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理念

2024-09-10

情感理念(精选11篇)

情感理念 篇1

情感教学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教育心理学研究新领域的情感教学则是随着情感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蓬勃展开而兴起的。情感教学在我国虽已走过了30多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历程, 但人们对情感教学的认识远没有到位, 导致教学实践中对情感的效能重视不够。因此, 澄清情感教学的理念, 明确情感教学理念的操作原则, 可以进一步推动情感教学的实践研究。

一、情感教学的涵义

情感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围绕认知因素借助于相应的教学手段并通过语言、态度、行为等负载教师正性情感的教学变量来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正性情感需要和认知需要以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效果的增强和教学目标的完善的教学 (1) 。情感教学概念蕴涵以下三层含义: (1) 从教学的浅层形式上看, 情感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从教学的深层意义上看, 情感教学既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过程又是师生之间信息转换与交流过程。 (2) 情感教学中强调的情感是师生双方的正性情感。所谓正性情感是指教学情境中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情感, 既包括积极的情感如喜、乐等, 也包括一些消极的情感如哀、怒等, 还包括一些复杂的情感如爱恨交加等。 (3) 情感教学的目标既要利用正性情感因素来促进知情和谐统一, 从而优化教学过程, 增强教学效果, 达成教学目标中的认知目标, 也要利用正性情感因素来影响学生的情感价值取向, 塑造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 推动教学目标中情感目标的实现。

二、情感教学的教学理念

正如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一样,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先导。情感教学要在教学活动中被教师所普遍自觉推行, 首先需要教师认同情感和情感教学, 接受情感教学理念。情感教学就是要将情感提升到与认知并列的地位, 不仅通过情感教学来促进认知发展, 也通过情感教学促进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序列的情感的健康发展。因为“须动之以情, 才能晓之以理。概念性的理论如果从心理和动机激发的角度让学生即刻亲身体验, 就能更深刻地掌握”。所以“今天的情感教育运动则……更强调教育情感本身, 情绪感受自身就是所要教育的内容” (2) 。我们甚至可以说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是情感, 而不是认知。因为“认知的目的不是停留在知道客体是什么, 而是要将这种知识内化到主体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情感体系之中:只有成为了主体自身的价值、态度、信念的知识, 才能达到安顿自身情感的目的, 也才是主体的真正知识。一切停留在情感体验之外的知识对主体来说只是死知识、假知识。” (3)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情感就成了教育的更根本的目的。朱小蔓教授也认为:“关注人的情感发展是教育中的一个本源性、根基性的问题。因为只有情感才是真正属于个体的, 它是内在的、独特的, 是人类真实意向的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说, 人的本质正是其情感的质量及其表达。我们确信一个人对某种价值认同、遵循, 乃至于形成人格, 虽然需要以一定的认知为条件, 但根本上是一个人情感变化、发展, 包括内在情感品质与外在情感能力提升和增长的过程。” (4) 同样, 美国学者朗格也认为“在人的发展的最高层次, 理性和情感的巨大差别或许是不真实的, 理智是一种高级情感形式———一种专门化的高度集中的情感”。 (5) 他从人的情感的衍变角度提出情感是人的发展目的, 自然也应该成为教育教学追求的目标。当然, 我们也不应用“重情轻知”观念来矫正现实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知轻情”观念, 那会让我们再次滑入知情对立的唯理性主义教育的泥潭之中。瑞士的丹尼什早就注意到人们在对待情感与理智关系上的这种不当取向, 他曾说:“许多人对情绪做出的反应是仿佛他们不能够或不应当做任何努力去改变情绪。例如, 当代世界的行为科学家和凡夫俗子们都认为, 情绪应当宣泄出来, 快乐的欲求应当得到满足。他们完全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 即人类在其整个历史长河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需要控制情绪, 如果不注意控制情绪, 可能在社会中造成问题和困难。毫无控制地发泄气愤情绪可能导致痛苦与不幸, 甚至造成死亡。同样, 毫无节制地追求快乐既可能造成社会问题, 又可能造成个人问题。因此, 在那些呼吁情绪自由和那些主张控制情绪的人们之间, 就总是存在一种对立的关系。” (6) 有鉴于此, 我们要做的不是在教育教学中把认知置于情感教育教学之外, 而是促成情感回归到教育教学中, 并且将它提升到与认知并列的地位, 做到情感认知化、理智化, 真正使情感与认知内在地统一起来, 使认知和情感永远地在教育教学中交融在一起, 从而促进个体的健康全面发展。

三、情感教学理念的操作原则

情感教学理念要求教学应该从整体目标出发, 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 通过教师有意利用言语、行为、教材、环境等教学变量中负载的正性情感, 在师生交互作用过程中唤起学生的相应情感及体验, 调动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 以促进有意识心理活动, 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潜能, 促进其在真情实感中建构理性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 达到知情并举的教学效果。为此, 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以下操作原则:

1.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原则。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 交往双方关系是否民主平等、和谐融洽是决定教学成功与否的保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是双向的、民主的而不是单向的、权威的或教师主宰的。对学生而言, 教学中他不仅有机会言谈, 而且可以与教师共同决定交往的形式与内容, 更重要的是交往双方可以向对方自由敞开心灵并彼此接纳。师生间的这种亦师亦友关系真正凸显教学的人文关怀, 在这种关怀中师生双方也都会体悟到人生的意义。教学中的民主与平等必然不断清除阻碍师生交往的自我中心思想, 而促进彼此间的理解与交融。这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课堂充满激情、活力又不乏理智。

2. 创设生动、形象、负载正性情感的教学情境原则。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要求, 多方面、多形式、多途径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创设需要教师吃透教材, 以准确选择着眼点、启情点。同时, 创设教学情境需要教师的正性情感的积极连续投入。只有这样, 才能使创设的教学情境既具有知识性、教育性、又具有情感性、艺术性, 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正性情感。如李吉林老师经过深入的研究, 不仅提出了创设情境的“形真”、“情切”、“意远”和“理蕴”四要求, 而且提出了创设教学情境的基本方法。后来, 人们又归纳出八种方法:生动讲述法、观察演示法、组织讨论法、质疑问难法、联系实际法、音美配合法、实物刺激法、师情感染法。

3. 激活、丰富和升华学生的正性情感原则。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现代情感心理学研究证明, 情感具有互动性, 即一个人的情感会影响他人的情感, 而他人的情感反过来也会影响这个人的情感。因此, 情感教学坚信只有教师先入情, 才能让学生入情入境, 只有教师饱含教学激情, 才能唤醒学生的学习激情。情感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与教学内容中蕴藏的丰富情感产生共鸣, 然后根据学生的现实情感状态, 遵循其情感发展规律, 利用有利于发挥教学功能的显性情感因素和隐性情感因素, 向学生传递经过教师整理过的富有教育性的情感来唤起和激发学生的内在相关正性情感, 或融汇学生经过对教学内容初步学习后产生的正性情感。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产生的心理场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和技能, 也使学生的情感逐渐由简单的情绪体验上升到高层次的情感, 并在反复的情感互动和激荡中实现包括情感的认知能力、评价能力、监控能力和调节能力等情感智慧的升华, 使个人情感逐渐社会化、人格化。

注释

1张大均、王映学主编:《教学心理学新视点》,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2[美]戈尔曼:《情感智商》,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年版, 第284页

3石鸥、侯静後:《在过程中体验》, 《课程教材教法》, 2008年第8期, 第12页

4朱小蔓、梅仲荪:《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第6页, 第183页

5[瑞士]丹尼什:《精神心理学》,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6年版, 第139页

情感理念 篇2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我将围绕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这么教三个方面,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以及教学过程六个方面来说明我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根据新课标理念,本课课型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美术是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和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两课,欣赏了大量的优秀美术作品。这为本课的学习起到了良好地铺垫作用,让学生能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今天我将带领同学们去感受艺术作品内在的深层意蕴,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陶冶艺术情操,提升审美鉴赏力,为今后的美术学习打基础,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中,逐步体会到美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和正能量。

学情分析

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结合美术教学的视觉感知特征和实践创新特征来确定我的教学,初中生两级分化已经形成,个性差异明显,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但形象思维依然占主体地位,因此直观性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本课教学我面向全体学生,在基于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探究精神,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燃烧思维的火花,这充分体现了学生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结构,结合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我将教学目标分成三个维度来进行阐述: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优秀美术作品是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来表达内在深层意蕴的一种艺术。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欣赏,分析比较,合作探究等方法来了解作品的深层意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优秀美术作品,让学生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生活观。

教学重难点

通过研读教材,结合课程目标和学情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优秀美术作品是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来表达内在深层意蕴的一种艺术。

教学难点:感悟优秀美术作品是借助什么样独特艺术语言和形式来围绕主题,抒发作者情感和表达理念的。

教法学法

美术课是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的,因此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更能体现美术学科是属于视觉艺术的范畴,人们是通过眼睛的看来感知和解读的,其包括演示法,观摩法,观察比较法。如绘画,制作方法的示范,工具性能及技能特点的演示,或实物,范画,录像,课件的展示等。

另外,为了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我还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提问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丰富我的课堂,让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地教学环境中认识美术,欣赏美术,创造美术。

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此在学法上,我会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在学习中参与,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究中拓展。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兴趣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梵高作品《星月夜》,让学生们谈谈欣赏完这幅作品的感受,我会引导学生从作品情感抒发和理念表达这个层面,来感受梵高作品的深层含义,从而揭示课题。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我采用直观的图片展示法和提问法,引发学生思考,诱发学生想要探究新知的学习动机,从而导出新课。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

展示作品《在激流中前进》《狼牙山五壮士》《洪荒风雪》《杨柳浴禽图》四幅作品,让学生分组讨论这四幅画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根据同学们讨论的结果,我进行总结评述。

通过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让同学们对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和构图形式有初步了解,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受,激发学生想要继续探究的学习兴趣。

接着我会展示《浪子回头》《亲吻婴儿》和《面包》三幅作品,让学生在小组内欣赏讨论,要求学生联系历史背景来分析认识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精神和思想感情,之后我重点介绍创作《亲吻婴儿》的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的生平事迹和艺术流派。最后我将展示《玛丽莲梦露》《红蓝椅》《包裹海滩》三幅作品,让同学们说说其特点,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我简要介绍波普艺术,大地艺术,装置艺术的艺术风格和流派。这种方法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是一种非常有实效的教学方法。

(三)审美体验,欣赏评述

根据分组讨论的材料或论点结合老师总结的知识要点写一篇美术作品评价短文,这样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艺术素养。

(四)课堂小结,画龙点睛

首先我会问问同学们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体会是什么,喜不喜欢这堂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内容,巩固所学知识。告诉同学们本课我们欣赏的只是部分比较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想要了解更多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那就需要我们花课余时间多欣赏好的美术作品,这样才能扩大自己的美术欣赏领域和视野。

另外,想要学好美术这门学科,不仅要多欣赏好的美术作品,还要关心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各种美术表现形式和视觉传达形象。

结束语

美术是一种用视觉的方式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的特殊语言,其基本理念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和活动探究法,给学生足够的空间,真正把学生当成一个有思想,有潜力,发展成长中的人。在提升学生美术技能和审美素养的同时,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愉快地教学氛围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将情感教育的理念融入班级管理 篇3

【关 键 词】 情感教育;班级管理;教育

情感教育是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或管理过程中,有意识地用积极的情感去教育学生,激励学生。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成功的教育者必须用尊重、信任、了解和关爱去管理学生。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的一种双向情感交流的过程。那么,如何把情感教育融入班级管理呢?

一、用情感教育促进师生关系,为管理好班级创造有利条件

尊重是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尊重即平等对待、关爱学生。师生之间平等相待是互相尊重的基础。古语说得好:“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先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教育者的威信不是来自严肃的面孔、傲慢的态度,更不是靠板起面孔训人所能取得的,而是靠尊重、关心、爱护学生获得的。作为班主任老师,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摆出一副冷面孔,而是要主动微笑、接近学生,以平等的心态与他们交流,多了解他们的内心需要,做学生的朋友,只有这样,才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师生间的真挚感情。通过情感的交流使他们逐步自觉地接受老师的教诲,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优良的学风班风,为更好地管理班级创造有利条件。

二、用情感教育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了解是情感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班主任一定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全面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了解的内容包括思想品质、学业成绩、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展开各项思想教育工作。要善于察颜观色,多方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刚接手七年级(3)班时,为了了解学生对班主任老师的要求,喜欢什么样的管理方法,我举行了一次主题为《假如我是班主任老师》的班会让学生畅所欲言,从这里我了解到他们对班主任的要求,为以后管理好班级打下了基础。在七年级第二学期,班里一些对学习本来就没多大信心的同学思想上产生了动摇,我立刻在班会课上组织“命运与理想”“为什么要读书”等主题班会,让学生讨论并发言,帮助学生消除思想障碍。同时召开了“学习经验交流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学习的考验。正是我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审时度势,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才使学生坚定信心,为考取好成绩创造条件。

三、用情感教育转化“后进生”,使其端正学习态度

关心、爱护学生是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老师应该对学生有着真诚的爱,爱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是教育的动力和基础。特别是对于“后进生”,实施情感教育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班主任不能因为学生犯过错、不守纪律、成绩低等原因歧视他们,而是要热情耐心地对待。当他们犯错误的时候,不能轻易马上公开指责,而是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帮助其分析原因,指出缺点,改正错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提高自信心。如我在担任九年级(3)班班主任时,罗家新同学性格外向,特别喜欢打篮球,由于太专注于打篮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因此,他自暴自弃,经常旷课、上网吧玩游戏。我了解情况后,就多次找他谈心。我俩并没有以师生的身份交流,而是以朋友的角色相互交流。他说他读七年级、八年级成绩还不错,可是近来总觉得学习没兴趣,以致于成绩下降,现在总想打篮球,还说乔丹是他的偶像,他的理想是上大学、学体育专业。我对他说了我的想法和建议,肯定了他的优点,指出存在问题,并找了很多名牌大学体育专业的资料给他看,他很感动,并表示从现在开始要以全新的面貌投入到学习之中,争取考上重点高中,为理想奋斗。

四、用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班风

信任在情感因素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它要求师生双方坦诚相待。信任有一种无形的感召力量,对学生的信任,能激发他们的进取心,提高自信,促使进步。黄秀琼同学在本班成绩属于中上等,她学习认真,但心理素质差,考试容易紧张,常发挥不出正常水平。我多次找她谈心,消除她的紧张情绪,在我的信任和鼓励下,她终于如愿考出了好成绩。我带的八年级(3)班在第一次期中考试中,总体成绩不理想,多数学生学科成绩不平衡,导致总分较低,这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大打折扣,心里着急,情绪不稳定。我了解情况后第一件事就是在班里贴上标语,如“自信是成功的先决条件”“你们会是最好的组织”等,鼓舞士气,还组织“学习互助组”,五人一组让学生取长补短,在班里掀起一波互助学习的热潮。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果然取得明显效果,学科不平衡现象有了明显改善,在期末考试中大部分学生的总分提高了几十分。

实践证明,在班级管理中,融入情感教育,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是班级管理的一门艺术。高扬“以人为本”的管理方针,把尊重、信任、了解、关爱学生贯穿于班级管理的全过程,才可能和学生交流思想,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愉悦感、安全感、成就感,学生的潜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建立一个有凝聚力、有朝气和活力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1] 居斯塔夫·福樓拜. 情感教育[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2] 丁小兵. 浅谈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情感教育[J]. 教育界,2012(29).

情感理念 篇4

一、培养教学情感,离不开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好比是一台戏,老师和学生要同台演出,学生是主要参与者,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不仅是演员,还是导演,教师就像一位优秀乐队的指挥员, 使每一个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演奏出美好的生命乐章。为了演好一台戏,既需要师生默契配合,又需要情感的交流。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密西根大学心理学教授柯纳的研究表明:“面带微笑的人, 比起紧绷脸孔的人,在经营、推销及教育方面更容易取得成效,笑脸比紧绷的面孔藏有更丰富的情报,而更有感染力,更有可能在人际互动中占据主动。”微笑有助于建立师生和谐的关系,使学生情绪高昂,愉快地学习。教师的语言要文明,不能讽刺挖苦学生,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答错了或是答不出来,教师以苛刻的语言对待学生,就犹如在学生的头上泼了一盆冷水,学生的学习情绪就会低落,长期下去,学生就会自暴自弃,好学生就会学习退步,后进生也就越来越差。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如果学生答问题答的不对或答不出来,教师要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学生答对了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或公开的评价, 使学生感受到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交流和融洽的合作气氛, 就会产生愉悦的心情和无阻乐趣,从而乐于学习。人们都知道,在心情舒畅的状态下工作,就会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反之,则思路阻塞,反应迟钝。同样,如果学生的心情越愉快,他们的思维就活跃,聪明才智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习效果就越好。

二、培养英语情感,教师必须有同理心

所谓“同理心”,就是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利他主义,即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或良好印象的助人精神。有的教师由于说话不注意,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缺乏同理心。例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时说到“差生”,被叫学生处境的难堪是可想而知的,人总是有自尊心的,当着众人的面被称为“差生”,还得站起来回答问题,这种滋味如何? 我们要为这些“差生”想一想,他们的学习差 ,本身就有 压抑感 ,总觉得比 别人矮一 头 ,若叫他“差生”,就更挫伤了他的自尊心。常言道:“打人不打脸,说话不揭短。”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一定要谨慎,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站在学生的角度体验他们的心情,为学生着想。

不但在课堂上对学生有“同理心”,在课外也要有“同理心”,教师必须对每一个学生关心、爱护,像春雨润物无声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灵,从而激起对教师的爱,爱屋及乌,由爱教师进而爱他所教的这门课。例如:我班有一学生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有一天,他没吃早饭,他母亲到校给他送饭,正巧这天上午学校包场电影。家长到校后得知他经常不写家庭作业,很生气,就劈头盖脸地打他,当时,我又是同情,又是恨,同情的是,家长打他,他哭得很伤心,恨的是,他不写作业,天天如此。最后同情心占了上风,家长打他,我就阻拦不让打,我说:“再原谅他一次吧! ”这时,周围的学生都排队看电影去了。家长说:“作业不写,电影也不让他看。”我说:“电影还是要让他看的,看电影也是受教育,通过看电影他肯定能把作业补上,我相信他一定能补上! ”这个同学点点头,脸上露出了笑容,事后,他果然把作业补上了。第二天,我在班上表扬了他。学生的点滴进步,能够得到教师及时的肯定、表扬,他就会受到鼓舞,学习热情、学习兴趣也会油然而生。现在,每堂英语课他几乎都举手发言,有时发言还很正确。如果家长打他,我袖手旁观,再不让他去看电影,他肯定对老师恨之入骨,有可能产生逆反心理,厌恶学习。可以说,在他挨打时,老师为他解了围,他心里是明明白白的。人都是有感情,人们常说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培养英语情感,教师的语言要形象、幽默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传递教学信息,激发学生情感,使其进入最佳状态的最主要、最直接的手段,因此,教师的语言要形象化。例如:英语有一则谚语:“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课前热身可结合教学内容 ,由教师或某位学生用多数学生能接受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说一则谚语,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谈或者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等, 从而活跃气氛, 激发学生兴趣,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好准备。导入新课要讲究艺术,根据教学内容,可设置一个悬念来吸引学生的关注,也可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引发学生思维, 还可从直观教具和演示开始引起学生注意。

开始教单词时,我们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比如:教apple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apple,然后指着足球结合肢体语言问学生:“What’s this? It’s an apple.apple,apple重复几遍,足球的音形意深深印在学生脑子里, 以后看到足球就会脱口而出apple,apple, 而不需要汉语翻译作中介。教词汇也在教思维。如果进行词汇复习,我们可进行“Guess”游戏,比如:复习egg,basketball,pencil,eraser,banana和dictionary等名词时 , 我们便可把准备好的小实物、图片、模型放在讲台上,先让学生看一下,然后放到讲台下,秘密地把egg放在一个准备好的大袋子里,然后拿出,用学生已学过的句型问:

T:What’s in my bag? 学生猜后回答 (宜单人进行 )。

S:It’s a basketball.(如果答不对 ,就说如下说法。 )

T:No,it isn’t.接着问另一个学生。

T:What’s it? 学生猜答。

S:It’s an egg.猜对了 ,教师鼓励这个学生说。

T:Yes,you’re right.You are very clever.

情感理念在职高体育中的应用探讨 篇5

关键词:情感理念;职高体育;情感修养;师生关系;应用

情感教学是在传统教育体系发展基础上展现出来的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纵观历年来我国在教育事业上取得的成果,在造就杰出人才的同时也反映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弊病,即只针对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注重教育成果、漠视师生关系、忽略学生情感。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性格、人生取向等方面产生强烈影响,甚至会进一步促使学生产生逆向心理。由于其压抑的情感在求学过程中得不到充分释放,最终导致其在步入社会后产生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扭曲心理,甚至通过贪污受贿等不法手段满足自己压抑多年的情感需要。因此,在传统教学模式上注入情感教育,对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职高是青少年奠定未来人生基础的重要学习阶段,而职高体育教育则是培养青少年身心健康,提高青少年体质,增强自身技能的重要手段。本文将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着重探讨情感理念在职高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更新理念,完善教师自身情感修养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个人修养、教学态度决定着教学质量的优劣。体育教学因其具备特殊的实践教学特点,师生间有更多近距离接触的机会,相较其他学科来说更容易产生融洽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的情感因素会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基于职高学生更倾向于专业技术及专业技能方面,普遍存在着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的学习观,这就需要职高体育老师发挥情感教学理念,在首先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提高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例如,在职高体育教学的第一堂课上,由于有些学生受自身体质或学习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使其不愿意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在这种情况下假如教师采用强迫或放任的教学态度,会促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体育课程的厌恶,最终导致学生偏离学习轨迹。我的做法是首先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采用引导、鼓励等方式让学生尝试着加入到集体体育活动中。通过体育活动递增同学之间的感情,融洽师生之间的情谊,让学生在体育课程上感受到一种热烈的学习氛围,使学生逐步喜欢这种氛围,由被动到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情感,最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体育教学中来。由此可见,情感教学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这种素质体现在教师对于本职工作的热爱,以及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用情感与学生对话,把情感融入教学过程,把对学生的情感当做一种责任,是对教师高尚品格及教学素养的完美展现。尤其是对职高体育教师而言,首先要修正自身漠视的教学理念,完善自我情感修养,以一种高度的热情和姿态投入到体育教学中去,要把情感教学当做体育课堂上的首要教学思路,用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营造一个感情洋溢的学习氛围,从而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氛围是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体现在学习环境方面,还体现在师生间、同学间的情感方面。平等与相互尊重是师生间创造和谐、构建情感的基本条件。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以训导为主的固有教育模式,要让学生建立起对教师的亲切感、信任感。放下教师架子,端正教学态度,以人为本,建立起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当我们把微笑带进课堂,把爱心投注到每个学生身上,我们会清晰地看到学生眼中流露出对我们的深切情感,以及由情感投注而带来的求知欲望。情感可以展现在体育教学中的方方面面,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体育活动,培养师生间的团体情感意识;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意识倾向,在尊重学生情感倾向的基础上对学生加以引导,诱使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事物。情感因环境改变而改变,又因情感变化而影响学习状态。在器械体操教学训练中,因学生情绪低落、注意力分散等因素造成动作要领不达标,在反复无果的情况下,学生可能会对当前动作产生抵触心理,甚至会造成危险事故。这时,教师要细心地了解其中的原因所在,在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的情况下向学生作正确的动作示范,鼓励学生建立起强烈的信心,在表扬学生有所进步的同时指出其中的不足,从而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如果教师用冷嘲热讽式的言语,用训导的教学手段来督促学生,严厉批评学生的错误,这样反而会加深学生心中的抵触情绪,甚至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在破坏和谐学习氛围、恶化师生关系的同时也会增加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反感。总而言之,构建和谐关系是职高体育教师在更新教学理念基础上为加强情感教学所作出的重要举措,它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水平,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体育课程是我国教育事业中重要的教学科目,然而受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体育科目一直被广大学生及家长所忽视,只注重文化知识,而忽略体育锻炼,所谓“重文轻武”的片面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在思考怎样引导学生走出片面误区的同时,加强体育教学素质,更新体育教学观念,从小培养学生强化自身体质的意识,是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情感教学与体育教学相结合,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并热爱体育科目,为强健国人体魄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培养我国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路巧华.论新课程条件下情感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1):155.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情感教育 篇6

一、深入钻研教材, 挖掘情感因素——确情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 挖掘内容中所蕴涵的情感因素, 并领悟课文中客观存在的思想感情, 这是情感教育的基础, 即确情。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要使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来陶冶情操, 就必须把情感教育的内容点化出来, 拨动学生的心弦, 激起他们思想的共鸣。

初中语文教材蕴含的情感因素很丰富, 概括起来, 主要有三个方面。

1、热爱祖国的情感

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风光构成了中国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我们要积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在学生心里弹奏爱国主义的最强音。如学习《枣核》、可以使学生受到一次生动的热爱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教育, 增进民族情感;学习《最后一课》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故宫博物馆》、《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反映我国灿烂历史文化;还有古代诗词、民间传说、成语故事展示了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2、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大自然是美丽的、神奇的, 学习《春》、《海滨仲夏夜》、《死海不死》、《大自然的语言》等文章, 可以引起学生对自然界的浓厚兴趣, 增强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和决心, 推动社会进步。

还有从不同角度表现浓厚的人情美的文章。如《散步》中浓浓的亲情;《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母子情;《背影》的父子情;《藤野先生》的师生情;《山的那一边》的军民情等等。学习这些文章, 教育学生珍惜感情, 珍爱自己, 让世界充满爱。

总之, 每篇课文都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语文教师要深入浅出挖掘, 发现其“情感所在”, 并准确地把握其中的情感教育, 结合当代初中生的思想实际, 合理的渗透到课内外教学活动中去, 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潜移默化的受到感染,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二、深情朗读课文, 引起情感共鸣——激情

中学语文教师每上一篇新课文, 都要以情激情。导入新课, 便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用饱含激情的声音范读课文, 以声传情, 声情并茂, 进行形象而逼真地描绘, 辅以轻重缓急的语调, 使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可以说, 范读是情感教育的传送剂、催化剂。一位教师听了于漪老师朗读后说:“于老师读课文, 读音正确, 吐字清晰, 情绪饱满, 生动自然。我听得入迷了, 心醉了, 不知不觉的溶于热爱祖国的崇高的思想感情之中。”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读得好, 可以深切地传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师应根据教材灵活处理, 气势强的文章如《海燕》可齐读;角色多的如《变色龙》、《皇帝的新装》可分角色读;有的诗歌如《有的人》宜对读;有的课文可分小组朗读。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 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形成竞争气氛, 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快捷的入情入境, 提高整体朗读水平。

所以, 要传授语文知识,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赢得教学的高效, 就必须提高朗读能力, 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引导他们入情入境, 让他们“情动而辞发”。

三、抓住重点词句, 饱含真情阐释——传情

有位语文老师说:“‘情’是文章内在的、固有的, 贵在咀嚼语言文字, 深有领悟。”因此, 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中的重点词句饱含真情的讲解学生才会动情地学。

课文中有很多生动的传情达意的词语。教师引用学生仔细揣摩, 通过朗读, 模仿动作去体会蕴含在动词中的细腻而微妙的情感, 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背影》一文, 父亲爬过月台去为儿子买橘子时的细节, 就运用了“走”“探”“攀”“缩”“倾”等动词。教学中, 如果教师饱含真情的讲解、示范, 引导学生模仿动作, 就能让他们深切的体会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 年劳力衰的父亲疼爱儿子的深情, 感受到父亲的伟大。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早”“暖”“新”“春”把初春的特点描写得形象逼真, 叫人读了如沐春光。

文章中, 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语的表情达意作用不能截然分开, 而是融为一体, 共同传情。我们不能孤立的分析, 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 由表及里的反复品味, 才能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很好的传情。

四、通过多种途径, 升华情感教育——移情

情感是知识转化为行动的催化剂。“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 也绝对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列宁语)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动了情, 就能在求知、练能、开智中育德。要使学生既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 又不断追求真理, 就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和升华。

如:把祖国的山川河流勾勒成一幅绚丽的彩色图案, 让学生饱览其风姿, 唤起学生对生活和对祖国的热爱, 使他们的性格得到陶冶;带领学生走出学校, 走向原野, 帮农民插田、收割, 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和劳动人们的情感;带领学生帮助孤寡老人, 培养他们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情感;带学生参观革命圣地、伟人故居, 看一场激动人心的电影、录像, 培养他们珍惜幸福生活、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情感……在学生情动于衷之际, 顺势而下, 通过相应的教学活动,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积极的变化, 产生新的情感, 形成新的思想认识, 使情感教育得以渗透和升华, 提高学生的素质。

情感理念 篇7

医院药学人力资源管理,对于提高医院药学整体学科的发展,人员素质的提升至关重要。如何加强医院药学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员工素质,是摆在每个管理者 (药房主任/药剂科长) 面前的首要问题。管物-药品首先要好管人。现实工作中,一方面是有计划的引进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并将其充实到各个关键工作岗位,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员工素质问题,另一方面,就要充分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先进的新的管理理念—情感管理理念[1],有效激活药房工作人员素质,提高药房工作效率与效益,提升药学服务人员水平和竞争优势。特别是在现有的在职员工中,深入挖掘,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开发员工的潜力,让员工达到自己满意,管理好自己的境界。从而使整个科室处在一种职工满意、临床满意、患者满意、领导满意的和谐环境之中,员工在满意的环境中,发挥潜能,保持长久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兢兢业业地干好本职工作。从而最大限度的为患者提供健康服务。

2 情感管理的内容

2.1 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员工。

现代医院药学以为患者提供直接的药学服务为目的的,因此要让患者满意,让自己的员工以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为快乐,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就是他们在工作中的感受,如果我们的员工快乐,他们也就能让患者快乐,如果他们不快乐,他们传达的就是不快乐,因此,管理者想要推动药学服务水平整体提高,特别是药学窗口服务水平,就要热爱自己的员工,通过对下属员工情感变化的细微体察,对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差异化的发展需求给予人性化的呵护和关心,对员工个人能力强,亲和力强的人予以重任,对个人能力差、亲和力差的人予以淘汰,对个人能力强、亲和力差的人限制使用,对个人能力差、亲和力强的人帮助提高后使用。将心比心,用柔性的管理思路和方法使自己员工满意。不要命令他们,而要让他们感到愿意为你做事。

2.2 现代员工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望,创造一切机会让员工参与管理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知人善用,了解每一个下级的能力、特长和爱好,合理调配,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功能,如:技术业务强的参与管理质量管理,质量考核小组;业务一般但性格外向,亲和力强,交际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参与到投诉纠纷调解小组;工作认真,态度严谨,有责任心肯干任命为效期考评小组成员,这些人员的运用要注意对其公平性和公正性,不能厚此薄彼,引起不满。

2.3 让员工承担更多的工作责任,获得更大职位的提升的机会。

这样做一方面可使领导者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有利于抓大事,顾大局;另一方面对于员工工作的满足感,增进相互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大有好处。坚持发挥专长,让自己的员工承担更多的责任,要根据能力大小和知识水平的高低分配,不要以功过或资历授权,这样往往会耽误大事。承担更多的责任,首先要注意对于员工要分工明确,不能互相有重叠的工作;其次要责权清晰,利于其增强工作责任感。如承担不良反应监测员工作的同时可明确的告诉下属承担这些工作的责任,一年最低达标线,希望得到什麽结果,以及具体的要求,而且把个人的责任权利充分的告诉其他人;对于新进的员工可交给一些基本工作同时,夹带事务性的工作如考勤员,管理自己的考勤,排班员,安排自己的加班和休息,工会委员行使自己会员权利等承担更多的责任工作,对于核心员工、重点培养对象不定期的交给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充分授权,自由发挥。承担更多的工作可使员工从中获得经验知识、给他们提供成长的机会,让其觉得科室有前途、自己在科室有发展,这样才能全身心的为科室工作,与科室荣辱与共,逐步构建科室的共同愿景。

2.4 适当运用公开的精神奖励和一定的物质奖励,也是情感管理的一种有效激励方法。

因为荣誉是人们或组织对个体或集体的崇高评价,是满足人们自尊的一种需要,是激发人们奋力进取的重要手段,对于工作中表现突出具有代表性的员工,给予必要的及时的荣誉奖励,如在会上、在院报上、在院里,在局里等公开表扬和宣传都是很好的精神激励方法,获奖者可以被邀请和高一层的领导共同座谈,请获奖者谈谈他们的工作和想法及所遇到的问题和需要帮助的地方,也可以在年终聚餐会上得到特殊的礼物等充分体现人性化色彩的奖励方法,这些都是对员工工作的赞赏和肯定。

2.5 管理者要加强自我修养,以人格魅力提升文化创造一个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环境。

要与员工经常沟通,沟通要以真诚为前提,为防止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做。员工工作的热情士气、积极性主要决定于员工与管理人员及几个员工之间关系,员工工作中最重要的诱因在于受到上司的认同和赞赏,因此经常性的沟通和交流是最有效的情感管理的方法。在沟通交流过程中,要细微入手、从日常做起,尊重第一、营造一个宽松的和谐环境。在工作队伍中,包容各种各样的人,文化素质,思想水平不一致是正常的,能宽容才能团结人,队伍才能兴旺,事业才能发达。当然严与宽相辅相成,严体现在要求严、纪律严、制度严。宽体现在制订管理制度时使制度体现一些必要的人情味。如科室节日登山制度、旅游制度、奖惩制度、病情慰问制度等都是情感管理的重要内容。

3 结论

总之,医院药学人力资源管理是集药学专业、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于一体的综合管理学科,优良的药学服务来源于优良的药学团队,优良的药学团队来源于科学现代的人力资源的管理。随着现代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的引入,我们相信,越来越多的管理者会更加关注员工的变化和需求,有的放矢的改善领导工作。只有真正让员工们明白“与人方便即与己方便”的道理,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药学服务理念,在患者面前真正树立药学服务人员新形象。

参考文献

情感理念 篇8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从数学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 针对学生的情感和认知心理特征, 借助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培养高尚的情操, 以获得知情并举的教学效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必须努力使认知与情感因素得以培养, 并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充满激情、充满活力, 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怎样体现情感教育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真心关爱, 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真情实感的投入,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首先要爱学生、尊重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 发自内心的关爱他们, 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尊敬和友好, 以及发自内心的亲切感.从而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兴趣.其次,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把握在课堂中的角色意识, 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这样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思维, 增加其探索知识的欲望, 才能使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表现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以情感评价学生, 有助于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以情感评价学生”即以情感增强学生的心灵体悟.情感可以令平凡不再平凡, 令聪明更加聪明.充满情感的评价, 注重学生发展的过程, 强调学生个体的过去与现在的比较, 通过评价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进步.我一直这样认为:学生的认知是一种再创造.对于学生来讲, 成长过程中的错误, 真的不应该叫错误, 他们是在实践.学生属于不成熟的求知个体, 在求知过程中, 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是很正常的.人有两只耳朵、两只眼睛, 而只有一张嘴, 其意义就在于告诉我们要多观察, 多聆听、少指责.在我的教学过程中, 要采用这样一种评价策略:对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正激励, 对表现不好的学生给予负激励.为什么不叫批评、惩罚, 而叫负激励呢?因为批评只会使学生不在你面前表现你不喜欢的行动, 而不是真正的改正.而负激励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弄清错误的原因, 找出改正的方法, 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运用表扬与奖励, 要注意全体与个体的关系, 防止某些学生可以经常获得表扬, 而其他学生却很难获得.对于整体, 我经常采取这样的表扬方式:“你们合作得真好, 我为你们骄傲.”对于个体, 可以只关注, 不直接表扬, 如:“好, 回答正确.”语言、准确、简练.这样让学生感到教师只是对答案准确性做出评价, 而不是对个人本身进行评判.既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 又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丰富的情感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 要求数学教学更加贴近生活,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知识入手.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 在研究现实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学习, 理解和发展数学,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 应根据数学中蕴含的生活情境, 向学生展现丰富的数学背景, 充分体会数学的生活化.类比是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的一个方法.

四、以情感促进学情, 重视学生个体差异

“以情感促进学情”即以情感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情感能够提升对认知过程的积极性.研究表明, 同样的学习条件、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处于良好情绪状态的学生会表现出更多的学习主动性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孔子提出:“好学近乎知”, 揭示了情感对于一个人有优学增智的作用.教师如果善用情感激发学生内心的热情、动力和专注的能力, 学生就能很快掌握认知策略和学习方法, 进而产生创造力.“面子”是高中生一种重要的心理需要, 很多学生担心自己在课堂里不能完全理解所学的内容, 害怕自己出错招来同学们的嘲笑, 害怕自己不能取悦教师, 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因此为学生创造轻松、温馨的课堂氛围的同时, 还要善于与学生保持眼神的交流, 表现轻松自然、亲切和蔼的态度, 带给学生以勇气和信心.与此同时, 重视学生个性化学习, 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和爱好,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教学中, 允许学生的思维方式多样化, 鼓励与提倡学生探索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加以比较, 但不应把某一种方法强加给学生作为必须使用的方法.所以, 教师应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以适应《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

情感理念 篇9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育情感,目标分析

一、历史情感教育目标现状

新课改推广以来教育界的目标已经由传统的分数教育、应试教育逐步转变为了对知识获取方式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将课程的传授置于精神情感教育中, 如何通过对历史的尊重、对人类文明成果的敬仰来提升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情感, 通过对国内、外的趋势发展进行有效洞察来提升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虽然我国的历史教育中一直包含着情感教育, 但传统历史教育中的情感教育仅仅是局限于一种问答形式和原则性回复, 例如“对xx历史事件的感悟”、“对xx历史事件的意义分析”等, 即便学生在引导后给予了准确答案, 也无非是一种照本宣科式的背诵和定位。这种情感教育方式对情感目标教育是实现是极其不利的, 而且它本身也缺乏一种实操性。所以, 在新课标的历史教育情感目标实践中我们必须对这种教育方式尽行改革和创新, 必须通过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态度进行有目标、有计划的引导, 通过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理性思考, 最终实现情感与理性的合二为一。

二、在新课标背景下培养学生历史教育情感的方式分析

首先, 要通过学生对课内、课外的历史文献、历史资料的阅读来提升个人思想认识, 通过教师所设的历史背景来感悟那个时代下的思想感悟, 对于一些具有情感教育因素的历史认知, 历史教师应当给于一定的情感渲染, 让学生产生共鸣。在认知、接受、肯定的同时来产生一种情感上的体验, 最终将书本上的知识和思想转化为一种情感上的表达, 实现深层次的积淀。

其次, 以情感体验为根基来对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做出是非观的判断, 通过相应的价值取向来深挖历史。对历史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与老师认知历史、感悟历史的过程, 同时师生还能够在此期间来对历史事件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评论, 无论是赞美还是反对、感动或者愤怒这都会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表达, 通过事件内部的本质变化和外部情感体验来进行价值的分析。这个过程不仅是情感层面的变化, 它还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情感表达的一种基本训练。这个过程中历史教师必须担负起一种“导师”的责任, 通过强烈的角色感来让学生体验历史事件的同时, 一方面要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深处与历史角色感同身受, 另一方面学生还应当站在一个相对高的高度上来审视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价值判断。最终实现情感体验的生化与鲜明。

最后, 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整合和深化挖掘, 来以一种正确的历史情感对自身行为和观念进行约束。然而, 包括历史教育情感在内的态度都具有一定的个性化特征, 我们在实践教学中需要注意对学生个性的保护,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种情感教育不仅是情感、意识和意志的表现, 它本身还是历史对人类教育的一种升华和最高体现。想要通过对某一个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的讲述和渲染就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和洗礼显然是不现实的, 我们必须通过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过程来让学生进行体验。另一方面, 历史教师在指导学生对历史教育情感产生认知的过程, 还需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程序的引导, 只有通过这种互动才能够让学生发自内心的产生情感共鸣, 最终以一种理智、高尚的情怀来参与到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中, 同时通过对历史教育的特点, 来树立坚定的信心、陶冶美好的情操, 真正的将这些传统道德和美德渗透在学生日常的学习、工作中。

三、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育情感目标的实现分析

一方面, 良好的历史教育情感能够将现代素质教育观更好的渗透到学生的心中作为历史教学质量的基础, 情感教育需要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历史常识背景上, 还要让学生对整个人类的发展进程有所感悟, 通过对前人的得失、功过来总结经验, 真正的做到在学习中生存、在交往中进步、在创造中发展, 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提升内心反思的一种重要方式。另一方面, 历史教育情感能够最大程度上推动历史学科的新课改进程历史教育情感的引用不仅能够改变传统历史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方式, 还能够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 将历史由一门学科转变为一门爱好进行研究, 这种教学积累能够为新课程的推进提供有力支撑。

四、结语

总之, 我们必须充分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和学生心理的研究来对历史教育情感进行研究, 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手段, 来促进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育情感目标的完成与实现, 努力的为国家输送合格人才、优秀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陆晓敏.历史教育情感目标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7) .

[2]程刚, 徐美慧.新课标下的历史教育情感目标分析[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5, 12.

情感理念 篇10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情感教育 高中英语教学 情感教学策略

一、情感教育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关系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和体验 (张世富:159-163)。Arnold和Brown(1999)认为,广义的情感包括制约行为的感情、感觉、心情、态度等方面。新课程标准指出:“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高中英语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主体。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高中英语的兴趣。”

高中英语教学是一种温馨的情感交流和智慧潜能的开发。高中生对世界的认知具有不确定性,其学习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情绪化的倾向。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态度、师生关系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故而,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情感,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充分发挥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才能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原则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是指教师把对学生爱的情感转化为满足学生对学习合理需要的行为,具体来说要注意如下“三情”原则 (张学仪,2004:47):

1.热情原则。即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感到愉快、感兴趣。教师的情感体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学生的爱心。教师以爱心感人,以善言动人,才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内心体验和感情共鸣,迸发出“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情感。

2.融情原则。即师生情感在教学活动中相互交融。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既是认识活动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还是相互吸引与包容的思想情感交流过程。

3.移情原则。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情感陶冶。教学中的移情,一是教师个体情感,如道德素质、文化修养和人格魅力等对学生起着很大的感染作用。二是学生的情感受到教材中情感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到情感的陶冶。

三、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情感教学策略

1.建立激励机制,形成自主学习的“心理优势”。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的强化方式,教师可通过如下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心理优势”:(1)指导学生读懂一些幽默小故事,使之克服英语阅读的畏难情绪。阅读材料由浅入深,由趣味到知识。当学生发现自己能运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阅读英文,“心理优势”便能得以强化。(2)个体与班级“心理优势”互补。学生个体的“心理优势”,可以带动整个教学班;而教学班产生的群体“心理优势”能烘托起全班的英语阅读氛围,反过来又能影响和带动每一个学生,形成良性循环。

2.挖掘教材资源,在情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学。英语教师应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健康积极的情感因素,结合课堂教学激活学生自身的情感。如在教“Necklace”一文时,作者通过对主人公Mathilde爱慕虚荣而成为其虚荣心的“牺牲品”的戏剧描述,表达了对贫困人民的深刻同情以及对虚荣心的强烈讽刺。教师若能参透教材,领悟作者的情感,可激发学生类似的情绪体验,引起其情感上的共鸣。

3.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欲达到良好的效果,英语教学可灵活采用以下教学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1)运用直观教学手段。直观教学不仅能给学生以深刻的感官印象,还能助其巩固记忆。英语中的直观教具有实物、图片、视频等。其中,多媒体课件主要运用动画、音像等形式再现课文情境,把课文内容形象化、具体化,给学生展示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从而提高教学的趣味性。(2)不断变换操练方法。教学过程中动用多种感官参与阅读教学活动,如两人操练、多人表演、小游戏、唱歌等,能达到长时吸引学生的效果。有些简单的句型或知识点,可以布置学生课后准备并自主讲解,老师给予适当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教学情境与英语交际相结合。语言是交际工具,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初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让学生开口讲英语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为此,笔者把Free Talk引入课堂,让课前事先做好准备的学生进行指定话题的对话表演,幽默诙谐,颇似小品。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学习质量也得以逐步提高。

四、小结

总之,情感是开启学生学习兴趣的钥匙。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们成为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重视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做到相互沟通、增进理解,形成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成功调动起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Arnold,J.& H.D.Brown.A Map of the Terrain[A].In Arnoold (ed.),1999.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张世富.心理学教学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情感理念 篇11

一、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交流

小学生一般都听自己喜欢的人的话, 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 如果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很差, 学生就会厌烦这一科目的学习。反之, 如果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很好, 和学生建立情感交流, 这样学生就会觉得很亲切, 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配合老师的教学, 和老师交流;另一方面会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亲切感, 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大胆地发言, 更多地阐述自己的想法。例如, 为了让学生和老师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交流, 在每节课上课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个讲故事的环节, 依次让每一个学生都讲一个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或是自己知道的故事。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将目光投入课堂, 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帮助老师了解学生, 增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情感交流, 为情感教学打基础。同时,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会遇到很多性格比较孤僻的孩子, 对待这些孩子教师要耐心地与之沟通, 让孩子打开心扉, 更快地融入大集体中。

二、启发式教学, 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 教师应使用启发式的方式进行教学, 一方面启发式的教学模式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可以帮助学生从小就学会独立思考;另一方面, 启发式教学时的情景教学等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通过体验学到更多、更深刻的知识。启发教学可以使用多媒体和情景教学两种方式启发学生学习, 激发学生的情感, 例如, 在学生学习《司马光》的时候, 教师可以在网上给学生找一些有关司马光的小视频, 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进行观看, 然后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思想变化。对于这种多媒体教学, 学生一定会觉得很新鲜, 所以学生就会很配合老师的多媒体教学, 积极地融入课堂中, 并且多媒体教学可以从听觉、视觉等多种感觉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体会, 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有更多的情感体验, 在各个方面对这一篇文章都有更深刻的认识。教师还可以使用情景设置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的情感,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例如, 在学习《蓝色的树叶》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同桌之间进行互动, 给学生设置好情景,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文章中的一个角色, 并通过文章内容进行情景体验, 在体验的过程中学生一定能够体会到同学之间应互相帮助的思想。通过情景教学的模式启发学生的情感, 可以让学生亲身体会到文章展现的情感,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语文, 丰富语文知识, 提高语文素养。

三、通过阅读激发和引导学生的情感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 也是学生情感培养和激发的一条途径,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体会到更多的情感, 在各种情感的体会中得到提升, 所以在进行情感教育时要提倡学生多读书, 在书中陶冶情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给学生推荐一些好书, 这样学生的眼界就会得到拓展, 同时一本好书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 提高学生的素养, 帮助学生感悟很多人生的道理, 让学生积极、健康地成长。例如, 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讲了鲁滨孙流落荒岛的求生生活, 通过阅读学生会体会到主人公在遇到困难时的机智和勇敢, 可以从阅读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懂得遇到困难时应有的积极态度。读书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 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好办法,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多读书, 通过书籍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和思想。

加强情感教育不仅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 也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需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刻地理解情感教育的本质, 将情感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 丰富学生的情感, 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理解文章内容, 分析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同时, 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了解情感教育理念, 结合学生的情况, 将情感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周丽娜.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理念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 2007.

[2]于艳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 2014 (46) .

上一篇: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下一篇:本科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