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中的创新崇拜

2024-05-14

高校管理中的创新崇拜(精选10篇)

高校管理中的创新崇拜 篇1

摘要:后勤是高等院校为师生提供生活、教育、科研等服务的地方, 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高校进一步发展改革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呈现出很多弊端, 成为我国发展高等教育的阻碍之一。本文通过简要介绍高校后勤管理的重要性, 重点概括了后勤管理中的问题和不足, 并为后勤管理中的体制改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校管理,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管理创新

一、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高等院校中的很多方面都存在着问题, 后勤管理体制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仍旧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既存在于思想认识中, 也存在于实际操作中。通过归纳和总结,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 对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存在错误认识。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是社会化, 这也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决策。但是在后勤管理体制的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存在很多错误认识, 成为了阻碍改革执行的重要因素。这些错误认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 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是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这一过程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实现, 因此, 在改革过程中, 一定要循序渐进, 一些激进的思想和做法并不可取。第二, 部分高校认为后勤管理是高校教育的包袱, 是阻碍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负担, 通过后勤管理体制的改革, 将其从学校的行政管理中剔除, 这一错误认识忽视了后勤工作在高校发展中的杰出贡献。

(二) 没有坚定对改革方向的信念。

众所周知, 我国高校后勤管理的体制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需要很多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顺利进行。因此, 在改革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 这是不可避免的。然而部分高校在遇到改革困难之后, 就开始怀疑后勤体制改革的社会化方向是错误的, 而且还会误以为后勤体制改革过程已经失败了, 甚至有些高校半途而废, 将后勤管理重新退回到计划经济时期的体制管理中去等等, 这些都是没有坚定对社会化改革方向的信念造成的, 同样也反映了对于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改革认识不深刻的问题。

(三) 后勤行管部门职能转换滞后。

高校的后勤改革是一个复杂过程, 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 所以, 在改革过程中会引发很多问题, 例如:第一, 后勤体制的社会化改革会破坏一些原有的利益格局, 促使某些行业或者部门为了维护其垄断地位, 将一些不合法的手段运用到阻碍改革进行的过程中去,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勤体制改革的进程;第二, 由于后勤的社会化改革, 使得一些后勤服务参与到社会的自由竞争中去, 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后勤的管理者难免会产生利益优先的想法, 而看轻后勤服务广大师生的重要责任, 导致了学生享受不到原来优厚的服务, 破坏原有的校园和谐的文化氛围。

(四) 改革不彻底、不规范。

部分高校在深化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时候, 运用投机取巧的手段, 在表面上看似乎完成了体制改革的全过程, 其实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旧沿用原来的管理体制, 只是给机构换个名称而已。这种敷衍的做法还会相互传染, 使得很多高校先后效仿, 成为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重要阻力。这种缺乏质变的改革是改革不彻底、改革不规范的重要表现, 依然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 更严重的是会鼓励其他高校效仿这种错误的做法, 造成不良影响。

二、提高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了解到, 由于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 在我国的后勤管理的体制改革过程中, 遇到了很多问题和不足, 但是高校的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高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定要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起来, 深化我国的后勤管理体制的改革, 可以参考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 遵循“事企分开”的原则。

“事企分开”的思想源于行政改革中“政企分开”的提法, 是高校后勤体制改革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也是影响体制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在后勤管理体制的改革过程中, 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将后勤的服务功能与行政管理功能分开, 后勤的基础设施建设、物资管理、房产管理等都属于行政管理的内容, 务必与为师生生活服务的功能分离开来;第二, 在“事企分开”的原则基础之上, 对于整个后勤管理的体制进行改革, 剔除旧的行政组织机构, 根据新的要求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第三, 将部分职能下放, 通过削减小型组织机构的功能, 结束后勤中原有的垄断利益链条, 真正实现后勤管理的社会化。

(二) 政府应起到主导改革的作用。

在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时, 政府应该由始至终发挥主导作用, 掌控着整个改革过程的实施。主要是因为:第一, 在改革过程中, 难免会涉及到一些需要政府才能解决的问题, 例如, 补贴问题、利益纠纷、税收问题等等, 政府出面解决这些问题, 可以平衡矛盾双方的利益, 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第二, 政府参与体制的改革, 可以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使得各个部门按部就班地执行, 充分履行自己在改革中的职责, 防止不法手段在体制改革中运用。因此, 政府一定要积极参与到高校后勤管理的体制改革中来, 确保整个改革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 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

后勤管理的体制进行改革之后, 高校的行政权利就很难干预到后勤服务中来, 使得后勤真正地形成一个独立的部门。现代企业以服务为理念的经营方针, 在很多方面与后勤管理相类似。因此, 在后勤管理的体制改革中, 需要不断地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的企业制度, 这也是后勤改革最终走向社会化的必然要求。在改革中, 应当特别注意高等院校与后勤关系的转变, 必须由原来的隶属关系, 转变为现在的经济关系, 必须进行产权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和改造, 必须真正建立起学校与后勤之间的股东与企业的关系。

(四) 重点完善财务与人事的改革。

在高校后勤管理的体制改革内容中, 财务与人事的体制改革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 对这两部分进行深化改革是后勤管理的关节点。因此, 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深化财务的体制改革时, 一定要严格按照现行的法律法规, 加强对于现金、采购、付款等流程的控制与监督, 确保完善财务的制度管理;第二, 在进行人事制度的改革时, 一定要注意采取“以人为本”的重要原则, 对于原有的事业编制尽量保持不变, 在此基础上引入企业编制, 充分体现改革的柔和性。

(五) 创新管理制度, 优化师生服务。

创新这一词汇无处不在, 在高校后勤管理的体制改革中也同样适用, 在当今的社会中, 创新已经被看作一种生产力, 在体制改革中, 积极引入创新的概念, 才能为改革不断地注入动力, 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因此,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充分认识到创新在后勤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不仅要做到创新管理, 更要做到创新服务, 不断地满足现代社会对于后勤管理的要求, 满足全校师生对于后勤服务的要求;第二, 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创新, 例如, 建立创新小组, 对于能够优化体制改革的创新都给予相应的奖励, 促使全体相关人员都参与到体制创新的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河南省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河南省高校后勤改革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2].胡征宇.社会化进程中的中国高校后勤:全国高校后勤优秀理论研究成果集萃[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3].北京高校后勤研究会构建高校后勤和谐用工环境课题组.高校后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实务[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

[4].北京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学生公寓专业委员会, 徐永利, 张凯.研究与交流——北京高校后勤学生公寓工作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高校管理中的创新崇拜 篇2

[关键词] 实验室 队伍建设 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做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在我们日常实际工作中,只有自觉进行思维创新、理论创新、理念创新,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和能力。高校实验室管理也不例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不断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高校实验室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受传统观念影响,高校教学工作一直倍受关注,而实验室工作历来不被重视,实验人员被定为教辅人员,认为实验人员仅仅是管管仪器,开开实验室,而忽视了实验技术人员与实验教学的相关性,造成实验室队伍建设的误区。而实际上,实验室的工作水平,直接反映着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水平,是衡量学校整体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1 实验室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验室队伍建设是实验创新体系中最主要的核心部分,任何富有创意的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方法与手段必须通过掌握现代实验基础理论与技能,并通过实验室工作人员才能传授到学生变为知识的动力,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高校至今仍然把实验室工作人员看成是教学辅助人员,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实验技术人员地位低、待遇低、队伍不稳定、数量不足、整体水平偏低,严重影响了高校实验室建设,使实验室的管理水平、科研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偏弱。由于实验室建设的落后,我国高校的科研水平、科研实力、科研能力的普遍落后也在情理之中。

1.1 实验人员队伍不稳定

由于许多高校对实验室建设不重视,造成实验人员在晋职、进修等待遇方面与教师差距拉大,使得实验人员在高校有着低人一等的感觉,导致高学历人才不愿到实验室工作,而不少实验人员在取得高学历后往往不安心在实验室工作,连一些刚毕业的青年人也不愿意留在实验一线,造成实验队伍人心不稳,人心不定,后继乏人。

1.2 实验人员水平不高

由于受传统的观念影响,高校对实验技术人员培养不够,学习、进修、开会、交流的机会很少,再加上高校对实验人员的定位是“教辅人员”,认为不需要太深的知识、太高的水平,所以招聘时学历要求较低,把关不严。当遇到层次较深,难度较大的教学和科研试验项目时,往往束手无策,无法胜任任务。

部分高校在引进人才的时候,也把实验室当作安置其家属的一个岗位,水平有限,甚至没有考虑到实验人员的专业背景,导致在开设实验课程时遇到专业问题,束手无策。

1.3 实验人员待遇较低

在高校,实验技术人员无论在职位、津贴和职称上都相对低于教师和行政人员。以职称为例,实验技术人员无论多优秀,都与正高无缘,这种“低人一等”的待遇严重挫伤了实验人员的积极性,使得高学历的人员不愿进实验室工作,技术精湛的高素质实验人才的匮乏成了实验室建设的瓶颈。

因此,更新传统观念,加强创新理念,是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提高高校实验室管理水平的当务之急。

2 创新理念,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

2.1 创新实验技术人员的作用理念

一方面,要改变传统认为实验室在教学工作中只是附属地位的观念,要认清高校实验室使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中心,是科研成果诞生的摇篮,实验技术人员是高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因此,要加速完善实验队伍结构,引进业务能力强,有发展潜质,安心实验室工作的高学历人才,高学历实验技术人员才可带来先进的学术理念,提高研究水平,又从客观上给现有人员以压力和动力,形成“互动”,从而提高实验室整体发展水平。

另一方面,要改变把那些不适合在其他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安置到实验室工作的观念。学历低、知识面窄、外语和使用计算机能力偏差、专业水平低的人员,无法适应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时代的需要,更不能使用新、精仪器。没有高素质的实验室队伍,就不可能创造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也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实验教学,更不可能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

2.2 创新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理念

必须重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进修、深造,以使实验室工作人员能持续、高质量地得到发展。改变传统观念,给予实验人员更多学习、进修、参加交流的机会,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在职培训,通过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参与科研工作,有效地更新实验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使他们掌握新技术,培养新能力。

首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聘请理论知识扎实,实验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实验室骨干为实验人员上课,不断提高在职人员的理论水平。同时采取措施,切实提高实验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等。

此外还可以返聘实验经验丰富的退休教师,实行“传帮带”,缩短磨合,减少失误,为实验快速运转创造条件。

2.3 创新实验技术人员的概念理念

高等学校的三大任务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工作的三大因素。三元一体,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元素都将失去学校的优势。实验室技术人员是教师的一部分,应与教师享有同等待遇。由于历史的原因,把实验室技术人员统称为教学辅助人员,无形中把他们划出教师队伍,实验教学也变成了教学工作的次要部分。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实验室技术人员也是实验教学人员,也是直接为学生答疑解惑的,实验技术人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实践优势,兼任实验教学任务,特别优秀的,可以作为实验教师。同样,实验教学人员也是实验室技术人员,也要参与实验室的管理和实验课的准备,没有绝对的实验室技术人员和实验教学人员之分。要提高实验人员的地位,变“教辅”队伍为教学队伍,结合管理体制和分配体制的改革,调整与加强实验教学队伍,使之结构合理,层次提高。

2.4 创新职称设置及职称评审理念

要合理利用职称评审这一杠杆,不断挖掘潜力,充分调动实验人员的积极性。适当增加实验技术队伍的正高职称岗位,特别在重点投资项目的大型仪器设备实验室、教学中心、研究中心以及市、国家级重点项目实验室尤为必要,以鼓励实验室人员的进取心,同时不断吸引本科生、研究生投身实验技术工作,提高实验室技术队伍整体水平、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但现行的实验室系列教师职称到高级实验师(高级工程师)就基本封顶了,能升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者甚少。这严重挫伤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他们感到实验里职称没奔头,工作没劲头。因此建议实验教师技术职称划入教师职称,与教师完全一样,设置教授级;或单独列编,连年评审。目前,只有少数高校才在实验技术系列职称中设置了教授职称。

3 结语

重视实验室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是21世纪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高等学校要着眼于未来,立足当前,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实验室队伍建设从根本上讲是观念的更新,理念的创新,只要自上而下统一认识,转变观念,出台得力的政策、制度做保障,象重视其他教学环节一样重视实验室队伍建设,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应有的投入。实验室面貌将会焕然一新,实验室队伍也会群英荟萃,而最终必将使高校实验室在高校教育各项改革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潘雅玲,张伟新.实验室队伍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4):98-99

[2] 傅湘龙.专业实验室建设中若干问题探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3,13(4):363-364

高校档案管理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篇3

一、高校档案的文化特质

“文化”自古至今没有一个严格而准确的定义。笼统地说,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人类利用双手和大脑经过不断努力共同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与精神财富总和;同时,文化又是一种历史现象,凝聚各个社会发展阶段成果,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历史积淀,而且在现实中不断进步。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1]111。比如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面融入了民族的精神,道德的准则,终极的价值观,独一无二的审美,这些文化通过物态形式或者人们头脑的临时记忆外,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档案这种记录形式来实现历史长河中的永久保存。挪威档案学家列维·米克伦在第12届国际档案大会的报告中提到“没有档案的世界,是一个没有记忆、没有文化、没有法律权利、没有历史的世界。”[2]37高校档案具有与生俱来的文化内涵与品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具有文化的实证性:

高校档案是高校自建校以来各项工作的原始记载,真实再现了学校的发展历史,是高校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办学活动中最直接最真实的历史记录。高校档案通过文字、图片、影像等形式真实记述和反映了高校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办学成果,一份份发黄的文件、一张张陈年的照片,一个个不起眼的实物就是最基本、最可靠的信息资源。

2. 具有文化的系统性:

高校档案是学校各个历史阶段形成的原始记录,经过档案工作人员的系统整理,分散无序的文件材料变成了整体有序的档案文化体系,全方位地记录了高校的整个发展过程,它就是一部浓缩的校史,清晰的记载了高校的发展脉络,是大学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后代可借鉴的宝贵财富。

3. 具有文化的历史传承性:

高校档案作为“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具有历史的延续性,而且伴随着高校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壮大,它保留着一所高校的深厚记忆,是高校档案历史文化积淀性显化的表现。利用高校档案可以达到通过认识历史进而认识现实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知识更新,大学文化延续传承的有效渠道,成了联系高校昨天、今天和明天的信息桥梁和纽带。

4. 具有文化的教育性:

高校档案真实地记录了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人才培养等各项活动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权威、形象、真实、直观,没有任何主观臆想成分,这决定了它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高校领导者和管理者可以从中总结过去,吸取教训,借鉴经验,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青年教师可以从中学习老一辈教师严谨的教学态度和科研精神,更好的教书育人;在校学生可以从中了解校史,增长知识,增强爱国爱校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地位和功能

历史表明,文化基于历史传承,唯有在前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基础之上才能开拓创新,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遵循这个必然规律。

1. 高校档案是实现大学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

高校档案自建校始就出现,以文件、图表、影像等多种载体形式真实记载着学校的发展历程,汇集着高校在漫长的办学过程中教学、科研、管理等多方面工作的历史成果,其内容的真实性、全面性和系统性,这是任何工作都无法比拟的。档案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基于这些资源,大学文化才能得以延续和传承,并能创造性地“继往开来”。

2.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实现大学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桥梁和纽带。

作为高校档案集中保管的基地,高校档案馆是一个信息量超大的历史记忆库,“记忆”与“文化”是其重要属性,它的最大功能就是鉴往知今,延续文明,而档案管理工作就是将这些琐碎、不规则的历史记忆进行收集、梳理,整理加工成不同种类的档案文化精品,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因此,可以说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纽带,也是沟通现实与未来的桥梁[3]31。没有高校档案工作就没有大学文明的延续,没有高校档案工作就没有社会文明的璀璨。

3.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大学文化实现创新进步的新的生长点。

文化创新的一个基本途径就是继承传统和历史,全面认识历史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离开历史,空谈文化创新。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就是把通过收集和管理学校发展进程中重要的文件、图表、影像、实物等,将这些珍贵的大学记忆进行系统化管理,形成本校的价值取向、历史沉淀和创新品格,进而传承创新大学文化、社会文化[4]97。

三、影响高校档案管理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制约因素

1. 档案文化意识不够。

主要表现在领导支持意识不够、档案文化宣传意识不够、高校师生档案意识淡薄三个方面。首先,目前很多高校依旧把档案馆作为学校党政机关来运作,挂靠于学校办公室,不能体现其独特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性质,致使其在学校制定工作计划,安排预算等方面很容易被忽视,部分高校档案工作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出现了缺人才、缺经费、缺库房、缺设备、档案资源收集不完整等问题。其次,档案馆自身的档案文化宣传意识不够,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依旧习惯于从“我保管,你利用”的角度出发,掩盖了档案的文化价值,高校档案馆应有的潜能和优势不能被激发出来,不能有效的向社会传播大学先进的文化,展现高等教育的发展风采。再次,由于档案馆在宣传方面力度不够,直接导致高校师生的档案意识淡薄,再加上传统意识,档案是“保密的”“、神秘的”,最终会造成高校师生对档案馆会越来越“敬而远之”。

2. 档案开发能力不足。

首先表现在馆藏资源不足。档案馆依旧以文书档案、党政管理档案、公务活动档案为主,而科技档案、部门档案、教学科研档案、私人档案数量匮乏[5]154。这样,高校档案馆从某种意义上仍然是永久保管党政文书档案的“衙门机构”,文化存储严重匮乏,久而久之,将直接制约高校档案馆存在和发展的社会价值。其次是文化资源开发力度不够,高校档案馆中的很多原始档案都具有较高文化和科学价值,但是它们处于零散的状态,其中的知识和信息没有得到深层次提炼,这必然会造成文化资源的严重浪费。

3. 档案拓展形式不新。

主要表现在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对象和形式有待拓展。在文化传承的对象方面,主要有以下特点:针对在校师生,形式相对封闭,资源利用率较低。与西方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西方,档案馆已经成为中小学生的学习场所和社会公众的文化休闲场所。在文化传承的形式和内容方面,形式单一、内容死板,缺乏趣味性、体验性、互动性,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

4. 档案业务队伍不强。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效渠道,这需要有高素质的档案工作者。目前大多数高校档案馆依旧保持着传统的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模式,缺少具有复合型素质的人才,队伍的多学科知识结构和梯队结构不合理,这直接导致档案网站业务版块多,文化教育资源缺乏,即便是有也是内容零零散散,更新滞后,不利于吸引利用者的眼球。因此,亟待提高专业队伍素质,提高与时俱进的学习新信息技术的能力,增强文化意识和育人意识。

四、高校档案管理实践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效途径

1. 营造氛围,培养知档爱档热情,强化全校师生的档案文化意识。

首先,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档案工作,并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学校议事日程,这是营造良好氛围的重要前提。让领导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档案工作的重要性,真正领会档案工作承担着“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神圣使命,切实增强新形势下加强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解决档案工作中缺人才、缺经费、缺设备的突出问题,为全面开创档案工作的新局面提供财力支持和物质保障。其次,档案馆自身要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要给查阅利用者提供舒适、温馨的外部环境,同时,档案馆要采取多种途径让高校档案走到师生的学习和工作中去,让广大师生知晓档案进而了解、支持档案工作。例如通过档案知识专题讲座、专题宣传展览、组织“档案文化沙龙”、校史校情报告会、新生入学季设立档案开放日等方式和途径,让师生们直观地感受到大学文化的博大精深,缩小师生和学校档案的距离,让老师和学生深刻体会到档案和他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不断提升和强化全校师生的档案意识。

2. 丰富馆藏,精心挖掘档案精髓,深化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涵。

扩大收集范围,丰富馆藏资源是做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基础。要建立健全学校的档案工作网络体系,加强对兼职档案员的培训,一方面要培养兼职档案员收集档案的责任感和鉴别档案价值的敏锐眼光,每位兼职档案员要善于发现每份档案存在的潜在价值;另一方面是专职档案员要深入基层,加强对兼职档案员的业务指导,严把归档案卷质量关。在丰富馆藏的基础上,高校档案管理部门要深入发掘馆藏资源,提炼蕴藏其中的文化精髓,将反映学校的精神风貌、办学理念、文化传统、学术精神、辉煌历史的档案资料精心加工,形成贴近校园文化建设实际的档案文化育人资源,比如拍摄校史纪录片、编印反映学校历史的画册、举办专题展览等,这些真实客观的记录,更能引起师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刻苦学习和勤奋钻研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爱国爱校热情,宣传效果会比课堂上的苍白说教更佳。而且这更有助于扩大学校在社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更能够提升大学文化,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社会竞争力。

3. 强化网站建设,提高专业队伍素质,拓宽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阵地。

档案网站不应该仅仅作为一个档案检索工具,或者是实体档案馆的再现,而是应该体现独特的人文和文化特色,能够提供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服务内容。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优秀的档案网站,比如哈佛大学档案网站除了体现浓厚的档案专业色彩,更能展现较强的人文气息,他们在档案网站上设立了一个“网上展厅”,提供了各类档案信息展览,包括历史历程、发展成果、历任校长的个人信息、论文成果以及哈佛大学的办学特色理念等等,访问者可以从网站上多角度的了解本校的历史发展状况、科技创新能力、风土人情文化等等。档案馆强化网站和信息化建设,必须加大档案工作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的力度,注重培养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建立一支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档案人才队伍。通过设计高水平的档案网站进而达到拓宽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阵地的目的,根据学校的自身特点增加服务功能,实现便捷的系统平台链接服务和实时的互动交流服务,除设置常规导航栏目外,网站还应设置特色馆藏、编研成果展、FAQ等能体现特色的专题专栏,尤其是音像视频资料专栏。

4. 注重编研,塑造特色文化精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前行。

高校档案编研是档案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档案编研成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利用效果。高校档案编研成果是体现大学文化价值的最有效形式,也是学校师生最方便利用的一种形式,因此编研成果除具有服务性、研究性、时效性外,最重要的是要体现本校的特色性。每一所高校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办学特色,高校档案以与众不同的视角记录了高校的发展轨迹和重要转折点。档案馆一方面增强紧迫意识,强化档案征集工作,广泛征集这些能反映地方特色、人物特色、文化特色和历史事件特色的档案,突破单一纸质档案的收集,扩大电子、音像、实物等不同载体档案的收集范围;另一方面增强使命感和大局意识,强化档案编研工作,大力挖掘高校文化内涵及价值上的独特优势,要走出常规,创新思维,比如校园轶事、趣事、诗歌、音乐这些具有较强文化底蕴的档案都重点留存,努力向学校师生奉献既具有本校浓郁特色又形式多样的档案文化精品,真正做到研究过去,服务现在,面向未来。

在高校档案管理过程中实现文化传承和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校通力合作,凝心聚力,需要社会总体环境的大力支持才能得以成功。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应以更高的水平、更新的手段,以创新的意识,充分发挥文化教育功能,以高校优秀的精神文化引导人,践行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功能,为学校各项教学管理、科研工作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社会的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胡丹,高永青.浅谈高校档案工作如何服务大学文化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0)

[2]方德生.略论高校档案与大学文化传承创新[J].兰台世界,2013(05)

[3]高永青.以校史展览为依托拓宽高校档案工作领域的思考[J].北京档案,2012(02).

[4]高永青,陶军屹,胡丹.试论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功能与高校档案工作[J].兰台世界,2015(29)

高校管理中的创新崇拜 篇4

源于儿童的“嘲笑鸟”图腾崇拜

从词源学上说,“mockingjay”一词是“mockingbird”(嘲鸟)和“jarbarjay”(叽喳鸟也可称为复读鸟)的合成。关于这个词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作者苏珊·柯林斯的自造之词,一说这是一种确实存在的鸟,是嘲鸟和叽喳鸟杂交的后代。在《饥饿游戏》中,“嘲笑鸟”作为一个图腾与精神符号第一次被民众接受是在露露死后。在游戏场中,露露作为第74届饥饿游戏中年龄最小的“贡品”,她和主人公凯妮丝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露露看到凯妮丝的嘲笑鸟胸针时,就和凯妮丝约定以嘲笑鸟对彼此口哨声模仿的回应作为知晓对方所在的一种方式。但是在露露和凯妮丝分开之后,她立即被其他区的游戏参与者杀害。露露最终在凯妮丝的怀里,伴着她的歌声渐渐闭上了双眼。凯妮丝在露露的身旁摆满野花作为祭奠露露的一种方式。之后当凯妮丝去到露露所在的11区见到露露的家人时,她说:“她不仅仅是我的盟友,更是我的朋友。我在屋边草地里的小花上能看到她的身影,嘲笑鸟的歌声中似乎有她的声音,我妹妹身上也有她的影子。她还太小、太柔弱,我没能救下她,我很抱歉。”凯妮丝话音刚落,便听到从11区的民众中传来了当时凯妮丝和露露约定的口哨声,监守的士兵立即展开了大规模的镇压。

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中曾说:“小孩子对动物的观念有许多和原始民族接近的地方,小孩子们并不像大人一样很自大地将自己和动物进行武断的划分。同时,由于他们常毫不犹豫地让动物们拥有和他们同等的地位,由于他们能够毫无拘束地承认自己身体上的自然需要,因此,使他们觉得自己似乎比兄弟姐妹们更近似于动物。”在《饥饿游戏》中,即体现了弗洛伊德的这种儿童与图腾文化关系的观点。露露所在的11区代表的是农业中的采摘业,露露在“饥饿游戏”中的个人技能就是:善爬树、善隐藏自己。由于她身上的这些自然属性,使其在看到凯妮丝的“嘲笑鸟”图案的胸针时,更容易产生这种强烈的心理认同感。之后,露露的死和凯妮丝痛彻心扉的言说,更是将这种“嘲笑鸟”精神力量传播到广大民众中去。

“嘲笑鸟”图腾的族群意义

任何人都在其心中潜藏有群体文化的概念,都希望群体内部可以紧密相连,相互依存。因此,共同的图腾、共同的精神信仰就更容易加固群体或是族群内部的团结性和向心力。苏联学者托尔斯托夫认为图腾文化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图腾信仰是“群体内部联系和内部统一的意识形态,是此群体与彼群体相对立的意识形态”。

在《饥饿游戏》中的13个区本是处在国会区的严格监视和控制中,这13个区彼此之间也是处于完全隔绝与封闭的状态。但是凯妮丝和“嘲笑鸟”图腾的出现,使这13个区的人民看到了希望所在。这体现在各个区的“贡品”在第75届饥饿游戏中不再将其他区的“贡品”视为敌人,而是开始相互帮助、同仇敌忾,共同挑战灭绝人性的游戏规则和统治者斯诺的专制暴政。4区的芬尼克、7区的乔安娜和来自12区的凯尼斯、皮塔共同面对游戏场中出现的猛兽和各种自然灾害,他们之间协同合作的精神气质和第74届饥饿游戏中各区之间绝望的厮杀有很大的不同。这时“嘲笑鸟”作为13区人民共同的文化图腾其背后的族群意义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群体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员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和互助性都被激发了出来。在《饥饿游戏》系列电影中,其中有一个镜头十分令人动容:手无寸铁的反抗区人民在遭到国会区残暴的武力镇压和机枪扫射之后,一个人在硝烟弥漫,满是断壁残垣的战场上举起了燃烧的嘲笑鸟的旗帜,画面中灰暗绝望的冷色调和嘲笑鸟旗帜上燃烧的热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的“嘲笑鸟”图腾不仅具有连结各个区人民的族群意义,同时也标志着群体内部的反抗精神和其共同的精神信仰。这种得到广泛支持的精神认同,既是一种信仰,也是新兴社会制度产生的基础。

“嘲笑鸟”图腾的演变

图腾崇拜普遍存在于北美洲,在其中的某些部落中存在这样的观念:人是图腾,而图腾也是人。有些部落甚至完全把自己和图腾等同起来,认为图腾和人是同一的。在《饥饿游戏》中,随着反抗暴政运动的深入性和政府镇压活动的残酷性,反抗区的新领袖科因总统应运而生。但是科因深知以自己一人之力不足以将战火烧遍全美,也不足以彻底推翻国会区和斯诺的统治。因此,科因总统将主人公凯妮丝从第75届饥饿游戏中解救出来,并希望凯妮丝可以作为“嘲笑鸟”以鼓舞各区人民反抗的士气。凯妮丝在亲眼目睹了国会区滥杀无辜的暴行之后,欣然同意科因的提议。她重新背上自己的弓箭,深入战争腹地,将自己内心的痛苦与绝望、悲伤与愤恨以纪录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在各个区循环播放。

此时“嘲笑鸟”图腾的意义已经完成了从图腾到个人的转变,完成了由对图腾本身的精神信仰到对主人公凯妮丝个人信仰与崇拜的转变。这种图腾的转化与其含义的释放,既体现了人们开始以自身力量来应对极端恶劣处境的一种尝试,同时也体现了文化群体中对个人价值的肯定和尊重。

历时三年之久的《饥饿游戏》系列电影已于日前完结,恢弘的战争场面、激烈的打斗戏份和“大表姐” 詹妮弗·劳伦斯精湛的演技都为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但是其中蕴含的政治话语、文化隐喻仍有待广大读者来挖掘品味,《饥饿游戏》的韵味与奥妙也有待人们的反复探究。

高校管理中的创新崇拜 篇5

一、教育管理的概念

教育管理指的是管理者通过组织协调教育队伍, 充分发挥教育人力、财力、物力等各方面资源的作用, 利用有限教育条件, 高效率的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教育管理是教育科学的分支, 提出于一九四九年。教育管理影响着校园管理质量和教学有效性, 关系着教职员工职能的发挥。教育管理涉及内容广泛, 几乎关系到学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其管理要素有:教师、学生、财务、设施、信息等等。教育管理中如不能对这些要素进行有效管理, 学校运营将陷入混乱, 教学质量自然难以得到保障。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微博的特点和功能

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 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微博用户可通过网络建立个人社会, 实现即时分享140字的文字信息。微博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平台具有时效性和随意性, 每时每刻人们都可随意更新最新动态。其关注机制分为:单向和双向两种。我国主流微博有:新浪微博、搜狐微博、网易微博、腾讯微博等。世界上最早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 由美国Obvious公司推出于二零零六年。二零零七年, 我国IT企业开始发展微博技术[1]。二零零九年, 新浪微博正式上线, 并迅速取得了成功, 截止二零一三年, 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高达五点六三亿, 活跃用户高达二点六五亿。除新浪微博外, 腾讯微博发展也非常迅速, 因为腾讯微博有原有QQ软件用户群体, 所以为其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二零一二年, 腾讯微博注册用户已高达五点二七亿。当前我国国内微博每天发布和转发的信息超过两亿条。现如今, 微博甚至已融入到了政府办公中, 百分之九十七的中央政府部门开通了官方微博, 百分之百的省级政府开通了微博, 目前政府微博认证账号超过二十四万个。微博特点是:便捷性、灵活性、原创性、大众化。微博发展已受到了关注, 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二零一二年, 陆续开始有高校将微博融入到教育管理中, 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我国为了保障微博的健康发展, 已发布微博相关法律法规, 如《微博发展管理若干规定》, 其中明确指出微博注册必须实名制, 我国微博正在走向规范化。

三、微博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创新应用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网络社交工具, 迎合了大学生关注社会、随时交流信息和思想的需求, 在高校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利用微博提高教育管理质量已成为高校教育者研究的新课题, 加强微博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创新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 充分发挥微博形成正确舆论导向

微博在信息传播方面有着巨大潜力, 理论上通过转发功能可实现信息无限传播。微博信息传播特征是:传播快、范围广、受众多。但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 决定了微博传播的信息具有随意性。这些信息中既有负面消息, 也有正面信息。因此, 高校微博应用中应积极利用微博形成正确舆论导向, 通过正确言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2]。另外, 更要做好对微博言论的监控, 及时屏蔽不良言论, 删除错误言论, 维护网络文明, 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同时加强网络文化宣传, 提高学生自律意识。

(二) 加强微博在高校招生宣传中的应用

招生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影响着高校发展建设, 是高校生存的生命线, 没有生源, 高校发展无从谈起。近些年, 高校生源持续下降, 招生竞争已进入白热化。新时代背景下, 学生择校更加精细, 招生难度越来越大。高校想要持续发展下去必须提高对招生工作的重视, 加大宣传力度。微博的信息传播功能, 具有很强的宣传力, 且宣传成本低廉[3]。复旦招生、哈工大招生都已开通了专门微博, 不难看出, 利用微博宣传招生信息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招生微博必须及时更新, 内容丰富, 信息真实性有效。若更新速度慢, 内容少, 便无法吸引学生, 无法起到宣传作用。

(三) 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 教学效率较低, 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若在课堂上为每一名学生解答问题, 便无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如将微博引入到课堂和提问中, 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使其产生提问兴趣, 更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有效性。学生通过微博留言方式提出疑问, 教师便可一一解答, 并且这种方式更解决了一些学生因自卑、害羞而不敢提问的现象, 这对于提高教育有效性有着很大帮助。

四、结束语

通过对微博特点和功能的分析, 不难看出, 其信息传播优势十分明显, 若将微博有效应用到教育管理中, 教育管理质量将大大被提高。因此, 各高校应积极在教育管理中应用微博。

参考文献

[1]徐梅玉.我国高校教育中的教育管理工作对微博应用的思路[J].湖北师范学院, 2012, 13 (11) :119-124.

[2]周言菁.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现状及其解决对策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 2012, 13 (11) :119-124.

高校管理中的创新崇拜 篇6

关键词:图书馆,期刊管理,创新

创新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鲜明特征, 现代图书馆管理的本质也在于创新。期刊是图书馆藏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进行教学工作, 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文献类型, 是高校图书馆为用户服务的不可缺少的部分。目前, 高校图书馆中的期刊资源管理工作的优劣, 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关系到学校建设的发展。因此, 期刊部门应顺应“以用户需要为导向, 以服务内容为中心”的发展趋势, 创新期刊管理, 提高期刊利用率, 使其发挥最佳效益, 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的需要, 促进学校的发展。

1 常规期刊管理工作流程中的创新

高校图书馆的期刊管理工作有常规的流程, 通常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流程如下[1]:

但随着期刊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以及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 也要求高校期刊管理的流程在原来成熟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使之能更好的提高管理效率和更好的服务于读者, 下面就结合常规期刊管理流程谈一下流程中的工作创新。

1.1 期刊的采访

期刊采访工作包括两个方面, 即“采”和“访”。“访”是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 是“采”的依据, 主要是通过各种调研手段达到了解读者需求的目的。“采”则是一种购买行为, 是采访的实施阶段。只有把“访”的工作做扎实、深入, “采”的结果才能科学合理[2]。具体措施: (1) 设置期刊文献采购推荐箱, 广泛征求广大师生读者的意见。 (2) 让各系教授或抓业务的主任、学科带头人推荐所需期刊订单。 (3) 利用现代化手段, 在网上选择本校所需的期刊文献进行网购等。最终达到:读者需要什么, 馆藏就可以提供什么。提高期刊的利用率。使期刊文献管藏在本校教学和科研工作中, 发挥重要作用。

1.2 创新期刊的整理装订工作

期刊装订成册便于管理和利用, 这是一个耗时的工作, 所以难免给广大读者对资料的需求造成影响, 如果要达到尽量降低由于装订而带来的影响而最大限度地服务于读者的目的, 图书馆可在以下环节做科学调整, 尽量解决装订过程中出现的矛盾。

1.2.1 设立期刊装订过度阅览室

由于各类期刊的出版频率和出版时间的不同, 造成各类期刊下架时间不同。早下架期刊等待时间过长, 影响读者阅览。而集中下架, 任务又过于集中, 易造成混乱。设立期刊装订过度阅览室, 可以将已经到齐的期刊下架之后进入期刊装订过度阅览室, 并设专人进行管理, 读者可以在此查阅所需资料[3], 这样, 既保证了期刊的下架顺利完成, 也不影响读者阅读, 增加了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

1.2.2 增加复本, 延期装订

有些期刊利用率较高, 是读者急需的期刊, 对于这种期刊, 经费较充足的高校可用增加复本的办法, 来解决装订与利用的矛盾, 先把复本存放于过度阅览室, 由专人管理, 读者可在此借阅, 待期刊装订完上架, 读者可阅览后, 再装订复本。这样做, 使读者始终能借阅到该种期刊, 又保证了装订工作的顺利进行。

1.2.3 在验收过程中进行编目加工

对期刊集中进行编目加工是耗时的做法, 为了期刊早日与读者见面, 可将编目加工的工作提早进行。在期刊的登到验收过程中, 就将分类号、书次号直接写在期刊的封面或翻开的第一页上。这样, 装订人员在装订时可以直接烫印在书脊上[4]。这样, 既节省了装订加工所用的时间, 又使期刊更加美观、实用。解决了在书脊上贴标签既费时又易脱落的不便。

1.2.4 少量多次分批装订

所谓分批装订就是以每百种期刊甚至更少一些为一批次进行装订, 与对期刊集中装订加工的做法相比, 分批装订优势更明显:一、缩短了期刊在装订加工过程中的滞留时间。二、避免装订和过刊工作量不均的问题。这其中要遵循一个原则就是要以学生需求为主, 对学生毕业设计用得上的期刊, 尽量最后装订。

1.3 期刊的检索与利用

在英文中“检索”与“提取”是一个词汇“retrieval”。这个提取功能是图书馆最要害也是最核心、最独特的功能。所以, 期刊工作人员应从大量的期刊原始文献中, 将丰富的文献篇目和知识, 通过编制各种期刊文献目录, 索引、文摘、题录等专题目录检索工具, 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所含情报价值, 给读者提供更加快捷、有效的期刊文献提取途径, 以提高期刊的利用率。如: (1) 编制主体论文索引, 及时将某一主题的期刊文献系统地提供给读者; (2) 健全期刊目录体系为读者提供多途径检索服务, 通过期刊目录可以整体上了解馆藏期刊情况及体系, 可以帮助读者确认某种文献是否入藏, 甚至可查出所需期刊借走读者的单位、姓名, 为急需查找的读者提供线索。

不断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提供参考咨询服务。参考咨询服务, 就是及时解答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 这项服务不能仅限于参考咨询服务窗口, 每一个服务窗口都应为读者随时提供有效、全面的咨询服务。甚至读者只是泛泛地提出对某类文献的需求, 工作人员也应根据对期刊中的专题文献的了解或借助检索工具, 准确, 及时地查找出来。只有这样, 才能使我们的检索服务更加完美, 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期刊的利用率。

2 新技术形态期刊管理创新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 电子期刊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并呈现出蓬勃繁荣的生机。目前高校图书馆如何最大限度地拥有电子期刊并提供最好的信息服务,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图书馆未来的前途[5]。

2.1 优化馆藏结构

电子期刊的诞生和飞速发展, 给期刊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变化, 但是高校图书馆的印刷型期刊以其经济、方便携带和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等特点, 仍有其顽强的生命力, 因此, 各馆应该根据本馆的具体情况确定印刷型期刊、光盘型电子期刊和网络型电子期刊这三部分的收藏比例[6]。以本校的科研和教学的需求为出发点, 来确定本馆印刷型的专业期刊和专业核心期刊的数量和比例, 以保证其完整性、稳定性和系统性。对纯学术性的、边缘性、交叉学科的期刊, 因为读者较少, 应选择一些光盘数据库;对专业教学和科研有重要帮助的, 还可选择购买大型的联机检索的全文数据库等。

2.2 加大宣传力度, 开展读者培训

对于缺乏现代技术设备的利用能力、检索技术的运用能力、情报语言的应用能力的读者, 通过检索课、讲座等形式, 利用电子阅览室向读者介绍获取电子期刊文献信息的方法和途径。提高读者借助于搜索引擎获取电子期刊文献信息的能力, 使读者能较好地掌握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提高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情报信息的能力。图书馆应常年对学生开设“文献检索课”, 定期和不定期地对新生和教师进行“CNKI数字图书馆”知识的培训工作, 使广大的读者了解电子期刊, 并能很好地掌握和使用的电子期刊, 提高电子期刊的利用率。

2.3 提高馆员队伍素质

电子期刊的管理工作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管理工作。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电子期刊的大量涌现, 软件技术的应用, 文献检索、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都要求图书馆的馆员队伍必须提高素质。要求电子期刊管理人员要了解期刊工作自动化管理软件, 掌握期刊管理系统, 以便对电子期刊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因此图书馆应培养一批信息知识强, 熟悉信息服务技术, 能把握信息市场, 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一批既懂图书情报专业知识, 又懂现代电子技术, 兼具其他学科专业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的馆员, 来促进电子期刊的管理和开发。

2.4 收集整理网上免费电子期刊

在网络环境下, 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开发、收集整理网络信息资源, 选择与本馆上接第190页服务对象有关的网站, 重点掌握可免费获

取并具有全文的电子期刊, 并与之链接、整兼治。既需要确立隐合, 形成虚拟馆藏[7]。这样既可以提高读也要在行业内部制订者获取Internet信息的效率和网络信息资源准, 从行业内部提高隐的利用率, 又可充分利用Internet中免费的要保证电子商务的高度信息资源, 来补充和扩展图书馆的馆藏资电子商务隐私权的保源。3.4立法及行业自

3 加强期刊工作理论研究合

图书馆期刊部门不应使期刊管理在低层次, 低水平上徘徊。要在搞好具体业务的同时, 加强对期刊工作的规律进行研究, 创新期刊管理, 探求期刊工作的最佳方式和手段, 建立较完整的期刊工作理论体系与工作规范, 使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更科学化。

总之, 为了适应信息来源日益多元化的环境下图书馆期刊工作的要求, 期刊工作人员要勇于打破传统管理工作流程和传统观念的束缚, 积极主动地研究新时期期刊工作的特点, 大胆采用新技术、新观点, 不断调整、完善期刊管理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提高期刊资源利用率, 促进期刊工作向广度和深度转化, 使期刊在服务质量和整体服务效果上跨上一个更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杜玲.谈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J].文献信息管理研究.2008 (1) :78-81.

[2]周慧, 魏幼苓.关于“图书馆”本质属性的再思考[J].情报资料工作.2009

[3]李丽丽.浅议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J].文献信息管理研究.2008 (1) :82-85.[4]赵明霞.高校图书馆期刊采访工作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6 (3) :24-28.[5]阙义平.图书馆电子期刊利用探讨[J].图书馆论坛.2004 (4) :186-

188.

[6]默秀红.高校图书馆电子期刊管理工作创新[J].科技经济情报开发与经济.

[7]张为江.论网上中文免费全文电子期刊的收集与整理[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 (2) :74-76.

作者简介

人,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资料室馆员。

参考文献

[1]杜玲.谈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J].文献信息管理研究.2008 (1) :78-81.

[2]周慧, 魏幼苓.关于“图书馆”本质属性的再思考[J].情报资料工作.2009 (1) :39-43.

[3]李丽丽.浅议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J].文献信息管理研究.2008 (1) :82-85.

[4]赵明霞.高校图书馆期刊采访工作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6 (3) :24-28.

[5]阙义平.图书馆电子期刊利用探讨[J].图书馆论坛.2004 (4) :186-188.

[6]默秀红.高校图书馆电子期刊管理工作创新[J].科技经济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 (2) :65-67.

高校管理中的创新崇拜 篇7

一教师人力资源是地方高校组织转型发展的关键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顺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对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所做出的选择。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均需要大量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支撑, 包括人才的数量、结构和层次等多重支撑。目前, 我国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主体是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提供的技能型人才无论数量、人才结构还是学历层次都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特别是高层次的技能型人才的缺口更大, 在这种经济发展背景下, 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重任就必然落在地方高校的肩上, 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就成为迫切需要。

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是全局性的、系统的, 甚至是革命性的, 涉及到学校管理、人才建设、机制体制、高校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而教师的因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为对一所转型发展的学校而言, 学校领导是学校转型发展的设计者, 基层领导是执行者, 教师则是具体工作的承担者, 也就是说所有的转型环节最终都要由教师群体承担。[1]因此, 教师人力资源就成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

首先、教师人力资源是高校组织转型发展的核心因素。从组织发展的角度看, 人力资源是组织管理和组织发展的核心要素, 在组织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大学教师是高等学校的核心人力资源, 大学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工作效能是大学竞争力所在。”[2]正如约翰·P·波特所认为的“在大多数组织变革当中, 所有阶段都存在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就是如何改变人们的行为。”[3]由于人是组织活动的主体, 所有组织目标都必须是由人来完成的。“因而行为科学极其重视人的作用, 认为应当把管理的重点放在人及其行为的管理上, 认为通过对人的行为的预测、激励和诱导可以实现对个体、群体乃至整个组织的有效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 进而实现组织管理的预期目标。”[4]因此, 对教师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无疑是高等教育组织发展的中心工作。

其次, 教师人力资源是实现高校组织转型目标的动力之源。人力资源是组织变革的一项动力来源, 同时也是组织变革的主体。因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主动的推进组织变革。“Jackson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指出, 组织是由个体构成的、有目的的 (purposeful) 系统。组织中的个体会形成自己的目标或意图, 这些目的或意图可能与组织目标根本不一致。”[5]从而影响变革目标的实现, 反之, 如果个体的目标或意图与组织目标一致, 就能有效地促进组织的发展。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发展的基本功能, 高等教育功能的发挥就是通过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知识、技能、学识、经验运用到教学、科研及实践活动中, 通过教师人力资源的知识、能力的转化, 实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而地方高校组织转型就是要通过人的思想、行为的改变达到组织转型的目标, 即实现教师人力资源从教学、科研型向教学、应用研究、服务型的转变。因此, 教师人力资源行为观念的更新可以推动地方高校组织目标的实现。

再次, 教师人力资源是地方高校组织转型成败的关键因素。组织变革对个体的影响, 体现在人的行为因素上, 人的行为决定着组织转型的成败。“由于转型变革关注组织的人的方面, 因此, 与其他类型的战略变革不同。由于变革贴上了转型的标签, 组织中的绝大多数个人都必须改变他们的行为。”[6]从一定意义上说, 组织转型首先从人的行为观念转型开始, 即地方高校转型首先从改变教师的行为开始, 因此, 组织变革管理的核心是人的职能定位、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再造管理, 组织变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组织中人员的变革管理。

二地方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重视组织转型, 对教师人力资源的转型关注力度不够

组织管理理论指出, 组织转型的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的转型。但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对于本科院校的转型主要从组织管理、组织目标、组织制度等方面着手进行转型, 对人员的转型还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机制, 使人员的转型滞后于组织其他方面的转型。即“过多地关注外部环境或者内部结构制度等硬性指标的变化对组织变革的影响, 而对组织最重要的因素———人关注不够。”[7]由于教师人力资源的知识、能力、水平等方面是一项软指标, 是储存于教师身上的隐性资源, 很难用标准化的指标来衡量, 因此, 在组织转型过程中, 很难对教师人力资源的转型作出标准化的判断。外在的量化的评价方式又给予教师过多的期盼和压力, 导致对教师个人缺乏足够的关注。根据“麦可思研究院联合腾讯从2014 年8 月开始对在校大学教师进行的调查数据显示, 八成高校教师感觉压力大, 而压力的主要来源是科研项目和经济问题, 学校的管理制度和体制也是原因之一”[8]

(二) 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沟通渠道不畅

地方高校教师普遍存在着对高校的转型发展认识不足的现象, 认为这是领导层的事, 跟自己关系不大, 甚至有事不关已的想法, 主动变革的意识不强, 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 甚至给组织变革设置障碍或成为组织变革的阻力,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对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沟通渠道不畅。由于地方高校的管理方式一直以来采取的都是“省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学院 (系) ———系 (教研室) ”垂直管理方式, 使得高校自上而下的信息沟通较通畅, 而自下而上或者横向的信息沟通不够通畅。由于沟通渠道不畅, 造成教师成为执行上级命令的“机器”, 导致教师对转型发展产生“冷漠”感。构通渠道不畅主要是因为作为培育人力资源变革意识, 提升教师适应高校转型发展的高效载体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发挥不足, 未能有效地营造积极适应高校转型发展的文化氛围, 导致教师对转型发展认识不到位。

(三) 来自于教师人力资源个体的阻力

“组织变革过程往往给组织成员带来不确定性、焦虑等压力, 从而激发其内心冲突。”[9]组织转型的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的转型, 而人力资源的转型关键在于个体的认识、观念和行为, 具体表现为个体行为的改变。外在的环境因素对教师人力资源的转型起促进作用, 而内在因素教师个体的行为观念才真正起主导作用。教师担心组织变革会给个体带来经济利益的损失、工作压力的增加等方面的问题, 从而产生抗拒心理。个体对组织产生阻力的表现就是教师个体没能实现实质性转型, 即教师还是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和知识体系从事教学、科研活动, 形成惯性思维。教师在长期的个人专业生活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习惯性行为方式, 当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 教师往往依赖于习惯的思维定势或固定的思维模式从事教育教学活动, 即教师固有的惰性影响了组织的转型。

(四) 对教师人力资源的开发不足和配置不当

长期以来, 地方高校偏重于向研究型院校看齐的倾向, 导致对教师人力资源管理、配置方面的问题。目前, 地方高校存在人才引进不符合学科发展的现状。为了引进人才, 有的高校不惜重金引进高层次人才, 动辄用上百万经费招聘“院士”“长江学者”等不切实际地追求“高层次化”, 师资队伍呈学术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倾向。人才配置与高校转型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不相匹配, 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在人才的使用上还存在以行政职务的“优惠条件”笼络人心, 使一些优秀教师花费太多时间在行政事务上, 影响了个人的专业发展。从教师专业能力方面来看, 目前的普通高校教师大多学历较高, 有相当的专业理论水平, 而实践能力往往不足, 缺乏到企业实地培养、锻炼的机会, 缺乏“双师型”教师素质。

三组织转型中地方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主要对策

(一)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思维, 引导人力资源的转型

为提升教师人力资源在高校转型发展中的支撑和主导作用, 高校管理者应将高校的人力资源结构、素质与学校变革发展进行统一布署, 使教师人力资源与学校内外部环境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使各种资源发挥其最大效用, 并成为学校转型发展的战略决策依据。在分析高校组织转型的内外部条件的情况下, 制定适应组织转型变革过程中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政策, 促进高校教师在学校相关政策的引导下, 规范、有序地变革行为规范, 以适应学校转型发展的需要。提高管理者对人的情感及行为的敏感度。“人才不仅具有高智慧而且富有个性, 具有较强的创造性, 敏感性和参与意识。”[10]因此, 满足人的情感需求比经济利益更能调动人的积极性, 更有利于发挥个人的潜能, 增强幸福感, 增强团队或组织的有效性。

(二) 创新人力资源沟通交流机制, 搭建多渠道的沟通交流平台

学校应做好广泛的宣传发动, 让转型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位教师的心中, 使教师明确高校组织转型的目标, 个体在组织转型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以及如何去适应组织转型的要求。因为“不断地对变革进行介绍可以减弱变革给员工带来的消极影响, 使他们有充足的时间适应新的工作要求和环境。”[11]同时, 树立危机意识, 促进教师个体能够很好地适应组织的转型。加强与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 拓宽交流沟通渠道, 特别是自下而上和横向交流渠道, 使教师更加期待转型发展的未来前景, 消除教师的疑虑, 增加教师对转型发展的理解和支持。

(三)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强化教师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力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高校的转型发展, 因为“减少组织变革压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可能受到组织变革影响的个体参与到变革的规划、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去。”[12]让教师参与到组织转型的规划和组织前景的设计上来, 能使教师获得一种心理的满足感, 激发教师对组织转型及个体转型有更深的领悟。高校要从生活、工作上关心教师的发展, 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 变被动转型为主动转型。

(四)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充分挖掘人力资源潜能

高校教师普遍学历较高, 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 发展潜力较大, 强化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开发是高校组织转型发展和个体实现转型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相应的政策措施, 如创新职称评定机制、实施职称的分类评定, 创新分配机制、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等促使教师从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向应用型转变, 提高教师的应用技能和应用研究能力。创新培训管理机制, 挖掘人力资源潜能, 使其平时得不到展现的能力得以开发出来。例如, 高校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应用技能的培训, 校企双方制定合作培训计划, 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等实体单位进修, 以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

(五) 创新高校用工制度, 促进高校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为适应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 要创新高校的用工制度, 使人力资源实现最大程度的优化配置。地方高校必须按学校转型发展和学生实际培养需要配置师资队伍, 对在岗教师, 要合理地使用, 无论是新引入的还是本校原有的教师, 都必须把他放在最能发挥个性才能的岗位上, 而不是给一个“位置”或享受某种待遇, 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 使其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对一些教学、科研方面有突出成就、身体健康的优秀退休教师, 实现返聘制度, 完善返聘工作机制, 返聘教师应与外聘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使其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发挥。以最优惠的政策引进智力的方式引进其他相关产业部门的工程师等高级技术人员, 使其应用技术方面的能力能在教学第一线得到展现。通过引进企业部门的工程师或高级管理与营销人才, 可以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 使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稳固的实践基地和最贴切现实产业的学习材料。

总之,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不可忽缺的举措,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促进组织中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协同一致, 将有利于高校组织转型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曲殿彬, 赵玉石.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应对[J].中国高等教育, 2014 (12) :28.

[2]缪榕楠.大学教师任用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8:6.

[3]黄丹樨.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变革中的核心作用.商业研究, 2005 (19) :67.

[4][5][7][9]王玉峰, 金叶欣.组织变革情境下的应对研究:一个新的议题[J].贵州社会科学, 2013 (11) :50-55.

[6]托马斯·卡明斯, 克里斯托弗·沃里.组织发展与变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551.

[8]李莉.八成高校教师“压力山大”[N].北京晚报, 2014-09-09.

[10]李巍, 冠尚乾.论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高校可持续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1) :31.

高校管理中的创新崇拜 篇8

一、国内大学中辅导员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管理方面的情况

(一)对于辅导员的职责缺少正确的认识

大学中的大多数辅导员对于自身的职责都缺乏正确的认识。[1]辅导员服务的主体是大学生,日常工作也应该紧贴学生展开。但是现在有许多辅导员服务的主体却是学校领导,日常工作也都围绕着领导开展。这严重偏离了辅导员的工作重心,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管理严重缺失。

(二)辅导员关注学生不够全面

许多导员只看到了学生学习成绩这一个方面,缺少对于其他方面的观注。更有甚者,辅导员大学四年甚至连所管理的学生名字和本人都对不上。这些现象都说明辅导员的工作偏离了原有的重心。

(三)大多数辅导员自身道德修养较低

国内的许多大学现有的辅导员自身道德修养过低,综合素质太差。[2]例如,现阶段一些辅导员很容易受到物质的影响,在对待学生和处理日常工作中有失公正。而且,大多数辅导员年龄都不大,遇到状况缺乏冷静的思考能力,导致事情得不到圆满的解决。

(四)辅导员在管理方面遇到许多困难

各高校的学生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学生籍贯分布较广,加大了辅导员日常工作的难度。而且,辅导员所面对的大多数都是90后的学生,他们个性都比较强,管理起来相对困难。同时,相比于初高中封闭式的教学管理,大学开放式的管理更是加大了辅导员的工作难度。

二、如何就现阶段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存在的缺失进行改善与创新

(一)对辅导员的工作和所承担的责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新形势下,面对各高校辅导员开展工作中存在的缺失现象,首先,必须让辅导员对于自身所承担的责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辅导员正常开展工作的基础。只有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职责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二)提升辅导员整体的道德修养

国内各高校还存在一些素质较差、道德修养不过关的辅导员。[3]针对这一状况,各高校在选择辅导员的时候应该加强对于辅导员道德方面的标准要求,提升辅导员的道德水平。对于已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学习,加强其道德修养教育。同时学校要严格制定相关方面的校规校纪。

(三)辅导员在统一化管理中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辅导员最少都要管理几十个学生,一般都实行统一化的管理方式,但是辅导员要在这种统一化的管理中注意每个学生的个体化差异。由于每个学生的教育背景和家庭情况不同,导致每个学生在大学生活中的表现也不一样。统一化管理下,针对每个学生实行差异化管理,体现了学校管理的“人性化”的特点。

(四)辅导员应有效利用网络科技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新时期,辅导员与学生沟通的方式不仅仅只有班会、走寝室。利用手机微信、QQ等通讯软件更为方便,而且能够保证实时与学生沟通,及时掌握学生动向,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够第一时间给予解决和加以指导,这样更加拉近了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三、结论

面对如今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存在的辅导员日常工作缺失的现象,各大高校必须即刻采取行动,严格落实辅导员各项工作,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基本保障。同时,辅导员需在开展日常工作的原有途径中融入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提升工作效率,真正将辅导员的责任与义务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曾茜.创新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辅导员工作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63-65+95.

[2]张丽琴.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的新思路[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6):42+44.

高校管理中的创新崇拜 篇9

关键词:《名字》 语言 语言崇拜 身份认同

《名字》(The Names,1982)是美国当代作家唐·德里罗(Don DeLillo)“最重要的五部小说之首”(Giaimo 67),因其“扩张主义的主题,有组织犯罪渗透的主题……殖民主义主题,剥削的主题,最大限度地利用的主题”(德里罗 300)而受到评论界的高度关注。同时,小说通过“恐怖主义叙事策略”(方成 86)探讨“名字与命名的虚构性以及语言的规定性对人的思维模式、政治概念和现实建构”(李公昭 101)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在这一过程中,语言所构筑的符号图腾将自我逐渐驱离现实世界,人们在仿真的现实之境追寻符号的踪迹,试图寻求自我救赎的路径。小说由“岛屿”“山脉”“沙漠”“草原”四部分构成,在时空交错中围绕邪教组织、婚姻关系及国际政治三条线索展开,开启了一段追踪、探秘、辨决与救赎的旅程。

一.神秘的语言

自由撰稿人及风险分析员詹姆斯·埃克斯顿(James Axton)和妻子凯瑟琳(Kathryn)的婚姻濒于破裂,凯瑟琳带着九岁的儿子泰普(Tap)来到希腊进行考古发掘。之后詹姆斯也来到希腊库罗斯岛看望妻儿,这期间他们听说一个“无名”邪教组织用棍棒将一些年迈的流浪汉打死。为了揭开真相,詹姆斯和考古学家欧文·布拉德马斯(Owen Brademas)、电影制作人弗兰克·沃德拉(Frank Volterra)一起,开始对这个邪教组织展开调查。他们发现,受害者的姓名首字母恰好与被害地点的地名首字母相同。在途经安曼时,詹姆斯得知安曼城坐落在七座山坡上,阿拉伯语中表示山或山脉的词叫杰贝尔(Jebel),也就是说,杰贝尔·安曼(Jebel Amman)的首字母与自己的名字首字母一样,这让他愈加感到恐惧。詹姆斯与儿子来到伯罗奔尼撒半岛一座无名小镇时,偶然看到一块十英尺高的红色落石,上面刷着“Ta Onómata”,即“名字”,这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离邪教组织越来越近了。

邪教组织之所以吸引了詹姆斯一行人,是因为他们对这一偶然遭遇的“按名杀人”事件充满好奇。“名字”代表着一种神秘的力量,喻示着某种隐晦而错乱的秩序——某种不同于自己内心或隐或现被驱动着去相信或怀疑的固有秩序。“有一种结构,一个无可避免和疯狂的东西,某个封闭、恐怖的逻辑,这个邪教就被封闭在这种逻辑里头,变得精神失常,但却十分镇定、十分耐心”(德里罗 224)。这一不可思议的结构和逻辑激发了人们的窥探欲,却又拒绝解读。仅从语言/文字出发,人们似乎无法获知邪教成员的身份以及他们杀人的动机和方式。正如邪教成员安达尔(Andhl)所说,“我们的计划所引起的事情你好像明白,并且觉得熟悉,但却无法去分析。”(德里罗 234)在德里罗看来,语言/文字只是这类结构和逻辑的表征之一,除此之外,那些代表人类文明的、非自然的声音、影像、建筑、比例和行为方式也都具有同质化的符号特性。它们共同构成我们窥探外界与自身时最直接的感觉材料——“自指的世界,一个无处逃逸的世界”(德里罗 333)。正如波德里亚所说:

一切现实都被符号模拟的超现实所吞噬。如今控制社会生活的不再是现实原则,而是模拟原则。目的性已经消失,我们现在是由种种模型塑造出来的。不再有意识形态这样的事物,只有拟像。(Baudrillard 120)

“Ta Onómata”既是一个名称,又指向邪教组织,但除了相互指涉的关联外,其背后的秘密却无法被识解,因为“能穿越符号的边界并向符号提供基础的独一无二的词实际上只是达到了表象本身。”(福柯 129)符号的自我指涉与拟像使得固有的表征方式发生扭曲,能指代替了“真实的意义”,不断滑向符号的重组与泛滥。邪教组织正是通过这样一种“封闭、恐怖的逻辑”建构出一种与现实脱离的虚构性,将杀人行为神秘化。

二.符号的踪迹

在这个神秘的自指世界里,邪教组织割裂了符号与现实之间的关联,使人们无法立即获得在场的意义,所有表征成为暂时无意义的空壳。(Derrida 20)在詹姆斯和欧文等人的追踪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交错与意义的延宕发生了偶然的重叠。从希腊到也门,再从约旦到耶路撒冷,他们越来越接近并最终与邪教组织接上了头。“秘密”虽然很难仅仅通过语言来破解,却可以通过其他表征来寻找踪迹,正如欧文所说,劳力森这样的东方学家们“为了符合或找到某种模式,或是为了把某种模式的不同成分拼到一块儿,”可以“不顾一切”(德里罗 91)。这些“模式”或“模式的不同成分”恰恰就是仪式化的表征。不同行业、不同信仰的人们遵循着“科学、理性、和谐”的原则,力图建立秩序、创造意义。无独有偶,邪教组织的杀人活动也采用了同样的方式。这两种看似大相径庭的“模式”——学术考查与邪教杀人——事实上具有同样的内在构成。如果将这一仪式化的杀人活动看作一系列意指活动的话,“模式”或“模式的不同成分”就是这些意指活动留下的“踪迹”或“碎片”,并可能成为人们寻找暂时意义的线索。

按照消息人士提供的信息,詹姆斯得到一个与邪教成员安达尔见面的机会。詹姆斯希望通过他把这个组织的杀人动机和具体方式弄清楚,但安达尔碎片式的回答似乎有些让人捉摸不透。他声称他们干的事“极端、疯狂……不可避免、完美、正确”(德里罗 235)。邪教成员其实是想通过这样一种言说方式证明自身行为的合理性,他们认为“疯狂是有结构的。也可以说疯狂就是所有的结构。我们还可以说结构包含在疯狂之中。没有后者就没有前者。”(德里罗 236)在此过程中,邪教组织假托语言及语言的结构,获得了行动的“名义”。这里的语言已经被工具化、非理性化,是一种被绑架和滥用的秩序与法则,因此是某种前语言(preverbal)(DeLillo 208)——既是语言又不具备语言的稳定结构和规则,一种为了任意操纵而被打碎了的表征方式。

这是一个用现实物的符号来取代现实本身的问题;即借助其操作的双重性来延宕任何现实的运作,是一种超稳定的、程序化的、完美描述的机器,它提供了现实物的一切符号,它阻止了一切变动。再也不需要生产现实物了,这就是死亡系统中模型的重要功能。(Baudrillard 166-167)

对邪教组织而言,这一潜藏着暴力内涵的“语言因而不是弃绝意义,而是弃绝被规定的意义。”(周敏 84)他们在解构语言被规定的语法(法则)的同时,又构筑了一个“意义不确定”的充满混乱与暴力的“秩序”,如果说“按名杀人”背后的动机是反叛上帝对万物的命名权,通过擅自肢解“神圣的法则”来实施暴力,那么弃绝被规定的意义,构筑虚拟的现实,就成了各种利用看似合法的权力体系来进行操纵、掠夺和欺骗活动的内在动机德里罗由此设置了一个隐喻系统,借此讽喻资本主义霸权,也暗示了恐怖主义孳生蔓延的源头正是这种后现代权力关系。

事实上,语言的暴力不仅为邪教组织所独有,它根植在所有的权力关系中,因而也根植在所有人的无意识里。关于这一点,安达尔在于詹姆斯刚见面时即已表明:“我们方法里有种东西在你大脑的无意识中扎下了根。这种奇特的认识是不能有意识去揣摩的。”(德里罗 234)这种“东西”或许就是人渴望秩序、害怕混乱的天性,而当人们建立起这些秩序并置身其中时,也失去了“有意识去揣摩”它的必要和能力。因此,揭秘的途径其实就在我们自身。

三.自我的重塑

在詹姆斯等人对邪教组织产生好奇并一路辗转去寻踪揭秘的行为背后,是某种无意识的追寻本质、建立秩序的本能。正是循着这条线索,他们慢慢从向外窥探转为向内的审视。

詹姆斯的自我审视与他在小说开头列出“二十七条劣迹”以警示自己不同,后者更多的是发自妻子凯瑟琳“不肯原谅”自己的“内心的呐喊”,列出清单则是为了表现自己“有知她之明”(德里罗 20)。也就是说,詹姆斯试图站在他者的立场观察自己,同时将这种观察的结论以文字形式固定下来,希望从由此获得的他者的确认中取得自我的认同,因为:

在亲密关系的层次,……原初的认同多么需要重要的他者给予承认,同时多么脆弱地受制于这种承认。……爱的关系之所以重要,不仅是因为现代文化所强调的它们对日常需要的满足,还因为他们对内在生成的认同而言至关重要。(Taylor 36)

显然,作为一名情报及风险分析员,詹姆斯对语言/文字似乎有种习惯性的偏好,希望从这些文字构成的“情报”中寻找到控制婚姻风险的蛛丝马迹,甚至获得自我救赎。吊诡的是,“这一条条的罪状”却让他“产生了一种自我毁灭般的快感”(德里罗 20)。几乎与此同时,一件偶发的杀人事件打破了詹姆斯的生活,破解“按名杀人”的动机渐渐成为他逃离这一充满混乱与不确定的生活的途径。

然而,发现受害人的名字与地名首字母相同这一事实并没有为他提供更多更直接地解决迷局的线索,相反,那不过是“一种被空虚与恐惧束缚的知识”(德里罗 191)。同样地,后来与邪教成员安达尔的碰面不仅没能解决他的疑惑,反而从更广泛的层面加深了他内心的混乱和不确定感。

所有这些都如此“具体可感地真实”,逼真生动的形象只被用来掩盖这样的现实的缺失,因为现实被认为比形象更权威。随着现实“被融入”其表面性的表征之中,生活的广教化几近实现。由于“不为真实”如此广泛地变成“为真实”的标准(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分界线变得空前地难以界定),在人类互动的世界里,适合于游戏和娱乐世界的审美标准也许完全取代了现在不相关的道德标准。(Bauman 150-151)

詹姆斯的得意和疑惑看似矛盾,但都同样来自他内心的“不相关的道德标准”——为发现“按名杀人”这一具体可感的真实性而感到得意,也为无法将被融入表征之中的杀人(邪教组织的生存法则)动机从“现实”中离析出来而感到困惑。对邪教组织来说,“秘密的名字是逃避这个世界的一种方法……一条通往自我的路”(德里罗 237),但对詹姆斯而言,这种方式再次给他带来了“自我毁灭般”的感受,此时却没有了“快感”。如果说“二十七条劣迹”代表的是普通人的恶习,那么工具化的语言所催生的修辞极权主义就成了更具普遍性的人之恶;后者是前者的极端表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由“语言游戏”所建构,这个“世界是我们生活的地方,而自我则是我们发疯和死亡的地方。”(德里罗 333)

个体如何能够逃离这一悖论,重建“不相关的道德标准”并藉此找到自我的身份认同?德里罗将希望寄托于语言的重建。不同于后结构主义的语言观,德里罗认为语言并不仅仅是由无限递归的能指链所构成,语言的神秘性蕴含着某种神圣的东西(Cowart 5)。在小说第三章的末尾,德里罗将视角转移到儿子泰普的写作上。泰普的书写充满了“生气勃勃的拼写错误”,“他把这些字重新写过,让我明白它们是如何组成的,真正的含义是什么。他们是古代的东西,隐秘、可塑。”(德里罗 351)在最后一章“草原”中,德里罗终于打破了前三章叙述的晦暗与混乱,将泰普的“儿童游戏”(德里罗 375)以一种明快的方式呈现出来。“草原”是泰普创作的小说的名字,叙述了欧文幼年在家乡的经历,这些经历与方言或语言有关,其中充满了活泼生动的描写和天真烂漫的想象。

在泰普游戏般的写作中,存在着一种类似邪教成员安达尔所说的“前语言”的形式。两者都拒绝解读,都有一种文字成形之前的不确定性,都蕴藏着无限阐释的可能性;不同的是,泰普的写作“似乎包含了某种对字本身的奇特感觉,一种第二层的、更深刻的、最早的含意”(德里罗 352)。这与那些充满了精神病态与阴谋暴力的语言完全不同,一个孩子充满错误拼写和破碎句子的书写还原了言说的本质,传递出作者的自我表达,将语言与蕴含在其中的某种“神圣的东西”联系起来。人类主体既可以通过构筑语言的牢笼来束缚自我,也能够通过“封起老语言,放出新语言”(德里罗 376)来重建自我,因为“语言是人类主体性赖以建构的‘牢笼’,也是人类主体挣脱束缚、走向自由的必经通道。”(姜小卫 95)当探索意义的人类本能回归日常,我们就能“通过某种无名的途径感受自身与这个物质世界的关系……每样东西都在它应在的位置。”(德里罗 37)因此,小说的结尾同时也是一个开始,一个重建秩序从而重塑自我的开始。

四.结语

《名字》是一部探讨语言与身份认同的小说。虚拟与现实的边界在后现代语境下变得模糊,现实被符号模拟的超现实所吞噬而变得神秘;他者与自我的互构在后现代的语言游戏中变得混乱,真实的自我被仿真的现实所消解而无迹可循;在这个过程中,语言成为命名的工具,也成了被主体滥用的客体。而德里罗意在向我们表述这样一个事实,语言是人类自我救赎的祭品。同时,“语言不仅仅是自我的一种附饰,不仅仅是人类交际和表达的手段,而且是主体性得以建构的主要媒介,是主体位置的母体。”(姜小卫90)因此,与其说我们在使用语言,不如说我们是在语言中思考、表达自我、聆听他者、阐释世界。

参考文献

[1]德里罗.《名字》.李公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2]方成.“论唐·德里罗小说《名》的恐怖主义叙事策略”.《外语研究》.2014(2):86-91.

[3]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明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4]姜小卫.“‘语言的供奉’:通过语言之途认知自我”.《国外文学》.2010(2):88-96.

[5]李公昭.“名字与命名中的暴力倾向:德里罗的《名字》”.《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100-103.

[6]周敏.“语言何为?——从《名字》看德里罗的语言观”.《外国语》.2014(5):81-87.

[7]Baudrillard,Jean.Selected Writings. ed. Mark Poster.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8]Bauman,Zygmunt.Life in Fragments. Cambridge: Blackwell, 1995.

[9]Cowart,David.Don DeLillo: The Physics of Language.Athens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2002.

[10]DeLillo, Don. The Names.London: Picador, 1999.

[11]Derrida,Jacque.Positions.tr. Alan Bas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1.

[12]Giaimo,Paul.Appreciating Don DeLillo:The Moral Force of a Writer’s Work.Santa Barbara: Praeger, 2011.

[13]Taylor, Charles. Multiculturalism: Examining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基金项目:2014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项目“美国当代作家唐·德里罗小说主题研究”(项目编号:XKJS201410)和2014年云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唐·德里罗小说研究”(项目编号:2014Y339)

高校管理中的创新崇拜 篇10

一差异性管理方法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实施的必要性

花园中生长的植物一般都会有很大差别, 因为植物分别属于不同的科属, 有着不同的生长形态, 需要的是不同的栽培管理方式, 生育期、对环境的要求各不相同, 而且这种差异是必然的。高校学生与花园中的植物类似, 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家庭, 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与相去甚远的成长经历和方式, 拥有不同的兴趣爱好, 智商、情商各不相同, 对未来的规划也是千姿百态。面对着如此众多种类的差别, 我们没有理由一定要让学生们“一刀切”的去发展, 而且一刀切的发展未必对学生成长有好处。比如, 有的学生不希望考研, 希望尽早进入社会参加工作, 那么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天天围绕学生考研, 那么效果肯定不理想;或者有的学生比较自卑, 不习惯在大庭广众之下被辅导员过多的“关注”, 而有的辅导员却恰恰喜欢这样, 感觉这样是对学生的关照, 尤其是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 很多辅导员习惯在开班会的时候说某某某同学家庭贫困, 希望大家多帮助。其实是好心, 但好心却办了坏事, 学生很自卑, 不愿被别人知道家庭条件不好。类似的情况非常多, 不同的学生心理、生理、认识、思想差别非常大, 非常有必要采取差异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当然高校中学生思想政治开展方式的差异不仅仅是为了尊重某些学生的特殊性格, 或者简单的是为了迎合一些学生心理需求, 满足他们被尊重的要求。也是以人为本开展高等教育学生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 是把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融入到高校教学管理中, 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关于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胡锦涛总书记很早就提出了, 他强调指出,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 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应用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 就必须要求我们认真的、系统的了解每一个学生, 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 因人施教, 解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 这样才能努力把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2]。相反, 如果我们不能认真的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 对每个学生充分的尊重, 不仅影响到的是这个学生本身, 而且还会把这种思想带到他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去, 甚至也会不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等, 显然, 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十分不利。

二差异性管理方法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与创新性探索

1创新辅导员自我思维方式, 求同存异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求同存异的思想, 又被称为最大公约数战术。人们只有找到共同之处, 才能解决冲突。无论人们的想法相距多么遥远, 总是能够找到共同性。有了共性, 就有了建立沟通桥梁的支点。在以往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 很多辅导员都认为一些学生太过个性, 或者想法很难理解, 于是无论这个学生说什么、做什么他都不能接受。其实, 学生的成长背景做辅导员的很难详细的了解, 一些特殊的想法和习惯很可能是过去某些特殊的生活经历所导致, 这不是一天两天能改正的, 而辅导员越是不理解, 学生就越会感觉孤单, 越会难于管理。相反, 如果辅导员首先从自我开始做起, 认同学生的这些特殊的思考方式和生活、学习习惯, 然后再慢慢的接近这个学生, 从头至尾的详细了解这个学生的成长经历、生活背景, 深入挖掘他一些个性思想的形成原因。这样一方面学生愿意与辅导员做知心的朋友, 愿意说心里话, 同时辅导员了解了这些事情的原因, 也就能相应的给出解决措施, 是因势利导, 还是悬崖勒马等等, 慢慢的学生的问题解决了, 师生关系靠近了。如果心近了,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必然是顺理成章, 并且这还能起到很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会让别的有相似情况学生感觉到, 辅导员很平易近人, 大家再有心里话或者什么想法也愿意与辅导员沟通。正如中央电视台走基层的那句话用在这里很贴切, “坐在同一条板凳上, 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头上, 收获的才不只是建议。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 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走近你、读懂你、为了你、依靠你。”当然, 学生不是农家, 辅导员也不是记者, 但大家心近了, 从心底接受了, 当然工作才更好开展, 于是久而久之, 全班、全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会获得不错的效果。

2创新对教育背景发展的认识, 与时俱进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目前, 在很多高校中, 不少辅导员还用传统的方式去管理学生, 显然这是不符合现阶段高等教育背景的。以前学生少, 学生的思想也简单, 社会竞争没有那么激烈, 辅导员的工作也好做。但新时期, 大规模的高校扩招, 使得学校学生的数量多了, 竞争大了, 学生的思想复杂了, 如果思想政治工作方式还没有创新, 还抱着传统的思想开展, 势必效果会不好[3]。因此, 我们需要与时俱进的抓住时代发展的潮流, 及时的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动态, 根据他们的想法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这种因势利导的工作方式, 远比闭门造车, 沿用传统的方式管理有效很多。比如以前学生对就业不是很关心, 因为就业不成问题, 但现在学生们很关心未来的就业问题, 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可以围绕就业展开, 通过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社会生产实践结合起来, 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接触社会, 来提高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又如, 以前学生们感情问题遇到的比较少, 而现在感情问题成为新时期大学生面对的重要问题, 甚至不少学生因为不能好好的处理感情问题而自杀。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可以围绕如何正确处理大学生的情感问题与学习和发展为题开展,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感情、科学理顺感情与学习的关系。当然, 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不同学校的学生所关心的问题是不同的, 辅导员可以具体的先了解学生关心什么, 哪些问题重要, 然后再去结合实际的开展。把握教育背景的发展动态, 与时俱进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理念, 因此, 广大学生工作者需要深入的理解, 而不能单纯的流于形式, 看到哪个学校开展了什么, 我们也必须开展, 那是没有意义的。

3创新了解学生情况的方式, 因人而异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管理, 首先需要了解学生之间的具体差异在哪, 才能进一步安排差异性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 尤其是扩招背景下, 很多学校把原来的系合并扩建为学院, 但辅导员的数量并没有增加多少, 因此辅导员了解学生面临了更大的困难。客观的说, 辅导员想深入的了解全体学生的情况, 绝对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难度很大, 因此我们讲辅导员要讲究方式方法, 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 进而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其实, 辅导员了解学生的方式有很多, 传统的调查问卷、具体座谈、个别聊天、辅导员-学生信箱, 新的方式比如建立班级QQ群、BBS、短信平台、公共E-mail邮箱, 甚至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建立班级主页。通过这些方式, 使学生可以深入的与辅导员交流感情, 尤其在虚拟的网络中, 学生会更加真实的吐露自己的想法。如果学生不想让辅导员知道自己是谁, 还可以采取匿名交流的方式, 这样学生会更加没有压力。当教师深入了解了学生的情况之后, 可以把学生分类, 比如学习问题的, 感情问题的, 家庭问题的, 性格问题的, 心理问题的等等, 然后教师在依据这些分类, 有针对性的集中、个别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表明, 通过这种差异性调查, 分层开展教育的方式, 既比个别开展工作的效率高, 而且又比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效果好, 非常值得推广。

总之, 在新形势下, 高校扩招、高校改革及高等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的转变给高校教学环境带来了很多新的变化, 使新时期大学生的发展出现了新趋势和新特点[4]。这些发展趋势和特点使得新时期高校辅导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问题, 尤其是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越来越大, 个性越来越鲜明, 导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越来越不适用。因此, 差异性管理方法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而且必将越来越重要的摆在我们的面前。因此, 做为高等教育中学生管理工作岗位的教师来说, 通过科学的创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方式, 完善开展途径, 丰富开展思想, 使差异性的学生管理方式真正深入到日常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力求通过不断的创新,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做到一人一方、一人一策, 如对开朗的学生讲问题可以开门见山, 对自卑的学生要注意措辞, 对脾气倔的学生要以柔克刚, 对性格内向的学生要循序渐进, 而对思想固执的学生要增加沟通交流等。

参考文献

[1]丁怀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刍议[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0 (3) .

[2]陈奎庆.差异化管理导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J].中国经贸导刊, 2009 (23) .

[3]刘甚秋.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所面临新问题的思考[J].品牌 (理论版) , 2011 (4) .

上一篇:新课程下的教学方法下一篇:叶绿素铜钠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