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原则

2024-08-06

沟通原则(精选10篇)

沟通原则 篇1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学活动最基本的一种人际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智能的培养以及身心和个性的全面发展都大有裨益。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则有赖于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

师生沟通不仅仅是促进教育产生效能的重要手段, 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教育家布贝尔认为, “教育的全部意蕴都包含在师生关系中, 教育过程甚至可以看作是师生关系形成和建立的动态过程。”因为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并不是单纯传授文化知识, 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应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教会学生如何与人相处, 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学校教育中, 师生之间的沟通是学生获得人际交往技能和建立价值观念体系的基础。

一、师生有效沟通的原则

1. 敞露心扉, 接纳学生

教师不要求学生先改正错误变得完美, 然后才接受他, 而是始终无条件地相信学生自己有向好的方面去无限发展的可能性, 试着接纳较完整的品质。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咨询专家高顿认为, “接受他人是培育良好关系的重要因素。”接受令学生深思, 敞露自己的情感, 不接受则使学生焦虑不安, 导致反抗致使交流滞塞、终止。师生间之所以会出现交流不畅正是因为教师通常训斥、命令、探询等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不对的、不应该的。

2. 以礼相待, 尊重学生

我们也许会觉得很难做到这一点, 那么至少应记住:在处理问题、批评学生时就事论事, 不要指责、诋毁学生的品性与人格。其实, 这就是对学生人格的重视和尊重。

3. 适时换位, 理解学生

在与学生的沟通中, 教师应积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感受、信念和态度并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学生, 让他们感受到理解和尊重, 从而发自内心的产生温暖感和舒畅的满足感。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强调自己的观点, 忽视学生的感受, 就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学生就会疏远你、拒绝你, 甚至讨厌你。学生平时最感苦恼的就是不被人理解, 尤其是不被自己的师长理解。所以教师要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 了解学生的心情找出与学生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 让学生感到教师是理解自己的。学生接受了你, 沟通才能有效地继续。

二、师生有效沟通的技巧

1. 因势利导, 讲究语言艺术

语言是师生沟通中运用最多的工具。在师生沟通中, 教师应注意语言简洁、语意明确、表达清楚, 以免学生会形成误会或冲突。我们应以学生现有的理解能力为基础, 不要超越其认知和语意了解的程度, 应注意适当的语音和声调。这些可以基本保证师生双方获得并了解来自对方的信息, 而且是沟通得以顺畅有效的关键。除此以外, 教师还应注意语言的艺术性, 多使用接纳性的语言, 即鼓励和启示性的用语, 多使用学生们经常使用的词汇, 尽可能避免使用批评或责备的语气。

小学生普遍存在较强的自尊心, 情绪波动大, 感情脆弱, 心理发育不成熟。做错了事, 教师直言训斥, 当众指责, 会使其感到自尊心受伤产生抵触心理。因此, 教师的语言应讲求艺术性:幽默、诙谐、含蓄、委婉。

教师使用语言艺术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的降低对学生的伤害, 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建议或意见, 使师生沟通更有效。无论是幽默、诙谐、还是反语、暗示都必须谨记师生沟通的原则, 决不可以让以上这些语言艺术变质为对学生的挖苦、讽刺、指桑骂槐。教师运用语言艺术进行教育还必须根据不同的对象, 因时、因境采用灵活的方式。如对自尊心强、有逆反心理、脾气暴躁、感情易冲动的学生, 宜采用平等商讨的语言;对善于独立思考、自我意识强、感受力较强的学生, 宜采用暗示、旁敲侧击或警句格言的点拨式语言;对性格内向、孤僻、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则要用有层次、有步骤的逐渐深入学生心灵的渐进式语言等等。

2. 深入关注, 聆听心灵呼声

积极聆听不仅要仔细聆听学生的感受, 还要对学生的情感做出反应。在通常的做法中, 教师往往没有正视学生的感受和需要, 而只是径自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不合时宜的批评、命令、甚至于肯定和安抚都使学生觉得自己是不对的、不应该的。他们感到自己不被理解, 感到沮丧和受挫, 于是他们渐渐失去了诉说的欲望, 致使沟通阻塞甚至终止。而积极聆听则可使沟通保持顺畅, 当教师积极聆听学生表达的情感时, 学生感到教师是理解自己、尊重自己的。于是, 他们愿意进一步地诉说自己的问题和苦恼, 从而触及更深的问题, 找出真正困扰自己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当教师使用积极聆听而不是指挥命令时, 学生会觉得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 也会积极调动自己的潜能主动解决问题。在师生沟通这个过程中, 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能力得到增强。积极聆听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沟通技巧, 它促使师生关系进入良性循环。教师接受、信任学生, 并相信他们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生信任教师, 觉得教师是理解、尊重自己的。

3. 灵活处理, 善用书面交流

口头的沟通迅速、快捷、易互动和反馈, 但有时也会不太管用。例如, 师生双方的情绪都很愤怒、冲动时, 口头交流往往会引发一场恶性的争辩。这时, 教师们可以考虑采用书面形式来与学生沟通, 书面交流可以很好地避免师生双方面对面的争吵和战争, 使双方都能比较冷静地看待问题, 而且也有一定的时间来思考问题。由于文字具有可长久保存的性质, 所以书面形式的交流往往会取得比较持久的效果。

书面交流还有一个非常显著的优点, 即通过书面形式能使一些性格比较内向或口头表达能力不是太好的学生能和教师做比较深入的沟通与交流, 学生也可以通过书面形式向教师诉说一些比较隐秘或深藏的心情和苦恼。

4. 有感而发, 满怀真情赞美

我们都知道要赞美学生, 关键是如何赞美, 怎么样的赞美才会发挥效用?太笼统、太空泛的赞美, 例如, “你是个好学生”、“这篇作文很好”、“你有进步了”等等也许并不能起到教师想象中的促进作用。赞美需要有针对性, 具体而明确, 并且有创意。例如, 评价一篇文章, 教师仅仅说很好, 到底好在什么地方学生并不知道。如果教师能明确到告诉学生:“对话精炼活泼, 情节俘获人心, 整个结构和过程都经过了谨慎的考虑和设计。”那么, 学生会知道自己的长处, 而且也会觉得教师确实是认真地看了自己的文章, 而不是随意地敷衍自己。他会觉得教师喜欢读自己的文章, 自己受到了很高的肯定, 这会鼓励他继续努力, 在学习至少是作文方面精益求精, 继续发挥自己的长处不断地改进薄弱之处。

要赞美学生,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是很重要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教师如果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予以肯定, 则原本一个小小的长处可以得到加倍的发展, 并且带动学生其它方面的发展。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能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期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关怀。尤其是处于弱势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肯定和支持, 对于他们而言教师的鼓励往往也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5. 慎用批评, 尝试宽容理解

在实际的师生沟通中, 教师训导学生在师生沟通中确实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我们总是在学生出了问题、犯了错误后才会想到要找学生。以至于一说到教师, 学生想到的常常就是一个板着脸教训人的形象。

教师批评学生不是为了批评而批评, 而是为了让学生意识到问题并解决问题, 帮助学生改进。若批评不具备教育效用, 那么就该摒弃。很多学校已经意识到带有侮辱性质的批评对学生的伤害, 所以纷纷制定了“教师忌语”, 严格规定教师们不准再对学生口出恶言。

事实上, 在很多情况下, 教师未必一定要采取批评的手段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时候教师宽容一点给学生一个“台阶下”,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 比处罚更强烈。在学生们的错误或挑衅面前, 教师应表现出成熟的风度, 这不仅可以避免师生间的矛盾, 也会让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正确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应慎用批评, 批评之前先调查, 批评之后就不要再抓住学生曾经的过错不放, 更不要从此就对学生另眼相看, 批评针对的是具体的一件事而不是针对人。但沟通是双向的, 若只是教师单方面的努力而学生不配合, 则沟通也不可能有效。所以, 教师不但自己要掌握沟通的技巧, 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 这种教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上, 即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所采取的态度和措施。愿我们都能意识到师生沟通的重要性积极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沟通原则 篇2

据国外学者研究,一般情况下,人在倾听时的效率大约仅有25%,也就是说在75%的交流时间里,你没有能明白对方要表达的含义。因此,为了达到沟通的目的,交流的时候首先要全神贯注于对方,让对方感到你是在听,使对方有一种满足感,也只有认真地听,才能明白领导交代的事务和同事反映的事项,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其次要适时插话,调动对方的情绪。中途插话会显得不礼貌,不说话却又会让对方感到尴尬。最好的方式就是边听边交流,运用语言、表情、手势等多种形式,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反映,对肯定的问题表示接受,对不确定的问题及时提出疑问,从而确保能够准确地完成领导所交代的任务。

小学教师和家长沟通的原则与技巧 篇3

一、沟通的原则与技巧

(一)电话沟通的原则与技巧

电话沟通的原则:多赞美,少批评。

电话沟通的技巧。

1. 多讲一点孩子的优点和成绩

多表扬孩子的优点和成绩,有利于与家长沟通。即使是很难找到优点,也可以说“这孩子长得很可爱”“挺聪明的”“爱劳动”“乐意帮助人”等等,让家长心情愉快。之后再提出孩子的缺点,以及需要父母加强管教的地方,家长自然容易接受。这样,沟通就会逐渐深入下去,达到沟通的目的。

2. 注意区分家长的层次和水平

沟通时注意区分家长的层次和水平,使自己表达的内容和语言与家长的思想层次相符合。如果不注意家长的层次水平、文化程度,不注意语言的运用,会使沟通难以进行。

3. 要注意语辞和声调

电话沟通,看不到对方表情,察觉不到对方心理变化。所有的感受、印象都来自电话中的声音。所以,称赞孩子时,语气要坚定;诉说孩子问题时,语气要婉转。还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为家长的语气、语言影响你的态度,造成无法沟通。

电话沟通,是比较方便的沟通渠道。只要好好运用,一定能成为拉近距离,凝聚力量的家校“联合专线”。

(二)家访沟通的原则与技巧

家访沟通的原则:热情诚恳,心平气和,尊重家长。

家访的技巧。

1. 作好准备

先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从学生的基本资料或平时的言谈中了解学生家庭成员、职业特点、工作地点等。做到知己知彼,为家访做好铺垫与定位,打有准备之仗。

2. 备妥学生在校情况的具体资料

如学生在校的表现:学生礼貌情况;上课听讲、回答问题情况;与教师同学相处情况;学业情况等。掌握学生在校的动态才能让家长相信,教师是诚恳,负责任的。家长才愿意与你沟通,共同承担教育责任。

3. 家访要多讲好话

“告状”式的家访,只会形成家长“老师讨厌我的孩子”的印象,不利于工作开展。家访要多强调学生的优点,让家长感觉到孩子主流是好的,但存在一定的问题。只要与教师配合引导,孩子才会有所进步。使家长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家访才能深入下去,达到家访的目的。

4. 访谈要有重点

切记漫无边际的聊天。教师访谈前,要先拟好访谈要点,如孩子在家的表现如何;交些什么朋友;家长对孩子有些什么期望及要求等。提高访谈的质量和效果。

(三)家长会沟通的原则与技巧

家长会沟通的原则:平等、互相尊重。

家长会沟通的技巧。

1. 创造条件,构建与家长平等交流的方式和途径

以往开家长会,教师高高在上,家长像个小学生在倾听,给人一种距离感、不平等感。请家长到班级来座谈,可让家长围坐在教室开会,教师坐在其中,减少家长的压力。会上鼓励家长畅所欲言,提出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2. 充分准备

目的要明确,内容要充实,语言要精炼,中心要突出。

3. 选择合理的时间

家长会时间的选择要周密考虑,便于家长单位请假,方便他们出席。

(四)偶然到访的沟通原则与技巧

偶然到访的沟通原则:先倾听,后解释,再处理。

偶然到访的沟通技巧。

1. 先倾听,不激动。

家长偶然到访,可能是在路上遇到老师,也可能是突然来校直接找老师。气氛可能是平和的,也可能是紧张的;可能是理性,也可能是“暴风疾雨”的。教师要认真倾听家长所说,了解他的来意和目的。

2. 有耐心

到访家长,可能会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也可能会迂回曲折地询问某件事情的经过。教师可礼貌地询问对方对该事件的了解及看法,掌握他的目的和来意。其次,表示对家长感受的理解和同情,不要急于与家长进行争辩,待他心平气和时再慢慢解释。让家长感觉到教师对家长的尊重、对孩子的关心,从使家长产生全力支持教师工作的愿望,达到沟通的效果与目的。

总之,无论采取怎样的沟通方式,都应让家长感觉到,我们的沟通是为了孩子的进步和成长。遵循了这样的规则,再加上适当的语言技巧和良好的态度,一定能达到沟通的目的。

社区护理的沟通原则与技巧 篇4

沟通技巧是护士必须掌握的技能, 它不但可以提高社区护理质量, 减少社区护患者医疗纠纷, 更能帮助社区患者提高对自身疾病的了解、认识和预防, 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1]。

1 护患沟通的原则

1.1 态度亲切诚恳

态度决定一切, 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同样如此;应体现在平等、诚实、宽容和守信。

1.2 表达简洁明确

只有信息沟通所用的语言和传递方式能被沟通双方所理解, 才是有效的沟通。所以, 要求信息的表达应清楚、准确, 避免措辞不当, 思维混乱, 重点不突出, 方言难听懂的术语等情况。

1.3 描述客观全面

护患沟通过程中, 要注意避免不客观、不全面的现象, 不要过早表态或进行评价, 应积极引导与鼓励病人全面客观地描述其症状与感受, 这对能否正确有效地诊治意义重大。

1.4 渠道便捷通畅

保持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是有效沟通的前提。社区护士与患者之间应有便捷的沟通渠道, 如定期随访、预约制度、热线咨询等等。

2 护患沟通的技巧

2.1 语言性沟通

当病人来社区服务站就诊时, 护士应热情周到, 热情的服务态度可使患者心情舒畅, 主动配合;在沟通过程中, 护士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词语, 并根据患者患者的文化及教育背景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 也应该注意避免任何带有暗示性提问, 往往导致不真实地回答。如问病人“服药后您觉得好些了吧?”病人怕医生不高兴, 其实并没有好转, 也会附和地说:“是的, 好一些了。”还有一次只问一个问题, 如同时提出几个问题, 会使病人感到紧张, 不知先回答什么才好, 影响沟通的效果, 也不要重复同样的问题, 这样可能使病人误以为先前的问题答错了而改变回答内容, 导致资料不真实。应用鼓励与支持的语言, 如:“你讲得很好, 这个情况很重要, 是不是可以详细描述一下。”还有“你原来身体不错, 应该会教快康复的”等等, 但要避免让患者产生不合理的期待。

2.2 非语言性沟通

有位心理学家提出:在交谈信息的总的效果中, 语词占7%, 语调占38%, 而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占55%, 后两者都是非语言性沟通方式[2]。在护患交谈中, 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它, 对促进护患交谈有重要价值。面部表情是人的情绪、情感的外在表现, 可表示多样的情感表情变化。如恐惧、痛苦、厌恶、悲伤、快乐、友善、安详等, 护士在交谈中不但要善于识别与理解病人的面部表情, 也要善于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还有, 外表是影响第一印象的重要因素[3]。因此, 社区护士给患者的第一印象是着装整洁, 大小合体, 长发挽起, 脚穿护士鞋, 给人一种精干、细致、端庄、热情、大方的印象。目光接触也是重要的体势语言, 是非语言沟通中主要的信息渠道;护士与病人沟通时应与病人目光同在一水平, 保持心灵的交流, 流露出关爱的神情, 这样既可体现出护患之间的平等, 也能表示护士对病人的尊重与关怀。而身体的动作能传递个体情绪状态的信息, 能反映交谈双方彼此的态度、关系和交谈的愿望, 当然要注意不同民族, 文化方面的差异和不同理解。

3 运用心理学技巧

社区护士与患者进行沟通时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技巧, 尽快增加彼此的亲切感, 患者倾诉时要善于倾听并平视对方, 不无故打断患者的叙述, 对患者提出的意见并养成文字记录的习惯, 让患者感到自己受到重视, 还要学会创造机会接触患者, 缩短护患的心理距离。同时, 注意积极的心理暗示, 暗示是语言寓意创造的一种非药物的治疗方法, 有时暗示能带来优于药物的作用与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均娥.认识阻断沟通的行为, 促进有效的护患沟通[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8 (4) :765-766.[1]刘均娥.认识阻断沟通的行为, 促进有效的护患沟通[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8 (4) :765-766.

[2]梁万年.全科医学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251.[2]梁万年.全科医学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251.

人际沟通的四大黄金原则 篇5

人际沟通的四大黄金原则

有社会学家指出,在许多家庭里,夫妻争吵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谁也不服谁,不懂得欣赏对方,看不得对方好,恐怕也是同事、朋友交恶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没有了偶像,不懂得欣赏别人,较少合作,较多算计,结果大家谁也不开心。博弈论中著名的“囚徒的困境”推论告诉我们,在多数情况下,双方合作比双方背叛好,做的好的关键不在于征服对方,而在于引导合作,一句话,合作优于背叛,被认为战无不胜的“黄金四原则”就建立在这一基础上。

告诉别人你是谁

在人与人之间,模糊有利于审美,而清晰则有利于合作。客观地说,人与人交往都是有一些或表或里的缘由的,而这些缘由的目标都是合作,商务往来是一种合作,摆脱寂寞也是一种合作,即便是复仇也要在你的合作下才能如愿以偿。

而合作的基础是资源。你如果没有对方需要的资源(资源、权势、美貌、才华、个性、善良等等),就不要指望对方会积极,持久地对待你,其实我们也是这样,你在乎的东西才会吸引你。

为了很好地与人合作,同时也给自己更多的机会,我们就必须和清楚地表现自己的资源和做人的原则,所谓“丑话说在前头”,就是使大家都知道你的原则,你不能接受什么,你不可失去什么,你的原则表述的越清楚,别人也就越知道该怎样对你,就像领袖必须让所有人敬畏一样,表现出个性中强悍的一面不是坏事,事实证明,这更有助于导致长期的合作,同时也更公平,就像在运动员比赛前一定要让他知道比赛规则一样,这种意义上说火比水更安全,因为人们知道火的厉害故而比较谨慎,而水却很难让人觉得敬畏,这使人们更容易在水中犯错误。

学会感激

成功学家安东尼指出: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一颗感激的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之情。如果你接受了别人的恩惠,不管是礼物,忠告,或帮忙,而你也够聪明的话,就应该抽出时间,向对方表达谢意。

“领袖的责任之一便是谢谢。”那些当选的领导人,总是要拿出一些时间去答谢曾经支持和帮助过他们的人或组织的,非如此,他便不可能得到继续的乃至更多的支持,过河拆桥的人是走不远的。

无数的事实证明,及时回报他人的善意且不嫉妒他人的成功,这不仅会赢得必要而有力的支持,而且还可以避免陷入不必要的麻烦。嫉妒逼人不仅难以使自己“见贤思齐”,虚心向善,而且也会影响自己的心情和外在形象,更主要的是,这会使自己失去盟友和潜在的机遇,甚至还会树立强敌——因为一般来说,被别人嫉妒的人应该不会是弱者,以“一报还一报”的心理,他也不会对你太客气。

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

一个过路人到加油站问路,并打探前边镇子的人怎样,加油站职员反他从前的住的镇子怎样,过路人回答“糟透了”。职员于是说:“我们这个镇子的人也一样。”随后,第二个人驾车来到这里,并问了相同的问题,当驾车员回答说他们原来镇子人很友好后,职员说:“我们这个镇子的人完全一样。”

人际关系就是善意的关系。人是三分理智,七分感情的动物。士为知己者死,从业者可为认可自己存在价值的上司鞠躬尽瘁。“给予就会被给予,剥夺就会被剥夺,信任就会被信任,怀疑就会被怀疑。爱就会被爱,恨就会被恨。”

行为孕育行为,你对我友善,我对你也友善,如果你对我不友好,我也 不可能友好的对待你——这就是心理学互惠关系定律。

如果你拥有对别人有用的信息而不与别人交流,那么你会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既别人拥有的对你有用的信息也没有告诉你。

帮助别人也是帮助你自己。爱默生说过: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伸出你的手去援助别人,而不是伸出你的脚去绊倒他们。一个与人为善,一心做事的人也许会流一些血,但胜利最终回属于他的。

惯子如杀子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惯子如杀子”。这句话用于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传统的中国伦理教育我们,要做君子,要宽容,不要与小人一般见识。但问题是你做君子,他未必做君子,你宽容,他未必宽容,你不和他一般见识,他未必不找你的晦气。做人不能太一厢情愿了,一厢情愿是一种主观的做法,一种谦虚中的傲慢。

一味迁就挑衅者和违规者的结果往往是小人得志,君子遭殃。就像在一个房间里,你气喘吁吁,却有人坐在你旁边好不体贴的冒烟,如果你不告诉他你的感受,你就得走开;而如果你走不开,你就得忍受下去,而冒烟的人也决不会感激你的“宽容”。你在帮助他养成不顾及别人感受的习惯和性格。你害了自己也害了他,因为一个人是迟早要为性格的缺陷付出代价的。

有容乃大是结果,不是前提。对敌人容忍,就是对自己的扼杀和残忍,慈悲对某些人可能有帮助,但对某些人可能有坏处。慈悲必须因人而异,决不能对每个人都用同样慈悲的态度对待他。一百人有一百种样子,因此必须用一百种不同程度的慈悲对待他们。

我们提倡合作,但我们也不惧怕冲突,而且常常是,我们在冲突中会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在变革的时代,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必须要学会在冲突中成熟和成长。人无论矛盾轻飘飘。

一切着眼于未来

就像女孩子需要真诚(真诚就意味着花时间,有耐心)地去追求一样,人迹关系是需要一些耐力的。在这个意义上,宽容就是耐心,就是给第二次机会。即便有过一次背叛和冒犯,但只要不是死怨,就要以一切着眼于未来的心态,给对方改正的机会(但只给一次机会),从而有助于重新合作。

事实上,这种机会往往也是给自己的,就像自己会荒唐,会短视,会无意冒犯别人一样,别人也是可以原谅的,但同样的错误只能犯一次,确认可以无意一次,却不可能无意二次,如果不是对方弱智,至少说明他不在乎你说过的话,而不在乎你说过的话,其实就是不在乎你。

“精神之路与人类命运都要经过所有的人。所有的人没有吸收的东西极少有机会幸存。”宽容有一种浅移默化的力量,它使人们不知不觉地吸收彼此的营养,从而一同强大。

“弱者才会残忍,唯强者懂得温柔。”用体谅改变别人,和不相投的人相处是一种思维艺术。只有强者才会宽容,宽容的基础是强大,是自信,是不易受伤。

要学会对事不对人,在你给别人第二次机会之前,一定要告诫自己“是事错了,而不是人错了。”这样你就可以给他一个完整的机会。

永远不要和人正面冲突,永远!伤人的话永远不要说出口,要给双方都留有余地。下棋讲余味,做人也是,不要忘了,你留给别人的余地也是留给自己的。

使未来显得比现在重要,也是利于促进合作的,古语说:无希望处无努力,无梦想处无民生。那些成功的领袖人物大多善于用灿烂的前景吸引追随者,他们向追随者灌输一种信念,让他们相信自己的看法,人格以及对未来的理念。同样的,为了使人们乐于你合作,你也需要用合作的前景鼓舞彼此,一起游向最明亮的所在。

班级管理中与学生沟通的原则 篇6

转型期教育研究是针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进行实验的, 积极客观地评价学生是其重要思想之一。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学生, 与之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地, 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塑造孩子美丽的心灵, 孩子也才会因此而乐于被塑造。基于新的教育观的转变和当前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 在班级管理中与学生如何沟通交流这个问题上归纳总结前人的经验并提炼出四条原则。

一、平等尊重原则是最基本的原则

自尊心是一个人人性的最基本品质, 也是最重要的品质。如果一个人丧失了自尊心, 就丧失了人格。而自尊心又和自信心有关。在“师道尊严”“学为仕途”等思想的影响下, 抹杀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现象更是司空见惯。污辱、体罚学生, 常会被理解成“恨铁不成钢”。这就使学生的天生的受教育的欲望、学习的兴趣被泯灭了。有些教师惯于使用一些“不接受语言”如:命令、控制、威胁、训诫、中伤、故作幽默, 认为这是教育学生的威严和有效手段, 认为指责、说教、警告、命令是园丁对成长中的幼苗所作的必要的“打杈”和修整。这样就不对人的教育简单化了。教育学生的内容与方式应力求适当, 应在师生畅通的交往活动中施教, 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一种自尊心和自身的价值感。学生只有感觉到被老师爱抚, 才能发挥其禀赋的潜能, 以加速他们按照正确的方向成长。

二、民主互动原则

实行民主开放型管理就是要使学生由“监管对象”变为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 它的基本形式是以定期选举产生的班委为核心的全体同学参加的学生民主自治。这种学生民主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在民主的基础上形成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 把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和制度的规范作用结合起来;二是通过有计划的以班团活动课为主阵地的, 课内外结合的, 内容丰富、新颖多样的教育活动形式, 把思想教育与优化学习方法、开阔视野结合起来, 把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等统一起来;三是形成师生沟通交流的多种渠道, 使教师能了解学生个性, 把重视个性、发展个性与形成班级良好的班风协调起来。民主开放型管理面向全体学生,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并为人的个性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 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细化对人才多样性的要求。

三、激励原则

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 使人产生一股内在动力, 朝既定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在班级管理中, 有效运用激励手段, 对于调动学生的潜在积极性, 强化学生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 建设团结、和谐、进取的班集体, 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在激励原则实施的过程中, 班主任发自内心的动人的情感会感染学生, 形成巨大的推动力, 而学生回应教师的情感会激发出他本身的道德感、责任感、使命感, 会形成集体的向心力, 鼓舞学生为追求更高目标而努力。

四、暗示原则

罗森塔尔效应也叫暗含期待效应。它是指教师对学生未来造就的可能性怀着暗含期待的一种深沉的情感体验。它通过教师的各种暗示的方式, 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 向学生透露出他对学生充满的期待。暗示法应用于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在于它以无批评的形式接受批评, 对学生不产生心理压力, 不强求学生接受, 但能产生积极的、主动的影响, 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环境能促使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 反之则使学生烦闷消沉。因此, 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四个原则 篇7

一、放下身架

从宽泛的社会意义上讲,人与人之间要实现沟通、成功交往,必须要有共同点,“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师生之间更不例外,他们的共同点最重要的就是人格上的平等和在知识面前的“学习、研讨、合作”者。如果教师把自己看成是万事皆知晓的“知识辞典”和不做错事的“圣人”,在学生面前一味严守个人的师道尊严,学生势必会对老师怀着敬畏的心态并敬而远之。如果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教育”者,学生自会小心回避,甚至锁住“心灵”严防老师的“说教”与批评。

因此,要实现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教师首先要摆正自己、放下身架,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起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多采用讨论、探讨的方式,认真对待学生的反馈和见解,引导和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认真贯彻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新理念;在与学生谈话时要注重平等交流、互帮互学,多探讨、少武断,多开导、少批评,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即便在对学生实施管理中,遇到个别违规学生需要进行批评教育时,也一定要注意场合和方式、方法,给学生留点面子,特别要注意语言的修辞,绝不能用过激的语言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二、付诸爱心

师生之间贵在心灵的沟通,语言沟通的障碍,根植于“心”。如果教师与学生各有一个心灵世界,心里想的东西南辕北辙,在语言和行为上必然格格不入,这就会形成师生之间的“代沟”,这是实现师生沟通的最大障碍。如果教师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学生施教,效果必然不佳,进而导致对学生丧失耐心,甚至歧视。

而解除这一障碍的根本途径是:教师在学生身上付诸更多的爱心。如果一个教师把全部心血和精力都投放在学生的身上,心里总是装着学生,把关爱无私地给予学生:当学生生病时,教师能表现出关切、心疼、焦急的心情,并积极安排救治;对家庭生活极其困难的学生,能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并动员班级学生积极为其捐助。这样的老师,学生也自然愿意求教、求助。因为他们认可老师这种高尚的师德。

三、宽容大度

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各有各的兴趣爱好,各有各的优势和弱点,各有各的语言和行为习惯,并且在不同的学生身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程度不一的缺点和错误,这一切都应包容在教师的心胸之内。须知,教师的狭隘心胸会对学生特别是“差生”产生鄙视、急躁甚至是排斥的心态。如果教师不能宽容大度地包容具有极大个性差异的学生,用一个眼光去看待、用一个尺度去衡量,必然会处处遇到沟通的障碍。

这里讲的宽容大度,并不是对学生身上的缺点、错误采取听之任之的放纵态度,而是对不同学生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表现,采取客观面对、坦然证实的态度。既不要大惊小怪,也不要怨天尤人,更不可对表现极差的学生存有不相容和排斥的心理。教师的宽容大度,不仅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理智。能包容和证实不同学生、不同表现的客观存在,自然会以平和的心态,采用不同的方式与学生沟通。只有这样,才会与每个学生顺利实现沟通。

四、换位思考

教师与学生之间,无论是“师”与“生”的角色地位不同,还是阅历、学识、生活环境的差异,或是年龄段的不同,都会导致教师与学生想不到一块、说不到一起,从而形成沟通的障碍。要排除这一障碍,教师必须懂得和善于换位思考。教师面对学生要学会设身处地,要为学生着想,要理解学生。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理解,对不同的情况要有不同的分析,而且要调查了解在先、听学生说话在先,站在学生角度进行分析、开导在后。这样,师生想到了一起,你说到了学生心里去了,你说的话学生就听得进、听得懂、愿意听,听得心服口服。因为学生能体会到你真正为他着想,师生间从语言到心灵的沟通自然会顺利达成。

礼貌原则及其在商务沟通中的运用 篇8

随着经济全球化, 跨国商务活动日益频繁, 国际贸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语言架设了人类进行沟通的桥梁, 商务活动离不开语言交际活动。商务语言运用得得当与否, 往往直接影响到商务沟通的成败, 直接影响到经济利益。因而, 在商务沟通中如何得当地运用商务语言, 在激烈的竞争中抓住商机, 实现既定经济目标, 显得颇具意义。为此, 在商务沟通中, 交际双方都会尽量遵循礼貌原则, 以便促成商务合作, 在营造友好的谈判气氛同时, 不卑不亢地最大限度地追求并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

二、礼貌原则综述

美国语言学家Grice (1975) 指出, 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为了使会话得以顺利进行, 都会遵循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 。但是, 人们在现实交际中往往会不遵守, 甚至刻意违反合作原则。为了解释此类现象, 英国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在吸收了Grice提出的“会话含义” (conversational implicative) 及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 的基础上, 经过不断地推断验证, 1983年在他的《语用学原则》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一书中提出了“礼貌原则”理论, 用以补充和完善Grice的合作原则。他认为, 在言语交际中, 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应尽量地表示礼貌和尽量避免使用不礼貌的表达方式。在商务沟通中, 交际双方更应该遵循礼貌原则。这有助于双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从而促进贸易合作。

Leech的礼貌原则包含了六项准则, 每个准则下又包括了两个次准则。具体如下: (1) 得体准则 (Tact Maxim) :尽量少让别人吃亏 (minimizing the cost to the others) , 尽量让别人多得益 (maximizing the benefit to the others) 。 (2) 慷慨准则 (Generosity Maxim) :尽量少让自己得益“minimizing benefit to self) , 尽量多让自己吃亏 (maximizing cost to self) 。 (3) 赞誉准则 (Approbation Maxim) :尽量少贬损别人 (minimize dispraise of other) , 尽量多赞誉别人 (maximize praise of other) 。 (4) 谦逊准则 (Agreement Maxim) :尽量少赞誉自己 (minimize praise of self) , 尽量多贬损自己 (maximize dispraise of self) 。 (5) 一致准则 (Agreement Maxim) :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 (minimize disagreement between self and other) , 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 (maximize agreement between self and other) 。 (6) 同情准则 (Sympathy Maxim) :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 (minimize antipathy between self and other) , 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 (maximize sympathy between self and other) 。

三、礼貌原则在商务沟通中的运用

在商务沟通中, 交际双方遵循礼貌原则, 处处为对方考虑, 保留对方面子, 可以促进商务合作在友好融洽的气氛中进行。下面将以实例阐明礼貌原则六大准则在商务沟通中的具体应用, 及其所能产生的交际效果。

3.1、得体准则的运用

(1) I would be pleased if you could lower the price.贵方若能降低价格, 我们将非常高兴。

(2) I would be pleased if you should ship the goods as soon as possible.你方若能尽快发货, 我们将非常高兴。

在以上例子中, 说话者运用模糊表达“I would be pleased if”, 礼貌地向听话人提出他的请求。如果没有运用上该模糊表达, 说话者提出的请求会让对方感到被施加压力, 行动自由受到限制。听话者会觉得他接下来的行动是出于说话者的要求, 是应说话者需要去采取行动, 显得受制于人。而加上“I would be pleased if”, 就可以避免使听话者产生上述感受。说话者巧妙地说“如果你能……我将非常高兴。”, 显得是有求于听话人, 让他感觉受到重视与尊重。说话者巧妙地“尽量少让对方吃亏”, 这遵循了礼貌原则的得体准则, 同时也为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铺平道路, 让对方心平气和最大可能地接纳自己的想法。

3.2、慷慨准则的运用

(3) Please do not hesitate to contact me when you need any further information.若还需要任何信息, 请务必告知我们。

(4) When any of the items illustrated in the booklet interests you, please do not hesitate to let us know.宣传册上有任何您感兴趣的产品, 请务必让我们知道。

在上面两个例子中, 说话者使用when引导的从句让听话人获得了最大的作决定的自由, 让对方感觉自己不受约束, 听得舒服, 行动也自由。说话者向对方表示他可以提供任何 (any) 对方需要的信息或产品, 显得“尽量多让自己吃亏, 少让自己得益”, 遵循了礼貌原则的慷慨准则。慷慨原则的运用, 能给对方留下好印象, 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需求随时都可以得以满足, 有利于取得听话者的信任, 有效促进了商务目的的实现。

3.3、赞誉准则的运用

(5) Your price is a little bit high.你方的价格有点偏高。

在以上例子中, 说话者使用了a little bit (有点) , 削弱了对对方价格的否定程度, 挽救了对方的面子, 也就使得听话人在心理上和在面子上都比较容易接受。说话者“尽量少贬损别人”, 正是遵守了赞誉准则。直接批评对方的不是, 很容易使得双方的交谈陷入尴尬的局面。赞扬准则的使用可以有效地缓解这种情形。每个人都有渴望得到别人认同的心理, 多多少少都会喜欢别人的称赞, 因此, 恰当地使用赞誉的言辞可以在满足对方心理需求的同时, 赢得对方的好感和信任, 从而促进商务沟通的成功。

3.4、谦逊准则的运用

(6) We regret to bring you so much inconvenience.很抱歉, 给您带来这么多不便。

在该例子中, 说话者强调自己给对方带来so much inconvenience (这么多不便) , 这是在“尽量少赞誉自己, 多贬损自己”, 遵循了谦逊准则, 这样可以更容易博得听话者的理解与包容。适度的贬损自己, 还可以降低别人对自己的抵触心理。反之, 过多的赞誉自己, 夸夸其谈, 吹嘘自己, 会给对方形成难以信任的印象, 不利于双方业务关系的建立。

3.5、一致准则的运用

(7) I do believe that the quality of your shoes is good, but unfortunately your prices appear to be on the high side.我相信贵公司的鞋子品质优越, 只是价格似乎有所偏高。

在该例子中, 说话者先使用“I do believe” (我确实相信) 强调他认同对方鞋子的质量没有问题, “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 也同时“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说话者巧妙地使用了“but”“appear to be”来削弱对对方价格的否定程度, 使得听话人在心理上更易于接受。这恰恰符合了人们渴望得到别人认可的心理, 有利于沟通的有效顺利进行。

3.6、同情准则的运用

(8) We are terribly sorry to hear that you have had trouble with your new machine.听说贵公司的新机器出了点问题, 对此深表遗憾。

(9) Much to our regret, we have to cancel our order for this good.很遗憾, 我们不得不取消订单。

在例 (8) 中, 说话者使用“We are terribly sorry” (很遗憾/抱歉) “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 对对方产品出现问题表示了自己同情, 让听话人能深深体会到说话人对自己的理解, 这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 促进商务沟通的进行。在例 (9) 中, 说话人使用“Much to our regret” (很遗憾) “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 毕竟是要取消订单, 对交易双方来说都是不乐意的事, 说话人这么说可以让对方感到他本人也是不乐意的, 以便取得对方的理解, 大大程度上削弱了彼此的“反感”。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到, 同情准则的适当使用, 可以说是双方沟通的润滑剂。

四、结束语

Leech的礼貌原则在商务沟通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商务沟通中交际双方遵循礼貌原则, 以对方为中心, 能为对方设身处地地考虑, 这样才能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礼貌的商务语言可以使对方感受到说话人对其观点、权利的重视, 有助于迎合对方心理, 从而能促进愉快和谐的商务沟通的进行, 促成和扩大商贸往来。从事商务活动的人员若能在掌握商务业务知识的基础上, 熟练和恰当地运用礼貌原则, 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商务沟通技能, 促进他们的商务交际更加顺利地进行。

摘要:本文介绍了Leech的礼貌原则, 并试图用例子阐明礼貌原则的六大准则在商务沟通中的应用, 以揭示礼貌原则如何有助于提高商务沟通技能, 促进商务活动能够更加顺利地得以进行。

关键词:礼貌原则,商务沟通

参考文献

[1]Leech, 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 1983.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3]杨林聪.礼貌原则在商务沟通中的应用[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沟通原则 篇9

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是一项组织周密的工作, 各级卫生部门围绕专业人员培训、现场实施、活动督导、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和处置、社会动员与宣传、风险沟通等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和充分准备。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开展于2010年9月11-20日。由于在此次活动之前, 发生了多起因疫苗风险沟通不畅等问题而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 在全社会引起较大反映, 2009年江苏延申、河北福尔狂犬疫苗事件、2010年山西“贴签疫苗”事件等, 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众对疫苗安全的信任程度。因此风险沟通工作成为此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中备受重视的一个方面。

1 风险沟通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

1.1 不同的沟通人群需要不同的沟通策略

在实施此次活动之前的两个月, 卫生部门内部组织预防接种人员、媒体记者、不良反应监测的人员和12320公共卫生热点电话的工作人员进行了系统的风险沟通培训, 针对各项工作可能遇到的沟通问题均做了充分的准备。并且逐级向下展开培训, 包括村委会、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的工作者等基层工作人员。在卫生系统的接种的环节, 工作人员要询问儿童家长有没有其他疾病, 有没有过敏史。基层工作者还向各位家长讲解疫苗接种的好处, 可能会发生什么不良反应, 发生不良后应该如何处理等问题, 让家长和孩子在明确接种目的的情况下配合接种工作。

1.2 诚实、坦率、公开

在整个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中, 疫苗的安全性和接种疫苗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是公众最关心的问题。在中国疾控中心组织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在线访谈中, 专家指出“麻疹疫苗是一个减毒的活疫苗, 它接种了以后, 如果引起轻度或中度的发热, 那么这是一个正常的反应。但是也有极少数人群可以引起高热 (39℃以上) , 高热就可以引起小儿的惊厥等症状。另外还有极个别的儿童接种以后可能出现过敏性紫癜, 但是这种紫癜, 治疗及时, 愈合良好, 不会留下后遗症。”详实向公众介绍接种风险。在卫生部9月1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决策者和专家们向公众介绍疫苗生产的情况, 疫苗接种的准备工作;科学的向公众说明接种的禁忌症, 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和概率以及接种注意事项。这些都表现出了卫生部门在风险沟通过程中秉承坦诚公开的沟通原则, 将风险信息如实告知公众。让人们客观看待接种疫苗的真相和利弊, 做出有利健康的正确选择。

1.3 与信息来源提供方进行协调与合作

卫生部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为合作方, 共同担负与公众沟通的工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免疫专家参加卫生部的新闻发布会, 录制中央电视台新闻1+1麻疹疫苗专题节目, 并接受人民网、凤凰网站记者的直播采访, 向公众宣传预防接种知识, 回答公众提出的问题。由于免疫专家具有专业权威性, 容易得到公众的信赖, 所以有利于风险沟通工作的进行。

1.4 重视媒体的要求

媒体是风险信息的主要传播者, 卫生部门一直重视与媒体的沟通。在正式举行新闻发布会之前, 组织媒体通气会与媒体提前沟通, 充分贯彻卫生部门的工作精神, 确保新闻记者掌握此次活动的原则、疫苗接种知识、目前的工作进展等, 保证了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和正确性。9月1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依旧严谨有序, 发布的内容客观确凿, 对媒体记者的提问回答中肯贴切。这些发布会的文字记录都可以在网络上获得, 为媒体传播信息提供了权威的声音。

1.5 风险沟通是双向互动的过程

卫生部门在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宣传此次活动的同时, 也通过舆情监测获知公众的想法。卫生部委托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团队从9月1日起就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对新闻媒体、论坛、博客进行舆情监测与研判, 掌握人们对接种风险的疑虑等。通过舆情监测, 发现意见领袖如何新、北大学者王月丹等人质疑此次活动。卫生部和疾控机构的专家即时与意见领袖沟通, 介绍此次活动严格周密的准备和开展此次活动的意义, 最终得到了意见领袖的理解配合, 在活动正式开始之前, 何新、王月丹均以论坛和博客的形式修正了自己的意见, 表示支持此次活动的开展。

1.6 与公众建立伙伴关系, 让公众参与到决策中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发起, 虽然需要专业人员的论证, 但是接受免疫的人群是普通民众, 若要得到民众的积极配合, 应与民众充分沟通, 让人们知道参与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卫生部门积极向大众宣传此次活动, 满足公众知情权, 并明确“知情、同意、自愿、免费”原则, 尊重公众的选择。

1.7 富有同情心的表达

为与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 卫生部门发布关于此次活动的问答手册, 制作宣传片和宣传海报, 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画面向公众介绍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让人们易于接受医学专业知识, 增强维护自身健康的意识, 做出利于自身健康的选择。

综上所述, 卫生部门非常重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中所开展的风险沟通工作, 沟通过程符合风险沟通的原则。

2 问题

2.1 风险沟通的相对滞后为谣言制造了空间

出于对公众质疑干扰强免活动进行的考虑, 虽然提前近两个月对媒体和卫生工作人员开展了沟通和培训, 但并没有面向公众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卫生部门在9月1日开始密集地向社会宣传, 此时距离活动正式开始只有10天, 时间较为紧促。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公众对此次活动有正确的理解, 并得到公众的支持存在一定的困难。风险沟通专家提出“适应性反应阶段”, 即民众需要时间来适应新的风险, 慢慢接受事务。接种疫苗虽不是新鲜事, 但是加上“强化”二字, 儿童有可能重复接种等等问题, 都需要公众花时间来理解认识。所以公众缺少时间适应新出现的事务, 让谣言钻了空子。

2.2 风险沟通主题的局限削弱了沟通的亲和力

统计媒体的报道中, 消息均占最多比例, 而评论性、解释性的报道很少;报道的主角也以政府为先, 对民众的重视不够。虽然卫生部门发布《问答手册》等解答公众疑问, 但是媒体直接照搬卫生部的解释, 大部分文字组织与卫生部一致, 公众缺少了解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其他渠道;同时报道内容的主题较为单一, 缺乏深度, 传播信息视野的局限导致风险沟通的贴近性不够。如果可以做到报道多样化, 把“政治叙事”转化为“生活叙事”、“媒体叙事”, 实现政策、专业、媒体与民众的对接, 那么沟通就会因为易于接受而变得畅通了。

2.3 风险信息的偏离影响了沟通进程

2010年年初“山西疫苗事件”的影响, 导致舆论对疫苗格外敏感、公众对预防接种的信任度降低。9月7日疾控中心组织的在线访谈中, 某专家由于记忆的混淆给出了“疫苗毒株经美国CDC纯化”的错误信息, 引发了何新等舆论领袖的质疑。9月8日疾控中心网站又将在线访谈实录作了改动, 进一步激起质疑, 直接影响了公众对疫苗安全的信任。虽然9月10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和疾控中心专家梁晓峰直接与何新沟通, 解释疫苗非美国纯化, 得到了何新对此次活动的理解和支持。在当天举行的卫生部新闻发布会上, 专家再次证实疫苗非经美国而是荷兰纯化, 起到了一些正面作用, 但并未能完全消除疑虑。

2.4 部门内部的沟通不足撼动了社会公信力

卫生部门在利用大众媒介对公众宣传的同时, 内部的沟通协调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一个涉及1亿人的活动, 卫生系统的内部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和广大医务人员需要在风险沟通中发挥积极作用。相对于“慢性毒药”“帝国主义阴谋论”的谣言, 卫生系统内部观点的不统一严重混淆了群众的判断, 北京大学免疫学副教授王月丹在9月初发表博客质疑此次活动, 由于王月丹专业身份的特殊性, 这篇博客立刻被大量育婴论坛转载, 形成反对的声浪。这种影响比谣言的破坏力更大, 即使知名科普专家方舟子也在报纸、博客上发表文章, 表示支持强免活动, 同意自己的孩子接种麻疹疫苗;王月丹在之后的博客中也表示相信疫苗的安全性, 但公众对此活动的信心受到了严重冲击。

2.5 专家的声音微弱影响了沟通效果

卫生部将专家、世卫组织等国际组织定位为风险沟通合作伙伴, 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引导和风险沟通作用。但是当谣言指向帝国主义阴谋时, 这些专业第三方的公信力随之打折。而卫生部门没有积极动员民间支持的声音, 相比何新、王月丹等民间质疑派, 科普专家方舟子对活动的支持被人误解为“被政府收买”, 寻找其他有利的支持者为时已晚。若卫生部门在活动前期安排可以赢得公众信服的免疫专家来阐释参与活动的意义, 普及健康知识, 那么沟通的效果会更好。

3 改进的措施

3.1 准备得充分一点, 沟通得再早一点

美国公共卫生部门计划在2020年实现成人流感疫苗接种率达到90%, 在这项工作具体执行之前, 各有关部门就已开展疫苗接种的风险沟通工作, 主要针对工作的可行性进行风险评估, 设计风险沟通策略[1]。卫生部门若能从一项活动的准备工作开始, 即开展风险评估工作、调查公众的需求, 制定沟通策略和处理突发事件的预案, 及早地有针对性地传播信息, 将会为活动项目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环境。

3.2 治理网络舆论, 培养网络意见领袖

在风险沟通过程中, 网络传播的信息量大, 受众广泛且具有多元和开放的特点, 因此应充分发挥网络的舆论引导作用。然而网络的负面效应不容小觑, 网络空间可能会瓦解正面舆论, 充斥真伪难辨的信息垃圾, 此次活动中出现的谣言、无根据的质疑均在网络上大范围扩散, 为沟通工作增加了不小阻力。所以在公开信息的同时, 也应加强网络舆论的治理。此外, 还应建立网络评论队伍, 引导网络舆情向理性化方向发展, 形成健康的主流舆论。卫生部门也应重视意见领袖的价值, 培养一批专业素质高、说理能力强、受到大众欢迎的专家参与到风险沟通中来, 让民众在了解风险, 客观看待风险的同时, 实现自我教育和引导, 为提高公民的健康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3.3 建立有效的舆情监测系统, 用积极主动的沟通提高政府公信力

遵循“公开、坦诚”的原则是建立社会公信力最重要的条件, 在这次风险沟通过程中, 卫生部门通过各种形式发布信息, 均做到了坦诚、公开;不足的是没有公开政策制定的过程, 公开政策出台的过程, 会吸引众多利益相关者参与, 无论医学专家还是普通民众都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 认识到决策会给自己带来的益处, 可以防止发生冲突导致决策的减效。卫生部门若动员更多的医务工作者和民间领袖参与到活动的讨论中来, 主动交流沟通, 培养行业内和行业外的舆论领袖, 形成良性互动, 就会得到更多支持和积极的传播, 谣言自然没有扩散的空间。总之, 积极主动的风险沟通利于重塑政府与公众、专家与公众之间稳定的社会关系, 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3.4 加强与媒体的合作, 提供多样的传播主题

政府所开展的风险沟通是通过媒体的传播实现的, 国外学者对媒体在沟通中的作用做了很多研究, 有证据证明媒体自身具有局限性, 例如有学者发现过去媒体曾经大肆报道“麻疹疫苗导致自闭症”, 但是通过队列研究发现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并没有相应下降[2]。所以发掘多类媒体的传播特性, 与媒体建立互信合作, 才能达到切实有效的传播效果。

风险沟通工作需要媒介正效应的推动, 其前提是通过各种媒体提供给公众专业、真实的信息, 它的关键也在于建立和巩固传播者和公众之间的信任机制。假如所发布的信息存在过多隐瞒或者官样文章, 或者未对媒体中泛滥的不实信息及时澄清, 都会造成媒介负效应的迅速出现。因此在沟通过程中, 卫生部门必须认真负责地担负起“把关人”的角色, 加大传播专业、权威的健康信息的力度。信任机制的确立可能需要一个过程, 卫生部门在平时不应忽略教育时机, 创造与媒体合作的机会, 对目标人群开展长期的健康教育活动, 提高公民健康素养, 逐步获得公众的了解和信任。在沟通风险信息时, 通过现场调查和舆情监测掌握公众的实际需要, 充分建立与媒体的合作关系, 结合不同媒介的特征, 针对目标人群的兴趣倾向, 探讨从“说什么”到“怎么说”, 制作多样化、本地化的宣传材料, 传播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严谨科学并且通俗易懂, 这样的传播所带来的沟通效果将为卫生部门的工作提供肥沃的土壤。

参考文献

[1]Peter Sandman.Recommendations on Strategies to Achieve theHealthy People 2020 Annual Goal of 90%Influenza Vaccine Coveragefor Health Care Personnel.http://www.hhs.gov/nvpo/nvac/subgroups/nvac_adult_immunization_work_group.pdf.

沟通原则 篇10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教育管理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 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是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掌握一些基本的沟通交流原则, 有助于开展学生工作。结合实际工作, 我认为与学生沟通交流时主要应考虑以下五条原则:

1. 平等尊重的原则

平等, 主要指师生交往双方人格上的平等,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做人的尊严和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平等是赢得尊重的前提, 在交往过程中, 如果辅导员一方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发号施令、颐指气使, 那么学生很快便会产生敌对情绪, 使沟通交流无法顺利开展。毕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 并期望在各种场合中得到尊重。尊重能够引发人的信任、坦诚等情感, 缩短交往的心理距离。一般来说, 学生的自尊心都比较强。因此, 辅导员与学生谈话时尤其要遵循平等尊重的原则, 不损伤学生的名誉和人格, 承认或肯定他们的能力与成绩;否则, 易导致谈话过程中的紧张和冲突。民办高校辅导员应成为学生日常交往的知心人、家长。要坚持平等尊重的谈话原则, 同时要积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和身心健康, 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 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 真正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2. 真诚温暖的原则

古人曰“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思想沟通时要注意运用语言的艺术。语言艺术运用得好, 能优化思想沟通;相反, 如果不注意语言艺术, 往往在无意间就出口伤人, 促使交往双方产生矛盾。辅导员与学生谈话时应坚持真诚温暖的原则, 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 只有以诚相待, 才能使交往双方建立信任感, 并结成深厚的友谊。辅导员坚持真诚温暖的谈话原则, 开诚布公地与学生交谈, 适当的时候要表明自己的态度, 有利于师生双方谈话的深入发展。

3. 理解支持的原则

辅导员要坚持理解支持的谈话原则, 要有一定的共情和同理心。“共情”是心理学的专业术语, 意指将心比心, 设身处地,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换位思考。如果辅导员出言只图自己一时痛快, 随意宣泄内心情感, 不顾学生的感受和环境气氛, 就没有人情味儿;不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说话就容易不招人听, 导致师生双方交谈的失败。换位思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辅导员要理解学生, 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在说话时要注意顾全学生的尊严, 注意照顾对方感受, 考虑方式方法, 做到将心比心, 设身处地。

4. 适度保密的原则

“无论你说什么, 老师都会为你保密, 绝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所以你可以敞开心扉, 畅所欲言。”除了口头告诉学生为其保密外, 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方式还能以非面谈的方式进行, 如师生交流本、找学生谈话记录、电子邮件、QQ等多种方式辅导员应一一给予答复。这种一对一交互的方式让学生有安全感, 能够打消学生的顾虑, 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在承诺替学生保密的基础上, 鼓励他们敞开心扉, 大胆地把学习上的问题、生活上的困难、心理上的疙瘩、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隔阂等与教师沟通。近几年来, 通过对以上方法的综合运用, 师生沟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 助人自助的原则

师生沟通交流过程并不能简单理解为老师替学生出主意、想办法的过程, 而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自己想清楚问题的关键所在, 并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够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 真正使自己得到成长, 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因此, 师生谈话时应坚持助人自助的原则, 是“授人以渔”, 不是“授人以鱼”的过程, 同时也避免谈话过程成为教师替学生操心、担忧而学生却毫无危机感的情况。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沟通的技巧

民办高校学生是一个特定的教育群体, 由于种种原因, 他们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辅导员与他们沟通交流过程中由于言辞不当或处理不妥, 可能会发生一定的交流障碍, 辅导员如果能掌握一定的交流技巧, 有助于化解冲突, 从而顺利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下几条技巧是在工作中总结出来的:

1. 打破僵局的技巧

首先赢得学生的信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谈话过程中暂时出现僵局时, 辅导员可以报以微笑, 态度一定要亲切和蔼, 并告之学生, 老师会对他所讲的话保密, 打消对方的谈话顾虑。如果有条件的话, 还可以为学生倒一杯水, 让他 (她) 先坐下来, 目的是为师生继续下面的谈话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此外, 谈话出现僵局时, 辅导员还可以暂时撇开主要谈话内容, 在平时熟悉和掌握学生个人基本资料的前提条件下, 关心询问对方的目前状况, 如学生的家庭背景情况、学习状况等, 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为僵局后面的继续谈话创造条件。

2. 善于倾听的技巧

研究资料表明,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 倾听本身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在某些场所, 听比说更重要, 这是让对方发泄、引导对方说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倾听的过程中, 辅导员要做一名耐心的听众, 一定不要随便打断学生的讲话。在倾听的过程中, 可以用“嗯”“啊”等语气词重复学生的最后一句话, 以表示对学生所讲的话产生理解和同情感。

3. 适当发问的技巧

在工作过程中发现, 辅导员对学生发问要取得效果得利用一定的技巧。在发问方式方面尽量少用封闭式询问方式 (如“是不是”“对不对”“有没有”等) , 而应尽量采用开放式询问方式 (如“是什么”“为什么”“后来怎么样”等) ;在问题数量方面, 尽量短时间内不要问太多的问题;在发问过程中尽量不要带有判断性的、诱导性的、不明确的问题;考虑到在询问理由时, 有时候会造成对方的防卫心理。这时, 尽量少用“为什么”, 最好用“怎么”代替;此外在追问问题的深层原因时, 慎用敏感性问题, 除非先前已经建立有师生间的信任基础。建议采用比较委婉、探询式的发问技巧。

4. 澄清事实的技巧

澄清事实是直接指出学生话语的前后矛盾、言行不一、心口不一之处, 主要适用于学生对教师所讲话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及学生否认、曲解、掩饰事实的时候。这种澄清事实的方式也需要辅导员委婉地表达, 比如说“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 你……”或“我都有点糊涂了, 你……”。以委婉的方式让学生接受事实不失为一种好的谈话方式。

5. 及时反应的技巧

师生沟通交流是双向的反馈过程, 教师应对学生最关心、最敏感、最有代表性的问题做出反应。及时反应分为内容反应、情感反应和沉默反应。内容反应的方式可以是口语“嗯”“哦”等语气词, 肯定语气词后面跟上简单的话语, 或重读学生讲话的个别字、词、句, 也可以是非语言信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面部表情是内心情绪的外在表现, 它们均能表达人的态度和情感, 如赞许性的目光、点头默认, 等等。内容反应目的是辅导员对杂乱无章的叙述进行整理归纳, 并对学生表示理解, 进而鼓励学生继续话题;情感反应需要理解并反馈学生所表达的情感, 诸如情爱的、愤怒的或害怕的等;沉默反应即没有反应, 表示教师已把全部精力放在听学生所谈的内容上, 使其继续话题。

6. 结束谈话的技巧

提前3至5分钟暗示这次谈话先到这里, 然后委婉地把话题引向结束。如果需要, 还可以约好学生下一次到办公室谈话的时间。最后鼓励学生, 说一些祝福的话语, 让学生带着满意而归。

三、典型案例运用倾听的技巧

在日常与学生谈话过程中曾出现这样的案例:工企班的一名女生, 开学后经常请病假, 上课时无精打采。每次找其谈话了解情况时, 她都微笑着说:“没事”。我凭直觉她没有说心里话, 一天晚自习后, 把她叫到办公室, 让她坐下, 通过倾听的方式, 逐渐了解该生的家庭背景。此次谈话, 主要引导她说, 并不时说些赞扬她的话。该生似乎心事重重, 在沟通过程中道出了父母感情不和, 父亲喜欢打牌, 很少回家, 偶尔回家也少不了与其母亲吵架、打架。通过谈话我终于明白了该生的情况, 多次开导她, 并与她父母亲电话联系, 互通情况、共同教育。现在该生思想的结解开了, 学习上进了, 身体也好了。在期末考试中获全班第三名的好成绩;本期参加党校培训获优秀学员。

四、结语

民办高校辅导员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是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探讨其中的基本谈话原则和技巧, 对于做好学生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上仅是从事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一些初步探索, 希望做学生工作的同行们, 互相切磋, 把学生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摘要:民办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教育管理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 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 笔者总结出一些民办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原则与技巧, 能使辅导员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 使学生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辅导员,沟通,原则,技巧

参考文献

[1]张虹.沟通无极限——浅议高校辅导员的沟通技巧.世纪桥, 2008, (6) .

[2]李超.辅导员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石河子大学学报, 2004, (1) .

[3]吴江.辅导员如何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2) .

[4]吴南.浅谈大学辅导员的沟通交流艺术.中国教育研究论丛, 2007, (1) .

上一篇:高校应对突发事件下一篇:盐酸多巴酚丁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