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外管理(通用12篇)
院外管理 篇1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的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的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 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1]。国外研究表明, 对慢性心力衰竭高危人群和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及管理可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及心功能的恶化、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2,3]。我国目前对慢性心力衰竭干预主要以大医院为中心, 以中晚期患者为主要对象, 住院费用昂贵。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规范化药物治疗和随访监测的分析, 探索院外综合管理模式对改善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及医疗费用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3月前出院和门诊就诊的104例确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所有入选患者的治疗均遵循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编写的《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4]。男64例, 女40例。患者将相关的住院资料带入门诊随访, 以保证患者得到全面、完整、连续的治疗和监测。将能够接受综合管理 (包括遵医嘱规律服用药物和定期接受随访监测) 的患者划为管理组, 其余患者划为对照组, 2组随访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1.2方法以12个月为观察周期, 管理组进行病因、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及随访监测。嘱患者合理积极的进行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原发病的控制, 规律服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及硝酸酯类等抗心力衰竭药物。
1.3随访监测每月随访1次, 监测心率、呼吸、血压、体质量、心肺状况, 对随访的患者发出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效果评价;每月为患者和家属举行一次健康教育讲座, 内容包括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病理、疾病转归、控制目标, 以期使患者树立对心力衰竭可防可控的信心, 提高依从性, 着重指导合理膳食、养成良好生活方式, 长期规律服用药物。根据随诊情况及时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危险因素, 并相应调整治疗药物, 根据心肺状况指导心脏康复训练。对照组只采用一般性内科常规管理。
2结果
随访12个月后2组患者情况的比较, 管理组LVDD、LVSD、EF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患者病死率、再住院率、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P<0.01
3讨论
在我国,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大批可能引起心力衰竭的疾病发病率的增加, 慢性心力衰竭已成为一个主要的、不断增长的社会健康问题。慢性心力衰竭不仅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影响患者和家庭的生活质量[5], 同时还加重了患者家庭和社会的医疗负担。因此对已确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来说, 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 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病率是控制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治疗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 患者除了在住院期间接受治疗及健康教育外, 还需要掌握出院后在家中进行自我护理和自我病情监控的技能。因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院外综合医疗服务管理是很有必要的, 其优点在于:通过对院外患者的病因及心力衰竭的用药指导, 可强化患者的遵医行为, 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使其得到连续、规范、个体化的药物治疗, 从而减少因用药不当所造成的心力衰竭加重, 改善患者预后, 降低发病率;通过定期的随访监测和健康教育, 将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管理从院内延伸到了院外, 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 使患者了解药物治疗和遵医服药的重要性, 有利于患者自觉调整生活方式和控制危险因素, 从自身重视心功能的进一步康复治疗, 增强康复的信心, 这些优点弥补了患者出院后护理支持不足的问题。我们通过对管理组和对照组的观察比较发现, 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管理组优于对照组 (P<0.05) , 发病率和医疗费用的降低管理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综上所述,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院外综合管理是心力衰竭治疗的有效方法, 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降低发病率, 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值得在医疗系统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4, 42 (2) :98-122.
[2]COELHO F A, MOUTINHO M A, DE MIRANDA V A, et 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etabolic syndrome and its components and heart failure in patients referred to a primary care facility[J].Alq Bras Cardiol, 2007, 89 (1) :42-51.
[3]RIZZA P, BIANCO A, PAVIA M, et al.Preventable hospitalization and access to primary health care in all area of Southern Italy[J].BMC Health Serv Res, 2007, 7 (1) :134.
[4]侯云英, 范秀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干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 22 (9) :34-36.
[5]赵立华.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随访及健康教育探讨[J].河北医药, 2008, 30 (6) :889.
院外管理 篇2
1、因患者病情需要或患者家属申请外请医师时,必须由主管医师向科主任提出外请申请科主任签字同意后,主管副院长审批同意后,到医务科办理外请邀请函,并记录备案。
2、外请医师会诊或手术后应写出书面病情记录或手术记录签字名,特殊情况下可由手术助理出手术记录或者签全名。
3、外请医师会诊费用根据《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和《山西省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规定中专家所在医院收费级别进行收费,出差费由患者承担。
4、凡未经审批、备案手续而外请医师,所发生医疗纠纷由私自邀请医师个人承担,视为非法行医,医院不承担任何责任。
猝死的院外急救及进展 篇3
猝死是指平素“健康”或病情稳定期,除暴力因素以外的非预料中的突然死亡。大多数发生在急性发病后即刻到1小时内,往往来不及救治。大多数认为是由冠状动脉痉挛所致心肌缺血、心电不稳定而致心室颤动,引起心脏骤停而酿成猝死⑴。由心脏原因引起的猝死为心脏性猝死,占80%以上,存活率低。多数人“猝死”前无明显预兆,但有表现为疲乏感、心悸、呼吸困难一旦出现抽搐、叹息样呼吸等会很快进入临床死亡期,约4~6分钟进入不可逆的生物学死亡期。发生原因:心肌梗塞占75%,第二病因是各种心肌病,其次是先天性疾病。
猝死50%以上发生在院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冠心病的发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此,重视猝死的院外急救,对于急救中心、急救站的专业人员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医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华伟教授和张澍教授牵头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得出了惊人的结论:我国每年有50余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有资料显示:45~75岁之间,男性猝死风险是女性的4~5倍,无论男女猝死的发病年龄都呈现年轻化趋势,30岁就发生猝死的比例正在增加。
1、猝死的院外急救原则及实施
目前我国城市普遍建立了急救中心、急救站,它担负市民日常危重、急症的抢救和医疗监护下的运输。当“120”呼救电话接到猝死报告后,能及时排出救护力量。
对现场猝死急救的方法基本上按国际通行的A、B、C、D程序进行。A即打开通道;B即进行人工呼吸;C即维持血液循环;D采用心脏除颤,因此,确定为猝死后应立即采用心肺复苏,即CPR。心脏除颤是心脏复苏的重要方法,也是急救中心或急救站在争取时间和抢救手段上优于一般医疗机构的条件之一,条件好的救护车内配有直流电体外心脏除颤器,当心电图证实为心室颤动或心电图无收缩图形呈直线时,均可作除颤,成人的心脏除颤首次使用200J,如无效,即以300J,反复若干次。若仍无效或患者身材高大肥胖,则可加大至360J。在多数情况下,在已经确定为猝死,来不及做心电图时,“盲目除颤”已成为常规,而且是有效的。
心脏复苏药物的应用作为辅助措施。在进行上述抢救同时,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肾上腺素是极为重要的心脏复苏药物,首次一般1~5mg,3~5分钟给一次,以后5~10分钟给一次。当心跳出现,有室性心律失常者,可用利多卡因100~500mg静滴。此外,应用5%碳酸氢钠⑵。
2 “生存链”的4个早期环节
为切实提高救治的成功率,仅仅依靠实施CPR技术及其它有关医疗救护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猝死发生的基本环境是在医院外的家庭、马路、公共场所,立即在现场实施有效的救护存在着3个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1.第一目击的反应速度,紧急救援的呼叫;2.在急救人员未到达时的“等待”时间,是挽救生命最有效、最宝贵的“黄金时间”,“第一目击者”应作初步救护;3.专业人员到達后进行更为有效的救治。
1992年由美国心脏学会(AHA)针对心脏性猝死提出了“生存链”这一现场急救的新概念,认为,猝死等垂危患者的现场无形存在着一条“链”,这条链由4个环组成,这4个环实际上由4个“早期”构成。
第1个环称为早期通路。它是指如猝死一旦发生,现场的“第一目击”具有识别猝死的基本知识,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启动救援医疗系统。
第2个环为早期心肺复苏(CPR)。它是指现场人员与此同时立即对患者实施CPR.如果现场人员缺乏CPR知识技能,专业急救人员未到达前电话技术指导,直到专业人员赶到现场使用心脏除颤仪。这将为病人的存活争得宝贵的抢救时机。
第3个环称为早期除颤。它是指除去心室颤动重建正常心律。大量科学资料证明,早期除颤将会明显提高心脏猝死的成活率。美国心脏学会(AHA)、欧洲复苏学会(ERC)均支持早期除颤的新概念⑶。在一些地方对医生、护士、急救医士乃至警察、保安人员、飞机服务人员等进行培训,并提供除颤器,复苏率会明显提高。
第4环是早期高级生命支持(ACLS)。它是指早期对生命支持给予相应的高级复苏措施,如气管插管、静脉输液、使用药物等。一般要受过专业培训才能保证发挥有效的救助效果。
在实施4个早期过程中,专家们指出,早期使用心脏除颤是“生存链”中最关键一环,早期使用心脏除颤成功率比不用除颤明显升高,每迟1分钟,复苏成功率下降7%~10%⑷。
如何使公众能够掌握这门技术?80年代后期出现的自动体外心脏除颤(AED)符合了现场人员使用的基本要求。随着AED的不断改进,即使稍加培训的“第一目击者”,如警察、消防、宾馆服务员、导游人员等都可使用自如,全球急救人员应用AED日益增长,人们相信学习使用AED比掌握CPR还容易。因此已将使用AED列为基础生命支持(BLS)的一个部分。及时有效地进行早期除颤会使复苏成功率提高2~3倍,发达国家在救护车、消防车、巡逻车以及在机场等公共场所均设置AED,在生命垂危的早期应用AED,必将使心脏猝死成活率大大提高。
急救社会化、结构网络化,抢救现场化将伴随着AED像灭火器似的出现在公共场所及医院,复苏领域内继CPR的问世普及后的突破进展,将心脏复苏成为传统CPR中的A、B、C、D的序列在改变,为D、A、B、C。我们相信,随着CPR与AED在我国的推广和普及,将能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伏军贤、何惠林主编,临床急诊医学,内科常见急危重病人救治P:87。
[2] 李宗浩,万立东,关金宝,等。院外猝死841例临床分析。中华医学杂志,1998:76:809~811
[3] Peter S. CPCR. 3rd ed. London: W B Saunders Company Ltd,1988:108~109
院外管理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6月过敏性哮喘患儿218例, 其中男129例, 女89例, 年龄3至12岁, 平均7.9±0.6岁, 病程2.3±0.9年, 所有入选的患儿符合以下条件; (1) 均符合200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订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诊断标准[5]; (2) 均为非急性发作期轻-中度过敏性哮喘; (3) 经粉尘螨皮肤点刺试验阳性 (++) 以上或血清粉尘螨的特异性IgE抗体检测 (++) 以上; (4) 用药前均经血尿常规、心脏及肝肾功能检查, 排除心、肝、肾和肺部其他疾病。按出院顺序分为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08例, 两组在年龄、性别、哮喘病情分级和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P值均>0.05) 。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是由浙江我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粉尘螨滴剂, 是标准化的舌下螨变应原制品, 该制剂分为1、2、3、4号滴剂, 剂量由少到多, 浓度由淡到浓。每日1次, 将药物滴于舌下, 含1~3分钟, 然后吞咽。第一周用1号 (总蛋白浓度为1ug/ml) , 第二周用2号 (总蛋白浓度为10ug/ml) , 第三周用3号 (总蛋白浓度为100ug/ml) , 1、2、3号每周7天的剂量依次为1、2、3、4、6、8、10滴, 第四周用4号 (总蛋白浓度为333ug/ml) , 每次1滴, 每日3次, 维持至治疗结束 (一般疗程约需2~5年) 。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案。
1.2.2 护理方法
入院后给两组患儿建立病历档案, 记录患儿姓名、联系方式、性别、年龄、家族史、哮喘病史、过敏接触史、药物治疗方案;均同样予特异性免疫治疗常规护理。出院时对照组予常规出院指导, 包括指导合理饮食、避免诱发因素、按时、按量服药、按计划复诊及病情有变及时就医等均给予口头和书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院外延续管理, 包括建立档案信息、实施跟踪管理、评价动态效果, 具体实施措施为:
(1) 建立档案信息 项目内容分成四大类:辅助检查, 包括肺通气功能、过敏原测试结果及其他实验室指标;症状体征, 包括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及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心理状态及疾病认识;遵医行为, 评价患儿生活方式、服药、饮食、自我监测、家长哮喘日记记录频度和内容。每月对档案内容及数据进行纵向对比, 提出月总结, 为患儿制订下一步的治疗和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2) 实施跟踪管理 我们在患儿出院后第1、2、3、4、6、8、10、12周电话随访, 了解患儿心理状况、有无接触过敏源及哮喘发作, 反复提醒及督促准确服药的方法, 及时了解有无药物不良反应, 并按随访档案要求逐项详细记录。跟踪管理的方式除电话随访外还包括邮递信函、组织主题活动、宝贝咨询热线、上门访视等, 旨在加强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 增加信任度, 建立融洽的合作伙伴关系, 促进患儿保持良好的遵医行为。期间病情发生异常变化者, 及时返院检查治疗, 并增加随访次数及频率;对于病情无特殊变化者, 在12周以后每月电话随访一次至疗程结束。每季度至少安排一次形式多样的“哮喘之家”活动, 包括专家科普讲座、家长防治疾病经验交流会、知识趣味竞赛等, 内容涵盖过敏性哮喘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及预防方法新进展, 其中明确长期坚持脱敏治疗的意义是各项活动的重点。
(3) 评价动态效果 评价主要结合患儿的随访档案和自行设计的问卷式调查评估表进行, 每12周大评估一次, 均在随访档案中做好记录。内容包括:①哮喘相关健康知识评估。包括哮喘的炎症本质、诱因、临床表现、护理要点、用药知识、发作先兆、监测工具、家庭急救、预防措施、治疗目标10项。满分为100分, 得分80分以上为好, 60分~80分为中, 60分以下为差。②遵医行为评估。通过邮递信函、门诊随访或上门访视等形式让患儿家长填写, 包括有无合理饮食、避免诱发因素、及时治疗原发病、是否按时、按量服药, 是否按计划复诊。均能完全按要求去做为良好, 部分按要求去做为一般, 完全不按要求去做为差。③哮喘复发评估。指导家长写哮喘日记, 记录主观症状、用药后病情的变化;指导患儿及家长按儿童哮喘控制测试 (C-ACT) [6]表进行哮喘评分, 只需简单回答7个问题即可, 把患儿及家长回答的每一题分数相加得出总分:23~27分提示哮喘控制;20~22分提示哮喘部分控制;≤19分提示哮喘未控制;每12周定期作脉冲振荡 (IOS) 肺功能检测;哮喘日记与C-ACT、肺功能检测相结合能较好地评估病情。
1.3 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对象治疗过程中收集的所有资料经SPSS10.0软件包处理, 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果
将两组患儿治疗初期与治疗一年后的哮喘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脉冲振荡 (IOS) 肺功能检测报告、儿童哮喘控制测试 (C-ACT) 结果进行比较。 (见表1、2、3、4) 。
3 讨论
根据“全球哮喘防治战略创议” (GINA) 方案须对哮喘病人进行长期系统管理[7]。本研究中的患儿均处于缓解期, 很多患儿对间歇性发作的哮喘症状能耐受, 且症状为一过性, 使患儿及家属对此病满不在乎, 或认为一段时间的不发作即是痊愈, 或担心药物不良反应自行停药, 也有少数患儿因出院后指导不当, 从而导致患儿治疗中断, 引起哮喘反复发作。家长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缺乏或者一知半解甚至错误理解, 导致患儿不能得到系统、规范的治疗, 使哮喘复发率较高。我科针对该疾病的特点, 加强了对缓解期儿童的管理, 经长期个体化、有针对性的延续管理, 从表1、2、3、4中我们看出患儿遵医行为和肺功能改善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P<0.05) 。
哮喘的教育和管理中关键是哮喘基本知识、自我病情判断和治疗三方面的内容[8] 。观察组采用院外延续管理方式使教育管理不中断, 尤其针对治疗过程中遵医行为改变的患儿, 积极沟通寻找原因予以纠正。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疗效在开始几个月是不明显的, 半年后疗效才逐渐显示出来, 因此出院后头几个月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哮喘基本知识教育和宣传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意义及安全性、有效性, 使家长和患儿充分认识到哮喘病虽然是慢性疾病, 但合理积极的治疗, 能够使症状充分缓解, 达到临床治愈, 同时说明整个治疗过程大概所需时间、方法、注意事项及可能会出现的局部或全身的不良反应, 以取得到家长的密切配合, 这样可避免刚开始数月因疗效不明显而放弃。在治疗初见成效阶段, 尤其对症状明显缓解或好转的患儿, 强调继续维持脱敏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该阶段的关键。通过定期电话随访及哮喘之家活动等形式与家长建立友好、融洽的合作伙伴关系, 通过反复多次的哮喘知识宣教, 不仅能使患儿及家长对哮喘相关知识的了解增加, 对治疗方法的掌握更准确, 更能不断强化已逐渐形成的生活习惯和遵医行为, 能够主动配合完成治疗计划, 达到长期缓解效果。实际上专家科普讲座、家长防治疾病经验交流会等活动的开展是为哮喘教育管理提供了一个患者互相交流并进行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平台, 实践证明这种反复强化的活动对提高患儿的遵医行为具有积极意义。在整个治疗周期中我们始终关注动态效果评价, 以及指导家长和患儿掌握病情自我判断的方法, 进一步加深家长和患儿对该疗法重要性及有效性的认识, 增加治疗信心。教会家长或年长儿随时随地按需进行C-ACT测试, 以及定期对随访档案和哮喘日记的记录进行纵向对比, 不仅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及早干预, 更能让家长和患儿在疾病发生变化时能够及时对自身病情作出判断, 以便在病情发作或加重时及时得到治疗, 以免贻误病情;并且动态效果评价还可以让家长和患儿通过回顾来体验身体状况的点滴进步, 对治疗效果达到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切实感受到治疗效果, 从而保持一种平和、积极的态度去主动配合完成该疗法。
近年来, 随着我们对哮喘患儿治疗方案的重视和积极推行, 许多患儿均能得到长期规范的治疗, 但控制和减少发作, 不但需要医护人员的正确指导, 更需要患儿及家长的积极配合。就对照组而言, 缺乏专业细致的系统教育和管理, 与家长和患儿没有良好的沟通, 致家长和患儿对疾病及治疗的认知度不够, 导致治疗不规范, 而且缺乏定期的追踪观察和记录、动态的效果评价, 无法及时对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某些不利因素进行控制和干预, 并且在治疗中没有反复强化有利哮喘控制的遵医行为, 使其就诊的自觉性和坚持治疗的依从性大大降低, 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引起哮喘反复发作。
儿童过敏性哮喘是一种不易根治的疾病, 实施哮喘的治疗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包括哮喘教育、环境控制、激素治疗和特异性免疫治疗等方面。从本次研究数据显示, 院外延续管理为过敏性哮喘患儿提供持续性医疗照护, 从而达到健康促进、健康维护和疾病预防的目的, 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对于改善过敏性哮喘患儿的遵医行为和其自我管理能力, 提高过敏性哮喘的控制水平和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同时该方法也扩展了护理服务的专业领域, 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 提高护理人员的成就感, 值得推广。但实施中我们也发现因专业人士变更;组织、形式、方法和内容的改变;患儿及家庭搬迁及经济原因等具体问题均会影响院外延续管理的效果, 这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陈育智.中国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调查[C].海口:第八届全国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2002:24-27.
[2]汤泰秦, 丁勇.广东省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0, 23 (12) :730-732.
[3]Halloy JL.Sublingual hyposensitization[J].Rev Med Brux, 2004, 25:A256-A258.
[4]周超, 陈良安.提高哮喘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6, 26 (7) :541-544.
[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3, 26 (3) :132-138.
[6]吴谨准.儿童哮喘的控制及其监测[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7, 22 (9) :652-654.
[7]全球哮喘防治指南 (GINA) .北京:首都哮喘防治与教育中心, 2006:14-16.
院外专家会诊制度 篇5
为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对于特殊病例可以外请专家会诊。会诊对象:
1、疑难病例。
2、三天以上未能明确诊断者。
3、治疗两周以上疗效差,患者及家属不满意者。
4、患者本人积极要求会诊者。
途径:由经治医生提出申请,填写会诊邀请单,经医务科审核同意后,将外请专家审批表送往某医院的专家,并通知来院会诊时间确定时间后,及时通知患者按约定时间来院会诊。
患者本人电话要求专家会诊者,根据来院专家情况给予及时安排会诊。
要求:外请专家会诊时,诊室内必须至少有一名本院相关专业的医生,对会诊专家的会诊意见进行记录,填写各种检查申请单,开具处方,并负责对患者进行随访。
注意:此项制度相关事宜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2号《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的各项条款。
技术准入制度
1、认真贯彻落实医疗技术准入、应用、监督、评价制度。
2、制定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建立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
3、对新开展的医疗技术建立档案资料,包括申请、审批、实施及监控情况的记录等。
4、对新开展的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费用等情况进行全程追踪管理与评价,并有相应的文字记录资料。
5、开展的每一项新技术、新项目均应有相应的技术力量、设备与设施的支持。当新技术、新项目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发生改变,可能会影响到医疗技术的安全和质量时,应当中止此项技术;按规定进行评估后,符合规定的,方可重新开展。
6、项目负责人应对新开展技术开展过程中各个关键环节进行风险预测与评估,一旦意外发生,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7、制定医疗技术科研审批制度,进行医疗技术科研,必须符合伦理道德规范,在科研过程中,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并注意保护患者安全。同时,不得向患者收取相关费用。
8、不得应用未经批准的或安全性和有效性未经临床实践证明的技术。
重大事件报告制度
1.凡遇有严重工伤、重大交通事故、大批中毒、甲类传染病等,在动员全院力量抢救病人的同时,须及时逐级向有关部门及院领导请示报告。
2.凡有重大手术,重要脏器切除、截肢等,科室应组织科内完成术前讨论,填写好《重大手术审批表》,科主任签字后上报医务科,由医务科科长审批后方可手术。对首次开展的新技术、新疗法立项后须经科内讨论,科主任批准,经院领导同意后方可进行。
3.实施手术前,必须经患者本人或家属签字同意。患者意识障碍且家属未到的紧急手术,可由2名副高职以上医师讨论决定,报至医务科或总值班,签字后方可手术。
帕金森病,院外治疗很重要 篇6
不管传闻是真是假,不可否认的是帕金森病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目前我国约有260万帕金森病患者,居世界第一,并且以每年10万新发病患者速度递增。
运动迟缓是诊断的必备条件
帕金森病患者常以震颤或颤抖(占70.5%)、肌强直或动作缓慢(占19.7%)为首发症状。其症状主要表现为静止时手、头或嘴不自主地震颤,肌肉僵直、运动缓慢以及姿势平衡障碍等,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
需要注意的是,手抖并不一定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患者也并非一定会出现手抖。甲亢、颈椎病、小脑病变、情绪变化、功能性病变都可能导致手抖。
运动迟缓则是诊断帕金森病必须具备的条件,也就是说,帕金森病患者一定会出现的症状是运动迟缓。运动迟缓再加上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姿势平衡障碍三者之一,才能得出帕金森病的诊断。
治疗需要个性化
一旦明确诊断,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需用药物控制症状。常用药物有安坦(盐酸苯海索)、金刚烷胺、多巴胺能药(如美多巴、信尼麦、息宁控释片等)、多巴胺能受体激动药(如溴隐亭、培高利特)。用药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从小剂量开始,缓慢递增,以取得较满意疗效为止。
◎治疗方案个体化,不同的病期和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不应盲目加用药物;不宜突然停药,需长期服用。
◎单用某种药物疗效不理想时,可考虑联合用药。
此外,近年来开展的外科手术治疗、细胞移植及基因治疗也是有前景的新疗法。
心理沟通很重要
除了用药,帕金森病患者的院外家庭护理十分重要,可起到巩固疗效、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效果。
家庭护理的内容包括:
◎肢体运动锻炼。即对患者进行语音语调训练,面部、手部、四肢及躯干锻炼,以及松弛呼吸肌、步态及平衡、姿势恢复锻炼等。
在锻炼时,要注意四肢各个关节进行最大限度的屈伸旋转等运动,防止肢体挛缩和僵直。尽量坚持每天步行400米以上;早期患者可选择浅水区游泳、打高尔夫球、网球、自行车等锻炼。晚期卧床者应加强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
◎饮食调养。饮食调理可使患者达到较佳身体状况,并使药物治疗事半功倍。
帕金森病患者每天进食应多种多样,包含谷类、蔬菜瓜果类、奶类或豆类、肉类等。通常每天吃300~500克的谷类食物,如米、面、杂粮等(碳水化合物通常不影响多巴胺类药物的药效);每天大约吃300克的蔬菜或瓜类,1~2只中等大小的水果,从中获得维生素、多种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经常吃适量的奶类和豆类, 每天晚上可喝1杯牛奶或酸奶,帮助身体补充钙质;限量吃肉类,由于食物蛋白质中一些氨基酸成分会影响左旋多巴药物进入脑部起作用(每天摄入大约50克的肉类,如禽肉或鱼肉)。
曾有研究报道,蚕豆(尤其是蚕豆荚)中含天然的左旋多巴胺,因此在饮食中加入蚕豆,能使患者服用药物后(如息宁)的效果更佳。研究显示,食用黑巧克力的患者体内多巴胺分泌有明显的增长,这可能是因为可可中的苯乙胺可以加快多巴胺的释放,有利于疾病的控制。
还有研究表明,水果、蔬菜、谷物、根茎、树皮、花卉、茶叶和红葡萄酒中富含类黄酮,它可以保护神经组织免遭损害。因此摄取这些食物可以相对降低帕金森病发生和恶化的风险。
需要注意,饮食中过高的脂肪会延迟多巴胺类药物的吸收,影响药效,所以最好用植物油烹调食物。通常服用药物半小时后再进餐,以便药物能更好地吸收。
◎心理沟通。由于帕金
森病长期病情发展得不到有效控制,导致部分患者出现心理问题。调查显示,帕金森病患者中约有40%~55%可出现抑郁和焦虑等情绪情感的障碍,主要表现为易疲劳、主动性降低、兴趣减退、食欲减退、睡眠障碍、自我评价降低、罪恶感、注意力降低和情绪不稳,严重时会产生自杀意念甚至自杀。
焦虑、抑郁可出现在帕金森病的任何阶段,但有2个高峰。第一个高峰在疾病的初期,第二个高峰出现在疾病的晚期。研究发现,抑郁、嗅觉减退可早于震颤等运动症状多年出现。说明抑郁不仅仅是对疾病的情绪反应,而且是帕金森病本身所固有的症状。
心理疏导是帕金森病伴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措施,帕金森病患者最好的心理医生是家人。家人的理解、支持、关心和体谅是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家人要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安排患者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工作,培养其多方面的兴趣,如看书、读报、听广播、绘画、养殖花草等。同时多参与社交活动,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当症状较重时,可在心理治疗的同时,结合药物治疗。
院外管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在2014年9月—2015年9月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40例患者,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为(65.3±3.4)岁;对照组40例患者,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61~75岁,平均年龄为(65.4±3.1)岁;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入组病人均为同一医生治疗组的病人)。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主要是针对患者在院时的情况,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具体包括了健康教育、用药、饮食控制、按时按量运动、血糖与血压监测等;以指导患者在出院后的自我管理中,能够做到有效的指标控制;另一方面,与患者的家属深入交流,将注意事项给予说明,并使其帮助患者、监督患者具体实施指导内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延伸性护理方法;通常在延伸护理中的时间多确定为6个月或半年,从而让资深护理人员开展延伸性护理工作;首先借助常规护理中的各项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与整理,对患者的生活习惯、嗜好、职业、文化层次、社交范围等进行细致的调查、分析;然后,以基本的资料来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制定出符合患者院外自我管理的具体方案,能够更好的让患者的个性差异得到针对性处理;另一方面,患者与家属、医师之间共同形成一个经常联络的网络,对患者的各种情况给予1次/周的总结,并由护理人员进行随访;另外,组织患者携带自身近2周之内的各项情况记录表,这个记录表由护理人员在制定方案时,具体制定,并在出院前交于患者;然后,护理讲座人员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更为精准的指导。另外,对患者进行情况评估后,根据具体情况,辅助以心理疏导、鼓励,重点是针对患者焦灼的“想尽快好起来”的心理加以正确引导,让患者能够平心静气的接受事实,并从心理上克服种种失落情绪造成的阻碍;对于饮食控制能力差的患者,则需要给予更为情感化的感化与说服,因为此类患者往往因为“管不住嘴”而影响到了病情的控制。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 判定方法与评估标准
首先,按照WHO提出的糖尿病人诊断标准进行糖尿病类型划分标准,该组研究中属于2型糖尿病;其次,该研究中以出院后半年为期进行疗效评价;按照分值进行例数统计,具体是每一项内容记2分,总共12分,达标记2分,不达标0分,每一个病人按总得分0~4分评为无效,5~8分为有效,9~12分为显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7.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依从性达标情况、血糖达标情况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2 两组患者用药、饮食、运动情况以及血糖达标情况比较
3 讨论
在该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主要是针对患者院外的自我管理基本情况的分析,实施电话针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问询;并涉及到身体感觉、平时的运动量等等,然后根据情况进行叮嘱、说明注意事项;而观察组则采用延伸性护理方法,主要是在护理的项目中,主要是针对依从性达标情况、血糖达标情况进行比较,其中的项目包括用药、饮食、运动、血糖与血压监测、复诊、空腹血糖达标、餐后2 h血糖达标等;与对照组相比,更具备体系,实施的方案有理有据,精细化程度更深。在延伸性护理理念中,“以人为本”是核心;作为人性化护理工作中的一种模式
通过上面的分析发现,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要增加延伸性护理,包括护理人员对此类院外自我管理中的可能性风险的评估与判断,尤其是此病临床表现等,加以明确说明,以使患者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提早到医院进行检查与治疗,有助于患者生命的保存。其中到医院复查是关键,因为患者在自我管理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因为自身的感性因素,而认为自身情况已经好转,不需要在进行继续性的自我控制;而向往回归正常生活,从而在这种错误感觉的引导下,造成管理成效的下降。所以,复诊可以让患者更好聆听到医生的意见,更好与护理人员配合,将自身带向有利于病情控制的方向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糖尿病患者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需要增延伸性护理、情绪调控、血糖控制,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差异制定与患者需求相关的个性化“生命食谱、个性化护理方案”,构建起以患者为中心的由医生、护理人员、患者、家属等组成的治愈体系,从医院做好出院前的指导,然后,在院外的患者自我管理中,使患者自身、家属能够针对延伸性护理的要求,帮助患者渡过难关,增加生命健康的预防性
综上所述,针对糖尿病患者院外自我管理,应用延伸性护理方法比常规护理方法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状况,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等。因此,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蔡敏,孙玉玲,唐莉莉.PDCA循环结合PIO形式在糖尿病护理门诊随访管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2015,23(12):35-37.
[2]陆晔,谢雯俊,刘彦.糖尿病联络护士在非糖尿病病区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19):3-5.
[3]徐勤容,陈育群,吴丽琴.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提高专科护理质量的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27-29.
[4]徐灵莉,邓本敏,唐玲,等.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疗效[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4):351-354.
[5]徐灵莉,邓本敏,唐玲,等.护理风险管理在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效果观察[J].重庆医学,2012,41(36):3833-3834,3836.
[6]姚智萍.品管圈活动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效果的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1,10(4):347-348.
[7]李德霞,赵淑坤,吕英华,等.糖尿病护理团队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1):974-976.
院外管理 篇8
关键词:护理干预,糖尿病,胰岛素泵,自我管理能力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1]。既往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都是在口服药物失效或者出现并发时才考虑使用胰岛素, 近年来强化血糖控制观念提出以后, 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使用胰岛素泵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2]胰岛素泵又称人工胰岛, 是由电池提供能量、微电脑控制的机械装置, 可将外源性胰岛素根据要求模拟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按时、定量、精确地泵入人体达到血糖的理想控制[3]。但胰岛素泵使用方法不当, 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并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导致严重后果。我科自2010年成立胰岛素泵护理小组, 对24例出院后仍然携带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本科住院确诊为糖尿病的134例患者进行筛选, 入选标准;根据指南[4]的建议入选者均需要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 但是存在不宜长期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的因素之一即排除。最后满足要求且患者自愿选择长期携带胰岛素泵治疗的患24例, 男18例, 女6例, 年龄21~53岁, 平均43岁, 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9例, 2型糖尿病患者15例。
1.2 分组方法
将24例患者按出院顺序分为两组, 每组12例。单号为干预组, 男10例, 女2例, 年龄21~52岁。双号组为对照组, 男8例, 女4例, 年龄22~5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病情严重性、糖尿病类型构成等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3 成立胰岛素泵护理小组
选择3年以上工作经历、专科知识扎实、交流技巧娴熟、语言表达能力强, 责任心强并自愿加入小组的护士6名, 组成胰岛素泵护理小组。根据指南[4]内容中的胰岛素泵治疗规范对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 使得参与护士熟练掌握血糖控制目标, 胰岛素泵剂量的设定及调整, 血糖监测方法, 胰岛素泵的操作、维护和管理, 通过随机抽查确认均达到了患者离院后与发生指南中涉及的问题后可以通过电话沟通达到完全解决或者初步解决的的熟悉状态。
1.4 建立健康档案
由主管护士和小组护士于出院前共同为给患者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 认真讲解、演示胰岛素泵的操作方法, 数值设置、携泵注意事项, 仪器保养和配带, 报警标识的识别和处置等, 发放泵使用手册、出院指导卡。由小组护士为患者填写一份电子健康档案, 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联系方式、家庭住址, 主管医生, 联系护士, 泵内配置的药物及基础量和三餐前大剂量数值, 下次更换管道及泵内药物时间, 血糖监测记录, 随访时间、内容及相应的指导措施。
1.5 干预时间
固定干预时间与随时咨询相结合。出院前1周由主管护士教会患者自我血糖监测及记录方法, 胰岛素泵操作方法和各种报警识别和处置方法。出院后第1个月每周2次电话随访;第2个月每周1次电话随访;第3个月每2周1次电话随访;每月1次家庭访视。每位患者固定小组护士负责, 有异常情况可随时联系小组护士。
1.6 干预方式
联合社区保健医生, 采取多种干预方式, 定期家庭走访。由小组护士以电话沟通为主联系患者和社区保健医生, 了解患者近期饮食、血糖监测情况, 并记录于患者健康档案。结合短信、信函等方式告知患者胰岛素泵报警识别、处置等内容;要求患者定期到医院抽血复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每月在泵内药物更换时间前后1周进行一次家庭走访, 了解患者泵的使用情况, 提供胰岛素泵操作的护理演示, 宣讲胰岛素治疗的意义, 检查泵的功能状况, 完成换药换管道护理, 检查穿刺处皮肤状况。纠正患者自我护理存在的不足。
1.7 干预内容
了解患者出院后血糖控制情况, 饮食、体质量、运动、心理状况, 正确使用胰岛素泵的方法和穿刺处皮肤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定期复查情况;了解家属对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泵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患者支持程度;带泵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次数及应急处理办法;每次干预都应评估上次效果, 记录本次干预内容, 分析患者现存问题及解决办法, 并详细记录于其健康档案中。
1.8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采取电话、走访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干预效果进行调查和总结评价。评价标准:胰岛素泵操作掌握情况的比较, 包括胰岛素泵安装、导管排气、配带方法等8个项目;患者自我管理情况比较, 包括每日监测并记录血糖、定期门诊复查等8个项目。
1.9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和表2。
3 讨论
3.1 表1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表明护理干预显著的增强了患者胰岛素泵使用的熟悉程度。
而患者充分的了解胰岛素泵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可以有效的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以及减少设备故障导致的不良后果。
3.2 表2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表明护理干预明显提高了患者规范治疗的依从性。
直接影响了出院后患者对饮食量的控制程度, 增强了患者主动参与控制血糖的意识, 提高了患者规范治疗定期复查的遵医行为概率, 强化了出院患者对持续治疗和外出注意事项的认知, 使得低血糖发生概率显著下降, 血糖水平得到有效的控制。
3.3 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
通过医护人员与患者经常电话随访、定期复查和家庭访视等丰富灵活的干预方式, 促进了患者更好地进行自我护理, 促进了患者的健康行为, 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充分调动了患者主动参与治疗的积极性, 提高患者主动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护理的能力。
3.4 为患者终身使用胰岛素泵有供了有效地保障。
胰岛素泵作为目前全世界治疗糖尿病最新、最科学方法[3], 其模拟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来控制高血糖的模式, 也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通过专业护士长期、定期的有效沟通和随访指导, 有效地保证了患者出院后持续使用胰岛素泵正确方法, 有效地处理各种故障的自我护理能力, 并且普及了糖尿病及并发症防治的常识, 明显地减少了低血糖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对保障医疗安全, 保持血糖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5]。
参考文献
[1]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Diabetes Atlas (third ed) [R].2007.
[2]李占萍, 徐兰蕙, 金秋, 等.胰岛素泵在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J].护理研究, 2008, 23 (18) 1676-1677.
[3]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联合制定.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 (2009) [J].药品评价, 2010, 3 (1) :4-10.
[4]胡仁明, 赵永桔, 宋杯车, 等.内分泌代谢症病临床新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539.
院外意外分娩的院前急救 篇9
临床资料
院外分娩产妇35例, 其中初产妇6例, 早产3例, 经产妇26例;其中低体重儿7例, 臀位1例, 双胞胎2例, 足月儿20例, 巨大儿5例。急救车到达现场时胎儿未娩出10例, 胎儿部分娩出1例, 胎盘尚未娩出8例。在现场由助产士和医生协助娩出胎儿、断脐、新生儿初步处理和保暖、娩出胎盘, 给予产妇监测血压、检查会阴及子宫收缩情况、静脉输液、止血、新生儿复苏, 在转运过程中严密观察母婴生命体征、治疗、出血、保暖情况。
出车前准备
物品准备:除常用的急救物品以外, 另准备一次性产包、胎心监护仪、缝合线、新生儿吸痰管、新生儿窒息复苏包、新生儿棉被、热水袋, 保温袋, 宫颈填塞纱布、宫颈探查包、各种型号的静脉留置针以及孕婴必需用品等, 准备前必须检查有效期, 以备随时使用。同时准备好各种病情告知相关的资料。
药品准备:急救车上常准备的急救药品外, 另准备706代血浆、维生素K1、缩宫素注射液、硫酸镁注射液、1%~2%普鲁卡因、利多卡因注射液等药品。
出诊人员准备:我院“120”出诊任务有急诊科医护人员负责。妇产科相关的出诊有妇产科负责, 一般每日有二线班医、助、护理人员随时待命, 一旦有出诊1~3 min内到位出车。
救护车准备:救护车驾驶员驾驶技术熟练, 救护车定时做好保养, 随时备齐车内抢救药物品, 检查好抢救设备性能完好, 保障出车途中不出故障, 熟练掌握本区域内的路线, 以尽快到达目的地。
现场处理与急救
急救车到达现场后, 医务人员携带急救药物品和无菌物品, 严肃、冷静的态度下车, 对母婴进行有必要的处理和抢救。
一般处理:现场如果条件允许, 把孕产妇安置在整洁、舒适、光线好的床上, 如条件不具备, 把孕产妇安置在急救车上, 助产士协助产科医师立即进行体格检查, 做好接生准备。打开一次性产包和无菌包时必须按无菌原则进行, 避免不必要的污染, 注意自我防护, 并在产科医师的指导下为孕产妇实施接生、断脐、清理呼吸道、娩出胎盘等一系列处理措施, 同时产科医生为孕产妇实施心理干预并测量生命体征, 助产士随时给医师汇报孕产妇和新生儿情况[2]。孕产妇和新生儿初步处理完后, 注意倾听医师的医嘱, 观察孕产妇和新生儿情况。
现场抢救:到达现场时, 胎儿已娩出者, 产科医师立即对新生儿进行体格检查, 询问胎龄, 给予出生评分, 如apgar评分7~10分以内可以判断新生儿基本正常。如果新生儿哭声微弱、全身皮肤青紫或苍白、肌张力差、口腔内有分泌物, 存在窒息时, 立即给予清理呼吸道, 保持呼吸道通畅, 低流量氧气吸入, 注意保暖, 并且观察新生儿一切情况。如果胎龄<37周或体重<2 000 g的早产儿, 更加注意呼吸和保暖措施。如新生儿出生评分<7分, 并出现呼吸不规则或暂停情况, 立即按照ABCDE复苏步骤进行抢救[3]。如孕产妇子宫收缩欠佳, 出血较多, 血压<100/60 mm Hg, 脉搏细弱, 流大汗, 心慌胸闷等症状出现, 遵医嘱给予肌注或宫底注射缩宫素注射液20 U, 给与低流量氧气吸入, 建立静脉通路, 并给与止血、扩容、升压等药物, 持续监测血压、宫缩、出血、面色、脉搏等情况。
转运:医务人员到达现场时, 胎儿已娩出, 孕产妇生命体征稳定, 新生儿出生评分>7分, 无大出血, 可以不必等胎盘娩出, 立即转运至医院处理。如有以下情况之一者, 一是产妇子宫收缩不好出血多, 新生儿apgar评分<7分者, 应立即在现场进行必要的抢救措施, 病情较稳定后再进行转运, 并且在转运前向其孕产妇家属告知, 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 让家属在告知书上签字同意后在转运。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严密观察孕产妇和新生儿生命体征, 用药和吸氧, 妥善管理各种管道, 保证通畅。在途中和医院相关部门联系, 简介母婴情况, 做好接应准备。到达医院后把孕产妇和新生儿安置在需要的科室, 详细交代院外母婴病情、处理、抢救、用药及护理措施, 以保证患者治疗和护理的连续性。
救护车和用后物品的处理:母婴妥善安置完后, 助产士应将救护车担架、地面进行消毒处理, 使用过的一次性物品按感染性患者使用物品处理要求进行处理, 使用过的无菌器械装入黄色垃圾袋, 注明用途。
记录:出诊任务完成后, 助产士做好抢救记录, 出诊护理记录, 医生填写出诊病历, 记录口头遗嘱, 补齐院外使用的抢救药物品, 使之处于完好的备用状态, 并与现场抢救填写的病危通知书等文书一起保留存档。
小结
意外分娩时, 母婴应及早接受急救护理, 早期作出病情判断, 为院内抢救提供宝贵时间。基层孕产妇平均年龄较小, 文化水平较低, 孕产妇待产分娩率较低, 主要是初产妇缺乏经验, 未能按时做产前检查或无法辨认临产征兆, 急产等常导致院外意外分娩, 一旦发生院外分娩, 医务人员必须争分夺秒的进行抢救处理, 出诊医务人员必须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扎实的理论基础,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更应有工作责任心, 出车前必须再次检查所需物品, 避免在现场出错。必须在最短时间内问清出诊点、接车点、患者当时情况等。急救现场医护人员特别注意“三查七对”和无菌操作, 自我防护措施, 对其患者家属解释好病情和可能出现的情况, 认真观察母婴情况, 既要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 做好各种告知书和病情记录, 避免医疗纠纷。
摘要:意外分娩时, 母婴应及早接受急救护理, 早期作出病情判断, 为院内抢救提供宝贵时间。院前急救是整个抢救过程的开始部分, 对抢救的成功起到重要的作用。医务人员应该掌握急救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认真观察母婴情况, 有利于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 减少病残率和促进母婴健康。
关键词:院外分娩,准备,院前急救,护理
参考文献
[1]刘旭梅.医院外分娩母婴的急救与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 2011, (4) :2188-2189.
[2]柳荣华.浅谈院前急救的重要性[J].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 (48) .
急性心肌梗死院外治疗 篇10
关键词:心肌梗死,治疗,院外
急性心肌梗死 (AMI) 静脉溶栓治疗的最佳时机是在症状出现后1~2 h之内, 然而这一宝贵时机却由于各种原因而错过。为提高早期溶栓率, 使更多的AMI患者得到及时溶栓治疗, 本文结合我院溶栓实际探讨基层院前溶栓的可行性。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符合溶栓标准 (1996年) 者62例, 其中院前溶栓8例, 急诊室溶栓17例, CCU溶栓37例。男45例, 女17例, 年龄36~76 (平均59) 岁;梗死部位:广泛前壁7例, 前壁41例, 下壁9例, 下壁加右室3例, 前间壁加侧壁2例。发病到开始溶栓时间1.5~9 h, 其中院前组 (4.0±2.5) h, 急诊组 (4.5±2.6) h, CCU组 (5.6±3.4) h, 各组间性别、年龄及梗死部位无显著性差异。
1.2 治疗方法
符合入选条件, 无禁忌证, 立即嚼服阿司匹林300 mg, 以后每日口服150 mg, 5周后减至75 mg, 长期服用。天普洛欣 (高纯度注射用尿激酶) 150万u加生理盐水100 ml, 30 min静脉滴注。滴注结束后6 h, 皮下注射肝素钙7 500 IU, 以后每12 h皮下注射7 500 IU, 试管法凝血时间监测, 定时查心肌酶谱。滴注结束后, 静脉滴注硝酸甘油 (15~40 μg/min) 和含镁极化液 (10%葡萄糖500 ml加普通胰岛素8 u加10%氯化钾15 ml加25%硫酸镁10 ml加维生素C 2.0 g) ;无禁忌证患者服β-受体阻滞剂 (倍他乐克12.5~25 mg, 每天2次) , 高血压或心功能不全者服开搏通6.25~25 mg, 每天3次, 或依那普利2.5~5 mg, 每天3次。
2结果
根据天普洛欣溶栓临床再通标准, 院前溶栓组再通率为87.5%, 急诊溶栓组为76.47%, CCU溶栓组为70.27%;再通患者46例, 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2.6%, 各组间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本组患者均未出现恶性心律失常 (心室颤动、心室扑动) 及死亡, 未出现皮肤粘膜及消化系统明显出血现象。第3~5周复查心脏B超, 再通后的患者左心室重构发生率低, 心功能测定良好。随访6个月, 心脏事件发生率, 再通组10.87% (5/46) , 未通组43.75% (7/16) 。未通组患者多为梗死6~9 h开始溶栓, 年龄>65岁, 伴2型糖尿病者。
3讨论
AMI溶栓疗效具有时间依赖性, 即发病距溶栓开始时间越短, 梗死相关血管越易再灌注, 使更多的心肌受到保护, 心功能也可获改善。王铁等 (1996年) 报道AMI溶栓成功者[1], 存活心肌明显高于未成功者。而溶栓成功的关键在于梗死早期及时溶栓, 开展院前溶栓可以减少患者来院至溶栓治疗开始的多个中间环节, 是给AMI患者开辟的“绿色通道”。本组病例显示院前溶栓组开始溶栓时间明显提前, 院前溶栓组较急诊组提前30~50 min, 较CCU组提前60~80 min;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率提高;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心脏事件发生率, 再通组明显低于未通组, 而院前溶栓组8例患者中7例再通者均未发生心脏事件, 心功能测定良好。
溶栓开始即应用含镁极化液, 既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 又不影响再通标准的判断[2]。研究证明, 在AMI患者发病早期约30%患者血镁降低, 而并发重症室性心律失常者血镁降低更明显, 提示低镁是AMI早期心电不稳定的因素之一。镁盐不抑制传导系统的功能及心肌收缩力, 因此AMI并发心力衰竭或传导阻滞时仍可应用。镁盐静脉滴注后患者无不良反应, 并可有效地防治溶栓再灌注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 对开展院前溶栓更有益。
随着院前医疗急救体系的逐步完善及全民卫生保健意识的提高, 对AMI的院前诊治将起到推动作用。特别是各种先进检测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如心肌特异肌钙蛋白T (cTnT) 及肌钙蛋白I (cTnI) , 可使AMI患者早期诊断更及时, 更准确。
参考文献
[1]王铁, 崔亮, 张金谷, 等.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后存活心肌判断的研究.中华核医学杂志, 1996, 16:5-7.
院外管理 篇11
积极心理学院外急救培训应用1引言
对院外急救而言,“时间就是生命”。为在更短的时间内救助紧急情况的患者,在社区开展有效的院外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逐渐受到广泛重视。
院外急救,是指现场工作人员因意外伤害和突发性疾病,在未获得医疗救助之前,为防止病情恶化而对患者采取的一系列急救措施,以维持、抢救伤病员的生命、改善病情,减轻病员痛苦,尽可能防止并发症和后遗症。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如能在发病4分钟的“黄金时间”内得到及时施救,则可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因此,全民普及并掌握必要的急救技能尤为重要。2013年5月至10月,温岭市红十字会联合温岭市卫生局在全市范围内针对乡村医生、公交司机、教师、企业职工、青年志愿者、在校学生等人群开展了心肺复苏和创伤包扎为主的救护理论、技能培训,将温岭的院前救护意识、参与意识和救护水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2培训情况及培训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通过了历时六个月的公民院外急救知识的普及培训,有2027人获得了由温岭市红十字会颁发的救护员证书,另有1348人了解并掌握了一定的救护知识及技能,使急救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本次培训中在问及青年志愿者、企业职工是否愿意学习急救知识时,100%的人员认为非常有必要学习。其余岗位工作人员有84.7%认为开展急救知识相关培训很有必要,可使居民在遇到意外伤害时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但也有15.3%的人认为:救护是医护人员的事,离我们很远,学习这个没有必要;即使学习了也担心在施救时反遭到冤枉,到了关键时刻也不一定敢出手相救。极少一部分人员,由于文化水平较低,不能很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感到枯燥乏味,学习热情不高。
针对现状,组织者及救护师引入了积极心理学理论,推动了培训的进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运用积极心理学普及推广救护知识
3.1积极心理学概述
3.1.1积极心理学的定义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以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为研究核心,致力于使个体和社会走向繁荣的科学研究。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建议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作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而获得幸福。可以说,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创造快乐、幸福,获得人生积极意义的心理学科学。
3.1.2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指积极心理学要以研究人的幸福为中心。“三个基本点”是:(1)积极情绪:包括个体对过去感到满意、对现在感到快乐、对未来充满希望。(2)积极人格特质:爱和胜任的能力、工作的能力、人际交往技巧、勇气、同情心、好奇心、自知力、自我控制和智慧。(3)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应从只重视对个体缺陷的弥补、伤害的修复转移到加大对人类自身存在的诸多正向品质的研究和培养是积极心理学思想的核心所在。
3.2积极心理学在救护培训中的应用
3.2.1提高救护师群体的使命感
培训选派的救护师都是各医疗单位精挑细选,有高度责任心且通过国家或省红十字会统一培训、技能熟练的医护人员。起初,大家本着严谨教学的态度,认为只要按照授课大纲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培训就可以了。通过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救护师们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责任不单纯是教学,而是要同时将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公民的道德感贯穿始终,既要明确自己肩负的重担,也要不断挖掘个人身上迫切为公众服务、奉献的潜质,使救护师团队更富有生命力和战斗力。
3.2.2培养参训人员的优秀品质,提高培训效果
针对部分学员学习目的不明确、认识程度不高,态度不积极的状态,授课时不急于进入主题,先通过案例引入:美国威斯康星州10岁的麦迪逊,在妈妈昏倒后,拨打急救电话的同时,给妈妈实施了心肺复苏,并进行人工呼吸,重击妈妈心脏部位,4分钟后,妈妈醒了过来……听到这里,不少学员注意力集中起来,甚至第一次感受到:救护就在我们身边,急救知识普及、技能掌握非常必要。有效地激发了内心爱的能力、主动学习的能力、勇于面对的能力。接着又播放了一段洪水吞噬生命和对溺水者施救手法不当,造成死亡的视频,并和学员交流观后感,让学员通过实际案例进一步了解急救的重要性,急救时间的关键性和救护手法的严谨性。通过调动积极心理因素,普遍提高了学员学习理论知识及操作手法的积极性,仔细讨论心肺复苏、创伤包扎分解动作,主动参与模拟心肺复苏练习。
对于那些心存顾虑,担心施救后反遭到冤枉的学员,救护师也通过讲解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大妈”“最美保安”的感人事迹,弘扬社会正能量,调动学员的公民美德、社会使命感、责任感、利他主义、宽容的品质,减低或消除学员的顾虑心理,让他们能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学习中。
救护知识的普及和技能培训势在必行,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挽救每一条“命悬一线”的生命,在将来的救护培训工作中,我们还要不断摸索、不断进取,不仅要把积极心理学理论更好地应用于救护培训工作中,还要勇于创新、挖掘资源,利用更多的心理学知识,从主观层面、个人层面、群体层面,全方位提高救护师和学员的综合素质。
救护培训工作也离不开社会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稳步发展的师资队伍 。只有全社会共同关注、重视急救培训工作,才能使此项工作更加有意义,更加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任俊.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第一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7-9.
\[2\]钟暗华.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及发展趋势.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學社会科学版),2010,36(5):135-137.
\[3\]金芳.积极心理学的应用研究进展与走向.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28(4):39-41.
冠心病院外护理体会 篇12
1 冠心病现状
近年来, 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增多, 据统计, 我国男性冠心病发病率较以往增加26.1%, 女性增加19.0%, 预计到2020年, 冠心病死亡人数占全球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将提高50.0%, 高达2 500万人/年, 因此冠心病成为大家不容小视的一种疾病。冠心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吃得越来越多, 动得越来越少, 精神压力日益变大, 吸烟、酗酒成为生活常态, 以至于血压升高, 血脂、血糖不正常, 特别是给心脏供血的三条主要血流通路———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均被伤害, 供应能量的血管被堵, 心脏便出现问题。除了遗传等自身不可控元素外, 冠心病的其他原因都是可以预防的, 这才是远离冠心病的根本。戒烟、减肥, 多参加体力活动和锻炼, 平衡膳食, 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 降低血压, 控制血脂。一方面, 现在“小胖墩”越来越多;另一方面, “30岁的年龄, 60岁的心”也并非个别情况。长此以往, 这两种人群都会成为冠心病的强大后备军。
2 院外护理
有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过研究, 旨在研究院外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及预后的作用, 经研究得出结论, 院外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 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将2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 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常规护理, 观察组开展院外综合护理, 包括出院后发放服药备忘卡, 定期做电话回访, 并对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宣教等措施。比较2组随访1年期间的服药日比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服药日比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心肌梗死发生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明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 院外护理干预十分重要。
3 心理护理
冠心病患者大多存在焦虑、抑郁、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 心理因素与身体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 形成恶性循环。因此除药物治疗外, 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 减轻心理负担,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也同样能够对患者的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护士以及患者家属需要多注意倾听患者的想法, 及时发现焦虑、紧张恐惧等异常心理, 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满足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 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障碍, 从而使其在心灵上得到安慰, 感情上能够满足。医院方面在患者出院后, 应多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尤其是应告知老年患者, 冠心病发作的危险因素是不良情绪。通过一些指导来使患者掌握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 以各种手段来调节心理平衡, 做到心胸豁达开朗, 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情绪。患者自己在家首先要保持心情舒畅, 多进行有意义的交谈和活动, 多读书看报, 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 遇到事情冷静, 减轻思想负担, 同家人一起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以最佳的心态来防止冠心病的复发。
4 健康指导
患者出院后, 在饮食、运动等方面做一些合理的调整, 尽量戒烟、戒酒,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逐渐适应低盐饮食, 毕竟食盐的摄入量多少能够直接影响血压的高低。患者应多食用维生素含量高、蛋白高、容易消化的食物, 少食多餐, 辛辣刺激性食物尽量少吃或者不吃, 如果出现便秘可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多做一些腹部按摩, 以促进消化和排便, 避免排便用力增加心脏负担或诱发心律失常。此外, 老年人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小区的环境, 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 例如散步、练习太极拳、在小区体育器械上最一些合适的运动等。日常外出时最好有家人陪伴, 如单独出行, 应随身携带疾病卡及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片、救心丸等。目前对于老年冠心病治疗的广告随处可见, 且常常夸大治疗效果, 老年人非常容易被误导, 应指导患者不要盲目相信这些广告, 以免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
通过上述手段, 我们提供了科学有效的院外护理, 护士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指导, 既改善了医患关系, 是患者及其家属掌握了家庭护理的内容, 充分发挥了家属的主观能动作用, 又提高了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 提高了自我护理和防范意识, 提高了生活质量, 减少了多次住院的几率, 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对促进院外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院外管理】推荐阅读:
院外指导10-20
院外治疗08-15
PICC院外维护07-21
院外健康指导论文05-13
院外延续性护理06-22
院外专家会诊制度07-04
急性心肌梗死院外治疗11-25
医院院外行风监督员座谈会满意度评价调查汇总及改进措施08-31
5S管理标语6S管理标语7S管理标语09-21
德育管理内涵管理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