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HPV感染(精选10篇)
宫颈HPV感染 篇1
人乳头瘤状病毒 (HPV) 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性传播, 人类是唯一的宿主。HPV可分为高危型HPV (HR-HPV) 和低危型 (LR-HPV)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已确认HR-HPV感染是宫颈癌的首要病因及发生的必要条件[1,2]。目前针对HPV感染的治疗较多, 其中局部用药为常用方法之一, 药物种类繁多, 但临床治愈率均不理想。因此, 探索高效药物势在必行。抗HPV生物蛋白敷料 (金波) 是抗HPV感染的新药, 本研究采用抗HPV生物蛋白敷料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 临床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确诊为宫颈炎或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同时伴有HR-HPV感染或宫颈癌术后及放化疗后复查发现宫颈残端HPV仍阳性但阴道镜下活检回报病理未发现癌灶复发的患者150例, 随机分为3组, 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宫颈糜烂。3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见表1。
入组标准: (1) 年龄≥18岁, 有性生活史的女性; (2) 诊断符合宫颈炎或镜检及活检确诊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患者; (3) 宫颈癌术后及放化疗后复查发现宫颈残端仍HPV阳性但阴道镜下活检病理回报未发现癌灶复发且身体一般状况良好的患者。 (4) 高危型HPV-DNA检查阳性患者; (5) 3个月内未接受任何方式的治疗、无重大脏器疾患、自愿参加、具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的患者。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和产后3个月及急性生殖道炎症患者。
检查方法与药物:采用专用HPV取样器和试剂盒及抗HPV生物蛋白辅料。
治疗方法:第1组使用抗HPV生物蛋白敷料治疗, 第2组使用保妇康栓治疗, 第3组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第1组:每天睡前清洁外阴后, 将抗HPV生物蛋白敷料推注入阴道, 隔日1次, 20 d 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第2组:每天睡前清洁外阴后, 将保妇康栓置于阴道后穹隆, 1次/d, 1粒/次, 14 d 1个疗程, 连用3个疗程。第3组:每天睡前先清洁外阴, 然后将干扰素凝胶置于阴道深部至穹隆部, 1支/次, 隔日1次, 连用3个月经周期。经期停用, 治疗前常规检查肝肾功能, 用药后6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对患者随访6个月, 用药3个月、6个月后复查HPV, 对比3种药物治疗高危型HPV感染的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以HC2值 (RLU/CO) 为判定的标准: (1) 治愈:治疗后HC2值≤1.0, HPV转阴; (2) 有效:HPV未转阴, HC2值改善率≥33%; (3) 无效:HC2改善率<33%或升高。总有效率= (治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3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6个月后, 第1组患者痊愈36例, 有效10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92%;第2组痊愈30例, 有效8例, 无效12例, 总有效率76%;第3组痊愈29例, 有效10例, 无效11例, 总有效率78%。第1组临床总有效率均优于第2组、第3组 (P<0.05) , 见表2。
3组治疗前后组内组间HPV-DNA负荷量对比:治疗3个月, 第1组HPV-DNA的负荷量明显减少, 减少程度优于第2组、第3组 (P<0.05) ;第2组、第3组HPV-DNA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6个月后, 3组HPV-DNA负荷量明显减少, 第1组HPV-DNA负荷量减少程度优于第2组、第3组 (P<0.05) , 见表3。
3组治疗后HPV持续感染情况比较:第1组HPV持续感染率明显低于第2组、第3组 (P<0.05) , 见表4。
3组患者用药前后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改变, 无过敏反应发生, 安全性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6个月后未见复发。
讨论
宫颈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生要经过一个连续、缓慢的衍变过程, 随着宫颈组织学结果严重程度的升级, 宫颈HPV感染的检出率增加[3]。有研究资料表明, 80%HPV感染是一过性的[4], 当人体免疫力降低或出现某诱因时, 长期潜伏于人体内的HR-HPV造成持续性感染, 这是导致宫颈癌变的首要因素。因此, 预防宫颈癌一定要控制HPV感染, 实施积极、有效的治疗。目前临床上治疗HPV感染的药物较多, 保妇康栓及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较常见[5,6,7], 但其治疗有效率尚不理想。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HPV生物蛋白敷料的作用机制与其中的活性成分有关[8], 主要包括JB蛋白、卡波姆和茶多酚, 且这几种活性成分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抗HPV生物蛋白敷料通过灭活病毒、促损伤愈合和提高局部免疫控制感染等全方位的治疗, 能快速、高效地促进HPV阳性患者转阴[9,10]。
本研究中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利用率高, 方便、安全。HPV感染是宫颈癌的首要危险因素[11],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产生恐惧和焦虑。药物干预有助于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阴道局部给药治疗HPV感染的无创性易被广大患者接受, 而抗HPV生物蛋白敷料效果尤为突出,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抗HPV生物蛋白敷料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150例, 随机分为3组。第1组给予抗HPV生物蛋白敷料治疗, 第2组给予保妇康栓治疗, 第3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第1组临床总有效率均优于第2组、第3组 (P<0.05) 。治疗3个月, 第1组HPV-DNA的负荷量明显减少, 减少程度优于第2组、第3组 (P<0.05) 。治疗6个月后, 3组HPV-DNA负荷量明显减少, 第1组HPV-DNA负荷量减少程度优于第2组、第3组 (P<0.05) 。结论:抗HPV生物蛋白敷料治疗宫颈HPV感染临床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抗HPV生物蛋白敷料,高危型HPV感染,临床疗效
宫颈HPV感染 篇2
【关键词】微波;保妇康凝胶;HPV;宫颈糜烂
【中图分类号】R711.3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0-0110-02
宫颈糜烂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妇科疾病,是慢性宫颈炎疾病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发病率高、复发率高、预后不理想是该类疾病的主要特点[1]。而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主要诱因。笔者对合并出现HPV感染的宫颈糜烂患者应用微波与保妇康凝胶药物联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宫颈糜烂合并HPV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宫颈糜烂病史1~7年,平均病史(2.2±0.5)年;已婚29例,未婚13例;已产妇26例,未产妇16例;年龄19~57岁,平均年龄(28.5±1.6)岁;轻度宫颈糜烂12例,中度宫颈糜烂20例,重度宫颈糜烂10例;治疗组患者宫颈糜烂病史1~8年,平均病史(2.1±0.4)年;已婚28例,未婚14例;已产妇25例,未产妇17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28.3±1.5)岁;轻度宫颈糜烂13例,中度宫颈糜烂20例,重度宫颈糜烂9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治疗前均行宫颈液基细胞检查及阴道分泌物检查,排除宫颈癌前病变及阴道炎症急性期。对照组:实施微波治疗,患者于月经彻底干净后3d接受治疗,首先窥阴器充分暴露宫颈,采用浓度为0.5%的碘酊对宫颈进行消毒,再将宫颈黏液擦净,使宫颈局部保持干燥清洁,使宫颈糜烂面充分暴露。微波仪的输出功率水平控制在20~40W之间。将辐射器与糜烂面紧贴,从宫颈外口向外进行扩展,对病灶组织进行观察,直到变白至微黄且无出血,治疗面积应该超过病变范围的2mm左右,确保全面辐射,术毕在创面外涂龍胆紫。术后需保持外阴的清洁。观察组:在微波治疗术后1d于阴道注入保妇康凝胶(生产厂家:江西杏林白马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0474)每晚1次,10日为1个疗程,下次月经干净后3d重复保妇康凝胶阴道上药,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期间禁性生活及盆浴。
1.3疗效判定参照有关文献[3]拟定。治愈:宫颈上皮再生,糜烂面、囊肿、息肉、颈管炎症等症状表现彻底消失,宫颈表面非常光滑,阴道分泌物表现正常;有效:糜烂面积缩小程度达到50%以上,重度糜烂已经转为中度糜烂,或中度糜烂已经转为轻度糜烂;无效:糜烂面积没有任何变化,甚至增大,患者自觉症状没有改善。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治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对照组4211(26.2)18(42.9)13(30.9)29(69.1)
治疗组4216(38.1)22(52.4)4(9.5)38(90.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HPV检测结果转阴情况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中有26例HPV检测结果转阴,治疗组患者中有35例HPV检测结果转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期间对照组中7例出现感染、面色潮红、头晕等不良反应,治疗组中仅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宫颈糜烂伴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一个高危因素,外界持续不良刺激,使宫颈表面的鳞状细胞发生脱落,从而创面形成是该病出现的主要机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也是导致宫颈癌发病的一个关键因素。对HPV感染现象进行有效预防和在感染的早期阶段对病情进行治疗,可以使早期宫颈癌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微波技术是临床对宫颈糜烂疾病进行治疗的一种常用方法,但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出现阴道流液多、出血持续时间长、创面愈合速度慢等缺点,且治疗后病情复发率较高。保妇康凝胶由莪术油和冰片中药组成,属纯中药制剂,具有消炎止痛、行气化瘀、去腐生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效,对创面的愈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与微波技术联合应用对合并HPV感染的宫颈糜烂疾病患者实施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且此药为乳状凝胶,以注射器样装置注入阴道,吸收更快,更卫生[4]。
综上,微波联合保妇康凝胶治疗宫颈糜烂合并HPV感染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敏,杨金.高频电治疗宫颈糜烂231例疗效观察[J].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11,5(1):34.
[2]解秀珍.928例宫颈糜烂微波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2,8(2):13.
[3]王春岫.微波治疗宫颈糜烂100例分析[J].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10,2(8):743.
[4]胡文惠,杨梅.抗生素治疗宫颈糜烂309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6):608-609.
宫颈HPV感染 篇3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2009年1月到2012年1月来我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120例宫颈不典型增生患者, 所有患者年龄33岁~62[平均 (45.43±12.39) ]岁, 均经过病理确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 CIN I 65例, CINⅡ40例, CINⅢ15例, 并且所有研究对象均排除检测前阴道使用药物治疗, 化疗, 放疗, 手术治疗的患者。同时对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宫颈正常的妇女120例为对照组, 对照组研究对象年龄患者年龄34岁~61[平均 (42.43±11.43) ]岁。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在采集标本前7天开始不使用阴道用药或冲洗, 用窥阴器把宫颈暴露出来, 液基细胞学涂片进行采样, 再用HPV的专用毛刷, 把毛刷头全部伸进宫颈内, 逆时针方向转动3圈, 取出后连同毛刷全部放到有专用保存液的小瓶子内, 盖好盖子, 采用美国Digene公司研制的HC-Ⅱ系统HPVl6、HPV18、HPV31、HPV33、HPV35、HPV39、HPV45、HPV51、HPV52、HPV56、HPV58、HPV59和HPV68等16种高危的HPV。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经过专人统计后, 输入计算机利用SPSS11.5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 二变量的相关性检验采用直线相关性分析, 以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以P<0.05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宫颈不典型增生HPV感染情况调查
经过比较发现正常宫颈H P V阳性率明显低于CINⅡ, CINⅢHPV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χ2=66.85;31.92;p均<0.01) , 而与CIN I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53;p>0.05) , CIN I的HPV阳性率低于CINⅡ, CINⅢHPV阳性率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χ2=45.65;24.56;p均>0.05) ;CINⅡHPV阳性率低于CINⅢHPV阳性率, 差异无的统计学意义 (χ2=0.23;p>0.05) (见表1) 。
2.2 HPV感染与宫颈不典型增生相关性分析
二变量的相关性检验采用直线相关性分析, HPV感染与宫颈不典型增生呈显著的正相关 (r=0.731, P<0.01) 。
3 讨论
人乳头瘤病毒 (HPV) 种属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空泡病毒A属, 是球形DNA病毒, 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 与宫颈癌发病关系密切, 目前已经发现HPV亚型有200多种[3], 并且有40多个亚型与宫颈病变有关, 以往的研究根据HPV与宫颈癌的发病危险度分为高危型 (high-risk types, HR-HPV) 和低危型 (low-risk types, LR-HPV) 。目前公认的高危型HPV有13种亚型, 其中在我国HPVl6、HPV58、HPVl8、HPV52和HPV33是5种最常见的高危HPV亚型, 因此本文集中调查了HPVl6、HPV18、HPV31、HPV33、HPV35、HPV39、HPV45、HPV51、HPV52、HPV56、HPV58、HPV59和HPV68等16种高危的HPV在宫颈不典型增生的感染率及相关性。
宫颈癌的发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即由细胞分化失调到不典型增生甚至原位癌, 最后发展成宫颈癌, 因此早期研究宫颈不典型增生, 并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对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4,5]。为了研究HPV在宫颈不典型增生的感染率及相关性, 本研究采用了HC-II检查了16种常见的高危HPV在宫颈不典型增生的感染情况, HC-II是目前国内外HPV检测方法中备受推崇的方法[6,7]。它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 且操作简单, 因此近年在我国临床上广泛使用。本研究调查显示16种高危的HPV在宫颈不典型增生的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患者, 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1) , 并且经过直线相关分析发现HPV感染与宫颈不典型增生关系密切, 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这说明HPV感染与宫颈不典型增生具有密切的相关性[8~11], 虽然本研究调查不同程度的宫颈不典型增生HPV阳性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一方面说明HPV阳性率与宫颈病变程度无明显的相关性, 另一方面可能与本研究样本含量过少密切相关, 进一步的研究应当扩大样板含量, 并对不同HPV亚型与宫颈不典型增生的关系进行研究, 以便为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高危HPV感染与宫颈不典型增生密切相关, 但是是否与宫颈不典型增生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应当进一步加大样本含量进行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 (HPV) 感染与宫颈不典型增生的相关性, 以期为宫颈癌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20例宫颈不典型增生患者的HPV感染率进行调查, 并分析HPV感染与宫颈不典型增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宫颈HPV阳性率明显低于CINⅡ、CINⅢHPV阳性率, 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χ2=66.85;31.92;p均<0.01) , 而与CIN I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53;p>0.05) , CIN I的HPV阳性率低于CINⅡ, CINⅢHPV阳性率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χ2=45.65;24.56;p均>0.05) ;CINⅡHPV阳性率低于CINⅢHPV阳性率, 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χ2=0.23;p>0.05) , 并且HPV感染与宫颈不典型增生呈显著的正相关 (r=0.731, P<0.01) 。结论:HPV感染与宫颈不典型增生的发病密切相关。结论:正常宫颈HPV阳性率明显低于CINⅡ, CINⅢHPV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是否改为正常宫颈HPV阳性率明显低于CINⅡ、CINⅢHPV阳性率, 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宫颈不典型增生,人乳头瘤病毒,相关性
参考文献
[1] Hoppenot C, Stampler K, Dunton C.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in high-and lowresource countries:implications and new developments[J].Obstet Gynecol Surv, 2012;67 (10) :658~667
[2] Parkin DM, Bray F, Ferlay J, et a1.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02[J].CA Cancer J Clin, 2005;55 (2) :74~108
[3] Hoffmann M, Hoffmann AS, Tribius S.Public awareness of human papilloma virus infection in the head and neck area:An appeal for precision in diagnostics and for public health awareness[J].HNO, 2012;60 (11) :968~973
[4] 张东红, 林美珊.人乳头瘤病毒在国人宫颈病变中感染及型别分布特征的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0;13 (12) :1287~1290
[5] 韩秀玲, 李世辉, 宋忱等.唐山地区育龄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分析[J].广东医学, 2011;32 (7) :875~876
[6] Carcopino X, Muszynski C, Mergui J L, et al.Should CIN 2 and 3 be treated thesame way?[J].Gynecol Obstet Fertil, 2011;39 (2) :94~99
[7] 胡文惠, 杨梅.干扰素治疗宫颈糜烂3 0 9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09;15 (6) :607~609
[8] 张敬敬, 田永杰.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治进展: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J].山东医药, 2010;50 (15) :101~101
[9] 丁永慧, 徐永辉.MDM2和p53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与高危型HPV感染的关系[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3;35 (1) :26~28, F0004
[10] 刘芳琼.奥平栓治疗108例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3;11 (2) :35~36
宫颈HPV感染 篇4
【关键字】宫颈刮片;阴道镜;H PV 检测;宫颈癌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4-0147-02
前言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在妇女肿瘤中,宫颈癌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位,全世界每年有大约20万妇女死于这种疾病。本文对在宫颈检查及体检者同时进行宫颈刮片、阴道镜及H PV 检测,对一项或多项异常者在阴道镜下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187例病理检测阳性(CIN I、CIN II、CIN III、宫颈浸润癌)的患者,比较三者在诊断宫颈病变的敏感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对2009年5月至2011年7月在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因发现宫颈异常或妇科病普查时进行宫颈刮片和阴道镜检查及H PV 检测, 因一项或多项筛查异常而行病理活检,病理结果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及宫颈浸润癌的患者共187例,年龄20~58岁,平均39.2±3.9 岁。
1.2 检查方法:非经期,检查时用窥阴器暴露宫颈,用棉枝在宫颈口逆时针转3 圈,停留10s,然后放入专用试管内送检HPV6,11,16,18 型。拭净宫颈表面分泌物,用刮板斜置于宫颈鳞柱交界处,顺时针刮3周,涂于载玻片上,放入95%酒精中固定30min,送细胞室做巴氏分级。阴道镜检查:检查前3 天不做阴道冲洗及阴道内放药,24h 内禁止性行为,检查时仔细观察宫颈病灶的表面构型、边界形态、颜色、血管和碘染色试验。阴道镜图像异常,行宫颈多点活检。
1.3 诊断标准:①巴氏涂片宫颈细胞学诊断异常标准:Ⅱ级并见异常细胞、Ⅲ级以上。②HPV检测阳性为异常。③阴道镜结果异常:醋酸白色上皮、镶嵌、点状血管、白斑、异型血管等。④宫颈活检异常标准:癌前病变(CIN)分为CIN I (低度病变)、CIN II、CIN III(高度病变)或原位癌;宫颈浸润癌。
2 结果
本文共有187 例阳性患者,其中,宫颈刮片阳性者114 例,敏感度为60.96%,阴道镜阳性者149 例,敏感度为79.68%,高危型H PV 感染者155 例,敏感度82.89%,三种方法的敏感性有显著性差异(P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表1)。
在187例宫颈病检阳性患者中,CIN Ⅰ级85 例,C INⅡ级61例,C INⅢ级32例,宫颈浸润癌9例。具体检测结果见表2。
3 讨论
传统的宫颈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检测方法,对宫颈癌的防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其敏感性不高,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率。本组资料显示: 187例涂片中,异常涂片114例,检出率为60.96%,漏检率较高,已经满足不了临床诊断的需要。据报道: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的假阴性率达10% ~50%[3]。假阴性产生的原因有50% ~90%产生于标本的缺陷[4]。取样器上的病变细胞没有被转移到载玻片上,有研究发现巴氏涂片中有80%以上的细胞随取样器一起被丢弃。涂片质量差、不均匀、过多的粘液、血液或炎细胞以及上皮细胞过度重叠使异常细胞被遮盖,标本满意度低。
为减少漏诊、误诊,弥补传统的宫颈细胞学检查的不足,结合HPV-DNA检测,可以提高宫颈癌及CIN 的阳性检出率。对宫颈细胞学、HPV 检测阳性或阴性,但临床检查可疑病变的病例,再通过阴道镜对宫颈的直接观察提供可靠的活检部位,提高宫颈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降低漏诊率。
参考文献:
[1]RenshawA A, Young N A B, irdsong G G, et al. Comparision of performance of conventional and thinp rep gynecologicp reparation in the 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 Gynecobgic Cytology Program [J].Arch Pathol LabMed, 2004,128: 1.
[2]郎景和.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和治疗[ J ].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 36 (5) : 261 - 263.
[3]张惜阴. 临床妇科肿瘤学[M ]. 上海: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
宫颈HPV感染 篇5
关键词: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人乳头状瘤病毒,载量
子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大约占所有女性恶性肿瘤的10%~12%[1]。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环状双链无包膜DNA病毒, 是引起宫颈上皮病变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 其作用机制为HPV感染后持续性刺激角化细胞, 并激活和促进有丝分裂增殖的肿瘤基因[2]。本研究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检测宫颈组织中感染HR-HPV的载量。探讨高危型HPV感染载量与宫颈病变组织间相互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因宫颈癌行手术切除的组织标本52例, 年龄39~66岁, 平均50岁;选取因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 行宫颈锥切或子宫全切的组织标本54例, 其中CINⅠ/Ⅱ级24例, CINⅢ级30例, 年龄27~51岁, 平均40岁;慢性宫颈炎24例为宫颈活检标本, 年龄22~48岁, 平均30岁。所有病例均经2名以上有经验的病理医生重新阅片复核, 具有明确的病理诊断, 术前均未行任何治疗。同时, 所有病例均在术前行HC-Ⅱ法检测到感染高危型HPV, 并记录其载量。
1.2 实验方法
1.2.1 HPV检测
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 (HC-Ⅱ) 对患者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 (HR-HPV) 检测。HPV取样器、HPV DNA高危型检测试剂盒、DA60502自动恒温加热器、DML2000基因信号扩大仪均购自美国Digene公司。HCⅡ采用96孔平板法, 可一次性检测13种高危型HPV (16, 18, 31, 33, 35, 39, 45, 51, 52, 56, 58, 59和68) 。
1.2.2 结果判定
HR-HPV检测结果判定:≥1.0 mg/L为阳性, <1.0 mg/L为阴性。并记录其具体载量。
1.2.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1.1统计分析软件, 各组间率的差异统计学意义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在不同宫颈病变组别中HR-HPV感染载量及各组间差异比较统计学数据如下表1所示。
3 讨论
宫颈癌具有明确的癌前病变期, 即宫颈上皮内瘤变, 反映了宫颈病变发生发展的连续性, 是一个间隔时间较长的并可逆转的时期。因此, 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具有重要的意义。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引起宫颈上皮癌变的主要原因。有研究报道, 在正常妇女中, 高危型HPV感染者不到4%, 在CINⅠ级、CINⅡ级和CINⅢ级的患者的检出率分别是30%、55%和65%, 而宫颈癌中基本上感染率达100%, 表明宫颈病变级别越高, HPV感染率就越高。因此, 定期检查HPV是预防及早期发现宫颈病变的关键。
注:χ2=11.91, λ=4, P<0.05
本研究发现, 在感染HR-HPV的CIN及宫颈癌组织中, 感染HR-HPV的载量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提示高载量病毒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病变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是宫颈癌、CINⅢ和CINⅠ~Ⅱ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 定期监测HR-HPV病毒载量同样是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并预测其预后的关键。综合HC2检测HR-HPVDNA定性及定量结果指导临床筛查更具意义, 同时, 在临床治疗和预测疾病转归具有指导意义, 也是随访的重要内容。由此看来, 抗病毒治疗可以减少宫颈病变的发生, 如何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也是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从HPV感染到发展为宫颈浸润癌大约需要20年左右, 说明除了HPV感染, 在宫颈癌的发病过程中还有许多未知的因素, 是今后还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4 结语
在感染了高危型HPV的宫颈病变组织中, 其载量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定期检查HPV及检测HR-HPV病毒载量在临床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在临床治疗和预测疾病转归具有指导意义, 也是随访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Feeley C.Advances in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and human papillomavirus vaccines[J].J Br Menopause Soc, 2006, 12 (1) :19-23.
宫颈HPV感染 篇6
关键词:@宫颈HPV感染,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清热解毒方,人类,女(雌)性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研究表明宫颈持续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及时有效地清除感染者的HPV病毒,可以不同程度地阻断宫颈上皮细胞的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对防治宫颈癌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尚无公认的针对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有效治疗,本课题组发挥中医药优势,研制开发有效方药,寻找中医药治疗宫颈HPV感染的有效途径。本文观察了中药清热解毒方对宫颈HPV感染的疗效,推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收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妇科门诊就诊的宫颈HPV感染患者共60例,年龄18~50岁,病程1~2年。按随机单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诊断标准:HPV-DNA检测为阳性。纳入标准:1)高危型HPV-DNA检测为阳性;2)病检确诊为病变≤CINI;3)愿意配合治疗随诊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未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5)未使用与试验药物类似治疗作用的制剂;6)患者近期内无生育要求;7)年龄18~50岁之间;8)月经规则有性生活史;9)无重大脏器疾患。排除标准:1)有外生殖器部位真菌、滴虫、细菌感染或其他合并症;2)哺乳期妇女、孕妇;3)全身慢性消耗性疾病、严重心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疾病患者;4)精神疾病、癔病病患者;5)有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史;6)病理确诊宫颈病变程度CINⅡ及以上者。剔除标准:1)试验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合并疾病;2)违反研究方案(如依从性差);3)患者因主观因素不愿继续接受治疗;4)病人随访期间因各种原因失访。若因药物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等因素造成,则在最终报告中注明。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组均于月经干净3 d后,由专门负责的医生为入组患者上药,局部用药,连用3 W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月经期停止用药,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
观察组:用清热解毒中药(基本方:金银花、连翘、木贼、黄柏、苦参、板蓝根、土茯苓、大青叶、当归、赤芍、香附、生甘草等)制成汤剂,无菌窥器暴露宫颈,无菌碘伏棉球擦拭,去除阴道壁分泌物及宫颈黏液,用中药液擦洗阴道,无菌带线棉球浸透药液后置于阴道,嘱患者6 h后自行取出。
对照组:无菌窥器暴露宫颈,无菌碘伏棉球擦拭,去除阴道壁分泌物及宫颈黏液,置入阴道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辛复宁,本院自制)1粒(80万单位)。
2.2 疗效标准
HPV感染疗效标准[1]:痊愈:HPV亚型检测高危型全部阴性;好转:仍有高危型HPV感染但至少1种亚型转阴;无效:高危型HPV无任何亚型转阴甚至有增加。宫颈病变疗效标准:痊愈:症状消失,宫颈光滑,积分为0分;显效:症状明显减轻,宫颈糜烂面由重度转为中度至轻度,或由中度转为轻度,治疗后比治疗前积分降低>2/3;有效:症状减轻,糜烂面好转,治疗后比治疗前积分降低>1/3;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同治疗前。
2.3 观察指标
分别于入组前及治疗3月后,应用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宫颈脱落细胞HPV-DNA,包括18种高危型和5种低危型共23种亚型。同时观察宫颈病变积分变化情况。
临床体征评分标准:宫颈无糜烂记0分;宫颈轻度糜烂记2分;宫颈中度糜烂记4分;宫颈重度糜烂记6分。宫颈无肥大记0分;宫颈肥大记2分;无宫颈纳氏囊肿记0分;宫颈纳氏囊肿2分;无宫颈息肉0分;伴宫颈息肉记2分。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描述,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2组患者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疗效比较
结果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2 2组患者治疗前后HPV-DNA病毒负荷量比较
结果见表2。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4 讨论
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在已经明确HPV感染是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主要病因。在正常人中,HPV的感染多为短暂性的,经历7~12个月,多数可以自然清除。但35岁以上妇女仍有10%~15%表现为HPV持续阳性。通常,HPV的感染率随宫颈病变的进展而增加,其感染率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轻、中、重度(CIN1、CIN2、CIN3)及宫颈癌患者中分别为70%、78%、80%~89%和95%[2,3]。
中医学针对HPV感染无相对应的病名,根据其临床症状应属“带下病”范畴,如《傅青主女科》[4]有“夫带下俱是湿症,带下病总以湿邪为患,病机多以任脉失固、带脉失约概括之”。笔者认为本病主要是由房事不洁或局部卫生欠佳,感染湿热毒邪,郁结于胞宫子门而成。若素有七情内伤、房劳过度、早婚多产等因素致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不和,则湿热毒邪更易流连继而病发。总之,湿热毒邪侵袭为常见致病原因,中医证型以湿热型最多见。故清热除湿解毒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笔者自拟清热解毒方,方中黄柏、苦参清热燥湿止带;赤芍、当归、香附清热凉血、理气活血;连翘、金银花、板蓝根、土茯苓、大青叶泻热解毒、燥湿;木贼疏风清热;诸药合用共奏清热除湿解毒之功效。
本文结果显示,宫颈炎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用药后2组16/18型HPV病毒负荷量均较治疗前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2组患者宫颈糜烂面均较前减少,白带量多、腰痛、骶部痛等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2组患者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疗效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清热解毒方治疗HPV感染辨证合理、施治对证,对宫颈高危型HPV感染具有积极的干预作用,在祛除HPV以及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更具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袁敏,程静新.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研究[J].临床研究,2010,28(5):1140-1141.
[2]齐淑贞.宫颈HPV感染的诊断治疗进展[J].中医研究,2004,17(1):28-29.
[3]杨帆.HPV病毒与宫颈病变的研究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8):8.
宫颈HPV感染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医院就诊的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658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年龄22~65岁之间,其中慢性宫颈炎334例,CIN I81例,CIN II63例,CIN III61例,乳头瘤样病变24例和宫颈癌95例。
1.2方法
将宫颈脱落细胞样本制作成为细胞悬液在取样器皿中保存,送入实验室在4℃下保存,三日内进行检测;应用GPMT W2600基因芯片系统进行HPV分型检测,同时对24种亚型HPV进行检测,其中包含16种高危亚型,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和81;8种低危亚型,包括HPV6、11、40、42、43、44、54和70。按照HPV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说明进行HPV的DNA提取,提取液经PCR扩增仪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杂交液杂交后洗膜,显色,经电脑扫描进行结果判定,杂交膜中均包含待检的24种HPV基因型位点。
1.3观察指标
(1)针对HPV感染率和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关系进行探究。(2)针对单一或混合HPV感染和宫颈癌病变程度关系进行分析。(3)针对高危亚型和低危亚型HPV和宫颈病变关系进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差异性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差异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PV感染率和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HPV感染总例数为359例,总感染率为54.6%,其中宫颈癌感染率85.3%,顺位为第一,除与乳头瘤样病变感染率比较无差异外(X2ef=0.80,P>0.05),与其他组别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且高于其他组别(X2af=55.64,P<0.05;X2bf=24.68,P<0.05;X2cf=12.68,P<0.05;X2df=7.10,P<0.05);感染率最低为慢性宫颈炎41.9%,除与慢性宫颈炎、CIN I感染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差异(X2ab=2.01,P>0.05;X2bc=1.35,P>0.05),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差异(X2bd=3.93,P<0.05;X2be=4.47,P<0.05;X2bf=24.68,P<0.05)。见表1。
注:a与b~f比较,X2ab=2.01,P>0.05;X2ac=7.26,P<0.05;X2ad=13.30,P <0.05;X2ae=9.94,P <0.05;X2af=55.64,P <0.05。 b与c ~f比较,X2bc=1.35,P >0.05;X2bd=3.93,P <0.05;X2be=4.47,P <0.05;X2bf=24.68,P <0.05。 c与d ~f比较,X2cd=0.64,P >0.05;X2ce=1.63,P >0.05;X2cf=12.68,P<0.05。d与e~f比较,X2de=0.49,P>0.05;X2df=7.10,P<0.05)。e与f比较,X2ef=0.80,P>0.05
2.2单一或混合HPV感染和宫颈癌病变程度关系
分析结果显示,在359例阳性标本中高危感染中乳头瘤样病毒感染构成比最高为慢性宫颈炎36.29%(90例),其次为宫颈癌27.02%(67例),乳头瘤样病变最低0.81%(2例);低危感染中感染乳头瘤样病毒最高为慢性宫颈炎55.22%(37例),宫颈癌感染构成比仅为1.49%(1例);混合感染中CIN I感染HPV的构成比最低为4.55%(2例),慢性宫颈炎和宫颈癌均为29.55%(13例)。见表2,图1。
2.3高危亚型和低危亚型HPV和宫颈病变关系
分析结果显示,在高危亚型中构成顺位排在前三的分别是其他31.87%,HPV16感染率为21.51%,HPV58占13.15%;低危感染中顺位排在第一和第二的分别是HPV 6(29.85%)、HPV 11(28.36%)。见表2、图2、图3。
3 讨论
宫颈癌为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第二位,全世界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超过50 万,其中死亡病例越27 万,其中有85%的患者来自于发展中国家[5]。国内研究称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13 万,约占全球总病例的28.8%[6]。 HPV是小分子双链DNA病毒,其基因序列具有多态性。因此导致基因亚型较多,目前已经能够检验鉴定出来的HPV基因型已经超过200 种,根据不同基因型和又发生指导肿瘤的几率区别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7],其中低危型HPV往往是引发尖锐湿疣的主要病原体,而高危型则通过整合进入基因组内,多重感染和持续性感染已经被证实为发生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8]。经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为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发病的主要原因[9]。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了HPV感染与CIN和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联性,大多数的宫颈癌和高级别的癌前病变与高危型HPV有直接关系[10]。研究发现,不同HPV亚型致病能力均有所不同,尽管HPV感染通常会在三年内自动消退,但在初次感染后长期的潜伏中感染人群中的少部分可能发展成为浸润性宫颈癌的风险性,所以对HPV DNA进行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至关重要[11]。有研究针对日本妇女宫颈病变CIN II感染HPV亚型进行研究发现其类型前四位分别为HPV16、52、58 以及31,其进展依赖于HPV基因亚型[12]。同时也有国外研究针对委内瑞拉地区妇女宫颈病变发展为CIN III和宫颈癌常见HPV感染亚型进行研究,依次为HPV16、18、31.33,HPV16、18 在CIN III病变中的感染率更高[13]。
此次研究选择近年来医院就诊的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样本分为慢性宫颈炎、CIN I、CIN II、CIN III、乳头瘤样病变和宫颈癌6 个组别。结果显示,HPV总感染率为54.6%,其中宫颈癌感染率为85.3%,明显高于其他组别;乳头瘤样病变感染率为75.0%,明显高于除宫颈癌以外其他组别;慢性宫颈炎感染率为41.9%,明显低于除了CIN I以外的其他组别。综上所述,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与HPV感染率有关,且与高危型感染有明显相关性,而乳头瘤样病变则可能与低危型感染有明显关系。此研究结果与目前临床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4,15],但样本含量小,尚待进一步验证。
摘要:目的 观察和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情况,同时对其与感染妇女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以期为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方法 入选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医院就诊的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658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样本分为慢性宫颈炎、CIN I、CIN II、CIN III、乳头瘤样病变和宫颈癌6个组别,分别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HPV感染总例数为359例,总感染率为54.6%,其中宫颈癌感染率85.3%,HPV感染总例数为359例,总感染率为54.6%,其中宫颈癌感染率85.3%,顺位为第一,除与乳头瘤样病变感染率比较无差异外(字2ef=0.80,P>0.05),与其他组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率最低的为慢性宫颈炎占41.9%,除与慢性宫颈炎、CIN I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 ab=2.01,P>0.05;字2bc=1.35,P>0.05)。高危感染中乳头瘤样病毒感染构成比最高为慢性宫颈炎占36.29%(90例),其次为宫颈癌27.02%(67例),乳头瘤样病变最低0.81%(2例);低危感染中感染乳头瘤样病毒最高为慢性宫颈炎55.22%(37例),宫颈癌感染构成比仅为1.49%(1例);混合感染中CIN I感染HPV的构成比最低为4.55%(2例),慢性宫颈炎和宫颈癌均为29.55%(13例)。在高危亚型中构成顺位排在前三的分别是其他31.87%,HPV16感染率为21.51%,HPV58占13.15%;低危感染中顺位排在第一和第二的分别是HPV 6(29.85%)、HPV 11(28.36%)。结论 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与HPV感染率有关,且与高危型感染有明显相关性,而乳头瘤样病变则可能与低危型感染有明显关系。
宫颈HPV感染 篇8
HPV感染具有区域性、民族差异性、且感染差异性大特点[2]。因此,研究各自地区HPV基因型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广州地区宫颈疾病妇女进行HPV基因型的检测,探讨该地区人群的HPV感染的基因谱,不同年龄段、不同基因型与宫颈疾病的关系,及宫颈癌及期前病变的发生的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广州市中医医院宫颈疾病患者768例,取其宫颈脱落细胞进行研究。年龄17~78岁。宫颈癌及其前期病变的诊断经组织学证实。广州市中医医院宫颈疾病患者768例,取其宫颈脱落细胞进行研究。年龄17~78岁。宫颈癌及其前期病变的诊断经组织学证实。
1.2 试剂与仪器
凯普公司:HPV DNA提取试剂盒、HPV DNA PCR反应试剂盒、HPV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上海Sangon:蛋白酶K、Taq酶;凯普公司:Hybri Max核酸分子快速杂交仪;Eppendorf公司:PCR仪。
1.3 试验方法
1.3.1 分组方法
按年龄分为5组:≤25岁组、25~35岁组、35~45岁组、45~55岁组、>55岁组;按宫颈疾病的进展程度分4组:细胞学正常组、CINⅠ组、CINⅡ-Ⅲ组、宫颈癌组。
1.3.2 DNA提取及检测方法
将标本于12 000r/min离心5 min,弃上清液,保留沉淀物,向沉淀物内加入1 m L无菌生理盐水,混匀,12 000 r/min离心5 min,再重复洗涤1次。在沉淀中加入DNA提取液50μL,充分混匀后100℃裂解10 min,12 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2μL做PCR反应。
利用HPV通用引物PCR扩增,将23.5μL PCR-MIX、0.75μL Taq酶及1μL DNA模板混匀,扩增循环如下:20℃UNG酶10 min,95℃变性20s,55℃退火30 s,72℃延伸30 s,循环40次,72℃再延伸5 min。按试剂盒说明及要求,利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 Max)检测HPV亚型。
1.4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的多元分析、计算Exp(B)值,筛选出危险因素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Logistic回归方程的变量赋值见表1。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HPV感染率与不同患者宫颈疾病类型关系
共检测了768例,其中HPV阳性例数为546例,感染率为71.10%;HR-HPV在细胞学正常组、CINⅠ组、CINⅡ-Ⅲ组感染率分别为46.70%、71.80%和85.40%,HR-HPV感染率随着CIN级别增高而逐渐增加,见表1。HR-HPV感染率明显高于LR-HPV感染(P<0.01)。其中宫颈癌HR-伴LR-HPV感染率与前期病变组差异有显著性(χ2=10.74,P<0.01)。见表2。
例(%)
2.2 HPV基因型与患者宫颈疾病类型的关系
共检测了768例标本,其中HPV感染例数为546例。包括152例宫颈癌,175例CINⅡ-Ⅲ、97例CINⅠ和122例无细胞学异常。在546例阳性标本中共检测到20个HPV基因,其中宫颈癌及其前期病变中共检测到20个HPV基因型。见表3。
2.3 HPV感染率与宫颈疾病患者的年龄段的情况
2.3.1 HPV感染率与宫颈疾病患者的年龄段的关系
20种HPV亚型中排名前五名分别是HPVl6、HPV58、HPV33、HPV18、HPV31(见表2)。按年龄段分组的≤25岁组、25~35岁组、35~45岁组、45~55岁组、>55岁组,HPV感染率分别为46.30%、42.40%、51.30%、44.20%和59.10%,在≤25岁组出现高峰最高,而后下降,在35~45岁组出现升高,45~55岁组出现低谷,>55岁组出现升高。但各组之间差异尚无显著性(P>0.05)。见表4。
2.3.2 HR-HPV感染与宫颈疾病患者的年龄段的关系
HR-HPV具体亚型在该人群分布前六位:HPVl6、HPV58、HPV33、HPVl8、HPV31和HPV52。按年龄段分组的≤25岁组、25~35岁组、35~45岁组、45~55岁组和>55岁组,HR-HPV感染率分别为63.60%、79.80%、89.00%、75.40%和85.50%。结果显示HR-HPV感染率在各个年龄组均很高,其中35~45岁组感染率最高。见表4。
例(%)
注:每个HPV基因的例数包括单一感染和混合感染的例数。
2.3.3 LR-HPV感染与宫颈疾病患者的年龄段的关系
LR-HPV具体亚型的分布前五位:HPV11、HPV66、HPV6、HPV53和HPV42;按年龄段分组的≤25岁组、25~35岁组、35~45岁组、45~55岁组和>55岁组,LR-HPV感染率分别为33.00%、14.30%、6.30%、13.80%和7.20%。结果显示LR-HPV感染率在各个年龄组相对较低的水平。见表4。
2.4 HPV感染率与各年龄段的构成比关系
随年龄的增高,HR-HPV感染的比例呈增加趋势,而LR-HPV感染的比例呈逐步下降趋势,不同类型的HPV感染在各年龄段的构成差异有显著性(χ2=44.40,P<0.01)。见表4。
%
2.5 不同宫颈疾病类型在各年龄段的构成比例
如表5所示,随年龄的增高,感染HPV患者的宫颈癌的比例逐步增高。随年龄的增高,CINⅡ-Ⅲ/CINⅠ的逐步增高。不同疾病类型在各年龄段的构成差异有显著性(χ2=242.66,P<0.01)。
%
2.6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宫颈癌的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45岁以下比较,年龄>45岁[EXP(B)=1.86,P<0.05],使宫颈癌的风险增加1.86倍;与不存在HPV16感染比较,存在HPV16感染者宫颈癌发生的风险增加3.13倍[EXP(B)=3.13,P<0.05];同样,HPV58感染使宫颈癌的风险增加1.74倍[EXP(B)=1.74,P<0.05]。
3 讨论
全球范围内宫颈癌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许多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因素[3]。不同区域、不同的基因型具有不同的致癌潜力[2]。因此,研究HPV基因型分布在宫颈疾病中的分布情况有助于了解该地区的主要致癌HPV基因型,有助于宫颈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HPV感染特别是HR-HPV是宫颈癌和宫颈不典型增生的主要致病因子[4]。在本研究中,笔者发现宫颈癌HPV感染率为91.00%,其中单纯HR-HPV感染率为57.40%,高于中国其他地区已有的报道。有研究表明[5],亚洲地区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的HPV感染率的分析显示HPV的感染率为76.40%。本研究CIN II-III的HPV感染率为85.40%,高于中国其他地区的报道。这可能由于不同地区HPV的感染率有所差异,也可能是由于本组检测方法不同。本研究表明,随着CIN病变的进展,HR–HPV的感染率升高,而LR-HPV的感染率降低。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HR-HPV感染的持续时间长于LR-HPV[4]。在本研究中,笔者还发现宫颈癌的混合感染率为1.80%,显著低于CIN II-III的2.90%。宫颈前期病变发展到宫颈癌往往需要数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大多数低危和致瘤力较低的HPV基因型被清除。所以,在宫颈癌的多重感染率低于CIN中也是合理的。有研究表明[6,7],生殖道HPV感染中存在不同类型的HPV重叠感染,重叠感染率可达39.00%,并且重叠感染与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大量研究学者[8,9,10]认为HPV重叠感染者出现持续感染的危险性更大,而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病变发生的原因。因此,重叠感染易导致宫颈病变,本研究结果与这些文献报道一致。
本研究表明,HPV16、HPV58和PPV33是宫颈癌及其前期病变中最主要的基因型,在所有HPV基因型中占分别为35.60%、12.60%和10.2%,与以往研究相似[11,12,13]。宫颈病变中HPV16均为最主要的基因型,但本研究发现HPV16在宫颈癌和CIN中的构成比随着CIN级别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这提HPV16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HPV18在所有感染宫颈癌的基因型中占8.10%。LO等[2]报道在中国五个地区的809例宫颈癌中占7.50%,有研究表明新疆地区的宫颈癌中仅1.97%,提示在宫颈癌HPV18感染的构成比存在地区差异。
大量研究表明年龄是HPV感染和宫颈疾病的相关因素[14,15]。LAZCANO PONCE等研究表明[16],在20~24岁年龄段的妇女HPV感染率最高,可能是年轻妇女的免疫系统相对未经致敏,因而易被HPV感染。在年龄小于25岁的妇女及年龄大于65岁的妇女中观察到两个HPV感染高峰,35~44岁年龄段HPV感染最低(3.70%)[16]。本研究结果显示本地区人群HPV年龄段总感染率在≤25岁组出现高峰,而后又在35~45岁组出现低谷,>55岁组岁出现升高,与上述的文献报道相似。研究显示HR-HPV感染在>55岁组出现高峰,但各年龄组感染率在50.00%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高,HR-HPV的感染率逐步升高,LR-HPV的感染率逐步降低。这表明HR-HPV比LR-HPV更难清除,表现为持续感染,使HR-HPV的构成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这说明HR-HPV的持续感染使机体患宫颈癌的几率大大增加。因此,及时分析HPV感染的类型,对CIN的转归和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外研究[17,18,19]表明婚外性行为,初次性交年龄、生产次数等危险因素与宫颈癌相关。有研究表明HR-HPV感染、性伴侣数和肿瘤家族史与宫颈癌的发生呈显著关联[20]。HR-HPV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发生原因[21]。本研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知识程度,年龄,生育情况及HR-HPV、LR-HPV等因素与宫颈癌的关系,结果表明:年龄和HPV感染是本地区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分析显示存在HPV16感染与不存在HPV16感染,宫颈癌发生的风险相差3.13倍,同样,HPV58感染使宫颈癌的风险增加1.74倍。与45岁以下相比,年龄超过45岁,感染HPV使宫颈癌的风险增加1.86倍。这提示HPVl6、HPV58感染及年龄高于45岁可能是本地区妇女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体内原有的免疫力逐渐消失或激素水平变化导致潜伏期病毒复活,使宫颈癌的发生危险度增加。
宫颈HPV感染 篇9
【关键词】 液基薄层细胞学;HPV检测;组织病理学;宫颈病变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139-02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女性中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80%的病例发生于发展中国家,且近年来患者逐渐年轻化,35岁以下人群中宫颈癌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1]。其发生与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因此,防治宫颈癌的关键是进行有效的筛查。而宫颈上皮内瘤(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是一组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从CIN发展成宫颈浸润癌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2],因此能够及早筛查发现CIN患者是预防宫颈癌的关键手段。近年来,广泛开展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筛查宫颈病变(cervicallesions),并将之与高危HPV检测相结合。现将2008年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在我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200例患者同时进行TCT及高危HPV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敏感度,提高宫颈病变检出率和准确率。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妇科门诊就诊,有性生活史,对有宫颈异常的患者同时进行TCT检查及高危HPV检测,因检查方法中的一项或多项异常而行病理活检,并以病理组织学为金标准,其结果呈阳性(CINI、CINII、CINⅢ、宫颈浸润癌)的患者共200例。年龄18~65岁,平均35岁,孕1~8次,产0~5次,性生活为2~45年。
1.2研究方法
1.2.1液基标本的采集及处理非经期取材,且检查前2d禁止阴道冲洗及阴道上药,24h禁止同房。先擦拭宫颈口过多分泌物,再用专用尼龙采样刷顺时针方向旋转6~8周,刷取宫颈口鳞一柱状上皮交界处脱落细胞,将收集到细胞迅速洗入盛有20m1细胞营养液的小瓶中,保存液中的标本经ZP-2003型自动制片机制片(血液及粘液较多的标本先加入溶解液预处理),制成直径约2cm的薄膜细胞涂片,随后立即用95%乙醇固定,20min后行巴氏染色再封片,用TBS诊断系统阅片并且发出诊断报告。
1.2.2HPV检测(应用各种分子技术检测HPV病毒基因组)取宫颈管分泌物进行HPV检测,采用杂交捕获法(HC2),可检测13种常见的高危型HPV全长DNA,检测高度病变的敏感性达88%~100%。
1.2.3病理学检查在阴道镜下醋白反应明显区或可疑部位行宫颈多点活检;如无异常,则常规取移行带第3、6、9、12点四处。所取宫颈组织经10%中性甲醛固定后脱水、浸蜡、制片、HE染色、封片。
3讨论
有研究报道,宫颈原位癌5年生存率几乎达100%,宫颈早期癌的5年生存率是90%,宫颈浸润癌的5年生存率则降为67%[3]。如果可早期诊断癌前病变及原位癌,宫颈癌的治愈率可达95%以上。
研究已证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主要病因[4],99.8%的宫颈癌患者中可以检测到HPV,而HPV阴性者几乎不会发生宫颈癌。HPV包括HPV6、11、42、43、44等型别,常引起外生殖器湿疣等良性病变包括宫颈上皮内低度病变(CIN I),高危险型HPV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等型别,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CIN II/III)的发生相关,尤其是HPV16和18型。因此,高危型HPV成为宫颈癌、CINII、III的主要危险因素。HPV感染是发生宫颈CIN及宫颈癌的必要条件[5]。本研究中病理阳性的患者CINI、CINII、III及浸润癌平均阳性率为88%与TCT细胞学的75%相比,相差明显,与宫颈细胞学检查相比,HPVDNA检测的敏感性明显提高,而特异性较低,而宫颈细胞学特异性高,敏感性较低,而联合HPV检测和宫颈细胞学检查可以在保持特异性的前提下,提高敏感性。 因此,已婚妇女每年定期行无创性的TCT检查联合HPV检测,可疑高危病例加强随访频率,筛查阳性病例再配合阴道镜多点活检,对早期诊断宫颈癌有重要意义,是早发现、早预防宫颈癌发生的有效措施,极大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值得全社会重视并列入防控宫颈癌体系中。
参考文献
[1] Lonky NM,Sadeghi M,Tsadik GW,et al.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poor correlation of cervical dysplasia and cervical malignancy with referral cytologic results[J].Am J Obstet Gynecol,1999,181(1):560
[2]乐杰.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郎景和.迎接子宫颈癌预防的全球挑战与机遇.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40(3):29.
[4]BernsteinSJ,RamosL,NdubisiB,etal.Liquid basedcer vicalcy tologic smear studyand convention alpapa nicolaous mears:Ametaanaly sisofprospective studies comparing cytologic diagnosi sandsam pleade quacy.AmJObstet Gynecol,2001,185(2):308.
宫颈HPV感染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2例宫颈疾病患者, 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实验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检测, 对照组采用常规TCT检查。实验组患者, 年龄24~51岁, 平均年龄 (35.72±3.18) 岁;52例已婚, 9例未婚;临床症状:13例白带异常, 5例出血, 9例瘙痒, 2例宫颈疣状的赘生物, 8例宫颈炎, 6例宫颈糜烂。对照组患者, 年龄23~48岁, 平均年龄 (32.67±4.16) 岁;50例已婚, 11例未婚;临床症状:15例白带异常, 6例出血, 6例瘙痒, 3例宫颈疣状的赘生物, 7例宫颈炎, 6例宫颈糜烂。两组人员年龄、婚姻状况等基本资料没有较大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疾病监测, 仪器为ABI 7500荧光定量基因的扩增仪, 并选择达安公司荧光定量监测的试剂盒。要求两组人员检测的前3d内, 不要清洗阴道, 并停止一切药物的使用, 检测前1d不可有性行为, 保证所有人员都在非经期进行检测[3]。使用阴窥镜将宫颈暴露, 清理分泌物, 在宫颈口使用棉拭子旋转2周, 在将其放置到离心管中漂洗, 若不能立即检测, 要将漂洗液放置在-20℃的环境中进行储存。在处理样本的过程中, 首先选择100u样本, 以13 000r/min的转速离心10min, 给予沉淀物的保留, 将50uDNA的提取液添加到沉淀物中, 以13 000r/min的转速进行10min的离心运动, 选取上清液。并进行PCR的扩增, 预温37℃, 持续5min, 第一次变性为94℃, 持续1min, 再次变性为95℃, 收集荧光信号, 这一期间有42个循环。详细记录患者的检测数据和结果。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TCT检查, 分析TCT抹片。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 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人员的检测结果分析比较, 实验组8例患者HPV16的检测结果为阳性, 所占比例为13.1%, 5例患者HPV18的检测结果为阳性, 所占比例为8.2%。对照组4例HPV16的检测结果为阳性, 所占比例为6.6%, 2例HPV18的检测结果为阳性, 所占比例为3.3%。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HPV为影响人体健康的肿瘤病毒, 女性出现宫颈瘤的病变和宫颈癌主要的诱导因素为HPV感染, 尤其是HPV16和HPV18感染率较高, 本身患有宫颈疾病的女性, 若没有良好防范, 极容易出现HPV感染。在该疾病的诊断方法中, 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为基因的诊断方法, 操作简单方便, 灵敏性强, 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定期进行该技术的相关检测, 对于感染阳性人员给予健康干预, 预防宫颈癌等疾病, 减少妇科肿瘤疾病的发生。实验组采用此种技术方法进行诊断, HPV16、HPV18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宫颈感染HPV进行检测, 结果准确度高, 为相关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值得广泛推荐。
参考文献
[1]马秀丽, 薛晓鸥, 徐垲, 等.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症状体征特点和中医证型分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 25 (17) :106-107.
[2]李红娟, 王雅莉, 张颖.中原地区妇女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 (HPV) 感染各亚型分布特点〔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22 (18) :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