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精选12篇)
生态 篇1
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中共十八大报告单篇论述生态文明,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 体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不断增强,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一、迎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理性选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布局是以生态文明建设牵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当前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范畴, 我国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国际地位没有变, 这是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 生态文明建设也要从这个实际出发;从以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到目前拓展成为“五位一体”, 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 凸显其重要的地位, 生态文明建设是前提, 没有它, 其他建设就会失去自然载体和生态环境;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总任务之中, 如果没有生态文明建设, 不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我们就会陷入生存和发展的危机, 已有的发展成果也必定会化为泡影, 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目标也将无法实现。
中共十八大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分析是科学的,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近些年来的确取得了重要进展, 但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发展面临着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 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状况不容乐观。
一是资源能源难以支撑。我国的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都严重不足, 而资源消耗的增长速度却十分惊人。在资源总量方面, 我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1.8%, 天然气占0.7%, 铁矿石不足9%, 铜矿不足5%, 铝土矿不足2%。在人均资源量方面, 我国人均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 人均耕地、草地资源为1/3, 人均水资源为1/4, 人均森林资源为1/5, 人均石油占有量仅为1/10。我国的国内资源已难以支撑传统工业的持续增长, 现实的状况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缓解经济增长中环境代价太大的问题。
二是生态环境难以承受。当前, 我国所面临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27.9%, 而且每年仍在增加1万多平方公里;我国七大江河水系, 劣五类水质占27%, 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我国尚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2012年上半年环保重点城市空气污染物监测中, 有近三成的城市空气质量劣于国家二级标准;全国酸雨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2.6%, 人民身体健康受到一定损害。我国的生态环境已临近阈值, 难以支撑当前的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生产方式的扩张。
三是国家竞争力难以提升。从目前情况看, 我国仍处在“成本优势”为主的阶段, 必须加强原始自主创新, 尽快向“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过渡。若不如此, 我们的“打工经济”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大量能源和造成的环境污染等过度的生态透支, 与所获得利润相比将得不偿失。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 国际上各式各样严格的法规和标准接踵而来, 资源环境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显, 形成了事实上的贸易壁垒, 这种“绿色壁垒”成为我国扩大出口面临的最难突破的问题。
四是国家安全难以保障。目前, 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 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我国的设备投资有60%以上要靠进口。更何况涉及战略需求的核心技术, 就是花再多的钱别人也不会卖给我们。同时, 我国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也不断上升。目前我国先进技术和主要资源的对外依赖度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国家的能源安全、经济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生态文明要求我们以尽可能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但目前, 我国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尚面临着不少障碍, 具有一定难度, 这里既涉及到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 更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有关。我国目前所处阶段的诸多特点, 不允许我们走发达国家过去的老路, 必须探索中国特色发展之路。
其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国际产业分工加快重组, 国际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我国由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 在国际产业链中, 处于不利的分工地位。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与竞争中,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缺少世界知名品牌, 出口商品中贴牌产品居多, 不得不依靠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换来微薄的利润, 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 承受随之而来的资源、环境代价。
其二, 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 特点是“重化工业”加速发展, 导致资源能源消费增加。先期实现工业化的国家, 如英国、美国、日本大都走过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前车之鉴, 我国已实行新型工业化政策, 要走出一条有别于先期工业化国家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主义新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重化工业的层次提升和节能减排的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 避免少数地方盲目发展和引进重化工业中的高能耗、高污染项目, 造成资源能源的双重压力。
其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求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时并举。西方发达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 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是有一段间隔的。但我们根据中国国情, 需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工业化和城镇化不可偏废。工业化进程的加速, 如果不提高科技含量, 调整产业结构, 势必导致资源能源消费量迅速增长, 同时城镇化进程加快, 城市人口增加, 基础设施规模加大, 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较快增长, 加之生活模式明显改变, 消费结构不断提升, 以住房和汽车消费为标志的能源消费升级, 是导致能源消费强度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四, 政府职能的改革与市场经济的完善。如何配置资源合理利用能源, 减少环境污染, 既是政府的职能, 也是市场经济完善的表征之一。应避免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并存的现象。我们过去实行计划经济, 认为计划经济能够有力地解决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随着计划经济色彩的逐渐淡化, 政府职能的转变成为改革中的重要问题。要努力建设服务型、法治型、廉政型政府。同时, 不能过于迷信市场。市场对自动配置资源、合理利用能源的调节是有限的, 必须要对市场经济加以引导和完善。
中共十八大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概念, 这是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定高度, 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 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为此,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实质就是要实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可循环、高效益、可持续”的绿色发展。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加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提高能效力度, 加强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当前, 需要着重抓好四个基本任务:一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这是解决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中存在问题的根本途径, 也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二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坚持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 通过多种手段切实节约能源资源, 同时加强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三是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四是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税收、生态补偿、绿色贸易等政策, 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与执法, 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和干部考核标准。
建设生态文明, 进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光靠科学技术、经济手段是不够的, 还必须提升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觉悟, 改变人对自然、对生态的认识。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的关系。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研究, 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安身立命的重要命题。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崇拜自然、征服自然和协调自然, 这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不断深化, 人类的文化积淀不断增加, 以及人类素质的提高和人生境界的升华。
(一) 崇拜自然阶段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 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 原始人群在生产中软弱乏力, 因而, 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十分狭隘的。他们看到有些自然现象给人们带来意外的享受, 同时, 有些自然现象却给他们带来灾害和恐惧。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界带来的灾难, 可是所能办到的却极其有限。在这种背景下就产生了一种对自然界崇拜的原始宗教。祈祷日神、月神、雷公、电母等神灵以及各种图腾保佑平安, 帮助人们战胜无法预料又无力抵御的灾祸, 其实质是对大自然的恐惧和依附。
就在崇拜自然的人类社会早期, 先民们已经开始凭简陋的工具、坚韧的意志和不断增长的智慧与险恶的自然环境搏斗。人们在生产斗争中获得了驾驭自然的能力, 这些知识鼓励人们作进一步的尝试。在漫长的石器时代, 火的使用和农耕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的两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造。人类先后又发明了青铜器和铁器, 生产力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社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 人类的生存、发展能力也不断增强。当人类的历史进入16世纪时期, 拉开了近代科学的帷幕, 人类逐渐以大自然的征服者的英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二) 征服自然阶段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出现, 西方主客二分、主客对立的哲学思维的主导, 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征服自然的阶段。近400年来, 人类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 不断发展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从蒸汽机时代进入电气化时代, 继而又步入以电子计算机、核能开发、空间技术、生物技术为标志的高科技时代。若从历史的跨度进行比较:人类的历史约有300万年, 人类的文明史约有6000年, 科学技术的历史约有2500年, 近代科学的历史约400年, 现代科学技术的历史还不到100年, 然而, 这短短的四五百年中, 人类社会发生了迅速而巨大的变化。有学者估计, 今天社会在3年内所发生的变化相当于本世纪初30年内的变化、牛顿以前时代的300年内的变化、石器时代的3000年内的变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然而, 片面、单纯地把科技作为征服自然的利器, 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 绝对人类中心主义蔓延, 忽视了人文精神, 导致了蔑视自然、虐待自然思想的抬头, 把自然界当作取之不尽并可肆意挥霍的材料库和硕大无比的垃圾桶, 巧取豪夺, 竭泽而渔的大规模征服自然的做法, 终于导致了自然大规模的报复, 环境污染、生态失调、能源短缺、城市臃肿、交通紊乱、人口膨胀和粮食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人类。
(三) 协调自然阶段
《红楼梦》有言, “身后有余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严酷的事实, 迫使人类对自己对待自然界的态度作一次全面的反省。事实教育并警告人们, 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的对立物或被统治的观点是错误的, 只有合理地利用自然界, 才能维持和发展人类所创造的文明。人类的科技和经济发展的目标, 应当向协调人与自然界关系作战略转移, 人类应该进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眼界原从经历来, 地球至今存在了46亿年, 生命诞生于30亿年前, 人类出现了约200万年, 产业革命不到300年, 人类还太年轻, 经历还太浅。因此, 在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上, 人类逐渐认识到, 既不能妄自菲薄, 也不能过于张扬。要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 不断升华境界, 提高自身的素质, 达成“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思想共识。既注意代内需求, 更应当关心代际公平, 以求得人类能同自然协调和谐, 共生共荣。
就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而言, 协调自然就是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这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范式。不同的范式拥有不同的前提假设、概念体系、理论方法和社会实践。由此, 借鉴范式理论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可以探索和总结出不同范式, 以往常见的是生产过程末端治理范式。在人与自然相处的早期阶段, 人类从自然中获取资源, 又不加任何处理地向环境排放废弃物, 但由于人类对自然的开发能力有限, 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也还较强,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不很明显。后来随着工业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 环境的自净能力削弱乃至丧失,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资源短缺的危机愈发突出。于是, 人类开始注意环境问题, 但其具体做法是“先污染, 后治理”, 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结果, 治理的技术难度很大, 不但是治理成本畸高, 而且生态恶化难以遏制,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在现阶段,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范式仍然以生产过程末端治理为主, 这一范式曾经对于遏止环境污染的迅速扩展发挥了历史性作用。但是环境恶化、资源枯竭无法从根本上得到遏止, 因此, 必须以一种新的范式取代末端治理范式, 通过“范式革命”, 避免新的环境危机和生存危机。
随着人类进入协调自然阶段, 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范式也在逐渐成熟, 这种倡导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范式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自然资源包括一切具有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的自然因素,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它除了具有经济价值外, 还有多种功能和用途。主要体现在: (1) 自然生态为人类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与生存需要的“维生价值”。 (2) 自然资源作为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对象物, 为人类提供“经济价值”。 (3) 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经济”作用的同时, 还提供“生态价值”。虽不能直接在市场上进行交换, 体现的是潜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 如森林所提供的防护、救灾、净化、涵养水源等生态价值。 (4) 自然为人类满足精神及文化上的享受而提供“精神价值”, 体现的是存在价值或文化价值, 如自然景观、珍稀物种、自然遗产等所体现的精神性价值。 (5) 自然为满足人类探索未知而提供“科学研究价值”等。人类的活动不能只顾及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 还要重视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等。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作用, 既要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 又要运用生态学模式重新设计工业, 还要通过开展服务和流通经济, 改变原来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三、树立科学的生态观
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人类在关于生态观的理论上也在不断演化。在对自然、对生态的认识问题上, 人类经历了从自在到自为、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面对生态恶化的现状, 人类积极寻找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 我国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正是生态观念向自为、自觉的一种理性回归。
实现生态文明光靠科学技术、经济手段是不够的, 更需要从认识上树立科学生态观, 弘扬生态文明理念, 提升生态自觉意识。科学的生态观的主旨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从历史沿革来看, 人类经历了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命中心主义”, 再到“生态中心主义”三个阶段。
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认为, 人类是世界存在最高目标, 人类的价值是最崇高的且是唯一的, 其他物种的价值只有在人类使用它们的时候才表现出来, 也就是它们自身并没有价值。因而一切从人类的利益出发, 维护人的价值和权利就成为人类活动的最根本的出发点或最终价值依据。按照这样的出发点和价值标准来衡量人的行为, 只是看它能否给人类带来好处, 至于是否伤害了其他物种均可不予理睬。人类经过多年的努力, 将生态视野范围逐渐自人类扩展至非人类, 即所谓对自然界的生物体给予道德考虑, 此类学说通称为生命中心主义, 认为所有生命都有价值, 特别是动物, 判别善恶应以是否伤害生命为标准的, 导致生物痛苦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后来, 生态观又有了新的发展, 产生了生态中心主义的主张, 认为天下万物都是有价值的, 包括无生命的岩石等, 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休戚与共, 对局部或个体的破坏就是对整体的伤害, 不能够为了局部的利益伤害整体。
各个生态观从不同的视角思考生态文明的问题, 既有合理的因素, 又有不足的方面。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以人类利益为标准, 高扬对人类包括子孙后代利益的关心, 高扬人类理性和智慧, 信仰人类的伟大潜力, 发挥人类的主动性和创造积极性, 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人类中心主义大多只承认人类价值, 否认自然价值, 这在理论上有不完善之处。生命中心主义的生态观推崇尊重生命, 信奉生物平等主义, 这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这种理论认识对于人类的道德完善是必要的, 但是这种生命中心主义世界观缺乏可操作性。生态中心主义以生物共同体的健全为标准, 它认为判断一件事情时, 如果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 那就是正确的, 否则就是错误的。生态中心主义基于生态系统整体性观点, 对人类道德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整体论思维, 但是它的物种和生态系统优先的道德原则, 同样带有太多信仰成分。
目前, 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的影响相对更大、更深, 因而形成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污染的传统生产消费范式, 结果导致了资源严重枯竭、环境恶化和生态灾难频繁发生。在人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之后, 开始从环境污染的末端着手治理, 依靠行政、法律和经济等多种手段并用, 短期内的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使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但从长期来看, 这种末端治理的方式不能从根本上缓和与遏止资源日趋枯竭的进程, 人与自然的矛盾仍然日益突出。为了使地球上现有为人类所认识的资源能够被使用更长的时间, 将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繁衍、文明进步的无限性协调统一起来, 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应运而生。
生态文明理念并不是简单地等同于生态中心主义, 它要求不同的生态观从分立走向整合, 建立以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新的生态观, 这应该是一种开放的、统一的、包容的理论, 它需要科学与人文的整合与提升。上述三大生态观存在整合的基础, 又具有各自的合理成分。在这样的条件下, 发挥不同理论的优势, 综合它们合理的内核, 建立一种同时包含人类中心主义、生命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合理成分, 弥补其不完善之处, 形成既开放又统一的科学生态观, 是必要的和可能的。
生态文明理念所具有的生态观, 应该是兼容平衡与发展两种取向, 既符合人类利益, 又符合生态规律的要求。也就是说, 人类行为既要有益于维护生态平衡, 维护地球基本生态过程, 保护生物多样性;又要有益于维护人类利益.益于人类生存, 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它强调“生态价值”的全面回归, 主张在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向生态化转向, 主张遵循和正确运用生态规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四、继承和弘扬天人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核
生态环境的变迁对人类文明的起落、文化的兴衰有着重大影响。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 (Arnold Joseph Toynbee) 在其代表作《历史研究》向世人公布了他的统计研究成果:世界古往今来共有26个文明, 并断言在这26个文明中, 5个发育不全, 13个已经消亡, 7个明显衰弱。而在其最后一部著作《人类与大地母亲》中, 汤因比十分重视并着重论述了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地理、气候、水利、交通条件等外部生态环境。汤因比深刻地注意到, 不适当的行为对大自然的毁坏所造成的恶果, 他关注着人类将与自然环境建立怎样的关系。在汤因比所论述的26个文明中, 衰落的特别是那些消亡的, 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生态文明遭遇破坏有关, 由于人口膨胀、盲目开垦、过度砍伐森林等造成的对资源的破坏性使用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举其要者, 诸如玛雅文明、苏美尔文明和复活节岛上文明的失落都有力地证明了这个判断的正确性。这些古文明消失的教训值得人类对长期以来沿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 今天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已向人类敲响了警钟。
中华民族是惟一一个以国家形态同根同种同文延续数千年的民族,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文化自古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我国自古以来, 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学问, 也称为天人之学, 与义理之学、会通之学并称为三大学问。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国文化首要研究的问题。汉代司马迁提出了“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的命题, 这里所讲的“际”, 就是关系, 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可以从中国古代天人关系思想中寻找理论支撑, 坚持继承而不泥古, 创新而不离宗, 不断丰富和扩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源泉。
从先秦时代到明清时期, 我国大多数思想家、哲学家都有自己的“天人观”,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纵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观, 主要有三种:一是老子的“见素抱扑”“回归自然”的“顺天说”;一是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制天说”;一是《易传》提出的天人和谐说。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 观点各有差异, 但主张天人和谐是一致的。
《易传》在天人关系上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统一, 既改造自然, 又顺应自然;既不屈从于自然, 又不破坏自然。人既不是大自然的主宰, 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 而是大自然的朋友, 要参与大自然造化养育万物的活动。概括起来, 有以下几个重要观点。
第一,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易传》认为, 人类和万物一样, 是天地自然而然的产物, 人类社会是自然发展的结果,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序卦》说:“有天地, 然后有万物;有万物, 然后有男女;有男女, 然后有夫妇;有夫妇, 然后有父子……”这就是说, 天地是万物的根源, 有万物, 然后才有男女、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的社会关系, 才有人类社会。因此, 人是自然的产物, 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但同时, 《易传》认为, 人有卓越的地位, 不等同于自然界的万物。万物之中, 只有人, 才可与天地相提并论, 合称“三材”。“有天道焉, 有人道焉, 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 故六。六者非它也, 三材之道。” (《系辞上》) 又说:“天地设位, 圣人成能” (《系辞上》) 。天地生养万物之功能, 要靠人去成就。《易传》突出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卓越地位, 肯定了人的价值。
第二, 自然界有普遍规律, 人也要服从普遍规律。《易传》认为, 天有天之道, 地有地之道, 人有人之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立地之道曰柔与刚,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说卦》) 天地之首, 即指自然界阴阳刚柔的变化法则、规律。人道指的是道德准则和治国原则。人道应当效法天道, 也就是说, 人要服从普遍规律。《系辞上》说:“天生神物, 圣人则之;天地变化, 圣人效之。”主张人道应该效法自然之道, 顺天而行。然后, 这种效法又不是被动的, 而是要自强不息有所作为。正如《象传》所说:“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第三, 人生的理想是天人和谐。《易传》主张天人和谐。要达到天人和谐, 首先要解决“穷神知化”的问题。《系辞上》说:“夫《易》, 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 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 故能成天下之务。”深, 指万物变化之神妙;几, 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苗头。极深研几, 即“穷神知化”。这就是说, 无论怎样的幽深不测, 怎么的变化细微, 都要穷研而知之。惟此, 方能通天下之志, 成天下之务。在古代就能提出“穷神知化”的观点, 对于人类自然、认识自身、揭示大自然的奥秘, 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力量。
人既要遵循自然法则, 又要自强不息, 有所作为, 以达到天人和谐的境界。为此, 《易传》提出“裁成辅相”说:“天地交泰。后 (君) 以财 (同裁) 成天地之道, 辅相天地之宜, 以左右民。”就是说应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 对自然加以辅助、节制或调整, 使其更加符合人类的要求。“裁成辅相”的观点, 既要求深刻地认识自然, 又要求能动地协调自然, 朴素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辨证统一关系。同时, 《易传》又提出“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 曲成万物而不遗” (《系辞上》) 的思想。即节制、调整自然的变化而又不违反其本性, 普遍成就万物而无所遗漏。一方面强调尊重自然规律, “顺天休命”“辅相天地之宜”;另一方面又强调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 “裁成天地之道”, “范围天地之化”, 在大自然面前有所作为。
《易传》认为人生的理想应当是与天地相合, 达到天人和谐的最高境界。人要“与天地相似, 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故不过;旁行而不流, 尔天知命, 故不忧;安土孰乎仁, 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 曲成万物而不遗, 通乎昼夜之道而知” (《系辞上》) 。主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违”“不过”, 讲究天人和谐, 比较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易传》认为, 自然是宇宙普遍生命大化流行的境域。由于大自然养育了人类及万物, 所以天有德、有善, 有“无穷极之仁”。而“仁”集中表现在大自然永恒的创造力之中,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咸象》) , “天地之大德曰生” (《系辞上》) 。一个“生”字, 概括了宇宙的根本法则, 天地以此心, 普及万物, 使整个宇宙充满了生机、活力, 成为生生不息、日新月异的大化流行过程, 生命始终流畅不滞, 盎然不竭。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和谐思想是一种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模式, 一方面强调天、地、人相统一, 另一方面强调人的特殊性, 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在一种积极的和谐关系上, 不主张片面征服自然。它肯定天道之创造力充塞宇宙, 而人则“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 (《文言》) , 并能够将仁的精神推广及于天下, 泽及草木禽兽有生之物, 达到天地万物人我一体的境界, 天、地、人合德并进, 圆融无间。这些思想启示我们, 人与自然“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人类应以对大自然真诚的爱心, 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恢复人与自然的亲密和谐关系, 把自然看作人类的伙伴, 在高度的物质基础上, 进入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如此, 才能实现“天人和谐”的生态文明目标。
总之, 天人和谐思想不仅对于解决当代中国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且对于当今人类由于异化和无限制地膨胀欲望而带来的道德污染、心态失衡等问题, 也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要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 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 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里的美丽并不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美丑之美, 更多的体现了一种价值取向和生态自觉, 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从“GDP中国”到“美丽中国”不仅是观念的转型, 也是社会前进的转型, 更是社会文明的提升。
生态 篇2
俞海山
2008年04月15日10:12
来源:中国教育报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生态消费模式是对传统消费模式的改变,是未来建设生态文明的终极支撑,而生态消费模式的建立需要通过消费教育对消费理念进行重新塑造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建设生态文明,既需要产业结构的调整、增长方式的转变,也需要消费模式的变迁。生态消费模式就是对传统消费模式的改变,是未来建设生态文明的终极支撑,而生态消费模式的建立需要通过消费教育对消费理念进行重新塑造,从而促进消费行为根本转变。
变革传统消费模式
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
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究其原因,既有生产方面的原因,也有消费方面的原因。作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行动纲领的联合国《21世纪议程》早在1992年就指出,全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工业文明非持续的消费与生产模式,并且呼吁要更加重视消费问题,呼吁各国执行新的政策以鼓励向适当的消费模式转变。
反观传统的消费模式,它虽然给世界带来许多成功的地方,例如婴儿死亡率下降、人均寿命提高、受教育人口比例和受教育程度不断上升等,但与此同时,传统工业文明消费模式存在着追求过度包装产品、过度深加工产品、一次性消费品的现象,特别是一次性消费品的广泛出现。这种消费模式使得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大大增加,形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统计表明,在不少国家,伴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增长,由生活消费而导致的污染在许多领域已经超过了由工业生产而导致的污染。根据2007年发布的《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工业生产的废水排放量为239.5亿吨,而生活消费的废水排放量为297.5亿吨,即生活消费的废水排放量远超过工业生产的废水排放量。同时,生活消费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COD(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也均已超过工业生产废水中的排放量。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变革传统的消费模式,构建生态消费模式。
生态消费模式的价值
生态消费模式,是指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基础上的一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生态消费模式的核心是消费的“生态性”,具体表现在:消费品本身是生态型的,即通常所说的绿色环保型商品;消费品的来源是生态型的,即生产 1 用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生产过程对环境无害;消费过程是生态型的,即在消费品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对其他社会成员和周围环境造成伤害;消费结果是生态型的,即消费品使用后,不会产生过量的垃圾、噪声、废水、污气等难以处理的、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消费残存物。
生态消费模式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其一,生态消费追求绿色、环保、低耗消费,崇尚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因此会直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也许每一个消费者的生态消费行为对地球生态环境保护所起的作用微不足道,但地球上65亿多消费者作为一个整体,其累积的生态消费行为必然对生态环境产生重大保护作用。其二,生态消费通过对生产的引导作用,能间接地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由于商品之间的替代性,消费者对于一种消费需要的满足,往往有多种选择途径来解决,既可以选择一种资源消耗多、对生态环境危害大的非环保商品,也可以选择另一种资源消耗少、对生态环境无害或者危害较小的环保商品。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型经济,显然,如果消费者选择环保商品而排斥非环保商品,这将会引导企业甚至迫使企业减少或停止非环保产品的生产而转向环保产品的生产和清洁生产,这就是消费者“货币选票”的威力。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说得好:市场经济下,一切需要的最终调节者是消费者的需要。因此,从最根本意义上说,生态消费模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终极支撑。
转变消费理念
构建生态消费模式,需要依赖消费教育来变革全社会的消费理念,进而转变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首先要进行生态消费理念的教育和灌输,在全社会培育生态文化、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新要求。联合国《21世纪议程》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的能力的关键”;《中国21世纪议程》也强调要“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因此,必须通过教育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摆正人类自己在大自然中的位置。当前要重点摒弃“人是自然的征服者和统治者”、“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的”、“自然界的自净能力是无限的”、“消费越多就越幸福”等错误认识,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人与自然相互平等、相互依赖的价值观,体悟大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大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消亡的规律。
生态消费理念的核心是消费的“有限福祉”观和“共同福祉”观。消费的“有限福祉”观要求人们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适度的消费。消费是否适度可以从两方面来衡量:一方面,从人类总体角度上说,它要求人类把消费控制在地球承载力范围之内;另一方面,从人类个体角度上说,它要求以人的合理需要为出发点,把消费控制在人的生理可承受范围之内。实践证明,过度的物质消费不仅会导致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损害,而且也会对人体自身机能产生伤害。消费的“共同福祉”观要求人类不再以当代人的消费需要满足为标准,而是以追求当代人与后代人共同消费需要的满足为立足点,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要。由于在资源环境的代际分配与消费中,当代人同后代人相比,处于一种唯一的和无竞争者的地位,后代人只能被动接受前代人留下来的既成的资源环境,因此,确立消费的“共同福祉”观更加需要当代人的自觉。
生态文明和生态自觉 篇3
中共十八大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分析是科学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近些年来的确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面临着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状况不容乐观。
生态文明要求我们以尽可能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但目前,我国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尚面临着不少障碍,具有一定难度,这里既涉及到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更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处的国情有关。我国目前所处阶段的诸多特点,不允许我们走发达国家过去的老路,必须探索中国特色发展之路。
其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分工加快重组,国际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我国由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在国际产业链中,处于不利的分工地位。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与竞争中,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少世界知名品牌,出口商品中贴牌产品居多,不得不依靠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换来微薄的利润,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承受随之而来的资源、环境代价。
其二,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特点是“重化工业”加速发展,导致资源能源消费增加。先期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如英国、美国、日本大都走过一条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前车之鉴,我国已实行新型工业化政策,要走出一条有别于先期工业化国家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主义新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重化工业的层次提升和节能减排的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避免少数地方盲目发展和引进重化工业中的高能耗、高污染项目,造成资源能源的双重压力。
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求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时并举。西方发达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是有一段间隔的。但我们根据中国国情,需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不可偏废。
其四,政府职能的改革与市场经济的完善。如何配置资源合理利用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既是政府的职能,也是市场经济完善的表征之一,应避免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并存的现象。我们过去实行计划经济,认为计划经济能够有力地解决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随着计划经济色彩的逐渐淡化,政府职能的转变成为改革中的重要问题,要努力建设服务型、法治型、廉政型政府。同时,不能过于迷信市场,市场并非万能的,它对自动配置资源、合理利用能源的调节是有限的,因此,必须要对市场经济加以引导和完善。
因此,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任务仍然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帆风顺,但这条道路的方向是正确的,必须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中共十八大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概念,这是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定高度,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为此,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实质就是要实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可循环、高效益、可持续”的发展。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加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提高能效力度,加强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当前,需要着重抓好四个基本任务:一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这是解决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中存在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二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坚持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通过多种手段切实节约能源资源,同时加强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三是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四是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税收、生态补偿、绿色贸易等政策,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与执法,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和干部考核标准。建设生态文明,进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光靠科学技术、经济手段是不够的,还必须提升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觉悟,改变人对自然、对生态的认识。
(摘自本书序言)
《循环经济与绿色发展》
作者:冯之浚
出版:浙江教育出版社
冯之浚
国务院参事,国家软科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十届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战略研究与发展路径》
作者:冯之浚
出版:浙江教育出版社
战略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是软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战略研究被用于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被赋予重要意义。本书通过理论篇、部门篇和区域篇三部分为发展“出主意、想办法”。
《决策研究与软科学》
作者:冯之浚
出版:浙江教育出版社
软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在推进科技发展、经济转型、社会进步,协调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文关系,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生态文明与生态自觉》
主编:谢振华、冯之浚
出版:浙江教育出版社
生态心灵与生态设计 篇4
一、观照自然得澄明, 涵养心灵纳意象
设计师生态心灵的基础在于观照自然, 从而获得清澄、明朗的心境。设计师心灵的清澄与明朗是产生澄明与清莹的艺术设计意象的重要基础。艺术设计的意象由清澈的心泉照亮而显得完整、生动, 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言:“‘象’如日, 创化万物, 明朗万物!”[1]宗先生的话道出了“象”与万物的辩证关系。用澄明的生态心灵朗照设计物象是心之“见”, 可以比眼之见更深刻、更完整地感受自然的博大精深, 这是生态设计的重要心灵基础。
在生态设计中, 设计师用澄明的心境来接纳、容纳、蕴育、创造设计的“意象”, 使心灵与设计之物相交融是非常重要的。这种交融在设计“意象”的内涵与表现层面十分丰富, 很多著名设计师对生态从不同角度进行艺术提炼, 产生了不同视角的生态设计“意象”。
例如, 英国建筑设计师诺曼·福斯特 (Norman Foster) 着眼于“生态的技术表现”, 他用实现节能、环保等的高新技术为具有高度理性与秩序美感的现代主义建筑注入了“可持续设计”的生态内涵, 在运用钢、玻璃等现代材料的建造中, 为人们带来了晶莹剔透、精致严谨、充满了现代技术美感的设计意象。他早期设计的河滨住宅场地位于茂密的树林中, 设计的住宅不仅有错落有致的布局, 而且屋顶种植绿草、精心设计花台, 这些设计手段使建筑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和谐相融。汽车路线连接着住宅区, 每户人家自己的庭院连接着通往河边的步行道, 可以让住户在步行道上感受周边景观整体的生态设计意象美。他设计完成的微电子科技园、商务促进中心和远程技术中心都运用了各种生态技术, 使用便捷。科技园中的人工大棚采用了先进的导光系统、热量收集系统等技术, 在用地的开敞空间的树丛中设计有新鲜空气收集系统, 把新鲜的空气输送进大棚。商务促进中心建筑屋面上的太阳能电池板辅助供应能源, 室内环境通过新鲜空气供应系统、室内空气冷却系统和加热系统、计算机控制的可调百叶空心墙系统, 等等, 来进行室内新鲜空气输送、温度控制。建筑大面积地由清澈轻盈的玻璃幕墙围合, 给人以浓郁的现代感。他的很多建筑设计集中体现了生态学与技术相结合的新探索, 充满了生态设计的技术美, 而且具有便捷的使用功能, 使建筑的存在不失生态平衡。
与诺曼·福斯特不同的是, 日本建筑设计师伊东丰雄 (Toyo Ito) 探索着“生态的空间特质”, 他用流动的、开敞的有机空间为具有严格工业标准的现代主义建筑注入“自然与前卫相交融”的趣味, 在运用铝、混凝土、玻璃等现代材料的建造中, 为人们带来了轻松惬意、富有活力、充满现代感性美的设计意象。他设计的银色小屋既汲取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养料, 又不同于很多现代主义建筑的一般风格, 蕴含着自然与诗意;他用菱形铁框、穿孔铝板及各种金属板等现代材料构建出轻盈、简约的小屋意象。晴天, 阳光洒在小屋上, 穿过金属孔板、透过一些半透明的材料、充满在小屋围合的空间中, 阳光、微风与小屋形成了自然和谐的生态景观;雨天, 雨水滴在小屋屋顶, 拍打着半开敞空间的地面, 清新的空气吹进小屋, 雨水、清风与小屋形成了一种诗意空间。居住在银色小屋里是轻松、惬意的, 因为小屋的存在更让人感到自然的存在。这种通过适度弱化建筑主体来强调自然主体的设计手法是生态设计的一种方法, 居住者通过使用建筑本身获得“自然感”是非常有特色的。同样, 在伊东丰雄设计的表参大道TOD’S商业建筑中, 建筑外立面的榉树剪影造型既是建筑的结构, 又与街道上成排的榉树互相衬托。到了夜晚, 这种如榉树造型的设计意象在灯光的作用下得以强化, 整幢建筑清澈、轻盈、诗意、美丽, 充满生态美的意象。伊东丰雄用现代设计手段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古老话题, 从现代主义设计的抽象性中融入对自然生态的感觉, 创造出新颖而富有活力的设计意象, 创造出一种富有诗意的空间场所。这些生态设计使人与自然得以进一步轻松快乐地交流, 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所以, 生态设计基于清澄与明朗的生态心灵, 心境的明朗才会照亮完整、生动、鲜明的艺术设计“意象”, 这是设计师用“自然的、艺术般的心灵”滋养设计的灵魂。心灵中的生态之美犹如一汪清澈的泉水流淌于心扉;犹如一缕和煦的阳光照耀于心田;犹如一曲悠扬的旋律飘渺于心境。澄明的生态心灵正是孕育生态设计的源泉。
二、回归自然得质朴, 通达心灵含意蕴
澄明的生态心灵在“回归”自然的过程中可以达到质朴的境界。心灵的质朴与深邃, 可以为设计师在艺术创造过程中的心象带来质朴与深邃, 因为艺术设计之“象”由质朴的心境照亮而显得“意蕴深厚”。古往今来, 很多思想家从不同角度就心灵对万物的深邃体验作过深刻的阐述, 例如, 唐代青原惟信禅师谈到对山水的体验: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 见山是山, 见水是水。及至后来, 亲见知识, 有个入处, 见山不是山, 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 依前见山只是山, 见水只是水。[2]
大师的话道出了“见山见水”过程中“入”与“出”的心路历程与辩证关系, 用心进入质朴的自然, 才能获得对自然的深度体验。用质朴的生态心灵体验万物不仅是心物“交融”, 而且是用心灵直接体验、深入体验生态的本真, 可以比单纯用脑思考更能通达宇宙的深沉意蕴, 这是生态设计的重要心灵途径。
在生态设计中, 设计师用质朴的心境来体验与创造设计的“意蕴”, 使心灵与设计之物在“象”的意蕴中深度交融是非常重要的。这种交融在设计“意蕴”的内涵与表现层面十分丰富, 很多著名设计师对生态从不同角度进行艺术锤炼, 产生了不同视角的生态设计“意蕴”。
例如, 我国建筑设计师王澍关注于建筑的“生态的整体意蕴”, 他用朴素的、诗意的意匠营造为现代建筑注入“原初质朴体验”的意境, 在运用砖、瓦、混凝土等材料的建造中, 为人们带来了自然本真、宁静质朴、充满了现代设计美学与中国传统美学相交融的设计意蕴。他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建筑具有自然、质朴、灵动、人文的艺术韵味, 建筑色彩素雅、材料肌理朴实、空间布局灵动, 整体建筑场所是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蒙蒙细雨中的象山校区建筑更具有水墨画般艺术效果, 显得空灵而质朴, 在建筑中行走好像徜徉在如诗如画的意境中, 人们得以“游观”天空、湖水、田园与建筑相和谐的生态之美。不仅是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他所设计的很多建筑往往在空灵中含有一种文化积淀的充实, 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从建筑中流露出来, 具有让人难以忘怀的厚重、朴实、变化, 还有建筑本身的亲和感, 在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的对话中, 建筑显得谦逊、质朴。人们在建筑环境中感受到的是自然与建筑整体的生态美, 而不单是建筑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冲击力。
又如, 芬兰设计师娜塔丽·拉赫登马基 (Nathalie Lahdenmaki) 擅长于将设计作品融入一种“手工制作透露出的自然意蕴”。她用手工工艺为现代产品设计注入“自然、深沉、朴素与典雅”的韵味, 在运用陶瓷、玻璃等材料的制作中, 为人们带来了简约有趣、素雅深沉、充满了细腻的感性美与材料的质朴美相交融的设计意蕴。她设计的陶制餐盘、瓷碗等用品在圆形中含有手工制作的质朴, 不是机器生产出来的工整的圆形, 而是有的接近正圆、有的接近椭圆, 就像徒手画的圆形一样。她设计的陶瓷用品造型简约, 色彩深沉、素雅, 有棕灰色、灰绿色、米灰色、米白色, 等等, 在光的照射下, 色彩有着微妙的变化, 充满生态美的意蕴。这些造型各异、色彩变化微妙的勺子、罐子、盘子、杯子、盒子等陶瓷器皿显得充满自然、质朴、活泼的韵味, 同时也显现出设计师对设计细节与高品位的追求。设计师质朴、细腻的感性传递给使用者的是浓浓的生活意趣, 这种意趣是发自内心的、朴素的、本真的、完整的, 设计意蕴之趣在审美中敞亮。
所以, 生态心灵不仅在于心境的澄明, 而且贵在质朴。心境的质朴, 才会照亮完整、深邃、深沉的艺术设计“意蕴”。这是设计师用“看似远了同时也是近了的心灵之光”滋养设计的灵魂。创造艺术设计的“意蕴”是由内而外, 用质朴的心境朗照生态设计, 让她滋养生长, 显示出持久的生命力与审美的深层底蕴, 这种“意蕴”隽永而深厚、朴素而美好, 是生态设计在不同技术发展时代得以延绵的重要因素。
三、体悟自然得灵明, 点亮心灵显意趣
质朴的生态心灵在体悟自然的过程中可以达到灵明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 自然的深厚底蕴与人的感悟和创造相交融产生着“意趣”。心灵的灵明, 可以为设计师在艺术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象带来灵明, 因为艺术设计之“象”由灵明的心境照亮而显得“意趣无穷”。德国诗人侯德林 (Hoerdelin) 的诗句对心灵的体验有着深刻的写照:“谁沉冥到/ 那无边际的‘深’/ 将热爱着/ 这最生动的‘生’。”[3]用灵明、智慧的生态心灵体验万物是心物在深层意趣中的“交融”, 使设计师深刻地感受自然之逸趣横生, 轻松自在地感受“天趣”, 这是生态设计的重要心灵呼唤。
在生态设计中, 设计师用灵明的心境来体悟与创造设计的“意趣”, 使心灵与设计之物在“象”的意趣中自然轻松交融是非常重要的。这种交融在设计“意趣”的内涵与表现层面上十分丰富, 很多著名艺术家与设计师对生态从不同角度进行艺术酝酿, 产生了不同视角的生态设计“意趣”。
例如, 国画家齐白石用心灵朗照着“生态的意趣”, 他用醇厚、生动的艺术心灵为写照的物象注入“自然的灵魂”, 在雕花木工、金石刻印、水墨绘画的艺术表现中, 为人们带来了自然、朴实, 既充满了艺术家性灵又与自然万物交融的艺术创造意趣。他所绘画、雕刻、书写的山山水水、人物花鸟、飞禽走兽是对自然的领悟, 是心灵的感化。他所创作的艺术相比较于物象是“像”, 却不是“是”, 田园间的劳作、秋日里的蔬果、山溪间的野趣、山泉中的蛙声、荷塘上的蜻蜓、高山中的雄鹰, 等等, 都流露出艺术家对自然、生态的热爱与感怀。他所作的木雕作品在娴熟的雕刻技艺中展现出生动的生活场景, 人物神态、动作惟妙惟肖。他所画的虾活灵活现, 白色的宣纸上尽管不画水纹, 但水的感觉通过虾的玲珑剔透、水草的漂荡显现出来, 呈现在人们眼中的意象似乎真在水中。他所画的寿桃色彩浓郁, 笔墨浓重的桃叶衬托着惹人喜爱的寿桃, 桃子的生命力在遒劲的用笔中彰显出来, 富含着生命的意趣与力量。齐白石用生命体验自然的大美, 他的艺术有的老辣拙朴, 有的逼真工细, 有的酣畅淋漓, 这些艺术的表现充满了生态美、生态意趣以及生命的内在力量。这些艺术作品体现出来的审美意趣对身心健康是很有益的。审美的生态心灵与自然相交融, 在直接体验中获得审美的乐趣, 这种乐趣完整、直接、真实。艺术的意趣与生态的意趣相交融, 在艺术家、设计师用生命体验生活之美、用生命创造生活之美的过程中展现, 这样的设计与艺术是传神的。
又如, 芬兰设计师奥依瓦·托依卡 (Oiva Toikka) 注重于“自然与艺术设计生命意趣的交融”, 他用生命的酣畅之心为他所设计的玻璃鸟儿注入“典雅、纯正与生动的美丽”, 在设计制作形态各异的鸟儿的过程中, 精美的造型在炉火的淬炼中成就了冷却后的深沉与高雅, 凝聚了富含生命力的艺术灵魂, 为人们带来了玲珑剔透、栩栩如生、充满了活泼玲珑、生机勃勃的自然与艺术相交融的意趣。他设计的玻璃白天鹅, 主体流线型造型雪白优美, 尖尖的嘴部和尾部相呼应, 把天鹅优雅的姿态与生动的神情塑造得淋漓尽致。玻璃蓝知更鸟的蓝纯正而典雅, 水纹般的肌理装饰着饱满的造型, 如一汪清澈的溅起涟漪的湖水, 静中含动, 富有自然意趣。玻璃鸟小仓鹗憨态可掬, 拇指般的整体造型上大而圆的眼睛画龙点睛般地重点装饰着头部, 简约而富有自然之趣。托依卡设计的鸟儿不仅纯正、典雅、活灵活现, 而且又是这么安静、平和, 显得意趣无穷。托依卡为什么能创造一种“简约的”美?为什么人们在这种“简约的”美中获得如痴如醉的审美的快乐呢?因为设计师用心来体悟美, 用心来创造美, 在创造中较少用大脑在思考与判断“美”。审美是难的, 也是容易的, 关键是在揭开遮蔽, 用心点亮与发现。美是整体的、活生生的、很难用语言完整形容的。用生态心灵体悟美的完整性、鲜活性, 从而能获得较为完整的审美愉悦、创造较为完美的艺术设计。
所以, 生态心灵不仅在心灵的清澄与明朗, 不仅在“回归”质朴的境界, 更在用质朴、完满的心灵照亮艺术设计显现“意趣”, 使设计富有深层的原创性。这是设计师用“阳光般的美好心灵”滋养设计的灵魂。这种“意趣”是永恒的生命张力, 这种内含“自然神力”的境界是无法模仿的, 因为设计师是用充满爱的心灵点亮着设计物本身, 是用一曲曲的生命之歌唱出来的, 是用一滴滴的生命甘露浇灌出来的。“用心”发现平凡, “用心”见所易见, 用真诚的心灵去“呼唤”, 用生命的甘露去“浇灌”, “意趣”便可随时显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 生态不等同于绿色、环保、低碳。生态心灵是澄明的心境、质朴的心境、灵明的心境。生态的心灵意境贵在澄明, 不失混沌;贵在质朴, 不失高华;贵在灵明, 不失平凡。生态心灵虽甘甜、清爽但不冷峻, 虽和煦、明朗但不灼眼, 虽玄远、广博但又让人感到亲近, 虽深邃、精微但又在平凡中可寻。这种清澄、深邃、广阔的心灵天地通连宇宙生态的深层意蕴, 暗合自然的玄妙与规律, 是生态的本真。生态心灵的明朗境界、质朴境界与灵明境界是生成生态设计的重要审美基础, 生态设计的意象、意蕴、意趣由生态心灵而显现。在天地的宽广与包容中, 设计之“象”犹如心灵之约。高超的生态设计, 能使设计“隐退”而显现自然的伟大力量;能使设计目的不追求高技术本身, 而是追求生态平衡与使用的便捷;能使设计内涵与自然生态相和谐;能使设计充满生态意象、意蕴和意趣;能使设计创造力从设计师的心田里自然流露出来……对于设计师而言, 宽广深厚的生态心灵是生态设计的基础, 生态心灵与生态设计是辩证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生态心灵照亮了生态设计。
参考文献
[1]宗白华著, 林同华主编.宗白华全集第1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628.
[2][宋]普济.五灯会元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 1984:1135.
论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 篇5
论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
在用系统观和生态学分析考察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发展生态文化、保护文化生态平衡的意义,提出了有关生态文化和文化生态建设的若干设想.
作 者:高建明 GAO Jian-ming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63刊 名:系统辩证学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YSTEMIC DIALECTICS年,卷(期):13(3)分类号:N941关键词:生态文化 文化生态 可持续发展
培育生态文化 支撑生态文明 篇6
生态文化是一种生态价值观,是反映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之间和谐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生存方式进步、生活方式变革的产物,是社会文化进步的产物,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生态文明除了生态文化之外,还包括生态制度等多方面内容或者形态。而在这其中,有着特殊地位和作用的生态文化不像其他的生态形态那样具有明确的、独立的边界。作为一种观念、意识和价值取向,生态文化不是游离于其它系统之外,而是自始至终地渗透贯穿并深刻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并在其中起到灵魂的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系统的支撑,而处于基础性地位的生态文化,无疑是这个系统支撑中的重要支柱之一。唯有不断培育先进、繁荣的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的大厦才有更加坚实、更加稳固的支撑。
要通过各种宣传教育的形式,使公众具备建设生态文明所必备的生态文化素养,使生态意识成为大众文化意识,生态伦理道德成为社会公德。生态文化的教养培育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经过几代人甚至更长时期的努力,只有持之以恒,方能久久为功。
生態制度是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积极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制度建设。生态制度是指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制度创新历来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本源性动力。
生态人才是生态文化建设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必须下大力气抓好队伍建设。繁荣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归根结底离不开人的因素。生态文化人才的培养,必须从思想上入手,对象可先从文化工作者开始,使之不断增强政治素质,提高他们科学的生态洞察力和判断力,及时发现并敢于制止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加强生态环境类的专业能力培养。这方面高等院校尤其要发挥和担当主力军的作用。要通过高层次的专业教育,真正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世界眼光、了解掌握生态环境学科前沿知识并具备一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队伍基础。
生态 篇7
生态脆弱区也称脆弱生态区 (VulnerableEcologicalRegion或WeakEcosystem Region) , 是指那些对环境因素的改变反应敏感、生态稳定性较差、生态环境易于向不利于人类利用的方向发展, 并且在现有的经济水平和技术条件下这种负发展的趋势不能得到有效遏止的连续区域。生态旅游 (Ecotourism) , 原指在满足保护自然的前提下, 从事对环境和文化影响较小的游乐活动。随着生态旅游在世界各地的广泛开展, 对生态旅游的本质认识也在不断变化, 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然环境不受干扰或少受干扰;不损害环境, 不造成环境恶化;对保护区的管理和环境保护有直接贡献;必须有当地居民参与;对游客、当地居民及经营者有教育功能[1]。生态旅游一方面要注重发展旅游地的经济, 另一方面更要关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2]。
1 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特征及其与生态旅游的关系
1.1 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特征
1.1.1 生态系统对外界的干扰非常敏感
生态脆弱区地理环境背景决定了其生态系统相对脆弱, 抗外界干扰能力低, 在受到外界干扰时反映非常敏感, 特别在人类活动干扰比较频繁的情况下, 极易向不利于人类利用和生存的方向变化。
1.1.2 生态环境恢复能力很弱
生态脆弱区多分布在干旱、高寒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 受气温、降水、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制约, 生态系统发生发展进程十分缓慢。因此, 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一旦遭受破坏, 其再建能力就十分有限, 生态恢复周期很长, 甚至不可恢复。
1.2 脆弱区生态旅游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我国生态脆弱区的经济发展一般相对落后, 生态旅游开发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有开展生态旅游条件的市县, 旅游投资逐年增加, 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逐渐加大, 旅游从业队伍不断壮大, 旅游服务和旅游接待能力逐步提高, 旅游人数逐年上升, 旅游收入得到较快增长[3]。
以地处青藏高原边缘、祁连山脉东端的天祝藏族自治县高寒草原生态旅游为例[4], 该县1996年开始发展生态旅游, 到2002年已形成一定规模, 生态旅游从业人数、接待人数 (次) 逐年增加 (注:2003年受SARS影响接待人次急剧下滑) , 旅游综合收入和生态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均有较大的增幅。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该县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但同时因旅游而产生的景区生态环境问题也日显突出。
1.3 生态旅游对生态脆弱景区环境的影响
生态旅游强调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建立在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上, 尤其是生态脆弱区的旅游开发, 更要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适当的生态旅游将加剧脆弱区生态环境的退化程度, 破坏生态环境的完整和健康。
生态旅游对脆弱区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旅游建设和生产。在原生生境中开发旅游地, 随着道路、建筑物等旅游设施的修建, 在原始自然景观中加入了人工成分, 造成景观碎裂化程度增加。随着动、植物的生境条件发生变化, 在景区原生境条件下生存的动植物种就可能会减少。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为追求经济利益, 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 往往仅注重开发而忽视了保护。二是旅游活动。骑马、采集等旅游活动都会产生对植被的践踏和破坏, 使表层土质刨松, 易引起风蚀和沙化, 加重水土流失。在对祁连山马蹄寺旅游区大野口景点10m×10m范围内样地调查中, 就发现有被拔出的云杉苗、狼毒、马蔺、折断的刺瑰等植物, 还发现被挖去草皮5m 2[5];某些通过对野生植物挖掘生产旅游商品的活动也会加剧草原的退化。
1.4 脆弱区生态环境容量与生态旅游规模
环境容量是指一定时期内不会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社会、文化、经济以及旅游者旅游感受质量等方面带来无法接受的不利影响的旅游最高限度, 一般量化为旅游地接待的旅游人数最大值。尤其在生态脆弱地区, 对环境容量的要求就更严格, 如果环境容量超过其承受范围, 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健康将会受到极大的威胁。脆弱区各种生物群落对人为干扰的反应相当敏感, 强调生态旅游的规模和限制脆弱生态区游客的数量和观光时间是保护脆弱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脆弱区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计算可采用下式:
式中:C为日生态环境容量 (游客时) ;S为游览区面积 (m 2) ;S0为游客时面积标准 (m 2/游客时) ;K为脆弱系数 (0.1~1.0) 。脆弱系数值越大表明系统越脆弱, 对游客承载能力就越低[6]。
2 生态脆弱区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对脆弱区生态环境的正确认识
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 开发者缺少对脆弱区生态环境的总体认识, 很多地方没有进行科学的论证、规划和设计, 即使进行规划的地方, 不少也只是进行商业性的旅游规划, 许多项目设计缺乏对脆弱生态区旅游资源状况、数量、品位等基本资料的收集, 对其现状认识不足, 没有制订出针对脆弱生态区环境特点的保护对策, 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基础设施的设计建造普遍缺乏利用环境技术和节能技术的特殊考虑;普遍突出项目开发的商业活动, 基本没有考虑在旅游区内发放各种旅游服务信息手册, 很少开展对旅游经营者进行必要的有关生态脆弱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基本知识的培训, 造成了一些不可再生的自然景观资源的破坏与浪费。
2.2 脆弱区生态保护规划和相应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
开展生态旅游的生态脆弱地区普遍缺乏对生态旅游真正意义的理解, 实际上以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由于相关研究开展不够深入, 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使得政府的监督管理工作缺乏有力的法律支持, 影响了政府在生态脆弱区旅游业发展和生态旅游市场管理中的权威性[7]。一些政府引导不够、法制不力的环节和地方, 往往就变成“死角”, 成为制约生态旅游发展的“瓶颈”;甚至一些地方政府只从经济利益出发开发和利用生态旅游资源, 生态环境保护缺失, 表现出决策的短视行为。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调查资料显示, 已经开展生态旅游的自然保护区有43.9%没有建立自己的旅游管理规章[8]。
2.3 脆弱区旅游景区生态建设投入严重不足
生态旅游景区生态建设投入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设施建设投入, 二是专业的生态旅游从业队伍和管理机构建设投入。前者是硬件建设, 后者是软件建设。生态脆弱区旅游地大多位于经济欠发达的农牧地区, 相对落后的经济基础直接影响到开发规模和投资能力, 不少生态旅游地因财政困难, 对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的投入与需求相距甚远, 对生态脆弱区保护的软件建设认识不足, 投入极少;一些生态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的后续投入严重不足, 致使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生态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 或困难重重。
2.4 参与生态旅游的游客生态意识急待提高
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 游客自身的素质对脆弱区生态环境保护也有重要影响。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环境教育相对滞后, 不少游客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在游客数量相对较多的景区或时段, 随意丢弃垃圾、践踏破坏景区生态环境的现象相当严重。有调查表明, 在祁连山大野口旅游区, 坡度15°左右的草地及林缘地带都有人涉足, 丢弃的垃圾有塑料袋、纸片、易拉罐、玻璃瓶、卫生筷、瓜皮、烟头、骨头、剩菜等, 平均垃圾密度1~2件 (个) /m 2, 且多数玻璃瓶都被摔碎丢弃[5]。游客生态意识薄弱, 一方面极易造成生态旅游过程中对脆弱区原始地表覆盖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污染, 另一方面也必然带来管理部门对生态旅游监管的困难。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脆弱区生态旅游管理
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是一对矛盾。据旅游业发达国家的经验, 加强旅游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其基础是完善的法律法规。脆弱区的特点决定了一般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利用和保护理论及法规不能适应脆弱区生态旅游的管理。因此, 必须针对脆弱区开展生态旅游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法律法规研究, 协调生态脆弱区旅游管理和生态管理的关系, 通过经济策略和法规制度严格控制景区旅游经营活动, 根据具体脆弱区的状况限制每天进入景区的游客人数和游览整个生态景区的时间, 尽可能减轻脆弱生态旅游区的利用强度, 对已经过度开发的景区或生态环境已遭到破坏的区域, 坚决关闭景点进行保护。
3.2 科学规划脆弱区生态旅游
科学规划不仅关系到脆弱区生态旅游的生存与发展, 更关系到区域生态保护和生态安全。必须将生态脆弱区旅游规划和生态旅游项目规划纳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根据脆弱区自然环境特点, 加强生态旅游规划指导和管理, 在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 科学分析和评价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 特别注意在生态旅游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生态问题, 科学编制脆弱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统一部署, 统筹兼顾。
3.3 建设脆弱区生态旅游从业专业队伍
生态旅游从规划、开发、建设、保护到宣传、经营和导游都需要一支专业化的队伍。由于我国生态脆弱区社会经济发展一般相对落后, 生态旅游从业队伍素质不高。因此, 今后必须加强生态脆弱区生态旅游从业队伍的专业建设, 加大必要的投入, 使生态旅游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生态环境知识和保护意识, 能够适应脆弱区生态旅游教育功能的要求, 在提供一般旅游服务的同时, 承担起生态保护教育的职责。加强生态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强化从业人员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价值观, 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不仅是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生态旅游服务的基础, 而且更是保护生态脆弱区生态安全和实现区域持续和谐发展的必要保障。
3.4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相结合
游客通过生态旅游更多地了解自然, 丰富科学知识, 这是生态旅游应有的科学文化内涵。生态脆弱区自然地理环境一般比较恶劣, 人为破坏造成的生态环境后果触目惊心, 很有震撼力, 是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和宣传得很好的活教材。在脆弱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 结合景区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 以多种形式宣传生态环境保护, 传播生态环境科学知识, 不仅对生态保护具有良好作用, 而且对增强社会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3.5 加强生态旅游相关部门间的合作
生态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森林管理、草原畜牧、环境保护等部门的支持。旅游管理、经营部门应加强与这些部门的合作, 争取他们的指导和配合, 共同做好脆弱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尽可能地降低生态旅游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为脆弱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摘要:生态脆弱区具有生态系统对外界的干扰非常敏感、生态环境恢复能力很弱的特点。随着生态旅游的不断开发, 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程度日益加剧, 尤其对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其明显。因此, 不适当的生态旅游将加剧脆弱区生态环境的退化, 破坏生态环境的完整和健康。为此, 在分析我国当前生态旅游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生态旅游,生态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Wang Xiaoxiao.Elementary Introduction and Suggestionon Ecotourism[J].Ecological Economy, 2005, 1 (2) :40-43.
[2]杨秀梅, 陈绍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探析[J].甘肃科技, 2006, 22 (8) :16-17, 15.
[3]常慧丽.生态经济脆弱区旅游开发扶贫效应感知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21 (10) :125-130.
[4]党国锋, 赵军.甘肃天祝生态旅游对景区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J].甘肃农业, 2004 (4) :25.
[5]常学向.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及对环境的影响[J].甘肃林业科技, 2000, 25 (4) :45-46, 62.
[6]孙玉军, 王如松.生态旅游景区环境容量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 2000, 11 (4) :564-566.
[7]李蓉, 张硕新.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法制问题探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8, 23 (3) :208-210.
生态 篇8
美国电影越来越热衷于在电影主题中展现生态问题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对于人类未知命运的关怀, 结合当下的社会现实来看, 这种电影现象所传达出的理念正代表了全球社会心态的发展动向, 已经成为一个相对集中的文化现象。特别是《2012》 (2009) 和《阿凡达》 (2010) 的出现, 掀起票房飓风的同时也引发了观影的狂潮, 带来了一股席卷全球的生态热话题。美国生态电影的创作已经掀开了现象电影创作的帷幕, 此类影片的背后正是生态危机的现代社会根源以及人类的深层精神危机。
一、生态身份的介入是美国生态电影的特质
美国生态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类型有着其内在组织进化的功能, 并且随着社会思潮和流行文化的变化而产生进化和更新换代。新的变化的出现影响着整个美国生态电影的类型变化同时也继续界定着生态电影的类型。作为一种类型, 美国生态电影有其自身的意象法则———生态身份的介入, 这是一种流动在生态电影中的惯例, 不仅仅代表着生态问题本身, 更深层次地蕴含着生态理念的象征意义。从电影文本出发, 单看每一部美国的生态电影都有其自己的基本特征和表意范畴, 涉及各自具体的生态问题的冲突和解决, 纵观美国生态电影整体又是一个带有美国意识形态的集合式的生态理念表达:生态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 以及不断重复又持续变化以适应观众和电影制作者观点的冲突。
从生态学角度而言, 生态是指有机体和周围环境相适应的过程, 而今天我们所说的生态则主要是指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生存状态, 人和生存环境共存的方式, 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以及精神生态等层面。生态观念从根本上而言就是一种信仰。美国生态电影把生态作为一种身份、一个角色自觉地放置于影像之内、融入影片叙事之中, 承担起保护生态文化内涵、捍卫精神信仰的职责。
生态身份的介入对于美国生态电影而言正是一种得以明辨身份的烙印, 是把生态电影和恐怖电影、科幻电影、剧情电影等类型加以区分的重要标尺。在后者中, 生态只是作为一种灾难影像、叙事背景出现, 对于灾难的展示, 对于灾难下的人类的展示是灾难电影的中心, 生态问题只是灾难的诱因;人类知性和价值的有限以及科学实验之间的冲突是科幻电影重要的文化内核;生态只是作为外界动因或者烘托主要人物的背景在剧情电影中一闪而过。真正有诚意地把生态作为一种身份融进电影中来的只有生态电影, 生态不只是一种表征一种元素, 生态电影中生态的所指远远超过其它类型电影所承载的范畴, 包括电影整个文本以人对生命活动的审视为起点, 以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为参照系, 着重表现人和自然之间对立、和谐的关系, 批判人类过往文明, 忧虑生态系统和人类现状和未来, 反思过分张扬的人类的生命意识, 以谨慎的态度呼唤人与自然的和谐, 指向人类心灵转向等;而其能指包括将生态危机追根溯源到西方传统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 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和科技理性价值观, 揭示其与人类精神危机内在的同源性等生态理念更是高于一般技术主义电影而散发着独特的人文魅力。因此, 由生态身份的介入角度来看, 美国生态电影中生态理念的构建是可行且很有价值的。
二、美国生态电影中生态身份介入的具体表现
(一) 生态地理面貌的客观呈现
生态作为展现的大环境本色出演, 生态环境的退化, 生态地理的客观存在以及生态危机所引发的生物环境的变化大量直接原生态地呈现出来, 生态既是叙事的大环境也是叙事的对象。这一方式在美国生态电影中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生态电影的发端期, 生态作为被展示的对象, 以弱者的姿态存在于科普电影或者环保纪录片中。生态理念的表达是科学教导化、启蒙大众的, 自然是一个整体, 人是属于自然的一部分, 自然之中的所有物种都生活在整个生态圈中, 都是具有价值的并且是相互依存的。但是因为缺少紧凑的情节并且总是让受众处在被教化的位置, 难免对这一时期的生态电影产生距离感。另一个方面是二十世纪以来的美国拍摄的生态纪录片电影。这一块的生态电影走向强烈的纪实风格, 电影不再以科学教导者的身份自居主导自然或者人类, 而是隐匿在摄影机背后, 冷静地还原了生态场景和人在美国特定历史社会背景下的本来面目。2006年由戴维斯·古根海姆执导的关于全球气候变迁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 巧妙地把全球变暖的种种自然现象以及气候变迁的资料和戈尔长期以来致力于警示和改善气候环境的行动融合在一起, 介绍了减缓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以及科学评价, 不再是流于表面地展现生态危机的状态以起到生态警示的作用, 而是更深一层去挖掘导致全球变暖的社会根源, 揭示现代人的精神困境。我们既是生态危机的缔造者又是受害者, 既是危机人类生存的元凶又是自我拯救的英雄。美国生态电影开始展现健全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 生态观念作为新兴的自然科学以严谨的态度对受众进行通俗化解读, 不仅找到忧患症结所在, 更提出了缓解危机的可行性战略计划。同时, 美国电影人也越来越注意到战争不仅摧残人类的心灵, 战争本身对于地球环境的破坏也是不容小觑的, 战后所带来的土壤污染、水污染、核污染等问题一直都存在, 并且随着武器的精进这样的破坏正在日益强化, 但很少有人去关注。随着生态主义的深入发展, 战后的生态样貌也会渐渐融入美国生态电影的展现范畴。
(二) 图解生态, 生态作为反面角色被恶魔化
除了嫁接科普电影和纪录电影的模式, 生态主题还依附于科幻电影、恐怖电影、剧情电影和娱乐电影, 生态电影形式日益多样化, 生态理念糅合娱乐元素走向商业化表达策略。在这些电影之中, 我们看到的生态是末日灾难图解化的样子:黑暗的宇宙、荒凉的星球以及失控的科技, 生态作为与人相对立的反面角色成为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形象:
1. 超越人类现有认知范畴的生命禁区以及广袤宇宙中的神秘生物。
地球以外的宇宙、地球的外部大气层以及地核部分都是我们人类尚未明确的生命禁区, 在这些生命禁区中存在的生命体更是玄秘莫测。一部分的生态电影中生物圈扩大到整个宇宙, 地球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与整个宇宙相连接, 生态是作为外在威胁整个地球的恐怖源身份出现, 以宏大视角体现家园危机的生态意识, 整个生态系统的最终利益也就是人类的最终利益, 对人体人类的生活方式进行批判, 反观人类、地球在宇宙系统的位置。从卢卡斯的《星球大战》开始, 关于外星生物袭击地球的题材就层出不穷, 包括《彗星撞地球》、《独立日》、《世界末日》、《异性》、《洛杉矶之战》、《地心历险记》、《超级战舰》等, 场面恢弘磅礴, 呈现出地球生态终点以及人类众志成城救赎地球的图景。炫目的特效技术背后是人类始终摆脱不了的深层精神危机, 怀疑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自然自有秩序的关系, 深感人类难以超越宇宙而存在, 于是营造逼真的幻象寻求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自信, 塑造危机面前人性的光辉。
2. 加速和放大的崩溃的生态系统。
在整个地球以内的生态圈中, 表现人与自然、人与非人生命体的关系中, 极尽夸张地把崩溃的生态系统化为山洪海啸、地震瘟疫等与人类生命相对立的自然灾难, 把非人生命体化为食人狂魔形象。通过炫目的视听奇观和加速放大的人与自然危机的博弈, 展现呼唤人类的生存忧患意识以及对人征服、统治自然的批判, 对未来世界的恐惧和对正在恶化的生态环境的反思。自然取代了上帝, 得到了神一般的存在。恩格斯曾经警示过, 我们不应该沉浸于人类对于自然所取得的小小胜利, 最终自然会以自己的方式狠狠地反击人类。电影文本把叙事内容建立在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破坏所带来的自然灾难上, 通过对这些灾难的表现以及自然灾难所造成的惨痛后果给受众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 彰显生态预警和生态启示来传达生态理念。《龙卷风》、《后天》、《未来水世界》、《2012》正是一步步地把已经被人类破坏的生态系统彻底撕裂, 当人类的利益与生态整体利益相悖的时候我们也就一步步走向灭亡, 对于生态的忧虑意识也正是对于我们人类基本的生命意识。自然不该只是人类的工具和无限索取的储备, 自然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 人类不是自然的中心而是自然的有机部分, 应该怀着尊重和自然融为一体。《大白鲨》、《响尾蛇》、《金刚》、《猩球崛起》、《人狼大战》则是把自然界里的非人生物放置于和人类对立的位置去表现。在整个生态系统中, 人和其他物种是平等共存的关系, 随着生态理念的深入发展美国生态电影不仅对人类生命进行终极关怀, 同时对于非人生命的人道主义视角也表现得越来越深入, 即使是从人类的利益出发, 也融入了对非人生命的关注, 由一开始突出人和非人生物在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对抗, 渐渐加入了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的思考, 不再沉溺于人类所取得的胜利之中, 反而是更深层次地反思非人生命存在的合理性与对抗的非正义性。当然, 目前的美国生态电影为了谋求商业利润, 着重表现自然和人的对立, 电影中表现自然和人的和谐融洽少之又少;在自然灾难面前只见人类的救赎不见其他生命体的生存状态和价值, 这样贬低自然的价值把其恶魔化的二元对立观念未免有失偏颇。
3. 现代工业过度发展所带来的科技失控现象。
重视科技和理性一直是西方社会秉承的价值观念, 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的科技在日新月异的发展, 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蕴含着新的风险。在意识到已经对自然生态所造成的巨大破坏的时候, 人类希望能够以科技的发展来弥补对地球的破坏, 想用科技来拯救地球把影响减少到最低, 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和平衡机制, 往往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借助科技人类获得了巨大的力量, 但其自然伦理却还处于非常低级的阶段。 (1)
首先表现为科学实验所产生的生物技术灾难。由科学实验所带来的有毒物质作用于生态环境之中, 通过空气、水、血液等传播, 衍生出具有强大杀伤力的异类生物和科学怪物, 以一种极端残酷的方式毁灭着人类社会文明, 使人看到科技无度发展的疯狂后果。这是人类基于现代文明严重偏颇的负面想象, 科技膨胀的未来是人类所不可预知和不可控制的领域, 折射出人类对于自身的生存忧患。《哥斯拉》、《侏罗纪公园》、《狂蟒之灾》、《生化危机》、《科洛弗档案》等影片直面生物灾难, 人类社会所缔结的一系列法则伦理道德全部被颠覆破坏,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人类亲手创造的怪物面前哀嚎, 象征人类文明成果的交通工具、高楼大厦等被碾压蹂躏, 主体信仰的全面崩塌和精神危机的放大, 讽刺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反思现代性。
其次表现为机械的反叛所带来的未来科技专制风险。在高度工业化的背景下, 人类妄图脱离现有的生态系统建立起一整套系统控制的机械化社会生态。可是随着监控的缺失和科技的无度发展, 这整套机械系统企图脱离人类的控制而存在, 并且反过来制约人类社会, 威胁人的自由和生存。《创战纪》就是讲述主人公进入父亲建立的电子网络游戏程序之中, 由刚开始的受其控制到之后与其抗争, 揭破了电脑程序企图控制世界的阴谋, 最后拯救了人类的故事。科技文明是一把双刃剑, 它的发展需要合理有效的监督与制约。代表性影片还有《第六日》、《寂静的逃亡》等。影片文本通过在虚拟的空间里进行寓言式的生活毁灭和生命救赎的展现, 与现实生活中的生态危机形成关照, 讽刺了以毁坏自然生态为代价换取人类文明的现代工业生产方式, 呼唤珍爱生态系统的理性自觉。
(三) 生态内化为个体意识
生态电影对于现实社会最为直接的作用莫过于把电影中的生态理念传达给观众使其内化为自己的意识去指导实际行动。深层生态学认为, 一切生命体都具有内在目的, 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完全平等, 他们之间没有等级之分。人也是生态系统中的平等一员, 也具有内在价值。 (2) 把生态化为人性来解读, 生态意识深入个体的精神领域, 探讨人作为自然体的困境, 表现人类在生态问题爆发面前的自省, 矛头直指生态危机根源的现代性。生态电影中的人物超越肉体的动作存在承载起生态理念传递的作用, 观众通过欣赏个体内化的意识指导他们的行动的过程, 感受根植于心灵深处的生态意识, 显得真实深刻, 更能打动人心。受众通过想象把记忆中的自然生态原貌与现代文明浸染后的现实相比照, 与人类的欲望相对立。人类的欲壑难填、缺少对于物欲的克制的精神危机导致了地球的生态危机, 而这样的生态危机又直接导致了现代人的心灵恐慌和忧虑。究其本身就是一个循环往复、愈演愈烈的恶性循环。对于人类欲望膨胀的批判以及个体心理、人文情感的关怀, 关注人本身以及现代人的生存窘况正体现着关注生命意识, 强调生态责任意识的生态理念。具体可以以《澳洲乱世情》、《中国综合征》、《决不妥协》、《阿凡达》等电影为代表。《阿凡达》中男主人公杰克在潘多拉星球上感受到无与伦比的自然生态之美, 在纳美族人的感化下懂得敬爱生命, 感悟生命的价值, 为了保护淳朴的纳美人, 维护潘多拉星球的和谐, 杰克最后化身阿凡达走上了与利欲熏心的自己的同胞与现代工业相对抗的道路。生态在电影中已经不是单纯的影像展现, 而是主人公的价值观念, 生态作为一种精神指引的身份存在于人物的意识里, 是生态理念的动态表达。受众不再以人类的胜利而骄傲反而为纳美族的胜利欢呼雀跃, 这并不是完全的反人类, 而是说明了正确的生态理念绝不再是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 而是在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以整个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终皈依。试想倘若有一天人类的心灵与地球上的生态资源一同枯萎, 甚至心灵的枯萎还要来得更早一些, 那将是何其悲哀与无奈。
三、结语
美国生态电影通过以上几种不同生态身份的介入形式, 构建了一种均衡的生态理念。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或者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会分别走向两个极端, 一个太过激进地强调人类的主宰地位, 不利于我们正确处理人和自然以及人和非人生命体的关系;另一个抹煞了人的社会性, 人的基本利益在生态面前消失殆尽, 这是不切实际的。均衡的生态理念应该是和东方“天人合一”思想相通的, 融合自然、社会与人为一个有机的和谐的整体, 既肯定人的能动作用又考虑非人生命体的利益, 对人性进行终极关怀的同时注重生态整体的价值, 要求尊重自然规律, 强调可持续发展观。当然, 美国生态电影中生态理念的构建必然和美国的国家意识形态相勾连, 虽说生态电影中讲求万物平等, 相生相存于同一生态系统中, 但是美国的生态电影还是不可避免地有着美国的文化霸权在其中。美国作为人类拯救的核心, 其价值观念涵盖了世界人类可能的选择意识, 这样一种话语权往往会不自觉地遮盖了生态关怀的时代精神。
摘要:在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背景下, 美国生态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影类型正在崛起, 生态身份的介入构成了美国生态电影的独特性。通过生态地理面貌的客观呈现、图解生态危机、内化了的个体意识以及贯穿动画的主题意旨这四个不同生态身份的介入, 美国生态电影构建起一种均衡的生态理念, 融合自然、社会与人为一个有机的和谐的整体, 既肯定人的能动作用又考虑非人生命体的利益, 对人性进行终极关怀的同时注重生态整体的价值, 要求尊重自然规律强调可持续发展观。
关键词:生态身份,和谐,现代工业文明,科技理性
参考文献
[1][美]大卫.波德维尔著, 曾伟祯译.克里斯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8.
[2][英]大卫.布林尼著, 李谚译.生态学.三联书店出版社, 2003.
[3]游飞, 蔡卫编著.美国电影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
[4]郑洞天, 谢小晶.艺术风格的个性化追求.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
[5]金丹元.影像审美与文化阐释.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6][匈]巴拉兹.贝拉.可见的人——电影文化.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0.
[7]张德昭.深度的人文关怀:环境伦理学的内在价值范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建构式语文生态课堂“生态”探微 篇9
一、建构式新课堂的内涵
建构式新课堂是学生在展示预习成果,展示提出的自学疑问,闪现出来的是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关注生命”的感受、体验与发展在这里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学生的质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自信力等综合素质都得到锻炼和发展,与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旧课堂有本质的区别。
二、建构式语文生态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1.设计问题要体现出文本传递的信息。依据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其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设计问题以有利于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为原则,以学生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为准绳,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不断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
2.设计问题要基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与欣赏水平。基于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设计问题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注重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实现教学相长。
3.课堂上要尽可能地触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产生课堂共鸣。通过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触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让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大胆展示、自主交流。预习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困惑与思考在这里得到印正,使得师与生之间有更多的默契,造就了活跃而和谐的课堂氛围,产生课堂上师生的共鸣。
4.设置问题要立足于高质量,立足于情感的发展。从较高的起点激励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对知识有深层的理解。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设计问题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5.要不断搭建学生与问题间思考的桥梁,创设学生的新知灵感发展区,在发现中互动。教师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要极力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在课堂上要灵活机动,适时地抓住一些闪现的灵感,并积极地与学生展开互动,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
6.教师与学生要做到平等对话,让学生在快乐中汲取知识的源泉。学生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敢于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教师要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追求的境界,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参与,要营造民主的氛围,不要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要提倡学生创新,注重不时地激励学生,让学生在快乐中汲取知识的源泉。
三、建构式语文生态课堂的呈现形式
1.在自学问题的探究中互动、交流,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理解。根据预设知识建构和问题的解决方案、根据预设生成问题的互动探究方案,指导学生知识建构、鼓励学生积极地交流探讨,加深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建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2.在形成问题的点拨中进行知识的拓展与运用。学生的自主学习素养与学习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教师点拨学习方法,那么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理解能力、对学习内容的驾驭能力、对课堂生成的捕捉与处理能力、对课堂问题的反思能力必然有很大提高,拓展、迁移、理解、反思、运用能力的有效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在重点问题的巩固中进行迁移与反馈,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适时反馈,及时矫正;真实反馈,准确矫正。扣住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高考焦点,巩固本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反馈矫正不仅仅是书面练习、检测,也可以是提问、展示、练习等多种形式,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4.生动幽默的课堂导入,绘声绘色的即时评价,短暂多样的问题辩论,美丽多彩的生活画面等多种形式,扩大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能力。
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备课的重点,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拓展想象和联想,产生独到的感受和对作品的创造性理解。
我国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分析 篇10
农田生态系统是以农作物为中心的生物群落与其生态环境间在能量和物质交换及其相互作用上所构成的一种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最重要的生产功能是提供足够的农产品以满足人类的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物质能量的来源。农田生态系统安全,保证提供稳定的食品供给,是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农田生态系统的安全面临着危机,农田数量锐减,质量下降;农田污染严重,导致农产品中有毒物质超标、农业用水短缺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从关注农田生态系统健康的角度出发,拟对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的概念界定,分析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的因素,并提出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评价的内容。
1 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概念
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是个新概念,之前并没有学者明确阐述其定义。随着生态安全研究的发展,学者们开始关注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安全分析。农田生态系统由农田内的生物群落和光、二氧化碳、水、土壤、无机养分等非生物要素所构成。农田生态环境中的生物与环境不断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农田生态环境中水、土、气、生物等方面的环境健康状况,是导致农产品安全的重要因素。综合近年来学者的研究[1,2,3,4,5],笔者认为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农田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其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组成农田生态系统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处于不受威胁、健康平衡的状况,农田生态系统能满足人类和生物群落持续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与经济社会处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状态。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可分为3个层次:一是人的生存和健康安全,取决于农产品的安全;二是农产品的安全,取决于农田生产环境的安全;三是环境安全,取决于农田生态系统的要素:农田、生物、阳光、水分、大气等因素的安全。
2 农田生态系统生态风险源
生态风险是指特定生态系统中所发生的非期望事件的概率和后果[6],如自然灾害或人类干扰对农田生态系统结果与功能的损害具有毁灭性的特点。农田生态系统是半自然的生态系统,其生态环境具有整体脆弱的特点,对于人类活动所释放废弃物的缓存能力,对各类有毒物质的自然降解能力,以及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的修复能力都很弱。因此,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人类的活动密不可分。而全球的气候变化、农田生物的入侵等自然因素也会对农田生态系统有不确定性的影响。因此,引起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风险源可以分为人为风险源与自然风险源。
2.1 人为风险源
人类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干预主要体现在对农田的利用以及对作物的耕作上。人类的这些活动建立起了农田生态系统,改善了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但同时也对农田生态系统的自身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
2.1.1 城镇化过程中占用大量的农田。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小城镇建设和人口急剧增长,对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大片的农田被征用,变成楼房与工业区。同时还需要与城镇化建设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土地,耕地被以各种方式和名义征用,使得耕地数量锐减。再加上大批农村青年外出打工,一部分农田抛荒,真正被利用的耕地资源在减少。据有关部门遥感显示,1988~2000年我国耕地转出因子中,大部分耕地是因为城市化、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而被占用,占耕地减少量的56%,林草地占21%,水域面积占16%[7]。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千米,水蚀面积为165万平方千米,风蚀面积为191km2,每年流失土壤总量达50亿吨[8],1/3耕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393万公顷农田受到沙漠化的威胁。土质恶化和土地肥力下降的情况也非常严重,有666.7万公顷耕地盐碱化,大量耕地腐殖质减少,受污染的农田在1000万公顷以上[9]。我国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2/3,土地退化的农田达到总耕地面积的40%以上[7]。耕地是农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资源,耕地数量的减少,将直接导致农产品总产量的下降,使得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下降,威胁国家的粮食安全。
2.1.2 耕作方式造成农田污染。
为提高粮食产量,我国传统的耕作方式主要依靠施肥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喷洒农药预防病虫害,使用农膜保持农作物的温度。这些方法对提高粮食的产量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然而过度、不适当的使用,也对农田土壤造成了污染,从而对整个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造成威胁,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
肥料污染:目前,我国农田中用的肥料主要是有机肥和化肥。就有机肥资源而言,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基本资源(粪尿、秸秆、绿肥、饼肥)、派生资源(厩肥、堆沤肥、草木灰、沼气肥等)和可利用资源(塘泥、河泥、泥炭、城镇垃圾、污水、污泥、植物性海肥等)[10]。有机肥特别是畜禽粪肥、垃圾堆肥和污泥堆肥的成分非常复杂,不仅含有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滋生蚊蝇,还可能引入各种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抗生素、有机化学品、激素、持久污染物等)[11]。畜禽粪便,尤其是猪粪直接排放地表,或施用粪肥造成土壤孔隙阻塞,造成土壤透气、透水性下降,引起土壤板结。有机肥中含的重金属、有机物、病菌被植物吸收后,使蔬菜、粮食、水果等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严重超标,人类食用后,将严重影响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目前,我国化肥生产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1位。据统计,2008年1月到11月,中国累计化肥产量是5 350.1223万吨(折合氮)。农业部数据显示,国内化肥需求将保持5.96%的年增速,预计到2010年国内化肥的施用量将达6 076万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VAO)统计,化肥在对农作物增产的总份额中约占40%~60%。但过量、不合理地施用肥料会导致环境污染。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化肥主要是氮肥、磷肥、钾肥。长期施用氮肥、磷肥,会引起土壤中NO3--N、磷素的积累,作物体内的硝酸盐含量增加,导致稻米外观和食味变差。有毒磷肥,如三氯乙醛磷肥,施入土壤后三氯乙醛转化为三氯乙酸,二者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物受害严重时颗粒无收。当氯化钾或硫酸钾用量过多时,氯离子或硫酸根离子在土壤中过量积累,造成土壤中钙离子、镁离子等盐基离子的交换与淋失,使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长期施用氯化钾会导致土壤变酸[8]。土壤中的重金属主要有铬、镉、汞、砷、铅、锌、铜、钼等,磷肥中含量最多。重金属可引起植物染色体失常、雄蕊丝变性。由于重金属在环境中移动性差,不能或不易被生物体分解转化,只能沿食物链逐级传递,在生物体内浓缩放大,当累积到较高含量时,粮食作物籽粒中重金属含量显著增加,将对生物体产生毒性效应。如过量的铬会使植物产生黄萎病和中毒症状,可使小麦籽粒粗淀粉、粗蛋白显著下降,氨基酸总量的赖氨酸等含量显著减少,降低小麦的品质[12]。农业生产中长期大量不合理使用禽畜粪便等有机肥和化学肥料,会导致土壤污染逐年加剧,直接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和农产品品质。土壤中的污染物可以随水流和风暴迁移到几百甚至上千千米之外[13,14]。
农药污染:化学农药的使用,对防治农作物病虫草鼠害,促进农业高产稳产,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如果使用不合理,就会造成对环境及农产品的污染,进而影响人体健康。我国农药年产量达75.17万吨,平均施用量14kg/hm2,比发达国家高1倍,水稻过量施用达40%,棉花达50%[15]。而农药的利用率只有10%~20%,比发达国家低10~20倍,残余部分直接对土壤造成污染,尤其是毒性大、难降解、高残留类农药。土壤中的农药,除挥发和径流损失外,其余可被农作物直接吸收,在作物体内积累,这是农药进入植物体的主要途径之一。土壤中农药可造成农产品中硝酸盐、亚硝酸盐、重金属及其他有毒物质大量积累于农产品中,危害时间长。超负荷连年使用农药,残留量远远超过土壤的自净和降解能力,导致土壤生产能力、调节、自净和载体功能受到严重损害。人食用了受农药污染的食品,毒物在人体内积累,对人类健康造成损害。
农膜污染:我国年产农膜超过100万吨,且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近1 000万吨地膜用于超过666.7万公顷作物种植面积上,加上农产品保鲜膜、营养钵用塑料等共有2 000万吨以上。根据目前的回收状况,每年约有1000万吨的塑料残余物遗留在农村地区,农田塑料年残留量在45kg/hm2左右[16]。通常所用的农膜主要为聚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条件下,分解速度极为缓慢,如聚乙烯、聚氯乙烯塑料薄膜,在土壤中约300~400年才能完全降解。农膜不易降解残留在土壤中,影响土壤的通气透水等物理性状,使土壤中养分的迁移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17]。农膜分解后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还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直接危害,而且这种危害是持久性的。有研究表明,在土地有残膜15kg/hm2的情况下,造成减产幅度为:玉米11%~23%,水稻8%~14%,大豆5.5%~9.0%,蔬菜14.6%~59.2%,小麦约9%。
2.1.3 农业用水与污水灌溉。
水资源是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因素。全国无灌溉条件的旱地有0.45亿公顷,约占耕地面积的47%。农业用水是我国的用水大户,约占70%,目前我国年灌溉用水量约为3900多亿立方米。在全国每年缺水近400亿立方米中农业缺水约300亿立方米。另外农业灌溉用水浪费惊人。由于我国农业灌溉方式落后,全国农业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0%,仅为发达国家的1/2左右,1m3水的粮食生产能力只有0.87kg左右,远低于2kg以上的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农业用水主要来源于农田附近的江河湖泊,而全国的江河湖泊污染形势严峻,目前江河湖泊有70%被污染,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为了解决农业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农民使用污水灌溉。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N、P、K、Fe、Ca、Mg及植物需要的微量元素,灌溉后农作物增产效果显著,因此近年来污水灌溉的面积增大。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引用污水进行农田灌溉,1998年第2次污水灌溉普查中,我国利用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为361.84万公顷,占我国总灌溉面积的7.33%,约占地表水灌溉面积的10%。污水灌溉面积中,直接引用工业城市下水道污水的面积为51.2万公顷。但由于污水压力中还含有重金属、酚、氰化物等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如果没有经过必要的处理而直接用于农田灌溉,将会使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质被带至农田,污染土壤,并造成作物及地下水的严重污染[18]。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自身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及传统的耕作方式,导致农田生态系统的一些生态安全问题。如: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长期大量使用肥料、农药、农膜,污灌,使得我国农田面积锐减,农田土壤重金属累积,有害微生物、虫卵增多,农田生态环境中不安全因素增加,威胁农田生态系统的安全。
2.2 自然生态风险源
2.2.1 气候变化。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气候变化不稳定,极端天气情况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增加。农田环境温度升高,使得作物需水量加大,土壤水分的蒸发量增大,造成土壤盐渍化。因此,农作物可以利用的水资源量减少,造成作物缺水,导致产量低,品质差。并且气候变化加剧了土壤有机质和氮的流失,削弱了农业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2.2 自然灾害。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平均受灾面积占播种面积的26%,成灾率为12%。史培军研究我国1980~1995年间粮食损失情况(包括水旱灾、风雹灾、霜冻、病虫害),指出减产的比例占全国粮食比例的15.3%,其中气象灾害占40%,占总量的6%[19]。农业自然灾害是造成我国农产品产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尤以旱灾为主。
2.2.3 生物多样性。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形成了以农作物为主体,包括多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在内的生物群落。其生物群落相对于其他生态系统来说,生物种类较少,比较单一。生长在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是经过人们选育的,具有产量多、生长能力强、抗虫性能强等优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农田生态系统中没有或不需要别的物种。农作物与多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在内的生物群落在农田生态系统中自发的形成作物—害虫—天敌系统,作物—植物系统,作物—微生物系统和其他与作物生长有关的系统,形成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但是作为开放系统,外来物种的迁入是不可避免的,外来杂草如薇甘菊、紫茎泽兰等的入侵导致生境破坏和生物多样性资源丧失,严重危害了农作物的生长。
3 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评价
农田生态系统是一个生态脆弱的系统,对其生态安全评价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方法。由于农田生态系统具有半自然、脆弱性、区域性的特点,对其生态系统健康可以借鉴特定区域和特定生态系统的安全性评价方法。
3.1 压力—状态—响应分析模式
该模式由国际上有关环境组织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是基于人与环境协调作用的影响,着重考虑人类在不破坏环境承载力的条件下,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生态安全状况。对于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概念框架可概括如图1所示。
3.2 综合指数法
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其需要建立所有评价指标的临界值或等级评价准则。目前对于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的指标体系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吴国庆[5]提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对于建立完善的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具有指导作用。指标体系建立后,要确定指标的权重,再通过数学计算确定指标的安全阀值,设定评价等级准则,或者可以依据指标权重的距离来综合评价。近年来国际上兴起了基于模糊决策分析原理评价的方法(FDA),是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与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引导AHP层次结构的建立,由模糊评判给出评价指标对目标的距离,然后用AHP完成评价。然而由于农田生态系统具有区域性,各个时期各个地方,因为一些不确定因素,其评价标准应该有所区别,因此该标准等级的确定有一定的困难。
3.3 生态承载力分析法
生态承载力分析研究方法可分为状态空间法和生态经济法两大类。生态经济法中的生态足迹法是分析生态承载力最热门的方法。用生态足迹法分析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可以直接分析某区域或国家在给定时间所占用的农产品生产率的数量,通过地区或国家的资源与能源消费同自己所拥有的资源与能源比较,判断其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范围内,生态系统是否安全。生态足迹的方法定量化程度高,可用较少的因素定量测算生态承载力状况,但因无法考虑生态承载力复杂因素间的作用,同时单纯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占有与利用角度分析系统的承载力水平,显然有所偏颇[20]。
4 研究展望
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是一个较新的概念,目前对其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但是由于对其他生态系统如湿地、河流、草原等生态安全评价分析的研究,可对以后加强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的研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的研究。
(1)在生态风险评价中运用生态模型,建立农田生态系统安全预警系统。生态模型可用于设计或预测未来潜在的风险,如气候变化对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可模拟农作物健康突变的毒害界限和某一环境下系统健康要素的变化过程,对农田生态系统安全预警系统的建立提供依据。农田生态安全预警系统应包括农田土壤风险评价预警系统与农田气象预警系统等内容。通过对农田风险评价,对土壤的安全诊断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建立各地的土壤安全指标的数据库系统,划分农田生态安全等级,制定不同安全等级的预警标准。通过对大片农田区的气象实时监测预警,可以及时防止突发的自然灾害对农田造成损失;统计历年的气候变化可以对整个农田生态系统区域的气候变化趋势有大致的预判。在预警结果安全等级较低的研究区域内,通过对农田生态系统要素的控制,调整或构建新的安全农田土壤环境,使农产品的生长过程不受污染威胁。
新型微生态制剂——生态素等 篇11
该产品具有调节动物消化道功能,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能降低有害气体浓度和粪便臭味,对防治羔羊、犊牛、家兔、仔猪、家禽和毛皮动物的细菌性肠炎和腹泻有良好效果。(河北)
花生新品种——潍花8号
山东省潍坊市农科院作物所(邮码:261041,电话:0536-8230964)最近选育成功花生新品种——潍花8号,它具有早熟、双仁饱果多、耐储性好等特点,百果重240~250克,百仁重110克左右,出米率77%~80.6%,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荚果346.66公斤,籽仁256.69公斤,符合食品加工和出口要求。(山东姜言生)
湖南改良山核桃品种
湖南省靖州县林业局(邮码:418400,电话:0745-8224065)离休高级林业工程师王新春改良山核桃品种获得成功,产量提高30%。
他通过嫁接、修剪等配套技术,把树体矮化成5米左右,667平方米(1亩)产量提高到600多公斤。(湖南王延林)
秦川牛高效产业化研究创显著效益
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邮码:712100,电话:029-7082852)昝林森研究员主持的“秦川牛优质高效产业化配套技术体系研究”项目,最近通过陕西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他们筛选出1个“皮(埃蒙特)秦(川牛)”杂交组合,其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达64.5%和53.27%,比秦川牛分别提高了19.8%和17.5%,培育出1个秦川肉牛新品系。(陕西易同民)
日本育出颜色复杂的新品菊花
日本技术人员最近利用离子束照射方法,使菊花细胞产生变异,从而培育出6个新品种菊花。其中颜色最复杂的一种花边是黄色,花瓣大部分为粉色,花心部分为橙黄色。(北京王大军)
俄罗斯培育出彩色绵羊
生态建筑与建筑生态化 篇12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生态化,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
1 生态技术和生态建筑
人、建筑、环境是建筑发展的永恒主题, 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 生态问题日趋严重, 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方式。特别是1992年178个联合国成员国通过了《里约宣言》, 为促进地球生态系统的恢复, 实现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生态技术在这一背景下, 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成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快车和实现保证。生态技术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 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 注意整个系统的优化, 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 减少浪费和无谓损耗, 以较小的消耗获得丰厚的目标, 从而获得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 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建筑领域内, 从德国托马斯《太阳能在建筑与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一书出版到近年来美国建筑界的绿色建筑运动, 从北京大兴义和庄的“新能源村”建设到国外在生态高技术下建造的各种形式的生态建筑, 可以说, 生态建筑的发展在理论上、技术上以及建筑设计的实践上都取得可喜的成就。生态建筑有时又被称为“节能建筑”、“绿色建筑”, 严格地讲都是不全面的。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 是指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 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原理, 采用现代科学手段, 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组合体的构筑物。
2 建筑生态化
生态建筑从早期仅停留于对气候、生物反应的关注到今天运用替代能源, 注重建筑生态高技术的研究, 人们对建筑有了更新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建筑生态化问题。它是将建筑融入大的生态循环圈, 从整体的角度考虑能源和资源流动, 将建筑建造、建筑设计、建筑使用过程中的消耗、产生纳入整个生态系统来考虑, 从而改变资源与能源单向流动的方式, 趋向良性循环的模式。清华大学吴良镛先生提出的“建立人居环境循环体系”, 将人居环境纳入动态的生生不息的循环体系即是对这一思想的提倡。它对建筑的要求不仅仅是建筑的使用过程, 而是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建筑的生态化, 一般应具备如下的基本特征:
第一, 能为人类提供“宜人”的室内空间环境。它包括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 清洁的空气, 好的光环境、声环境以及灵活开敞的空间。
第二, 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上, 对环境的索取要小。主要指节约土地, 在能源与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则。
第三, 对环境的影响要最小, 主要指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以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
3 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条件
虽然生态建筑才刚刚起步, 但它的发展有着深厚的社会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
从“以人为本”到“以环境为中心”的社会思想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人本主义是西方实现现代化的主导思想之一, 始于文艺复兴时期。自18世纪以来的整个现代化过程中, 以人为本的思想构成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哲学基础。人本主义观念明确确立了人的意志自由及其对自然界的优越地位, 地球有限的自然资源被视为“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而遭到滥用和破坏, 对环境的污染也大大超过了自然界所容纳的限度, 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几十年, 实际各国无一例外的遵循西方模式, 才使得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将资源与环境问题突出地暴露出来成为世界问题。
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 世界各国认识到人类必须在自然环境所提供的时空框架内发展社会与经济, 同时按照自然资源所赋与的条件安排自己的生活方式, 从而重新界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确立了“以环境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世纪末, 西欧等发达国家提出“生态现代化”的目标, 我国各地也在尝试建设花园城市、生态城市, 这标志着延续200年的“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模式向“以环境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过渡, 从而使发展生态建筑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思想基础。
共同的社会生活理想是世界各国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道德基础。这就是将即时利益和整个人类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公正合理的与他人分享我们这个地球的有限资源。《里约宣言》指出, 为今后世代的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 为保存、保护和恢复地球生态的健康和完整进行合作, 各国应本着全球伙伴精神, 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努力中担负应有的责任。生态环境问题不是某一小区、一个城市或国家的问题, 有些生态小环境通过一些努力是可以改善和提高的, 但大的生态环境的改善与资源的利用不是靠某一地域的改善而能达目的的, 必须是人类的共同意志。《里约宣言》为世界各国发展生态建筑奠定了初步的社会道德基础。
4 生态建筑的发展动向
目前, 生态建筑在各地方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西欧和北欧是发展较好的地区, 主要建筑有:建于苏格兰偏远地区的斯特林村屋工程, 建于柏林的戴母勒奔驰办公室, 托马斯设计的建于慕尼黑的住宅联合体以及法国的法兰克福商业大楼;在美国, 1948-1959年麻省理工学院所建“3号”、“4号”太阳房均为实用住宅;近年来在日本和新加坡均有具有现代意义的生态建筑建成。总的来说, 各国建筑师都在潜心研究生态建筑的技术和设计方法, 从建筑设计上看, 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将建筑融入自然。就是把建筑纳入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 从而更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 使建筑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尽量减少对自然景观、山石水体的破坏, 使自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如日本1995年落成的“Acros福冈”, 它是一个集文化商业办公为一体的综合设施, 该建筑向公园层层退台, 在退出的平台上做屋顶绿化, 这样建筑与公园绿化融入一体, 通过高技术实现能量循环利用。第二种是将自然引入建筑, 运用高科技知识, 促进生态建筑化, 人工环境自然化。如马来西亚杨经文设计的绿色摩天大楼。它在现代都市中引入自然, 再现自然, 运用生态技术, 将植物、水体等自然景观引入建筑内部。
5 生态建筑与发展中国家的建筑设计
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 生态建筑代表了21世纪的发展方向, 实现建筑的生态化在21世纪的今天变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更为迫切。客观来讲, 生态建筑在发展中国家推行和发展仍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够, “以环境为中心”的设计观念尚未形成或成为社会的共识;
二是生态建筑本身的经济合理性问题, 目前由于建筑生态技术和材料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 导致建筑单方造价过高从而使建筑业主望而却步, 开发商也因生态建筑需要更多的前期投入而回收速度缓慢而不愿冒险开发;
三是各国政府的相关政策尚不到位等。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 发展生态建筑首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 要加大生态环境的教育, 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上建立一套新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其次是国家用制度推进生态建筑及其技术的发展, 如推行市场准入制度, 补贴建立示范性的生态住宅小区, 无偿推广实用生态技术等。四是在建筑设计中先从中、低技术开始, 如节能技术、通风技术等。
【生态】推荐阅读:
生态建材与生态建筑05-29
生态心灵与生态设计07-06
生态文明与生态设计09-13
生态文明和生态自觉09-23
由生态教育到教育生态05-21
生态板,真的够生态环保?10-06
台南生态景点:水雉生态教育园区06-26
宜兰生态景点:柯林涌泉生态教育园区07-01
岩溶山区石漠化生态治理的生态效应06-09
生态浮岛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