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024-07-27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精选12篇)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1

摘要:我们的课堂教学已有了很大的改进, 但普遍存在着效率不高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明确课堂教学目的、任务, 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要改变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多向反馈, 及时评价.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学生,能力,效率

素质教育的各项目标主要凭借课堂教学来实施,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而数学教学的内容和语言不如其他学科丰富, 所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下面就来谈谈怎样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学得主动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可见兴趣是影响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浓厚的兴趣是人的认识活动的动力来源.学习兴趣能使学习活动变得积极主动, 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 主要采取游戏的方式, 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中, 使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知识.例如, 我在讲元、角、分的认识时, 问:“同学们, 你们想做游戏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一句话激起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然后, 让同学们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 把一些有标价的实物放在教室中, 一起做买卖东西的游戏.表演结束后, 师生一起讨论总结.表面上看来, 师生似乎在热热闹闹地做游戏, 实际上学生是在乐中学、学中乐, 这种教学方式不但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力和记忆力, 因而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因素每一单元、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都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都始终贯穿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年龄和知识的局限性, 往往不善于将学过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思维常常处于盲目的混乱状态, 一经点拨, 便能茅塞顿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则须摆正教与学的关系,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在学的思维发生障碍时给予适当的点拨, 将其思维纳入合乎逻辑的轨道.例如, 在讲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 让学生感到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很麻烦然后, 教师突出问题:“能不能不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而用其他方法呢?”同学们的思维一下子冷却在这个问题上, 不知从何入手.此时加以点拨:“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求面积呢?”学生的思维马上又活跃起来, 有的说“能”, 有的说“不能”.“让我们做一个实验就知能不能了.”如此一点, 同学们的热情很高, 都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学具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同学们知道了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然后, 再加以点拨:“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有怎样的关系?面积有什么关系?”此时, 同学们恍然大晤, 得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 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 同学们既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 从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改进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必须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机械地传授学生, 让学生死记硬背, 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我们在教学中, 根据各类学生的实际, 选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每种教学方法的独特作用, 让每名学生都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 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 这样既提高了教学效果, 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 在讲一位数乘两位数13×2时, 先让学生用小棒操作, 再打开课本让学生自学书上的计算顺序, 教师同时给学生提出思考性的问题, 然后启发学生说原理, 让他们充分讨论, 借此来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说理能力.最后用“谈话法”引导学生抓住乘法与加法的关系验证 (13×2=13+13) , 沟通了新旧知识.这样, 学生学得主动, 积极性也高, 教学效果自然好得多.

四、多向反馈, 及时评价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反馈与评价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各类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课堂上反馈及时, 评价准确,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能使学生不断地了解自己, 超越自己.我们在教学中, 主要采取一问、二看、三巡视的方法, 力求实现最佳反馈.

“问”, 就是提问.在课堂上要随时提问各类学生, 掌握优、中、差各类学生的情况, 了解他们掌握知识的程度, 以便随时调整自己讲课的进度, 同时便于按需要提供不同水平的练习.

“看”就是察言观色看表情.从学生的面部表情和举止能看出学生的学习状况.通过学生不同表情的面孔反馈, 力求作出正确的判断, 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巡视”, 学生做课堂作业时, 教师要巡视.这样要特别关心中、差生.在巡视时, 如果发现普遍问题, 可以及时组织集体讨论、集体评价、集体纠正.个别问题则进行个别辅导.若发现学生中有好的解题方法, 要及时介绍、表扬.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以上几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层层递进, 环环紧扣, 不仅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2

一、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

音乐教学中,首先教师要放下“架子”,走向学生,多给学生一点微笑、尽量和学生一起共同参与到歌舞表演、音乐游戏中,使学生消除心理上的压抑感。其次,老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如有学生在律动和歌表演中,动作笨拙、呆板,老师要及时制止其他学生的取笑行为,并给予耐心辅导,纠正动作,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再次,老师要能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回答得好的学生,要用肯定性语言进行评价,使学生感受到被赞誉的喜悦。回答得较差的学生,尽量不要用否定性语言加以评价,而是适当降低问题难度,引导学生正确回答,并进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热切的期望。

二、在课堂教学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为求获得某种事物的稳定因素,也是人们寻求知识、钻研问题的高效催化剂。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和行为保证,是取得理想学习效果的基础和前提。学歌曲时,我让学生试着把自己喜欢的用歌声唱出来,也就是创作歌词,孩子们互相讨论起来,把自己感受到的全部用音乐表现了出来。学生这种大胆创作,勇于创新,积极展示的场面让我感动,看来创新的环境真的能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能积极开动学生的思维,能突出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个性发展有足够的空间,能激发学生创作的激情和对音乐的热爱之情。

三、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中张扬个性

我们说音乐创造不是单纯地把一个东西写出来或是唱出来,表现出来,而是少年儿童通过感受音乐,想象音乐,真正对音乐有所体验后通过创造出来的。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的一切都来源于音乐的启发。”少年儿童的想象力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通过它可以使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因此,音乐教学已成为促进学生全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创造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可见,想象力是推动学生积极创造的动力。

四、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穿针引线的问题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仅是了解“学什么”,更要学会“如何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围绕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去思考、自习。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如:教一首新歌,老师范唱后,可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开动脑筋,认真自习后,老师再稍加点拨,这样,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若能长期坚持下去,凭着几个穿针引线的问题,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又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怎样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篇3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不可否认,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还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传授知识的达成度、轻知识的形成过程,重传授知识的完整性、严密性而忽视了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等现象。这样的课堂教学既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也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就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对同行们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课前做好“三备”1.备课标。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材的研究,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尽量做到详略得当;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学生活动的设计,我们要认真分析“知识技能”与“学习活动”之间的联系,从实际出发,实施建议中的活动或重新设计活动。2.备教材。对物理教材的透彻理解是上好每节课的必要前提。首先,学期伊始,教师要把自己所要教的教材熟悉一遍,明确各部分内容在整个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系统。其次,授课前教师更要明白本节课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思考如何使前后内容连贯起来,以及用何种方式进行讲解,学生才会有兴趣去接受。最后,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且不能局限于教材。物理与生活密切相关,我们要广泛联系生活实际,以教材为平台,充分挖掘、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物理课堂教学服务。3.备学生。课堂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班级成员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才可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备课时,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思学生所惑、解学生所疑、答学生所问。只有这样教学的针对性才会强,教学效果才有保证。

二、拓展物理教学的信息量,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

根据新课程的时代性要求,必须在物理教学中扩大信息量,结合现代社会生产生活实际,把现代科技的最新发展和研究成果渗透到物理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要做到这点,教师自身就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和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能有效地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强化教学研究,开展集体备课现在有些学校教师办公室的安排以年级组为单位,同学科的教师平时也不常相见,而规定的教研活动形同虚设。物理教师也不例外,常常是单枪匹马、孤军奋战,也有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把资料、经验视为己有,不肯与年轻教师共享,使得教研工作的效率不高。当前,我们已经处于信息爆炸时代,这种个体作坊式的备课肯定不适合形势发展。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必须摒弃老观念,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这样才能把更多、更新的知识渗透到教学中去。具体可以这样做:让教务处排课时,每周给备课组腾出半天的时间,让备课活动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为备课组的教师之间提供思维碰撞的机会。这样一来,教师们可以把最近一周内在课堂上积累的教学难点进行交流,相互间取长补短。

2.拓展信息渠道,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教师仅凭一本教材、一本参考资料打天下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教研活动乃至学生作业等多种渠道去获取对课堂教学有用的信息。比如:在分析平时的训练题和各次考试的试卷时,发现有价值的好题、易错题就把它们摘录下来,在课堂教学中或课后与学生交流当中遇到的处理起来棘手的问题就把它们记载下来,在处理分析教辅资料时,发现有好的解题方法和教学策略就把它们复制下来等,这些都是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在获取信息之后,教师还应具有较强的甄别能力,对有效信息,可以分门别类,妥善保存,随时用于教学之需。

三、以学生为主体,创造积极思维的课堂氛围

导入新课只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要实现学生与教师思维的同步发展,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中采取多种恰当的方法,为学生創设一种积极的课堂思维氛围。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和分析,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总结和归纳;也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举一些生活实践中学生熟悉的例子和问题,使学生在分析和讨论问题时具有新奇感。而且一旦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讲解一致时,学生就会产生成功的喜悦,心情舒畅、兴奋,求知的欲望会更加强烈,思维会更加活跃。当然,在进行物理实验时,对于学生有能力进行的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做、自己观察。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获得了相关的数据和知识,得出正确的结论和答案,这种教学模式,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积极性,也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还使学生学会了研究物理的方法,真正的掌握了学习物理的方法,提高了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教学的基础,只有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学生才会乐意听教师教课,才会有好的教学氛围,教学效率才能提高。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教师在教学时理解和爱护学生,在平时多给予学生关心,及时了解和解决学生关注的问题和难题。在对待学生矛盾或分歧时,必须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正确的解决,决不能偏袒某一方,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教师形象,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另外,我们在教学时还发现与学生相处时间较长的教师,他所教授的课程学生就会乐意学,而且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良好的学习效果,这是由于师生间有着较好的师生关系。由此可见,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方法。

总之,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率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可因人而异,也可因教材和地域而异,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摸索,深入了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不断探索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提高我国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建军:《物理化学课堂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2)。

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篇4

一、课前精心备课

课前备课是我们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环节。

第一,我们要按照教学大纲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作为教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大量查阅资料,研读教材的编写意图,确定教学重难点。准备课堂上要用的教具、学具,制作有关课堂上所需的课件,并对课堂教学进行大量预设,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教学设计。

第二,我们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因材施教,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学习数学方面,学生存在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的差异,面向全体,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所有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一次听课我受益匪浅,那位教师在教学“通分”时,先让学生自己思考方法,有的学生列算式,有的学生画图形,有的学生用纸片对折,还有的学生用学具摆,二十多分钟过去了,还不能明确结果,我们听课老师在下面都着急了。心想用自己的课件给学生演示一下不就迅速解决问题了,可是这位授课教师不慌不忙,课后交流,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希望每个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课件尽管有它的作用,但并不保证适合每一个学生,因为每个学生各不相同,听完他的课后,我写了一篇反思,如何真正地做到实际意义地面向全体学生。既要考虑在课堂上给接受能力强的孩子“锦上添花”,又要考虑到给学困生“雪中送炭”。

二、课内精心上课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讲故事、猜谜语、师生互动做游戏或动画引入等。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自然而然就进入学习状态。例如,我在教学“周长”时,创设了七星瓢虫跑步的动画情境,同学们平时爱跑步吗?有一只七星瓢虫也爱跑步。一片树叶就是它的跑步场地,仔细观察,谁来说说七星瓢虫跑的路线?学生有的回答沿着树叶边沿跑;有的回答沿着树叶的周围跑。接着我回答,同学们说得对,七星瓢虫沿着树叶边线跑,它跑多远呢?学生说一周,接着引出课题。利用鲜明的色彩、精美的动画把学生从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让学生在直观中感悟什么是树叶的周长。

进入教学新知环节,各种教学方法综合并用,方法合适事半功倍,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图表、测量、身边资源、漫画等来浮现关系。例如,我们在学习“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时,让学生上讲台实际量一量黑板的长度,发现用米作单位不能用整数表示时,便产生了分数。在讲述和理解单位“1”时,这个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学生在找单位“1”时,充分利用教室里的资源,很快说出了很多,全班学生、一块黑板、一本书、全体听课教师、一厘米长的线段等都可以看作单位“1”。利用身边事物使学生很容易理解,数学原来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这样学生既轻松学习了知识,又进一步认识到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既形象又生动,使学生视听并用,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另外课堂上大胆地让学生动手操作,俗称指尖上数学,这也是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时,就让学生利用实践袋里的学具动手实践,拼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学生拼完后,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很快就知道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学生又利用剪刀把自己带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剪开,观看展开图,很快又明白了长方体对面相等,相对的棱长度一样长。正方体6个面都相等,12条棱长一样长。一节课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动手操作,但也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我提出的问题。

大量使用各种评价语言,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一句你真棒、一个竖大拇指等各种赞美的语言和行动,始终贯穿课堂,这时课堂气氛宽松,学生信心满满,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课堂效率。例如,我班上有一个学生,在一、二年级时,接受新知能力有点差,我就在课堂上不断地表扬他,使他在课堂上学习数学的自信逐步提高,他变得越来越喜欢回答问题,越来越喜欢上我的课。在我的不断表扬下,他的各种综合能力在课堂也表现得很出色,他在课堂上学习效率明显提高,我也是用这种方法提高了全班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精选课堂练习,力求少而精,练习设计有坡度,不要大量机械练习,练在点子上,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课后深刻反思

我的做法是写反思日记,我和学生都写,记录我这节课的成功与失败,失败的地方怎样补救。学生反思自己的收获和还有什么疑惑,看了学生的反思日记,我很快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再利用下节练习课进行巩固,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

总之,提高课堂效率势在必行,只有课堂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才能提高。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不断追求和探索。

摘要:<正>课堂是师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向课堂要效率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且执著追求的目标,如何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佳的课堂效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科教学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一、课前精心备课课前备课是我们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环节。第一,我们要按照教学大纲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作为教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大量查阅资料,研读教材的编写意图,确定教学重难点。准备课堂上要用的教具、学具,制作有

参考文献

[1]路文静.浅谈怎样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J].新校园(理论版),2013(2):154.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5

樊家庙中学

陈功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有力推动了农村初中教育教学发展,同时也给农村初中的体育教学带来了崭新的变化。不过,农村初中的体育教学效率不高等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问题必须得到关注,并在教学研究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加以解决。【关键词】农村体育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目前,农村初中的体育教学效率不高现象依然存在,己经成为制约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初中的体育教学不能削弱,必须进一步得到优化和加强。因此,实现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应当得到广泛关注,并在体育教学研究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加以解决。笔者从事农村初中的体育教学工作,深切感受到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改革任务繁重。下面,结合个人开展体育有效教学实践,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有效教学观念

不可否认,目前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相对滞后。由于社会陈旧观念制约着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条件相对也较差,学校体育管理目标模糊,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形式老化,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等依然普遍存在。社会上不少学生家长仍然认为孩子搞体育“没有出息”,甚至还有些领导也不支持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这些都导致了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师仅仅把教学目标放在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上,忽视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更谈不上养成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这自然无法奠定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长期下去必然影响学校素质教育目标的全面完成。

体育教师要想尽快摆脱困境,实现体育有效教学,必须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一方面要充分认识体育意义;另一方面还要科学理解有效教学的涵义,结合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实际,认真开展有效的体育教学。

有效教学既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同时也是一种科学的教育策略。其核心在于“有效”,所谓“有效”,就是教师在有限的体育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实现最大的收获、进步和发展,进而实现体育教学总目标。而不是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付出劳动量的大小。相反,如果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收获量一定,那么,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付出的劳动量越大,体育课堂效率则明显越低。因此,我们的体育教师必须树立效率观念,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用最小的付出来换取最佳的收获。

二、遵循教学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

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主阵地,提高农村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无疑是提高体育教学有效的重要渠道。

课堂教学是一项社会实践性活动,具有客观规律性,体育教师必须自觉遵循课堂教学规律,结合体育教学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成功的第一个阶梯。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及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人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体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高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活动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兴趣,经受锻炼,得到提高。在体育课堂教学的第一阶段,采取何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是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如果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初始阶段,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对本节课的体育活动产生兴趣,可以说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

为了能让学生产生兴趣,体育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特点,灵活地采取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也可以借鉴各种合适的教学模式,而教师有意识主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选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精巧的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地组织活动都是重要的因素。

我的体会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时,必须准确把握体育课的特点,尽可能避免教学形式的反复循环,如果体育老师用单一的口令指挥学生进行单一的训练,就会让体育课堂教学变得乏味。因此,体育老师应及时主动参与活动,有目的地有声引导,自觉投入到学生的练习中去,用自身的示范行动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就会收获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根据兴趣分组,分层次施教

体育教学面对的是体育素质、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教师要尽可能地关照全体学生,将体育课堂的时间尽可能让给学生,鼓励学生去参与、展示。我的做法一般是,课堂教学进入活动时段时,都要依据体育课堂教学对象的层次划分出兴趣不同的小组,让学生选出组长,组织同学分小组参与活动,教师做巡回指导;分组的依据主要是学生的体育技术、技能水平以及接受体育知识的能力,同时也考虑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主要采用方法有两种:一是教师指令分层法,即根据学生的体质状况和个性特征,把学生分成相应的练习小组。分别在不同的地点进行不同难度要求的练习,达到目标者上升一个层次,未达目标者下降一个层次。二是学生自主选择分层法,即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质能力和技术水平自己选择练习项目和难度,升降同上。实践证明,通过分组活动分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学生们在体育活动中,不仅接受锻炼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还培养了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展示了学生体育特长,在县内举办的运动会上取得了好成绩,顺利完成体育教学目标,提高了体育教学效率。

怎样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篇6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提高历史课堂效率的前提

教师的自身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知识素质和教学基本技能素质,作为一名历史教师高尚的师德修养对教育的挚爱,诲人不倦的精神,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基本功夫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1.锤炼教学语言。中学历史要传授基础知识,简明概括的叙述史实,既不可能像评书那样绘声绘色,也不可能平淡无奇,毫无波澜。教师要使用形象简明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使历史事件如在眼前,使人物形象呼之欲出,使历史史实有血有肉。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受到人文教育和思想感情的熏陶。这就要求教师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在饱含感情的同时又要注意语调、节奏、表情的有机统一,还要符合课堂教学内容实际。

2.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师应拥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博通古今,通畅中外,对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了然于胸,又要把科学、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吸纳其中,做到心鹜八极,神游万仞。要在剖析一个历史史实时,能够信手拈来,旁征博引,使上下左右融会贯通,学生自然能够兴趣盎然,历史课堂将变的生动活泼而不是索然寡味,教学效果当然也能够事半功倍。

3.新颖独到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一堂课的灵魂,历史课教学必须在深刻钻研教学内容,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依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调控课堂教学氛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历史教学其基本的教学任务虽然是掌握史实,但僵化保守死板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反采用生动活泼丰富灵活的教学手段,教师应注意调控学生的兴趣、情感,注意营造课堂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

1.再现历史情境。教师可用生动形象的讲述再现历史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置身于某一个特定的历史场景之中。这样的方法,打破了常规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既唤起了学生的自觉意识,也使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与历史人物息息相通,使课堂教学情绪活跃,情趣盎然。

2.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学生的历史自主意识尤其重要,因为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其中,才能真正复活历史史实,避免僵化。教师应注意不断激发学生的合作,自主探究意识,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应把历史情感渗透在历史真实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发学生的历史情感,使学生真正从中获得历史的启迪。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创设历史情境,或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通过报刊杂志互联网等来收集资料。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应善于营造平等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批评和辩论,使学生才思敏捷,个性张扬,真正搞活历史课堂。

3.设计切合实际的活动。要想使历史课堂活跃,单纯的讲授未免平淡单一,设计符合中学生心理年龄特点,又能很好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历史教学活动尤其必要。

4.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还原历史真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其信息丰富,动态生动,有声有色,形象直观的特点,备受教者青睐。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采用必要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选择画面,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切忌无的放矢,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

三、注重整合历史体系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中之重

在历史教学中,注意学科内部的融会贯通,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是掌握历史知识,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一环。

1.把握学科规律,形成知识框架。历史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横向和纵向的内部联系,而且联系又是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另外历史学科知识体系浩瀚庞大,与其它学科之间也有着联系。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概括教材的重难点,既要注意个体历史现象,又要探讨整体规律,按照教材编排的章节体系。理清内部线索,在整合知识体系时做到历史结论建立在全面分析,深入理解的基础之上,把握知识的整体内容。

2.培养历史综合素质。在梳理历史知识的基础之上,又要体现学科和跨学科综合意识,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历史综合能力,引导学生依据历史事实,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全面、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判断,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教材体系,又可以提高自己分析认识历史史实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创造能力。

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篇7

一、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是关键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任何学生在走进课堂之前,都不是一张白纸。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每个人的领受是不同的,学习者在认知、解释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一)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传统教学目标搞“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做不同的教学目标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主义,但是制定分层目标还是行得通的。可以分成下限目标、上限目标、发展目标。如在教学算法多样化时,我要求能力弱一些的学生只掌握基本算法即可,能力好些的学生则要求会运用多种算法,能力更好的学生在会运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学会择优或想出更好的方法。这样从学生的认知差异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最终“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二)优化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使用的是粉笔、黑板。这种单调的教学手段,制约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注意教学手段的优化。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声音,动画等,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能够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对于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把“静止”的内容变为“活动”的形象,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解决问题等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在多媒体的选择和使用上,要注意“度”的把握。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家为了赶时髦每一节课都用多媒体。开始的时候,很有新鲜感,可在反思中觉得并不是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多媒体,太多的刺激会让学生疲惫不堪,降低课堂的教学效率。而只有适当使用,才会发挥其优越性。毕竟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

(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既要精心预设又要注重生成。预设是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等做出的设计性的展望。目的是为了让课堂教学有序、有效地进行。生成是在课堂中自然出现的,这种出现与教材的精心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当然它也是意料之中的。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没有充分的预设不会有也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它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补充和拓展,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同样重要。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都晓得“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孩子喜欢哪个老师就会对该老师上的课青睐有加。现代教育家认为,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师生关系基础上,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所以,师生关系的和谐,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能让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充分了解学生

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至关重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以避免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脱节的现象;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可以引起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共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1. 备课从了解学生入手

备课从了解学生入手,有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利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有效地解决教学难点。

学习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在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知识的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在教学前对学生摸摸底,针对其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知识结构的建构与重组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要想深入了解学生一定要与他们建立互动的关系。经过我的实践:学生在课外活动的状态下谈话效果较好。因为学生认为老师在和他聊天,心情比较放松,容易畅所欲言,能顺利得到老师想要的答案。如果说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还有所保留的话,那在家里肯定是完全敞开的。因此,家访可以帮助老师更完整、全面地了解学生,建立起老师、孩子和家长的友好关系。

2. 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传统的教学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现代的教学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捕捉学生的眼神、表情、动作等。学生在课堂上想什么、说什么、探索到什么、体验到什么等成了课堂评价的重点。有一次,我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做书上的练习。一生突然大声说:“有一只鸽子的信送不出去。”我微笑着询问是哪一只,其他小朋友争先恐后地回答:“15-9。”在老师留给他们的广阔的活动空间中,孩子们自己发现了多余的条件,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设想当时如果对贸然出现的声音立即加以批评,不仅使那位学生的思维停顿,甚至连其他孩子的学习热情也会受到影响。蔡林森说:“概念、定律、道理由教师嘴里讲出来就不值钱了,一定要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

(二)营造民主化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对教育评价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视,课堂效率的提高与它有密切的正相关。

怎样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 篇8

1 激发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参与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就其心理成份来说, 一方面是学生的志向, 另一方面是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定向和动力的作用。因此, 激发学生治的兴趣就成为启发学生参与, 组织教学的前提。

2 创设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教学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 可以采取语言创设、语创设、表演、游戏等形式创设, 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动脑动手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教学情境, 引参与, 并让学生在争论、比较中主动积极地学会了新知识。

怎样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篇9

一、教师充分备课并布置学生预习, 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的备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 精心设计, 上课时才能有的放矢, 提高教学效率。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板书、备教具等。教师在备课时, 要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找出教学重点与难点, 并根据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和能力确定教学方法。备课越充分、教案设计得越详细、越科学合理, 课堂教学效率就会越高。同时, 教师应提前布置学生预习并找出疑难问题。这样, 学生在课堂上就有了目标, 提高了接受知识的能力。

二、在课堂上,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只有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 教学效率才能大幅度提高。在教学过程中, 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作为英语教师, 我们应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和激励方法,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实践、体验成功, 有了成就感, 就有了学习英语的信心。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什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呢?笔者认为教师课前准备的小黑板、录音机等教学实物以及教师的语调、动作、表情, 都是引起学生兴趣的主要原因。兴趣是一种学习动力, 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 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 学习的效果就越好。所以教师应尽量使课堂变得既有趣又生动, 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 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调动起来, 能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其次,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采取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 不能让学生觉得还是老套路, 没有什么新鲜感。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中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情景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开场白中, 教师就要对所讲的学科设计新颖的问题, 让学生既能够轻松回答, 又能够提高思维速度, 在培养他们说英语习惯的同时, 又肯定了他们的能力, 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

四、要创造探究学习的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宋朝哲学家朱熹说过:“学贵善疑……大疑则大悟, 小疑则小悟, 不疑则不悟。”教师不应把现成的结论直接传授给学生,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 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主动积极的学才能发挥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 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把握课堂, 提高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抓住重点, 有的放矢。在课堂练习中要突出一个“巧”字。练习内容要精心设计, 认真筛选, 要指导学生巧练,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练习形式灵活多样, 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 培养能力。比如笔者在教授一个语言点“I like doing something.” (我喜欢做某事) 时, 会针对学生实际来举例子。本班有一个小男生平时特别喜欢玩电脑游戏, 所以笔者就叫他造句“我喜欢玩电脑游戏。”“I like playing computer games.”学生们都笑了, 连那小男孩也笑了, 但他造对了句子。而且第二天默写这句话时, 80%的学生都写对了。讲语言点时尽量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符合的例子, 这也是提高效率的一种手段, 让学生在实际中学会运用、加深印象。

六、提高听说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 听说基本功的训练必不可少, 学生对所学的主题有了大致的了解后, 就可以在第一次听录音时对内容有大概的印象 (泛听) 。继而再听第二遍, 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 (精听) 。说也是课堂上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因素。语言练习是一个不断犯错、纠错的反复过程。要想口语好, 就要克服自卑和恐惧, 鼓起勇气多说才行, 不能怕人笑话。一开始可能还会是教师逼着说, 慢慢学生就会有表达的冲动, 想说而且能说好。这样学生就会在学习中特别注意有用的词汇和句型, 使自己的表达既符合英语的习惯, 又有丰富的内容。这样, 他们就增加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学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 在讲授新知识的同时, 教师要及时对所学的知识加以检测巩固, 在小黑板或投影中准备适量的精练习题, 让学生先自己思考再举手回答, 回答不出来的讨论, 有问题的教师再进行讲解, 达到及时巩固的效果。

怎样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篇10

一、认真备课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条件。

(一)备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备教材要求教师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系统认真地研究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明确各单元、各课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和难点,对书中练习题的多少、难易、类型进行研究分析并决定增删,同时还要认真、合理地安排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根据每一节课的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注意避免出现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情况。另外,注意分散难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备学生。

备学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知识水平有高有低,接受能力有强有弱,学习态度有好有坏,教师可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和适当的、必要的考试,了解学生的学业基础、学习态度等。教师要通过多渠道信息反馈弄清哪些地方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困难,是共性问题,哪些地方仅是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有摸清学生的情况,教师才能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确定课堂教学的起点、难点、深度和广度;才能面向全体、兼顾少数;才能使课堂45分钟的教学得心应手;才能自如地驾驭教材、驾驭课堂、驾驭学生。

二、重视学法指导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见效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一) 指导学生预习方法。

预习不是看一遍书即可, 教师可列出要求让学生自学, 发现问题, 带着问题听课。

(二)指导学生听课方法。

动耳听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动脑加以分析、归纳,对知识加以整理以便加强记忆;动手对重点内容做笔记以备复习。

(三)指导学生复习方法。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是先快后慢。这就要指导学生及时复习,到后来可间隔一定时间再复习,间隔时间随复习次数越来越长。学生一旦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必将大大提高,也必将受益终身。

三、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爱因斯坦说:“对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教师。”因此,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强大动力。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就会变得积极主动,注意力集中,记的东西也就多。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可以做如下尝试。

(一)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开发、保持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孟子说:“教亦多术矣。”“术”即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灵活的教法,不拘一格。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中学生处于活泼好动、喜欢变换的年龄,再好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若天天单调重复,学生的兴趣也会慢慢减退,所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师必须具有独创性。”那么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如何运用自己的教学魅力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摆脱课本的约束,去摄取更广博的知识呢?课堂像舞台,为了吸引学生,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生动的表演,渲染教学气氛,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讲台上,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语言魅力及高超的教学艺术给学生创造一个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正是所谓“以情传理,情理交融”的情境。在课堂上教师可借助于设问法、角色表演法,竞赛法、游戏法等多种形式,给学生创设一个充满激情、妙趣横生的情境。学生一旦有了激情,便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就会带着好奇心去求知,产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多种情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计算机多媒体能够为教学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静为动,使无声变有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990年,耶鲁大学教授Edward Tufte在解释为什么最有效的信息传播媒介是可视图像而不单单是靠听觉时指出:“信息图像化本身就满足了每一位学生的不同需要,使其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和各自不同的进度来对图像化的信息进行个别化与理性化的筛选和理解。图像化的信息本身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同步进行的可控宽频带通道。而单纯口授是无法达到这一点的。”这说明多媒体既保留了计算机的交互特点,又具有视听设备等优势。它可以克服文字与口头表达形象性弱的缺点,以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生动的图像,优美的英语原音多方面、多角度地向学生呈现英语教学素材,从而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例如,仅靠老师的单调讲课,学生要记住Shopping的常用语,如“比较、挑选、还价、试穿”等,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先创设一个购物情境,再通过录像、要点提示等把新知识呈现出来。然后,设置四个不同“盒子”在屏幕上,代表四个不同“商店”(文具店、水果店、服装店及饮食店)。学生选中不同“盒子”时,进入相应的购物场景,按屏幕上的要求进行练习,巩固新知识,提高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最后,通过练习、归纳总结使学生眼、耳、口、手、脑充分调动起来,参与教学活动,轻而易举地掌握了购物用语,并能灵活地运用于具体的情境中。这些都归功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创造的良好的情景及和谐的语言学习环境,使学生仿佛进入了真实的情景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说过:如果教师能用教20%至25%的优秀生的办法对待其他学生,这个问题就会解决了。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必须注重个体差异。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应回避。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研究学生的共性还要研究学生的个性;除了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外,还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任务的难度。难度太小,容易缺乏挑战性,会使学生失去兴趣;难度太大,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这就要求教师给每个学生定位,设计出不同层次学生参与的情景,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次教学,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比如在教授每一课时,可以让成绩好的学生自己创设情境,自编对话并进行表演或自己组织语言复述课文,看图说话。对中等层次的学生要求能背诵对话或老师规定的课文内容。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要求熟读对话或课文内容,要求语音、语调准确。另外,在一节课上,要使每一位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进行创造性思维,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相应的深浅不一、不同层次的问题。比如可以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中等学生回答一般的问题;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简单的或直接出自课文的基本问题,这样就使全体学生均有了参与的机会。最后,在课后作业上,作业可分高、中、低三个档次。成绩较差的学生基础题必须做,并努力做中档题;中等学生中档题必须做,努力做高档题;成绩好的学生必须完成各档题。实践证明,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不仅能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得人人有所获,更能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提高听课效率,最终提高英语成绩。

五、课后反思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环节。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所谓课后反思,即教师在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后,对自身在课堂中的教育教学行为及其潜在的教育观念的重新认识。每节课上完后,都要反思一下自己这节课教学任务完成得如何?学生主体性发挥得怎么样?这节课的优缺点是什么?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什么,有何建议?通过不断反思和修正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如何进行课后反思呢?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

反思教师的“教”。一是总结本课“亮点”,积累成功经验。一节课下来,教师回味课中的成功之处,并且对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这样会使自身的教法越来越活,教学水平大大提高。二是查找不足的原因,探索应对策略。不是每节课都一帆风顺,尽如人意的,教师面对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情况,更应该及时查找原因,找准不足之处,并进行分析,找到应对策略,并记录下这些策略。这样有利于今后的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篇11

一、课前精心备课

课前备课是我们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环节。

第一,我们要按照教学大纲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作为教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大量查阅资料,研读教材的编写意图,确定教学重难点。准备课堂上要用的教具、学具,制作有关课堂上所需的课件,并对课堂教学进行大量预设,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教学设计。

第二,我们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因材施教,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学习数学方面,学生存在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的差异,面向全体,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所有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一次听课我受益匪浅,那位教师在教学“通分”时,先让学生自己思考方法,有的学生列算式,有的学生画图形,有的学生用纸片对折,还有的学生用学具摆,二十多分钟过去了,还不能明确结果,我们听课老师在下面都着急了。心想用自己的课件给学生演示一下不就迅速解决问题了,可是这位授课教师不慌不忙,课后交流,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希望每个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课件尽管有它的作用,但并不保证适合每一个学生,因为每个学生各不相同,听完他的课后,我写了一篇反思,如何真正地做到实际意义地面向全体学生。既要考虑在课堂上给接受能力强的孩子“锦上添花”,又要考虑到给学困生“雪中送炭”。

二、课内精心上课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讲故事、猜谜语、师生互动做游戏或动画引入等。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自然而然就进入学习状态。例如,我在教学“周长”时,创设了七星瓢虫跑步的动画情境,同学们平时爱跑步吗?有一只七星瓢虫也爱跑步。一片树叶就是它的跑步场地,仔细观察,谁来说说七星瓢虫跑的路线?学生有的回答沿着树叶边沿跑;有的回答沿着树叶的周围跑。接着我回答,同学们说得对,七星瓢虫沿着树叶边线跑,它跑多远呢?学生说一周,接着引出课题。利用鲜明的色彩、精美的动画把学生从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让学生在直观中感悟什么是树叶的周长。

进入教学新知环节,各种教学方法综合并用,方法合适事半功倍,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图表、测量、身边资源、漫画等来浮现关系。例如,我们在学习“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时,让学生上讲台实际量一量黑板的长度,发现用米作单位不能用整数表示时,便产生了分数。在讲述和理解单位“1”时,这个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学生在找单位“1”时,充分利用教室里的资源,很快说出了很多,全班学生、一块黑板、一本书、全体听课教师、一厘米长的线段等都可以看作单位“1”。利用身边事物使学生很容易理解,数学原来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这样学生既轻松学习了知识,又进一步认识到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既形象又生动,使学生视听并用,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另外课堂上大胆地让学生动手操作,俗称指尖上数学,这也是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时,就让学生利用实践袋里的学具动手实践,拼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学生拼完后,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很快就知道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学生又利用剪刀把自己带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剪开,观看展开图,很快又明白了长方体对面相等,相对的棱长度一样长。正方体6个面都相等,12条棱长一样长。一节课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动手操作,但也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我提出的问题。

大量使用各种评价语言,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一句你真棒、一个竖大拇指等各种赞美的语言和行动,始终贯穿课堂,这时课堂气氛宽松,学生信心满满,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课堂效率。例如,我班上有一个学生,在一、二年级时,接受新知能力有点差,我就在课堂上不断地表扬他,使他在课堂上学习数学的自信逐步提高,他变得越来越喜欢回答问题,越来越喜欢上我的课。在我的不断表扬下,他的各种综合能力在课堂也表现得很出色,他在课堂上学习效率明显提高,我也是用这种方法提高了全班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精选课堂练习,力求少而精,练习设计有坡度,不要大量机械练习,练在点子上,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课后深刻反思

我的做法是写反思日记,我和学生都写,记录我这节课的成功与失败,失败的地方怎样补救。学生反思自己的收获和还有什么疑惑,看了学生的反思日记,我很快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再利用下节练习课进行巩固,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

总之,提高课堂效率势在必行,只有课堂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才能提高。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不断追求和探索。

参考文献:

[1]路文静.浅谈怎样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J].新校园(理论版),2013(2):154.

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篇12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效率,教学效果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 在小学教学中, 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 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 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 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手段,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教师在课前必须准备充分, 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 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一个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必定能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那么, 科学的教学目标的制定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 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 合理地安排一节课的信息量。对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要进行区分, 由于不同级的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不一样, 因此相应的教学进度也要区别对待。

其次, 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也要有所区分, 这样能够避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基本内容, 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 从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二、将科学性和新颖性融入课堂教学

1.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我们知道, 数学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 它更是一种情感过程。对于这种情感教学我们要注意的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 给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如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 让教师授课的内容变得新颖、有趣。比如在教学统计时,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水果雨”的场景———让不同类的水果以下雨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等学生观察以后教师可以提问:“出现了哪几种水果?各出现了几个?你能记住吗?谁有好的方法来帮助大家记清楚?”接着就很顺利、迅速地引入了统计的内容。一方面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了, 另一方面学生也会觉得课堂更富有情趣, 从而让他们感到有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活跃的课堂气氛, 无疑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其次, 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加强师生情感的交流。教师在课堂上面带笑容, 其欢乐的情绪会感染学生, 给学生一种亲切感, 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以真诚的笑容面对每一个孩子, 使师生情感得以交流, 让每一个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态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学习之中。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 教师应多多给予鼓励, 使他们有信心学得好。同时, 教师经常给予学生赞扬, 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 也能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2. 巧设问题情境, 科学引导

在教学新知识之前, 教师应有意创设生动、愉悦的意境, 揭示知识间的联系, 从而提高课堂效果。在创设情境上, 教师可以把故事、游戏引入课堂, 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例如, 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前, 可安排这样的情境:“小红、小兰两人吃1个蛋糕, 每个人吃多少呢?如果用数学该如何表示呢?”学生们会感到很有趣, 并急于想了解, 这时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 引出教学内容, 带学生们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由此可见,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将数学问题还原为生活中常见的、能理解和接受的问题, 也就是说, 将数学“生活化”。这样, 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也能把数学学习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当然, 在教师提出问题后, 也要注意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让学生大胆去尝试着解决问题, 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因此, 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设计好问题, 激发思维, 针对学生思考中的问题给予一定的指导。

3.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动手实践

数学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效率, 必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方式, 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在此, 我们特别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为只有通过实践, 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通过实践, 学生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比如, 在教学观察物体这一单元的镜面对称的特点时, 可以让学生自带一面小镜子。首先让学生照一照身边的物体、数字、人在镜子里成的像, 这时会有学生问:“镜子里的数字倒了?”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疑问继续追问:“怎么样倒了?是上下倒了还是左右倒了?”这样一步一步地引导, 就可以让学生很容易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其次, 让学生在课后看镜子里的数字或时间, 运用两次镜子的成像将原像还原。这样的动手实践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新知识, 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重视课后与课堂的紧密衔接性

小学数学知识的特点是系统性强, 前后联系密切。课后复习能够给学生以总结、探索、发展的空间, 这样不仅能巩固和发展课堂所获得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智力,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限制, 有些知识的教学往往分几节课或分几个学期来完成, 这样就更需要有意识地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和系统化, 以便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两步应用题, 以下面的例题为例:“有30米布, 剪下12米做床单, 剩下的做衣服, 每件用3米布, 可以做几件?”这类题目是从问题入手进行分析, 根据一个问题和一个已知条件补充另一个问题所需要的条件。解答这类题目时, 首先由复习相关的一步应用题开始, 使学生容易看到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有什么联系和不同点, 较快地掌握两步应用题有什么联系和不同点, 从而进一步掌握两步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和解答方法。这就要求学生对一步应用题的知识应充分掌握和应用, 并要重视相关部分知识的课后复习。正是在注重课后复习的基础上, 才能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上一篇:胸腔注射下一篇:绿道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