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视角

2024-06-19

新的视角(精选7篇)

新的视角 篇1

阅读部分既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部分, 更是让大部分优秀教师愁眉苦脸的环节。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中, 虽然具有一定的“传递知识、社会经验”的功能,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 学生的主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就要求我们探索新的阅读教学模式。 阅读反思这种新的阅读教学模式由此应运而生。

一、传统阅读教学与阅读反思教学

传统阅读教学是老师在课前就根据文章内容创设教学情境, 在讲授过程中以让学生能回答代替解析。 在传统阅读教学中, 老师提问贯穿整个教学环节, 而且内容和形式复杂多样。并且评判一节课是否成功, 是以学生是否按部就班地回答教师课前所设计好的问题为标准。 这样的课堂不仅枯燥乏味, 而且忽略了学生主动性, 限制了学生思维。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经常是牺牲学生的创造力, 保证整个课堂的顺利实施。

阅读反思这种阅读教学方法是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做好阅读的准备, 在教师指导下, 在不断的自我反省思考中, 不断改进自己, 克服缺点, 完善自己。 阅读反思这种阅读教学模式并不只是要求学生停止在文章所表述的表层意思, 而是要求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挖掘文章深处的含义。 就是要求学生抛弃文章表面的那些虚拟的幻想, 在阅读中警醒自己、鞭策自己。 阅读反思是对学生阅读效果的一个最直接、 最真实的检验, 也是学生实现批判性阅读的重要过程。 在充分的阅读反思下, 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 达到预期的阅读教学效果。

二、如何有效进行阅读反思

阅读准备是整个阅读过程的起点, 阅读后的评判则是阅读行为最终的追求目标, 阅读反思是从阅读起点到实现阅读最终追求目标的重要过程。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 如何引导学生有效进行阅读反思, 将是整个课堂的关键。 我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 总结以下两点引导学生有效进行阅读反思。

(一) 带着问题阅读, 体会阅读的奥妙。

阅读反思中的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与传统阅读教学中的围绕问题阅读截然不同。 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特别强调阅读要“带着问题读书”, 在阅读时发现自己的观点与文章的结果殊途同归时, 此时就会有成功的喜悦;或者当发现自己所持有的观点与文章所表达的不相符合时, 就会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比较。 并且在比较中, 集中所有注意力解决问题, 这样能够显著提高阅读兴趣。 为什么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围绕问题进行阅读, 却处处碰壁, 主要是因为阅读反思教学与传统阅读教学有以下两点重要区别:提问者身份和问题的侧重点不同。

传统阅读讲课都是由教师设问, 抑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教学情境是课前由授课者提前创设的。 学生则是属于木偶式地被动回答, 虽然这样保证了课堂的顺利实施, 教学目标能够较好地实现, 但老师并不了解学生, 常出现教师提的问题都解决了, 学生还是对文章一知半解的情况。 阅读反思教学中提问的主体是学生, 提问者的不同能很好地改变学生只能被动阅读的局面。 我们先看《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案例。

[教师预先设计的问题]

(1) 阅读全文, 总结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2) 分析课文, 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 怎样理解文中末尾“了不起的父与子”?

(4) 什么地方显得这对父子伟大?

(5) 怎么理解 “这对伟大的父与子, 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这句话?

[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

(1) 文中的儿子在看到父亲来救援自己时, 为什么要求父亲先把同学救出去?

(2) 都说这对父子伟大, 那这对父子哪些地方显得伟大呢?

(3) 地震那么可怕, 文章中的儿子难道就不害怕地震吗?如果害怕为什么还要放弃父亲先救自己出去?

(4) 地震来了,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呢?

(5) 是什么支撑着文章中的父亲奋不顾身地挖掘了38小时啊?

(6) 作者想通过这篇文章让我们懂得什么啊?

(7) 如果我是文中的阿曼达, 会不会让我父亲先把同学救出去?

(8) 课文是不是有结尾?

通过以上《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案例, 我们发现教师在课前预先设计的问题, 虽然有部分能够贴切学生所困惑的, 但是有一部分和学生想了解的差异很大。 在学生提出来的有些问题中, 教师并没有把它当做真正的问题。 这不仅挫伤了学生积极性, 而且妨碍了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 相对的教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同样不把它当做问题, 因而提不起学习兴趣。 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主要在于提问者的不同, 由于提问者的身份不同导致提问的侧重点不同。 这是阅读反思教学对于传统阅读教学最大的改进, 充分发挥了学生主观意识, 让学生自主带着问题阅读。

(二) 培养阅读兴趣, 构建阅读反思这一重要过程。

“兴趣能够为学习一门技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进行阅读学习的最佳原始动机。 带着强烈的学习欲望学习, 不但可以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内容, 而且学生更乐于思考。 注意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 选择性地学习是学习者实现阅读反思这一重要过程的重要保障。 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 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 在与他们的相处交流中掌握学生最好奇、最想懂得的事情, 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选择性阅读, 并在阅读中不断反思, 实现自我批判这个重要目标。 我们再看《晏子使楚》这个教学案例:

通过了解知道学生对于晏子和与楚王之间对话中斗智斗勇, 产生了浓厚兴趣, 其对话情境大概如下:

楚王看了他一眼, 说:“怎么你们齐国没有其他人了吗?”

……

晏子拱了拱手, 说:“我们齐国有个习惯, 出使高贵的国家, 就派高贵的人才去;出使落后的国家, 就派较差的人去。 ”

学生对这段斗智斗勇的对话产生浓厚兴趣, 在阅读时就会思考为什么晏子为什么那么回答?要是我是晏子, 我会如何回答楚王呢?因为学生具备浓厚兴趣, 所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就会自主反思,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构建学生阅读反思这一重要过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拓展正常教学课堂以外的活动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复述历史故事、模拟主持人、鼓励学生观看名著的影视作品等不同的学习途径、形式可以多样化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促进学生阅读反思。

三、阅读反思对现代阅读教学的作用

(一) 阅读反思实现阅读的 “减负增效”。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落实, 实现学习上的“减负增效”成为新的教学追求。 目的是保证原有的学习效果, 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学习压力, 为学生的书包减重。 新的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阅读教学中任务重、知识点多且需要大量阅读的教学问题。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引导辅助的崭新教学模式, 能够较好地做到学生记得牢, 重点明确, 收到阅读的良好教学效果。 在课堂上学生充分利用时间, 掌握所学知识, 自然而然地为课后的巩固作业减轻负担。 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阅读反思教学, 较好地实现阅读的“减负增效”, 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又很好地保证教学效果。

(二) 阅读反思提高学生的自我反省意识。

曾子这样的圣贤每日思考自己是否哪里做错了, 而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缺乏主动警醒自己的意识, 学生常常在遇到问题时, 不是反省自己的过失, 而是急于推卸责任, 这与现代素质教育所预期的方向恰恰相反。 自我检讨的习惯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在课堂中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反思对于培养学生自我检讨的习惯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想象, 并让其主动思考, 在阅读中发现、了解、完善自己。通过这样的阅读教学, 促使学生遇到问题时自主思考, 冷静处理问题。 经过这样的阅读教学, 学生在阅读中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 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反省意识。 所以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 在学生自主意识还相对薄弱的年龄, 由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自我检讨, 树立学生的自我反省意识。

(三) 阅读反思提高学生创造力。

学生作为中国将来的主要继承、发扬者, 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 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如何摆脱传统阅读教学的思想束缚, 推陈出新释放学生的创造力更显得尤为突出。 在传统教学中, 学生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师事先预设好的情景发展, 这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我突破的积极性。 创造性阅读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需要教师长时间在阅读实践中帮助学生, 逐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阅读反思是学生在接受文章的基础上, 根据短文进行自我思考, 是实现学生自我创造的一个重要过程。 当学生阅读完文章, 如果一味顺从文章的思想, 那么学生的思维将陷入一潭死水。

现如今, 能否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潜力将是评判教师上课效果优劣的主要标准。 而阅读反思这种崭新的教学视角, 能够帮助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力, 展现学生的创造力。 这种教学方法将使得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呈现出崭新的局面。

新的视角 篇2

——展望2007年

2007年是震纶集团谋求新的发展的关键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在沈总的领导下,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以开发新品拓展市场为手段;以提高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素养,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规范企业内部管理,完善管理模式。抓住机遇,再求发展,2007年集团公司发展目标是:

1、生产规模继续扩大。2007年完成三纺厂转杯纺7000头,启动15万锭环锭纺合资项目,完成项目投资1.5亿元。

2、技术改造项目完成二纺厂FA326A自调匀整并条机8节。

3、全年完成折30S标准纱产量10000吨,(不含苏纶特,其中一纺厂3300吨,二纺厂6700吨)比上年增49.84%。

4、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纱线技术标准达到乌斯特2001公报25%水平,对照行业标准全年优等品率98%以上,产品质量实现零索赔,质量指标进入全国同行业前三名。

5、研制开发纱线新品种:莫代尔纤维纱和天丝纤维纱,以提高吨纱经济效益。

6、拓展产品销售市场,在取得企业自行进出口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开辟国际市场,增加出口。完成销售总量纱线10000吨,实现年终零库存,资金回收零应收款。

7、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年度内各厂各工段不发生重大的人身伤害事故,不发生重大的火灾事故,不发生重大的设备事故,不发生重大的产品质量事故,达到全年安全生产无责任事故发生。

8、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练兵、竞赛等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的技术操作水平。优、一级技术水平的员工达到60%以上。

9、以推行6S管理活动为核心开展丰富多采的企业文化活动,不断改善生产现场环境和提高员工的素养。

10、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一整套集团化管理机制,使企业各项工作都做到有章可循。

联系:一种新的数学教学视角 篇3

关键词:联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3-123-1

小学数学教学中处处有“联系”。所谓“联系”,有两层含义:一是数学内容与日常生活间存在联系。在学生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的数学现象和经验的总结与升华。二是教材的新知与旧知间存在联系。每一个数学知识本身有着明确的内涵,它们虽然各不相同,但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怎样才能在教学中利用数学中的联系,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策略:

一、温故知新

从数学教材的内容来看,新旧知识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如:相同数的连加为乘法,乘法的逆运算为除法。新知识可以转化为旧知识去认识和理解。再如: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利用割补法转化为长方形面积进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通分以后,化成同分母分数然后相加减等。

从教学方法来说,每讲一个新的内容或稍复杂的问题,一定要“吃透”新在什么地方,是在什么基础上的新。比如教学“比例的意义”,因为比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所以学习这一新内容的知识基础主要是比的意义和如何求比值。新授课之前复习比和求比值,这样就很容易引出新知识。又如在教学稍复杂的正反比例应用题时,以一个简单的正、反比例应用题作辅垫。

二、拓展加深

根据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适时地、有限度地作一些拓宽加深,为后继学习作好辅垫。在讲整数应用题时,就要为分数应用题打基础。例如:小华有6本故事书,小兰有30本故事书,小兰的故事书是小华的几倍?小华是小兰的几分之几?本题第一问为整数应用题,第二问就是分数应用题了。从这个意义来说,分数应用题是整数倍数应用题的扩展和加深,整数倍数问题是分数应用题的基础。所以在教学整数、小数、除法应用题时,我就重视倍数问题的教学,向学生渗透标准量、比较量的关系,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倍数问题的数量关系。二是要能从题中准确判定一倍数。三是重视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和述语,为学习分数除法打好基础。

三、以旧引新

在教学新知识之后,把新知识纳入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从而扩展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如:在教“工程问题”时,“一项工程,甲队独做10天完成,乙队独做15天完成,两队合作几天完成?”此题出示后,先引导学生认真读题,画图分析,在正确解答的基础上,适时地提出:“如果条件不变,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跃跃欲试,当即就提出了七、八个问题,其中学生补充的一题是:两队合作完成任务时,甲、乙两队分别做了全工程的几分之几?为了加强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又启发学生:“类似这样的应用题,以前我们学过吗?”在学生回忆的基础上,又编出下题:“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两列大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5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幾小时后两车相遇?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千米?”解答后要求学生将两题对比,找出异同。此后要求学生举一反三,根据原题的数量关系,再用不同的事例进行改题训练。通过以上训练,将工程问题、分数应用题、整数应用题带了起来,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新知识“工程问题”就成为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有机一环。

四、避免干扰

联系有时候也会产生干扰作用,会让学生产生“思维定势”。所谓“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由学生先前的活动和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习惯等构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思维产生倾向性影响,从而使思维活动趋于一定的方向。

1.原有书写格式的干扰。

不同内容的知识,都有规范格式的书写要求。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其思维缺少批判、开拓的品质,往往容易产生书写格式的错误干扰,表现为短时间内的不适应。

2.已有知识经验的干扰。

小学生受年龄和认知心理的局限,对数学的本质属性理解不深,容易被非本质属性所述惑,由于已有知识经验的积累限制,对后面新知识容易产生思维障碍。

如低年级学生学习实际数(量)进行比较的方法,小明比小英高13厘米,则小英比小明矮13厘米,到高年级学习分率比较时受前面知识的干扰,看到甲数比乙数多25%,则错误地推导出乙数比甲数少25%。

3.已有认知策略的干扰。

学生利用迁移规律通过已有知识的推导学习新知识,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不失为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捷径。思维过程中的正迁移固然对学习有启迪作用,但已形成的认知策略对后继学习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如有学生这样计算,产生错误的原因在于受已学过的带分数加减法法则:“整数部分、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的影响,结果误入歧途。

4.新知识对旧知识的后摄干扰。

如学生接连演算几道进位加法后,出现不进位的加法,有些学生仍然在前一位上进上1后再加,即先前的演算经验形成一种动力状态,支配了眼前的演算思维而产生错误。再如学习了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对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产生了负作用,部分学生分不清公式的适用范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注重数学中的联系,才能使数学发挥它的价值,才能使学生们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热爱数学,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好更快地自主生长。

新的视角 篇4

近年来因经济发展而大量不断消耗能源导致了碳氧化物 (如CO 2、CO等) 的大量排放, 使其构成全球气候变暖的首要因子, 进而造成各种气候灾难, 粮食减产等, 严重威胁全球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水资源安全和卫生安全, 这已受到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由此, 随着京都协议书的签订、巴厘岛路线图的出台、哥本哈根峰会的召开, 以及各国环境法规的愈加严格, 排污权交易迅速发展, 全球气候不断变化开始受到国内外会计学界的日益关注。

全球企业作为温室气体产生的主要责任者, 其CO 2的排放越来越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 对企业财务的影响也变得愈加重大。企业在面对低碳经济挑战的同时, 也使得每个企业的财务活动都面临碳限制。因此,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 企业碳排放和管理所引发的一系列新财务问题也应运而生, 且已成为当前环境管理会计领域的前沿点。

碳财务战略同时涵盖了碳会计与财务管理的概念范畴, 其涉及内容极为庞杂且新颖, 尚处于国内外理论研究的前沿领域, 与其相关的综述性文献屈指可数。究其原因:碳会计相关研究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热点问题, 其理论体系还不成熟, 而碳财务战略研究又须以碳会计的各项信息数据作支撑, 因此该研究命题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此外, 由于“碳财务战略”这一提法至今尚未有学者明确提出, 因此与碳财务战略相关问题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

另一方面, 鉴于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排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除个别政府或非政府组织的报告外, 现有学术文献均极少提及碳财务处理、碳财务报告及碳财务管理控制等问题。因此, 基于现实需求的紧迫性和学术研究领域的空白状态, 综合运用碳会计、财务管理、企业碳排放与管理、企业能源管理等理论与方法, 站在企业节能减排的战略层面, 将碳减排与管理因素融入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当中, 从而兼顾企业财务业绩与环境业绩的双赢, 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国外碳财务战略研究进展

目前国外关于碳财务战略的理论讨论, 大多围绕碳会计及其财务的相关定义而展开, 对于从企业碳财务战略角度来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研究的还并不多见。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国外企业碳会计及其财务问题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 如加拿大的SO N IA LA BA TT和R O D N EY R.W H ITE, 美国的Saurav D utta, 和R aef Lawson, 英国的R ob G ray、Larry Lohm ann、JA N BEBBIN G TO N, 西班牙的CA R LO S LA R R IN A G A-G O N ZA′LEZ, 澳大利亚的Janek R atnatunga和Stewart Jones、R oger L.Burritt, 德国的Stefan Schaltegger, 日本的橋爪大三郎等学者教授都积极开展对这一新兴领域的研究, 从而掀开了碳会计及其财务问题相关研究领域的序幕。但纵观其研究, 发现并无“企业碳财务战略”的直接提法, 故只能通过梳理与该研究命题相近领域的国外研究文献进行介绍。

(一) 碳信息披露与企业财务业绩相关性研究

企业碳信息披露与财务业绩相关性研究是目前在此领域探讨较多的一个议题。日本学者Shiro Takeda (2007) 以日本27个部门和八种产品为研究对象, 通过建立多部门动态CG E模型, 认为实施碳管制一方面能获得成本收益, 另一方面企业碳管理还能减少资本金税。日本注册会计师协会 (2007) 专门通过对日本10家电力企业、4家钢铁企业、12家汽车制造企业的样本案例分析, 发现样本企业在证券报告中关于“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业绩分析”一栏并未涉及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气候变暖等所引发的财务问题, 此外, 研究结果发现样本企业中除了一家企业提出了每生产一单位产品应达到的CO 2减排目标以外, 甚至没有一家企业提供实际排放数据。法国学者FR E′D E′R IQ U E D E′JEA N (2009) 通过实证, 分析了财务业绩与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性, 得出企业碳信息披露并不会降低企业的股本成本。意大利学者G iorgio Locatelli和M auro M ancin (2010) 测度了意大利的中小型核煤与天然气发电厂受到碳税和电力能源价格的财务影响, 认为碳成本的提高增加了投资的不确定性。希腊学者A dolfo Carballo-Penela和Juan Luis D oménech (2010) 尝试将企业产品碳足迹管理的信息融入到企业财务报表中, 以产品碳足迹为切入点, 在企业财务报表中体现产品的碳足迹信息。美国学者M arilyn T.Lucas和M atthew A.W ilson (2008) 以服务行业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服务行业环境管理与其财务业绩之间的关系, 他们通过1228家服务企业的调查, 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相结合的实证分析方法得出了环境管理对企业的财务业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 碳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K arl Bokenkam p和H al La Flash (2005) 针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企业财务风险进行了评价, 他们提出财务风险一定将会与未来企业碳排放管制密切相关, 企业进行碳管理能避免财务风险从而保护消费者和股东利益。澳大利亚学者R oger L.Burritt和德国学者Stefan Schaltegger (2010) 全球会计、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年会上发表了碳管理会计的论文, 通过建立新的碳管理会计框架, 寻求建立碳管理和财务业绩方面的联系, 他们认为企业碳减排对公司财务影响很大, 因此通过寻求公司碳相关的信息可找到企业碳排放管理所造成隐性的财务风险影响程度。

(三) 碳筹资及投资战略

国外对于碳筹资及投资战略研究较少, 但从碳金融的角度却有了一些研究。英国的X i Liang和D avid R einer (2009) 指出发电项目传统融资方式存在的局限性, 研究出一个框架来分析个体的行为决策在低碳技术项目投资中的具体应用, 得出发电企业在采用新低碳技术项目时应充分考虑多元化投融资项目决策的研究结论, 即投融资项目决策不能完全只评价财务效应, 还应考虑项目筹融资和投资过程中的低碳效应, 特别是对于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清洁生产技术项目应采用新的投融资指标来衡量。拉脱维亚学者A ndra Blumberga, G atis Zogla, M arika R osa, and D agnija Blum berga (2011) 分析了拉脱维亚能源效率部门的绿色投资计划, 采用了综合的、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如项目的类型、地理位置、项目期望的环境和社会效益、以及财务分析来对绿色投资项目进行评价。此外他们还利用了成本效益指标针对项目实施前后的碳排放数量进行了评价和比较。此外, 德国学者Elisa M inou Zarbafi (2011) 也在其学术著作中认为, 目前各大机构投资者的金融机构已经开始关注公司所面临的社会和环境风险以及碳排放风险。因此,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来促使企业推行社会责任。各机构投资者通过选择公司社会责任执行较好的股票, 从社会角度实行社会责任投资。南非学者H einz Eckart K lingelh?fer和德国学者Peter K urz (2011) 针对低碳技术和排污权交易投资的案例, 研究了不同时期排污权交易价格的变化, 认为对于生产商而言, 长期投资期限和产品最优化生产之间的计量矛盾融合了各种长期的、低效投资和融资的问题, 因此通过层次规划模型结合敏感性分析, 能近似的度量出获利项目的净现值。

(四) 碳业绩管理的财务评价

针对企业碳绩效管理的财务评价, 大多数围绕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或者基于清洁生产技术、低碳经济等前提下的投资和融资评价。Jurgis kazim ieras Staniskis, Zaneta Stasiskiene (2008) 年在其著作《环境管理会计, 投资评价和财务融资》中将清洁生产机制下的企业项目评价分为技术评价、经济评价、筹资评价, 并将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绩效进行了评价, 并通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前后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 从实施清洁生产技术后产生的环境效益包括碳排放、废水排放削减、能源节约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南非学者H einz Eckart K lingelh?fer和德国学者Peter K urz (2011) 也对企业使用未来新能源和低碳技术进行了财务评价, 并通过建立线性规划模型和生产活动分析估值评价了未来的低碳 (或零碳) 电力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三、简要述评及启示

由于国外研究机构在此领域相对于国内而言, 起步较早且成果也相对较为丰富。因此, 本文主要选取国外文献资料作为参考依据, 从目前国外对碳财务这一新型研究领域的研究动态和进展来看, 企业碳财务战略的理论体系、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范式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这主要表现在:

(一) 从研究理论体系上看。

由于碳会计理论体系尚不够成熟, 还处于探讨阶段, 但企业碳财务战略是扎根于企业碳管理的基础实践, 因此碳财务战略相关的理论框架还亟待建立, 进而需要对传统财务战略进行修正。

(二) 从研究样本数据看。

企业碳管理业绩与财务业绩相关性研究大多以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数据进行分析及碳信息披露所引发的证券市场反应波动, 而较少真正从节能减排战略、低碳化战略过程中釆用投入产出的方法, 以能源管理工程、工业生态学、环境会计相结合的学科综合角度对企业减少高碳能源投入和控制CO 2末端排放这两方面对财务造成的影响进行财务数据的挖掘和审视。此外, 虽有从碳筹资和碳投资项目中引入了企业实施各项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清洁生产技术后的财务指标研究, 但因碳捕捉、封存技术自身的不完善, 导致具体的企业碳绩效管理数据难于采集和整理。

(三) 从研究内容来看。

大多数国外文献中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企业环境绩效领域, 遵从企业原材料投入到废气、废水、废渣排放带来的各项成本支出、收益获得这一主线, 却很少有针对碳排放这一专门的物质给企业带来的财务影响进行核算的研究。虽然有国外学者针对产品的碳足迹进行核算, 但仅仅是针对单一产品的环境数据层面, 并未扩展到环境与经济数据融合的碳财务战略高度。

(四) 从研究方法上看。

主要集中在企业碳业绩管理、碳信息披露及与财务业绩、企业价值等相关性研究领域, 实证研究仍然是国外研究关于碳业绩管理、财务绩效管理的主要方法;其次, 问卷调查法也用于公司各种节能减排战略中由于碳信息披露所导致的碳管理和财务业绩相关性研究;而在企业碳减排成本的度量、管理中则普遍利用数学模型建模方法。但无论是哪种研究方法的运用, 都未能以货币形式清晰、完整的反映企业由于实施节能减排战略、低碳战略后所引起的财务风险、财务收益及其真实的财务资金流向。

综上所述, 由于目前各国对于收集和利用碳物质信息的方法还不完善, 因此由碳物质信息所带来的货币信息以及利用货币信息来反应企业财务状况并对其进行诊断、决策、评价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四、结论及构想

随着低碳经济现象的产生以及企业低碳化战略管理理念的涌现, 碳财务战略学科的边缘性将不断增强。今后势必将成为环境会计领域的一块前沿热点领域。但由于该研究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 高质量的碳会计标准体系尚未出台, 其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都尚未成熟。但笔者认为可以建立一套新的基于企业共生财务理论视角的企业碳财务战略体系框架。从理论上来讲, 新的企业碳财务战略体系框架应是对原有财务战略框架的反思与发展。因为新框架把原有框架未予考虑的大量信息纳入进来, 如引入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实施低碳化战略、节能减排战略的影响程度以及随之产生的财务绩效考虑进来, 建立基于企业碳绩效战略与财务绩效战略共生的企业碳筹资、碳投资、碳成本管理、碳财务绩效评价战略等。

此外, 新框架中还可构筑企业碳财务战略运行保障协调机制, 即该机制是建立在政府、股东、消费者这三者利益相关者共同作用于企业碳财务战略保障协调的途径上, 从而完整的实现了企业碳财务战略体系运行的闭路循环。

新的起点 新的目标 篇5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时光的飞逝,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中学。虽然我们对小学还有着深深的留念,但我们还是要长大的,我们还是要接受这个新的开始。

我们开学已经有三周,也逐渐适应了初中紧张的学习与生活。前天,我们在地坛体育场开展了运动会,大家都以最出色的表现,为我们这个新班级赢得了——初一年级运动会团体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

1.我们为什么会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是什么力量促使我们能这样卖力的比赛?

这个成绩是属于我们初一年级七班的,我想没有大家的努力,我们是不会有这样的好成绩!既然大家都是为了班级的荣誉,那我们能不能把这种力量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呢?

2我们先请同学讲一讲学习的重要性,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知识对我们有什么帮助?知识对我们的未来和前途头什么作用? 3有请班委介绍一下自已的学习方法

4给同学们十分钟交流的时间,交流一下自己的方法,经验,教训以及对以后生活的目标 大家都各自交流了一下,自己的学习方法,那么哪些方法适合于我们自己呢?哪些方法能使自己的成绩提成呢?下面就让同学们自由组合,两个人为一个小组,进行学习上的PK。首先,对方的某项科目(指语数英这三科)的成绩比自己好;其次,在今后的周测、考试中,把自己和对方的成绩进行比对,看看自己的成绩有没有超过他,并进行统计。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组合!5同学们自由组合

好啦!同学们都有了自己学习上的PK对手,那让我们一起向年级前几名努力吧!下面有请老师讲话

6有请老师讲话

7主持人做最后总结:

我们生活在这里,谁也不想掉队,一个成功的班集体,也不许其中任何一个人掉队。所以在这里,我们要改正小学的缺点与不足,让我们在初一七班这个新的班集体中不会掉队!为了我们共同的理想努力吧!

东直门中学初一七班

新的视角 篇6

毋庸置疑, 证据制度是任何诉讼法律制度的核心, 对刑事诉讼法的修正与完善必然逃离不了对证据制度的从新审视与完善。诉讼追求公平公正, 追求客观真实, 追求将案件的事实大白于天下, 而与案件事实紧密相连的恰恰是证据, 它会直接影响所需要证明的案件的事实真实与否, 也会直接影响到司法公正的价值追求。任何判决, 任何诉讼请求的成立都必须以证据为支撑。由此可见, 证据制度在刑事诉讼的架构中处于相当重的位置。本次刑讼法对证据问题相关规定的修改可以说是一大亮点, 下面本文将仅从修改后的证据定义和证据种类为切入点, 谈谈本次刑事诉讼法关于证据规定问题的几点个人之见。

一、证据定义:从“事实”说迈向“材料”说

关于证据问题的定义, 在中外法学界可以说是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事实说”、“根据说”、“材料说”与“统一说”等等。我国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名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我国第一部《刑事诉讼法》第31条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到1996年, 我国第一次修改《刑事诉讼法》时, 该法第42条继续沿用了“证据”的这一规定。因此, 可以说, 在我国长期普遍接受的观点是“事实说”, 也就是“证据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这一证据定义。然而, 这一学说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我国的司法实务届遭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究其原因, 主要有:一、该规定的条文表述存在形式逻辑的错误。在以前的刑诉法条文中, 先是将证据界定为“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而后又规定“以上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 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这难免有点自相矛盾, 也就是说, 证据已经是案件的真实事实了, 没有必要再去查证属实。二、在“事实说”语境下, 很容易使人们产生“证据就是证明的事实”这一错误理解, 进而把证据与事实等同起来。我们知道, 事实一词往往指向真实性、客观性, 其具有典型的价值取向, 而证据所指向的案件事实本身是没有真假等价值取向的, 这样一来, 用具有真假价值取向的“事实”来代替本来没有真假价值取向的“根据”, 显然会违背该词原来的意思并造成使用上的混乱。并且, 这也容易造成案件事实与证据事实界限的混乱。如果说, 证据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那么证据本身就是真实的事实;案件的真实情况是案件事实, 也是真实的事实。这种所谓的“真实的事实”究竟是一个事实还是两个不同的事实的问题让人难以捉摸, 易于混淆。

新通过的《刑讼法》在第48条将证据的定义修正为:“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 都是证据”。从而将我国的证据定义从“事实说”转为“材料说”, 这一修改有何进步呢?首先, 其在用语上更加科学、规范, 将“案件真实情况”修改为“案件事实”, 不仅避免了以前条文刑式逻辑的错误, 使之与后面的“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 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的规定相连接, 相呼应, 从而增强了法律条文的系统性, 协调性, 而且, 删除“真实”二字避免了我们先入为主, 对证据不鉴别, 不审查, 从而片面的去认定证据效力与证明力, 表明了在认定案件事实时应遵循一个从待定到确定的过程。其次, 将“证明”修改为“可以用于证明”表明了我们在搜集证据材料时具有相对性, 选择性, 甄别性的特点, 如果说以前证据关于“证明一切案件的事实”强调的是证据的相关性、真实性, 也就是证据的证明力的话, 那么“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同时强调了证据的合法性, 也就是证据能力的问题。最后, “材料”说为日后丰富证据种类和形式打下了伏笔, 从而使得证据这一涵义更为丰富, 如新的规定中增加了辨认笔录、侦查实验笔录、电子数据等。

二、证据种类的增加与完善

(一) 修改鉴定结论为鉴定意见

“鉴定结论”与“鉴定意见”仅两字之差, 但两者所表达的实际含义却大为不同。结论, 按照汉语词典的解释为从推理的前提推论出来的判断或是对人或事物所下的最后的论断。也就是说, 结论一般都带有终局性、最后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也常常将结论理解为一种终级的、不可变更的, 或者是盖棺定论的东西。而意见则是指对事情的一定看法或想法, 不具备强烈的终局性、权威性特点。可见, 二者区别显而易见。在我国以前的证据法规定中, 作为证据法定形式之一的鉴定结论一直与鉴定意见相等同, 而且这在我国的证据学理论中已经成为一种共识。然而, 这一说法, 却导致了其在司法实践中适用上的偏差。首先, 人们往往会在字面上将“鉴定结论”误解为是“最终定论”或是“正确结论”, 从而忽略了其主观性、意见性的特点。其次, 鉴定结论, 是鉴定人运用现有的技术手段、方法或者专业知识、技能对案件中有关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检测、鉴别提出的一种判断性意见, 基于鉴定结论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导致很多法官在判案时将鉴定结论直接作为定案的根据。当然, 我们不排除鉴定结论这种判断性意见对于查明案件事实以及在弥补法官在涉及专门性问题上存在的判断能力不足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但我们更应该认识到, 鉴定结论本身也只是相关专业人员依赖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所做出的一种判断性意见, 其具有主观性, 意见性, 并且这种鉴定结论的可靠性以及权威性还受到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客观环境等一系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不能将鉴定结论盲目的视为准确无误的定案根据, 更不能简单的作为定案的结局性结论。因此, 将鉴定结论改为鉴定意见无疑会更为贴切, 更为准确。

(二) 增加辨认笔录、侦查实验笔录

虽然此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才新增加了辨认笔录和侦查实验笔录这两种证:

据法定形式, 但它们在以前的司法实践中已有涉及, 只不过其被归到了其他证据种类当中, 可以说此次规定也算是给了其一个正式的名分。

辨认笔录, 是指记载依法进行辨认诉讼活动过程所形成的证据材料。在以前的刑事诉讼法中, 没有辨认笔录这一规定,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却把侦查、起诉、审判环节形成的辨认笔录归类到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陈述和辩解中, 并运用辨认笔录的证据材料形式来证明案件事实。

侦查实验笔录, 是对侦查实验准备, 侦查实验时空条件、侦查实验模拟实施过程以及侦查实验结果等情况记载形成的证据材料。侦查实验笔录源于侦查实验。此次将侦查实验笔录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材料形式予以规定, 可以说不仅丰富了我国的证据理论体系, 更是顺应了打击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时代要求。

(三) 增加电子数据

电子数据是指以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信息系统及其传输、储存介质为载体, 运用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物理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者储存的数据信息资料, 包括艺术字、字母、文字、图形、符号、音频等形式记录信息内容的资料。电子数据是伴随着电子科学技术发展而呈现的一种新型信息载体, 具有易变性、再生成性和储存稳定性等特性。

同辨认笔录一样, 电子数据这一法律术语在我国1979年颁布的《刑事诉讼法》和1996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中并未出现, 然而它们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在以前的司法实践中有所涉及。过去, 我们往往将侦查、起诉、审判环节获取的电子数据转化或者归类为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等证据材料来证明案件事实。我国2004年通过的《电子签名法》中规定:“数据电文不得因为其是以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者储存的而被拒绝作为证据使用。”由此可见, 电子数据作为一种证据材料在实践中已有很长时间。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 将电子数据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材料形式加以确定, 符合我国刑事证据种类发展的客观现实, 对我国刑事证据立法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相关证据规则并未建立

(一) 重证据形式, 轻证据规则

此次刑讼法对证据种类的修改除了将鉴定结论修正为鉴定意见, 新增加了辨认、侦查实验笔录以及电子数据外, 与以前的刑诉法一样, 继续采用了封闭式列举的方式对证据的法定形式予以了规定。究其原因, 是因为证据在法律上的分类表达的是证据的法定形式, 证据会因此而具有法律约束力。法律以此来排除那些不能作为证据的材料。也就是说, 在法律上, 当事人收集提供的证据必须符合法定的证据形式, 不具备法定形式的证据是不被承认, 不能纳入诉讼轨道的。也许有人会好奇了, 在我们的新刑诉法未将辨认、侦查实验笔录这些早已存在, 但却未被规定为证据法定形式的证据材料增加到证据法定形式之前, 它们是不是都是无效的呢?答案是否定的。正如前文所述, 它们被转化归类到其他的证据形式, 同样被当作证据使用。至此, 我们是不是可以大胆想象, 以后要是再碰到类似的新的证据形式时, 我们还将继续转化归类并加以使用吗?由此可见, 我们关于证据的这种封闭式的列举方式或许并不是一种好的方式。

其实, 对比其他国家关于证据的法定形式的规定, 我们不难发现, 无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关于刑事证据的规定, 基本没有如同我国这样对证据的法定形式做封闭式列举的。究其原因在于, 在他们看来, 确定哪些材料可以作为证据, 关键的并不在于其是否符合法定形式的要求, 而在于是否符合证据的“可采性”要求。从原则上来说, “凡是可以在诉讼中向法庭提出, 供法官和陪审员据以判定被告人是否有罪、所犯何罪和罪行轻重的证据, 都是可采证据”。证据的可采性涉及到证据的关联性、合法性等诸多因素, 通过规定证据形式并不能予以完全解决, 对此, 需要依靠系统的证据规则予以确定。因此, 证据的“可采性”问题成为英美证据法的核心问题。而我国, 从过去到现在可以说都一直很重视证据的法定形式, 而对于与证据的核心“可采性”相关的证据规则却关注甚少。到目前为止, 我国只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针对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确立了不同的规则。可以说, 我国对证据规则的重视度不够, 相关证据规则也并未建立。

(二) 改变证据封闭式列举形式, 着手建立证据相关规则

如上文所说, 证据是“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 只要符合这一本质属性, 某种材料即使不在法律规定的法定证据形式的范围之内, 也不影响其作为证据的资格。因此, 我们对证据形式的规定虽然可以追求可能详尽, 但更为合理的方式, 或许是改变目前封闭式列举方式, 改为以证据定义为基础, 对证据形式做开放式规定。而且基于证据问题的核心在于证据的“可采性”问题, 而证据的“可采性”依赖于一系列的证据规则, 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对不同的证据所使用的具体规则的详细规定, 确立不同的证据形式使用不同的证据规则。如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对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就适用不同的规则, 相应的, 每一种证据形式都应有其相匹配的收集、鉴别、质证等规则, 遗憾的是我国刑诉法对此却并未规定。

四、结语

总的来说, 新的《刑事诉讼法》对刑事证据制度的完善做了很多积极的努力,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应当予以肯定, 比如其对证据定义的修正, 对证据种类的增加与完善等等, 都顺应了当下的时代背景和立法趋势。但与此同时, 我们也应看到, 对我国的刑事证据法来说, 就证据形式问题而言, 重要的不是对证据形式做无一遗漏的列举, 而是对不同种类的证据设置相应的证据规则。这应该是我国刑事证据法今后完善和发展的方向。

摘要:2012年3月14日通过的新《刑事诉讼法》对我国的刑事证据制度做了大幅修改, 内容涉及证据定义的修正、增加证据种类、细化证明标准、确立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等一系列的规定。可以说本次刑诉法关于证据问题的诸多新规定, 对于完善我国的刑事证据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以修改后的证据定义和证据种类为视角, 对我国证据规定的相关问题进行一个简要的评析。

关键词:证据制度,证据定义,种类,证据规则

参考文献

[1]沈志先主编.刑事证据规则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

[2]何家弘, 刘品新.证据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

[3]郭志瑗.刑事证据可采性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

[4]王敏远.论现代刑事证据法的两个基本问题—兼评我国刑事证据法的新发展[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0, (6) .

[5]孟昭武.论我国刑事证据定义、种类和形式的新变化[J].法治研究, 2012, (5) .

新的视角 篇7

关键词:金融资产,金融负债,会计处理,税法处理

一、金融工具的内涵及分类

金融工具, 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以及金融负债或者权益性工具的合同。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债权投资、股权投资、衍生工具形成的资产等。金融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债券、长期借款等;权益性工具是指能够证明拥有企业在扣除所有负债后的资产中剩余权益的合同。如企业发行的普通股、认股权证等。

2006年初, 财政部颁布了38项具体企业会计准则, 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准则的制定, 一方面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和其他国家较为成熟的会计准则:另一方面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 对我国原有的16项旧准则进行了重新修订。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七、八条规定“金融资产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下列四类: (1)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 持有至到期投资; (3) 贷款和应收款项; (4)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下列两类: (1)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2) 其他金融负债。”

准则还对各类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重分类做出了严格的规定:除特殊情况外, 企业不得将尚未到期的某项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得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也不得将其他类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这种对重分类的严格规定, 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地防止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利用不同分类来调节会计利润的行为。

二、准则下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

在新的会计准则中, 主要是公允价值的体现。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会影响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和处置计量等各个方面。

1. 初始计量

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相关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相关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2. 后续计量

后续计量主要是金融资产和负债在资产负债表日的会计处理。企业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对划分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进行后续计量,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且不扣除将来处置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持有期间取得或发生的利息或现金股利, 计入当期损益,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相关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 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 按摊余成本计量。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 计入投资收益, 将票面利息计入应收利息或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两者差额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后续计量,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 计入投资收益。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 以及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应当按照成本计量。其他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 按摊余成本计量。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费用, 计入资产或当期损益, 按票面或合同利率计算确认应付未付利息, 计入应付利息或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如两者有差额计入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3. 处置计量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处置时, 其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损益。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贷款和应收款项处置时, 其所取得价款与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处置时, 应将取得了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同时将原直接的计入资本公积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 计入投资收益。其他金融负债到期本金 (面值) 及应付未付利息与实际还款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相关资产、应付债券-利息调整。企业取得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就单独确认为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

三、金融工具税务处理的规定

根据2008年1月1日批准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第五十六条的规定, 企业的各项资产, 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存货等, 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关于金融工具的取得、持有、减值和处理等方面也做出的规定如下:

1. 企业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 以购买价款为成本;

通过支付现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 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

2. 投资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与计税成本之间的差额, 既不确认所得, 也不确认损失。

被投资方宣告分配现金股利、股票股利, 投资方应当确认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并以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策的时间确认收入的实现。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另一居民企业所取得的投资收益属免税收入, 同时为了鼓励企业长期投资, 税法规定, 居民企业投资于另一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连续持有12个月以上所取得的投资收益, 也属免税收入。企业将资金提供他人使用但不构成权益性投资或因他人占用本企业资金所取得的利息收入, 包括存款利息、贷款利息、债券利息、欠款利息等收入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规定:“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的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非金融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 准予扣除;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 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 准予扣除。

3. 企业持有金融资产期间资产增值或者减值, 不得调整该资产的计税基础 (金融、保险企业除外) 。

准则中的《第8号———资产减值》明确了所有资产减值的一般适用原则, 对于金融资产的减值处理, 主要由《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具体规范。

4. 企业对外投资的成本在对外转让或处置前不得扣除, 在转

让、处置时, 投资资产的成本准予扣除, 据以计算财产转让所得或损失。根据所得税法第十六条规定:企业转让资产, 该项资产的净值, 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净值是指有关资产、财产的计税基础减除已经按照规定扣除的折旧、折耗、摊销、准备金等后的余额。

四、会计与税法处理异同点分析

在税法上按照历史成本计量的属性和会计准则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属性, 造成了金融工具在确认、持有期间和处理等各个环节都会存在差异。

1. 企业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发生的交易费用应计入“投资收益”科目, 税法要求计入投资的计税基础;

购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成本, 税法要求与其一致。

2. 股息所得的确认时间为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

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一致。而对于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作为企业的垫款处理。税务处理与会计处理相同。

3. 交易性金融负债或其他金融负债在持有期间发生的现金股利或利息, 计入当期损益,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相关资产。

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一致。被投资方发放股票股利, 投资方作备查登记不作账务处理, 但税法要求视同“先分配再投资”处理, 确认红利所得, 同时追加投资计税基础。

4. 资产负债表日, 交易性金融资产或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

值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计算应纳所得税时应作纳税调整。资产负债表日,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与税法要求一致。

5.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

产, 会计上按账面价值结转, 计算资产转让所得应按计税成本扣除。账面价值与计税成本的差额应作纳税调整处理。“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形成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结转“投资收益”, 对损益无影响, 不作纳税调整。交易性金融负债或其他金融负债到期, 会计上按账面价值结转, 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相关资产, 与税法要求一致。

结论:为体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倡导“公允价值”模式的应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根据市场发展的现状, 在金融工具等方面适当引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模式, 这体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 成为本次准则修订的一大亮点, 也将促进相关税务规定的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郑庆华.新旧会计准则差异比较与分析.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罕尼.梵.格鲁宁著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组织翻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用指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3]感受新教材算法教学[DB/OL].http://www.shimen.org/keyan/show.asp?id=150。

[4]谢阳春.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处理解析[J].商业会计, 2007, (01)

上一篇:文言文整体阅读训练下一篇:艺术设计美的功能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