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博客应用效应

2024-06-30

图书馆博客应用效应(精选3篇)

图书馆博客应用效应 篇1

博客作为互联网上全新的信息交互模式,起着信息过滤和信息中介的作用。图书馆是各高校信息共享和信息传播的职能部门,是构建用户群与信息资源沟通的重要机构。博客与图书馆的共同之处有很多,图书馆拥有的信息资源、专业队伍和技术设备,都为在图书馆中应用博客提供了先天的物质基础和便利条件,所以在高校图书馆中应用博客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高校图书馆界精英如果能够系统的构建博客站点,详细的研究博客优势,将博客应用到图书馆日常工作和实践研究的领域中去,本着地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优化图书馆管理模式的理念,提高整个社会对高校图书馆的关注度,让更多读者利用和共享图书馆信息资源。

1 博客的概念与特性

1.1 博客的概念

博客是一种十分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形式[1]。博客的傻瓜化操作方式与免费电子邮件的申请、编辑、发送相类似,博主可以在网上冲浪的过程中轻松完成信息的创建、发布和更新。博主可以充分利用博客超文本链接、网络互动,动态更新的特点,精选并链接全球互联网中最有价值的信息、知识与资源。频繁更新、简洁明了和个性化是我对博客概念的理解。

1.2 博客的特性

1.2.1 我的地盘我做主

个人行为、个人角度、个人思想,正是博客文体能够吸引博主本人和读者的力量源泉[2]。博主在博客这个对外开放的私人空间里,以“个人大脑”作为网络搜索引擎和思想发源地,打造随时可能吸引全世界网友目光的黄金地盘。

1.2.2 我的时间我控制

与其他媒体如报纸、杂志、著作不同,博客文体可以随时更新,没有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随着网络覆盖领域的无限扩大,一部手机,一台上网本就能轻松完成博客的即时更新。因为即时,所以新鲜;因为新鲜,所以独特。

1.2.3 我的空间我开放

网络的浩瀚已经不再令人惊叹,装在个人头脑中的宝藏,如果不及时与世人分享,无法实现知识信息的最大价值化,才是遗憾。博主甘愿当晒客,在博客空间中把最珍贵、最有价值的收获晒出来。

2 博客应用于图书馆的可行性分析

2.1 博客具有的“四零”特性及其对图书馆的影响

2.1.1 零技术

过去,随着个人网站的逐步开放,技术门槛也是逐步走高,只有少数网络IT精英和专业技术人士才能拥有个人网站。博客的革命性就在于操作的极度简化,包括构架和申请博客站点,编辑、上传和修改博客内容等,都因简单而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零技术使图书馆内没有经过网站构建相关专业知识培训的人员,也可以通过博客的托管服务网站,申请、建立图书馆自己的博客;也可通过服务器提供的多种固定模板形式,自由选择模板,自由架构博客,不受任何技术条件的限制。

2.1.2 零成本

互联网能够在短短数载就风靡全球,走进千家万户,免费的力量功不可没。如今,免费也同样成为博客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免费、简单、易用的博客工具软件纷至沓来,大量可以免费申请博客空间的服务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零成本使得图书馆员都可以免费申请自己的博客网站,以往注册域名的成本,租用服务器空间的成本,购买软件工具的成本在博客中都是零成本。

2.1.3 零编辑

在博客空间内,博主就是博文主编,即时写作、即时修改、即时编辑、即时发布,形成了与传统写作截然不同的方式,真正实现了作者“零磨损”的开放写作形式。零编辑使图书馆员可以随时发布自己的学习心得、工作日志,记录与读者的交流体会,通过读者在博客上的留言,第一时间了解读者的所需、所思、所求,为以后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1.4 零形式

图书馆应用博客作为网络信息发布的媒介,工作效率的高低受制于信息发布形式简单与否的影响。博客的傻瓜化操作方式,提供了自动、简单、明了的形式,只需选择摸板即可,图书馆员无须为纷繁复杂的形式耗费时间和精力。博客的零形式使内容获得了更大的解放[3]。

2.2 图书馆应用博客的优势

2.2.1 信息资源优势

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具有范围广、实用性强和提取方便的特点。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还拥有庞大系统的网络资源,书本型、多媒体型、数字化信息资源共存互补,共同发展[4]。丰富的信息资源作为坚实后盾,图书馆应用博客发布信息就有了便利的条件。图书馆员可以利用博客向读者答疑解惑,发布核心学科,提炼知识单元、公布馆藏资源,更好地与读者沟通。

2.2.2 专业队伍的优势

由图书情报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文专业、外语专业等强大的专业队伍组成的图书馆员阵容,是知识与智慧的价值创造者。在图书馆藏书组织过程即知识的有效组织过程中图书馆员的专业技能无人可以代替[5]。博客作为开放的交流媒体,最终要以内容取胜。博主的知识底蕴是决定其博客水平的关键,优秀的博主可以为博客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提供专业、权威的支持。

2.3 图书馆应用博客的意义

2.3.1 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越来越多的网民依赖互联网,根源在于每一个网民都能在网络的轻松氛围内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落放松心情。根据统计,有30%的在校大学生在大学四年的高校学习过程中,从来没有在图书馆借阅过任何杂志、报刊和书籍,但是却有93%的在校大学生在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内进行过网络浏览。如何让更多爱好网络的学生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甚至是依赖图书馆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博客的出现,或许能够缓解这一矛盾。博客提供一种宽松的交流环境,在每一篇博文的下方读者都可以自由的顶贴,跟贴,表达个人心得,分享个人读书经验,发布信息需求,提出急需解答的疑难问题,以及对图书馆员的建议;图书馆员可以借助博客准确了读者的兴趣爱好、信息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提高图书馆的工作质量。图书馆员和读者在朋友般信任的平台上交流,可以减少读者对图书馆员的偏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博客把更多的学生吸引到图书馆这一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来,是每个图书馆员的责任。

3 博客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3.1 新闻发布博客

图书馆的新闻有很多种,我们常见的有新书通报、开办新服务、引进新数据库、图书馆开馆时间的变更、读者培训讲座以及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的各种学术活动方面的通知。这些和读者密切相关的新闻,目前只是公布在理工图苑的报纸上或者是用布告的形式张贴在图书馆一楼的大厅里,等待读者去关注和浏览。这种陈旧的新闻发布形式,效果很不理想,比如许多数据库试用期结束,还有读者不知道这一消息,达不到应有的试用效果。有些重要的新闻只能通过技术部少数有权限的工作人员发布在图书馆主页上,但是由于理工大学在东、南、西三个校区都建有图书馆,各个部门沟通不便利,使得图书馆很多部门的消息没能发布或者发布时也由新闻变成了旧闻,失去了实效性。博客的应用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由于博客的发布操作简便,不需要特别权限,各个部门都可以在部门的博客主页上发布重要信息。图书馆新闻博客栏目可以配置RSS提要,由读者自行安装RSS阅读器,在阅读器中订阅相关新闻,这样只要图书馆有新闻发布,读者的RSS阅读器就会自动获取,读者再也不会错过任何有价值的信息了。

3.2 阅读指导博客

阅读指导博客是指对读者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选择文献、检索文献资料、针对阅读内容、阅读方法等方面进行专业指导,提高读者获取知识的效率、增强阅读能力及阅读效果。图书馆可以设立阅读指导博客栏目,利用博客强大的链接功能,对读者进行主题检索、情报收集、论文检查、引文分析等方面的培训。图书馆员可以张贴新书书评、设立热门书籍排行榜和读者推荐栏目、介绍各类获奖图书列表、开辟图书漂流板块,让读者在阅读指导博客中及时掌握图书的第一手情报,把优秀的书籍推荐给更多的读者,以独特的视角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4 小结

作为网络信息时代的新生事物,博客自身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博客媒体更能适应当代读者快速、集中、系统、高效的快餐化阅读模式。博客正在改变人们的思维,它将成为推动图书馆发展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交流方式。随着图书馆员对博客认识的不断深化,博客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前景将越来越广阔,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图书馆博客站点诞生,图书馆界将会普遍采用博客工具,或者应用博客的思想,图书馆员将会把博客作为终身学习的工具。

参考文献

[1]什么是博客[EB/OL].(2005-08-09).http://www.law-star.com/bbs/shownote.jsp-fid=93&noteid=13231&en=&page=1.

[2]罗慧.博客:网络传播的新锐[J].新闻记者,2004(10):40-43.

[3]博客的“四零条件”[EB/OL].(2005-08-11).http://site110.sky31.com/user1/1/archives/2004/12.html.

[4]王春霞.新世纪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优势及走向[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4(8):118-119.

[5]宫占风.论图书馆与网络信息资源优势互补的切入点[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3,21(3):3-5.

博客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 篇2

一、博客的概念及特点

(一) 博客的概念。

Blog就是以网络作为载体, 简易迅速便捷地发布自己的心得, 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 再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不同的博客可能使用不同的编码, 所以相互之间也不一定兼容。而且, 目前很多博客都提供丰富多彩的模板等功能, 这使得不同的博客各具特色。Blog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 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 是以超级链接为武器的网络日记, 是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 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具体说来, 博客这个概念解释为使用特定的软件, 在网络上出版、发表和张贴个人文章的人。

(二) 博客的特点。

微博是一种新媒体, 较之传统媒体, 它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首先, 微博的社交性, 在微博上有两种关系——关注 (收听) 和粉丝 (听众) , 当关注一个人的时候, 实际上通过手机和互联网平台, 可以非常方便和及时地收到这个人的信息;其次, 多平台, 微博在近一年发展速度非常快, 其中有一个很大的特点, 就是它和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平台的结合;第三, 传播性, 微博是一个传播速度很快的平台, 它的传播是通过“转发”这个功能来实现的。

二、博客在高校图书馆馆内交流中的应用

在现实环境中, 高校图书馆除了开展一些讲座、读者俱乐部等活动以外, 很少有机会给读者之间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而微博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 不仅使馆员与读者之间一对多的交流成为现实, 也可使爱好相同的读者在微博上建立自己的兴趣圈, 加强沟通和交流。另外, 利用博客技术, 每个图书馆员可以拥有自己的网络空间, 图书馆员之间可以建立一个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产生的思考、研究的心得、获得的学习资源, 会给更多的个体以启示。同时, 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 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 以此提高了图书馆整体的知识水平。

三、图书馆利用博客做好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工作

国内很多图书馆也已经开展了数字参考咨询方面的服务, 主要形式有电子邮件、留言板、FAQ、BBS、实时资讯、网上教学 (培训) 、学科导航等。目前几种常用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有很多局限, E-mail和即时通信工具IM有很明显的私人性质, 不利于对读者的问题进行自动分类处理, 问题及解答的整理和保存工作有一定难度;BBS过于公共化, 不利于对每一位用户所发贴子的管理和查询。博客的出现则将公共性和私人性很好地结合了起来。

四、为读者提供网络化学习平台和知识信息交流平台

为了加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双向联系, 倾听读者的呼声, 采纳读者的合理化建议, 博客就是很好的网络工具, 博客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就是具有交流互动性, 没有互动交流的博客就等于没有生命, 博客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 是双向的奉献和收获。读者在利用图书馆过程中, 遇到的难题、产生的思考、研究的心得、获得的资源, 也会给更多的读者以启示, 这些知识和信息的共享, 避免了图书馆和读者的重复工作, 提高了图书馆和整个读者团体的知识水平, 更有利于图书馆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五、图书馆应用博客做好文献信息加工和信息导航工作

图书馆历来是文献信息的集散中心, 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已造成人们的负担, 许多人非常容易迷失, 不知取舍。图书馆承担着对信息资料加工整理和信息导航的重任。博客本身就是参与者对网上信息的二次加工过程, 可以充当知识和信息的“过滤器”和“指南针”。通过网络形成知识的积累, 博客可以让资料的整理变得简单方便。图书馆采用博客技术, 不仅充分利用博客工具的便捷性, 并辅之以专业的分类加工技术, 可以更科学地对丰富的网络资源加工整理和利用, 使读者对信息查询使用更加方便。

六、利用博客做好读者培训和服务工作

利用博客向新读者开展遵守图书馆规章制度、如何利用图书馆的培训;对读者进行文献资源信息检索方法的培训;指导读者如何阅读等, 降低因读者自身原因而导致不能很好利用图书馆的可能性。读者可通过博客对图书馆服务工作直接提出意见和建议;可直接在博客上完成图书预约、续借、催还等服务;可与图书馆员直接进行对话, 同时也方便了馆领导在网上及时了解读者对图书馆及图书馆员的评价等, 拉近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博客使服务变得更为人性化。

七、结束语

博客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生事物, 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 将它应用到图书馆中必能推动图书馆服务的发展。我们应大胆探索, 勇于实践, 更好地利用其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拓展图书馆的服务领域, 在图书馆工作的创新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作用。

参考文献

[1]赖良君, 周风, 董其军.博客 (Bl og) 与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J].浙江高校图书馆情报工作, 2008.3.

[2]任金波.微博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1.23.

[3]樊兵.浅议微博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21.33.

[4]陈俊付.刍议博客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7.

[5]吴丹.博客在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传播中的应用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1.16.

[6]彭立伟.试论高校图书馆学科博客的建立与实施[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1.2.

新媒体时代下的微博客效应 篇3

1 新媒体

1.1 新媒体的定义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 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 各学者对此也是众说纷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新相对于旧而言。新媒体是一个时间的概念, 在一定的时间内有代表这个时间段的新媒体形态。”而在现阶段, 主要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的和影响的媒体形态。

新媒体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在不断发生改变, 世界上随时都可能出现又一个新兴的产物。如今的新媒体通常包括光纤电缆通讯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系统、互联网、手机短信以及多媒体技术等等。这些新的媒体形态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1.2 国内新媒体发展现状

20世纪之前, 信息传播的速度慢、范围小, 国内民众接收到的消息内容相对较少, 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不仅让世界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也为中国传媒带来了新契机。由于中国社会性质的特殊性使得新媒体的发展和西方有所区别。以微博客为例, 不同于西方人在微博客上对于个人情绪的宣泄, 中国人更多的是想通过网络视频来了解热点话题, 通过微博客来拉进与名人的距离, 发表新闻评论和自身诉求。新媒体的互动性、多元性和大众性特点正好便符合了国人对于话语传播的需求, 因而微博客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远远高于西方国家。据统计, 截止2010年6月, 我国的网民数已达到了4.2亿, 累积拥有博客、微博客数量已超过2.31亿, 比例高达网民数量的55%以上, 成为世界上使用微博客的第一大国。

2 微博客效应

自从2007中国第一家带有微博客色彩的网站, 饭否网开张, 到2009年新浪微博的推出, 微博客已在中国掀起一场新风暴。作为传统博客的衍生品, 微博客以其传播速度快、内容丰富多样、操作简单等特点得到了大批受众群的追捧, 与此同时, 随之而来的微博客效应也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下面, 将就微博客产生的几个主要效应进行探讨分析。

2.1 话语传播范式的改变

传播是现代社会得以形成和维持的原因, 而话语则是探析传播方式的一个良好入口。话语是处于社会最表层的一种模式, 它能最直接的反映当下社会的政治文化环境。当微博客以140字的限制字数赋予人们抒发个人日常状态的权利时, 话语传播范式也在悄然改变。中国汉字博大精深, 人们喜欢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几百上千字的文章可以说是信手拈来。但是微博客的出现需要人们用短短的一百多字来说明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 于是新时期的人们不断尝试创作新的话语, 各种如“斑竹”、“高富帅”等新鲜的词汇便层出不穷, 有的甚至直接用上了字母的缩写来表意, 这些新词在原词的基础上增加了时代赋予汉语言的新内涵, 通过新媒体改变了话语传播的范式, 为汉语言注入了一种偏娱乐的气息。而这样的话语范式也使大众传播和公共交流的信息更为模糊, 一些“话题群”、“标题党”纷纷出现, 比如, “史上最强……”、“凡客体”等表述方式在微博客上比比皆是, 点击话题字符便立刻显示出所有包含此话题内容的微博, 这样的话语传播范式可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的网友, 收到颇为可观的传播效应。

2.2 人人参与的舆论与监督

微博客的互动、平民化的特性让人人都能参与到新闻评论中, 以前是新闻媒体引导主流, 现在是公众来主导社会舆论, 中国的新闻评论迎来了一阵新风潮。因为微博客可以与手机绑定, 因此能很容易的在第一时间发布和接受消息, 并上传相关照片。公众除了通过转载和评论参与到新闻舆论中, 发表自己的观点外, 还可以成为一名“记者”, 现场发布新闻。例如, 甘肃舟曲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消息便是由一名网友在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客发布的, 现场照片被媒体大量引用, 原文被转发5000多次, 让全国人民关注到了舟曲的灾情。可见微博客已经成为网络新闻传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平台。然而微博客带来的效应还远远不止于此, 越来越举足轻重的作用, 让它成为了监督政府工作和反腐的一道利器。“表叔”、“房姐”、“不雅视频”等相关政府官员都是经微博客传播发现, 并落入法网的。当然, 我们也看到, 在微博客巨大效应产生的背后, 一些问题也浮现出来。使用微博的人越来越多, 每个人都掌握了信息的主动权, 开发式的舆论状态让人很难辨别新闻消息的真实性, 人们也许会因为一条未经证实的消息而盲目的跟风, 给恶意的谣言有了可乘之机。一方面是言论的自由, 一方面是格局的复杂, 微博客带来的双面效应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2.3 商业营销

自新浪微博客开通后, 腾讯、网易、搜狐等多家独立公司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微博客, 中国的微博用户一直呈现上升趋势。这样的大好势头也让企业和机构单位看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迎来一片春天。与其他营销方式相比, 微博客具有门槛低、互动强、时效快、高集中的特点。各独立的微博客系统对用户都有着自己的认证方式, 通过认证的企业往往能赢得人们的信任。因此, 许多企业在微博客上建立起自己公司的官方微博, 通过微博传递公司和产品的最新消息, 以这种互联网口碑传播和搜索传播的方式树立自己的品牌效应。有数据表明, 使用微博的用户不仅仅是年轻一代, 30到40岁左右的人群也占了很大的比例。在新媒体的冲击下, 微博客也为纸媒提供了另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人民日报“、“新华社”、“南方周末”等纸媒也前后进入了微博客市场。不用经过繁琐的排版, 只需在键盘上轻轻敲打, 就能将新闻发布, 同时还能收到读者的反馈信息, 报刊媒体对这种方式也是乐见其成的。可以说微博客让纸媒与新媒体实现了双赢。

3 微博开启中国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的出现是一种技术的进步, 但它对当代中的影响则远远不止于此, 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上的解放, 而微博客正是这一现象的代表。但是,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 在广泛的受到大众欢迎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问题:信息的真实合法性难以甄别, 舆论误导, 大众思想传播突出, 还有谣言、炒作等。要解决这些问题, 离不开社会各个部门阶层的参与和努力。微博客运营商要加强技术监管, 及时公布不实信息、推行实名制、提供微博用户举报有害信息途径。国家应制度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用法律来规范和打击微博客上的非法行为和内容。而处于微博客环境中的公众用户, 也应加强自身的媒介素质, 理想的判断和发表个人观点, 不偏听偏信, 健康的使用微博客。

微博客作为一个新兴事物, 在中国只出现了短短几年, 却有着超乎寻常的发展速度, 对社会各方面产生的巨大效应, 令人惊讶。可以说, 微博客开启了中国新媒体的新时代, 领导新媒体在中国走向兴盛。新媒体模式的开启是一场变革, 走向成熟还需要一段时间。为了更好的推动社会的发展, 以微博客为代表的新媒体要合理运用自身产生的社会效益, 趋利避害, 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熊澄宇.《新媒体与移动通讯》.[J].广告大观媒介版, 2006 (05) .

[2]沈斐旻.《新媒体时代的电视娱乐节目分析》[D].厦门大学, 2009.

[3]李庆林.《传播方式及其话语表达——一种通过传播研究社会的视角》.[J].广西大学学报, 2008 (03) .

[4]张黎呐.《新媒体时代的话语话语传播范式》.[J].新闻研究导论, 2012 (03) .

上一篇:资助文化建设下一篇:新疆锡伯族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