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生产

2024-09-21

融合生产(精选12篇)

融合生产 篇1

新闻在本质上是一种信息。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媒介融合时代,情况依然如此。新兴的融合媒介崛起,其主要的表现就是信息的呈现方式呈“全媒体化”。但是,正如彭兰指出:“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除了要关注‘全媒体化’这一方向外,还必须关注另一个方向,那就是传媒业与受众关系的改写,以及由此带来的产品内涵与生产机制的变化”。

从传播的本质来说,所有的传播形式都应该是双向的。传播如果没有反馈,就不能完全实现传播的功能。但传统媒介提供给受众的回馈通道非常有限,传播者与受众的角色泾渭分明。传播者通常是指媒体及从业人员,传播什么信息,什么时间传播,以何种方式传播,都是由传者决定。而受众只是信息的接受者,处于传播活动的末端。在媒介融合时代,“受众”这一概念逐渐被“用户”取代,他们不仅是信息资源的消费者,也是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和提供者。

传媒越来越注重用户的意见、用户的反馈,注重创造渠道与用户进行互动。与传统媒体内容生产相比,由于传媒与用户关系的变化,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媒介内容生产呈现出以下特点:

1 内容传播的交互性

交互性成为融合媒介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这种交互,一方面体现为人与机器的交互,电脑以日益人性化的界面和交流方式实现与使用者的互动;另一方面,表现为人与人的交互,用户可以与其他用户进行实时交流。任何一台连接上网的电脑、手机都既是接收工具又是传播工具。

这种互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类是用户与信息的制作者互动,如节目剧情在播放中受到互动的影响,用户可以决定剧情的发展。如在网络游戏中,由游戏内容生产商提供一定的逻辑结构,由用户完成逻辑表达。

第二类是用户之间进行互动,如通过用户对剧情或对信息内容的讨论,形成新的信息。

第三类是用户向媒体机构或其他用户传播自己制作的信息。指用户个体即为一个独立的内容生产者,在连通的网络中将各自创造的信息内容通过网络传播出去,形成相互间的信息共享。这类互动是对传统内容生产的变革性颠覆,改变了一直以来的“点到面”的传播形态,生成了一种“点到点”的新型传播形态。

2 内容生产的针对性

传统媒介时代是“大众媒介时代”,把相同或类似的信息,毫无区别地传达给最大范围的受众。而少部分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因不能产生内容生产的规模效益而被媒介组织有意或无意地忽视。在媒介融合时代,由于两个原因,媒介组织开始更加注重特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一是个人需求差异化程度不断提升,特别是对于信息内容产品的需求更是呈现多样化。新媒介环境下用户面对的信息是海量的,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则形成了不同的细分市场,传播者把握住了这一点,对目标用户进行准确定位。值得注意的是,在新技术条件的支持下,产品的个性往往是由用户的选择来实现的。如用户可以实现在一个网页中融合不同来源的信息内容。如IPHONE用户可以在ITUNE商店里寻找各个不同的服务提供者提供的内容,在手机中组织起一个“个人门户”或者说“我的媒体”;二是长尾效应使媒介组织开发针对小众的内容产品变得有利可图。长尾效应理论认为,只要渠道足够大,非主流的、需求量小的商品销量也能和主流的、需求量大的商品销量相匹敌。在媒介领域,可理解为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非主流的新闻信息传播提供了足够多的传播渠道。因此,非主流的、关注度小的新闻信息能够与主流的、关注度大的新闻信息相匹敌。新媒体相对丰富的传播渠道和开放的传播空间,使其新闻信息传播呈现出与传统媒体相异的“长尾效应”,使媒介融合时代的媒体更加注重信息的针对性的生产。

2.1 基于用户数据库的针对性内容生产

进入媒介融合时代,伴随着新闻传媒争夺用户竞争的日趋激烈、媒介资源的增多,用户的选择余地大大增加。而且用户不像受众,他们不再是相互之间没有差别的整体,而是会因文化传统、教育背景、经济地位、社会声望、宗教信仰等的不同产生不同的信息需求。在新技术条件下,“内容”不再是单一的追求目标,媒体的信息产品需要把“内容”和“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这点,各媒介组织需要构建自己的用户数据库,针对用户数据户进行针对性的内容生产,制成不同的新闻信息产品,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内容和服务。

这种情况也改变了过去对于新闻信息只要求抢时效、求准确的编辑思路,编辑除了新闻价值的专业判断之外,还要考虑如何在多种载体上针对这些载体的不同用户重组、编制不同的新闻信息,包括选择不同的报道角度、采用不同的传播方式、运用不同的传播技术,去满足小众甚至个体的特殊需求的

2.2 基于媒体形式的针对性内容生产。

随着数字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的边界逐渐模糊,电信服务商和互联网服务商纷纷介入到传播终端的领域中,与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推出各种数字移动终端作为新闻内容的载体。因而媒介融合时代,借助多媒体技术,使得新闻内容生产必须针对不同的载体,进行针对性的生产。

媒介融合意味着各种媒体产品有了共同的平台基础,多种媒体的产品集中到一个共同的渠道有了可能,但这并不意味着媒介融合带来的是一个单调产品市场,丰富、多元和个性化的产品应该是媒介融合追求的目标。新闻传媒的内容生产将突破传统媒体载体间的限制,整合所有的媒介统一规划、资源共享,建立新的新闻采编流程。其基本流程就是集中力量采集新闻素材,再根据各自用户的接受特点进行加工,制成适合不同媒体形式的新闻产品,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传播给用户。

媒介组织需要提高信息产品的可重组性和再分发性。如网络技术可以帮助用户实现在一个画面中融合不同来源的信息内容。如IPHONE手机用户可以在ITUNE商店里寻找各个不同的服务提供者提供的内容,在手机中组织起一个“个人门户”或者说“我的媒体”。在新技术条件的支持下,产品的个性往往是由用户的选择来实现的。这不仅需要媒体自身是一个强大的平台,也需要媒体开发适合不同平台的产品。

3 内容生产的精益化

内容生产的精益化与前文中所论述的内容生产的针对性有联系,但侧重的角度有所不同,针对性主要是针对用户不同需求和不同媒体形式进行生产,而生产的精益化则涉及媒体的成本控制的问题。

精益化生产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的各方面最好的结果。与传统的大生产方式不同,其特色是“多品种”“小批量”。精益生产综合了大量生产与单件生产方式的优点,力求在大量生产中实现多品种和高质量产品的低成本生产。

那么,新媒体精益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标准化”。将内容拆解成“原子”形态,并以标准化的格式或样式存入数据库中,方便以后信息的提取和运用。比如,传统媒体这样一则消息“昨天早上6点多,杭州三墩绕城高速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运载圆木的大货车与一辆奥迪轿车相撞,事故造成了奥迪车驾驶员当场死亡,这名死者的身份为浙江大学副校长吴平。”作为新媒体的内容可以进行拆解,并以标准化格式存入数据库,时间是“2014-6-12,6:06”,地点是“浙江杭州三墩绕城高速”,人物姓名“吴平”,人物身份“浙江大学副校长”“奥迪驾驶员”,事件是“两车相撞”,事件双方是“运载圆木的大货车”和“奥迪轿车”,事件后果是“奥迪车驾驶员当场死亡”“大货车驾员受伤”。不同的信息原子可以组合出不同的信息模块,同一模块的内容可以纳入不同的专题。这个例子比较简单,但对于不同的内容,都可以做这样的尝试。

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最有可能实施精益化生产,新媒体的精益生产基础是技术支持,而不是内容革新。如何在精益化生产的同时实现内容的深度与个性化,还需业界在实践中探索。

摘要: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媒介融合时代,情况依然如此新兴的融合媒介崛起,其带来的最主要的是传媒业与受众关系的改变。这种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媒介与受众的关系,带来了媒介内容生产方面的不同特点。

关键词:内容生产,用户关系,针对性生产,精益化生产

融合生产 篇2

摘 要:以电视广告为主流的影视广告行业在近年来各种新媒体的冲击下,其黄金时代就快要过去。“限娱令”以及新媒体的加速成长,传统影视广告迫切需要新的广告形态、新的媒介终端来拓展其生产和应用领域,影视广告的跨媒体生产可以拓展新的内容形式、新的传播途径和新的用户人群,为影视广告行业带来新一轮的发展。

关键词:媒介融合;影视广告;跨媒体生产媒介融合对影视广告的影响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教授提出的,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主要指的是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研究,现在普遍认为,媒介融合是在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支撑下,各媒介呈现内容融合、终端融合、网络融合的大融合趋势。而媒介融合对传统的影视广告领域带来的影响有以下两个方面。(1)传统电视受众分流,电视广告投放份额呈逐年减少趋势。传统电视受众分流目前看来基本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来自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首先,传统电视固定时间、地点的收看方式满足不了越来越快节奏、碎片化阅读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其受众明显被新兴媒体分流。其次,外部新媒体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收看方式,互动化的内容形态,移动化的终端等顺应了都市生活形态变化,迎合了受众对内容自由化选择以及碎片化观看的需求。同时,随着三网融合、数字技术发展,IPTV,数字电视,互联网电视等智能终端普及,以及频道激增和用户付费习惯的形成,将使得付费购买内容成为常态,这将会带来传统电视收视的分散。而影视广告可能更多次地被跳过或高速搜索过,几乎呈垄断状态的广告媒体将变得对广告商失去吸引力。此外,电视广告的投放为非精准投放,无法满足部分品牌精准投放的要求。而新媒体的个性化、分众化和互动化传播以及大量的数据搜集和分析,可以带来广告的精准投放、广告受众的地位和广告投放的效果明显增强,因此,转投新媒体广告的企业越来越多。正是这种新媒体的出现,从而分流了传统媒体受众,造成电视台节目收视率下降,同时,吸引了广告主,造成传统影视广告总体上呈逐年萎缩和下降的态势。(2)新媒体发展和媒介融合给影视广告带来新的业务领域。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改变着人类生活形态与行为方式,更孕育着巨大的投资价值,成为全球资本新的投资热点。虽然新媒体的发展给电视媒体以及传统电视广告带来了挑战,但同时也为传统影视广告延伸业务范围、改变业务内容提供了新的机遇。新旧媒介的不断深入融合,促成了传播技术的融合和新媒体的催生,促进了产品内容的整合,同时,媒介融合也是各类媒介组织机构间的重新整合和相关产业的联合。通过整合使稀缺的媒体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被重新包装的媒介内容,也将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供给不同受众更加适合的信息。

影视广告跨媒体生产的几种形式

(1)网络视频植入广告与“广告连续剧”并存。显性广告投放价格的上涨以及“广告限播令”的出台,使植入营销越发受到广告主的肯定和青睐,其发展空间也逐渐广阔。无论电视剧还是网络视频,植入式广告已经开始无孔不入的渗透进来,我们从电视节目、影视剧中很容易发现植入式广告的身影。网络视频植入式广告利用网络的开放性、高效传播性以及植入式广告的隐蔽性,来实现广告信息潜移默化的传达。其主要通过各类门户网站或视频网站发起活动、自制网络剧等来实现广告的植入。例如,酷6网推出的UGA模式,其借助于视频网站这个平台建立起广告主与用户之间的联系,通过用户制作带有广告主产品的视频进行传播,以达到宣传的目的,从而实现用户、广告主、视频网站三方的共赢。在电视剧中植入广告也是如今比较常态的做法。当然,巧妙而合适的植入既能够达到商业广告传达的目的,也不至于让观众特别的反感。作为“广告连续剧”的开山鼻祖,《丑女无敌》是2008年湖南卫视节目和广告互动的典范。这部当年特制的新形态电视剧,除了内容外,观众反应的热点竟然是剧中被反复植入的广告,以至于本剧导演发出了“观众的争议声越大,广告商越能达到目的”这样的声音。而2013年热播电视剧《咱们结婚吧》有网友统计发现全剧共有49个植入广告,片尾的鸣谢单位有近80个。再如《杜拉拉升职记》中的智联招聘、屈臣氏、兴业银行、卡地亚手表、益达口香糖、德芙等;《男人帮》中的汇源、特仑苏、360杀毒、中天通讯、肯德基、京东商城等等在电视剧中隐性或强制置入的广告比比皆是。《新闺蜜时代》中也到处是三星手机、凯迪拉克、平安银行的身影。无论是网络视频植入广告还是电视剧中植入广告,现如今已经是不可逆的一种趋势,也是传统显性广告的另外一种出路。利用好网络视频、网络电视台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一系列的广告营销活动也是如今广告主比较合理的一种选择。(2)电影与广告并存。这里的电影与广告并存是指近几年比较流行的微电影广告这种形式,它完全是为企业和产品特制的一种影视营销方式。这点与影视剧植入广告在本质上是相同,只不过它没有采用显性广告生硬的宣传方式,而是采用了一种更加柔和的电影表现手法。其增加了广告信息的故事性,能够更深入地实现品牌形象、理念的渗透和推广,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品牌。它的本质依旧是广告,具有商业性和目的性。从最早的《老男孩》到《父亲和我》,每部微电影背后都有既定的产品或品牌。目前,主流的微电影广告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由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等组织筹划,寻求企业品牌的合作,然后召集创作人员拍摄得作品,如《11度青春》《4夜奇谭》;另一类则是由广告主直接发起,按照自身需求量身定制,如凯迪拉克的《一触即发》《66号公路》,佳能的《看球记》等。如今,越来越多的微电影展现在网民眼前,各种微电影栏目、微电影频道也开始运作,“微电影整合营销”这种模式已经逐渐普及并不断被广告主接受。其凭借强大的互联网传播平台和深入的交互性以及优越的表现形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成为备受业界关注的广告营销新阵地。(3)移动、户外媒体等延展影视广告的生产领域。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新兴媒体集移动性、交互性、娱乐性、即时反馈等特点,进入3G时代,手机更是发展为集通信、视频娱乐、互联网应用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媒体掌上终端,且手机用户数量不断上升,是不容忽视的一种新的广告发布媒体。无论图文广告、音视频广告还是互动广告都可以在3G时代的手机广告中得到实现。而且,可以通过掌握手机用户的年龄、职业、爱好等特征,创作出不同的适合各类人群的广告表现形式,这种“精准投放、精细渠道、即时传达、互动传播等”新媒体广告,有着传统“粗放式广撒网、强制覆盖”的影视广告无法比拟的优势。此外,各种户外、公交媒体不断介入人们生活、工作的过程中,其强烈的可视性和碎片化的海量传达塑造了其独特而时尚的媒介价值。户外媒体广告充分利用人们生活休闲等间歇,同时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对于特定的区域、时间、场所的定制化广告传播,从而能够大大增强其影响力和接触率。因此,拓展影视广告在手机、户外等新兴媒体领域的广告也是其未来发展最广阔的市场空间。

结论

在这个人人都是麦克风、你我都是传播者的自媒体时代,传媒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传播的交互性、自主性明显增强。传统影视广告必须突破电视媒介这一单一的传播渠道和表现形式,充分融合到网络、移动、数字的新兴媒体领域并精化其内容、拓展其形式、延展其终端才能继续保持其广告市场大赢家的地位不动摇。

参考文献:

融合生产 篇3

关键词:企业文化;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5-16-3

1 “文化强企”的战略思考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所创造的带有该企业特征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渗透于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决定了企业战略的规划、管理制度的建立、员工行为的规范等,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是企业永葆竞争优势的源泉。可以说,抓企业文化就是抓生产、抓管理、抓效益、抓发展。

在日常管理中,我们经常看到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管理之间不能相互融合,甚至造成冲突,进而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文化只有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才能展现出它的强大生命力,才能解决企业文化与实际工作“两张皮”现象。

企业要积极推进“文化强企”战略,树立“用文化管企”、“以文化兴企”的理念,通过营造和培养优秀的企业文化,应用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实现各种管理要素的有效组合,增强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和渗透作用,使其深植于每个企业员工的心里,打造出“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建设出包括制度文化、安全文化、质量文化、创新文化、风险管理文化、法治文化等在内的坚强文化堡垒,有效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管理深度融合的意义

企业文化建设关系到企业的经营理念、宗旨以及员工价值观等各个方面,只有把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管理深处,充分发挥文化引领和促进作用,企业的生存、发展才会有真正地把握,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更具有竞争优势。

2.1 有利于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效益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企业快速发展的步伐,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目标很难实现。只有建设节约型企业文化,从根本上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引导全部员工参与到节约的管理上来,充分发挥企业各个要素的个体功能,形成整体合力,推动企业管理模式和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2.2 有利于促进生产安全和提升产品质量

当前有的企业存在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有严格的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员工对制度却熟视无睹,违章作业屡见不鲜,产品质量屡出纰漏,究其原因是企业安全质量文化基础不牢固。如果说制度的约束对安全质量工作的影响是外在的、冰冷的、强制执行的、被动意义上的,那么安全质量文化的作用则是内在的、温和的、潜移默化的、主动意义上的。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安全文化和质量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和动力。它能够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安全质量意识和约束安全质量行为,并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安全质量管理机制,从而促进生产安全和提升产品质量。

2.3 有利于预防和控制企业的管理风险

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面临着诸多风险,如政策风险、投资风险、自然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如果不加以重视和及时规避,一旦风险出现,就势必会影响企业的日常管理和良性发展。就我国企业的目前现状来看,许多企业领导往往只注重效益和利润增长,而忽视了对风险的预防,这明显是存在严重隐患的。因此,正确认识风险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有效规避和控制风险,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是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通过培育良好的企业风险管理文化,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完善企业治理、加强内部控制和合规经营,在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严格执行风险管理流程,将企业面临的风险转化为企业的发展机遇,为实现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4 有利于促进企业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

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已经“走出去”发展,扩大海外投资、生产与经营规模,文化差异对于跨国企业的挑战是非常突出的。这是因为,跨国企业面临的是与中国文化有差异的异国文化,它所导致的员工价值观、态度和行为,会给企业管理带来巨大挑战。因此,重视国际化经营中的跨文化管理,建立交叉开放的文化理念,成为影响跨国公司成败与否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跨文化管理将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员工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关系,在两种文化的结合点上寻求和创立一种双方都能认同和接纳的、能够发挥两种文化优势的管理模式,从而促进企业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

3 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管理深度融合的思考和建议

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很强的战略性与协同性,为了将企业文化建设深度融入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其在基础管理与改革发展中的强大生命力,本人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两者的深度融合:

3.1 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体系

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人的管理,人是生产经营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文化建设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规范行为准则时,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体系。

3.1.1 建立员工参与文化体系

尊重员工、关心员工,着重挖掘员工的资质和潜能,让他们意识到企业对自己的重视和关怀,在实践中接受并履行自己所认同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和形式,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帮助员工养成自觉参与、乐于参与企业管理的良好习惯,鼓励他们提出对生产经营管理的合理化建议,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理解和依赖。

3.1.2 建立宣传教育文化体系

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和思想动态分析,促进广大员工统一思想、主动作为,为企业改革发展凝聚强大合力。大力宣传企业文化对于助力生产经营,改善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知名度和诚信度、提高经济效益的重大作用,在全体员工中形成内在的动力。及时传播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让员工明白自己的任务是什么,该做什么,不改做什么,不断增强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精准选取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先进典型、讲好企业文化故事,引导广大员工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

3.1.3 建立科学的培训文化体系

企业要充分认识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对员工培训方式、理念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不断地创新,调动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感受到企业的培训文化氛围,增强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促进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把提高员工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加强跨国企业员工的培训,内容包括对文化的认识、对文化敏感性的训练、语言学习、地方环境模拟等,促进每位员工对不同文化环境的适应性,推动不同文化间的协调与融合,助推企业“国际化”战略发展。

3.2 建设刚柔相济的企业制度文化

规章制度具有刚性的特点,它没有考虑人的自身知识技能、体能因素,以及生产需要和发展需求。而企业制度文化具有柔性管理的特点,它力图通过情感、民主、利益和文化等管理形式,激发人的自身潜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利益目标。所以,在企业规章制度建设中,将规章制度与企业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发挥出规章制度的功能与作用,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一方面,要以贯彻落实依法治企为要求,以企业文化新理念为导向,修订完善现有管理制度,确保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需求协调一致,相辅相成。企业制度的建立需要全员的共同参与,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要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另一方面,要推动制度文化落地,确保核心理念变成员工的自觉行为。企业管理制度一经正式推行,企业中的每位员工都要照章行事,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执行没有例外。否则,制度就会缺乏权威性、严肃性,变得苍白无力。要把制度文化理念落实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渗透到每位员工的岗位工作中,以文化力提升执行力、竞争力。反之,如果企业制度建设脱离于实际工作之外,与文化相背离,就会大大降低制度的执行力,受到企业员工的抵制,阻碍企业的发展。

3.3 建设科学的企业专项文化

3.3.1 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企业要加强“以人为本,我要安全”的安全文化建设,以文化管理推进安全管理,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要深入推进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按“谁主管、谁负责”、“一岗双责”、“管业务必须管理安全”、“党政同责”的要求,细化各岗位的安全职责,推进岗位工作职责与安全职责相融合。要按照管理制度化、现场目视化、施工标准化、考核规范化的“四化”要求,规范全员安全行为,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充分发挥安全文化的导向和引领作用,用先进的安全文化影响人、塑造人,营造“我要安全”的良好氛围、安全行为及物态环境。要建立安全事务参与机制,领导率先垂范,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实现安全事务全员充分参与的安全管理。

3.3.2 质量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企业要做到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不仅要加强自身硬件的建设,更要建立起一种诚信、负责的企业质量文化。要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建立质量激烈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参与质量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全员质量教育,强化全面质量管理,从而降低企业成本、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为企业持续发展注入活动、增强动力。对于重点岗位的质量管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建立从产品设计到售后服务全过程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机制,通过流程的标准化抓好工作质量,严格管理,层层把关,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要围绕生产中遇到的难题进行攻关,从设计优化、工艺改进、增收节支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活动,推动企业质量管理有效运行,为生产优质产品奠定坚实基础。

3.3.3 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保障

一是强化风险意识,提升风险管理理念文化。强化对风险认识的文化导向,提高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逐步形成全体员工统一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操作标准,并内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形成风险管理的良好氛围。二是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规范风险管理制度文化。要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各流程、环节的风险点,借鉴国内外知名企业先进的、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制定风险控制策略和措施,并引入到企业管理制度建设中,形成统一规范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为风险防范构建制度屏障。三是实施全流程风险管理监控,构筑风险管理行为文化。建立有效的全流程内控管理机制,制定每一项生产经营管理操作规程,针对不同的操作规程实施差别化的风险管理,规范和推动生产经营各项业务的发展。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风险管理水平。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广泛地采集所需要的大量风险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充分的加工、分析,以辅助风险管理决策,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3.4 培育新时代企业创新文化

处在转型经济下的中国企业不仅缺乏技术优势、管理能力和国际经营的经验,还面临着快速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传统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已经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必须在企业和员工之间营造创新文化的氛围,以创新文化的新理念、新思维,引导员工价值观念的不断转变和更新,引导企业发展观念和决策思维的创新,以创新理论指导企业发展的实践,不断提升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和水平。

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培养企业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员工的学习意识,开阔创新思维,掌握创新方法,勇于创新实践,从而提高创新效率。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打破单一的经营模式格局,实现资源由分散到集中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如,发展“互联网+”产业,拓宽发展新途径,形成发展新动能。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大趋势,实现企业管理机制模式的创新与转变。如,创新成本控制机制,充分挖掘降本增效的潜力,有效地提升企业经营的效能;创新薪酬分配和劳动用工机制,有效地优化人力资源的科学配置。要注重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相结合,实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双轮”驱动,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3.5 塑造绩效导向的企业文化

在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中普遍存在两种文化:一种是“老好人”文化,领导在做绩效考核时带有情感上的主观评价,考评结果无法对员工造成正面有效的改进作用。另一种是“重资历、轻能力”的文化,对老员工的绩效评价带有照顾的性质,这对高绩效员工尤其是青年员工的积极性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导致企业人才严重流失。因此,一个企业要想绩效管理体系得到有效运行,必须塑造一种绩效导向的企业文化。

新时代企业要建立“用人不唯学历重能力,不唯资历重业绩,一切凭业绩说话”的绩效考核文化,在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上,要形成一套规范的标准和流程,不以某位领导的主观判断来决定人员的录用,而是在对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要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在赛马中识别好马,不能以员工工作时间长短和学历高低为标准,而要以员工在工作中创造出的业绩,为企业发展做出的贡献为依据。要有"小马拉大车"的人才管理思路,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在提高中去应对工作的压力和挑战。

总而言之,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规划过程,必须遵循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循序渐进,必须随着企业战略理论和经营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调整。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要结合自身特点,对企业文化进行提炼和优化,发挥好导向功能和渗透作用,从而推动企业生产能力、管理水平和效率效益的不断提升,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参 考 文 献

[1] 杨影辉.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结合探析[J].中国市场,2014(37):118-120.

[2] 薛佳奇,刘益.转型经济下中国企业的创新文化对国际化的影响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2):62-65.

融合生产 篇4

不仅如此,秦始皇的第七项信息化手段——修建长城,不仅没有帮助建立极权秩序,反而多次成为游牧民族的超级信息体,一直影响着中原王朝。事实上,长城并不是秦始皇所修建,只是秦始皇将数段长城连成一片,而就是这“连成一片”,让中原王朝从此数度遭殃。按其本意,长城的烽火台、烽火、驿站、驰道构成的信息化手段是确保秦始皇万世基业长治久安的策略,然而,正是这连成一片的长城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按照地质学家和农学家计算,北部游牧民族在每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的时候,都以放牧为生,中原的农耕百姓与游牧民族相安无事,而每当年降水量低于400毫米的时候,草原退化,强悍的游牧民族就会过来抢,而当降水量恢复之后,游牧民族又会回到草原,周而复始。原来的长城,就是战国时期的平均400毫米降水线。但之所以没有形成很强大的游牧民族,是因为长城没有连成一片,在长城的间隙,抢劫的游牧民族可以进入中原,且容易得手,而容易得手的游牧民族就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因为没有长城的阻拦,无法聚集在一起,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然而,长城被连成一片后,游牧民族总是在灾年被堵在长城之下,于是首先自相残杀,然后产生英雄,最后聚集在一起,一举歼灭中原。

秦始皇的极权秩序并不是特例。1533年,西班牙殖民者发现了印加帝国,便拿着枪对印加帝国的皇帝说:“要么给我黄金,要么给我命。”结果给出了黄金的皇帝,也没能保住命。这个时候,西班牙殖民者无论从人数上还是从军力上,都根本无法和庞大的印加帝国抗衡,然而,靠极权秩序建立的印加军队失去了单向信息发号施令的皇帝,从而瞬间被灭掉。

灭掉印加帝国的西班牙殖民者和后续的殖民者,却无法剿灭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阿帕奇部落。阿帕奇部落与印加帝国不同的是,根本没有皇帝,并建立了一种类似中国游牧部落的有机的秩序。后来,阿帕奇部落最终被打败,原因是殖民者在其内部扶持了一个极权秩序,这不仅被殖民者认可,也被阿帕奇部落认可,最终导致被灭。

●极权秩序与有机秩序

十年前有一本很畅销的书,叫《海星模式》,就是讲上面的故事。按照《海星模式》中的说法,极权秩序是非常不稳定的,而海星组织却是异常稳定和有机的。秦始皇构建的信息由上至下的单向或者双向传递模式,有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一旦中间产生断裂,就是灾难性的。

按照今天信息传播的视野,建立起信息垄断的逻辑组织的同时,也会被信息丧失所困扰。而在一个信息全透明的组织体内,如果一旦建立起有机的秩序,将是很难被灭绝的。这与海星组织相类似,网状组织、球队型组织、信息扁平化都不断被发现和研究。例如,在奥运会中,我国队员的表现就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凡是隔着网的运动(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团队的成绩都还不错;而那些不隔着网(足球、篮球等)的团体运动就不是很好。事实上,这不仅仅是体能和战术问题,更多的是一种信息文化问题,习惯于极权秩序的中国人,怎样能在全息和瞬间变化的局势中建立配合呢?谁说了算呢?这不是技术能解释的。在瞬息万变的赛场上,全息透明的信息、直接的信息表达与游牧文化更加类似,而接受着原产于农耕的等级文化的中国队员在面对信息时的第一反应是善意与否、合适与否、越位与否,很难组织成为有机的秩序。

●信息集中、权力下放

“信息化就是一把手工程”,这是我在硕士、博士期间经常听到的一个信息化建设的金科玉律。按照这个模板,很多传统的极权体制,在试图建立起有序的集权信息化秩序时,却很难成功。薛华成教授提出的“信息集中、权力下放”,是在极权秩序下信息传递较好的一种信息哲学。按照这种哲学,信息集中和权力下放互为因果,信息集中是权力下放的保证,权力下放是信息集中的前提。信息集中就是尽可能地减少信息流程而将重点聚焦在数据层,而权力下放就是尽可能地发挥个体的积极性。

事实上,明朝基本上实现了“信息集中、权力下放”,也将极权秩序发展到了极致。所有领土的太守、巡抚构成互为制约的通知架构,东厂、西厂又构成自下而上的特务机构,一个太监可以横行一时却无法造反,草民也可以将贪官送到京城。

●消费者即生产者

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在《财富的革命》一书中,强调了一个概念:PROSUMER(消费者即生产者)。按照书中的未来世界,PROSUMER由彻底的Prosumers、改造玩家、见多识广的消费者、个性化定制者构成。然而,现实比想象走得更快,我们今天在淘宝上买东西并评价,在携程上买机票并将信息输入系统,甚至我写的文章到处找不到而网上比我自己的电脑还全。我们自己在生产信息的同时,也成为信息的消费者。

2015年QQ用户超过6亿,而如今微信用户数量更高,每一个网络节点的消费者,都使用一个手机与世界相连,他们既是信息的消费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人们在一个巨大的、没有等级的信息空间中,构成了一种有机的秩序,这种秩序将各种志愿者构成一个个信息生命体。在生命体中,会产生各种思潮,来无影去无踪,没有领导,也没有皇帝,除了巨大的导向问题,甚至找不到元凶: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即像被逼到长城脚下的游牧民族,大家信息透明、过剩、压力极大、没有任何等级、充满了英雄崇拜,又像足球场上的队员,没人告诉你谁是一把手,也没有一把手,但却可以建立一种有机的秩序。

有一种东西,中国人称其为“太岁”,科学家称其为“超级有机体”,不是植物,不是动物,也不像传统的菌群,但是摸上去软乎乎,具有生长的特征且生命期特长。目前,网络空间太岁已经形成。你既不能对他善意、也不能对它恶意,很难说它是好的,或是坏的,就是不能忽视它的存在。

●回归教育

说到这里,一直没有谈到教育,而传统的教育难道不像极权建立起来的秩序吗?无数校长将自己打扮成皇帝,试图建立起自己的教育王国。然而,时代变了,互联网学习更像打一场没有隔着网的比赛,赛场只有球员,没有队长,每个球员都是信息的生产者,也是信息的消费者,教练可以指导球员,却并不能冲进赛场比赛。

美国有一个网站,也是一个留学机构(ZINCH),每年会发布每个大学的SAT录取分数、录取政策(如左图),申请的学生将自己的数据输入网站,便能够得到一个自己录取可能性的信息。事实上,这是一个数据生产融合数据消费的例子。大量的学生将自己的各种各样的表现输入系统:SAT、GPA、志愿者、TOFEL、班级排名和申报信息。这事实上就生产了一个样本数据。

数据生产者主导数据消费的时代,招生官也没有网站的数据准确。招生如此,教育也是如此,最近,在线教育的教师月入数万、数十万的现象再次提醒我们,这不是有偿家教那么简单,学习的数据消费者已经有效地构造了一个有机秩序,这是市场的力量,千百年来构成的等级秩序的长城正在垮塌,这次不是“孟姜女哭塌的”,是教育长城外聚集的“游牧教师”形成了组织,具有了英雄,即将要冲击“中原”了。

融合生产 篇5

在当前推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两个“一以贯之”和“四个坚持”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创新探索党建经营深化融合的新路径,推动融合工作真正落实落地,实现从“有形”向“有效”的根本突破,仍然是需要持续研究和深化探索的现实课题。

推进深化融合的重要意义

国有企业实施党建经营深化融合,有利于发挥国有企业独特政治优势,将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发展动能,有力推动国有企业在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推进深化融合是加强党对国有企业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

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是必须坚持的重大政治原则,无论国有企业改革如何深化、体制机制如何调整、治理体系和管理模式如何优化,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决不能有任何动摇,党的建设决不能丝毫放松。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把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健全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强化和落实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决定权、把关权和监督权,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的领导地位。

(二)推进深化融合是加强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

全面从严治党是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重要政治责任,保持国有企业的政治本色必然要求把全面从严治党责任

落到实处。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要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作为应尽之责、分内之事,自觉融入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之中,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全

面从严治党,必须要与加强内部管理、从严治企相结合,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全面加强企业内控风险管理,大力开展专项整治和管理提升,促使国有企业合规运营、干部员工廉洁从业。

(三)推进深化融合是发挥国有企业政治优势的必然要求。

党建工作是国有企业政治优势之所在,要发挥党建工作强根固魂的作用,将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组织保障作用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生产经营的强大动力。正确把握好“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这个根本问题,紧紧依靠职工群众这一根本力量,充分运用党的各种优势,通过深化融合更好地凝聚发展共识、集聚各方力量,形成赢得激烈市场竞争的发展优势。

(四)推进深化融合是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党建和业务是一个有机整体,目标一致,不可分离,都是为了促进国有企业发展。党建工作要把服务生产经营、提高经营效益、促进企业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密结合改革发展大局和生产经营中心开展党建工作。国企党建绝非

“虚功”,只要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通过深化融合将党建工作的“软实力”转化为企业改革发展的“硬支撑”,有力推动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前深化融合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的实践充分表明“融合出领导力、融合出凝聚力、融合出生产力、融合出竞争力”,基本上从思想观念上解决了“为什么融”的问题,并围绕“融什么”“怎么融”从制度设计、组织建设、载体创新、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但从近几年国有企业巡视巡察和党建考核发现的问题来看,有的基层单位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在“有形、有神、有效”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一)在“有形”上执行落实尚有不到位现象。

主要表现在有的理论学习不同程度上存在“不深”“不透”的问题,传达学习文件多、结合业务实际开专题研讨和互动交流少,存在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建基础性工作不到位的现象;有的为抓党建而抓党建,照搬照抄、上下一般粗的现象依然存在,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开展特色工作较少,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较多;有的事务性工作、程序化内容过多,形式化过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困扰基层。

(二)在“有神”上形神兼备还不够自然。

主要表现在有的对主责主业了解不深、对中心工作把握不到位,导致契合点、切入点找得还不够精准;有的党建载体存在口号化、概念化、空心化的现象,没有从服务业务发展、促进生产经营的视角出发,党建活动主题不够鲜明、内涵还不够深刻,在形式上生动活泼不够、吸引力不足。这也反映出有的党务干部抓党建融合的能力不强,不善于从党建引领、推动业务发展的角度思考和谋划工作,不善于结合实际创新工作载体,在一定程度存在为

“融合”而“融合”的现象。

(三)在“有效”上作用效能发挥不充分不明显。

主要表现在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的深度不够,党建工作政治优势未能有效发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不明显,党建特色品牌效应和长远带动作用发挥得不充分。同时,党建融合成效的考核评价机制还不成熟,较难评价党建工作对生产经营的推动促进作用,党建考核评价关注台账和留痕相对较多,在精准有效上还有差距。

推进深化融合的新路径

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化融合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长期性工作,重在落实落地取得实效。在推进深化融合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注重实效的原则,既要注重顶层设计,从“目标管理、工作运行、考核评价”等方面,明确党建融合工作的制度指引和推进路径,更要注重基层首创,充分发挥基层活力和创造力做到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努力实现从“有形”向“有效”的根本突破,将党建成效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重点在“四个着力”上下功夫、求实效。

(一)着力在强根固魂上深化融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保障作用。

一是要展现国有企业的政治担当。要紧紧围绕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发展、推进转型升级、加强科技创新、促进提质增效等企业中心工作来推进党建融合工作,在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中展现担当作为。二是要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结合全面从严管企治企,在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中融入党风廉政建设,建设企业合规文化,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内控及职能部门监督等多种监督贯通融合的大监督格局,为生产经营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三是要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落实国企好干部标准,发挥好党组织对选人用人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建设一支以企业家为龙头,覆盖经营管理、科技创新、技能技术等各方面符合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四是要注重国有企业文化价值体系建设。发挥思想引领作用,注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构建国有企业对党忠诚、担当尽责、强企报国、奉献社会的价值体系,凝聚全体干部员工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磅礴力量。

(二)着力在两个“一以贯之”上深化融合。

以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为核心,党建工作全面嵌入企业管理各环节。两个“一以贯之”和“党建进章程”要求党建工作从领导体制、运行机制、制度规范、工作考核等方面嵌入公司治理。各级党组织在履职、行权、担责上有话语权,就能够为党建深化融合创造有利的条件。一要坚持党建“进治理

”,理顺党委和董事会、经理层等治理主体的关系,健全完善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突出党委全面领导,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二要坚持党建“进前置”,明晰职权,梳理完善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健全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促进党建与决策管理有效衔接,把党的领导组织化、制度化和具体化。三要坚持党建“到基层”,创新活力在于基层,执行力量在于基层,党支部是推进党建深化融合的重要实施主体,要大抓基层、打通最后一公里,注重与“支部标准化建设”有效衔接,发扬基层首创精神将基层活力和创造力体现在工作实效上,切实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四要坚持党建“到岗位”,落实到党员干部本职岗位上,党员干部自觉亮身份、做模范,亮承诺、展作为,按照“党性强、能力足、落实好、作风优”要求,在履职尽责和攻坚克难中奋勇争先、担当作为。

(三)着力在载体建设和行动落实上深化融合,以打造“融合”载体品牌为发力点,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同部署、同落实。

一是话语体系要融入,找准“融”的出发点。按照“生产经营出题、党建工作破题”的思路,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形成一致的话语体系,在目标管理上同谋划、同部署,在行动落实上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动员和集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形成“同耕一块田、同唱一台戏”的工作局面。二是行动落实要融入,找准“融”的发力点。找准契合点和切入点才能保证融合深度和融合效果,在契合点、切入点的选择上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围绕提质增效、市场开拓、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安全生产等中心工作找准融合发力点,鼓励基层紧紧结合业务实际开展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推进

“党建+”模式,使党建工作有依托、有抓手,让党建工作成为看得见的生产力。同时要注重总结提炼,建立实践样本,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融合党建工作方法,发挥融合党建品牌示范效应,以点带面推动党建质量全面提升。三是发展创新要融入,找准“融”的创新点。国企党建要围绕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规范治理、管理提升、技术创新等带来的新变化,创造性地把党中央的最新要求融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之中。比如要利用好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化手段,加大“数字党建”建设力度,用好“学习强国”等党建网络平台,运用现场学习和“互联网+”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建活动。四是担当作为要融入,找准“融”的落脚点。要明确各级党组织、党组织书记和广大党员主体责任,特别是要抓住各级党组织书记和领导班子成员,建立主体责任清单和党建任务清单,建立“书记项目”书记领衔领办的责任机制,压实“融合”主体责任,督促各级党组织、书记和党员将党建工作责任和生产经营责任一起扛在肩上、落实到工作中;要抓住党务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在党务干部选优配强上下功夫,推动党务干部与生产经营干部轮岗交流,在提高党建“融合”能力上下功夫,推动党务干部提高围绕党建抓业务的能力,生产经营干部提高围绕业务抓党建的能力,培养既懂党建、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逐步实现党务干部与生产经营干部融合共进。

(四)着力在考核评价上深化融合,以责任落实为关键,构建党建深化融合的长效机制。

推进深化融合要用好党建责任制考核评价这个指挥棒,推动形成闭环管理,激发融合内生动力,构建深化融合长效机制。

融合生产 篇6

[关键词] 媒介融合 数字出版 柔性框架 融合悖论

[中图分类号] G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6) 01-0005-05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dia evolution,media integration,which is Internet-based, aggregates all media function through erasing boundaries between media,and then vaious media can exist and merge with each other. This phenomena shows that digital publishing goes beyond the limit of medium and content carrier, presenting obvious flexible features. Howeve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dia integration parodox and negtive effects,digital publishing’s transformation will inevitably goes into differential paths, and we should also be warned against the emergence of digital material homogenization, which is a refection of digital publishing’s flexible features.

[Key words] Media integration Digital publishing Flexible framework Integration paradox

共生同存、多维融合的媒介生态环境,使数字出版内容的生产与传播进入全开放、无边界、超时空的发展新阶段,在内容生产和形态呈现上体现了柔性框架特征。然而以媒介融合悖论和媒介融合负面效应为背景环境,从柔性品质视角来审视数字内容出版,其转型路径该如何选择,内容品质又该如何保证和提升,值得探讨和思索。

1 媒介融合与数字出版的内容本质属性回归

媒介融合最早由美国学者伊契尔·索勒·普尔( Ithiel DeSola Pool)1983年提出,具体是指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组成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1]。从广义层面看,媒介融合是针对媒介产业分化而言的,旨在推进一切分化的媒介形态及其相关的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汇聚和融合。而狭义层面看,媒介融合指不同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新的媒介形态。因此,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纳齐森(Andrew Nachison)认为媒介融合将会形成纸质媒介、广播媒介、电视媒介和网络媒介及其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合作和联盟 [2]。

数字出版是内容出版与数字技术和数字媒介的深度融合。随着跨媒体技术和各种智能移动终端的飞速发展,书、报、刊、广播、电视、电影、动画、游戏的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从狭义的媒介融合视角看,当前几乎所有传统媒介形态的传播特性都被打破和重新聚合,并被接纳或嫁接到互联网或手机等新媒介上[3]。媒介融合的本质就是推动信息和内容传播的介质形态跨越,正是因为跨越了介质形态,对于数字出版而言,其本质不仅是生产基于某一介质的产品,而是生产内容。在国外,数字出版并没有具体的定义,通常是以“数字内容管理”(digital content management)或“数字内容产业”(digital content industry)的形式出现。因此,从媒介进化角度看,由于数字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数字内容传播媒介和载体必将随之不断革新,数字出版也将脱离以技术、传播介质或载体来界定和描述,从而处于不断更新和代谢的现状,回归内容出版的本质。

2 媒介融合视域下数字出版内容生产的柔性框架特征

关于柔性的研究最早出现在柔性制造系统 (FMS)中 ,是相对 1968—1973年期间英国、日本出现的机械工业刚性自动化而言的。柔性简言之就是系统适应内部、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4] 。对于柔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从环境学视角看,国外学者认为柔性就是适应环境的差异性,而“差异性”通常与变异性、多样性、复杂性或不确定性紧密相连;(2)柔性是通过组织和过程的结构变动,使系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3)从控制系统论角度看,柔性是系统动态效率与自动控制程度的体现[5]。从出版流程再造的专业角度进行考察,可以认为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数字出版提供了出版业前所未见的一种柔性框架。这种柔性框架不同于工业生产为满足消费个性化而采用的局部物理型态柔性生产,而是革命性地把内容生产与呈现方式彻底予以柔性重组。

2.1 内容生产主体柔性:从一元走向多元

基于媒介融合背景下数字出版实体的集群化,数字出版内容的生成主体也逐渐由传统出版时期单一的书报刊社的作者、记者编辑向使用各种网络社交媒体、娱乐App和在线学习平台的用户,甚至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大数据分析模型转变,形成了多元化的柔性内容生产主体。

nlc202309040117

多元的内容生产主体衍生出了多元化的内容生产模式。其一 ,专业生产内容模式(简称PGC),即由专业的传统书报刊社以及新媒体(如澎湃新闻)来组织策划和生产电子书、网络期刊以及网络新闻等数字化内容。 其二,用户生产内容模式(简称 UGC),即用户在互联网上生产内容。例如谷歌、纽芬兰( Terranova)、脸书、YouTube 等网络媒体就是依托学者所指出的用户集体性“知识劳动”创造来生产内容[6]。其三,专业生产+用户参与(PGC +UGC)的互补互生模式 。比如2015年启动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的编纂就是基于互联网,把权威专家和学者的互动协同、实时更新作为主要创新点,构建云知识生产平台。其四 ,算法(大数据)生成内容模式(简称 AAC),具体指运用计算机算法收集和筛选各种媒介数据(文字、图片、音视频、动漫、游戏等),围绕数据的采集、挖掘、标引、存储、计算展开出版工作,通过数据模型的构建,最终上升到数据应用和数据服务的层面,并推送给用户。诸如谷歌图书馆以及各种题库型数字产品和服务,就是基于这种内容生产模式的产物。

2.2 编辑出版流程柔性:从单向走向协同

从内容生产与传播的角度看,媒介融合实际意味着内容采集的融合与发布形式和发布终端的分流,即由只适合纸质媒体呈现的内容生产方式向适合包括纸质媒体在内的网络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PC、iPad以及智能手机等各种终端载体呈现的文字、图片、音视频形式的多媒体内容制作和编篡的生产方式转变。这客观上促成了数字出版从单媒体走向跨媒体,从单向走向协同的柔性编辑出版流程的诞生。

与传统出版的内容编辑流程相比,这种流程首先是通过EPR数字编辑系统将内容数字化,然后进行元数据加工,通过对加工后的内容资源柔性组装,实现内容的一次创建、多次使用或多元发布,提升出版流程(系统)的效率与自动控制程度,既节约成本,又便于对接下一步的产品开发和运营服务。2014年《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以来,报业和图书行业的编辑出版流程再造步伐进一步加快。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创建了“中央编辑”流程,从一份平面报纸发展为推出“1+N”(纸质报纸+数字报纸、大洋网新闻、手机报、官方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户外LED)的全媒体矩阵,实现24小时实时、滚动新闻播报和互动。商务印书馆搭建“四库三化二网一平台”,与亚马逊等渠道商达成合作,实施EP(纸电)同步出版战略。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则构建了以优质资源数据库和产品库为支撑的全媒体、多介质、跨终端编辑出版流程[7]。

2.3 内容需求驱动柔性:从大众需求走向个性定制

传统出版由于载体、技术、成本、时间以及物化等多方因素的限制,只能基于大众需求生产内容。媒介融合新生态在用户需求驱动层面给予了数字内容出版巨大的柔性空间。例如读者(用户)可以选择个性化的媒介形式来阅读、视听同一内容,也可以实现内容的个性化定制。从这一意义上看,基于大众的内容生产甚至可以理解为个性化定制的特例。

数字出版内容生产的个性定制柔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用户个性化需求驱动数字出版内容生产个性化。基于移动互联技术和融合多种媒介功能的智能终端的迅猛发展,数字出版内容产品可以使其检索信息、全感官接受信息甚至对话式接受信息的个性需求得以满足。另一方面,内容以读者(用户)为中心,按需定制。媒介实现融合的互联网时代,不受实体出版机构(中介机构)约束的“出版人”开始遍布网络。这种 “出版人”可以是一个个体,也可以是个体组成的群体。因此,韦英平认为内容个性定制出版至少有两种:一种是一对一的完全个性化定制,如尼葛洛庞帝曾经提到的《我的日报》( The Daily Me);另一种是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中所预言的面向大规模的个人或机构读者的一对一定制[8]。

2.4 内容结构柔性:超媒体化与碎片化

从媒介进化论层面看,媒介融合不是媒介型态的简单替换,也并非功能的机械累加,而是媒介功能的有机集聚[9] 。从内容结构角度看,数字出版内容生产是通过引入超媒体技术和数字化的超链接功能使数字内容结构发生柔性改变,提升内容品质,主动适应传播媒介生态的变化。例如近两年来,以新华社为代表的新闻客户端,通过图文、短视频、动画、动漫、游戏等形式呈现新闻报道,实现了一维到多维,可读到可视的服务转换。这些都是互联网平台上数字出版内容超媒体化特征的体现。

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指出,超媒体中的链接可使用户根据需要和兴趣自由跳跃选择阅读内容,并且这种选择和控制权永远掌握在用户手中。实际上,这正是数字出版内容碎片化组装的根本动因。但碎片化并不是目的,而是提升内容价值的手段。当前以手机阅读、在线阅读为标志的 “碎片化阅读”正在深刻改变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调查显示,2014年我国数字化阅读方式(屏读)的接触率为58.1%,首次超过纸质阅读接触率。而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移动阅读活跃用户数比2013年增长20.9%,达5.9亿人。另一方面,以“朋友圈”“订阅号”为代表的融社交、娱乐和知识获取于一体的微信阅读更是异军突起,拉动了数字出版产业发展。2014年数字出版收入中移动出版和网络游戏的收入分别为784.9亿元和869.4亿元,占数字出版总收入的48.83% [10]。基于“碎片化阅读”的碎片时间充分利用、交互性强、轻松、便捷等优势,各种电子书、在线学习App以及数据库型数字产品的内容碎片化和模块组装化的柔性还将进一步延展。

2.5 内容形态柔性:载体泛化与形态边界模糊化

媒介分化时期,内容显示和阅读的载体必须专门写入固定内容的专用分化式载体,如纸质书报刊、收音机、电视机等。进入媒介融合时代,这些专用载体逐步由按需印刷书刊、手持阅读终端、智能电视,甚至融合一切媒介形态的PC、iPad和智能手机等载体替代。内容的存储介质更从可视化、实物化的纸质书报刊、软盘、光盘、移动U盘向基于互联网的非实物化的网盘、云空间转变。内容呈现形态可能是碎片化的图文、音视频,也可能是多媒体数据库型产品,还可能是App应用或在线教育平台。但媒介融合时代,数字内容生产与形态的柔性框架使数字化内容可以在不同媒介之间自由流动,数字出版内容载体的泛化更模糊了内容型态的边界。

nlc202309040117

3 基于媒介融合视角的数字内容生产柔性品质考察

柔性品质是与系统存在的内外部环境能力配置相关,适应能力过剩或者适应能力不足,都是系统柔性品质不高的体现,反之,则柔性品质较好[11]。全新的媒介融合新生态与媒介融合悖论和媒介融合负面效应使数字出版的内容生产呈现出不同的柔性品质。

3.1 柔性品质外溢:媒介融合新生态与出版自由延伸

1644年,约翰·弥尔顿曾在《论出版自由》中呼吁 :“让我有自由来认识、抒发己见、并根据良心作自由的讨论,这才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12]从PGC 到UGC的跨越,人类经历了300多年的技术变革,建立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媒介融合生态,借助数字终端的交互性,使人们开始掌握接受内容、传播内容甚至生产信息(内容)的主动权,消解了传统出版时期的作者权威、专业出版机构权威和经典、规范内容权威。同时,在麦克卢汉所预言的“到处是聚集了从前所有媒介的媒介”新时代,从高度组织性的内容到一条微博、一条微信,从被动接受固定的内容到个性定制自己的文集和音像制品,从专用分化载体到几乎融合一切媒介的泛化载体,媒介融合时代的数字内容出版和传播进入了全开放、无边界、超时空的发展新阶段,使人们走向新的出版自由。

3.2 柔性品质迁移:媒介融合悖论与数字出版转型路径分化

媒介融合使数字出版呈现“先合后分”的新生态,即所有内容通过多媒体“网络”平台集中编辑制作,形成多样化的内容产品,分化到各种不同的媒介终端中,以不同的媒介传播方式分别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信息需求,从而朝向融合的反方向发展,形成媒介融合悖论。

本质上看,“合”是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分”,媒介融合的“合分悖论”也为不同内容特征的数字出版转型路径分化提供了理论与现实依据[13]。 这一定程度上也是数字内容生产柔性品质向数字出版转型路径选择的迁移。例如大众出版的内容娱乐倾向明显,其转型就要注重内容的娱乐性和易得性,依托移动阅读平台来实现内容转型,通过平台广告、游戏收入获得盈利。教育出版因虚拟现实技术和学习者深入学习特性的影响,其产品形态的创新就要注重互动性和体验性,通过在线产品来提升纸质出版物的附加值来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目前培生、麦格劳·希尔和圣智等国际知名教育出版集团就是这种转型路径的典型代表。对于专业出版而言,大容量、高系统性的数据库型内容产品可充分满足受众大规模定制的个性化服务和快捷搜索以及数据分析的刚性需求,因此成为目前商业模式最清晰的数字出版领域。受众需求的日趋多样构成受众信息需求的结构差异,从而激发数字出版内容生产与形态创新的活力,这说明数字出版转型过程中,遵循媒介传播规律,选择分化的路径,注重细分市场的培育,将是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重点。

3.3 柔性品质偏差:媒介融合负面效应与数字出版的内容同质化泡沫

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媒介融合进程,打破了数字出版内容载体和形态的边界,但信息数量的急剧膨胀和内容跨载体的便捷流动,导致内容同质化泡沫而使人们深陷“信息过载”和“信息迷航”漩涡。这说明当前媒介融合生态环境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数字出版内容生产柔性框架的适应能力,从而导致其柔性品质产生偏差。

2014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收入为3387.7亿元,比2013年增长33.36%。易观智库2014年发布的《中国移动阅读市场趋势预测2014—2017》指出,2014年我国移动阅读收入达88.4亿元,但其中仅占8.9%的高付费用户却贡献了70%的收入。人们对数字内容产品的付费意愿为何不强,根本原因还在于同质化内容泛滥,高品质数字内容稀缺。正如波斯曼所言,“信息是我们的朋友,如果信息不足,文化受到损害,可能会令人扼腕……另一方面,如果信息泛滥、信息无意义、信息失去控制机制,文化也可能会吃苦头” [14] 。事实上,当前数字出版产业增长迅猛,但内容品质不高,同质化严重,不仅使用户遭遇缺乏“信息品质过滤”而陷入“信息迷航”,影响其付费习惯的养成,更抑制出版商将高品质内容提供给渠道商,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影响整个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的形成。

媒介的融合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出版自由,但我们不能指望技术能解决一切问题,给予人类真正的自由,否则技术就会将我们带入数字化生存的阴暗面,使得数字内容出版陷入困顿和迷茫[15]。因此,加强策划、筛选、编辑、校对、同行评议等专门手段和技巧,修正内容生产的柔性框架偏差,向用户提供或帮助用户获得和放心使用高品质的内容信息和资源,将是数字内容出版的本质追求。

注 释

[1]蔡雯,王学文.角度·视野·轨迹:试析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J]].国际新闻界, 2009(11): 87-91

[2]张宏.媒介融合与数字出版:关于数字出版内在基本模式及路径寻找的另一个视角[J].出版广角, 2012(1): 70-72

[3]葛存山,张志林,黄孝章.数字出版的概念和运作模式分析[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8(5): 5-8

[4]Hans Corsten, Thomas Will. Integrated Production Concepts-structural Reasons for Superior Competitive Performance [J].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1995(35):69-88

[5]王道平,李淼.供应链设计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14

[6]Terranova,T. Free Labor: Producing Culture for the Digital Economy[J].Social Text, 2000(2):33-58

[7]马雪芬, 蓝有林.2014—2015中国出版传媒业融合发展创新报告[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5-02-03

[8]韦英平.个性化出版:未来的主流出版形态 [J].出版发行研究,2014(1):5-8

[9]郑恩,林大力.媒介进化论研究的五大原则[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64-67

[10] 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课题组.融合发展之年的中国数字出版:2014—2015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 (摘要)[J].出版发行研究,2015(8):5-10

[11]黄丽华,葛永利,富小丽,等. 企业过程柔性的概念框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10):63-68

[12][英]约翰·弥尔顿著;吴之椿译.论出版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44-45

[13]郜书锴.悖论与反思:媒介融合的文化逻辑[J].现代视听,2009(2):37-41

[14][美]尼尔·波斯曼著;何道宽译.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5-37

[15][白俄罗斯]叶夫根尼·莫罗佐夫著;张行舟,闾佳译.技术致死:数字化生存的阴暗面[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182

(收稿日期:2015-10-27)

融合生产 篇7

1 存在问题

1) 传统耕作机具马力小, 旋耕、浅耕, 导致犁底层出现, 影响小麦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2) 秸秆还田面积大, 整地质量差, 播种出苗差。农家肥少甚至没有, 连续多年施用化肥和农药, 破坏了土壤结构,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土壤肥力降低。

3) 大多数群众仍习惯于大水、大肥、大播量的粗放管理。既增加了生产成本, 也不利于小麦的高产。

4) 病虫害防治“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自扫门前雪”, 导致病虫害基数越来越高。

5) 农机操作手技术不过硬, 耕地、施肥等质量不能保障。

6) 以家庭为主, 零碎分散的土地, 农田基础条件差, 难以集中成片, 制约了大型机械化操作。

2 采取措施

以机械化作业为主导, 配合科技措施, 农机农艺相结合, 推进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

2.1 采用大型旋耕机或重型耙进行的耙地作业, 播种机精量播种

运用深松机、深松犁、根茬粉碎还田机、悬挂四铧犁、组合耙、镇压器、玉米秸秆还田机、小麦精量播种机等大型机械深松整地, 深翻耕作, 旋耕两遍, 秸秆还田。小麦精量播种机可以根据作物品种和地力, 调节播量来实现小麦的精播、半精播, 且播种均匀, 深浅一致, 播种质量高, 能充分利用地力且省种增产, 可配合种子精选、种子包衣、除草剂喷洒等机械化技术。

2.2 深施化肥机械化

通过采用专门深施化肥作业机具, 将化肥按底肥、种肥、追肥等农艺要求, 施入土壤≥6㎝深度的土层中。对于出现犁底层的地块, 生产上采用隔2~3年深耕一次, 或者麦收后用拖拉机牵引深松犁, 深松30~38cm, 可以打破犁底层, 增加活土层, 积蓄深层水, 提高麦田的保水、保肥能力及抗涝能力, 保障小麦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2.3 节水灌溉机械化

推广“水肥一体化”, 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 按土壤养分含量和小麦的需肥规律和特点, 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 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 使水肥相融后, 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 均匀、定时、定量, 采用防渗渠道输水以及喷灌等节水灌溉机械化技术, 加强机械、水利、农业、管理等措施。

2.4 植保机具机械化

在小麦蚜虫、红蜘蛛、吸浆虫、白粉病、锈病等病虫害防控上采取“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方针, 运用弥雾喷粉机、机动弥雾机喷雾机等机动植保机械, 通过组织, 对高产创建万亩片进行统一防病治虫作业, 可节约用药, 减少残留污染,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防治效果, 保障农作物稳产、高产。

2.5 运用小麦联合收收割机收获机械化

小麦联合收获机可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精选、秸秆还田等工序, 做到“收、耕、播”一条龙服务。比传统收获腾茬快、效率高, 还环保。

2.6 加强耕作农机手的培训

操作机手在作业前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 熟练掌握机具操作技术, 熟知化肥深施机械化技术作业要点, 保证小麦播种落籽均匀, 深浅一致, 控制播种深度, 提高播种质量, 能调整施肥量、深度和宽度, 满足农艺要求, 能调整机具和排除机具作业中出现的故障。

2.7 加快土地流转规模化

重点培养专业大户、合作社等, 引导农民的土地依法、自愿、有偿、平稳向专业大户、合作社流转, 发展粮食生产规模化。

总之, 夏县小麦生产通过农机农艺融合, 引导小麦生产耕、种、收机械标准化技术, 规范小麦生产机械化全过程, 提高小麦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 完成小麦高产创建目标, 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

摘要:小麦是夏县主要的粮食作物, 常年种植面积在33万亩以上。自20世纪80年代推广小麦生产机械化技术以来, 小麦从播种到收获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随着劳动力转移, 留在农村的“993861部队”劳动力老龄化, 以及土地流转, 种粮大户、合作社的成立, 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和贡献越来越大, 农机手已成为种地主力军, 机械化生产方式亦成为主导方式。山西省夏县通过连续6年小麦高产创建“六统一”, 大力推进小麦生产农机农艺融合, 探索小麦生产耕、种、收机械化技术, 全面引导规范小麦全过程生产机械化, 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作业能力。

分布式电源规划与生产互助融合 篇8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规划,生产

随着光伏发电等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配电网, 使得配电网的系统构成方式和运行特性都发生变化, 因此国家电网各级供电公司均针对这种情况设有经济研究所 (以下简称“经研所”) , 其主要负责分布式电源规划、前期及方案设计工作, 从而服务生产营销和配电网运行工作, 服务于客户。所以, 对于分布式电源规划与生产互助融合应该加强与调控中心、客户中心等部门的衔接, 不仅在分布式电源前期规划阶段, 向调控中心收集必需的运行数据, 以及会商分布式电源优先排序, 而且形成了生产部门定期将分布式电源后期运行管理情况反馈回来的工作机制, 为下一年配网和分布式电源规划提供第一手的基础资料。我供电分公司通过将分布式电源的规划与生产运行工作有效融合, 形成了规划服务生产, 生产反馈促进规划的良性循环工作机制。

科学合理的分布式电源前期规划将为分布式电源后期的运行管理打下良好基础。经研所在分布式电源前期规划、接入系统方案编制等环节, 在按照国家、行业及企业相关技术标准基础上, 如何更好做好规划和接入方案编制工作, 这就需要进一步与生产部门互动互促。

1 主要做法

1.1 确立合作互动的三个重要环节

经研所与生产部门、营销部门加强在分布式电源管理中合作互动, 主要体现在分布式电源的前期收资、接入系统方案编审、运行管理三个阶段。

1.1.1 前期规划收资

经研所在制订分布式电源规划前, 需向营销、调控、生产等部门收集相关基础数据资料, 由调控中心提供配网运行参数, 生产部门提供设备参数, 营销部门提供客户基本资料及计量相关要求, 根据国网公司要求明确分布式电源规划工作的优先布点和时间安排。

1.1.2 接入系统方案制定

经研所根据前期收集的分布式电源等相关资料, 按照国家、行业及企业相关技术标准, 在充分研究配电网现状及运行基础上, 计及分布式电源接入后对线路、电网运行的影响, 研究制订好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方案。

1.1.3 运行管理

由调控中心、配网运检部等生产部门定期汇总分布式电源运行情况, 分析分布式电源相关运行数据并将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经研所, 为下阶段分布式电源规划工作实施和完善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分布式电源管理涉及电网规划、营销、运维和调控等多个专业领域, 经研所强化客服意识, 整合电网资源, 优化分布式电源接入方案, 积极推进配电网良性发展。

1.2 建立了完善的支持保障体系

1.2.1 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要求由规划、生产单位或部门的主管领导牵头, 协调分布式电源管理规划与生产互动参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确保针对电网薄弱环节和运行风险的各项措施在规划、生产运行工作中落实, 实现规划服务生产, 生产反馈促进规划的良性循环。

1.2.2 明确分工, 加强协同

由调控、配网运检部负责向经研所提供配网分布式电源规划所必需的基础资料, 配合做好配网相关计算分析, 并提出电网运行薄弱环节和措施建议, 以及分布式电源的并网、后期运行管理和安全风险管控等;经研所统筹各专业意见, 确保接入系统的科学合理性。配电运检部负责分布式电源相关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等, 并定期收集分布式电源运行情况。各部门齐心协力, 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1.2.3 绩效考核与控制

为保证主动作为和全过程参与机制顺利运转, 常德公司建立了配网分布式电源管理的内部考核体系, 经研所对调控中心、配电运检部门等单位和部门参与分布式电源规划、接入系统会商工作情况, 以及对分布式电源的运行情况汇总和反馈纳入市公司部门互评及对基层单位评价范围。

2 对实践过程的思考和效果评价

2.1 存在的问题

目前, 各地配电网部分区域结构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 稍大容量分布式电源接入受到影响, 难以达到预期的最优效果。

分布式电源投产总容量相对配网用电量比例还偏小, 分布式电源接入后对中低压配电网影响较低, 还不能够完全体现对系统运行方面的供电可靠性影响, 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后对电网影响还有待实际运行的进一步校验。

技术系统的不完善, 制约对分布式电源的规划与生产运行工作互助融合。由于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 地、县公司配电自动化系统发展有先后, 由于不能实时监控和收集分布式电源的相关情况, 影响了分布式电源的规划与生产运行工作互助融合。

3 结语

通过开展分布式电源的规划与生产运行工作互助融合, 使得经研所在分布式电源这方面业务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1) 提升了规划的效率和科学合格性

经研所通过加强与生产部门的互动融合, 使得分布式电源的前期规划、接入系统方案编制效率提升, 与生产实际结合更紧密, 内容更科学全理。

(2) 加强配网安全稳定优质运行水平

经研所通过加强与生产部门的互动融合, 使得电网运行薄弱环节在规划中得到体、现, 通过分布式电源为针对性解决, 进一步消除配网分布式电源运行工作的安全隐患。

(3) 促进了节能减排工作

通过分布式电源的规划服务生产, 生产反馈规划, 使分布式电源更好地服务配电网, 服务国民经济生产, 节能减排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关于简化业扩手续提高办电效率深化为民服务的工作意见 (国家电网营销[2014]1049号) .

[2]国家电网公司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管理规定 (国家电网企管[2014]1082号) .

众筹与期刊生产运营的融合创新 篇9

而2008年美国首家新闻众筹网站Spot.us的上线, 正式开启了众筹模式在媒介领域的应用, Spot.us网站现在虽已停止运营, 但却吸引了近22000名投资者与100多家合做出版, 发起了160个项目, 筹资近65万美元。随后各众筹网站竞相涌现, 并设置新闻版块。目前国外众筹网站已有美国的Kickstaner、法国的Jaimelin f0、澳大利亚的Youcomnews.com、以及加拿大的Goioumalism.com。中国国内也创立了“众筹网”“点名时间”等众筹网站[2]。在当今传统媒体遭受新媒体冲击, 又面临自身发展瓶颈的生存危机之下, 众筹像一股新鲜血液注入了媒体行业, 正颠覆着传统的新闻生产和运营模式。新闻出版众筹的成功经验也同样值得传统期刊学习借鉴, 危机重重的传统期刊如何创新转型适应时代趋势, 成为期刊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众筹概念

众筹 (crowdfunding) 最早出现于2006年美国《连线》互联网杂志, 即在互联网平台上发起人提出有创意的项目, 因缺乏实施资金而面向大众融资, 是一种“团购+预购”的预消费模式。众筹借助互联网平台, 面向社会公众展示创意项目及创造性产品, 争取大众的关注与支持。而上线项目的融资成败在于是否在预设时间内达到目标金额, 若项目筹资失败, 已筹资金则如数全部退还;若项目融资成功, 发起人获得实施项目的支持资金, 项目完成后, 支持者收获发起人预设的投资回报, 回报可是实物, 也可是服务。众筹不是捐赠, 必须设计与项目相关、有一定价值并吸引公众的投资回报。

二、众筹与期刊融合的可行性

众筹模式起源于美国, 并成熟于美国, 但在中国萌芽起步晚, 发展时间短, 在国内算是新生事物。尤其在中国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下, 各行业领域采用众筹模式需要认真精准的分析众筹的特点和优势, 结合行业特质, 仔细考量众筹的适用范围。而众筹在媒介领域的应用同样值得深思, 其成功经验有力证明了新闻出版众筹的可行性, 作为一种新兴模式, 其自身也必定有传统新闻生产、运营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 期刊的内容生产与运营模式吸收融合众筹模式, 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 颠覆传统商业模式

如今传统媒体价值链下的利润率在逐渐变薄, 单纯依赖广告维持媒体发展的盈利模式越来越显现出其弊端, 力图在传统链条里创造新的价值, 更是难上加难。而依托互联网的众筹模式却提供了新的价值衍生途径, 颠覆了依赖广告的商业经营模式, 流量转化为利润不再限于广告。众筹模式体现社会化投资倾向, 从根本上扩展了新闻出版行业的资金来源。众筹融资不是通过出版发行量来提高影响力、吸引广告商, 而是通过新闻众筹项目的创意和内容吸引公众。众筹既是融资渠道, 又是宣传平台, 众筹平台自发形成一个无限的“吸引场”与“扩散场”, 互联网爆炸式的传播效应也会令有创意有价值的项目吸引更多人。期刊内容生产中将报道题材公布于众筹平台, 无数网民受众参与、讨论、转发, 在多方互动中促进推广宣传和项目的成功融资, 也会顺势提高报道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 内容深度多元、精准小众

众筹项目从发起到筹资最后到实施, 有一定的时间跨度, 这决定了新闻出版领域中追求时效性的消息新闻不适合众筹模式, 有价值深度、可追踪调查的题材内容才能真正与众筹平台对接。项目融资成功的核心就是赢得用户青睐, 追求用户体验, 满足受众需求是必然之道。史特金定律指出, 社区中的作品90%以上都是垃圾[3], 但众筹项目的创意和内容需要提前经过市场的检验、受众的考量, 符合市场需求的内容才会“立项”成功, 最终项目内容也会精准吻合受众需求。精准意味着细分, 细分下的受众群体是小众化的, 这便于形成特定的社区化阅读圈子;细分意味着多元, 不同的众筹项目可以满足受众多元化的需求。而传统期刊在门户网站、APP、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冲击挑战下, 需要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期刊自身资源整合、深度报道的优势, 转换互联网思维, 创新融合众筹模式, 谋求期刊长远发展。

(三) 大众融资, 小型募资

众筹, 顾名思义, 面向大众融资;众筹模式下投资者的出资定额很低并且分成不同档次额度, 即小型募资。“大众”和“小型”意味着投资平民化, 社会大众都有资格参与投资。筹资对象如“长尾理论”中的长尾, 每人单笔投资额很小, 但大众聚合后却能形成可观的数量, 汇聚无数个微小的支持, 就能够完成一个宏大的调查报道。而期刊的深度调查性报道运作周期可能很长, 需求资金比较大, 若在传统的期刊生产运营中, 很可能因为资金问题, 有价值的选题被拒。而众筹模式下, 资金短缺不再成问题, 重点是有优质的创意、有意义的内容, 来吸引大众。小额投资降低风险, 减少受众的后顾之忧;同时设置相应的投资回报, 从商品交易的角度是等价交换;从实现价值的角度看, 帮助作者实现创意理想, 满足受众成功投资的心理需求。

三、众筹与期刊融合的创新途径

中山大学周如南认为, 新闻众筹通过“无组织的组织力量”来探索运营新闻的生产, 其本质上算是新闻革命[4]。在国内, 除了以个人名义发起新闻众筹项目, 《环球时报》《周末画报》等报纸已经与众筹网“新闻众筹”平台探讨商榷, 以报社单位的名义发起新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以及如何操作运营。而众筹网内部也表示, 深度报道、行业调查、系列报道都可在“新闻众筹”板块实现, 并期待更多更好的选题放到众筹平台, 也希图能在新闻众筹平台上催生普利策新闻奖。可见记者个人、媒体业内、众筹网站等都开始关注并探索众筹在媒介领域的发展路径。众筹作为一个新生事物, 自身模式存在不足, 外部环境仍需改善, 但需要在不断的尝试和创造过程中发展成熟, 国内外项目众筹成功的实例证明, 期刊的内容生产与运营模式吸收融合众筹模式, 非常具有可行性并且发展潜力巨大。当然新模式的长远发展需立足本土现实的媒介环境, 遵循新闻出版业的发展规律, 兼顾项目的商业性和产品的内容性, 因此笔者为合理规避众筹发展的潜在风险, 促进其健康发展提出了几条解决路径。

(一) 受众至上, 内容为王

互联网时代, 受众至上, 抓住用户就会赢得市场。传统期刊题材内容的选择权在记者, 决定权在编辑, 整个选题创作过程基本都是媒体内部的自我考量、自我斟酌。而新闻众筹平台却打破了这种闭合模式, 提前将项目创意计划在众筹平台展示给受众, 根据受众反馈来判断选题题材的可行性。如果项目受到热捧, 受到很多投资者的青睐, 短时间内就成功筹集了目标金额, 这就是市场强烈需求的信号。众筹新闻应该切身站在受众的角度, 发起有深度可挖掘、关乎公众利益、揭示社会深层问题的调查项目, 而公众也对之有天然的知晓欲。一个典型案例就是2009年11月美国自由撰稿人Lindsey hoshaw[5]了解到太平洋漂浮垃圾的现象很严重, 想亲自调查采访查明原因以改善太平洋环境, 但他又面临现实资金不足的问题, 于是就将计划报道太平洋漂浮垃圾项目公布在Sport.us上, 该项目激发了公众对环境的担忧和强烈的求知欲, 数百名网民认可赞同该项目, 渴望了解事实而参与投资。在总计达一万美元的资助下, 这条深度调查的新闻被完美采写和制作, 并赢得了《纽约时报》的青睐, 最终稿件被刊发。

(二) 互动社交, 完善项目

互联网与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就是交互性, 通过网络平台传播者与受众可以互动交流, 反馈意见。但国内的新闻众筹实践案例, 在众筹平台上仅仅是筹集资金, 没有将互联网优势发挥到最大。众筹平台在作者与用户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受众不仅是资金的提供者, 还应是意见提供者、内容完善者。如发起人想做一个雾霾的期刊专题报道, 选题在众筹平台上获得了投资者的支持, 可以在平台上开辟一个版块, 用于收集受众创意, 将雾霾现状、雾霾成因、雾霾后果、解决措施等报道的多个角度、多种思路呈现给受众, 供受众选择;雾霾给民众造成的伤害、重度雾霾多发区的地点等方面收集受众提供的调查线索。发起人可以在公众提供的意见线索中获得某些启发、某种思路, 既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期刊杂志社的人力物力成本, 又拓展了新闻调查的广度和深度。社会公众扮演投资者和读者的双重角色, 从内容消费者转变为把关者。公众投资项目慷慨解囊, 除了认可项目、欣赏发起人、获得回报外, 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公众可以通过众筹平台表达存在感, 感受社交感和成就感。

(三) 维持信用, 打造品牌

众筹是基于互联网平台开展的, 而层出不穷的互联网诈骗使之缺乏信任基础, 作为新兴事物, 众筹平台应重视信用机制, 可以创建诚信数据库, 每个众筹发起者建立诚信档案, 公开透明地记录公布众筹项目的生产全过程, 以规避发起人筹资的违约风险, 既保护投资人的利益, 又提升社会公众对众筹网站的信任。建立诚信数据是外在的约束, 真正赢得公众信任的基石是原创、深度的期刊内容, 在网上发起并开展深度调查性报道基本规避了抄袭转载的现象, 但受众对内容质量却不能保障, 这就需要期刊用优质内容回馈支持者, 让投资者的资金物尽其用, 保证投资回报, 从期刊与众筹的长远发展看, 既赢得大众的信赖, 又提高期刊的竞争力, 原创式、深度性打造期刊的品牌效应。

四、结语

众筹体现了互联网时代下多元化、定制化、个性化媒体运营方式, 这也代表了期刊创新转型的发展趋势。众筹这种商业模式是媒体的一次探索创新, 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运营方式, 媒体“去广告化”的华丽转身, 打破了媒体依附广告的单一盈利模式, 开辟了一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路径。而众筹是依靠项目创意、深度和价值主动吸引, 或是激发受众的情感诉求, 或是满足受众的求知欲望, 或是引起受众的兴趣需求, 这才是期刊众筹的长远发展之道。

摘要:众筹作为一种社会公众借助互联网为个人或企业发起的项目开展小额筹资的新兴模式, 正不断变革着相关产业的生产运营模式, 社会化网络从利用集体智慧正在一步步转向筹集集体财富。而众筹在新闻媒介领域的应用为身处转型困境的传统媒体注入了新活力。研究以期刊转型创新为目标, 分析众筹新模式的概念、特点以及与期刊融合的可行性, 在众筹模式和期刊生产运营诸多契合点的基础上, 提出二者融合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众筹,期刊,融合创新

参考文献

[1]黄河, 刘琳琳.出版众筹运作方式及发展路径[J].中国出版, 2014 (20) .

[2]黄超.新媒体时代新闻众筹在中国的发展与对策[J].互联网天地, 2014 (7) .

[3]张军辉.互联网思维下众筹新闻的理念创新与模式重构[J].中国出版, 2015 (1) .

[4]陈中小路, 刘韵珊.新闻众筹的中国实验[N].南方周末, 2013-12-06.

油田生产与分布式发电的融合探索 篇10

一、油田生产中高额用电问题

1. 油田生产需求

中国目前是石油生产和使用的大国, 而二十世纪从资源的角度看是石油的世纪。就在21世纪到来之际, 石油在一个国家社会和经济中所占的重要的分量在世界各国都已经普遍认识到了。

简要的举例, 目前国内的石油依然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国内的油田开采的, 在资源利用方面, 石油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工业命脉, 也就只有把握住了石油的开采和进口, 也才能保证国内石油的使用不受到条件的制约, 因此对石油的需求是巨大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目前国内乃至世界对于油田的需要时日趋增多的。然而, 我国目前的油田生产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可忽略的问题。其中, 油田生产中的高耗电量是影响油田生产成本最重要的因素。

2. 高额用电产生原因

在国内目前的油田生产中造成电力浪费严重主要是在输配电的系统中, 很多电路都是使用多年, 部分器件和电线的线路都存在部分程度的老化;其次是电力的使用设备陈旧, 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而在油田生产中最大的生产用电系统就是采油过程中的采油系统, 其采油系统的年电力使用量都大约占到了油田采油总用电量的56%;在油田电力的管理中, 也存在着管理不善, 因为油田区域的范围大, 其中的设备之多可以想象, 因此, 无法做到及时对大多数的设备进行检测和维修, 这样就在耗费大量电力的同时还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并且由于企业内部对电能缺乏精确地管理就, 就导致了油田生产中对电能的利用率非常低。

二、分布式发电在油田节能减排的运用

1. 分布式发电简介

分布式发电[1], 一般指的是小型模块化、分散式的布置在用户附近的小型发电单元。具体指的是使用液体或者气体作为燃料的内燃机、微型的燃气轮机以及太阳能发电 (光伏电池、光热发电) 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等。而国家也已经意识到了分布式发电的潜力, 为了能有力的推动分布式发电在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应用, 并且催促节能减排战略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为此国家发改委也特别发布了《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 在该办法中, 国家鼓励企业、专业化能源的服务公司以及包括个人在内的各种类型电力用户投资建设并经营分布式的发电产业项目, 而且将会建设资金补贴或单位发电量补贴给予符合条件的分布式发电产业使用, 然而对于建设资金补贴方式也只是仅限于在电力普遍服务的范围。而对于在国内一些处于非常偏远地区的分布式发电以及分布式发电过程中的科学技术研究、规范标准制定以及示范工程的建设, 国家都会给予专门资金支持以促进分布式发电的普及。

2. 分布式发电的运用

分布式发电不仅可以运用在一些小型的用电企业或家庭中, 更可以有效的使用在大型的用电区域, 比如大型的油田的生产区, 这样便可以在保证生产的同时, 又大幅度的降低油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成本高额问题, 为投入油田生产的资本带来更大的灵活性。而对于配置大量的分布式发电装置由于有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与建设, 所以在分布式发电所能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而分布式发电所能带来的最大好处并不是经济价值的体现, 而是在节约下的巨大电量为环境所作出的极大贡献, 目前国内火力发电依然还占着较大比重, 因此, 对于分布式发电的推广运用是有价值的。

三、分布式发电在油田节能运用前景

1. 投资成本的减少

油田生产中, 绝大多数的成本来源都是因为巨大的电量使用, 当巨大的电量使用被分布式发电方法使用后, 便可在油田生产的电力使用上投资成本大量减少。如果在油田生产和分布式发电的融合中引入油田成本及能源管理合同, 一方面表现在投资成本的大幅减少, 另一方面又表现在使用了分布式发电的方法后可以使得油田的电力使用更加专业和安全, 国家给予一定的经济技术支持, 在节能减排方面也体现出了更加巨大的潜力。因此, 使用分布式发电会让投资成本大为减少, 让油田企业生产过程更加规范且安全。

2. 油田生产效益提高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 通过实施有效的分布式发电的管理, 这样就会使得油田生产发电过程变得更加规范有序, 这样就不仅会使得油田生产效率的得到大幅提升, 而且还能为产业效能带来更大产出, 从长远的经济学价值角度来看, 这不仅仅是为产业资源投资节约了一大笔的投资经费, 同时还为国家政策的施行发展奠定基础, 也是为国家的节能减排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具有是一举多得的好处。

结论

通过本文的陈述, 通过分布式发电站来彻底取代油田生产中老式发电方法, 在减少产业的经济投资的同时, 也遵循了国家的科学发展战略, 有效的提升了油田生产过程中的产业效能, 能够为国家的油田产业及资源节约形成一个良好的开端, 一旦在油田成本及能源管理合同的引入之后, 对于减少投资成本, 提高产业效能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分布式发电的普及运用对于二十一世纪以资源为重大发展的世纪, 节约资源的使用, 有效的探索资源发展的空间都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因此, 分布式发电与油田生产方式的融合是为时代铺路, 为日后中国的新型资源节约利用奠定基石。

参考文献

融合生产 篇11

摘 要: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视角下分析山西产业结构,进而得出山西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促进制造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

传统观点认为,服务业通常分为消费性服务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其中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系最为密切。生产性服务业指的是为其他产业提供相关服务的产业,通常作为中间投入要素,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能够很好的促进现代制造业的升级。山西省当前的产业结构是重工业占据主要地位,生产性服务业比重相对较小,因此,研究山西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对加快实现“十二五”期间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山西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山西省制造业发展现状

总体来说,近几年来山西省制造业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以每年19.5%左右的速度增长。从制造业内部结构来看,占制造业比重最大的分别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7.8%),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23.9%)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7.6%),其次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5.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4%),专用设备制造业(5.1%),通用设备制造业(3.4%)。

目前山西省制造业档次仍然较低,以资源型企业为主,高度制造业发展缓慢。资源型行业中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比重达到59.3%。对比广东省来看,其制造业增加值前5位分别为通信设备、电气机械、电力、交通运输、化学[1],相比而言,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制造业的比重较轻,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2.8%,交通運输设备制造业占2.4%,医药制造业占2.3%。

山西省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失衡将阻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也说明山西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未能为高端制造业企业提供高知识、技术含量的服务产品。

(二)山西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目前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界定没有统一的标准,尚于立[2](2008)运用投入产出表分析得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包含六大类: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通讯服务、批发零售服务、金融保险服务、计算机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地址勘察和水利管理服务。

山西省生产性服务业“十一五”期间,增长速度平均为18.6%,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占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平均为64%,说明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已经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到各产业,产值增长速度最快的是金融保险业,增速为34.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发展增速为13.4%,批发零售业发展增速为21.8%。此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及批发和零售业占生产性服务业较大比重,分别为27.4%和29.2%,说明山西省传统生产服务业仍具备广阔市场。

近年来虽然山西省服务业总产值呈现增长趋势,但是从三次产业的比重来看,服务业却是不断下降,由2000年的43.8%下降到2010年的37.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3%)。由此可见,山西省服务业发展仍然十分落后,落后于全国的一般水平。由于山西是资源大省,重工业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山西省的主导产业,这就导致了山西服务业发展的相对不足,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这将将会严重影响工业的发展,特别会对制造业造成不利影响。

总体来说,尽管山西省近年来制造业不断发展,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主要地位,但是为制造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却遇到了瓶颈。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新兴的服务性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无法对制造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的不足以及服务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3]

(三)全球化视角下山西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投资不断的增加,山西要想实现转型发展,实现经济腾飞,就必须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准确定位,积极的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因此,充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山西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有重要意义。根据山西省统计年鉴,2000—2012年,进出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增长密切相关。2004—2012年制造业所占总体份额领先与生产性服务业,这表明山西制造业较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好。但在2009—2012年,山西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为迅速,这将有利于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相比,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稳定,进出口贸易增长相对较快,但总体趋势大致相同。在2008—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进出口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呈下降趋势,这影响了制造业的发展。因此,山西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对外商投资的依赖程度相对较高,与此同时,对外资的利用效率相对较低。

二、推进山西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1、延伸制造业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价值,从而加大生产性服务业需求

山西由于其资源优势,在其经济发展中,制造业占据了主要地位。制造业的发展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因为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会产生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这将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因此,制造业企业不断产业升级,革新生产方式,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从而派生出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

2、大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比重,实现两者协调发展

在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下,山西省生产性服务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在特定领域有一定的行业优势。但不可否认的是,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山西省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围绕这些行业,发展其上下游行业,积极推进相关产业的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打造山西品牌,从而使得生产性服务性成为山西发展新的着力点。

3、充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积极融入全球化浪潮

目前,山西利用外资情况相对较差,从上述分析可知,尽管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关系作用相对有限,但是外商直接投资却是一项重要的资本流入不仅可以直接与山西当地产业相结合,积极争取外资,有效利用外资,融入全球化的浪潮,有利用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对实现山西经济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洋.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互动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 2011

[2] 尚于力,申玉铭,邱灵.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及其行业分类初探[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试论精益生产与ERP的有效融合 篇12

20世纪后期,为提升管理水平,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出现一种全新管理思想即ERP(企业资源计划)。通过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把经营过程中的供应商、制造企业、客户等各方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有效安排产、供、销活动来提高效率和在市场上获得的竞争优势,是管理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集成。而精益生产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同时它又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的主要基本思想是消除浪费,降低成本。

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ERP的运用已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而精益生产还处于试点阶段,还需逐步推广。如何在ERP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精益生产与ERP的有效融合,加快推进精益生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 精益生产与ERP的辩证关系

精益生产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织(IMVP)的专家对日本“丰田JIT(Just In Time)生产方式”的赞誉之称,是一种投资最小的,但却有良好管理效率的管理方式。精益生产以“需求托动”指导生产。来达到资源的最大利用率.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系统化的信息管理平台,也被称为“推式”管理。

ERP系统的“推”与精益生产的“拉”似乎是一对矛盾,其实并非如此。ERP系统的综合功能为企业实施精益生产提供了多种有效的科学管理工具和相关的支撑技术。在ERP系统中,只有实现一套完整细化的计划系统来源源不断地“推动”物料的需求计划,才能为精益生产的物料“拉动”创造有利条件。两者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

2.1 管理思想的一致性

ERP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把经营过程中的供应商、制造企业、客户等各方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有效安排产、供、销活动来提高效率,并在市场上获得的竞争优势,是管理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集成。实施ERP,必须对企业现有的管理方法、组织模式、业务流程、过程控制、人员素质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诊断,明确需求并对问题点进行改善后构筑一个相对科学、规范的管理平台。而精益生产的推进也同样需要进行上述工作,通过有效的改善活动,使工作更加规范、效率化,系统地整合企业各项资源。

2.2 管理手段的互补性

精益生产采用准时生产、零库存、一流生产及自动化等先进的生产管理手段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通过精益生产,优化生产制造的期量标准,ERP对销售预测的需求就更加准确,优化采购提前期,ERP对客户的临时定单反映速度更快,可以及时变更采购的内容与数量。因此精益生产可以协助企业大幅度的减少ERP的复杂程度。在合理的生产组织范围内,由于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生产提前期不可能为零,生产批量也不可能设为一,所以企业产、供、销等活动必须做到步调一致,达到系统的集成。要完成这种复杂的活动,ERP的帮助是不可或缺的。不管企业进行精益改造的程度如何,只要存在采购周期长的原材料,就需要依赖ERP来进行物料需求计划运算,计算合理的采购提前期,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营。所以说ERP与精益生产是互为补充的。

2.3 管理信息的共享与集成

没有精确就没有量化,没有量化就没有有效的信息。通过ERP管理系统可以得到及时、准确的信息,利用精益生产可视化的看板及时传递信息,并通过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准确的评价,及时发现隐患,用精益生产的工具来改善机体的状况,长此循环往复,实现企业健康成长。

3 ERP的精益效果

我国许多企业实施ERP前后的变化表明,实施ERP的过程也是精益生产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生产组织有序可控

例如: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根据生产的流水性特点,强调MRP(物料需求计划)系统与JIT(准时生产)系统的混合应用,备料车间实行MRP车间作业计划,台车车间、组装车间实行JIT生产线日作业计划,计划的准确度、可执行性、日生产均衡得到提高。供应商管理加强,物料配送准确性提高,因物料计划和配送混乱造成的停工或者加班延点现象减少,车间在制品数量减少,账物相符率平均达到了98%以上,现场管理明显改善。生产管理理念实现了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生产管理的控制、应变能力得到加强。

3.2 物流管理精细准确

通过MRP采购需求计划驱动企业外部物流,通过JIT日配送计划、MRP领料计划驱动企业内部物流,物料供应按时按量配送,有效控制了仓库库存量和车间在制品数量。实现了对库存结构、库存资金占有量的及时分析,生产平衡能力增强,减少了物料储备、物料消耗和车间存货流转数量,生产周期缩短。物流交接环节采用条形码技术,同步驱动资金流,实现了物流账务的日清月结。

3.3 产品质量全过程控制

原材料与外购配件的进货检验、生产线产品的制造过程检验和自制配件的最终检验业务均通过ERP系统控制。实现了从报检——检验——合格判定——转序的质检业务全过程管理,保存了质检数据电子档案,质量缺陷数据统一规范,质量统计与分析更为方便可靠,确保了不合格品不转序。

3.4 成本核算真实细化

车间投入、产出数据直接从物流系统中提取,核算对象从产品细化到了零配件。

通过ERP实现对人、机、物等资源的有效控制和调配,企业可以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赢利能力。

4 精益生产与ERP的有效融合

精益生产理念强调生产过程的持续改进,而ERP则强调规划。从ERP规划的细节上着手进行优化和完善,是企业持续改进生产过程的一个重点。企业在ERP基础上推进精益生产要抓住两个切入点:

一是优化JIT。优化JIT主要是调整生产线的生产节拍,对生产线存在的制约产出的各种因素,如人力资源配置、原材料及时到位、设备故障、信息流阻滞等瓶颈进行综合分析,减少瓶颈对生产线产出速度的限制和对相邻环节生产能力发挥的影响,使各生产线之间达到相对均衡,减少相邻生产线之间的等待时间。通过优化JIT,提高操作人员及设备工装的工作效率,减少单件产品的工时消耗,减少工序在制品实现“一个流”,在平衡的生产线基础上实现单元生产和柔性生产系统。

二是实施精益物流。物料配送实现“定点、定时、定量”管理,提高物料准时率,实现基于5S和ERP的精益物流。运用精益思想对企业JIT配送计划(包括预估计划、补充计划)和整个物流活动进行管理,科学确定供应、生产和配送产品中所有必需的步骤和活动,创造无中断、无绕道、无等待、无回流的增值活动流,不断消除浪费和追求完善。

ERP是基础,精益生产是方向。精益生产与ERP有机融合,是对精益生产的一种新尝试。我们将精心组织,把握重点,明确目标,努力把基于ERP的精益生产做出特色,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摘要:ERP系统作为一个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统,承载了先进的管理思想。它不仅面向供应链,体现敏捷制造和并行工程的精神,还应进一步结合精益生产消除无效浪费,保证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最终达到提升管理绩效的目的。因此,如何将精益生产与ERP系统有效融合是现代企业重点研究的一项课题。文中首先分析了精益生产与ERP之间的关系,然后简单阐明了ERP的精益效果,最后提出了精益生产与ERP有效融合的两个切入点。

关键词:ERP,精益生产

参考文献

[1]田军.企业资源计划(ERP)[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党新民.精益生产之JIT管理实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杨圣春.ERP中项目管理模块的要素分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4]邵玟.项目管理理论在ERP软件实施中的应用[J].机械管理开发,2008,(5).

上一篇:青春期男生下一篇:初中体育教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