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控制效果(精选10篇)
血压控制效果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控制效果。方法 选取24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121)和观察组(n=121),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和门诊随访,观察组实施社区管理模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且观察组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遵医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社区管理不仅可使患者血压得到控制,还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改善生活习惯。
关键词:高血压,高血压社区管理,效果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和疾病负担重的特点,是脑卒中、心脏病、肾病等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社区管理已被证明是有效控制高血压的重要途径[1]。为缓解我国高血压控制率低和社区管理水平不高的困境,建立有效的高血压社区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针对这一情况,本研究采取社区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病情控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24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收缩压≥140 mm Hg或舒张压≥90 mm Hg,且未服用降压药物。其中男140例,女102例,年龄45-79岁,平均(56.17±8.73)岁;合并症:高血脂158例,糖尿病84例。将上述24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合并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和门诊随访,观察组实施社区管理模式。具体方法:(1) 组织专家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为依据,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起草《高血压社区防治手册》。(2) 健康体检。全年进行1次全面的体格检查,免费测量血压,做心电图1次,测血糖1次,计算体重指数1次。(3)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病的常见症状、发展后果、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同时教会患者自己测量血压,以便及时了解血压控制情况,做到适时增减药物和及时去医院就诊。(4)饮食指导。提倡素食为主,降低食盐量、低糖和低脂,多食水果和蔬菜。(5)适当运动。规律、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是控制体重的有效方法,如慢跑、游泳、打太极和健美操等,但要注意循序渐进,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6)随访:根据患者的危险分层进行分级随访管理,低危患者随访1次/3月,中危患者随访1次/2月,高危、很高危患者随访1次/月。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干预后血压变化情况,计算血压控制达标率。(2)比较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高血压相关知识包括高盐、吸烟、酗酒、肥胖、高血脂和高血压的危害及高血压并发症。(3)探讨两组患者遵医嘱率(即合理运动、合理用药、定期检查和合理饮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 s)表示,作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作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比较
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且观察组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
观察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遵医嘱率比较
观察组遵医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3 讨论
目前,我国高血压发病率高达18.8%,其患者人数约1.6亿人以上,在已知患有高血压的人群中,约有3 000万人没有接受治疗,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未达到控制目标的约占75%[2]。2002年我国居民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仅为30.6%、24.7%和6.1%,而2000年美国就已分别达到了70.0%、59.0%和34.0%[3]。因此,防治及控制高血压的任务十分艰巨。
相关研究证明[4],吸烟、饮酒、高脂饮食、高盐饮食、 不锻炼及高血压病家族史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现实生活中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缺乏高血压基本知识,故需要通过进行有效的高血压社区干预管理,提高居民的高血压防治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合理用药,才能更好地控制高血压,减少并发症[5]。陈泽萍[6]对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管理和综合干预方案控制高血压,即在1年时间内给予饮食、 运动、心理、药物和健康教育等指导,干预后患者的血压降低,服药率和遵医嘱率升高,高血脂和高血糖也明显好转。说明高血压社区管理和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有较好的疗效。本研究中,在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 自我管理和规范药物治疗等社区管理措施后,观察组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6.86%VS 55.37%,P<0.05);而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遵医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由此可见,通过社区管理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对高血压等相关疾病的知晓率,让其正确认识到高血压疾病的危害,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
综上所述,高血压社区管理不仅可使患者血压得以控制,还可有效地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意识,改善生活习惯。 因此,各地方应进一步加强社区高血压规范管理措施的落实,不断提高这一群体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
血压控制效果 篇2
关键词:健康教育;高血压控制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5-148-01
高血压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发生的脑卒中事件和冠心病事件中均有血压增高的因素,所以控制高血压是保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1]。目前世界各国都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在积极进行健康教育的发展,但是我国健康教育发展中存在着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的问题。健康教育是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知晓率、遵医行为和改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高血压控制率的重要手段[2]。我院在高血压健康教育推广中,积极学习国外成功经验,对高血压患者采取不同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控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和患者的一致好评,且患者的高血压控制率和服药依从性明显增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3月1日至2011年5月10日统计的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共840例,从中择取每1~2个月就来我院就诊配备高血压药物的患者共260例进统计试验。其中其中一级高血压患者80人,二级100人,三级80人。一级高血压患者未用药,二、三级所用药物有:硝苯地平缓释片、卡托普利和利尿剂,药品均为国家基本药物。患者年龄为40~80岁,平均为(60±6)岁,且未出现神志不清、表达能力或精神方面有问题的患者。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将选取的2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8人),试验一组(86人)和试验二组(86人),且每组一二三级患者人数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仅进行常规高血压控制治疗,而不进行健康教育干预;试验一组对照组操作基础上增加了由本院心血管主任医师进行讲解的健康教育宣传课程,统一安排进行授课,课时为4课时,主要对患者进行高血压危害性、高血压分期、自我监测、自我管理、药物治疗、饮食忌口、运动治疗、并发症等多个方面的教育,使患者了解高血压疾病、血压测量、生活注意事项等;试验二组与试验一组不同之处在于讲授者为高血压患者,授课的方式和内容与试验一组相同。所选260例患者根据所患疾病的情况,一级高血压患者不使用药物,二、三级患者根据病情在硝苯地平缓释片、卡托普利和利尿剂三种常规药物选择一种或多种进行治疗[3]。
2.结果
通过一段时间健康教育和相关治疗,对照组、试验一组和试验二组患者的收缩压分别为[(138±4)mm Hg,(130±6)mm Hg和(129±5)mm Hg]和舒张压[(92.0±2.5),(84.0±3.3)和(83.0±3.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数据比较可以发现对照组和试验一、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试验一组和试验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治疗有重要意义,而专家和患者进行讲解的健康教育课程无较大差别。
3.讨论
高血压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造成的,其不仅与患者本身的身体状况、饮食方面和生活方式有关,还与其所处环境密切相关。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降压药的不断更新,现有的降压药能够有效控制降低高血压,并使其保持一个正常水平[4]。根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虽然降压药药效较强,但是在高血压人群中,血压正常率并不高,高血压控制问题依然严峻,患者不依从服药是现在面临的最严重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种手段,其中健康教育就十分重要。新的医学观念中,健康就是指生理、心理的双重健康,以及环境适应的状态。我国老龄化不断加深,医疗费用逐年上涨,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做好预防工作是降低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健康教育也就显得更加重要,国际医疗将其称之为“廉价的保健对策”。另外,根据以上研究还可以发现,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其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可使病人疾病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养成有益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服药依从性和疾病的控制率[5]。另外,对于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上,由专家进行或由患者进行的讲授达到的效果相似。可见,高血压相关科普资料易于广大患者学习了解,并不存在疑难点。提高遵医行为、家庭与社会的支持、强大的社会支持交流是战胜疾病的主要条件,家庭的支持帮助病人克服因慢性病折磨而产生的不遵医的懈怠情绪。总之,对高血压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具有高度可行性,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越.体检中心开展健康教育方法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3):93.
[2]杨秀华.对体检中心的12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健康教育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4):323-325.
[3]李素华,刘静.健康教育对体检中心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1):44-45.
[4]耿伯春,谢秋虹,钱雪蕾.体检中心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开展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3):120-121.
血压控制效果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我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的高血压患者628例,其中男性331例,女性297例,年龄36~77岁,平均年龄62.5岁;患者均无肿瘤、严重躯体损害及精神疾病。
1.2 诊断标准
患者的采用汞柱式血压计测右上臂肱动脉血压值。高血压诊断、分级标准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WHO/ISH指南(1999年)中高血压诊断分级标准[3]。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确诊为高血压。
1.3 方法
1.3.1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随访记录
对每例患者进行健康检查,记录个人健康档案,主要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家族史、现病史、合并症、使用药物种类和剂量、服药行为等项目。指定责任医师,对患者施行定期随访,对患者进行血压等项目的健康体检,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药物种类、用量。
1.3.2 药物治疗指导
由社区经过培训合格的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上门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对于坚持按时、正确服药的重要程度有清醒认识,在患者个人健康档案中及时记录患者的服药情况,一段时间后系统观测疗效及不良反应,及时调整药物种类或用量,提高治疗的依从性[4]。
1.3.3 生活习惯控制
坚持身体锻炼,控制体质量;戒烟、戒酒;合理饮食,多食水果蔬菜和清淡食物,少吃油腻或多盐的食物,降低脂肪的摄入;注意休息,科学睡眠;保持健康的心态和愉悦的心情。
1.3.4 进行高血压知识宣传
由村居委会工作人员进行动员,鼓励社区内患者参加健康知识小组,由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对患者进行高血压知识的健康教育讲座,播放高血压防治以及自我急救的宣传片,在社区张贴海报和发放宣传单宣传防治高血压的知识。
1.3.5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患者对高血压的病症和治疗有正确的认识,提出明确而可以坚持的目标及行动计划,鼓励患者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和保持自我控制的自信心,克服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引导患者保持放松的心情,轻松与身边的人进行交流。同时建议患者的家属进行配合,监督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遵医行为,多与患友交流,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轻松愉悦的心情。
1.4 防治效果评价
防治效果的评价指标如下:患者平均血压值;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达标率。其中,治疗依从性为观察患者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以及服药行为、血压监测及按时复查等方面,不符合要求的项目数≤2者判定为治疗依从;血压控制达标率根据高血压控制达标标准[5]判定,即一般人群<140/90mm Hg,合并伴有糖尿病或肾病的患者<140/90mm Hg,年龄>65岁老年患者收缩压<150mm Hg。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分析使用χ2检验。
2 结果
根据随访,观察1年之内干预前后患者血压的变化(表1),统计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达标率(表2)。
(n=628,±s)
(n=628,人(%))
表1将高血压控制前后患者的平均血压进行比较,收缩压降低5.91mmHg,舒张压降低4.77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值具有可比性。表2可以看出,将干预前后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压达标率进行比较,治疗依从比率增加了28.6%,血压达标率增加了2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我国高血压患者基数庞大,且患病人数逐年增长。由于我国在高血压防治方面的知识普及程度滞后,因此很难做到提前预防;此外由于患者对于高血压疾病的认知程度低,因此治疗依从性差,血压控制情况并不理想。为此,我国政府加大了工作力度,努力使高血压防治工作逐渐由医疗为主向群众预防为主的方向转化。这是高血压防治“战线”从医院转到社会,从临床转到预防的过程[6]。
社区控制管理的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为患者指定固定的社区医师,提高彼此的熟悉程度后,可以形成彼此信任和默契的医患关系,建立良好的互动氛围,一方面医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服药情况、治疗措施等能够及时了解,另一方面患者对于医师更加信任,更容易主动配合治疗。(2)在医师的指导以及社区卫生人员的宣传下,患者对高血压的危害、按时服药的重要性等有明确认识,提高健康意识,使治疗的依从性得到提高。(3)建议并鼓励患者家属监督,让患者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更有利于患者的健康。
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对患者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并随访记录、药物治疗指导、生活习惯控制、高血压知识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等方法,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控制管理工作,与医院治疗相互结合。经过1年的定期随访,取得良好效果。相比于高血压控制干预前,干预后的患者平均收缩压降低5.91mmHg,平均舒张压降低4.77mmHg,治疗依从比率增加了28.6%,血压达标率增加了20.7%。
综上所述,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控制管理工作能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血压达标率,有效降低血压,有利于改善患者健康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评价社区血压管理模式实施1年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方法 用自身对照实验的方法,比较社区内628名自愿参加研究的高血压患者在实施高血压管理方案1年后与实施前的血压控制效果的变化。结果 相比于高血压控制干预前,干预后的患者平均收缩压降低5.91mmHg,平均舒张压降低4.77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依从比率增加了28.6%,血压达标率增加了2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开展高血压控制管理能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血压达标率,有效降低血压,有利于改善患者健康情况。
关键词:高血压,控制管理,治疗依从性,血压达标率
参考文献
[1]杨遇春,林治国,戴钦舜,等.高血压、脑出血及脑梗死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5,1(3):3.
[2]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WHO-ISH Hypertension Guidelines Committee.1999 WorldHealth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J].J Hypertens,1999,17(2):151-185.
[4]陈博文.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5-26.
[5]刘力生,龚兰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7.
血压控制效果 篇4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规范化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 健康教育 依从性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395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因此,高血压成为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1]。目前我国的高血压防治已纳入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范畴。通过对社区慢病规范化管理,评价高血压的干预效果,并对其措施进行评估,为推进社区慢病规范管理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
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高血压患者244例,年龄35~80岁,且随访治疗时间>1年,资料齐全,在一个小区选取知情并的配合高血压患者126例作为干预组,实施规范化管理措施,选取同期在另一个小区高血压患者118例作为对照组只进行一般的随访治疗管理。
排除标准为:①有精神异常的患者;②同时患有肿瘤,且近半年内接受过化疗和放疗;③年龄35~80岁;④存在可能导致参加者不依从及失访情况;⑤正在参加或近30天内参加过其他研究项目;⑥伴有严重躯体功能损害的中风患者(影响接受健康教育课程)。
方法:本研究采用社区为基础的对照试验设计。将干预组和对照组(日常的三级管理服务)干预6个月进行随访调查,通过比较干预前后各指标的变化来了解干预效果。⑴管理流程:根据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社区卫生服务技术规范丛书社区《社区高血压病例管理》中的社区高血压病例管理随访流程图,对已接受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管理。⑵管理方式:通过培训、咨询、指导、健康教育等方式:①首先给小区指定1名责任医生和护士各1名,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提供联系电话,接受咨询;其次对社区责任医师、护士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患者管理服务规范》、血压的正确测量等内容,每次培训后都进行效果测试。②健康教育内容:认识高血压;目标设定与制定行动计划;如何在增强自信;如何处理情绪紧张;锻炼;合理膳食;戒烟;体重控制;药物合理使用;血压的自我检测;与医生配合等。健教课程一共6节课,每周上课1次,在连续6周内完成。6周课程之后,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分组每个月进行1次健康教育活动,发放宣传资料。
结 果
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比较,见表1。
两组治疗管理效果比较,见表2。
讨 论
社区规范管理是高血压患者取得良好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督导患者的生活行为习惯,调适患者的心理状态,运用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对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定期随访,方可使患者形成良好的服药及遵医习惯,显著提高了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的知晓率及相关知识的认识,使患者通过参与增强“自我保健”的意识,在实践中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从而提高对疾病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和有效性,改变行为生活中的危险因素,达到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博文,主编.社区高血压病例管理[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
血压控制效果 篇5
关键词:单纯运动疗法,临界高血压,控制效果
运动疗法是一种新型的训练方式, 现阶段被作为促进临床疗效的辅助疗法, 主要通过自身力量或器械的帮助下利用某种运动方式帮助患者实现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的恢复[1,2,3]。因此, 在临界高血压患者中如何有效利用运动疗法仍然是临床上的研究热点。为此, 该院以2014年1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31例临界高血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主要探究了运动疗法的应用效果, 收获了良好的研究成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研究对象为该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期间接受临界高血压治疗的住院患者, 总共31例, 排除脏器功能严重损害以及患有继发性高血压病的患者。观察对象包括21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在54~68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60.18±2.17) 岁;病史最短1年, 最长5年, 平均病史为 (2.36±0.14) 年;其中18例患者并有高脂血症、13例患者并有糖尿病。此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会批准, 患者及家属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31例患者均行单纯运动疗法, 包括合理选择运动方式、时间、强度、频率等方面, 具体内容为: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相关知识, 并对每一位患者的相关运动知识进行详细调查, 以及介绍运动疗法的主要内容;告知患者运动疗法时间选择, 包括早餐前1 h、晚餐后2 h两个时间段, 运动时间最好小于1 h, 运动强度则以患者自身承受能力为限;对所有患者的运动频率、强度等内容进行有效控制, 同时讲解相关运动技巧。
1.3 观察指标及标准
随访6个月~1年, 定期监测及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及血脂水平, 其中 (1) 血压水平以以标准水银柱血压计进行测量, 即收缩压≤120 mm Hg, 舒张压达到≤90 mm Hg水平; (2) 血脂水平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包括甘油三脂、总胆固醇等指标, 即甘油三酯<1.7 mmol/L, 总胆固醇<5.2 mmol/L。同时, 观察干预期间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用 (±s) 表示计量资料, 采用t检验, 用χ2检验表示计数资料, 用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变化
治疗后, 31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 且二者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如表1所示。
2.2 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脂水平变化
治疗后, 31例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 且P<0.05, 如表2所示。
2.3 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期间, 31例患者发生6例不良反应事件, 发生率为19.35%, 其中包括1例呼吸困难患者、2例头晕患者、3例心悸患者, 但未发生心脑血管卒中等不良反应情况。
3 讨论
临界高血压即为边缘性高血压, 以血压稍偏高为临床特点, 虽无脏器功能损害危险, 但随着病情的延长容易发展成高血压病, 继而并发冠心病、脑出血等严重病症, 极不利于该类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针对这种情况, 如何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是预防其他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所在。近几年来, 随着运动疗法的不断推广, 在临界高血压患者中得到了良好的运用, 并且发挥着一定的治疗效果[4,5]。运动疗法的运用优势总结如下: (1) 科学、合理的运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 增强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 通过运动加强脂肪燃烧, 还能提升患者的意志力, 缓解其身体压力。 (2) 促使患者全身心得到放松, 以及平衡机体功能, 以此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3) 通过适当的运动可以舒缓患者紧张状态的小动脉, 并且还能扩张血管物质, 促进营养吸收, 从而避免和减少诱发高血压病的不良因素。 (4) 通过运动既能提升迷走神经张力, 还能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运动习惯及生活方式, 进而确保临床治疗效果[5,6,7]。结果显示, 31例患者行单纯运动疗法治疗后, 收缩压、舒张压降低至 (105.22±8.21) mm Hg、 (88.41±7.35) mm Hg, 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降低至 (1.30±0.21) mmol/L、 (4.27±0.23) mmol/L, 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明显改善, 且治疗期间未发生心脑血管卒中等不良反应情况, 这一研究结果与国内一些文献报道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8,9,10]。由此说明, 运动疗法能够控制患者血压水平, 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 并且还能预防并发症事件发生, 故而可作为治疗临界高血压的理想治疗手段。综上分析, 为更好地合理利用运动疗法, 进一步保证其治疗效果, 应当注意以下几点:治疗前, 对患者高血压运动疗法知识进行全面调查, 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合理的运动方案;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最好以慢走、打太极等有氧运动为主, 同时以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断调整患者的运动内容及强度;告知患者注意掌控运动时间, 切忌过度运动, 如进餐后1 h开始运动, 最好0.5 h/次, 另外在运动前进行10 min的热身准备, 以免出现运动损伤;运动一段时间后, 按照患者的运动情况调整运动方案, 期间再次讲解运动疗法的相关知识, 并进行必要的健康宣教, 以此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 增强对运动疗法的治疗信心。
总而言之, 在临界高血压患者中使用运动疗法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 不仅能稳定血压水平, 降低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指标水平, 还能减少不良发应情况的发生。由此可见, 运动疗法是一种疗效高、安全性好的治疗手段, 可为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加有力的临床依据, 值得广泛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景厚明.药物联合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 2013, 26 (5) :206-207.
[2]其其格娜日娜.蒙医放血疗法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3, 13 (18) :352.
[3]许卫红, 曾惠涛.运动干预对社区中老年临界高血压血压调控及脂肪分布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 2014, 4 (2) :190-192.
[4]石娓霞, 张百祥.中药敷贴涌泉穴对中老年人临界高血压控制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 5 (16) :4-5.
[5]邱慧敏, 林桂燕.社区护理干预对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血压的影响[J].当代医学, 2014, 20 (13) :113-114.
[6]张昱君, 宋建武.综合护理与药物治疗对临界高血压干预的疗效比较[J].临床医药实践, 2014, 23 (2) :131-133.
[7]于海兰.八段锦运动疗法干预高血压肥胖患者104例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 2013, 41 (8) :47-48.
[8]陈稳.高血压病患者60例运动疗法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 2013, 42 (8) :1092-1093.
[9]和玲玲, 刘丽丹, 屈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 2013, 12 (10) :68-70.
血压控制效果 篇6
关键词:健康体检人群,护理干预,定期随访,血压控制效果
原发性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 发病率逐年上升, 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若血压控制不佳, 可导致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临床研究显示, 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可降低15%~30%的心肌梗死以及40%~50%的脑卒中发病风险, 故世界卫生组织强调应通过控制高血压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1]。但由于高血压患者对相关疾病健康常识缺乏正确认知, 治疗依从性较低, 严重影响了血压水平的控制。因此,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 提高其正确认知, 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并提高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70 例通过健康体检发现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及定期随访, 并与70 例仅进行护理干预的同病种患者进行对照研究, 旨在探讨一种对血压控制更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 年1 月—2014 年10 月期间在我院健康体检后确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0 例, 均符合2013 年《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中制定的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 例, 观察组男39 例, 女31 例;年龄43 岁~65 岁, 平均年龄 (57.5±4.8) 岁;体重49~87 kg, 平均体重 (74.5±5.2) kg。对照组男38 例, 女32 例, 年龄44 岁~65 岁, 平均年龄 (56.9±5.1) 岁, 体重51~86 kg, 平均体重 (73.8±4.9) kg。所有患者均为首次确诊原发性高血压, 筛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或恶性肿瘤, 需要立即治疗者。②沟通交流能力欠佳者。③不同意参加本研究者。2 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2 组患者均在通过体检确诊原发性高血压后给予护理干预, 包括:①高血压相关知识:通过面对面讲解及发放宣传资料等方法, 使患者了解高血压的发病原因、诊断标准、临床症状以及可能导致的并发症等, 普及防治措施, 让患者明白不良生活习惯及不遵医嘱服药对高血压的危害性。②饮食干预: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高风险因素, 指导患者低盐低脂饮食, 控制盐的摄入, 每日不超过6 g, 多食蔬菜, 禁食腌制品, 少食肥肉及油炸食物, 控制体重, 戒烟戒酒。③运动干预:适度运动不仅具有减重、降压的作用, 同时还可巩固药物降压效果。指导患者根据其血压水平、年龄、体重、运动耐受性及爱好等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项目, 如散步、快走、气功、太极拳等, 不宜进行长跑等剧烈活动, 活动量每次0.5 h~1 h, 运动时心率以 (170- 年龄) 为宜, 感觉不适应立即休息。④用药干预:需要服用降压药的患者, 指导患者遵医嘱按剂量、按时间服药, 不可随意停药及调整剂量。⑤心理干预:急躁、易怒等情绪可导致血压升高, 指导患者调整心态, 保持情绪稳定。⑥血压监测:嘱患者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 作为医生调整药物的依据。2 组患者均记录其电话号码, 以便联系。
对观察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定期随访。除记录本组患者的电话号码外, 对有条件使用QQ、微信等现代化沟通手段的患者, 鼓励其以及家属加入随访专用QQ群、微信群, 自初次护理干预后, 每周电话随访1 次, 询问患者饮食、运动、用药等健康行为依从性情况, 对健康行为依从性差者予以再次健康宣教,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强化其依从性。自第2 个月开始, 每2 周电话随访1 次, 自第3 个月开始, 每月电话随访1 次, 在随访期间, 对血压仍较高者可建议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此外, 定期在QQ群、微信群发布高血压防治相关知识, 鼓励患者在群内讨论高血压相关健康常识, 交流心得体会及患病感受, 发现对疾病常识认知错误者, 饮食不合理、运动方式或强度不合理者及时予以纠正和指导;并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 如对经常忘记按时服药者, 可采取手机闹铃或家中显眼处放置提醒卡片的方法提示患者按时服药, 也可让家属督促按时服药。一年后对2 组患者血压及相关情况进行观察比较。
1.3 观察指标
1.3.1 使用我院自制的 《高血压健康知识调查问卷》, 对2 组患者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评分, 该问卷包括高血压诊断标准、高危因素、保健常识、治疗方法、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 总分100 分, 分数越高表明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越好。
1.3.2 观察2 组患者干预后健康行为依从性达标率, 患者在观察期间能按要求基本做到遵医嘱用药、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戒酒、适度运动、定期测血压、心态平和即可判断为健康行为依从性达标。
1.3.3 观察2 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5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干预前后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评分比较观察组、对照组分别失访2 例、7 例, 剔除相关资料, 实际各完成研究68 例、63 例。干预前, 2 组患者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干预后, 2 组患者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2.2 2 组患者干预后健康行为依从性达标率比较观察组在遵医嘱用药、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戒酒、适度运动、定期测血压、心态平和6 个方面健康行为依从性达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2 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效果比较干预前, 2 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 2 组患者血压水平均显著降低 (P<0.01) , 观察组血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3。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 健康体检已经成为很多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实现自我保健的重要方式, 一部分人通过体检后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 但因为疾病认知不到位, 多数患者并未重视对血压的控制, 致使病情进展甚至引发各种并发症[2]。因此, 对健康体检人群中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提高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 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对提高血压控制效果、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遵医嘱用药等健康行为均有助于血压的控制。因控制钠盐摄入可减轻血管对升压物质的敏感性及导致小血管痉挛的作用, 而运动有利于控制体重, 从而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 抑制胰岛素及钠离子的敏感性, 从而降低血压[3]。健康体检人群中初次确诊高血压的患者, 通过护理干预可获得相关防治知识, 但随着时间的延长, 部分患者获得的高血压防治知识逐渐淡忘, 其健康行为依从性亦日趋下降, 导致血压控制效果不理想。而在护理干预后通过电话定期随访, 以及QQ群、微信群等现代沟通工具的应用, 有助于患者从多种途径增强对高血压相关疾病知识的认知, 并在护理人员的督促下自觉改变不良健康行为, 从而提高血压控制效果。本文结果表明, 观察组在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健康行为依从性达标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血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可见在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联合定期随访, 能明显降低血压水平。
总之, 对健康体检人群中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及定期随访, 有助于提高高血压相关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有效促进日常生活健康行为的养成, 对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高血压联盟 (中国) ,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J].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3, 21 (12) :1123-1149.
[2]郭璐瑜, 汤文英.健康体检后综合干预及定期随访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4, 20 (21) :33-34.
血压控制效果 篇7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健康教育对象为2008年3月—2012年3月期间在我社区管理的高血压病人, 男64例, 女98例, 共162例;年龄在45~75岁, 平均年龄60岁;高中及以下学历121例, 大专及以上学历41例。大多数为门诊就诊或健康体检患者, 症状体征不明显, 多为1级、2级高血压患者。
1.2 方法
根据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需求, 制订系统的健康教育计划, 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学习健康知识、合理用药以及定期检测等为主要内容;采取每月发放宣传资料, 每季度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每次面对面随访及电话咨询等方式让病人获得与疾病相关的知识。
2 系统健康教育内容
2.1 合理膳食
提倡低盐低脂饮食, 多吃蔬菜水果及杂粮。每天食谱:五谷类以250~600 g为宜, 蔬菜水果以500 g为宜, 蛋白质类 (肉蛋豆) 以200~300 g为宜, 奶类以200~300 ml为宜, 植物油不超过20 g, 盐不超过5 g。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按时进餐, 坚持吃早餐, 睡前不饱餐。
2.2 适量运动
运动原则:应根据年龄、性别、体质状况、锻炼基础、兴趣爱好和周围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 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 如快步行走、慢跑和打太极拳等, 不宜选择剧烈的运动项目。适当的体力活动, 可考虑“1、3、5、7”方案, 即每天至少活动1次, 每次活动30 min, 每周至少活动5次, 活动后心率不要超过170次/分。锻炼强度因人而异, 以运动后不出现疲劳或明显不适为度。如果运动后感觉良好, 且保持理想体重, 则表明运动量和运动方式是适宜的。
2.3 戒烟限酒
吸烟喝酒的危害:吸烟使心脏病的危险增加2~4倍;限酒可降低收缩压2~4 mmHg (1 mmHg=0.133 kPa) 。戒烟:吸烟会导致高血压。研究表明, 吸一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20次, 收缩压增加10~25 mmHg。专家提示:任何年龄阶段戒烟对健康都有益。限酒:有饮酒习惯的高血压患者应戒酒, 超重的高血压患者应戒酒。对于一时难以戒酒者, 每日饮用酒精量男性20~30 g, 女性15~20 g。适宜的酒量:啤酒在300 ml以内, 葡萄酒在100 ml以内, 白酒在25 ml以内。
2.4 心理平衡
高血压患者应该认识到以下几点:得了高血压要重视, 但不要紧张;平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情, 知足常乐;注意缓解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调节方法:正确对待自己, 正确对待他人, 正确对待社会。修心养性:年轻的心, 学习的心, 快乐的心, 包容的心, 知足的心, 感恩的心。
2.5 学习健康知识
健康知识是指导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南针。只有不断学习新的健康知识, 抵制迷信和各种错误信息的影响, 转变观念, 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方式更健康。
2.6 正确合理用药
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疾病, 大多数患者在重视生活方式改善的同时, 需要长期接受降压药物的治疗。服用降压药时, 听从医生的安排是最重要的。服药原则:平稳降压, 不可擅自换药或加减药物剂量, 坚持服药。当出现副作用时应及时报告医生, 调整用药。
2.7 定期监测血压
经常测血压, 定期测血脂、血糖。测血压时要做到定体位、定部位及定血压计, 根据所测的血压作为调整用药的依据。
3 结果
经过4年系统的健康教育, 我社区管理的162例高血压患者的观念得到了更新, 形成了正确的健康行为, 自觉地采用科学合理膳食、规律适当锻炼、戒烟限酒及保持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 其中48例患者已无需用药, 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114例患者用小剂量单一降压药, 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7例患者血压控制不满意。高血压病管理的总有效率为95.68%。
4 讨论
4.1 加强健康教育, 提高社区高血压有效控制率
有资料表明, 社区高血压患者大多数为门诊就诊患者, 症状体征不明显, 多为1级、2级高血压患者, 用药不规范, 对高血压病及其危害认识不足, 因此, 社区医护人员必须加大健康行为干预力度, 帮助社区人群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 降低发病率或减缓病情。健康教育是防治该病的重要手段[1]。本研究结果显示, 通过多种途径的宣传教育帮助社区居民学到了更多的健康知识, 同时通过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使社区高血压病得到有效控制, 高血压病管理的总有效率为95.68%, 增强了高血压患者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的信心, 从而推动相关社区人群对高血压病防治意识的加强, 有效地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2]。
4.2 充分认识高血压病的危害, 及时进行防治
我国人群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甚低[3]。通过健康教育告知患者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 使其了解高血压发病率高, 危险性很大, 但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合理的用药可有效控制, 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而且可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本调查结果显示, 有48例患者已无需用药, 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114例患者用小剂量单一降压药, 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提出, 高血压病的防治必须依靠观念的转变和战略的转移, 从以大医院为中心转向以社区为中心, 将高血压的防治政策、措施、成果和经验变成社区实践[4]。因此, 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广泛地开展包括高血压病在内的慢性病的社区健康教育工作。
4.3 健康教育形式要多样性、个性化
通过调查患者获得健康教育知识的途径需求结果提示:健康教育的形式应具有针对性、多样性及个体化等特点[5]。因此, 社区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知识需求及特殊情况等进行教育。如对理解和接受能力偏低的老年患者可采取直观形象教育、重复教育, 内容要少而精, 使用通俗易懂的日常用语教育;对知识水平高、学习能力较强且病情比较稳定的知识分子, 以推荐自阅相关医学书籍、报纸和宣传资料等为主, 辅以问答式、启发式教育;对不善于与护士交流的患者, 让其观看录像和幻灯, 病人觉得直观易懂亦可达到宣教目的;又如让患者或家属现身说法, 往往比护士的指导更有效;随机示范操作教育, 测量血压时强调血压测量的影响因素, 进行详细的演示, 并让患者及其家属亲自练习操作, 多实践、多体验, 由医护人员检查是否掌握同时纠正错误, 可使教育更为简单、生动和有效。这些多样性且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崔天国, 郭梦和.全科医师手册[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
[2]安家璈, 钮文异.心脑血管疾病健康教育[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
[3]刘力生.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 (2005年修订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4]顾东风, Jianghe, 吴锡桂, 等.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和控制状况[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3, 37 (2) :84-90.
血压控制效果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成都某社区新发现高血压患者36例, 均符合《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实用本) 》诊断标准, 建立起相应健康档案。其中男19例, 女17例, 最小年龄为46岁, 最大年龄为65岁, 平均年龄 (54.26±7.52) 岁, 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并主动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依据所选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病情进行有效评估, 同时, 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社区管理和综合干预的方案, 并进行归纳总结, 见表1。
社区的医护人员应该积极主动的为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服务, 同时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生化指标等的改变, 调整相应的对综合干预措施, 为患者服务。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 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患者对疾病知晓率比较结果:
实施干预之后, 患者对吸烟危害的知晓率明显提高, 同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患者对酗酒危害的知晓率明显提高, 同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患者对高盐危害的知晓率明显提高, 同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患者对肥胖危害的知晓率明显提高, 同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患者对高血压及并发症的危害的知晓率同干预前相比, 有提高,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表示为与干预前比较, P<0.05。
2.2 干预前、后患者血压及BMI情况比较结果:
患者收缩压、舒张压、BMI与干预前相比明显降低, 两组患者的差异显著 (P<0.05) , 见表3。
注:*表示为与干预前比较, P<0.05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内科常见疾病。高血压初期并不表现出明显的症状, 所以当患者已患高血压时也没有坚持服药和改变生活习惯, 常常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而在初期就做好的防治能够有效减少或降低临床并发症, 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对于高血压患者, 做好对患者的防治工作, 让患者进行合理、规范的用药治疗外, 同时, 需要加强非药物干预的指导。目前, 比较推崇的是高血压的社区管理和综合干预。高血压社区管理和综合干预对于进行健康教育、创造健康环境、改变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够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一般人群应该预防高血压, 在高血压的高危人群中减低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 降低血压水平, 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率、控制率、管理率, 最终实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3,4]。研究发现对社区管理和综合干预防治高血压, 比单纯药物控制高血压效果较好[5,6]。高血压有“三低”和“两高”的表现, “三低”即知晓率低, 控制率低和服药率低, “两高”即致残率高和致死率高。同时加强对高血压社区进行防治, 规范合理用药, 进一步改善社区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根本。开展高血压社区管理和综合干预工作, 同时需要以社区医师为主、患者为中心、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将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工作成效做的更好, 更好的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和减少疾病负担[7,8]。本研究表明, 实施干预后, 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 且血压和BMI的同干预前相比有降低明显。
总之, 通过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管理和综合干预, 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药物维持, 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实施社区管理和综合干预, 是解决高血压这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的关键, 值得大力普及。
参考文献
[1]姚璐.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模式的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26 (11) :2606-2607.
[2]陈泽萍.高血压社区管理和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12) :381-382.
[3]米璟.高血压社区分级管理及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10 (12) :1530-1531.
[4]华云平.玉环县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的实践和探索[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3, 29 (5) :671-672.
[5]李艳荣.高血压病社区干预的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 2015, 3 (1) :164-166.
[6]赵金平.高血压社区管理和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控制效果观察[J].基层卫生服务, 2015, 8 (3) 188-190.
[7]李庆娥, 马彩虹.社区高血压人群综合干预与自我管理支持的效果评价[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5 (1) :106-108.
高血压鼻出血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篇9
关键词:高血压鼻出血;临床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417-02
在头颈外科常见病症中,鼻出血是其中的一种?有数据表明,患者鼻出血情况的发生与高血压具有一定的联系[1]?鼻出血现象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较为常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管壁弹性不够,脆性较大,因而容易出现鼻出血现象?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鼻出血的情况,对患者实行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能够预防高血压鼻出血引起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保证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鼻出血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高血压鼻出血的临床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鼻出血患者60例?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为35-80岁,平均年龄为(56.3±2.6)岁,患者的血压情况分别为收缩压65-193mmHg,平均(179.6±4.2)mmHg,舒张压96-130mmHg,平均(117.6±2.6)mmHg?
1.2方法
在高血压鼻出血患者救治的过程中,使用沾有凡士林油的纱布对患者的鼻孔前后进行堵塞?与此同时还应当口服或者是静脉注射消炎?止血已经降压的药物?在堵塞患者期间应当观察患者的病情?同时还应当做好护理措施?处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密切观察观察患者出血症兆的护理?卧位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出院指导,其实施的步骤主要如下:
(1)心理护理
在患者由于高血压鼻孔出血的时候,都会表现出金黄恐惧的负面心理状态,出血致使患者机体交感神经产生兴奋性,进而因血管张力增加而加重出血,患者与家属都会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等心理?而患者负面情绪的出现会引发机体肾上腺素骤增,引发反射性高血压升高,出血的症状就会进步一部加深,出现临床上常见的恶性循环?面对此种情况,护理人员在为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应当保持冷静,有条不紊的开展检查与急救措施?护理人员与医师必须乘坐稳定,给予患者安全感,安抚患者的不安情绪,促使治疗措施能够顺利实施,保证治疗获得高质量?
(2)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症兆护理
护理人员在为患者的进行堵塞措施的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依据患者的病情与血压变化情况具有针对性的使用药物?查看患者是否出现出血的情况?在患者口腔内有血液流出的时候,应当引导患者将血液吐出?这样能够避免患者由于血液下咽刺激胃不引发呕吐,还能够比较估计患者的出血量,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在患者出血出现烦躁不安?血压急剧下降以及面色苍白的情况时,医护人员应当立即开展抗休克治疗措施,给予患者吸氧以及输血等治疗措施?当然,护理人员在此过程中还应当查看患者是否出现感染的情况,鼻腔堵塞物是否脱落等?在患者出现异常情况的时候,应当立即予以治疗措施?
(3)卧位护理
在患者出血量较少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应当指导患者采取平卧或者是坐位的方式,将头部抬高稍向前倾,促使患者鼻腔局部出血得到有效地消除?同时还能够避免患者的分泌液堵塞鼻腔或者呼吸道?在患者出血量非常大的情况下,患者应当卧床休息?如果患者有休克的症状出现,护理人员应当指导患者的采取平卧位,确保患者能够在舒适安逸的环境下调养身息?在此向操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意保持病房内温度与湿度的舒适度,保持病房内的卫生整洁?
(4)口腔护理
护理人员使用沾有凡士林油的纱布将患者的鼻孔堵塞期间,患者就会通过口腔张口呼吸?这种呼吸方式会让患者的口腔干燥?口唇干裂,容易出现口腔感染的现象?因而,护理人员应当做好口腔护理措施,叮嘱患者多饮水,口唇裂开的患者应当使用护唇膏或者滋润性的药物进行涂抹?护理人员在患者每日餐后督促患者的使用生理盐水漱口,以免出现口腔炎?对于老年肺功能障碍的患者,应当给予患者吸氧?
(5)饮食护理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护理措施对整个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安排低盐低脂?多维生素?富含粗纤维的食物?针对饮食习惯不正确的患者应当予以纠正?由于患者的鼻腔被堵塞到,护理人员应当叮嘱患者的缓慢进食?并且患者食用的食物应当以易吞咽易消化的流食和半流食为主?
(6)出院指导
在患者出院期间护理人员应当叮嘱患者的注意休息,加强锻炼,科学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护理人员还应知道患者与家属简单的治疗措施,定期来院复查?
2 结果
护理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已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5.3±1.6)d,无一例患者出现窒息等并发症?
3 讨论
高血压鼻出血是颈外科病症以中较为常见的病症?患者一旦出现该种病症就容易引发贫血?休克甚至窒息[2]?因而,在患者患病期间与医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针对高血压鼻促学患者,在其治疗期间实行科学有效的临床護理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患者发病之前做好防护措施,能够有效避免患者鼻出血引起窒息的现象出现,并且还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优化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 郭志强,朱翌,陈建福,等.控制血压在鼻出血患者处理中的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2,21(16):1778-1780.
血压控制效果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病例120例, 均为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农村老年高血压病患者, 均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2]。随机将12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60例。观察组男39例, 女21例, 年龄62~80岁, 平均 (69.7±8.4) 岁, 病程4~23年, 平均 (9.4±3.5) 年;对照组男38例, 女22例, 年龄60~79岁, 平均 (70.2±9.3) 岁, 病程3~24年, 平均 (9.8±3.7) 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1.2 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后均采取常规护理, 包括健康宣教、用药指导, 出院时进行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在患者出院后继续实施护理干预, 即在患者随诊时或通过定期对患者上门随访、电话随访, 对患者服药、饮食、运动及定期监测血压等方面进行监督, 对其不良健康行为予以纠正。具体内容: (1) 通过各种联系途径定期与患者进行沟通, 强化健康教育, 通过健康教育材料或一对一讲解等方式提高患者及家属的保健常识,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高血压防治知识指导, 并鼓励家属积极实施家庭支持, 定期与患者或家属就进行沟通并提供个性化指导。 (2) 规范用药:严格遵照医嘱按剂量、时间、方法服药, 以合理控制血糖、血脂及血压, 告知患者不可随意停用降压药, 必须在医师指导下调整药物品种或剂量。对记忆力减退的患者, 可请家属提醒服药, 或指导患者设立闹铃或便签的方法提醒服药, 帮助患者建立规律服药的习惯[3]。 (3) 不良习惯纠正:农村老年人普遍喜食腌制咸菜, 告知患者高盐高脂饮食、暴饮暴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均可加重高血压, 指导患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合理调整饮食结构, 饮食应清淡少盐, 荤素搭配合理, 戒烟限酒。此外, 还应保持心情愉快,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 适度运动:告知患者适度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指导患者规律作息, 根据个人身体情况及爱好在病情允许下适当运动, 如散步、太极拳、骑自行车等, 也可力所能及地进行家务活动, 运动量循序渐进, 不可过劳, 劳逸适度, 血压过高时应暂停运动。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在住院第1天安静状态下连测3次血压作为干预前血压, 使用自行设计的健康行为依从性问卷调查表评价健康行为依从性, 内容包括服药、饮食、运动、定期测量血压等内容, 其结果作为干预前健康行为依从性情况。两组患者出院1年后在安静状态下连测3次血压作为干预后血压, 并进行健康行为依从性调查作为干预后评价指标。
1.4 健康行为依从性判断标准:
患者能长期遵循或基本做到按医嘱规范服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及定期测量血压者为健康行为依从性佳, 反之为依从性差。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取SPSS16.0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行t检验, 计数资料用%表示, 行χ2检验,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健康行为依从性比较:
两组患者出院1年后进行随访, 观察组失访2例, 实际随访58例;对照组失访4例, 实际随访56例。两组患者干预前健康行为依从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干预后观察组健康行为依从性显著优于本组干预前 (P<0.01) , 对照组健康行为依从性较本组干预前提高, 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干预后健康行为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压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血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干预后两组患者血压均较干预前改善 (P<0.05) , 观察组血压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3 讨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由于失去医护人员的监督, 在医院获得高血压相关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信息逐渐弱化, 加之记忆力减退, 在服药、饮食、运动及监测血压等方面的健康行为依从性逐渐减弱, 致使血压控制效果不佳[4]。本研究中, 对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实施连续护理干预, 通过各种形式的随访, 继续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及指导, 使患者充分认识到不健康行为的危害性, 在随访中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不健康行为并予以纠正, 持续督促并强化患者采取合理饮食、规范服药等健康行为以维护自身健康, 结果表明, 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可见, 对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连续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健康行为依从性, 提高血压控制效果,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 适合在基层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与血压控制效果的探讨。方法 选择120例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60例, 两组均在住院期间给予健康宣教、用药指导及出院指导等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患者出院后继续实施护理干预, 随访1年, 观察两组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情况及血压控制效果。结果 观察组健康行为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对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 有助于提高健康行为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效果, 适合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农村,老年,高血压,健康行为依从性,血压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熔雪.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 2012, 11 (1) :18-20.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5年修订版) [J].高血压杂志, 2005, 13 (增刊) :5-3.
[3]刘崴, 孙立荣, 徐燕梅, 等.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 (3) :121-122.
【血压控制效果】推荐阅读:
控制血压06-30
血压控制影响08-20
有效控制高血压09-21
社区管理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分析论文06-04
高血压预防与控制08-30
高血压控制率07-26
高血压患者的门诊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08-26
控制效果调查06-25
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07-24
2017风险评审及控制效果评价报告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