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初探(共12篇)
审计初探 篇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审计单位的审计,人无完人,尽管审计工作人员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但仍会有审计上的失误,也就是说存在着审计风险,下面我们就基层审计机关审计质量风险进行探索。
关键词:经济,企业,审计机关,审计风险
基层审计机关是在当地党委政府直接领导下,业务受上级审计机关指导开展审计工作,而往往审计过程中会存在审计风险对企业或个人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本文会针对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对策出发,有效的规避审计风险,减少企业或个人的损失,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质量,减少和规避审计风险。
一、基层审计机关审计质量风险产生的原因
审计机关的审计人员需要掌握很多的专业知识,审计的工作量也很大,而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通常都是在结束上一个审计工作就立马开始下一项的审计工作,工作量很大,而且时间也不充足,不能监管每一项的审计工作落实到实处,所以审计的工作难免出现误差,审计风险也随之出现。审计工作在工作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所以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在专门的审计工作室进行工作,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
审计工作的进行一定要遵守法律的要求,而往往有些审计工作需要用到的法律知识在现有的法律条例中找不到相对应的,也就是现在的法律制度不健全,这就对审计工作带来了挑战,往往会造成审计风险。而有些地级市的审计工作往往出现审计风险的概率更大,因为地级市的审计机关往往在业务要接受上级机关的领导,而地级市的市政府本身会对本地的经济发展更为重视,所以审计工作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也限制了审计工作的公平公正原则,往往更容易出现审计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审计工作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这就对审计工作带来了挑战,我国的经济体系也有很大的区别,国有企业,私有企业,外资企业,而政府针对这不同的企业有着不一样的审查制度,审查工作人员只能按照政府的要求,根据现有的法律对不同的企业采取不同的审查制度,在大量、不同的工作环境下,审查工作人员难免出现失误,这就增加了审查风险的概率。
二、基层审计机关审计质量风险的危害
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工作都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各个地方的审计工作都一视同仁,而审计风险的出现往往会造成不公平现象的发生,而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往往会制约各地经济的发展,严重的会影响中国的和平与稳定,所以审计工作一定要落实到实处,而不是只打着审计工作的口号,对审计风险不管不顾。当然,审计风险不光对单位、企业造成影响,也会直接影响到审计工作人员本身,出现较大的审计风险,审计工作人员也许承担一定的责任,轻则需要审计工作人员承担损失的经济利益,重则需要审计工作人员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所以基层审计机关审计质量尤为重要,审计工作人员一定要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审计工作,把审计风险降到最低。
审计机关的审计工作不仅仅只是代表着一个机构,它代表的是政府和党委,审计工作的重要性相信每个人都有了解,如果不对审计风险进行有效的降低和规避,往往容易造成腐败现象的发生,会对党的形象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审计工作尤为重要,还代表着党的形象,审计风险的出现会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所以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审计风险。
三、基层审计机关合理控制审计质量风险的措施
审计工作需要审计人员掌握许多专业知识,要想合理控制审计风险就需要审计人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审计工作中需要用到的专业知识做到了如指掌,同时审计工作人员也需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与个人素质,遵纪守法,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完成审计工作,提高审计风险意识。而政府针对审计工作中的审计风险也需要改善自身,国家应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让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不会因为法律不完善的问题造成审计风险的出现。
审计机关对招收审计人员通常会有硬性指标,往往是需要掌握专业技能方面要特别突出,而实际上审计工作人员不光只是很好的掌握专业技能就可以了,审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同样重要,审计工作人员需要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为人正直,不容易被外物所左右,还要有很好的法律意识,所以这就对人力资源部门有着严格的要求,人力资源部门在招收审计工作人员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这些方面的问题,对招收人员也有一定的挑战,招收的人员进入审计部门后,审计机构应该加大教育力度,宣传法律常识,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清楚的了解审计风险,通过专门的培训与审计工作人员的学习让每一个审计工作人员对审计风险有专门的认识,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有效的规避这些风险,把审计风险降到最低。
四、结束语
通过对基层审计机关审计质量风险控制初探,我们了解到了审计过程中审计风险的危害,而通过针对审计风险提出的解决措施,可以规避一定的审计风险,而往往会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审计风险不可避免的出现,我们要做到的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减少审计风险,把审计风险降到最低,相信通过对审计风险的分析,可以有效的规避风险,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文.基层审计机关队伍职业化程度分析与制度设计[J].审计月刊.2015(09)
[2]王小平.服务“四个全面”做好审计工作[J].当代江西.2015(11)
[3]陈同玉.浅析如何加强基层审计工作[J].财经界(学术版).2014(19)
[4]程振纺.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基层审计工作健康发展[J].审计与理财.2009(07)
[5]郑章清,王在桥,王厚芸.提高基层审计执行力和公信力的几点思考[J].审计月刊.2009(06)
[6]王厚荣.提高基层审计执行力公信力的几点思考[J].当代经济.2009(08)
审计初探 篇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衍生金融工具在国际金融市场得到了迅猛发展。衍生金融工具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带来巨大的收益,也可能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著名的巴林银行倒闭、日本大和银行被勒令停止在美业务,皆与衍生金融工具有关。由此可见,对企业的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审计,对于发现和防范企业的金融风险,提高财务报告的可信性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拟对行生金融工具的审计问题进行探讨。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
所谓衍生金融工具,是以货币、债券、股票等基本金融工具为基础而创新出来的金融工具,它以另一些金融工具的存在为前提,以这些金融工具为买卖对象,价格也由这些金融工具决定。具体而言,衍生金融工具包括远期、期货、互换或期权合约,或具有相似特征的其他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高风险性。衍生金融工具本身是为规避金融价格波动风险而产生的,运作得当的衍生金融工具可以降低基础工具的风险。但衍生金融工具也存在风险,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衍生金融工具管理指南》中指出,衍生金融工具具有信贷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更重要的是,衍生金融工具具有以小博大的杠杆性,交易时只需交付少量保证金即可签订大额合约成互换不同的金融工具,一旦运作不当,便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2、衍生金融工具的时态性是未来的。衍生金融工具是交易双方通过对利率、汇率、股价等因素变动趋势的预测,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按一定条件进行交易或选择是否交易的合约。与传统的即期交易相比,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均为将要在未来某个时间完成的交易,即其时间属性是未来的。从合约的签订到履行,金融工具的价格将可能发生剧烈的变动。
3、表外反映性。与传统金融工具相比,有些衍生金融工具不符合传统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标准,因此在现行的财务报表中无法反映,只能作为表外项目列示,这就给审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此外,衍生金融工具还具有高度技术性、复杂性等特点,这些决定了衍生金融工具审计与一般财务报表审计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时也加大了审计的风险。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目标及程序
一般审计目标适用于所有项目的审计,衍生金融工具审计也不例外,如衍生金融工具在特定期间的存在状况,其归属权,增减变动和收益记录,计价依据,年末余额,披露情况等。
衍生金融工具审计的审计程序和财务报表审计中其他项目的审计程序基本一样,只不过在执行审计程序时所面对的内容有所不同。现就典型的衍生金融工具审计所主要考虑的问题作一探讨。
(一)内部控制结构的评价。
在审计计划阶段,审计人员就要对企业的衍生金融工具的内部控制作一初步评价。一个健全、有效的衍生金融工具内部控制结构至少应包括:(1)建立严格的衍生金融工具使用、授权和核准制度。一般说来,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应由高级管理部门、董事会或相关的专门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财务委员会授权核准,并进行合法、合规性检查。(2)衍生金融工具的授权、执行和记录必须严格分工。如由独立于初始交易者的负责人授权批准,由独立于初始交易者的其他人员负责接收来自交易对方对交易的确认凭证。(3)对交易伙伴的信誉进行评估,并采取措施控制交易伙伴的信用风险。(4)建立健全的衍生金融工具保管制度和定期盘点核对制度。(5)由内部审计人员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定期审计。(6)经常以至视需要随时核对保证金的收付及金额,并指派特定人员监控保证金的收取。
审计计划阶段了解内部控制结构的程序主要有:询问被审计单位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有关的人员;查阅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内部控制文件;观察被审计单位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及内部控制运行情况;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进行穿行测试;了解被审计单位是否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内部审计,考虑是否利用内部审计人员来协助工作。
(二)符合性测试。
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如果准备信赖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结构,减少实质性测试,就应实施符合性测试。典型的符合性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检查交易执行情况与规定政策的一致性;检查交易的单据和记录是否完整,审计人员可抽取样本函证交易对方,详细核对交易细节,对交易情况进行判断;检查企业所采用的计价模型;检查企业通过抵押、担保等减少信用风险的政策和措施;检查用于核准交易伙伴的程序,用于监控交易伙伴信用等级的程序。
(三)实质性测试。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复杂性和高度风险性,审计人员需进行大量的实质性测试,以确保审计目标的实现,降低审计风险。
衍生金融工具审计应进行以下的实质性测试:(1)检查衍生金融工具明细帐余额与总帐余额是否相等。(2)盘点检查衍生金融工具合同和交易单据。(3)验证衍生金融工具初始确认。年末计价和损益确认的正确性。衍生金融工具应按公允价值计量。对于存在活跃市场、可获取市场价值的衍生金融工具,应审查其公允价值是否为交易数乘以市价;对于不存在活跃市场的衍生金融工具,则应审查公允价值的估算是否合理、正确。并应审查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是作为所有者权益记入资产负债表还是作为综合收益。(4)在报表日向交易对方核对在途交易。(5)确定衍生金融工具是否已在报表上恰当披露。企业除应在报表中反映已确认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还应在报表附注中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的范围、性质、交易目的、会计政策和方法。可能的风险等内容。
(四)其他审计程序和审计考虑。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内在的不确定性、杠杆性及计量上的灵活性,在对其审计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利用金融、法律等其他专家的.意见。衍生金融工具涉及较深的金融、法
律等专业知识,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可能因此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进行审计时可考虑聘请金融、法律等方面的专家协助项目的审计,仅审计人员在利用专家工作结果作为审计证据时,应当评价其充分性和适当性,以确定能否支持会计报表的有关认定。
2、运用概率与数理统计技术,使用大量的数学性和分析佐证据。衍生金融工具的未来价格和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审计人员必须使用概率与数理统计知识对其风险价值和定价模式进行测定和验证,以大量的数学性和分析佐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审计意见。
3、要求管理当局提供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声明书。鉴于衍生金融工具的许多内容同于表外项目,交易本身又具有高度风险性,一旦发生损失,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往往产生严重的影响,因而审计人员面临的审计风险较高,极易受到审计失败的指责。因此,审计人员应要求企业管理当局出具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声明书,以披露相关信息,明确自身的审计责任,减少审计风险。声明书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1)管理当局对行生金融
工具所承担的会计责任;(2)相关的会计政策;(3)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名称、时间、性质、交易条件、持有目的、计价方法、在报表中的表达和披露方法;(4)衍生金融工具对公司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5)管理当局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分析和管理方法。
电算化审计初探 篇3
[关键词] 电算化审计问题建议对策
近年来随着电算化系统和网络工具在会计工作中的广泛运用,会计的信息存贮方法、核算形式及内部控制方式随之发生了改变,同时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更高的要求。 特别是会计资料和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要求我们加强和突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审计工作。因此,开展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审计是新形势下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我国电算化审计是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然。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会计电算化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电算化审计也得到快速发展,但是,我国电算化审计起步晚,法律制度不够健全,人才紧缺,技术落后,是当前我国电算化审计的主要特征。本文主要讨论我国实施电算化审计的必要性,分析我国电算化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一、我国实施电算化审计的必要性
1.电算化审计是经济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
我国加入WTO后,电子商务技术在经济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电子商务技术的应用要求电子商务的监管和审计技术做出相应的调整,采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作为审计的主要技术手段。审计工作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嵌入到电子商务活动中后,才能有效监管网络交易的安全性、可靠性、准确性,减少和控制舞弊行为的发生。因此,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电算化审计是我国审计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经济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
2.审计环境的变革是电算化审计产生发展的推动力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改变了会计的信息存贮方法、核算形式及内部控制方式,对审计监督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一致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1)会计信息的存储由纸质介质改为磁性介质,会计记录的修改痕迹在磁性介质上不再保存,审计线索不再存在。由此直接导致审计技术的改变,审计人员应该利用计算机技术审核保存在磁性介质上的会计数据的准确性、逻辑平衡性;审计人员应该利用网络技术审计网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可靠性。
(2)会计核算形式和处理方式表现为集中性和自动化,大大地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实施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核算由计算机自动按照设定的程序完成,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完全依赖于程序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一旦程序设计错误,必然导致会计数据处理错误。因此,审计工作不仅要审计会计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安全可靠性,还得审查会计核算形式和处理程序是否符合国家《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要求。
(3)内部会计控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企业核算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会计部门的组成人员从原来的财务、会计专业人员组成,发展到有财务、会计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及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管理人员及计算机专业人员组成。随着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会计工作的范围逐渐扩展到管理工作中,如与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及生产制造系统的结合,所有这些都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内容与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电算化会计系统的控制由手工会计对人的控制重点转变为对人、机的控制。控制的内容从原来的对环境的控制、对人员的管理、对文档的管理扩大到控制系统的收集、输入、处理、输出的全过程控制,不仅要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数据的合理合法性,还需要控制系统符合软件设计的规律和系统处理的过程和结果符合会计法规、原则等。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改变必然要求审计工作修正其符合性测试的程序、内容和评价标准。
总之,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要求审计工作必须改变其工作方式方法、改变审计工作准则和审计标准,修正审计工作内容,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对电子商务和会计信息进行审计监督。因此,电算化会计的广泛应用是电算化审计产生发展的推动力。
二、我国电算化审计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1.与电算化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缺失或建设滞后
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时间较短,但是发展速度飞快。计算机审计工作同样要依法进行,对业务活动是否合法合规的判断不单只是职业判断,而且还必须以有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但是,目前的法规基本上是适应审计传统书面记录形式的,许多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导致的新的审计问题尚无法律法规来加以规范。
世界各国电子商务法律的制定相对落后于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发展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在2000年6月16日才由美国国会通过《电子签名法》。联邦德国则在2001年5月16日公布了《德国电子签名框架条件法》。这些法律的颁布,为该国的审计机构取得合法的审计证据提供法律依据。
在我国,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制定中,但是,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法制建设相对滞后。2004年8月28日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并于2005年4月1日开始实施,为电子商务交易的确认提供了法律保证。另外,与会计信息化和审计信息化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健全。虽然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些制度法规,如财政部和审计署组织制定的《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GB/T19581-2004)》等,但是,这些法规制度都只是在一些计算机的应用基础方面进行了一些简单的规定,并没有提出一些实质性的解决方案,而且这些制度法规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很好地推广,还不能满足现在电子商务交易审计监管的要求,甚至有些业务缺乏法律的监管,使得审计监督失去了审计依据和审计标准。
2.对发展电算化审计认识不足
推进电算化审计是审计事业与时俱进、开创信息社会条件下审计信息化工作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步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不仅使审计对象、审计环境,而且也使审计工作方式、程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若不抓住机遇适时推进电算化审计,掌握主动权,势必殃及审计工作的前途命运。近年来,通过审计机关不遗余力的宣传推动,审计人员对开展电算化审计的重要性、紧迫性已有一定认识。审计人员已初步认识到“审计信息化是一场革命”、“不掌握计算机技术将失去审计资格”,但还不够全面、深刻,特别是不少同志还存在模糊认识:一是认为电算化审计仅仅是个手段,作用有限,不必急于推进;二是认为电算化审计专业性太强,高不可攀,只要由电算化审计处室和专业人员完成即可,与自己关系不大。因此,推进电算化审计必须以转变观念为先导,既要破除神秘感、克服“恐高症”,又要摒弃“无用论”、“无为说”,全面准确地理解电算化审计的重要性、紧迫性,为推进电算化审计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3.电算化审计人才严重短缺,综合素质低
累计到目前为止,我国虽然培养了大量的审计人才,但是,审计人才依然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注册会计师(CPA)为例,我国预计需要30万人,但目前国内只有不到13万人取得CPA资格,从业人数更是只有8万多人。目前,虽然我国大多数审计人员有丰富的审计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但是,由于我国在人才教育培养方面,缺乏对信息化知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导致会计人员、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知识匮乏。大部分审计人员只掌握文字处理方面的计算机知识,几乎没有数据库知识、信息处理技术知识 ,因此有不少审计人员不知道会计电算化软件、电子商务软件是如何处理会计、统计等管理方面数据的,更谈不上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知识进行审计监督。根据审计署提出的《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和构想》(2001-3-28)中指出,全国审计系统只有2万多人具备计算机初级水平,占审计人员的25%。因此,电算化审计人才严重短缺以及综合素质低下是阻碍我国电算化审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4.电算化审计技术相对比较落后
由于大多数审计人员没有掌握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不能应用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因此,面对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数据,审计人员没有技术进行处理,只能采用绕过计算机的手工审计手段进行审计。采用手工审计技术,审计人员不能发现电算化会计错误或舞弊行为的发生,从而增大审计风险。
另外,我国电算化审计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不能有效地指导审计实务工作。
电算化审计软件开发也存在诸多困难,首先从经济利益考虑,各大软件公司都热衷于有很大潜力市场的会计软件开发,对审计软件的研制与开发都非常少。其次存在技术困难,在涉及到审计软件与财会软件的接口问题,操作系统与应用系统的兼容问题时,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再次是通用性受到限制。
三、我国电算化审计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鉴于目前我国电算化审计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些合理性的建议和发展对策,供有关方面参考。
1.加强电算化审计教育和宣传,强化电算化审计的意识
针对目前我国审计人员对电算化审计工作认识不足的问题,我国在审计教育和审计人员后续教育方面,应该加大电算化审计宣传力度,重点加强电算化审计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如果审计人员认识不到电算化审计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审计人员就不会花大力气去学习电算化审计理论和审计技术,最终的结果是我国的审计市场将拱手相让给掌握电算化审计技术的外国审计人员。
2.加快电算化审计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
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电算化审计方面法律制度的建设相对滞后,严重影响到我国电算化审计的发展。审计的依据和标准是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关的经济制度。
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由于审计方法、对象、技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手工操作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标准与准则的一些内容已不适用,但是,在目前我国进行与计算机财务信息系统、电子数据系统相适应的审计标准与准则的相关的研究却比较少,适应电算化审计要求的审计标准和准则至今没有建立。旧有的审计标准、准则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指导和规范电算化审计的实践。网络本身的虚拟性、实时性、广泛性要求有一序列更加切实可行、更加完备的审计标准、准则体系和法律法规的保证。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加大立法力度,重点建立和完善目前电算化审计领域急需的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体系,解决当前电算化审计缺乏法律依据的问题。
3.加强审计人员知识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正如前文所述,目前我国大部分审计人员缺乏电算化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如果不加强电算化审计知识培训,审计人员将不能够胜任我国今后的电算化审计工作。因此,加强审计人员电算化审计专业知识培训,是我国审计后续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认为,不论是国家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还是CPA的后续教育,当前的培训重点应该是计算机基础知识、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数据接口技术等方面的技术知识,并且作为后续教育的考核重点,这样,才能在短期内提高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4.增强电算化审计风险防范意识,提高电算化审计技术水平
会计电算化系统潜在的内部控制问题比手工会计系统更多、更复杂,其技术性也更高,于是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风险。如系统文件不可读,数据易被篡改和毁坏以及病毒入侵等;编程错误的话,还有可能产生舞弊和犯罪行为等。因此,在会计电算化系统基础上建立的电算化审计系统抗风险能力和技术要求也变得更高。
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比手工会计系统内部控制复杂的多。电算化审计符合性测试的重点包括:计算机操作、数据管理系统、新系统开发、系统维护、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工作环境等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这些内部控制制度与手工会计系统相比,是完全不同的控制制度,对审计人员来说是全新的审计课题。因此,审计人员应该以审计职业谨慎态度,采用计算机审计技术手段,加强对这些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力度,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降低审计风险水平。
参考文献:
[1]胡幼桃:主编.初级会计电算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胡玲吴志斌:主编.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注册会计师手册》编委会:注册会计师手册[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尹平:审计技巧示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5]王伟:对电算化审计方法的几点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6)
存货审计初探 篇4
存货的内容: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 包括各类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以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代销商品等。
存货区别于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的最基本的特征是, 企业持有存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出售, 包括可供直接出售的产成品、商品以及需要经过进一步加工后出售的原材料等。
存货的确认即存货必须在符合定义的前提下, 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才能予以确认: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存货的特点即存货种类繁多、占用资金多;存货属于流动资产, 变化周期快;对存货实物数量的管理通常采用永续盘存制或实地盘存制。
存货审计:存货审计是审计人员根据存货的特点、核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弊, 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和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 配合具体审计方法的灵活运用, 对存货以及存货的相关项目进行审查, 以发现存货核算中隐藏的错误和弊端, 进而调整有关错误项目, 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
二、存货审计的目标
存货审计的根本目标在于审查资产负债表上所列示的存货有关的项目的余额是否真实、正确,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了解并分析评价被审计单位有关存货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验证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项目是否真实存在, 所有权是否归属于被审计单位;审查企业当期所发生的存货业务是否及时正确入账, 并如实列示于资产负债表;审查企业是否严格划分会计期间, 存货业务是否存在跨期间入账的情况;复核企业存货计价方法和过程是否恰当;确定存货项目是否已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做出恰当列报。
三、存货审计中常见的错弊及分析
1. 账户运用不合理。
在存货审计中, 会出现账户运用不合理的情况, 账户运用不合理, 会影响到会计科目金额的错误, 对当期损益造成影响。如材料采购、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等账户的运用不合理, 对期末存货的余额也会造成影响。例如原材料的审计, 如果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购入原材料时, 如果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则应记入在途物资, 待材料验收入库后, 再转入原材料账户核算;如果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 则不论材料是否验收入库, 均应记入材料采购账户核算, 并将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记入材料成本差异。
例:WW公司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 15日购入材料一批, 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货款为40000元, 增值税额为6800元, 对方代垫运费800元, 全部款项已用银行存款付讫, 材料已验收入库。
在上述分录中, 就是账户运用不合理的情况, 由于WW公司采用的是实际成本法核算, 在材料未入库时应计入在途物资, 材料入库后, 应计入原材料。该题材料已经验收入库, 会计人员却将材料记入材料采购, 属于账户运用错误, 审计人员应提请被审单位有关人员予以纠正, 并作有关调整分录。
2. 存货收入计价不准确。
存货收入计价是存货核算的基础, 直接影响当期和后期财务报表项目的真实性。对存货收入的计价不准确主要是在存货的数量和金额方面的错误, 应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审计。对存货收入计价的审计不是对存货收入业务进行循规蹈矩的工作, 审计人员可以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审计。存货收入的计价包括对购入业务的计价, 对自制存货的计价, 以及对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的计价等方面, 例如在存货购入业务的计价, 购入存货的成本包括:买价、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 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费和其他费用。在实际工作中, 可能会存在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超限额的情况, 但是被审单位的有关人员并未对超出的部分做账务处理。
3. 存货发出计价错误。
在发出时应当根据其数量和单价计算发出成本,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 先进先出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存货采用的发出计价方法错误会导致发出计价错误, 如果企业规定使用先进先出法, 而在工作中运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则会导致计价错误;如果在实际工作中采用计划成本法, 则应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是否正确, 发出材料时是否及时分摊差异。是否存在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错误, 导致发出材料差异的分摊错误。
4. 存货账务处理不规范。
在存货审计中, 企业有时为了调整自身的损益, 而出现用错账户的情况。有些情况下, 企业为了粉饰财务状况, 对一些特殊业务可能会有退料和假退料的情况, 但是被审单位有关人员却未对假退料作出正确的账务处理。
案例:得力文具厂生产文具, 存货发出成本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 在2011年7月份领用一批材料100千克, 单价50元/千克, 以供生产文具所用, 本月生产文具实际消耗了70千克, 剩余30千克, 本月剩余的30千克材料可以供下月继续生产文具使用, 但是该公司没有制作假的退料单, 也没有做假退料的会计分录, 所以审计人员应补做账务处理。
5. 盘存方法错误。
企业存货的盘存方法主要有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 在实际工作中, 经常会出现盘存方法的采用不正确而出现错误。为了确保核算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企业应当选用正确的盘存方法。实地盘存制也叫定期盘存制, 是指平时在账簿中只登记增加数, 不登记减少数, 到了期末, 对存货进行实地盘点, 根据盘点的结果来倒挤存货的本期发出数, 并进行登账, 以做到账实相符。永续盘存制也叫账面盘存制, 是指通过存货的明细账, 对企业存货日常发生的收入, 发出及结存情况进行逐日逐笔连续的登记, 并在账上随时反映出结存数, 并且可以与实际盘存数进行比较, 确定存货是盘亏还是盘盈的一种存货盘存制度。这两种盘点方法是有区别的,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 选择合适的盘点方法。
四、对出现的错弊采用的改进建议
1. 对账户运用不合理的改进建议
对账户运用不合理的情况, 审计人员应审查涉及的相关账户, 如果是付款账户用错, 例如:企业购入材料, 未付款, 应将该笔款项记入应付账款, 而会计人员却将该笔款项记入了银行存款,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 审计人员应检查被审单位的银行对账单, 检查企业是否用银行存款支付了该笔款项, 如果银行没有支付该笔款项, 应调整被审单位账户记录;如果企业由于对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混淆不清而出现的错误, 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法, 材料已验收入库, 企业确将材料记入材料采购, 审计人员详细审查, 了解被审单位所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 如果企业确实采用的是实际成本法, 则应将材料记入原材料, 提请被审单位做调整分录:借:原材料贷:材料采购;如果经过审查, 被审单位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核算, 则无论是否验收入库, 均应记入材料采购。
2. 对存货收入计价错误的改进建议
对存货收入计价的改进建议, 首先应重新盘点企业的存货, 查明企业的存货是属于购入的存货, 或自制的存货还是属于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存货。对不同的存货有其不同的计价方法。对于购入的存货, 购入存货的成本包括:买价、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 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费和其他费用。在计算购入存货的成本时应将上述费用全部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对于自制存货的采购成本, 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各项实际支出;对于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 其成本包括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加工费、装卸费、保险费、委托加工的往返运输费等费用以及按规定计入成本的税费。
例:中信公司采用实际成本法, 购入一批材料, 材料购入成本为700000元, 其中包括:买价、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以及应计入成本的其他费用, 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的规定限额为100元, 而中信公司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确发生了200元, 超出了限额100元, 审计人员应查明原因, 并将超出部分计入待处理财产损益。
3. 对存货发出计价错误的改进建议
审查存货明细账, 抽查有关会计凭证、审查存货发出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正确性;审查存货发出成本的合规性和正确性;审查存货发出业务账务处理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正确性, 重点注意企业有无利用发出业务的账务处理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等行为。
由于企业采用的发出计价方法不同, 所以所使用的审查方法也有所不同。下面以先进先出法为例对存货发出成本的计价错误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案例: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购进的存货应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 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计价方法, 先购进的存货成本在后购进存货成本之前转出, 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具体方法是:收到存货时, 逐笔登记存货的数量、单价和金额;发出存货时, 按照先进先出原则逐笔登记存货的发出成本和结存金额。
例如:A公司2010年8月B商品的收入、发出及购进单位成本如下表所示。
在上述例子中, A公司期初库存B商品150件, 企业规定采用先进先出法, 但在实际工作中, 会计人员却按照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成本和月末结存成本, 得出单位成本= (1500+5500) ÷ (150+400) =12.73元/件, 从而计算出发出成本为400*12.73=5092元, 月末结存成本为150*12.73=1909.5元, 按照先进先出法的计价原则, 先购进的存货先发出的原则, 10日销售200件, 应先将期初结存的150件发出, 按单价10元计价, 再将6日购入的100件中的50件发出, 按12元计价, 所以10日发出成本为150*10+50*12=2100 (元) , 以此类推。从上表可以看出, A公司B商品的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分别为4800元和2200元。所以, 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是不同的, 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计价方法计算发出成本和月末成本, 不得随意变更计价方法。审计时, 应审查企业发出存货的计价是否正确, 应按照规定的发出计价方法对发出的存货进行审计。
4. 对存货账务处理不规范的改进建议
对存货账务处理不规范的改进建议, 例如:得力文具厂生产文具, 存货发出成本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 在2011年7月份领用一批材料100千克, 单价为50元/千克, 以供生产文具所用, 本月生产文具实际消耗了70千克, 剩余30千克, 本月剩余的30千克材料可以供下月继续生产文具使用, 但是该公司没有做假退料的会计分录, 所以对该项错弊的改进建议应补做账务处理。
5. 对存货盘存方面的改进建议
对于实地盘存制的改进建议, 企业应采用适当的盘存方法。对于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的比较:实地盘存制的优点是核算工作比较简单, 可以减少审计的工作量, 缺点就是不便于随时反应出存货的收入, 发出, 及结存的情况。永续盘存制的优点是可以在账上随时反应出存货的收入, 发出及结存的情况, 便于加强对存货的控制和管理。缺点是核算工作量相对较大, 在月末结转成本时工作量尤为重大, 存货的销售、耗用或结存成本的工作比较集中, 加大了工作量, 还要与清查结果的账面结存数进行核对, 如若不相符, 还应调整相应的账面记录。所以, 应针对企业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盘存方法, 对于业务量大, 收发频繁的企业, 应采用实地盘存制, 永续盘存制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 一般企业均可使用。
案例:徐州鑫达公司, 采用实地盘存制, 对企业存货进行盘点, 在2010年, 发现企业期初存货1000元, 本期增加存货2500元, 期末存货为500元, 根据公式本期发出存货=期初存货+本期增加存货-期末存货, 倒挤出发出数为3000元, 经审查发现, 3000元的发出存货中有200元是审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 居监自盗引起的, 隐瞒了真实的存货发出成本, 影响企业期末存货总额, 这种情况长达两年之久, 属于错误行为, 应对保管员进行惩罚, 如果企业采用永续盘存制, 在2010年, 发现企业期初存货1000元, 本期增加存货2500元, 本期减少2800元, 从而根据公式期末存货=期初存货+本期增加存货-本期减少存货, 得到期末存货为700元, 就可以在账面上随时反应出收入、发出和结存的真实情况, 就会较好的规避采用实地盘存制的带来的弊端, 所以, 应建议被审单位采用永续盘存制, 规避实地盘存制带来的舞弊行为。
综上所述, 在存货审计中, 应重点关注存货审计的目标, 以及出现的错弊, 并对出现的错弊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存货是企业资产的一个重要方面, 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多, 包括原材料, 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 库存商品, 委托加工物资, 在产品, 产成品等。存货的多计或少计会影响企业的利润, 粉饰企业财务状况。如果企业少计存货, 会造成利润虚减, 造成少交所得税;如果企业存货多计, 则会造成利润虚增, 隐瞒企业财务状况, 影响当期损益。因此, 审计人员应对企业存货的审计进行详细、重点的审查, 对审计中出现的错弊采取有效的改进建议, 更好地规避存货审计中出现的错弊行为, 达到存货审计的目标, 确保流动资产及其他财务报表项目的真实性、正确性。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2011初级会计实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0年10月
[2]王会金主编.《现代企业财务审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0年3月
[3]朱荣恩主编.《审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12月
信息时代的审计程序初探 篇5
信息时代的审计程序初探
本文在对信息时代会计信息系统新发展和其对审计信息鉴证系统的影响分析的基础上,对信息时代的审计程序作出推断,提出系统克隆、电子函证、审计黑匣子和数据模拟实验四种信息时代的`审计程序.
作 者:李雪 熊杰 作者单位:青岛海洋大学,会计学系,山东,青岛,266071刊 名:审计与经济研究 PKU英文刊名:ECONOMY & AUDIT STUDY年,卷(期):200116(2)分类号:F239.1关键词:信息鉴证系统 系统克隆 电子函证 审计黑匣子 数据模拟实验
信息系统审计初探实例 篇6
甲法院的信息系统是2011年9月与某科技公司(以下称乙公司)签订协议实施的,审计日已运行一年半。审计中先实地观察了审判管理系统的操作过程,向立案员、立案庭长、行政庭长、执行局长等了解了系统使用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查阅了甲法院与乙公司签订的协议书、选择项目建设单位的原由、系统建设、运行管理、运维服务、测试评估等相关文档资料。对法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状况有了基本了解,选择了以应用控制为重点的审计思路。
一、信息系统业务流程控制审计
对业务流程控制审计的目的是通过检查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业务活动的整个流程,发现系统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评价系统业务流程控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审计中采用了资料审查法,查阅甲法院和乙公司签订的协议书对建设该信息系统的硬件配置、技术要求等;采取了系统检查法,对信息系统的重要控制环节和控制点进行了实地测试。
发现协议书就硬件配置、合同价款、双方权利和义务、售后服务、违约责任等进行了明确,但对法院审判管理系统、法院办公管理系统、数据移植等项目的技术要求和要达到的标准完全没有明确,技术要求依赖于乙公司对其业务的宣传,协议内容的不完善为信息系统建设的不成熟留下了隐患。发现审判系统结案控制点设置不严,在虚假信息输入后也能结案。行政庭执行非诉执行案件要求执行款执行到位、执行局执行案件收取执行费后才能结案,但是当案件结案时限已到,而这些事项未执行到位时,若迫于其它原因需要在系统终端体现该案已结,可以在不输入收费(或执行款)发票号码、日期、金额等情况下直接结案,终端显示该案已结案,导致是否交纳相应费用、标的款是否已执行、该案是否真实结案不清楚,致使某期间的结案实际情况需要到相应庭(局)了解才能弄清楚。
二、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控制审计
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控制审计的目的是通过检查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控制的有效性,发现系统数据控制的缺失,形成数据控制评价和结论,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审计中采取了系统检查法,对信息系统进行了数据输入、处理、输出等信息的检查。采取了数据验证法,利用直连式数据采集方法进行数据符合性验证;利用数据库数据转换、文本转换对数据库之间的数据转换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进行检查验证;通过对数据库SQL语句进行转换解析,实现对各类业务活动的计量、计费、核算、汇总等数据处理的符合性与准确性进行验证。
发现前台输入数据操作见错不纠。立案系统对诉讼费的收取有三个窗口:应收受理费、预收受理费、实收受理费,若实收数小于应收数,实收窗口显示红色,表明还有诉讼费未收取。但对操作员不小心输错的数据,不能报错。如(20××)年××终字第×××号案卷反映,应收、实收受理费实际为11 884元,操作中将应收受理费输成111 884元,实收受理费11 884元,显示红色未能引起操作员注意。(20××年)××终字第×××号案卷反映,应收、实收受理费为2 300元,操作中将实收受理费录入为100元。(20××年)××终字第×××号案卷反映,应收、实收受理费7 204元,操作中将实收受理费输成100元,通过查找档案,上述二个案卷收费无误,若增设一个欠费窗口就可以很明确地知道输错、欠收事项。发现数据处理中,前后台数据未遵循一致性。在立案系统中,原告和被告是分栏信息输入的,但在后台备份数据中,这二项合并为当事人信息,没有分开。发现输出信息与输入信息不一致。汇总全年或一个阶段的立案情况,对立案的总数能准确统计,但在相应要素项中,后台数据不能显示减、免、缓交诉讼费的标识及分辨其案件,而该类案件在立案时会输入减、免、缓交诉讼费标识,要汇总核查该案件对诉讼费的减、免、缓情况需查对人工台账。
三、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审计
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审计的目的是通过检查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内、外部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揭示共享与协同控制的缺失,形成评价和结论,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审计中采取了询问了解法,与信息系统管理人员沟通了解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等方面的情况,并延伸调查了上、下级人民法院使用信息管理系统的现状;采取了数据输入、导出、验证等方法检查了信息结果的符合性。
发现审判管理系统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存在很大局限。立案时,系统对有一些重要要素不输入也能立案,如二审案件,在一审信息不输入的情况下也能立案,打开二审立案案件,看不到一审的立案、判决、审判法院等信息;信息系统建设单位对此的解释是:如果在本单位的一审案件,就可以获取相应信息,按我国审判上诉原则:本单位的一审案件,不在本单位进行二审;延伸了解省、县二级人民法院的审判管理系统,县人民法院只有少数单位采用了乙公司的审判管理系统,而且市、县审判系统未联网,省高级人民法院采用的是与乙公司完全不一样的审判管理系统,无法联网,该信息系统的审判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按乙公司的设计形同虚设。发现信息共享约束条件设置不合理。法院立案业务,案件号是唯一的,但导出后台数据通过SQL查询发现,同一案件的“文书标题”有几个事项时,会出现多次同一案件号;如(20××)××终字第××号案卷,有文书标题四个内容:调解书、调解协议、(20××)××终字第××号、×××号××调解书,后台数据显示该号案卷有四条记录。
出于审计风险及信息系统审计安全性考虑,没有采取工具检测等方法对该信息系统的一般控制及项目管理情况进行审计。
根据审计发现的问题,对甲法院提出了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协议书、向信息系统建设单位提出法院审判的关键环节和控制点并要求按要求改进信息系统、进一步梳理和完善数据移植等方面的技术问题的建议。上述审计结果和建议得到了甲法院的认可,促进其改进信息系统,提高信息系统管理水平。
部队预算审计初探 篇7
一、预算编制审计
(一)预算编制职责分工审计
1.审查公安边防、消防、警卫局后勤财务部门在预算编制工作中是否履行以下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军队有关财经方针、政策、法规和公安消防、边防、警卫部队的财务规章制度,拟制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预算编制规章制度。(2)拟制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统一的预算科目、经费标准和经费开支限额。(3)参与预算项目的前期论证,建立预算项目库。(4)负责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有关经费需求的测算,拟制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有关经费分项预算方案。(5)汇总、拟制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总预算方案。(6)办理各总队预算的批复,下达预算指标。(7)拟制年度预算编制工作指导意见、监督预算单位预算编制工作。(8)上级赋予的其他职责。
2. 审查总队级单位后勤财务部门在预算编制工作中是否履行以下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军队有关财经方针、政策和法规。(2)根据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统一的经费标准、开支限额,拟制本单位的具体执行标准和开支限额。(3)参与本单位预算项目的前期论证,建立预算项目库。(4)负责本单位有关经费需求的测算,拟制有关经费分项方案。(5)汇总、拟制本单位预算方案。(6)办理本所属支队单位预算批复,下达预算指标。(7)指导、监督所属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8)上级赋予的其他职责。
3.审查各级事业部门在预算编制工作中是否履行以下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军队有关财经方针、政策和法规和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的财务规章制度。(2)负责本部门分项预算项目的前期论证,建立预算项目库。(3)负责本单位事业经费需求测算工作。
(二)预算编制依据审计
1.审查预算编制是否依据国家、军队有关财经方针、政策、法规和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的财务规章制度。包括国家《预算法》《部队预算编制改革实施方案》和《部队预算编制暂行规定》以及预算科目等。特别是《部队预算编制暂行规定》,对预算编制的职责分工、方式方法、原则依据、程序以及项目论证和经费测算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部队各级各部门在编制预算时都应严格遵守。
2.审查预算编制是否依据部队建设规划、计划和年度工作任务,包括公安部批准的建设规划计划,公安部有关部门和总队制定的具体实施计划。
3.审查预算编制是否依据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各级党委决策意图和预算编制指示要求。包括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的指示,部队各级党委、首长的意图,上级关于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经费保障重点、预算编制的具体要求等指示。
4.审查预算编制是否依据预算管理职权、经费支出范围和财力可能。包括各级财务部门、事业部门预算编制职责权限;预算科目中规定的经费开支范围;国家分配的经费指标、预算外经费可集中动用的财力、上级批准的预算及分配定额或计领标准、历年经费结余等。
5.审查预算编制是否依据经费标准、开支限额和供应实力。包括各项经费供应标准;经费支出的最高限额控制;部队各类人员构成及工资福利待遇水平,以及各种装备(设备)的规格、用途、性能、效率和质量情况及其寿命周期、维修周期和更新周期。
6. 审查预算编制是否依据预算项目论证及经费需求测算情况。包括三项内容:一是根据部队建设中长期规划计划,紧密结合本单位工作计划和年度事业任务,明确年度经费保障任务。二是对需要安排的预算项目进行充分论证,测算每个预算项目的经费需求;对库存物资等实物资产,摸清底数,进行统计分析,合理分配。三是建立预算项目库,对预算项目实行“档案化”管理,逐步做到预算申请和安排的项目,都从项目库中提取。
(三)预算编制程序审计
1.审查总预算编制程序。审查部队总预算及其分项预算编制是否实行“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两上两下,上下结合”的方式进行,简称“两上两下”。“一上”就是各总队上报分项预算建议方案。总队级财务部门是否拟制预算建议方案,经总队党委会议审议通过后,于每年8月报公安公安部边防、消防、警卫局后勤财务部门。“一下”就是各局财务部下达预算控制指标。各局后勤财务部门是否根据财政部预告的预算控制指标,提出预算控制指标,是否报经局党委或局长办公会批准后将预算控制指标及预算建议方案的审核意见通知各总队。“二上”就是各总队依据预算控制指标上报分项预算方案。审查总队根据公安部各局后勤财务部门通知的预算控制指标,是否在规定日期内对预算建议方案进行调整,拟制预算方案,上报公安部各局后勤财务部门。“二下”就是批复预算。审查公安部各局财务部是否对总队预算方案进行审核汇总,经综合平衡后,拟制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总预算方案,经财政部审批后是否将预算及时通知下达各总队。
2.审查总队级单位预算编制程序。总队级单位预算编制是否分为以下四步:一是财务部门下达项目预算。总队级财务部门是否根据测算的标准经费和公安部下达的项目经费预算通知有关部门。二是事业部门拟制分项预算。事业部门是否根据同级财务部门通知的经费指标拟制分项经费预算方案,经司、政、联(后)、装领导审签后送财务部门汇总。三是财务部门拟制单位预算。财务部门是否对同级事业部门分项预算方案进行审核汇总和综合平衡后拟制单位预算,是否报总队党委审批。四是财务部门下达预算通知。财务部门是否根据党委批准的单位预算及时将分项预算通知同级事业部门。
3.审查总队以下单位预算编制程序。总队以下单位预算编制是否分为以下两步:一是事业部门拟制分项预算。事业部门是否按照同级财务部门通知的经费指标拟制分项预算,经司、政、后、装领导审签后送同级财务部门。二是财务部门拟制单位预算方案。财务部门是否对各事业部门上报的分项预算进行审核汇总和综合平衡后拟制单位预算方案,是否报上级党委审批。
(四)预算编制方法审计
部队预算采用“零基法”编制。“零基法”是一种比较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基本做法是在编制预算时,各项支出不再以上年预算指标为基础,一切从“零”开始,本着保障重点、先急后缓的原则,对所有预算项目统一排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统筹安排。审查预算编制方法,重点要考察是否按“零基法”编制预算。
1. 审查预算项目库的建立。预算单位应当对预算项目进行前期论证,确认可行后,建立预算项目库,实行备选项目排序制度。这项工作是项目经费测算、论证与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审计要查明一是预算项目是否明确项目名称、立项依据、使用功能、经费需求总额及构成、项目内容及效益分析等内容。二是预算单位是否依据财力可能,区分轻重缓急,对预算项目进行排序。上年度未完成、本年度必须安排的项目是否优于本年度预算新增项目;防灭火、边防管理、边境检查、内部警卫、抢险救灾项目是否优于正常事业建设项目;边远艰苦地区部队生活设施项目是否优于其他部队项目;基层项目是否优于机关项目;特勤部队项目是否优于其他部队项目。
2. 审查维持性经费预算编制方法。主要是审查经费需求测算。一是审查标准经费需求测算。包括审查生活费需求测算和审查公务事业费测算。对生活费需求测算主要审查:除集中在公安部以外的其他项目和地区津贴、专业岗位津贴等标准的调整,是否会同总队级以下单位进行;是否按人员供应实力和个人待遇标准测算生活费收支水平。对公务事业费需求测算主要审查:人员实力是否以预计发放工资、津贴的人数为准,是否与生活费预算实力一致;单位实力是否以正式列编并设有后勤机构的建制单位为准;业务实力是否以公安部有关部门提供的实力为依据。二是审查项目经费需求测算。首先审查能够明确到具体使用单位和项目的,是否按照保障任务和有关标准、数量、价格等因素明确到具体项目和使用单位。其次审查属于个别具体任务不明确、难以由公安部细化而分配到总队单位的,是否由大单位在任务明确后,再细化到具体使用单位。再次审查部分特殊涉密项目,是否由主管部门按相关规定自行测算。三是审查直接支出经费需求测算。直接支出经费需求是否由预算单位参照历年开支情况,结合年度工作任务进行测算,是否列出项目(品名)、数量、标准(单价)和金额。事业性开支是否依据当年事业任务和开支项目进行测算。间接性开支是否参照历年开支情况,按照有关开支标准和开支限额进行测算。
3.审查建设性经费预算编制方法。在编制预算建议方案前,各级各部门是否认真组织建设项目的前期论证,合理确定各项经费需求。建设性经费需求,是否由各级事业部门会同财务部门,根据批准的规划、计划,提出建设项目,经逐项进行可行性论证后,测算所需经费。
4.审查代管经费预算编制方法。一是审查经费来源渠道。公安部代管经费是否来源于中央政府有关部门,总队级以下单位的代管经费是否来源于地方政府和上级拨入。二是审查纳入单位年度预算情况。代管经费使用和开支范围是否遵守国家和部队统一规定,所有代管经费是否都纳入单位预算。
(五)预算审批与下达审计
1. 审查预算审批。部队总预算是否经公安部各局党委或局长办公会议审批通过后,报财政部审批;总队级单位年度预算方案是否由总队党委审批,并报公安部主管局审批。其中机动费的安排使用情况,是否由总队向主管局后勤财务部门提出申请,经主管局后勤财务部门审核并提出处理意见,按照规定权限逐级报批;总队级以下单位年度预算方案,是否经本级单位党委审议,并报总队审批。年度预算批准后,预算单位对上级调整供应标准增加的经费和上级下达的项目经费是否区分对下供应、直接支出拟制报批。
2.审查预算批复下达。部队年度预算经批准后,公安部各主管局财务部门是否在规定的工作日内将分项预算通知公安部所属事业部门,对下供应的项目经费预算是否按经费供应渠道下达。
总队级单位年度预算经批准后,财务部门是否在规定的工作日内将分项预算通知本级事业部门,是否按经费供应渠道下达项目经费预算。总队级单位设有财务结算中心的,财务部门是否将事业部门直接支出的经费预算抄送同级财务结算中心。
二、预算执行和分析审计
执行预算过程,是组织与实施经费保障,以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只有切实抓好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才能促进部队有力地实施计划管理,获得最佳的经费使用效益。
(一)预算执行审计
1.审查落实预算情况。一是审查财务部门把关情况。预算一经批准,便成为组织财务活动的法定依据,各单位应严格落实,未经规定程序,不得变更。一切财务活动,是否严格按预算办事,凡列入预算项目的开支,财务部门是否根据事业的需要,按照计划和事业进度,及时地、适量地组织供应,以保证事业任务的顺利完成;对于预算以外的不合理开支,财务部门是否坚决制止,做到事前不拨款,事后不报销。二是审查事业部门执行情况。年度经费预算按项目编制,内容比较具体,但实际需要与计划往往有一定差距。为了加强计划管理,使经费供应与事业进度吻合,审计要查明事业部门是否在年度分项预算范围内,根据事业任务和进度对经费的需求量,编制经费开支计划。各单位在事业部门编制的开支基础上,是否根据年度预算指标编制季度开支计划;开支计划的详略程度,是否根据费用性质和需要而定,属于大宗的、价格较高的物资器材的购置,是否详列品名、数量、单价、金额。对于零星维修和不便于列详细品名的开支,是否根据用途分类编列。有些开支数额较小的费用,可不列开支计划,借款时是否说明用途。
2.审查预算调整情况。一是审查总预算的调整。在预算执行中因特殊原因确需调整预算的,是否在每年9月底前一次性调整,是否按预算审批权限和程序重新报批。二是审查总队级以下单位预算的调整。总队级以下单位机动费预算安排是否留有余地,用于预算执行中的特殊问题;总队级单位在预算执行中遇到特殊情况,确需申请总预备费的,是否由财务部门提出具体意见,由公安部边防、消防、警卫局后勤财务部门审核并提出处理意见,按规定权限报批。
3.审查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一是审查事业部门编制情况。年度终了,各级事业部门是否按规定编制年度分项预算执行情况报告表、年终库存物资盘点情况报告表和事业成果报告表;是否按事业系统逐级汇总报上级事业部门,同时抄报同级后勤财务部门;公安部边防、消防、警卫局各事业部门是否在年度终了60天内编制本系统的预算执行情况报告表、库存物资盘点情况报告表和事业成果报告表上报公安部首长,同时抄送总后勤部财务部。二是审查财务部门编制情况。各级后勤财务部门是否于年度终了后,根据事业部门报送的分项决算,汇总编制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报告表,是否经后勤首长审查后报党委,同时抄报上级财务部门。
(二)预算执行分析审计
审查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是否按以下要求进行:
1.提出计划。在开展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时,是否根据预算管理上的需要,针对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确定分析课题,明确分析目标,拟定分析计划。
2.收集资料。各部门在进行分析时是否善于寻找差距,发现问题,揭露矛盾。是否注意了指标对比的基础与可比性问题。
3.分析原因。在占有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后,是否深入实际,深人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找出差距,分析原因。
4.提出措施。是否根据分析的目的和要求,对预算执行过程做出客观的评价,并以分析报告的形式向党委提出改进和加强预算管理的措施。
摘要:部队预算审计,是指公安现役部队审计部门对支队(含支队)以上单位和部门预算编制以及执行情况进行的审计,对于促进经费计划管理、有效供给和合理使用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对部队预算编制、执行与分析审计进行详细探讨。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初探 篇8
一、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现状
(一) 缺少具体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
无论是《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企业法定代表人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以及国家审计署、国家各部委办和各省审计厅所发的文件等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内容都是从几个大的方面做了规定, 具体评价的内容没有细化, 没有评价的量化指标, 也没有评价的综合标准, 审计评价缺少充足的依据。如:对“经济发展项目”、“企业发展状况”具体应该评价那些方面, 什么标准界定其为“好”、“较好”、“一般”、“差”, 审计报告文本非标准化, 没有评价的具体框架, 审计评价难度增加, 多数情况只能由审计人员根据自身素质, 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价。不完善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 致使不同的审计人员面对同样的问题, 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审计评价, 影响了审计的客观公正和审计的权威性。这样作出的审计评价常出现如下情况:审计评价超出审计范围;或对一些与审计事项无关的业绩加以确认, 与经济责任无关的责任也加以界定。
(二) 审计评价用语不够准确规范
表现在:评价用语不够准确规范, 使人难于理解或产生错觉;带有主观随意性, 语言绝对化, 轻易下结论, 违背谨慎性原则;审计评价变成了鉴定式, 无具体事实证明材料支撑, 增加了审计风险。
(三) 审计评价针对性不强
表现在:就事论事, 泛泛而论, 评价目的不明确;审计评价内容过于全面化, 全面评价被审计者的功过是非, 从而超越审计范围, 把不属于经济责任的评价的内容加入其中, 过多涉及其政治思想、党建等工作事务。如:“在任职期间, 工作勤恳, 充分发扬民主精神, 为单位的发展壮大做了大量工作”或“在任职期间, 被评为先进文明单位”等等, 事无俱细, 面面俱到, 使审计评价脱离了“经济责任”的范畴, 增加了审计风险。
(四) 经济责任审计界定难
由于单位经济活动、会计核算是连续的, 以及权责发生制的记账方式, 上期责任可能延续到本期, 本期责任也可能递延至下期。只有正确界定某一领导干部的责任期限及应负的责任, 才能恰当地评价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但实际操作过程中, 这一界定有一定困难, 从而给审计评价增加了风险。
(五) 审计人员的素质影响审计评价质量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特殊, 决定了审计工作要求高、政策性强、责任大, 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有较高的政策水平、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才能胜任工作。而目前从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综合水平与实际要求有一定差距, 导致审计评价往往抓不住要害, 深度不足广度不够,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质量难以提高。
(六) 审计评价证据不足
审计评价应以被审计者所在单位实际发生的经济事项为依据, 不应受主观意识的支配, 对那些未经审计, 证据不足或未来的经济事项不应予以评价。但目前部分审计人员进行经济责任评价时凭自己在审计过程中所形成的感觉进行评价, 主观意识较浓;有些评价事项缺乏相应的取证资料佐证;有些评价事项不加分析不加查证, 照抄被审计单位的年终总结报告或被审计者述职报告的有关内容来评价。
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完善对策
(一) 在充分的审计证据支持下依法依规进行审计评价
《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 (试行) 》规定:“审计评价意见, 即根据不同的审计目标, 以审计结果为基础, 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发表评价意见。在法定职权范围内, 在鉴证和评价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时, 一是坚持按照规定应该审计什么就审计什么, 审计什么就评价什么, 审计到什么程度就评价到什么程度, 切不可脱离审计内容, 脱离审计机关的职责权限做出不恰当的评价;二是评价结论应当有充分的审计证据支持, 对未予审计、证据不足、评价依据不准的事项不作评价;三是不能因为没有审查出问题, 觉得审计工作没有成绩, 便把一些小事夸大, 或把一些未经核实清楚的、没有事实根据的问题写入审计报告进行评价;四是对未经审计而又需要在审计报告中引用的资料, 应注意资料来源, 表明不是审计核实的结果。
(二) 措辞得当、表述准确地进行审计评价
经济责任审计是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人格化, 政策性强, 涉及面广, 与常规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相比, 经济责任审计所处的审计环境更特殊、更复杂, 审计风险因素更多。如果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判断失误, 发表与真实情况不符或评价不当的审计意见, 就可能直接影响对领导干部的正确使用。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不仅仅是审计机关自身的风险, 由于审计意见不当还会引发用人风险, 并由此给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单位的发展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给党的事业造成损失。因此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时, 应严格做到:评价语言使用专业、规范和措辞适当的语言, 对能用数字说明的问题, 尽可能用数字来说明;对不能用数字说明的问题, 也要用写实的手法来反映, 少用修饰性语言;评价语言切忌模棱两可, 似是而非, 或漫无边际, 任意发挥, 评价语言杜绝使用口语、俗语, 以免降低审计报告的权威性;评价语言要观点鲜明, 层次分明, 逻辑性强, 文字精练、言简意赅, 尽量使用短句。
(三) 以“经济责任”为核心进行审计评价
做为审计部门, 在做出审计评价时, 首先要注意摆正审计部门的位置, 经济责任审计不可能代替干部管理部门对领导干部的全面考核监督, 只是干部管理和监督的一个环节;其次审计评价要突出重点, 着重评价与履行经责任有重要影响的经济事项, 紧扣“经济责任”主题进行评价, 审计评价仅限于审计所涉及的范围和内容, 对领导人的经济责任作出评价, 并不是对其所有业绩的全面评价和鉴定;对超出领导干部任期内法定经济责任范围的事项, 对非审计的事项、不相关的经济责任以及未经查实的问题不作评价;一般情况下不应将前任留下的问题或与领导干部无关的事项进行评价, 也不要对企业领导人的政治素质、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及群众关系等进行评价。
(四) 分清责任进行审计评价
201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规定:审计机关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存在问题所应当承担的责任有直接责任、主管责任、领导责任。直接责任是指领导干部对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的下列行为应当承担的责任: (1) 直接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内部管理规定的行为; (2) 授意、指使、强令、纵容、包庇下属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内部管理规定的行为; (3) 未经民主决策、相关会议讨论而直接决定、批准、组织实施重大经济事项, 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浪费、国有资产 (资金、资源) 流失等严重后果的行为; (4) 主持相关会议讨论或者以其他方式研究, 但是在多数人不同意的情况下直接决定、批准、组织实施重大经济事项, 由于决策不当或者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浪费、国有资产 (资金、资源) 流失等严重后果的行为; (5) 其他应当承担直接责任的行为。主管责任是指领导干部对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的下列行为应当承担的责任: (1) 除直接责任外, 领导干部对其直接分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经济责任的行为; (2) 主持相关会议讨论或者以其他方式研究, 并且在多数人同意的情况下决定、批准、组织实施重大经济事项, 由于决策不当或者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浪费、国有资产 (资金、资源) 流失等严重后果的行为。领导责任, 是指除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外, 领导干部对其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经济责任的其他行为应当承担的责任。
根据工作经验, 笔者认为实际工作还可根据具体情况界定责任人应负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领导责任:一是谁决策, 谁负直接责任。对于查出的直接违反国家财经法纪, 致使国家资产遭受损失的行为以及直接经办、强制命令他人办理、参与或指使他人办理的违纪违规和其它经济问题, 应当认定由决策人负直接责任。同时, 由谁主管, 谁负主管责任。对其下属部门存在的违纪违法问题或其他问题, 如果是领导干部默许、暗示、渎职等原因造成的, 应当负直接责任, 是下属隐瞒不报的则应当认定负主管责任。二是谁主管, 谁负主管责任。如果在领导干部的职权范围内出现问题, 领导干部不是直接决策者, 只是未能加以制止, 则属于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应当认定负主管责任。三是谁有决定权, 谁负责任多。对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的事情, 如果出现了违纪违规问题, 其拥有决定权者, 应当认定负主管责任。四是单位主要负责人主持单位全面工作, 对所有问题都应负领导责任。只要确定了直接责任、主管责任之后, 其它的问题都应由主要负责人负领导责任。另外, 界定责任时, 还要注意区分任期内和非任期内的时间界限、领导干部个人决策责任和领导班子集体决策的责任界限、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的界限、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的界限等, 评价时遵循合法性、目的性、客观性、重要性、责权对称原则, 这样才能对责任主体在其任期内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及其履行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五) 需要审计机关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经济责任审计是高端的审计业务, 审计的对象是党委、政府和党政工作部门的负责人, 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各学院、各部处的领导, 审计中涉及到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 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重要投资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情况, 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遵守财经纪律及廉洁从政情况等作出评价。审计机关可通过岗位比武、脱产进修、学历教育、职称评聘等多种方式, 引导和鼓励审计工作人员积极参加各类培训, 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可通过建立人才流动和岗位轮换制等方法来增加审计人员的工作经验、综合水平;可通过加强职业道德和保密、廉政法规教育, 强化审计人员监督与管理来提高审计人员依法审计能力。
(六) 遵循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和谨慎性原则进行审计评价
(1) 审计评价要因事而异, 遵循客观性、历史性和动态性原则。经济责任的界定存在许多难以把握的因素, 不同的因素对责任的界定有不同的影响, 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时, 除严格遵循客观、全面、历史、谨慎的原则, 还应用历史的、动态的、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对经济责任的认定, 要结合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政策背景、客观工作环境, 不能用静态的、孤立的观点来揭示审计事项, 而要用动态的、联系的观点来揭示审计事项, 不能用单纯的结果来确定个人的经济责任, 不能以现阶段的标准来衡量过去特定客观环境下所发生的事情, 以防止结论与实际产生背离, 带来审计风险, 对受审计范围限制或取证不足或法规标准不明确的审计事项, 宁缺勿滥, 不作评价。 (2) 审计评价要因审计对象不同而有不同侧重点, 遵循谨慎性原则。经济责任审计对象有党政领导干部、也有国有企业领导人, 审计评价要因审计对象不同而有不同侧重点, 同时要遵循谨慎性原则, 谨慎恰当评价, 才能防范风险, 才能取得组织部门和审计领导干部的认可。如评价国有企业领导人时, 要考虑企业的特性, 关注企业的发展后劲和长远利益, 同时应关注企业领导人经济决策是否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 是否兼顾长远与眼前、局部与全局利益, 有无个人违反决策程序或因决策失误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或流失等情况, 这样做有助于正确评价被审者的业绩和判断问题的性质。 (3) 审计评价要把好评价尺度, 遵循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审计评价做到既要肯定工作业绩, 也要指出存在的问题, 做到成绩说够, 问题说透, 这一点十分重要。笔者在高校从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多年从工作中体会到, 高质量的审计评价, 会得到了组织部门和审计领导干部的认可, 为学校干部管理和监督提供了可靠依据, 审计工作也日益受到学校领导重视, 审计环境得到了优化,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呈现良性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孙红兵:《浅谈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第14期。
内部控制审计初探 篇9
顺应国际资本市场监管变革趋势, 2008年5月和2010年4月, 财政部等五部委分别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以下简称《基本规范》) 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以下简称《审计指引》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确立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制度, 要求执行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企业, 必须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计。与之适应, 中注协2011年10月正式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实施意见》 (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 自2012年1月1日实行。至此, 初步形成了有关内部控制审计的规范体系。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确立, 改变了企业在上市或再融资时才委托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的局面, 使得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一样, 成为经常性、周期性业务, 上市公司每年要与年报一同公布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意义在于, 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客观、独立的鉴证, 不仅能够监督、推动企业将内部控制规范落到实处, 促进企业加强内部控制规范建设, 提升财务报告风险防范能力, 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增强投资者对企业财务信息可靠性的信心, 对保护投资者权益和社会公众利益具有重要作用。
一、企业及审计师的责任和角色
(一) 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的责任及角色
按《审计指引》第三条, 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 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企业董事会的责任。一般认为, 董事会 (包括执行董事, 下同) 是治理层, 具有对作为管理层的经理聘任权力和监督责任, 并且负责制定战略、进行重大决策。同时, 董事会和审计师在内部控制审计职责方面具有共同的关注点, 在履行职责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 将董事会作为内部控制的直接责任人有利于实际工作的开展。管理层责任是在董事会的指导和监督下, 负责内部控制的具体工作。
(二) 审计师的责任和角色
《审计指引》第三条同时规定, 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 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具体地, 注册会计师需要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 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并提供合理保证。由于审计业务属于鉴证业务的一种, 因此在计划和实施内部控制审计业务时, 注册会计师需要遵循《审计指引》《鉴证业务基本准则》及其他有关审计准则的要求。
二、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关系
(一) 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的联系
一是最终目的一致。虽然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各有侧重, 但最终目的均为提高财务信息质量, 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为利益相关者提供高质量的信息。二是审计方法一致。两者都采取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即注册会计师首先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识别和评估重大缺陷 (或错报) 存在的风险。在此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 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三是审计程序相似性。财务报表审计时必须了解内部控制, 甚至进行控制测试, 内部控制审计必须了解并测试内部控制;同时在审计时, 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定义和评价方法相同, 都可能用到询问、检查、观察、穿行测试、重新执行等方法和程序。四是重点关注对象相同。两者均要识别重点账户、重要交易类别等重点审计领域。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 需要评价这些重点账户和重要交易类别是否存在重大错报;在内部控制审计中, 需要评价这些账户和交易是否被内部控制所覆盖。五是确定的重要性水平相同。在财务报表审计中确定重要性水平, 旨在检查财务报告中是否存在重大错报;在内部控制审计中确定重要性水平, 旨在检查内部控制是否存在重大缺陷。由于审计对象、判断标准相同, 因此二者在审计中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亦相同。
(二) 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的区别
一是直接目的不同。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评价内部控制的目的, 是为了判断是否可以相应减少实质性程序的工作量, 以及支持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类型;在内部控制审计中评价内部控制的目的, 则是为了对内部控制本身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二是对控制测试的范围不同。在财务报表审计中, 审计师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可能采取不同的审计策略, 对于某些审计领域, 可以绕过内部控制测试程序进行审计;而在内部控制审计中, 则不能绕过内部控制测试程序进行审计, 而应当针对每一审计领域获取控制有效性的证据, 以便对内部控制整体的有效性发表意见。三是对控制测试结果的可靠性要求不同。在财务报表审计中, 对控制测试的可靠性要求相对较低, 测试的样本量也有一定的弹性;在内部控制审计中, 则需要获取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高度保证, 因此对控制测试的可靠性要求较严, 样本量选择相对弹性较小。四是对控制缺陷的评价要求不同。在财务报表审计中, 审计师仅需将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内部控制缺陷区分为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和一般缺陷;在内部控制审计中, 审计师需要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严格的评估, 将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进一步区分为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 重大缺陷将影响到审计意见的类型。五是审计报告的内容不同。在财务报表审计中, 审计师一般不对外报告内部控制的情况, 除非内部控制影响到对财务报告发表的审计意见;在内部控制审计中, 应直接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三) 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对策
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虽然存在很多实质性差异, 但在技术层面和实务工作中, 两者审计模式、程序、方法等存在着相同之处, 风险识别、评估、应对等大量工作内容相近, 有很多的基础工作可以共享, 在一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还可以为另一项审计提供线索和思路。因此, 这两项审计工作完全可以整合进行, 而由同一家事务所进行“整合审计”。整合审计既有利于提高审计效果和效率, 降低审计成本, 减少重复劳动, 而且可以避免审计判断出现不一致的情形, 降低企业聘请不同事务所实施审计的负担。借鉴SOX法案及《金融商品交易法案》的强制性整合审计的要求, 《审计指引》第五条规定, 审计师可以单独进行内部控制审计, 也可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进行。但是, 此时审计师需要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有效性进行测试, 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以实现:一是支持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的审计意见;二是支持财务表表审计中对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结果。
三、对策
(一) 被审计单位的对策
1. 重视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及实施。
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及实施工作, 根据《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要求,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 大力推动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 对业务流程进行系统梳理, 识别重要业务流程、流程中容易出错的环节、关键控制点, 为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 重视自身内部控制的内部评价工作。
企业应自觉有效地开展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工作。内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应当指定内部部门及人员, 如审计委员会或具有类似功能的机构和人员, 进行制度化的内部控制的全面评价工作, 并做好与注册会计师的沟通、协调。假若企业内部资源未能配合内部控制的设计、实施或评估的工作, 如企业缺乏具有相关经验及素质的人员, 则可考虑聘请专业人员或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有关咨询、评价服务。需要注意的是, 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评价意见的事务所不得同时为同一企业提供内部控制审计服务。
(二) 注册会计师的对策
1. 事务所建立、完善内部控制审计业务质量控制规范体系的责任。
事务所应当按照有关执业准则、《审计指引》、《实施意见》、职业道德守则等要求, 建立、完善有关内部控制审计方面的质量控制规范体系。有关质量规范方面的政策和程序要形成书面文件, 并向有关人员及时传达。主任会计师及类似职位的人员应当对这些规范体系的建立完善承担最终责任。在业务承接、执行及日常活动中, 事务所各级领导层应以恰当的方式强调遵守有关规范体系的必要性。内部控制审计是对过程的审计, 但是由于受到时间、成本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事务所要对内部控制恰当地执行审计, 仅靠自身资源往往是不够的, 因此必须与有关方面进行及时有效沟通, 包括企业治理层、管理层、内部审计机构及为企业提供内部控制咨询和评价的中介机构等, 这样才能对内部控制审计结果独立承担责任, 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2. 审计师必须加强自身业务能力, 经济、有效地执行业务。
审计师作为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直接执行者, 必须能够经济、有效地执行业务, 这要求其应当努力获取并保持足够的胜任能力和素质。这种获取和保持具有多种途径, 如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经验、执业辅导和交流等, 这些都需要事务所及各地注协等方面的支持、协助。
(三) 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应对措施
1. 积极做好相关规章制度的宣传、培训和专业指导工作。
首先, 应当及时采用各种培训手段指导会计师事务所做好内部控制审计业务, 帮助审计人员提高此类审计业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以使其能更好提供内部控制审计服务。其次, 要加强对事务所的专业指导, 使事务所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抓紧研究整合审计策略, 制定业务规程, 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审计业务质量控制体系, 并遵守职业道德守则的各项要求。
2. 强化事务所内部控制审计的执业质量检查。
监督和惩戒是任何制度得以贯彻执行的重要保证, 尤其是在一项制度建立和实施的初期。因此各级注协对从事内部审计业务的事务所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 督促其严格遵循执业要求, 自觉规范执业行为。如果发现存在执业质量问题和违背职业道德, 必须严格惩戒。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1.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初探 篇10
一、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
1、经济责任审计的意识差
高校的部分领导干部对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认识不够端正, 经济责任审计多为走过场, 领导不能足够重视经济责任审计, 不能将其重要性与固定资产审计等审计项目等同, 自然在执行过程中就会收效甚微;部分干部、教职工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认识不到位, 大部分认为只有出问题的领导干部才会被经济责任审计, 如果被审计就会产生抵制情绪, 各组织、部门也多不配合或者认为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领导干部, 与普通教职工没有关系的想法都是片面的。在经济责任审计认识不够前提下获得的审计结果往往避重就轻, 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其利用价值较低, 因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获得的效果较小反过来更加不重视经济责任审计, 以致形成恶性循环。
2、先离任后审计等执行弊端
由于国家法律法规对于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支持程度不够, 并没有严厉的条文作保证, 内部审计尚且执行不善, 存在技术人员不充足、审计机构不健全等问题, 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就更难于开展, 中办、国办两个《暂行规定》都明确指出“领导干部任期届满或者任期内办理调任、转任、轮岗、免职、辞职、退休等事项前, 应当接受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而现实却完全颠倒, 成为“先离任后审计”。多数部门从自身工作出发, 在对职工或干部进行调任之前并没有经过经济责任审计的考核, 干部往往先接受任免, 然后再办理原职务的各项交接及审计工作, 造成审计和人员考核相互脱节的现象, 使得审计人员在搜集证据、核实述职材料、落实审计结论等方面多有不便, 不仅难以实现审计的目的, 也起不到监督、考核干部的作用。
3、经济责任审计缺乏量化标准
目前高校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存在审计范围不够、审计缺乏量化标准的问题。经济责任的审计不应单单停留在被审计对象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上, 就账审账, 而是要扩大审计范围, 如有无领导个人决策及决策失误导致国有财产流失和浪费的情况等, 对各项财务状况的来龙去脉也要做实际调查。同时,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标准、原则缺乏相关法律支持, 由于没有具体、可行、统一的经济责任量化考核指标, 审计人员没有经济数据作评价依据, 只能根据职业判断做出定性分析, 不同的审计人员可能就同一经济责任做出不同的判断, 导致审计评价不规范, 审计结论难下, 随意性、偏差较大等问题。
4、审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特殊性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较强的业务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而在目前的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中, 多数内部审计人员是从财务岗调动过来的, 缺乏专业的审计知识及丰富的实践经验, 甚至部分审计人员在财务部门任职或兼任其他职务, 在集中开展审计时, 常常出现审计任务重与审计人员不足的矛盾, 或者暂时借助其他部门的人员解决了审计人员不足的问题, 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工作效率低导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滞后现象并不能有效改善, 审计的结果往往也因未能将其经济问题查清、查透而缺乏参考价值, 也影响了审计质量。
二、加强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
1、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意识, 创造良好的审计环境
在高校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必须要争取到主管校领导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协作, 因此高校内部员工自上而下地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意识, 创造良好的审计环境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十分有利。只有在被审计者及其所在单位能够充分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 取消抵制情绪, 并对审计工作积极支持和配合才能取得经济责任审计的成功, 并形成财务监督、审计监督、纪监监督、组织监督相结合的新的干部监督机制。针对领导的不端正态度要通过政府审计监督和廉政党风建设等外在施压, 使其产生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动力, 在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外部监督约束下, 将经济责任审计纳入内部审计全年计划安排中, 从制度上要求相关部门充分配合内部审计工作, 也提高审计结果的利用价值。此外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建设, 不仅要聘请业务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加入到审计队伍中来, 还要组织其进行后续培训, 使其不断地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分析能力及组织协调工作能力。
2、规范审计程序
要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首先要规范审计程序, 制定更要遵循科学的、合理的审计程序, 改变干部离岗、调任“先离任后审计”的不合法规的审计程序。其次在经济责任审计的各个阶段要规范审计程序, 在准备阶段, 审计部门要根据组织人事部门委托编制审计方案、成立审计小组, 按规定向被审对象所在单位下达审计通知书, 并做好相关部门的沟通工作;在实施阶段通过听取被审者的情况介绍, 对被审计单位的机构、人员、资金、资产、经济指标等情况作初步了解, 运用现代审计手段和技术分析各项经济资料和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核算程序、资金来源、运用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并结合走访学生、个别交谈、召开座谈会等内查外调等形式, 收集动态资料, 做出动态判断, 最后还要定期召开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 认真研究、分析和解决审计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以确保审计结果的权威性, 降低审计风险。此外还要强化经济责任追究制度, 明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内容, 将审计机关提交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 作为干部调任、免职、辞职、退休的参考依据, 对经审计发现被审计对象确有违纪违法行为的, 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法律规定程序移交组织、纪检监察部门, 追究其相应责任。
3、扩大经济责任审计范围
目前高校各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规范, 在各部、处、系均存在有转专业费、补考费、上机费、图书服务费、文献检索费等多种, 甚至在代购军训服装及运动服时也加价收费, 各部门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等现象较为普遍, 这些负责人手中掌握了大量的经济资源, 对其进行有效的经济责任审计势在必行。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开展经济责任审计, 两者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同时要将经济责任的审计面全面扩展到收入、支出、经费使用效益、资产、债权债务等各个方面。如在收入方面, 要对部门的各项创收收入进行规范, 资金应由一级财务部门负责管理, 重点审计放在各单位的经费是否逐年增加, 各项收入是否纳入预算管理, 是否存在乱收费现象等。
4、建设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考评指标体系
经济责任审计考评指标是衡量高校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标准, 建立科学的经济责任审计考评指标体系, 借助于量化的考评指标有利于区分主管责任与直接责任、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前任领导责任与现任领导责任、故意责任与过失责任;使得评价依据有迹可寻, 审计效果更为理想。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定量指标进行设计时, 要注意进行审计区域的分类和划分, 如学校规章制度制定权的评价指标、重大经济事项和重大投资决策权的评价指标、高校领导干部经济管理权的评价指标、财务收支预算执行权的评价指标、廉政建设和遵纪守法的评价指标、和谐校园建设的评价指标等可作为一级指标, 具体在分别下设资产管理制度、内控制度;预算编制及调整、对外投资项目;资产、负债管理;预算收入合法性、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等二级指标, 再下设包括经费自给率、经济目标计划完成比率、业务招待费支出比率、违规违纪金额比率等相对指标, 与可通过量化打分的绝对指标相互配合共同保证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开展。
三、结论
近年来, 高等教育学校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 出现资金问题的学校也逐渐增多, 且高校领导违法违规现象也时有发生, 高校资金正常运作、高校行政权力有效运行等都成为关注的重要问题。笔者在分析了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经济责任审计的意识差、先离任后审计等执行弊端、经济责任审计缺乏量化标准、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的现状后,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意识, 创造良好的审计环境, 规范审计程序, 扩大经济责任审计范围, 建设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考评指标体系几项建议。
摘要: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校作为国家资金支持的事业单位其办学也逐渐走向市场化, 且高校运作中配置大量固定资产, 随着科研成果的增加, 无形资产的保护也有待加强, 而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长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对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高校综合实力的提升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对高校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是势在必行, 是高校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顺应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形势需要而开展的内部审计工作。目前我国的高校虽已经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但其执行效果并不理想, 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 本文分析了高校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现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经济责任,内部审计
参考文献
[1]吴利芬: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新视角[J].决策与信息, 2007 (6) .
[2]阎银泉:高校校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J].财会月刊, 2005 (10) .
[3]陈洪玉:对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思考[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8 (3) .
内部控制审计评价初探 篇11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内部控制;评审
近年来,国内相关机构和企事业单位顺应企业管理的内在需要,逐步引入了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评审的理论,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理论研究和实务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从内部审计的角度对企业内部控制评审的内容、方法、评价标准等进行初步探讨。
一、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评审的定义
1.内部控制的定义
内部控制一词,最早出现在1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发布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文告中。随着内部控制理论以及认识的不断发展,内部控制理论由最初的“内部牵制理论”,发展为“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
1992年,美国反欺诈性财务报告委员会的主办机构委员会(COSO委员会)发布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即著名的COSO报告,报告对内部控制的定义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当局以及其他员工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COSO报告同时认为内部控制包括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内部控制活动、监督评价与纠正、信息交流与反馈等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这五大要素服务于上述三大目标。这是目前比较成熟的内部控制理论,受到各国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
2.内部控制评审的定义
COSO报告认为,在内部控制系统中,所有部门、岗位都在其中充当着角色,内部审计也是如此。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的主要部门和主要手段。2002年以来,国际内部审计重新介入内部控制这一领域,在原先以内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评价的基础上,加强了与业务管理部门自我评估的结合,注重相关业务部门技术人员的参与,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与业务管理人员、专家合作评价内控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从内部审计的角度看:内部控制评审是指由企业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组织开展的,以内部审计人员为主,吸收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参加的,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建设、实施情况进行的调查、分析、评价等系统性活动,主要测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健全、合理,以及执行是否有效。
二、内部控制评审的内容
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基本是围绕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内部控制活动、监督评价与纠正、信息交流与反馈这五大要素进行的,因此内部控制评审的内容就是评审内部控制系统五大要素的内容是否健全、合理以及执行是否有效。
1.内部控制环境评审
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它是影响和制约其他控制要素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内部控制环境评审就是指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所依存的软硬环境的各项因素运作状况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评审。评审的内容主要有:公司治理组织架构的建立、规范运作和分权制衡;内部控制系统中董事会的建立和完善责任,监事会的监督责任,高级管理层的执行和完善责任;人力资源政策和程序、人力资源日常管理情况等。
2.风险识别与评估评审
风险识别与评估是指识别和分析那些妨碍企业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各项因素的活动,它包括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评估两部分。风险识别与评估的评审是指对来自企业内外部对生产经营、财务报告、经营管理目标有影响的各种风险的识别与评估情况所进行的评审。评审的内容是企业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及其运行是否健全、合理、有效,主要包括在经营管理活动中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是否充分、合理;企业识别和获取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程序建立和执行的情况;与风险识别和评估相对应的内部控制措施方案的内容及执行情况等。
3.内部控制活动评审
内部控制活动是指为了确保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指导员工实施管理指令,管理和化解风险而采取的政策和程序。内部控制活动的评审是指对企业为进行企业管理和化解风险而采取的控制活动情况所进行的评审。评审的内容是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健全性、合理性、有效性,主要包括企业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和程序的健全、合理、有效程度;计算机系统环境下,为确保信息的完整、安全和可用性而采取措施的健全、合理和有效程度;应急预案的建立和执行、应急设备和设施的定期检查情况等。
4.监督评价与纠正评审
监督评价与纠正是指由企业特定人员对一定时期的内部控制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和实施纠正的情况, 可采取持续监督和个别评估分别进行或两者结合进行的方式。监督评价与纠正的评审是指对企业内部控制监督评价与纠正机制及其运行情况是否健全、合理、有效所进行的评审,主要包括内部控制绩效监测程序建立和执行;内部控制系统监督评价书面程序的建立和执行;企业对内部控制进行不断完善的情况等内容。
5.信息交流与反馈评审
信息交流与反馈是指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按某种形式辨识、取得确切的信息,并进行沟通,以便员工能够履行其责任。信息交流与反馈的评审是指对企业辨识、取得、沟通合理信息的方式和过程的健全性、合理性、有效性所进行的评审。主要包括企业信息交流和沟通程序的建立和执行;内部控制系统文件的建立和保持;形成记录控制程序的建立和执行等内容。
三、 内部控制评审方法
内部控制评审方法主要包括评审的切入方法和评审的具体技术方法两大方面。评审的切入方法是根据评审要求和为达到评审目的进行组织和实施评审的工作形式和工作思路,是制定评审实施方案的前提;评审的具体技术方法则是在具体评审时根据被评审企业的实际情况,为达到评审目的和要求所采用的具体审计技术方法。
1.内部控制评审的切入方法
内部控制评审的切入方法基本可以归纳为要素法、流程法和制度法三类。
(1)要素法。要素法是直接从评审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内容入手,运用内部控制评审的技术方法获取评审证据,从而评价内部控制要素各项内容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而对企业内部控制做出综合评价。其适用范围主要是生产经营方式相对简单、业务流程比较单一、且已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系统的企业。
(2)流程法。流程法是建立在要素法的基础上,从测试业务流程和具体业务入手,采用内部控制评审技术方法获取评审证据,来评价内部控制各项要素内容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的一种方法。其适用范围是生产经营过程比较复杂,业务流程比较繁多,且已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系统的企业。
(3)制度法。制度法是指从被检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入手,采用内部控制评审技术方法获取评审证据,来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其适用范围是尚未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系统的企业,或者是还停留在靠内部规章制度进行控制的企业。
2.内部控制评审的技术方法
内部控制评审的技术方法经常采用的技术方法主要有:
(1)抽样法。通过抽取一定数量且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调查和测试,根据样本来推断总体状况的一种评审方法。这是审计工作普遍采用的方法,,应当采取科学抽样的方法来完成对企业已经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进行审计和评审,只要按照合理的允许的误差科学地抽取了样本,通过对样本的评审是能够满足对企业整个经济活动的评审需要的。
(2)穿行测试法。穿行测试也称全程测试,通常用于对业务流程或具体业务的测试与评价。这是内部审计经常运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技术方法,特别适用于对内部控制的评审中,通过对一笔或若干具体业务的穿行测试,可以比较直观有效的反映一个或若干业务流程的内部控制情况。
(3)证据检查法。证据检查法是内控评审工作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评审人员在运用抽样、穿行测试等评审方法时,要求被评审企业在限定的时间内,提供被评审业务主要控制点对应的相关资料。通过对这些书面证据的检查,验证各项控制措施在实际业务操作中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贯彻执行。
(4)压力测试法。即测试被评审企业关键业务处理程序和控制措施能够承受的压力程度以及在承受相应压力时所发挥的作用。
(5)流程图法。流程图法主要用于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和合理性测试,流程图法可以使评审人员清晰地看出被评审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如何运行,业务的风险控制点和控制措施,有助于发现各内部控制系统的缺陷和评审重点。
四、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和综合评价结果
现场评审结束后,应依据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对被评审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并出具评审报告。综合评价应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做到量化合理、定性准确。
1.内部控制评价标准
在对各项评审内容严格审查、测试和初步评价的基础上,应对企业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合理性以及执行的有效性做出全面评价。
(1)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是指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管理的自身需要,应设置的内部控制系统的内容都比较完备,而且所设置的内部控制系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能进行自始自终的控制。健全性评价可依据评分分为优、良、基本健全、不健全四个级次。
(2)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内部控制的合理性主要是指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时的适用性、合规性、经济性,它是在健全性的基础上对企业内部控制更深一层次的要求。合理性评价同样可依据评分分为优秀、良好、基本合理、不合理四个级次。
(3)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有效性是内部控制的精髓,应根据对评审内容的测试结果,对各项业务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各项业务风险的评估与规避情况如何,内部控制所起到的作用与效果如何等等做出评价。有效性的评价同样可依据评分分为优秀、良好、基本有效、无效四个级次。
2.评审内容的计分和综合评价
为了科学、合理地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评价,评审组应依据内部控制评价标准评审内部控制各项内容,按照“健全性、合理性、有效性”三个标准进行汇总、分类、评分和评价。
(1)评审组根据在现场评审中所发现的问题,先依据评审实施方案中的“评审内容明细表”所确定的每项具体评审内容进行汇总,再按照“健全性、合理性、有效性”三个评审标准进行分类。经评审组统一研究、讨论得出每项评审内容的综合评审意见,根据评审意见给该项内容评分。
(2)在得出以上评分后,评审组还应结合评审中所揭示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存在的具体问题,依据“健全性、合理性、有效性”的评价等级,分别对被评审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程度、合理程度以及执行情况做出准确、严谨、中肯的定性评价。
3.内部控制评审报告
综合评审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评审的基本情况。分为两部分,一是说明评审目的、范围、人员组成等,二是简述一下被评审企业的基本情况及其内部控制现状。
(2)存在的问题及危害性。将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分类进行列述,并准确界定被评审企业的财务、经营风险档次,尤其是对于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重大缺陷和薄弱环节,应指出风险隐患,说明其危害性。
(3)综合评价及处理建议。说明被评审企业的得分情况,按照综合评价标准对被评审企业的内部控制总体评审情况进行描述,并根据评审情况向审计委员会提出处理建议。处理建议要切合被评审企业的实际,要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行性。
总之,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它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内部控制评审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需在实践中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或成功的经验与做法,但不能照搬照套,应紧密结合本企业未来发展变化的情况,不断地加以总结、改进和提高,以制定出较为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评审规范体系,并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
[2]高雅青 李三喜编著:《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案例分析》.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2 年5月.
[3]Robert R. Moeller ,李海风 刘霄仑等/译.《Brinks Modern Internal Auditing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消防部队绩效审计初探 篇12
关键词:消防部队,绩效审计,可持续发展
按照《审计署2008年至2012年审计工作规划》要求, 强调在注重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同时, 全面推进绩效审计, 到2012年所有审计项目都要开展绩效审计。近年来各地公安消防部队广泛开展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各种专项审计, 加强了审计工作, 但基本停留在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层面。那么, 在目前的消防部队现有的审计体制和审计人员的情况下, 如何加强消防部队绩效审计, 笔者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对部队绩效审计的理解
部队绩效审计就是指部队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 采用现代技术方法, 客观系统地对各级单位, 部门及其他单位有关经济活动实现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程度进行独立评价, 提出改进意见, 改善决策和治理, 为有关方面决策提供信息。对相对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 绩效审计更注重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提高效益。通俗地讲, 绩效审计是在传统的财务支出审计的基础上, 不但要看钱花得是否合法, 还要看这钱花得是否有效益。
二、部队目前开展绩效审计的制约因素
1. 存在对绩效审计发展不利的片面思想观念。
目前部队各级对开展绩效审计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不少片面观点, 有人认为部队审计工作的重点是真实性、合法性审计, 开展绩效审计会影响和妨碍真实性审计。
2. 绩效审计法律体系不健全。
由于部队对绩效审计的探索不够深入, 绩效审计规范还很不健全很不完善。这样目前部队绩效审计事实上处于无章可循的境地。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因为各自的立场不同以及观察问题的角度存在偏差, 很难在审计实施的程序和各要素重要性水平的界定等问题上达成共识, 由此产生争议, , 阻碍了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
3. 现有的体制存在缺陷。
从消防部队现行审计管理体制的属性来看, 审计作为各单位的内审机构, 审计人员和审计对象同处于同一单位首长之下, 审计人员的人事任免、经费保障、问题披露、成果利用等, 受制于本级部队甚至审计对象, 审计人员很难独立地站在第三方角度, 审计的权威性和威慑力也受到影响。现行的部队审计体制存在的缺陷也制约了绩效审计在部队的开展。
4. 人员素质上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全面。
目前部队审计队伍在专业素质、知识结构、工作能力等方面与开展绩效审计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审计机关一直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审计人员知识单一, 因为绩效审计侧重对经济活动的评价和建议, 所以要求审计人员不光有掌握会计、审计、计算机和管理学等知识, 还要有掌握工程建筑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以及了解地方绩效考核理论和模式的专业知识, 而现在审计人员大多缺乏这些知识。
三、部队开展绩效审计需要加强的几项工作
绩效审计对于消防部队来说是个新生事物, 在目前还没有完全掌握真实合法审计的审计方式和审计方法基础上, 开展绩效审计更加困难, 但又势在必行。事实上, 在目前的审计过程中,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各项专项审计中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关注, 在一些审计报告中有的已经具有了绩效审计的痕迹, 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笔者认为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正确认识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和绩效审计的关系。
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和绩效审计是审计工作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性合法性审计要侧重于“物质层面的审计”, 绩效审计主要侧重于“管理层面的审计”。部队现行的审计工作强调和重视了真实性、合法性审计而忽略了绩效审计。但必须看到, 实施绩效审计并不排斥真实性、合法性审计, 前者与后者本质上是统一的。评价经济效益的优劣必须以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确认的事实为基础, 实施绩效审计若不对有关的财务数据进行核实, 其审计结论便站不住脚, 两者密不可分, 不能人为割裂。
2. 建立绩效审计的法律、法规依据。
法律依据是开展绩效审计关键的一环, 因为依法审计是审计的基本原则, 只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把绩效审计确定下来, 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才有法可依。要总结在经济责任和专项资金审计中取得的绩效评价方面的经验, 结合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准则, 制定比较系统、操作性较强的绩效审计准则。在准则中要对绩效审计对象、审计目的、审计程序、审计报告基本形式等作出具体规定。
3. 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 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各级审计人员作为审计主体, 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绩效审计质量的好坏。一方面, 部队可以利用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专业化优势以及我国企业绩效审计实践, 特招一批计算机软件应用娴熟、开发能力强的计算机人才, 吸收熟练掌握企业管理与绩效评价的经济学优秀毕业生, 同时可以采用聘请地方会计师事务所的资深审计师为顾问等方式, 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 扩大继续教育, 使更多的在职审计人员掌握计算机、统计学、数学分析和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此外, 还应定期举行专业知识讲座, 帮助审计人员掌握最新的会计法规和专业知识, 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4. 正确认识绩效审计的结论。
绩效审计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评价标准相对灵活, 审计结果主要供领导或被审计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参考, 因此审计结论不是必须执行的结论而是建议和意见。
绩效审计在真实合法的基础上, 注重提出有效的建设性意见, 促进被审计单位改善管理和决策方式方法, 从人为“集权化”的管理、“家长式”的管理和“全能型领导式”的管理转变为规范化的“法治”管理、“科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从“敢于决策”转变为“科学决策”。加强重大项目科学决策和全程管理, 促使各级消防部队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市场调节规律和部队客观实际, 在充分论证、广纳民智基础上, 实现科学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长远发展要求的决策, 杜绝因“短期行为”、“形象工程”和“无绩效工程”的盲目上马, 确保部队的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