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技术(精选7篇)
鼻内镜技术 篇1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急诊之一[1]。鼻出血由于原因不同其表现各异, 多数鼻出血为单侧, 也可为双侧, 可间歇反复出血, 亦可呈持续性, 出血量多少不一, 轻者涕中带血, 重者长流不止, 可达数十毫升、数百毫升, 甚至出现失血性休克, 反复出血则可能引发贫血。多数出血量少的患者可自止, 或简单自行处理后缓解[2], 少数出血量大的则须医院就诊、治疗。目前随着鼻内镜手术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为鼻出血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个先进和准确的技术手段。借助鼻内镜易于明确鼻腔各部位的活动性出血点, 特别是鼻腔后部的出血;同时在直视观察下通过鼻腔局域性填塞、激光、微波、高频电凝等手段完成止血治疗, 损伤小, 患者痛苦少, 止血准确且迅速, 效果良好[3]。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我科从1996年6月份至1999年6月份使用额镜及前鼻镜检查, 鼻腔填塞止血结合全身对症处理的住院鼻出血患者125例, 男72例, 女53例, 年龄11~75岁, 平均56岁;2008年6月份至2011年6月份使用鼻内镜检查、鼻腔填塞、电凝止血及全身治疗的住院鼻出血患者159例, 男87例, 女72例, 年龄9~83岁, 平均61岁。
1.2 方法
比较1996年6月至1999年6月使用前鼻镜及额镜检查125例鼻出血患者出血部位与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使用鼻内镜检查159例鼻出血患者出血部位的情况。其治疗方法:1996年6月至1999年6月采用直视下填塞凡士林纱条、手术室电凝止血、后鼻孔填塞自制纱球等方法, 结合镇静、静脉补液、抗感染、止血药物、抗休克等全身治疗;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均在鼻内镜下操作, 先用吸引器吸除总鼻道内的血液及血凝块, 初步判断出血部位。然后再在总鼻道内置1%地卡因肾上腺素棉片, 充分麻醉收缩鼻腔黏膜。鼻内镜观察残留血凝块附着部位, 轻轻吸除残留的血凝块, 观察是否有活动性出血或渗血。如处于出血状态, 可沿出血方向边吸血边寻找, 必要时可结合中下鼻甲骨折移位, 明确出血部位后, 再予以地卡因肾上腺素棉片收缩止血。若在出血间歇期, 可根据血凝块潴留位置判断可能出血部位, 对可疑部位可用吸引管触探寻找出血点, 触探到出血点时常有活动性出血, 如仅是渗血则不一定是该处出血, 特别是填塞过的鼻腔。明确出血部位后可采用高分子膨胀海绵填塞或电凝止血。如表1。
2结果
分析上表, 1996年6月至1999年6月住院鼻出血患者125例中, 部位不明确的42例, 占总数的33.6%, 这些病例全部行后鼻孔填塞;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住院鼻出血患者159例中, 全部明确出血位置, 仅有3例行后鼻孔填塞, 占全部病例的1.88%。在使用前鼻镜及额镜检查鼻出血部位时, 由于鼻腔狭小, 外侧壁结构复杂、隐蔽或常伴有鼻中隔偏曲、中下鼻甲肥大等病理改变, 出血部位不易发现, 所以出血部位只能简单的划分为:Little区、鼻-鼻咽静脉丛及不明部位。本组中治疗上, 除Little区因其解剖位置关系, 易于直视下操作, 可采用局部填塞止血结合全身治疗;而对于鼻-鼻咽静脉丛及不明部位出血, 由于当时设备较落后, 则更多的是经验性治疗或后鼻孔填塞止血, 这种治疗方式粗暴、简单、创伤大, 在增加患者痛苦的同时, 也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广泛使用, 因其具有自带光源、直视操作、无视野盲区等优点, 便于观察到嗅裂区、中下鼻道后端及中隔后端、鼻咽部, 能准确地找到出血部位, 使我们对鼻出血部位的分类更加详细, 并且发现鼻出血好发部位以往多认为来源于Little区及鼻-鼻咽静脉丛, 这种沿用已久的观念实际上并非正确, 潘军燕等[3]认为鼻内窥镜检查确定的发生鼻出血部位依次为:Little区、下鼻道顶部、嗅裂区、后鼻孔缘及鼻底部后段。因此, 使鼻腔填塞、电凝止血等做到有的放矢, 有效止血, 大大减少了后鼻孔填塞的应用,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减低了鼻出血治疗的并发症。
从我科使用前鼻镜及额镜检查鼻出血部位与使用鼻内镜检查鼻出血部位的比较得出:鼻内镜检查可明确具体鼻出血位置, 在鼻内镜引导下止血效果明显, 减轻了患者痛苦, 减少了并发症, 大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所以, 鼻内镜下检查及治疗鼻出血有明显的优势。
3讨论
鼻出血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诊, 原因多种, 包括全身性和局部性原因, 在临床处理过程中关键在于迅速找到出血部位和给予正确、有效的止血措施。对于鼻腔前端可视性出血, 处理相对容易, 但对于鼻腔深部出血, 由于出血部位隐蔽、不易发现, 是鼻腔止血不准确甚至是无效止血, 导致部分患者反复出血, 造成心理、生理方面的创伤。鼻内镜具有创伤小, 照明好, 亮度强, 视角大, 基本没有盲区, 分辨率高等优点[4], 避免了由于鼻腔呈深洞状, 使用传统额镜照明、前鼻镜检查不易发现深部出血部位的局限, 并在其引导下有效止血, 减少了患者住院时间及经济负担。所以, 在鼻内镜下检查和治疗鼻出血有明显的优势。
摘要:目的 探讨鼻内镜技术在明确鼻出血部位中的优势。方法 回顾我科1996~1999年与2008~2011年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使用前鼻镜及额镜检查出血部位, 分类简单, 使用鼻内镜检查鼻出血部位, 具体化, 且治疗中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减少了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技术在诊疗鼻出血时占有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鼻内镜技术,鼻出血,优势
参考文献
[1]任俊宏.左鼻腔出血多于右鼻腔出血的原因探讨.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3, 11 (5) :96.
[2]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孔维佳主编, 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304-305.
[3]潘军燕, 杨雪明.鼻出血好发部位及意义.临床医学, 2008, 23 (9) :46-47.
[4]王荣光, 许庚, 郭宝煌.鼻内窥镜手术图解.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1998:25-25.
鼻内镜技术 篇2
关键词:鼻内镜技术,并发症,护理
鼻内镜手术是通过小型多角度的纤维内镜直接观察病变部位并进行手术操作, 或通过微型摄像机将所见图像显示在电视光屏上并记录下来供分析或示教, 其优点是手术程序简化及创伤小、良好保存鼻腔生理功能、复发率低等[1], 临床广泛应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疾病, 尤其以慢性鼻-鼻窦炎为主, 因其对耳鼻咽喉各处及气管、支气管、肺及消化道的生理功能均造成不良影响[1]。鼻内镜手术因其可以最大限度保留鼻腔、鼻窦的正常黏膜和结构, 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 促进术区黏膜愈合与功能恢复, 受到广大医生和病人欢迎[2]。
1 鼻内镜技术发展
现代鼻内镜外科起源于欧洲[3], 伴随着20世纪50年代Hopkins将杆状透镜和冷光源系统应用于内镜, 鼻用硬性内镜于1966年诞生。奥地利Messerklinger于1966年和1967年发表论文描述了应用鼻内镜观察鼻腔鼻窦黏膜的生理、病理变化及局部炎症的传播方式, 并于1975年出版了鼻内镜外科领域的第一部专著《鼻内镜检查》, 开启了鼻内镜外科的大门。
鼻内镜及其相关设备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 最初应用于鼻腔、鼻窦疾病的检查和诊断。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应用于临床手术治疗鼻腔和鼻窦疾病, 逐步拓展到鼻眼相关疾病和鼻颅底相关疾病。诊疗范围从最初的慢性炎症疾病, 逐步拓展到外伤性疾病、先天性疾病以及良性和恶性肿瘤。经过近20年的探索、普及与提高, 鼻内镜技术已成长为鼻科学最重要的分支学科[4]。
外科治疗中对保留鼻腔、鼻窦基本结构, 维系功能, 达到消除临床症状为目的, 即:“结构-功能-症状”辩证理念的认识也逐步趋于一致[5], 推动鼻内镜外科技术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鼻内镜技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内镜鼻窦手术 (endoscopy sinus surgery, ESS) 阶段:1972年Draf最先开展内镜下鼻窦手术。最早系统阐述ESS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是奥地利学者Messerklinger, 奠定了ESS的理论基础, 国内学者称之为“内镜鼻窦手术”[6,7]。第二阶段为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 (functional endoscopy sinus surgery, FESS) 阶段:1986年, Kennedy等[8,9]继承和发展了上述观点, 先后提出并完善了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的概念。从ESS到FESS的进步, 基于对鼻腔鼻窦慢性炎性疾病病理生理学的深入研究。第三阶段为鼻内镜外科技术 (nasal endoscopy surgery, NES) 阶段:随着临床辅助技术的完善, 鼻内镜手术规范不断延伸到鼻咽、鼻眼相关、前颅底、头颈肿瘤的外科治疗中[10]。自1991年起, 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以鼻内镜下全组鼻窦开放术、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鼻内镜下垂体腺瘤和鼻咽血管纤维瘤切除术等为代表的十余种新术式, 展示着现代鼻内镜外科技术的进步[11]。
2 鼻内镜手术并发症及干预对策
2.1 出血
术中及术后出血是筛窦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一般为筛前动脉、筛后动脉及鼻后端的蝶腭动脉出血。由于筛前动脉、筛后动脉在筛顶骨管的管壁菲薄或先天缺损, 术中撕扯很容易损伤此动脉。术中发现动脉搏动性出血时, 应立即以肾上腺素纱条压迫局部出血, 有条件者可用电凝或激光止血。对多次手术后复发的病人, 主张采用全身麻醉、控制性低血压下手术[12]。术后指导病人避免咳嗽、擤鼻、打喷嚏及剧烈活动, 避免花粉刺激, 以免填塞物脱出引起鼻腔大出血, 讲解抑制打喷嚏的方法, 必要时服用抗过敏药物。
2.2 眼部并发症
随着鼻内镜技术应用的手术范围扩大, 手术适应证的放宽, 对过去不敢涉及的危险区域 (如蝶窦外侧壁区域、眶尖、眶内、颅底和颅内) 病变的处理, 增加了手术并发症发生的机会, 其中眼部并发症发生率最高, 也最为严重[13,14,15]。
2.2.1 眶纸样板损伤
眶纸样板损伤是鼻内镜手术最常见也最轻微的并发症, 其发生率在1.8%~2.1%[13,16]。损伤后的常见临床表现是眶周青紫、淤血 (熊猫眼) ;如有擤鼻动作, 可能会出现眶内积气;如有眶筋膜损伤, 眶脂肪脱出。此类损伤不必特殊处理, 术后注意用足量抗生素, 禁止擤鼻涕, 1周内不要行鼻腔冲洗, 术后早期冷敷。严重眶纸样板损伤会导致眶内出血, 当动脉受到损伤时, 出血迅速, 导致眶内血肿, 称眶内急性出血。症状较严重、发展迅速, 表现为眼球疼痛、眶周青紫、视力急剧下降、眼球突出、眶内压迅速增高, 眼球运动障碍等。临床医生可根据瞳孔大小、眼球突出度、眼压、眼底视动脉搏动等进行评估, 如眶内压增高明显, 眼球突出和视力急剧下降需要紧急处理, 包括外眦切开术、眶减压术尤其是眶尖减压术, 甚至视神经减压术。
2.2.2 泪道损伤
临床上泪道损伤的发生率为0.3%~1.7%[16], 常见原因包括: (1) 下鼻道开窗位置过于向后、向上, 容易损伤鼻泪管开口; (2) 上颌窦自然口前缘距离鼻泪管后缘的距离为5mm~10mm, 扩大上颌窦口时用反咬钳向前、向下开放时可能损伤鼻泪管; (3) 钩突中部附着在泪骨上, 如果用咬骨钳过度咬除钩突中部附着部位骨质, 尤其是泪囊内侧壁骨质菲薄时, 可能损伤泪囊。发生这一情况, 可适当扩大泪囊内侧壁, 术后定期泪道冲洗。如果出现溢泪和慢性泪囊炎, 经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孔术是解决这一并发症的最重要的途径[17]。
2.2.3 眼球运动障碍
鼻内镜术后眼球运动障碍主要为眼外肌损伤, 必须进行眼球运动、眼眶CT和磁共振成像 (MRI) 检查以判断损伤原因。直接损伤多为眼球运动障碍的最主要因素, 表现为眼球运动时疼痛、复视, 眼球外斜、向内侧运动障碍。眼球运动障碍的处理比较困难, 早期全身应用类固醇激素可减轻损伤附近可能发生的粘连和疤痕。早期损伤后局部出血, 组织标志不清, 肌肉处于肿胀状态, 不适合手术, 保守治疗3个月~6个月后病情无好转, 可考虑眼外肌矫正术[17]。
2.2.4 眼神经损伤
一部分人的视神经呈管型或半管型暴露在鼻窦腔内, 甚至一部分人 (4%) 出现视神经管内侧壁的缺损。视神经损伤的原因包括: (1) 手术中直接损伤视神经; (2) 手术造成眶内严重出血, 血肿压迫视神经引起视神经损伤; (3) 手术造成的眼部缺血性损害引起视神经损伤。
2.3 术腔粘连闭塞
主要为下鼻甲与鼻中隔的粘连以及中鼻甲外侧壁的粘连, 导致术腔闭塞。粘连最易发生于术后2周~8周。手术损伤及病变黏膜处理不当、手术中黏膜撕脱过多、术后残留组织增生或疤痕化, 均易引起术腔封闭。因此, 术中注意动作轻柔, 妥善决定黏膜的取舍, 正确处理肥大或气化的中鼻甲;另外要加强术后随访的处理, 定期清理术腔和用药, 以提高手术成功率[12]。
2.4 鼻中隔穿孔
主要发生于伴有鼻中隔偏曲同时行矫正手术的病人, 主要症状有:鼻腔干燥、结痂, 穿孔边缘出血, 大穿孔干扰正常层流可出现鼻阻塞, 前端小穿孔可出现哮鸣音, 并发软骨炎可出现疼痛等。发生鼻中隔穿孔后可采用手术方法修补。
2.5 阻塞性头痛
鼻内镜手术可致鼻黏膜肿胀、鼻腔填塞物压迫鼻睫神经或阻塞鼻窦开口而引起阻塞性头痛并伴随失眠、眼睛流泪、口咽干燥等症状[18,19]。出现阻塞性头痛病人, 可给予冰袋冷敷鼻部, 教会家属穴位按压止痛法[20], 如按压人中穴或掐鼻翼跟部的迎香穴, 或听轻音乐[21,22]以舒缓心情, 必要时服用止痛药及促眠药。
鼻内镜技术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86例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3例。观察组中男23例, 女20例, 年龄16~66岁, 病程3个月~3年;囊肿直径最小为4.1 mm, 最大为34.0 mm, 平均直径23.2 mm;囊肿部位:26例患者为单侧, 17例患者为双侧;24例为单纯上颌窦囊肿, 19例合并慢性鼻窦炎;对照组中男25例, 女18例, 年龄18~68岁, 病程4个月~4年;囊肿直径最小为4.0 mm, 最大为33.0 mm, 平均直径22.9 mm;囊肿部位:27例为单侧, 16例为双侧;22例为单纯上颌窦囊肿, 21例合并慢性鼻窦炎;两组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面颊部压迫感、眩晕、牙痛、反复鼻腔淡黄色溢液、偏头痛等症状;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给予鼻内镜联合纤维喉镜上颌窦囊肿摘除术治疗。利用20 ml浓度为1%的地卡因与肾上腺素进行局部麻醉, 麻醉后对患者行鼻内镜检查, 从而明确患者上颌窦内囊肿的部位, 然后利用上颌窦双匙钳将囊壁钳夹取出, 并利用吸引器对上颌窦内的囊液进行吸除, 然后将鼻内镜取出, 将纤维喉镜置入鼻腔中, 置入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 将纤维喉镜自头端通过上颌窦开口进入上颌窦, 认真观察是否有囊壁残留现象发生, 若发现残留囊壁应及时将其取出;同时还要认真观察患者是否有活动性出血点发生, 若发现活动性出血点则要及时给予其针对性的处理。手术完成后经鼻内镜对鼻腔进行填塞, 手术结束后48 h将鼻腔内的填塞物取出。
1.2.2 对照组
给予单纯鼻内镜上颌窦囊肿摘除术治疗。利用20 ml浓度为1%的地卡因与肾上腺素进行局部麻醉, 麻醉后利用鼻内镜对患者进行检查, 从而明确患者上颌窦内囊肿的部位, 然后在鼻内镜数字显像系统直视下利用上颌窦双匙钳将囊壁钳夹取出, 并利用吸引器对上颌窦内的囊液进行吸除, 手术完成后经鼻内镜对鼻腔进行填塞, 手术结束后48 h将鼻腔内的填塞物取出。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
1.3 疗效判定[1]
治愈:患者囊肿完全切除, 且患者流涕、头疼等临床症状彻底消失;好转:患者囊肿组织残留率<50%, 且患者流涕、头疼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无效:患者囊肿组织残留率≥50%, 且患者流涕、头疼等临床症状无显著改善。复发:患者窦腔内囊肿形成。治疗总有效率= (治愈+好转)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复发率对比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4.65%, 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1.63%, 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具体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上颌窦囊肿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上颌窦肿瘤, 该病具有发生较为缓慢, 早期通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然而随着囊肿的增加则极易导致患者出现面颊部胀满感、头痛、压痛等症状。传统的鼻内镜下术式及唇龈沟术式虽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简便等优点, 然而该治疗方式需要凿开上颌窦, 且需切开唇龈沟, 往往会对患者的面部造成较大的伤害, 极易导致患者出现面部麻木、鼻腔感染、肿胀等并发症[2]。
鼻内镜上颌窦囊肿摘除术可准确的对患者的上颌窦囊肿进行定位, 且具有手术创伤小, 患者术后恢复快等多种优点, 同时该手术方式还有效的对患者的鼻窦骨质及粘膜组织进行保留, 从而有效的保留了患者正常的鼻窦功能[3]。因此该手术方式逐渐得到医生及患者的认可。然而该手术有许多不足之处, 比如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填塞物取出后出血、牙龈瘘管、鼻面部麻木、鼻泪管损伤、鼻窦腔骨质增生、上颌窦脓肿等并发症, 严重时甚至会对患者的上颌窦正常功能产生影响。为了防止损伤鼻泪管而经尖牙窝或鼻道开窗的方式进行治疗, 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创伤, 极易导致患者出现上牙麻木、面颊部麻木等现象。因此, 临床上仍需探讨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综上所述, 鼻内镜联合纤维喉镜上颌窦囊肿摘除术治疗上颌窦囊肿可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应用。
关键词:鼻内镜,纤维喉镜,上颌窦囊肿
参考文献
[1]张波.鼻内镜下两种手术径路治疗上颌窦囊肿80例临床分析.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2, 8 (9) :189.
[2]陈爱平.鼻内镜下鼻道双钻孔上颌窦囊肿吸切术36例报告.山东医药, 2011, 8 (14) :198
鼻内镜技术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86例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就诊的上颌窦囊肿患者, 其中男45例, 女41例, 年龄最小16岁, 最大66岁, 平均年龄43.2岁, 病程最短3个月, 最长3年, 平均病程1.3年;囊肿直径4.1~34.0 mm, 平均直径23.1 mm;囊肿部位单侧53例, 双侧33例;单纯上颌窦囊肿46例, 合并慢性鼻窦炎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仪器设备
本次研究中使用的鼻内镜系统是由德国生产的STORZ鼻内镜与动力系统, 使用的纤维喉镜是由日本生产的OLYMPUS系统。
1.2.2 手术方法
观察组患者开展鼻内镜联合纤维喉镜手术治疗, 对患者展开局部麻醉, 麻醉药物选用20 ml 1%的地卡因和肾上腺素, 局部麻醉后实施鼻内镜检查, 确定患者上颌内囊肿的具体位置, 确定位置后采用上颌窦双匙钳钳取囊壁, 同时用吸引器彻底吸除上颌窦内的囊液, 吸除干净后取出鼻内镜, 然后在患者鼻腔内置入纤维喉镜, 置入纤维喉镜时应对周围组织进行保护, 以防对其造成损伤;然后利用纤维喉镜观察患者囊壁情况, 明确是否有囊壁残留, 若有囊壁残留则应及时取出残留囊壁;另外应观察患者有无活动性出血现象发生, 若有出血现象发生应及时展开止血治疗。术后通过鼻内镜填塞鼻腔, 术后48 h取出鼻腔填塞物。
对照组患者仅开展鼻内镜上颌窦囊肿摘除术治疗, 本组患者麻醉方式与观察组相同, 局部麻醉后实施鼻内镜检查, 确定患者上颌内囊肿的具体位置, 明确病灶部位后于鼻内镜数字显像系统下采用上颌窦双匙钳钳取囊壁, 同时用吸引器彻底吸除上颌窦内的囊液, 术后通过鼻内镜填塞鼻腔, 术后48 h取出鼻腔填塞物。
1.3 观察指标
采用不同方式对86例上颌窦囊肿患者展开治疗, 并对不同治疗方式在该病中的临床总有效率、患者复发情况及并发症情况展开比较。
1.4 判定标准[1]
治愈:治疗后囊肿无残留, 彻底被切除, 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好转:治疗后患者囊肿大部分被切除, 残留部分不到1/2, 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囊肿有大量残留, 切除部分不超过1/2, 且患者临床症状无好转。复发:治疗后再次形成窦腔内囊肿。总有效率= (治愈+好转)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上颌窦囊肿为临床常见病, 病情发展缓慢, 病情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 但随着病情发展及囊肿增多, 患者可产生面颊部胀满感、压痛、头痛等不适现象,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2]。因此, 必须要及时给予其针对性的治疗。以往多采用鼻内镜下术式及唇龈沟术式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 其因具有操作简单、术野清晰等优势而得到认可, 但其也存在有些许不足之处, 比如术中需将患者上颌窦打开, 并要切开患者唇龈沟, 创伤性较大, 不仅会给患者造成生理上的痛苦, 易引起面部麻醉、肿胀、鼻腔感染等症状, 而且还会给患者心理造成极大的影响, 容易让患者产生紧张感及恐惧感[3]。所以, 为减轻患者痛苦, 提高上颌窦囊肿的治疗效果, 临床上仍需探寻更安全的操作方式。
目前, 临床上逐渐在上颌窦囊肿中开展鼻内镜上颌窦囊肿摘除术治疗, 该手术方式在确定病灶部位方面的价值较高, 且该术式相对于以往手术方式而言还具有多种优势, 比如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患者恢复时间短等;而且对上颌窦囊肿患者开展鼻内镜上颌窦囊肿摘除术治疗还可在最大范围内保留患者鼻窦骨质及黏膜组织, 进而可对患者的鼻窦功能进行保留[4]。基于上述优点, 该手术方式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但该术式也未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 其在治疗过程中也有不甚完美的地方, 比如其在治疗期间极易导致牙龈瘘管、出血、鼻面部麻木等现象发生, 甚至会损伤患者正常的上颌窦功能[5]。另外, 虽然在鼻内镜作用下可有效的对上颌窦后外侧壁上的囊肿进行切除, 然而由于受到主治医生视角、设备弯曲角度等因素的限制, 鼻内镜往往难以有效的对上颌窦内下壁的囊肿进行切除。此外, 在鼻内镜作用下若上颌窦口开放不当则极易导致患者出现鼻泪管损伤现象[6]。因此, 为避免对患者鼻泪管造成损伤, 临床上通常采用经尖牙窝或鼻道开窗方式治疗, 使得手术创伤增加, 进而可使患者发生上牙麻木、面颊部麻木的几率增大。
目前, 临床上逐渐在应用鼻内镜治疗上颌窦囊肿的同时联合使用纤维喉镜。纤维喉镜属于光纤设备的一种, 临床上通常将其应用于喉部良性肿瘤、声带息肉、囊肿、小结等咽喉疾病的检查与治疗中。在显微镜显象技术的作用下可有效地对病灶部位进行放大[7]。同时因为纤维喉镜较为柔软, 管腔较小、直径相对较小, 且能够弯曲, 可有效的对视角进行调节, 因此, 其通常不会对解剖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此外, 该设备具有较高的光亮度, 可准确的对囊肿进行定位, 并且可有效的对隐蔽部位的细微病变进行观察和处理[8]。因此, 合理的对鼻内镜及纤维喉镜进行联合使用可有效的对鼻内镜治疗上颌窦囊肿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 从而可彻底将囊肿摘除。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展开鼻内镜联合纤维喉镜上颌窦囊肿摘除术治疗后其总有效率、复发情况及并发症情况均显著优于采用单纯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对照组 (P<0.05) 。表明在上颌窦囊肿患者中开展鼻内镜联合纤维喉镜上颌窦囊肿摘除术治疗效果显著, 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单纯鼻内镜手术与鼻内镜联合纤维喉镜上颌窦囊肿摘除术在上颌窦囊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6例上颌窦囊肿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3例, 对照组给予单纯鼻内镜上颌窦囊肿摘除术, 观察组给予鼻内镜联合纤维喉镜上颌窦囊肿摘除术, 对两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7.67%、4.65%、6.98%,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05%、11.63%、16.28%,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上颌窦囊肿患者中开展鼻内镜联合纤维喉镜上颌窦囊肿摘除术治疗效果显著, 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关键词:鼻内镜,纤维喉镜,上颌窦囊肿
参考文献
[1]张波, 许昱.鼻内镜下两种手术径路治疗上颌窦囊肿80例临床分析.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2, 8 (9) :189-190.
[2]陈爱平, 王彬, 宋桂珍.鼻内镜下鼻道双钻孔上颌窦囊肿吸切术36例报告.山东医药, 2011, 8 (14) :198-199.
[3]杨光东, 凌丹, 庹红莲.上颌窦前壁开窗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单纯上颌窦囊肿27例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0, 5 (2) :223-224.
[4]郭光良, 叶星, 王晓宇, 等.鼻腔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并上颌窦囊肿1例.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1, 25 (9) :430.
[5]李萍, 王海涛, 程金章, 等.内镜辅助经下鼻道黏膜瓣开窗术治疗上颌窦囊肿.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3, 27 (20) :1156-1157.
[6]周健, 张磊, 邹嘉平.鼻内镜下电凝吸引器治疗上颌窦囊肿.江苏医药, 2013, 39 (9) :1102.
[7]沈敏, 万俐佳, 姜义道.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和影响因素分析.重庆医学, 2014, 43 (22) :2929-2931.
鼻内镜技术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实验研究病例为我院2012年1~12月间收治的以鼻阻塞为主诉的患者168例, 所有患者均有持续性鼻塞、脓性鼻涕、头昏头痛、嗅觉减退以及间歇性头痛等临床症状, 所有患者术前均常规行前鼻镜检查, 均符合鼻窦内镜手术标准, 均相关手术禁忌证。鼻内镜组84例患者中男45例, 女39例, 年龄11~81岁, 平均 (49.98±5.43) 岁, 病程1.3个月~21年, 平均 (19.97±8.78) 个月, 鼻中隔偏曲且合并慢性鼻炎29例, 鼻窦炎且合并鼻息肉27例, 慢性及肥厚性鼻炎28例。对照组84例患者中男47例, 女37例, 年龄10~72岁, 平均 (49.59±6.46) 岁, 病程2个月~13年, 平均 (18.73±9.52) 个月, 鼻中隔偏曲合并慢性鼻炎33例, 鼻窦炎合并鼻息肉26例, 慢性肥厚性鼻炎2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 病情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 (P>0.05) , 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检查, 术前给予常规检测和准备工作, 口服抗生素、糖皮质激素3 d, 并辅以糖皮质激素喷鼻。对照组患者行开放性手术治疗;鼻内镜组患者行鼻内镜术进行治疗[3], 手术均在应用Olympus鼻内镜和3CCD摄像系统辅助下进行。63例患者应用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加局部浸润麻醉, 并应用l%浓度的丁卡因肾上腺素棉片进行表面麻醉[2], 在充分麻醉及收敛鼻腔鼻道的黏膜后, 再应用2%浓度的利多卡因添加适当的肾上腺素, 并对患者的鼻丘、钩突基部、蝶腭孔、中鼻甲后部、中鼻道黏膜下、中鼻甲外侧缘以及上颌窦自然开口的周围进行浸润性麻醉。21例患者应用气管插管联合静吸复合全麻。所有患者均依据术前的鼻声反射定位引发鼻阻塞的部位和与前鼻孔的距离, 同时结合鼻内镜的实际图像实施手术干预, 对因鼻中隔偏曲影响鼻通气患者行鼻中隔矫正术;对下鼻甲肥大的患者, 则行下鼻甲部分切除、下鼻甲骨折外移或者下鼻甲骨黏膜下切除术;对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行FESS手术, 先吸切鼻腔的息肉组织, 再逐步切除钩突, 打开筛泡, 开放病变鼻窦的窦口, 清理窦口及窦腔中病变组织, 同时矫正解剖变异, 如鼻中隔偏曲影响鼻窦鼻腔通气引流, 首先行矫正。
所有患者手术均以彻底清除病灶, 尽可能的保留鼻腔和鼻窦的正常黏膜和结构, 实现良好的通气与引流为目的。术后均在鼻腔常规填塞膨胀海绵和凡士林纱条, 给予抗生素、激素以及止血药物等进行预防性治疗, 鼻腔局部视情况运用曲安奈德喷鼻剂对患鼻进行喷鼻。术后1~2 d取出术腔的填塞纱条, 与此同时, 加用浓度为1%的麻黄碱收敛鼻腔黏膜, l~2次/天, 次日起应用0.09%的氯化钠溶液对鼻腔进行冲洗, 冲洗术腔的分泌物、糖皮质激素鼻腔喷雾3个月以上[3], 口服黏液稀释剂吉诺通胶囊3~6个月;并坚持定期对患者进行鼻窦内镜的复查, 在表面麻醉基础下应用鼻内镜对术腔情况进行检查, 清理患处囊泡、分泌物、肉芽及复发性息肉等组织, 预防鼻腔、术腔以及窦口的粘连, 直到术腔上皮化。
1.3 观测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治疗前后鼻阻力情况。鼻阻力测定是评价鼻腔通气程度的客观指标, 其检测结果是衡量鼻阻塞治疗效果的重要参考数据, 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应用德产ATOMS Rhinomanometer 200型鼻压计[4]进行鼻压力测定。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数据采取t检验, 计数数据采取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鼻内镜组患者治疗后痊愈15例, 显效27例, 有效23例, 无效19例, 对照组痊愈8例, 显效19例, 有效21例, 无效36例,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 (P<0.01) ;手术前两组患者鼻阻力无显著差异, 手术后两组患者鼻阻力均有下降, 但鼻内镜组患者鼻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 , 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论
鼻阻塞就是鼻腔阻塞, 可导致患者无法用鼻子呼吸, 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 鼻阻塞患者检查确诊鼻中隔偏曲合并慢性鼻炎、鼻窦炎合并鼻息肉以及慢性肥厚性鼻炎等疾病多需手术治疗[5], 传统鼻阻塞治疗方法为开放性手术, 此术式患者创伤较大[5]。鼻内镜手术是目前腔内治疗鼻腔疾病的主要方法, 该术式在放大的显示器下操作, 视野清晰, 手术时间短[6], 具备适应范围广、安全系数高、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本研究数据显示, 鼻内镜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术后两组患者鼻阻力均下降显著, 但鼻内镜组患者术后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由此可见, 应用鼻内镜行鼻内镜术治疗鼻阻塞, 疗效显著, 鼻阻力明显下降, 安全可靠, 临床推广价值极高。
摘要:目的 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鼻阻塞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鼻阻力情况。方法 以我院2012年112月间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84例鼻阻塞患者为鼻内镜组, 以我院同期应用开放性手术治疗的84例患者为对照组, 对比评价两组疗效。结果 鼻内镜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术后鼻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 两组各数据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应用鼻内镜行鼻内镜术治疗鼻阻塞, 疗效显著, 患者鼻阻力下降明显, 安全可靠, 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开放手术,鼻阻塞
参考文献
[1]王启威, 董周威.鼻声反射在评估鼻塞患者经鼻内镜手术效果中的应用[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0, 34 (5) :24-28.
[2]黄振云, 刘大波, 谭宗瑜, 等.睡眠呼吸障碍儿童睡眠期周期性肢体运动的临床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0, 45 (2) :1033-1034.
[3]史剑波, 陈枫虹, 徐睿, 等.经鼻内镜扩大鼻丘进路额窦手术的探索[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1, 30 (6) :89-91.
[4]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鼻科组.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2009年, 武夷山) [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9, 44 (12) :55-56.
[5]梅显伟, 王行环, 王怀鹏, 等.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 2010, 17 (24) :3194-3198.
鼻内镜技术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严重鼻出血患者100例纳入本研究, 均有反复发作的鼻出血症状, 经鼻腔填塞止血无效, 且患者同意接受鼻内镜下手术止血治疗。研究对象均排除合并凝血功能异常、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恶性肿瘤、智力障碍、精神异常者[2]。根据随机法分组, 对照组共计50例, 男24例, 女26例;年龄19~78岁, 平均年龄 (46±7) 岁;体重49~80kg, 平均体重 (61±4) kg;其中鼻内镜下检查提示出血部位包括圆枕处9例、中鼻道16例、鼻中隔后段14例、下鼻道后段7例、鼻中隔偏曲处4例。试验组共计50例, 男25例, 女25例;年龄18~80岁, 平均年龄 (45±6) 岁;体重50~81kg, 平均体重 (60±4) kg;其中鼻内镜下检查提示出血部位包括圆枕处10例、中鼻道15例、鼻中隔后段11例、下鼻道后段9例、鼻中隔偏曲处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发现其在年龄、体重、性别、出血部位等方面,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 指导患者平卧于手术台, 头部略抬高并固定。嘱患者手术中张口呼吸, 采用消毒巾遮盖双眼, 备好激光治疗仪、凡士林纱条、高膨胀海绵等术中用品。手术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呼吸、脉搏等, 若发现异常情况可暂停操作[3]。若血块流入口中, 指导患者切勿吞咽, 及时使用吸引器吸出。术后患者取半卧位休息, 待吞咽自如后方可进食, 以防发生呛咳而引起创面破裂再度出血。指导患者勿弯腰、低头、咳嗽、擤鼻、挖鼻等, 每日采用油性滴鼻液防止鼻黏膜干燥, 并做好口腔护理[4]。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 术前向患者讲解鼻内镜下手术止血的操作步骤、安全性和有效性, 告知患者术中配合要点和注意事项, 尽量缓解或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介绍以往治疗成功病例,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术中及时与患者进行交流, 给予患者情感支持, 保证其正确配合医生操作。术后主动关心患者, 鼓励患者说出不适感, 告知其术后若出现头部痛胀、流泪等症状属正常反应, 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疼痛剧烈者可适当使用镇痛剂, 以保证充足睡眠[5]。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时间, 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评价患者焦虑程度, 评分越低代表焦虑程度越低。出院时由患者本人填写护理满意度调查表, 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 满意率= (非常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 /总例数×100%。
1.4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 17.0统计学软件,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对比, 试验组手术时间较短、SAS评分较低,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护理满意率比较
与对照组对比, 试验组护理满意率较高,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严重鼻出血在临床比较常用, 往往可以取得良好的止血效果。但由于对手术的不了解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使患者不能较好地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 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加强围术期的心理护理, 使患者充分了解鼻内镜下手术止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术中全程陪同患者, 及时给予情感支持, 使其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态平和, 使手术能够顺利展开;术后使患者对常见的不适症状做到心中有数, 避免引起其猜疑和恐慌。研究结果表明, 在严重鼻出血鼻内镜下手术止血操作时加强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增加患者的配合度, 使手术顺利实施, 并可增进护患关系。
摘要:目的 探讨严重鼻出血鼻内镜下手术止血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严重鼻出血患者100例纳入本研究, 随机分组, 均接受鼻内镜下手术止血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配合, 试验组在其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在手术时间、焦虑程度、护理满意率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 试验组手术时间较短、SAS评分较低, 护理满意率较高,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严重鼻出血鼻内镜下手术止血操作时加强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增加配合度, 使手术顺利实施, 并可增进护患关系。
关键词:严重鼻出血,鼻内镜,手术止血,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杨华芳.鼻出血鼻内镜下治疗与护理[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20 (9) :588-589.
[2]袁洁莹.鼻内窥镜电凝治疗高血压鼻腔大出血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 (3) :61-62.
[3]薛新中, 张明.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68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0, 12 (36) :57-57.
[4]苏庆琪.顽固性鼻出血38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 (3) :67-68.
鼻内镜技术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80例, 女36例, 年龄35-83岁, 平均年龄48岁, 均为单侧鼻出血, 鼻内镜下发现出血部位, 黎氏区36例, 鼻中隔后段34例, 下鼻道后端34例, 中鼻甲6例, 钩突2例, 嗅裂4例。
1.2 手术方法
患者平卧位, 以1%丁卡因加0.1%肾上腺素棉片做出血侧鼻腔黏膜表面麻醉, 约10-15min后抽出丁卡因棉片后观察棉片上的血迹多少, 可初步判断出血位置。以0度鼻内镜边抽吸鼻腔分泌物及血迹边找寻出血点。出血部位明确后, 将微波探头输出功率设定为30-60W, 每次持续作用时间3-5s, 在出血点周围黏膜表面给予多点热凝, 最后操作出血点, 直至出血区鼻黏膜变白, 出血停止。出血少者微波术后鼻腔不填塞, 重症者术后将出血部位用膨胀海绵填塞, 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
2 结果
鼻内镜下微波热凝治疗鼻出血116例, 一次性治愈106例, 二次治愈10例。术后随访3月, 无再出血, 无鼻腔粘连及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
3 讨论
鼻出血治疗的关键是准确找到出血点。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前后鼻孔填塞, 对于不易明确观察到出血部位的患者, 往往盲目填塞, 反复填塞会加重鼻黏膜糜烂, 带来周围组织新的损伤, 恢复时间长, 且患者痛苦大, 易引起反射性头痛, 血压升高, 鼻眼胀痛, 流泪, 老年体弱者易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张满峰[1]认为鼻内镜对于顽固性鼻出血有以下4个优点:⑴便于寻找出血点;⑵便于止血操作;⑶在吸引器的配合下, 对一些活动性出血也可以有效治疗;⑷该技术尤其适用于并发高血压血管疾病及血液病等患者鼻出血的治疗。
在鼻内镜下用微波治疗鼻出血的关键是如何准确找到出血点。鼻内镜下寻找出血点既需要准确掌握鼻腔结构, 又需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 同时还要足够耐心和细致。杨大章[2]等认为主要检查3个部位:⑴下鼻道穹窿顶部;⑵嗅裂鼻中隔部;⑶中鼻道后上部。这些解剖位置深且隐蔽, 多为动脉性出血, 前鼻镜难以发现。我们应用的微波治疗的频率在生物体内主要引起热效应, 特点是组织内外同时升温而无传热过程, 表里同时凝固而损伤部位边界清楚, 半径外周围组织反应轻微。回顾本组病例, 我们体会:鼻内镜具有视野清晰宽广, 多角度, 管径细, 损伤小, 痛苦小等优点, 易在直视下找到出血点, 而微波治疗有以下优点:烟雾少, 术野清晰, 刺激性小, 凝固组织的同时一并封闭血管, 止血效果好, 刀头不会折断, 不会残留于组织内成为异物。鼻内镜下用微波治疗鼻出血具有操作方便, 疗效好, 针对性强, 患者痛苦小, 不易粘连, 相对安全等特点,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满峰, 于娜.顽固性鼻出血68例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4, 18 (9) :569-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