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机制(精选12篇)
运动机制 篇1
0 引言
运动想象是一种想象的运动,大脑根据指示,在大脑中想象指挥相应肢体进行运动,而不实际产生运动的一种思维过程。在进行运动时,大脑会发出相应的脑电信号影响运动中的肌肉组织,而当大脑有意识地反复模拟训练某一动作,但是肢体并不活动时,大脑的响应运动皮层区仍然保持活跃状态,通过特殊设备采集运动想象的脑电波,就能分析响应的运动想象。
运动想象多应用在BCI系统的研究上,通过对不同种类的运动想象脑电信进行分析,利用各种信号分析方法,例如小波分析、短时傅里叶变换、二阶盲辨识、AR等方法,把时域的脑电信号转换到时频域上,进而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以区分不同脑电信号对应的不同种类运动,但是对脑电信号的运动想象机制研究,却很少涉及到。本文分别对左右想象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脑地形图分析,来研究运动想象脑机制。
1 数据获取
1.1 试验模式
首先给受试者1s的安静准备时间,电脑显示屏幕黑屏。在第1s时刻,屏幕正中间显示一竖线,同时在左边或者右边分别显示一个标示左右的箭头,指示受试者按照箭头方向想象不同的运动。时间4秒钟,箭头消失,持续0.5~1秒的随机时间后,屏幕再次黑屏。单个实验延续5.5~6s时间,如图一所示。
1.2 采集参数
被试者(样本数为5)在一个安静的屏蔽房内放松地坐在一个没有扶手的软椅上,看着正前方的电脑屏幕,根据实验员的安排和屏幕刺激的指示做脑电实验。脑电获取是利用32导Neuroscan放大器,通过scan4.3软件进行获取,参考电极方式采用双侧乳突作为参考电极,利用1000Hz采样率,波段采集利用200Hz低通、0.05Hz高通和50Hz陷波。
2 数据预处理
采集到的脑电信号包含有大量的噪音。为了更好地提取特征和为以下的计算做准备,因此本文对初始脑电信号,利用scan4.3软件进行了初步的数据处理。处理步骤如下:
(1)去除漂移较大的脑电:在脑电获取过程中,由于诸如被试者运动、开小差、外界声音等影响,初始的脑电信号会出现很大的漂移,会对后续的脑电信号处理造成影响,因此在进行脑电处理前,要去除这部分脑电信号。
(2)去眼电:原始的脑电信号中,因为眨眼或者左右看,产生眼电对闹点信号造成影响。因此在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之前,要去除这部分影响,本文主要是去除垂直眼电影响。
(3)任务截取:根据图一所示,被试者脑电信号每次任务以1000Hz采样率采集5000~6000Ms。为了更好地体现所截取脑电信号反映任务特征,本文对脑电信号以刺激信号前10%和后80%时间段进行数据截取。
3 分析和结果
3.1 频域分析
原始脑电经过上述方法截取之后,为了反映脑电信号在频域上的特征,我们利用AR模型把时域信号转换到频域上,具体步骤如下:
(1)Hjort数据转换
为了降低周边电极对真实信号的干扰,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Hjort转换[17]。转换方法如下:
式(1)中,CiH表示转换后脑电数据;ci是原始脑电数据;S表示ci周边的4个电极,其中cj表示这8根电极的原始脑电数据。
(2)滤波
脑电信号采集波段从0.05Hz~200Hz,为了从中抽取特征,首先对获取脑电信号进行滤波,获取0.05Hz~50Hz之间波段。
(3)AR转换
利用AR模型,把时域信号转换到频域,图二显示了左右两种运动想象的C3和C4电极上频域信号对比,图二中显示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特征集中在2~8Hz、12~15Hz和35~39Hz三个频域段。
3.2 叠加对比分析
把多次时域脑电信号进行叠加平均可以达到突出特征、降低噪音的效果。对左、右两种运动想象分别叠加,并进行对比,通过信号叠加增强,在时域信号上显示出一定的特征,其中以FC3、C3、CP3、FCZ、CZ、CPZ、FC4、C4、CP4最为明显和稳定。如图三所示,重色为左想象运动,轻色为右想象运动,对比左右想象运动,以上九跟电极脑电信号显示。图三显示,受试者进行右运动想象时,脑电强度较大。
分别对左、右两种运动想象进行电极对比,图四显示了对比C3和C4两根电极的时域叠加信号。图四中可得出在2000~3000ms之间,脑电信号出现了较大的特征。
3.3 脑地形图分析
通过对两种运动想象的频域和时域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运动想象引发的脑电信号有不同的特征。为了能对不同的运动想象所引发的大脑反映的特征,本文把采集到的脑电信号,经过时域上叠加平均后,投射到2D上,每隔220秒取一次样,想象右运动脑地形图如图五所示。在0~1760ms内,脑地形图上没有明显的变化;在1980ms时刻,开始进行右想象运动,脑地形图上显示为左侧开始出现有较为明显的脑电波动;从1980ms开始,波动较大的是C3为中心的脑区位置,脑区较强波动一直持续到2640ms;在3080ms时刻开始,到3520ms处,再次出现和1980~2640期间现象;经过一段时间休整,脑电信号在4180~4840ms期间,再次出现C3为中心的脑区剧烈波动。图中结果显示,当受试者进行右想象时,以C3为中心的脑区反映强烈,根据图一所示的运动想象模式,每次运动想象时间在880ms之间。
左边运动脑地形图如图六所示,相对于右边运动想象,脑地形图显示,其脑电信号能量相对较弱,特征也不如右边运动想象强烈。
4 结束语
本文分别从频域、时域和脑地形图上,分析了左右想象脑电信号特征分布,得出了左右想象脑电信号特征在频域上主要集中在2~8Hz、12~15Hz和35~39Hz三个频域段的结论。在时域上,利用本文的刺激模式,主要特征出现在2000~3000ms之间,根据脑地形图分析,得出左右想象时间持续660ms结论。同时,在对时域和脑地形图的分析中,发现想象右运动受试者脑电信号比左想象脑电信号强。
摘要:运动想象已被广泛地应用在BCI系统上。传统对脑电信号分析主要集中在特征提取和分类上,本文分别从左右想象脑电信号的频域、时域和脑地形图上进行分析,从而获取左右想象脑电信号的特征。
关键词:脑电信号,频域,时域,脑地形图
运动机制 篇2
为防范学校体育运动风险,保护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保障学校体育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学校把体育运动风险防控作为教育管理与督导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计划,制订适合本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指导意见或工作方案,明确风险防控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完善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机制,落实防控责任和措施。根据《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制定本办法。
一、管理职责
1.学校建立校内多部门协调配合、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机制,制订风险防控制度和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处理预案,明确教务、后勤、学生管理、体育教学等各职能部门的职责,组织和督促相关部门和人员履行职责,落实要求。
2.学校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产品和质量标准选购体育器材设施,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要求供应商提供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安全检测及评估报告。应当建立体育器材设施与场地安全台帐制度,记录采购负责人、采购时执行的标准、使用年限、安装验收、定期检查及维护情况。
3.学校体育器材设施应当严格按照安装要求,由供应商负责完成安装,安装完成后学校应当进行签收,签收结果记录在体育器材设施与场地安全台帐中。
4.学校应当按规定安排学生健康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按照《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规定,纳入学籍档案管理。学生新入学,应当要求学生家长如实提供学生健康状况的真实信息。转学应当转接学生健康档案。涉及学生个人隐私的,学校负有保密义务。对不适合参与体育课或统一规定的体育锻炼的学生,学校和教师应当减少或免除其体育活动。
5.学校主动公示体育运动风险防控管理制度、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处理预案等信息,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二、常规要求
1.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体育活动及体育训练前,应当认真检查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体育课教学、体育活动及体育训练中,应当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对技术难度较大的动作应当按教学要求,详细分解、充分热身,并采取正确的保护与帮助。
2.学校组织开展大型体育活动或体育比赛,应当成立安全管理机构;制订安全应急预案;检查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设置相应安全设施及标识;设置现场急救点,安排医务人员现场值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大型体育活动或体育比赛需要第三方提供交通、食品、饮水、医疗等服务的,应当选择有合格资质的服务机构,依法签订规范的服务合同。
3.学校应当根据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管理。具有安全风险的体育器材设施应当设立明显警示标志和安全提示。需要在教师指导和保护下才可使用的器材,使用结束后应当屏蔽保存或专门保管,不得处于学生可自由使用的状态;不便于屏蔽保存的,应当有安全提示。教师自制的体育器材,应当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或人员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评估合格后方能使用。
4.学校对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的使用安全情况进行巡查,定期进行维护,根据安全需要或相关规定及时更新和报废相应的体育器材设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5.学校利用开学教育、校园网络、家长会等进行体育安全宣传教育,普及体育安全知识,宣讲体育运动风险防控要求和措施,引导学生和家长重视理解体育运动风险防范。
三、事故处理
1.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发生后,学校应当按照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处理预案要求及时实施或组织救助,并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
2.发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情形严重的,学校应当及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属于重大伤亡事故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处理结束,学校将处理结果书面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
3.学校应当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妥善处理体育运动伤害事故。
运动疲劳产生机制的研究分析 篇3
摘 要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日益增强。但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在体育锻炼中运动疲劳的产生。运动疲劳给人们带来的身体不适和心理挫折会影响他们的运动积极性,因此本文对运动疲劳产生机制进行分析,以期为促进疲劳的及时恢复提供指导意义。
关键词 运动疲劳 产生 分析
一、关于运动疲劳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不同学者对运动疲劳的说法有很多,对运动疲劳概念的理解也比较混杂。1982年的第五届国际运动生化会议对运动疲劳进行了定义:“运动疲劳是机体在运动过程中不能持续在一定水平或和各器官不能维持预订的运动强度”,作者较认同的是运动疲劳主要指运动过程中所引起的机体工作能力下降的现象。
二、参与者身体因素与运动疲劳产生
运动疲劳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非常复杂的现象,近几年来很多学者对疲劳的产生众说纷纭,问题还没有真正得到解决,关于运动疲劳产生机制的学说也比较多。
(一)运动疲劳产生的相关研究
“堵塞”学说认为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在消耗大量能源物质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代谢物质,这些代谢产物如得不到及时的消除,将会阻碍人体的正常代谢活动,从而导致运动能力的下降。“能量耗竭”学说认为运动疲劳主要是由于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物质,这些损失的能源物质得不到及时的补充而导致了疲劳。实验表明,运动疲劳与运动过程中能源物质消耗过多密切相关。而且,能源物质的消耗随运动时间、运动强度的不同也具有差异性。
(二)关于运动中枢疲劳
运动过程中血液和组织中的氨含量增多会导致血液或组织的代谢产物大量积累,从而产生疲劳。人体大脑中氨含量过多同样会影响人体正常代谢活动,脑内氨聚集可导致脑中毒。脑中毒直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工作,这是因为氨能改变脑膜对氨基酸的通透性,从而打乱各神经递质的代谢,进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下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下降使人体对运动的控制力降低,动作协调连续性下降,严重的可表现为暂时意识空白,最终导致运动疲劳的产生。
(三)关于运动外周疲劳
运动外周疲劳的产生机制可能与机体代谢产物、调节物质、能源物质以及细胞分子水平形态和功能的改变等因素有关。随着运动的不断进行,乳酸不断增多,解离出氢离子使血液PH值下降,由此引起外周疲劳。另外,糖是人体内最主要的能源物质。随着机体的活动,糖不断消耗,当机体内的糖消耗到一定程度时会使肌肉产生疲劳,可以解释糖消耗对产生运动疲劳的重要原因。但是也有实验表明,运动中队受试者进行补糖,并未延缓运动疲劳的出现时间,所以关于糖的消耗引起运动疲劳的产生机制尚未统一观点。脂肪作为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储存在机体内,在耐力运动时,机体对脂肪的利用能力成为限制运动能力的重要因素。长时间耐力运动过程中,脂肪的分解速率和利用能力提高,可使机体减少对能源物质糖的消耗,从而缓解运动疲劳的产生。运动中ATP、CP的消耗也可能会导致运动疲劳,这是由ATP、CP在机体内主要作为短时间大强度运动的功能物质所决定的。但这也只是具有可能性,也有研究表明,磷酸原并不是产生运动疲劳的主要因素。
三、参与者所处环境与运动疲劳的关系
(一)自身心理素质的影响
运动所产生的疲劳不仅包括躯体性疲劳,还包括心理性疲劳,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运动训练后得不到及时的恢复,如营养供给不足、缺乏休息等容易使疲劳进一步积累,从而产生心理疲劳。机体在运动中的生理状态不佳很容易造成训练者的心理上的紧张和压抑,引起心理疲劳。简单的说,心理性疲劳是指训练者尤其是运动员在长期重复进行单一、大强度的训练项目时产生的疲劳和不安,通过运动的持续进行,训练者的心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运动中所产生身体损伤等各种挫折,如果心理承受能力和调节能力差,很容易产生心理失常等症状,进而影响训练效果。每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都不相同,尤其是自我效能感差别很大,在面对训练过程中的各种挫折时,对自己的行为控制能力不强,很容易导致心理疲劳,可表现为对运动的兴趣的降低和自卑感。另外,心理素质较差的人,尤其是长期从事运动训练的人,如果存在心理障碍或心理适应能力差,比较容易形成心理性疲劳。
(二)环境因素的影响
训练者在户外运动的情况下,主要受天气以及训练场地的影响,如天气炎热或寒冷,训练者往往提不起兴趣,训练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尤其对运动员来讲,经常在封闭场馆活动,长期处于闷热烦躁的环境或者使用一些破旧器械,很容易引起消极的训练情绪,产生压抑感,引起运动疲劳。另一方,运动过程中的人际交往是难免的,如相处不融洽、处理不当,势必会出现诸多矛盾,由此出现的心理压抑,神经能量的消耗在所难免,最终形成运动疲劳。
四、总结
随着对运动疲劳研究的不断深入,运动疲劳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运动疲劳所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运动疲劳产生后如不及时消除,对机体产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运动疲劳产生机制的研究,可以为如何科学的消除疲劳、加快机体功能恢复,提高运动训练效率等多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何秋华.浅谈疲劳诊断与恢复的中医学方法[J].中国体育科技.1998.34(7):57-58.
[2] 杨锡让.实用心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391-424.
运动疲劳的生理生化机制 篇4
关键词:运动疲劳,生理生化机制,避免,训练和恢复,训练效果
进入21世纪,世界竞技运动水平正逐步提升,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产生的运动性疲劳也在不断增多。通过电子检索手段输入关键词“运动疲劳生理生化机制”“中枢疲劳”“外周疲劳”等检索出多篇相关文献,从各篇文献中提取出适合本研究内容的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整理。
疲劳指机体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过程不能进行正常的运动强度训练[1]。运动疲劳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运动能力及身体功能能力暂时下降的正常生理现象。
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是运动疲劳的两种主要形式,其分类依据是根据疲劳部位和产生的原因。疲劳是技能提高的基础,是运动进步的垫脚石,因此,运动疲劳现象是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正常现象。一般来说,机体运动时产生的轻度疲劳可以在运动后较短时间内恢复;中等程度疲劳就要引起教练员和运动员重视,需要适当降低运动强度和运动量;重度疲劳发生时,教练员应及时调整训练计划,疲劳严重时需让运动员停止训练和比赛,调整休息等[2]。
综上所述,运动疲劳是指运动员在专项训练后,由于运动训练中各种生理、心理和训练等方面的原因而导致的运动员身体机能的不适等。
1 中枢疲劳的生理生化机制
1.1 5- 羟色胺
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疲劳的可能性递质是5-羟色胺(5-HT)这个观点是由Newsholme[3]等人最先提出。他们通过对比实验,将支链氨基酸与生理盐水或白蛋白分为两组作对照,证实补充支链氨基酸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运动性疲劳。经过长时间高强度训练后,运动员大脑中的5-HT水平增加,而5-HT又是大脑中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对大脑的保护性会随着5-HT水平的增加而降低,而且血液中的色氨酸和支链氨基酸也会随运动而升高,因此,增强5-HT的抑制程度,使大脑的保护性抑制增强[4,5,6]。
1.2乙酰胆碱
Mieko[7]通过实验后发现,人体在运动前大脑皮层中乙酰胆碱(ACh)的含量与运动之后的含量是不一样的,实验证明运动5分钟时乙酰胆碱的变化最为明显。当大脑皮层中乙酰胆碱浓度开始下降时,中枢系统会产生一种化学神经递质,其主要的作用是在神经与肌肉之间传递兴奋。这种化学神经递质对肌肉的兴奋与传导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对于高兴奋性的运动员,可适当减少释放乙酰胆碱以达到阻碍神经-肌肉接头之间兴奋的传递。近年来有调查发现,运动员在训练中适量服用含有乙酰胆碱成分的饮料,可以起到延缓疲劳并且保持血浆胆碱的浓度适宜的作用[4,5]。
1.3多巴胺
多巴胺(DA)作为一种兴奋性的化学神经递质,可有效调节肌肉紧张。Blomstrand[8]研究后证实,运动员过度运动达到极限出现力竭时,多巴胺在大部分脑区含量都出现升高。Bailey[9]等人通过实验发现,运动员在不同负荷的训练强度下,大脑区的DA含量是不同的,运动员以60%~65%VO2max的强度活动大约1小时,多巴胺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多巴胺的增加不会使机体感到疲劳,当运动员继续运动达到3小时以上时,多巴胺就会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多巴胺在机体内的降低就会使运动员感到疲劳。研究发现,运动疲劳的发生与机体内DA的合成和代谢应保持尽量去达到平衡的效果[4,5,6]。
1.4 氨
张业廷[4]研究发现,氨(NH3)是蛋白质代谢的产物,正常情况下,氨的产生和消除保持动态平衡。氨是由肌肉在运动时产生,通过血液运输到达脑组织并改变脑组织CNS的功能。氨作为一种代谢废物如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会导致大脑控制力下降,思维混乱等。运动时机体产生大量的氨,氨能够加速糖酵解的进程,使体内乳酸增加,形成疲劳[4,6,10]。
1.5γ一氨基丁酸
1950年Robent[4]和Awaper[4]发现,γ-氨基丁酸(GABA)在脑组织中的含量较高,人体在短时间高强度运动后出现CK减少,三磷酸腺苷浓度降低,二磷酸腺苷浓度升高,氧化酶活性升高,同时,γ-氨基丁酸的浓度也出现升高;当运动疲劳出现时,随着体内各种氧化酶的活性降低,γ-氨基丁酸的消除速度也会降低,这种降低现象会对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4]。1971年,雅科甫列夫[5]通过小鼠实验,即让小鼠长时间游泳,使其达到重度疲劳,发现大脑皮质中氨基酸的含量增加,证实了,γ一氨基丁酸的增加可以作为疲劳产生的指标。
2 外周疲劳的生理生化机制
2 . 1 疲劳链的突变理论
目前,在学术界传播较广的理论是灾难性的理论疲劳,它是指神经肌肉疲劳链包含很多的环节,而每一环节都在链中发挥不同的功效,当每一环节的作用不能正常发挥出来时,运动疲劳就随之出现。运动会消耗机体大量的能量物质,肌肉损伤的出现可能是由能量供应造成,同时外周疲劳也会产生。突变峰的发生并不是随意的,它在固定的阶段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在突变峰这一阶段机体兴奋性是降低的,因此削减了机体内能量消耗,造成机体内环境失衡,同时,肌肉力量也随之减小,运动疲劳就这样自然而然的在人体内生成了[5]。
2.2 肌细胞膜
肌细胞膜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地方,是肌肉细胞的代谢以及肌肉细胞间传递兴奋和激动的部件,其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直接影响肌肉的功能。有研究认为,长时间运动导致血浆游离脂肪酸和儿茶酚胺的浓度升高,胰岛素浓度下降,从而改变了肌细胞膜的通透性,肌细胞膜的形态和功能受各种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的不合理变化,导致了细胞膜功能的紊乱,从而导致了运动疲劳的产生[11]。
2.3 细胞凋亡
研究表明.细胞的死亡包括坏死和凋亡两种形式。实验发现,运动可能是细胞凋亡的原因之一:一是由于血管受到的运动造成的局部机械牵拉力,产生损伤导致缺血;二是运动会造成氧自由基含量增加,诱发细胞死亡。细胞凋亡会造成一系列的变化:凋亡造成机体中细胞数目减少,随之造成机体组织功能下降,各种病理的变化与产生导致了机体运动能力大幅度的下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运动疲劳出现[5]。
2.4 代谢产物积累
众所周知,在正常状态下,乳酸的产生和代谢是平衡的,但是,由于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经常的长时间、高强度无氧运动使机体内产生了大量的乳酸和代谢废物,这些代谢废物在短时间内不能即刻排出,导致代谢废物的积累。乳酸的积累使体液内环境呈酸性,PH值下降,抑制机体代谢产物的排出和身体各项机能的正常运行,当PH值过低时,就会导致肌肉无力,运动疲劳产生[12]。
2.5 能源物质的消耗
三个能量供应系统包括:磷酸源系统、无氧氧化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在运动中,首先被消耗的是糖原,即通过无氧氧化系统进行糖酵解产生能量为机体供能,随着运动的持续,体内糖原含量会减少,如不能及时恢复或补充,我们就会进入疲劳状态。此时若要继续维持运动强度就需要有氧氧化系统(脂肪)供能,一般来说脂肪可以维持供能时间在2~3个小时。有研究表明,过度使用脂肪会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人体的运动水平和能力。所以,运动员在运动中要学会合理掌控时间,避免过度运动而导致疲劳。有氧氧化系统是供能系统中的“保护者”,它保障着人体机能使其能够正常训练。当能源物质不能及时供给导致能源衰竭时,机体疲劳就会出现[12-13]。
3 结语
疲劳是机体在训练和比赛后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疲劳的产生是由于机体在疲劳产生后未达到适量的恢复而又继续参加训练和比赛。因此,运动员应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惧怕疲劳,而是要正视疲劳,对疲劳进行科学的审视。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和教练员找寻适合的恢复方法和手段,在训练和研究中不断摸索,不断找寻新的思路。
运动机制 篇5
究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体育运动伤害面临的新形式,探讨了高校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构建高校学生运动伤害应急机制。
关键词:高校;运动伤害;应急机制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体育更加受到重视,学生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但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参加体育课内外活动和锻炼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同时,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完善使体育选项课日渐增多,学校体育教学活动日趋丰富,而学校体育的诸多方面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围绕事故的赔偿与处理,也时常发生一些法律纠纷,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不仅对学生自身的发展造成严重的损害,而且也为学校和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工作的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加强领导、转变观念、明确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各类安全隐患,落实责任制度,切实保证师生员工的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在这其中,普通高校学生的运动伤害问题也是安全工作的重点,不容忽视,制定出相应的学生运动伤害应急机制对处理好高校安全工作问题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建立高校学生运动伤害应急机制面临的新形势
高校为什么要建立学生运动伤害应急机制,这与体育运动伤害事故自身特点及当代大学生运动客观环境发生的显著变化紧密相关。主要体现在:
1.1 主体的多样性
通过对大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普遍发生过不同程度的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发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年龄也从17 岁到20 几岁不等,可见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主体存在着多样性的特点。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受害者多为个人,发生集体性伤害极为罕见。这因为,学生在学校体育活动中一般是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运动或接触器械,即使在同场对抗性较强的集体项目中,发生伤害,其结果也多为一名学生给另一名学生造成伤害,二人或多人同时受伤的概率还是很低的。
1.2 内容的多样性
造成大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体育项目和活动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不仅仅有人们所知的容易造成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足球、篮球等对抗性较强的运动,也有慢跑、游泳等非对抗性运动,而且随着一些极限运动如轮滑、山地车等项目在高校中的开展,这些运动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也在不断地扩大。总之,高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发生的体育项目繁多,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运动伤害固然可以诸多预防手段,但是,由于运动主体和运动环境的特殊性,发生运动伤害事故是不可避免,甚至是经常性的,所以,我千里只为一次分享 我的泪水 你的喜悦
们必须推行一系列应对突发运动伤害事故的机制,做到及时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运动伤害给学生、家长、学校及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校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运动伤害发生的原因,概括起来可以。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正值青春年少的大学生的喜爱课程,他们活动力强、富有冒险精神,因此运动伤害便时有发生。高校运动伤害事故发生原因的多样性,学校、教师、其他同学及自己甚至意外事故都可能成为引发运动伤害事故的主要因素。
2.1 学生本身因素
运动伤害的最常见因素往往为学生自己本身的原因。如:运动技术不熟练;运动量过大;不适当的运动服装;不遵守运动规则产生的违规或暴力行为;身体状况不佳或环境(如过冷或过热等)的适应不良;使用超过自己能力限度的技术;运动员对于自己的运动技能过于自信;运动员过于紧张或运动时太松懈;练习不足、准备活动不足等等。
2.2 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的因素 为你分享
运动伤害事故的产生与教师相关的因素如下:学习者学习能力与目标间的差距;辅助方法不当;运动项目、练习手段不适于学习者或活动参与者;教师对于活动参加者身心及运动能力了解不足;活动场地、器具等活动前的检查及危险因子排除不足;热身运动不足或不适当;过度要求;学习阶段的错置;师观察能力及执行能力的不足;体育教师不熟悉急救程序;体育教师的急救知识及专业能力之不足等等。
2.3 学校体育运动场地设施、器材的设置与使用因素
学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时,难免使用学校体育运动设施及器材。因此,学校体育运动设施的规划和建筑,可能是影响体育运动安全的首要因素。体育设施普遍存在的问题有运动设施外围安全区的不足,电器设备的安全性不足,缺乏安全的出入通道,体育建筑设施未能依据体育活动的专业需要而规划设置,运动设施、器具管理的不当,场地设施与器材设计、维护缺失等等。此外,还有其它客观因素等例如恶劣的自然环境等等都可能导致体育运动伤害事故。构建高校学生运动伤害应急机制的主要内容
应急机制是指对某种突发事件能立即做出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以尽快恢复正常秩序的组织机构的功能[1]。
3.1 运动伤害心理预警机制的建立
“任何突发事件的预测和应对的有效性,都与对危机突发事件中民众的社会心理的预测及领导者的危机管理应对决策的正确性密切相关。”[2]针对可能出现的体育运动伤害,高校应该建立事故心理预警机制,其目的是为了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对危机事故的发生起预报作用,也为事故发生时高校管理层做出瞬时决策提供依据,也为一线师生指引处理事故的方向。
3.2 建立高校学生运动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根据教育部出台的《学生伤害事故管理办法》和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发生特点,结合学校体育课程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高校应对运动伤害事故相关制度,使高校运动伤害应急处置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在全校范围处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指导下,结合体育教学实际制度、完善运动伤害应急预案,制定和完善各类运动伤害预案,有重点地制定运动受伤率高的如球类运动事故的应急预案,运动伤害事故一旦出现,就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处理。
3.3 伤害事故善后处理机制
事故后处理阶段可以为组织“提供一个至少能弥补部分损失和纠正混乱的机会”,因而,对于高校运动伤害处理责任人或机构而言,应当利用这样一个机会,解决遗留问题,并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今后面对伤害事故时在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及运作程序上的改进意见,进而进行必要的组织变革。
3.3.1 运动伤害善后处理。这一环节中,高校运动伤害处理机构继续组织协调危机救助工作,做好运动伤害事故
医疗救护处理工作,尽可能将伤害程度降到最低。进行医疗救护处理,是在学校发生体育教学伤害事故之后,及时终止或减少伤害发展的必要救助措施[3]。
3.3.2 完善伤害处理机制的回馈。这一环节,伤害处理直接责任人及领导小组应对伤害处理机构在应急机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加以反思,进而加以改进,形成运动伤害应急机制的自学能力。
3.4 要明确责任,建立责任追究处理机制
首先要明确各主体的责任范围,积极、客观面对运动伤害事故,对造成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致因进行规避,力图将其发生概率降到最低,做好运动伤害事故的预防工作。但是,事故发生后,我们更应该积极妥善处理。责任追究便成为应急机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总之,要提高教师和学生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师生要认真学法、知法,明确违法和合法的界限;教师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也应该遵循学校规章制度及老师的指导安排。 为你分享
3.5 加强学校处置运动伤害事故人员队伍的培训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协同合作的伤害应急队伍,“要将各院、系、部等与管理工作相关人员、学生干部和事故处理专家纳入应急队伍的组织网络体系,还应当配备和培养处理突发事件的人才,包括管理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指挥型人才”,[ 4 ]增强应急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实战能力。高校应参考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应急机制学校及部门的建设经验,对应急队伍进行必要的模拟训练,是应急队伍增加实践经验,是主体人员熟练掌握应急处置的全过程。同时,定期请体育运动方面的专家学者来做定期讲座,观摩学习医务人员对运动伤害人员的现场救助,使高校运动伤害事故应急处理人员全面提高处理伤害事故的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 仪振刚.试论应急机制的建立及其运行[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167-168.
[2] 时勘.突发事件的社会心理预警及应对[J].新华文摘,2004,(6):13.
[3] 张晓波.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防范与处理[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6):91-93.
[4] 王诗堂,李玉林.高校应对突发公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及安全救护研究
[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12):22-23.
[5] 陈平.从法律视角探析体育伤害事故处理和预防[J] .中国学校体育,2006,(10).
[6] 周强.大学生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问题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3).
[7] Drak Thomas.,1990,Emergency Management-strategies for Maintaining Organizational Integrity,Springer-Verlag NewYork
[8] Farazmand Ali,2001,Handbook of Crisis and Emergency Mangement,Marcel Dekker,Inc
[9] Godsehalk David R,Beatley Timothy,Berke PhiliP,Browe rDavid J,and Kaiser Edward J,1999,Natural Hazard Mitigation:
Recasting Disaster Policy and Pldnning,IslandPress
运动机制 篇6
摘 要 运动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竞技水平,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疲劳是检查训练效果的一个标志,但是疲劳后没有恢复的训练则是危险的训练。由于现代专业化训练追求高效率、高强度的大运动量训练,运动员体能消耗严重,合理的疲劳恢复手段对高效率完成训练安排、提高并保持运动成绩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短跑运动员训练疲劳机制,以及多种恢复手段作一些肤浅的探讨,以期为短跑项目的运动性疲劳消除提出建议性的训练对策。
关键词 短跑 疲劳 恢复手段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本科生。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短跑疲劳产生的机理
短跑运动的特点是速度快、强度大、运动持续时间短。疲劳是大强度训练所引起的不可避免的身体机能正常的变化。这种变化共分为神经疲劳和肌肉疲劳两种。
1.神经疲劳的机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位是大脑皮质,传入的各种信息(包括肢体运动信息)在此做最后的分析与综合,并产生相应的感觉,由骨骼肌收缩实现的人体运动在其调节下完成。在短跑运动中,大脑中枢神经的兴奋与抑制频繁交换,导致大脑ATP水平下降,脑中氨含量增加,皮质细胞由兴奋转为抑制的扩散就使动力定型发生紊乱,因此就产生了神经疲劳。表现出神经不振,感觉迟钝,动作不协调,不准确。
2.肌肉疲劳的机理。短跑项目是在短时间内ATP、CP被大量消耗时,肌糖原在无氧条件下分解供能,高强度运动产生的乳酸、二氧化碳等代谢物,在腿部肌肉中急剧堆积,引起肌肉机能和血液中PH值的下降,阻碍神经肌肉接点处兴奋的传递,影响冲动传向肌肉,抑制果糖磷酸肌酸酶活性,从而抑制糖酵解分解,使ATP合成速度减慢。另外,血液中的酸性增大,降低了肌纤维的活性,尤其是影响收缩成分的活性,导致肌纤维长期处于收缩的紧张状态,致使肌肉发硬,弹性下降,收缩能力降低,并且出现肌肉疼痛感。
(二)对疲劳产生的判断
科学地判断短跑运动员疲劳的出现及其程度,对合理安排训练计划有很大实际意义。由于疲劳的表现形式不相同,所以选用的测试方法也有所区别。目前主要的疲劳测定方式包括测定肌力以及测定神经系统评价两大类。
(三)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方法和手段
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我国短跑运动员所采取的生物学恢复手段主要是睡眠、整理活动、按摩放松、沐浴、针灸、营养补充及心理恢复。
1.睡眠。对于运动员来说,睡眠时间、深度和质量是训练保证的关键,是消除疲劳的基础。成年运动员每天要保证睡眠长达八小时左右,身体状况就可以恢复到前一天的较好水平。在大运动量训练和比赛期间,睡眠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2.整理活动。整理活动是指在运动之后所做的一些加速机体功能恢复的较轻松的身体练习。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强力持续收缩,使代谢产物堆积、肌肉硬度增加并产生酸痛。运动结束后,肌肉很难自然恢复到运动前的松弛状态。另外,由于运动时血液重新分配,内脏血液大量转移到运动器官,以保证运动时能量代谢的需要,运动后若不做放松练习而突然停止不动,由于地心引力和静止的身体姿态,严重地影响静脉回流,使心输出量骤然减少,血压急剧下降,造成一时性脑贫血,产生一系列不舒适感觉。
另外,做一些静力性牵张练习,使参与工作的肌肉得到牵张、伸展和放松,在肌肉牵张、拉伸方法中,本体感受神经肌肉促进法(即PNF牵张法)作为发展柔韧素质的方法,同时也具有预防延迟性肌肉酸痛、保持肌肉弹性、辅助发展肌肉爆发力的功能。
3.按摩放松。中医按摩是解除肌肉紧张、痉挛的有效方法,按摩可以增强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消除肌肉因小型撕裂而造成的僵硬和损伤,它能缓解肌肉负荷后的紧张度,可使肌肉毛细血管扩张与后备毛细血管开放,使局部的血液供应加强,提高神经、肌肉及器官的活性,并加强疲劳肌肉中乳酸的排出速度。
三、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短跑运动是速度力量型项目,其特点是速度快、强度大、运动持续时间短。疲劳主要产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疲劳的主要原因是ATP和肌糖原的消耗,乳酸等代谢产物的堆积。
2.通过测定肌力、神经系统机能、运动中心率和主观感觉可判断出运动员疲劳的产生。对于运动员体能的及时恢复起到基础作用。
3.合理运用本文所述的睡眠、整理活动、按摩放松、沐浴、针灸、营养补充和心理的恢复手段,可以达到消除疲劳与恢复机能水平的目的。
(二)建议
1.教练员应加强运动疲劳及相关知识概念的普及,引导运动员将训练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2.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注意训练强度和运动量,以免导致运动员体能消耗过多,恢复不全面,导致训练计划不能准确完成,影响运动成绩。
3.在判定运动员疲劳时,要采取科学的手段,注意因人而异,要有所区别。
4.在运动员疲劳的恢复手段中,要根据训练内容和强度进行针对性的身体恢复,避免恢复手段种类单调,同时要注意营养物质的补给。
参考文献:
[1] 张爱芳.运动生物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201.
运动机制 篇7
1. 篮球运动的项目特点
篮球运动作为一项集体项目,它本身最大的项目特征就在于它的运动方式是围绕高空的球篮和篮球而展开集体攻守对抗,其活动都是围绕着如何激励活动者能将篮球更快、更准、更多地投进高空篮筐和破坏对手投进高空篮筐中去而展开。这一系列的运动技术都会导致肌肉疲劳的发生。另外,还要认识到篮球运动产生的疲劳是精神和身体两方面同时存在的。
2. 篮球运动疲劳产生的机制
篮球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产生机理非常复杂可分为中枢性疲劳和外周性疲劳,中枢性疲劳主要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生理生化过程及其在运动性肌肉疲劳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外周性疲劳指的是运动肌本身的神经肌肉传递信息、兴奋—收缩耦联和能量代谢等生理生化过程及其诱发运动性疲劳的途径和方式。
2.1 篮球运动员运动性中枢疲劳的发生机制
在篮球训练比赛中运动中枢系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脑和神经系统是人体运动的最高指挥中枢,这在赛场上篮球技战术的发挥,临场发挥和应变能力起着决定作用,在篮球场上只有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才能克敌制胜,在传球中的见缝插针,选择投篮时机和阅读比赛的能力都离不开运动中枢的控制,因此,中枢疲劳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消除。张婧,熊正英的研究指出,首先,运动性中枢疲劳的产生与一些酶有关,近年来,脑颅超声扫描图以及Xe33发现在动力性练习中,脑血流量(cbf)增加,同时伴随着有中脑动脉血流及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血流量明显增加,而且脑氧代谢率(cmro2)增加。此外,运动中枢疲劳还与氨基酸代谢有关,主要是有芳香族氨基酸(AAA)、支链氨基酸(BCAA)和谷氨酸(Glu)等其他氨基酸。[1]这些都对我们在研究篮球运动员疲劳与恢复这一课题上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2.2 篮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发生的外周机制
篮球运动中的主要功能系统是磷酸盐系统(CP)和有氧供能,在篮球比赛中,快速移动和快攻中主要是主要由CP系统供能,在阵地进攻中又属于氧化能供能运动。首先CP供能在快速移动和进攻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磷酸盐分化供能形式为CP+ADP→C+ATP。肌肉中CP的再合成则要靠三大能源物质的分解。篮球运动中ATP-CP和酵解能系统供能在各能量系统中占85%,酵解能和氧化能系统占15%。乳酸盐是糖原无氧酵解的产物,乳酸的产生导致肌肉ph值下降,影响人体运动能力和比赛水平。另外,ATP作为肌肉收缩的唯一直接能源,其含量变化也和肌肉疲劳所关注的因素。PCr作为高能磷酸化合物,它虽不直接提供能量,但也可为ATP合成提供能量。因此,CPr不足也可以在篮球运动中引发肌肉疲劳。钙离子也是肌肉活动的重要调控物质,钙和Pi都是造成运动性肌肉疲劳的相关因素。膜电位、糖都与运动疲劳息息相关,篮球运动属于大强度运动,在65%~85%VO2max持续大强度运动时,糖原利用速率大大加快,篮球运动中大中等强度持续交替进行,会造成低血糖,从而导致疲劳产生,主要表现为瞬间加速、防守脚步变慢,整个比赛节奏下降,失误增多,球场上的控制力下降等。
3. 篮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消除的建议性措施
3.1 中枢性疲劳的消除办法
中枢性疲劳的消除要依托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氧自由基过多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疲劳产生,氧自由基其实是人体内的一种垃圾,对人体极其有害,杨卫东等人研究发现丹参消除氧自由基具有很大意义,丹参注射液是良好的氧自由基消除剂,对羟自由及消除达到65%,对超氧阴离子消除达到100%。此外,从生物学方面来看根据Blomstrand报道,在运动员不同比赛及恢复阶段给运动员科学地
服用BCAA可以有效地推迟中枢性疲劳的发生。补充碳水化合物也是抑制5-HT产生,提高运动能力行之有效的办法。[2]黄芩、红花、丹参、当归、何首乌、茯苓等的在其他运动项目中已经得到有效运用,在篮球运动员消除中枢疲劳中的运用有待实验研究。用生理生化来消除运动员中枢疲劳的同时教练员、领队等对运动员也要从心理学的层面给予鼓励和指导,在赛后多用积极的言语和态度对待运动员,消除其心理负担。
3.2 外周性疲劳的消除办法
3.2.1 物理学手段消除篮球运动员肌肉疲劳
篮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身心承受巨大负荷,身体上的疲劳尤为突出,常表现为肌肉酸痛,全身无力等,我们可以运动热、电等物理学手段恢复,在运动结束后30min左右,对运动员的局部肌肉进行电刺激对减轻运动员肌肉延迟性酸痛会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其次,用热敷也可以对肌肉酸痛有所缓解,热敷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古老疗法,一般将热水袋和热毛巾放于痛处来消除或者缓解疼痛,它能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消炎消肿等,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疗法。此外,热水浴、苏打碳酸浴、盐水浴和水中漂浮等方法也可促进篮球运动员疲劳的恢复。
3.2.2 中医药在促进篮球运动员运动性外周疲劳中的运用
经过不断地研究发现,中药在抗疲劳和疲劳恢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篮球运动员可以在运动后服用中药来促进恢复,鞠宝兆等提出了中药抗疲劳的系列方药,如抗体力性疲劳方药、抗精神性疲劳方药、调治慢性疲劳综合征方药、调理肝脏方药、益气养阴方药等。实践证明,传统的中医药在抗疲劳方面有着独特的、多方面的效果。为使运动员更好地达到超量恢复、消除运动性疲劳,中药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经专家归纳总结常用的抗疲劳药物包括:具有抗缺氧作用的中药如人参、红景天、刺五加等,具有增加血红蛋白含量的中药,如党参、大枣、当归、熟地等。[3]牛磺酸作为一种β—氨基酸,牛磺酸作为一种β—氨基酸,在体内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并且肾脏可根据膳食中牛磺酸的含量调节其排出量(经尿排出)保持体内牛磺酸含量的相对稳定。[4]
3.2.3 营养学消除篮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
篮球运动消耗了运动员大量的能量,篮球运动中ATP-CP和酵解能系统供能在各能量系统中占85%,酵解能和氧化能系统占15%。(1)能源物质的补充:如果把运动中需要补充的蛋白质、脂肪、糖三者的比例划分为按需要均衡补充的方法,篮球运动员的食物中,三中能量的补充为1.2:0.8:4.5:;(2)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维生素E、B1、C、B2与糖代谢有密切关系,维生素缺乏或者不足时可对运动能力产生不利影响,表现为极度疲劳、肌肉无力。维生素A具有提高免疫力作用。篮球运动员在运动期间由于大量排汗,使得钙、钠、磷等需要量增加必须从膳食中补充。[5]
3.2.4 运动性手段消除篮球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
在篮球运动进行结束后进行积极性休息,即调整运动部位和运动类型,以及运动强度来消除疲劳,例如在进行了长时间的大强度运动后,可以安排中等或者小强度的运动进行调节,使肌肉得到一定的恢复。其次,不同的篮球技战术对人体肌肉使用也不一样,在训练时交替进行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最后,篮球运动后进行拉伸练习或者静力性练习可以有效地消除肌肉痉挛,加速肌肉机能恢复,预防延迟性肌肉酸痛,对篮球运动员运动后外周性疲劳恢复效果明显。
3.2.5 其他消除运动性疲劳手段的运用
篮球训练后也可以采取气功、睡眠等消除疲劳,加速能源物质的储备,气功在现代一些项目的消除运动性疲劳已经开始运用,并且收到很好的疗效,篮球运动员也可以采取这一手段,它使有助于大脑镇静、血压稳定,肌肉放松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音乐恢复法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在音乐环境下运动员的精神得到放松,对肌肉消除疲劳和缓解肌肉酸痛有很好效果。
4.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训练思想的不断渗透和运用篮球比赛的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会对篮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有更深的了解,发现更多科学的消除疲劳的科学方法,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只有将运动和运动性疲劳的恢复这一对立统一的整体完美地结合起来,运动员的训练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篮球运动也将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参考文献
[1]隋朝飞,阎守扶.运动中枢疲劳的生物学机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6):42~44.
[2]BlomstrandE.Aminoacidsandcentralfatigue[J].Amino.
[3]郑伟,杨洪波.中药抗运动性疲劳研究进展述评[J].体育学刊,2010,17(6):42~44.
[4]魏源.牛磺酸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1):54~58.
休闲运动健康促进机制探析 篇8
1 休闲运动
1 . 1 休闲运动的兴起
休闲运动是在闲暇时间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形式,以健身娱乐、消遣、放松、寻求刺激等为主要目的的运动[3]。休闲运动在我国大众中兴起也只是近几十年的事。在改革开放以前,政治运动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主题,娱乐与健康、余暇与休闲、游戏与享受等,都被认为带有浓厚的资产阶味道,被作为糟粕打入另类,体育生活方式只能趋向封闭保守。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政治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休闲运动作为现代生活方式的一项重要内容被社会所倡导,被人们所喜爱。思想的解放为休闲体育的兴起解开了观念的束缚,文明、健康、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正在形成,新型的、现代化的体育生活内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同和肯定。
1 . 2 休闲运动项目
目前,休闲运动项目十分丰富:从活动方法上可以分为徒手运动项目和器械运动项目;根据运动强度与持续时间又可以分为有氧运动项目和无氧运动项目;从运动场所来分,可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按场地和经费投入可分为:要求不高的传统体育内容(武术、气功、散步、跑步、徒手操等),也有需要一些专门场地设施和一定投入的现代体育内容(网球、游泳、旅游、家庭器械健身等),还有对场地设施和投入要求都很高的新潮体育(高尔夫球、保龄球、赛车、摩托艇、登山攀崖、热气球、滑翔翼等);按活动空间可分为:陆域(登山、攀崖、定向、徒步越野、郊游、山地自行车、野外旅行、探险、滑雪、滑冰、雪上摩托等),水域(划船、赛艇、帆板、水上摩托、潜水、冲浪、滑水、钓鱼、游泳、木筏漂流等)和空域(滑翔、跳伞、热气球等活动)等等[4,5]。
2 休闲运动对高压人群身心健康的影响
“健康”的英文health源于公元1000年英国央格鲁萨克逊族的词语,其主要的含义是安全的、完美的、结实的。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TO)在其宪章中给健康下了一个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6]。”一个人只有在心理健康、躯体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
2 . 1 休闲运动的心理效应
竞技体育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运动员的超群技术和技能为人们提供观赏,同时也是体育市场化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的驱动。休闲运动没有竞技体育激烈的对抗性,又可以回避因失败而产生的消极心理,不必肩负成败胜负的责任,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体能上都不存在任何压力。人们可以在闲暇时轻松愉快地从事身体活动,从而忘却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一切烦恼、痛苦,在精神上获得一种解放、自由的快乐感。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通常被称为“快感中心”的区域,适量运动产生的脑电流剌激这一区域,令大脑产生一种剧烈的化学物质,使我们形成了兴奋无比的精神状态[7]。当我们全神贯注于体育活动之中时,往往忘却时间的存在,即使时间一小时一小时的流逝也浑然不觉,结束后才发现时间过得如此之快。有研究表明,不管年龄和性别如何,在参加健身操、网球、高尔夫、攀岩、游泳、太极、自行车等练习并持续25~70min时,均会获得情绪上的改善,紧张、抑郁、愤怒和困惑水平下降[8]。因此我们建议:在巨大心理压力下工作的人群应经常参加休闲运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形成开朗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和充分的自信心。积极的、快乐的情绪,是获得健康、幸福与成功的动力,可使人充满生机。
2 . 2 休闲运动的生理效应
永远有忙不完的工作、加不完的班、复杂的人际关系、虎视眈眈想加房租的房东、望而生畏的高房价等等,这些使得都市白领们的身体日趋疲乏,职场成为亚健康的重灾区。适量运动有益于全身各个系统,可改善肌肉、心血管、呼吸系统功能,提高神经、内分泌和免疫调适能力,改善亚健康状况,从而达到人体形态结构(体格、体型、营养状况、身体成分)、生理功能(机体新城代谢水平,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抵抗疾病能力)、运动能力(跑、跳、投、攀爬等运动能力)的完好状态,使人精力更加充沛,工作效率提高。这里的适量运动是指根据运动者的个人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运动时的心率范围控制在120~150次/min之间(研究表明,心率在110次/min以下的运动负荷中,机体的血压、心电图等指标无明显变化,健身价值不大;心率在130次/min的运动负荷时,每搏输出量接近和达到一般人的最佳状态,健身效果明显;当心率达到150次/min时,每搏输出量开始出现缓慢下降;当心率增加到160~170次/min以上时,虽无不良异常反应,然而也未能呈现出更好的健身迹象[9]);机体无不良反应,运动后略觉疲劳,恢复速度快;情绪和食欲良好,睡眠质量高,醒后感觉精力充沛。休闲运动的众多项目一般是有氧运动,运动负荷适中,心率基本保持在健身的理想范围之内(120~150次/min),有利于人体的健康。张洪建等[10]对昆明市38位老年人的研究显示:经常参加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太极拳、太极扇等休闲运动项目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体重、身体脂肪含量、体脂百分比、腰臀脂肪比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老年人的收缩压和血糖均值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虽没有显著下降,但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些说明休闲体育活动对于维持和改善老年人的身体成分,减少体内脂肪的堆积,能够降低收缩压和血糖,提高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改善血液生化指标。
2 . 3 休闲运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身心和谐,其实就是身体活动本身与人的心情愉悦相互协调。和谐的身心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方面。温家宝总理就人的内心和谐有过这样的论述:“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通过身体活动增进健康、调节人的心理是休闲运动的价值所在。由愉悦的心情促进人的身体活动也是休闲运动的重要内容。休闲运动鼓励个性化创造,是一种创造性的感受和体验活动。参加者无论水平高低,只要全力以赴,表现或开发自身潜能,都会在自身的内在感觉尺度上体验到身心和谐的愉悦感,使人对自身的潜能产生一种惊奇感,驱逐精神的劳顿,安抚疲惫的身心。
3 结语
总之,休闲运动内容丰富多彩,是都市高压人群喜爱的、理想的活动方式,它以丰厚的内容和自身精神的意境,为现代人的精神追求提供了领域和手段。休闲运动作为一种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增进健康、满足需要、陶冶情操,还可以充实生活、改善社会风气,促进人际关系和谐与发展。
摘要: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下,亚健康人群的数量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渴望通过运动锻炼的形式来保持健康水平,尤其喜欢带有刺激和挑战的休闲运动项目。本文通过对当代高压人群的身心健康分析来说明休闲运动对这一特殊人群的心理压力、亚健康问题的改善有显著的效果。
运动对于动脉硬化影响机制初探 篇9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古老疾病, 人们意识到这类疾病并对其进行研究也有了些许年头, 但基于其病发原因较为复杂, 发生机制尚不非常了然。一般以为, 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发展是多种遗传因素和环境成分相互作用的成果, 许多流行病学材料显现,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产生的主要伤害因子有高血脂、高血压、抽烟和糖尿病等。次要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缺乏锻炼、心理和社会因素、内分泌和遗传等因素。本病的发病机理尚不完全统一, 虽然近年来的研究有一定程度的进展, 但当前却仍有很多研究者的理论和假说的研究。
1.1、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学说
血栓的形成, 相关学者相信, 它开始于局部凝血机制亢进, 而致使动脉内膜产生血栓, 以后又被新增殖的内皮细胞的动脉内壁覆盖。而血栓中所释放的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崩解的脂质和一些其他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组织胺、激肽、内皮素、血管紧张素等长期反复作用, 以减少局部的动脉壁的韧性, 逐步形成粥样斑块。从而造成了局部动脉壁增厚, 引起局部动脉狭窄, 最终导致脉管功能性变化而引起病变。
血小板聚集学说则与动脉内膜损伤反应学说不谋而合, 相关学者认为其始于动脉内膜的损伤。由于动脉内膜损伤造成内膜渗透压增高等内膜功能的紊乱, 血小板活性因子、免疫性因子和血管活性因子会相应出现应答性增多, 而在损伤处粘附并进一步聚集, 造成纤维蛋白和脂质的沉积而形成粥样硬化。
1.2、脂质浸润学说
有关学者以为“动脉硬化的病变机理与脂质代谢失常密切相关, 其根本便是动脉壁对从血浆浸入的脂质的反映。固然是动脉壁也可以合成胆固醇和其余脂质, 然而近年来对动脉壁和内皮细胞生理和病理钻探和对粥样硬化病变的组织化学和免疫化学检测结果证明, 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脂质主要来自血浆”。
2、运动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由于现已知的动脉硬化发生多与高血压、高血脂症、抽烟、糖尿病等大量流行病和缺乏运动或因遗传学因素而导致肥胖等生活方式问题息息相关, 无形中也给动脉硬化的研究增添了各种各样的困难, 运动可能产生的影响, 预防或延缓AS的发生是通过两种机制:一是通过直接影响心输出量及血容量的增加:二是通过间接影响其它危险因素, 如肥胖、高血压以及高脂血症等。毋庸置疑的是, 运动能够取得减轻动脉硬化程度的成效, 延缓造成动脉硬化, 以下将分别通过运动对血脂、血液流变性、机体抗氧化能力等方面的影响查取相关文献支撑。
2.1、不同形式运动对血脂的影响
运动对于血脂的影响过程是十分复杂的, 由于各种不同的运动干预措施、实验方案的确定以及受试者之间的的差别, 会招致血脂中不同生理参数受到运动影响的效验显现出些许不同, 从而致使不同受试人群改善其血脂所需要的运动形式、运动量和强度很难确定。
研究显示, 血浆中HDL水平降低是诱导动脉硬化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采取合适的运动形式可以使血浆中HDL水平升高。然而目前虽说有很多关于运动形式对血脂影响的相关研究, 但观点尚没有完全统一。运动量较低也可以起到改善血脂的作用, 并且随着运动量增加, 对血脂的影响效果更为明显。Kokkinos等人对比了2906名中年男子每周的运动量与血脂之间的关连, 察觉出HDL-c、TG和TC/HDL-c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而有了明显地改进, 且在各个活动组中, TG、HDL-c和TC/HDL-c的改善水平和运动量巨细具有一致性。血脂改善水平在强度为6-11METs时较6METs时更为明显。Williams等有在加快10Km跑步速度, 即增加了运动强度之后, 血脂水平也在随着强度的变化而呈现相应的改善趋势的结论。Rich等采用不同强度的运动形式, 在相同能耗的情况下观察高低强度的运动形式对血浆脂蛋白的影响, 结果显示, 不同强度的运动形式对血脂的影响是相同的。但是Ledoux等发现, 只有低强度的运动形式才使得血浆HDL水平升高。Stubbe等证实了这一点, 发现运动强度对血浆HDL改变呈明显的负相关, 认为只有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才能使血浆HDL水平升高, 而强度较大的无氧运动可能导致血浆HDL水平降低。为有效的高血脂症和动脉硬化的发生, 目前大多数研究者建议采用强度较小、时间稍长的有氧运动形式比较合适。
2.2、运动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血液流变性主要有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 此外还包括血细胞变形性等, 当机体的血液呈现浓、稠、黏、凝等状态的时候极易容易引发动脉的粥样硬化。研究显示, 经过一定时间的运动, 尤其是耐力运动员, 其红细胞数量并不比正常人高, 有时还会在低于正常值的的水平, 许多研究者认为这是运动引起的血浆高容量反应, 同时这一点也被多数研究者的实验进一步证实。如Berry等的研究表明, 长期训练的耐力运动员, 红细胞压积低于一般人, 经过Convertino还报道说, 8名运动员, 8d的训练之后, 血容量增加12.2%。此外, 运动使血液容量增加, 红细胞压积降低, 同时也影响到血液的黏度, 管力等让60多名中年女性进行有氧运动后, 发现受试者全血的黏度均有显著降低, 与此同时, 运动中可伴随血红蛋白总量和红细胞数量的增加, 但与血浆容量的增加相比, 其程度较小。这样血液就会呈现出相对的稀释姿态, 红细胞压积波动下降, 血红蛋白浓度偏低, 血液处于一种相对稀释状态, 从而使得血浆浓度下降, 黏度降低。
2.3、运动对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1983年, 美国科学院, 丹尼尔斯坦伯格, 提出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质氧化理论, 并强调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LDL) 在动脉硬化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认为ox-LDL不仅能刺激内皮细胞黏性分子表达, 诱导平滑肌细胞增生, 促进血小板粘附聚集形成血栓, 而且能够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 活性提高, 抑制一氧化氮释放, 促使血管收缩和加固动脉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关于运动对机体的氧化和抗氧化能力方面一直存在分歧, 争论的关键点就在于运动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或改善抗氧化能力, 减少脂质抗氧化产物, 但不同形式和强度的运动对机体内抗氧化系统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之后有很多研究者阐释了运动对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和预防动脉硬化发生的相应观点, 长时间有氧运动提高机体抗氧化酶的活性, 从而降低了脂质过氧化程度, 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如刘善云等通过有氧健身运动对血脂异常者血脂及抗氧化能力的实验研究, 得出12周有氧健身操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受试者血脂和脂蛋白代谢状况, 提升机体一氧化氮释放程度和抗氧化酶活性的结论。刘晓莉等通过间歇性无氧运动对小鼠抗氧化能力和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实验结果显示, 间歇时间短、强度大的无氧运动也能够提高机体的抗氧化酶活性, 但脂质过氧化水平也在提高, 形成ox-LDL能力进一步增强, 于改善动脉硬化无补。值得一提的是有研究表明, 运动对血脂状况没影响, 而随着一定时间运动之后, 动脉硬化斑块面积却在逐步缩小, 同时机体抗氧化能力有所提高, 这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启示。
3、小结
前人大量的实验研究证实, 运动对于减缓动脉硬化发生的作用毋庸置疑, 然而由于运动对血脂影响的复杂性, 例如运动干预措施和实验方案以及受试群体的差别而导致不同受试群体改善血脂所需要的运动方式、运动负荷和强度很难把控。但可以肯定的是长时间坚持有氧运动对改善动脉硬化程度有较好的效果, 这也给人们通过运动的方式防治动脉硬化的发生提供了一个方向。
摘要:现如今, 随着当代社会快步发展, 人们生存环境和压力的无端扩张, 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生也呈现出愈发态势, 其中由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引起的心脏和脉管性疾病的发生最为突出。除了心脏自身如心肌炎、心内膜炎、心瓣膜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之外, 循环系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大多与动脉的粥样硬化息息相关, 本文意在对于动脉硬化发生机制进行了解的基础上, 通过查找文献, 得到关于运动干预对造成动脉硬化的相关指标影响的综述, 以在降低动脉硬化程度的实践中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运动,动脉硬化
参考文献
[1]Convertino VA.Heart rate and sweat rate responses associated with exercise-induced hyper volemia[J].Med Sci Sports Exerc, 1983, 15.
[2]刘晓莉等.间歇性无氧运动对小鼠脑、心肌、骨骼肌抗氧化能力及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4, 23.
[3]宋高晴等.运动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现状[J].中州体育, 2010, 4.
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研究 篇10
关键词:体育锻炼,建立机制,阳光体育
1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
1.1 有利于增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
我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但真正来讲,有很少的人是能够每天坚持运动的。特别是对于国内的学生来说。因为他们太忙了,每天有赶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辅导班和补习班。对大多数的他们来说,他们是根本就没有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但是随着教育部门强制要求在全国启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以来,许多学生都必须走出教室,走向操场,在阳光下进行各项体育锻炼。都说人长期做一件事到21 d的时候,就会很容易养成一种习惯。
所以,这种长期性的每天在阳光下进行体育锻炼,久而久之,就会潜移默化的在学生们的头脑中形成一种意识,而每天去进行体育锻炼也会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惯[1]。因此,从这点上来说,在学生中开展阳光体育锻炼是非常有必要的。
1.2 有利于缓解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降低肥胖学生的比例
其实,现在的学生的学习压力、竞争压力是很大的。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可以让他们走出教室、走进操场,这样让他们在一天的学习之中也可以分散一下注意力,缓解一下他们的学习的压力。并且现在很多学校的学生的肥胖问题比较严重,肥胖已经成为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肥胖不仅影响学生的生长发育,而且容易让学生不自觉的产生自卑的心理。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并建立长效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2 怎样更好地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
2.1 体育课内教学与体育课外的兴趣相结合
其实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对一个东西有了兴趣,他才会原意每天自觉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做。而体育课如今在学校也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体育课也成为了学生的一个重要的课程。所以,学校和教师应该注重把体育课内教学同学生的体育课外的兴趣相结合。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讲,因为他们的年纪还比较小,所以,对各项体育运动的兴趣还比较广泛,因此,学校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把体育课内教学同学生体育课外的兴趣相结合,以此来调动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并且这样也可以开发他们的运动潜力。通过对500名学生的调查显示:每周能锻炼身体8 h及以上的学生只有50人,占被调查对象的10%;每周能锻炼身体3次以上,同时每次锻炼时间在30 min以上的有150人,占被调查对象的30%;每周锻炼2次及以下的有200人,占总数的40%,不参加活动的有80人占16%。(如表1所示)
2.2 在以安全为前提的条件下尊重学生的意愿,并加以引导
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始终要坚持安全为先的原则。并且在平时要对学生加强运动安全知识教育,要多交给学生安全急救和应急措施。在对于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中,要本着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原则,给予他们体育运动项目的自主选择权利。然后再由相应的老师给与他们一定的指导。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学生营造一种自由良好的运动氛围,可以让他们更愿意走出教室来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去。
2.3 各地学校要加强体育设施的建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
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以及各地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其实有很多偏远的中西部地区的学校建设基础设施并不太好,甚至有很多山区小学除了操场以外,其他任何的体育设施都没有。所以,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给与重视,通过经济或政策给予这些地区的学校支持。
2.4 要对阳光体育运动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家长、老师都真正意识到其重要性
其实虽然“阳光体育运动”已经实行了这些年了,但是仍然有部分学校每天忙于升学率和提高学生的成绩,并没有真正对此加以重视。所以,这就需要教育部门真正对此加以重视,并且让学校积极动员宣传学生加入到“阳光体育运动”中去。真正地让学生、家长、老师都意识到体育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体质的重要性。
2.5 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把阳光体育运动与各个学校的实际相结合
由于我国幅员比较辽阔,各个地区的气候、生活习性等都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他们相应的体育运动锻炼的习惯也就存在较大差异,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与各地实际相结合,开展多样化的、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2]。并且还要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差异,比如:幼儿园的孩子,就要让他们通过一些游戏等来参与到阳光图与运动项目中去,让他们通过游戏就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而中学生就可以通过运动会项目或者是比赛来让他们感受到阳光体育运动的乐趣。
2.6 要通过相应的奖励评比机制来达到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
只有通过设置相应的奖励评比机制,才能够真正引起学校老师的重视。因为奖励评比是同学校和老师的切身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其实大多时候并不是学生不愿意去进行体育锻炼,而是一下课或者一放学老师就出现在了教室门口,并且还拿着厚厚的作业和习题,使很多学生都不能去锻炼。更有甚者,有很多学校干脆就停了体育课,而是把体育课的教学时间干脆拿来给学生补习文化课,这种现象在很多初高中是非常常见的。所以,这就真正需要建立关于阳光体育运动相应的奖评机制,以此来督促中学教师来给学生相应的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来让学生真正能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释放压力,放松心情[3]。
2.7 通过早操或者大课间等时间来帮助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
早操和大课间一直是我国的中小学的特色,它是学校通过强制性的方式让学生走出教室进行集体锻炼的有效途径之一。所以,学校就可以通过早操和大课间的时间来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它由于时间安排的特殊性,所以,早操和大课间的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有帮助的,它有助于学生放松心情,增强体质,而且有利于学生走出教室呼吸新鲜空气,也有利于活跃学校里的氛围,转换教室里的沉闷的严肃的局面,有利于学生能够有更丰满的精神面貌去学习。
总之,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展开的。建立其长效机制是为了学生能够从小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树立体育锻炼的意识、从而为学生能够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打好基础。因此,各级教育部门和学生、教师、家长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当中来。
参考文献
[1]陈琪.“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及长效机制构建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Z2):77.
[2]安佳,韩亮.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4):184.
运动机制 篇11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 中小学生 机制 制定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247
学校教育是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事业接班人。可是在“应试教育”下,学生终日不见太阳,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对身心发展极其不利。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一直重视学校的体育运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就是为了促进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体育运动,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不断增强身体素质而实施的一项全国性、有组织的系统工程。
一、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
(一)关系到祖国的强盛和民族的兴旺
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不仅影响到个人的学习生活,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旧社会,中华民族受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重压迫,体弱多病,人称“东亚病夫”。国家没有自主,人民饱受欺凌。只有一代代后辈身强体壮,勇往直前,才能建设好、发展好社会主义,继往开来,走向国家强盛、民族复兴。
(二)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举措
目前,多数学校在升学的压力下大张旗鼓地搞应试教育,学校领导只看重成绩,而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其他发展指标。青少年学生视力下降,肥胖,运动技能不足,防病能力下降,心理素质差,意志薄弱,贪图享受,缺乏吃苦精神,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开展体育运动和体育锻炼,一方面可以改善学生的身体状况,另一方面可以磨练学生的坚强意志,帮助学生养成顽强拼搏、团结协作、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品质。这对人的一生发展是多么宝贵。
(三)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在学校养成了运动的好习惯,会在以后的生活中自觉加强锻炼,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和健康体质会一代一代传下去,影响到家庭和社区。学校要担当起学生终身体育教育的责任,从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入手,开展丰富多彩的运动比赛,营造“我运动,我健康”的运动氛围,为学生终身体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建立阳光体育运动在校内外开展的长效机制
(一)政府要统筹协调各部门工作
政府要加强对学校和社会各部门(如团委、体育局、宣传部等)体育工作的统一指导和部署,促使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相辅相成,和谐发展。政府要定期组织好区域内的大型体育活动,做好对学生体质健康的调查研究,实施好“蛋奶工程”和“伙食补助”,做好传染病的治疗和防控措施,加大对学生重大疾病的补助力度。
(二)学校要经常教育学生自觉锻炼身体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好,才能学习好,工作好,生活好。学生是在长身体的时间,更应该加强运动,把身体锻炼好,为自己的一生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改变他们狭隘的“唯成绩论”观,帮助他们树立远大志向,从我做起,自觉锻炼身体,积极参与班级和学校组织的各类体育活动。
(三)学校要落实好“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学校领导要充分重视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制定具体实施计划,落实经费、场地设施、卫生条件和师资等情况,动员每一位师生积极参与。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的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寄宿制学校要坚持每天出早操。帮助残疾学生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参与学校体育运动。加强对教师的教育,不占用、不挤压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不诋毁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成效,是阳光体育运动成为常态。
(四)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
没有学习就不能进步和发展。学校要鼓励教师自学,并增加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建设一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这是保障阳光体育运动长期有效开展的必要条件。社会在进步,新的体育项目层出不穷,培训可以让教师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
(五)挖掘体育资源
体育课堂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培养体育技能,养成良好体育道德的主阵地。广大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各种资源开展体育活动,鼓励走出学校,鼓励自制体育器械,鼓励自编教材。农村地区可以用石头做杠铃,用木箱做山羊,用自然河道做游泳池,用大山开展爬山。
(六)发挥社团的作用
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社团、体育运动兴趣小组的带动作用,在校内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构建校园体育文化,并积极参加社会各部门组织的体育比赛,以赛促训,多出人才。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学校要开放体育场馆,支持体育社团或兴趣小组外出参加校外的各类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莫过于给与学生成功的体验,体育运动也一样。积极参加社会各部门组织的体育比赛,是对学生的一种锻炼、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 ,是对阳光体育运动最好的宣传。
(七)做好学校各方面的管理教育,综合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睡眠时间充足。 人的健康水平与睡眠的质量、时间有很大关系。睡眠时间充足,学生个子长得高,精神状态好。六年级、九年级、高三年级要保证最低睡眠时间,不能因为考试升学影响了健康。寄宿制学校要在两饭后开放宿舍楼,允许学生适当休息。
2.“办好学生灶”,提高学生伙食标准,加强对学生的卫生教育、疾病预防教育、毒品预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加大学生灶的检查指导力度,做好“蛋奶”和“伙食补贴”的按时按量发放,定期检查学生宿舍、教室卫生,定期检查学生的仪容仪表,定时组织学生做眼保健操,加强眼病预防、传染病预防、毒品预防的教育,提高学生的伙食标准,建立健全学生体检制度,加强对学校医务室的管理,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
3.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运动会(或项目),促进更多学生有更多时间参加体育运动。
教务处要做好控制学生作业量的工作,统一作业标准,不给学生加重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体育活动。学校每年举办春、秋两季学生体育运动会,每学期再安排多种形式的体育运动项目,做到周周有训练,月月有活动。
总之,阳光体育运动意义深远,涉及校内校外,要科学制定方案,加强各部门协作,切实把这一事关青少年发展的工作做好,带动学校向前发展。
有氧代谢运动减肥的生物学机制 篇12
1. 胰岛素
胰岛素的功能是促进肝细胞糖原合成,抑制糖异生;促进脂肪细胞摄取葡萄糖合成脂肪,抑制脂肪分解。后两者在肥胖症发病机制中特别重要。肥胖者胰岛素分泌特点为[5]:空腹基础值高于正常或正常高水平;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过程中,随血糖升高,血浆胰岛素更进一步升高;血浆胰岛素高峰往往迟于血糖高峰,故在餐后3—4小时可出现低血糖反应。
研究还发现肥胖病人胰岛素受体数量及亲和力均降低,存在胰岛素不敏感性和抵抗性。由于存在胰岛素不敏感和抵抗,为满足糖代谢需要,胰岛素必须维持在高水平,而高胰岛素血症对脂肪细胞和脂肪代谢来说,会使脂肪合成增加,分解减少,使肥胖进一步发展。肥胖症者体重减轻至正常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受体可恢复正常,表明这种改变是继发性的。研究显示,肥胖者和正常人相比,往往血浆胰岛素水平是较高的,且血浆中胰岛素水平和肥胖度呈正相关,体重下降后胰岛素浓度也相应回落。肥胖者血浆中胰岛素水平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胰岛素分泌过多,对肥胖者解剖结果表明,其分泌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肥大。肥胖者的高胰岛素症还与肝脏对胰岛素清除率下降有关。肥胖者肝脏胰岛素清除率与肥胖度成负相关,血浆胰岛素浓度与体脂总量呈显著正相关[6]。
有氧代谢运动可改善肥胖者胰岛素受体结合力的降低,肥胖时先出现骨骼肌胰岛素受体结合力下降,发生胰岛素抵抗,使能量储存转向脂肪组织,大量的葡萄糖进入脂肪组织,有氧代谢运动可以逆转肌细胞膜胰岛素的受体结合力的下降,从而降低体重。
有氧代谢运动可以改善肥胖者胰岛素的敏感性,一般认为有氧代谢运动通过增加能量消耗,造成体内能量负平衡,而达到减体脂的目的。一些学者通过有氧代谢运动时对胰岛素作用影响的研究观察到,有氧代谢运动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有效地调节人体成分,达到减体脂的目的[2]。连韩等[6]探讨有氧代谢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肝细胞中蛋白激酶B表达的影响,研究认为,有氧代谢运动通过促进血液循环,纠正脂代谢紊乱,降低脂肪酸的脂毒性作用,恢复部分受损的明蛋白激酶B (PKB)改善了胰岛素抵抗状态[7]。何玉秀等人研究发现,大鼠游泳运动60min后,脑脊液胰岛素浓度升高,而胰岛素浓度下降,说明游泳运动可能引起胰岛素分泌,也可促进外周胰岛素向脑部转移[8]。
2.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的激素,在人体中主要为皮质醇。皮质醇增强肝内与糖异生有关酶的活性,致使糖异生过程加强;皮质醇还可以减少肌肉和脂肪等组织,促进脂肪分解,增强脂肪酸在肝内的氧化过程,从而能降低脂肪含量。研究表明,60%VO2max的有氧代谢运动强度可引起血浆皮质醇升高,从而增强脂肪的分解降低体重[9]。
3. 瘦素
1994年,Zhang等采用定位克隆技术从肥胖小鼠中首次成功的克隆了肥胖基因(obesegene, obgene),其编码产物命名为Leptin(瘦素),即ob蛋白[10]。不久人类的ob基因相继被克隆定位。研究显示,Leptin具有抑制摄食、增加能量支出、调节代谢、激素分泌、生殖、免疫和血管增生等多种功能[7]。除了抑制食物摄入外,增加能量消耗亦是Leptin降体重的主要途径之一。Pelleymounter等[11]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Leptin通过提高代谢率增加能量消耗,并且整个过程是通过下丘脑神经内分泌途径来完成的。因此瘦素可以调节体脂含量,影响机体的体重。
研究证实[11],ob基因仅在脂肪组织中表达,其基因产物Leptin在脂肪细胞产生并释放入血,通过血液运输并穿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食物摄入、增加机体产热、最终达到减肥降脂的目的。运动增加机体能量消耗,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中心型肥胖的体脂积累;有关运动是否影响与体重调解密切相关的ob基因表达的研究国内外尚无报道。系统游泳对减少腹部脂肪垫脂肪积累与系统游泳运动所致的obmRNA表达水平增高有关。实验表明,给小鼠注射瘦素可减少其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造成逆转肥胖[12]。
4. 儿茶酚胺
儿茶酚胺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Ad)、肾上腺素(Ad)和多巴胺(DA),其中交感神经节细胞与效应器之间的接头是以去甲肾上腺素为递质的。儿茶酚胺是由脑、交感神经末梢、嗜铬组织主要是肾上腺髓质生成的,调节大多数组织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其中最重要的是调节肝、脂肪组织和骨骼中的分解代谢;抑制胰岛素分泌和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间接增强能源物质的分解代谢。儿茶酚胺还促进进入肝的乳酸和氨基酸进行糖异生[13]。
一般认为,中等运动强度时,血浆儿茶酚胺浓度无明显变化,但如果运动时伴有情绪变化,则血浆儿茶酚胺有升高趋势。当运动强度60%VO2max时,血浆儿茶酚胺浓度随运动强度的增大和运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运动中去甲肾上腺素升高的速率大于肾上腺素,这表明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是血浆儿茶酚胺升高的主要来源。在进行一定强度的有氧代谢运动时机体的儿茶酚胺浓度会升高,从而起到促进脂肪分解、促进糖原异生,降低体重的作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