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丛林

2024-07-05

管理理论丛林(共11篇)

管理理论丛林 篇1

0 引言

由于研究者的研究视角、理论基础、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存在差异,会计理论在历史演进中形成了林林总总的理论流派,出现了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所描述的“丛林现象”。丛林现象展现了会计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反映出纳入科学领域的会计学科在短短百余年时间里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然而,繁荣往往与乱象并存。“会计理论乱象”亦随之产生。会计理论乱象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1)“会计世界”自身的运动变化;(2)科学认识的发展和深化;(3)学术利益集团的人为争斗。由于前两者对于会计学家而言通常可以视作外生变量,所以更应给予后者足够重视。为此,本文将其称之为“丛林困境”。通过系统分析和评述孔茨提出的“管理理论丛林”,深入讨论会计理论丛林与丛林困境,探索突破丛林困境的出路。

1 哈罗德·孔茨的“管理理论丛林”

“管理理论丛林”由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提出。他在1961年12月发表的《管理理论的丛林》(The Management Theory of the Jungle)一文中指出,西方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开始对管理进行系统研究。早期著作主要是由泰罗、法约尔等富有经验的管理实践家对管理经验的提炼和一般管理理论的总结。可到了60年代初期,管理方面的学术论著却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形成各种管理理论和管理学派相互盘根错节的一片丛林,导致管理学陷入到一个思想、理论和管理建议混乱的局面。

孔茨认为思想陷入管理理论丛林有很多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1 语义上的混乱

在管理学中,存在着严重的语言混乱现象。学者们对“管理”、“组织”、“决策”、“领导”、“沟通”、“人际关系”等关键术语的意义和用法上千差万别。

1.2 概念和知识理解的分歧

学者们对管理和管理学的定义和领域范围莫衷一是,“如此众多的管理学著作和管理学专家,以至于在“管理学”名下几乎无所不包,这种情况下,人们如何能够期望管理学理论被管理实践者认为是非常有用的或科学的?”

1.3 先验假设,否定前人的经验总结

把前人有意义的经验性观察和分析假设为“先验的”而予以抛弃,然后提出一些所谓的新东西。但是,这些过去的经验是真实的而非理论化的,而管理理论精确性的终极检验一定是实践,而且管理理论和管理科学必须从现实中发展出来。先验假设加剧了管理理论的混乱。

1.4 对原则的曲解

那些感觉自己在提升某种特定观念或观点上拥有特权或卓越功勋的人们,总是喜欢抛弃任何带有管理原则意味的东西,甚至将管理原则视为陈词滥调。他们提出的所谓新发现的一般化原则常常仅是不同词汇所表达出来的同样的基本原理,而这些基本原理却早就被他们所批评的“普遍主义者”发现了。

1.5 管理理论家们不能或不愿意互相理解。

特别是学者们出于职业和学术地位等自身利益考虑,不愿打破学术训练所产生的职业“壁垒”,与其他流派的进行观念的交换。

在孔茨看来,管理理论丛林阻碍了管理理论的有效发展,导致缺乏管理实践者可用和可理解的知识。实际上,孔茨在《管理理论的丛林》以及1980年发表的《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The Management Theory Jungle Revisited)中强烈暗示,使管理学陷入丛林的根源与摆脱丛林的根本阻碍来自于学术界利益集团的人为争斗。

孔茨提出“管理理论的丛林”是为了走出丛林,实现管理学的统一。所以,他将管理学陷入思想、理论和管理建议的混乱局面都归咎于管理学流派林立。但是,这种带有一定成见的结论显然有失偏颇。百家争鸣的丛林状态对推动学术繁荣和理论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为此,在《管理理论的丛林》发表之后,孔茨招来了许多反驳和批评,把自己变成了其他学派的靶子。事实上,该文发表之后的20年间,管理学流派非但没有减少,反而从6个增加到11个。1980年,孔茨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中的语气与20年前相比已经出现了很大差别,那种统一管理学的急迫心情和缓了许多。

其实,抛开孔茨“一统天下”的出发点,仅从正常的学术争鸣角度看他所提出的这几条,都是切中学界软肋的。比如,在讨论中曲解对手言论的含义,对理解有分歧的词语自说自话,尤其是弄出一堆云苫雾罩、谁也不懂的术语,以貌似学术的语言铠甲来遮挡自己学术肌肉的萎缩,以玄妙难懂的句式表达来掩饰自己思想的苍白,正是学术发展的大敌。(1)我们不得不承认,孔茨的批评许多都是合理的,而且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问题在于,管理理论丛林的形成不完全是理论界利益集团人为争斗造成的。管理学陷入思想、理论和管理建议的混乱局面,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管理学流派林立导致的。其实,作为科学表象的理论出现乱象是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科学本体的运动变化。世间变化是不变的真理,科学认识的对象本身也是发展变化的。尤其是社会科学,环境变迁的影响更加显著。所以,科学理论与现实环境的时代特征相吻合时,才会表现出“真理性”,而当它过于滞后或者超前时,所表现出来的则是“非真理性”。

(2)科学认识的发展和深化。随着科学认识手段的进步和认识主体世界观、方法论等意识因素的变化,科学认识会不断发展和深化。例如,今天的物理教科书告诉学生“光是光子,即是表现出某些波动特征与粒子特征的量子力学实体。”然而,在普朗克、爱因斯坦和本世纪初其他人发展这个特征之前,物理教科书普遍认为,“光是一种横波运动”。

(3)学术界利益集团的人为争斗。这就是孔茨所提及的“语义上的混乱”、“概念和知识理解的分歧”、“先验假设,否定前人的经验总结”、“对原则的曲解”、“管理理论家们不能或不愿意互相理解”等五个方面。其中,“语义上的混乱”与“概念和知识理论的分歧”还可以认为是“无心之失”,但是维护它们造成的乱局以及“先验假设,否定前人的经验总结”、“对原则的曲解”、“管理理论家们不能或不愿意互相理解”则只能看作是为了个人或集团利益“有意为之”了。从某种意义上讲,孔茨提出“管理理论的丛林”及其对“丛林状态”的焦虑,以及把“统一管理学”作为出发点,都是在表达他对这种人为争斗阻碍管理学发展的强烈不满。

那么,我们来审视会计学领域是否也存在着孔茨所描述的丛林现象和混乱局面呢?

2 会计理论丛林的提出

自从纳入科学领域以来,西方会计及其理论研究发展迅猛,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会计学文库。由于研究者研究视角、理论基础、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存在差异,会计理论在历史演进中形成了林林总总的理论流派,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反映出纳入科学领域的会计学科在短短百余年时间里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会计理论丛林中的流派不同于一般理论观点,它们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陈良华等(2009)认为,会计理论丛林中具有较大影响的六个流派分别是:(1)人类学流派、(2)真实收益流派、(3)人力资源流派、(4)社会责任流派、(5)事项法流派和(6)行为科学流派。其中,又以人类学流派、真实收益流派两个流派影响最大。这些流派的名称可能并不为人熟知,但是这些流派的研究成果却是赫赫有名的。例如,人类学流派学者提出的实证会计理论;真实收益流派学者提出的规范会计理论、一般物价水平会计、重置成本会计、现时成本会计理论;其他四大流派学者提出的人力资源会计、社会责任会计、事项会计和行为会计理论等等。(2)

然而,繁荣往往与乱象并存,会计理论乱象亦随之产生。会计理论乱象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1)“会计世界”自身的运动变化;(2)科学认识的发展和深化;(3)学术利益集团的人为争斗。前两者对于会计学家而言通常可以视作外生变量,第三个方面实际就是孔茨在“管理理论丛林”中所批驳的人为乱象,即本文所谓丛林困境。“会计世界”自身运动变化与科学认识的发展和深化使会计学陷入“反常现象”和“理论丛林”鳞次栉比的混乱局面。学术利益集团的人为争斗进一步助长了理论学派滋生蔓延、盘根错节,让会计学陷入丛林困境。

3 陷入丛林困境的会计理论

我们应当关注丛林困境,这种人为干扰对会计学发展危害极大:(1)对会计学研究的根本目标和统一基础的忽视与困惑,削弱理论对实践的解释和预测能力;(2)各种流派关系混杂、层次交错,阻碍理论研究与传承;(3)不同流派之间恶性竞争破坏会计学科生态,不利于学术探讨的深入。

3.1 会计学研究的根本目标和统一基础是什么?

会计理论丛林的出现虽然丰富了会计理论文库,但也潜伏着一个不容回避问题:这个丛林中的每一个(类)理论流派都具有自己所针对的特殊问题,并且会将这样的问题看成是构建会计系统的主要问题或根本性问题,每一个理论都倾向于将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看成是会计系统应该达到的目标。

这就产生了一个困境:如果每一个理论流派所支持的目标确实对应着一种利益主体的真实利益,那么,当不同理论流派所提出的指导方案存在分歧时,我们进行理论和现实取舍时的依据应该是什么?即使上述这些理论流派所提出的指导方案不存在冲突,困境仍然存在:我们应如何整合不同的理论以便充分利用每一个理论的价值(具体表现为满足各种利益主体的需求)形成对管理目标的最大贡献?换句话说,针对不同具体目标而提出的理论流派应如何统一或者说统一的依据是什么?随着理论丛林的日益茂密,这种困境也会随之加剧。

3.2 不同理论流派均处于同一个层面吗?

从前文对会计理论丛林主要流派的介绍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逻辑混乱:不同理论流派形成的动因不尽相同,它们并不处以同一个层面。(1)有的凭借研究方法成为流派,如人类学研究方法(实证方法)之于人类学流派。(2)有的凭借研究重点成为流派,如人力资本之于人力资源流派,社会责任之于社会责任流派。(3)有的凭借理论基础成为流派,如决策理论之于事项会计,行为科学理论之于行为科学流派。(4)有的成为流派既有研究方法的因素,又有研究重点的因素,如真实收益学派。规范会计理论是依据研究方法命名的,而一般物价水平会计、重置成本会计、现时成本会计则仅是研究重点,前者与后三者不在同一层面上。

与自然科学或者经济学的流派相比,会计理论流派之间关系混杂、层次交错,严重阻碍了会计理论的研究与传承,限制了会计学科的地位。

3.3 不同流派之间的争斗会影响学术研究行为吗?

会计理论丛林不同流派之间恶性竞争破坏了会计学科生态,不利于学术探讨的深入。每一个理论流派都有代表人物和观念体系,这些代表人物和他们的追随者都有强烈意愿来捍卫本流派观念体系中的概念和技术。因为维护“特色鲜明”的观念体系,可以为自己所在的理论流派赢得一席之地,从而证明或提升自己的学术地位。这事实上形成了学术界的利益集团。为了维护或者争取本集团利益,学者们在学术探讨中会不可避免地参杂个人感情色彩,偏离中立的价值判断。原本纯粹的学术探讨,转变为充斥着意气用事、强词夺理、刻意曲解、极力贬低的政治过程。

这种人为干扰导致的状况正是孔茨发表《管理理论的丛林》进行批判的初衷。现实中,无论学科,不管中外,皆不能免俗。

4 走出丛林困境的途径

怎样才能走出会计理论的丛林困境呢?一个基本准则是:摒弃个人或集团利益,转而聚焦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关键在于从更广阔的视角辨明会计的本质。

4.1 理清会计的基本概念

“概念和知识理解的分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各个流派对会计本质的认识不一致。在会计理论的发展历程上,对会计本质的界定主要有四种,即管理技术、信息系统、管理活动和控制系统。但是,“会计大爆炸”缺损表明,这些本质界定均难以涵盖当前的会计实践,必须重新寻找合适的视角,给会计的本质给出一个边界明确的定义。这个定义不一定要完整严密无懈可击,但要能够涵盖当前的会计实践,重要的是寻求一种新的“看会计世界的方式”。也许用“价值管理计量”来界定会计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当然,这还需要进一步严密的论证。

4.2 重视梳理和总结会计实践

新时代的会计实践与以往相比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会计的需求与目标、内涵与载体、范畴与领域、技术与方法都在全球化、信息化、金融化背景下获得极大拓展。理论的使命在于解释和预测实践,忽视梳理和总结会计实践的理论研究只能是空中楼阁。尤其是国内会计研究,应当十分关注对中国实际、中国特点、中国经验以及中国模式的理论提炼。

4.3 澄清会计学用语的语义

虽然辨明会计的本质属性,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澄清和规范语义的需要。但是,语义问题还应当予以特别关注。理论工作者应该积极采纳实践者在现实中锤炼出来的语义,同时,要尽量少用生造的所谓理论“术语”。这样,还可以打破学者和实务工作者之间的隔阂。(3)

4.4 正确认识基本原则

科学认识是不断变化完善的,“科学真相”同样是发展变化的。任何一门科学,即使是“最科学”的物理学和数学,都不存在永远适用、完全精确的基本原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提炼并检验基本原则无足轻重。相反,如果我们能够陈述适应现实环境特征的基本原则,并将它们置于逻辑一贯的框架中,来指导实践和提炼实践。那么,会计研究意义可以得到升华,会计理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也将得到提升。

如果我们把视野从丛林困境放宽到会计理论乱象,那么,则应首先辨析动因。如果是人为争斗造成的,应从上述四个方面着手应对。如果是客观因素导致的,就要从三个方面去化解:第一,创造性寻找新范式替换旧范式,实现从“非常规科学”向“新常规科学”过渡;第二,放松约束条件,从更宽广的视角认识会计科学和会计理论;第三,科学认识的对象是变化发展的,会计理论的“真理性”与会计实践的环境变迁密切相关,真正解决还要回归到实践探索中。

参考文献

[1]Koontz H.The Management Theory of the Jungle[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4(3):174-188.

[2]张瑜,闻华.丛林之争和管理学的发[J].管理学家,2009,(09).

[3]陈良华.会计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孔茨.管理学(第9版)[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

管理理论丛林 篇2

这是,娇娇已经到了大森林里,就欣赏起大森林的风景来。娇娇正看得入神时,一只花蛇突然从娇娇背后出现,这可把娇娇吓坏了,他急忙钻进“小房子”里,才逃过了一难。自从这件事发生后,娇娇才知道大森林里并不是安全的。他十分想回家,十分想念妈妈,可它却不知道怎样才能走出这片森林。

娇娇遇到了一个好心乌龟,娇娇把自己的事情跟老乌龟讲清楚后,请老乌龟帮帮忙。老乌龟说:“我可以帮你,但能不能找到你家就不好说了。在大森林的东边,有一个村庄,有不少蜗牛在那儿生活,如果那不是你的家,你也别急,那儿是比较安全的,你可以在那住上几天。”

娇娇听了,十分高兴。向森林东边爬去,经历了许多波折后,终于来到了村庄。这里的确是蜗牛乐园,却不是自己的家。娇娇想起了老乌龟的话,就来到了蜗牛乐园里,蜗牛们正在进行爬树比赛,娇娇看后十分羡慕。当娇娇把自己的事情告诉大家,希望大家能给予帮助,他不仅没得到蜗牛们的帮助,还遭受到奚落:“就凭你这本事,想找到自己的家,还没等找到,就得被大动物给吃了!自己闯的祸自己收摊子,我们不会帮你的,滚!”说着,就把娇娇赶走了。

娇娇十分难过,又回到了大森林里。她想起了蜗牛们的话,觉得也有道理,就自己认真爬树,每次失败就总结经验,就这样一个星期过去了,娇娇终于学会了爬树,而且速度非常快。

从城里开来一辆伐木车,娇娇连忙爬上被伐的木头;被运到了城里。正巧,燕子姐姐飞来了,把娇娇送回了家里。娇娇回家后,向妈妈讲述自己的经历,妈妈向她竖起大拇指说:“你真棒!”从此,娇娇和他的妈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穿梭在管理理论丛林中的学者 篇3

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1908-1984)是世界知名的管理学家。1908年5月19日,他出生于俄亥俄州西部有着“梦幻城”之誉的小镇芬德雷(Findlay, Ohio)。

1923年,孔茨毕业于奥柏林学院(Oberlin College),获学士学位。关于孔茨生平的资料,不论汉语还是英语,都少得出奇。这同他的声望相比,似乎很不相称,但却也反映出孔茨为人不事张扬。我们没查到他在奥柏林学的什么专业,这在美国人看来,或许不算什么。因为在他们眼里,大学的专业划分并不那么重要,而人格的养成和素质的训练更重要。这一点,恰恰是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的区别所在。奥柏林学院创建于1833年,它奉行独特的教育公平和开放政策,建校两年后,就规定录取学生不考虑种族和性别,是南北战争前第一所实行男女混合教育的高等学校,也是率先招收黑人学生的高等学校。1983年奥柏林学院150年校庆时,《纽约时报》发表的评论文章称:“在过去的150年间,哈佛为古典课程而焦虑,耶鲁为上帝而不安,奥柏林则为美国和世界操劳。”这个学院的务实精神和开放风格,无疑使孔茨受到了良好的熏陶。

从奥柏林毕业后,孔茨从事过多种职业。有些介绍文章称,1923年以后,孔茨先后担任过大学助教等职。但是,我们找不到任何相关资料,无法核实他的这一段经历。这对于想了解他思想轨迹的人们来说,未免是一种遗憾。

很有可能是出于实践的需要,再加上1929年经济危机对美国的打击,使孔茨重返学堂。在大萧条的背景下,很少有美国人不受到冲击的,但我们知道的仅仅是,孔茨由此开始重新读书。1931年,孔茨到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读硕士。西北大学在美国属于学术重镇,这个学校的商学院,在美国一直大名鼎鼎,同哈佛商学院不相上下。接着,孔茨到人文气息浓厚的耶鲁大学读博士。我们依然查不出他读的博士专业。令人疑虑的是,当时的耶鲁,是没有商学院的。也许,孔茨更为看重的是耶鲁那雄厚的基础研究水平和古典风格。1935年,孔茨在耶鲁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此后,孔茨进入实业界。从1936年起,孔茨进入了诞生过科学管理体系的美国铁路系统,在纽约-纽黑文-哈特福德铁路公司(the New York,New Haven and Hartford Railroad Company)担任成本分析员(cost analyst)。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孔茨同多数美国商业人士一样,投入战时生产和服务系统,担任战时生产委员会运输部主任(Chief of the Traffic Branch of the War Production Board)。战后,他还担任过跨世界航空公司总裁助理(Assistant to the President of Trans World Airlines)和康佛尔公司销售部经理(Director of Sales for Convair)。

1950年,孔茨回归大学,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担任管理学院的教授。1962年起,担任该校的米德·约翰逊讲座教授(Mead Johnson Professor of Management)。同多数美国管理学教授类似,孔茨在教学的同时,还兼任多个企业顾问,有众多的学术兼职。他担任过顾问的公司有:休斯车床公司(Hughes Tool Company),休斯飞机公司(Hughes Aircraft Company)、普里克斯公司(Purex Corporation)、荷兰皇家航空公司(KLM Royal Dutch Airlines)、大都市人寿保险公司(Metropolitan Life Insurance Company)、西方石油公司(Occidental Petroleum Corporation)和通用电话公司(General Telephone Company)等。

在孔茨的专业贡献与个人荣誉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他在管理学会的殊荣。1957年,他加入了管理学会(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有些文章把它译为管理科学院,有些译为管理研究院,有的文章因此把孔茨称为美国管理科学院院士。该学会创建于1936年,汇聚了全球管理学界的名家,目前有来自于108个国家的19087名会员,孔茨曾在60年代担任过管理学会主席)。1962年,他又加入国际管理学会(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Management)。1963年,在他担任管理学会主席期间,致力于学会向世界各地的发展,使学会变成一个全球性组织。1975-1982年,他担任国际管理学会主席。1979年,孔茨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退休,1984年,孔茨逝世,享年75岁。

孔茨的一生出版过19本书,发表过90多篇论文。1939年,他的第一本书,与罗宾逊(T. H. Robinson)等合著的《人、团队和社区》(Men, groups and the Community)问世。1941年,他独自完成了《企业的政府控制》(Government Control of Business)。1956年,他与加勃(Richard W. Gable)合著《私人企业的公共控制》(Public Control of Economic Enterprise)。他写下了许多管理学界里程碑式的著作。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与奥唐奈(Cyril O'Donnell)、韦立克(Heinz Weihrich)等人合著的教材《管理学原理》(Principles of Management:an Analysis of Managerial Functions),该书1955年初版,1980年第七版时更名为《管理学》(Management),至今还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泛的管理学教科书之一,已被译为16种文字。在这些教材和专著中,孔茨发展了法约尔等人提出的管理要素和管理职能学说,他是60年代以后公认的管理过程学派代表人物。

管理学界引用最多的,是孔茨于1961年发表的《管理理论的丛林》(The Management Theory of the Jungle)。这篇文章对管理学的不同学派进行了梳理和评析,成为当时乃至以后人们对管理学理论进行归类概括的经典。这篇文章一问世,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并引发了1962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一次管理学研讨会的争辩。孔茨的“丛林”说甫一提出,就成为这次会议的焦点。1981年,孔茨又发表了《再论管理论丛林》(The Management Theory Jungle Revisited),他指出,管理理论经过20年的发展,丛林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更加茂密。以孔茨的两篇论文为标志,全世界的管理学家都开始关注并讨论管理学的丛林现象,而孔茨本人,也赢得了穿梭在管理理论丛林的先行者这一声望。

走出管理理论丛林的思考 篇4

为了在丛林中开辟出一条道路, 不至于使人们迷失其中, 孔茨于1961年在其名篇《管理理论的丛林》中将管理学派分为管理过程学派、经验主义学派、人类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与数理学派六大学派。20年以后, 重返管理理论丛林的孔茨却发现在这20年间管理理论学派的数量不减反增——从6个增加到11个:原流派仅保留经验流派、决策理论流派和数量流派三个流派;有的流派已进一步衍生为两个支流派。孔茨尝试统一管理理论的目的未能实现, 反而引发了更多的争论。

本文通过阐释走出管理理论丛林的必要性, 对管理理论丛林形成的原因进行综述, 结合管理理论是否会走出管理理论丛林的不同看法, 对管理理论丛林的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 并尝试结合中国管理理论现状提出一些建议。

一、走出管理理论丛林的必要性

相对于一些传统学科, 管理学的发展仍不成熟, 迄今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及研究方法。学派纷呈体现了管理学的热闹, 却往往使广大的管理人员无所适从, 也使学习管理学的学生不知所措。有学者认为, 各个丛林学派的观点只是选取某个角度进行研究, 这种“盲人摸象”式的探究无法体现学科研究的完整性。片面地强调某一个方面, 让我们不能看见管理的全貌, 也不能体悟管理的真谛[1], 因此, 走出管理理论丛林具有相当的必要性。

一是实现管理理论的健康发展。管理理论学派的分化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各个学派独立为战乃至互相排斥, 进而阻碍了管理学的深入研究与探索[2]。人们在管理学究竟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中展开一次次的纷争。

二是实现管理学科体系化。要成为一门科学系统的学科, 管理学需要综合各流派的研究成果, 才能成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有效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管理科学。以经济学的发展为例, 有学者认为, 古典经济学特别是重农主义与重商主义的纷争不断, 直到马歇尔所著《经济学原理》的出版, 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的诞生, 才使得经济学步入科学化的路径。伴随几十年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经济学的科学性质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3]。诸多管理理论流派如管理过程学派、系统学派、权变学派、价值学派[4]曾尝试对管理学进行整合, 希望对管理进行较为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二、管理理论丛林成因概述

孔茨在《管理理论丛林》一文中把管理理论陷入“丛林战”的根源归结为以下几点:①语义学的丛林存在, 如对管理、组织、决策、领导、交流、人际关系等术语用法及含义没有达成一致;②对管理与管理学的定义和所包含的范围没有取得一致意见;③把前人对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看成是“先验的假设”而予以摒弃;④管理学者不愿或不能相互理解;⑤曲解并抛弃前人提出的一些管理原则。

孔茨指出的这些原因时至今日依然对我们留有启示,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实践的逐步推进, 一些学者对其原因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 作出了精辟的分析。林曦认为孔茨的分析仍属于经验归纳, 缺乏一定的理论依据, 进一步思考他提出的五个原因, 发现其力度与深度也有待深化, 如为什么管理学存在语义学的丛林, 为什么没有一个大家都普遍接受的管理定义等, 试图从科学哲学的视角, 通过证实主义、证伪主义和范式理论对管理学理论考察[5];唐蕾认为, 孔茨教授所列举的原因较偏于主观层面, 从客观层面、范式理论、科学哲学层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刘宝宏认为把管理学具体化为研究对象、研究取向、研究假设与研究方法方可助于系统探究。

三、管理理论丛林发展趋势两种预见

1.长期存在并成为一种常态

1980年发表的《再论管理理论丛林》一文中, 孔茨承认:“我们仍然处在管理理论的丛林时代”。三十多年后的今天, 纵观管理理论的研究, 我们发现走出管理丛林的愿望没有实现, 而且管理理论有更加繁茂的态势。有学者从管理历史发展演变与方法论出发, 认为管理学会与其他学科融合使管理理论丛林更加繁茂[8]。根据管理理论丛林产生的多种原因, 我们可以发现由于管理学的特殊性——客观上面临着复杂多变的情景, 现实中掺杂了太多的选择;主观上每位管理者的经历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视角有异注定了管理理论丛林现象将长期存在。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现代竞争已对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传统学科, 管理学发展必将借助如信息论、网络工程等其他学科成熟的研究成果, 通过与其他学科的大力融合满足对实际决策运用的需求, 也必将随着其他科学的发展而发展。通过分析管理学的历史发展, 我们了解到管理学完善于不断跨学科交融的过程, 可以预见这种跨学科发展的趋势势必会愈加明显, 助力于管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2.在整合中走向统一

鉴于上述情况, 有学者认为, 管理理论丛林的存在无益于实现管理的终极目标, 必须通过整合的方式走向统一。也有学者借鉴经济学的发展, 乐观地认为学派纷呈的管理理论会遵循“天下大事,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正如新古典经济学诞生使经济学步入科学化轨道, 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与制度经济学 (仍在探索研究中) 一同形成有机体一样, 走向统一范式。

四、思考与启示

1.走出管理理论的思考

管理理论丛林的存在显示着理论的丰富多彩, 也显示着理论的混乱。我们需要看到走出管理理论丛林的、厘清管理学框架的必要性, 也要承认由于学科特殊性, 管理理论丛林有将长期存在的可能性, 同时认识到不同管理理论对管理学的有益补充作用, 即在探寻走出管理理论丛林的同时怀有包容之心。此外, 借鉴不同学科, 倡导经世致用, 使管理学成为帮助人们生活的更好的学科。

2.对我国管理理论研究发展的启示

基于以上西方管理理论丛林的论述, 我们不难发现, 任何管理理论都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环境, 因此, 我们在努力学习西方管理理论并掌握各种现代管理方法时, 应当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国现代企业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家理论观念匮乏、经验薄弱等, 企业“年轻态”, 使得我们需要在改革浪潮中依据实践不断学习、辨别、检验西方管理理论。同时, 切记不盲目跟随西方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的发展踪迹。近年来, 我国陆续翻译和介绍了国外的许多管理名著, 各大高校陆续开办管理学院, 学习管理知识蔚然成风。但值得注意的是, 面临管理学知识的冲击, 我们面临着置身于书籍和理论的丛林中, 对学科产生疑惑迷茫的可能性。因此, 我国管理学理论研究要重视国际学术的合作与对话, 推动中国的管理学研究走向世界, 在管理理论本土化的同时, 为促进全人类共享管理学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荣昌.试论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基于对管理理论丛林的剖析[A].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第六届 (2011) 中国管理学年会——其他分会场论文集[C].2011:9.

[2]罗珉.管理理论的新发展[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3]刘宝宏.管理理论学派纷争的原因探析[J].经济管理, 2004, (19) :6-11.

[4]毕振力.管理理论的演进:丛林与体系的整合[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08, (1) :39-43.

[5]林曦.科学哲学视角下的管理理论丛林成因探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2) :8-11.

公平的丛林 篇5

在我们所能参与的场合里,资本市场确实是公平的场所了,我们应该庆幸还有这样一片乐土存在,让我们做做交易,找找乐子。这或许有些言不由衷,但至少我们能体会到相对公平。

资本市场是靠智慧盈利的场所,只要拥有智慧,这就是你的舞台。或许有人会说,只要拥有智慧,在哪个舞台都能活得好,这个我同意,可是还有什么地方能有这样大的容量,让如此之多高智商人才百花齐放么。其他的市场或场所,往往都是成王败寇,赢家通吃,马太效应横行,一定时期只有一种逻辑是正确的,新的逻辑不是太早就是太晚,在成为主导的时候,已经死过很多次了,所以我们会看到,尸体比英雄多很多,尽管这些人同样拥有智慧。而资本市场则是一个充满多样性的奇异场所,没有人会小瞧你的奇异想法,也不会因为你的特立独行给你穿小鞋,恰恰相反,这里鼓励的是多样性、奇异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没有人真正介意你的声音,那些需要眼球的演员除外。因为大家都清楚,在这里,盈利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亏了,是领导,是当局,是太子,是城管,是停车场收费大爷都没用,这里不会接受他们有关方面赋予的定价特权,因为这是一个广阔的市场,我可以选择和任何人做交易,因为这是一个自由的市场,我可以随时用脚投票,因为这是一个公平的市场,面对电子屏幕,我可以心安理得的不理会你的特权。想想看,你在哪里还能获得这种待遇,之前说的那些价格上涨,哪个你能用脚投票,用嘴抗争的?

这是靠智慧生存的丛林,而智慧,先天禀赋或后天掠夺都没法获取,贫穷与富有的人都有机会得到,对于获得智慧,贫穷是个障碍,因为与先进距离更远,富有也是个障碍,因为财富蒙蔽他们的双眼,看不到先进在哪。贫穷也是个契机,能更有动力去寻找,富有也是个契机,能有更多机会去寻找。

不过请注意,我说的是智慧,而不是智商,而且,牺牲最惨烈的那些,往往都是高智商的人。在这个丛林里,智慧比智商更重要。这是因为,这个丛林之所以公平,是因为它遵循的就是丛林法则,适者生存。拥有智商,只能帮你战胜智商更低、能力更弱的敌人,可这个丛林弥漫着浓雾,你并不知道你的敌人是谁,藏在哪里,这个时候你面对的只有你自己,而战胜自己比战胜别人更加艰难,你需要的是人生的智慧,而不只是大脑的智商。人与动物相似的本能反应,在经济学领域,我们称之为动物精神,而拥有智慧与智商的差别,就是能否战胜自己的动物本能,不被动物精神而左右,积累自己的大智慧。

很多心灵鸡汤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很艰难,只要相信自己的内心,就能到达彼岸。而在找到我们自己的内心之前,更多的人把自己的动物精神与自己的内心混淆了,恐惧时相信自己逃避的本能,狂热时相信自己冲动的本能,乐此不疲的时候,却忽略了,难道简单的趋利避害,就是我们的内心么。资本市场就是一个丛林,有简单的法则,却有生存的大智慧,在这样的一个场所,就可以参变人生百态,遍尝生活滋味。试问哪个地方还能有这样的魅力呢。

或许有人会说这个地方的糟糕之处,各种操纵,各种腐败,我没有办法,曾经也愤怒过,大骂败类。曾经也艳羡过,意淫着为什么自己老爸不是李嘉诚。这个市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一个个体是有能力、有机会与强权、与强力对抗的,只要拥有足够的智慧,战争智慧、生存智慧、人生智慧,你总是有更大的机会战胜的。而在其他的地方,你似乎拔刀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你没有刀,也因为你根本没有勇气。

扛着火箭的新兵,未必打得过拿着弓箭的老猎人,这就是丛林法则。能上树的上树,能入水的入水,能打洞的打洞,能爬的爬,能跑的跑,能游的游,能咬的咬,能抓的抓,能躲的躲,能藏的藏。万类霜天竞自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丛林有情狼 篇6

译名:《丛林有情狼》《阿尔法与欧米加》

导演:

安东尼·贝尔Anthony Bell

本·格鲁克Ben Gluck

主演(配音):

海顿·潘妮蒂尔Hayden Panettiere……Kate (voice)

克里斯蒂娜·里奇Christind Ricci……Lilly (voice)

贾斯汀·朗Justin Long……Humphrey (voice)

丹尼斯·霍珀Dennis Hopper…Tony (voice)

sopony voce克里斯·卡马克Chris Carmack…Garth (voice)

丹尼·格洛弗Danny Glover……Winston (voice)

克里斯蒂娜·拉金Christine Lakin……Reba (voice)

……

上映日期:2010年9月17日(北美)

期待指数:★★★★★★★☆☆☆

官方网站:http://www.alphaandomeqa3d.com/

影片简介

住在加拿大绿宝石国家公园的凯特(Kate)和亨弗雷(Humphrey)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狼,凯特是西部狼群“欧米加”首领的女儿,对她来说原则、职责和责任重于一切;亨弗雷则来自另一个狼群“阿尔法”,成天嘻嘻哈哈,寻求当下的快乐,从来不为明天的事情发愁。

凯特即将嫁给东部狼群首领的儿子加斯(Garth),并不是为了爱情,而是为了阻止两个狼群之间即将爆发的一场可怕战争。但谁都没有料到,就在婚礼即将举办的当口,凯特和亨弗雷被公园管理人员抓走送到了爱达华州的“锯齿”国家公园。

通信·丛林 篇7

最近诺基亚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选择与微软开展战略合作。曾经风光无限的塞班系统已穷途末路,诺基亚要壮士断腕,来加入新的智能手机生态系统。

现代ICT产业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技术竞争、产品竞争发展到产业链和生态系统的竞争。在通信的丛林里,一只老虎未必比一群兔子活得更滋润。

中国的“兔爷”走出了国门,但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却仍在承受种种误解和不公,运营商也面临互联网的机遇和挑战。物竞天择,我们要如何适应新通信的生态系统呢?

山峦与丛林环抱的巴斯克 篇8

绿色之都——维多利亚-加斯特兹

维多利亚-加斯特兹是一个非常适合居住的城市,曾当选为2012年的欧洲绿色之都,可不是浪得虚名,它是欧洲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最大的城市之一,有超过计1000万平方米的公园和绿地。

如果你喜欢徒步,那来这里绝对可以让你走个够!这是个专为行人设计的城市——有长达47公里的步道,这些绿化道连接着各个公园,将城市围绕成环状——一个充满树木、河流、野生动物及花草的绿色场景。除了步道,还有自行车道,租一辆就可以上路了。到城市周围,还可以爬山健行。

维多利亚-加斯特兹的最古老区域可以回溯到1000多年前,因为它的椭圆形形状,被称作中世纪杏仁区(Almendra Medieval),这片小丘陵中最值得参观的是圣玛丽亚主教堂(Catedral de Santa Maria),即使一直在修复中,都会开放让游客参观。哥特式主教堂的修复工程需要很长时间,穿梭在教堂的中殿、回廊、墙面及拱廊间,亲眼见证修复的过程是件有意思的事。而且,如果你读过英国历史小说家肯·福莱特(Ken Follet)关于中世纪的一系列小说,那肯定对这个教堂的兴趣会倍增,因为福莱特的作品中很多情节都是受到这个大教堂的启发,比如《无尽世界》,这些中世纪背景下的野心、爱情、贪婪、复仇、宗教、政治等利益勾结的黑暗阴谋,让人读得欲罢不能。福莱特本人的铜像,就站立在大教堂门口的小广场上,注视着这个他钟爱的地方。

沿着旧城区散步,不时就会看到老旧的立面和建筑外墙上的多彩巨大的壁画,这些前卫的艺术为旧城区带来了一股新风格。而特别贴心设计的自助扶手梯除了便利之外,更成为旧城区里独特的风景,全透明的设计,略带扭曲的几何体,古老与现代,结合得没有一点突兀。

设计之都——毕尔巴鄂

走在毕尔巴鄂的街头,欧洲古典主义建筑和现代建筑交织在一起,不时就会发现很酷的街头艺术装置和设计感十足的门面,商店和游乐园人头涌涌,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你无法想象,就在16年前,毕尔巴鄂还是个老旧、陷入濒临崩溃危机的工业城市。而这一切缘于一个博物馆的诞生。

因为一个博物馆开始的城市重生,毕尔巴鄂肯定是绝好的案例。这个拥有700年历史的古城,曾经是重要的海港城市,钢铁厂、船坞厂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而25年前的工业危机,加上1983年的大洪灾,使得整个城市经济面临危机。1991年,市政府与古根海姆基金会共同做出一项对城市未来发展影响极为深远的决定:邀请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Frank Owen Gehry)设计古根海姆博物馆。从此,在“古根海姆效应”的影响下,毕尔巴鄂成功地从一个衰落的工业老城成为全欧洲生活、旅游、投资条件最好的城市之一,游客们蜂拥而来,只为一睹这个建筑史上最大胆的建筑。仅仅6年,启动项目的资金便全数收回,同时还为毕尔巴鄂带来1亿5千万欧元的收入,城市活力随之复苏。

这个改变历史的博物馆位于内维隆河岸,第一眼就令人惊艳。超越我们固有的经验之外,整个建筑覆盖着不规则的浅金色钛合金板,它们向各个方向弯曲、扭转,随着光线的变化,表面不断变幻着光影,金属的光泽令人着迷。而内部同样精彩,大面积使用了钢化玻璃,营造出通透明亮的空间,和外面内维隆河的景色呼应着。整体内部建筑围绕着一个中心轴旋转而成,曲面层叠起伏,光影倾泻而下,蜿蜒的走廊、透明的电梯和扶梯围绕着中庭,将19个展区结合在一起。虽然展区并不算多,但内部结构设计巧妙多变,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耐人寻味的艺术展品。

古根海姆博物馆一炮而红之后,毕尔巴鄂市又邀请了世界多位著名建筑师设计各种标志性建筑。走在毕尔巴鄂街头,不时就会发现一些特别的建筑,比如西班牙建筑大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的“白桥”、日本建筑大师矶崎新(Arata Isozaki)的塔楼。

还有就是随处可见的地铁站——像从地下破土而出的爬虫,造型轻灵又动态十足,许多车站的入口为曲面玻璃,人们贴切地用其设计者的名字(英国著名建筑设计师福斯特)来为其起绰号,称之为“Fosteritos”(“小福斯特”)。这些地铁站被认为是城市现代风格和新颖风格最佳的代表。这些奇形怪状的结构能让光线在白天照进来,而晚上的时候里面也是灯光通明。

而菲利普斯塔克(Phlippe Starck)改造的废旧红酒仓库,成了毕尔巴鄂的新文化休闲中心Alhondiga。外观依旧保持19世纪的古典主义风格,里面的主要建筑材料是红砖。在占地六千平方米的室内广场内,最引人注目的是广场上立着的43根柱子,每个柱子的设计都各不相同,支撑着上面的三个主楼——图书馆和健身中心,最妙的是图书馆的窗口,像橱窗展示,可以看人也被人看。而顶楼的泳池底是透明的,站在室内广场内,抬头就看到高高的泳池底,隐约看到游泳的人,这也成了自然的采光,阳光折射在水面上,再反射到室内,光影奇妙。

毕尔巴鄂最新的项目将是由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设计的多功能社区,项目还没有启动。但可以预知,项目完成后,又将是毕尔巴鄂的新地标。

文化之都——圣塞巴斯蒂安

圣塞巴斯蒂安,作为巴斯克地区另外一个知名的城市,你或许知道它的名字,因为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这是欧洲除了柏林和戛纳电影节以外的第三大国际电影节。除了电影节,几乎每个月,这个城市都有文化节目,从1月20日的鼓节(Tamborrada)到爵士音乐节,一年四季,城市中充满着人文生活,活力不断,甚至有一个艺术节是所有人都可以参与,是专属“草根”的艺术节。

其实,圣塞巴斯蒂安本身就是电影中最大的场景。海边的这座城市,自19世纪起就是西班牙皇室的避暑圣地。贝壳湾(La Concha)海岸线像光滑的贝壳一样环绕着大海,长长的沙滩,总是吸引了不少漫步者。

圣塞巴斯蒂安的市政厅非常气派,在La Concha海滩对面的市政厅广场有一个小型儿童游乐园,每天下午开放,是孩子们的游乐场所。横跨Urumea河的MARIACRISTINAD大桥,四角分别有四座雕塑,具有浓厚的法国风格,可以欣赏到沿岸的法式建筑。

人猿泰山:险战丛林之英文赏析 篇9

关键词:人猿泰山,英文字幕,翻译

2016年华纳兄弟公司推出了由大卫·叶茨 (David Yates) 执导的真人版3D电影《人猿泰山》 (The Legend of Tarzan) , 主人公“泰山”是小说家埃德加·赖斯·勃勒斯同名系列小说的主人公, 本名约翰·克莱顿三世。这个经典的人物形象被多次搬上屏幕, 本次由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 (Alexander Skarsgard) 主演, 整个片风依然是好莱坞路线, 高水准的影视特效, 充满仪式感的配乐, 还有老掉牙的拯救套路, 本文不去剖析电影的情节和是否具备一部好电影所必有的灵魂, 本文只是去分析电影中的英文并加以欣赏。

电影一开始, 有这样一句话:At the Berlin conference of 1884 the world’s colonial powers took it upon themselves to divide up the African Congo.在这里, take it upon yourself to do sth就非常精炼, 其含义是: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doing something without being asked to.就是未经要求或请求就擅自做主的意思, 充分体现出了世界殖民列强准备蛮横瓜分刚果的无耻嘴脸。接下来的一句:King Leopold of Belgium claimed the vast Congo basin, rich in ivory and minerals.这里rich前面省略了which was, 使得整个句子简洁且内容完整。后来, George Washington Williams在对Lord Clayton道歉时, 说起了King Leopold, 是这样说的:“·····Because he wants to be the first monarch in history who doesn’t want people to see his good deeds?I don’t buy it.·····”这里I don’t buy it, 虽然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句子, 几乎所有懂英语的人都能准确地翻译出这个句子或说出它的意思, 但是在影片里, 通过上下文, 应该是I don’t believe it.的意思, 即我根本就不相信比利时国王的善心, 他一定是另有所图的含义。Buy的非正式用法就是表示“相信”, 例如:She’ll never buy that story about your getting lost!她绝不相信你迷路的谎话!这些英文让观众都有了美的享受。

布鲁斯·F·卡温曾经说过, 对观众而言, 真正在意的是电影如何有趣, 具有何种娱乐性, 如何积累成为经验。那么, 如果观众缺乏某种文化背景的支撑, 那么理解影片时, 就会遇到困难和障碍。例如:在Jane谈起自己的爱人时说:For many moons, he was thought to be an evil spirit.For many moons对不少英语爱好者造成了一些困扰, 不过英语中有many moons ago这个短语, 表示很久以前, 因此我们通过上下文, 把它理解为“许多年来”就可以了。后来Rom和Jane在晚上共进晚餐, Rom说起了自己的经历:“On my last visit to Europe, I attended a few lectures at the Sorbonne.The King of France got a soft clap.Henry·Morton·Stanley, a bastard orphan by birth, got a standing ovation.······Yeah, a few are born blue bloods, like your husband.”在这里a soft clap表示稀稀拉拉的掌声, 而a standing ovation则表示演出结束后, 观众站起来热烈鼓掌, 还有另外的短语with a round of applause (以热烈的掌声) , give sb a big clap给某人热烈的鼓掌;另外, blue bloods来自短语blue-blooded, 解释为:A blue-blooded person has been born into a family that belongs to the highest social class.也就是“贵族出身的;名门望族的”的意思。至于Henry·Morton·Stanley, 历史上确有其人, 英裔美籍探险家与记者, 以他在非洲的冒险及搜索戴维·利文斯通 (David Livingstone) 的事迹而闻名于世, Rom说他是一个bastard orphan, 主要是因为他的生父母并没有结婚, 因而从理论上来讲他是个非婚生子女。在欣赏影片的同时, 英语学习者也要善于积累这些短语, 勤加练习, 使自己的英文写作水平越来越高。

虽然该片的影评不佳, 但是作为英语爱好者, 笔者从英语语言本身进行分析, 由于篇幅有限, 仅举几例, 旨在帮助广大的英语学习者提高审美情趣, 更好地来欣赏影片。

参考文献

[1]Publishers H.Collins COBUILD Learner's Dictionary[M].1.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 , 2007.

[2]Press Oxford University.Oxford Collocations Dictionary[M].1.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3]克里斯蒂安-麦茨吉尔-德勒兹等.凝视的快感-电影文本的精神分析[C].//视觉文化系列,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5.

走出媒体的丛林 篇10

记得1996年,苏雄老师刚带我加入广告业,作为智威汤迅中国区管理层的成员。那时候的广告传媒业,仍是单一媒体的时代;电视媒体,占据了企业广告预算的80%以上,品牌创意广告公司,与媒体计划采买公司,也没有剥离。记得有一次替西安杨森,在很短的通知内,运作采买到了央视一套的时段,客户居然激动的写了感谢函。同时,全球客户的收费是广告投放净额的15%(香港与内地一样,虽然内地投放额大了几十倍,而拍TVC的成本几乎相等),真是广告公司的黄金时代。由于电视媒体一头独大,其它各种传播方式,只起到了配合的作用。想到要做广告,首先要把TVC给拍好,这时候就需要有大主意(Big Idea)以及独特的卖点(Unique Selling Point),所有的广告创意大奖,无不以此为依归了。参考图一,作者比喻这是“马蹄”的时代。请特别注意,在这个时代里,单一媒体反映了电视是全世界人类非工作时间的主要“生活方式”。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的广告传播集团,在WPP的引领下,有了几次大的并购。为了减低并购的资金成本,证明广告有固定的月费收入是必要的。同时,国际公司客户群,也希望在持续的经济增长下,控制广告成本。于是随着广告业竞争的逐渐加强,广告公司收费逐渐从佣金制转为月费制。佣金制下,广告公司通常鼓励客户多投放(佣金收入增加),并且投放大媒体(操作成本减少)。而月费制下的广告公司,通常鼓励客户投放众多而量小的媒体,这样可以多做事,多收费。举例来说,一个产品上市,3千万预算,如仅投放央视,可能一、两个广告公司员工就可以搞定;但是如果将预算投到20个省市台,就需要一个团队来服务,广告公司以“成本附加”收费,也就是说多赚钱了。这种背景,为了新媒体的出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正巧在这时候,因特网、手机媒体、数据库CRM、游戏机、虚拟世界(如2nd Life)、关系网络(Relationship Mapping,如Facebook.com)等新科技的陆续出现;以及根据摩尔定律,不断下降的数码设备成本,与成倍增加的讯息处理能力,为新媒体提供了成长茁壮的多类种子。有了肥沃的土壤与多而强的种子,新媒体就在十年之中,如雨后春笋般的成长成为一个茂盛的丛林了。

时到今日,最大的媒体仍然是电视,但是在2006年的广告主市场预算中,在中国比重已不到50%,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则不到40%。于是广告主要达成其既定的广告目的,不再是可以用单一媒体来达成,而需要众多媒体协力而成。作者的比喻,就好比桌上的一杯水,是广告目的,要用手把它拿起来;首先,五个手指头要定位,每个指头擅长什么,五个手指都摆杯子的一边,杯子是拿不起来的;其次,每支手指应该用多少力量,如果某一手指用力太大,杯子就打翻了。这种从马蹄到人手的进化,正是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的必要条件。

于是广告主就面临着五个问题:(1)广告战役的目的为何?(2)如何选择不同的媒体组合?(3)预算如何分配?(4)创意在各种传播渠道如何统一协作?(5) 如何衡量广告效果?

广告战役的目的

首先,我们在市场学101中都学到,广告的目的有二:就是短期销售和长期品牌的建立。但是进了广告业十多年,作者的感觉,总觉得每天都很多人嚷着要建立品牌,做世界著名的品牌。但是没有什么人,或是著作,把为什么要做品牌给讲清楚,以及把品牌与销售的关系讲清楚。

作者认为建立品牌的目的,当然首先是销售(这是作为经济生存体的必要条件),其次是向传播受众,传达这个品牌的个性、文化、与诉求(这到不一定与销售直接或间接相联)。品牌跟销售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作者的主张:其实就像太极图——阴生阳,阳生阴,生生不息地(见图二)。成功的品牌,是重复销售的结果,也是重复销售的原因。在货架上被消费者挑出的品牌,只是成功品牌的第一步。成功品牌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消费者如“静脉注射”般的信任,并愿意预先订购以确保未来的消费。对于一个品牌来说,如果消费者对它的信任达到这种地步的话,就可以说达到了最终目的了。举例子来说,作者是《经济学者》(Economist)周刊的忠实读者,十五年来,只要有续订通知,作者在第一时间内,绝对会续订,以免造成中间有任何一、两周的精神食粮的中断,这是“确保未来消费”的亲身体验。

再者,如果广告的目的,只是短期销售和长期品牌的建立。在每个单一广告战役的规划中,就会因太笼统,而无法衡量单一广告战役与长期品牌建立之关系,无法衡量品牌资产和品牌生命周期该如何影响广告战役,于是乎无法来规划与设计单一的广告战役。结果是,如无法衡量与规划单一的广告战役,那广告商就瞎打,瞎猜。这样的话,我们的广告业就会倾向于注重视听的效果,而不是真正地以建立品牌作为依归。造成好似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中,五大门派,各说各的武功好的状况(当然,总会也有魔教),但是没有华山论剑,什么武功符合什么广告主的什么战役,就说不清楚。所以,基于必需能衡量与规划单一的广告战役,我们应该把广告战役的目的更加细分为:认知(Awareness)、相关(Relevance)、印象(Impression)、兴趣(Interest)、接触(Contact)与认识(Knowledge)、体验(Experience)、好感(Goodwill)、销售(Sales)、忠诚度(Loyalty)等9个目的。

前三个目的,认知、相关和印象,在传播渠道上,主要诉求的是冲击力,后四个目的,兴趣、接触、认识与体验、及好感,主要诉求的是与消费者建立感情的纽带的亲和力。最后两个目的,形成销售之后,要想办法建立起消费者忠诚度的信任力,让他能够重复采买。

传播方式的选择

回过头来说,媒体应该要分工,不同的传播方式,必须要有擅长的不同的广告战役目的。如果是主打冲击力的媒体,主要竞争点就是视觉和听觉。主要的表现方式就是大型的户外媒体、海报、巴士上的广告、电梯媒体等等。衡量的方式,每千人成本(CPM),回忆率(Recall Rate)等,都是合适的。关于冲击力媒体的讨论,过去已有许多,在此省略。

亲和力媒体主要诉求是什么?就是互动,就是建立感情,怎样才能有感情,怎样才能跟人建立起感情呢?我从与我三岁儿子的互动中,总结出几种方式:

第一,对话。21世纪每个人有两个自我,一个是肉体的,一个是数码的。我们对媒体的沟通传播除了与肉体自我的视觉,听觉,触觉进行互动对话外,还要对所谓的数码自我(现在叫做手机,以后叫什么还不知道)进行一定的对话。比如说,王小丫的问答式节目,可以将品牌讯息与互动结合,形成非常有效的对话。再比如说,讯问消费者的喜好,关心他(她)们的意见(市场调研),如果设计得法,也是好的对话方式。

第二,说故事。就是把一个品牌的商业信息,形成一个故事,在适当的场合与时间,为消费者娓娓道来。以往做冲击力的广告往往就会有很好的效果,为何近几年以往用的得心应手的广告形式不行了呢?这跟消费者买东西有什么样的关系?原因之一是中国的消费者已经经过改革开放后广告十几年的影响,有一定的选择与过滤能力。其二,是因为消费种类的增多与复杂性增强。今日的消费者起码有上千个消费决策要做,起码有一百个是有高科技含量的,而且是功能性非常复杂的消费决定。这不是15秒钟、30秒钟就能讲清楚的。那怎么办呢,得有一个有趣的互动方式来与消费者进行沟通,最好的方式,就是讲故事。互动式的讲故事(Interactive story telling),让消费者主动的作出选择,来影响一个故事的进程与结局,是未来广告的一种趋势。

第三,是玩游戏。这是最能够建立起互相感情的。如果我们把商业信息,用玩游戏的方式传递给消费者,我们可以达到寓商于乐的目的。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我们的品牌,玩游戏的时候是快乐的,所以消费者对产品的感情永远是对的。

第四,是一起工作,一起创造,去完成一个任务。与儿子一起堆积木玩具城堡,显然的能建立很好的互信与感情。在互联网的世界中,这样的应用不胜枚举,例如Wikipedia等,或多人网络游戏MMORPG,一起组队去完成任务。

第五,是分享。最近最热的Youtube,就是与大家一起分享Video的例子。

亲合力媒体必须要是互动的,而且通常会给予目标消费者极大的选择权。因特网、手机、触动传媒等,具有这样的特性。另外,亲合力媒体,由于是互动的,数码的,广告战役的是否有效,后续的广告战役如何修改,都有可以借鉴的实际数据,事实上成就了亲合力媒体本身随时间自我进化的功能。

信任力传播渠道,主要的诉求是服务、承诺、激励等。可以采取的手段包括品质保证、售后服务、 推荐、方便、折价券、提醒、VIP俱乐部等。这些手段除了建立消费者的忠诚度外,还需提供他们及时行动的理由。

预算分配问题

跨越不同性质的媒体,广告主与广告商如何分配下一元人民币的广告预算?这就必须要在某种基础上来比较。即,必需找到计算的传播效果的基数。我们知道记数,有0、1、2、3、4、5……其中,2是1加1,3是2加1,依此类推。那么,什么是传播的“1”呢?

我们来看一个如下的简化方程式,f(x)=ax1+bx2+cx3。

假设f(x)是传播效果,X1、X2、X3等为不同传播渠道的资源投入。事实上,我们的任务,就是找到合适的X1、X2、X3,以及其相应的比重 a、b、c。

首先,广告主与广告商要根据产品的特性、历史与天赋,确认这次广告战役的目标消费群。其次,确立广告战役的目的。然后,便可以研究目标消费群的生活轨迹,在他(她)们的生活轨迹中,寻找传播接触点。同时,考虑广告战役的目的,决定接触点与不同广告战役目的的粘度 (stickiness)。另外,还要考虑拟定合乎接触点消费者特性的(创意)沟通方式。最后,利用统计学,采取实际样本,来决定a、b、c的比重关系。

看起来,如上的建议似乎如天方夜谭,特定广告主、特定产品、特定广告战役要考虑的因素,似乎太多,成本太高。但是目前已有一些大的广告公司,着手研究不同类型的所有消费群体,他们所有的生活轨迹与可能传播点,并且逐渐确立一些比重参数。一旦这些资料库模型大致完成,以上的预算分配方法便可以低成本的执行了。

统一协作与效果衡量问题

不同传播渠道的统一协作与效果衡量,主要要考虑两点:首先,是必经路线(critical path)的问题。通常来说,没有消费者的认知、相关、印象的冲击力;就很难谈到建立感情的纽带的亲合力,更惶论销售与忠诚度的信任力了。广告战役的时间顺序的企合,对于广告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其次,是广告战役管理体制的建立。建议考虑建立计划、执行、检查、评估、奖励、修正六部流程,来管理每个广告战役。广告效果的检查与评估,除了与销售比较(即,与自我比较);还需要与竞争市场比较(即,与对手比较);与内部独立检查调研的比较;以及与外部第三方的调研比较。

结语

媒体分流,对于广告主与广告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巨大的商机。比如说,内部控制,在单一媒体的环境下,当然比在媒体丛林中容易做。但是同时,针对性强的分众媒体,提供了细分产品,以很少广告行销预算,精确的到达可能的消费群体,从而扁平的长尾(Long-Tail)丰富的利润空间。

管理理论丛林 篇11

“丛林强盗”作为澳大利亚在殖民地时期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 深受作家们的青睐, 是澳大利亚文学中常见的主题之一。综观整个文学史, 澳大利亚作家笔下的丛林强盗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凶残狡诈的恶徒———如亨利·金斯利 (Henry Kingsley) 的代表作《杰弗利·哈姆林的回忆》 (The Recollections of Geoffry Hamlyn, 1859) 中伪造银币、对弱女子纠缠不休的恶棍乔治。二是劫富济贫, 对抗体制和权威的英雄豪侠———如罗尔夫·博尔特沃德 (Rolf Boldrewood) 的名著《武装行劫》 (Robbery under Arms, 1888) 的主人公侠盗马斯顿兄弟, 以及彼特·凯里笔下的“凯利帮”, “一群具有反抗精神的澳大利亚民族的自由斗士” (彭, 2003:36) 。这些作品往往带有浓厚的传奇色彩, 虽然在情节的设置上跌宕起伏, 读来颇为引人入胜, 但是, 从人物的塑造的角度来看, 这种单一的停留在道德两极的主人公未免流于简单, 且多有雷同———丛林强盗们像是集体戴上了罗兰·巴特所说的文化面具, 他们的血肉, 他们的个性都被遮蔽了。

1996年, 素来推崇“对澳大利亚经验进行多样化解读”的著名作家大卫·马洛夫 (David Malouf) 出版了小说《柯洛溪边的对话》 (The Conversations at Curlow Creek) , 这一次, 他把小说的背景设在了19世纪中期的新南威尔士, 而此时在澳大利亚的土地上活跃着的丛林强盗则成了小说的主角之一。

本文对马洛夫塑造的丛林强盗所进行的分析, 主要从体、魂、灵三个方面展开。“体”是肉体、“魂”指魂魄、“灵”则是灵性良心。杨绛先生在《走到人生边上》一书中将人的构成分为肉体、灵魂和灵性良心三部分, 肉体和灵魂紧密结合, 构成了类似弗洛伊德的“本我”的“小我”, 灵性良心类似于“自我”和“超我”的结合体, 是人的“大我”, 对“小我”起约束作用。 (杨绛, 2007:46-47)

通过“体”、“魂”、“灵”这三个基本维度的刻画, 马洛夫摘除了丛林强盗的文化面具, 在他的笔下, 丛林强盗一反以往单一、刻板的形象, 呈现出生动、丰富的特点。

1.丛林强盗的“体”

“体”指的是身体 (body) , 人的肉身, 是人类与物质世界往来的部分, 它在文学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正如一位批评家所言:“写作是身体的语言史。” (谢有顺, 2003:191) 文学虽然是精神事务, 但它并不能脱离身体这一物质外壳而独立存在。没有身体这个通道, 写作就会沦为不着边际的幻想, 或者变成语言的修辞术。

在《柯洛溪边的谈话》中, 马洛夫充分意识到了“体”的重要性, 他耐心细致地将那些与丛林强盗的生活有关的细节琐事展现在读者眼前, 关注着他们存在的每一个细节。

他首先巧妙地借奉命追捕丛林强盗的士兵的视角, 对丛林强盗们的形象及他们的日常生活场景进行了描述:

“多兰, 他们的头儿, 是个大块头, 简直像个巨人。还有个爱尔兰佬看上去也是笨手笨脚的。那个叫鲁克的孩子瘦得皮包骨, 时常搞些恶作剧———比如一只盒子, 揭开盒盖冷不丁地会跳出一个红头发的小丑, 让人不得安生……”

“从他们埋伏的位置俯瞰溪谷, 他们注视着这伙强盗的一举一动。看到他们独自悄悄走到一旁去方便, 听到他们在灌木丛里打野味时的射击声。到了晚上, 那个孩子用他那稚嫩的嗓音唱一些滑稽的或是下流的小调, 其余人则哄堂大笑。” (Malouf, 1996:21-22)

接着, 马洛夫又安排这群丛林强盗的一员, 被俘的卡尼向别人聊起这些同伴们。从卡尼断断续续的讲述中, 我们进一步地了解到这样一些细节:鲁克其实还不满15岁, 脾气很冲, 但很聪明, 会唱一百多首喜剧歌曲且时常跑调, 小小年纪的他已经懂得男女之事, 经常以此在别人面前吹牛 (Malouf, 1996:98) ;多兰的舞跳得极好, 他对驯马也很有一套, 时常抱着马的脖子喃喃地和马说话, 那神情就好像是对待爱人一般温柔 (Malouf, 1996:31) 。

不管英雄还是恶徒, 他们首先是人, 是和我们一样的血肉之躯, 在这一点上丛林强盗与普通人别无二致。马洛夫用细腻温柔的笔触将丛林强盗的日常生活场景展现给读者, 使读者从中感受到一种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息。

除了丛林强盗日常生活中的身体外, 马洛夫在小说中还展示了另一种身体———被惩戒的身体。这种身体提醒读者注意到了主人公的“强盗”身份, 清晰地展现了丛林强盗生活的另一面。

“红头发, 瘦得皮包骨, 双臂交叉抱在单薄的胸前。穿着对他来说明显嫌短的裤子, 露出两只大脚……下巴被子弹射掉了一块, 随之脱落的还有他的大部分牙齿, 人们不得不用从一件破衬衫上撕下的一块布条把他的伤处固定住”。 (Malouf, 1996:26) 这是军官阿黛尔在回忆他所看到的一幕:丛林强盗鲁克在被士兵们枪杀之后被当局陈尸示众, 鲁克的尸体被摆放在一块木板上, 两端各架在一把椅子上, 任由人们参观。

与鲁克那残缺不全的尸体相呼应的是卡尼身上的累累伤痕, “呈现出彩虹般炫目的色彩, 如同花一样在他的身体上怒放”, 观者无不触目惊心。 (Malouf, 1996:199)

古罗马的法律规定, 那些受到责罚的人, 他 (她) 可以被任何人不需承担责任地杀死, 但不能在宗教仪式中被用来献祭。这个被剥夺了一切权利的人被称作“牺牲人” (homosacer) 。意大利哲学家吉奥乔·阿甘本 (Giorgio Agamben) 在名著《牺牲人》中复活了这个概念, 称之为“赤裸生命”, 意指今天那些被驱逐和排斥的人及那些丧失了权利的人, 比如二战期间奥斯威辛集中营里的犹太人, 还有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被炸死的平民……他们没有权利和公民身份, 被视为单纯的生物性事实, 杀死他们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也不会受到政治的追究。 (汪民安, 2005:141) 马洛夫笔下的丛林强盗就是这样的“赤裸生命”, 奉命追缉他们的士兵得到授意, 可以直接开枪打死他们, 因为他们被怀疑与土著人相勾结, 将要发起一场叛乱, 而怀疑的唯一依据不过是民间的谣传 (后被证明的确是谣传) , 这种对他人生命的轻贱实在令人震惊。

据澳大利亚官方的文化门户网站记载, 19世纪60年代, 新南威尔士州就曾通过一条法令, 允许当地警察在追缉那些有犯法嫌疑的丛林强盗时开枪, 可以不必事先经过逮捕和审讯的程序, 著名的丛林强盗本·霍尔就是这样被警察打死的, “赤裸生命”的案例真有其事。如此, 马洛夫真实地再现了丛林强盗在澳大利亚历史上的一段悲惨遭遇, 展示出了他们生活中辛酸凄凉的一面, 打破了人们关于丛林强盗的浪漫想象。

2.丛林强盗的“魂”

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说“小说不研究现实, 而是存在”, 小说家应该是“存在的勘探者”。 (昆德拉, 1995:42-43) 马洛夫深谙个中奥妙, 在《柯洛溪边的对话》中他对丛林强盗形象的刻画就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体”这个物质层面, 而是继续向纵深推进, 走进了人物的精神深处, 将读者的注意力导向丛林强盗的“魂”。

“魂” (soul) 指的是那些使我们成为人的要素, 包括智力、心思、理想、爱情、刺激、判断力、意志等。魂附上肉体, 结合为一, 人因而具有了生命。没有魂, 肉体就称为尸体, 没有知觉, 没有感情, 没有智力。 (杨绛, 2007:47) 魂和体紧密地贴合在一起, “一同作恶, 也一同为善” (杨绛, 2007:91) , 只有死亡才能把它们分开。

澳大利亚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亨利·劳森在作品中曾多次赞颂过一种“伙伴情谊” (mateship) 。它形成于澳大利亚人早期的艰苦创业之中, 意味着“同情、诚恳、热心、相互帮助、自我牺牲、忠于朋友” (黄源深, 2002:93) , 是澳大利亚民族性格和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洛夫笔下, 丛林强盗的“魂”首先表现为他们之间的“伙伴情谊”:被俘后的卡尼回忆那段丛林生活时, 脸上总是忍不住挂着微笑, “他的脸变得神采奕奕” (Malouf, 1996:97) , 他向看守他的军官如数家珍般地谈起每一个同伴, 他清晰地记得与他们在一起的每个细节;在回忆起某个同伴的火爆脾气和恶作剧时, 他的脸上会不自觉地现出微笑的神情, 而当他听说了同伴的死讯, 悲伤之情溢于言表……他这样形容他们之间的关系:“我是他们中的一员, 我们就像是一家人”, “我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不会出卖自己的兄弟, 不会为了钱或是为了自己的性命去做这种事”。 (Malouf, 1996:99)

与伙伴情谊的温暖和友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丛林强盗冷血和残酷的另一面:不满十五岁的卡西迪还是个孩子, 可是据说他曾在一间谷仓杀了两个手无寸铁的人, “让他们跪在地上, 然后朝他们每人的脖子后面开了一枪” (Malouf, 1996:98) ;卡尼本人也杀过人, 在加入这个强盗团伙之前, 他和另一帮路匪被关在一起, 因为口角纷争, 他打死了一名身材瘦小的犯人, 他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我想把他踩到泥里去, 就像踩死一只蜘蛛那样。我猛击他, 他倒了下来……我把整个身体的重量都压到他身上, 想要打得他灵魂出窍……我一直打到自己汗水飞溅, 噢, 老天, 我一生中从没感觉这么爽过” (Malouf, 1996:136) 。

伙伴情谊与杀人越货, 前者折射出善的光芒, 后者则见证恶的冷酷。人性中善和恶是并存的, 没有人能够任何情况下都是正义、仁厚、友爱的, 人有肉体, 有种种所爱所恨, 这就注定了人的生存是有“底线”的, 过了这个底线, 人就会崩溃, 再也无法恢复风采、气度。往往在极端的苦难与打击之下, 人就暴露出自己的原始层面。“我们就像是掉进陷阱的动物, 别无选择, 只能挣扎着求生” (Malouf, 1996:30) , “大多数时候我就是一头动物, 可是我能怎么办?这个世界上有种东西名叫饥饿……” (Malouf, 1996:133) 生活的重压, 突破了卡尼的心理底线, 使他暴露出了人性的弱点, 为了同伴可以两肋插刀的他成了杀人越货的恶徒。卡尼的悲剧, 不仅仅是丛林强盗的悲剧, 更是人性的悲剧。通过刻画丛林强盗的“魂”, 马洛夫成功地揭示了人性中固有的善与恶的矛盾和纠结, 表现出了人性的复杂。

3.丛林强盗的“灵”

“灵” (spirit) 指的是人的灵性良心。人们常常习惯于将灵和魂合起来, 作为肉体的对立面, 事实上, 灵和魂是有区别的。魂和体一样都是属世的, 它们都体现出尘世生命所不可逃避的局限, 有着属于世界的幽暗、混沌、情欲、潜意识……极易跟着经验感觉走, 自我自私的快感能一下子很强烈、很实在地抓住人, 从而导致人的堕落。而灵则是属神的, 它使人的构成具有高出地上万物的神性品质 (灵性良知) , 它对魂起着约束的作用。一旦失去了灵, 人就会以自我为中心, 只追求眼前可见范围内的幸福和满足, 很容易越过善与恶的界限, 坠入罪的黑暗之中。卡尼之所以会杀人越货, 从表面看是迫于生计, 逼不得已, 深层原因就是失却了灵性良心的指引, 背弃了自己的信仰。当魂和体凌驾于灵之上, 恶的产生就不足为奇了。

在《柯洛溪边的谈话》中, 丛林强盗卡尼通过重拾信仰, 找回了失落的灵性良知, 最终实现了救赎。在行刑的前夜, 当卡尼再次谈到以往杀人越货的经历时, 不再像先前那样义愤填膺地控诉和抱怨, 而是平静地向负责监督行刑的军官询问:“上帝会宽恕我们的所作所为吗?” (Malouf, 1996:137) 这句话显示卡尼不再试图将自己不光彩的过去归结为任何外部的原因, 比如生存的重压, 比如对法律的无知和社会的不公。他对自己和同伴犯下的恶行不再无动于衷, 而是开始忏悔。至此, 失落的良知又重新回到了卡尼身上。

小说的末尾, 卡尼在行刑前提出到河里沐浴的请求。在众人的注视下, 他脱光了衣服, 全身赤裸地走进了清澈冰冷的山溪里, 细心地擦拭着每一寸肌肤, 洗净身上的汗渍、泥垢、血垢, “这个世界带给他的一切污垢都随着溪水飘远”, 最终汇入大海。阳光下, 他身上的水珠闪闪发亮, 那些原本平常简单的动作突然因此平添了一种“神圣”和“庄严”的味道, 惊呆了在一旁监视他的士兵们。 (Malouf, 1996:198-199) 这段关于沐浴的描写看似简单, 实则含义丰富, 隐含多个隐喻:第一, 全身赤裸象征着赤诚。自从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之后, 他们便穿上了树叶做的衣裳, 学会了在上帝和他人面前虚伪地掩饰自己。第二, 水象征着恩典和生命。《旧约·德训篇》提到:“他在你面前安放了火与水, 你可任意伸手选取;生死善恶, 都在人面前;人愿意那样, 就赐给他那样。” (15:17-15:18) 第三, 卡尼身上的污垢象征着人作为泥土生命的局限性。综上种种, 沐浴场景的描述象征着卡尼身上灵性的回归, 道德根基的重新建立, 从而进一步印证了卡尼的救赎。

卡尼虽然在原罪的驱使下堕落作恶, 但他并未泯灭人性, 他的心中上帝的影像依在;本来属灵的人心可以被邪恶败坏, 同样也可以借上帝的恩典而得到救赎———通过描写丛林强盗卡尼灵性良知的回归, 马洛夫在恶的背后展示出一种善的生生不息的力量, 让人在黑暗中看到了希望。

结语

霍布斯鲍姆在《匪徒》一书中指出:“要成为公众的神话就必须有简单有力的形象。要成为一个悲剧色彩的英雄, 他的每一件事都要被隐去, 只把他这个角色典型姿态的影子留在地平线上。” (霍布斯鲍姆, 2001:178) 这样的简化, 并不适合于文学, 尤其是小说。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一书中说:“小说的精神是复杂性。”假如小说不再表达复杂的世界, 而只是作家专注于单一、贫乏的经验, 只是一味地对世界进行简化, 那么, 小说的存在就会变得非常可疑。小说应该是反抗简化和遗忘的。

马洛夫对丛林强盗的描写, 就体现出了这种对简化的反抗。他没有像其他作家那样在处理这个主题时落入一种简单的、社会化的现实写作之中或是仅仅停留在传奇故事的层面上。他不但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丛林强盗的生活世界, 还深入到了他们的人心世界, 真正做到了“从俗世中来, 到灵魂里去”。他笔下的丛林强盗, 体现了人的复杂性、丰富性和可能性, 不再是戴着文化面具的侠盗或是恶棍, 呈现出崭新的形象。

摘要:“丛林强盗”是澳大利亚文学中的常见主题之一。在大多数澳大利亚作家笔下, 丛林强盗通常以恶徒或侠盗的形象示人。著名作家大卫·马洛夫凭借小说《柯洛溪边的对话》打破了人们的这种思维定势。他笔下的丛林强盗既有关乎肉体的欢乐和苦痛, 又有内心世界的矛盾和挣扎, 更有灵性良心的觉醒和回归, 充分体现出他们作为普通人的复杂性、丰富性和可能性。

关键词:丛林强盗,肉体,魂,灵性良心

参考文献

上一篇:氧气瓶的安全使用下一篇:学会理解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