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律关系发展变化论文(精选7篇)
行政法律关系发展变化论文 篇1
近年来,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稳定持续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有着质的飞跃和改变, 这些改变包括了政府的相关政策、家庭结构, 生活方式, 以及住宅的商品观念。住区户型发展变化的特点可归纳为下几种。
1 住宅户型小型化:小户型的出现和发展
住宅户型小型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有三:一是政府的90/70政策, 二是商品房投资观念的兴起, 以租供楼, 三是人们的居住理念改变“为了省钱”“为了二人世界”。
1.1 政策影响设计
90/70政策是国家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政策。其主要内容是指:新建住宅项目的户型比, 套型建筑面积为90平方以下的户型必须占到整个项目的70%以上。这个政策主要是对房地产市场的供应结构进行调整和规范, 从而保障房地产住宅产品更加合理。改政策对住区的户型面积比例设计影响相当大, 90平方的套型面积, 是改户型含公摊的除去阳台的建筑面积。对实用率为85%的单位来说, 仅能做出经济小三房单位即三房一厅一卫, 和舒适两房单位。
针对这种政策, 发展商在制定设计任务书时, 往往提出设计可合并户型的要求, 或是利用阳台来偷面积的方法, 只为钻政策的漏洞。如两个相临的小三房, 合并成五房两套间单位, 两套两房单位, 可合并成四房一套间单位, 这些户型通常仅考虑合并后的销售, 拆分开的户型平面仅限于应付报建, 所以小户型平面布局显得比较别扭。如下图, 富力金港城单位, 分别是:并户大户型和分户小单位。
利用阳台偷面积的方式, 是针对套型面积这个概念来入手的, 套型面积不含阳台, 所以, 有户型设计仅设计两个房间, 设置另一个类似房间尺度的“空中花园”, 在保证套型面积不超的前提下, 便于改造成正常的大户型单位。例如花都保利城一期的增值空间。
1.2 投资心态
现在年轻的白领越来越多, 文化层次比较高, 对生活品质和居住环境的要求均比较高, 地段佳, 交通方便环境好, 月租稍贵的单间或一房, 二房一厅, 月租800~2000元均能接受, 他们文化素质高, 工作体面待人接物讲究, 放租起来业主也放心。而往往业主选择供楼的形式, 租金和供楼款相当, 以租供楼, 投资者只需支付首期房款即可。如下图岭南新世界的80平方的小三房就设计得非常经典实用紧凑。
1.3 生活方式
年轻夫妻, 收入有限时, 整体单价低, 交通方便的小户型单位又成了首选, 而且与父母同住的年轻夫妻, 为了二人世界, 小户型交通便利低负担的房子亦是得到他们的青睐。而且首次置业, 购买小面积单位, 对日后二次置业换购大面积户型亦不产生负担, 放租和出售都相当方便。
又如时代花生80平方的双阳台户型, 依然有偷面积的嫌疑, 阳台可改造, 阳台外设置不计面积的大花池。
1.4 SOHO商务可商可住, 在家里办公的生活方式
SOHO, 是英文[Small Office Home Officer]的头一个字母的拼写, 就是[单独办公、家里办公]的意思。SOHO是人对自由职业者的另一种称谓, 同时亦代表一种自由、弹性而新型的工作方式。
SOHO, 一个崭新的名词, 一个全新的概念。是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工作的、不受时间和地点制约的、不受发展空间限制的白领一族。因为这种新人类的出现, 这类新生活方式的产生, 小复式住宅也出现了。
当然, 也有设计师真正尝试另种适合年轻人群生活方式的小户型, 如的博古架式住宅:该方案是针对22~29岁年轻人创造的一种独特而丰富的居住空间, 将娱乐、交往、休闲与居家生活融为一体。个性化的空间造型具有激发创造性的潜力, 从而为使用者的“再设计”提供了可能。这种住宅表达的想法是, 高质量的居住空间追求的不是二维平面的大小, 而是空间体积的合理规则。传统住宅空间以平方计算, 博古架住宅空间则以体积计算, 它可以根据使用者的空间需求, 变化出各种形状。
2 住宅户型舒适化、生态化:城郊舒适型大户型的出现和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拥有私家车, 因此郊区楼盘开始发展。郊区楼盘环境好空气佳, 安静, 而且规划设计合理, 户型特点也比较明显:面积一般在100~200平方之间, 房间比例尺度均讲求合理舒适;有入户花园, 大景观阳台, 生活阳台等不同类型阳台的设置, 贴近自然, 比较生态;一梯两户南北对流的布局形式居多。
总的来说, 郊区户型, 走的是经典户型, 讲求舒适性, 对观景要求比较高, 创新的理念相对少一些。
如广州雅居乐的SUNDAY的经典大户型, 餐厅客厅相对独立, 开畅且对流, 均有阳台临近设置, 独特的入户花园提供了业主改造创意的可能。主卧室和客厅的尺度都体现了雅居乐的传统风格, 足够大, 设计师想营造的生活方式——舒适的度假家居生活。即使是该楼盘97方户型, 也设计得相当舒适。
3 住宅户型公寓化酒店化:临时居住的统一管理提供公共管家的公寓的出现
富力爱丁堡公寓几种不同面积范围的户型, 分别是:90, 125, 187平方米。
各种房间及洗手间尺度都非常舒适, 但厨房的尺度都较小, 适应的客户人群明显不是家庭, 而是因为工作, 长期居住在别的城市的外国人或高级白领。
4 住宅户型可拆分化:社会经济原因、老少同堂的生活模式和新同居时代生活方式的出现
前段, 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 中国的房地产暂时低靡, 在报纸上, 看到一则信息, 就是在金融危机时户型设计应如何调整, 同时附带了左边的户型图, 非常有意思。这种分户方式合理, 两套单位相对独立, 单身公寓一套, 小居家两房一套, 房间和客厅尺度较小, 但布局紧凑。家人和年轻夫妇可分开住, 但毗邻。可分可合, 宽余一点就两套都买, 必要时可出租其中一套, 果然是应对经济危机的设计方案啊。
以下几个户型, 都是位于市区黄金地段的豪宅, 房间客厅的尺度都较大, 总面积也大, 不讲究到底这样大的面积能做几个房间, 讲究的通风对流, 光线景观, 这又是另一类人的不同生活方式。总的来说, 需求的方向不同 (图1) 。
中信君庭:新同居时代生活方式。中信君庭位于珠江南岸, 一线江景, 设计主题当然是景观第一, 户型所有北向窗均设计为大大的横向窗, 房间尺度都非常大。楼盘E栋23~28层的主人房设计更是新型同居时代的典范, 主人房提供两个卧室, 卧室相对独立, 洗手间开敞共用。环市路中环广场:老少同堂的另一种同居方式, 如图2。
5 别墅经济化:联排及经济型别墅的广泛出现
这种别墅普遍在200~300平方, 进深大面宽窄, 但也有天有地, 可做到比较高的容积率, 让不是太有钱的人也能拥有自己的别墅梦想, 不失为一种新的能够追求得到的生活方式。
6 结论和思考
归根到底, 户型变化出现的一系列特点, 与社会发展关系紧密, 换而言知, 设计师需把握市场, 对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嗅觉, 才能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有预见性的理解, 从而对户型的创新, 引领新的生活方式, 才成为可能。
摘要:自从我国实行房改, 住宅商品化以来, 对住宅好坏的讨论和评价, 从来都离不开户型。户型是住宅内部各使用功能 (空间) 通过交通空间, 组合而成的形式。住宅户型的变化和发展, 与社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影响户型特点的当然是居住于其中的住户, 住户的生活需求是户型设计的基本依据。也可以这样说, 户型其实体现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 建筑设计师设计住宅, 归根到底, 就是为人们设计一种生活方式。
关键词:房改,户型,空间
行政法律关系发展变化论文 篇2
关键词:法制; 伴生关系; 依法治国 ;法律移植 ;道德一、 法律移植与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固有文化背景
我国的法律移植始于近代,强悍的西方列强用船舰厉炮打开国门,从此中国不再是世界体系的绝缘体,卷入了世界殖民主义体系。虽然也还是被分割的角色,但是它已经硬生生的与世界接轨了,联系与伴生就是这样产生的,在此之前,我国的法律延续着封建专制主义法律系统。《唐律》所带来的农耕文明是统治了许久的典型法律体系,这样的体系除了在我国实行以外,也深刻的影响了日东南亚各国,当时的影响是根深蒂固,法律观念和法律制度在不声处悄然的浸染着法制的发展走向。
中华法系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孔孟的儒家思想已经深入到中国传统法律的灵魂中,儒家的礼是国家法律的根本之道,法律的核心作用就是维护皇权统治。这种法律体系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一是以礼治国。其所反映的乃是建立在严格的宗法结构基础上的等级森严的社会政治伦理秩序体系;反应的是以宗法家庭为本位而非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体系关系。二是强调道德的促进作用,道德是制约行为的重要缰绳和最底防线。三是专制王权。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是尊卑有序的,这种三六九等的级别,更加稳固了统治与被统治的界限,法律文化的移植和变迁直接体现在制度的制定中。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当今世界,法制理念推陈出新,法律制度之间的差异,已不仅仅体现在方法和技术上,在法的时代精神和价值理念上也有了巨大差异。传统与先进,发展和滞后,观念的差异直接影响到了法律的构建和实施。
二、当今中国法律移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的法制现代化建设尚处于发展阶段,法律移植在市场经济法制建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成功地移植现代发达国家的先进的法律,加快立法步伐,促进法律的健康发展,是我国实现法制现代化的一条捷径。但是,现实中法律移植具有复杂性,还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略作浅析。
(一)法律制度本身的不可兼容性。法律制度是相对独立的,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两国完全相同的法律制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理论指导意义是亘古不变的,任何体制的嫁接都有一定的排异性,就像果枝的嫁接也有着一定的机缘性。但是理论的推导并不能代替实践,法律制度的产生大多都是本土滋生的,盲目的照抄照搬只会事倍功半,自身环境的差异决定了同一制度的实施具有不同的实际效果。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推陈出新的重要性。
(二)法律移植实施的粗糙性。法律的移植是基因的嫁接,携带着外来色彩的植入,与本土的粗糙实施不仅不能产生促进法律发展的预期效果,还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比如对移植后法律体系的不明确,或者较大差异的反差,外来的法律规则和运行方式在中国本土进行理解、转化和再吸收的过程是不容忽视的,直接决定了移植的效果。法律移植需要一个完整的过程,不可以大跃进,更不可以急功近利。必须循序渐进的,分阶段分步骤的有条不紊进行。
(三)法制新型化人才的欠缺,观念不能及时更新。法律的移植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法律人才身先士卒,通过对先进国家的法制进行系统学习和掌握并且充分吸收再进行国内传播和实践。技术的交流和传播,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法制的创新也需要更大一批的法制研究者做好“走出去”和“走回来”。加强法律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各国法律发展和法制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三、做好法律移植的几点建议
法律移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从经济建设、法制建设、理论研究层面看法律移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必然过程,是我国法律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移植的过程中,并非是完全地照抄、照搬,而是有选择地吸收和借鉴。
(一)在研究、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有选择的移植。在移植之前,有必要对输出国及输入国(本国)的法律进行研究,首先研究本国的法律在该领域的实施现状,是否需要移植,以及应该移植何种类型的法律,其次是研究输出国的法律形成过程及最终的社会效果;接着还要对比两国的实施环境差异,情况相似,国情雷同的土壤才可以移植尝试。因此,在法律 移植问题上应采取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影响法律移植效果的因素是复杂的,如自然状况、地理环境、政治体制、经济结构、民族意志等都会对移植效果产生影响,所以法律移植是一个多种因素综合性地互动的过程。经验主义与一刀切,都是不可取的。
(二)法律移植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整个法律体系犹如一座“金字塔”,其底层是法律理念、精神及原则,以及赖以生存的法制环境,然后逐级向上是部门法以及实施细则和法律规范。依照各自的角色对号入座,恰当的找到在输入国的最佳位置并充分发挥作用,并不至于影响整体的结构。是需要运用技巧来经营和运行的。这就要求,在移植的时候应该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金字塔的稳固是移植的最终追求。
(三)以政治为高度,以经济为基础。我国的政治被牢牢地控制在中央政府手中,高度集权和一元化是其主要特色,对于中央政府的规章和政策只能执行。因此,中国的法律移植始终站在政治的高度,并以经济发展作为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很多固国安邦的政治理论都是多年政治探索验证的结果。有关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法律法规,如市场主体、构成要素、市场活动、市场调控等规定,在经过筛选之后都可以将其发展完备的部分吸收到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当中。但参考和实施的过程中必须以本国的实际环境和政治气候为重要参考。法律是服务于政治,并通过政治发挥作用的,站在政治这个高层角度宏观把握才能纵观全局做好大局谋略。
(四)社会公共事务稳健发展,为法律移植保健护航。公共事务职能是国家执行的重要职能之一,执行是核心角色,法律作为规定国家各方面行为的规范,是国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公共事务包含交通、环保、城市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社会组织和社会人才的驱动是新型法制推广的重要推动力量。政治、经济、社会公共事务是社会的三大支柱,就像公安局、检察院和法院的协调配合一样,任何一项的差池和事务都极有可能将法律移植的效果推向万丈深渊,万劫不复。打前阵做先锋,与保安全做后盾都是决定性的,环环相扣,相映生辉。切不可捉襟见肘,顾此失彼。
四、结语
法律移植在客观上促进了人类法律文化的交流和沟通,法制文化的融合与推陈出新是法律发展的重要途径,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法律发展的国际化趋势。中国当下的法律移植只是部分的移植,部分的移植相对而言更容易一些。中国当下仍然经历着由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改革,社会的各个领域和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正向深度展开,与此同时,法律制度的安排也在发展和创新。自从有了相互便利的交往,移植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并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理论命题,而任何一项命题都是在争鸣中由模糊走向明确和具体。法律移植作为一项重要的法理命题,在以前是、现在是而且以后依然是伴随着法律移植现象存在而又常论常新的命题。
参考文献:
[1]李凤章.法律移植,移植什么.中国检察官.2010(3).
行政法律关系发展变化论文 篇3
1 企业资本结构介绍
资本结构是指以债务、优先股和普通股权益为代表的企业的永久性长期融资方式组合, 是企业各种长期资金筹集来源的构成和比例关系。通常情况下, 企业的资本结构由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构成, 资本比例关系指的就是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各占多大比率。
2 影响企业资本结构变化的因素
2.1 企业收益的波动性
收入波动性的存在会导致风险的增加。利用营业利润与企业年末总资产的比值来衡量企业收益的波动性, 收入波动程度高的企业意味着较高的破产风险和经营风险, 所以取得贷款的难度和成本就较大, 因为无法支付债务本息而破产的风险就越大。企业负债比率与收入变异程度负相关。因此, 资本结构与收入波动性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2.2 企业资产抵押价值
现代企业的主要筹资方式之一就是负债筹资。有负债就会有筹资风险, 企业在进行负债筹资时, 要树立风险意识, 若经营不善, 可能无法按期支付债务本息, 所以, 要保持合理的资产负债率, 制定负债计划时需要考虑能够偿还债务的资产价值。这部分资产和偿还债务的能力成正比例关系, 那么企业可以从外部筹集到的资金就越多。用固定资产净值与存货净值的总和比企业年末总资产来表示企业资产抵押价值, 如果公司的资产抵押价值较高且具有可抵押性, 将会降低债权人承担代理成本的损失, 这个价值与资本结构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2.3 企业规模
在企业资本结构选择中需要考虑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企业规模, 企业资产负债率受其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企业规模越大, 信息的批露会更充分, 其信息不对称程度相对越低, 由于大公司在经营战略方面大多采用多元化和纵向一体化方式, 使企业净收益不断增加, 增强了抗风险能力, 获得高信用等级, 从而获得更低的资本成本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对比较容易获得负债融资, 增强企业发展的稳定性, 因而无法偿还到期债务而破产的可能性就越小, 从而可以承受相对较高的负债水平。企业规模与资本结构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小企业面临破产的风险大, 倾向于短期债务融资, 资本结构可能表现出高负债特征。所以, 规模大小不同造成资本结构的不确定。
2.4 企业盈利性
由于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保留盈余的可能性, 推断出作为保留盈余的重要来源, 盈利能力的提高使得企业以较低的负债就能满足企业的发展。企业盈利性强的会产生更多保留盈余作为内融资金, 满足公司资金需求。最优融资次序理论认为, 留存这部分收益将作为企业资金来源的优先选择, 其次才是考虑债务融资, 最后一步是发行新股。所以, 内源融资是企业的优先选择, 而效益好、盈利性高的企业一般自身积累的保留盈余较多, 融资首先考虑企业内部的保留盈余, 内源融资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既可以筹集到生产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又可能使综合资本成本尽可能最低, 高盈利能力企业通常具有较低的财务杠杆水平。这样, 资本结构与企业盈利性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2.5 非债务税盾
折旧作为一种融资手段具有税收优惠功能。如税盾一样, 固定资产折旧额和无形资产摊销额可在税前利润中扣除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从避税的角度安排最佳资本结构, 进而也会为企业增加效用。这类虽非负债但同样具有抵税作用的因素称为非债务税盾。非负债税盾取代了负债产生的利息费用, 发挥了抵减企业税收的作用, 这样看非债务税盾对债务税盾存在明显的替代作用。有了避税方式优化资本结构, 拥有大量非债务税盾的公司就会充分发挥非债务税盾的优势作用, 减少负债的利用率, 就会形成非负债税盾越大而负债比率反而越小的关系, 即负债比率与非负债税盾之间呈现一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采用每年提取的折旧与平均资产的比率作为债务税率的衡量标准, 得到非债务税盾与资本结构之间负相关关系。
3 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提升发展能力的策略
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变化的因素并非一成不变, 而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中, 资本结构也应该根据变化做出调整, 企业在筹资过程中, 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 为了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应选择弹性较大的筹资方式, 为资本结构的再调整留有余地。
3.1 合理利用财务杠杆, 动态调整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理论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 在存在税收的情况下, 由于债务利息可以抵减税收, 产生现金流入, 从而加大了财务杠杆作用度和财务风险, 企业规模和财务杠杆之间存在一个负向的关系, 因此, 企业可以通过发行债务提高财务杠杆来增加企业价值。企业负债超出一定的水平, 达到高资产负债率对提高企业发展能力会产生负相关作用, 在企业绩效经营较差时, 高资产负债率会加大财务风险, 不利于企业发展, 所以, 应合理控制和利用负债的规模, 合理的企业负债率应是一种能使财务杠杆利益、财务风险、筹资成本、企业价值等之间实现最优均衡的负债率。企业经营者应根据实际及时分析本企业的负债水平, 主动调节资本结构, 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资本结构调整不是短期内、快速度能够达到的目标, 而是需要做好思想准备, 从多方面、多角度采取策略, 逐步使之趋于优化, 使企业得到持续、稳定、长足的发展。
3.2 提高盈利能力, 增加内源融资
要改变目前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的状况, 优化资本结构, 必须提高自身的内源投资能力。内源性融资对企业具有资本形成的原始性、自主性、抗风险性等特点。企业是否有较强的内源融资能力, 是其能否健康成长的重要标志。企业的经营规模大与小以及盈利能力的好与坏关系到企业内源融资能力的大小, 只有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内源融资能力相对增强, 对外来融资的依赖程度就会大大减少, 资本结构才趋向合理, 企业的发展才会蒸蒸日上。解放思想, 放开手脚, 尝试从内部进行成本控制, 如建立企业的内部银行、财务公司等企业内部金融组织, 对企业的资金运用进行科学的策划和指导, 降低成本, 提高经营效率。同时打破垄断, 引入竞争, 建立严格的企业自我积累机制, 培养良好的自我积累能力。扩大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空间, 企业才有持续发展的旺盛生命力。
3.3 提高股权治理效率, 培育股权融资主体
我国绝大多数国有企业都是单一国家投资, 单一固有股权结构, 容易出现国有股的“一言堂”现象, 实践证明, 国有股东因其以政府为背景, 治理效应发挥不出来, 影响企业的长足发展, 进而降低企业的治理效率。要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提高治理效率, 必须推行股权多元化改革。股权融资要在总量和融资占比上有所突破, 一方面, 可以通过收购的方式减少国有股;另一方面, 也可以通过直接转化流通股的方式减少国有股;达到国有股分流的目的, 当然这些减持必须保持适当。推进股权结构多元化, 还要培育多种形式的股权主体, 股东出让部分所有权, 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投资, 引进新股东, 最终要让国家和公司、机构、个人和外资等多种形式的主体共同存在, 降低国有股占股本总额比重, 增加其他性质的投资者的股权比例, 建立企业合理的治理结构。只有在多元化投资主体存在的情况下, 才能在利益多元化的基础上形成制衡机制和可持续的治理机制, 形成规范的企业治理结构, 有助于发展能力的提升, 企业价值的增长。
3.4 探索债权融资方式, 加快债权融资多样化
与股权融资同样, 债权融资是工业化阶段一个最重要的市场化资金积聚与集中方式。企业采用债权融资时, 又面临着选择银行贷款还是发行债券的问题。企业发行债券所需负担的融资综合成本是要低于股票融资成本的;有显著的财务杠杆效应和节税作用;可以防止企业控制权的分散;债券的硬约束作用可以实现对经营者的有效监控, 经营者必须认真经营, 努力降低成本, 改善企业治理结构, 以提高企业的净盈利能力和还债能力。鉴于债券融资的优势, 企业根据自身融资需求, 确定合适的融资规模和融资期限, 凭借行业优势和信誉, 积极申请发行长期债券, 滚动发行短期融资券 (筹资成本较低;筹资数额比较大;可以提高企业信誉和知名度) , 降低间接融资比例, 改善融资结构, 进一步降低综合融资成本。资产证券化融资易于扩大融资规模, 实现公司快速发展, 产生经济效益, 扩大自身权益。
3.5 治理结构趋近合理, 企业利益达到最大
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化 (股东价值最大化和债权人价值最大化) 是公司治理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建立精干高效、决策有序、监督有效、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 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
(1) 股权主体多元, 股权结构有效。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 在股权结构中占较大比重是国有股与法人股, 它们占主体比重就会导致流通不方便, 规范、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很难形成, 公司的经营绩效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通过资本市场吸引其他社会法人资本和机构投资者的资金, 适当减持部分国有股, 提高流通股的比重, 减少国有股权所占比例, 相应增加非国有股权的比例, 这样调整引入其他所有制性质的投资人, 社会法人股和机构股有助于增强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更有能力和动力对经营者进行直接监管, 有利于缓解股权过度集中或过度分散的局面, 有助于健全公司内部的制衡体系, 推进股权结构多元化的进程, 形成合理、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2) 共同掌控股权, 大股东相互制衡。股权高度集中的特点是存在一个股权比例超过50%的绝对控股股东, 在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 运作尚不规范的背景下, 大股东在信息渠道、技术等方面具有优势。由于持股份额较多, 参与公司治理收益较大, 在利益驱动下, 可能会损害中小股东利益;而且决策方面带有控股股东明显的个人色彩, 企业经营的风险很大;决策机制失灵, 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也难建设好。因此, 需要培育几个大股东, 持股比例在10%与50%之间, 使他们形成相互制衡的治理关系。这样大股东就没有机会通过损害其他股东获利, 只能采取更有效的经营措施, 获得更多的利润与所有股东共同分享。股东的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共同掌控的股权结构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 使管理层在更大范围内接受多元产权主体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和约束。
(3) 合理调整董事的比例, 协调所有者和经营者关系。企业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利益和观点的不同, 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避免不了有些意见不一致的地方, 董事会就是协调两者之间关系的重要部门。适当提高外部董事的比例, 有利于保持董事会的独立性, 提高董事会对管理者的监督, 公司内部董事由于与公司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要做到公正的、不受任何干扰地监督管理者的行为难度会很大, 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就很难得到保障。当内部董事的建议与公司的发展利益产生不一致时, 外部董事可以发挥他的第三方作用, 不受任何外界干扰, 帮助公司做出正确决策。同时要想办法提高经理人员的持股比例, 解决由于不一致而导致的代理问题, 经理人员的持股比例、薪金报酬要与企业绩效紧密挂钩, 使经理的管理行为和公司的利益密不可分, 从而协调股东与经理的利益冲突, 以促进经营者为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努力工作。
总之, 资本结构的调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企业在变化迅速、递增、不连续的市场环境下, 能及时迅速地调整或者利用资本结构才是实现创造并保持财务竞争优势的源泉。通过企业资本结构分析, 选择一个合适的融资方式, 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有效降低企业平均融资成本, 使企业的综合或总的财务风险最低, 提高资金效益, 促进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 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降低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1]林秋园.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 2013.
[2]侯丽秋.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研究[D].西北大学, 2012.
[3]郑思颖.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D].西南财经大学, 2012.
[4]刘义鹃, 朱燕萍.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J].财贸研究, 2009 (05) .
行政法律关系发展变化论文 篇4
武定县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耕地资源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另外武定县正处于城镇化建设阶段, 经济发展的同时, 使得大量农用地被转换为建设用地, 加剧了人地关系的紧张程度。因此, 本文拟通过研究耕地面积变化与人口及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提出合理保护和利用耕地资源的措施, 为城市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1 武定县研究区概况
武定县位于云南省楚雄州东北部, 东临禄劝县, 南与禄丰、富民比邻, 西与元谋接壤, 北与四川会理县隔金沙江相望。武定县地处滇中高原北部, 云贵高原西侧, 其自然环境形成了县境地表崎岖, 群山连绵。山地、丘陵、谷地、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 (当地人称坝子) 相互交错。县境地处滇中高原北部, 地势东西部高, 北部低。境内多山, 主要山峰有卧璋山、大黑山、自龙会、万松山。金沙江自西向东流经北境, 还有勤果河、黑鲁拉河、菜园河等河流。气候属低纬度高原季风区, 年均气温15℃, 年均降水量900mm。
2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武定县1996~2010年的耕地数量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试图分析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子, 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促进武定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和措施。
2.2 数据来源
根据1996~2010年《楚雄州武定县统计年鉴》, 获取历年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总人口、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强度等数据, 为武定县耕地变化和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提供有力的基础数据。
3 结果与分析
3.1 武定县耕地面积及人均耕地面积变化情况
武定县1996年至2010年耕地面积除了1997年和2007年略有增加外, 其余各年耕地面积总量都是处于缓慢减少的过程, 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具体见图1。耕地面积由1996年的1812727hm2减少到2010年的17452hm2。耕地面积的减少呈现明显阶段性特征。总体上看, 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6~2000年, 耕地面积有缓慢增长趋势;第二阶段为2001~2006年, 耕地面积有急速下降的趋势;第三阶段为2007~2010年, 耕地面积下降有减缓趋势。
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过程与耕地面积变化过程紧密相关, 加之人口递增的趋势, 人均耕地面积总体上也是呈现递减趋势。由图1可知, 由1996年的人均0.0715hm2减少到2010年的人均0.0639hm2。
3.2 武定县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从图2可以看出, 在1996~2010年间, 武定县社会经济得到了大的发展, 武定县GDP总量整体呈上升趋势, 其中1996~2003年增长较为缓慢, 2003年以后GDP总量迅速增长, 总量从1996年的46689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240872万元, 15年间共增长了194183万元。且GDP总量增长趋势与人均GDP量的增长基本吻合。与此同时,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也在不断增加, 投资总量从1996年的9407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147012万元。投资共增长了15倍多。武定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武定县GDP总量的增长是基本同步的, 而且在2003年以前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与GDP总量的增长相对较为平缓, 两者都是在2003年以后开始大幅度上升。人口总数在这15年间也是保持稳步增加, 由1996年的25.34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27.33万人, 比1996年增长了1.99万人。
3.3 武定县人均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耕地面积的减少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直接关系, 多种经济活动的开展都必然会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快速的经济发展与人口的增加导致了对建设用地的需求迅速增大。在武定县, 这些新建设用地主要来源于农用地或者说耕地的转用。前面通过比较分析统计数据, 可以发现耕地面积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呈现负相关的关系。
3.3.1 武定县人均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
采用SPSS软件对1996~2010年武定县人均耕地面积变化与GDP、总人口、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和人均GDP变化的过程进行Pearson的相关系数分析。得到人均耕地面积与经济发展各个指标的相关系数, 具体见表2。可以看出, 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912、-0.984、-0.791、-0.919, 并且方差检验结果均达到了0.01的显著水平。结果表明, 武定县人均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各个指标之间均存在较强的负相关。
注:**表示相关性在0.01水平上显著
(1) 人均耕地面积变化与总人口的相关分析。从相关分析结果可知, 人口数量与耕地数量变化的相关度最大。则可以判定人口的增加是武定县耕地数量减少的最主要因素。这是因为人口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 是人类社会经济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 也是最具有活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对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具有显著的影响。人口的增长与耕地面积的减少之间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在生产条件一定的情况下, 人口的不断增加将会要求各种基础设施来满足人们生存发展的需要, 这就使得大量的耕地被转化为建设用地、交通等基础设施用地。另外人口的增加也会引起耕地资源的过度开发从而导致耕地资源质量的不断下降, 这也是武定县耕地数量减少的原因之一。
(2) 人均耕地面积变化与GDP的相关分析。经济的增长是耕地数量变化的一个主要驱动因素。从相关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GDP和人均GDP与耕地数量的变化也有较高的相关度, 分别为0.919和0.912, 说明GDP和人均GDP对武定县耕地面积的变化的影响程度相当。其中主要原因是武定县早期的经济增长模式为粗放型增长, 耕地数量变化与经济增长具有较高的相关度系数则是说明了这一点。
(3) 耕地面积变化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相关分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不仅反映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活力, 而且与占用耕地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部分是用于新建和扩建活动, 也是耕地被占用的主要原因。武定县目前正处于城市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阶段,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旧城改造及扩建的空间很大, 因此在耕地资源的保护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困难。
3.3.2 人均耕地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回归分析。
通过以上的相关分析可以发现, 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关度都很高。为了进一步分析耕地面积变化与人口、经济发展间的定量关系, 运用SPSS软件对经济发展与耕地面积变化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 以此探讨两者间的关系。 (1) 人均耕地面积变化与人口的关系。人口作为一个独特的因素, 对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是人类社会经济因素中的主要因素, 也是最具有活力的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之一。用武定县1996~2010年人口与耕地面积进行回归分析。绘制了人口与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的关系图, 通过曲线估计建立三次函数回归模型:
式中:y为人均耕地面积;X为人口数量;该模型的决定系数R2=0.970, F=193.645, 显著性概率Sig.=0.000, 达到极显著水平, 说明人均耕地面积与人口之间存在高度的三次函数关系。 (2) 人均耕地面积变化与人均GDP的相互关系。人均GDP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武定县人均GDP一直呈持续增长态势, 1996~2010年15年间, 人均GDP从1842.5元增长到8606元。用武定县1996~2010年人均GDP与人均耕地面积进行回归分析。通过曲线得到二次曲线为:
式中:y为人均耕地面积;X为人均GDP;该模型的决定系数R2=0.982, F=327.087, 显著性概率Sig.=0.000<0.01, 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人均耕地面积与人均GDP之间存在高度的二次函数关系。 (3) 人均耕地面积变化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互关系。国内生产总值 (GDP指标值) 是反映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指标。大多数城市经济的增长与土地利用方式有密切关系, 尤其与耕地数量的变化联系紧密。用武定县1996~2010年GDP与人均耕地面积进行回归分析, 其回归模型为:
式中:y为人均耕地面积;X为GDP;该模型的决定系数R2=0.990, F=352.097, 显著性概率Sig.=0.000, 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人均耕地面积与GDP之间存在高度的三次函数关系。 (4) 人均耕地面积变化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相互关系。固定资产投资是建立和维护生产力的活动, 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用武定县1996~2010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与人均耕地面积进行回归分析, 其回归模型为:
式中:y为人均耕地面积, X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该模型的决定系数R2=0.909, F=36.772, 显著性概率Sig.=0.000, 达到极显著水平, 说明人均耕地面积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之间存在高度的三次函数关系。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第一, 通过对武定县耕地数量变化与经济发展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耕地数量的变化与总人口、人均GDP、GDP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之间的相关性十分显著, 呈高度的负相关关系。则反映了当前武定县的发展方式为粗放型发展模式, 经济的发展必须得依靠大量的生产要素的投入, 特别是耕地资源的投入。第二, 武定县人口的不断增长是导致武定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最主要的原因, 其次是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不断增长对武定县耕地面积减少也有一定的影响。第三, 通过对武定县耕地数量变化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分析得知, 武定县人口与耕地面积变化呈现负相关关系, 随着人口的增加, 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因此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4.2 建议
针对武定县的情况, 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达到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耕地的合理保护, 具体如下:
一是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人口是影响武定县耕地数量变化的最主要指标, 且与耕地资源之间呈现相反的趋势, 所以, 应该严格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二是在思想观念上进行转变, 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树立对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正确认识, 要明确耕地保护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经济发展和耕地资源保护的矛盾, 必须加强土地的集约利用, 合理配置土地资源, 充分发挥土地的潜力, 而不是盲目扩大城市规模。三是发展节约型经济增长技术, 进一步加强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尽量减少对耕地的占用。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土地资源的利用, 加强土地整理和复垦, 注重开发耕地后备资源, 武定县土地面积虽广大, 但由于自然原因, 境内很多土地无法利用与开垦, 因此, 应积极开发和复垦未利用土地, 变废为宝, 变荒地为耕地。
摘要:近年来, 随着武定县经济的发展, 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选取GDP、人均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人口和耕地面积作为主要分析指标, 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19962010年来武定县经济发展与耕地面积变化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6年以来, 武定县经济得到大的发展, 而耕地面积却呈现总体下降的趋势;各个经济指标对耕地面积变化影响显著, 其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总人口, 人均GDP, 国内生产总值,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处理耕地减少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武定县,耕地面积,人口,经济发展,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参考文献
[1]金凤君, 张晓平.中国沿海地区土地利用问题及集约利用途径[J].资源科学, 2004, 26 (5) :53-60.
[2]郝瑞彬, 李文荣.唐山市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33) :16570-16572.
[3]马诚超, 张绍良.宿州市耕地面积与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J].宿州学院学报, 2011, 12 (16) :15-17.
[4]刘普幸, 张红侠.甘肃张掖市耕地变化及驱动力研究[J].土壤, 2003, 35 (6) :485-489.
行政法律关系发展变化论文 篇5
关键词:建设用地,社会发展,相关分析,经济发展,焦作市
引言
焦作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近几年来在经济转型过程中, 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 立足本地资源和优势, 大力培育优势产业, 积极发展旅游业, 使国民经济从低速徘徊中走上了快速发展轨道, 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焦作特色的经济转型之路:焦作立市的基础是工业, 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也在工业。因此建设用地扩展是经济需求增加于技术进步条件下农用地释放的结果, 也是人们对相应的生态瞬时保持忍痛的结果。
一、焦作市建设用地现状
土地利用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焦作市土地利用一级地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城市扩展、道路建设、工业发展和兴修水利等都对建设用地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比2002—2008年的土地利用状况 (见表1) , 从中找出土地利用规律和建设用地变化趋势。
hm2
从表1可以看出, 焦作市土地利用总的变化趋势是农用地的数量稳中有增, 主要原因是焦作市重视耕地的占补平衡工作, 在2003年开发增加耕地573 hm2, 多集中在温县黄河滩, 复垦增加237.8 hm2, 整理增加1 766.5 hm2。建设用地逐渐增加, 其来源主要还是来自耕地, 其用途大多数用于居民点及独立工矿和交通运输用地。建设用地中的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增加了3 736.4hm2, 交通运输用地增加了1 727.5 hm2, 未利用地面积有所下降。
二、影响建设用地面积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
影响建设用地面积变化的因子错综复杂, 包括人口、城市化率、经济发展水平等因子, 而在短时间序列内, 人口因素对建设用地面积的变化影响程度有限, 导致建设用地面积变化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的增长伴随着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结合焦作市的现实状况, 采用2002—2008年六年间人均GDP、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人口、城市化率、工业生产总值等指标, 代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与建设用地面积的变化, 作动态相关性分析, 以定量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面积变化的影响。
1. 建设用地规模与总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关系。
人口总量和人口城镇化水平是反映地区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表征指标[1], 而建设用地是以空间效用满足人们的需要, 人类对空间效用的追求, 直接表现为对土地的需求, 因此人口的增加必然带来建设用地的更大需求。随着总人口从2002年的336万增长到2008年的347万, 城镇化率相应地从0.29增加到0.45, 说明建设用地规模和总人口规模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同样城镇化的增长速度和建设用地规模的增长速度也比较协调。一方面, 社会发展成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另一方面, 城镇化的适度扩展保证和推进了焦作市社会的发展, 两者良性互动, 发展态势良好。
为了进一步说明建设用地规模与人口之间的相关性, 用SPSS软件对建设用地规模及总人口和城市化作相关性分析, 其相关系数 (见表2) 。
注:样本数为7, 双尾检验结果在0.01水平之间。
根据相关系数矩阵, 总人口规模和城镇化率的相关系数高达0.937, 说明焦作市2002年以来城镇化水平随总人口的增加在提高。同时建设用地规模与总人口和城镇化率都有显著的关系, 说明建设用地与人口因素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 随着总人口和城镇化率的提高, 建设用地规模逐渐加大, 符合焦作市建设用地发展的现状。
2. 社会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规模扩展。
为了分析建设用地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本研究选取经济总量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 和工业生产总值等因素, 通过相关分析等分析手段来分析建设用地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
2 002年焦作市GDP为287.62亿元, 2008年增加到1 031.59亿元, 是2002年的3.59倍, 与此同时建设用地规模也62 786.17公顷扩展到68 300.71公顷[2]。经济发展是建设用地规模扩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一方面, GDP与建设用地规模扩展成正相关, 相关系数达0.88 (见表3) , 二者相互促进, GDP表3焦作市建设用地规模与GDP和工业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的增长带动了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展, 同时, 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展又满足和促进了GDP的增长;另一方面, 建设用地规模扩展速度又低于GDP增长速度, 这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 焦作市“北山、中川、南滩”的地貌特征, 决定了土地利用类型的多样性。审批建设用地中实际土地可利用率低, 不得不充分利用有限的面积, 使得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相对较高; (2) 与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 2002年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重为14.8∶52.6∶32.6, 2008年三产业比重达到8.1∶66.9∶25, 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展。
注:样本数为7, 双尾检验结果在0.01水平之间。
3. 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用地规模扩展。
2002—2008年期间, 焦作市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加, 2002年焦作市固定资产投资为72亿元, 2008年增加到636.14亿元, 是2002年的8.84倍, 快于建设用地规模扩展的速度。
由此可以看出, 一方面, 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用地规模扩展成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0.884 (见表4) , 说明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的加大, 在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驱动了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张;另一方面,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建设用地规模扩展速度, 说明建设用地的投资强度在加大, 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不断提高。
三、实现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的措施
1. 加强建设用地总量控制。
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 合理安排各类建设用地增量指标, 优先支持重点城镇发展用地及产业集聚区用地, 重点保障符合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需求的重点项目用地。制定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指标体系, 充分挖掘各业各类用地潜力;强化用地定额指标控制措施, 合理调控土地供应规模、结构、时序;重点盘活“批而未用、供而未用、低效使用”三类建设用地。
2. 通过扩大增量与盘活存量来增加建设用地的供应。
理顺盘活存量用地的投资收益机制, 加大低效利用和闲置建设用地的整理和合理流转, 将其盘活, 增加投资效益, 严格控制城镇建设范围, 重挖潜,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增长速度。
3. 优化建设用地布局, 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扩展。
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与空间布局, 推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 建立城镇与农村平等互利、良性互动的用地机制。严格控制城镇工矿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扩展边界, 将城镇工矿和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严格限定在扩展边界内, 明确管制规则和管理措施, 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 控制城乡建设用地盲目无序扩张。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 影响建设用地规模的因素多种多样, 包括自然、社会、经济等, 这些不可分割的因素的合力形成来建设用地规模扩展的动力机制, 共同影响着其用地规模的变化[3]。因此只有集约节约利用建设用地, 才能缓解土地供需矛盾, 保障农业的发展, 为经济的发展带来无限契机, 应加大对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的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丁洪富.试论建设用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8, (4) :43-47.
[2]国家统计局.河南省统计年鉴 (2009) [K].北京:统计出版社, 2009.
行政法律关系发展变化论文 篇6
本文所要讨论的传受双方的关系主要是指相对于传播者来说, 受者的地位在这种传播关系中的变化。笔者大胆提出这种关系的变化呈现出“几”字型, 主要是从媒介的发展角度来看, 此图重新定义不同媒介时代的划分, 主要是以受众的地位变化划分各个阶段。此图既形象地说明了受众相对于传播者来说由“平视”到“仰视”又到“平视”, 之后又是“俯视”再到“平视”的过程, 在时间轴上也说明了一种变化的趋势。
传受双方之间的关系之所以有变化, 主要是因为在各个不同的主流媒介时代的传播中, 受众在社会地位、社会意识、知识装备, 以及知识获取等方面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由所在的社会大背景引起, 不过在表现形式上, 是以主流传播媒介的影响为主。受众地位的这种变化说到底是一种精神体验和内心表达的开放程度的变化, 虽然在大部分时间, 受众是不会感觉到的。比如在文革时期, 对于那时的报纸的统一格调如果大众说出一点带有批评味道的话言, 就会遭到政治迫害, 或者想找出个表达的途径也是没有的;而在当今社会, 社会逐渐开放, 加之互联网的出现, 这就给了人们表达的环境和空间。下面我们就此图展开受众地位变化的阐述。
第一个“平视阶段”是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低下, 这时没有正统的适合广泛传播的媒介, 能够利用的只有由动物进化完成后的一些较为低级的媒介, 如各种声音和各种身体语言等, 甚至可以说是非语言媒介。但那是一个没有私有制的时代, 每一个人对周边环境的了解也只有自己亲身经历后才具有经验积累。每一个人都可以去经历后获知, 由于这时传播媒介不能够形成长久的知识积累, 这样就传播者来说, 基本上就不存在什么知识优势和地位优势。受众完全可以用一种“平视”心态去接收和处理信息。不过,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私有制确立, 社会等级制度也是建立, 语言媒介也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变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这样的地位状态慢慢消失了, 受者逐渐变为社会高层的奴隶。统治者作为传播者充分利用此时的媒介工具把他的奴隶变为忠实的仰视者。第一个阶段是非常短暂的。
第二个阶段是仰视阶段。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基本上是从封建等级制度确立后一直延续到今天。但是在这个阶段, 随着生产力发展迅速和生产关系的各种变革, 开创了一系列的媒介新纪元, 也为今天的基本媒介格局奠定了基础。同时生产力的发展也带动了社会的整体的质的前进和发展, 不论在物质方面还是在精神方面, 人类社会都在开创新纪元。这样的发展态势对于各种媒介的出现和发展来说就是被赋予了时代的痕迹。为了维持社会的统一和稳定, 统治者们就加大对这些媒介的利用来宣传统一的社会理念和行为标准, 来框括不同人的生活和思想。不过这个阶段也是分为两个时期的。这个区分点就是大众传播的诞生。传播史学界现在公认的大众传播的诞生标志是1833年由本杰明·戴创办于纽约的《太阳报》, 也称为《便士报》, 我也比较认同这一点。大众传媒的诞生对于社会同化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社会需要先知者, 智者, 这种先知者和智者是闪耀于社会同化之上的灵光。” (1) 虽然说在这两个阶段受众都是以仰视的样子接收传者的信息, 但是这两种仰视带来的压迫是不同的:前者是一种等级压迫, 而后者却是一种信息拟态压迫。
在封建社会, 统治阶级非常强势, 他们完善等级制度, 强调臣民对上层建筑的绝对服从。此时口语和文字媒介, 以及后来逐渐正统印刷媒介成为皇家贵族及高官隶史的统治工具。比如从宋朝开始真正成形的官报其实就是一种拟人化了的监督者;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也是可以传达皇上口御, 或者是用有更有说服力的圣旨;抑或是在人流多的大城府张贴各种告示。这些媒介越来越成为统治阶段控制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一种工具。在西方由教会控制的国家更是用法律规定媒体不得有批评指责统治阶段的权利, 当然更是不会允许刊登任何反统治的言论。此时, 作为受传者的臣民不得不唯统治阶级是瞻了, 这种仰视更是一种人身全面的压迫。
在大众传播媒介出现以后, 这种情况出现了变化。由于社会经济和政治民主的发展, 同时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也是不断爆发, 统治阶级为了适应社会的改革需求, 就改变了对民众的绝对统治。大众传播出现后, 这种以大众为传播对象的传播行为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因为这让人们感觉到了言论自由的珍贵和来之不易。但是此时人们却被欺骗了, 他们又进入了统治阶级设下的另一个圈套。美国著名新闻评论家和作家李普曼很早就注意到了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巨大影响, 因此, 在《公众舆论》和《自由与新闻》等著作中, 它不仅对新闻的性质及其选择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而且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 一个是“拟态环境” (pseudoenvironm e nt) ;另一个就是“刻板成见” (s te re otype) 。李普曼认为, 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 人们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 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 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 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认知。这样, 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 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报纸、电视、广播已经成为统治阶级手里的一把利器, 把握住了这一点, 对人们进行软控制。其实我们还是生活在维护权力的人利用媒介设置的“拟态环境”里仰望着自己认为平等的传播者。从近几年的宏观传播效果的理论研究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如著名的议程设置理论, 就是说传播者通过对新闻顺序的摆放可以极大可能影响受众的所要关注和讨论的话题。所以说此时的仰视变得更为高级, 是统治者一种变相的控制, 我们在仰望着。
第三个阶段回归到了一个平视的状态。不过在笔者看来, 这只是一个过渡过程。随着人们对这种拟态现象的不断了解, 也是使得受传者在不断地考虑每件新闻的真实性以及与自己的相关性, 这就使得人们的知识里开始有了对统治阶层的质疑成分。传播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开始向人性化发展, 而且现在传播信息的制度也是随着变化而变化, 这些都是有利于受众地位改变的。如你可以利用手中的手机询问有关某件新闻的事情, 不必等电视或广播的新闻。还比如一些新闻利用现代媒介的高科技性能对某件事情现场直播, 同时也对一些普通的老百姓进行采访, 这些都是媒体为了拉近与受众的距离而做出的调整。这是一种趋势, 在以后的社会发展中, 媒体对受众的抢夺势必会让受众的地位有所上升, 还有就是随着受众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就可以与媒体进行平等对话。
第四个阶段是最为让人关注的阶段。在此时已是人类高度发展的阶段, 受众此时的地位明显上升。就我国来说, 近年来, 中国新闻媒介日益“回归新报本位”, 重视受众需求;中国“市场化”的渗透、加入WTO导致的中国与“全球化”关系的深化, 使中国受众的信息需求变得更加广泛、多样。 (2) 所以在这一区域, 受众是可以直接俯视传播者的。在这个阶段最为让人兴奋的是新媒体的诞生。以互联网和手机电视等为主的新媒体代表了个性化、互动性、去中心化等。里面的每一个接收信息者都可以成为另一个传播者, 传播的传统模式被打乱。传统的一些理论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变了样子, 比如原本是媒体议程设置在网络中就变为了公众设置媒体的议程, 新媒体的这个亚文化群变为一种势力, 让传统的媒体不得不去给予重视;在当今的信息技术行业中, 有一个著名的定律叫作“梅特卡夫定律”, 它的主要内容是:网络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它的意思是说, 在网络中, 用户越多, 网络的价值就越大。由此看出, 新媒介的传播效果, 不是来自信息, 也不是来自技术, 而是来自携带信息、知识、技术的关系网络 (3) ;而这个网络是由我们这些网民组成的, 这是一种受众的力量。
新媒体的诞生给予人们的更是一种多样关系的体验感受。对于每一件事情的看法由于信息渠道的多样性而变得多样, 这就让人们不至于太迷茫抑或是盲从, 一个比较好的例子就是“华南虎事件”。原本是一件可以认为是真实的事情, 被网民以各种形式的声讨变回了原型, 网民充分发挥网络所具有的自由、匿名、互动性强的特点, 让很多可以用传统媒体正统化的事件经历着各种考验。网络等新媒体把人们带进了一种全新的赛伯空间, 在这种空间里, 时间和空间都可以得到改变。就拿QQ聊天来说吧, 传受双方是以一种无视的状态进行对话的。每个人都守着自己的电脑, 彼此是空虚的。这样就大大改变了以往的对话模式, 这也就避免了面对面对话时周边环境的影响。这样就可以提高传受双方自我和自我观点的暴露程度, 我可以不去在乎你的论点, 也不会为你的非理之词用删除等方式解决。这种张力让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惟命是从了。这是一种心理优势的体现和表达, 新媒体的交流给予了双方以精神碰撞和缓冲的时间和空间, 即使有什么知识上的差别, 这也会被网络的虚拟性所抹杀, 受众也不必去承担什么心理压力。新媒体使人们的结构多样化, 原来的拟态环境也是被扭曲得不成样子了。人们现在的这种心理优势我们就可以称为对传播者的俯视了。
第五个阶段是一个笔者自己认为在将来会出现的结果, 这是一种自然的回归。随着新媒体的发展, 传统的各种媒介也不是就这样变得不被人们接受了。它们趋于融合, 而且也会更加的人性化, 使传受双方面对面地进行更为平等的交流, 这样的交流是人性化的, 此时人们拥有先进的技术还有共同的话题, 最主要的是大家是平等的。
总的来说, 媒介是在社会的背景下实现了各种长足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 媒介的形形色色出现了各种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性质的形式。而传受双方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 他们的地位也是出现了高低起伏的变化, 本文把这种关系用一图来表示, 体现了媒介在被赋予时代意义时对这种关系的影响。说到底, 这种关系变化是一种社会的真实反应, 媒介作为一种工具在已经很好地完成了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所要求的任务外, 还有社会所赋予的任务, 传播媒介现在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一致的, 传受双方以此为桥梁必会为社会及媒介的发展呈现出精彩缤纷的画面!
摘要:本文主要是从媒介发展的角度来看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传播关系的变化。在本文中, 笔者提出这种关系的变化呈现“几”字型, 主要是看到了媒介在发展过程中被赋予了社会变革和发展的烙印, 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关系, 这种变化说明了媒介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是同步的, 本文主要是说受众相对于传播者来说地位的变化。受众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的同时也在做着不同的反应, 他们的地位的变化受他们自身的条件和社会给予他们的社会地位、环境还有民主意识的影响。社会的各行业在发展, 尤其是经济科技的发展更是带动了媒介多样化的变革, 为了维护社会同化和持续性的发展, 加大对主流媒介的使用就成为了必然之举。总的来说, 社会对受众的影响是由传播媒介以各种形式的引导和干涉表现的, 社会的发展给予了媒介以各种性质, 这表现在传受双方的关系上就是一种本文所说的“几”字型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媒介,平视阶段,仰视阶段,俯视阶段,受众
参考文献
行政法律关系发展变化论文 篇7
设立高职院校的核心目的是教书育人, 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人才。本着这一目标, 高职院校的一切活动都应该以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为前提条件, 只有教学质量提高了, 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 走向社会才能真正被社会所接受。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 生产关系不能制约生产力的发展, 而应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良好的生产关系, 必然对于生产力有推动作用;反之, 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一定是存在问题的生产关系。
二、高职院校管理的一些普遍问题
(一) 令出多门, 教师受到多部门的管理
高职院校在教书育人过程中, 作为一线核心力量的教师, 经常会受到来自各个行政部门的重重指挥, 教师为完成不断接踵而来的行政命令而分散精力, 无法集中精力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各种行政命令很多时候具有随意性和重复性, 多数院校在下达行政命令时, 行政部门间缺乏沟通, 在这些行政命令的必要性和效率上缺乏“整合”。
(二) 制度不健全, 分工不明确
高职院校在运作中, 经常会要求教师身兼数职, 把教师作为行政管理的“神经末梢”。但是教师精力和时间有限, 并且术有专攻, 让其舍弃教书和科研的长项, 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从事不擅长和效率不高的行政命令“传声筒”工作, 实为“扬短避长”、得不偿失。
比如有些高职院校长期有让教师必须担任班主任的传统, 还有些院校采用所谓“导师制”管理方法, 即一位教师必须至少要带十几名学生, 作为他们的导师。从教师的角度理解, 这应该只是主要从学习的角度, 向学生提供指导。但是从主管学生部门的角度, 这个导师制恐怕就是要求“导师”对于学生在校的一切事情负责任。一个教师每天除了备课、上课、科研和自己私人的生活之外, 还得要负责十几名学生的吃喝拉撒睡,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 有些独生子女, 父母两人一天之中都不见得能够管得住, 一个教师在忙完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之外, 如何还能有精力照顾好十几个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这是非常值得商榷的。教师在学校中的分工, 应该就是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 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以外的管理工作, 应由主管学生工作的部门负责。
(三) 教师精力分散, 不能专注于教学和科研
各部门下达行政命令时, 很少会考虑教师们精力有限、时间有限, 如何在满足了各个行政部门要求之后, 还能有精力、有时间去完成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每个行政部门多数情况下只考虑自己的工作任务是否完成, 作为学校团体协作方面, 一般高职院校没有相应的制衡机制, 来管控各部门下达行政命令的内容和效果。其实一个学校的灵魂是教师的教学和科研, 如果这两样做不好, 学校又如何以教学科研机构的身份, 存在于社会之中呢?又如何能服务于社会呢?学校想要获得持久发展的动力, 不给教师时间、不让他们在教学和科研上下功夫, 而以繁务琐事去干扰他们, 这又怎么能提高学校的档次和水平呢?想要树木长的高大, 必须要保证树木有健硕的根系;想要学校发展强盛, 必须要有合格过硬的教学和科研。但一群整天疲于应付各个部门临时下达的各种琐碎任务的教师群体, 又如何能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呢?
三、总结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力军, 但不是事无巨细什么都能一一处理的万能机器人。学校有相关的行政部门, 建立这些部门的初衷, 应该不是只把工作作为行政命令下达给教师的传达机构。
无论教师的教学工作, 还是科研工作, 都是需要一个相对安静、无干扰的环境才能做好的。有时候教师的思路受了打扰被迫中断, 再想连续上, 可能就得花数倍甚至几十倍的时间和精力。美国的TOP TEN高校、我国的名牌院校, 之所以人才辈出, 是因为他们有强大的师资队伍, 而他们师资队伍之所以强大, 一方面是教师本身具有较高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另外一方面, 也是受益于学校能够提供给他们相对安定的教学和科研环境, 这才使教师们能够发挥出他们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更有效率地培养出更多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并使这些学校成为国内乃至世界上顶尖的学府和研究机构。所以要想教师能够在教学和科研上出成果, 必要的研究时间是必不可少的。
【行政法律关系发展变化论文】推荐阅读:
行政许可法与单行法关系论文10-28
行政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论文05-10
劳动行政关系部门08-18
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09-23
干部行政关系介绍信介绍08-15
推进依法行政促进司法行政事业发展05-25
行政程序与行政法的论文08-17
公共行政发展管理05-16
行政消防工作发展08-20
行政权力发展趋势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