以更丰富的健康文化活动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大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用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活动吸引学生,就可以减少他们接触“灰色思想文化”的时间,从而减少“灰色思想文化”对他们造成的危害。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光靠“堵”是不够的,关键还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水平,增强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审美能力,从根本上降低学生被“灰色思想文化”伤害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陈万柏,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赵君, 曹文献.计算机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J].中国地质教育, 2001, (2) .

上一篇:城市中空化论文下一篇: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