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调整论文

2024-09-03

机制调整论文(精选12篇)

机制调整论文 篇1

一、施工索赔的概念

索赔是当事人在合同的实施过程中, 根据法律、合同规定及惯例, 当事人一方因对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既定的合同义务, 或由于对方的行为使权利人受到损失时, 要求对方补偿损失的权利。

二、索赔的作用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 由于建筑承包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 因此, 对承包商和业主来说, 既可以是承包商向业主提出索赔;也可以是业主向承包商提出索赔。索赔是维护双方当事人合法利益及合同交易安全的重要手段, 它与合同中规定双方合同违约责任的条款一起, 构成严密的合同制约关系。

在国际工程中, 有经验的建筑承包商往往采取“投标造低价, 挣钱靠索赔”的经营策略获取利润。一个建筑承包商索赔能力的大小同样体现了它的技术、经济、管理水平的高低, 是构成一个建筑承包商市场竞争至关重要的软实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索赔与工程承包合同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同时存在, 在国际工程的承包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实用价值, 因而也对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承包国内外建筑工程有重要实际意义。

索赔的主要作用有:

(1) 保证合同的实施。合同一经签订, 合同双方即产生权利和义务关系。这种权益受法律保护, 这种义务受法律制约。索赔是合同法律效力的具体体现, 并且由合同的性质决定。如果没有索赔和关于索赔的法律规定, 对双方都难以形成约束, 这样合同的实施得不到保证, 不会有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索赔能对违约者起警戒作用, 使他考虑到违约对乙方造成经济利益方面及企事业信誉方面的不利后果, 从而得以促使其尽力避免违约事件发生。所以索赔有助于工程双方更紧密的合作, 有助于合同目标的实现。

(2) 落实和调整合同双方经济责任关系。有权利、有利益, 同时又应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谁不履行责任, 构成违约行为, 造成对方损失, 侵害对方权利, 则应承担相应的合同处罚, 予以赔偿。离开索赔, 合同的责任不能体现, 合同双方的责权利关系也达不到平衡。

(3) 维护合同当事人正当权益。索赔是一种保护自己, 维护自己正当利益, 避免损失, 增加利润的手段。在现代承包工程中, 如果承包商不能进行有效的索赔, 不精通索赔业务, 往往使损失得不到合理的及时的补偿, 并会影响企事业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

(4) 促使工程造价更合理。施工索赔的正常开展, 使得原来打入工程报价的一些不可预见的费用, 改为按实际发生的损失支付, 有助于降低工程报价, 使工程造价更合理。

一言以蔽, 承包商应从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重视索赔工作。据有关方面统计, 如果承包商善于运用合同条件, 建立索赔机制, 进行索赔工作, 就可能创造出利润额高达工程造价10%-20%以上的经济效益。因此, 索赔是企业转移经营风险、避免亏损、获得利益 (润) 的一条途径, 它已成为国际大承包商经营管理策略的重点和经济效益和增长点。

三、索赔存在的起因条件

引起工程索赔的原因非常多和复杂, 主要有以下方面:

(1) 工程项目的特殊性。现代工程规模大、技术性强、投资额大、工期长、材料设备价格变化快。工程项目的差异性大。综合性强、风险大, 使得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变化因素, 而合同则必须在工程开始前签订, 它不可能对工程项目所有的问题都能作出合理的预见和规定, 而且发包人在实施过程中还会有许多新的决策, 这一切使得合同变更极为频繁, 而合同变更必然会导致项目工期和成本的变化。

(2) 工程项目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工程项目的技术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法律环境的变化, 诸如地质条件变化、材料价格上涨、货币贬值、国家政策、法规的变化等, 会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经常发生, 使得工程的计划实施过程与实际情况不一致, 这些因素同样会导致工程工期和费用的变化。

(3) 参与工程建设主体的多元性。由于工程参与单位多, 一个工程项目往往会有发包人、总包人、工程师、分包人、指定分包人、材料设备供应商等众多参加单位。各方面的技术、经济关系错综复杂, 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 只要一方失误, 不仅会造成自己的损失, 而且会影响其他合作者, 造成他人损失, 从而导致索赔。

(4) 工程合同的复杂性及易出错性。建设工程合同文件多且复杂, 经常会出现措辞不当、缺陷、图纸错误, 以及合同文件前后自相矛盾或者可作不同解释等问题, 容易造成合同双方对合同文件理解不一致, 从而出现索赔。

以上这些问题会随着工程的逐步开展不断暴露出来, 必然使工程项目受到影响, 导致工程项目成本和工期的变化, 这就是索赔形成的根源, 同时也是承包商可以利用的索赔资源。因此, 索赔的发生, 不仅是一个索赔意识或合同观念的问题, 从本质上讲, 索赔也是一种客观存在, 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四、索赔的分类

按照承包商索赔所希望达到的目的, 索赔可以分为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两大类。

1、工期索赔

由于非承包人责任的原因而导致施工进程延误, 要求批准顺延合同工期的索赔, 称之为工期索赔。工期索赔形式上是对权利的要求, 以避免在原定合同竣工日不能完工时, 被发包人追究拖期违约责任。一旦获得批准合同工期顺延后, 承包人不仅免除了承担拖期违约赔偿费的严重风险, 而且可能提前工期得到奖励, 最终仍反映在经济收益上。

2、费用索赔费用索赔的目的是要求经济补偿。

当施工的客观条件改变导致承包人增加开支, 要求对超出计划成本的附加开支给予补偿, 以挽回不应由他承担的经济损失。

五、索赔程序和索赔管理

索赔是双方当事人各自享有的权利, 但索赔并不是漫天要价和任意赔偿, 是尊重客观规律, 实事求是, 按客观事实办事。因此, 施工索赔应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 以实际赔偿为原则, 遵守时效性, 超过双方约定的索赔期限, 受损害的一方无权提出索赔要求。因此索赔事件发生后, 承包商应在索赔事件发生后28天内向工程师发出索赔意向通知, 发出索赔意向通知后28天内, 向工程师提出延长工期和 (或) 补偿经济损失的索赔报告及有关资料。

把握索赔机会, 找准索赔事实和充分的索赔依据, 是施工索赔成功的关键。索赔管理人员是否能及时、全面地发现潜在的索赔机会, 是否具有较强的索赔意识, 是否善于研究合同文件和实际工程事件等;此外, 还要看这些索赔要求是否符合合同的规定, 即承包商是否能找到有利于自己, 可据以进行索赔的合同或法律条文。合同作为承包商的主要索赔依据, 不同的合同有不同的索赔规定, 包括索赔条件、时间程序和范围等。为了能够进行成功的索赔, 就必须对干扰事件的影响进行分析, 其目的在于定量地确定干扰事件对各施工过程, 对各项费用, 对各项活动的持续时间以及对总工期的影响, 进而准确地计算索赔价款额度。

六、索赔费用的组成

计算施工索赔和如何计算施工索赔是挽回因发生索赔事件经济损失的重要步骤。由于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使索赔内容复杂多样, 如人为障碍、不利的自然条件、不可预见因素、设计遗漏、工程价款支付、人工、材料、机械、银行利息等方面的索赔, 计算较为复杂。其主要费用有:

1、人工费:

因施工索赔事件发生而增加的完成合同以外工作所花费的人工费, 也就是额外劳务人员的雇用和加班工作以及索赔事件发生引起的工时工效降低所消耗的费用。

2、材料费:

因索赔事件发生, 使材料实际用量超过合同内的计划用量而增加的材料费和材料因市场价格浮动 (合同中规定) 需调整的材料费以及索赔事件发生导致材料价格浮动 (超过合同规定) 、超期储备、二次运输等增加的费用。

3、机械费:

因索赔事件发生, 额外工作增加的机械使用费, 工效降低以及机械停工、窝工的费用 (包括设备租赁费和折旧费) 。

4、管理费:

因索赔事件发生, 额外增加的现场管理和公司 (总部) 管理费。

5、利息:

因索赔事件而发生的延期付款利息、增加投资利息、索赔款利息。

七、索赔费用的计算方法

1、实际费用法

实际费用法是工程索赔计算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计算原则是, 以承包商为某项索赔工作所支付的实际开支为根据, 向业主要求费用补偿。

用实际费用法计算时, 在直接费的额外费用部分的基础上, 再加上应得的间接费和利润, 即是承包商应得的索赔金额。由于实际费用法所依据的是实际发生的成本记录或单据, 所以, 在施工过程中, 系统而准确地积累记录资料是非常重要的。

2、总费用法

总费用法即总成本法, 就是当发生多次索赔事件以后, 重新计算该工程的实际总费用, 实际总费用减去投标报价时的估算总费用, 即为索赔金额。

3、修正的总费用法

修正的总费用法是对总费用法的改进, 即在总费用计算的原则上, 去掉一些不合理的因素, 使其更合理。

修正的内容如下:

(1) 将计算索赔款的时段局限于受到外界影响的时间, 而不是整个施工期。

(2) 只计算受影响时段内的某项工作所受影响的损失, 而不是计算该时段内所有施工工作所受的损失。

(3) 与该项工作无关的费用不列入总费用中。

(4) 对投标报价费用重新进行核算:按受影响时段内该项工作的实际单价进行核算, 乘以实际完成的该项工作的工程量, 得出调整后的报价费用。

施工索赔是一项知识及技术面广, 复杂细致的工作, 不但要善于发现和把握索赔的机会, 还要善于收集、整理与施工索赔有关的依据和资料, 如承发包双方依法签订的施工合同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招标文件、标底、定标书、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通知单、施工现场签证、施工进度表、施工备忘录、有关工程的工程照片、隐蔽记录、验收证明书以及业主指派的施工现场工程师的指令书和双方来往的书信等等, 熟悉和了解施工现场, 参加必要的工程例会。更重要的是会处理索赔, 分清哪些属于施工中的索赔,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索赔, 怎样计算索赔, 及时提出索赔报告。

编写完整和具有说服力的索赔报告, 也是索赔成功的关键。索赔事件发生后, 虽然有了依据、事实和费用的计算, 没有强有力的文字说明和表达能力, 被索赔的一方不理解或不了解索赔事件的具体情况和索赔内容等, 也不可能顺利索赔, 要求索赔的一方也就达不到索赔的目的, 就不可能挽回因索赔事件发生对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的损失。因此, 编写好索赔报告是一项法律、经济、技术、专业、语言性强, 有技巧的复杂工作。

总之, 作为工程承包公司主管领导或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或造价工程师等, 都应树立索赔意识, 敢于索赔、掌握索赔, 使承包合同的风险分担更趋合理, 风险防范措施完整全面, 以弥补合同实施过程中不应有的损失, 使合同价格得到适当的、公正的、合理的调整。

上接第137页

(4) 加大培养高素质的财会人才的力度

网络会计人员需要既是一名出色的计算机操作员, 又是一名高水准的会计师并能熟练掌握各种网络会计软件的操作。此外, 互联网上的公司多数是国际企业间的相互合作, 涉及不同的语言、商务、会计处理方法和社会文化背景, 这就要求网络会计人员必须精通英语、熟悉国际会计及商务惯例, 并具有较为广博的国际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目前这种复合型人才还非常缺乏, 要适应网络会计发展的需要, 必须注重这类人才的培养和开发, 这是信息时代保证企业乃至国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制胜的关键所在。

上接第136页

是一纸制度就可以改变的。并且, “6 S”是连贯推行的, 不能是现在工作不忙就推行, 等工作忙起来就把它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应该按照推行实施计划, 按部就班地连贯实施, 不易中断。如果随意中断, 就等于告诉大家我们搞得还是一种形式。

参考文献

[1]现代企业“五S”管理实战技巧[J].现代商业.2007, (18)

[2]田甜.高校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意义及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07, (23)

[3]“6S”活动[J].现代班组.2007, (01)

作者简介

李春艳 (1 9 7 9-) 女, 陕西渭南人实验师学士学位现任教于陕西理工学院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机制调整论文 篇2

截至目前,养老保险顶层设计初步工作方案已经形成。记者了解到,经过人社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全国总工会等部门成立的养老保险顶层设计部际研究小组的研究,养老保险顶层设计对未来几十年我国养老保险改革主要目标、基本原则、制度模式、制度体系、运行机制进行全面规划,明确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目前,有关方面已就完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增收节支保持基金长期平衡等问题逐步达成共识。

而在养老保险顶层设计的大框架下,按照成熟一个实施一个的原则,具体的改革实施方案已经依次出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相关细则正在制定中,下一步地方资金将会陆续归集上来;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按照计划将在年内出台。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人社部的计划,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建立将成为下一个在顶层设计中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从至今,国务院连年发布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消息。截至今年1月,全国已连续11次以10%的幅度上调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已由20的月均647元提高到目前的多元,增长了2倍多。

但与此同时,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连续多年单纯普涨的负面效应已逐渐显现,对养老保险基金和财政造成压力,对个人而言,甚至出现了在相同因素条件下,后退休人员养老金少于先退休人员的“倒挂”现象。

“因养老金连续上调,根据现行的养老金制度,在相同工龄、退休前从事相同工作的情况下,职工越迟退休领到的养老金反而越少。”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由于在职工资和退休金出现倒挂现象,大批人称想提前退休。

事实上,在养老金年度调整幅度高于养老金自然增长幅度的条件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可能出现早退休人员养老金比晚办理退休人员养老金高的现象。甚至缴费年限短、基数低的退休人员经过调整后,获得的养老金高于缴费年限长、数额高但较迟退休人员。

另一方面,由于养老金基数不同,在普涨的情况下,不同地区之间以及同区域内退休人员之间的养老金差距愈发明显。最后,虽然各地再次上调了养老金缴费标准,但连续多年上调,在养老金收入增速低于支出增速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新的养老金缺口。

有专家认为,养老金连续11年普涨10%并不科学且不可持续,它仅是一个阶段性的工具。在养老金替代率达到一定数值后应采用相应的联动机制,从而规避普涨引发新的不公。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系主任褚福灵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改革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建立一套与物价上涨、经济发展等因素“同频共振”的科学指标体系迫在眉睫。

对于这一问题,人社部有关负责人透露,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将在顶层设计中明确。国家将建立覆盖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物价变动、职工工资增长、收入水平提高等情况,并兼顾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承受能力、财政负担能力等因素,统筹考虑各类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

独立学院专业调整预警机制的研究 篇3

关键词:独立学院;专业调整;预警机制

独立学院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产物,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现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独立学院来说,专业设置是影响其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专业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独立学院的招生、学生的培养以及学生的就业前景。

独立学院的特色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为了确保独立学院对人才的培养能够适时地满足市场发展需要,独立学院应对其自身专业设置进行评估并及时做出反应,通过预警的方式明确提出专业建设方面的问题并及时做出调整,从而使独立学院毕业生能符合市场的需求,提升就业率。使政府、用人单位、独立学院、毕业生四方之间能够在公开、透明、公平的环境下达到各自的目的。因此,对独立学院的专业调整预警机制的研究能够有效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改善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一、预警机制的意义

预警机制主要是指在事情发生前的一段时间就对其进行迅速探测发现、分析、判断问题并做出反应从而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将这一机制与独立学院的专业调整相结合,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通过对独立学院整体就业和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统计,对就业形势相对较差的专业发出反馈警示,从而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最终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二、目前独立学院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方案的现状

1.专业结构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各独立学院都努力地进行办学探索和研究,均已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思想,建立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现有14个专业,其中有8个语言专业,分别为商务英语、英语、日语、朝鲜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和俄语;共有6个非语言专业,分别为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法学、行政管理、酒店管理和新闻学。这些专业中语言专业是学院的特色专业,学院为了突出特色专业,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这8个语言专业中。在这些语言专业中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上各个学校都开设的专业,如英语专业,对待这样的专业,本学院主要是利用不同的专业方向,将专业细化,分成了不同的方向,如英美文化、口译、笔译、同声传译、欧盟事务、旅游管理、国际新闻等方向。另外一类是学院自己的特色专业,即目前全国各高校开设的相对较少的专业,如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我院这类专业师资结构合理,教学质量相对较高。

我院为了突出语言专业的优势,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自学生进入校门,从低年级、零基础阶段就给学生配备了外教。其次是学院与国外的学校建立了更多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有“3+1”“2+2”“3+1+1”等,让更多的学生走出国门。这些“走出去”的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国外的文化背景,而且迅速提高了自己的语言水平,更好地将语言作为一门工具,再通过选择其他的专业如金融、会计等,增加自身的专业知识,为将来找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专业设置现状

独立学院不同于其他的公立学校,独立学院是教学型的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结合自身特点和专业结构,将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学院根据教育部2012年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相关要求,并结合社会需求,对专业的设置、专业计划进行了大幅度地调整,将专业计划分为了通识教育课程即公共必修课部分,包括大学语文、数学、思想政治、军事理论等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即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先修课程,比较宽厚的专业基础,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毕业后适应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专业核心课程(学位课程)即该专业的最主要的主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根据专业细化的不同方向而开设的该方向的课程;实践与创新课程即包括了毕业论文和实践课程,其中对以往的实践部分进行了调整,即调整后各专业增加了课外实践部分的学分,将课外实践由原来的2学分调整到了14学分,目的是加强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基础知识转化到实际应用中的能力。

3.目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

对于语言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多为国家事业单位、高校、外事、外贸、外企、旅游等部门,从事口笔译和跨文化交流等方面,还有一部分学生出国深造或者考取国内的研究生。

对于非语言专业例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多为国际贸易进出口公司、企业内部进出口机构、国际商务公司、银行、物流公司、商检机关、海关、外经贸机关及下属单位、外资企业等涉外公司或部门工作;又例如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多为银行、证券、基金、投行、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内外资企业、政府及公共事业单位、金融管理部门等工作。以下是我院2013届各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

三、进行专业调整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独立学院作为教学型大学,以本科生教育为主,毕业生以面向就业为主,并且主要面向地方招生,以我院2013年招生为例,虽然面向全国28个省市进行招生,但是天津市生源约占整体生源的23%。而且独立学院培养的学生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主,学校从实际出发一开始就明确了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从学生就业角度看,当前独立学院毕业生专业实践能力普遍不足,难以满足用人单位要求,从而出现了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的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导致了毕业生对行业的发展趋势不了解、知识面窄、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差等方面。学生在大学里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只有10%可以用上,然而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从校园走出后进入工作岗位,能够将专业知识完全用于实际的工作中。

构建专业调整预警机制,使各专业能够坚持将社会需求、产业需求和学生能力发展紧密结合,按照企业的人才需求对专业进行调整,这样培养出来的应用型人才不仅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而且能够把专业知识在工作岗位上转化为技术。

四、专业调整预警机制的原则

1.专业设置优化原则

主动适应行业、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立足于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聘请相关行业的带头人参与到专业设置中。首先对每门课程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论证,构建更有实际价值的课程体系。其次,构建有用的模块课程。以我院为例,实现“语言+专业”“专业+语言”的模块课程,语言专业的课程主要是语言学习为主,学生学习了四年只掌握了一门工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今后就业的领域就非常窄,为了拓宽学生的就业宽度,非语言专业开设出相关专业知识的模块课程,这样的话可以使学生在掌握了一门语言的基础上还学到了更为实用的专业知识,将语言与这个专业知识相结合,学校培养出了“双师型”学生,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对于非语言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掌握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己的语言能力,同样提高了学生就业面的宽度。最后,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有效地实践教学体系。课外实践环节要求不间断地贯穿于大学四年中,培养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成实际应用的能力。独立学院应从这三方面进行专业调整,形成合理、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设置。

2.专业调整预警与专业建设相结合原则

通过专业调整预警,促进各专业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制订出适合当前形势的专业计划,改善学院的硬件条件,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3.建设特色专业的原则

对基础条件好、有特色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例如我院的西班牙语专业,师资结构合理,聘请接受过第二语言教学专业培训的外籍教师,同时聘请经验丰富的副教授、教授授课;该专业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基本功训练的方法,强调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注重增加专业和语言文化知识量,同时该专业与西班牙语国家的西语教学法、第二语言教学法接轨,使学生具备扎实的西班牙语语言和西语国家国情、文化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西班牙语各项语言技巧及综合应用能力;该专业积极开拓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使学生在三四年级有机会在西语国家提升其西班牙语的各项能力;该专业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语言的能力,积极为学生建立校内、校外的实践基地。

五、专业调整预警机制的指标分析

影响独立学院专业调整预警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招生情况、教学资源、就业情况是衡量一个专业发展形势的重要指标,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任何一个出问题,都会使专业的发展出现问题,下面就这三个方面的评估指标进行探讨。

1.招生方面

一个专业若报考的学生少,但需要招满计划的名额,就需要调剂其他专业录取线以下的考生,而该部分学生对这个专业也许并不感兴趣,从而会产生一系列的恶性连锁反应,如学生不爱学习,上课与教师无互动等情况,那么后续的教学、就业等一切工作都无从谈起,所以招生情况是专业调整预警的关键。衡量专业招生情况的好坏,可以从近几年该专业的录取人数、报到率等角度进行评估。

2.教学资源

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文化素质高、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专业知识能力的人才是独立学院工作的根本,而教学资源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今后的就业质量,因此对专业进行预警,也必须对该专业的教学资源进行评估,需要评估师资结构、课程建设、校内、校外实践基地等方面。

3.就业状况

专业就业状况的好坏,决定于该专业的市场定位及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毕业生就业率高,才能更好地吸引更多的考生报考该专业。因此,专业就业状况的评估应从毕业生的工作类型、签约率、就业率、专业人才社会需求情况等角度进行分析。

六、专业调整预警机制的实施

专业调整预警机制的实施应成立专业预警评估小组,建立专业调整预警评估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组织相关专家依据专业调整预警的原则,对各专业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于从招生、就业角度来说不尽人意的专业,应尽快做出专业调整方案,最终培养出适应社会各行业需求的人才。

建立合理的专业调整预警机制,使专业设置与社会人才需求接轨,及时了解市场需求,整体把握各专业的发展态势,这对独立学院提高办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鸿铭,张麦玲.高职院校专业预警机制研究[J].时代教育,2012(4).

[2]姚军.关于独立学院专业发展的思考[J].成功教育,2009(11).

[3]陈践,王丹.以就业为导向的民办高校专业调整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1(2).

2.专业调整预警与专业建设相结合原则

通过专业调整预警,促进各专业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制订出适合当前形势的专业计划,改善学院的硬件条件,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3.建设特色专业的原则

对基础条件好、有特色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例如我院的西班牙语专业,师资结构合理,聘请接受过第二语言教学专业培训的外籍教师,同时聘请经验丰富的副教授、教授授课;该专业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基本功训练的方法,强调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注重增加专业和语言文化知识量,同时该专业与西班牙语国家的西语教学法、第二语言教学法接轨,使学生具备扎实的西班牙语语言和西语国家国情、文化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西班牙语各项语言技巧及综合应用能力;该专业积极开拓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使学生在三四年级有机会在西语国家提升其西班牙语的各项能力;该专业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语言的能力,积极为学生建立校内、校外的实践基地。

五、专业调整预警机制的指标分析

影响独立学院专业调整预警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招生情况、教学资源、就业情况是衡量一个专业发展形势的重要指标,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任何一个出问题,都会使专业的发展出现问题,下面就这三个方面的评估指标进行探讨。

1.招生方面

一个专业若报考的学生少,但需要招满计划的名额,就需要调剂其他专业录取线以下的考生,而该部分学生对这个专业也许并不感兴趣,从而会产生一系列的恶性连锁反应,如学生不爱学习,上课与教师无互动等情况,那么后续的教学、就业等一切工作都无从谈起,所以招生情况是专业调整预警的关键。衡量专业招生情况的好坏,可以从近几年该专业的录取人数、报到率等角度进行评估。

2.教学资源

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文化素质高、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专业知识能力的人才是独立学院工作的根本,而教学资源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今后的就业质量,因此对专业进行预警,也必须对该专业的教学资源进行评估,需要评估师资结构、课程建设、校内、校外实践基地等方面。

3.就业状况

专业就业状况的好坏,决定于该专业的市场定位及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毕业生就业率高,才能更好地吸引更多的考生报考该专业。因此,专业就业状况的评估应从毕业生的工作类型、签约率、就业率、专业人才社会需求情况等角度进行分析。

六、专业调整预警机制的实施

专业调整预警机制的实施应成立专业预警评估小组,建立专业调整预警评估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组织相关专家依据专业调整预警的原则,对各专业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于从招生、就业角度来说不尽人意的专业,应尽快做出专业调整方案,最终培养出适应社会各行业需求的人才。

建立合理的专业调整预警机制,使专业设置与社会人才需求接轨,及时了解市场需求,整体把握各专业的发展态势,这对独立学院提高办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鸿铭,张麦玲.高职院校专业预警机制研究[J].时代教育,2012(4).

[2]姚军.关于独立学院专业发展的思考[J].成功教育,2009(11).

[3]陈践,王丹.以就业为导向的民办高校专业调整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1(2).

2.专业调整预警与专业建设相结合原则

通过专业调整预警,促进各专业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制订出适合当前形势的专业计划,改善学院的硬件条件,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3.建设特色专业的原则

对基础条件好、有特色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例如我院的西班牙语专业,师资结构合理,聘请接受过第二语言教学专业培训的外籍教师,同时聘请经验丰富的副教授、教授授课;该专业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基本功训练的方法,强调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注重增加专业和语言文化知识量,同时该专业与西班牙语国家的西语教学法、第二语言教学法接轨,使学生具备扎实的西班牙语语言和西语国家国情、文化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西班牙语各项语言技巧及综合应用能力;该专业积极开拓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使学生在三四年级有机会在西语国家提升其西班牙语的各项能力;该专业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语言的能力,积极为学生建立校内、校外的实践基地。

五、专业调整预警机制的指标分析

影响独立学院专业调整预警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招生情况、教学资源、就业情况是衡量一个专业发展形势的重要指标,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任何一个出问题,都会使专业的发展出现问题,下面就这三个方面的评估指标进行探讨。

1.招生方面

一个专业若报考的学生少,但需要招满计划的名额,就需要调剂其他专业录取线以下的考生,而该部分学生对这个专业也许并不感兴趣,从而会产生一系列的恶性连锁反应,如学生不爱学习,上课与教师无互动等情况,那么后续的教学、就业等一切工作都无从谈起,所以招生情况是专业调整预警的关键。衡量专业招生情况的好坏,可以从近几年该专业的录取人数、报到率等角度进行评估。

2.教学资源

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文化素质高、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专业知识能力的人才是独立学院工作的根本,而教学资源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今后的就业质量,因此对专业进行预警,也必须对该专业的教学资源进行评估,需要评估师资结构、课程建设、校内、校外实践基地等方面。

3.就业状况

专业就业状况的好坏,决定于该专业的市场定位及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毕业生就业率高,才能更好地吸引更多的考生报考该专业。因此,专业就业状况的评估应从毕业生的工作类型、签约率、就业率、专业人才社会需求情况等角度进行分析。

六、专业调整预警机制的实施

专业调整预警机制的实施应成立专业预警评估小组,建立专业调整预警评估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组织相关专家依据专业调整预警的原则,对各专业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于从招生、就业角度来说不尽人意的专业,应尽快做出专业调整方案,最终培养出适应社会各行业需求的人才。

建立合理的专业调整预警机制,使专业设置与社会人才需求接轨,及时了解市场需求,整体把握各专业的发展态势,这对独立学院提高办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鸿铭,张麦玲.高职院校专业预警机制研究[J].时代教育,2012(4).

[2]姚军.关于独立学院专业发展的思考[J].成功教育,2009(11).

法国新闻法规调整机制的变化 篇4

关键词:社会控制,新闻法规,调整机制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结构) , 反映着法的价值的变化。通过分析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制制度中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结构) , 可以透视不同法律制度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序列。” (1) 因此, 研究新闻法规的调整机制对于透视新闻法规的价值有着重要意义。“近代法国法无论内容、原则和形式, 都是比较纯粹的资产阶级法;它系统并且直接地反映出反封建的革命成果, 适应并促进了资本主义关系, 因而是早期资产阶级法的典型。” (2) 法国作为大陆法系的代表, 完整地经历了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其新闻法规也因此有着明确的进步历程, 体现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本文所探讨的新闻法规, 意指专门的新闻出版法和散见于其他法律法规中的与新闻出版内容相关的规定。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前新闻法规的主要内容及调整机制

专制时代, “君权神授”思想大行其道, 路易十四“朕即国家”的说法形象地反映了大革命前法国的政治统治状况。

法国在印刷术传入后很快颁布各种管制出版和发行的法令。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以后, 政府确立了印刷出版特许制和审查制, 1521年, 法兰西斯一世发布禁规, 此后又一再颁布法令, 强化这方面的管理。当时, 天主教会还对一切出版物实施严格的检查, 禁止教徒阅读“禁书”。 (3) 法国第一张持续出版的周报是1631年勒诺多创办的Gazette, 该报经首相推荐, 国王路易十三特许出版。“在法国, 王权牢牢地掌握着最高控制权, 通过敕令、文告指挥着最高法院与教会检查和控制出版物。” (4)

当时法国的新闻法规采取成文法的形式, 主要的调整手段有书报检查制度、办法许可证制度、特许制度、追惩制度和限制规模。违反了新闻法规的记者、出版商等往往不经过严格的法院审判就被宣判有罪, 上诉权得不到保障, 甚至可以完全没有法院审判过程就将记者、出版商等处以刑罚。这时的新闻法规要求新闻记者和出版商承担义务的客体一般是君主、教会和法院的统治权力, 而很少涉及或不涉及社会的利益、公民的个人利益。这是由当时的统治方式决定的:第一, 君主代表国家, 享有政治、经济和法律上的特权, 所以国家立法得以从政治、经济、法律等各方面限制媒介;第二, 君主就是国家的代表, 人们很少有主权意识, 也没有成形的市民社会, 所以新闻法规并不对君主、教会以外的权利进行保障。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新闻法规的主要内容及调整机制

大革命后, 在自由主义思想的指导下, 立法开始采用民主的形式, 法律代替命令成为解决社会问题、调整社会关系的主要手段。新闻法规的内容更加规范了, 包括对言论自由、新闻出版的保护和对新闻事业必要的限制。

1789年, 制宪会议通过的《人权宣言》, 揭开了新闻法规权利本位时代的序幕, 确立了公民的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作为《人权宣言》的继承和发展的《世界人权宣言》又规定:“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 (5) 《世界人权宣言》使新闻自由拓展到了全球的大部分地区。

虽然在实践中, 新闻自由在法国并未从此畅行无阻, 革命时期也有书禁和书报检查, 拿破仑上台后也开始文化专制主义统治, 路易十八复辟后继续进行出版前检查、二战时也曾实行过战时检查制度, 等等, 但是公开宣布出版自由和废除出版检查制度, 并用宪法形式固定下来, 作为政府的基本原则之一, 法国可谓世界上第一个国家。 (6)

1881年7月, 法国议会通过《出版自由法》, 规定印刷和出版自由, 废除了新闻出版检查制度, 并且把新闻出版活动争议的裁决权归于司法而不是行政。法国现行的《刑法》、《民法》、《军事审判法》等对报纸刊载的具体内容有一定的规定。1947年通过的《梵希特法案》标志着报刊自由发行的原则得以实施。欧洲人权法院要求, 在国家通过禁止公开信息而对出版自由权利进行限制时, 国家应当履行非常严格的强制性标准, 来作为免责理由。 (7) 因为法国是欧共体的成员国, 所以共同体法也是法国法律的正式渊源, 具有法律效力。1999年的Fressoz诉法国案就以Fressoz胜诉结案。这也是法国新闻法规重要的组成部分。法国1978年7月制定的《行政文书公开法》 (8) , 成为规定法国信息公开的法律。

对新闻出版进行必要限制方面, 1881年的《出版自由法》在第四章规定了“煽动犯重罪和轻罪”、“妨害公共事务的犯罪”、“妨害个人罪”、“伤害外国国家首脑和外交官员”等罪名, 并在第五章规定了“诉究与制裁”。其中第27条针对提供虚假信息, 规定“出版或复制错误的新闻, 捏造、伪造或谣传新闻, 如其扰乱了公共治安, 并属蓄意之举, 则处以一个月至一年的监禁和五十至一千法郎的罚款, 或仅处以二项惩罚中的一项。”第29条针对诽谤和侮辱, 规定:“一切对某一事情的断言或指责损害了其他个人或团体的名誉和声望, 即为诽谤。以侮辱性的语言, 蔑视或抨击性的词汇肆意归罪于人即为侮辱。”这些对于新闻事业的限制性规范, 就是为了保障新闻事业不在非必要的条件下侵犯公民和法人的自由和权利。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 政府的义务主要体现在维护新闻自由、确保信息公开等, 是针对新闻出版业、公民和社会而设。法国新闻出版业的义务主要体现在提供真实信息、不侵犯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不危害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遵守法律、遵守社会道德风尚, 除了针对国家和政府以外, 还出现了更多针对公民权益和社会利益的内容。这时, 新闻出版业和政府承担对等的权利和义务, 一方凌驾于另一方之上的情况并不常见, 从而保障了国家和政府、新闻出版业、公民和社会的权益, 体现了社会制度的进步。法国的法律以权利与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 新闻法规也逐渐开始体现权利与义务之间的互补关系。

新闻法规调整机制变化的原因

从专制时代权利义务相分离, 到资本主义社会权利义务相统一, 法国新闻法规调整机制日趋完善是由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决定的, 主要原因包括:

第一, 社会制度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使公民个人及新闻事业的权利得到了全社会范围内的认可, 这为新闻法规调整机制的完善提供了前提条件、思想基础和法律依据。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 “天赋人权”深入人心, 公民的权利合法化, 新闻事业的权利作为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外化和延续也随之合法化。新闻法规在赋予国家和政府权利的同时, 也就要求国家和政府承担义务以保障公民和新闻事业的权利。

第二, 分权原则为新闻法规调整机制的完善提供了制度基础。资产阶级掌握法国政权后, 立法开始采用民主的形式, 分权代替集权成为国家政权的主要组织形式。法国1791年宪法、1793年宪法、1875年宪法、1946年宪法和现行的1958年宪法都规定了三权分立原则。立法和行政的分权使行政权需要遵守的法律来自外部, 这样可以使对行政权的授权性条款有合理的限度而使义务性规范得以确认。司法和行政的分权使行政权有了外部监督机制, 在行政权出现违法行为时, 有外部的强制力量予以有效的阻止并对利益受损方以适当的法律救济, 这就使行政权履行义务成为可能。这样, 新闻出版活动由立法、行政、司法三种社会权力共同管理, 而这三种权力互相节制, 防止了权力的滥用, 在法律和制度上保障了新闻出版自由, 从而为新闻传播活动创造了一个相当自由的发展环境。

第三, 从新闻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来看, 统治阶级无法再对新闻事业进行野蛮残酷的镇压。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程度的提高, 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闻事业日益发展壮大, 成了人们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和手段, 人们对新闻事业的依赖也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新闻事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同专制时代已不可同日而语, 它甚至可以左右政局, 催化战争与媾和。面对如此强大的社会力量, 资产阶级不愿也不能走专制时代的老路, 必须更新和健全新闻法规, 在要求新闻事业承担义务的同时, 也保障公民和新闻事业的权利。

第四, 新闻事业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新闻法规调整机制完善的历史背景。新闻媒介在资产阶级夺取和巩固政权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立下了汗马功劳。新闻自由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中和巩固自己地位的过程中就已经确立了合法地位, “第三个支配法国大革命时期报刊发展的观点是, 报刊不仅构成了政治活动的一面镜子, 同时也是政治生活中的中心参与者”。 (9) 所以资产阶级的新闻法规必然排除以往新闻法规中大量的禁止性规范, 增加授权性规范, 以保障公民和新闻媒介的权利。

法国新闻法规调整机制的变化对我们的启示

第一, “民主制的法必定是权利本位的法。” (10) “现代立法以权利与义务为利益调整机制。” (11) 我国的立法机关在制订新闻法规对新闻事业进行管理的时候, 应该严格遵循这一原则。这不仅是社会进步、现代法律的体现, 而且是保障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没有权利的义务和没有义务的权利在结构上都是不稳定的, 从短期来看, 权利主体获得了更多的利益, 但是从长期、发展和全局的眼光来看, 这些利益根基不牢;尤其当新闻事业作为信息传播机构和宣传机构的地位来看, 如果不能成为权利主体, 那么它的信息功能和宣传职能都将严重受损。

第二, 新闻事业的发展是新闻法规完善的物质条件。法不能脱离社会现实而存在, 我国的新闻法规要以我国的国情为基础, 适合我国的现实条件和社会状况, 适应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过于滞后的新闻法规, 会使新闻事业束手束脚、裹足不前, 无法获得健康的发展;过于超前的新闻法规, 则无异于揠苗助长, 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新闻法规的确立、发展和完善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要随着社会各项制度的进步、新闻事业的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

第三, 我国的新闻法规要在可能的条件下、适当的范围内与国际接轨, 遵循国际惯例和世界通例。在世界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的背景下, 这样做可以避免由于不必要的差异导致的误解, 避免我国的信息传播和宣传工作陷入被动的局面, 可以更好地进行国际信息的传播交流, 向世界展示中国的风采。[本文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2006QN10) ]

参考文献

[1][10]张文显:《法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87页, 第89页。

[2]曾尔恕:《外国法制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1版, 第323页。

[3]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一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第1版, 第398页。

[4]沈固朝:《欧洲书报检查制度的兴衰》,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第126页。

[5]洛特非.马赫兹[法]:《世界传播概览》,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99年第1版, 第306页。

[6]C.R.Eisendrath.Press Freedom in France:Private Ownership and State Controls.In:Jain Leftwich Curry&Jane R.Dassin (eds.) .Press Control Around the World.Praeger, 1982.64

[7]马迪亚斯.赫蒂根[德]:《欧洲法》, 法律出版社, 2003年第1版, 第27页。

[8]刘杰:《知情权与信息公开法》,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第1版, 第21~22页。

机制调整论文 篇5

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的系统研究源自于20世纪80年代。自1983年以来,原国家体委多次就中国体育发展战略问题举行学术研讨会,国务院和原国家体委相继在80年代和90年代制定了《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体育产业发展纲要》、《-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等一系列重要的战略决策方针。中国体育在发展战略选择上先后发生了三次重大的战略调整与转移过程。笔者试图通过研究中国体育发展战略发生以及调整的动力机制,以期对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完善提供借鉴与参考。

1 从“优先发展”战略到“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有学者又称其为“赶超战略”)初步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这一战略的形成主要以一系列会议决策、方针政策等为标志。如1984年在全国体育发展战略、体育改革会议上正式提出把在奥运会上名列前茅作为发展目标,要求“各级体委都立足本地区,面向全世界,为奥运会作贡献”,把运动技术水平作为体育强国的主要标志[1];中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战略是在“普及与提高”的政策方针基础上形成的。根据国际竞技体育发展的大局势和中国体育发展的现状,1987年全国第2届体育发展战略讨论会上,提出“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全民健身战略和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战略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1989年全国体委主任会议提出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战略要求,并把它作为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指导方针。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战略的内涵更为丰富,原国家体委正式提出“各类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制定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等战略发展规划,并首次以法律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确立了“各类体育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2]: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国际上广为传播,我国于1993年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了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并于1994年3月正式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体育理论界就体育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了较为广泛的讨论,我国体育界明确提出“三个协调发展”的方针,即体育与经济协调发展;体育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的协调发展;体育内部的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三个协调发展”的方针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一致的[3]。袁伟民在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的讲话中,多次谈到实现体育事业特别是竞技体育持续发展的有关对策问题。以上这些方针决策标志着中国体育已经开始启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序幕。

机制调整论文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地方经济

一、高职课程体系概述

1高职课程体系的概念

高职课程体系是在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内外部规律的基础上,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学生职业资格考证,通过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

职业技能和素质技能三个方面,通过课程规划、课程开发、课程管理、课程评估和课程更新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架构。

2高职课程体系设置及其内容

(1)高职课程体系设置

高职课程规划采用系统分析方法,从顶向下依次分析,依据是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资格标准。首先,进行专业培养目标分析、市场分析和职业分析,进而确定本专业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即确定专业课程;其次,进行教学分析,确定专业课程应包含哪些模块,即确定模块课程;最后,确定每个模块应包含的科目,即确定科目课程。

(2)高职课程规划内容

高职课程规划除了要完成上述划分三层课程的任务,还包含从完全教学任务的操作角度出发,将高职课程内容规划为通用三类,在课程的安排上体现知识的联系性与应用性,并且是以模块方式划分的。

a.基础学习领域课程。这类课程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的学科性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和教育,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学生生活、学习的一般能力。

b.专业学习领域课程。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为和社会接轨,掌握岗位所需专业技能,服务地方经济打下坚实基础。

c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这类课程的设置结合社会需求,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具有较更的可塑性。

二、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调整机制和反馈机制——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为例

1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课程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调整机制

(1)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完善课程体系的设置。按照“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需求同步,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流程(工艺)同步”的要求,校企共同分析岗位能力与职业素质,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途径。

4个重点建设专业中,软件技术专业完善 “工学交替、课堂与项目部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模式,激光加工技术专业深化“订单培养、课堂与车间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改革,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深化“引厂联企、工学交替”的课程体系改革,物流管理专业完善“校企融通、课岗对接”的课程体系模式,以重点专业及专业群的建设引领学校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凸显职业能力导向,突出课岗对接。按照“课程设置与岗位工作对接”的思路,与行业企业共同确定课程开设及课程教学内容,共同组建课程开发团队,基于行业职业标准和企业生产过程,重新整合、序化、设计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一是根据专业核心能力需要,选取典型工作任务,融入企业技术标准、生产标准、管理标准等,根据就业岗位核心能力、职业素质要求和学生就业发展潜力以及企业技术工艺发展趋势,校企共同开发专业核心学习领域课程和综合实训课程,并制定相应课程标准。二是根据专业通用能力需要,科学设计教学项目,合理选取教学内容,融入职业资格标准,校企共同开发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三是根据学生通识能力需要,按照专业特点,融入企业文化,校企共同开发人文素养学习领域课程。继续完善专业能力训練和岗位综合能力实践为一体的双证书制度,提高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证率。

(3)深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融教学做一体。各专业教学继续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教学任务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工作项目等为载体,把课堂安排在企业和生产车间,把教学过程延伸到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让更多的课程在实训基地和生产一线讲授,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实施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形式。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周期变化,采取将教学时段集中安排、教学场所从企业到校内交替、教学实施从课堂到岗位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掌握专业技能,在真实的生产过程中了解岗位的任职要求,实现职业能力的提升。

(4)完善实习实训课程体系,拓展功能内涵。充分发挥中央财政支持的软件技术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激光加工技术专业省级实训基地示范作用,强化学校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根据实习实训课程需求,对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布局规划调整和升级改造,使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教学、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功能较为完备。4个重点建设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为武汉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平台。

(5)适应工学结合的要求,加强教学管理制度修订与完善,全面实施教学信息化管理,提高日常教学质量管理的检查、反馈、整改等工作实效,重点完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综合实训等生产性实训环节的管理和质量监控;继续与麦可思公司等第三方评价机构合作,将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坚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多举措保障教学效果、固化教学成果,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2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课程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反馈机制

(1)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显著增强

产学研一体化的社会服务长效机制形成,教师技术开发与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社会培训种类多、规模大、成体系、有特色,培训质量得到广泛认同,学校社会培训长效运行机制形成,成人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稳步发展,市民数字化学习中心向社会无偿提供资源、培训等服务。

(2)学生就业率普遍提高

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有利于用人单位招贤纳才、有利于学校可持续性发展”为理念,以“提高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提高学校就业率和学生就业质量”为目标,加强就业市场建设、就业信息化建设、就业工作队伍建设、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就业指导教材建设、大学生创业教育、就业工作理论研究,每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3)用人单位反映良好

通过对企业的了解,企业普遍认为课程的设置体现高职了教育特点,突出实践了教学。做到了以职业能力为主导,理论教学和实际动手相结合,教师多媒体教学与现场实物模拟及单位实习相结合,增强了会计操作的真实感和现实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企业所需与实践的最新内容及时融入到课程的教学活动中,确保学生学到最新最实用的知识和具有良好的实践技能。

中美高校学科专业调整机制比较 篇7

本文将以美国为例, 分析高校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组成及功能, 并与中国进行比较, 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美国高校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分析

(一) 高校内部的调整机制

美国高校具有高度的办学自主权和学术自治权, 学科专业调整主要在高校内部进行。高校内部的学科专业调整机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关于学科专业调整的决定一般由教授团体做出, 通常为学术评议会 (Academic Senate) 。学术评议会负责本校的学术规划, 是高校内部学科专业调整的核心组织。如果没有得到学术评议会的同意, 大学的行政部门不能批准新的学位。二是在高校内部校、系 (院) 两级的关系方面, 学科专业调整的重心一般在系 (院) 的层面, 系 (院) 有一定的学科专业发展管理自主权。三是在学科专业招生方面, 美国高校内部有学生专业再选择机制, 学生入学后, 可根据自身的学术能力与兴趣, 重新选择学科专业进行学习。

(二) 政府的调整机制

1. 联邦政府层面的调整机制

美国联邦政府不介入具体学科专业调整事务, 主要通过间接方式对高校学科专业进行调控, 引导办学者调整专业设置, 对学生的专业选择施加影响。联邦政府对高校学科专业间接调控的主要手段有三方面:一是监管认证机构, 联邦政府通过对全国8个区域性认证机构及66所学科专业认证机构的认可, 能够间接调控全国高校学科专业的布局结构, [1]形成了认证机构认证高等院校和学科专业, 联邦政府再对认证机构进行监管的一个调控链条。

二是管理学科专业分类目录 (CIP) , 联邦教育部通过建立学科专业国家信息服务系统间接影响全国学科专业的设置和布局, 通过对学科专业分类系统 (CIP) 专业名称的增加和删减, 提供学科专业调整的信息服务。

三是联邦研究基金在高校设立研究课题, 支持重点学科专业的发展。联邦政府设立了研究基金, 能够对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专业施加影响。由于联邦政府研究需求的变化, 联邦研究基金的年度预算也处在变化中, 从而对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专业发展产生影响。美国联邦政府关心的重点领域主要有国防、卫生、基础科学、空间、自然资源与环境、能源、交通等七个大项, [2]其中用于国防的预算支出超过一半。

2. 州层面的调整机制

各州州长提出预算案草案, 通过调控预算, 能够直接影响公办高校的师资队伍规模、学生规模等的扩大或减少。以加利福尼亚州为例, 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拨款没有相对固定的比例或机制, 经费预算每年制订一次, 存在着波动性的特点, 因此能够对高校办学产生调整作用。

各州高等教育委员会负责本州高等教育的管理, 主要是对公立高校的学科专业调整施加影响。以加利福尼亚州的中学后教育委员会 (the California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Commission) 为例, 该委员会是加州政府的公共高等教育协调和咨议机构, [3]负责拟订本州的高等教育规划建议方案, 向州长和州立法机构提供政策建议, 编制高等教育预算的优先建议方案, 促进州立高校为本地经济社会服务。

加利福尼亚州对于不同类型的公办高校具有不同的调控重点。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研究型大学, 学科专业调整着重于基础研究;第二个层次是应用型院校, 重点放在本科阶段的教学;第三个层次是社区学院, 重点在于技术培训和终身教育方面, 调整更注重灵活性。

(三) 认证机构的调整机制

在美国, 认证机构实际上扮演着高校学科专业调控中枢的角色。认证机构通过认证行为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发挥影响作用。而且, 政府的资助与认证挂钩, 只有经过权威认证机构认证的学校和专业才能获得政府的资助以及就业市场的认可。

认证机构包括机构性认证 (Institutional Accrediting) 和学科专业性认证 (Specialized and Professional Accrediting) 两个层面。[4]机构性认证是对高等院校资格的承认, 美国对普通高等院校的机构性认证由区域性认证机构实施, 美国一共有19个被政府承认的机构性认证机构, 负责全国7000所各类高等院校的认证。[5]学科专业性认证是对学科专业办学资格的承认, 目前被联邦政府承认的学科专业认证机构有66个, 承担全国近2万个专业或项目的认证事务。

学科专业认证机构对于已经存在的学科, 通过认证的有效期来发挥调整作用, 每隔若干年的周期, 根据学科专业的不同, 办学方需要重新申请认证。如果到期不提交申请, 则自动取消被承认的资格。对于申请开设新学科, 办学方需要向本学科领域的认证机构申请专业认证, 并提供令人信服的办学市场和需求信息的报告, 包括学生需求、劳动力市场需求、商业市场调查、劳工部公布的数据、人口普查数据等内容。此外, 还必须提及本州其它公、私立学校或临近州高校同等或相关专业的基本办学情况, 以此证明本校举办本专业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认证机构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 组织团队进行分析评估, 如果学校的申请理由充分, 办学条件具备, 则可以获得本学科专业认证机构给予的认证。在退出机制方面, 对于停止招生的学位项目, 办学方则需要提前提交通知, 将其列入被淘汰的专业清单;考虑到社会需求和本校办学条件的可能变化, 办学方亦可申请延期。

(四) 市场调节机制

美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高等教育市场和充分竞争的就业市场。学科专业的调整以教育和就业两市场的市场机制调节为基础。学生入学时有比较充分的学科专业选择权, 入学后可以自主调整专业, 毕业时在就业市场竞争择业。

在市场机制中, 信息的完善和开放对市场资源的配置发挥着重要引导作用。美国建立了先进的就业市场信息预测机制, 教育市场与就业市场的信息衔接良好。联邦劳工统计局每两年发布一次未来10年的就业趋势预测, 对新增岗位的数量和职业类别等进行预测。[6]就业趋势预测对美国高等教育, 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规模和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美国各州还致力于加强高等教育与产业及劳动力市场的联系。例如, 加利福尼亚州开发了“学校与就业通道系统” (School To Employment Pathways System, 简称STEPS) , [7]将加州的学位、课程信息与职业信息建立关联, 显示并分析学位数量与就业市场需求的“映射”关系。通过查询该系统, 可以了解加州高校各学科专业在本州已颁发的学位数、本专业在就业市场的职业类型及数量, 从而帮助学生在专业选择和就业出路方面做出判断。该信息系统能够影响高校各学科专业的报名数量, 进而影响到学科专业的设置和招生数量, 从而对高校各专业的招生规模起到了调节的作用。

二、中美高校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比较

从高校内部调整机制、政府调整机制、行业性调整机制和市场调节机制四个方面比较中美两国高校学科专科的动态调整机制。

第一, 高校内部调整机制的比较。美国高校的学科专业调整以内部自主调整为主。学校具有高度的办学自主权, 密切根据社会的需求设置专业, 教授团体在学科专业的调整中起主导作用;高校内部具有专业选择机制。中国高校的办学自主权相对较低, 高校内部的调整机制不完善。

第二, 政府调整机制的比较。美国联邦政府不直接举办高等教育, 公办高校由各州举办。联邦和州两级政府均难以实施行政性的直接调整, 对高校学科专业的调整主要是间接调整, 通过监管认证机构, 管理学科目录信息, 设立研究基金等方式进行。我国的高校学科专业调整在全国有计划地统一实施, 省级的高校学科专业调整在全国的统一政策下进行。

第三, 行业性中介调整机制的比较。美国政府不直接干预具体的学科专业调整事务。认证机构作为中介性的非政府组织, 在美国的学科专业调整中发挥核心作用。政府通过对认证机构的监管, 实施间接调控。美国的认证机构是行业性的、非政府的中介组织, 在高校、政府、社会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美国认证机构一般以行业为基础, 如医学专业认证机构、法律专业认证机构等。我国的同类中介组织尚处于萌芽状态, 目前对学科专业的调整仍以政府的调整为主。

第四, 市场调节机制的比较。美国已经形成了完善的高等教育和劳动就业两个市场, 学生有充分的学科专业自主选择权, 市场的信息服务机制完善而透明。我国正在进行高等教育的改革, 市场作用在逐渐增强, 但高等教育市场和劳动就业市场的调节机制还不够完善, 与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匹配。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 美国高校的学科专业调整机制是多层次、多方位、以高校自主调整为核心、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间接调整机制, 其优点是学生的选择权得到尊重, 资源的配置得到优化, 调整机制比较完善;缺点是政府行政力量软弱, 政策制定的效率低下, 中央政府无法对全国高等教育实施有效的规划和管理。

我国的学科专业调控, 其优点是能够制定全国战略, 集中优势资源, 高效实施政策。缺点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尚不完善, 高校内部的调整机制、行业性调整机制、市场调节机制不健全, 中央和省级政府的分工格局不合理。

从近十余年的发展趋势看, 美国联邦政府正在逐步集中学科专业调整的权力, 从1996年开始, 美国教育部加强了对认证机构的监管, 政府对学科专业调控的影响不断增强。而中国在则在逐步降低重心, 逐渐加强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正在构建多层次、多方位的学科专业调整机制。

三、我国高校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中美两国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比较为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参照系, 通过对比可以进一步分析我国高校学科动态机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 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面临的问题

第一, 市场调节机制不完善。我国高等教育和劳动就业两个市场的发育不完善, 市场的基础性调节功能尚未充分发挥, 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学生缺乏学科专业的自主选择权。当前的高校录取制度限制了学生选择学科专业的自由, 难以有效利用高等教育市场的作用对高校的学科专业进行调节。二是市场信息机制不完善、信息开放程度低、服务水平低。职业需求与学科专业需求的预测和预警机制尚未建立。三是从深层次原因看, 中国存在着两个层面的就业市场。一个是“体制内”的就业市场, 另外一个是“体制外”的就业市场, “体制内”就业市场的开放程度比“体制外”低。

第二, 行业中介性的调整机制缺位。高校的学科专业具有明显的行业性特点, 对其调整必须建立在对行业的深入把握和理解的基础之上。我国缺乏类似的认证机构, 目前以行政指令方式为主, 政府管理的负荷较重。

第三, 高校内部调整机制不健全。目前高校内部在学科专业调整方面, 教授团体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高校内部的学生自主专业选择机制不健全。

(二) 我国高校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设的对策

我国应从单一的行政指令为主的直接调整机制, 发展为政府、高校、市场、行业等多方面、多层次共同协作的间接调整机制。

一是要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完善高等教育与劳动就业两个市场的调节机制。建设教育与就业的信息机制, 加强教育市场与就业市场的信息对接, 建立制度性的职业需求与学科专业需求的预测和预警机制, 提高教育与就业信息的开放程度, 建立完善的市场信息服务系统。

二是要培育行业性中介组织或机构, 建立起非政府性的学科专业调整调节机制。逐步由各学科专业的中介组织承担具体的学科专业调整事务。政府应转变角色, 在学科专业的调整中主要发挥宏观管理和制度监督的作用。

三是要鼓励高校改革内部学科专业调整机制。充分发挥教授团体的主导作用, 建立和完善高校内部的学生自主专业选择机制。高校应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主动进行内部学科专业调整机制建设。

四是中央和省两级政府应进一步明确在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调整格局中的分工。中央政府应把重点放在研究型大学和基础学科, 省级政府要把重点放在应用型和教学型院校的学科专业, 省级应建设以服务本地为主、市场调节为基础的学科专业机制。

参考文献

[1][5]Jeffrey Alstete.College Accreditation:Managing Internal Revitalization and Public Respect[M].New York:PALGRAVE MACMILIAN, 2007.

[2]Richard J.Bennof.Proposed Federal R&D Funding for FY2011Dips to$143Billion[N].InfoBrief,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2010-09.

[3][7]Richard Richardson.Policy and Performance i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M].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9.

[4]Judith S.Eaton.Accreditation and Recogni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N].Washington, DC: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2008.

机制调整论文 篇8

关键词:农地资源,保护,利益调整,机制

民以食为天, 食以土为本。土地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 关系各行各业, 影响千秋万代。我国历来十分重视耕地保护, 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 一再强调要加强土地管理, 切实保护耕地。进入21世纪, 我国逐渐开始实行以土地用途管制和农地总量动态平衡为主体的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我国在保护农地资源特别是耕地方面付出了很大努力, 取得一定成绩。但是我国现行以行政计划为主的农地保护制度也存在缺陷与不足, 主要表现为上级和单向的行政计划规划控制、法律漏洞与冲突, 政府治理成本高昂, 而市场性、经济性、利益调节性的调控措施手段一直比较薄弱和缺失, 由于二者不匹配, 加之信息不对称和技术层面的原因, 导致农地资源大量损失, 农地质量及利用效率低下, 农民土地权益受损严重等突出矛盾和问题, 我国农地保护制度和政策的执行效果不尽人意。所以, 基于市场机制, 按照要素平等交换、利益合理分享的市场规则, 通过对农地资源保护主体的利益调节, 调整其利益主体行为, 协调各农地保护主体行为的一致性, 进而实现农地资源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势在必行。为此, 本文构建由农地资源保护的利益约束机制、经济补偿机制、激励机制和利益调节机制组成的“四位一体”的农地保护利益调整机制体系, 试图以推动实现我国农地资源有效保护的理想目标。

1 建立农地资源保护的利益约束机制

在目前我国农地产权残缺和土地征用制度框架下, 农地征用与出让的过程中,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严重失调。地方政府是最大的赢家, 地方政府获取的巨额土地增值收益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由此驱动地方政府多征地多获利, 造成农地过度非农化。所以建立农地资源保护的利益约束机制, 约束和规范地方政府的有关行为, 是实现农地资源有效保护的当务之急。主要从三个方推进建立农地资源保护的利益约束机制。一是缩小征地范围, 把政府的征地行为严格限制在公共利益用地范围内, 这样就界定了征地、政府征地权利/行为及其治理的边界, 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市场机制对土地资源配置和发挥其保护农地资源的作用创造了空间。二是改革农地增值收益分配方式, 近期内改善的办法是降低地方政府在农地增值收益分配中的比例, 减少其纯经济收益, 以弱化地方政府农地非农化的积极性, 抑制其农地非农化的行为;从改革的视角看, 要逐步对公共利益目的土地出让金 (地租) 按年收缴并纳入财政预算, 并逐步转变为物业税, 这种制度安排将有利于消除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 可以规范政府的征地行为, 有效遏制征地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从而有利于有效保护农地资源。三是对大量的非公共利益即盈利性开发用地不能动用行政性的征地权, 而是通过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机制来完成, 政府也不再参与土地增值收益的直接分配, 而主要通过税收的形式间接分享, 并形成地方政府稳定而有保障的税收来源, 这样将进一步约束和规范地方政府在土地开发中的行为, 使地方政府保护农地资源的态度和行为趋于理性。

2 完善和创新农地资源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

农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 除了能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外, 还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但是这些重要的价值并未体现在农产品价格中, 也并未体现在土地价格中, 农民从土地获得的收益比较低, 使其对经营和保护农地的积极性不高。由于我国农地保护的经济利益补偿机制缺失或不完善, 导致地方和农户保护农地的动力不足。我国现行的粮食直补、良种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对于增加农民的收入, 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对经营和保护农地的经济补偿仍然偏低, 与非农收入相比, 农业收入甚微, 因此, 大多数农民对保护农地的意识不强。此外, 由于不同程度的存在“农业粮食大省大县、经济财政穷省穷县”现象, 导致地方政府也缺乏主动保护农地的愿望和积极性。为此, 迫切需要完善和创新农地资源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首先, 构建科学合理的农地保护利益补偿体系。一是基本补偿。通过增加各种补贴支持, 使地方政府和农民经营和保护农地不吃亏。二是土地发展权补偿。应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做法, 探索建立以土地市场收益价格为基础的农地保护利益补偿机制, 使以农业用途经营和保护农地也能获得平等的比较利益, 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其次, 建立和完善农地保护利益补偿机制的保障措施。一是建立农地保护区直接补贴的正常增长机制。应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财力增长状况, 相应增加直接补贴总量, 补贴力度逐步提高到补贴后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收入平衡的临界点上, 使农地保护区获得合理的比较利益。二是让粮食主销区承担更多的粮食安全责任。其调整思路是, 先由粮食主销区政府根据其辖区内耕地占用数量向中央财政缴纳相应的补偿金, 再中央财政根据粮食主产区调出粮食的数量, 通过转移支付手段, 对粮食主产区予以补贴, 以体现公平。三是建立和落实国家对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域中各类农业保护区的区别支持政策。财政政策, 国家应增加对上述区域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 逐步使当地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投资政策, 建议国家落实相关的投资支持政策, 并不断加大对上述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投资支持力度;产业政策, 引导上述区域发展特色农业。通过上述保障政策措施的实施, 使各农地保护区获得与其它地区大体相近的经济利益和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3 创设农地资源保护的激励机制

创设我国农地资源保护激励机制的基本思路是:以完善农地产权为基础, 以市场化、社会化运作为机制, 以保障和实现农户均等经济利益以及农地资源有效保护为核心, 加大激励力度, 扩大激励范围, 增加和创新激励计划、项目, 形成公众社会广泛参与的农地资源保护长效激励机制。特别是从城乡土地产权平等保护的物权法精神和农地保护目的出发, 我国应在农村农民集体土地上创设土地发展权激励。为此,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美国的发展权激励即发展权购买, 是指政府 (后发展为多元化) 购买农民所有土地的发展权, 交易达成之后农民仍然拥有农地所有权但不拥有对农地的开发权 (即发展权) , 并且该土地必须保持农用[1,2];土地发展权购买的最主要目的是保证土地不被开发并且保持农地农用;发展权购买项目根据农地用作城市建设用途的价值 (公平市场价值) 与保留农业用途的价值的差额来确定土地发展权的价格。美国的土地发展权激励不仅成功的避免现有农地转变为非农用地即实现所谓的“农地农用”, 而且从土地所有者的角度来看, 出售土地发展权是一种从土地获取现金的方式, 也是一种不用放弃任何一块土地或者改变家庭生活方式而能够走出“地丰人穷”的困境的一种方法[4]。在我国创设土地发展权激励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其中的一个问题是土地发展权及其激励应归谁所有和分享。从城乡土地产权平等保护的物权法精神和农地保护目的出发, 比照将来对征地市场价格合理补偿的原理及趋势, 我们认为土地发展权应归农民集体所有:就耕地而言, 由于农民将拥有长期而有保障的承包经营权即农地使用权, 根据以产权使用效率为中心的现代产权结构发展趋势, 土地发展权激励应以农民为主在相关权力人之间分享。而政府则主要通过创设相关的税种进行调节。为了积极稳妥, 可在基本农田或永久基本农田等土地发展权严重受限的农地特别保护区试点。对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 中央或省级政府可以采用一次性购买土地发展权的方式设定他项权[5], 给农民等基于开发权利益的补偿, 使农户拥有种地积极性, 以实现永久保护农地的目标。在此基础上, 鼓励失去开发权的耕地有效流转, 实现土地规模、集约经营, 提高农地的利用效率和收益[6]。使城市发展与农地保护保持平衡。

4 构建农地保护的利益调节机制

在我国农地保护的过程中, 相关的利益主体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和农户) 之间, 缺乏相应的利益协调机制, 导致他们之间的利益行为存在相互冲突, 难以形成农地保护的合力。中央政府是农地保护的倡导者及其政策制度的制定者, 然而目前的农地保护政策偏重于上级单方面的号召、要求和控制, 而相应合理的经济利益调节缺失或不足, 导致地方政府和农民农地保护的动力不足、各农地保护主体的行为不够一致, 尤其是农民为中国城镇化的进程贡献了土地资源, 却没有享受应有的经济收益, 成为土地“二元制”的最大受害者。所以, 要加快构建农地重要保护的利益调节机制。为此, 一是加快土地制度尤其是征地制度改革,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使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和农地保护中很好地发挥调节作用, 同时以规范的物业税征收取代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 使地方政府真正成为负责任的农地保护组织者;二是在加快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资本化的基础上, 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和农地保护的合理经济利益补偿补贴, 中央政府应主要通过资金配套、财政政策改革、优惠税收等经济手段措推动农地保护, 增进农民保持农业生产经营的能力和动力, 使农业有利可图、农民经营农地有利可图。通过相应的利益调节, 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保护农地的积极性并变为他们的理性和自觉行动[7], 形成中央、地方政府和农村基层干部、农民等各个农地保护主体行为的一致性, 从而有效实现农地保护多样化目标。

参考文献

[1]彭宜佳.多方规划与智慧发展:美国农地保护政策的考察与启示[J].社会主义研究, 2012 (3) .

[2]谢招煌.集体土地权益实现模式研究[D].同济大学, 2008:28-29.

[3]陈茵茵, 黄伟.美国的农地保护及其对我国耕地保护的借鉴意义[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2) .

[4]Tom Daniels and Deborah Bowers, Holding our ground:protecting America’s farms and Farmland, Washington, D.C:Island Press, 1997, pp.145-169.

[5]方贤雷, 邓映之, 杜文玲.美国的耕地保护制度经验及对我国耕地保护的启示[J].中国商界 (上半月) , 2010 (3) .

[6]邢晓娜, 高松峰.国内外耕地保护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2) .

机制调整论文 篇9

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颁发的《关于印发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明确倡导构建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是依托医疗服务成本、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及成效等多方面事项, 根据医保控费、市场机制、通胀情况及诊疗层级及类别等情况, 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行为及其支撑制度体系, 以确保医疗服务价格持续保持合理、科学的态势。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的构建倡导, 本身是对两方面事项的否定及扬弃, 一是否定和扬弃了医疗服务价格长期不调整的做法, 避免医疗服务价格过于僵化而不适合新的社会发展情况发生;二是否定和扬弃了“以药补医”的习惯及机制, 在费用层面把“药”“医”分开, 更符合医疗活动中的原本逻辑, 利于遏制药物价格过高涨乃至天价药及相关腐败风险问题的产生。

推动构建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应该主要考虑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中的几点事项。其一是确定适当的调整范围, 即在特定时段或时点中有哪些服务需要调整, 哪些医疗服务暂不调整。其二是确定适当的调整幅度, 即在特定时段或时点中有必要调整的系列服务种类, 应该确定具体的调整幅度。其三是确定适当的调整程序, 在特定地区动态调整系列服务类型, 均由哪一级机构决定, 如何设置程序才能确保具体调整的快捷而适当。其四是优化调整维度, 《改革通知》及其他系列文件均要求抑制按项目定价及调整的比例, 适当推动定价及调整维度的多元化。其五是推进调整创新, 鼓励基层人员的各种创新思维及模式。另外, 推动构建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还要求在成本计算、费用统计及费用监督等方面, 有系列配套行为及机制。

二、构建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的制约因素及相关问题

(1) 思想认识问题。过去几十年,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频率非常低, 固化成了从业人员工作中的既定思维, 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面临着思想认识滞后问题。目前, 存在有两种不恰当的认识倾向, 一是把调整理解为单纯上调, 没有意识到具体服务的调整方向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是把动态调整理解为单纯放开, 虽然动态调整有逐渐放开的趋向, 但是医疗卫生事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不可能具备完全放开的可能性。

(2) 确定失误问题。医疗服务价格的确定, 本身需要考虑诸如医疗服务成本、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及成效、医保控费、市场机制、通胀情况、所在地域经济发展水准等系列因素, 即便是假定静态地确定具体数值也存在极大的难度。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从逻辑、技术等层面上说难度更大, 在技术、素质、经验及职业审慎发挥程度不够充分的情况下, 具体调整范围及幅度的确定, 往往和实际上需要的调整存在一定的误差, 即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定失误风险。

(3) 财会支撑问题。在确定医疗服务价格过程中, 需要财会部门作密切跟进及涉入。在部分医疗机构及卫生行政机关中, 财会管理的工作水准并不乐观, 部分机构的财会部门甚至无法给出准确的相关成本计算及相关费用信息, 更多机构的财会部门缺乏相关分析评估方面的胜任能力, 无法及时将相关因素代表的系列数据转化为适当的价格调整的数据。

(4) 落实乏力问题。在医疗服务价格固定, 或者说较为长时段地定期调整的情况下, 相关服务的价格相对稳定, 而且一致性较高, 对于医务人员及财会人员而言比较容易把握。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发生作用的过程中, 医疗服务价格的变化频率较快, 容易提升医疗服务价格涉及工作的劳动量及劳动难度, 在既有团队组成及胜任能力大致不变的情况下, 即便是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能有效确保适当价位的动态形成, 也可能难以在实务层面落实。

(5) 理念困境问题。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同时也可能滋生出系列新的问题。比如医疗服务价格的确定基础之一是特定医疗服务的劳动或劳务价值, 而这种价值的确定本身没有不受质疑的公认或者公允答案, 动态调整不仅没有解决该价值的确定问题, 反而在动态中提升了遭遇到该问题的频率, 及解决该问题的难度。

三、推动构建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的注意事项

(1) 夯实基础工作。虽然, 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及构建相关机制, 是弥补医疗服务价格固化缺陷的方式;不过, 确定医疗服务价格的系列工作却是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及构建相关机制的基础。在思考构建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的同时, 应该先思考夯实基础性工作, 即如《改革通知》所规定“构建科学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及“理顺医疗服务价格”, 避免出现过多遗留问题。

(2) 优化财务管理。无论是在特定时段下确定特定医疗服务的价格, 还是完善践行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均需要财务管理方面的多维度支撑, 定价过程中的系列数据的确定本身就属于广义上的财务管理内容。在这种情况下, 卫生医疗机关及系列医疗机构, 应该着力推动提升财务管理水准, 应该集中力量推动财务管理走出以传统核算为主导的态势, 逐渐并不断扩大管理会计的运用范围及深度, 以为医疗服务价格的确定及动态调整提供最为充分的支撑。

(3) 强化管理转型。推动构建践行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应该注意推动政府角色的转变, 或者说强化推动具体管理的转型。对此, 即如《改革通知》所规定“逐步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同时, 政府应该注意从如下几个方面着力, 其一是确定关键原则, 比如兜住民生底线原则, 等等;其二是确定大概范围及限度, 比如设置最高限价, 等等;其三是确定程序并注意跟踪, 结合具体地方情况, 制定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的程序, 跟踪监督也以程序推进情况为重点。其四是储备各种配套事宜, 比如相关培训、大数据平台构建、舆论宣传, 等等。其五是协调, 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过程中和医疗改革的其他事项出现错位或相悖的情况下, 政府方面及时思考协调对策。最后是制定健全相关法制, 以为定价行为的规范推进保驾护航。

(4) 鼓励创新探索。目前, 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只是一个初步成型的理念, 在实务层面的基础非常薄弱。在此情况下, 具体推进需要更多的依靠实务层面的探索及创新。所以, 在思考构建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的过程中, 应该避免设置过多的框架束缚, 应该如《改革通知》所规定“鼓励探索创新”, 无论新老服务, 抑或定价方式、价格监管、评估推进等方面均应该强化创新推进, 甚至允许有一定范围内的试错准备。

(5) 借力信息技术。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涉及数据繁多, 考虑事项众多, 医疗服务类型及各地区情况差异很大, 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求, 提升了构建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对信息技术的依赖, 所以应该注意借力信息技术。在这方面, 《河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之“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中有相对系统的思路, 值得借鉴和效仿。

摘要:本文概述构建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的内涵及要求, 分析构建践行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的制约因素及相关问题, 思考推动构建践行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管理会计

参考文献

[1].李木元.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辩证法”.人民政协报, 2016-03-12 (006) .

机制调整论文 篇10

1 风险调整机制的定义

引入竞争机制能促进医疗保险市场高效运行, 进而实现可支付的、高质量的保健服务全民可及[1~3]。很多国家在实现UHC过程中建立了多个支付方的竞争性医疗保险制度。在自由竞争的保险市场内, 如果没有外部干预, 保险方可自由设定保险费, 低收入或高风险人群可能无力购买保险, 从而出现保险覆盖不足现象。

为了实现医疗保险的广覆盖, 很多国家在保险市场中引入管制, 如按社群评分征收保险费 ( community rating) ( 即不管参保人的健康状况如何, 同一区域的人群征收同样的保险费) , 开放参与 ( open enrollment) ( 保险方必须接受所有申请者) 。在开放参与的医疗保险市场, 按社群评分征收的保险费与参保人群的健康状况不相关, 对于健康状况较差或者较好的参保人, 保险方可能会面临较大的风险或者获得较高的收益, 因此保险方的风险选择非常严重[4]。为了消除保险方风险选择的动机, 很多国家建立风险调整制度, 使各医疗保险制度之间的风险趋于均等化。

风险调整是指根据参保人群的风险状况及预期花费, 为每位参保人员支付或者取走一定的风险调整费用来均等化不同保险方的风险。

风险调整基金的流动主要有两种模式 ( 见图1) : 一是参保人除向保险方缴纳保险费之外, 还直接向风险调整基金缴纳一定的保险费, 即一致性基金, 根据保险方覆盖参保人群的风险状况, 风险调整基金向保险方转移一定的资金, 进而调整保险方的风险 ( 见模式1) ; 二是参保人将保险费全部交给保险方, 根据保险方覆盖人群的风险状况, 保险方与风险调整基金之间存在资金的双向流动 ( 见模式2) 。

2 典型国家的主要做法与特点

竞争性保险市场可以是强制性的, 也可以是自愿性的。不同国家的医疗保险市场不同, 选用的风险均等化模式不同, 具体的风险调整机制也有很大的差异。

2. 1 强制性医疗保险国家的主要做法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以瑞士、荷兰、德国为代表的拥有竞争性强制医疗保险市场的国家, 在开放参与和社群评分的基础上, 引入风险调整机制对抗保险方的风险选择, 保证居民有能力购买医疗保险, 并鼓励基于成本和质量的竞争[5,6]。

2. 1. 1 瑞士

瑞士的医疗保险分为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 前者覆盖基本卫生服务, 服务包全国统一[7]。1996 年起, 瑞士所有居民必须购买基本医疗保险, 以个人为单位参保。瑞士大多数人会同时购买补充医疗保险, 而且多从提供基本医疗保险的同一个保险公司购买。基本医疗保险费由政府管制, 禁止根据健康状况与收入水平征收保险费。保险费采用社群评分方式征收, 即不管风险状况如何, 在特定区域内, 特定保险方覆盖的特定年龄组 ( 0 ~ 18 岁、19 ~ 25 岁、25 岁以上) 人群的保费是一样的。但不同保险方和不同州之间保费差异巨大, 同一保险方的同一个保险方案在不同州的价格也可以不同。瑞士政府要求保险公司必须接受所有的申请者 ( 申请人每两年可以重新选择保险方) , 不得追逐利润; 而补充医疗保险运营自由度很高, 保险公司可以提供不同的保险产品并自由设定保险费, 可以追逐利润。

由于保险公司可同时提供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 如果居民选择的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不属于一个保险公司, 他们参加补充医保的保费可能暴涨[8]。因此, 瑞士风险选择的机会比欧洲其他国家更加宽泛, [9]“撇奶油” ( 避免高风险参保人, 以低风险人群为目标) 问题更加严重, 老人和年轻人、健康状况较好和较差的人之间的一致性遭到破坏[10]。基于医疗保险一致性的原则, 瑞士引入回顾性风险调整制度。

瑞士风险调整制度采用模式2, 结构比较简单。因为各州的保险费差异巨大, 且州政府对当地的卫生保健负有责任, 瑞士每个州都建立了风险调整基金, 单独进行风险调整。瑞士的风险调整是回顾性的, 因此风险调整成为不完全的费用调整。首先参保人根据年龄和性别被分到不同的组, 年龄分成15 组, 每个州有30 组; 然后某保险公司特定风险等级 ( 年龄和性别) 参保人的平均实际报销费用与州内该风险等级内所有参保人的平均实际报销费用比较, 若前者高于后者, 保险公司获得差额, 反之亦然。2003 年的数据显示, 基金在不同保险方案间的流动非常不成比例。资金流向均等化基金的有62 个保险方案, 而从均等化基金获得资金转移的有56 个保险方案; 71% 的风险均等化基金来自5 个保险方, 而超过80% 的基金流向另外5 个保险方。这说明不同保险方之间的风险状况存在很大差异[11]。

瑞士的风险调整机制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 仅仅用年龄和性别来调整风险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年龄和性别仅仅能够解释参保人群变异的4%, “撇奶油”仍然有很大的空间。1993 年引入风险调整机制以来, 计算公式进行过多次调整, 如年龄分组更加细致, 但是并没有增加更多的影响因素。其次, 风险调整是回顾性的, 基于保险方对参保人的实际报销, 这种费用返还性质有可能打击保险方通过改进效率控制费用的动机, 进而导致管理效率下降[9]。目前, 瑞士刚刚增加了入院前状况作为风险调整因素, 而且将来可能增加患者的医疗状况 ( medical conditions) [12]。

2. 1. 2 荷兰

2006 年荷兰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后, 引入强制性私立医疗保险, 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竞争性保险市场。荷兰约有40 个保险方提供基本医疗保险。但荷兰医疗保险市场的集中程度很高, 最大的5 个保险公司覆盖了82% 的参保人。尽管政策允许保险方自由选择提供方签约 ( 每年可以重新选择一次) , 但荷兰的保险公司通常覆盖所有地区的全部提供方。政府对医疗保险进行管制, 实行开放性参与, 私立保险方在法律上有义务接受所有申请者, 实现全民覆盖。政府对低收入人群提供保险费补贴, 未参保人口比例低于1. 5% 。保险方之间的竞争促使保险费相对一致, 但高起付线的保险方案费用较低。保险费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保险方设定的名义保费 ( nominal fee) , 参保人直接缴纳给保险方, 这部分费用实行社群评分方式征收; 另一部分是所有个体必须向税收征缴方缴纳的收入相关的保费, 税收征缴方将这些保险费转移到风险调整基金[13]。另外, 政府承担18 岁以下儿童的收入相关保险费, 这部分资金也进入到风险调整基金。荷兰的风险调整系统将风险调整基金在保险方之间进行分配。荷兰风险调整制度的基金流动采用模式1, 保险方根据参保人群的健康状况从调整基金得到补贴来补偿覆盖高风险人群导致的高费用支出, 这种机制从理论上讲可以减少风险选择。

荷兰采取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风险调整机制。前瞻性风险调整机制将通过税收征缴的保险费在根据风险因素进行调整后, 按人头转移给保险方。荷兰自建立风险调整机制以来, 风险调整因素不断增加。1991 年风险调整仅基于历史费用支付情况。随后逐渐将年龄、性别、城市化和收入纳入到风险调整机制, 历史费用指标被废除。在2002 年和2004 年对风险调整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 分别引入了药品费用组 ( pharmaceutical cost groups, PCGs) 和诊断费用组 ( diagnostic cost groups , DCGs) 。2008 年荷兰又引入了社会经济状况指标作为风险调整因素。

引入药品费用组的目的是将慢性病患者区分开来, 基本思想是处方药可作为患有某种慢性病的指标。2006 年规定了17种慢性病, 不同慢性病的前瞻性支付金额不同。引入这个指标后也产生一些问题, 卫生服务提供方和保险方可能会改变他们的处方行为进而得到更多的支付; 而且提供方和保险方有动机将纳入药品费用组的处方或者将病人归类至更高的费用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荷兰改为通过处方的日剂量而不是药品品种数将患者分到不同的费用组。

引入诊断费用组是为了解决部分患者的高住院费用问题, 基本思想是以前住院较多的患者在以后几年内的治疗费用也将高于平均值, 尽管差距会逐渐减小。诊断费用组基于ICD-9编码, 每个诊断费用组是一些预期费用相似的诊断组的集合。共有13 个诊断费用组, 风险调整支付各不相同。提供方和保险方有增加不必要的住院或者将门诊病人转为住院, 以此来获取更多风险调整金的动机。

除了前瞻性支付, 荷兰还采取了回顾性的风险调整机制。前瞻性风险调整系统并没有充分调整不同保险方案之间的风险, 因此风险选择仍然存在。为解决这个问题, 荷兰于1991 ~2005 年引入了不同的回顾性风险调整机制。第一, 各保险方要将一定比例的参保人实际的费用支出与前瞻性按人头支付的费用差额放到一个基金池中。所有的保险方共享这个基金池的资金。第二, 所有超过某标准的费用按一定比例转移到一个基金池中, 然后基金池在保险方之间平均分担。第三, 基于损失或者获利的一定比例, 保险方可以从回顾性补偿基金获取或向其支付一部分基金。如高费用支出患者的年总费用超出一定的标准, 由各保险方共同承担 ( 风险调整基金池) , 基金池支付90% , 患者所在保险公司承担10% 。这种回顾性风险调整, 尽管降低了保险方的风险, 但也同时降低了保险方改进运营效率的动机; 因此荷兰正试图进一步改进前瞻性的风险调整系统并减少回顾性风险调整。[14]

2. 1. 3 德国

德国有很多不同的疾病基金, 包括地方疾病基金 ( the local sickness funds ( AOK) ) 、公司疾病基金 ( the company health insurance funds ( BKK) ) 、同业公会疾病基金 ( the guild health insurance funds ( IKK) ) 和替代疾病基金 ( the substitute sickness funds ( EAN) , 直到2009 年不同基金的保险费率仍有一定的差异。尽管德国有可供选择的补充保险方案但是远不能替代基本保险方案 ( 所有疾病基金的基本服务包都是一样的) , 因此医疗保险市场的竞争受到了法律的限制。在限制性竞争环境内, 保险方竞争的目的主要是获得尽可能多的风险调整基金和支付尽可能少的费用。

1993 年德国引入前瞻性的风险调整机制, 一方面可以均等化由于参保人缴纳的保费不同而导致的保险方收入不同; 另一方面将年龄、性别、失去工作能力领取养老金的状况 ( 德国社会保障福利为那些因为失能而在可预见的将来不能继续工作的雇员提供的养老金) 作为风险因素调整由于覆盖人群的发病风险不同而导致的费用支出不同[15]。但这个风险调整制度实施几年后, 缺点逐渐显露[16]: 一是转变保险方的均是健康而且收入水平较高的参保人员[17]; 二是风险调整制度并没有完全补偿各个保险基金的风险[15,18,6]; 三是慢性病保健的基金不足。因此, 2001 年德国议会实施了风险调整改革法案, 授权建立高费用风险池, 采用回顾性的风险调整机制, 专门防止高额费用风险。另外, 为解决慢性病保健基金不足问题, 将慢性病作为风险调整的一个因素, 并执行针对7 种慢病的疾病管理项目 ( disease Management programs, DMPs) [19]。所有的保险基金必须参与风险调整, 2007 年共有215 个医疗保险基金参与到风险调整过程。这些风险调整因素都是利益相关者不能随意操纵的。风险调整机制对于消除不同疾病基金间保险费率的差异发挥了重要作用, 保险费率差异从1996 年的4% 下降到2006年的低于1% , 同时风险调整基金从105 亿欧元增长到了170亿欧元[9]。

2009 年德国社会医疗保险进行改革, 建立中央健康基金 ( central health fund ( CHF) ) , 保险费率全国统一 ( 雇员工资15. 5% , 雇主承担7. 3% , 雇员承担8. 2% ) 。跟以往社会保险没有政府补贴不同, 中央财政从2009 年开始每年补贴40 亿欧元, 而且每年增长15 亿欧元, 直到2016 年达到140 亿欧元[20]。这部分补贴主要用于为被赡养人员 ( family dependant) 免费参保。各个疾病基金仍然负责收集保险费, 但是必须直接转移给中央健康基金。中央健康基金将保险费和政府补贴合在一起, 再分配给各个疾病基金[21]。

同时, 高费用风险池和慢病管理项目 ( DMP) 被终止。2009年建立了新的前瞻性风险调整机制, 采用模式2。根据覆盖人群的风险结构, 每个疾病基金可以从中央健康基金获得资金分配, 资金分配总额是预先确定的。由于各个疾病基金将保险费直接转移到中央健康基金, 因此风险调整不再考虑收入水平, 而只关注可能影响卫生费用的风险因素。最后, 风险调整因素基于80 种“严重”或者“费用高”的慢性疾病以及年龄、性别和失去工作能力领取养老金的状况。80 种疾病确诊后每年每人的费用应该超过所有参保人人头费用的1. 5 倍。80 种疾病由风险调整专家建议委员会 ( Advisory Board of Scientific Experts on Risk Adjustment) 提出, 然后由联邦保险办公室进行调整[22]。

因为中央健康基金的资金分配仅基于参保人员的风险状况, 因此这个资金分配很难与各疾病基金的支出相等。若各疾病基金支出高于中央健康基金的分配, 还要征收一定的保险费 ( 征收额外的保险费可能会导致参保人员转而参加其他保险) ;反之, 各个疾病基金会将一部分结余返还给各个参保人[23]。

2. 2 自愿医疗保险国家的主要做法

近几年拥有自愿医疗保险竞争市场的国家, 如南非、澳大利亚和爱尔兰, 也逐渐引入风险调整机制[24]。这些国家自愿医疗保险均是公共医疗保险的补充, 而且购买自愿医疗保险的人口比例较高。在自愿医疗保险市场中, 通过设计不同的保险产品来竞争是其主要特征。风险选择有多种形式, 在统一费率的前提下, 保险方可以设计不同的保险产品吸引风险状况较好的人群; 保险方还可以通过设定起付线来进行风险选择。为了控制风险选择, 这些国家也引入了风险调整机制。

2. 2. 1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以公共和私立模式相结合方式进行卫生系统的筹资和提供。1984 年以来, 澳大利亚通过强制性、税收为基础的国家医疗保险 ( Medicare) 实现了全民覆盖。居民也可以自愿购买私立医疗保险, 用于被Medicare覆盖和未覆盖的服务[25]。私立医疗保险历史上一直是澳大利亚医疗保险系统的核心部分。1953 年国家医疗保险法实施以前, 私立医疗保险市场几乎未被管制[26,27]。医疗保险法实施后, 引入了社群评分征收保险费和开放性参保。这些管制措施有利于确保不管风险状况如何居民均可获得支付得起的私立医疗保险, 但这给私立保险方带来风险。1953 年在私立保险市场引入管制措施以来, 澳大利亚政府实施了多种举措来保护保险方免于风险: 1953 ~ 1976 年期间实施了特别账户系统, 为已经患病的参保人建立特别保险账户, 年底时全部赤字由财政补贴, 保险方的结余不参与重新分配; 1976 ~ 2007 年期间实施再保险制度; 2007 年引入风险调整制度。

2007 年4 月1 日私立医疗保险法实施后, 风险调整机制开始实施[28]。澳大利亚的私立医疗保险管理委员会作为管制机构负责管理风险均等化信托基金, 确保私立医疗保险能公平运营。私立保险方每个季度需要向管理委员会反馈和报告他们在基金运行地区的支付情况和保险政策。澳大利亚的风险调整采用模式2, 参保人根据社群评分向选定的保险方缴纳保险费, 保险方向风险调整基金池缴纳一致性基金。

澳大利亚的风险调整是回顾性的, 基于年龄和补偿情况, 分别建立年龄调整基金池 ( The Age-Based Pool , ABP) 和高费用补偿调整基金池 ( The High Cost Claimants Pool, ( HCCP) 。[10]年龄调整基金池为基础基金池, 年龄被分为8 段, 55 岁以下为一段, 85 岁以上为一段, 期间每增加5 岁为一段。为每个年龄段规定一个权重。基金池对保险方的资金转移根据每个年龄段的花费情况乘以权重求得。高费用补偿基金池将补偿费用限额定为5 万美元, 超过此水平保险方获得资金转移[29]。

2. 2. 2 爱尔兰

爱尔兰所有居民均可以享有公共卫生系统提供的一定水平的服务, 同时居民可自愿购买私立医疗保险。爱尔兰政府将私立医疗保险作为公共卫生保健的补充, 更多的人购买私立医疗保险, 政府筹资和提供卫生服务的压力会相应变小[30]。1957年自愿医疗保险法案通过, 爱尔兰医疗保险市场上有多个保险方互相竞争, 保险方不能拒绝任何参保人, 并要至少覆盖规定的服务。保险方按社群评分征收保险费, 即对在同一风险群组 ( 根据年龄不同分为4 个风险群组) 内的个体征收同样的保险费, 这确保高风险个体也可获得支付得起的保险[31]。2009 年爱尔兰有51% 的人口购买了私立医疗保险[32]。

爱尔兰政府一直关注风险均等化制度, 以确保医疗保险的公平可及[9]。1994 年医疗保险法案的相关条文明确提出将风险均等化制度引入爱尔兰, 同时开放式参与、终身覆盖 ( lifetime cover) 以及最小受益包 ( minimum benefit) 等管制规定也于1995年出台。1998 年底当时面向所有居民的两大保险公司 ( Bupa Ireland和the Vhi) 具备了进行风险均等化资金转移的条件。但在实际的资金转移发生前, 爱尔兰政府出台的管制政策影响了风险均等化的进行, 资金转移没有发生, 直到2003 年6 月新的风险均等化制度建立起来。

爱尔兰的风险均等化制度采用模式2, 年龄和性别作为风险调整因素。参保人可以自愿购买保险, 向保险方缴纳保险费, 而为了保证一致性, 建立风险调整基金, 保险方和基金之间有资金的转移。保险方提供参保人员的相关风险特征及费用信息, 以这些信息为依据每6 个月进行一次支出估计。在对每个保险方的实际支出与根据覆盖人群风险特征估计的支出进行比较后, 根据估计的支出与实际支出的差异进行资金的转移。非常重要的是, 爱尔兰不同医疗保险覆盖的服务包不一样, 因此风险调整只能基于某规定的水平。爱尔兰的风险均等化制度是回顾性的, 即均等化基于历史的报销信息而不是未来的预计支出。回顾性风险调整最大的优点是实用, 而前瞻性风险调整需要覆盖人群的大量数据。根据爱尔兰的法律, 目前还不允许保险方获取跟计算保险费和实际补偿不相关的消费者信息。数据获取的有限性限制了前瞻性风险均等化可以利用的风险调整因素, 风险调整的有效性也就因此降低。经过风险调整, 覆盖风险状况较差人群的保险方从覆盖风险状况较好人群的保险方得到补偿[33]。

2. 3 各国风险调整机制比较

强制性和自愿医疗保险市场的风险调整机制各不相同。从风险调整因素看, 大多数国家包括了年龄、性别, 而其他风险因素则各不相同。无论从前瞻性还是从回顾性调整看, 回顾性风险调整更容易操作, 但也容易变成费用调整和打击保险方控费的动机; 而前瞻性调整需要获取参保人群的大量信息, 难度更大。从基金流动形式看, 除荷兰参保人同时向保险方和风险调整基金池缴纳保险费外, 其他4 个国家的参保人均仅向保险方缴纳保险费, 而风险调整基金在保险方和一致性基金池之间流动。见表1。

3 特点与启示

3. 1 建立风险调整机制是实现医疗保险基金平衡和一致性原则的重要手段

国际经验表明, 风险调整是保障医疗保险市场顺利运行的必要工具。在政府管制的医疗保险市场内, 由于不能拒绝所有申请人以及保险费不能与参保人的风险状况相匹配, 保险公司可以通过风险调整机制来平衡他们的风险, 这样一方面保证了基金的安全运行, 另一方面也为确保不同人群保险待遇的一致性奠定基础。

近年来, 我国已经形成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存的医疗保险制度。3 种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人群不同, 风险状况差异较大, 如新农合覆盖人群多是老年人、妇女和儿童, 健康状况较差, 基金风险较高。由于不同保险制度的筹资水平不同、覆盖人员的疾病风险也不同, 导致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运行差异较大, 不同保险制度覆盖人员的医保待遇差异甚大。在我国目前提高医保统筹层次较难的情况下, 建立风险调整机制也是可选的方案之一。因此我国可以借鉴国际经验, 建立不同地区、覆盖不同人群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资金转移机制, 以提高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风险抵抗能力, 同时逐步实现不同人群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一致性。

3. 2 风险调整机制不仅适用于强制性医疗保险市场, 也适用于自愿性医疗保险市场

从国际经验看, 风险调整机制不仅适用于德国、荷兰等强制医疗保险国家, 也适用于澳大利亚和爱尔兰等实行自愿购买私立医疗保险的国家。我国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属于强制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而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属于政府引导、自愿参保 ( 合) , 具有自愿参保的性质。国际经验表明, 无论是强制性医疗保险还是自愿性医疗保险市场, 风险调整机制均可以发挥其风险调节作用。

3. 3 建立风险调整机制, 有助于促进保险公司之间开展内涵竞争、为参保人群提供质量更好和效率更高的服务

建立风险调整机制, 可以公平合理地补偿保险方承担的风险; 减少保险方对参保人群的选择, 促使保险方之间建立基于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的良性竞争;[34,35]保证参保人群获得质量和效率更高的医疗服务。目前, 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基本覆盖城乡居民, 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重点正在从扩大覆盖面向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转变。为实现不同保险制度的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我国可以借鉴国际经验, 建立风险调整机制, 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医保效率的稳定提升。

3. 4 风险调整机制正由回顾性向前瞻性和与回顾性相结合转变

机制调整论文 篇11

【关键词】医院药品加成;补偿机制;调整;措施

医院作为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保障群众健康为目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公益性的机构,药品加成一直是医院创收的重要方式。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药品加成逐步被取消,并且通过补偿机制增加医院的收入。医疗服务收费、财政补贴以及药品收入作为医院补偿的重要方式,但随着医院市场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很多方面仍受政府的管制。在取消医院药品加成以前,医院药品收入占据着总收入的50%以上,并且普遍存在着药价虚高等不良新乡,给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带来了严重的损害。新医改方案的实施逐步取消医院药品加成,把医院改革的重点放到了补偿机制上,但面对着补偿机制出现的问题,使医院的运行举步艰难。

一、医院补偿机制面临的问题

1.财政投入不足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医改政策在对医院的财政投入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原来对医院的补偿采取的是全额、定额补偿,新的医改政策变为差额和定项目补偿。这些医改政策造成了医院经营的困难局面。政府虽然对医院实施了一定的补偿,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医院的经营问题,医院仍旧难以维持日常的大规模开销。由于政府的财政投入有较大的缺口,医院不得不使用利用药费来增加自身的收入的运营,从而使得医院将公益性和服务性目标放在次要的位置。因此政府财政投入中补偿机制的缺陷给医院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困境,

也导致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不断加重。医院药品加成取消后,医院的经营面临着艰难的处境。

2.医院医疗服务价格不合理

医院除了依靠药品价格增加收入外,还依靠医院的医疗服务费用来增加自身的盈利。当前由于医院药品加成取消后,医院不得不依靠自身的医疗服务费用来维持自身的经营,因此医院普遍存在着医疗服务费用不合理的现象。大多数医院药品加成取消后医院的开支有70%以上的来源于医疗服务费用,但医疗服务费用面临着上调的趋势,并且在这样的状态下,医院的义务人员的积极性普遍受挫。

3.医院负债率增加

由于政府的财政投入不足,医院为了改善医院的医疗卫生基础条件和服务水平,常常通过贷款的方式来改善,因此导致医院负债累累。再加上物价的上涨,医院的医务人员的工资也在不断的增长,使得医院缺少足够的资金维持劳动力的劳务费用。大多数的医院中都存在着负债率增加的现象,这对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困扰。如果医院的资金链出现突然的中断,将会影响医院的日常经营和生存发展。此许多医院的投资结构也存在很大的缺陷,为了增加自身的市场份额,往往通过院方的自筹和贷款等方式开盲目的购买一些高精端的设备,导致一些医院重技术,轻服务等,严重影响医院的公众形象和公益性目标。

二、药品取消后补偿机制的调整措施

1.加大财政拨款

医院药品加成取消政策实施后,政府主要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建立对医院的补偿机制,由原来的定额补偿改为定项补偿,实施定向的拨款政策。首先政府对补偿的对象要进行改革,医院机构补偿转变为任务为主,医院只有完成了自身的责任和医疗任务后才有资格接受补偿。补助的项目由综合项目转变为单一项目补助,由原来补助人员的经费改革成为补助务工人员的劳务费用。另一方面,实施医院的分类和分级别补助。根据我国医改的顺序,先从市级的医院逐渐转向县级医院,将补助进行分摊实施,从而遏制卫生资源高度集中的情况。对多发病或者常见病地区的医院和二级以下的医院实施定额补助。随着我国医改的不断深入,政府对乡镇卫生医院以及社区服务中心等基层的医疗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高度重视,并且给予了一定的财政补助。从医院内部来看,要对医院的医疗卫生服务费用以及日常的开支进行合理的审核,将医院的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减少成本的浪费。根据预算实施补助。

2.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我国医院的医疗服务价格都是低于医院的医疗成本的,在药品加成取消后,应担根据各方面的经济因素来重新调整医疗卫生服务的收费标准,将医疗卫生服务费用的标准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得医院的医务人员和服务人员能够提高自身工作的积极性,并且将医疗卫生服务成为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医疗卫生服务的价格应当进行医疗成本的核算,并且与市场的发展规律和人们的承受能力相一致,应该随着市场的变化具有相应的动态调整。医院医疗卫生服务收费标准要与当地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的收入相一致,在经济落后的地区适当的降低,在经济相对比较的发达的地区应当相对的提高。根据医院的等级不同确定不同等级的医疗卫生服务收费标准。总体来说,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要与技术和劳动价值相一致,并且根据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并且进行动态的监督和调整。

3.健全医疗保险服务体系

医疗改革后医保的付费方式逐渐转变,并且医保在监督和控制医疗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由于医疗保险缺乏,因此医院的直接补偿者为政府,这种的补偿方式一方面加重了政府的负担,导致政府的财政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医院的获利行为更加明显,并且缺少相应的监督和管理。因此为了缓和这样的矛盾,可以通过医疗保险的方式减轻人民群众就医的困难和经济负担。因此我国应当坚定不移的实施医疗保险制度,并且逐步完善医疗保险体系,提高筹资的标准和补偿的待遇,降低个人缴费的标准。

4.吸引社会投资

长期以来医院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来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运营,但这样加重了社会的负担,还导致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因此我国的补偿机制可以借鉴西方的的发达国家的模式,吸引社会投资,给医院适当的开放政策,逐步放宽管理权限,实现医院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并且在市场竞争中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政府要逐步建立激励机制,并且促进医院逐渐步入良性的发展道路。政府在放宽医院融资行为的同时还要对其行为进行合理的监督和监管,防止市场给医院经营带来的巨大冲击,对医院健康持续发展造成影响。医疗投资的回收周期比较长,且投资的金额比较大,回收比较稳定,医院能够在市场中吸取多方面的投资来维持自身的经营和发展。因此,政府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医疗卫生的改革中,并且通过医院管理公司等多种形式逐步实现医院的公益性和经营性的竞争机制,实现共同发展。医院要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积极参与到市场的竞争当中,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促进自身的良性发展。

三、结语

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为了保障医院的正常经营和运转,必须积极调整医院的补偿机制,探索多种补偿的途径,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放宽医院的经营发展,拓展医院的融资渠道,鼓励社会各届参与到医院的改革当中,形成多元化的补偿机制,从而实现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伟,白婕,曹晶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补偿水平分析——基于需求函数理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03):189-192.

[2]张晶,秦莉.关于取消药品加成收入后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调查与思考——以某省级公立中医院为例[J].财政监督,2015,(01):68-72.

机制调整论文 篇12

郑州市属高校共有四所, 分别是郑州师范学院、中州大学、郑州旅游职业学院、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各高校本、专科开设情况如表1所示。

从2006年到2013年, 郑州市三种产业生产总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结构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从图、表可以看出, 郑州市属高校开设专业数比较齐全, 涵盖的学科门类尚可, 办学层次较低, 郑州市产业结构不合理, 第三产业比重偏低, 产业结构急需转化升级。认真分析各个学校开设的专业, 虽然办学特色明显, 但是专业趋同和滞后现象比较突出。各高校开设的关于服务第三产业的学科专业, 特别是服务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匮乏, 与服务粮食生产核心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中原经济区建设三大战略不匹配。

二、专业设置缺乏科学性

1. 专业设置缺乏充分的科学论证

郑州市属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更多集中在理工、管理专业大类上, 专业趋同现象比较突出, 其深层次原因是高校院系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影响专业的设置。特别是在缺乏科学论证的情况下为追逐生源热点, 设置热门专业或不愿改造老专业, 而忽略就业市场的需求结构, 导致专业设置和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2. 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转化和升级脱节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 特别是新兴产业的诞生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因高校培养人才的周期相对长, 往往不能与新兴产业所需人才相同步, 造成新兴产业人才缺乏, 这就要求高校预测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求, 使专业设置适度超前。市属四所高校近几年新专业的设置和调整大多没有深入地做市场需求调查研究, 没有充分与郑州市产业结构地转化和升级相结合。

3. 高校自我定位模糊

郑州市属的四所高校类别都不相同, 但专业设置却都有追逐热门专业、打造“小而全”的明显趋势, 在这个过程中脱离了学校的办学定位, 忽视学校的自身办学条件和资源, 势必导致学校在人才培养上无特色或同类专业上学生能力不突出, 也影响了学校的发展和办学声誉。

4. 基础理论和人文教学较弱

基础理论研究和人文教学如哲学学科在郑州市属符合条件的高校中均未开设, 这不符合大学的核心价值观, 也与社会和国家的长久发展、文化传承不符。

三、构建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

1. 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高校应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由具体责任人负责专业设置与调整工作。按照“服务区域、错位竞争、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 在对区域产业结构、国家政策、区域优势、发展趋势、人才市场需求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基础上, 从专业发展规划、专业设置、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等方面全面指导各个院系学科专业的设置、调整和优化并最终审定新专业的开设, 老专业的改造等。专业设置和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除由高校相关专家组成外, 还应有相关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使专业设置和调整更科学合理。

2. 建立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数据信息库

高校要在学科与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 运用信息技术平台, 建立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数据信息库。数据信息收集包括:一是每年招生录取信息。考生报考志愿情况, 第一、二等志愿录取及调剂志愿情况。二是毕业生就业率统计, 包括专业对口就业、非专业对口就业统计。按照毕业生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科研助理等) 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程度高、一般、低和不相关对毕业生 (包括往届) 进行调查统计, 录入信息库。三是对产业结构及其转型升级的数据统计, 同时录入毕业生对所学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适用程度的调查信息。四是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信息。五是专业教学的基本情况。建立专业设置调整信息库, 为专业评价管理系统提供信息支撑, 同时能够从历年统计数据的变化分析各行业人才需求市场变动情况, 预测未来人才需求, 使高校专业调整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3. 创建专业评价管理体系

专业设置调整与否关键是取决于专业能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因而须对专业进行评价。笔者运用ASP.NET技术, 结合SQLServer数据库, 后台编程采用C#语言, 建立B/S结构的专业评价管理体系, 从五个维度对专业进行评价。

一是专业年度新生第一志愿报考率、录取率和报道率。第一志愿报考率= (学生报考该专业第一志愿人数÷招生计划人数) ×100%;第一志愿录取率= (第一志愿录取人数÷实际录取人数) ×100%;报到率= (实际报到人数÷录取人数) ×100%。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 根据专业名称, 形成对专业的最初认识, 在查阅资料, 征求周围“专家”意见的基础上, 决定报考该专业, 因此, 第一志愿报考率、录取率和报到率的高低一方面反映考生或社会对学校开设专业的认可度, 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社会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对专业设置的调整起着重要作用。

二是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毕业生就业率=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科研助理+应征义务兵+国家基层项目+地方基层项目+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升学+出国出境) ÷毕业生人总人数×100%;毕业生对口就业率= (所学专业与实际从事工作相关程度高或一般的毕业生人数) ÷毕业生人总人数×100%。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的高低, 实际上反映了该专业所对应行业就业形式的好坏, 一定时期内还反映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该行业中的受欢迎程度, 该指标既是专业设置和调整的重要依据, 同时也是学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检验的试金石。

三是专业与经济社会产业匹配度。对专业对口就业毕业生进行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 按照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分成“完全适用工作”“大部分适用工作”“小部分适用工作”“完全不适用工作”四个方面调查统计, 运用方差分析结果的显著性, 确定适用性的强弱, 从而判定专业与经济社会产业的匹配度, 适用性强, 匹配度高, 反之则匹配度低。

四是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组织专家对当地产业领域对人才需求进行充分调研, 了解当地产业领域人才需求状况, 把脉高校设置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满足地区产业的需求, 以及与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关联度情况, 对设置专业进行评价。

五是教学条件。由学校教务处组织相关人员, 按照人均图书数量、用房面积、实验条件、生师比例和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等对专业进行评价。

上一篇:创造和谐之美下一篇:演示实验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