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价格

2024-08-13

动态价格(共11篇)

动态价格 篇1

热轧卷板是重要的钢材品种,被广泛应用于船舶、汽车、桥梁、管道、压力容器制造等行业,其价格波动对产业链相关企业效益影响巨大。近年来,伴随铁矿石价格的剧烈波动以及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 热轧卷板的价格也变得愈发不稳定。2014年3月 , 我国热轧卷板期货正式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有力的风险管理工具,并进一步推进了我国钢铁产业链从原料到产品的金融化进程。与此同时,作为新的期货品种, 热轧卷板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期现货价格之间的引导关系如何,也成为市场参与各方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将对热轧卷板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 以期为热轧卷板期货参与各方提供有价值的市场信息,为钢铁行业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1热轧卷板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关联性分析

热轧卷板是以板坯为原料, 经加热后由粗轧和精轧机组轧制成的带钢。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热轧卷板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据钢之家网站统计,截止2013年年底,我国共有热轧卷板机组70套,产能2.29亿t。2013年我国热轧卷板产量1.83亿t,产能利用率约为80%;进口244万吨,出口663万t,表观消费量为1.79亿t。我国热轧卷板巨大的产量及表观消费量的背后 ,是迫切的规避其价格波动风险的避险需求。国际上,纽约商品交易所已于2008年10月推出了美国中西部国内热轧钢卷期货合约,推出后在经历了近一年的低迷后,成交量与持仓量迅速增长。国内, 上海期货交易所于2014年3月推出热轧卷板期货合约,截止2014年底 , 累计双边 成交量251.08万手 , 双边成交 金额801.36亿元。我国热轧卷板期货合约的推出 ,是对钢铁产品期货合约体系的重要补充,其贴近现货市场的合约设计,更加便于相关企业参与热轧卷板期货交易。

我国热轧卷板期货合约推出以来, 期货与现货价格走势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自热轧卷板期货上市以来,期现货价格都经历了一段“跳水式”下跌,期货价格的波动幅度及频率明显大于现货价格。热轧卷板期货推出后的2014年,期现货价格波动主要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3月21日至8月21日 ,该阶段期货价格在3 300元附近波动 ,并在期货推出初期最高曾达到3 480元,现货价格较平稳;第二阶段为8月22日至9月24日 , 在该一个月 内 , 期现货价 格大幅下 跌 , 期货价格 由3 212元下跌至2 832元 ,跌幅13.5%,现货价格由3 290元跌至2 940元 ,跌幅10.6%;第三阶段为9月25日至12月31日 ,该阶段期现货价格波动性明显大于第一阶段, 且期货价格基本在低于现货价格的区间内大幅波动。此外,热轧卷板期货与现货价格变化具有较强的趋同性, 热轧卷板现货价格滞后期货价格3~5个交易日。

2热轧卷板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实证分析

2.1 数据选取及变量说明

本文采用的数据样本区间为2014年3月21日至12月31日。热轧卷板期货价格选取上海期货交易所热轧卷板期货主力合约每日收盘价, 热轧卷板现货价格选取西本新干线网站发布的天津热轧卷板(Q235B / SS400 5.5*1500*C)每日现货价格。由于期货市场交易日与热轧卷板现货价格发布日之间存在不完全匹配的问题,本文在剔除不匹配数据后共得到194组有效数据。为降低时间序列的波动性, 分别对上海期货交易所热轧卷板期货价格和天津热轧卷板现货价格取对数处理, 分别标记为lnhcf和lnhcs。

2.2 平稳性检验及 VAR 模型的建立

对热轧卷板期货与现货价格时间序列进行ADF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在95%的置信水平下,lnhcf和lnhcs均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但在一阶差分后都成为平稳序列,因此是一阶单整时间序列I(1),可以使用协整检验研究热轧卷板期货与现货价格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为确定各序列的最优滞后阶数,首先建立VAR模型,根据AIC准则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为1阶。建立lnhcf和lnhcs的VAR(1)模型为 :

lnhcf=0.9 228 799*lnhcft-1+0.0 910 804*lnhcst-1-0.1 138 003

lnhcs=0.0 946 483*lnhcft-1+0.883 779*lnhcst-1+0.1 737 0262

2.3协整检验

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选择滞后阶数为VAR模型阶数减1,即0阶。协整检验结果表明 ,在95%的置信水平下 ,热轧卷板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协整方程为:

lnhcf=1.2 935 318*lnhcs-2.374 387

说明热轧卷板现货价格变动1%,期货价格变动约1.29%。

2.4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为进一步研究热轧卷板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 之间引导 关系,本文对VAR(1)模型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结果显示,在95%的置信水平下,热轧卷板现货价格是期货价格的Granger原因;在99%的置信水平下,热轧卷板期货价格是现货价格的Granger原因。由此可见,热轧卷板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双向的引导关系, 而且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引导作用更显著。

2.5脉冲响应分析

对变量lnhcf和lnhcs做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 热轧卷板期货价格受到自身一个冲击后立即上涨0.78%, 随后冲击作用呈下降趋势,8期后在0.52%处趋于平稳。热轧卷板现货价格受到期货价格的一个冲击后,现货价格首先降低0.01%,之后逐渐上涨,第8期后在0.30%处趋于平稳。热轧卷板期货价格受到现货价格的一个冲击后,逐渐上涨,并在第6期增长至0.17%后趋于平稳。热轧卷板现货价格受到自身一个冲击后立即上涨0.45%,之后影响逐渐减弱,第8期降低至0.22%并趋于平稳。由此可知,热轧卷板期现货价格之间的相互影响在初始时影响不大, 但随后影响逐渐增加, 并在第6~8期左右趋于平稳。

3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2014年3月21日至12月31日我国热轧卷板期货和现货价格序列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热轧卷板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 2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具有双向的引导作用,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热轧卷板产量大,标准化程度高,现货市场发达,加上远期电子盘对热轧卷板期货推出的前期铺垫作用, 使热轧卷板期货合约上市后迅速成为贸易商对现货定价的参考依据, 成功实现了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3热轧卷板期货或现货价格受到冲击后,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并在6~8期左右趋于平稳,说明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存在良好的传导机制。

由于钢铁产业已经基本实现了从原料(焦煤、焦炭、铁矿石)到产品(螺纹钢、线材、热轧卷板、铁合金)全面覆盖的期货品种体系,产业金融化进程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为使期货市场更好地服务于实体产业,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1)继续完善钢铁产业期货品种体系。虽然钢铁产业期货品种体系已基本建立,但各期货品种交易活跃程度参差不齐。为促进期货对实体产业服务功能的实现, 应建立严谨的期货品种退市制度,同时不断开发新的期货品种,满足不同企业的避险需求。

(2)鼓励钢铁企业参与期货套期保值。近年来钢铁原料及成品价格的大幅波动严重影响了钢铁企业的生产经营, 但钢铁企业参与期货套期保值的热情仍然不高。因此,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在鼓励钢铁企业使用衍生品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同时, 帮助其建立安全有效的套保和人才培养机制。

(3)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行业整合速度 ,提高钢铁产业市场化水平。在产能过剩和产能利用率不高的大背景下,加快推进产业整合以及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是钢铁行业重振旗鼓的必要条件。钢铁产业市场化水平的提升也将进一步促进钢铁企业开辟新的经营“战场”,从衍生工具使用和新材料研发两方面为钢铁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摘要:随着热轧卷板期货的推出,我国钢铁产业金融化进程愈发深入。本文使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方法,对热轧卷板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热轧卷板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并具有双向的引导作用和价格传导机制。

关键词:热轧卷板期货,现货价格,动态关系

动态价格 篇2

月份菜篮子产品批发市场价格动态分析

据农业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监测,2005年12月“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环比指数是103.2(以上月为100),即价格水平比上月上涨3.2%;同比指数是110.1(以上年同期为100),即价格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10.1%;定基指数是124.7(以20为100),比上月定基指数增加3.9个百分点.

作 者:农业部信息中心  作者单位: 刊 名:农产品市场周刊 英文刊名:NONGCHANPIN SHICHANG ZHOUKAN 年,卷(期): “”(3) 分类号:F3 关键词: 

10月份菜篮子价格动态 篇3

肉类

猪肉批发均价为每公斤17.96元,环比下降1.8%,同比上涨51.4%。本月全国猪肉均价最高为18.70元,最低为16.79元,与上月相比呈现稳中下降的趋势。在本月中均价在18元以上的天数为19天,17元以下的天数为5天。四川价格最高,为每公斤22.25元。价格最低的两个省市分别为山东和北京,均价分别为16.25元和16.44元。

牛肉批发均价为每公斤22.11元,环比上涨3.8%,同比上涨35.1%。本月全国牛肉均价最高为24.90元,最低为19.00元。在本月中均价在23元以上的天数为3天,均价在22元以下的天数为9天。湖南牛肉价格最高,为每公斤25.14元。价格最低的两个省分别为四川和湖北,均价分别为18.00元和19.85元。

鸡蛋

鸡蛋批发均价为每公斤6.85元,环比下降2.1%,同比上涨17.4%。本月全国鸡蛋均价最高为7.35元,最低为6.55元。在本月中均价在7.0元以上的天数为4天,6.80元以下的天数为10天。福建鸡蛋价格最高,为每公斤8.00元。价格最低的两个省分别为贵州和山西,均价分别为5.99元和6.25元。

水产品

海水鱼批发均价为每公斤14.95元,环比下降2.8%,同比上涨18.0%。本月全国海水鱼均价最高为18.25元,最低为13.01元。在本月中均价在15.0元以上的天数为18天,14.0元以下的天数为6天。湖南海水鱼价格最高,为每公斤28.50元。价格最低的两个省分别为陕西和内蒙,均价分别为10.75元和11.13元。

淡水鱼批发均价为每公斤8.28元,环比下降2.4%,同比上涨7.6%。本月全国淡水鱼均价最高为10.67元,最低为7.35元。在本月中均价在9.0元以上的天数为2天,8.0元以下的天数为6天。福建淡水鱼价格最高,为每公斤11.53元。价格最低的两个省市分别为天津和湖北,均价分别为6.00元和6.27元。

蔬菜

叶类蔬菜批发均价为每公斤1.69元,环比上涨9.5%,同比上涨97.5%。本月全国叶类蔬菜均价最高为1.99元,最低为1.37元。在本月中均价在1.7元以上的天数为6天,1.6元以下的天数为14天。

福建叶类蔬菜均价最高,为每公斤2.88元;排名第二的为广东,每公斤价格为2.84元;与上月相比涨幅最大的是浙江省,上涨了29.7%。与上月相比价格上涨的省市略多于价格下降的省市。价格最低的两个省分别为宁夏和辽宁,均价分别为0.60元和0.91元。

茄果类蔬菜批发均价为每公斤2.36元,环比上涨41.0%,同比上涨81.1%。本月全国茄果类蔬菜均价最高为2.86元,最低为1.86元。在本月中均价在2.4元以上的天数为15天,2.3元以下的天数为14天。

浙江茄果类蔬菜均价最高,为每公斤3.04元;排名第二的为上海,每公斤价格为2.97元;与上月相比涨幅最大的是黑龙江省,上涨了1.11倍。本月所有省市的茄果类蔬菜均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价格最低的两个省分别为吉林和河北,均价分别为1.93元和2.11元。

水果

水果批发均价为每公斤3.08元,环比上涨10.1%,同比上涨14.9%。本月全国水果均价最高为3.67元,最低为2.61元。在本月中均价在3.1元以上的天数为15天,3.0元以下的天数为10天。

法国药品价格监管动态 篇4

法国政府的下列做法引起了JPMA的兴趣:扩大研发税收减免政策覆盖面;制药企业与政府间就药品补偿进行谈判;通用名药品的市场渗透;未批准药物的同情使用(compassionate use,指在没有其他治疗手段的情况下,将新的、未经批准药物用于治疗严重疾病患者的情况)。

法国2004年实施的研发税收抵免政策进一步扩大。研发税收抵免扩大即第一年允许抵免50%的新投资,第二年为40%,第三年为30%。

法国实行分级补偿体系,实行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及药品有效性分级别补偿。如肿瘤及HIV/AIDS治疗实行100%的最高级别补偿,其他级别为65%、35%或0%。2007~2008年,法国政府建议对几百种药品减少补偿(de-reimbursement),在决定补偿比例时采取参考定价,即与其他欧盟市场进行比较(包括德国、意大利、英国及西班牙),并与国内已有治疗产品进行比较。药品生产企业若在产品上市5年后表明其产品可全面节省保健费用(例如减少住院时间或增加适应证),可以进行提价谈判。

法国通过限制通用名药品价格及保证质量,扩大通用名药品的使用。虽然法、日两国都鼓励使用更便宜的药品,但在日本,质量问题却是通用名药品替代商标名药品面临的障碍。法国的一些做法值得日本借鉴,如要求通用名药品的价格至少是商标名药品的55%。监管部门为确保通用名药品的质量,对通用名药品生物等效性的验证动用的资源是新药的3倍。这些措施使通用名药品的市场份额从2005年的15.1%上升到2008年的20.5%。

动态价格 篇5

大米价格环比跌2.5%

4月,国际大米价格总体下行。月初,大米价格每吨411美元, 8日降至410美元,23日降至409美元,30日跌至403美元。4月大米均价409.7美元/吨,环比跌2.5%,同比微升0.2%。

小麦价格环比下跌1.3%

4月国际小麦价格波动下行。1日小麦价格为每吨194美元,9日跌至191美元,13日跌至185美元,15日降至180美元,24日降至179美元,30日收于172美元。 4月小麦均价184.4美元/吨,环比下降1.3%,同比跌26.5%。

玉米价格环比下降10.4%

4月玉米价格在每吨152美元至142美元的区间波动下行。4月2日为每吨152美元,8日降至149美元,13日降至146美元,后逐渐回升至17日的150美元。21日跌至147美元,24日跌至143美元,27日跌至142美元的全月最低价。4月玉米均价147.2美元/吨,环比下降10.4%,同比跌25.5%。

大豆价格环比跌1.4%,《油世界》上调全球大豆产量

4月,大豆价格总体在每吨350美元-360美元区间波动。4月1日大豆价格为每吨364美元的全月最高位,6日跌至360美元,9日跌至350美元,12日下探至349美元的全月最低位,后15日和16日稍稍回调到355美元价位,20日升至359美元,29日升至363美元。4月大豆均价356.9美元/吨,环比跌0.8%,同比跌34.8%。

豆油环比升1.2%,菜籽油跌0.1%,棕榈油跌1.3%

4月,豆油价格波动上行。4月1日豆油价格为每吨677美元的全月最低位,2日涨至684美元,6日升至689美元,14日升至690美元,15日升至701美元,21日升至702美元,23日升至706美元的全月最高位,月末价格稍有回落,30日为695美元。4月豆油均价691.7美元/吨,环比升1.2%,同比跌25.9%。

4月菜籽油价格波动频繁,上半月价格在每吨726美元-750美元区间波动,下半月价格上行至746-764美元。具体看,1日价格为每吨738美元,2日升至750美元,9日降至726美元的全月最低位,14日升至747美元,16日价格升至757美元,22日跌至746美元,23日升至762美元,28日跌至752美元,29日升至764美元的全月最高位。4月菜籽油均价749.5美元/吨,环比跌0.1%,同比跌25.9%。

4月,棕榈油价格主要在每吨650美元-670美元区间波动,月末跌落到635美元。1日价格为每吨660美元,7日升至670美元,9日降至650美元,13日降至648美元,15日升至653美元,17日升至670美元,23日降至650美元,29日下探到635美元。4月棕榈油均价653.5美元/吨,环比降1.3%,同比跌27.9%。

棉花价格环比升3.6%

棉花价格4月上旬上升、中旬下跌、下旬再次上升。1日为每吨1333美元,7日升至1709美元,8日为1746美元,9日为1754美元。之后一路下行,13日为1723美元,15日为1717美元,17日为1707美元,20日为1678美元,22日为1672美元。23日起价格逐步回升,24日为1728美元,27日为1746美元,30日收于1758美元。4月棉花均价1712.9美元/吨,环比涨3.6%,同比跌22.6%。

食糖价格环比跌1.5%

4月,食糖价格主要在280美元-300美元/吨区间波动。4月1日食糖价格每吨269美元, 7日涨到282美元,9日价格为289美元,15日涨为292美元,19日继续涨至297美元,之后稍有下滑,21日为283美元,22日为277美元,24日升至291美元,28日升至298美元/吨的全月最高位。30日收于292美元。4月食糖均价287.3美元/吨,环比跌1.5%,同比跌26.1%。

动态价格 篇6

(一) 投资者异质预期的形成

投资“预期”就是从事投资活动的主体, 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 对未来资产价格或资产价格变动作出的一种估计, 而“理性预期”就是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估计。在理性预期假设下, 投资者的预期具有同质性。但现实中的投资者绝非理性预期假设下的完全理性的经济人, 而仅是有限理性主体。赫伯特·西蒙 (Simon) 认为行为主体打算做到理性, 但现实中却只能有限度地实现理性;哈耶克 (Hayek) (1952) 指出, 人类的行为来自其心智活动, 知识的有限性会使每个人都有着某种“理性不及的无知状态”。

事实上, 投资者预期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主要取决于投资者的心理偏差、投资者拥有的信息及投资者的预期方式。众多投资者在这三个方面存在的差异, 导致了异质预期的产生。不同的投资者由于各自具有相异的心理偏差, 即使在相同的外部条件下也会产生异质预期;制度的不健全和信息成本的存在, 会使信息成为不完全信息, 并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表现出非对称性, 具有相同心理偏差的投资者因为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也会对相同风险资产未来价格产生异质预期;即使在信息对称和心理偏差相同的情况下, 投资者也会由于预期方式的差异而导致异质预期, 因此投资者的预期是异质的, 并且是一种常态。

近30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投资者的“异质预期”有大量的研究。Bagehot (1971) 的信息模型提出知情交易者和非知情交易者的概念;Grossman和Stiglitz (1980) 建立了一种用于分析拥有不同信息的交易者的交易策略的理性预期分析框架;Kyle (1985) 考察了知情交易者的交易策略, 提出了噪声交易者的概念;Gloste和Milgrom (1985) 通过序贯交易模型 (Sequential Trade Mode1) 首次将动态因素引入了信息模型, 提出了将交易看作是传递信息的信号这种观点;BSV模型描述了代表性投资者主观上持有两个不同的红利模型, 当赋予两个红利模型不同的概率时, 表现出对信息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HS模型假设非理性投资者有两类, 一类是信息观察者, 通过观察市场信息来形成私人信息, 然后基于私人信息形成对价格的预期, 另一类是动量投资者, 他们没有私人信息, 基于市场价格的变化而交易;此外, BSV模型分析了趋势机制与回复机制, HS模型分析了惯性策略等。

(二) 投资者异质预期的发展

在现实资本市场中, 投资者的异质预期是适时变化的, 具有显著的动态性。首先,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中, 影响预期的信息变量总是处于随机变动之中。影响资产价格的客观信息诸如宏观经济形势、产业形势、公司经营状态、盈利能力、股本扩张能力 (公积金) 等总是处于随机变动中;投资者在对未来资产价格以及资产价格变动进行估计时, 除了利用已知的客观信息外, 也会对影响资产价格的客观因素未来趋势如宏观经济未来增长方向及幅度进行预期, 即形成对客观因素的主观预期。除此之外, 投资者也会形成另一种主观预期, 即会以客观信息和对客观信息的主观预期为基础进行博弈而形成期望获取超额收益的交易意愿 (唐伟敏和邹恒甫, 2003) 。这两种主观预期可以在市场中传播和流动, 成为一种与客观信息相对应的主观信息。客观因素未来变化的不确定性, 使得基于客观信息基础上的主观信息更加不确定, 这更增加了投资者对资产价格预期的差异。其次, 真实市场环境中的投资者并不简单的是一个投资者具有一种心理偏差, 而是单一投资者可能同时具有若干种心理偏差, 且方向和强度各异。第一种情形, 在若干种心理偏差中, 其中某种心理偏差在决策时总是占主导地位, 而其他心理偏差居于次要地位。投资者像在商品市场上所表现出的对商品的偏好一样, 在资本市场中表现出的心理偏差也对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具有偏好, 甚至是对客观信息或主观信息的其中某个方面具有偏好, 如可能对客观信息中的宏观经济形势具有特别的偏好, 这更增加了投资者预期的异质性。决定投资者对信息的偏好的, 是信息相对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的确定性, 据此投资者对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赋予不同的权重。距离客观信息较近者即较易获得客观信息者将偏好客观信息, 并赋予客观信息更大的权重;离客观信息较远者将偏好主观信息, 并赋予主观信息较大权重;对主客观信息的偏好无差异者, 其赋予主客观信息的权重是随机的和变化的。第二种情形, 单个投资者的若干种心理偏差的作用是相同的, 因而在不同的外部信息条件下其中的某一种心理偏差将对投资决策起决定作用, 因此投资者预期也就处于不断的调整当中, 在时间进程中形成动态预期。

心理偏差的多样适变性和主客观信息的随机变动, 都使得投资者的异质预期处于动态变化中, 并且众多投资者的异质预期之间的差异也将随异质预期的动态变化而发生变化。但另一方面, 如果主观信息成为市场信息的主流, 则会导致投资者忽略客观信息而只关注主观信息, 这样就会因发生“跟风效应”而使众多投资者的异质预期均趋于同质。

二、异质预期投资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作为市场上分散的投资者个体, 在同一时刻t不仅拥有不同数量和质量的信息, 而且不同投资者在形成预期时分别受种类不同、程度不同的认知能力和心理偏差以及预期方式的影响, 那么在t时刻市场中投资者的异质预期必然存在众多状态, 因此投资者预期就是一随机变量, 根据大数定理, 投资者预期服从正态分布。

(一) 异质预期投资群体的形成

现实中众多的异质预期投资者都是处于社会网络中, 社会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和无标度特性, 小世界网络结构是一种最为理想的互动模式, 具有较高集聚程度和强扩散能力 (Watts and Strogatz, 1998) 。最小的社会网络结构就是“熟人世界”, 在主观信息不确定的情形下, 影响个体主观预期的是现实中的“熟人世界”规则。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时, 为了提高决策的准确度, 通常会参考与他的偏好较为相似并较为紧密和可靠的“熟人”投资者的主观预期, “熟人”可以是亲朋好友、老师、同学、邻居、领导甚至是网络上他经常关注的某个股票博主、财经评论员等。一般而言, 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者, 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时, 仍然是遵循确定性原则, 因此投资者自身的不确定的主观预期易被对“熟人”的信任所替代, 投资者易忽略自己不可靠的主观预期, 而追随“熟人”投资者的主观预期。当然投资者也可能就是那个“熟人”, 被其他投资者参考和追随。对同一“熟人”信任的众多投资者就具有了同质的主导预期, 决策一致, 自然地聚集为一类群体, 并不因年龄、职业、收入水平等客观因素的不同而受到影响。当然, 不同的“熟人”, 如果预期接近, 将会形成一个更大的群体。“同质”只是就整个群体的决策一致而言, 在群体内不同成员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熟人”的预期往往较强因而较为稳定, 在群体中处于领导地位;而其他投资者则是追随者, 预期较弱因而易变。

这样处于分散状态的投资者在现实中就分属于不同的投资群体了, 所以市场中的投资者并非完全独立的个体, 而是类别群体中的成员。这些投资群体因领导者“熟人”的主导预期的异质性, 使得众多投资群体也呈现预期的异质性, 各种预期类别的群体共同构成了投资者整体。此时, 异质预期强调的是不同类别群体预期的异质, 而非市场中每个投资者都拥有不一样的预期。这些异质预期的投资群体, 因对资产价格变动的方向和强弱预期不一致, 因而群体之间预期的强弱程度亦是不同, 并是分散的、随机分布的。此外, 领导者个体的主观预期在短期内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使得群体分布态势在短期内也处于稳定状态。

(二) 异质预期投资群体的发展

追随者为了提高投资决策的准确性, 获取基本收益甚至超额收益, 往往会尽可能收集信息以使自身信息集趋于完全。因此, 追随者的参考“熟人”可能是一个, 也可能是几个, 而且参考“熟人”随时间还可能更换。这样, 追随者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 其投资预期就会不断调整和更新, 并从一个“熟人”群体变更到另一个“熟人”群体, 而某一群体也将同时有追随者加入和追随者离开。因此, 追随者加入和离开某群体, 不会导致群体规模的大幅变动和群体的消亡以及新群体的出现, 因而群体分布态势就是稳定的。

领导者的预期较强, 因信息的非零成本和不完备, 当信息严重不足时, 不易因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的微小变动而发生改变, 因而领导者的预期在短期内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在长期将由于主客观信息等影响因素的重大变动或者当预期与现实的误差累积到一定程度时, 领导者有可能大规模调整预期, 这时预期就呈现突变性 (黄长征, 2003) 。若领导者的预期发生质的变动, 领导者及其追随者将从原群体转移到新群体, 则原群体和新群体的规模都将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动, 并会导致群体规模的此消彼长, 甚至导致原群体的消亡或新预期群体的出现, 由此, 异质预期投资群体的分布态势就将发生显著变动。

如果主观信息成为市场信息的主流, 这时主观信息对众多投资者而言就是确定的。领导者将忽略客观信息而主要基于资产市场价格做出投资决策;亏损或未达到预期收益目标的追随者的决策规则将从“熟人世界”规则转向“生人世界”规则, 追随者将从对“熟人”的信任转而基于资产市场价格做出投资决策;而盈利的追随者将依然追随“熟人”, 因为此时“熟人”的预期方向是和资产市场价格变动方向一致的。众多投资者一致向资产市场价格看齐, 将导致异质群体趋于同质。

三、投资者群体预期的动态变化与资产价格波动

在资本市场中, 预期与资产价格之间存在交互影响关系:主客观信息的不对称以及心理偏差等因素的影响, 使得投资者产生异质预期。异质预期投资者自然归属于不同的群体, 使得群体间表现为异质预期, 而长期过程中投资者异质预期的动态调整又使得群体的规模此消彼长。投资群体不同的预期引起不同的买卖动机和买卖行为, 并通过买进或卖出资产的数量影响资产的供求。不同规模的群体对资产供求的影响力度是不一样的, 资产价格是全体异质预期投资群体相互博弈的结果。资产价格既揭示客观信息, 也反映主观信息, 而主客观信息是投资者预期形成的信息基础, 因此资产价格又反过来影响投资者预期的形成, 如图1所示。

(一) 投资者群体异质预期与资产价格的波动

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是投资者预期形成的信息基础, 如果客观信息不确定, 则资产价格反映的主观信息亦不确定, 因此投资者群体的预期就是异质的、随机分布的。随机分布的异质预期的投资群体对资产供求的影响没有任何一方是显著占优的, 因而导致资产价格的微小变化或窄幅波动。

各群体领导者并不因资产价格所反应的主客观信息的微小变化而改变预期, 因而不会对资产价格产生明显影响;而追随者则会因资产价格的微小涨跌导致投资收益的盈亏而经常调整预期, 使其频繁更改所属“熟人”群体, 但由于自身资金实力的限制, 无论其是加入还是撤出, 都难以对群体的规模从而对资产的供求产生明显作用, 因而也不会导致资产价格的显著波动。

但跟随者群体归属的经常性改变, 却将引起整个市场各群体间规模的持续变化, 并通过各群体买卖资产的数量对资产供求产生影响, 最终将会引致资产价格的不断窄幅波动。资产价格的微小变化或窄幅波动, 其涨跌方向的变化不定, 引起追随者投资收益的盈亏, 又使得追随者经常改变其跟随的“熟人”群体, 如此循环反复, 反而有利于保持资产交易的活力。

(二) 投资者群体同质预期与资产价格波动

如果客观信息长期向好, 但因群体领导者的预期的稳定性, 领导者的预期不因客观信息的连续微小变化而发生变化, 因此投资群体的主导预期将较长时间不变, 则资产价格将较长时间徘徊在价格低位波动。然则随时间的推移, 客观信息向好的确定性增强, 将有越来越多的领导者预期资产价格上涨, 相应地其各自追随者亦预期资产价格上涨。虽然各群体预期资产价格上涨的幅度各不一样, 因而各群体买入资产的数量也不一样, 对资产价格的影响也不一样, 但各群体决策方向的一致性, 终将推动资产价格上涨。或者有重大利好的客观信息, 则将在短期内使部分领导者因客观信息的重大变化而发生预期的突变, 因而扩大了预期资产价格上涨的群体的规模, 虽然各群体预期的强弱不一样但其预期方向是一致的, 通过买入资产, 也终将推动资产价格上涨。或者有某资金实力雄厚者, 并且其追随者也众多, 利用其群体资金实力大量买入资产, 从而使得资产价格明显上涨。

资产价格的明显上涨向市场传递确定的市场信号, 亏损或未达到预期收益目标的追随者将改变预期转而追随盈利的“熟人”, 而盈利的追随者将依然追随“熟人”, 因为此时“熟人”的预期方向是和资产市场价格变动方向一致的。这样, 预期资产价格下跌的群体的规模将明显减小, 而预期资产价格上涨的各群体规模将因追随者数量上的增加而增加, 群体规模的较大幅度的此消彼长将使资产的供求显著不平衡, 因而引起资产价格较大幅度上涨。

资产价格的连续显著上涨, 将使主观信息成为市场信息的主流, 此时, 投资者决策的规则将是“生人世界”规则, 买卖决策主要依据资产市场价格做出。领导者将忽略客观信息而主要依据资产市场价格做出投资决策;追随者也将从对“熟人”的信任转而基于资产市场价格做出投资决策;最终, 整个市场的追随者和领导者都一致向资产市场价格看齐, 将使得异质预期群体趋于同质, 导致资产价格疯狂上涨, 资产泡沫急剧膨胀。但急剧膨胀的资产价格泡沫往往只能持续一段时间, 没有后续资金的推升, 资产价格泡沫终将破灭。当预期趋于同质的大群体再次被分化成众多随机分布的异质群体时, 市场群体规模将回复到均势状态, 资产价格波动将再次回复至持续窄幅波动的正常状态。

参考文献

[1]Barberis N, Shleifer A, Vishny R.A model of investor sentiment[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8, 49 (3) :307-343.

动态价格 篇7

(一) 东南亚橡胶生产现状

橡胶种植的地域环境受多雨、高温、静风等条件限制, 因而橡胶种植大都集中在纬度较低的沿海区域, 靠近赤道的东南亚对于种植橡胶树而言是再合适不过的。东南亚橡胶树的种植和生产规模是非常惊人的, 并且随着科技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 橡胶原材料的生产量和态势总体是逐年增长的。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 (ANRPC) 秘书长Sheela Thomas表示, 预计2015年国际橡胶产量将达到1118万吨。就我国的橡胶种植而言, 近几年有了重大突破, 以海南、云南为主的橡胶生产种植基地每年的收获量也很可观, 中国橡胶种植面积达1710万亩, 年产量86.48万吨。总的来说, 大规模的集中种植方式下, 橡胶市场发展是比较成熟的, 完备的市场体制下, 橡胶贸易发展势头可谓如火如荼, 橡胶贸易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也使橡胶种植规模得以保持经久不衰的态势。

(二) 东南亚橡胶原材料价格与地缘之间的关系

市场准则之下, 供求关系是影响物品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因此, 东南亚对橡胶的种植有相应的规章约定来维护供求平衡。在东南亚地域, 橡胶贸易较为发达的国家为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但近年来, 随着中国、越南在橡胶种植方面的建设投资, 橡胶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产量不断提升, 橡胶的价格因素也随之不断发生着变化。总体而言, 橡胶的价格因素还是以上述三国的生产状况为主, 加之东南亚的地理优势, 所种植生产的橡胶品质非常优越, 比如马来西亚率先推出的恒黏橡胶CV60、CV50等。这也为东南亚的橡胶价格增色不少。

二、天然橡胶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橡胶早已被广泛应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工业发展之中, 近几年来对于橡胶应用技术的不断突破, 使得橡胶的应用和需求不断扩大, 例如海上油田的输油管, 汽车轮胎等等。橡胶应用的普及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便利, 人们在应用橡胶产品的同时无疑加深了橡胶和人们生活之间的联系。工业的发展也促进橡胶的发展, 橡胶的发展又反作用于工业的发展。从交通运输的角度而言,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汽车变得越发普及起来, 同时在时代发展的要求下绿色环保成为时代主题, 因此汽车绿色轮胎的制造便成为制造业的主题;同时, 伴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 橡胶技术的应用渠道也在不断增加。从农业水利方面而言, 水利设施、林牧渔业对于橡胶制品的需求也是很广泛的, 如胶鞋、乳胶手套等。在文体教育上, 橡胶制品的运用同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如橡皮、球胆等各种的体育器材。在生活用品制造中, 绿色环保理念的提倡, 越来越多的橡胶制品被应用进来, 使得橡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值得一提的是, 橡胶还是一种战略储备物资, 在国防建设中, 依据橡胶耐自身的特点, 广泛应用于海陆空三军的军事装备设计。橡胶制品的广泛应用, 使得其自身的地位越加牢固, 就发展趋势而言可以预见的是, 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行, 橡胶制品用途领域的开发也必然越加广泛和不可替代。

三、天然橡胶的商品属性与价格波动

新世纪以来, 橡胶原材料生产供求关系的结构划分逐渐明朗起来。以东南亚为首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为主, 其在天然橡胶的期货贸易一直处于第一阶梯, 然后是越南、中国上海、中国海南市场环境中天然橡胶的期货交易。近几年来, 越南的橡胶规模不断扩大, 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 越南在天然橡胶的期货交易领域展现出的力量逐步被重视起来。

细分来看, 中国的天然橡胶市场中供求关系不够平衡。中国市场广大, 对于天然橡胶原材料的需求是很庞大的, 但是中国能够种植橡胶的地域受到条件限制, 再加上退税、补贴等政策优惠, 国内企业一般都是从东南亚进口橡胶。同时, 天然橡胶作为一种用途广泛且具有战略价值的物品, 各国对于橡胶的需求都很旺盛, 从而使得橡胶市场的大环境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休戚相关。当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处于良好状态时, 对于橡胶的需求就会逐渐增加, 反之, 当国家经济萧条时, 对于市场的积极度和欲望就会下降, 以上两种因素是影响天然橡胶价格急剧变动的主要因素。文体、农业、工业等都对橡胶有所需求, 不过需求最多的还数汽车制造领域, 因而, 汽车领域发展的好与坏, 同样会改变天然橡胶的贸易价格。同时, 随着橡胶用途的不断拓展和使用技术的不断提高, 使得橡胶的需求在同步加大。由于橡胶的使用技术被不断开发。其中合成橡胶的使用尤为突出, 因而, 导致天然橡胶价格走动的原因之一还应该关注技术开发情况。且合成橡胶属于石化类, 因此石油市场的变动必然会导致合成橡胶价格的变动, 从而影响天然橡胶市场的行情。天然橡胶属农业种植产品, 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大, 良好的气候状况无疑会保证产量, 稳定市场, 而恶劣的气候必然导致天然橡胶的种植产量大幅下降, 引发天然橡胶市场波动。此外, 东南亚地域国家关系错综复杂, 政治因素也是天然橡胶市场不可不考虑的因素之一。当然, 汇率的变动也同样会导致天然橡胶在交易时的价格变动。

综上所述, 天然橡胶作为一种具有商品属性的物品, 尽管它用途广泛, 市场需求旺盛, 但同样遵循市场运作规律, 良好的外部因素能够让天然橡胶市场保持优良的发展水平, 反之则亦然。

四、试析当前经济大环境下天然橡胶的市场于价格波动风险

(一)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天然橡胶的价格影响

进入21世纪, 海上贸易发展极为迅速, 国家总书记习近平在访问东盟国家时, 应时代和国家发展需求开创性地提出了“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构想。可以预见, “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对于中国市场、东盟市场, 甚至对于世界市场而言, 都会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 影响广泛、涉及国家众多, 在和平友好、互利共赢的价值理念下, 中国贸易和东南亚贸易会变得更加繁荣兴旺。从小的方面讲, 交通运输的优秀与否, 会直接影响运输成本, 这对于天然橡胶同样受用。

(二)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对于天然橡胶的价格影响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设思路, 同样是中国率先提出建设的, 在市场大环境下, 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即促进了亚太自贸区的建设, 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有利推动作用, 同时也符合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建设亚投行对于维持东南亚市场的稳定是非常有利的重要影响, 在如此环境下, 天然橡胶的市场必然也会越加趋向于稳定发展。

(三) 牛市影响因素

根据市场发展趋势, 导致市场呈现牛市的因素有许多, 但总体来说, 我们可以认为技术因素和基本因素。国民经济状况、天然橡胶企业经济效益、利率变动等等一些政治因素和股市变动都会对市场产生变动。结合当前市场, 本文认为天然橡胶的价格会呈现牛市, 涨幅趋势。

五、结束语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 势头良好, 在此基础上国家新一代领导人开拓创新, 提出了“海上丝绸之路”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设思路, 既保证了中国经济的良好发展, 同时给参与建设的东南亚和西方国家经济提升带去了福音, 因而我们根据市场大环境在当下的发展, 大胆做出预测, 天然橡胶的贸易市场于未来而言是非常乐观的。

摘要:当今社会, 橡胶应用所涉及的行业领域是非常广泛的, 无论是人们的生产生活还是国防科学技术, 橡胶的应用比比皆是。橡胶种类划分为合成橡胶和天然橡胶两大类, 本文以天然橡胶盛产地东南亚为背景, 结合我国和世界整体市场环境, 着重分析了天然橡胶的价格和地缘因素之间的关联;同时就天然橡胶的重要性以及商品属性, 结合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解读;并且根据实践得来的数据信息对天然橡胶的发展前景和未来走势做出了大胆预测。

关键词:天然橡胶,天然橡胶发展,价格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浅谈建设工程材料价格的动态管理 篇8

建设工程材料价格的动态管理的主要方式是:由工程造价部门定期发布建设工程材料指导价格及价格指数, 供社会各界进行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编制工程概算、编审工程预 (结) 算时使用。怎样进一步将建设工程材料指导价格发布好,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几点意见:

1 发布建设工程材料指导价格的重要意义

现阶段各省、市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虽然采取的形式和方法不尽相同, 但其内容基本一致。对于材料市场价格变化所发生的材料差价, 我省一般采取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主要材料按单项材料计算差价即材料指导价或按实计算差价, 对影响工程造价较小的次要材料按系数计算差价, 即采取单项、按实和系数调整三结合的办法计算材料差价。实践证明, 采用这种办法调整差价是可行的, 发布的指导价格基本符合市场客观实际, 反映了市场价格水平。既有助于施工企业在保证工期、质量前提下选择最佳进货时期, 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又为业主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2 做好市场建设工程材料价格的资料调查

调查搜集资料工作是编制市场材料价格的基础。材料指导价格编制水平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各主体的经济利益, 因此应建立以工程造价管理部门为核心、吸收建设、施工等单位的专业人员参加, 实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制。以座谈会的形式, 全面分析实际情况, 选择好调查对象, 制定合理可行步骤、方法、方案, 对若干问题做出科学决策。建设工程材料市场指导价格的组成因素包括:材料原价、运杂费、材料场外运输损耗、采购保管费, 为此在调查工作中应做到适应市场, 准确反映出市场价格构成的各种因素。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材料原价:

要深入本地规模较大, 技术设备先进, 有质量保证体系的建材生产厂调查搜集。这些厂生产水平高, 品种齐全, 定价合理, 这是调查搜集资料的重点;根据材料市场在不同区域, 方位的分布情况, 分别向经营不同类型材料厂家的代理商、经销商进行调查搜集;向主要大中型施工企业调查搜集月 (季) 度材料平均使用量或采购供应量及其价格资料;对部分特殊的材料, 如果本地没有生产经销单位, 可向外地生产经销单位进行调查搜集。在上述收集调查资料过程中, 还应摸清批量采购享受优惠幅度以及当时付款与延期付款的材料价格差异。

2.2 材料运杂费:

根据运输市场费用及装卸费实际价格行情资料, 同一种材料如果有几个货源地供应时, 应调查供应地点、供应量及供应比重, 有无吊装设备以及人工装卸与机械吊装各占的比例;同一种材料如果是通过多种方式运输时, 应调查清楚各种运输方式中转衔接情况;调查材料运输起止点的道路情况, 按合理流向确定最短运输距离, 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并结合材料的不同性能和特点, 研究确定其运费 (吨公里或台班) 计算方法;调查清楚生产厂商送料到工地的材料品种以及各种材料 (包括轻浮货物) 在不同运输工具中的技术装载量。

2.3 材料的场外运输损耗率。

2.4 有关材料的包装费 (租赁费) 和包装品回收值。

2.5 材料的单位容量和换算。

2.6 测定材料的采购及保管费率。

3 要合理地确定材料价格组成因素

新型材料是通过加工单位进行加工配送, 直接使用到建筑工程项目中, 而现行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又缺乏其预算价格。这样就给材料价格的确定提出了新的课题。例如施工中使用的冷扎带肋钢筋、冷扎钢筋, 现行工程定额中仍未列有该项材料的制作安装子目, 因此, 在确定该种材料价格时就应通过市场调查, 分析测算, 合理地确定其组成因素。即该种材料仍作为材料对待, 其价格中不应包含除锈、调直、下料弯勾等工序因为施工单位在购买时, 要求加工单位按其提供的下料清单制作, 其购买价往往包含了定额制作工序内的费用。一般按定额以光面圆钢制安子目套用, 该种材料施工单位购买价中包含了应由其自行完成的工作内容。所以在确定冷扎带肋钢筋和冷扎钢筋指导价格时不应包含上述定额制作工序的费用。

4 做好建设工程材料指导价格的编制和测算工作

对已经调查搜集到的各类资料, 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测算和加工整理, 研究掌握市场材料价格的变动规律, 剔除资料中不合理部分, 采取类推比较法进行分项计算。在由市场决定价格的前提下, 依据国家省、市制订的有关政策规定, 测算编制建设工程材料指导价格, 其测算的重点应是材料原价和材料运输费。

4.1 材料原价的测定

从目前材料市场实际情况看, 某些同一品种不同规格的材料, 其销售价格已趋于一致。如直径6.5mm、直径10mm的圆钢。对这些材料按照一定的规格范围确定一个平均原价。但是, 同一品种不同规格的材料, 往往具有两个以上的货源渠道, 和不同的销售价格, 对于这种情况就要测算其平均价格作为其指导价格的原价, 其方法是根据同一品种一定规格范围内材料的总需用量 (或采购量) 和各货源渠道的供应量, 采取加权平均方法测定其原价。用公式表示为:

加权平均原价= (Q1C1+Q2C2+Q3C3+……+QNCN) / (Q1+Q2+Q3+……+QN)

式中Q1、Q2、Q3……QN各货源地的供应量或各不同使用地点的需用量;C1、C2、C3……CN各货源地材料原价。

4.2 材料运杂费的测定

由于建设工程材料使用量大, 运杂费的计算应以材料的不同货源地或使用地, 采取加权平均方法计算为好。可用公式表示为:

材料运输费= (Q1T1+Q2T2+Q3T3+……+QNTN) / (Q1+Q2+Q3+……+QN)

式中Q1、Q2、Q3……QN各货源地的供应量或各不同使用地点的需用量;T1、T2、T3……TN各不同运距的运费。

5 加强建设工程材料指导价格的发布

建设工程材料指导价格要从有利于建设工程的招投标报价, 建设单位、材料供应商、施工承包方的材料结算关系出发, 分别按月发布招投标工程的材料报价, 按一年四季发布建设工程材料结算价, 更好地适应工程造价计价改革的需要, 解决材料价格时间差的问题, 进一步调节建设工程市场各主体的经济利益关系, 这样能使工程造价更为合理。同时, 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还应明确, 材料指导价格实行与工程施工合同工期挂钩的办法。在合同工期内竣工的工程, 根据该项工程在不同时期完成的工程量, 按照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相应时期的材料指导价格进行结算;因工程承包方责任拖延工期至下一个报告期完成的工程量, 按合同期与报告期中较低的材料指导价格调整材料差价, 非工程承包方责任造成的延长工期所完成的工程量, 按实际施工阶段各报告期相应的材料指导价格进行价差调整。

动态价格 篇9

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颁发的《关于印发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明确倡导构建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是依托医疗服务成本、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及成效等多方面事项, 根据医保控费、市场机制、通胀情况及诊疗层级及类别等情况, 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行为及其支撑制度体系, 以确保医疗服务价格持续保持合理、科学的态势。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的构建倡导, 本身是对两方面事项的否定及扬弃, 一是否定和扬弃了医疗服务价格长期不调整的做法, 避免医疗服务价格过于僵化而不适合新的社会发展情况发生;二是否定和扬弃了“以药补医”的习惯及机制, 在费用层面把“药”“医”分开, 更符合医疗活动中的原本逻辑, 利于遏制药物价格过高涨乃至天价药及相关腐败风险问题的产生。

推动构建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应该主要考虑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中的几点事项。其一是确定适当的调整范围, 即在特定时段或时点中有哪些服务需要调整, 哪些医疗服务暂不调整。其二是确定适当的调整幅度, 即在特定时段或时点中有必要调整的系列服务种类, 应该确定具体的调整幅度。其三是确定适当的调整程序, 在特定地区动态调整系列服务类型, 均由哪一级机构决定, 如何设置程序才能确保具体调整的快捷而适当。其四是优化调整维度, 《改革通知》及其他系列文件均要求抑制按项目定价及调整的比例, 适当推动定价及调整维度的多元化。其五是推进调整创新, 鼓励基层人员的各种创新思维及模式。另外, 推动构建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还要求在成本计算、费用统计及费用监督等方面, 有系列配套行为及机制。

二、构建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的制约因素及相关问题

(1) 思想认识问题。过去几十年,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频率非常低, 固化成了从业人员工作中的既定思维, 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面临着思想认识滞后问题。目前, 存在有两种不恰当的认识倾向, 一是把调整理解为单纯上调, 没有意识到具体服务的调整方向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是把动态调整理解为单纯放开, 虽然动态调整有逐渐放开的趋向, 但是医疗卫生事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不可能具备完全放开的可能性。

(2) 确定失误问题。医疗服务价格的确定, 本身需要考虑诸如医疗服务成本、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及成效、医保控费、市场机制、通胀情况、所在地域经济发展水准等系列因素, 即便是假定静态地确定具体数值也存在极大的难度。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从逻辑、技术等层面上说难度更大, 在技术、素质、经验及职业审慎发挥程度不够充分的情况下, 具体调整范围及幅度的确定, 往往和实际上需要的调整存在一定的误差, 即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定失误风险。

(3) 财会支撑问题。在确定医疗服务价格过程中, 需要财会部门作密切跟进及涉入。在部分医疗机构及卫生行政机关中, 财会管理的工作水准并不乐观, 部分机构的财会部门甚至无法给出准确的相关成本计算及相关费用信息, 更多机构的财会部门缺乏相关分析评估方面的胜任能力, 无法及时将相关因素代表的系列数据转化为适当的价格调整的数据。

(4) 落实乏力问题。在医疗服务价格固定, 或者说较为长时段地定期调整的情况下, 相关服务的价格相对稳定, 而且一致性较高, 对于医务人员及财会人员而言比较容易把握。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发生作用的过程中, 医疗服务价格的变化频率较快, 容易提升医疗服务价格涉及工作的劳动量及劳动难度, 在既有团队组成及胜任能力大致不变的情况下, 即便是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能有效确保适当价位的动态形成, 也可能难以在实务层面落实。

(5) 理念困境问题。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同时也可能滋生出系列新的问题。比如医疗服务价格的确定基础之一是特定医疗服务的劳动或劳务价值, 而这种价值的确定本身没有不受质疑的公认或者公允答案, 动态调整不仅没有解决该价值的确定问题, 反而在动态中提升了遭遇到该问题的频率, 及解决该问题的难度。

三、推动构建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的注意事项

(1) 夯实基础工作。虽然, 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及构建相关机制, 是弥补医疗服务价格固化缺陷的方式;不过, 确定医疗服务价格的系列工作却是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及构建相关机制的基础。在思考构建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的同时, 应该先思考夯实基础性工作, 即如《改革通知》所规定“构建科学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及“理顺医疗服务价格”, 避免出现过多遗留问题。

(2) 优化财务管理。无论是在特定时段下确定特定医疗服务的价格, 还是完善践行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均需要财务管理方面的多维度支撑, 定价过程中的系列数据的确定本身就属于广义上的财务管理内容。在这种情况下, 卫生医疗机关及系列医疗机构, 应该着力推动提升财务管理水准, 应该集中力量推动财务管理走出以传统核算为主导的态势, 逐渐并不断扩大管理会计的运用范围及深度, 以为医疗服务价格的确定及动态调整提供最为充分的支撑。

(3) 强化管理转型。推动构建践行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应该注意推动政府角色的转变, 或者说强化推动具体管理的转型。对此, 即如《改革通知》所规定“逐步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同时, 政府应该注意从如下几个方面着力, 其一是确定关键原则, 比如兜住民生底线原则, 等等;其二是确定大概范围及限度, 比如设置最高限价, 等等;其三是确定程序并注意跟踪, 结合具体地方情况, 制定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的程序, 跟踪监督也以程序推进情况为重点。其四是储备各种配套事宜, 比如相关培训、大数据平台构建、舆论宣传, 等等。其五是协调, 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过程中和医疗改革的其他事项出现错位或相悖的情况下, 政府方面及时思考协调对策。最后是制定健全相关法制, 以为定价行为的规范推进保驾护航。

(4) 鼓励创新探索。目前, 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只是一个初步成型的理念, 在实务层面的基础非常薄弱。在此情况下, 具体推进需要更多的依靠实务层面的探索及创新。所以, 在思考构建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的过程中, 应该避免设置过多的框架束缚, 应该如《改革通知》所规定“鼓励探索创新”, 无论新老服务, 抑或定价方式、价格监管、评估推进等方面均应该强化创新推进, 甚至允许有一定范围内的试错准备。

(5) 借力信息技术。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涉及数据繁多, 考虑事项众多, 医疗服务类型及各地区情况差异很大, 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求, 提升了构建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对信息技术的依赖, 所以应该注意借力信息技术。在这方面, 《河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之“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中有相对系统的思路, 值得借鉴和效仿。

摘要:本文概述构建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的内涵及要求, 分析构建践行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的制约因素及相关问题, 思考推动构建践行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管理会计

参考文献

[1].李木元.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辩证法”.人民政协报, 2016-03-12 (006) .

动态价格 篇10

[关键词] 美元指数;石油价格;曲线拟合

[中图分类号]F4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09)03-0001-(04)

自从美国与欧佩克达成协议,将美元作为石油的唯一结算货币,形成石油美元以来,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就和美元的动向密不可分,美元的表现也就成为国际油价的晴雨表之一。油价的涨落一方面反映了世界石油供求关系,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美元汇率的变化。美元汇率变化也因此对国际油价产生一定的影响:美元贬值会刺激原油市场造成石油价格的高涨,美元持续贬值会给国际金融业带来巨大恐慌,投机商为了规避风险,会选择将美元兑换成石油期货合约,这可能造成石油市场的供求失衡,从而影响到石油价格的稳定;美元币值稳定或升值则有利于稳定石油价格。为了说明此种情况,本文选择了能反映美元整体变化的美元指数来代表美元汇率的变化。美元指数上涨,说明美元与其他货币的比价上涨,也就是说美元升值,国际上主要以美元计价的商品,其对应的商品价格就应该下跌;如果美元指数下跌,说明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贬值,国际上主要以美元计价的商品,其对应的商品价格就应该上涨。

近年来,国际油价连续上涨,并屡创历史新高,持续贬值的美元为油价上涨推波助澜。2007年,美元对14种世界主要货币都出现了贬值,其中,对欧元贬值约10.5%,对日元贬值约6%。研究证明,美元每贬值1%,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将同等幅度上升。美元贬值同时提升了石油、黄金等商品市场对投机资金的吸引力。

一、文献回顾

对国际石油价格最早研究的是Hotelling的可耗竭资源模型。后来的许多文献通过设定石油市场不同结构和参与石油市场的行为主体的不同行为,建立各种理论模型并引进各类相关参数来研究石油价格,如Pindyck、Gately、Jose[1]、He[2]等;国内学者如梁强[3]、张跃军等人也对油价结构及波动特征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另外,还有学者在石油期货市场的有效性及原油价格与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方面利用协整性理论进行了研究,如Serletis、Crowder、Schwartz、Gulen[4]等人对原油、汽油和民用燃料油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研究;Sadorsky[5]研究了原油、民用燃料油和无铅汽油的期货(期限为1个月)的价格与美元汇率间的协整关系,发现存在长短期的Granger因果关系。呈伟力[6]、宋玉华[7]、范英和焦建玲[8]等人对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关系也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前人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因素非常复杂,他们的上述研究基本上围绕油价波动的行为来进行,涉及的实体因素较多,涉及的金融因素较少。随着石油金融化特征的明显化,有必要深入多角度研究石油价格与金融因素之间的关系。

二、数据选取

石油期货产生于1978年,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期货市场中最大的商品期货品种。出自纽约棉花交易所(NYCE)的美元指数是综合反映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的汇率情况的指标,用来衡量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变化程度。它通过计算美元和对选定的一揽子货币的综合变化率,来衡量美元的强弱程度,从而间接反映美国的出口竞争能力和进口成本的变动情况。它于1985年推出并以1973年3月为参照点,基期点为100。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WTI)石油期货合约是全世界最活跃的一个石油期货品种,考虑到时间周期长短的变化,本文以周为采样间隔。数据区间为1989年4月23日至2008年11月30日近20年(共1 024周)的每周的美元指数的收盘点数(数据来源于纽约棉花交易所网站)和WTI的每周最后一日价格(数据来源于美国能源情报署网站)。如某日为非交易日则提前到距离那天最近的交易日选取交易价格。主要分析美元指数的变化对石油价格的单方面影响,分析方法主要采用相关性检验、曲线拟合检验和残差检验等。

三、实证检验过程

(一)描述性分析

近20年石油期货价格与美元指数走势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石油价格与美元指数走势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1990—1991年美元指数跌破100时,石油价格出现了快速上涨;1991—1996年美元指数围绕100窄幅波动,石油价格也围绕20美元窄幅波动,石油价格比较稳定;1997—1998年随着美元指数的上涨,石油价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跌;1999—2001年石油价格随着美元指数的上升而上涨,存在了一段时间的正相关的关系;2001年之后美元指数开始走弱,石油价格出现了显著的上涨,当美元指数跌破80的时候,石油价格出现了快速上涨,最高达147美元以上。后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了快速的下跌。

图2反映的是石油价格波动幅度与美元指数波动范围之间的关系。当美元指数在92以上处于强势时,石油价格在20~40美元/桶之间波动,

范围比较窄,油价比较平稳;当美元指数波动在80~92之间时,油价波动比较剧烈,波动范围扩大到20~80美元/桶;当美元指数跌破80的时候,国际油价出现了快速上涨,2007年2月到2008年7月,国际油价从50美元/桶上涨到最高147美元/桶以上,上涨了190%以上,波动范围也扩大到了40~147美元/桶;2008年7月以后美元指数上涨到80以上,石油价格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迅速回落到40~50美元/桶。

(二)相关性检验

为了进一步了解国际石油价格与美元强弱之间的关系,本文对选取的美元指数与石油价格的周数据进行了不同时间段的Pearson相关性检验。对1989年4月23日至2008年11月30日的相关数据根据图1反映出来的情况进行了整体检验与分段检验。

1989年4月23日至2008年11月30日石油价格与美元指数的相关性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不论从数据选取整个区间还是分段区间,石油价格与美元指数都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不同区间段相关程度与方向不一样。整个区间段呈现负相关性,但在1998—2000年美元指数与国际油价之间出现了一小段时间的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性,但二者的波动幅度都比较小;2001—2008年,国际油价与美元指数之间表现出了非常显著的负相关性。

(三)曲线拟合检验

为了进一步考察2001年1月至2008年11月石油价格与美元指数的强负相关性,本文进行了以美元指数为自变量的曲线拟合检验,并拟合了直线方程(Y=b0+b1X)与二次项方程(Y=b0+b1X+b2X2)曲线,拟合检验对比如表2所示。

通过表2的对比可以看出,以美元指数为自变量(X)、石油价格为因变量(Y),线性方程的决定系数调整R2为 0.645,作拟合优度检验,方差分析表明:F=749.370,P=0.000,t=-27.375,P=0.000直线方程为:Y=204.657-1.641X。二次项方程的决定系数调整R2为0.828,作拟合优度检验,方差分析表明:F=993.252,P=0.000,t=-23.432,P=0.000二次方程为:Y=847.634-15.216X+0.070X2。经方差分析,回归方程有效,拟合的二次项方程优于线性方程。二者的对比可以通过曲线拟合图3看出。

(四)残差正态性检验

表3表明石油价格残差检验数据较为理想,标准化残差的正态曲线的均值为0,标准偏差为1.00,接近标准正态曲线,基本满足随机误差项正态分布的假设理论;残差散点的分布随机均匀,可以判断残差与因变量之间相互独立性较高,基本满足残差独立的假设理论。图4表明代表样本残差的数据点基本处在表示指定正态分布的直线上或周围,因此基本符合残差正态分布的假设理论。整体来说曲线拟合效果比较理想。

四、结论

通过数据曲线的观察及相关性检验发现,国际石油价格与美元走势之间存在较长期的负相关的关系,这种关系自2001年以来表现得特别明显。这主要是由于世界主要石油现货与期货市场的价格都以美元标价的缘故。但在某些特殊时段,尤其是美元走势非常强或非常弱的时期,石油价格也会摆脱美元的影响,具有独自的趋势。

曲线拟合检验表明,石油价格与美元指数自2001年以来存在较强的二次项曲线关系,原油价格与美元指数收盘价的相关性高达-82.8%。根据2001年1月以来的两组数据进行的曲线回归分析,可以得出若美元指数为85,那么原油价格的合理价位应为60美元左右。

残差检验表明,石油价格与美元指数的曲线拟合效果较好,二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也符合实际情况。但本文没有进行残差的单位根检验,可能国际石油价格和美元指数自身存在一定程度的自相关关系。单纯用美元指数来分析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化会损失一定的信息。

影响石油价格的因素非常复杂,仅用美元指数的变化来分析显然不够全面,自2001年以来,美元兑全球主要货币贬值超过了30%,这意味着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产品理应上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自2003年9月以来,国际油价最高上涨超过了400%,美元贬值和油价的上涨速度显然不同。

近年来,金融行业大规模介入石油市场,使石油由一种单纯的套期保值工具发展成为新兴的金融投资载体。仅在纽约商品交易所,石油期货交易商平均每日的合约数就为全球日石油需求的1.3倍,石油期货也因此成为基金最常用的对冲工具。据估计,流入全球主要石油期货市场的资金高达上万亿美元。交易商通过吸纳或抛售石油期货合同,从中赚取差价,使得投资者在期货市场投资石油的获利率持续超过其他商品。期货市场的杠杆效应、获利套现者买空卖空机制,及基金持仓的变化加剧了石油期货价格的短期波动。

[参考文献]

[1] Jose A R,Cisnerosl M,et al. Multifractal hurst analysis of crude oil price[J].Physica 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2002(313):651-670.

[2] He L Y. The empirical analysis for fractal features and long-run memory mechanism in petroleum pricing system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lobal Energy Issues,2007,27(4):492-502.

[3] 梁强,范英,魏一鸣.油价结构与奇异性分析[J].管理评论,2006,18(2):15-19.

[4] Gulen S G.Efficiency in the crude oil futures market[J].Journal of Energy Fiance and Development, 1998,3(1):13-21.

[5] Sadorsky P. The empi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futures prices and exchange rates[J]. Energy Economics,2000,22(22):253-266.

[6] 呈伟力.影响国际石油价格因素的定量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2005,13(8):40-43.

[7] 宋玉华,林治乾.国际石油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5):1-5.

[8] 范英,焦建玲.石油价格理论与实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4-41.

[责任编辑:张岩林]

A Demonstrative Study on Dynamic Relationship of International Oil Futures Price and US Dollar Index

PENG Min,SUN Yan-bi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Daqing Petroleum Institute, Daqing, Heilongjiang 163318, China)

Abstract:Because oil price is unique currency of settlement with US dollar, there exists a strong relation between US dollar fluctuation and oil price. Therefore by means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curve fitting test, residual test and methods so on, a demonstrative study is made of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New York commodity futures exchange crude oil price and the US dollar index to discover the time negative correlation of the US dollar index and crude oil futures price falls.

动态价格 篇11

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时速达200公里以上的高铁里程已接近13000公里。运营里程、运行时速、在建规模、发展速度,均位居世界第一,中国高铁的迅猛发展表明中国高铁时代的到来。根据我国《铁路发展中长期规划》,至2020年,我国将建立“四横四纵”的高铁网。届时,在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将有更多城市加入到1—2小时运营经济圈。然而,我国高铁定价体系和运营机制的发展却远落后于高铁的发展速度,目前所采取的固定价格模式的高价格一方面引发公众不满,同时,低上座率也使高铁的运营入不敷出,回收成本更无从谈起。要改变高铁的这种运营状况,必须解决好高铁的定价问题。本文以价格歧视理论为依据探索建立高铁动态定价营销体系的可行性,以解决我国高铁所面临的定价难题。

二、高铁定价模式概述

( 一) 我国高铁现行定价模式的弊端

目前我国高铁的定价模式主要是借鉴传统铁路的固定价格模式,以公路运输为主要竞争对手确定价格,这种以固定运价为前提的定价策略与市场经济的供给需求理论相悖离。而针对高铁的冲击,各大航空公司为抢夺客源,采取了提供特价机票、增开航班等一系列策略,以高铁为竞争对手进行动态定价,航空公司的特价机票与高铁票价基本接近。高铁的固定高价格使其相对于传统铁路与公路无价格优势,而与特价机票价格相当的航空公司相比其服务质量又落后,导致高铁客源萎缩。同时,固定价格模式使得高铁市场供需严重失衡,市场的调节作用无法实现,惨淡的上座率也证实了现行固定定价模式存在严重的弊端。

( 二) 高铁使用价格歧视定价策略的可行性

1. 日本、欧美等国家的高铁定价经验

日本、美国、欧洲的高铁已运营近40年,已经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定价体系。从各国经验来看,基于价格歧视理论的动态定价体系是其主要的运营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依据市场供需理论,采取三级价格歧视以及峰值定价等非线性定价策略,实现市场供需均衡,最终实现盈利运营。

2. 与高铁相关的民用航空业的定价策略

我国民用航空业已有60多年的历史,其发展日渐成熟,与之相对应定价模式也基本稳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航空公司作为自负盈亏的主体,依据价格歧视基本理论,主要采用价格歧视策略,如头等舱与经济舱的消费群区分定价、不同季节的峰值定价、不同时间的折扣定价以及与酒店、餐厅等进行搭配销售为手段; 基于高铁与民用航空业的相关性,高铁同样可以借鉴其定价策略,制定以价格歧视为依据的高铁动态定价体系。

3. 高铁行业实施价格歧视需满足的条件

依据价格歧视基本理论,实施价格歧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市场的不完善性、有效的分割市场、不同的消费者偏好。铁路行业属于国家自然垄断行业,拥有一定的市场定价能力,高铁行业市场存在不完善性; 实名制购票政策的实施,也使得高铁市场有效地分离开来; 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差异,使得其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不同。因此,从理论上来讲,在高铁行业实施价格歧视定价策略是可行的。

( 三) 建立我国高铁动态定价体系的策略分析

目前,我国的运输行业主要包括普通铁路、高铁、公路以及民用航空运输业等。除民用航空业与公路运输采用动态定价外,普通铁路与高铁均采用固定价格模式。在客流非高峰期,需求小于供给,动态的定价体系可以有效地发挥市场的作用,而固定价格模式则会造成供需失衡。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要改善高铁惨淡的运营状况,必须以价格歧视基本原理为依据建立高铁动态定价体系。下面主要通过介绍运输业里三种常见的价格歧视手段,结合高铁行业的实际情况,分析建立动态定价体系的一般策略。

1. 非线性定价及其应用

( 1) 非线性定价

非线性定价又称为数量折扣或数量补贴,是指消费者支付的总价格不随购买量呈线性增加的一种定价方式,也即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购买量,该单位产品或服务的支付价格就下降。最常见非线性定价方案是两部定价,它要求消费者先支付一笔进入费,然后再根据消费量支付使用费,其公式表述为

T = E + P·Q

T为消费者总支出,E为进入费,P为单位消费量使用费,Q为消费量。

相对于固定价格的单一定价而言,非线性定价可以更加有效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一般来说,非线性定价属于二级价格歧视的范畴,这种定价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生产者剩余,而且同时提高了消费者剩余,使市场均衡接近有效率资源配置点,实现帕累托改进。非线性定价实施的基础在于消费者之间的偏好不同。目前,出租车、地铁以及电信行业都使用过非线性定价模型。

( 2) 非线性定价在高铁行业的应用

国外的高铁票价都随着客运市场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如法国的高铁按乘客乘坐高铁次数将其分为三个等级,对不同等级的乘客给予不同程度的折扣优惠: 对于不乘坐高铁的乘客,通过优惠措施,让他们逐渐愿意乘坐高铁; 对于很少乘坐高铁的用户,他们可以购买相应的优惠卡来得到优惠,使他们由偶尔乘坐高铁转向经常乘坐高铁; 对于那些经常乘坐高铁的旅客,他们也可以购买相应的优惠卡来得到商业减价优惠,并且乘坐里程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可以免费乘坐。目前国内的地铁、出租车等也有类似的非线性定价方式,如广州地铁对使用羊城通的乘客的优惠措施是每个月刷卡积累够16次后享受6折优惠,出租车行业的两部定价更为常见。我国高铁可以借鉴这些经验,依据非线性定价模型,细分消费者市场,制定出合理的分部收费机制或者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给予不同程度的折扣优惠,以此吸引乘客,提高高铁上座率,改善高铁运行状况。

2. 峰值定价及其应用

( 1) 峰值定价

峰值定价是指生产者对产品或服务在高峰期与非高峰期制定不同价格的一种定价方式,主要用于那些在不同时段有不同消费需求量的行业,在不同的时段消费者需求量呈现迅速增长或下降的特点。峰值定价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是一种应用十分普遍的价格歧视手段。如民航公司、长途客运站等在客流高峰期和非高峰期制定不同的价格; 电影院、KTV等娱乐场所以及饭店对每天不同的时段收取不同的费用; 酒店、旅游景点在淡季与旺季的差别定价; 电话费分闲时与忙时收取不同的价格; 部分城市的出租车在上下班高峰期与非高峰期收取不同的价格。峰值定价不仅能把不同时段具有不同弹性的消费者区分出来采取价格歧视,改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福利,还可以有效调节资源配置,即在高峰期制定高价格,可以减少购买或使用,同时也减轻了高峰期过度利用及所引起的边际成本剧增,即使边际成本剧增也可以以高价格得到补偿; 在非高峰期制定低价格则会增加购买或使用,减少非高峰期消费不足所引起的资源浪费。此外,峰值定价可以烫平消费者需求波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消费者的决策,例如高峰期回家探亲车票高,部分消费者改为淡季回家。

( 2) 峰值定价在高铁行业的应用

目前,我国民用航空公司的特价机票策略正是峰值定价模型的具体应用,在不同的时段对乘客收取不同的价格,高铁的消费者需求和民用航空公司一样具有高峰期与非高峰期,具备实施峰值定价的基本条件。因此,高铁可以借鉴民用航空公司的经验,根据运输淡旺季、不同去向、不同时段等的客流情况灵活地调整高铁票价,尽可能高效率地利用既有的高铁运输能力,改善高铁运营状况。

3. 搭配销售及其应用

( 1) 搭配销售

搭配销售指某种产品的销售以其他产品的销售为条件,又称为捆绑销售。搭配销售策略在移动互联网以及信息商品中使用较为广泛,该类行业有以下特点: 投入的固定成本高,再生产的边际成本低,有形商品的基于成本的定价理论不适用于该类新兴的行业和产品,同时由于信息商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若根据竞争性均衡理论,应该以边际成本定价法定价,显然,该定价方法无法满足投资者回收高额固定成本的需求,为此对该类商品多采取搭配销售作为价格歧视的手段来进行营销。

运用搭配销售手段来进行价格歧视,其前提是生产者对搭配产品拥有一定的垄断势力,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同时能够阻止消费者之间的转卖套利行为,此外,还要求有一种产品可以与该种垄断产品搭配销售,消费者对垄断产品的赋值很高,只有这样,才可以利用搭配销售作为价格歧视的手段。其具体的做法是用较低的价格出租或出售垄断商品,而对与这种垄断产品共同使用的被搭配产品收取高于成本的价格,增加垄断商品的使用量,进而使更多的消费者消费被搭配的产品,这样就可以通过搭配销售垄断者赚取比只销售一种产品更高的利润。

( 2) 搭配销售在高铁行业中的应用

高铁与移动互联网以及信息商品的共同特点是两者投入的固定成本都很高,而再生产或服务的边际成本较低,因而,传统的成本定价理论不利于回收高铁的巨额资本投入; 同时,高铁拥有一定的垄断势力,具备通过搭配销售实施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

通过搭配销售与高铁运营相伴而生的附加产品可以为运营单位带来诸多利益,比如销售商品、广告、代理目的地酒店、旅行景点门票等,由于增加一位旅客的边际成本为零,而每位旅客都有可能带来附加产品的销售,边际收益为正,要提高高铁运营收益,关键在于提高高铁上座率,根据搭配销售原理,可以适当降低高铁的票价以增加高铁客流量,通过对被搭配产品收取高于成本价格来弥补降价损失,只要被搭配产品的利润高于降价损失,这种策略就是可行的。因此要积极扶持、鼓励铁路多元经济以多种手段获取收入,以抵消部分运营成本。目前,虽然火车上已经有一些必需品的销售,但是相对于同行业的民用航空公司来说,高铁的搭配产品种类十分有限,民用航空公司与旅游景点、目的地酒店、保险公司等相关产品服务的合作已经十分普遍,这也为高铁通过搭配销售改善自身运营状况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同时也说明该策略的有效性。

四、结论

高铁属于自然垄断行业,也是国家公共事业,关系着国计民生,如何选择定价策略,制定合理的价格对我国高铁事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高铁固定定价模式所存在的弊端,以价格歧视理论为依托,探究了高铁选择价格歧视策略的依据,着重讨论了非线性定价、峰值定价以及搭配销售这三种价格歧视手段,并结合与高铁相关的民用航空业、地铁、出租车等行业的定价策略经验,总结了三种价格歧视手段在建立高铁动态定价体系中的应用: 非线性定价通过细分消费者市场,制定合理的分部收费机制或者对不同人群实施不同的折扣优惠; 峰值定价通过高峰期与非高峰期的差别定价来实现; 搭配销售主要是加强与高铁相关产品服务的合作,促进高铁经济多元化。

总之,关于高铁的定价方法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国内对高铁的运营机制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很难决定采取哪种定价策略,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所采取的固定定价模式存在严重弊端,要想改变高铁的运营状况,必须建立高铁动态定价体系。

摘要:随着高速铁路(以下简称“高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高铁出行,然而,公众对我国高铁目前的运营机制和所执行的价格有诸多质疑,一方面,高铁上座率奇低,甚至部分路段出现停运现象;另一方面,高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固定价格模式使得高铁供需严重失衡。依据价格歧视基本原理,结合民用航空、地铁等相关行业所采用的定价策略,如非线性定价、峰值定价、搭配销售等,为我国高铁采取动态定价策略合理定价提供一些建议,以促进我国高铁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高速铁路,非线性定价,峰值定价,搭配销售

参考文献

[1]王涛.建立我国高速铁路客票动态定价营销体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9).

[2]林娜.合理制定高铁票价,促进高铁快速发展[J].发展研究,2012(11).

[3]刘志彪,石奇.价格歧视和搭配销售[J].产业经济研究,2004(4).

[4]张瑛.基于价格歧视理论剖析商品分时定价[J].商业时代,2009(17).

[5]彭赓,寇纪淞,李敏强.信息商品捆绑销售与歧视定价分析[J].系统工程学报,2001(16).

[6]王冰.公共事业中非线性定价及福利改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6).

上一篇:加强高校内部会计控制下一篇:FLASH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