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

2024-10-19

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精选12篇)

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 篇1

所谓产品责任, 是指因产品存在缺陷而给他人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财产的损失时, 生产者和销售者应当承担的责任。我国对“产品责任”的最早规定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下称“《民法通则》”) , 《民法通则》第122条规定了“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 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运输者、仓储者对此负有责任的, 产品制造者、销售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除了产品责任之外, 我们也还经常看到另外一个词, 即“产品质量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下称“《产品质量法》”) 第4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依照本法规定承担产品质量责任。”《产品质量法》中所规定的责任方式不仅包括民事责任, 同时也包括了行政责任及刑事责任。

由此可见, “产品责任”与“产品质量责任”并非相同的概念, 前者所指向的责任承担方式仅指民事责任。

一、产品销售者所适用的归责原则

归责原则, 是确定行为人民事责任的基本规则和根据。归责是解决行为人是否承担民事责任, 以什么作为承担民事责任依据的一个基本准则。适用不同的责任原则导致行为人最终所要承担的责任也有所不同。[1]产品生产者在产品责任中承担无过错责任已成为共识, 在这一问题上也几乎不存在着什么争议。因为无论是《民法通则》第122条、《产品质量法》第41还是《侵权责任法》第41条, 均表明了生产者在产品责任中应当承担的是严格责任。但是, 对于销售者到底是应该适用严格责任还是过错责任, 则存在着分歧。

之所以会导致学者对该问题有不同的意见以及司法实践中出现互相矛盾的判例, 主要是因为相关法条的表述存在着问题。

《民法通则》第122条的表述为“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 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对此可以解读为销售者在产品责任中也应该与生产者一样承担严格责任。但是在《民法通则》之后颁布的《产品质量法》第42条“由于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 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 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 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该法条的内容规定了销售者承担责任的前提是存在过错, 或出售来源不明的产品。《侵权责任法》也作了完全相同的规定。

笔者认为, 销售者在承担产品责任时应该适用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

首先:依据《产品质量法》第43条的规定, 该条是关于受害者选择索赔对象的规定, 它表明受害者在索赔时享有选择权, 既可以向生产者索赔也可以销售者主张。这主要是出于保护受害人利益、方便其索赔的考虑, 由于对缺陷产品负有责任的可能涉及数人, 如果要求受害人分别找这些人索赔是很不方便的, 难度很大。[2]既然是为了方便受害人得到赔偿, 那么也就表明无论受害人是向生产者或是销售者主张赔偿, 其所能获得的赔偿是相同的, 否则, 受害者的请求权内容及权利的实现可能会因为选择的责任主体不同而不同。试讨论, 如果在销售者在向被侵权人承担产品责任时适用的过原则, 那么受害人如果将销售者作为被告予以起诉, 他在举证时不仅要证明产品缺陷、损害结果以及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他还需要证明销售者对此损害的发生存在过错, 这也就等于给受害者加大了索赔的难度, 在这种情况下, 生产者与销售者不再是任意选择的关系, 而是一种递进关系, 受害者只有在无法对生产者进行索赔时才会选择向销售者主张损害赔偿。很显然, 这就会背离了该条的立法目的, 也大大降低了该规定的立法价值。因此, 在产品责任的承担上, 只有地生产者和销售者适用相同的最好不相见原则, 才能真正地保障受害者的权利。

其次, 应当正确理解“产品责任”的含义。“产品责任”是指缺陷产品造成他人损害时, 产品生产者和销售者所承担的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等侵权责任。[3]由此可知, 产品责任的权利主体是因产品缺陷而受到权益侵害的民事主体, 也就是说在向受害人承担责任时才称之为产品责任, 在销售者与生产者之间并不存在产品责任的问题。《产品质量法》上所赋予双方的追偿权是指在承担了产品责任所引起的损害赔偿之后, 在特定条件下, 一方所享有的向另一方要求偿还的权利。因此, 追偿是就产品责任承担者内部之间而言。《产品质量法》第43条的后半部分规定了生产者和销售者在向受害人承担责任后在一定前提下, 可向另一方进行追偿。销售者追偿的前提是“属于生产者的责任”, 由此可知, 在承担产品责任时, 即使是属于生产者的责任, 销售者也应当先予以承担。而第42条规定的过错责任是理解为在承担了产品责任之后, 销售者与生产者之间进行追偿时判断的依据。

综上, 结合《产品质量法》第42条和第43条的规定, 销售者的责任可以归纳为对受害人的无过错责任和责任主体内部的过错责任。

二、销售者与生产者被列为共同被告时两者是否应承担连带责任

上文确定了销售者在被单独起诉时, 应承担的是过错责任, 但是当其与生产者被共同起诉时, 司法实践中常出现原先将生产者与销售者列为共同被告要求两者承担连带责任时, 法官往往只判决生产者承担赔偿责任, 而以销售进行不存在过错为由而不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笔者认为这些判决并不正确, 销售者与生产者应当对受害者承担连带责任, 这种连带责任属于不真正连带责任。

不真正连带责任是指数个责任人基于不同原因而偶然产生的同损害事实, 各自应负全部的赔偿责任, 并因某一责任人的改造而使全体责任人的责任归于消灭的一种责任形态。[4]生产者与销售者是基于不同的原因而对被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的, 而不真正连带责任也是因为相关的法律关系偶然竞合所发生的。生产者对受害人承担责任是因为其对产品缺陷的控制力, 而销售者是因为经营者的产品质量担保责任, 两个责任承担的理由不同, 并没有主观上的意思联络;无论是生产者还是销售者, 其对被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的内容相同, 者是各负全部赔偿责任。而连带责任依据《侵权责任法》第8条的表述, 可得知是需要以“意思联络”为基础的。[5]而且从《侵权责任法》第11条规定也可发现, 我国现行法律规范条文中虽没有直接出现“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名称, 但是却以法条对其实质内容做出了立法规定。而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内部责任追偿并不是基于责任分担的追偿, 而是向最终责任人的追偿。受害人如同时起诉生产者和销售者, 在责任构成要件成立的情况下, 法院则应依法确定生产者和销售者都是独立对原先承担全部责任的责任主体, 为保证原告及时获得有效赔偿, 确定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应负连带责任。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法官在处理以生产者与销售者为共同被告的案件时, 不应在两个责任主体之间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 而否认两者连带责任的承担。

参考文献

[1]李仁玉, 陈敦.民法学[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1:295.

[2]卞耀武.产品质量法诠释[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0:116.

[3]陈璐.产品责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0.1.

[4]王利明.违约责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588.

[5]高圣平.论产品责任的责任主体及归责事由——以<侵权责任法>“产品责任”章的解释论为视角[J].政法与法律, 2010 (5) :2.

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 篇2

【论文摘要】违约责任制度是合同法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制度。本文结合我国现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从内涵界定、归责原则、违约责任形态、承担方式四个主要方面对违约责任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加强对合同违约责任制度的准确理解与适用,对更好地为我国市场经济服务,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论文关键词】违约责任;归责原则;承担方式

违约责任制度是我国合同法中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它是合同的当事人之间的合意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保障,不仅可以促使合同的当事人双方自觉全面地履行合同义务,起到避免和减少违约行为的发生的预防作用,而且在发生违约时,通过追究违约方的违约责任,使守约方的损失得到补偿。本文结合《合同法》对违约责任的内涵、归责原则、样态及承担方式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违约责任的内涵界定

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因违反合同义务应承担的责任。在英美法中违约责任通常被称为违约的补救,而在大陆法中则被包括在债务不履行的责任之中,或者被视为债的效力的范畴。违约责任制度是保障债权实现及债务履行的重要措施,它与合同义务有密切联系,合同义务是违约责任产生的前提,违约责任则是合同义务不履行的结果。我国《合同法》第七章专设违约责任,规定了预期违约及实际违约等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

民事责任的认定必须依循一定的原则,合同法上的违约责任也要依循一定的归责原则。归责即责任的归属,归责原则是指在进行违约行为所导致的事实后果的归属判断活动时应遵循的原则和基本标准。

(一)违约责任以严格责任原则为主

综观各国立法实践,对违约责任归责原则的规定主要有过错责任原则和严格责任原则。我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外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合同法》在违约责任归责原则上采取了严格责任原则。严格责任原则又称无过错责任,即除非存在法定的免责事由,违约方不论在主观上是否具有过错,均应对其违约行为承担违约责任。采取严格责任为一般归责原则,有其优点:

1.在严格责任原则之下,受害方只须证明违约方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的事实,无须证明违约方主观上是否具有过错;违约方亦无须证明自己对于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主观上无过错,只要有违约行为,就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2.在严格责任原则之下,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与违约责任直接联系,有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的行为即有违约责任,两者互为因果关系,这样有利于增加当事人的责任心和法律意识,促使当事人认真对待合同,从而保证合同的严肃性。

3.在严格责任原则之下,违约责任是由合同义务转化而来,本质上出于当事人双方约定,不是法律强加的。法律确认合同具有拘束力,在当事人一方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时追究其违约责任,不过是执行当事人的意愿和约定而已。

(二)违约责任以过错责任原则为辅

我国《合同法》在坚持严格责任为一般归责原则的同时,规定了过错归责原则。这符合我国合同立法、司法的一贯的内容和精神,可以说是对我国合同立法和司法经验的总结:1.《合同法》总则对过错归责原则的规定:责任免除(第53条)、预期违约责任(第108条)、加害给付责任(第112条)等;2.《合同法》分则关于过错归责原则的规定:赠与人的损害赔偿责任(第189条)、承租人的损害赔偿责任(第222条)。

三、违约责任的形态

违约责任的样态,又称违约形态。综合我国《合同法》及各国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预期违约。这是源于英美法的概念。其可分为预期拒绝履行和预期不能履行两种具体类型。这两种类型均有明示和默示两种表现形式。我国《合同法》第108条对预期拒绝履行做了规定,而第68条关于不安抗辩权的规定,则兼含有以上两种类型的具体表现行为。第二,不履行。即完全不履行,指当事人根本未履行任何合同义务的违约情形。根据不履行的时间,有先期不履行(预期违约的一种)和实际违约两种。根据当事人的主观态度,又可分为拒绝履行和履行不能。

第三,迟延履行。即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而未履行债务。包括债务人迟延履行和债权人迟延履行。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债务人迟延履行的,应承担迟延履行的违约责任。债权人迟延履行表现为债权人对于债务人的履行应当接受而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即迟延受领。若债权人迟延造成债务的损害,债权人应负损害赔偿责任。

第四,不适当履行。即指虽有履行但履行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的违约情形。包括瑕疵履行和加害给付两种情形。瑕疵履行即一般所谓的履行质量不合格的违约情形。加害给付是指债务人因交付的标的物的缺陷而造成他人的人身、财产损害的行为

四、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实践中存在大量合同违约案件,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是解决合同违约纠纷的关键之一。我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了承担违约责任方式有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

(一)继续履行

继续履行是指一方违反合同义务时,另一方有权要求其根据合同规定继续履行合同义务。继续履行是违约后的一种补救方式,有利于合同目的的实现。它强调的是对未履行的合同义务的继续履行。

1.继续履行的适用条件

继续履行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适用:第一,前提是必须有违约行为的存在,并且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提出继续履行的请求。第二,要求履行的合同义务在法律上能够履行或者适合于履行。第三,违约方有继续履行的能力,并且继续履行在经济上合理可行。如果违约方没有能力履约,继续履行就不能实现。继续履行应当符合公平和效益原则。

2.继续履行的表现形式

继续履行最主要表现形式是限期履行,债务人不履行合同债务,或履行合同债务不符合约定,债权人可以要求对方当事人在一定期限内履行,即给与违约方一定的宽限期。如果债务人仍不履行的,债权人可请求人民法院强制债务人履行。

(二)赔偿损失

赔偿损失是民事责任中最常见的一种责任方式。合同法上的赔偿损失,指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依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赔偿对方因违约所受到的损失的责任形式。

一般认为,法定的赔偿损失的构成要件包括:首先,必须有违约行为导致债权人遭受损失。其次,违约行为与损失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如何确定赔偿损失的范围,是解决损害赔偿的关键。目前,确定赔偿损失的范围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有如下两种。首先是《民法通则》第112条规定的“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的赔偿责任,应当相当于另一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这就是完全赔偿原则,该原则可以全面、充分的保护受害人的利益。其次是根据我国《合同法》113条规定,对于不履行债务的损害赔偿,包括实际损失和预期利益等履行利益的损失。

(三)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是指由当事人约定的或法律直接规定的,在一方违约后向对方支付的一定数额的货币或代表一定价值的财务。我国《合同法》第114条第1款规定了违约金的违约承担方式。违约金常见的分类有两种。一种是从性质上分为赔偿性违约金和惩罚性违约金。赔偿性违约金是指为了弥补一方违约后另一方所遭受的损失。惩罚性违约金是指对债务人的过错违约行为实行惩罚,以确保合同债务得以履行。另一种是从形式上分为法定违约金和约定违约金。法定违约金具有强制性,不管当事人是否约定,违约方都应按照法律的规定支付。约定违约金是指支付的数额及条件均由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

在合同的实际履行中,违约金被视为当事人对事后发生损失的预先估算,因此事先约定的违约金数额可能与实际损失有些出入。约定的违约金过分低于或高于实际损失,根据《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增减或适当减少。如果没有实际损失的发生,或可以适用损益相抵规则,而违约方主观上又非故意,则可以免除违约金责任。惩罚性的违约金只是例外,只有在违约方主观上迟延履行的情形下才不可免除。

(四)定金责任

探索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篇3

关键词:民事责任;归责原则;法律法规

一、民事责任的研究背景

民事责任的另一种称呼就是民事法律责任,指的是民事主体因为单方违反合同内容,不履行具体的法律义务或侵害了民事权利主体的民事权利行为,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民事义务是民事责任的前提与基础,根据不履行民事义务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将民事责任具体分为三种:

第一类: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即违约责任。

第二类:侵权的民事责任。

第三类:不履行其他民事义务的民事责任。

在这三种不同的民事责任分类中,第三类民事责任的具体内容包括拒不返还不当得利的民事责任、无因管理中受益人不偿付必要费用的民事责任、拾物人拒不返还拾物的民事责任、失主不偿还拾物人支出必要费用的民事责任、拒不返还所有人不明物的民事责任、缔约过失责任以及合同责任中除违约责任之外的其他责任等。

根据我国民事法律纠纷与民事责任的具体内容来看,我国民事责任的规则原则存在一定争议和纠纷,尤其是在我国法律法规对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规则原则上存在一定分歧、纠纷。在我国法学内容中,民事责任的规则和民事责任的原则有统一价值,第一类民事责任的适用无过错的责任原则,也有少量的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根据侵权行为的规则原则存在争议来看,本文重点对侵权行为的规则原则和公平原则的规则原则以及一些其他原则进行论述,提出具体分析与观点看法。

二、民事责任的规则原则

(一)“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的含义

民事责任的规则原则指的是从某种问题中,根据解决该问题的具体适用问题与准则的一种解释,根据规则确认和追究侵权行为人的民事责任为主进行确定。规则指的是责任的归结和归属。规则原则指的是根据确认和追究侵权行为人的民事责任为主,解决的是侵权的民事责任基础问题。规则原则也是解决侵权的民事责任与普遍适用基本原则具体的解释,由此可见,普遍适用性是其基本特征。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即指在民事责任的归属与承担方面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基本准则。

(二)多种归责原则的概述

1.加害责任原则

第一,产生及其弊端,在早期国家的法律体系中,由于古代习惯法遗留下来的惩罚主义和报复主义思想,便实行“有加害就有责任”的加害责任原则。在当时的社会中,人们无法区分主观上的有无过错,为了维护当时的社会秩序,统治者们也只能依据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已造成客观的损害后果来判断该行为人是否应受惩罚并承担责任。但是由于古代刑民不分,再者不考虑行为人的主观过错,这样会造成责任承担上的不公平,因而不利于人的自由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终将被过错责任原则取代。

第二,加害责任原则的具体含义,指的是行为人要根据造成了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后果,根据这种客观现实与内容进行责任的承担,其中只要有损害的事实发生,其承担的责任的原则就是一种客观规则原则。根据这种加害责任原则为结果的原则成为结果责任原则。

2.过错责任原则

第一,过错责任原则的产生和发展,要根据加害责任原则仅仅依据损害后果来确定行为人的责任,无论其行为是否符合个人意志,对于个人束缚要尽量满足行为人的个人价值观,满足个人积极性。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人类越来越多的释放了自我的发展观念,因此过错责任的发生情况与参考案例变得越来越多。从过错责任原则中,分析社会经济发展,过错责任的原则就是法律制度中判定一个自然人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

第二,过错责任原则的归责基础,根据传统的公平观念,行为人的主观由于有过错因而造成了损害结果的发生,不仅从客观上,而且从主观上,行为人的行为都应受谴责。由此可以看出,过错责任的规则是根据行为人的个人行动来判断,要根据个人主观意识中的过错行为与其存在的具有损害性质的内容,判定一个行为人主观意识上的错误,对其行为进行归责。

(三)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第一,过错推定责任原则的产生及其发展,随着民事交往的复杂与工业的迅速发展使过错责任原则在社会实践中出现了新问题。对于那些有污染,有高度危险性的作业领域,受害人在举证加害人的主观方面过错有困难。为了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过错推定责任原则便应此而生。过错推定始见于法国17世纪法学家克里多的过错理论,关于过错推定责任原则的规定,最早见于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后也为《德国民法典》所采纳。

第二,对于过错推定责任的原则与内容,过错责任原则与概念之间的关系,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指的是侵害人对其行为造成的损害不能证明自身的主观无过错行为时,就推定为主观有过错,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一项归责原则。

第三,法律适用的范围与具体原则内容,这一项分析要根据我国《民法通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参考分析,《民法通则》中有一条内容是对过错推定责任的原则规定进行约束和分析的,即《民法通则》中第126条内容中规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处。”通过这项法律规定可以看出,过错推定责任原则的适用范围指的是法律中特别规定的基础内容,根据个人的判定基础与既然过错推定责任,判定过错责任的一种特殊形式,根据过错推定责任原则作为一项独立的规则原则进行处理。

(四)公平责任原则

1.公平责任原则

公平责任原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弥补法律法规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而设立的责任原则,是一项重要的归责原则。公平责任原则的产生条件是民事责任为主要判断背景下,具体的责任划分要有一个公平的衡量标准。根据国际各国的法律基础与内容来判断,例如1990年德国颁布的《德国民法典》之中第829条规定了“依据情况特别是依据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公平原则要求作某种赔偿时,在赔偿不妨害加害人保持与自己地位相当的生计并履行法律上扶养义务所需资金限度内,加害人仍负赔偿义务。”除此之外,瑞典、瑞士、奥地利、南斯拉夫等国的民事立法中也有类似规定。

nlc202309041213

2.“公平责任原则”的概念

公平责任原则是指在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法律也没有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而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又显失公平的情况下,依据社会公平的观念,考虑当事人的经济状况及其它情节,当事人之间分配损害的一项归责原则。

三、从司法实践看民事责任规则原则

从司法时间的角度看待民事责任规则原则,法律的基础都是以成文的法律法规内容作为我国正在转型发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的一种正确性、合法性的判断标准。在行为人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的不同环境下,如何处理民事责任问题都会显示出公平规则的具体细节。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经济状况与具体的细节制定民事责任规则的具体承担方式。在《民法通则》的司法解释第155条规定“因堆放物品倒塌造成他人损害的,如果当事人均无过错,应当根据公平原则酌情处理。”由此可见,此处解释尤其提到了公平原则,此公平原则只能理解为“民法的基本原则――公平原则”而不能理解为“公平责任原则”。通过立法的角度考虑到特殊侵权的行为方式和无过错责任的规则方式会降低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影响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秩序,因此允许一些民事纠纷在处理的过程中根据基本原则进行判定行为的合法性。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民事责任的规则原则作为参考和基础条件,从公平原则的角度和过错责任的角度都可以进行判断,对行为人的具体合法性行为和行为人的公平处理与具体实施细节进行判断。在民法的体系中,通过法律行为的归责对具体案例和行为判定具体责任归属,因此处理案件中要符合一般归责的选择方式。法官应尽先适用低位阶的对案件具有直接针对性的具体规则,只有在低位阶的具体规则中找不到可适用的法律时,才允许法官利用法律之阶梯拾级而上,适用较为抽象的法律规则或法律原则。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事责任规则原则具体内容是我国对民事责任划分与具体行为人所犯刑法和法律责任承担的具体内容,根据具体的法律内容承担方式和具体内容开展对行为人具体民事责任的判定,通过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确定具体行为的合法性,是未来我国法律体系构建的基础内容。

参考文献:

[1]童韶琴.民事责任归责原则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应用[J].中国劳动保障.2010(02).23-26

[2]王玲然.试论我国环境侵权的无过错归责原则[J].法制与社会.2011(24).120-122

[3]孙文若.论过错推定及其实践意义——对两起案例的反思[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5).

[4]徐祖林.侵权法归责原则的论争及其解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12(06).130-133

[5]张进军,赵文韬.论民事责任归责原则[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140-145

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 篇4

一、产品责任的概念和性质

(一) 法律意义上产品的概念

法律意义上的“产品”, 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商品”, 也不同于经济学意义上的“商品”。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第2条的规定, “本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 用于销售的产品。”根据这个定义, 未经加工、制作的初级产品应不能视为我国产品责任法上的“产品”。有学者将不属于“产品”的商品归纳为:初级农产品, 未经加工的天然形成的物品, 由建筑工程形成的房屋、桥梁、其他建筑物等不动产, 以及军工产品。奶粉制品经过加工、制作, 并且用于销售, 完全符合产品质量法第2条的规定, 因此应该属于我国产品责任法上的“产品”。

(二) 产品责任的概念

产品责任, 是指因产品有缺陷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 产品制造者、销售者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根据民法通则第122条的规定, “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 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运输者、仓储者对此负有责任的, 产品制造者、销售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三) 产品责任的性质

产品责任是一种特殊侵权责任, 这已成为我国民法界的通说。第一, 产品责任不是以合同关系的存在为前提的, 只要是基于产品缺陷而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 无论受害人是直接买受人或是第三人都可以要求生产者或销售者承担产品责任。第二, 产品责任与一般侵权责任不同, 一般侵权的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 而产品责任不要求受害人证明侵权人存在过错, 只要证明缺陷、损害以及两者存在因果关系即可。

二、“奶粉事件”产品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归责, 是指在侵权行为人的行为或物件致他人损害的事实发生以后, 应依何种根据使其负责。归责原则, 是归责的基本原则, 是确定行为人的侵权民事责任的根据和标准。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是确定产品责任归属的准则, 是要求行为人承担产品责任的根据、标准和理由。

关于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 在学说发展历程中, 首先提出的是过失责任原则, 在司法实践中, 则一直采用严格责任原则。随着司法实践的深入, 近几年又有学者提出了综合归责原则。本文将针对这3种归责原则进行分析, 探讨“问题奶粉”事件中的受害者应依何追究生产者、销售者的侵权责任。

(一) 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是首先被提出的, 然而消费者相对弱势的地位, 导致了要证实过错的存在, 甚至是通过举证责任导致和过错推定来追究产品生产和销售者的责任都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在过失责任原则下, 产品侵权的构成要件有4个:产品质量不合格;他人财产或人身遭到损害;质量不合格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生产者或者销售者有过失。在这样的构成要件下, 消费者很难对于生产者的过失进行举证, 因其对消费者保护的力度匮乏, 故在实践中已不被采用。

(二) 严格责任原则

采用严格责任原则与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社会专业化生产协作的形成, 市场交易关系日益复杂, 产品的科技含量也与日俱增。掌握专业知识的生产者、销售者往往利用其信息和资金上的优势地位侵害消费者财产、人身利益, 导致交易双方谈判能力的悬殊。要求消费者证明生产者或者销售者是否有过错显然是不公平的。另外, 根据利益与风险并存的原则, 生产者与销售者可以获得的利益远远高于消费者, 因此生产者与销售者应当承担更多的风险, 承担更大的责任。所以, 我国采取严格责任原则是合理的。

在严格责任原则下, 不论生产者、销售者有无过错, 都应对产品所致损害承担责任。生产者或销售者是否承担责任, 以纯粹的客观因素作为标准, 而不考虑生产者或销售者的主观过错问题。生产者或销售者的责任的成立在损害事实的发生时只要因果关系存在就已经确认了, 即使有不可抗力也不能成为免责事由, 除非有法定的免责事由, 生产者或销售者才能免责。在此原则下, 产品侵权的构成要件有3个:

第一, 产品存在缺陷。产品责任的发生, 以该产品是否存在缺陷为前提条件。根据产品质量法第34条的规定:“本法所称缺陷, 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 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 是指不符合该标准。”在“奶粉事件”中, 被证实含有三聚氰胺的毒奶粉, 属于严重的质量问题, 应当已经完全构成了“产品存在缺陷”这一要件。

第二, 他人财产或者人身遭到损害。有损害后果的发生是承担产品侵权责任的重要条件之一。而产品有缺陷但未造成损害后果, 就不发生承担产品责任的问题。损害主要是包括人身损害以及他人财产的损害。而损害问题中争议最多的就是精神损害是否应该列入其中。精神损害赔偿在我国法律中并无明文规定, 但实践中法院也会考虑其请求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给予支持, 在一些产品责任赔偿案例中, 精神损害赔偿往往占了损害赔偿金的很大一部分。在产品责任法第44条第2款中,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的, 侵害人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受害人因此遭到其他重大损失的, 侵害人应当赔偿损失。我国产品质量法中明确规定了“其他重大损失”, 这一损失既不是指生命或者健康的损害, 也显然不是指财产损失。“其他重大损失”应当是指由于人身损害或者财产损害给受害人的精神健康带来的损害, 即精神损害。但是由于精神损害是无法具体量化的, 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很难把握, 若把握不当, 就会造成社会公正公平的丧失。因此, 精神损害赔偿应该加以严格的限制:精神损害不能独立存在, 应该以财产损害或者人身损害存在为前提;产品生产者或者销售者没有过错或者过错十分轻微的, 应该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人应该限于受害人本人或者其近亲属。“奶粉事件”中尚在哺乳期的婴儿受到毒奶粉的侵害而导致重病甚至死亡, 无论对自身、父母亲人的精神上, 都是一个严重的打击。生产者过错的认定也已经铁板钉钉。所以早有学者提出, 奶粉事件的赔偿应当包括两个部分, 即财产损失赔偿和精神损失赔偿。财产损失赔偿包括医院的治疗费用、婴儿的护理费用、父母因此而造成的误工费、交通费等等一系列经济上的损失。而精神损失费方面, 考虑到毒奶粉所造成的严重影响, 其恶劣程度已经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 所以可能也将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第三, 产品缺陷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在产品责任案件中, 因果关系是指产品缺陷与受害人的人身损害或者他人财产损失之间的关系, 以产品缺陷为因, 损害后果为果。由于有些产品责任案件中的因果关系不像其他一般侵权案件中的因果关系那样明显, 并且往往存在一因多果或者多因多果的情况, 因此在证明因果关系存在时有其特殊性。

在因果关系十分明显的情况下, 因果关系应该直接认定。在因果关系较难直接认定的情况下, 可以采取因果关系推定的方法。只要受害人可以证明损害后果是产品缺陷在事实上的后果, 或者可能出现的后果, 产品缺陷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就可以推定成立。

在本案的实践中, 经查证:所有患病的婴儿都曾经食用过三鹿奶粉;在对三鹿奶粉的检验中发现了严重过量的三聚氰胺;婴儿所患的病症也正是由三聚氰胺引起的。这3点就是产品缺陷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确认。缺少任何一点, 我们都无法认定因果关系的成立, 也就无法归责于三鹿集团的问题奶粉。

生产者与销售者不能以自己没有过错免责, 但可以以法定事由抗辩。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第41条的规定, “生产者能够证明下列情形之一的, 不承担赔偿责任: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产品投入流通时, 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的。”除了以上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之外, 还有其他一些情况, 包括:生产者从未生产该缺陷产品, 销售者未从事该产品的销售或其他经营活动;受害人的过错, 例如误用、滥用、过度使用、随意改装等。奶粉事件的罪魁祸首并没有任何上述的法定事由, 所以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三) 综合责任原则

综合责任原则是指以严格责任原则为主、过错责任原则为辅的归责原则。该原则是在严格责任原则的基础上, 根据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而发展的。

以严格责任原则为主, 是为了保护广大普通消费者, 他们与生产者和消费者相比是处于弱势的。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害的, 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同时也规定了, “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 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从中不难看出, 只要是缺陷产品造成损害的, 生产者与销售者都要承担产品责任, 而不论其是否有过错。也就是说, 只要因使用、消费了缺陷产品, 并且因此遭受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该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主张损害赔偿, 生产者与销售者不能以其没有过错作为抗辩事由, 受害人也不需要证明生产者或者销售者的过错。在此情况下, 产品侵权的构成要件与严格责任原则相同。

综上所述, 在“奶粉事件”中, 无论是适用哪一个归责方式与原则, 三鹿集团都难辞其咎。可见, 其行为的恶劣以及产品侵权的严重已经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尽管三鹿集团积极地对造成的损害进行补救, 但是为时已晚。

三、结束语

“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后果之严重, 影响之巨大, 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 刑事司法机关也已介入其中。对于广大食用问题奶粉受到人身损害的消费者来说, 该事件在法律上无疑已构成了产品侵权的行为。

产品侵权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 产品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与一般侵权行为有很大的不同。在一般侵权行为中, 主要采取过错责任原则为归责原则。而通过对我国产品责任理论与司法实践的研究, 我国的产品责任从单纯的严格责任原则变迁到综合责任原则, 即以严格责任原则为主, 过错责任原则为辅的归责原则。基于严格责任原则, 产品侵权构成要件有3个:产品缺陷;他人财产或人身遭到损害;缺陷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与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相比, 最大的区别就是不考虑生产者或销售者的主观过错, 即使生产者与销售者没有过错, 也要承担产品责任, 但有法定的免责事由除外。但在特殊情况下, 又必须考虑生产者或销售者的过错问题。

本文对产品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进行学术上的总结与探讨, 此外, 也希望我国的企业家以及相关部门, 都能够尽好自己的责任, 不要让这历史的悲剧一次次重现。毕竟, 事后研究如何归责与赔偿永远是下下之策。

参考文献

[1]、杨紫火旦.经济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2]、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3]、蒋林川, 谢安华.产品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略论——兼谈对新证据规则关于产品侵权责任的理[EB/OL].http://qzr.cn/vip/20588.shtml, 2004-12-10.

法律责任的归责免责 篇5

(一)归责原则

归责原则体现了立法者的价值取向,是责任立法的指导方针,也是指导法律适用的基本准则。归责一般必须遵循以下法律原则:

1、责任法定原则。其含义包括:(1)违法行为发生后应当按照法律事先规定的性质、范围、程度、期限、方式追究违法者的责任;作为一种否定性法律后果,它应当由法律规范预先规定。(2)排除无法律依据的责任,即责任擅断和“非法责罚”。(3)在一般情况下要排除对行为人有害的既往追溯。

2、因果联系原则。其含义包括:(1)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首先确认行为与危害或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这是认定法律责任的重要事实依据。(2)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首先确认意志、思想等主观方面因素与外部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有时这也是区分有责任与无责任的重要因素。(3)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区分这种因果联系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3、责任相称原则。其含义包括:(1)法律责任的性质与违法行为性质相适应。(2)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应当与违法行为的危害或者损害相适应。(3)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还应当与行为人主观恶性相适应。

4、责任自负原则。其含义包括:(1)违法行为人应当对自己的违法行为负责;(2)不能让没有违法行为的人承担法律责任,即反对株连或变相株连;(3)要保证责任人受到法律追究,也要保证无责任者不受法律追究,做到不枉不纵。

(二)免责 免责是指行为人实施了违法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但由于法律的特别规定,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其法律责任,即不实际承担法律责任。

免责的条件和方式可以分为:

1、时效免责。

2、不诉免责。

3、自首、立功免责。

4、有效补救免责。即对于那些实施违法行为,造成一定损害,但在国家机关归责之前采取及时补救措施的人,免除其部分或全部责任。

5、协议免责或意定免责。这是指双方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协商所达成的免责,即所谓“私了”。

6、自助免责。自助免责是对自助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的减轻或免除。所谓自助行为是指权利人为保护自己的权利,在情势紧迫而又不能及时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助的情况下,对他人的财产或自由施加扣押、拘束或其他相应措施,而为法律或公共道德所认可的行为。

论工伤侵权的归责原则 篇6

关键词:无过错归责原则;过错归责原则;过错推定原则;雇主侵权;第三人侵权

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083-03

工伤侵权是指劳动者由于工作原因遭受的侵权。工伤侵权损害既可以是由于雇主所造成的,还可以是第三人造成的。工伤保险是指由用工单位缴纳保险费,当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时,经工伤认定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职工医疗费、护理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伤残津贴、死亡补助金等的社会保险制度。职工的损害既可以源于侵权行为,也可以源于自然原因,如自然灾害和疾病。显然工伤侵权损害与工伤保险存在竞合之处,但两者并不完全相同,工伤侵权损害涵盖了工伤保险之外的劳动者损害,如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劳动者损害和工伤保险支付范围外的劳动者损害。工伤保险与工伤侵权赔偿关系密切,从某种程度上说,工伤保险是工伤侵权赔偿的替代,但二者的功能仍存在差异,前者关注的主要是恢复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后者关注损害的填补,因此两者在制度设计上仍存在差别。从归责原则上说,工伤保险采无过错归责原则,侵权赔偿一般实行过错归责原则,在法律有规定的情况下,实行无过错归责原则或推定过错归责原则。

《社会保险法》将所有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都纳入了应缴纳工伤保险的范围,2011年开始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修正案扩大了参加工伤保险的主体范围。工伤损害侵权分为两大情形:雇主侵权和第三人侵权。

一、雇主工伤侵权归责原则

(一)应参加工伤保险情况下雇主工伤侵权归责原则

在我国,在论文书籍中常常出现严格责任一词,但在立法中却没有这一词语。在英文中,严格责任(strict liability)和无过错责任(no-fault liability)是两个含义不同的词语,前者是在诸如高度危险责任、产品责任、污染责任中所适用的归责原则,也就是我国常常所指的无过错责任原则;后者常常是在本来适用过错责任领域,因为实行强制责任保险,在一定的赔付限额内,不管过错的有无,只要符合一定的条件都予赔付的制度,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强制保险、工伤保险就属于后一种。明晰这种区别是很重要的,将两者等同常常导致逻辑上的混乱[1]。

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应参加工伤保险的雇主侵权损害赔偿限于工伤保险。因为根据该司法解释第十二条规定,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不过,从法理上说,该司法解释存在问题。2002年5月1日施行的《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修改后的该法五十九条仍规定了劳动者的侵权诉权。全国人大2002年颁布的《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这两部法律都明确了劳动者对雇主侵权仍拥有诉权,司法解释不能任意缩小当事人的民事权利。一方面,法律未禁止当事人在存在工伤保险情况下享有侵权诉权;另一方面,根据类推原则,对于雇主的侵权,职工也仍应拥有诉权。而采用的归责原则应为在工伤保险范围内采无过错归责原则,在工伤保险范围外,则根据我国民事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采过错归责原则,在法律有规定的情况下采无过错归责原则和过错推定归责原则。

当然,从应然性说,是否应取消雇主侵权情况下劳动者一方的工伤侵权诉权,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从历史发展上说,工伤保险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工伤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替代,从效率上说取消工伤侵权诉权能节约社会成本[2]。但取消劳动者的民事诉权只能由法律规定,在法律没有规定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取消劳动者的侵权诉权。

(二)未参加工伤保险情况下雇主工伤侵权归责原则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颁行之前,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工伤侵权采过错归责原则。《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二、三款确立了我国侵权责任的一般条款:“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无过错归责原则和过错推定归责原则仅在法律特别规定的情况下方可适用。《侵权责任法》作了相同规定。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颁行之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对未加入工伤保险的雇主责任导致的工伤损害一般采过错归责原则。从《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刊登的案例来看,“张连起、张国莉诉张学珍损害赔偿纠纷案”中,天津塘沽区法院首先认定:“被告张学珍的经营活动代理人徐广秋在组织、指挥施工中,不仅不按操作规程办事,带领工人违章作业,而且在发现事故隐患后,不采取预防措施,具有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可能发生事故而忽视或者轻信能够避免发生事故的心理特征。因此,这起事故,是过失责任事故。”[3]然后在阐明了宪法、劳动法规定精神和社会主义公德从而论证双方“工伤概不负责”的约定之后,法院宣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二款的规定,由于过错侵害了张国胜(工伤死亡的雇工)的人身安全,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本案显然是采用了过错归责原则。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未参加工伤保险的雇主工伤侵权采无过错归责原则。在《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起草过程中,学者对工伤损害的归责原则意见一致,强烈要求采无过错责任。《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十一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前两款情形,雇员有过错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一条以及本解释第二条的规定。”根据该司法解释,雇主侵权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但与工伤保险不同的是,这里适用过失相抵,该司法解释存在问题。该司法解释将劳动者分为应参加工伤保险单位的职工和不参加工伤保险单位的职工,无过错责任只适用于不参加工伤保险单位的职工。这里的无过错责任与工伤保险中的无过错责任并不完全相同,如同前文所述,前者实际上是严格责任,它不受赔偿范围和限额的限制,完全按民事法律规定予以赔偿;后者受赔偿范围和限额限制,即工伤保险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赔偿范围和数额的限制。相对于前者,后者不仅没有精神损害赔偿,在很多相同的赔偿项目上,后者的计算方法和赔偿标准也与前者存在较大的差异。根据我国立法法规定,司法解释只能针对法律适用问题对法律予以解释,不能任意扩大或缩小法律规定的当事人权利义务,更不用说违背现行法律。无过错责任原则只适用于法律有规定的情形,司法解释不能随意扩展之,如果是对不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在工伤保险的赔偿范围内适用无过错责任,我们可以看成是对法律的类推解释,但超出工伤保险范围外的赔偿如果也适用无过错责任,则已经超出了类推的范围,破坏了法律适用的统一性。

3.《侵权责任法》和《社会保险法》关于雇主工伤侵权归责原则的规定。《侵权责任法》对于用人单位职工的人身损害赔偿未作规定,但对个人劳务关系的人身损害赔偿作了规定。其第三十五条规定,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不同,该法在个人劳务关系上对雇主工伤侵权采用了过错归责原则。

《社会保险法》对此未作规定。

二、第三人侵权导致的工伤侵权的归责原则

在第三人侵权时,第三人肯定是按照一般人身侵权归责原则承担责任,即在法律无特别规定的情况下,实行过错归责原则,在法律有特别规定时,实行无过错归责原则或推定过错归责原则。但第三人承担责任并不意味着雇主不承担责任。关于第三人侵权情况下存在对第三人民事侵权赔偿请求权和工伤保险支付请求权竞合时如何处理两种请求权关系问题,各国立法对此有选择模式、替代模式、补充模式和兼得模式几种解决方式[4],采用不同的模式归责原则会随之有所不同。我国目前在第三人侵权情况下采用的只有兼得模式和补充模式两种,前者指劳动者一方可兼得侵权赔偿和工伤保险支付,后者指劳动者一方只可就两者中金额较大的一种获得赔付,如果先请求的是较小的一种,可就两者之间的差额请求另一种赔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针对应参加工伤保险和不参加工伤保险两种不同的情形作了不同的规定。

(一)应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在第三人侵权导致工伤情况下的归责原则

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因第三人造成工伤的职工或其亲属在获得民事赔偿后是否还可以获得工伤保险补偿问题的答复》中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八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的规定,因第三人造成工伤的职工或其近亲属,从第三人处获得民事赔偿后,可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向工伤保险机构申请工伤保险待遇补偿。”按照该回复,劳动者一方可兼得侵权赔偿和工伤保险支付。在工伤保险的范围内,工伤保险机构根据无过错归责原则承担责任。但审判实践中各级法院也并未完全按照最高法院的回复行事。地方政府制定的法规,如《贵阳市工伤保险适用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同一工伤事故兼有民事赔偿的,原则按照先民事赔偿后工伤保险支付待遇的顺序处理,工伤保险基金不重复支付相应待遇,民事赔偿标准低于工伤保险待遇相应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充差额部分。”这意味着在第三人侵权的情况下,如果劳动者从第三人处获得的赔偿低于工伤保险支付的情况下,工伤保险机构仍须就工伤保险范围内未获赔付的部分承担支付责任,这时候就工伤保险范围内未赔付部分采用的仍是无过错归责原则。

《社会保险法》的规定与以往的规定和实践不同,在第三人侵权情形下,劳动者一方在向第三人请求后依然未获或未完全获得医疗费的情况下,方可就工伤保险范围内的未获或未完全获得的医疗费请求工伤保险机构支付。这意味着工伤保险机构或应参加但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仅就第三人未赔付或未完全赔付的工伤保险范围内的医疗费承担无过错责任。至于其他项目的损害,用人单位是否承担责任,如果承担责任归责原则是什么,我们从《侵权责任法》和《社会保险法》都无法窥其端倪。如果我们据此推出工伤保险机构和用人单位都无须对第三人侵权情况下的医疗费以外的损失进行赔付,那对于保护劳动者极为不利。《社会保险法》和《工伤保险条例》在其赔付的规定中也并未明文排除工伤保险机构在第三人侵权情况下对其他项目的支付责任,根据该两法的立法目的(保护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我们应将之解释为工伤保险机构和用人单位仍须对第三人侵权情况下的医疗费以外的损失进行赔付,对工伤保险范围内的其他未获赔付部分,工伤保险机构或雇主承担的责任仍适用无过错归责原则。

(二)不参加工伤保险情况下第三人侵权导致的工伤侵权归责原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自身受到伤害的,应当列雇主为被告并由其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损害是由雇主以外或者其他共同受雇人以外的第三人造成的,受害人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责任,也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责任。雇主承担责任的,有权代位受害人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对不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的雇员遭受的工伤损害,依该司法解释规定雇主无论是否在工伤保险范围内,都要承担无过错责任。这里的雇主应当既包括用人单位,也包括个人劳务关系中的雇主。该司法解释扩大了雇主的责任,与前述类似,如果工伤保险范围内的赔偿适用无过错归责原则属于法律解释中的类推的话,超出工伤保险范围的赔偿仍适用无过错归责原则则违反了我国立法法的规定。其中关于个人劳务的规定显然与《侵权责任法》不符,已不再有效。

三、完善工伤侵权归责原则的建议

侵权赔偿归责原则是侵权法的核心问题,与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有着十分重大的关系,属于民事基本法的范畴。在工伤侵权损害中,现有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对劳动者的工伤侵权损害赔偿采何种归责原则是存在矛盾之处的。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全国人大法律层次以下的法律都无权规定,因此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作出明确规定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但在《侵权责任法》和《社会保险法》实施不久的情况下,希望很快予以修改不太现实,在未来的司法解释和实施细则及司法实践中,笔者认为,从应然性出发,应考虑公平性,从公平性出发,无论是应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还是不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在归责原则上应尽量采用同样的做法。据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在未来的《侵权责任法》司法解释及与工伤损害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中对归责原则应予以高度重视,对现有的与相关法律不符的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予以清理。在用人单位侵权情况下,应在工伤保险范围内,实行无过错归责原则,不适用过失相抵原则;在工伤保险范围外,则依一般民事侵权归责原则予以处理,即一般情况下实行过错归责原则,在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实行无过错归责原则或过错推定原则,在采过错归责原则和过错推定原则时,适用过失相抵;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适用无过错归责原则不适用过失相抵。在第三人侵权情况下,应先向第三人请求赔付,在第三人未赔付或未完全赔付的情况下,工伤保险机构或用人单位依无过错归责原则对工伤保险支付范围内的未获支付部分承担责任。对个人劳务关系,则依《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按一般民事侵权处理,一般情况下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或推定过错责任原则。

——————————

参考文献:

〔1〕江毅.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趋势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1(2).

〔2〕〔4〕张新宝.工伤保险赔偿请求权与普通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关系[J].中国法学,2007(2).

〔3〕最高人民法院公报[R].1989(l).

论合同法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 篇7

一、违约责任内涵

(一) 违约责任的概念

违约责任即违反了合同的民事责任, 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1999年3月1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对违约责任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和补充, 其中的违约责任制度吸收了以往三部合同法行之有效的规定, 借鉴了国外的有益经验, 体现了我国违约责任制度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发展性。

(二) 违约责任的特点

在英美法系中, 违约责任通常被称为违约的补救, 在大陆法系中, 则被包括在债务不履行责任中, 或被视为债的效力的范畴。在我国, 违约责任具有以下特点:违约责任具有相对性, 即违约责任只能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才能发生, 合同关系以外的第三人不负违约责任;违约责任具有可约定性, 即根据合同自愿原则, 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责任的方式、违约金的数额等, 但这并不否定违约责任的强制性;违约责任具有补偿性和惩罚性, 即违约责任即是对违约方违约行为的制裁, 又是对受害方遭受损失的补偿。

(三) 违约责任的形态

综合中国《合同法》及各国实践, 中国违约责任的形态具体包括以下几种:预期违约, 亦称先期违约, 包括预期拒绝履行和预期不能履行;迟延履行, 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而未履行债务, 包括债务人迟延履行和债权人迟延履行;不适当履行, 指虽有履行但履行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的违约情形, 包括瑕疵履行和加害给付两种情形。

二、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

各国立法在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方面, 主要采纳了过错责任或者无过错责任原则 (民事责任中的公平责任原则, 因在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中调整范围远不及前两个原则广泛, 本文不再叙述) 。不同的归责原则的确定, 对违约责任制度的内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合同法上, 无过错责任与过错责任是相对立的归责形式。过错责任原则, 是指以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基本条件的归责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 是指行为人主观没有过错, 但客观上造成了损害, 那么与损害原因有关的行为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我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 应当承担继续履行, 采取外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 我国《合同法》在违约责任归责原则上采取了无过错责任原则。但在《合同法》的分则中对某些特殊的情况则规定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如《合同法》第189条、第191条、第222条、第265条、第303条、第320条、第374条、第394条、第406条关于赠与合同、租赁合同、承揽合同、运输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委托合同等的规定。上述例外并未改变无过错责任原则在我国《合同法》中的主导地位。

综上所述, 我国《合同法》关于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已经形成了以无过错责任原则为主, 过错责任原则为辅的多元化的科学归责体系, 既符合国际立法的发展趋势, 也更好地适应了保护合同当事人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立法目的。

三、违约责任的免责事由

所谓免责事由, 是指免除违反合同的债务人承担违约责任的原则和理由。免责事由总是与一定的归责原则和责任构成要件联系在一起, 它以既定的归责原则和责任构成要件为前提。由于免责事由的成立足以推翻根据责任构成要件所作出的责任成立的判断, 所以, 它实际上是对归责事由和责任构成要件适用的否定。因此, 对免责事由的限定是违约责任归责过程中一个主要的问题。

一般来说, 免责事由可分为法定的免责事由和约定的免责事由。法定的免责事由是由法律直接规定, 不需要当事人约定即可援用的免责情形, 包括一般的法定免责事由和特别的法定免责事由。约定的免责事由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免除责任的情形, 这种约定称为免责条款。原则上说, 双方当事人的约定不存在无效事由时, 应承认其效力。但是, 免责条款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 否则无效。

四、结语

违约责任制度是合同法中一项重要制度, 在实践中要严格把握违约责任制度的归责原则, 确定以无过错责任为主, 过错责任为辅的归责制度是对我国立法和司法经验的总结, 符合我国合同立法、司法的一贯内容和精神, 也是法院民事审理案件过程中必须贯彻的重要原则。

参考文献

[1]王利明著.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2]梁慧星著.民法学说判例与立法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1999年版。

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 篇8

物业服务企业安全赔偿责任是指在物业服务范围内发生因第三人违法犯罪行为造成业主财产或人身权益损害, 业主要求物业服务企业承担安全民事赔偿责任。

目前法学界对物业服务企业安全赔偿责任性质存在三种观点:侵权说、违约说、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说。笔者比较认同第二种观点, 原因如下。

首先, 全体业主以合同的形式将小区的管理权委托于物业服务企业, 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之间是合同关系。在小区内由于第三人的违法犯罪行为给业主的人身权或财产权造成直接损害, 与物业服务公司提供的安全服务有直接关系, 业主要求物业服务企业赔偿其相应损失的依据应该是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来索赔。同时, 按照《合同法》第107条第1款规定, “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 应当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间的纠纷, 依照法律规定或按照约定解决”。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其次, 在住宅小区内发生违法行为造成业主损失的案件中, 作为物业服务企业违约应仅就物业服务企业怠于履行职责、管理设施出现问题等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而不能将第三人违法犯罪行为给业主造成的全部损失转嫁给物业服务企业。

但是《合同法》和《物业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 对该责任的归责原则过于笼统, 直接导致了对于相同的案例, 不同的法院很可能作出截然不同的判决结果。因此, 进一步确定物业服务企业承担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是确定物业服务企业责任的主要依据。

二、物业服务企业承担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物业服务企业承担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主要反映在《合同法》和《物业管理条例》中, 其中《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 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依据上述规定表明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一是违约行为;二是无免责事由。这一规定在理论界被概括为严格责任原则。目前《合同法》以严格原则又称为无过错原则为普遍, 以过错原则为特别, 过错原则都散见在《合同法》的分则中。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签定的合同应属于《合同法》的调整范围。

与此同时,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36条第2款的规定, “物业服务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 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 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可见, 物业服务企业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有两个方面, 一是有违约行为;二是有损害事实发生, 这项规定与上述《合同法》相关规定无过错原则是一致的, 都是不要求物业服务企业有过错, 只要有违约行为和损害事实发生, 就可以要求物业服务企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这对于物业服务企业显然是不公平, 因此在实践中很多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都按照过错原则来审理, 而从现有的法律、法规看, 又对该过错原则没有详细的论述, 因此导致了在实践中同样的案例有不同的判决结果, 当事人也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

笔者认为, 确定物业服务企业安全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应当以过错推定责任原则为主, 而不适用于严格责任原则和一般过错原则。

1. 过错推定原则

过错推定原则, 是过错责任原则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它是在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前提下, 在某些特殊情形, 直接从损害事实本身推定致害人有过错, 无需受害人举证加以证明, 致害人不能证明自己无过错的, 就应承担民事责任。由于在物业服务企业责任的认定中, 作为法人的物业服务企业不能用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来证明其存在过错, 因此对其过错的认定只能结合当时违约的时间、地点、条件来进行综合评判, 当违约的事实出现以后, 应当由物业服务企业承担举证责任, 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如果物业服务企业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 则应当推定其有过错。因此, 物业服务企业来承担举证责任, 即举证责任的倒置。而业主在诉讼中只要证明违约行为、损害事实和二者的因果关系即可。

2. 采用过错推定原则的原因

首先, 采用过错推定原则为物业服务企业安全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有利于保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从而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一般过错原则是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谁主张, 谁举证”, 业主承担举证责任证明物业服务企业有过错。但物业服务企业相对于其他的民事案件具有其特殊性, 物业服务企业所履行的服务义务是否到位、服务质量是否合格, 往往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够反映出来。对于业主而言, 要证明物业服务企业是否全面履行合同义务、服务质量是否合格, 在举证方面存在困难, 所以, 让业主举证实际上是剥夺业主要求赔偿的权利。这也是近年来在出现这类诉讼案件中往往以业主败诉而告终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应当根据证据规则, 由负有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负担举证责任, 也就是由物业服务企业对自己履行合同约定的进行举证, 必要时法院可以委托相应的中介机构对物业公司的履行情况进行评定。

其次, 物业服务相关的资料通常由物业服务企业进行管理, 物业管理公司应当有足够的证据说明自己的保安监控系统是全面的、充分的、有效的, 如小区是封闭的, 安装了红外监控、电子巡更、周界报警系统, 制定了严格的安全防范制度, 配备了足够的保安人员等。而要求业主证明物业服务企业在这些方面存在瑕疵也是非常困难的。因此, 对于物业服务企业是否存在过错应当采用过错推定原则。

再次, “就个案而言, 严格责任省去了对主观的证明, 可能会有利于诉讼, 但是因实行严格责任原则使胜诉的可能性增强, 诱发诉讼浪潮, 从整个社会看成本是高昂的”。

三、物业服务企业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物业服务企业安全赔偿责任的过错推定归责原则, 决定了物业服务企业安全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1. 有违约行为发生

在现在普遍使用的《物业服务合同》中, 大都笼统规定为“物业服务公司提供24小时保安服务”或者“24小时值班电话”。这种规定很容易引起歧义, 按照字面意思, 业主就认为“24小时”应当是24小时内每1分每1秒都必须提供保安服务。物业服务公司能做到吗?几乎每一个物业服务公司的保安都只是定时巡更、签到, 如每小时两次等等。因此, 在《物业服务合同》中明确物业服务公司的安全防范义务是十分必要的。此外由于刑事犯罪的突发性、隐蔽性以及犯罪手段的智能化、多样化, 即使物业服务公司给予应有的注意和防范, 也不可能完全避免刑事犯罪对业主人身、财产的侵害。这种侵害一旦发生, 只能从物业服务公司“是否尽到合理的谨慎注意义务”来判断是否违约。因此, “是否尽到合理的谨慎注意义务”是判断物业服务企业是否违约的标准。

2. 有损害结果发生

在过错推定原则中, 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是违约人承担违约责任的前提, 但是该损害事实必须是已经发生的, 包括精神损害和物质损害, 且精神损害必须是在侵权责任中才可以提出的请求。因此, 业主必须有证据证明自己有损害结果发生。

3. 违约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损害事实必须与违约行为有直接关系。在物业安全服务纠纷中要证明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业主的人身、财产损失是由第三人造成的, 因此, 业主必须有证据证明第三人之所以能够实施这种侵害行为是与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瑕疵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4. 物业服务企业有过错

如上所述, 这是要求物业服务企业承担责任的一个主要的构成要件, 即根据物业服务企业“是否尽到合理的谨慎注意义务”来追究其法律责任。根据上述的过错推定原则, 适用举证责任倒置, 由物业服务企业提出自己没有过错的证据, 否则, 就按照物业服务企业有过错认定。

参考文献

[1].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 (第9卷) .法律出版社.1998

[2].朱广新.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探究.政法论坛.2008.4

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 篇9

一、《侵权责任法》实施之前的学生伤害事故归责原则

在《侵权责任法》出台之前,法院在审理学生伤害事故的案件时都是适用最高人民法院的两个司法解释,即《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和《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这两个司法解释当中,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当中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即有过错担责任,无过错无责任。

除此之外,教育部于2002年颁布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北京市、上海市等地也陆续出台了中小学人身伤害事故处理条例。但是,这些规范法律效力较低,且在侵权责任的确定、免责事由、赔偿标准等问题上规定不一。

二、《侵权责任法》中的学生伤害事故归责原则

在侵权责任法中,共有三个条款对学生伤害事故加以规定。

1. 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为过错推定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38条规定的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即十周岁以下的学生在学校受到人身伤害的法律责任。该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在以往的法律规定当中,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的归责原则仅仅是过错责任,即只有在受伤害的学生和家长证明学校在事故的发生当中具有过错,学校才承担责任。而在《侵权责任法》中,将其更改为了过错推定责任,即在学生伤害事故发生之后,首先推定学校具有过错,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学校如果希望免责的话,必须提供相应的证据来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否则,就要承担赔偿责任。在这里,学校因为比以前多承担了举证的责任,所以,在学生伤害事故诉讼中胜诉的难度就相应加大了,承担赔偿责任的可能性也就增加了。

2.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学生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39条规定的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即十周岁以上,十八周岁以下学生在学校受到人身伤害的法律责任。该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根据该条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学生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这与以往的法律规定是相同的。在发生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学生的伤害事故之后,受伤害的学生和监护人必须提供相应的证据来证明学校具有过错,否则就不能要求学校承担赔偿责任,除非学校主动承认自己在学生伤害事故当中具有过错。

3. 校外第三人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40条规定了校外第三人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该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人身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在该条当中,归责原则依然为过错责任,即如果学校在第三人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当中具有过错,也应根据自己过错的大小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即在该造成伤害第三人无力全部赔偿或者无法找到该第三人的情况下,如果学校在事故当中没有尽到自己的管理职责,就要由学校根据自己的过错大小继续对受伤害的学生进行赔偿。学校是否尽到管理职责,要根据伤害事故发生时的具体情况判断。例如,学校门卫管理制度欠缺或者门卫管理不善,导致校外人员随意进入学校打伤学生,学校就应根据过错责任原则承担补充赔偿的责任。

三、学校应对学生伤害事故归责原则变化的法律建议

《侵权责任法》与之前有关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法规相比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尤其是十周岁以下学生的伤害事故归责原则与以前截然不同,这样的变化给学校的安全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学校的管理者及教职员工一方面必须认真学习《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切实做好学校的安全预防工作,避免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学校也应当在事故发生后采取妥当的应急处置措施,以避免在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后承担法律责任。

1. 树立良好的证据意识是学校避免在学生伤害事故中承担责任的法律关键

随着过错推定责任原则进入学生伤害事故的归责体系,举证责任对于学校显得更加重要。在《侵权责任法》中,十周岁以下学生发生的伤害事故中,学校承担的是过错推定责任,因此,是否能够拿出充足与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教育与管理没有过错,是直接关系到学校在事故中承担责任与否的法律关键。即使对于十周岁以上学生发生的伤害事故,学校虽然只是承担过错责任,但是掌握充足的证据也是避免学校在事故处理当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关键因素。所以,学校一定要建立证据意识。首先,学校在日常的安全管理当中就应当注意有关档案、资料的收集。例如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学生体检表、学生考勤纪律、学校安全检查纪律、学校安全教育记录等资料,都应当在平时就进行收集,并进行归类整理,以备需要时使用。其次,学校要在事故发生后,利用合法手段及时收集和事故有关的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等证据,以免因为时间原因造成相关证据的灭失。

2.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是学校避免在学生伤害事故中承担责任的根本前提

在《侵权责任法》关于学生事故的三个条款当中,都规定了当学校没有尽到管理职责时,是学校承担赔偿责任的要件之一。为了避免学校因为管理瑕疵而承担责任,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当中,应当以《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为依据,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安全管理体系。首先,学校应当建立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建构由安全组织、安全责任、安全制度、安全检查组成的立体防卫体系,将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几率尽可能降到最低。其次,学校应当建立校园安全应急体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安全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再次,学校应当建立校园安全恢复体系,以保障在学生伤害事故发生之后,学校能够妥善地处理各个方面的善后事宜,尽快恢复学校教学,保障学校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3. 开展系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避免在学生伤害事故中承担责任的基本保障

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 篇10

航次租船又称定程租船简称程租, 是国际货物运输常用的方式之一。在这种租船方式项下, 出租人负责船舶的配员和营运, 向承租人提供符合其需求的运力以便其用于货物运输。航次租船时, 承租人实际上是在向作为出租人的船东或二船东购买或曰雇佣运力, 承租人本身并不参与船舶营运的决策, 故而实际上, 航次租船合同在实践中也被称为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程租合同的相关规定在我国法律中体现在海商法第四章, 而第四章的标题即为海上货物运输合同, 这也恰恰印证了航次租船中出租人作为承运人的地位。

2 责任原则的理论分析和立法现状

2.1 归责原则的理论基础

根据民法学理论, 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分为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 其中无过错责任原则有时又被称为严格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中又包括了过错推定原则。合同中对违约责任的规定是以过错推定责任为主, 辅之以无过错责任原则, 而上述二者可被合并称为严格责任原则。

2.2 程租合同中归责原则的沿革

航次租船合同, 或曰海上货物运输合同虽属合同的范畴, 但其归责原则却与一般的合同不尽相同。历史上, 为了鼓励航运业, 各项公约协定立法等曾在这一特殊领域以规章制度或规范化条款等形式保护船东、承运人利益。但现今形势早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方面航运市场供需不平衡, 金融危机导致航运业滞后过剩;另一方面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 船岸实时沟通成为可能, 而ISM规则也要求船公司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加强与船员的联络, 航运业的安全链早已从船员延伸至岸上公司高层管理机构, 进而使航行过失可能归责于岸上承运人或船东的管理过失。

一般认为, 雇主对外应对雇员的行为负责, 但这一原则在海运业却有例外。航海过失免责作为航运业的惯例, 一方面可以保护承运人利益, 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航运业的发展。所谓将在外, 船舶航行于海上, 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岸上雇主的控制, 尤其是船长拥有很大的决断权, 船舶营运过程中的许多决策由于条件所限并不会反馈到岸上再做决断。让承运人承担脱离其掌控的损失显然对其不公, 故而现有的国际公约中都有关于航海过失免责的规定, 国际惯例也是如此。但若船舶不适航, 则承运人无从免责, 即使这种不适航的造成也是由船员造成。那么以上两种情形区别何在?后者不能免责是因为船舶开航前和开航时尚处于承运人可掌控范畴内, 能掌控却疏于掌控, 造成的损失当然应由其承担。那么我们再看航海过失免责, 当今发达的通讯技术已经足以满足船岸实时交流的需求, 换句话说, 船舶即使是在海上航行时也不会再脱离承运人岸上管理人员的掌控范围, 那么航海过失免责这一原则是不是该适时作出调整了呢?笔者认为这个答案是肯定的。

2.3 我国相关法律实践现状

那么这方面的立法现状又是如何呢?我国《海商法》四十六条规定, “在承运人的责任期间, 货物发生灭失或者损坏, 除本节另有规定外, 承运人应当负赔偿责任。”该条作为承运人责任部分的第一条规定, 从位置上很容易被理解为对该部分的概括性总规定, 而其从字面上看并没有提到任何过错因素, 可以被理解为是采纳了严格责任原则, 与一般合同相同, 故而国内部分学者认为我国海商法中承运人责任的归责原则是严格责任原则。但我们可以发现, 法条中的“本节另有规定”体现在第五十一条中的十二项免责条款中, 其第十二项兜底式概括条款却规定, 有“非由于承运人或者承运人的受雇人、代理人的过失造成的其他原因”的情况下, 承运人可以免责, 基于此项, 国内主流观点认为我国海商法中乃不完全过错责任原则。

2.4 归责原则的国际化衔接

英美在国内适用公约条文时, 均未对条文做出任何调整, 而是以判例法的形式来确定承运人责任的归责原则。纵观整个英美法系判例体系, 其在合同责任上主要采用严格责任, 但在对承运人责任进行考量时, 却参照《海牙/维斯比规则》的相关规定适用过错责任制, 同时将举证责任进行倒置。与英美不同, 大陆法系国家各自将公约条款以国内立法的形式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之后才形成作为断案依据的成文法。以《德国商法典》为例, 其六百零六条规定, “承运人应当以一个审慎承运人所应具有的谨慎进行装货、记载、搬移、处置和卸货。承运人必须承担从接收货物时起, 到交付货物时止货物灭失、损坏的责任, 除非该种灭失或者损害是一个审慎的承运人所无法避免的原因所致。”日本也以类似的方式在其国内法中做出上述规定。从上述规定中我们不难看出, 德日国内立法也体现了过错原则。不同法系的各国立法和司法实践均表明, 当下国际上普遍对承运人采用过错责任制, 我国海商法的相关规定源于《海牙-维斯比规则》, 其本质上难出二致, 虽未如德日一样在立法中予以明确, 并因此引发了国内在此问题上的争议, 但实质上并没有颠覆过错责任制在承运人责任归责原则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却也不难发现我国海商法条文在表述上尚有待进一步完善。

3 货损责任的举证分析

3.1 举证责任的确定

在确定了承运人的归责原则之后, 货损索赔的举证责任也就呼之欲出了。民法学界有“谁主张谁举证”一说, 但这种说法实际上并不确切, 举例来讲, 原告诉请被告赔偿其货物损失是一种主张, 而被告声称其并无责任也是一种主张, 既然双方都有主张, 那么就都负有举证义务, 而举证义务方需要对自身的举证不能承担不利后果;倘若上述情况双方都举证不能, 原告就需要承担其得不到赔偿的不利后果, 而被告则需要承担赔偿的不利后果, 而这显然是矛盾的。实际上, 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方是提出肯定主张和积极抗辩的主体。同样以货损赔偿为例, 货方主张有损害事实发生即为肯定主张, 被告承认了损害事实但同时提出其不应为此损害负责即为积极抗辩。一般认为, 承运人有谨慎、保证船舶适航的义务, 同时有享有免责条款的保护;故而在货损发生的情况下, 货方首先有义务证明确有货损的发生以及货损确实发生在承运人的责任期间;随后承运人欲免除赔偿责任则应证明货损发生的原因属于法定的免责事由之一, 并证明其已经履行了使船舶适航的谨慎处理义务。但若承运人对其主张的自身可免责举证不能, 则推定其应当对货损承担赔偿责任。

3.2 举证责任倒置的理论基础

货损赔偿纠纷虽然理论上系属民事纠纷, 但其诉讼拥有自己的一套程序, 其中举证责任的分布就很不同于一般民事纠纷。这时因为, 在此类纠纷中, 人们对于某些问题的认知往往会受到人们现有知识技术水平的限制, 很难确定行为人实际上是否有过错, 断案时不得不依据过错的推定而不是实践证明。并且, 承运人常常更了解货损发生的经过及详细原因, 由其举证更便利高效。倘若采取传统的民法举证责任分配, 很容易造成形式上公平而实际上不公平, 因为海上货物运输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海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在证据的掌握、占有上的地位并不完全相同, 而且双方当事人与证据的距离、获取证据的能力、经济实力等也有着较大的差距。故而现有的举证制度有利于维护海事诉讼的公正性, 保障海上货物运输也的健康发展。

4 免责事由的实践考量

4.1 学界理论争议

在大部分的条约立法中, 承运人都处于被政策性保护的地位, 但免责事由的存在会不会造成承运人和租船托运方利益的失衡呢?学界对此也有相应的考虑。限制性地适用免责事由, 方能使各方利益都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另外, 当事人双方有时还会在合同中约定一些免责情形, 例如金康合同中就有类似的陈述可供当事人援引使用。但免责与否首先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对合同的整体性进行考虑, 倘若某一合同中对免责情形的约定广泛到使合同已经不能被称为合同的程度, 它就应当被否定。在过分广泛的免责情形约定下, 承运人几乎所有的违约都可以免责, 其合同后果只可能有利益而没有任何风险, 这种合同显然不能被称为合同, 进而其中过分广泛的免责约定理应被归于无效。

4.2 租船人在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实践中海上货物运输, 或曰航次租船时, 当事人往往会套用现有的格式合同, 其中常用的有金康1974和金康1994。但值得注意的是, 许多格式合同中约定并不利于租船方利益的保护。故而托运人需要在签订合同时适当地添加附加条款, 有选择地适用格式合同条款, 尽量避免货损发生后才发现签约中的诸多漏洞。另外, 租约签订时审慎地约定管辖和纠纷解决机制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自身可能遭遇的本不必要的风险。

5 程租出租人责任归类的趋势

在航运业形势较以往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今天, 历史上关于保护承运人利益的诸多规定都有待调整和完善。船货双方的利益将趋于平衡, 向着公平、稳定、高效的方向发展。在此之前, 租船托运的货主在签订航次租船合同时, 应更加谨慎, 注意附加条款的添加, 以适当地限制承运人免责, 保护自身利益。

摘要:国际贸易市场瞬息万变, 配套服务的航运业在潜藏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存在相当的风险。滞期、货损、违约虽非船货双方所乐见却也在所难免, 一旦发生纠纷, 就不得不考量当事方责任如何归责, 举证又如何归属。当前国际条约中不乏相关规定, 但它们都适应已经发生了诸多变化的当下形势吗?又有哪些规定亟待调整和完善呢?本文将从法学的基本理论出发, 结合实践分析航次租船中出租人责任的归责原则、货损索赔纠纷中的举证责任以及它们的发展趋势。

论物权异议登记侵权的归责原则 篇11

在《物权法》颁布以前,关于登记机关因为错误登记而需承担赔偿责任时的归责原则究竟为何的问题,不仅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学术界也未形成通说。但若归纳起来,无论是立法者还是学者,无非都是在应当采取过错责任原则还是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问题上争论不休。主张采取过错责任原则的人认为,只有在登记机关的工作人员因为工作过失而导致登记不当,致使真实权利人受到经济损失时,登记机关才对当事人的直接损失担负赔偿责任。

然而,我国《物权法》第21条第2款给出的结论却是:因登记错误,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登记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就在立法上排除了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正式确立了严格责任即无过错责任在登记领域的原则性地位,登记机关在异议登记过程中的侵权归责问题,自然也要受到该条规定的约束和规范了。笔者认为,我国立法做出这样的选择,有其法理和实践上的双重合理性:第一,登记行为本身是在国家机关的干预下形成的,体现了国家意志的介入,在我国,登记的控制者与实施者同为代表国家的专门机关,这就意味着,登记程序的主动权是由登记机关主导着的:不仅不动产登记簿在登记机关的掌控之中,最终形成的登记簿上也同样盖有国家机关的印章作为权威性的保证。如此重大的权力在握,当然要求同等重要的责任和义务对其进行必要的监控和制约了,而严格责任的力度和效果恰恰正是符合这种需要的最佳选择。第二,在反对和质疑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学说中,一个重要的理由或者说是优虑就是,担心采取了不考虑登记机关的过错的思路后,会对国家财政带来巨大的甚至是难以承受的压力。然而,随着登记机关的求偿权制度被正式引入我国物权法,这个问题己经不成其为问题了。该法第21条第2款规定:登记机构赔偿后,可以向造成登记错误的人追偿。这显然是由代理理论的基本要求决定的: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虽然是登记机关,但在事实上造成此种后果的却是具体办理登记业务的工作人员。因此,登记机关和登记人员之间实际上就是委托与代理的关系。由于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的效用函数不同,信息也不对称,故而,为使代理人的作为有利于委托人,就必须设计出对代理人的奖惩机制。

二、异议申请人侵权的归责原则

毫无疑问,在异议申请人异议侵权的场合下,是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予以归责的。所谓过错责任原则,又称过失责任原则,是指以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充分必要条件,即行为人仅在有过错的情况下,方可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就不承担民事责任。

具体到非权利人的异议侵权情形下,过错责任原则中过错的含义是要相对小于其他适用场合的相同词义的,即此处的过错不能包含过失而仅指过错。过错和过失虽然在客观效果上并无二致,但在行为人的主观心态上却有着重大区别:过错是明知行为具有危害性而仍然为之的侵权动机,表明行为人对于损害后果是持主动追求的积极冲动的;而因过失导致的侵权后果则是完全有违行为人主观愿望的一种额外负担,尽管不能一概以行为人无法预见的意外论处,因为在引起过失的原因中,除了疏忽大意还有过于自信,而后者并未出乎行为人的意料之外,但在过失引导下的侵权行为终因缺少主观恶意,而较在过错指引一下的相同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更小。实施异议侵权行为的非权利人在主观方面显然不是出于过失而是基于过错,所以,在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对其进行归责时,应当首先排除过失的情形。换言之,如果申请人因其主观过失而将异议事项错误登记在了原对象以外的他人名下,从而引起了损害结果的客观发生,我们就不能据此认定其有过错而按照异议侵权行为处理。除此之外,异议侵权人的归责原则均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相关规定,例如,登记名义人在主张异议申请人对自己的合法权利构成侵害并请求其承担民事责任时,必须担负能够证明异议申请人在登记过程中具有主观过错的举证责任,否则,异议申请人就无需为其异议行为负责。当然了,这一切都是以申请人在异议诉讼中的败诉,以及真实权利人反过来追究他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为前提的。

三、异议申请人与登记人员共同侵权的归责原则

上文分别讨论了异议申请人人以及登记机关的异议侵权归责原则,那么,当异议申请人与登记机关工作人员共同侵权时的归责原则又该如何确定呢?从表面上看,由于双方均己拥有了一套相互独立且又互不相同的归责原则,所以,问题似乎可以转化为,究竟是将其中某一类型的归责原则作为规范双方共同侵权的总体准则,还是在此两者以外另立一项规则,或者干脆就将这两种归责原则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混合原则?进而言之,如果就在双方固有的两种归责原则中选取他们共同侵权时的归责标准,则何者为优?如若专门为此设立一条新的归责原则,可有这种符合要求的目标存在?如要制定一个混合原则,则其具体内容和确立依据又当如何设定?对于这些疑问,我国立法没有做出规定,学术界亦未形成定论。

然而,我们稍加分析就会发现,上述疑问的产生完全是混淆了一对基本概念的结果:这里所要讨论的是异议申请人与登记人员共同侵权的归责原则,而非异议申请人与登记机关的共同侵权归责原则。因此,异议申请人与登一记人员在共同侵权的场合下是不存在归责原则上的矛盾冲突的。

产品责任归责原则探析 篇12

一、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的发展进程

(一) 产品责任的理论

在当今各国关于产品责任侵权的立法中, 归责原则主要有严格责任原则、绝对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以及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几种。欧美国家的产品责任法律制度围绕着这两个问题, 经历了大致相同的发展历程。其中, 美国产品责任法的发展处于领先地位, 它在一百多年的产品责任法的发展史中, 经历了三个阶段。

1. 疏忽责任阶段。

疏忽责任是指由于生产商和销售商在产品制造或销售时的疏忽而致使消费者遭受人身或财产的损害, 生产商或销售商应对其疏忽承担的责任。它的确立始于美国著名判例“麦克夫森诉别克汽车案” (Macpherson v.Buick Motor Co, 1916) 。基于过错责任原则, 消费者可以直接向缺陷产品的生产商提起诉讼, 不会因为合同关系的阻拦而不能向生产商索赔。疏忽责任原则突破了传统的以合同关系追究产品责任的理论, 在原告要求被告承担因疏忽而引起的产品责任时, 不必局限双方是合同关系。

2. 违反担保责任阶段。

它是指生产商或销售商由于违反对货物的明示或默示担保, 致使消费者或使用者因产品缺陷而遭受损害, 而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1932年“巴克斯特诉福特汽车公司案”确立了违反担保原则。该案中, 华盛顿法院根据明示担保原则确认被告应承担责任, 而不管其是否有故意的欺诈和陈述上的过失。

3. 严格责任阶段。

1963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最高法院审理的格林曼诉尤宝公司一案中, 泰勒大法官确立了著名的“格林曼规则”:如果一个生产商将产品投放到市场, 知道消费者将不加检查地使用, 后来证明该产品有瑕疵并给他人带来伤害的话, 这个生产商就要承担严格侵权责任。一年半后, 美国《侵权法重述》正式确立了产品责任中的严格责任理论。严格责任指只要产品有缺陷或者具有不合理的危险, 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伤害的, 该产品产销中的各个环节上的人都应负赔偿责任。原告无须指出被告有疏忽, 只要证明产品存在危险或处于不合理的状态、产品的缺陷在投入市场之前就已存在、因该产品的缺陷导致了损害即可。

(二) 归责原则

所谓归责原则, 是指确定责任归属所依据的法律准则, 即确定行为人对其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是否承担民事责任的标准。产品责任法的发展集中反映在归责原则上, 即从过错责任原则逐步向严格责任原则方面发展。这表现在:现代的产品责任法一般都采用严格责任原则, 适用过错推定原则。

我国《民法通则》122条和《产品质量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第153条等现行法律对产品责任归责原则先后作了明确规定。上述规定最先在法律制度层面确立了我国的产品责任归责原则为严格责任原则。《产品质量法》第4l条进一步明确了生产者对缺陷产品承担严格产品责任, 同时明确规定了销售者承担过错责任和连带责任。据此可见, 在产品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中运用严格责任原则有立法的支撑。

二、承担产品责任的条件及其抗辩理由

(一) 承担产品责任的条件

承担产品责任的条件因各种产品责任的理论不同而各不相同。根据我国严格产品责任的有关规定, 生产者、销售者承担产品责任应当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 产品有缺陷。

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 用于销售的产品。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 是指不符合该标准。根据大多数国家的规定, 产品缺陷是指产品存在不合理的危险, 且这种危险在产品离开生产者或销售者之前就已经存在。有些产品看起来比较安全, 如一瓶可乐突然爆裂, 损害了消费者, 那么, 这瓶可乐就具有不合理的危险。有些产品看起来不太安全, 如剃须刀, 倘若在使用剃须刀的时候因为使用不当而刮破脸皮, 那也不能说这就具有不合理危险。因此, 认定不合理危险, 应当考虑产品性质、功能、使用说明书、警示等, 按合理的要求使用产品、按产品提供时的标准判定产品的安全性等情况, 如果产品不能提供人们有权期望得到的安全, 便具有不合理危险。我国产品责任法律制度中并没有对产品缺陷作明确的分类, 但一般认为分为四种:制造缺陷、设计缺陷、警示缺陷和开发缺陷。

2. 有损害事实存在。

这是指产品因缺陷造成了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的损害。产品责任必须以受害者遭受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为前提, 没有这种实际的伤害或损失事实存在, 就不属于产品责任法的调整范围。如果产品有缺陷, 但并未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害, 或者仅造成缺陷产品本身的损害, 就不构成产品责任;在这种情况下, 生产者或销售者仅按法律承担产品瑕疵担保责任, 即承担修理、更换、退货或者赔偿损失的责任。

3. 产品缺陷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一般来说, 产品缺陷与损害结果之间必须存在一种合乎逻辑的内在联系, 即直接因果关系或近因。有学者提出, 只强调近因对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不利。因此, 消费者只需证明产品的缺陷是使其受到损害或损失的原因, 而无需证明产品的缺陷是其也就是说损害的结果是由产品缺陷直接导致的。还有学者认为在产品责任事故中, 损害后果的发生往往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因此, 必须确定产品缺陷是引起损害后果的唯一原因或直接原因, 产品责任才能成立, 生产者或销售者才承担责任。对此争议, 笔者赞成第2种观点, 因为产品责任本身就适用严格责任原则, 对生产者和销售者承担责任的要求比较严苛, 所以, 在他们承担较大责任的情况下, 承担的条件相对来说也应当是严格的。

(二) 抗辩理由

对于原告的控诉, 被告有权依法抗辩, 以排除或减轻其产品责任。各国有关抗辩理由的规定主要有:

1. 未将产品投入流通。

生产者、销售者只需证明其未将有关产品投入流通, 则对非经商业渠道进入使用和消费领域的有关产品造成的损害结果不负责任。此外, 出于非商业目的提供产品, 如赠品, 通常提供者也承担产品责任。

2. 产品投入流通时不存在缺陷。

生产者、销售者如果能证明造成损害结果的产品在离开其控制投入流通时, 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 则不负产品责任。但是, 如果产品的缺陷是在运输或仓储过程中因运输者或仓储者的过错造使产品造成缺陷, 生产者、销售者仍须承担责任, 但生产者、销售者赔偿后, 有权向运输者或仓储者等第三人追偿。

3. 不能发现的潜在危险。

生产者如果能证明其在产品投入商业流通时, 由于当时的科技水平或工艺水平所限而未能察觉该产品的潜在危险, 即所谓的设计、开发风险, 生产者可对此种产品缺陷所引起的损害不负责任。

4. 受害人自身的过错。

由于受害人自己的过错, 如擅自改变产品的结构、性能等, 生产者、销售者不负责任。受害人对产品损害的发生有部分责任的, 即共同过错, 可视其责任的大小而相应减轻生产者、销售者的责任。此外, 对于受害人甘愿冒险, 在产品危险性显而易见的情况下, 受害者仍然冒险使用该产品, 因而造成损害结果的发生, 除一些极端情况外, 通常以共同过错原则处理。

5. 超过法定期限。

消费者应当在法定期限内使用产品, 超过法定期限, 则丧失索赔权。如《关于造成人身伤害与死亡的产品责任欧洲公约》规定, 生产者承担产品责任的时效为10年, 自生产者将造成损害的产品投入流通之日起10年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超过这个期限, 生产者就没有承担产品责任的义务。

我国《产品质量法》对缺陷产品的抗辩理由作了明确规定。《产品质量法》第41条第2款、《民法通则》第132条以及最高院的《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2条都为免责提供了法律依据。从我国的立法意图上看, 随着经济发展, 立法也倾向于适用严格责任原则。

三、产品责任中的举证责任

产品责任的三个构成要件均需原告负责举证。原告虽然不需要就被告存在疏忽举证, 但是原告仍负有其他举证责任。一般认为, 原告要举证证明产品存在缺陷和证明缺陷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较为困难。所以, 产品严格责任不是发生损害结果即产生赔偿责任的绝对责任。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法律规定原告只要证明被告违反了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该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即可认定存在缺陷。《产品质量法》关于生产者、销售者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的规定, 以及《标准化法》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等, 都有这类法定缺陷标准的规定。此外, 采用缺陷推定和因果关系推定, 也是完善严格责任原则、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必然要求。根据缺陷推定, 原告只需证明按照通常使用的方法使用某产品而发生了损害, 这种损害通常不可能因这种使用发生, 就可推定产品存在缺陷。被告如要推翻这种推定, 必须举出反证。根据因果关系推定, 原告只需证明正是在使用有缺陷产品的情况下发生了损害结果, 并且在通常情况下使用有此种缺陷的产品同样会发生这种损害, 就可推定存在因果关系。

试举一例, 一对夫妇为两岁孩子购买奶粉, 小孩食用后营养不良、发育迟缓, 经调查, 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在此案中, 小孩父母需要就因果关系进行举证, 但在产品缺陷造成的损害中, 因为奶粉的成分较为复杂, 制作工艺特殊, 要其承担证明责任过于严苛, 而奶粉的生产者或销售者相对来说更有能力对此进行分析, 举证对其来说更为容易。而小孩及其父母作为受害者, 只需证明奶粉存在缺陷, 即不符合国家标准, 就可以推断因果关系成立, 生产者或销售者就应承担赔偿责任。

四、结语

产品责任事关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明晰产品责任的基本理论, 是解决产品责任问题的前提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有效解决缺陷产品纠纷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公民权益的维护乃至法的价值的实现都至关重要, 我们应当予以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李昌麒著.《经济法学》[M].法律出版社, 2007

[2]高圣平.《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研究——以〈侵权责任法〉第41条、第42条和第43条为分析对象》[J].法学杂志, 2010.6

[3]李亚虹著.《美国侵权法》[M].法律出版社, 1999

[4]张为华著.《美国消费者保护法》[M].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

[5]马洪著.《经济法概论 (第三版) 》[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上一篇:股东类型下一篇:HIS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