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2024-08-20

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研究(共12篇)

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篇1

摘要: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美国和欧洲国家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立法管理与执行体系方面有较好的示范作用, 制定了与环保法规相对应的环境会计准则, 要求上市公司在财务会计和报告以及财务分析中考虑环境问题, 定量披露环境成本和负债。本文通过对美国、欧洲国家与我国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比较分析, 指出了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同时给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一) 美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美国是最早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西方国家之一, 绝大多数企业都会按照相关要求披露有关环境会计的信息, 其中尤以上市公司做得最好。上市公司主要从环境政策、环境成本和环境负债三个方面披露环境会计信息。首先, 美国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公司的环境政策目标, 并且只要与环境负债和成本相关的特定会计政策都予以披露, 有的公司还披露政府就环境保护措施给予的鼓励。其次, 美国要求上市公司应披露公司的环境成本, 并将环境投资和环境费用分别进行列示, 对研究、再利用、环境健康管理等方面有一定的描述。同时要求上市公司应披露公司的环境负债, 对与环境有关的可能债务予以定量的披露, 如超级基金站点数及预计清理费;对越来越严格的未来法规所导致的潜在债务予以说明;对与环境有关的债券和金额等予以披露。

(二) 欧洲国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在欧洲, 环境信息披露的历史悠久, 但发展缓慢, 直到二十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企业环境报告才得以推广。EMAS和ISO14000代表了国际上环境管理和报告的较高水平。虽然编制和披露环境信息并没有共同接受的专业标准,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也没有统一的规范, 但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公司的环境政策及环境管理系统, 导致公司重大环境影响的所有重大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并对其做出解释, 环境目标及其与公司重大环境问题的关系, 有关公司环境业绩的连续多年的主要数据及在重大环境影响方面的法规遵循情况等。

(三) 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会计要素信息和环境绩效信息。环境会计要素信息主要反映企业能够用货币量化、在财务报表内作为正式项目反映的与环境因素有关的会计信息, 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资本、环境成本费用、环境收益、环境利润与环保基金。环境绩效信息也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根据我国有关环境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我国各环保机关对企业的各种要求, 特别是多年来环境统计报表的要求, 反映企业环境绩效信息的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企业环境法规执行情况、企业环境质量情况和环境治理、污染利用情况。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制度

(一) 美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美国的环保法律法规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 另一类是补偿性法律法规, 涉及补偿责任在公司财务报表中的处理问题。结合补偿性法规,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所属会计标准执行委员会均制定了相关准则, 用以帮助企业确认和揭示超级基金潜在成本, 更好地完成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环境信息记录及披露方面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规则, 并要求在报表中对业务概况和环境问题予以更多揭示。美国上市公司遵守的环境法规包括《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资源保护与回收法》、《综合环境反应、补偿和债务法》、《关于地下储藏箱的规定》、《超级基金增补与再授权法》等。由此可见, 美国的环境会计制度比较具体、操作性强。

(二) 欧洲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在欧洲, 最早在法律中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做出具体规定的国家是挪威。该国1989年经过修订的《公司法》中要求公司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有关污染物排放水平及根据公司环境清理目标制订和实际采取的行动信息, 同时还要求公司报告内部工作环境。法国政府规定员工在300人以上的企业都要提供包括环境信息在内的社会资产负债表。丹麦1995年6月通过的《绿色报告法》要求公司向政府全面提供有关企业环境业绩的信息。1993年欧盟颁布并实施“环境管理和审计计划”, 鼓励企业评估、报告和改进它们的环境业绩, 2001年对该计划作了进一步的修订, 详细说明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英国在1989年公司法修正案中要求企业解释控制污染的措施、披露任何与污染相关的罚款或罚金。1990年的环境保护法案要求有污染的企业必须在报告中反映其在环境保护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并对外报告其环境绩效。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在1996年10月份提出一份讨论文件“财务报告中的环境问题”, 详细述及环境成本核算、环境负债核算、资产损害复原和信息披露等问题。

(三) 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 我国已颁布的关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环境保护法》、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 (环发[2003]156号) 、《环境影响评价法》、《关于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规定》等法律法规。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组织机构和形式

(一) 美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组织机构和形式。美国政府机构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高度重视, 例如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在环境会计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特别是其组织编写的《环境会计导论:作为一种企业管理工具》一书, 不但从概念上澄清了环境会计的三种含义, 而且在环境成本计算、成本分配、环境会计信息应用等方面为企业管理实务提供了技术指南。此外, 参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组织机构还有:美国联邦环保署、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美国上市公司对环境信息主要采取定量形式披露, 定性描述为辅。主要是强制性披露, 要求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其附注和有毒物质排放清单中进行披露。

(二) 欧洲国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组织机构和形式。欧洲各国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主要参与的组织机构有欧盟和英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CCA) 。目前, 欧洲国家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除了法律规定必须披露的部分外, 主要以自愿披露为主。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各有千秋, 有的围绕环境问题导致的财务影响进行披露, 有的针对环境绩效进行披露, 有的则二者同时披露。企业主要是采取一些描述性的做法, 量化的比例相对较小。大部分企业把环境信息包括在年度财务报告之中, 也有一些企业单独发布专门的环境报告, 而且环境报告的表达形式既有采用货币形式的, 也有采用非货币形式的, 或者两种形式兼用。

(三) 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组织机构和形式。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参与机构有环保部门和注册会计师协会。目前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对外披露方式有:包含在年度报告中;在内部工作会议记录中;单独报告;包含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包含在董事长的报告中。但大多数企业采取内部报告形式, 也就是说环境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企业内部信息而不是一种公共资源。这种披露方式比较注重披露表内的以历史成本原则计量的货币化信息, 而容易忽视那些目前无法或难以以历史成本计量并货币化的环境会计信息。对于那些只能在表外反映, 不能用货币化数据在表内反映的环境会计信息在传统会计报表中不能充分披露。目前, 会计准则或制度并未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作出明确的规定, 在缺少规范格式的情况下, 企业完全可以按照自身信息的特点和个人的偏好自行选择。

四、美欧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 我国企业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 应吸收借鉴国际上已有的成功经验, 采用多管齐下和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改进。

(一) 加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外部环境建设。

1.加强和优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部环境。一是会计人员和企业内部人员必须转变观念, 提高企业环境保护意识, 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业务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对环境信息的披露有正确的认识。二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应采取补充报告和独立报告相结合的模式。一方面, 可以价值量为基础的财务报告形式予以披露 (即补充报告模式) ;另一方面, 可以环境报告形式予以揭示 (即独立报告模式) 。

2.优化环境会计信息的外部环境。一是健全环境法律法规, 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确定不同污染程度行业的划分标准, 加大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强制力度, 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环境信息的地位和作用, 使环境会计披露有法可依。二是加强政府监督。财政、证券监管、环保主管部门应联合起来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详细程度和披露方式进行规范。三是严格环境报告的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和国家审计机关应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合理性、合法性、全面性以及真实性进行审查和鉴定, 促使企业加强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工作。

(二) 加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社会和政府监督。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 往往不会全面、如实地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而信息使用者希望通过环境会计信息的鉴证, 提高其可靠性。因此, 应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 包括行政管理、监督和专项环境审计。政府应大力宣传环保的重要性, 提高公众对环境污染危害的认识, 利用社会公众的力量制约企业环境行为。对于各种违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行为, 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以保证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 加强环境会计相关理论研究。从欧美国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 会计界的积极参与和不断努力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国会计界应汲取国际会计界的成功经验, 积极发挥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可以积极开展环境会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 对环境会计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力求解决诸如计量等基本理论问题, 以突破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的障碍。加强环境审计的研究, 推动环境审计实务的开展。

(四) 加强对企业环境会计人才的培养。企业会计人员虽然有丰富的财务知识经验, 但却不具备足够的环境科学知识, 影响了环境会计工作的开展。为了顺应环境保护发展的要求, 企业会计人员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自身的素质与技能:一是了解与环境及环境保护相关的基本专业知识。二是学习与环境相关的法规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准则, 准确作出与环境相关的账务处理。三是掌握与企业环境相关的内部控制及风险评估流程。四是企业应通过开设环境相关知识培训等方法, 为会计人员素质与技能的提高提供有效的途径。

(五) 实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奖惩制度。国外的一些会计职业管理机关设置了有关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奖励。如英国等国家为了鼓励企业更多地披露环境信息, 设置了“环境报告”奖。我国在减免税方面也制定了相关规定, 如《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规定, 企业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可在五年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中华人民共和国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行条例》规定, 城市建设中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转运站、综合的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和节能项目, 资源综合利用、商业供销物资中的废旧物资加工等项目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上述规定从减免税的角度鼓励企业防治污染, 但这些法规中还缺乏进行信息披露方面的明确规定。因此, 我国应完善相关规定, 鼓励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

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篇2

一、我国关于合并商誉的确认与处理

1.《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中的规定

财政部1995年2月颁布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中规定,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性资本投资项目的数额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母公司所持有的份额相抵销产生的差额,作为合并价差。合并时产生的商誉(或负商誉)就是母公司的长期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项目之一,因此也是合并价差中的一项内容。列入合并价差的合并商誉金额=购买子公司成本-子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母公司股权比率。

2.《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中的规定

合并价差实际上是长期投资的调整项目,应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长期投资”项目下单独列示。《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中对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期限作了明确规定:合同规定了投资期限的,按投资的期限摊销;没有规定投资期限的,投资成本超过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一般按不超过10年(含10年)的期限摊销;投资成本低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一般按不低于10年(含10年)的期限摊销。笔者认为,既然合并商誉作为合并价差的一部分,且合并价差又是长期投资的调整项目,则也应按这一规定进行摊销,即商誉一般按不超过10年的期限摊销,负商誉一般按不低于10年的期限摊销。

3.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中的规定

1996年财政部印发的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中“企业合并”规定“购买成本超过购买企业可辨认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中股权份额时,其超出数额应当确认为商誉”。对商誉的摊销也作了规定:“商誉一般应当在不超过10年的期限内采用直线法摊销,并记入各期费用。在“关于合并价差”的表述中也涉及到合并商誉问题,其表述为:合并价差的产生与企业控股合并另一企业出现的商誉具有相似的原因,有一种意见认为应当将该差额作为商誉来处理。按照这种意见,要么将合并价差转作商誉处理,或在母公司发生该投资时确认购受差额为商誉;要么在编制合并报表抵销分录时转作商誉列示。

值得注意的是:合并价差不能完全等同于合并商誉。合并商誉是指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或购买成本)高于该子公司净资产的差额,而不包括子公司净资产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合并价差对上述两部分差额则不作区分,它既包括投资成本与子公司净资产之间的差额,也包括子公司净资产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二、国外对合并商誉的处理

1.美国对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

美国把商誉也叫正商誉,列示于“无形资产”项目下。它将商誉单独确认为一项资产,并在预计的有效年限内予以摊销,最长的摊销期限为40年。美国对负商誉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记录购进资产时相应调低其公允价格。流动资产中的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等项目具有确定的数额,一般不应加以调整;长期股票和债券投资具有客观的市场价格,也无须作出调整。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等长期资产项目通常没有现成的市价,尤其是某些递延资产项目根本没有可售的市价,评估结果往往不够可靠,这时可按比例减少这类资产的价值,直到降至零。若处理后,仍不足以抵销负商誉,则记入“递延贷项——负商誉”账户。二是对购进资产仍按评估的公允价格计价,不作任何调整,支付价款低于净资产公允价格的数额,全部记入“递延贷项——负商誉”账户。相对而言,第一种作法较为合理。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等也采用了和美国相同的方法。

2.英国对合并商誉的

会计处理

英国把商誉也叫控制成本,1990年以前,英国公司法规定:合并商誉既可作为一项可摊销资产,也可直接冲减控股公司的股东权益。但由于这种方法对股东权益的压力太大,并且提高了未来会计年度的合并收益而被谴责为欺诈行为。所以在1990年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了《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即ED47),对合并商誉的处理作了严格的限定,即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只可将其作为可摊销资产,并且规定,除特殊情况合并商誉可按40年的最高年限予以摊销外,一般情况下摊销期不得超过20年,

在编制合并报表时以“合并商誉”项目列示。英国把负商誉称为合并资本公积,并记入“合并资本公积”账户,单独列示在所有者权益部分。这意味着合并时获得了利润,但它是不可分利润,因为这部分利润是未实现利润。标准会计实务公告第22号要求计算商誉和资本公积的,以公允价值和单独估价的企业净资产的价值之差作为依据。采用此方法的还有法国、德国、意大利、印度、马来西亚等。

3.《国际会计准则》对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

《国际会计准则第22号——企业合并》对购买时产生的商誉与负商誉的处理作了明确的规定。

商誉。交易发生时,购买成本超过购买企业在所购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中的股权份额的部分,应作为商誉并确认为一项资产。商誉应以成本减去累计摊销额和累计减值损失后的余额记录,并在其使用年限内采用直线摊销法系统地摊销,每期的摊销额应确认为费用。摊销期限一般假定为不超过20年。如果商誉的使用超过了20年,则企业应对超过20年的期间摊销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同时披露超限的理由。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至少应在每年末进行一次检查,如果商誉的预期有用年限与以前的估计有重大不同,或商誉产生经济利益的预期方式有重大变化,则摊销期限、摊销方法应予相应改变。

负商誉。在交易日,购买企业在购入的可辩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中的权益金额超过其购买成本的部分,应确认为负商誉。在购买企业的购买计划中明确而且能够可靠计量的、但不代表购买日可辨认负债的损失和费用的负商誉,应在未来损失和费用确认时在收益表中确认为收益。如果这些可辨认的未来损失和费用在预期期间不予确认,则负商誉应和那些与在购买日能够可靠计量的可辨认预期未来损失和费用不相关的负商誉一样按如下方式在收益表中确认为收益:未超过购入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的负商誉金额,应在购入的可辨认应折旧除以应摊销资产的剩余加权平均使用年限内,以系统的方法确认为收益;超过购入的可辨认非货币资产公允价值的负商誉金额应立即确认为收益。在资产负债表中,负商誉应在商誉所属类别中,作为报告企业资产的减项予以列报。

4.其他国家对商誉的处理

墨西哥、印度和除英国以外的欧盟国家对商

誉则采取灵活的处理模式,既可将合并商誉作为一项可摊销资产,在不超过最高法定年限内进行摊销,又可将其直接冲减控股公司的股东权益,其中瑞士还允许将合并商誉作为一项不可摊销的资产。

三、对几种处理方式的分析评价与建议

1.分析与评价

总之,中外对合并商誉的处理可归纳为三种方法:一是将其确认为一项永久形资产,以后不予摊销,除非有证据表明其价值发生了下跌;二是将其确认为一种可摊销资产,它比较符合会计原则中的稳健性原则和一致性原则,也符合国际惯例;三是将合并商誉作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冲减留存收益。美国对负商誉的处理办法是基于资产价值高估这一假设基础之上的,所以主观性较强。而英国的做法比较合理,因为企业合并过程中获得的超过其合并成本的资产与发行股票公司取得的超面值溢价类似,记入资本公积应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我国把合并价差单独列示的处理方法虽简便且避免了复杂的合并价差摊销问题,但不够准确:一是合并价差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放在“长期投资净额”项目下单独列示,报表使用者无从了解合并价差数额中,有多少属于商誉,多少属于其他来源,不能体现会计的明晰性原则和充分揭示原则;二是不符合国际惯例。合并价差中的资产升值或减值部分,不宜永久保留在账面上,而应随原资产摊销,以符合应计制概念和配比原则。

2.合理性建议

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篇3

关键词:中外合作;中外合作会计专业;课程考核方案

一、课程考核方案的制订原则

(一)体现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考核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是为了完成高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所以课程考核方案的制订首先要体现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育是进行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形式,就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来说,其核心目的是培养既掌握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又具有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专业相关知识,能够适应会计职业岗位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技能,并具有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和与之相应的方法技巧。因此,会计专业的课程考核要有利于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分析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能力的提高。

(二)体现课程教学目标

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并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优秀会计人才是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例如,高职会计专业中的核心专业课程财务会计,其教学目标是在基础会计学习的基础上,提高学生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践操作的能力。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财务会计课程的考核方案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又要注重运用会计核算方法解决会计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核。

(三)体现可操作性

考核方案的制订是针对具体的学生制订的,或者说考核方案的实施是对学生是否能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考核方式,所以考核方案的制订需要根据学生特点而定,这样才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中外合作会计专业的学生大多为专二的学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都比较弱。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对于中外合作会计专业的课程的考核方案中,除了具有普通会计专业考核方案中的理论集中考核(期末考核)和实际动手能力考核(生产性实训过程和结果考核)以外,还应该增加测验、提问、章节考评等强制性记忆考核方式。

二、中外方课程考核方案比较分析

下面以基础会计为例,对中方的考核方案和外方的考核方案进行对比分析。

(一)中方考核方案

1.期末考核(50%)

这部分主要是考核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采用闭卷形式,从试卷库中随机抽取一份试卷,由学院统一组织考试,成绩按50%计入期末总成绩。

2.平时考核(50%)

(1)平时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考核(10%)

这部分主要是考核平时的学习情况,可采用多种形式考核,如课堂讨论、课堂回答问题、作业完成的质量和数量、学习态度等,成绩按10%计入期末总成绩。

(2)生产性实训过程与结果考核(40%)

选取各个核算岗位的任务作为考核依据。以记账凭证、账簿、报表的书写规范程度,以原始凭证的归属正确性高低,以账务资料装订规范化程度为评分标准。各岗位的生产性实训,以该实训的工作任务为评分依据。成绩按40%计入期末总成绩。

(三)中外方考核方案对比分析

1.理论知识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分析

通过中外方考核方案的对比,可以看出中方考核方案中的理论知识考核比例为50%,主要体现在期末考核方式上,外方的理论知识考核比例也是50%,但是体现在Tests(测验)20%和Final Exam(期末考试)30%两种考核方式上。中方课程考核方案中对理论知识在期末考试中进行考核,不利于学生对于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并且外方在考核方案的具体实施中,每一章进行一次测验,这样有助于学生平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就能更好地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中方考核方案中实践能力的考核是40%,主要体现在生产性实训过程和结果考核上;外方实践能力的考核大约在30%~35%,主要体现在homework(课后作业)、class activities(课堂任务)、written assignments(写作)上,但在期末考试考核方式里,具有关键理论的应用,中方关于实践能力的考核比较单一,只有一种考核方式,但外方的考核方式比较多样,更重要的是外方的考核方式中对于实践能力的考核具有写作这一方式,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来说,写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实践能力,例如报表分析报告、存货盘点报告,都需要写作实践能力。

2.考核方案的可操作性对比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外方课程考核方案更具有可行性。如前所述,课程考核方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并实施,才具有可操作性。而中外合作专业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都比较弱,外方的课程考核方案中考核项目比较多样,并且难易结合。比如,理论考核的课堂发言,课后作业和关键概念和词汇的测试,实践能力考核的课堂任务、课后写作、关键理论的应用都是由易至难,可操作性非常强。

3.考核方案的体现形式的对比分析

考核方式的体现形式即为考核结束后所出具的成绩单。

(2)外方的成绩单

(3)体现形式分析

从中外方的成绩单上可以看出,中方的成绩单过于简单,只有平时和期末考核两项成绩,而成绩的得来方式并未在成绩单上体现;外方的成绩单非常详细,将考核项目详细记载在成绩单上,最终成绩的得来一目了然。另外,从中外方的成绩单分析上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方的考核仍然侧重期末考核,期末考核的成绩低,平时考核成绩较高,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将平时成绩作为期末考核成绩的调整;外方的考核注重平时考核,平时考核成绩较低,而期末考核成绩较高。

三、外方考核方案对中方的借鉴

(一)注重平时考核

考核是对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由于期末一张卷的考核方式过于片面,不能考核全部的知识,所以增加了平时考核的方式,学生平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加入到考核中来,这样的平时考核加期末考核的方式更具有公平性。中方的课程考核方案中也详细地列出了平时考核的项目,但是由于没有体现在成绩单中,就使得平时考核在实际操作中流于形式,没有认真地对学生进行平时考核,将平时考核成绩打得高一些,这样的最终考核就可以通过了。所以,中方的考核方案不在于制订上,而在于实施上,在实施中应注重平时考核,加强平时考核的管理。

(二)增加测验考核

测验不是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唯一方式,但是笔者认为,测验是检查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最好的方式,尤其是对于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考核。会计既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技术专业,同时也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术专业。

(三)降低期末考核比例

从中外方考核方案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中方考核方案中的期末考核比重比外方考核方案中的期末考核比重多,这是由于中方考核时,不注重平时考核的原因造成的。如果注重平时考核,并增加测验考核方式,那么完全可以降低期末考核的比例。因为期末考核只是对学生平时所学理论和实践的一个总结,如果平时考核比较注重,期末考核降低就具有可行性了。

参考文献:

[1]王丽娟.合作办学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本土化的教学时间:职业教育研究[J],2010(4).

[2]步光华.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黑龙江教育,2011(7).

[3]宋秀超,王宁斌.中外合作会计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初探[J].科技信息,2011(11).

[4]徐田强.中外合作办学视野下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探微[J].职教通讯,2011(8).

[5]林金辉,刘志平.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研究[D].1版.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篇4

(一) 关于投资性房地产定义的比较

在IAS 40中,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了赚取租金或为资本增值, 或两者兼而有之, 而由业主或融资租赁的承租人持有的房地产 (土地或建筑物, 或建筑物的一部分, 可两者兼而有之) 。

在我国会计准则中,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 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从定义上讲,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一致, 但不同点在于:1.国际准则中的投资性房地产包括土地, 即土地所有权;而在我国, 土地属于全民所有或集体所有, 因此准则规范的房地产不包括土地所有权, 而单指土地使用权。2.国际会计准则允许承租人在融资租赁下持有的房地产权益符合条件时, 可以归入投资性房地产内核算;我国则没有将其纳入投资性房地产的规范范围。

(二) 关于投资性房地产确认的比较

在IAS 40中指出, 只有在满足以下两项条件的情况下, 才能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1.与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的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在我国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 满足投资性房地产确认的条件也是这两个, 与国际准则完全一样, 不存在差异。

(三) 对中外会计准则关于投资性房地产计量的比较

1. 对投资性房地产初始计量方面的比较。

对于外购房地产, 两者都是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其购置成本包括买价和任何可直接归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支出。但在自建投资性房地产上, IAS 40规定在完工前按照“不动产、厂场和设备”处理, 在完工日, 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而我国准则中, 完工前应作为在建工程处理, 完工后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因此, 中外完工前的处理方式不同。

2. 对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方面的比较。

在成本模式下, 两者均按成本减去累计折旧和任何累计减值损失, 计量其全部投资性房地产, 不存在差异。在公允价值模式下: (1) 在选择公允价值模式的条件上存在差异。IAS 40中规定, 企业可以持续可靠地确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时, 选择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在我国准则中, 当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 或者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 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时, 可选择公允价值计量。因此在选择条件上, IAS 40的规定覆盖面较广, 我国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对公允价值模式选择的规定相对较严格。 (2) 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存在差异。IAS 40中指出, 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当事人之间自愿进行房地产交换的价格。它是销售者能够合理取得的最好的价格, 是购买者能够取得的最有利的价格, 能够反映资产负债表日的市场状况。而我国会计准则没做出明确说明, 根据选择条件判断, 公允价值应为通过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 而对投资性房地产做出合理的估计。 (3) 两种模式之间是否可以转换的规定存在差异。国际会计准则不主张从公允价值模式变更为成本模式核算投资性房地产。我国是明确禁止公允价值模式变更为成本模式。

(四) 关于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比较

1. 对转换条件的比较。

关于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条件, IAS 40和我国准则的规定基本相同, 均为四个条件: (1) 开始自用, 相应地由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成自用房地产; (2) 为销售而开始开发, 相应地由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成存货; (3) 结束自用, 相应地由自用房地产转换成投资性房地产; (4) 与另一方开始一项经营租赁, 相应地由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2. 在成本模式下转换时的入账价值比较。

对投资性房地产在转换时的入账价值确定, IAS 40和我国准则的规定也基本相同, 应当将房地产转换前的账面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

3. 在公允价值模式下转换时入账价值的比较。

在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入账价值, IAS 40和我国准则的规定均是按公允价值入账, 但当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存在差异时, 有不同的处理方法。IAS 40对其差额均在当期损益中确认;我国采用分别对待处理, 差额为正数, 计入到所有者权益中;差额为负数, 计入当期损益, 从而体现了谨慎性的要求。

(五) 关于投资性房地产处置的比较

在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方面, IAS 40比我国准则多一点说明:在确认销售或订立一项融资租赁合同所导致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时, 企业应依据IAS 18“收入”规定的确认商品销售收入的标准, 并参考其附录中的相关指南。通过订立项融资租赁合同或通过售后租回的方式进行的处置适用IAS 17“租赁”。

究其原因, 是由于我国融资租赁资产主要集中于机器设备, 对于房地产融资租赁非常少见, 所以本准则中对融资租赁资产用作投资性房地产没有进行规范。对于部分处置投资性房地产的情况, 在准则中也没作规范。

(六) 关于投资性房地产信息披露的比较

我国准则中, 对投资性房地产的披露做出了以下要求: (1) 投资性房地产的种类、金额和计量模式。 (2) 采用成本模式的, 投资性房地产的折旧或摊销, 以及减值准备的计提情况。 (3)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 公允价值的确定依据和方法, 以及公允价值变动对损益的影响。 (4) 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情况、理由, 以及对损益或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5) 当期处置的投资性房地产及其对损益的影响。

IAS 40对投资性房地产的信息披露规定则更加具体, 除了上述五点之外, 还要求披露: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依赖具备独立资格的评估师所作的评估, 如果不存在这种评估则应披露这一事实;在公允价值模式下, 投资性房地产发生的相关收益和费用、投资性房地产的变现能力、限制情况等;在成本模式下, 要求企业披露投资性房地产无法取得公允价值的原因等。

二、完善我国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的建议

(一) 进一步放宽对我国投资性房地产范围的界定

我国融资租赁业务主要为动产, 因此准则中没有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房地产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后转租的房地产纳入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 但在国际会计准则中投资性房地产则包括这两者。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 也许这两类房地产业务将在未来发展起来, 提前将其纳入到投资性房地产范围则是准则具有前瞻性的一个表现。另外, 国际会计准则中对相关方面也给出了判断的标准并且举出一些事例, 能对一些不常见或者模糊的投资性房地产给出准确的判定。虽然我国的现实情况比较复杂, 在准则中投资性房地产的界定有些简单, 但通过对国际准则的比较与借鉴, 笔者相信我国也能依据具体国情, 在修订会计准则时对这方面将会做出进一步的具体规定。

(二) 对后续计量模式的选择进行更细致的规定

与国际准则相比较, 我国准则未对公允价值做出明确的定义, 会影响后续计量中的公允价值模式的合理使用。由于我国的市场发育程度较低, 使得准则未能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具体的规定。但笔者认为, 为了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进行更准确的确定, 我们应该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更为具体的说明。比如, 选择公允价值模式的一个条件是: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 准则就应该规定何为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 从其交易规模或者交易量、交易频率、供需比例、需求人群等相关条件上对其做出界定。同样地, 准则也应该对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做出估计中涉及的相关信息及估计方法, 做出一些相对具体的规定。

(三) 强化对投资性房地产的信息披露

由于公允价值的获取存在较强的专业性, 并且涉及会计师等专业人员的判断, 监管部门不可能进行直接干预。因此, 监管部门应当从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的目的出发, 强化企业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下的信息披露, 如要求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企业不仅在年报中披露投资性房地产的相关情况, 而且以单独公告的方式披露比年报更加详细的信息, 包括投资性房地产的明细项目、地理位置、初始成本等, 有利于报表使用者获得充分必要的信息。同时, 让市场能够对企业披露的信息进行监督。

综上, 通过对我国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与IAS 40的比较分析可知, 我国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基本保持一致, 这充分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也必将更有利于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同样也有利于外国企业进入我国开展生产经营, 为我国经济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 提出了改进我国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一些建议, 期望有助于促进我国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务部.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应用指南——投资性房地产[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中外婚约制度比较研究 篇5

关键词:婚约婚约解除赠与物

婚约(promiseofmarriage)是指男女双方以结婚为目的而作出的事先约定,也叫婚姻的预约或叫订婚。婚约的形成始于何时无可考证,它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早期的婚约是具有很强的法律约束力的。公元前1700多年的《汉谟拉比王法典》中就有对婚约的规定,该法典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倘自由民取妻而未订契约,则此妇非其妻。”我国古代也曾将婚约问题规定在法律中,如《明律·户律》规定:“„„若许嫁女已报婚书,及有私约。而辄悔者,笞五十。虽无婚书,但曾受聘财者亦是。若再许他人,未成婚者杖七十,已成婚者杖八十。后定娶知情同罪,财礼入官。不知者不坐。追还财礼。女归前夫。前夫不愿者,倍追还礼给还。其女仍从后夫。男家悔者罪亦如之,不追财礼。”①从这里可以看出,婚约问题历史悠久,根深蒂固,直至今天其影响仍然很大。最高人民法院在制定关于适用婚姻法的司法解释

(二)之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时,群众意见最多、最集中又是最难统一的就是解除婚姻或者婚约的彩礼是否返还的问题。因此,要妥善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婚约纠纷,就必须从中外各国对婚约的法律规定上,并结合中国传统习俗文化来寻找其最佳方案。

一、婚约的成立和解除

资本主义时期,资产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信奉“契约自由”的原则。契约当事人有决定契约内容的自由,即当事人有权订立任何种类的契约和契约的任何条款,包括用协议的方式改变法律的规定,排除某种法定义务,而法律不能随意干预。②“契约自由”的原则被尊为资本主义民法三原则之一。在经历了文艺复兴、资产阶级文化启蒙和大革命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再也不以等级身份为基础,而是以个人的意志为基础,以契约来确定,这就是“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因此,婚约也被纳入了契约的范畴,并且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对婚约进行保护。如《秘鲁家庭法》第七十五条规定:婚约为“男女双方接受的婚姻诺言。”而美国、日本等国尽管未设立婚约制,但也以当事人双方订定为主要条件。③至于订婚的形式,各国规定不尽相同,有的国家规定须书面证明,如意大利、墨西哥、瑞士等国;有的国家须证人证明,如瑞典国;有的还规定须在教堂中于证人面前举行。但大多数国家对婚约的形式持不要式观点,“口头的要约和承诺、交换订婚戒指、举办订婚仪式或宴会、在报上刊登订婚启示等,均可成为婚约的成立形式。”④

婚约既被许多国家的法律所重视,那么,若解除婚约法律上也必定有相应的处理措施。一般地,解除婚约得有当事人的合意或者一方当事人的提出才能出现。解除婚约以后,双方当事人都不再受原婚约的约束,但必须对解除婚约所产生的财产上的损失和精神上的损害予以赔偿,并对婚约期间的赠与物予以返还。对精神损害赔偿,有的国家有规定,有的国家就没有规定。而规定有精神损害赔偿的,一般是因清白的女方在婚约期间与婚约男方发生同居或性行为,当男方无重大事由而解约,或女方因男方的过错提出解约时而产生的。一般要赔偿相当的金额。如联邦德国、瑞士、墨西哥、秘鲁等国的法律对此均有规定。对于订婚时的纪念品或赠与品,在解除婚约时,多数有婚约规定的国家都认为是不当得利,应予以返还。

外国法律普遍认为,婚约成立以后,在男女双方当事人之间就产生了一定的义务,但却必须自愿履行,婚约不具有强制性。如《德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九十七条规定:“不得基于婚约诉求结婚。”《墨西哥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不能对婚约中不遵守约定的行为规定任何处罚措施。”

我国台湾地区的法律亦认为,婚约是一种身份法上的契约,与一般财产法上的契约有本质的不同。其民法亲属编第九百七十五条规定:“婚约不得请求强迫履行。”但婚约既然是当事人双方自愿自主订立的,对双方仍有一定的约束力,应当信守。如一方无法定原因而任意违反婚约,法律规定他方如因此而遭到损失,得请求违约的一方赔偿其损失。这种损失,包括财产上的损失,也包括非财产上的损失,受害人均可请求赔偿相当的金额,但以受害人无过错为限。

在我国大陆,订立婚约不是结婚的必经程序,但并不等于禁止当事人订立婚约。婚姻法不规定婚约,说明婚约在我国没有法律上的拘束力。一方要求解除婚约,可径行通知对方,无须征得对方的同意,更无须经过调解或诉讼程序。不仅如此,就是对双方已经同居的,2003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的司法解释

(二)》中也作了规定,即除当事人请求解除的同居关系属于“有配偶与他人同居”的情形以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为无婚姻关系的男女双方的婚约关系甚至同居关系,并不属于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我国立法取这样的模式,旨在充分保障结婚自由原则,克服借婚约干涉婚姻现象的发生,且对早婚早恋现象也有积极的抑制作用。因此,如果当事人要求人民法院强制解除其恋爱关系或同居关系,甚或要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婚约,人民法院均不应受理。在此前提下,就更谈不上请求财产损害赔偿或精神损害赔偿了。

二、解除婚约后的赠与财产处理

我国法律虽然不承认婚约具有法律效力,但对因解除婚约包括恋爱关系终止所引起的财物纠纷,认为属于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可以由人民法院受理。但多年来我国并没有哪部法典对解除婚约的财产纠纷处理有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各地法院甚至同一地区不同的法院对此认识也不能统一。2003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在第十条中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或者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亦或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最高人民法院的这一司法解释,使得我国对婚约问题的处理有法可依,因此,其具有较为重要的实践意义。但是,我们仍然发现,该条适用的前提条件是当事人之间已经存在类似于婚姻的一种关系如同居关系,或已经存在婚姻关系的情况,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解除婚约纠纷。就此而言,其适用的范围是有限的,并不能包括婚约纠纷的全部情形,故有必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一)订立婚约的当事人一方死亡的财产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国家法律认为如果对赠与物有异议的,不得请求返还,无异议的,得请求返还,如《联邦德国民法典》第一千三百零一条就如此规定的;有的国家明确规定一律不得请求返还,如《瑞士民法典》第九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但日本采取的是除有特别规定外,推定有返还请求权。归纳这三种观点,可以看出这种情况下并没有明确规定返还的,即使规定返还的,也是在无异议的情况下方可。根据我国民法理论及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一方面,从所有权理论上说对赠与的物品,受赠人无义务返还;另一方面,鉴于婚约这种特殊的民事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我国道德规范的调整。因此,无论赠与人还是受赠人死亡后,另一方请求返还财物,都会在某种意义上削弱人们之间的情感,甚至是不道德的行为。故笔者主张,订立婚约的当事人一方死亡的,其赠与之财产以互不返还为原则,以具有特殊意义的赠与物的返还为例外。

(二)婚约双方当事人以外的人的赠与物的处理

世界各国都有这样的情况,男女双方缔结婚约以后,双方的亲戚、朋友都会为之庆贺,于是便出现了第三人赠与财物的问题。当婚约解除以后,这部分财物如何处理,瑞士、联邦德国法律认为,婚约人之父母为期待未婚配偶结婚所为之赠与,应准用返还,而第三人为未婚配偶婚前所赠与之结婚礼物,不适用请求返还权,但可按一般不当得利之规定处理。美国判例允许第三人于婚姻不成立时请求返还所赠与的礼物。⑤在我国,第三人赠与财物的情况也较为普遍,社会上所谓的“彩礼”、“聘礼”、“见面礼”等术语多属于第三人的赠与物。司法实践中,这部分财物往往被行使请求返还权的一方当事人计算在所返还的标的数额之内,其是否应当返还,值得研究。笔者认为,订立婚约的男女之间互赠财物与第三人赠与的财物性质应有不同,具体存在以下两种情形:(1)缔约双方互赠财物的行为一般是出自内心真实意思的表示,是为了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从而达到自己与对方结婚目的的自愿赠与,属于民法上赠与行为,具有无偿性和实践性。⑥而第三人的赠与一般是迫于社会习惯的压力所为,尤其是缔约男女的父母更是如此,这当然不排除有些父母的索要钱财行为或有些父母认为金钱才具有婚姻成败之定力所作出的行为。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因为婚约而引起的民事行为,因此,习惯势力下的所谓赠与也好,索要来的也好,以金钱吸引对方的也好,原则上都应当返还。因为这可归为非真实意思表示,乃无效行为,故应当返还财产。(2)从民事法律行为理论上说,第三人所谓赠与并非是无条件的,他是在婚约当事人将来必须结婚的条件下才赠与的,应属于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一旦条件不成就,则原来民事行为就失却了效力,即原赠与行为不能生效。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第三人的所谓赠与物也应当返还。

(三)婚约当事人互赠财物的处理

大多数具有婚约制的国家都将婚约双方当事人在婚约期间或婚约之前互赠之财物作为不当得利,认为赠与方可以请求返还。笔者认为这是私有制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真正的婚姻自由,即使恋爱不成,友谊仍在,这种友谊应当高于物质。其实,这次最高人民法院对婚姻法所作的解释

(二)中就贯穿了这一思想,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男女双方结婚应当以爱情为基础,不主张也不支持结婚以给付彩礼为条件。”⑦因此婚约期间男女互赠的财物,若确系为增进感情的主动赠与,则不应当将其认定为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当然也就可以不适用上述司法解释婚

(二)第十条的规定,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婚约终止后,任何一方均无权要求返还赠与物。当然,例外的情况就是所赠与的财物价值较大,能明显判断出是违背赠与人的真实意思的所谓赠与,则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全部或部分返还。因为这已经完全属于彩礼的性质了,所以应当适用上述司法解释

(二)的规定。这里,是否是违背赠与人真实意思以及财物价值多大为“较大”,则可根据婚约双方当事人的经济情况尤其是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来分析判断。如因赠与而影响生活水平的明显下降甚至造成生活困难的,则可认定为例外情况。至于借订立婚约而进行买卖婚姻的、以恋爱为名行诈骗之实的,一旦提起诉讼,则人民法院应酌情分别收缴其财物,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四)关于赠与时间的确认

从法律上确认赠与的时间非常重要,其直接关系到财物所有权的取得时效。另外,如果将赠与时间看成婚约期间赠与一切财物的时间,或者看成是缔约婚约时的赠与,亦或看成是连同缔约前的赠与,则在处理上就有一个被返还的标的物的数额确认问题。对此,世界上许多国家规定不一。如瑞士法认为以订婚时的交换物为限,订婚前的期待订婚的赠与和订婚后以结婚为目的的赠与均包括在内;联邦德国法律则认为,订婚时的赠与与婚约存续中的赠与应包括在内,而订婚前的赠与不适用请求返还之规定;美国的判例则认为,订婚前和订婚时的赠与礼物可以请求返还,而婚约后的赠与难以确认。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并对照法律,笔者认为,我国应当将婚约财物纠纷中之财物限定在婚约期间。因为,一方面,处理的是婚约引起的财物纠纷,本身就意味着是在婚约这一前提下产生的以财物为处理对象的纠纷;⑧另一方面,从严格意义上说,婚约前赠与的财物即使发生纠纷,也与婚约引起的财物纠纷不属于同一客体,无论其价值多大都不适用婚约制度中的返还。而且这种情况在实践中也很难认定。再就是只有在婚约期间的赠与行为才可能是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适用返还。所以,赠与时间的确认以从订立婚约时起到一方提出或双方解除婚约时止,这段时间内赠与的财物才在婚约引起的财物争议范围内。

注解:

①引自《婚姻立法资料选编》,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第103页。

②孙鹏:《合同法热点问题研究》,群众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13页。

③李志敏:《比较家庭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2页。

④林嘉:《外国民商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第150页。

⑤同上③,第65页。

⑥我国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条对赠与合同的实践性或诺成性,采取了两分法的方法加以规定:

1、将一般赠与原则上规定为实践性合同,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无条件撤销赠与,受赠人不得请求交付赠与财产。

2、将具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以及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规定为诺成性合同,即使是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赠与人也不得撤销赠与,如果赠与人不交付财产,受赠人可以要求交付。见张新宝龚赛红主编《买卖合同赠与合同》,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10页。

⑦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婚姻法司法解释及相关法律规范》(修订本),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第40页。

中外文化产业比较研究 篇6

关键词:中外文化;产业;比较研究

一、国外文化产业现状—文化政策与体制状况

由于文化产业仍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在哪些领域属于公益事业,应该在政府的支持下,哪些应该是按市场竞争机制来运作,各国的评价标准是不一样的。对于文化产业的文化产品,现在来看社会活动和社会服务还是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的机制来运行的。此外,技术进步也会影响文化产业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比如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视频和音频技术影响着艺术创作的过程和产品的性质。

(一)德国

德国政府定义文化产业包括:文学、图书出版、图书馆、艺术和新媒体艺术,建筑,博物馆,收藏和展览,音乐,戏剧,电影和节日等等。政府资助的传统文化,单单在戏剧方面,德国就约有160公共剧场和190私人剧院。这些资助资金基本是由地方州和当地剧院来承担,地方政府为剧院和乐队的支出的费用占公共支出约为63%。德国的剧院和乐团每年都能够得到公共资金的资助,金额大概达到43亿马克,相当于0.2%的联邦,州,市的支出。

电影是一个充满竞争性的文化产业。德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其中有德国媒体公司与国际电影集团的投资,德国政府正在加强德国电影在欧洲和国际间的合作,并且把电影文化产业作为其文化和经济政策的一部分,通过各种政策支持电影文化事业的发展,例如,在1968年,根据德国联邦电影促进法(FFG)创建促进机构—电影促进署,不仅帮助电影制作也支持电影院,这些资助资金大部分来源于电影院,公共和私人资金以及所有电视和视频行业的资助。出版行业也属于文化产业,同样地充满了竞争力。德国的联邦和各州出版报纸发表约370种,期刊约10 000。市场竞争促使报纸文化产业化集中度增加,独立的报纸的数量从50年代开始下降。竞争就导致建立一个大型出版集团。新闻权则是由各州的新闻法律来管辖,并且有来自“德国新闻委员会”这些组织和出版商和记者等组成的自我监督机构的监管。

(二)瑞典

瑞典设有教育和文化部,其主要任务是帮助青年和儿童更好地参与文化活动,支持戏剧、舞蹈和音乐,最主要的还是支撑博物馆,音乐戏剧和交响乐团,瑞士还注意创建一个文化环境同时,发展文化旅游,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和业余文化组织,等等。政府支持的文化消费支出占文化的总消费的四分之一,四分之三的文化消费是由居民自己承担,如广播、电视、书籍、音频、视频、磁带、报纸和杂志,等等,也就是说,这些是属于根据市场机制来运行的文化产业。教育文化部资助支出超过70%的资金用在戏剧、音乐、舞蹈、历史遗迹、展览、文学和图书馆等。

二、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一)文化产业行业定位

文化产业应该是属于服务行业的。

世界经济的发展说明,伴随着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应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不断的调整。

后工业社会化的工业化社会,在欧盟被称为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但是其他发达国家则用了其他名称,而服务行业扮演的比例将越来越高。而中国目前的服务行业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的33%,就业仅占就业总人数的27%。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人们在基本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的同时对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目前,中国的文化产业仍相对较低,在国民经济的比例中还是很低的,因此,我国文化产业是一个具有增长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的行业。

(二)文化产业的合理位置

文化建设包括两个部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他们都应体现先进文化的方向,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一切优秀文化传统,进行创新建设。但作为服务业的一部分,文化产业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在突出中国风格的基础上增加竞争力。加入WTO后,我国在服务贸易协定中对音频、视频、旅游等文化产业做出了承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在音乐,戏剧,影视文学艺术等创作领域,通过适当的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打造出具有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文化产业。5000年的我国悠久历史和文化沉淀为我国创造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国际影响力扩大,精准定位市场的切入点,在良好的商业运作基础上,我国的文化产业有可能成为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文化产业的政策分类

一般国际上把文化产业分为两类:一是娱乐性质的流行文化,这种文化有很强的公共需求,这种文化产业的生产组织,大多是商业性质的,盈利目的很强烈对其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不作要求。另一种是非营利性的文化产业,它包括古典音乐,严肃戏剧、诗歌、古典与现代艺术,舞蹈,多是一些比较“优雅”的门类,这种文化产品更多强调其艺术价值和精神价值。

不同的文化产业我们应该采用不同的发展政策。历史证明:决定文化产业需求的是文化消费者的艺术趣味。“人们欣赏音乐、文学、戏剧和性能及其消费和愿意付出代价取决于人对知识和艺术的理解的程度”。这种对文化的趣味是要通过教育和经验获得的。因此,“高雅”艺术和公益文化也需要一定程度的政府的支持,这是发达国家对文化产业政策的基础。对公益性文化事业、“高雅”艺术、经营性文化产业,政府应区分对待,应采取不同的政策发展。

我国已成为WTO成员,文化管理政策也需要调整和相应的加强。一方面要给非营利的文化组织必要的金融支持;另一方面,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鼓励文化生产、传播、销售等单位,在规范的法治下参与竞争。国家应该制定长期计划和加强文化立法,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充分参与竞争。国家应该制定长期计划和产业政策。对文化产业,文化和管理体系,深化改革,加强文化立法。文化从业者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该方针的指引下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努力创造先进文化和艺术,建立与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相适应而又体现时代精神文化产业,参与世界文化产业的充分竞争。

参考文献:

[1]杨玉英.发展文化产业.繁荣社会主义和文化[J].中国出版,2001(2).

[2]国际统计信息中心课题组.国外关于文化产业的界定[J].中国统计,2004(1)

[3]董为民.国外文化产业现状、发展措施与经济[J].经济研究参考,2004(10).

中外会计准则比较及启示 篇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会计准则经历了若干次重大的改革,这种变革既具有时代的特点也遇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首先,会计准则的改革是循序渐进的,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逐渐形成并得以完善的。1993年7月1日实施“两则两制”,即全面实施了《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13个行业的《企业财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从根本上改革了我国财务会计制度的核算模式。“两则两制”实行了几年以后,主要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由于行业会计准则的会计标准不够统一,出现了会计信息的不可比,从1998年1月1日起实施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解决了“两则两制”存在的问题。随后我国于2000年1月1日起实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在会计制度体系、企业自主权、审慎性原则等多方面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创新;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得到不断深化,在会计要素方面对对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要素进行了重新界定,同时重新规范了会计报表体系。起初采用了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财务状况变动表,后来调整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现在实行了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分配表的基础上,增加了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等报表,并对报表的内容和格式进行了调整。其次,财务制度的改革具有整体性,既纳入了法律的轨道,又兼顾了其他方面的会计改革,形成了立体的会计改革态势。具体表现在:会计改革形成了自己的法规体系,它是由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三个层次组成的。会计法突出强调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的责任,进一步完善了会计记账规则,强化了会计监督制度;会计准则是由财政部根据会计法所作出的操作性规定,它由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两个部分组成。基本会计准则是对会计核算所作出的原则规定,具体会计准则是对会计核算所作出的具体规定。会计制度是由财政部或国务院有关部门会同财政部制定的具体核算办法。我国的会计改革在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改革的同时,也进行了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改革。以上是我国会计制度改革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但与此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财务会计制度的执法力度不到位、把握会计制度存在偏差等方面。

基于以上对我国会计准则发展进程的回顾以及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国际大环境,对中西方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显得意义尤为深远。

二、中西方财务会计差异比较研究

(一)关于基本会计原则

美国基本会计原则界限清楚,十分注重会计信息对决策的影响,具体体现如下:美国的基本会计原则集中体现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就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基础而言,该公告将原始成本(原始收入)、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和未来流量现值等六种现行会计计量中应用的方法均列入,并认为“现行实务的特征是几种计量属性同时并举,而不企图把现行实务说成是以单一属性为其基础”。在计量单位方面公告认为,“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各种项目中,将会继续用名义的货币单位计量。”在费用确认方面,该公告未直接确立“配比原则”,只规定“某一个体在提交或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其他构成日常的主要或核心继续产生未来经济利益或产生的利益将有所减少时,一般确认为费用和损失。”

在日本,《企业会计原则》作为编制损益计算书和借贷对照表共同的一般指针,规定了如下7条原则:一是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规定:“企业会计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必须提供真实的报告。”它是处于最高地位的原则;二是正规簿记原则,它要求必须采用能够满足纲罗性、秩序性、验证性这些必要条件的记账方法(即复式记账)来做成正确的会计账簿,同时要求必须根据这种正确的会计账簿做成账务报表;三是资本和利润区别原则,它要求必须通过明确区别作为本金的资本和作为果实的利润来进行适当的损益计算;四是明晰性原则,明晰性原则规定:“企业会计通过财务报表必须对有利害关系者明确表示必要的会计事实,务必不使其作出关于企业状况的错误判断。”它要求通过明晰地表示财务报表和其相关的重要事项,必须揭示适当而充分的信息;五是一致性原则,它要求在一个会计事实有几个会计处理原则或手续可选择应用的情况下,只要无正当的理由,一经采用的会计处理原则或手续每期必须继续应用;六是稳健主义原则,稳健主义原则规定:“在有可能对企业的财务产生不利影响的场合,应有所备而进行适当健全的会计处理。”它要求,为防止不确实的将来所带来的风险必须根据适度而慎重的判断进行会计处理;七是单一性原则,它要求财务报表的形式虽多种多样,但其所包含的会计类值的内容应当单一。

我国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根据其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类:一是体现总体性要求的一般原则;二是体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一般原则;三是体现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要求的一般原则;四是体现会计修订性惯例要求的一般原则。

(二)关于会计要素的分类

在日本,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递延资产;同时,负债区分为流动负债和固定负债;资本区分为资本金和留存收益。资本金意味着法定资本的金额。并且,留存收益意味着净利资产额超过法定资本金额的部分,应区分记载为股东出资交易等所产生的资本公积(资本准备金),由法律强制规定从利润中积累的盈余公积(利润剩余金)、其他留存收益。

在我国,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在负债部分,将其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两类;在所有者权益部分,将其分为投入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国际会计准则指出,与资产负债表中财务状况的计量直接有关的要素是资产、负债和权益;与损益表中经营业绩的计量直接有关的要素是收益和费用。可见,由于利润可由收入减去费用得出,故未把利润单独作为一项要素。

(三)关于会计核算形式

西方国家财务会计经济业务编制的分录是采用全部按顺序登记“日记账”的方式,以后再将日记账中的会计分录再过入相应的总分类账。而我国是采用记账凭证方式,把会计分录先登在记账凭证上,再按记账凭证登记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明细账,汇总记账凭证后再登记总账。至于现金,西方国家是包括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我国单指库存现金。

三、完善我国会计准则的建议

中外会计要素比较 篇8

关键词:会计要素,国际会计准则,中国会计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一、会计要素的基本概念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核算对象的基本分类, 是会计报表结构的基本内容的依据;也是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依据, 是构成会计报表的最根本的要件。

世界上不同国家的财务报表看上去可能相似, 但仍存在分歧, 这是由于社会、经济和法律环境的不同造成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称为财务报告要素,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IASB) 和ASB称为财务报表要素, 我国则有会计要素称谓。

二、不同组织对会计要素划分的情况

(一) 美国FASB财务报告要素

FASB将会计核算对象要素划分成十大类:资产、负债、权益或净资产、业主投资、派给业主款、综合收益、营业收入、费用、溢余或利得、损失。前三项属于存量指标, 代表特定的资源及对资源的求偿权, 构成了资产负债表的主要内容, 后七项属于流量指标, 说明交易、事项及情况在一定期间内对企业的影响, 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是业主权益变动表中的主要内容, 费用、利得和损失是损益表的主要内容。

(二) 英国ASB财务报表的要素

英国ASB将财务报表的要素划分为七大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得、损失、业主投资和向业主分派。

(三)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B) 将财务报表的要素划分为五类:资产、负债、产权 (或权益) 、收益 (包括收入和利得) 、费用 (包括损失和费用) 。其中前三个要素与资产负债表中财务状况的计量直接相关, 后两个要素与收益表中经营业绩的计量直接相关。

(四) 我国的会计要素CAS

中国在《企业会计准则》中, 确立了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三、会计要素定义比较

(一) 资产

中国的“准则”中的资产定义, 资产是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将资产定义为, 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获得或控制的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国际会计准则将资产定义为, 资产是以往事项的结果, 由企业控制的, 渴望向企业流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二) 负债

中国的“准则”规定, 负债是指企业承担的现实义务, 预期导致经济利益流出, 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将负债定义为:特定实体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引起的引起的经济利益未来可能的牺牲, 表现为转移资产或提供劳务”;国际会计准则在框架中将负债定义为“负债是指由于以往事项而发生的企业的现有义务, 这种义务的结算将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

(三) 权益

中国称为“所有者权益”, 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有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美国认为, 权益是资产减去负债后享有的剩余权益;国际会计准则权益定义为, 企业的资产中扣除企业全部负债以后的剩余权益。

(四) 营业收入

收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中国“准则”中收入为广义概念, 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将收入定义为“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FASB使用了狭义概念的收入, 定义为:“收入是由于生产或制造商品、提供劳务以及其它构成企业当前主要或中心业务, 而带来的资产流入或改善以及清偿 (或两者兼而有之) :国际会计准则在框架中列示的收益要素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收入的概念, 其定义为“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增加, 其形式表现为由资产流入、资产增加或是负债减少而引起产权增加, 但不包括与产权所有者出资有关的类似事项。”

(五) 费用

中国“准则”规定,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导致经济利益总流出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FASB认为, 费用是某一个体在其持续的、主要或核心业务中, 因交付或生产了货品, 提供了劳务, 或进行了其他活动, 而付出的、或其它耗用的资产, 或因而承担的负债, 或两者兼而有之;国际会计准则将费用定义为。费用是指经济利益的减少, 其形式表现为有资产流出, 资产的递耗或是发生负债而引起业主产权减少, 但不包括与产权所有者分配有关的类似事项。”

(六) 利润

中国“准则”规定, 利润是指企业的经营成果, 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FASB称为“综合收益”, 是指, 从业主以为的交易以及其他事项或情况所产生的权益变动, 它包括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外, 一切权益上的变动”;国际会计准则没有将利润作为一项会计要素单独定义。利润是收益与费用的差额, 不把利润作为一个要素也不影响确认。

四、我国会计要素的争议和建议

(一) 当前存在的一些争议

1、是否应该设置利润这个要素。

国际会计准则中没有设置利润这个要素, 是因为利润是收益与费用配比的结果, 收益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实际上就是对利润的确认和计量, 无需专门的确认、计量利润。

2、是否应该设置利得和损失这两个要素。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将利得和损失确认为会计要素, 以区分他们与“收入”、“费用”的不同性质, 我国收入、费用中包含概念较大, 是个广义的收入和费用, 是否应该明确界定收入、利德、费用、损失。

3、是否应该建立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要素。

目前各国都没有将现金流量表作为会计要素。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都有它们相对应的会计要素, 现金流量表也应该有自己的会计要素。建立现金流量表会计要素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企业现金的来龙去脉和现金收支构成, 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创现能力、筹资能力和资金实力。是否应该建立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要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一下。

(二) 对会计要素的个人意见

1、应该设置利润会计报表要素。

设置利润会计报表要素的理由是:利润是利润表中一个重要项目, 加强报表使用者对利润的揭示和关注, 同时利润也是利润分配表中的一个基础, 企业股东非常关注利润分配, 设置“利润”这个要素可以为利润分配奠定基础。可以更好的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求,

2、在原有的利润表要素上增设“利得”和“损失”两个会计要素。

在原有的利润表三个要素的基础上增设“利得”和“损失”两个会计要素的理由是:现在企业的非正常经营活动越来越多, 反映了企业非正常经营活动产生的所有经济利益的流入与流出, 更符合世界会计发展的趋势;也解决了“利润+收入-费用”这个方程式所存在的“收入-费用”实质上不等于“利润”的问题, 将概念更加细化, 这样可以形成合理的“利润=收入-费用+利得-损失”的动态平衡等量关系, 可以更全面地反映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

3、对现金流量表设置相应的会计要素。

对现金流量表可增设“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现金净流量”等会计要素, 以公式“现金净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作为设置现金流量表的依据, 这样可以简单明了地表明了企业现金流动的过程和结果。

由上述分析本人认为, 我国应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基础上, 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 构建我国的会计要素体系,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国应将要素划分为11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利得、损失、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现金净流量。这样设置会计要素更符合我国的会计现状, 也有利用我国会计要素方面的国际趋同。

参考文献

[1]《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04》,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江祥耀, 《国际会计准则与财务报告准则研究与比较》 (第二版) , 立信会计出版社

[3]《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 人民出版社

中外所得税会计准则比较探讨 篇9

在西方对所得税会计理论的研究已经全面展开, 相比之下, 我国对所得税会计的研究开展的较晚。我们对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的所得税会计准则加以研究, 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理论和实务发展的道路, 也可以帮助我们改进和完善中国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实施我国的新会计准则, 当前有必要对一些重要的具体会计准则做比较研究。

2 中外所得税会计准则差异比较

2.1 范围比较

FAS109规定了当前应付所得税和未来纳税影响额的会计核算和报告标准。IAS12适用于财务报表中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包括对一个会计期内有关所得税支出或减免金额的确定以及这项金额在财务报表中的列示。CAS18规定:所得税包括企业以应纳税所得额为基础的各种境内和境外税额。

2.2 目的比较

FAS109中所得税会计处理的目标是确认本年应付或应退税款的金额;对已经在企业财务报表或纳税申报表中确认事项的未来纳税影响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和资产。IAS12的目的是规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我国制定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目的是为规范企业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列报。

在所得税会计目的方面, FAS109比较具体, 而IAS12和CAS18比较抽象。

2.3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FAS109、IAS12和CAS18均规定企业应使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2.4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

FAS109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采取的是先确认, 再判断可实现性。而IAS12和CAS18先判断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实现性, 从而决定是否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递延所得税负债和资产的计量

FAS109认为, 适用税率是指在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预期清偿或实现的期间, 基于已执行的税法适用于应税利润的所得税税率。IAS12规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 按预期实现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的期间的税率计算。CAS18规定:资产负债表日, 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量。

2.6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分类

FAS109、IAS12和CAS18规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分别作为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总之, IAS12、FAS109和CAS18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定大同小异, 其共同的特点是系统、全面、具体和规范, 体现了高质量和先进性的要求。FAS109结合国家的税制和其它方面的一些特殊情况而做出了相应的处理规定, 体现了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国的CAS18有关规定既简单又概括, 除个别文字表述外, 则几乎完全照搬IAS12的规定, 鲜有自身特点。

3 中外所得税会计准则差异形成的原因

3.1 法律法规

美国经历了多年的发展, 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所得税法律体系, 其与之相应的所得税核算方法也就能够保证顺利运行。我国税制采用的是分别立法的形式, 对每个税种都制定一个法规, 税收具体工作以单行法规为依据。

3.2 资本市场

英美都是金融深化程度与自由化程度较高的国家, 其整个金融结构以直接金融为主。资本市场内部结构以及成熟的市场规则制度使得自身资本市场成为高度有效的市场。我国资本市场起步晚、不够发达, 尚处在发育、发展阶段, 规模不大, 相当一部分投资者缺乏理性。

3.3 股权结构

传统的美英公司治理, 倾向于把公司看作是私人合同的产物。股权的集中程度不是非常重要的, 公司的股权结构呈现高度分散的特征。与国外相比, 我国上市公司绝大多数为国有公司。而国有公司的股权过度集中, 国有股一股独大的情形十分突出。

3.4 会计职业队伍

由于英美国家政府的权力相对比较分散, 政府对会计管理体制的影响较弱, 所以国家对会计监督体系十分重视;另外, 英美会计人员的地位较高, 他们大多素质高, 敬业精神强, 薪水优厚。在我国, 会计人员的数量虽然不少, 但总体素质不高, 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下。

由于中国与英美国家的会计环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所以, 在制定所得税会计准则时, 不能采取完全照搬的做法, 而是应该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处理方法。

4 对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实施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4.1 对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实施存在问题的分析

4.1.1 新所得税准则的变化大, 对会计人员是挑战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直接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第l2号-所得税》, 采用暂时性差异的概念, 只可以采用债务法, 不允许采用递延法。新所得税会计准则与原有政策相比变化很大, 况且我国会计人员学历层次偏低, 知识结构老化且过于低浅, 执行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4.1.2 企业缺乏实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动力

由于旧制度中规定的应付税款法, 会计处理相对简单, 成为很多企业在会计实务中所首先采用, 大部分上市公司也是如此。如果在新所得税会计准则过渡过程中, 加大其转换成本, 可能会延缓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实施的进程。另外我国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不全, 使得会计不能有效的行使其监督职能, 缺乏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 也成为实施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阻力。

4.2 我国实施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建议

4.2.1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

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 树立会计人员终身教育观念, 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 要有重点讲述所得税会计准则, 切实提高他们在实务中具体处理能力。

4.2.2 加强对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实施过程的监管

加强社会监督, 由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质量进行检查督促, 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新闻监督职能, 把企业造假行为公布于众, 才能为相关的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4.2.3 建立企业所得税会计的法律规范

确立企业所得税会计的法律地位, 也就是把企业实行所得税会计作为一项计税义务加以规定, 明确不按税法规定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所产生的后果的法律责任。

5 结语

目前, 我国刚刚开始实行新所得税会计准则,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实施我国的新所得税会计准则, 有必要对一些重要的具体会计准则作一些国际比较研究。因此本文以中国、美国与国际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历史发展为起点, 通过比较中外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找出中外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然后对我国的所得税处理方法深入探讨, 提出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实施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其分析提出适合我国所得税会计发展的建议。

摘要:所得税会计是研究如何处理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西方国家在所得税会计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比之下, 我国对所得税会计的研究开展的较晚。当前形势下, 本着与时俱进的态度, 如何借鉴国际所得税会计的发展和经验, 解决目前我国企业在所得税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的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所得税会计,比较,指导

参考文献

[1]黄曙芳.中外所得税会计的比较分析[J].财会通讯, 2006, 7:55-57.

资产减值的中外会计准则比较 篇10

关键词:资产减值,国际比较

企业资产的价值一直是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资产价值的变动则是实际生活中比较难以监督的部分,同时资产价值的大小还会影响到投资者在分析时相关财务指标含义的理解和决策,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企业习惯于高估资产价值,因此,企业通过确认资产价值,可将长期积累的不良资产泡沫消化,提高资产质量,使资产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未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新的会计准则已经实行了一年多的时间,在此研究一下中外会计准则在针对资产减值确认、计量、记录上的异同点,主要围绕《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和国际会计准则IAS36《资产减值》进行讨论,并对相关问题做些探讨。

一、资产减值确认的标准

理论上, 企业任何一项资产的减值都应予以确认, 但在会计实务中, 这是不可能也是没有必要的。目前, 主要有三种确认标准:(1)、永久性标准, 指只对永久性的资产减值予以确认;(2)、可能性标准, 指只对可能发生的资产减值予以确认;(3)、经济性标准, 指资产只要发生减值就予以确认。在这些确认标准中, 永久性标准较为严格, 能有效地防止企业管理当局或会计人员进行盈余操纵。但采用这种标准要区分暂时性减值和永久性减值却是比较困难的, 这就有可能促使企业管理当局故意递延减值损失的确认。与永久性标准相比, 采用可能性标准确认资产减值的范围较大, 比较适合发挥管理人员的判断能力, 但其缺陷是提出的限制条件不高, 对资产减值可能性的大小及可能性为多大时才予以确认的判断较难, 易被企业管理当局滥用。相比较而言, 由于经济性标准在估算使用价值、确定可收回金额时已考虑了各种可能性因素, 不再要求对可收回金额小于账面价值的可能性进行评估, 这样就可以减少资产减值确认时的主观判断和人为操纵, 因此经济性标准在实务中更具操作性。

从上述三种确认标准来看, 各有利弊, 所以世界各国会计界在资产减值确认标准的选择上存在差异。在2004年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不动产、厂房和设备》(IAS16)要求采用永久性标准,但IAS36《资产减值》又要求采用经济性原则,欧盟、英国等都要求采用永久性标准确认长期资产减值。

我国的会计准则针对不同的资产采用了侧重点不同的确认标准, 归纳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八项资产在确认标准上存在差异, 从目前的情况看, 虽然永久性标准可以减少会计核算的工作量,但也对会计人员的判断分析能力、职业道德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国采用多种标准也是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财务人员职业判断的能力来决定的。

二、减值测试的对象

我国旧的资产减值会计只规定了以单项资产、资产类别或全部资产为基础进行资产减值确认、计量,在实务中碰到单个资产无法估计现金流量、一类资产中只有部分产生现金流量等情况不具有可操作性。

国际会计准则要求对资产进行最小分组确认独立于其他资产可进行生产并产生独立现金流量的现金产出单元 (C G U) 并将此单元作为资产减值测试、确认、计量的基本单元。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规定: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计量的,应当按照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可收回金额。对资产组的认定,应当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此处的资产组的概念类似于国际会计准则中现金产出单元的含义,这次准则是第一次使用资产组等概念,必然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步修正和完善使其表述更为精确,资产组概念的提出提高了可操作性。

三、资产减值的确认

我国的资产减值准则要求,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至可收回金额,可回收金额均界定为资产销售净价与实用价值较高者,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上述要求与IAS36基本一致,但在实际工作中我国要么没有对销售净价和使用价值进行比较,要么以评估值作为销售净价的近似值。这种做法与IAS36的要求不一致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关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要求以单项资产和资产组为基础但是要估算单项资产的预期现金流量是十分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实际工作中除了少数企业的特殊资产如桥梁、运输装置外大部分企业的资产难以或不能独立创造现金流量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企业在确定可回收金额是比较资产的销售净价与使用价值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

在评估值的使用上, 两者也存在差异, 我国的许多企业由于没有能力去完成可收回金额确定时所需要的现金流量预测所需要的大量职业判断, 企业在计提资产减值时, 往往以评估机构对资产的评估值作为计提减值准备的依据, 但由于评估机构的独立性和规范性程度不够, 反而成为粉饰报表的帮凶。IAS36明确指出:“一些情况下,企业可能寻求可收回金额的外部评估。外部评估不是确定可收回金额的一种单独办法。如果运用了评估值,企业仍应按照IAS36的要求对外部评估进行验证。”也就是说,外部评估机构的意见只是参考。

在可收回金额的计算上,两者都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但我国的会计准则没有象IAS36一样对如何预测现金流量提出具体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折现率选择上的差异。

我国的《资产减值》准则中规定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IAS36要求,计算资产使用价值所使用的折现率是一个税前的比率,该比率能反映当前市场对货币价值以及与该项资产特定风险的评估,折现率的确定应独立于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该项资产或C G U的融资方式。

四、资产减值恢复的判断

在资产减值是否可以恢复的问题上,各个国家的态度也并不相同,我国在采用新的会计准则之前是允许资产减值的恢复的,在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当中,也仍然允许资产减值的恢复。

根据IAS36,也允许资产减值的恢复,但条件较多:

1、主体必须是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判定是否已有迹象表明以前年度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再存在或已减少,如有迹象,主体必须估计该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2、主体在最近一次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后,只有在确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后所使用的估计发生改变时,才能冲回以前年度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此时,资产的账面金额应增加至其可收回金额。资产减值损失的冲回反映一项资产在使用或出售方面的潜在服务能力,比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时有所提高。对于仅仅因折现的展开而导致可收回金额高于其账面金额不能转回减值损失。

3、由于资产减值的转回而增加的资产账面金额不能高于资产以前年度没有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时的账面金额(减去摊销或折旧)。

4、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应立即在损益表中作为收益确认。5、已确认的商誉减值损失在随后期间不得转回。

在我国新的会计准则当中,对资产减值是否转回作出了与IAS36不同的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在这个做法上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44号(FAS144)规定一致“在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后,资产的账面价值就成为新的成本计量基础,主体不应在以后期间调整资产的成本,所以在资产减值损失恢复时,如同其他资产增值不确认一样,不允许转回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

总体来说, 我国的资产减值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要求已相当接近, 考虑到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 考虑到实际中的可操作性, 在一些的地方体现出了中国特色, 对上市公司通过八项准备粉饰报表的行为进行了遏制;但我们也发现随着与国际会计准则的逐步接轨, 要想真实、完整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显得越发重要, 我们也要期待准则能更加合理、完善, 更具有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张洪君.资产减值损失及其转回的国际比较[J].会计之友, 2006 (6) , 63-64

[2]、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2004[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1198-2000

[3]、孙冬梅.浅析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演变[J]宿州学院学报, 2006 (10) , 39-41

[4]、李保婵.资产减值会计处理规范的国际比较[J].商场现代化, 2007 (1) , 342-343

[5]、叶建芳姜国平企业会计准则实用指南[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86-92

中外继续教育比较研究 篇11

关键词: 中外继续教育 比较 建议

一、综述

(一)继续教育的定义

继续教育这一概念,源自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在英国,继续教育被称为further education,是指高于中等教育(secondary education)而又平行于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的一个教育体系。它的内容包括基本技能培训,也可以是一些高等的职业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目前主要有这样一些教育项目:

1.PGCE(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in Education,教育类研究生证书),学制一年,主要为已获得研究生学历的人在从事教师职业前提供的培训。

2.NVQ(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国家职业资格培训)——不同领域的劳动者,从基本技能层级到高级管理层级,均应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3.City and Guilds(City and Guilds of London Institute,伦敦城市行业工会),1887年根据维多利亚女王RC117号敕令成立,从1900年起,由英国王储担任该机构的理事长,目前与全球81个国家的8,00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多个工业领域设有分支机构为整个工业领域提供500多种职业技能证书。

4.BTEC(Business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商务及技术教育协会),提供动物管理、艺术与设计、儿童保育、护理及保健、表演艺术等领域证书。

5.HNC(Higher National Certificate,国家高级证书),即可全日制学习,亦可业余学习;学制也较为灵活,可以是一年,也可以是两年。与之相类似的有HND(Higher National Diploma),半业余半职业教育,大致相当于本科教育的前两年,层级较HNC略低。

6.Foundation Degree,意为“初级学位”,2001年开始设置,往往由大学与各类继续教育学院共同开办。学员可通过两年的全日制学习,或三至四年的业余学习,获得相应的初级学位。

在美国,继续教育被称为“continuing education”,目前主要包括面向成人的学位学分课程、非学位职业培训、个人提升课程(校园或在线培训)、个人自学,以及各类行业协会、公会等提供的终身教育类课程。

一般说来,继续教育是指已经脱离正规教育,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

(二)时代的呼唤

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特别提出,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决定》还提出,要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引进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人才、技术、经营管理经验。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时刻站在时代的前沿,以敏锐的目光和广阔的视野,充分了解国际教育的最新发展趋势,并予以充分消化吸收,进而探索出适合中国情和公众需求的高等教育改革之路。

继续教育是高等院校的主要教育功能之一,大力发展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符合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符合全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是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题拟通过对中外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进行综合对比,对国际先进的继续教育模式进行分析,从而为中国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我国继续教育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十六大以来的继续教育发展状况

党的十六大以来,倡导终身学习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成就。除正规义务教育和学历教育外,继续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学校办学为主体、企业办学为骨干,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多层次、多类型推进继续教育的良好格局。2013年1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咨询组组长郝克明,以及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咨询组专家组组长季明明共同在《中国教育报》撰文指出:“10年来,中国深入开展了农村从业人员实用技术培训;大多数转移农民通过多渠道学习了在城市谋生的技能;大部分新增就业人口接受了提升就业能力的培训;企业职工年培训规模达9000万人次,全员培训率达到45%以上;2011年参加培训的干部达3109万人次。10年来,共有近2000万人接受了各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广大社会成员参与的继续教育,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科技进步,促进了社会和谐”①。

据统计,全国继续教育办学服务机构已超过20万所,其中各类社会培训机构15万所。全国2400多所高校都举办了不同形式的继续教育,通过1万多个学习中心和1万多个函授站,构建了遍布全国城乡的继续教育办学服务体系②。

(二)社会对发展继续教育的需求

在我国有7.69亿从业人员中,有1.2亿左右的农村富余劳动者需要逐年转移到第二、三产业,每年还有数以千万计的新增和需要再就业的劳动者,还有1.77亿老龄者等。上述接受过不同层次学校教育、进入社会的成员是现有学校人数的3倍。他们对学习类别、内容、方式、时间的要求十分多样化。为此,推进继续教育既是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又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对此,中央高层对未来中国继续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在2013年10月举办的首届全球学习型城市大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讲话中提出四点倡议:一是应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城市不同学习需求。二是开发创造潜能,促进城市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三是营造学习氛围,实现城市的包容与和谐。四是加强国际合作,推进交流互建,使学习型社会建设多姿多彩。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社会层面,尤其是在高等院校中,还普遍存在对于推进终身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提高;不少人将终身教育片面理解为成人教育,从终身学习视角引领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的改革还不够;高校对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作用待进一步发挥;终身学习相关法律、政策和综合协调机制尚未更好地建立或完善。

尤其是在“新常态”条件下,国家推出简政放权,鼓励创业的一系列政策,并已分五批取消了272项职业资格,占国务院部门设置职业资格总数的44%,这必将对当前普遍存在的“考证热”、“考试经济”等现象起到较大的遏制作用,也将对高等院校的继续教育出更高的转型发展的要求。

三、二战后美国发展继续教育的政策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或出于冷战的需要,或处于继续称霸的需求,一直对教育质量,包括继续教育质量的提高非常重视。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大学普遍对社会公众开放。人们可以利用业余时间修大学课程,积累学分,不需要放弃工作。对于已经就业的人来说,多了不少选择的机会。与中国高等教育相比,美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更科学。

(一)肯尼迪·约翰逊政府的教育改革

1957年,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后,美国深受刺激,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予以反制。如成立国家自然基金(NSF),促进教育公平、改进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启动阿波罗登月计划(Project Apollo)等。在继续教育领域,通过一系列立法,重视智力开发投资,加强对工人的技术培训上,显示了大力提高人口文化素质的新要求。1961年,肯尼迪提出了教育特别咨文,强调培训非熟练工人和重新训练熟练工人,以适应经济结构性变化和工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1962年春,肯尼迪又批准了一个“人力开发与训练”法案,实行人力投资,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开发萧条地区实现劳动力生产的现代化。

1963年11月肯尼迪遇刺身亡后,继任总统的约翰逊延续了肯尼迪在教育改革方面的诸多做法,他甚至还自称“卫生和教育总统”,认为实施教育立法是实现伟大社会(A Great Society)梦想的关键。在继续教育领域,约翰逊推出的主要政策包括成立经济机会局,组织职业训练队,为没有上过中学的青年提供职业培训。

(二)《国家处于危险中》

1983年,美国教育质量委员会发表专题报告《国家处于危险中:教育改革刻不容缓》,针对美国公立教育日益平庸化的趋势,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如加强英语语言、数学、科学、社会实践等课程的教育,提高教师待遇,提供更多财政支持等。其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甚至允许非学校的社会人员参与到数学、科学等课程的教育中,为继续教育的发展埋下了伏笔。报告发表后,里根政府推出了新一轮改革措施。

里根政府教育改革的主要背景依然是冷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里根上台后提出“重振国威”的口号,推行新的教育改革是其“新联邦主义”和“供给侧”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

(三)克林顿政府的教育改革

1994年,克林顿签署了《目标2000年:美国教育法》(Goals 2000:Educate America Act)》,对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美国教育提出了三大目标和十项行动计划纲领。其中,为教师提供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能够适应二十世纪对学生教育的需求,成为该法案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奥巴马政府的教育改革

奥巴马在任期间,美国相继通过了《2009年美国恢复和再投资法((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 of 2009))》、《每个学生都成功法(Every Student Succeeds Ac)》等教育改革法案,推出了加强学前教育,强化STEM教育等改革内容。在继续教育领域,主要体现为强调终身教育,使美国人至少有一年时间可以进入高等教育,或者职业培训学习;本轮教改也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招聘与培训,认为“美国的未来取决于教师”。

四、我国高等院校发展继续教育的相关建议

(一)构建新的继续教育教师队伍

针对继续教育,《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继续教育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服务,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服务,继续教育要为促进教育公平服务。

2014年,教育部明确了我国高等院校的改革方向: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率先转向职业教育,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正好占高校总数的50%。之所以提出这样的改革方向,是因为,中国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是技术技能型。也就是说,今后中国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这一调整集中在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

这就对传统的继续教育教师队伍提出了转型的要求。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支撑,需要积极发展继续教育,为搭建各级各类教育沟通衔接的“立交桥”服务。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的新体制、新机制,切实深化产学研结合,高度重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通过改革释放人力资源结构红利。

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的继续教育教师将不再以学历、论文等作为主要评价依据。评价继续教育教师的主要标准将转变为技能型、操作类指标。同时,继续教育教师的来源也可以实现多元化,企业、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从业人员,都可以为继续教育提供优质、稳定的师资来源。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不必成为某个职业学院或继续教育学院的正式教师,从而实现教师聘用方式的灵活化。

(二)大力发展老年教育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中国13.74亿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人2.22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6.1%;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44亿人,占比10.5%。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

迅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与人口生育率和出生率下降,以及死亡率下降、预期寿命提高密切相关。目前中国的生育率已经降到更替水平以下,人口预期寿命和死亡率也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随着20世纪中期出生高峰的人口陆续进入老年,可以预见,21世纪前期将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的时期。如何应对老龄化趋势,已成为政府与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对此,国务院于2013年9月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

在这个方面,上海已经走在了前面。《2016年上海市终身教育工作要点》已提出,要开展老年教育相关工作调研,开展上海市老年教育机构、师资队伍和专业化发展的课题研究,出台推动本市老年教育发展的规范性文件,明确机构设置、人员标准、激励机制和专业化发展等若干要求。同时,还要研究制定老年教育居村示范学习点建设指标,开展50个居村示范学习点建设试点;研究制定吸引高校、行业、社会组织、民办非学历培训机构等举办老年教育的扶持标准,首批评估认定5—10个扶持建设点。

在这个领域,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机构也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可以利用现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资源,为老人提供诸如音乐、书法、文学甚至计算机等类型的课程,既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综合素养,又可以为他们带来较为愉悦的精神体验。

注释:

①中国教育报,2013.1.11.(6).

②鲁昕.推进继续教育改革发展 实现人人成才教育梦.中国教育报,2014.1.6,(1).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7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2014. 9.15.

[2]The Obama Education Plan:an Education Week Guide.Education Week.Jossey-Bass,2009,2.

[3]The United States has to Build a Comprehensive and Competitive Education System:the Excerpts about Obamas Speech of th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Reform Plan in the Hispanic Chamber of Commerce,2009,3.1.

中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比较 篇12

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含义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指会计信息所具有的性质,是会计信息所应当达到或满足的基本质量要求,是会计系统为达到会计目标而对会计信息的约束。从信息提供者与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角度来看,所认定的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可能会有所区别。

二、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定

我国于1993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没有单独规定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2000年《会计法》第九条强调的只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并未进一步解释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实质性含义。同年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则以会计基本假设为逻辑起点,详细罗列了13项可能影响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性原则,这些一般性的原则并不等价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可见,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还不够规范,仅从会计原则的角度对其加以论述,没有形成系统、严密的逻辑体系,各个质量特征之间是一个平行、并列的体系。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作了一些阐述,具体内容如下:

1. 可靠性。

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2. 相关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预测。

3. 明晰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4. 可比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的确需要变更的需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5. 实质重于形式。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6. 重要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项,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

7. 谨慎性。

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8. 及时性。

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

三、中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比较

FASB和IASC发布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比较,前两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规定的差异不大,相对而言,我国差异比较明显。

1. 内容的比较。

FASB和IASC除了少数几项(如可核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等)不一致外,大多数质量特征是一致的,而中国的质量特征则没有反馈价值、预测价值、可核性、中立性、成本与效益原则等。

2. 层次的比较。

从各质量特征的相互关系看,FASB、IAS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多层次的体系。而中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间是一种彼此孤立的平行、并列的关系,没有形成一个内在联系的整体。

而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还不够规范,仅从会计原则的角度对其加以论述,没有形成系统、严密的逻辑体系,各个质量特征之间是一个平行、并列的体系。

3. 权威性的比较。

美国的信息质量特征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容之一,IASC的信息质量特征也是以《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表现出来的。“框架”是一套指导会计准则制定的理论体系,不是会计准则本身。《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明确指出:“本框架不是一份国际会计准则,因此不对任何特定的计量和列报问题确定标准。本框架的任何内容均不取代具体的国际会计准则。”因此“框架”所述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并不是一种会计规范,对会计工作没有约束作用。

而中国则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以一般原则的形式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加以说明,是会计基本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被作为一个强制措施指导会计实务,具有很强的法律效力。

四、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国际比较的启示

通过对国内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具体来说有以下两方面。

1. 没有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合理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体系。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一部章程、一套目标与基本原理组成的、互相关联的内在逻辑体系。这个体系能够导致前后一贯的会计准则,并指出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的性质、作用与局限性”。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则是这个框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必须建立在会计理论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基础之上,保证各项准则之间内在一致和首尾一贯。但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样一个概念框架,对于采用成文法体系的我国而言,尤其需要采用一套系统一致的方法,以完善和充实《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其它基本理念问题。

2. 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

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不是一个严密的体系,它们之间是一种平行、并列的关系,是一种松散型关系。诸多特征之间的结构与层次不是很清楚,各部分没有相互联系、彼此孤立、缺乏明确的主次逻辑关系。这不仅不利于会计主体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不同方面进行权衡,而且也不利于他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总体把握。同时,各质量特征间并未进行类属划分,缺乏系统性。上述体系大都将各主要质量特征堆列在一起,未能从会计信息系统的流程或环节角度予以类属划分。

五、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完善

2006年新准则的颁布充分显示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建设已与国际趋同,而基本准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作为基本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跟上准则建设的步伐。基于前述的比较,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1. 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可以对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提高会计准则制定的效率。目前我国还没有完整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而具体会计准则已经比较完善,使得现有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在理论上与具体准则不能很好的匹配和协调。因此,十分有必要修订我国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时,应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其中。

2. 强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可操作性。

在我国,尽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会计方法的选择有关,但是,由于缺乏会计程序和方法选择的具体标准,使其可操作性差,所以当前应尽快出台关于会计程序和方法标准的制定政策,以满足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具有可操作性。

3. 建立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逻辑结构。

上一篇:中国油画发展下一篇:气体泄漏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