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式德育教育

2024-07-02

传统式德育教育(精选12篇)

传统式德育教育 篇1

托马斯·库恩 (Thomas Kuhn)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系统阐述了“范式 (paradigm) 理论”, 并提出“范式”这一概念, 虽然库恩的“范式”概念有21种不同含义的解释, 但基本意思大致相同, 认为范式是从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 是一个整体性的认识世界的框架和价值标准, 是集信念、理论、技术、价值等为一体的一个范畴。库恩从社会和历史角度, 把哲学、社会和心理因素引进范式理论中, 他所提出的范式, 通俗地讲, 也就是某一个历史时期为大部分社会共同成员所广泛承认的问题、方向、方法、手段、过程和标准, 其实质可以看成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本文从范式概念所引发出来的范式控制 (paradigm of control) 就是指社会共同体所遵循的世界观与行为方式对整个社会的功能结构与运行机制的一种约束与限制, 这样的宣称隐含着合理与合法价值的一种标准预设。

按照库恩的范式理论, 中国三千年历史文化所沉积形成的, 以儒家为中心的“伦理-政治”型中国传统文化完全有范式的特征。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教育价值观, 以圣贤君子为教育的目标, 以“四书五经”为教育主要内容, 以经院主义的教学方法的教育传统正是这样的传统文化范式的控制下形成的, 特别是隋炀帝大业二年设进士科, 开创科举制, 并经唐代进一步发展逐步形成的考试制度, 把选材和教育结合起来, 对今后的教育传统影响至深。

一、中国传统文化及文化范式的形成与发展

为什么在文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范式能够起这么大的影响和控制作用呢?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说, 遗传赋予每个种族中的每一个人以某些相同的特征, 这些特征加在一起便形成了这个种族的气质, 勒庞所说的遗传不仅包括生理上的遗传还包括遗传本族所具有的相同的情感和意识, 形成所谓的气质也就是本族的文化。文化就是这些气质的外显形式, 当然反过来文化也会经过遗传成为有文化特质的气质。令人惊奇是这时候文化完全成为一种潜在形式, 对人或者种族、民族起了一种影响、控制的作用, 所以对现象和行为的理解不得不加上对文化这一条件的限制的理解。

文化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很广泛和复杂的概念, 一般对文化有三种分法:一是二分法, 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 或者称之为外显文化和内隐文化;二是三分法, 物质、精神与制度;三是四分法,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因为各种文化的分法是立足于研究重点的自由, 研究重点之间并不存在相互否定关系, 但是任何文化的价值都不应在于本身的自然属性, 而是在其所凝聚在人类精神活动的痕迹上。因此, 本文所采用的是狭义上的文化概念, 即思想观念层面上的文化, 而文化范式其实就是更加狭义的文化, 它与文化概念的最大不同在于文化范式本身所具有的方向性、指导性和控制性, 所以在不同文化环境下所产生的文化范式也有所不同, 两者关系如下图所示:

注:最大圈代表文化;四个小圈代表四种类型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中心的稍大圈代表文化范式;四个箭头的方向与长短代表文化范式指向性和控制程度。

本文大致把中国文化的历史演变进程分成五个阶段。

1. 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萌发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诸子蜂起, 学派林立, 思想自由, 出现儒、道、墨、法、阴阳等学术流派, 各流各派相互学习, 极大地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 这是中国文化的辉煌时期, 此时已经萌发了中国文化的大致走向。

2. 大一统的秦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定型期

秦汉时代中国大统一, 文化继续向前发展, 汉武帝时期, 儒士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主张, 并把儒学改造成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 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统一的传统文化基本确立下来。

3. 繁荣的隋唐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隆盛期

此时的中国文化进入隆盛时期, 继承了魏晋时代多民族多文化的交融发展, 以更开放的姿态, 兼容并包大胆吸收各民族文化, 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科举制度的确立, 把选材和教育培养制度结合在一起, 为中下层庶族阶层向上层的流动打开了便利通道, 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制度中的一大创新。

4. 高度繁荣的宋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极致期

宋明两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又一重要历史时期, 儒释道三教合流形成所谓的宋明理学, 它影响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发展。宋明理学把儒家哲学化, 把儒学推崇的“三纲五常”等政治伦理道德说成至高无上的天理, 从哲学上加强封建政治的统治, 可以说宋明理学把儒学文化推到了极致。

5. 承古萌新的清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承古萌新期

这一时期的文化呈现承古萌新的特点, 在思想领域, 统治者的官方哲学理学和心学相继占据统治地位, 但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也在潜滋暗长, 涌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进步的思想家;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 西学东渐的局面逐渐出现。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演变中,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可以简单说是“儒学”, 儒学的形成是由孔子开始, 创立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模式, 然后由董仲舒确立, 最后由朱熹发扬。古代社会所形成的教育传统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过程中逐渐完成其基本结构构建的。从周公制礼作乐到明清西学东渐的三千年的中国古代文化, 虽然受到外族的冲击有所损益, 但是“伦理———政治”文化范式仍然是中国的一种主流文化范式, 教育作为文化中的一部分, 必然受到主流文化范式的影响与控制。

二、传统文化范式对教育传统的控制

“伦理——政治”文化范式作为中国文化所特有的价值标准, 它与文化同样具有内隐和外显的特征。内隐就是隐含在人们的自我意识中, 只能通过抽象和推理的方式概括出某种群体所共有的心理倾向, 如倾向与偏好等。显性就是寓于传说、事件和人的行为之中, 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和身临其境的观察和聆听, 能够直接总结出来的文化样式, 如语言、文字、婚礼仪式、服饰等等。因此, 从一般上意义上讲“伦理———政治”文化范式主要也是通过显性方式和隐性范式来达到控制教育的目的。

1.以内在特质表现的隐性方式控制

从隐性层次看, 几千年形成的伦理政治文化范式开始可能仅仅是因偶然现象逐渐被某些社会群体所接受, 后逐渐变成一种对人们具有普遍约束力, 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肯定性心理倾向, 一旦形成稳定倾向或定势, 要想改变就要花费大量的精力, 还要承受外界对外在情绪的一种压迫与干涉。“伦理———政治”文化范式具有内在制约的强大力量和广泛的渗透性的特性, 看不见却可以切身感受得到的文化范式, 几乎影响人们对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原则、教学方法等教育各个方面的观点和看法。

2.以明确外在特征的文化特质模式的显性方式控制

所谓明确外在特征的文化特质或模式是指能用字符和语言表达的形式和模式, 如语言、文字、行为规范、服饰、饮食文化、居住习俗、礼仪方式等等, 范式正是通过这些显现的外在文化特质与模式来影响教育, 通过诸多表现形式影响人来对教育进行具体操作层面的干涉和控制, 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教育灌输, 通过制度规范、纪律约束等带有强制性的手段实现某种教育目的。比如, 各民族把自己的语言文字作为教育内容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再如, 古代以经学为主, 学生主要学习“四书五经”、“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 这种重礼法重礼数的教育不仅影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同样也影响着以后学生做人做事的方法或态度。比如, 北齐的颜氏家训、宋朝的放翁家训、元朝的郑氏规范、明朝的庞氏家训、清朝的校友堂家训, 其内容多侧重于伦理道德和遵守礼法的规范。

三、传统文化范式控制下教育传统形成的历史根源

传统的中国教育体系包括传统中国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模式、教育教学方法等等, 中国教育传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文化熔炉中铸造出来, 中国教育传统是在以伦理———政治文化范式的控制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土壤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这样发展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1. 以血缘亲疏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

古代封闭的地理环境与农业为主的经济条件决定了古人具有一种强烈的固守田园, 不愿迁移的心理倾向。在社会基本格局上则表现为无数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部落家庭和地区, 而在血缘关系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宗法制度, 更是一种以“君臣、父子、夫妇”的宗法原则织造成一张坚韧、疏而不漏的社会巨网。血缘关系的亲疏不同表现为宗法等级, 官员的分类上, 则有爵位等级官僚的级别等级;在平民内部又有户籍等级之分;按职业不同又可分为不同的职业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在婚姻衣着, 住房等方面有严格规定, 宗法等级制度所具有的这种外在合理性、内在严密性对人们的观念与行为有一定反映。同样反映在教育上也就必须出现教育等级划分, 在现实教育中把学校划成三六九等, 有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之分, 部属院校与省属院校之分, 公立学校与民办学校之分。学校等级不同享受政策就不同, 破坏了公平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竞争机制。

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权力追求

古代教育一开始就同社会国家联系在一起,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事皆以修身为本。”把个人的学习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这是中国教育传统, 由此派生出来的“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以及当今社会“追腕热”的观念, 把教育当成改变个人地位的手段与台阶, 表面上重视与发展教育, 造成教育蓬勃发展的假象, 实则却隐藏了教育畸形发展的隐患, 不利于社会多元化结构才人培养的需要。

3. 伦理道德规范的不可抗性和不可逆性

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的古代社会, 特别重视人伦道德呈现出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价值取向, 重伦理轻功利, 重人文轻自然的教育价值观, 构成中国古代教育的传统。直至鸦片战争之前, 中国古代教育从总体上讲, 是教育学生做人, 不教育做事, 教学生从善, 不教学生求真的;在教育内容上, 轻视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性内容, 使学生养成一种脱离实际, 向内追求, 自我封闭, 崇尚虚荣, 不讲科学妄自尊大的心理趋向。

4. 科举制度对教育影响的余威尚存

科举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科举制度开始于隋代, 经过唐宋明代的几次大调整逐渐成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渠道。科举制作为新事物刚出现时迎合了当时选材用人的需要, 比较公正公平, 确实挑选了不少人才, 但是到了明清时期其弊端日益显露, 科举制度把考试与教育联系在一起, 把学校变成培养官吏的地方, 变成了科举的预备机构, 使学生盲目服从, 培养奴性, 考试成为教育的指挥棒, 通过知识灌输, 把凝固的文明秩序和规范, 从外部强加给学生, 甚至要剥夺他们独立的感觉与思维, 可以说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应试教育的始作俑者。教育本来是要以文化滋润人的精神, 培养人的独立生存、自由创造的能力, 但由于外部强势力量控制, 人反倒成为它操纵、抑制、奴役的对象。

四、启示

在中国超强稳定的社会结构与制度中, 社会文化传统与教育总是保持一种特殊的相互关联的状态:一方面, 中国社会所持有的文化传统渗透在人们的生活的各个方面, 强烈制约与控制人们对文化的观点和看法与作为;另一方面, 这种稳定的教育方式内容又使传统文化在下一代身上得以再生。这种关联的特殊性就在于传统文化范式通过教育这种方式进行向上或向下自我复制与巩固, 与其说是教育对传统的保存于传递, 倒不如说这是传统文化范式一种特殊控制作用, 是对自身行为规则一种自我复制的强化。

不同的民族与国家, 由于传统文化的不同, 当然在文化范式控制下的教育上也会有所不同。《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教育体系是每一民族意识, 文化与传统的最高表现形式”, “既然没有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完全相同, 那么国家教育的多样化也是必然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 如果一国教育不充分考虑自己民族和国家的传统文化, 以另一种不同的文化范式看待教育, 照抄照搬其他国家的方式方法的话, 必然会使本民族与国家的教育遭受损失。因此, 国家教育政策的推动和改革, 不但要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 而且必须考察传统文化范式对教育的影响与控制作用, 考察教育发展所需要的中国式现实土壤, 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看待当今教育的过与失。

参考文献

[1]丁鼎.“礼”与中国传统文化范式.齐鲁学刊, 2007 (4) :13.

[2]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

[3]傅维利, 刘明.文化变迁与教育发展.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88.

[4][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 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5]刘钢.《科学革命的结构》导读.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2.

[6][法]古斯塔夫·勒庞, 乌合之众.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

[7]叶澜.教育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传统式德育教育 篇2

论文论文摘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概括了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旨在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可借鉴的思想资源和方武方法。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德育的民族。在中国封建社会,自汉朝以后.儒家学说。成为国家正统,德育不但成为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首要途径,而且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方略。

一、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特点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起源很早,德育的观念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下萌芽.并成长发展起来的,而封建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的社会形态.并且是以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异常集中的专制统治为主要特色的。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不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到的特色.而且与它相适应的传统德育思想也表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中国古代传统德育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一)内圣外王.修身为本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历来十分强调道德的修身功能,即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启发个体的内在道德自觉,督导个体不断进行自我道德品行的修炼.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良知的人。孔子认为“修己以敬”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所谓“修己以敬”是指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以诚敬之心来进行自身道德的修炼.只有以诚敬之心进行道德修养,才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够做到不被物欲所惑.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身居陋巷,身无长物.日常赖以果腹者,惟箪食瓢饮而已,人皆忧戚难安无法忍受.而颜回却怡然不改其乐;有人问如此困境所示何事。他说非乐贫而乐道也。孔子曾再三赞叹他道:“贤哉回也,贤哉回也”。“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特征。所谓“内圣”就是内以修养自身品格,以期成就圣贤人格;所谓“外王”就是外以平治天下.以期建立不朽功勋,从而造福黎民百姓。儒家经典著作《大学》详细阐述了儒家思想“以修身为本”的德育纲领和步骤。如“格物”是德育的起点,“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意思是说道德修养必须从“格物、知致”,即认识道德规范开始,由认识道德规范逐步转化为形成道德信念.即“诚意、正心”.才能最终达到约束自身行为,即修身的目的。无论是从个体身心发展.还是从德育发展的规律来看,这种观点都是符合个体道德心理发展规律的;同样。《大学》中提到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通过“修身”来达到的。中国传统的德育十分强调道德信念的作用。可以说,强调德育的自律,既是我们民族优良的德育传统.又符合德育发展之规律。

(二)知行结合,以行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观强调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即强调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倡以行为本。子日:“纳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也就是说道德修养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辞上.必须与实际行为相结合。朱熹指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即是对知行关系形象而生动的表达。王守仁曾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更是强调了知行统一的重要性。王阳明也认为“满街都是圣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途径只有一个——“躬行实践”。

(三)立足当前,胸怀大志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是说.要想把自己的品德昭示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国家的人,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整治好家庭的人.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要想提高道德修养,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内心。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要想使自己的意念诚实,首先要获得丰富的知识;而要获得丰富的知识,在于穷究事物的原理。这里就提出了《大学》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有立志做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孔子的学生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孔子明确提出官员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在孟子的论述中得到了更深刻的体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诚然。要实现以上的道德理想,就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如果一个人连“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小事都不愿干.又何以谈论治理国家呢?因此,我们的德育必须启发受教育者形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之心,胸怀天下的道德理想.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道德目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有十分丰富和深刻的内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德育方法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并对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启示作用。挖掘和概述中国传统德育的主要内容,目的是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精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宝贵的精神文化食粮。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关于道德结构的思想

中国传统德育虽然没有关于品德心理结构成分的系统阐述,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极着丰富的品德心理结构的思想。例如.孔子提出的“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的思想.就是强调道德认识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其提出的“仁者不忧”的思想.即有道德的人是感到快乐的人,强调的就是道德情感的作用。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社会中的道德关系以及这种道德关系的原则、规范、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在培养品德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形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心理上对某种道德义务在认识基础上所产生的爱憎、好恶态度。

孔子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意思是说只有仁德的人才知道爱什么人、憎什么人.可见仁德中含有“爱”和“恨”两种情艨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道德义务有发自内心所具有的定信念。孔子提出的“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以及“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均强调道德信念对道德行为的导向作用。后来的儒家学者提出的“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已成为激励华夏儿女道德意志的格言警句。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十分重视道德实践的作用和道德行为的激励。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意思是说,一个人的道德意识.不能转变为道德行为。不能践履自己的道德诺言.这是一种可耻;言而不行.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言语慎重迟钝.行动却敏捷干练.强调了道德行为的重要性。此外.孔子也十分重视道德行为的持续性。他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说.一个人时时刻刻都要坚守仁德规范,甚至连吃一顿饭的工夫也不违背仁德;一个人处处事事都要实行仁德,甚至在“流离痛苦“的时候也要按仁德行事。也就是说,即使遭遇不幸变动、困难等逆境,仍然不改初衷.坚持道德操守。

(二)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

古代教育家提出了许多德育方法。这些方法和技巧至今仍闪耀着生命的光彩。概括起来,这些德育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启发诱导法

孔子说:“不愤不言,不悱不发,举~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就是善于抓住“愤”、“悱”的时机来进行启发。启发诱导的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循循善诱”。孔子的得意门生颜渊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这样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要逐渐形成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坚定道德信念,并付诸道德实践,从而养成道德习惯。

2.因材施教法

对不同的个体.先哲们很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手段对其进行示同方式的德育。例如在《论语》中。孔子这样表扬颜渊道:“回也好学”,“回也不愚”“贤哉.回也”;而对于子路。由于其秉性亢直.又骄傲自大.很容易轻举妄动,所以孔子就采用批评的方式教导他。

3.以身作则法

孔子在德育中不仅重视“言教”。更重视“身教”。他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以身垂范,时时处处以自己高尚的德性品行向学生们示范,以自己真诚坦荡的人格魅力熏染学生。深受其弟子及后人的崇敬和膜拜。子路问君子。子臼:“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人。”日:“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百姓”。

4.修心德育法

根据儒家的道德观点.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开启善的心灵和德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心灵的道德修养。“行道而有得于心之谓德。得为心得.则修亦修之于心。”在具体方法上,古代学者先后提出了诸如寡欲法、唤醒良知的自我育德法、培育羞耻感法、慎独法、诚敬存心法和返璞归真法等,其目的是要求人们通过修心育德达到至善的境界。

(三)品德考评法

在中国古代具有丰富的心理考评方法。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线.进行品德考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例如,孔子评价“孝道”的基本标准是:“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尽管这一标准在当代看来。显得有些片面、可是如果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道德标准来看。依然是一种具有实践价值的考评方法。概括的说.中国传统品德考评的方法主要有谈话法、观察法和自我评价法。

三、结论

传统式德育教育 篇3

按照库恩的范式理论,中国三千年历史文化所沉积形成的,以儒家为中心的“伦理-政治”型中国传统文化完全有范式的特征。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教育价值观,以圣贤君子为教育的目标,以“四书五经”为教育主要内容,以经院主义的教学方法的教育传统正是这样的传统文化范式的控制下形成的,特别是隋炀帝大业二年设进士科,开创科举制,并经唐代进一步发展逐步形成的考试制度,把选材和教育结合起来,对今后的教育传统影响至深。

一、 中国传统文化及文化范式的形成与发展

为什么在文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范式能够起这么大的影响和控制作用呢?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说,遗传赋予每个种族中的每一个人以某些相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加在一起便形成了这个种族的气质,勒庞所说的遗传不仅包括生理上的遗传还包括遗传本族所具有的相同的情感和意识,形成所谓的气质也就是本族的文化。文化就是这些气质的外显形式,当然反过来文化也会经过遗传成为有文化特质的气质。令人惊奇是这时候文化完全成为一种潜在形式,对人或者种族、民族起了一种影响、控制的作用,所以对现象和行为的理解不得不加上对文化这一条件的限制的理解。

文化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很广泛和复杂的概念,一般对文化有三种分法:一是二分法,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或者称之为外显文化和内隐文化;二是三分法,物质、精神与制度;三是四分法,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因为各种文化的分法是立足于研究重点的自由,研究重点之间并不存在相互否定关系,但是任何文化的价值都不应在于本身的自然属性,而是在其所凝聚在人类精神活动的痕迹上。因此,本文所采用的是狭义上的文化概念,即思想观念层面上的文化,而文化范式其实就是更加狭义的文化,它与文化概念的最大不同在于文化范式本身所具有的方向性、指导性和控制性,所以在不同文化环境下所产生的文化范式也有所不同,两者关系如下图所示:

注:最大圈代表文化;四个小圈代表四种类型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中心的稍大圈代表文化范式;四个箭头的方向与长短代表文化范式指向性和控制程度。

本文大致把中国文化的历史演变进程分成五个阶段。

1.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萌发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诸子蜂起,学派林立,思想自由,出现儒、道、墨、法、阴阳等学术流派,各流各派相互学习,极大地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这是中国文化的辉煌时期,此时已经萌发了中国文化的大致走向。

2.大一统的秦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定型期

秦汉时代中国大统一,文化继续向前发展,汉武帝时期,儒士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并把儒学改造成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统一的传统文化基本确立下来。

3.繁荣的隋唐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隆盛期

此时的中国文化进入隆盛时期,继承了魏晋时代多民族多文化的交融发展,以更开放的姿态,兼容并包大胆吸收各民族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科举制度的确立,把选材和教育培养制度结合在一起,为中下层庶族阶层向上层的流动打开了便利通道,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制度中的一大创新。

4.高度繁荣的宋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极致期

宋明两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又一重要历史时期,儒释道三教合流形成所谓的宋明理学,它影响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发展。宋明理学把儒家哲学化,把儒学推崇的“三纲五常”等政治伦理道德说成至高无上的天理,从哲学上加强封建政治的统治,可以说宋明理学把儒学文化推到了极致。

5.承古萌新的清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承古萌新期

这一时期的文化呈现承古萌新的特点,在思想领域,统治者的官方哲学理学和心学相继占据统治地位,但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也在潜滋暗长,涌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进步的思想家;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西学东渐的局面逐渐出现。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演变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可以简单说是“儒学”,儒学的形成是由孔子开始,创立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模式,然后由董仲舒确立,最后由朱熹发扬。古代社会所形成的教育传统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过程中逐渐完成其基本结构构建的。从周公制礼作乐到明清西学东渐的三千年的中国古代文化,虽然受到外族的冲击有所损益,但是“伦理——政治”文化范式仍然是中国的一种主流文化范式,教育作为文化中的一部分,必然受到主流文化范式的影响与控制。

二、 传统文化范式对教育传统的控制

“伦理——政治”文化范式作为中国文化所特有的价值标准,它与文化同样具有内隐和外显的特征。内隐就是隐含在人们的自我意识中,只能通过抽象和推理的方式概括出某种群体所共有的心理倾向,如倾向与偏好等。显性就是寓于传说、事件和人的行为之中,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和身临其境的观察和聆听,能够直接总结出来的文化样式,如语言、文字、婚礼仪式、服饰等等。因此,从一般上意义上讲“伦理——政治”文化范式主要也是通过显性方式和隐性范式来达到控制教育的目的。

1.以内在特质表现的隐性方式控制

从隐性层次看,几千年形成的伦理政治文化范式开始可能仅仅是因偶然现象逐渐被某些社会群体所接受,后逐渐变成一种对人们具有普遍约束力,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肯定性心理倾向,一旦形成稳定倾向或定势,要想改变就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还要承受外界对外在情绪的一种压迫与干涉。“伦理——政治”文化范式具有内在制约的强大力量和广泛的渗透性的特性,看不见却可以切身感受得到的文化范式,几乎影响人们对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原则、教学方法等教育各个方面的观点和看法。

2.以明确外在特征的文化特质模式的显性方式控制

所谓明确外在特征的文化特质或模式是指能用字符和语言表达的形式和模式,如语言、文字、行为规范、服饰、饮食文化、居住习俗、礼仪方式等等,范式正是通过这些显现的外在文化特质与模式来影响教育,通过诸多表现形式影响人来对教育进行具体操作层面的干涉和控制,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教育灌输,通过制度规范、纪律约束等带有强制性的手段实现某种教育目的。比如,各民族把自己的语言文字作为教育内容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再如,古代以经学为主,学生主要学习“四书五经”、“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这种重礼法重礼数的教育不仅影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同样也影响着以后学生做人做事的方法或态度。比如,北齐的颜氏家训、宋朝的放翁家训、元朝的郑氏规范、明朝的庞氏家训、清朝的校友堂家训,其内容多侧重于伦理道德和遵守礼法的规范。

三、 传统文化范式控制下教育传统形成的历史根源

传统的中国教育体系包括传统中国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模式、教育教学方法等等,中国教育传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熔炉中铸造出来,中国教育传统是在以伦理——政治文化范式的控制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土壤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样发展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1.以血缘亲疏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

古代封闭的地理环境与农业为主的经济条件决定了古人具有一种强烈的固守田园,不愿迁移的心理倾向。在社会基本格局上则表现为无数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部落家庭和地区,而在血缘关系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宗法制度,更是一种以“君臣、父子、夫妇”的宗法原则织造成一张坚韧、疏而不漏的社会巨网。血缘关系的亲疏不同表现为宗法等级,官员的分类上,则有爵位等级官僚的级别等级;在平民内部又有户籍等级之分;按职业不同又可分为不同的职业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在婚姻衣着,住房等方面有严格规定,宗法等级制度所具有的这种外在合理性、内在严密性对人们的观念与行为有一定反映。同样反映在教育上也就必须出现教育等级划分,在现实教育中把学校划成三六九等,有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之分,部属院校与省属院校之分,公立学校与民办学校之分。学校等级不同享受政策就不同,破坏了公平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竞争机制。

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权力追求

古代教育一开始就同社会国家联系在一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事皆以修身为本。”把个人的学习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是中国教育传统,由此派生出来的“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以及当今社会“追腕热”的观念,把教育当成改变个人地位的手段与台阶,表面上重视与发展教育,造成教育蓬勃发展的假象,实则却隐藏了教育畸形发展的隐患,不利于社会多元化结构才人培养的需要。

3.伦理道德规范的不可抗性和不可逆性

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的古代社会,特别重视人伦道德,呈现出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价值取向,重伦理轻功利,重人文轻自然的教育价值观,构成中国古代教育的传统。直至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古代教育从总体上讲,是教育学生做人,不教育做事,教学生从善,不教学生求真的;在教育内容上,轻视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性内容,使学生养成一种脱离实际,向内追求,自我封闭,崇尚虚荣,不讲科学,妄自尊大的心理趋向。

4.科举制度对教育影响的余威尚存

科举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科举制度开始于隋代,经过唐宋明代的几次大调整逐渐成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渠道。科举制作为新事物刚出现时迎合了当时选材用人的需要,比较公正公平,确实挑选了不少人才,但是到了明清时期其弊端日益显露,科举制度把考试与教育联系在一起,把学校变成培养官吏的地方,变成了科举的预备机构,使学生盲目服从,培养奴性,考试成为教育的指挥棒,通过知识灌输,把凝固的文明秩序和规范,从外部强加给学生,甚至要剥夺他们独立的感觉与思维,可以说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应试教育的始作俑者。教育本来是要以文化滋润人的精神,培养人的独立生存、自由创造的能力,但由于外部强势力量控制,人反倒成为它操纵、抑制、奴役的对象。

四、 启示

在中国超强稳定的社会结构与制度中,社会文化传统与教育总是保持一种特殊的相互关联的状态:一方面,中国社会所持有的文化传统渗透在人们的生活的各个方面,强烈制约与控制人们对文化的观点和看法与作为;另一方面,这种稳定的教育方式内容又使传统文化在下一代身上得以再生。这种关联的特殊性就在于传统文化范式通过教育这种方式进行向上或向下自我复制与巩固,与其说是教育对传统的保存于传递,倒不如说这是传统文化范式一种特殊控制作用,是对自身行为规则一种自我复制的强化。

不同的民族与国家,由于传统文化的不同,当然在文化范式控制下的教育上也会有所不同。《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教育体系是每一民族意识,文化与传统的最高表现形式”,“既然没有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完全相同,那么国家教育的多样化也是必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一国教育不充分考虑自己民族和国家的传统文化,以另一种不同的文化范式看待教育,照抄照搬其他国家的方式方法的话,必然会使本民族与国家的教育遭受损失。因此,国家教育政策的推动和改革,不但要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而且必须考察传统文化范式对教育的影响与控制作用,考察教育发展所需要的中国式现实土壤,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看待当今教育的过与失。

参考文献

[1] 丁鼎.“礼”与中国传统文化范式.齐鲁学刊,2007(4):13.

[2] 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3] 傅维利,刘明.文化变迁与教育发展.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4] [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 刘钢.《科学革命的结构》导读.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2.

[6]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7] 叶澜.教育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传统物理教育与现代物理教育 篇4

一、从教育目标来看

传统物理教育和现代物理教育的教育目标不同。传统物理教学思想重知识和解题能力的训练;而现代物理教学重学生素质和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传统的物理教学使很多学生对物理有厌学情绪, 他们害怕学物理, 甚至厌烦物理老师。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是对我们严峻的考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有多种方法, 但是我认为加强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之一。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 对同学来说, 往往有一种新鲜感, 许多学生学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 多给学生动手机会,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到学习的乐趣, 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如“长度的测量”教学中, 让四位同学用米尺分别上台测量教师讲桌的长度, 学生各自测量的结果暂时不公布, 当四位同学都测量完毕后, 让他们四人同时上台在黑版上写出自己的测量结果, 由于四人的结果各不相同, 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惊讶。这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 同时又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教学的展示有良好的启迪。注意我们老师不要讲实验, 我们应该做实验。有可能这种办法所产生的效果是我们事先无法估量的。

二、从认知角度来看

传统物理教学是教师讲和学生听, 这是多年来采用的教学模式, 都是强化训练, 搞题海战术。而现代物理教育理念是多方面的过程, 不是老师光讲, 是一个以培养人、教育人, 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传统教学思想是教师对学生反复刺激, 最终希望的结果是带来强反应。那么是不是强刺激学生就一定带来强反应吗?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强反应有一个中介, 就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如能抓住这些, 有可能产生强反应, 否则将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而对于学生来讲, 不是他们仅仅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 也不是他们能做课本上的题目, 而是在掌握学过的知识后, 他们能应用吗?能创新吗?这才是关键之处。下面我以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杠杆的平衡是我们初中物理一个重要的内容, 而且好多同学都能很熟练地把它的内容和公式表达出来, 也能很好地应用它做一些题目。但是很少有同学把它进行创新。例如这个问题:

器材:一个长约40厘米的均匀直尺, 一个带把的普通铁锤和若干长的细绳;

问题:如何能把锤子挂在直尺上, 使直尺水平平衡呢?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 但真正做起来, 同学们则感到比较难。这是个典型的把杠杆的平衡条件应用和创新的题目。这个题的关键是锤子的重心应在直尺支点的正下方, 这才能把锤子挂在上面, 使直尺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我们物理教师能够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 我想一个学期、一年或者二年, 一定能够改变你的学生。

三、从教育论来看

传统物理教育思想通常是从教学原则、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的角度来指导, 而现代物理教育理念应该用创新学、教育学、心理学、学习论和方法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下面以一个例子来说明。还是以杠杆的平衡条件为例。我们知道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是杠杆的平衡条件, 课本上是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如动力等于4牛顿, 动力臂等于3厘米, 阻力等于6牛顿, 阻力臂等于2厘米, 于是我们老师就对同学说:动力×动力臂等于12, 阻力×阻力臂等于12, 所以动力×动力臂等于阻力×阻力臂。但是有同学就问了, 你老师为什么一上来就把动力×动力臂呢?为什么不把动力+动力臂呢?这个时候老师就不好回答了。在这里我要重点说一下这个实验的处理方式, 对于数据的处理办法应该是比较复杂的。老师应该向学生讲清楚:我们知道研究问题有两种方法, 一个是定性的, 一个是定量的, 我们学习物理时, 要对数据进行处理, 应该用数学方法, 拿数据进行试探。首先是定性, 如刚才的几个数据, 动力等于4牛顿、阻力等于6牛顿, 而动力臂为3厘米, 阻力臂为2厘米, 也就是说, 力大了, 而力臂却变小了。这是定性的观察数据。第二是定量, 可以用我们数学上的知识, 如正、反比例函数, 以及其他的方式进行处理数据, 最后通过我们老师的提示, 同学们这才明白过来, 力和力臂成反比例, 于是他们很容易总结出杠杆的平衡公式。最后还要和他们说清楚, 我们很多著名的物理学家, 他们在刚开始研究物理数据的时候, 也是经历了多年的验证、思考等, 才最终得出现在的物理理论的。你不妨将此方法论用到自己的教学上, 我想它的作用是不可想象的。

四、从教育定位来看

传统物理教育理念是重视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本身。书本上的黑体字、定义、规律很重要, 用这种方法来对付应试教育, 而对于物理概念、规律、公式等的来龙去脉不作交待。教师讲完后则要求学生多做题, 以期掌握课本上的公式等。而现代物理教育理念是物理概念、公式等很重要。但对概念、规律、公式的发展及联系更重要, 应该把这些搞清楚。传统的物理教育理念是重掌握知识的数量, 而现代物理教育理念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新问题的能力, 知识固然重要, 但不是最重要。

传统物理教育理念重知识的纵向深度, 而现代物理教育理念是不光重视知识的纵向深度, 更重视知识的广度。下面以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问题:在雷雨天气时, 一个人在户外如何避雷?

这是一个涉及较多知识的问题, 它用到的知识有最近距离放电、跨步电压、尖端放电等等知识。可以说这个问题既涉及了知识的深度, 更涉及了知识的广度。那么你能不能用以上的知识把它完整地答出来呢?

第二个例子, 初中物理课本上有一个“覆杯实验”, 此实验要求很高, 而且杯中水是满的。你有没有想过, 杯中水不满也能成功地做实验吗?你可以做一下这个实验, 然后再回答。这个实验也涉及到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以上是我从几个方面闸述了传统物理教育和现代物理教育的比较, 当然还有其他的区别, 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叙述了。

摘要:当前我国教育处于新课程改革阶段, 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是, 我们大多数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 他们的教学成绩在一定阶段也可能得到提高, 也可能缓解中、高考的压力, 有时也能得到一部分人的赞同。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 这种成绩只是暂时的, 是昙花一现的, 对于提高我们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是无益的。改革传统教育思想势在必行。

革命传统教育 篇5

感恩祖国主题教育

为了缅怀烈士的丰功伟绩,寄托对烈士的哀思,进一步落实和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树立牢固的爱国之心,使他们对国家的安危有深刻的认识,从小树立为国防献身的精神。4月10日,我校全体师生来到莲荷乡革命烈士纪念塔开展了以“清明祭扫,缅怀先烈,感恩祖国”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第页

感恩祖国主题教育

师生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莲荷乡革命烈士纪念塔前,向革命英烈表示深深的悼念。师生们首先向革命烈士敬献了花圈和花篮,接着向革命烈士鞠躬默哀寄托了自己的哀思,少先队余彦婷同学代表全体少先队员发言。

第页

感恩祖国主题教育

第页

感恩祖国主题教育

通过此次活动,不但缅怀了革命先辈,祭奠了烈士英魂,更对师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的精神洗礼。使同学们直面了革命先烈的革命历程,懂得了生命的意义,更明确了作为新时代学生所要肩负的历史使命。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发奋学习,努力拼搏,继承先烈的遗志,接过先烈旗帜,将来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传统语文教育论传统文化的回归 篇6

1文言中有许多封建思想糟粕与现代中国一段时期的政治思想相悖;

2文言是僵死的东西,禁锢学生的思想与精神;

3文言在这个崇尚“学以致用”的时代已经不用,不用的何必去学?

实际上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言,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关于学会做人的丰富内涵,涉及到人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式等,具体表现为爱国、自尊、知礼、遵规、反省、改过、诚信、持节、厚仁、贵和、求新等。而这些作为国人的发展应具备的内涵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教育,是很难把握住根基和实质的。并且,文言中有许多文字的精华,对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内涵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首先,要明确的是:我们追寻传统语文教育的回归,不是它的精神实质,而是它的一些教学方法。毋庸置疑,千年的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精神实质上是灭绝人性的,是“非人道”的,与真正的“人文精神”背道而驰,与“人性、真实、自由、多元”相悖,这是我们应当并早就摒弃的内容,同样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们也要有自己的原则。

一、“举一反三”与“举三反一”相结合

现代的语文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运用了“举一反三”的思路。“举一”:一篇文章讲究求甚解、深解,不厌其渗透、不厌其细微。“举一”的目的在于“反三”,让学生通过此“例子”,看语言怎么用。“举一”是数量少,“反三”是数量多,其妙谛就在于“以少胜多”。在一定程度上说,“举一反三”确实对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有一定的成效,但在语文上,一味的采用此法无疑是将语文学习走上模式化、程序化 、理科化的路子,从而丢弃了其固有的人文化、精神化的内涵。长此以往,必然使语文教育在少、慢、差、费中徘徊。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我们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注重丰富学生的阅读量。而传统语文教育就“重视积累”,语文教育必须强调积累,并且是文言的积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传承传统文化,紧靠现在的对几篇文章的分析理解完全不能内化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内涵。而举三反一则是:积累三(多的意思),才能在学生自身言语能力与素养上反刍“一”,形成“一”。从现在的语文教学实际上看,我觉得“举一反三”和“举三反一”有效的结合,才能达到学生语文素养内外兼修的目的。

二、着力于言语的原则

传统语文教育有一个原则:“在言语上下苦功”。语文教育毕竟是言语的教育,它不属于政治教育,也不属于历史教育。紧紧抓住语言进行“讨究、鉴赏、体悟”,这是语文教育的学科生命所在。传统语文教育是极其重视字词句的“斟酌、推敲、鉴赏”的,并且这方面在传统语文教育中有着辉煌的历史。文字的灵魂着意于精神,而精神着力于言语,最终提升为素养。所以,我认为抓言语教学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而当今有不少语文课堂脱离文字,尤其是在文言文教学上,若想通过文言的途径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不从文字的根本上对学生的知识形成积淀和内化,就不能够教给学生真正的学习方法,也不能拓宽学习文言的领域。对于文言教学而言,我认为不仅要重视精神内涵,而且更要注重词义,词的用法等基础知识,这样才能“授之以渔”而得文言之精髓。

三、诵读与讨究相结合

当今的语文课堂在一定程度上重分析、轻朗读,重讨论,轻感悟。实际上,只有在吟诵中才能感悟出文字中的精神内涵,进而升华到理性的高度,才能碰撞出作者及文本中极富感性的精神世界。只有读得懂,才能悟得透,只有悟得透,才能辩得深。所以说,诵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脱离了诵读的探究,也是脱离文本的探究。

传统教育与远程教育的比较 篇7

一、从传统教育和远程教育的定义看不同

传统教育一般是指校园课堂里的面授教育,指学校环境中正规的课堂教学,教师和学生同时出现在同一地点(凯依和鲁姆勃尔,1979)。在其悠久的发展历史中,传统教育形成了较为成熟和完整的教学、学习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和模式。

远程教育发源于函授教育,其历史起源可以上溯到19世纪中叶的英国,在其发展历程中其概念术语及定义经历了许多演变。国内目前较全面的关于远程教育的定义是将远程教育分为广义的远程教育和狭义的远程教育,本文指狭义的远程教育。狭义的远程教育特指学校远程教育,是对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助学为辅,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实现联系、交互和整合的各类学校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总称(丁兴富,2002)。

二、从教学过程的四个要素看不同

传统教育和远程教育,在其教育教学过程中均离不开教育系统的四大基本要素,即教师、学生、媒体和环境。在此,我对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从这四个方面进行如下比较:

(一)在教师和教学方面

传统教育中,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在同一时空下完成,一般一门课由一名教师授课,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由于有教师讲授,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课程质量与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直接相关,学生大多数时间是被动地听教师的讲授,同时,教师不可能完全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远程教育由于其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并非总是在同一时空下,它的一门课一般都由一名主讲教师和多名辅导教师组成。同时因为远程教育的教学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即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阶段和学习支持阶段,所以远程教育中教师的职责也被分解并专门化。在此过程中,教师为保障远程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应尽量向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帮助,由于无法得到学生的“实时反馈”,这就要求远程教师根据经验或利用其他方法(电话联系、问卷调查、走访等)了解学生特点。另外,教师还通过面授进行“重点辅导”和作业进行“反馈”,这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也能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控制学习步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在学生和学习方面

传统教育的学生多数是儿童和青少年,他们在学校内进行全日制集体教学,其年龄和学习基础基本相近,学习动机较大地依赖于教师的调动,但可以得到教师较好的监控。而远程教育的学生多数是成人,彼此之间年龄和学习基础差异较大,学习形式以业余学习为主,也有极少数成人以脱产或半脱产形式学习。大多数远程学生主要以家庭为基地进行自主学习,学习时间也统一,但学习自主性高,教师对其监控与传统教育相比相对松散。

(三)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

传统教育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一般是以教科书为主,并辅以传统教学媒体(如黑板、模型等)和现代教学媒体(如幻灯、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方便教师传授知识。远程教育的课程资源则以学习材料(包括教科书、学习指导、多媒体辅导材料等)方式呈现,并主要为学生自学准备。

(四)在教学环境方面

传统教育以课堂的集体教学为主,教师与学生直接接触,反馈及时,但仍然需要以作业、测验等方式与学生做进一步的交流。远程教育利用的是学校教育中的虚拟环境。在教学中,由于远程教师与学生并非总在同一时空,所以教师获得学生的反馈不及时,但却可以在学生学习支柱服务系统中从容应对每个反馈。

三、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

从上述分析看,我们可以发现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存在较大差异,但并非界限分明,而是互相交融,互相补充的。如:在师生交互方式上,在传统教育中,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也不一定完全局限在课堂中,学生也会采用像自习、家庭作业等学习方式,与教师进一步交流沟通: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不仅远程教育可以利用这种便捷的途径,接受传统教育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各种媒体获得学习资源;为了扩大规模、降低成本,许多传统大学都开办了远程教育;不论在我国还是国外,在传统教育中越来越多地引入了远程教育的因素。如:在美国和日本,要求高校在校生除了完成规定的传统课程外,还必须选修规定数量的网络课程才可以毕业。而远程教育中同样也包含传统教育的因素。如:我国的广播电视大学,其主要教学形式仍是班级授课。

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均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自的历史任务不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它们的历史任务及存在形式也会随之发生相应变化,不论最终以何种形式出现,只要教育紧跟时代步伐,顺应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为历史发展推波助澜,而非禁锢,即达到目的。

摘要:本文从传统教育和远程教育的定义和教学过程的四个基本要素两方面论述了传统教育和远程教育的不同,并探讨了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

关键词:远程教育,传统教育,继续教育,面授教育

参考文献

[1]陈丽.远程教育学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浅谈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 篇8

关键词:传统教育,网络教育

一、传统教育的涵义及优缺点

1、传统教育的涵义

传统教育是校园课堂面授的同义词, 就是对学生的集体式教学, 学校成了传统教育的依托机构。学校教育有相对固定的教室, 有教师, 有同学, 还有很多因素, 这些都是可见的实体。它的主要活动是教师依据教学进度, 把课本的内容依序讲解给学生听;学生则经由上课专心听讲或练习, 以及课后的温习来熟练课本与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内容, 也就是学生在传统教育中接受的是面对面的师生交流, 所有的学习都是可见的。

2、传统教育的优点

(1) 、重视教学活动, 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教师都接受过专业训练, 能按照教学论和学科教学法原理以班级组织和课堂教学形式, 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学习效率较高。

(2) 、教学系统性强:学科教学十分重视知识的系统性, 因而可以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

(3) 、教师言传身教作用不容忽视:首先, 教育作为一种活动, 它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 教育不只是单纯的教书, 更在育人, 素质教育是学生完善人格的教育,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当学生出现问题或发生矛盾时, 能有效的控制、启发、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面。其次,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讲授、启发与点拨能保证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 不走或少走弯路。

(4) 、师生和同学之间有充分的交流:传统教育为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实际参与真实的环境, 学生可以亲身实践, 通过直接地师生交流, 同学探讨, 学生的能力可以得到全面发展。

3、传统教育的缺点

(1) 、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 学生则是处于被动的接受式和被填灌式的学习状态, 因此大大限制了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和发挥。

(2) 、学习内容封闭, 资源匮乏:忠实地执行教材, 教材上怎么写, 教师就怎么讲, 即使发现教材的内容有不合理的地方, 也不敢随便处理。好多教师甚至成了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的传声筒, 教学没有创意, 内容封闭, 对新兴的知识缺乏热心, 长期积累, 知识的滞后性不可避免。

(3) 、教学成本最高。不管一个老师水平多高, 他也只能教一个班、一节课, 学生越多, 学校不可能聘请成比例的高水平教师。教学质量不能整体提升, 只能根据个别人的努力慢慢转变, 教学效果参差不齐。教学知识不能覆盖面地、全方位地推广和传播。传统教学对有心扩大教学规模的学校无非是个瓶劲和阻力。如果贸然扩大规模, 只会导致教学质量严重脱节和下滑。

二、网络教育的涵义及优缺点

1、网络教育的涵义

网络教育即Internet远程教育, 主要是指以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媒体, 在网上进行的跨时空、跨地域的, 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式教学形式。它主要是通过网络的迅速传递信息, 直接的快速传递到受教育者, 传播 (教育) 者与接受 (受教育) 者之间几乎是零距离的沟通。

2、网络教育的优点

(1) 、网络教育方式十分灵活:网络教学不再是传统教育中的以教师为中心、不受教师主宰与课堂的限制, 而是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可以在校、在家以及任何有网络的地方进行学习。

(2) 、网络教育实现交互式学习:通过网络, 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充分和有效。在虚拟的空间内, 当其中一方遇到问题时, 双方便可以互相讨论, 从不同角度交换同一问题的看法, 互相帮助和提醒, 直到问题解决。这与传统教育模式课堂上的沉闷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3) 、网络教育资源丰富:网络教育能为学生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 可以冲破“书本为中心”的局限, 极大地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 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另外网络教育把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和其它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先进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模拟现实环境, 使学生多种感官并用, 立体化接受、理解和巩固。

(4) 、优化教育资源:现代教育的教学内容迫切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及时更新。网络上的教育资源可以随时更新和补充, 可以及时地反映出最新的科研成果, 并把这些成果编入教学内容中来。

(5) 、网络教育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和资金:做为网上学习的人员, 大部分都是利用自己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给自己充电, 网络教育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 不需舟车劳顿, 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合理地进行安排, 既节约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又能更好地达到学习和巩固的目的。

3、网络教育的缺点

(1) 、缺乏情感交流:在网络教育中, 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仅仅通过BBS、E-mail或其它一些网络通讯工具进行交流, 人们所建立的关系只是一种虚拟环境的人际关系, 它不可能让学生直接参与真实的社会生活交往, 这样不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2) 、缺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而且还要教育学生做人。在网络教育中学生所面对的是一台没有情感的机器, 尽管计算机具有一定的智能化, 但却不能象教师那样一方面传授知识, 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3) 、缺乏有效管理和监督:在网络教育环境下, 教师对那些自制力和学习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尤其是那些为了混某个文凭而学习的学生无法采取有效的管理和督导措施, 致使所学课程无法保证质量及顺利完成。

三、传统教育和网络教育结合起来, 实现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传统教育和网络教育这两种教育模式都各有优势, 也有劣势, 网络教育的局限性正是传统教育的优越性之所在, 而网络教育的优越性又是传统教育的局限性之所在, 所以最优化的处理方法应该是将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有机结合, 用各自的优点弥补各自的缺点, 达到优势互补。

首先, 充分发挥网络教育资源优势, 弥补传统教育不足。对传统教育手段无法实现的任务, 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手段来实现, 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多媒体信息交互出现, 从多层次、多角度的对学习内容加以体现, 达到资源共享, 实时交流的目的, 将复杂抽象的概念简单化、具体化、形象化,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变其被动听课的局面, 使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弥补了传统教育不足。

再次, 发挥传统教育中对教学易于控制的优势, 在网络教育中强化监督、指导作用。传统教育的教师由于能够直接接触到学生, 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困难, 能够更好地监督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而在网络教育模式下, 由于师生分离, 这就需要我们加大监督力度, 强化指导措施, 避免学生由于缺乏自控力而影响学习的最终效果, 以保证网络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

最后, 发挥传统教育中情感交流优势, 弥补网络教育中师生情感缺失的弊端。在实施网络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安排学生一定时间的校内学习或校外社会实践等来增加师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这样有助于师生沟通和学生交流, 使学习者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和道德熏陶, 从而全面发展。

总之, 在信息社会里, 只有真实的传统教育, 或只有虚拟的网络教育, 都是不可行的。网络教育不会完全取代传统教育, 而应是两种教育方式的相互渗透, 和谐发展, 吸收其所长, 摈弃其所短, 达到教育的优势互补。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 学校应进行多种优势的综合互补, 实现“两种教育”的交互、对接、传承、张扬, 促使教育的良性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何克抗

[2]《教育技术学导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尹俊华

[3]《关于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若干因素的探讨》, 华南师范大学电化教育系, 姜艳芳

[4]《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 上海电教, 2001年第1期, 张成华

德育教育引入传统文化的创新研究 篇9

百年大计教育文本, 这句口号的喊出, 足以证明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 传统知识的灌输式的教育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在现代教育工作的开展中, 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格塑造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我们想要的德育教育呢, 我们在此做一下阐述。

1.1 学校除了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科技知识的平台外, 还肩负

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政治法律、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的任务, 这两方面是互相依存, 缺一不可的, 而且后者逐渐成为现今社会关注的重点, 人才有了新的解释, 人才要先有德, 才有才, 学校要严格按照党的指示教书育人, 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基础方针, 以党的指导思想作为中心, 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则路线, 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对学生身体和心灵进行培养教育, 让学生从小就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更好的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1.2 学校思想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建立学生的爱国思想, 在坚决

拥护党的领导的同时, 把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作为终身奋斗的目标, 育人要坚持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方针, 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使学生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具备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育学生要相信科学, 对一切封建迷信彻底抵御, 告诉学生要相信法律, 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使学生最终拥有崇高的人格尊严, 良好的道德品质。

2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

历史文化是把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综合起来。我国历史悠久,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拥有最深的文化底蕴, 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财富, 高尚的精神文明, 伟大的中华民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我们优良的文化传统可以说从未间断并且还在世代相传,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它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 任何民族都无法与之睥睨, 五千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 我们说它的内涵是深不可测的, 我国的传统文化涵盖的领域是很广的, 我们暂且把所有文化领域定义为一个共同的名字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它最基本的内容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传递和各种社会知识的累积以及沉淀, 它能够保存至今的重要途径将就是传播, 特有的传统文化形成了特有的社会文化, 也就是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文化特色。

3 为什么在德育教育中加入传统文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 随着新时代的悄然来临, 随着改革开放的实现, 中西方文化发生了猛烈的撞击, 传统文明已经渐渐被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所埋没, 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接受着历史严峻的考验, 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击, 传统文明与现代建设的客观呈现, 使人们传统的道德底线慢慢发生了改变, 在各种矛盾面前, 我们的社会正在沉思, 我们伟大的传统文化过时了?落伍了?哪去了?社会上逐渐出现了很多与传统文化相碰撞的现象, 损人利已、栽赃陷害、为我最大、一劳永逸等, 我们的传统文明正在被社会所遗忘, 甚至与一名学生谈论我国的传统文化时, 对方竟不知所云, 面对这些严重情况, 为了挽救我们传统文化, 使其能够悠久流传, 我们国家特别制定教育大纲,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特别加入传统文化的宣传, 加大德育教育力度, 把我国伟大的民族精神进行广泛传播。

4 怎样在德育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

为了我国宝贵的传统文化能够继续发扬壮大, 传播者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作为主要传播者, 是孩子们一生中重要的启蒙老师, 对传统文化的发展起着推动的作用, 所以在育人的同时就要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那么怎样在德育教育中加入传统文化呢?现有几点愚见与大家共同分享。

4.1 转变历史教学中的传统观念, 育人不仅仅是要培养具有丰

富知识, 高水平技术的人才, 培育高技术的人才已经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德育已经跨越到了教育教学的第一位, 这也是我们党提出的新的教育政治方向, 一个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一个灵魂塑造者, 在进行知识学习的同时, 还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道德, 积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4.2 学校积极安排历史课程的学习, 从历史方面对学生进行德

育教育, 让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对学生培养民族精神最有效直接的途径, 就是学习中国历史, 从历史故事中体会民族大义, 以史为镜找出自身不足, 特别是对那些能够体现历史精神的历史事件, 老师要做重点诠释和剖析, 引领学生感受历史事件所带来的历史精神从而感受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爱国精神, 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逐步形成积极的, 诚信的, 平等的、自由的、和善的, 护爱的民族精神。

4.3 在学生学习中加强对民族精神的渗透, 在传统教育教学中,

不能忽略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 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是在学习环境中产生的, 基于这个原因, 老师在教学中就要正确认识到这一点, 要根据学习内容采用手段, 为学生打造一个与之相关的意境, 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和感受, 特别是在学习到历史事件时, 老师就要运用直观手段, 加大渲染这种历史情境, 加强历史感染力, 激起学生的共鸣, 从而达到学生的感情基调与历史事件的感情基调高度统一。

4.4 学校积极开展有关培养民族精神的课余活动, 在课堂中学

习爱国主义、培养民族精神的同时, 也要在课余时间组织有关民族精神培养的活动, 比如班会课的开展, 为学生打造一个进行德育教育的平台, 提供一个民族精神的主题, 与学生互动起来, 让学生参与讨论, 让学生从实际活动中培养民族精神, 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5 结论

面对日益严重的传统文化丢失的危机, 我们能做些什么?我想关键还是在教育培养, 这就赋予了教育工作者沉重的使命, 要从祖国的希望身上加强爱国主义的培养、民族精神的培养, 让他们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 只有这样传统文化才能够得以延续下去, 虽然我们的社会在进步, 人类在进步, 但是传统不能丢, 文化不能忘, 它是我们生存的根本, 是我们能够长久立足于世界的基础, 只有保护好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传统, 遵循我们的道德底线, 我们才能够走的更远更久。

摘要:我们的社会在进步, 文明在进步, 人类也在向前发展, 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 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面临着严峻考验, 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慢慢消逝, 作为拥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华民族, 面对道德正在缺失的社会现象, 要怎样改变这一问题呢?本文围绕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话题进行探讨, 为什么要在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以及德育教育引入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德育教育,传统文化,引入结合

参考文献

[1]杨英.让语文教育散发德育芬芳[J].新课程, 2011 (2) .

[2]薛新华.从近现代史呈现的民族精神中升华中学生的道德精神教育[J].新课程, 2011 (1) .

[3]屠顺华.浅谈初中科学课中的有效德育教育[J].学周刊, 2011 (4) .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研究 篇10

一、儒家的教育思想

儒家教育思想体系完备, 观点鲜明, 一直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它被视为中国数千年封建王朝社会的主流教育思想, 其地位的牢固不破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之林中的一面旗帜。儒家教育思想的创始人是孔子, 他提出了许多珍贵的教育理论, 后经儒家学者的不断整理完善, 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儒家教育思想体系。

儒家教育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提倡“述而不著”, 基本上没有作品留存于世, 现存的《论语》一书, 后世学者认为是其弟子编著用来记录孔子言行的书籍, 并非孔子本人所著。孔子一生直接提出的教育观点其实并不多, 都是后人总结其教育经验概括出来的。但其思想内容丰富而深刻, 在这之中主要有四个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即仁与孝、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仁”是儒家教育思想的要义。孔子兴“礼”倡“仁”, 为社会确立了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准则。[1]而“仁”作为一种内在的真实情感, 是无法通过外力施加的。达到孔子要求的“仁”需要做到克己复礼, 控制自己的私欲, 使其真正成为一种内在的高尚品质。

子曰:“有教无类。”此语出自《论语·卫灵公》。历代学者对于该思想的解释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东汉马荣解释为:“言人所在见教, 无有种类。”黄侃则认为:“人乃有贵贱……本无类也。”尽管说法不尽相同, 但大家都认为教育应该平等, 不讲阶级不论贵贱, 在教育过程中应本着一视同仁的态度。孔子提出虽然人们的出身不同, 等级种类有所差异, 但都有资格接受教育。本着这样一种无私育人的人生追求, 孔子创办私学, 招收学生, 积极推动礼治思想和儒家文化的发展, 极大促进了学术交流。

“因材施教”并非孔子独创, 而是后人从他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得来。孔子认为每个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都不同, 可能受人格、智力、思维风格等的影响, 应视情况而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 这一点在孔子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材施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 不同个体的接受能力不同, 教育方式必然有所差异。孔子认为教授知识不能填鸭式教学, 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讲学内容。对于能力好的学生要教授高深的道理, 对能力稍差些的学生, 就要教授普通的道理;其次, 学生的个性不同, 引导的方向和手段必须有所差异。

“学而优则仕”的理念源出孔子的学生子夏。这同样是基于孔子的教学实践概括总结出来的。关于这一理念中的“优”字的争论有两种声音:一说“优”指“优秀”, 义指学业优异者可以为官。另一种说法则认为“优”即“悠闲”、“闲适”, 也就是说, 学有余力的人才可以出去做官。这两种解释在本质上其实并不冲突, 只有学的优秀了才能学有余力, 从而更好地走向仕途。在这之前的西周教育主要是为国家输送人才,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这一点, 所以儒家教育被称为入世教育, 孔子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君子, 培养学生对国家忠诚的品质。

二、道家的教育思想

道家教育思想与儒家教育思想都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主流, 是中国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道家学说产生于春秋时期, 在战国时期达到鼎盛, 它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其创始人老子为代表的稷下黄老学派, 这一学派虽以老子为代表但在发展过程中并不墨守老子思想, 而是融会贯通吸收各家所长;另一派则是以道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为代表, 这一派在继承和发展老子主要思想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自由的追求。

1. 老子的教育思想

道家教育思想的内容主要指老庄哲学, 其中老子思想中“道”与“贵柔”的教育理念影响最为深远。老子思想的核心“道”, 是指存在于万物和自然之中最初最本质的东西。这里的“道”并不是指我们日常所见的实物, 而是事物的根源, 一切事物都是从道中衍生的。“道”有规律性、普遍性的意思, 它作为世界的本源, 其实是指一种规律, 人们只有依规律办事才是“道”。体现在教育上就是要依据教学规律和教育原则教授知识。[2]

老子的教育思想中的“贵柔”是一种教人处事的美德。老子教育人们“不争”, 意为不要去与人争夺, 应该珍惜时间从而深刻的认识自己, 处事时要抱着谨慎、柔弱的态度, 只有这样为人才能处于上位。老子曾以水为喻认为天下间的事物只有水是最柔弱的, 水虽然柔弱, 但攻坚克强的东西却没有能比过水的。弱胜于强, 柔胜于刚, 天下人都知道这个道理, 但却很少有人能反思这一点。

2. 庄子的教育思想

庄子不但继承了老子的教育思想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其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自然无为”, 提倡顺从人的本性。庄子一生有很多作品留世, 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庄子》一书, 此书被认为是庄子本人和庄派后学所著, 集中地反映了庄子的教育思想。庄子提倡“行不言之教”。其文章往往充满哲理、恢诡谲奇。他认为, 人们应该遵循自然之道, 顺应自然规律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绝对的自由, 以求在自然中得到启示, 收获知识。[3]

三、佛教的教育思想

佛教虽然是一种宗教, 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理念, 其教育思想融合了部分儒家、道家的教育思想。如果说儒家和道家的教育思想多是关于实践方面的, 那么佛教的教育思想更多的则是体现在精神方面, 它是对儒家和道家教育思想的有益补充。

1. 众生平等

在佛的眼中一切人和事物在本质上都是不存在任何差别的, 是平等的。一草一木皆平等, 花、草与人一样都享有生存的权力, 都可以自由地享有阳光和雨露的滋润。在中国很早就有平等的观念, 佛教主张在教育中人们没有种族阶级之分, 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任何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力。在教育实践中, 佛家也提倡众生平等的思想, 意思是每一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在教育过程中要求教育者要认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受教者, 且真诚有耐心, 不随便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2. 个性化

禅宗与其他思想流派有所不同, 主张“教外别传”、“我心即佛”、“不立文字”。可以看出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是强调个性感悟, 认为个体对外物的感知具有决定作用, 注重激发人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由于“众生平等”的观念, 禅宗在教育上尊重人性, 注重个体差异, 认为即使人们有资质、性格等方面的差异, 但通过学习都可以实现自身价值。在学习的过程中, 禅宗主张引导个体自己去感悟, 通过内心去感受一切, 通过内心的求知信念去自己感悟知识, 反对常规性的灌输, 要求尊重个体发展而不强加外力影响。

3. 生活化

教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学校教育只是其众多形式中的一种。禅宗在教育过程中提倡生活化。在禅宗教育过程中常常可以看到师生共同耕种、采茶耕地的情景, 任何地点和生活实践都是禅师们点拨学生、启示世人的题材。万物都是上天的馈赠, 一切事物和人都具有佛性。佛教主张的修行, 多数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感悟人生。[4]教育亦如此, 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实践在生活中找到答案。

参考文献

[1]黄济, 郭齐家.中国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73-77.

[2]陈大超, 韩立君.儒、道教育价值观比较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1994 (5) :60-63.

[3]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122-125.

用优秀传统文化充实职校德育教育 篇11

【关键词】传统文化德育教育学生职校

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注重塑造学生心灵,努力构筑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人格品质。而传统文化中丰富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将对职校学生的道德养成和人格塑造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命题,而优秀传统文化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中国传统文化蕴涵很多极有价值的人文科学思想,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升数以亿计的社会主义高素质劳动者的道德修养,从而推进全社会共同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的构筑。

我国社会正处于重要的历史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全球化、网络化在带给我们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矛盾和问题。一些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传统文化是典型的道德文化,它在修身、求学、立志、解决心理问题方面,以及改善人际关系方面都有非常精辟的见解,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人生理想和道德修养内容。其中许多优秀成果对于克服现代社会的精神危机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许多职校学生内心的迷茫和空虚需要传统文化的精髓去填充。融传统文化于德育之中,增加德育的人文精神元素,可以极大地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二、优秀传统文化与职校德育教育的结合点

1,“修身”思想与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和责任意识的培养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自我道德修养的完善,主张人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律己修身。大学中曾提出“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职校学生而言,物质生活的丰富多彩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更加关注物质利益,而忽视了自身精神家园的建设,忽视了自身道德素养的提升。这是市场观念和价值理性后出现的一个必然价值真空。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入世和进取规则是填补这种真空的理想内容。有利于职校学生培养积极入世的精神,培养为国为家的爱国情操。

2,“和谐”理念与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

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是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是中国文化普遍追求的一种状态和境界。传统文化用“和”的理念来处理个人与他人、自然的关系。所谓“和”,是指事物对立因素的交融。它有三个层面:第一:对于个人要通过修身,追求自我内心和谐。第二:对于他人,强调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关爱。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崇尚“以宽厚处事,协和人我”的理想人格。第三,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维持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达到“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主体与客体、人与外在的世界应处于和谐一体。孔子指出:“君子和人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的思想給我们职校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协调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我们要通过这种和谐理念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和谐社会观及达到和谐人格,拥有博大的胸襟和仁爱思想,成为性格健全、富有爱心的人。

3,“自强”、“有为”精神与学生进取精神的培养

《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进取,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在这种民族精神下,构建了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奋斗的理想信念,正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些言论,突出表现了中国古代文士注重人格修养的高尚情怀,并要求一个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尤其保持特立独行的品节操守。

4,“尚群为公”思想与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培养

以群体、集体、整体为本位是中国传统文化一贯的价值取向。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就已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品质。西汉初年的政治思想家贾谊在他的《治安策》中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强调国家、民族的利益,强调一种为整体而尽忠献身的精神。“大公无私”、“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都体现了“尚群为公”整体主义精神。而且在义利关系上,孔子要求“以其道得之”,“见利思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的利益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但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只重个人利益漠视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情形;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盛行;部分人道德观淡漠,义利不分,缺乏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在职校学生中开展“为公”“义利观”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摆正个人、国家、民族的关系,加强公民意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发展、民族前途联系起来,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责任感的人。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

目前,我国职校普遍重视的是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相应技能的培训,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育,而成了纯职业训练的场所。由于对民族文化的漠视,带来了学生民族情感、社会意识、国家观念、审美情趣的淡化,导致了整体素质的下降。因此,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刻不容缓。结合当前职业教育实际,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如下:

第一、充分利用德育课堂,巧妙弘扬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德育课在德育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在德育课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巧妙结合。如《哲学与人生》中关于人际和谐的教学内容,深入介绍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让同学收集有关“人和”的名言和论著。布置学生阅读有关书目。在辩论、演讲等形式中,广泛应用传统文化来进行论述。因此。职校德育课堂在学习立志、修身、诚信等授课内容时,应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广阔内涵,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渲染中,提升思想境界。

第二、开设传统文化教育通识课程。为使传统文化代代传承和更新发展,学校应根据情况可将传统文化作为学生的必修或选修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为学生较系统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供必要的课程平台。要把过去简单的“读诵经典”提升到“国学教育”,把传统文化全面融入学校的管理、制度、文化、环境、课程中,同时充分利用我国保存下来丰富的经典文籍,尤其是一些曾被称为是“蒙学书籍”的先秦儒家典籍,《诗》《书》《礼》《易》《春秋》等等。实践证明,很多学生在被动的阅读后,却惊奇地发现:原来古代的蒙学读物,真是朗朗上口、妙趣横生、易读易记,怡情养性,使人博闻强记、知书达理、身心和谐!同时作为德育教育者,必须意识到,在浮躁的、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阅读文化典籍,使学生的心能沉静下来,对生活、对社会有所思考,面对选择做出正确的抉择。

第三、多方位挖掘学科课程的人文内涵。对学科课程,尤其是对文科课程,我们在讲授其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挖掘其中蕴涵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譬如在讲授语文课时,基于课程本身浓厚的人文特质,可以充分挖掘优秀文学作品的精神资源,并从哲学、政治、历史、人文精神、文化品格、民俗风尚、审美情趣、语言文学等进行多维度的意义建构,将中华文化的精髓贯穿其中。对于自然课程则可以通过介绍学科史等方法,强化专业的历史教育,如财政史、化学史、数学史,使学生对中国科技历史和优秀文化遗产有所了解。而要使传统文化起到深层次的教育作用,最有效的做法是“亲历”。即阅读文人志士的传记,让学生在阅读中解读并走进一个个伟大的灵魂,被他们的精神感染,从而影响自己的观念和做法。

浅析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整合 篇12

一、网络教育的优势和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利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进行辅助教学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一是为教师备课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教师可以把网络中的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及其他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先进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模拟现实中难以实现的影像等有助于学生形象化学习, 它与网络的有机链接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提高主动获取信息、自动筛选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三是资源共享。网络上的资料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查阅, 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与设备资源的共享, 它很好地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突破。四是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时空。教学活动可以由课堂扩展到课外的任何信息技术普及的地方。这种时空的超越使得“学习即生活”的最高人生境界成了终身学习的一种典范模式, 为终身学习的实现创造了物质条件。

网络教育虽然为传统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但它在实际使用中表现出来的种种不足, 不仅制约着网络教育本身的发展, 对传统教育中的那些优秀的因素也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一是学生的行为难以控制。网络上的东西可谓鱼龙混杂, 学生容易受到错误信息的影响, 如沉溺于网络, 还容易造成心理与人格障碍。二是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保证。在自由度较大的个性化网络学习中, 没有教师对学生行为的有效监督, 这种学习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控力和自觉性, 否则, 所学课程将无法保证质量。三是专业课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有限。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的整合, 要求教师不仅具备良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而且能够熟练地制作本学科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四是受学科的限制。对于音、体、美这些需要实际训练的科目来说, 上网只能拓宽他们的眼界, 实际水平的提高还要靠传统的训练和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 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二、传统教育的优势不可替代

传统教育中师生之间面对面的接触, 更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存在着潜在的情感, 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 对造就学生的坚毅人格和良好的心态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传统教学方式中, 学生在集体环境中生活, 参与多样化的集体活动, 有利于群体意识、集体主义观念、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 而且要在学会认知的同时, 形成健全的人格、文明的行为与习惯、良好的思想品德, 还要学会做事、共同生活和生存, 这都是其他的教育模式难以替代的。传统教育的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较强, 能很好地适应各种层次的教学和教学对象, 因材施教, 使每个学生都可以较完整地掌握各门学科的系统知识。

三、实现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整合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必须全面审视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两种模式各自的利弊得失, 不能简单地互相取代, 而应当彼此取长补短, 相辅相成。

1. 实现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整合的基本条件

(1) 教师应树立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教学观, 既不盲从于网络教育, 又不拘泥于传统教育, 努力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以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2) 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让教师在理解学科教学的目的、教学中的难点和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缺点的前提下, 熟悉掌握各种计算机软硬件知识, 把信息技术和专业知识充分结合起来, 运用新模式下的教学方法, 将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模式完美地相结合, 才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3) 对学生的教育进行引导。网络是新鲜的事物, 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 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 利用共享的信息与设备, 学会合作学习, 提高自学能力。

2. 实现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整合的基本方法

(1) 围绕教学目标, 准备教学材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在网络中查找、收集大量的背景材料, 汲取其精华, 经过精心选择、设计、制作、组合成为课堂中可以使用的教学材料, 让学生灵活运用、创造性地进行操作实验, 培养其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同时也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使用信息的能力。

(2) 创设教学的情境。精心创设的情境, 由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组成网络资源, 图文声像并茂, 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巩固, 而且大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这种多感官的刺激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性。创设情境的课堂才会有滋味、有趣味、有深度、有广度、有生机。

(3) 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 是指教师指导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来探究新知, 使学生在自探互研中自主创新的学习。

学生的好奇心是其参与探究活动的动机, 如何激发其好奇心, 这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首先要提出对学生有意义的有针对性的问题, 尽量缩小学生探究的范围,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网络中查找文字、图片、声音等多种效果结合的资料来解决;其次是要求学生收集数据、形成解释, 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观察、测量和实验中的数据, 以及从教师、教学材料、网络或其他途径获得相关资料, 来使学生的探究进行下去, 并在实证的基础上, 根据逻辑关系和推理, 找到事件的因果关系;最后是评价和检验结果, 学生们能通过参与对话比较各自的研究结果, 或把他们的结果与教师或教材提出的结果相比较来评价各种可能的解释, 让学生们进行交流, 找出错误的推理以及根据同一观察资料提出的不同解释, 引入新问题。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自主性强、选择面宽, 因此, 可以增强学生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有益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上一篇:硫化温度下一篇:养护维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