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埋籽疗法

2024-07-02

耳穴埋籽疗法(共4篇)

耳穴埋籽疗法 篇1

眩晕症是一组常见临床综合症候群, 病因十分复杂, 涉及多学科, 是神经内科门诊最常见症状之一[1], 是神经内科门诊常见疾病的第三位, 眩晕患者常感到周围景物向一定方向转动、倾倒及起伏等, 常伴有客观平衡障碍, 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 造成人与周围环境空间关系在大脑皮质中反应失真。经颅多普勒 (TCD) 作为神经内科系统疾病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仅能直接显示血管病灶解剖部位, 同时测量血流的流速方向, 血管狭窄程度, 侧支循环情况, 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判断, 国内文献[2]报道, 对血管疾病的诊断准确率98%以上, 可作为DSA的筛选前检查。本文通过对160例眩晕患者采用TCD检查对频谱、流速、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等指标分析, 指导耳部不同的穴位埋籽治疗, 改善了眩晕症状,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接诊的眩晕患者160例, 其中男98例, 女62例, 年龄38~62岁, 平均 (49±10) 岁, 入选的患者均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 (1) 发作前有焦虑、恐惧、疼痛、疲劳、失眠等诱发因素; (2) 前期症状多有全身不适, 心悸、胸闷、视力模糊、乏力等。排除标准: (1) 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2) 排除耳部有湿疹, 耳部皮肤破溃患者; (3) 排除皮肤对胶布过敏患者; (4) 排除既往有精神病史者。

1.2 方法

1.2.1 经颅多普勒 (TCD) 检查

TCD是利用低频脉冲超声波结合超声多普勒效应, 探头频率2 MHz, 分别探测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双侧椎-基底动脉, 测量收缩期峰流速 (Vs) , 舒张期末流速 (Vd) , 计算出平均血流速度 (Vm) 及脉动指数 (PI) , 以Vm、PI、频谱为主要参考目标, 以笔者所在医院经颅多普勒室建立的健康组正常值为标准, 异常标准: (1) Vm超过正常值±2个标准差; (2) PI值>正常均值±2个标准差; (3) 频谱异常, 有湍流或涡流或形态异常, S2>S1; (4) 两侧血流速度不对称。分别对160例眩晕患者进行TCD检测, 其中88例 (男58例, 女30例) 眩晕患者出现双侧椎-基底动脉Vm增快, 频谱无异常;48例 (男27例, 女21例) 眩晕患者出现双侧椎-基底动脉Vm减慢, 频谱无异常;16例 (男9例, 女7例) 眩晕患者出现双侧大脑中动脉及双侧椎-基底动脉Vm增快, 频谱异常有涡流;8例 (男4例, 女4例) 眩晕患者出现双侧大脑中动脉及双侧椎-基底动脉Vm减慢, 频谱形态异常, S2>S1。

1.2.2 耳穴埋籽疗法

眩晕的耳穴埋籽疗法又称耳廓穴区压迫疗法, 是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通经活络、调节气血的作用, 耳廓的6个主穴:内耳、额、枕、脑点、神门、交感;配穴:心、肝、肺、脾、胃、肾、脑干、内分泌、皮质下、三焦。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首先确定主穴与配穴, 用75%酒精行耳穴局部消毒, 左手手指持耳廓, 右手用镊子夹取质硬而光滑的植物种子王不留行籽, 贴在0.6 cm×0.6 cm正方形的胶布中间, 对准穴位贴敷, 并用手指给予适当的揉、按、捏、压, 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3~5次/d, 每次3 min左右, 每贴隔日更换一次。祖国医学认为, 眩晕可由“风、痰、虚、淤”所引起, “风”指肝风内动, 肝阳上亢, 上扰清窍;“痰”指痰湿内蕴, 痰浊上窍;“虚”指气血亏虚, 风邪入脑;“淤”指气血淤阻, 淤血阻络, 故发眩晕。160例眩晕患者根据TCD检查结果结合症型进行分类并行耳穴埋籽治疗, 88例出现双侧椎-基底动脉Vm增快, 频谱无异常的患者, 选取耳部心、肝、三焦3个配穴, 加耳部6个主穴, 按上述方法进行耳穴埋籽治疗;48例双侧椎-基底动脉Vm减慢, 频谱无异常的患者, 选取耳部脾、胃、肾3个配穴加耳部6个主穴, 按上述方法进行耳穴埋籽治疗;16例出现双侧大脑中动脉及双侧椎-基底动脉Vm增快, 频谱异常有涡流的患者, 选取耳部脾、肺、胃3个配穴, 加耳部6个主穴, 按上述方法进行耳穴埋籽治疗;8例出现双侧大脑中动脉及双侧椎-基底动脉Vm减慢, 频谱形态异常, S2>S1患者, 选取耳部脑干、内分泌、皮质下3个配穴, 加耳部6个主穴按上述方法进行耳穴埋籽治疗。

2 结果

160例眩晕患者, 其中88例TCD检查:双侧椎-基底动脉Vm增快, 频谱无异常患者, 取耳部心、肝、三焦3个穴位, 加耳部6个主穴进行耳穴埋籽治疗, 70例 (80%) 患者更换2贴, 18例 (20%) 患者更换3贴, 眩晕症状迅速改善;48例TCD检查:双侧椎-基底动脉Vm减慢, 频谱无异常患者, 选取耳部脾、胃、肾3个配穴加耳部6个主穴进行耳穴埋籽治疗, 36例 (75%) 患者更换2贴, 12例 (25%) 患者更换3贴, 眩晕症状迅速改善;16例TCD检查:双侧大脑中动脉及双侧椎-基底动脉Vm增快, 频谱异常有涡流患者, 取耳部脾、肺、胃3个配穴, 加耳部6个主穴, 进行耳穴埋籽治疗, 12例 (75%) 患者更换2贴, 4例 (25%) 患者更换3贴, 眩晕症状迅速改善;8例TCD检查:双侧大脑中动脉及双侧椎-基底动脉Vm减慢, 频谱形态异常, S2>S1患者, 选取耳部脑干、内分泌、皮质下3个配穴, 加耳部6个主穴进行耳穴埋籽治疗, 4例 (50%) 患者更换2贴, 4例 (50%) 患者更换3贴, 眩晕症状迅速改善。

3 讨论

目前, 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其中又以缺血性脑血管病最为常见, 对中老年人主诉眩晕者, 特别是发作性眩晕可能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信号或并发症状[3]。眩晕是多个系统发生病变时所引起的主观感觉障碍, 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性异常, 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 同时在脑缺血时又会导致大脑皮质及丘脑下部功能紊乱, 加重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运异常, 及内耳循环系统, 小脑前庭系统功能障碍, 从而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 小脑前动脉、小脑下动脉、迷路动脉、内耳动脉血流下降缺血、缺氧而加倍引起眩晕。彩色经颅多普勒技术是一种无创伤性检查手段, 其操作简便, 重复性好, 可以对患者进行持续的、长期的动态观察, 更重要的是, 它可以提供核磁共振成像、CT、脑血管造影等影像技术所检测不到的血流动力学资料[4]。经颅多普勒 (TCD) 是椎-基底动脉缺血患者首选检测手段, 尤其对血管的功能状态的评价明显高于其他辅助检查。本组160例眩晕患者TCD异常以血流速度改变为主, 主要是血管舒缩反射障碍, 引起血管痉挛或眩晕发作后流速代偿性增加, 保证局部脑血流而引起。少部分患者血流速度明显增快, 频谱形态改变明显, 呈现涡流或湍流, 考虑血管狭窄引起, TCD检查不仅反映脑血管的功能状况, 而且能反映脑缺血的范围和程度。脑缺血发生变化时, TCD检查可直观反映出来, 表现为血流速度增快或减慢。正常情况下, 大脑组织血液供应非常丰富, 脑组织在代谢过程中的耗氧量很高, 对缺血缺氧极度敏感, 一旦出现血管舒缩功能失调时, 就会导致脑供血障碍。

眩晕患者的耳穴埋籽疗法, 是一种无创性的外治疗法, 具有简易、方便、价廉、有效的特点。耳穴是耳廓皮肤与人体经络、脏腑相互沟通的部位, 现代医学证明, 耳廓有比较丰富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等组织分布, 耳廓的神经分布极为丰富, 其中脊神经有来自颈丛的耳大神经和枕神经, 脑神经有来自三叉神经分布的耳颞神经, 面神经耳支, 迷走神经分布和舌咽神经分支合成的耳支及来自颈动脉丛的交感神经。用质硬而光滑的王不留行籽, 通过耳部穴位的按、揉、压刺激穴位, 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改善内耳循环及前庭器官神经功能, 使周围小血管及脑血管扩张, 增加脑血流量, 改善脑缺血, 缓解血管痉挛, 使眩晕症状缓解乃至消失。本组160例眩晕患者通过TCD检查并行耳部主穴加不同配穴埋籽治疗, 临床观察疗效迅速, 安全实用, 无毒副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眩晕患者经颅多普勒 (TCD) 的流速、频谱变化与耳穴埋籽疗法。方法:对160例神经内科门诊眩晕患者进行TCD检查和耳穴埋籽治疗。结果:TCD检查, 88例 (55%) 眩晕患者出现双侧椎-基底动脉Vm增快, 频谱无异常;48例 (30%) 眩晕患者出现双侧椎-基底动脉Vm减慢, 频谱无异常;16例 (10%) 眩晕患者出现双侧大脑中动脉及双侧椎-基底动脉Vm增快, 频谱异常有涡流;8例 (5%) 眩晕患者出现双侧大脑中动脉及双侧椎-基底动脉Vm减慢, 频谱形态改变, S2>S1。分别对上述几种类型眩晕患者耳部的主穴加不同的配穴进行埋籽治疗, 眩晕症状迅速改善。结论:经颅多普勒 (TCD) 是检测眩晕患者颅内大脑动脉环 (willis环) 的首选检查方法, 它具有无创、重复性强、指标客观等优点。眩晕患者的耳穴埋籽治疗是一种无创性的外治疗法, 具有简易、方便、安全有效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眩晕,经颅多普勒,耳穴埋籽

参考文献

[1]赵珊珊, 徐晓伟.青年人眩晕与颈部血管狭窄15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疾病杂志, 2011, 10 (14) :70-71.

[2]杨玉雁, 张晓梅.颅内动脉狭窄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3 (10) :59.

[3]赖丽萍, 赖庆文, 罗云华.经颅多普勒对眩晕病因的诊断意义[J].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4, 24 (2) :194-195.

[4]符弘枚, 谭俊.彩色经颅多普勒对85例偏头痛患者脑血流速度的观察[J].医学信息, 2010, 10 (23) :3646.

耳穴埋籽疗法 篇2

关键词:耳穴埋籽,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在选取60例产后泌乳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分为2组, 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 探讨耳穴埋籽治疗产后泌乳的临床疗效, 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我院2014年1~12月所收治的产后泌乳产妇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产妇中, 年龄20~35岁, 平均年龄 (27.24±3.71) 岁;孕周38~42周, 平均孕周 (40.12±1.98) 周;对照组30例产妇中, 年龄20~35岁, 平均年龄 (26.94±3.34) 岁;孕周38~42周, 平均孕周 (39.71±2.19) 周, 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等情况没有明显的差异, P>0.05, 有可比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排除患有严重内科或者外科疾病、乳房发育异常以及多胎妊娠的产妇, 所有产妇都实行母乳喂养, 新生儿阿氏评分为7~10分, 没有任何影响新生儿吸允的因素。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产妇:

对照组30例产妇在生产结束后, 给予母婴同室常规护理, 临床医师或者护理人员要帮助产妇和婴儿进行早吸吮和常吸吮, 实现有效吸吮, 根据新生儿的需要进行哺乳, 同时对产妇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 告知产妇如果情绪低落、紧张将会对乳汁的分泌产生直接的影响, 积极主动的和产妇进行沟通, 调整产妇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及时补充产妇体内需要的影响, 促进乳汁的分泌[1]。

1.2.2 观察组产妇:

观察组30例产妇在对照组产妇基础上采用耳穴埋籽方式进行治疗。用乙醇对产妇的耳廓进行消毒, 使用穴位探棒探取准确的穴位, 将粘有王不留行籽的小耳贴压在产妇耳郭的胸、肝、内分泌穴上, 对这些穴位进行轻轻的选择按摩, 局部会有轻微的刺痛感。每天进行3~5次按揉, 每次每个穴位保持2 min, 必要时每隔1 d换另一只耳朵, 治疗时间为1周[2]。

1.3 观察指标和方法:

首先, 观察两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产妇生产结束后, 临床医师要使用正确的手法对产妇的乳房进行挤压, 记录第一次挤出乳汁的时间。其次, 以满足新生儿需要为标准, 记录产妇在产后24、48、72 h内的泌乳情况, 3分:喂乳8次可满足新生儿的需要;2分:增加2次哺乳;1分:增加水分;0分:没有乳汁, 完全使用代乳品[3]。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的所得资料和数据采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分析, 计量数据用 (±s) 表示, 计数和计量资料经过卡方和t检验, P<0.05, 有明显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产妇的泌乳量评分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产妇的泌乳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即使现代科技如此发达, 母乳喂养仍然是最佳的新生儿喂养方式, 新生儿可以从产妇的乳汁中得到适合自己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以及可以增强疾病免疫能力的物质, 所以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足够的乳汁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产妇产后的早期, 进行耳穴埋籽, 有助于增加产妇的泌乳量, 提高新生儿母乳喂养率。本次研究使用的籽是王不留行籽, 是石竹科草木植物麦兰菜的成熟种子, 具有善利血脉、上通乳汁的功效, 和耳针治疗具有相同的机制, 都是通过内分泌穴、乳腺穴等穴位的刺激, 从而刺激缩宫素和泌乳素的分泌, 健脾养胃、调理气血, 促进产妇的营养吸收和新陈代谢[4,5]。本次研究选取60产后泌乳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耳穴埋籽治疗产后泌乳的临床疗效, 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产后泌乳产妇而言, 采用耳穴埋籽的方式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有效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 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治疗优势, 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齐冬梅, 张文静, 刘霞, 等.耳穴埋籽配合乳房穴位按摩促进剖宫产术后早期泌乳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 (20) :159-160.

[2]张淑美, 常丽, 屈雯, 等.脑卒中急性期并抑郁病人的情志护理及耳穴埋籽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 2012, 26 (16) :1503-1504.

[3]杨雨芹.耳穴埋籽加穴位按摩辅助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 25 (18) :2284.

[4]李丽美, 陶莉莉, 孙冬梅, 等.民间验方“姜醋”不同配比对产后缺乳模型大鼠泌乳的影响[J].中医杂志, 2015, 56 (4) :335-337.

耳穴埋籽疗法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3月~2014年9月入住本院中医科100例失眠症患者,男45例,女55例,年龄在24~66岁,平均(41.16±5.82)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位患者,病程最长21年,最短8 d,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排除心理疾病、精神病史、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贴压部位局部损伤及皮肤病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程度、病程、伴随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艾司唑仑片睡前口服,每次1片。加强宣教,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消除顾虑,缓解思虑过度;晚餐不宜过饱,睡前避免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可用温水泡脚,饮热牛奶促进睡眠;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活动,养成良好习惯,适当减少白天睡眠时间;保持病室环境安静、舒适,睡前减少人员探视,避免看影响情绪的电视、书籍,关大灯,开床头小灯。

1.2.2 试验组

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耳穴埋籽疗法中医护理项目,常用穴位位于神门、交感、皮质下、心、肾等,患者取坐位,用耳穴探棒按压取穴,75%酒精消毒皮肤后用胶布将药籽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局部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反应,目的在于宣畅经络、疏通气血、调整机体代谢及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磁珠等物,以小方块胶布附在相应耳穴部位。留埋期间,用手反复按压以刺激局部腧穴,每次1~2 min,每日按压2~3次以加强疗效。夏季留置1~3 d,冬季可留置7~10 d,如有潮湿、脱落应及时更换。

1.3 观察指标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4],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Cronbach's a为0.8092)。该量表用于评定被试者最近一个月的睡眠质量,量表由1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组成,而其中18个条目组成7个因子,每个因子按0~3分等级计分,累积各因子得分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的总分,总分范围为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观察指标参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治愈:睡眠正常,伴有症状消失;好转:睡眠时间延长,伴有症状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变。入院及出院当日由责任护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调查,责任护士向患者解释量表中各问题及填表要求,患者在完全理解的基础上自行填写,患者无法填写的由患者口述,家属或责任护士代填。入院及出院当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描述,两组患者干预后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PSQI各因子及总分比较,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疗效比较,见表2。

3 讨论

3.1“耳穴埋籽”的适应病症有很多,除了失眠之外,对于眩晕、利水消肿、疼痛、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都适用。祖国医学认为耳与经络脏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耳穴埋籽利用耳廓与脉络、脏腑相通,是脉气所发和密集之处,通过手法按摩埋籽处刺激相应耳穴敏感点,通过经络传导,具有行气止痛、宁心安神、调整机体平衡的作用,从而防治疾病[5]。

3.2 失眠的促发因素有很多,包括身体、生理、心理、精神疾病等。随着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增大,因不寐而就诊的患者日益增多。临床上对睡眠障碍多采用安眠药物处理,但安眠药物仅能保证患者一时的睡眠,而无法改善患者长期的睡眠质量,同时具有较大的成瘾性,长期服用安定类药物对患者身心不利,停药后可出现程度不同的戒断反应,因此单纯依靠安定药物治疗失眠效果并不令人满意[5]。且多数患者不愿服用镇静催眠药物,更愿意选择中医治疗方法或药膳改善症状。

3.3 本研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失眠患者耳穴埋籽前后进行调查,由表2结果可以看出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耳穴埋籽治疗失眠操作简易、方便,按压穴位可以由护士完成,也可以由患者及家属操作,是可行、安全有效的,能有效改善不寐患者的睡眠质量,配合药物治疗既可使不寐情况减轻或恢复正常,又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镇静催眠药物的滥用,改善患者的健康水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普及。

摘要:目的 探讨耳穴埋籽疗法应用于不寐患者的护理方法,以提高不寐患者的睡眠质量。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9月入住本院中医科的100例失眠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位患者。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方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施行耳穴埋籽疗法,所有患者在入院及出院当日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调查,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效果,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耳穴埋籽疗法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7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籽疗法配合常规治疗护理有效改善不寐患者的睡眠质量,适宜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耳穴埋籽疗法,不寐,睡眠质量

参考文献

[1]韩小平,孙霓虹.失眠浅见[J].新疆中医药,2007,25(4):9.

[2]彭勇.不寐的中医辨治[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11):58.

[3]邓玲.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31-32.

[4]刘贤臣,唐茂芹,胡雷,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29(2):103-107.

[5]吉秀玲.耳穴埋籽对骨科围手术期患者失眠的疗效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4:114.

耳穴埋籽疗法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就治的老年便秘病人74例,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便秘诊断标准:排便时间延长, 3d以上1次, 粪便干燥坚硬;重者大便艰难, 干燥如栗, 可伴少腹胀急、身倦乏力、胃纳减退等症;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1]。将74例老年便秘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7例, 男20例, 女17例;年龄65岁~79岁 (68.9岁±8.6岁) ;排便间隔时间3d~6d;病程1个月~6个月。对照组37例, 男19例, 女18例;年龄62岁~82岁 (69.2岁±7.8岁) ;排便间隔时间3d~5d;病程0.5个月~6个月。两组在年龄、性别、意识、精神、排便间隔时间、伴随症状、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两组病人依据便秘的中医辨证分型分别以恰当的生活起居、饮食、情志护理指导。对照组以耳穴埋籽, 观察组施以耳穴埋籽联合灸法治疗。每日按要求做好两组病人的便次、便质、伴随症状记录。

1.2.1 辨证施护

1.2.1. 1 肠胃积热证

大便干结如栗, 腹胀腹痛, 口干口臭。因病人热结于内, 多心烦易怒, 夜寐差, 舌红苔黄燥。治以清热通腑, 润燥通便。房间应安静、光线柔和、凉爽通风, 避免强光和噪声刺激。饮食宜清淡, 偏凉润, 如蜂蜜、雪梨、西瓜、苦瓜、芹菜、香蕉、核桃仁、芝麻、松子、柏子仁等, 禁忌辛辣、煎炸、烟酒类。鼓励病人多饮水或果汁, 也可每日晨起饮凉开水或蜂蜜水以泻热通便。

1.2.1. 2 肠道气滞证

大便干结, 欲便不下或便而不爽, 胸脘痞闷, 嗳气频作, 舌淡红苔薄腻。病人情志不畅, 肝气不舒是致病原因, 治以疏肝解郁、行气健脾。关心体贴病人, 及时了解其心理状态并帮助其克服不良情绪, 使之保持心情舒畅。鼓励其在病情和体力允许的情况下, 尽量多活动, 如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 促进气机通畅。指导病人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宜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和有疏利调气作用的食品, 如香菇、胡萝卜、大蒜、甘蓝、竹笋、柑橘、佛手等, 禁忌甜粘、生冷、油腻不易消化之品。

1.2.1. 3 阴虚肠燥型

大便干结如栗, 咽干少津, 潮热盗汗, 失眠多梦, 舌红少苔或有裂纹。治以滋阴养血、润燥通便。病人应注意休息, 病室安静, 空气湿润, 光线柔和。饮食以生津养血润燥为主, 如蜂蜜、花生、桂圆、桑椹、甲鱼、木耳、香蕉等, 可适当补充一些油脂类食物以润燥通便, 也可服用麻仁丸或甘油保留灌肠, 晨起饮用蜂蜜水, 忌辛辣、煎炸、干燥伤阴食物。大便时不宜用力过猛, 防止因大便不下而引起虚脱。

1.2.1. 4 脾虚气弱证

有便意但无力排出, 临厕努挣则汗出气短, 便后神疲, 面色晄白, 舌淡苔薄。治以补气润肠通便。可指导按摩腹部, 保持心情愉快, 防止因气滞而加重病情。勿蹲之过久, 以预防中气下陷。鼓励适当锻炼, 促使气血运行。宜饮食山药、红枣、桂圆、党参粥、黄芪粥、胡桃粥、蜂蜜、黑芝麻糊等, 忌食辛辣、生冷、香燥、硬固之品。

1.2.1. 5 脾肾阳虚证

大便秘结, 便出艰难, 腹胀喜按, 畏寒肢冷, 面色晄白, 小便清长, 舌淡胖苔白腻。治以补益脾肾、温阳通便。病室应温暖向阳, 注意防寒保暖。鼓励病人多晒太阳, 适当活动。饮食宜温热、营养丰富、高热量的补益食物, 如牛羊肉、鸡蛋、牛奶等, 忌生冷食物。

1.2.2 耳穴埋籽治疗

主穴取大肠、小肠、直肠、便秘点、内分泌、皮质下。辨证配穴:肠胃积热证选肺、胃、三焦穴;肠道气滞选肝、胆、三焦穴;阴虚肠燥选肝、肾穴;脾虚气弱选脾、肺穴;脾肾阳虚选脾、肾穴。按规范消毒待干, 王不留行籽贴压其上, 留置期间, 指导病人或家属每日3次~5次、每次3min~5min按压刺激穴位, 以局部感觉酸、痛、胀、麻为得气。隔日1次, 两耳交替贴用, 贴压10d为1个疗程, 两疗程间隔3d。

1.2.3灸法治疗

取天枢、大肠俞、足三里、上巨虚穴。辨证配穴:肠胃积热者宜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如尺泽、合谷、曲池穴;肠道气滞者选择足厥阴肝经、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如大敦、支沟穴;阴虚肠燥者宜选择足少阴肾经穴位如太溪、照海穴;脾虚气弱者选足太阴脾经、任脉穴位如三阴交、气海、中脘穴;脾肾阳虚者选脾俞、肾俞、命门穴。点燃艾条温和灸上述穴位, 每个穴位5min~10min, 以局部感觉温热、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属气虚、阳虚者每个穴位不少于10min, 每日1次, 10次为1个疗程, 2个疗程间隔3d。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便秘疗效评定标准。治愈:2d以内排便1次, 便质转润, 解时通畅, 短期无复发;好转:3d以内排便, 便质转润, 排便欠畅;无效:症状无改善[1]。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2周, 对治疗效果及满意度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例 (%)

3 讨论

老年便秘通常由于活动量减少、饮食改变、心理因素、疾病影响等不能有效刺激胃肠道使肠蠕动减慢, 水分过度吸收而导致大便干结难解。常规护理为指导病人保持心情舒畅,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如水果、蔬菜、粗粮等, 多饮水, 腹部按摩, 采取最佳排便姿势, 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根据病情适当增加活动量, 必要时以开塞露、缓泻剂、灌肠等方法以促进排便。而中医学认为便秘的原因不外寒热虚实。实者为邪滞肠胃, 壅塞不通;虚者为肠失温润, 推动无力;虚实之间常相互转化, 可由实转虚或由虚转实, 也可虚实夹杂[2]。便秘病位虽在大肠, 但与肺、肝、脾、胃、肾等脏腑、经络以及气血津液关系密切。老年病人因身体各脏腑功能减弱、气血亏虚、脾虚运化失常、阳虚温煦失职、阴虚津液枯少等, 致使肠内失养、推动乏力从而形成本虚标实的病理状态。因此治疗与护理方面需从整体考虑, 辨寒热虚实, 调理脏腑功能、气血津液。燥热者润燥通便, 气滞者行气导滞, 气虚者健脾益气, 阴血虚者生津养血, 阳虚者温阳通便。辨证施护、证护相符以达护病求本。

中医认为耳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关系, 如《灵枢·脉度》云:“肾气通于耳, 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灵枢·口问》记载:“耳者, 宗脉之所聚也”。六阳经经脉循行于耳中或分布于耳周, 六阴经经脉通过各自的经别间接上达于耳[3]。通过耳穴埋籽按压穴位刺激可达到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耳穴大肠、小肠、直肠、便秘点、内分泌可增加肠蠕动, 皮质下促进排便反射, 肺、肝、胆、脾、胃、肾、三焦化气输精帮助运化。另外, 根据各穴位的特性及主要功能辨证配穴, 多穴合用共凑通腑排便的功效。

灸法是以艾条或艾柱点燃后借助热力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达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等目的。《名医别录》记载:“艾味苦, 微温无毒, 主治百病”。艾灸的补泻始载于《内经》, 其中《灵枢·背腧》载:“以火补者, 毋吹其火, 须自灭也。以火泻者, 疾吹其火, 传其艾, 须其火灭也”。《医学入门》中也有记载:“虚者灸之, 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 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 使气复温也;热者灸之, 引郁热之气外发, 火就燥之义也”。可见灸法应用范围之广。依据便秘辨证分型或虚或实、或寒或热病因不同, 但终致大肠传导阻滞、腑气不通、糟粕难排。治标以疏通肠道。大肠俞为大肠背俞穴, 内应大肠, 主津司传导, 天枢为大肠“募”穴, 疏通大肠腑气, 俞募联合使疗效增强;足三里为足阳明经“合”穴, 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 《内经》中记载:“合治内腑”, 通过灸足三里、上巨虚穴可调和肠胃、通腑排便。另辨证配穴以求治本。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失肃降, 津液不能下达滋润大肠而致肠道积热, 宜配肺经及大肠经穴位, 如尺泽、合谷、曲池穴以肃肺润肠通便;肠道气滞配穴大敦疏肝理气, 支沟宣通三焦气机, 三焦气顺则腑气通调, 大便得解;阴虚肠燥配太溪、照海穴滋肾水以增液润肠通便。脾虚气弱配三阴交、气海、中脘穴使脾胃气旺, 气血得以生化, 腑气得以推动。脾肾阳虚配脾俞、肾俞, 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位, 脾、肾的“背俞”穴, 主治脏腑病, 命门为督脉之穴, 人体真阳所存之处, 具有温煦、推动作用, 共用则达温补脾肾, 温阳通腑之效[4]。老年便秘以虚证为多见, 因此选穴多取滋阴、温阳、补益气血为宜。

4 小结

耳穴埋籽联合灸法均根据便秘的不同证型取穴, 并依据辨证施以恰当的生活起居、饮食、情志护理等, 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耳穴埋籽使穴位得到持续性刺激保证治疗的连续性, 灸法的温、补、疏通功效更符合老年便秘护理的特点, 多种方法并用起到了功效互补、增强疗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1.

[2]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201-202.

[3]刘虹.中医护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5:141.

上一篇:产业创新能力下一篇:农村校园体育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