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路径

2024-08-26

开展路径(通用12篇)

开展路径 篇1

一、构建基层文体娱乐活动平台

文化体育设施是构建基层文体娱乐活动的平台,是提升文化体育事业的标志。强化基层文化阵地与文化设施建设,建立以“文化站、文化广场和图书室”等文化网络,不断满足基层群众精神需要,具体来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抓好基层图书室建设。通过基层图书室作为依托,提升广大基层群众的文化素养;争取地方建设资金支持,让图书馆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二是做好宣传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在开展宣传文化活动建设中,需要做到设施完善,管理到位,对人民群众的文体娱乐活动起到辐射带动作用。所以,要进行统筹规划,集中力量做好宣传文化活动工作,建成图书、教育、科技推广和体育活动一体阵地,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三是开展好文化广场建设。文化广场是开展基层文化活动的重要条件,加快文化广场建设,并完善配套设施,有利于扩宽文化活动范围。

二、群众文体娱乐活动形式应实现多样化

开展基层群众文体娱乐活动,有利于凝聚基层群众的凝聚力,维系群众身心健康。群众文体娱乐活动的开展要做到健康向上,形式多样化,突出特色。尤其是要将广大基层群众的积极性、普遍性放在首位。针对群众层次、年龄和身体情况的现实需要,广泛开展培训学习,培育能反映当地特色的文体娱乐活动,建立文体娱乐项目。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处理好锻炼和提高之间的关系,厘清问题活动和生活之间的关系,不仅要做好短期的培训计划,还要制定适宜群众文体活动开展的长期目标,做到措施得力和行动到位,将群众的文体娱乐活动与社区文化交流有机结合起来,并组织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比赛活动,提升精神文明工作建设水平。

三、营造良好的基层群众文体娱乐活动环境

广大群众也全面认识到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的益处,喜欢上参加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因此,很有必要营造适宜的娱乐活动环境。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室内场馆要体现人性化。可以将基层文体娱乐活动会议室变成活动室,建立羽毛球、兵乓球场地,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并为群众办理适合的运动卡。二是室外场地要做到多元化。因为基层场地室内馆的场地、人数和时间等多个方面的限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投入运动设施,为广大群众提供好的场所。三是运动场地租用节约化。因为现代基层群众项目多,不能满足群众的基本需要,需要分成不同的方式,提升人均活动场地占有率。

四、发挥好群众骨干带动作用

基层群众开展文体娱乐互动,需要有骨干、工会小组发挥带动作用。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一是全面发挥好骨干带头作用。实际上,开展文体娱乐活动,需要发挥好人员的带动作用,需要进行科学计划与实施,否则,文体娱乐活动的开展就会陷入到被动局面,因此,培养高素质的文体娱乐干部是做好文体娱乐活动的关键。即要结合基层群众生活的特点,有意识培养热心文体娱乐活动的人才,发挥带头作用,深入开展文体活动。二是广泛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参与形式多样的比赛,给予大力支持,提升活动水平。三是全面发挥好工会小组的效能。定期召开文体娱乐活动会,积极听取群众意见,制定好活动计划,确定文体娱乐活动的时间、地点,确保组织活动的顺利开展。

五、了解群众诉求,创新开展群众文体娱乐活动

基层开展文体娱乐活动,需要全面了解群众诉求,创新开展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具体来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文化活动诉求,制定活动计划。要开展好群众文体娱乐活动,需要深入到基层一线和群众展开面对面交流,了解群众诉求,把握群众的实际需要,然后根据群众需要,制定具体的文体活动安排计划。二是创新文体娱乐活动。在开展群众文体娱乐活动中,要全面了解群众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的特殊性,重点做到突出特色,勇于创新,举办一些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有影响力的互动,让其成为当地传承优秀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平台。

总之,基层开展文体娱乐活动全面满足了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体活动需要,对于营造和谐温馨的社会文化氛围,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现实价值。为此,开展基层文体娱乐活动,既要构建基层文体娱乐活动平台,实现群众文体娱乐活动形式多样化,还要营造良好的基层群众文体娱乐活动环境,注意发挥好群众骨干带动作用,切实提升基层文化娱乐活动效能。

开展路径 篇2

1.1有利于提高学生宪法素养

开展宪法教育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宪法素养,增长宪法知识,增强宪法观念,提高维权能力。首先,有利于学生增长宪法知识,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公民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组成、公民与国家之间关系等内容。其次,有利于学生增强宪法观念,在学习宪法知识的基础上,逐渐建立宪法信仰,形成尊重、维护宪法的自觉行为,乃至形成现代法治社会最为需要的法治观念。再者,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维权能力。学法旨在知晓法律、遵守法律和运用法律,学生通过学习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知识,可以提高中小学生的法律能力和素质,当自己的权利或利益受到侵害时,勇于并善于运用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1.2有利于创建和谐校园

和谐安全的校园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学生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不足,特别是中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当他们遇到事情时,往往不会认真考虑后果,极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犯罪数量不断增加,校园不安全因素增多,构建和谐安全的校园,既是学生和家长的强烈要求,更是社会和国家的殷切期盼。中小学积极开展宪法教育,有利于中小学生不断学习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律观念,形成法律思维,从而降低中小学生的犯罪率,减少学校安全事件的发生。可以说,积极开展中小学宪法教育,有利于构建和谐安全的校园,为中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利的校园环境。

1.3有利于建设法治中国

法治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法治中国的本质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宪制国,依宪制国的基础是宪法教育。只有大力宣传普及宪法,使人们形成尊重宪法、维护宪法的观念和意识,才能为法治中国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生力量和后备力量,中小学阶段又是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只有积极开展中小学生宪法教育,增长其宪法知识,增强其宪法观念,才能为法治中国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公民基础,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2中小学宪法教育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开始实施普法教育规划,中小学也开始开展法制教育活动,迄今将近30年,中小学法制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小学生的法律观念不断增强,法律素质也有一定提高。但是,我国中小学在开展法制教育过程中,对宪法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其一直处于无足轻重的位置。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将12月4日确立为全国宪法日,这对中小学开展宪法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小学应积极应对所存在的问题,推动宪法教育的`深入开展。

2.1宪法教育意识淡薄

法制教育是中小学生教学体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开展了法制教育。但对作为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的宪法的教育认识严重不足,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学校开设的法制教育课程很少涉及宪法,即便对学生进行宪法教育,也将重点放在学生应学法、尊法和守法上,强调学生应履行的各种法律义务和责任,没有重视学生用法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当前,轻长远;重形式,轻实质等误区,中小学宪法教育效果很不理想。

2.2宪法教学问题突出

教学是进行宪法教育的重要环节,更是开展宪法教育的基本方式。但是,宪法教育没有得到我国中小学的重视,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学目的不全面、内容不系统、方式单一、监督和评价机制缺失等,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首先,宪法教育目的不全面。我国中小学法制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更多地被看作是法律条文的灌输和记忆,将法制教育变成了一种常识教育,忽略了最为重要的法治意识培养。其次,宪法教育内容不系统。我国中小学开展的宪法教育没有专门的课程和教材,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富有逻辑的知识体系。宪法教育的内容主要散见于中小学的思想政治课程教材之中。再者,宪法教育方式单一,主要是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比较少见。教师一味地采用课堂讲授、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则只能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宪法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2.3宪法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当前,我国中小学宪法教育缺乏专业师资配备。一方面,学校没有专业化的宪法教学教师,大多数学校都没有专门从事宪法教学的教师,大多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而这些教师对宪法并不熟悉,由他们来进行教学,只能从较为浅显的方面进行讲授;另一方面,学校没有对担任宪法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门培训,宪法是保障人权的基本法,如何正确理解宪法精神实质、如何向学生成功传递宪法知识和精神、如何保证宪法教育的有效性都有赖于学校对任课教师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正是由于学校宪法教师培训的缺失,导致宪法课程教师整体水平不高,宪法教学工作也很不理想。

2.4宪法教育管理机构和人员缺乏

浅谈企业治安保卫工作开展的路径 篇3

关键词:企业   治安防范制度   有效路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紧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脚步,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企业治安保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认识企业治安保卫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对企业面临的治安保卫问题研究,找出合理解决路径。

1 企业治安保卫工作的重要地位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治安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前提保障,作为一个要求发展的企业也是离不开稳定的环境,社会环境的稳定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企业内部稳定更是企业发展的前提保障。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内部的稳定是社会整体稳定的重要因素。企业治安保卫工作的有效开展,是企业内部稳定实现的前提和保障。企业内部的稳定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等一系列活动提供稳定的氛围,这保证了企业的正常运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形象也成为了企业的无形资产。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为企业良好品牌的树立提供了前提,是企业的无形财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并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

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保护企业的财产不受侵害,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现如今很多企业的周边环境复杂,企业的财产成为很多犯罪分子的目标,保护企业财产不受侵害,这就要求企业内部治安工作的高效实施。提高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能力,与公安机关密切合作,有效打击盗窃、抢劫等违法行为。强力有效的治安保卫工作,会打消犯罪分子的不法企图,有效的保护企业的财产安全,在良好的治安保卫条件下实现企业的效益最大化,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提高思想认识,做好单位内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中国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途径。社会治安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社会治安状况如何,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通过对一个案件的快速侦破、一项防范措施的有效落实,真正实现一个地区的长治久安,使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护。

各基层单位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综合治理责任制,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督促各项制度的落实。建立长效治安防范机制,严格落实各项治安,建立重点部位治安防范体系,构筑单位内部治安防控网络。加强对职工、家属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他们自觉遵纪守法意识。突出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及时了解掌握社会治安动态,消除治安隐患,确保单位内部治安稳定。

3 责任意识是搞好治安保卫的前提条件

身为重点目标的保卫人员,必须从思想根源认识到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拥有比常人更强的责任意识。

第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预知力,能够通过事物的细微变化及交谈的琐碎言语,洞察出治安隐患发现弊端和不足。

第二,个人原则性强,政治立场坚定。俗话说“外贼好捉、家贼难防”,所以保持保卫队伍的自律廉洁性,是搞好重要目标守卫的基础,只有高素质的整体队伍,超强的个人综合能力,才能胜任重点目标守卫岗位,才能保障目标的基本安全,从内部杜绝隐患,消除不足。

第三,要娴熟掌握各项工作技能。保卫人员要拥有过硬的业务能力,无论军事科目、书写技能还是法律常识、工作条例等,都能得心应手熟练掌握,并充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这样工作中才避免少走弯路,从中取得实效。

第四,严守工作秘密。既为重点目标,一定有它的特殊性,其内部的各项秘密保卫人员必须严守,无论面对家人、朋友,言谈要掌握分寸,避免口无遮拦,促成秘密外泄,酿成大错。

第五,对守卫目标的内外及周边环境要了如指掌。对一个目标的守卫,首先得清楚所守卫目标其本身的性能和环境,对日常工作中的各类出入人员、车辆和工作程序必须全面掌控,只有对内部环境进行透彻性研究,方能结合工作实际,合理部署安排日常守卫工作任务。

4 建立完善内部防范管理制度,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加大管理和打击力度,预防和减少各类治安案件的发生

①依照《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规定,建立完善门卫、值班、巡查、案件报告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对重点部位、要害部位的管理,确保企业和谐稳定。

②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落实治安防范措施,加强值班巡查,增强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加大治安管理力度,预防和减少各类案件发生。

③坚决打击一切危害矿区安全、侵害公私财物的违法犯罪行为。对发生在单位内部难以制止的违法行为以及治安案件、涉嫌刑事犯罪的案件应立即报告当地公安机关,并积极配合做好查处工作。

④积极调解内部矛盾纠纷,防止矛盾激化酿成的事件或案件,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并协调处理好企业与周边的关系。

⑤加强对火工品、特殊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严格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严查一切违反规定的行为和案件。

⑥加强基层治保组织建设,建立群防群治体系。充分发挥基层治保组织作用,使之有效开展工作,将内部治安问题解决在基层。

⑦深入开展法律宣传教育工作,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意识,提高企业依法经营的能力,增强职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维护企业内部的稳定与和谐。

5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治安保卫专业队伍

一支高素质、能战斗的治安保卫专业队伍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定时的政治业务学习,提高治安保卫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合理组织和调整安排好内部力量。针对治安保卫队伍文化素质低、缺乏工作经验的实际,通过学习锻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围绕自己的工作实际确定目标,深入调查研究,探索规律、总结经验、指导工作、解决问题,通过工作总结和民主生活会交流思想、统一认识。

建设一支讲团结的队伍,做到思想统一、行动一致,从大局出发、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共事讲友谊、工作讲奉献,不断提高治安保卫队伍整体工作水平。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加强爱岗敬业讲奉献教育,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增强工作责任心,把个人的生存与企业的生存发展结合起来,从思想上解决“为谁干”的问题,建设一支务实、过硬的治安保卫队伍。客观实际不断要求我们保卫人员必须提升学习层次和力度,用高度的责任心去鞭策自己,增强个人的综合工作能力和军事技能,只有过硬的工作本领作为坚实保证,方能为企业的长效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明晓,刘想红.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探析[J].发展,2008(07).

[2]塔宏伟.浅谈企业保卫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及对策[J].才智,2011(20).

独立院校开展创业教育路径研究 篇4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创业教育,独立性院校

1 独立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

引导独立院校转型发展是湖北高等教育结构优化调整的内在需要。湖北有的高校还存在办学目标模糊、人才培养同质化、学科专业趋同化、服务经济社会意识不强能力较弱等问题, 推动和支撑地方经济更快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的解决, 迫切需要推动独立院校服务地方和行业需要, 引导一批独立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重点建设一批应用型本科院校。

相比目前的独立学院, 应用技术大学将更加注重与企业的合作, 按照社会的需要适时修改大学生培养计划, 调整课程设置, 使在校大学生掌握的知识与企业的需求相一致, 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办学特色, 并考虑以下因素:

1.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应用技术大学与传统独立院校的办学模式不一致, 要求除科学的安排理论学习外, 还注重结合社会实践的动手能力的提升, 科学的制定实践教学计划, 合理构建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 并深入研究两个体系的关系与衔接, 探讨两个体系如何实现应用技术大学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要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和实验教师的辅导时间, 在实验体系中要增加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应用技术大学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实习实训基地、就业创业基地, 建立校内、校外双导师制, 使毕业设计 (论文) 的选题充分结合企业实际, 充分运用所学理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使毕业生的毕业设计 (论文) 在企业中、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

1.2 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的能力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将以前独立院校的教育观念“以理论为主导”改变为“以实践为主导”, 在大学生的培养计划中体现培养学生创新和创业的精神和能力, 将创新和创业教育体现在整个教学和实践环节中, 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 在校内外创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器, 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创造合适的环境。

1.3 办出特色

应用技术大学在办学过程中要符合国家教育部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必须开设各个专业的核心课程。除此之外, 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培养方向、人才知识结构、实践动手技能等方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未来企业的对人才的需要应该办出特色, 多开设灵活多变的选修课, 培育学校的差异化, 学校核心的竞争力。

2 独立性院校在实施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对创业教育存在的认识误区

当前, 独立院校管理层和大学生普遍对创业教育存在着认识误区, 从而制约了创业教育的发展。部分独立院校管理人员和教师认为, 创业教育只是大学就业指导的内容之一, 学生更为重要的任务是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由于独立院校管理人员对创业教育的忽视, 导致许多大学校园的创业教育活动流于形式。不仅如此, 不少独立院校管理人员对于学校创业教育本身的内涵也缺乏必要的认识。有些独立院校的管理人员将创业教育等同于宏观形势分析、创业技巧、创业心理和创业政策等方面的培训课程, 满足于请成功人士搞一些创业讲座、举办一些创业计划大赛等, 却忽视了创业教育中最为核心的一环, 即对创业者的个性与能力培养。

2.2 创业教育知识的结构不完善

首先, 创业教育的知识内容不符合要求。其次,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未融合。

再次, 创业教育的师资不足。理想的创业教育师资应该是扎实的理论基础加上丰富的实战经历。

2.3 为学生搭建的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不够

一些学校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在校内开辟了创业园或者是创业孵化器, 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 免除一切设施费用, 收益归己, 派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指导教师。由于创业实践设施面积有限, 导致了参与的学生人数受限, 很多有创意、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无法进入创业园。另外, 很多学校将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作为重要的学生参与的创业活动之一, 但是, 由于“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是属于高级别的大赛, 允许参加的团队数有限, 大多数学生无法参加这个赛事, 得不到锻炼。

2.4 缺少必要的社会环境

创业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创业教育不是一项“封闭的工程”。除学校要给予一定的重视外, 还需要获得社会、政府的支持, 要形成以独立院校教育为主体、以政府支持为保障、以全社会为支撑的互动式发展局面。然而, 我国当前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从独立院校的体制机制、社会文化环境、政府的支持力度等方面来看, 都是不利的。

3 独立性院校实施创业教育路径思考

3.1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1)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大学生创业的必备要素之一, 一个大学生想要创业, 必须具备一种打破传统、突破常规、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要敢于对现有的事物进行大胆的创新与改革;因为在创业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传统思维方式的阻力与障碍, 因此必须要创新才能突破, 创新思路、创新观念、创新策略和创新模式。这就要求独立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 要适时地采用各类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的举措。

(2) 确定大学生创业教育目标。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出发点, 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因此, 学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大学生的综合创业素质, 创业精神, 诚信品质, 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创新创业能力, 培养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抵抗挫折的能力。创业属于高风险的活动, 如果成功, 会带来丰厚的收益, 稍有不慎会带来失败, 因此, 创业教育应该教会学生选择创业应该要有思想准备, 教会学生如何分析各种风险, 如何规避各种风险, 遇到风险如何解决, 这样才能在创业实践中能进能退。要加强对学生的承担社会责任教育、创业精神、社交沟通能力、诚信品质、风险承受能力以及抗挫折能力的教育和培养;通过经典的成功与失败案例的教学, 让学生清楚辛勤创业有时候不仅不能带来丰厚的利润, 而且会带来巨大的损失;要让学生们学会如何在挫折中分析失败的原因, 重新站起来, 培养“跌倒了再站起来”的勇气。

3.2 加大创业计划书指导力度

首先将大学生撰写创业计划书作为《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学》等专业课程后期的一门综合课程设计, 创业团队的组成应该是不同专业方向的同学组合在一起。在学校层面成立创业计划书指导小组, 聘请社会成功人士、专业“双师型”教师和优秀校友指导学生撰写创业计划书。各级别“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是以应用技术或者商业服务为背景, 选择近年内已经创业的项目为蓝本, 是各团队之间的综合较量。

3.3 开展校园创业过程指导

在独立院校内组建创业教育指导中心。该中心主要的职责是对学校的创业教育工作进行统筹安排, 制定创业教育工作计划、组织、控制、部门间的协调等, 指导学校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环节。建设和管理好创业园的日常工作, 联系社会工商、税务、金融、企业等部门为学生创业创造好的环境, 为学生创业活动提供服务;联系全校的实验中心全天候向学生开放;组织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为社会小企业的创业活动提供咨询服务, 推动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动蓬勃发展。

3.4 组建大学生创业实践训练营

创业教育要整合专业理论教育、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教育, 通过引导、帮助大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成功创业者的创业讲座、成功创业案例的学习、赴企业的参观学习、各种岗位的见习、组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等, 培养学生的创业理念, 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逐步培养出未来适应经济发展的创业领军人物。独立院校要成立创业协会、创业项目孵化基地、创业基金会等创业组织机构, 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场所。运用勤工助学方式搭建起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平台, 增加学生们的创业体验, 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5 加强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

独立院校在创业教育系列课程体系的设置上, 适当的增加工科的基础课, 增加工商管理类基础课, 与创业教育课程有机融合, 与创业实践环节有机融合, 增加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中的比重, 增加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 增加作业的综合性、创新性和实践性, 打破传统试卷的考核方式, 灵活安排课程考核方式, 提高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

3.6 组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在独立院校的创业教育中, 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应该具备的作为教师的基本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应该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创业实践知识, 动手能力强。为此, 学校应该加强创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工作, 将创业践知识不足的教师送到企业中锻炼, 顶岗实习, 提高创业教育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 还应当多渠道积极引进双师型人才, 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从企业中聘请既有一定管理理论修养又有实际管理工作经验的创业投资家、高层企业管理者、优秀校友和咨询师等担任学校的创业教育兼职教授, 与独立院校内部的创业教师合作讲授创业课程。

3.7 确立科学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对学校开展的创业教育质量如何进行正确的评价, 是关系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否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是确保创业教育高质量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首先, 对学生在创业教育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科学的评价, 评价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可以对学生团队的创业是否完成预期目标进行评价;其次, 对创业教育的教师在创业教育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全面的评价, 认真研究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 并形成教学文件, 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长期执行。再次, 组建学校的创业教育指导中心, 专门研究创业教育的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评价体系, 组织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取长补短, 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 使创业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3.8 搭建学生创业实践平台

创建学校的创业园或者创业孵化器, 将学校的资源与校外资源整合进来, 对学生的创意进行挑选, 选拔创业成功可能性大的项目入园, 为学生创造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条件。创业教育是一种开放的、面向社会的、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教学形式, 是以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为核心的创业过程, 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种创业活动。

开展路径 篇5

决方法

发表时间:2012-7-4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期供

稿作者:李明珍

[导读] 医生应加强对患者的沟通,说明路径仅作为参考,还需结合患者实际情李明珍(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内一病区 4 0 1 20)

【摘要】临床路径在我国仍处于摸索阶段,本文通过对临床路径在我国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实施临床路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临床路径 问题 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3-0325-01

临床路径是医疗卫生机构的一组成员,共同制定的一种照顾模式,它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都按一定模式接受治疗护理。临床路径是针对某种疾病(或手术),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定标准化的治疗护理流程(临床路径表),其功

能是运用图表的形式来提供有时间的、有序的、有效的照顾,以控制质量和经费,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临床路径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不同的定义,但其共有的内涵包括了“多专业的协调合作”、“预期结果的制定”、“服务的时限”、“服务的连续性”、“持续的服务品质改进”等[1]。我国于1996年也开始了对临床路径的理论探讨和应用研究,我院自去年实施临床路径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本人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结合我院1年来实施临床路径的情况,总结了我国临床路径实施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1、存在的问题

1.1临床路径设计标准不明确,有的医院自行设计临床路径,由于资源不匹配,实施过程中大打折扣。有的医院为了减少药品在医疗过程中的消费比例,增加了多项服务内容,使得单病种医疗消费反而增加。

1.2医疗费用控制不理想,实施效果无法评价,很多医护人员为完成医院交给的任务,只是在病员出院时一并打印出来,医护人员在相应栏签名。根本就没有达到国家要实行临床路径的真正目的。

1.3大部分医院重视程度不够,普及范围小,开发病种少。进入临床路径的病种多以手术处置的外科疾病

为主,病种数量少、相对单一,慢性疾病中临床路径应用的报道罕见,仅停留相对单一病种上。

开展路径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199-01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突破传统、狭隘语文观,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密切语文与多个领域的联系,综合培养学生各方面语文能力。正确的理念和具体的实施建议使得教师能够获得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方向,从而更好的落实综合性学习课堂应有的沟通课堂内外,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素质的功能,使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符合新课标对其的规定以及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现就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路径问题,谈如下几点看法:

一、专题研究,纵向深入

由于课堂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它要求掌握的是最基础的共性问题。教师应以教材为桥梁,组织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一般可采用下列常规程序:

1、围绕一个主题确定阅读内容,一段时间安排一个专题,营造良好读书氛围;

2、摘记或评析所读内容,并列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3、通过交流、讨论或查阅相关资料,主体判断、思考,试着解决问题;

4、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成果。

如学完《只有一个地球》后,我们安排了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大的主题之下含着四个问题:

(1)地球妈妈的眼泪;

(2)我是地球小专家;

(3)绿化家园植树活动;

(4)写给全人类的一封信。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逐个进行上述活动时,将在兴趣的吸引下自行查找资料、小组集安排观察时间和方式以及组织擂台赛的讨论,从而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交流合作能力。

二、课堂实践,课外延伸

在课内训练的同时,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向课外延伸。让学生进行相应的言语、朗读、动笔等实践活动。如:

写人的课文,可以根据人物特点,进行感悟人物性格,揣摩人物心理的语文综合性训练。如《穷人》,思考为什么桑娜两次沉默?揣摩人物内心,体悟桑娜的善良、淳朴,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课末,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写《穷人》,进行练笔活动。

记事的课文,根据课文情节,进行发散思维,想象情境的语文综合性训练。如《最后一头战象》,我请学生思考想象:当嘎羧来到打洛江畔凭吊战场,久久凝望江面时,仿佛看到了什么?看到那块龟形的礁石,想到了什么?并让学生写下来。

写景的课文,可以根据内容,进行转换角色,发展语言的语文综合性训练。像《索溪峪的“野”》学完后,让学生写课文的导游词,请学生当小导游进行介绍。

课堂学习中,综合性学习的机会很多:可以在课文填白处相机进行,可以在句型、句式研究中有效开展,可以在思维训练中灵活运用,可以在口语交际中充分展示,还可以在实践性作业中巧妙安排……老师要充分挖掘利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课堂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点,发散出去,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让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整体发展。

三、内容开放,过程自主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活化”的学习实践,它把整个世界作为语文学习的环境,注重让学生在真实、具体的现实中学语文。当地自然环境、风俗民情、校园文化、节目文化都可成为有益的学习资源。因为内容的开放性,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把语文学习引向社会生活与实践,把社会生活与实践融入语文学习。

综合性学习过程不是事先“排练”的,不是要求学生照着葫芦画瓢式的"演试".它的训练方式必须是学生自主选择、比较、设计、主持的,学校和教师只是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分析解决语文实践问题的时机。整个过程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和自主探索才能完成。

如:江西省鄱阳县龙船远近闻名。端午期间,让学生们自主地以小组为单位,走进龙舟比赛活动。

1、看龙舟。让学生了解龙舟;

2、画龙舟。并为龙舟竞赛作广告策划;

3、赞花灯。搜集,撰写赞美花灯的文章的文章,抒发热爱花灯,热爱生活的情感。

综合性学习活动类型多姿多彩,可以是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可以是学生在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综合性学习,要注意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开发各种课程资源,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话题。要注重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专题,教师参与并引导,要和学生商量、互动,给学生以启发、引导。活动类型要多样,内容可灵活。

四、注重实践,因人而异

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学习的过程是“活”的,学生不仅仅是静静地看书,还要调查、走访、表演等;学习的方法也是活的,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和学习内容,环境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学习手段也是"活"的,可以走进现实世界考查、采访等,也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网络虚拟世界讨论、交流等,走进人们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学生以自己的兴趣选取内容,因而他们的学习目标呈现出多侧面、多层次、多水平的状况。即便是同一个关注点,是侧重知识的学习,还是侧重态度、情感的养成,也都需因人因境而定,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还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因此,教师的关注应变得更加复杂和细微,适应个别差异,实施个别教学,帮助每个学生自主选择,并运用其个性化的方式进行创造性学习,这是综合性学习中教师教学主旨所在。

开展路径 篇7

一、加强领导, 精心组织安排部署

要想做好重点档案的抢救与保护, 就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领导的重视, 把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作为档案抢救与保护的核心任务给予高度重视, 为这项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确保其顺利进行, 有效推进。要把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进行安排部署, 切实加强领导和及早落实措施, 做到思想到位, 领导到位, 措施到位, 把抢救与保护抓在手上, 分解到人头, 落到实处。把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一把手负总责, 分管领导亲自抓, 业务部门具体抓, 层层抓落实, 确保此项工作不打折扣。在具体工作中要结合实际, 突出工作重点, 分清轻重缓急, 明确抢救与保护步骤, 确保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落实到位。

二、争取支持, 改善档案保管条件

加快推进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是“十三五”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为确保目标任务早日完成, 要充分利用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项目经费, 对重点档案进一步加大抢救与保护力度, 为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提供资金保障。同时, 还要争取同级党委、政府的充分重视和大力支持, 争取各级财政对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专项经费的投入, 购置空调、密集架和抢救保护档案的设施设备, 添置温、湿度控制、杀虫、去尘和安全监控设施, 从根本上解决保管条件问题, 确保重点档案得到安全妥善的保管, 为做好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奠定坚实基础。档案抢救与保护专项经费, 要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 严格控制使用资金, 让有限的资金尽可能发挥最大效益, 确保重点档案真正得到安全管护。

三、建章立制, 严格抢救保护标准

要立足防患于未然, 针对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的各个环节, 订立规章, 制订《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实施细则》、《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标准》、《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考核办法》等工作标准和规定, 将责任落实到分管领导和有关责任人, 严格抢救标准, 使抢救与保护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确保各项制度的有效落实, 保证工作质量。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要按照高标准、严要求、避免重复抢救与保护的工作思路, 实行定任务、定标准、定进度的“三定”工作方法, 积极实施抢救与保护。针对抢救与保护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应建立抢救与保护绩效考核制度, 适时对抢救与保护进行专项检查, 对抢救与保护完成质量高、资金使用效果好的, 加大奖励力度, 以推动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的更好开展。

四、适应形势, 传统现代手段结合

对重点档案破损严重、利用频率高的, 可采用修裱、丝网加固等传统方法对重点档案进行有效的抢救与保护。而在这个过程中也不能忽视现代技术的应用, 在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中要积极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 发挥其在进行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中的作用。比如扫描仪, 将损坏严重的重点档案进行手工修复后进行扫描, 以电子文件的形式保存, 在今后查档的时候不用重复去翻阅已经脆弱不堪的原始档案, 既方便查询, 又很好地保护档案。因此, 在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的过程中, 要加强现代技术的运用。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 还可开展重点档案目录录入, 进行数字化加工, 这样既可以减少对重点档案原件的利用, 又延长重点档案实体寿命。

五、做好服务, 发挥重点档案价值

加强科学研究, 改进重点档案利用的方式和方法, 大力加强纸质档案的数字化转换力度, 开展珍贵、濒危重点档案的仿真复制工作, 提供电子化档案和复制件利用, 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重点档案的利用需求。要推动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的更好开展, 档案部门必须要进一步加强重点档案信息服务, 发挥重点档案的社会宣传教育功能, 围绕中心工作、重大活动和社会热点问题, 以举办各类档案展览等方式把“死档案”变活, 发挥重点档案的作用, 扩大重点档案的社会影响力, 以争取更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提供更好的服务。还要深入挖掘重点档案信息资源, 对使用频率高、利用需求大的重点档案开展编研, 并借助社会科学研究力量联合开展深度研究, 向社会提供系统化的档案文化产品。

六、强化学习, 提高抢救保护水平

高校开展健美操教学的路径探索 篇8

健美操运动的健身性和艺术性主要表现在“健、力、美”的运动特征上。“健康、力量、美丽”是人类有史以来所追求的身体状况的最佳境界, 是每个人人生追求的永久主题。在健美操运动中, 无论是健身健美操, 还是竞技健美操, 无不表现出“健、力、美”的运动特征, 而且包含着高度的艺术性。健美操运动协调、流畅、有弹性, 练习者不仅锻炼了身体, 增强了体质, 而且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 提高了艺术修养, 健美操运动在比赛中所表现出的健美的体魄、高超的技艺、流畅的编排和充沛的体力等, 也无不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高校学生正值青春生长期, 她们已不同于初高中生那么好动, 生理发育日渐成熟, 对青春期的体形特别敏感, 都希望自己有一个迷人的身材, 健康的体魄;再加上目前就业的压力, 也促使学生更加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与气质的培养。虽然体育教学可以给人以健康和美丽, 但是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学生很不乐意在阳光下暴晒或参与剧烈的运动和高强度的对抗, 即使参与往往也是身随心违。与之相反, 因为健美操在特定的健身房或者室外的树荫下进行教学, 所以高校选取健美操课程的学生日趋见多, 这也给高校健美操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统一思想, 加强引导

加强思想教育, 树立正确的健身健美观和健康锻炼观, 让学生学会自查健康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季度塑身锻炼计划书, 提供场地引导学生如何锻炼及实施计划, 培养自信心, 以便养成良好的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二、多种渠道, 共同提高

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不同层次的健美操比赛录像和健美操教学带, 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健美操学习兴趣, 把健美操体育课堂教学与健美操兴趣小组和健美操运动队训练结合起来, 齐头并进。体育课教学抓好大众化、普及化。兴趣小组各系部选2~3名骨干学生组成, 定期活动, 教师不定期参与辅导。健美操运动队全校选拔, 突出竞技性, 培养尖子队员, 积极参加不同层次的校外比赛和交流, 争取优异成绩。通过兴趣小组和运动队的骨干力量, 带动全校健美操运动水平的提高。

三、教师素质和人格魅力

教师的自身素质是开展好学校健美操教学和训练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教师要严于律己, 为人师表, 要以高尚的人格、优雅的气质同化学生, 以优美的高技能动作吸引学生, 课下要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课堂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选配乐曲要具有时代感

选配的音乐要具有时代感, 学生喜欢新颖与变化, 一首落套的乐曲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首好的富有时代气息的乐曲能激发学生的喜、怒、哀、乐, 当学生听到自己喜欢或熟悉的歌曲就会情不自禁地哼起来、舞起来。健美操是一种有韵律性的、融体育、音乐、舞蹈为一体的身体活动。所以, 不管动作是否漂亮、潇洒, 只要有一首熟悉的好的乐曲伴奏总会使人流露出充满喜悦的情感, 显得很有生命活力而尽情表现自我。另外完整的一堂课, 音乐的选配也要有区分, 一般开始部分选用节奏感强、有力、活泼、引人注意、令人兴奋的乐曲;课中选用与教学内容相协调的乐曲;结束部分又当选配像沙滩流水、森林鸟鸣一样的轻音乐, 使人能很快地放松、调息、消除疲劳。

五、采用互评法和竞赛法

每堂课教师要随身携带录像机对学生的动作进行一次检查录像, 随堂组织学生休息并进行动作播放, 大家集体评定并纠错。没有条件的也可挑选几名或一列动作优美的人做示范, 让其对照;也可以2~4人一组进行互帮互评, 这样可以及时杜绝错误动作的出现, 也可达到互评互助共同提高的目的, 提高团结协作意识。在教学中还多采用合作小组形式进行分组练习, 最后进行动作比赛, 每次评出最佳小组并跟评价体系挂钩进行适当的体育成绩加分, 激发竞争意识。

六、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密度

对于初学者可先安排些比较轻松愉快, 节奏较慢, 简单易学的健美操、热身操, 控制在60%~70%的运动强度, 随着动作熟练, 体力增强, 可逐渐加大运动量、运动密度和强度, 如控制在70%~80%左右强度。这样使练习频率加快, 难度加大, 变化更多、更新, 学生越来越想学, 越学越来劲, 从而达到锻炼身体之目的, 同时还可提高学生的韵率感、协调性、表现力与创造力。

七、练习的时间及间歇时间

健美操练习的时间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接受能力、体力的情况进行合理安排。第一, 一般练习时间从短到长, 动作由慢到快, 或快慢结合。第二, 采用的音乐可以不断变换, 以那些节奏感强、有高低起伏、令人情绪兴奋的曲子助练, 这样即使学生做了多次的动作, 只要有歌曲的伴奏仍感到愉快, 愿意坚持练习。第三, 逐步代之其练习时间安排在课前或课后1~5分钟左右比较适宜。课外布置作业, 要求自编练习, 每次练习5~10分钟。由于练习次数增多, 时间逐渐加长, 很容易产生疲劳, 这就需要进行合理的调节。一般来说宜在完成一套3~5分钟操之后, 休息1~2分钟, 等心律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时再做, 效果会更佳。

在此提出几点建议:一是编排一套健美操 (或韵律操) 应包括全身各关节、四肢、躯干、头部等部位的运动。二是编排的动作要低冲击力和高冲击力动作相互结合交叉编排, 整体动作要新颖、活泼、美观大方、简单易学。三是每次课中要安排3~5分钟有热身、健身健美作用的韵律操作为准备活动, 3~5分钟拉伸运动。四是每天课外活动做1~2套健美操, 约5~10分钟

摘要:大众健美操作为健美操运动的一个分支, 深受高校广大学生的喜爱。本文结合教学工作实践, 科学地论述了在高校如何进行大众健美操的教学, 即根据学生的学习目的、场地状况、学习情况来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并合理选用音乐, 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路径研究 篇9

一、开展社会服务对高职院校的重要意义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 它既是高职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 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 社会服务是兴校之策。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服务, 区域经济做大做强后又可反哺高职教育, 这也是高职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因, 据此可以形成新的办学增长极, 凝练服务特色,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满足国家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也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

二、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

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 是高职院校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功能;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 高职院校在完成国家下达的教学与科研任务之外, 在各种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中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做的经常的、具体的、服务性质的活动, 是向区域和行业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的人才培训与培养, 提供技术创新、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 实施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辐射, 使高职院校成为区域的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中心、区域学习型社会中心。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又赋予了新的内涵:一是超越了区域性的空间范畴, 要求增强高职院校向区域外的辐射力;二是增加了新的社会服务内容, 明确了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开展对口支援与交流, 提供师资培训和促进区域内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内容。

三、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现状和制约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原因

1.社会服务工作尚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制度配套

我国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高职教育, 但从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导向来说, 尚没有出台较为详细的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高职院校参与社会服务工作方面的配套政策。就高职院校内部而言, 学校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人才培养方面, 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激励机制也尚未形成, 高职院校师生的社会服务工作虽有所开展, 但仍停留于浅层次。

2.社会服务的组织机构和服务平台不够健全

目前, 各高职院校尚没有专门成立面向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社会服务部门, 未能有效地组织全体教职员工为地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贡献才智, 客观上造成学校社会服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3.教师对社会服务工作尚缺乏正确认识

近年来, 高职教育迅猛发展的背后, 是教师超负荷地工作, 疲于应对校内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任务, 教师的科研重心与经济建设和生产发展需要相脱节。当然, 单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以间接地服务于社会, 但它不能满足地方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即时需要, 也不符合高职教育的办学特点, 更没有体现出高职院校的办学优势。

四、增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

目前, 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还停留在浅层次上, 还存在许多亟待改进的问题.增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既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其职能、地位和意义, 更需要从行动上深入行业, 融入社会;完善机制, 拓宽形式。

1.明确培养目标, 理清办学理念, 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

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大环境为中心, 准确的进行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始终坚持以培养服务于社会第一线的应用型的高技能型人才为己任, 主动适应和满足区域经济和地方生产的要求。

2.构建科学的课程和培训体系, 夯实为社会服务的基础

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 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培训专题进行调整与优化。构建模块化的课程和培训体系, 将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紧密结合, 将训练内容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 强调理论、实验、实训、模拟和工作岗位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教学, 突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式。

3.进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提供为社会服务的人力资源

以专业建设为主线, 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 努力建设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与此同时, 利用高职院校的人才优势, 面向行业、企业进行技术服务, 与本地区相关单位共同搭建研发平台, 鼓励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 积极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通过流程再造, 资源整合, 体制机制创新,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4.进一步完善校企共育人才的有效机制, 拓展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高职院校建设要求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 以重点专业建设拉动专业群的发展, 采用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方式, 加强校企合作的内涵建设, 激发学校和企业共建的积极性。探索与企业成立校企合作信息港, 人才培养资源库等新型合作方式, 真正达到了与行业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为相关企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真正成为职业培训的基地。

5.加强政府政策性引导和保障机制建设

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和各地方性教育法规只有对企业履行职业教育法的建议性规定, 而没有对不履行义务的明确处罚规定, 使得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仅限于小范围, 可操作性差, 并难以贯彻。因此, 各级政府应通过法律、法规、考核以及政策优惠等办法来约束各方的合作行为, 提高合作的自觉性, 使各项合作得以稳定、持续地发展。

6.搭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平台

为了保障各项社会服务的高效、高质供给, 高职院校应加强自身的建设, 设有高效的、富有活力的组织机构, 相对固定、系统的服务场所, 稳定、多元的资源渠道, 活跃、创新的师生队伍, 等等, 力图把自身建设成为能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多样化、多层次的社会服务平台, 使各项服务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开展。

参考文献

[1]贺修炎, 欧阳培城.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探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J].辽宁高职学报, 2007, (8) .

[2]仇雅莉.示范性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内涵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10, (7) .

当前生理实验教学的开展路径思考 篇10

一、从思想上让学生重视实验教学

生理学是一门注重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教学, 可以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所以说生理实验教学必须得到学生们的重视。但是现在的学生为了分数没有很好的重视生理实验课的实践活动, 没有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 所以导致了实验课缺课, 不认真实验, 抄袭实验报告的现象频繁发生。

为了防止这些现象的发生, 让学生开始重视生理实验课的学习, 我们必须要在一开始就教育学生们要注重实验课的学习。让学生们开始重视实验课的教学, 教师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做起从而达到引导学生的作用:

1. 教师要在实验课上培养提高学生们的行为规范, 告诫要求学生要遵守实验室中的规章制度比如爱护公物, 不得在实验室中随意丢弃废物等。

2. 培养严谨的工作、学习作风。

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可以举出一些因工作不严谨而产生巨大医学事故的例子, 给予学生们警醒。在医学工作中需要作风一丝不苟, 在实验中也不可以例外, 比如说:再给动物进行麻醉注射和药物注射的时候, 要求实验严格认真的查看用药名称和药剂用量, 以防止出现用错药和过量情况的发生, 从开始就培养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习惯和态度。

二、改进实验教学的教学方法, 强化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当中, 即使是在上实验课, 老师们还是会花大把的时间对实验内容, 步骤还有理论及方法进行讲解, 留下给学生们独自动手实践的时间却少之又少, 学生们不能进行良好的实践, 也就慢慢的失去了对上实验课的兴趣, 所以说在生理实验的教学中老师们同样也要做到少说多做, 从而活跃了课堂上的气氛, 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具体方法我们可以利用一下几种。

1. 注重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让学生们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

生理实验课之所以称之为实验课就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强化学生们对于器材的基本操作能力的训练。在课堂上老师们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讲课, 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影像资料进行播放, 对于其关键的实验步骤进行着重的讲解并且提出该步骤的注意事项。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节约了讲课时间, 从而留下了更多的时间给予学生们进行实践和独立思考。比如说是备皮, 动脉插管, 血管分离等, 在实验课上多做这种实验, 留下充分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 在学生们进行实践的时候对于学生的不足加以提出并且要求学生进行改正, 长此以往就会慢慢的激发出学生们对于实验的兴趣, 提高学习质量。

2. 在实验课上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实验课上提出一个问题, 让学生们根据这个问题要求制定出一个实验方案, 学生们通过以前生理实验课上所学习到的实践知识和在理论课上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相结合, 独自制定一条自身认为最为合理的试验方法。最后由老师和班委进行评定, 选择出一个最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3. 采用边讨论边实践的教学方法, 可以锻炼学生们的思考思维能力。

举例来说, 在做血液凝固因素这个实验, 可以先要求学生们针对血液凝固这一点做出理论的分析, 再让学生根据这些因素进行实验, 对不合理的因素进行排除。学生这样边实验, 边讨论就可以顺利的获得该实验结果。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三、改变学校实验室的管理方式

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中学校的实验室一般都是封闭式管理的, 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在除了上课时间外没有任何机会到实验室进行实验, 也就没有办法对自己课下所想要了解的知识进行实践与探索。所以我们要改变实验室的管理方式, 把其从封闭式的管理转变成开放式的管理模式, 在工作日, 如果学生需要进入实验室进行实践, 不管是教学实验, 还是自身感兴趣的实验, 只要在学校登记就可以随时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生理知识的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

四、改变成绩考核标准

在传统的成绩考核标准中, 学校只注重于生理理论知识的考核, 而忽略了生理实验教学中的考核或者说是根本就没有实践科目的成绩, 最终就会导致学生们越来越忽视实验课的重要性。为了解决这一点, 我们就需要重新改变成绩考核标准, 增加生理学实验课的成绩比重。在实验课的考核中采取抽签的方式并且按照规定时间完成所抽到的题目, 这样为了通过考核, 学生们也会开始注重实验教学的内容。

结束语

生理实验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 其所具备的的价值越来越重要。为了让学生毕业后更好的适应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成为一个具有实用性的人才。学校必须要加强学生在校时期对于实验课教学的重视程度, 争取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良好结合。

参考文献

[1]廖琳玲, 王乐.浅谈生理实验教学改革[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01:85-86.

[2]聂根培.浅谈高职生理实验教学的改革[J].生物技术世界, 2014, 06:161-162.

开展路径 篇11

关键词:中职校;职业安全;职业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10-0055-02

中职校毕业生绝大多数将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目前很多企业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机制还不完善。在当前我国职场环境中,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劳动者的健康与安全存在着极大的隐患,生产中的职业危害因素有可能严重影响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劳动权利。如果劳动者不了解相关知识,就会对其本人、家庭、企业和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由此,对这部分即将进入职场的新生代产业工人——中职生开展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一、教学内容模块化

模块化思想起源于工业生产领域,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包括教育领域在内的各个技术领域。在课程改革中,模块化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模块化教学法以现场教学为主,以能力培训为核心,主要应用于专业课程教学中。在职业安全健康课程中推行模块化教学,可更好地融理论知识和体验行动于一体,适合中职学生,更便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学习,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笔者所在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安全健康教育时,设置了一些知识模块。

(一)法律法规安全健康模块

一般企业不会对职工进行系统的法律法规培训,更不会特别强调维权法规,相比较而言,学校法律教育会更加全面完善。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设置模块内容:从涉及校园安全健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法规,到涉及职业安全健康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工伤保险条例》等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具体而实用。

(二)心理健康模块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独生子女占绝大部分,许多学生在家长的过度保护下,缺乏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勇气,常表现出感情脆弱、心态不稳的不健康状态,有的甚至走向过于自信或过于自卑的两种极端。他们面临着适应学校生活环境和学习、经济、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一部分心理素质欠佳的人,容易在精神上产生变异,心理上发生扭曲,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刚走上工作岗位就精神失常的学生、跳楼的员工、猝死的白领等许多因心理不健康而产生的不正常行为,往往会引发安全事故。心理健康模块也是职业安全健康教育的重要模块。

(三)运动安全健康模块

随着中职生年龄的增加、好奇心的增强,有些学生喜欢参加一些冒险、激烈的体育运动,但在竞争性强甚至带有对抗性的体育活动中,往往会不慎引发校园伤害事故。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所以,需要加强运动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这样才能有好的身体素质,这是职业生涯成功的重要条件。

(四)职业规范安全健康模块

职业规范是职场必备要求和行为导向,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范。现代化生产中绝大多数的人身事故都是由于不规范操作造成的。因此,规范操作是减少事故、保障安全的必要条件,必须重视,在学校教育中就需要培养。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作为一名职业人,需要为自己、为企业,也为国家、为社会认真学习职业规范,为遵守职业规范而努力。另外还有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健康、逃生与急救等模块知识也是适合所有专业学习的职业安全健康知识。

另外,笔者所在学校还根据不同专业需要,特别设计了电力安全健康模块、药品安全健康模块、机械安全健康模块等等,并组织专业教师进行了课堂教学。

二、教师配置团队化

为更好完成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笔者所在学校专门成立了包括校级领导、中层干部、班主任、基础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在内的“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教育教学团队”。团队负责人参与了《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教材的编写,团队教师分别承担《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课程的部分教学工作。安全健康基础知识模块适合所有专业,由基础文化课教师完成,如德育教师、法律教师、心理教师等等;专业安全健康模块知识模块适应不同专业的需求,由专业课教师分别承担教学任务,使学校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更适应学校专业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

三、教育方式多样化

中职校教育方法应适合中职学生,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有多种方式,如笔者所在学校的心理咨询、法律网站都可辅助课堂教学。通过指导学生参加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相关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实施教学改革,并在实践活动中进行验证性研究,如逃生演习、安全隐患大检查等非常适合在中职校园进行。

中职校职业健康与安全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工作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没有什么现成的模式可套用,也没有多少相关的教学案例可供参考,一切都还在不断摸索之中。这就需要我们迎难而上,开辟出一条新的研究和实践道路,总结出新鲜经验,凝结成师生的集体智慧。

开展路径 篇12

1 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与不足

1.1 国外概况

美国在应对社会老龄化过程中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养老模式,主要分为生活自理型、生活协助型、特殊护理型、退休养老社区连续医疗型。 养老机构有护理人员2 4 小时值班,提供专业护理服务,辅助老年人完成洗澡、更衣、进食等日常行为,提供社交和娱乐活动,实现了 “ 安养- 乐活- 善终”[1]。 日本为有效解决日益严峻的社会老龄化问题,先后出台《老年人福利法》《老年人保健法》《介护保险法》等法律法规,为老年人获得福利、保健、保险等提供制度保障与法律支持,逐步形成在政府主导下社会及市场多方参与的多元化养老模式,包括老年公寓、康复保健机构、特别养护之家、疗养院、痴呆老年人生活小组、日间照料服务等[2]。澳大利亚养老服务分为院所照料(包括老年公寓和老年护理院)和社区照料。制定了严格的养老机构和工作人员准入制度,由卫生老年部监管各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设立老年照护评估组,对老年人进行医疗、护理、心理等多角度、全方位评估,进而判定老年人所需的照护类型;医疗机构医生定期上门为老年人体检,指导护理安全、合理用药等[3]。

1.2 国内概况

1999 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不断加快养老服务体系框架的构建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养老服务主要包括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其中机构养老包括福利院、 养老院、 托老所、 老年公寓、临终关怀医院等[4]。2006年提出“居家养老”;2008年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 ;2011年发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提出“将政府、家庭、社区、机构等多方主体有机结合,形成政府主导,以居家养老、 社区养老、 机构养老多种模式构成的养老服务体系,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2015年11月发布《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提出“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1.3 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不足之处

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养老服务体制不健全。我国现行养老机构主要由政府、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和传统家庭等单一机制参与,尚未形成集合优势,在经费、运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均存在短板。二是政策落实不到位。养老机构建设用地、设备配置、运营补贴、医护保障等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例如,老年人在养老机构产生的医疗费用不能享受医保报销。三是政府监管不到位。社会养老的准入、退出、监管机制及养老保险机制尚不完善,部分公办养老机构未能发挥其“保基本、兜底线”作用,部分民办养老机构游离于政策监管范围之外。四是专业人才缺乏。由于养老机构医疗护理人员岗位定性不明确、薪资待遇低、职业发展规划不完善,导致职业归属感和职业稳定性不强,专业人才匮乏,无法满足老年人对疾病诊治的实际需求。

2“医养结合”主要内容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是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最大化。其中“医”是指包括医疗服务、健康咨询、健康检查、疾病诊治、精神心理及临终关怀等,“养”则是包括生活照护、文化活动服务。

2.1 服务对象

“医养结合”的服务对象并非单指“需要中长期专业医疗服务、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而是全体老年人。对于慢病缠身的老年人,有学者建议将“医养结合”的护理对象分为四类:一是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或半自理者和家庭、社区卫生服务无法满足其需求者,如长期卧床、瘫痪或身体残疾的老年人;二是有医学指征、生活不能自理者和处于恢复期、需继续治疗及专业护理者,如长期置管、须频繁伤口换药的老年人;三是重症疾病(如癌症)晚期生活不能自理者,需要给予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四是认知障碍、生活不能自理者,如痴呆、老年精神病患者等[5]。

2.2 服务内容

“医养结合”主要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营养、心理等整体化服务。

2.2.1 医疗服务方面。老年人(特别是高龄、失能者)具有慢病长期治疗、发病时病情凶险的双重特点,所以日常慢病健康管理(包括康复治疗)和临时性急诊医疗服务是“医养结合”的关键。一旦发生急危重症险情,需要立即给予抢救,所以“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所提供的医疗服务须达到一定专业水准。

2.2.2 护理服务方面。老年慢性病患者接受“医养结合”养老后,再住院率明显降低,提示“医养结合”可通过专业化护理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6]。在日本,由专业的服务经理运用综合评价工具,为每位老年人提供最适合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护理服务[7]。

2.2.3 均衡营养方面。老年人营养不良问题较常见,常与痴呆症、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抑郁症、帕金森病等慢病并存。营养状况与老年人体重和死亡率正相关,所以养老机构应由专业营养师来监测和调整老年人的营养状况[8]。

2.2.4 心理服务方面。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多缘于无子女照顾、子女无力照顾、家庭关系不和睦等因素;加之多种慢病缠身,导致心理疾患的发病率上升,故“医养结合”要给予适宜的心理照护与人文关怀。

2.2.5 康复与健康教育。应由康复理疗师根据疾病特点为老年人制定个体化康复计划、配备康复器材并有计划安排训练,还可提供针灸、推拿、理疗等中医专业康复服务。健康教育重点在于常见病的诊断、治疗、用药、预防以及饮食对疾病的影响等健康知识宣教,增强老年人和护理员的健康意识,提高老年人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知,正视疾病,养成按时服药的习惯等[9,10]。

3 三级综合医院开展“医养结合”路径探析

2014年4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以“方便老年人,方便家属,打造预防、治疗、护理、康复、营养、 心理六位一体的医疗服务模式”为目标,与天津市龙福宫老年产业连锁机构的七家养老院开展了“医养结合”医疗服务合作。

3.1 具体路径

“医养结合”具体实施路径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联络渠道。双方各自建立医疗服务联络办公室,选派专人负责业务联络、医院优势学科宣传等事宜;在养老院张贴医院宣传内容,确保信息畅通、信誉互认。二是健康查体。医院负责新入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健康查体,由医院体检中心负责接待,按养老机构要求提供合理、全面的体检项目,并给予优惠政策。医院逐批对已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进行体检,建立健康档案。该档案逐步向电子化过渡,医院留复印件,养老机构留原件;该档案由体检中心和养老机构共同负责日常管理和电子数据传递,以便于在紧急情况下双方调阅使用。三是用药指导。在日常用药管理方面,本着老年人或其直系亲属(配偶、成年子女)自愿的原则,基于书面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由养老机构负责与医院沟通、制定日常用药方案及取药事宜,所产生的挂号费和药费按天津市医保现行政策执行。医院建立养老机构取药“绿色通道”,定期指导养老机构护理人员正确执行用药医嘱,特别是用药注意事项。医院定期(每半月至少一次)到养老机构各养老院开展巡诊活动,现场指导老年人用药、饮食、运动、康复、情绪调节等事宜。四是普通检查。养老机构老年人因行动不便需接受化验检查时,由养老机构负责采集血、尿、便等标本送至医院,其检查费按当地医保政策执行;医院负责及时将检查结果通知养老机构,其纸质报告归入健康档案备查。五是特殊诊疗。养老机构老年人需CT、核磁共振等大型设备检查及胃镜、肠镜、支气管镜等特殊检查操作时,由双方协商具体检查事宜,包括检查时间预约、交通、报告发送方式等方面,医院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检查。由于大型设备检查及特殊检查操作存在风险,需由老年人的直系亲属全程陪同,并充分告知其检查及用药风险,按医院规定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六是急症处置。养老机构遇有老年人突然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脑梗死、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急危重症情况时,养老机构在第一时间分别通知老年人直系亲属和医院,在老年人直系亲属同意至医院救治的前提下,由急救中心救护车(特殊情况下由医院安排救护车运送)及时将老年人送达医院,按照所患疾病病种收住相应专业科室。医院按照国家、天津市及医院现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诊疗规范及管理规定,及时向急症老年人提供最优化的诊疗服务。医院建立“救治绿色通道”,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向养老机构的急危重症老年人提供快捷、合理、有效的救治措施,杜绝出现无法住院治疗的情况。要求双方办公室人员密切关注、及时跟踪养老机构老年人进入医院后的诊疗效果,防止出现脱节现象,必要时指派专人全程陪同老年人就诊,做到无缝对接、及时高效、安全有保障。

3.2 体会与建议

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工作近两年来,定期选派不同学科专业的医学专家到养老院开展巡诊工作,现场指导医务人员和老年人合理用药、合理饮食等健康问题。天津电视台及报社多次宣传该“医养结合”模式合作项目,取得较好社会反响,并赢得驻地政府部门的认可。我国养老服务业起步较晚,在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化管理、政策支持等方面尚待完善。

为快速推动我国“医养结合”,建议从以下几点切入:一是管理方面,主要以政府为主导,制定行业标准,并履行监管职责,鼓励社会组织、行业协会、个人等多方参与管理;二是医疗方面,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结合,根据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给予不同级别护理服务;三是经费方面,养老与社会保险对接,为老年人解决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四是人才培养方面,重视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准,采取多种手段开展岗位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认证方可上岗。

总之,通过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借助医疗机构(特别是三级综合医院)的学科专业优势,能够弥补养老机构在医疗护理服务方面的短板和不足,有助于养老机构不断改进经营管理理念、思路与方法,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更加舒适、安全、和谐的养老环境,大大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指数,从而有利于我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既定目标。

摘要:回顾性分析了国内外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状况,指出了不足之处,提出“医养结合”主要内容。以某三级综合医院开展“医养结合”实践为例,探讨医院开展“医养结合”的具体路径,以期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养老服务目标。

关键词:养老服务业,医养结合,三级医院,养老机构

参考文献

[1]Gaszynska E,Szatko F,Godala M,et al.Oral health status,dental treatment needs,and barriers to dental care of elderly care home residents in Lodz,Poland[J].Clinical Interventions in Aging,2014,25(9):1637-1644.

[2]Martín-García S,Rodríguez Blá zquez C,Martí nez-Ló pez I.Comorbidity,health status,and quality of life in institutionalized older people with and without dementia[J].International Psychogeriatrics,2013,25(7):1077-1084.

[3]Matus-Lopez M,Cid Pedraza C.Building Long-Term Care Policies in Latin America:New Programs in Chil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Directors Associati on,2015,16(10):900-904.

[4]黄佳豪,孟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7(6):63-68.

[5]吴宏洛.论医疗保险制度设计对失能老年人的救助功能-基于医养结合长期照护模式的考察[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23-29.

[6]纪娇,王高玲.协同理念下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4,31(6):376-378.

[7]Ellis JM,Rawson H.Nurses' and personal care assistants'role in improving the relocation of older people into nursing homes[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15,24(13):2005-2013.

[8]Beck AM.Weight loss,mortality and associated potentially modifiable nutritional risk factors among nursing home residents--a Danish follow-up study[J].Journal of Nutrition Health&Aging,2015,19(1):96-101.

[9]Hazelhof TJ,Gerritsen DL,Schoonhoven L,et al."The educating nursing staff effectively(TENSE)study":design of a clus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BMC Nursing,2014,13(1):46-57.

上一篇: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下一篇:软起动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