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类节目

2024-09-14

叙事类节目(精选11篇)

叙事类节目 篇1

摘要:近年来,音乐选秀类节目异军突起,从2012年的《中国好声音》引发收视热潮,到如今各类音乐选秀类节目层出不穷。随着对电视节目叙事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对电视节目的叙事学探讨也逐渐成熟,电视与叙事的关系更加密切,电视已经成为最佳的叙事媒介之一。本文试从叙事主体、叙事框架、叙事模式三方面对音乐选秀节目的叙事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音乐选秀类节目,叙事主体,叙事框架,叙事模式

1 叙事主体——参与者

叙述是对叙事的一种讲述。在音乐选秀类节目中,叙事故事的主体有选手、评委和主持人,这些都是节目的参与者。在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中,节目是由主持人、评委和选手串联起来的。

1.1 节目主持人

在音乐选秀类节目中,主持人起到了把节目串联起来的作用,音乐选秀类节目的重点表现对象是选手和导师。主持人在节目中主要把各个板块衔接起来。在选择主持人的时候,应注意主持人风格与栏目定位相符合。《中国好声音》的主持华少,被誉为“中国好舌头”。主持人应具备救场的能力,当遇到突发问题时能够很冷静地处理。这是音乐选秀类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重要因素。

1.2 节目选手

选手是音乐选秀节目中的故事主体,他们都是真实的而非扮演的角色,这些来自于观众身边的普通人成了节目叙事的主体人物,他们与普通人一样,热爱音乐,并想有一个舞台成就他们的音乐梦。每一个选手都是有故事的,通过选手们讲述故事,来吸引观众们的注意力,在音乐选秀节目中,选手作为节目表现的主体,在节目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选手作为节目叙事的主体,必须经过精心挑选,尽量满足观众的要求。

1.3 节目评委

在音乐选秀类节目中,评委不仅仅是选手比赛成绩的仲裁者,还在节目的叙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音乐选秀类节目中,评委比较具有权威性,主要是来自音乐方面的专业人士,《中国好声音》中导师刘欢、那英就是音乐界的“天王”和“天后”。在最初的节目中,评委只是一个打分者,是一个标准的裁判者,而现在的节目中,评委与选手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2 叙事框架——淘汰与选拔机制

所谓叙事框架,就是从我们所能掌握的那些信息中选取和构建出具有一定意义的整体。在音乐选秀节目中,能将评委、选手、观众联系起来的框架就是淘汰与选拔的规则。它一方面是选手必须遵循的规则,另一方面又是将评委和选手连接起来的纽带。节目的正常进行必须要按照规则进行。

2.1 选拔机制

在节目中,淘汰与选拔机制是节目的内在属性,是节目的核心。在一定范围内,节目按照规则进行。从选手报名开始,淘汰与选拔就开始制约着他们,并形成一定的叙事框架。淘汰与选拔机制决定了选手的去留,推动节目的叙事。节目从一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好声音,然后通过选拔,逐步淘汰选手,最终到达舞台上的只有那些有故事性的,真正热爱音乐的人。

2.2 淘汰机制

在节目策划之初,节目组会设计规划,首先观众会喜欢什么样的节目,其次观众会喜欢什么样的规则。节目的主题是什么,节目的受众是哪些人等。

3 叙事模式——真实与虚构相结合

经典叙事学认为,故事是由一系列具有因果逻辑关系或时间顺序的事件组织而成的。叙事是对序列事件的再现,“故事”是读者从时间组成的“情节”中发现的信息构建。音乐选秀节目是真人秀节目的一种,从叙事上看,这类节目采用了真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模式,打破了“真实故事”与“虚拟故事”的界限。在节目形态上,它制定规则,把选手束缚起来,这是虚拟性的表现。节目没有剧本不需要排练,这是节目真实性的表现。

3.1 节目的虚构性

规则是音乐选秀类节目的核心元素,节目的设置与进程都是由规则来决定的,各个环节都是围绕着规则来进行的。节目的规则不只是节目的框架,节目中每个环节的设置,选手能否晋级的评判标准等都是节目的规则。每个节目都有自己的独特规则,为节目设置了一个框架,这个框架又使节目并不是完全真实的,故规则导致了节目存在虚构成分。

3.2 节目的真实性

尽管节目有虚构性,但音乐选秀类节目还是相对真实的。人物是节目叙述的主体,摄像机真实地记录了观众和导师在舞台上的表现。在节目中表现的都是真实的一面,他们要体现自己的个性,要“本色出演”。

4 结语

随着对叙事学角度的深层挖掘,电视节目叙事日益受到业界的广泛重视,将叙事理论应用于电视节目的研究也屡见不鲜,鉴于音乐选秀类节目的收视效应,本文从叙事主体、叙事框架、叙事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从叙事学角度了解了音乐选秀类节目,同时也为其他节目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刘春阳.经典叙事学的发展与现状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30).

叙事类节目 篇2

“开考了!”一阵吆喝声中,全家齐刷刷地坐到了电视机前。每天晚上7:45《全家开考》拉开了序幕。作为大型实时互动益智节目,它就像一片肥沃的土壤,让我吸取着知识的养分,浇灌出智慧的花朵。

“叮铃铃……”,开考铃声响起,考官开始出题,题目真是有易有难,五花八门。其中科普类的考题为我揭开了自然界神秘的面纱。瞧,“冬天树木刷石灰水,不是为了?A防撞B杀虫C消毒D防冻”这道题,我回答起来可谓胸有成竹。因为我曾看见冬天有人在给树木涂上白色的东西,好奇心之下问了爸爸,原来那是石灰水,有杀菌、杀虫和防冻的`作用,而这次考官又给我详细解释了具体的原因,原来涂了白色的石灰水,能使阳光被反射掉,减小冬天温差,防止冻裂。当然,也有让我举棋不定的时候,像“哪个城市称为中国的雾都?”这道题虽然我在课本上学过,知道山城是重庆、春城是昆明,但雾都却为难了我,最后我才知道原来重庆还是雾都啊,因为它是山城,位于四川盆地,两江交汇,湿气较重,所以雾都之名由此而来。考官还说雾霾对人体有害,应减少外出。虽说这只是一道题,却让我了解了地理、物理等知识,真让我受益匪浅。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叙事探析 篇3

近年来,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取得了飞速发展,有效地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需求。真人秀作为一种真人出演的无固定剧本的叙事形式存在,叙事是电视真人秀节目最本质的特征。在电视真人秀节目中,要想表达更好的电视节目效果,就必须对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叙事特征进行全面的了解,通过有效、合理的叙事来带给观众别样的电视真人秀节目。

电视真人秀节目叙事的概述

叙事特征

叙事内容集中。真人秀多指由普通人在规定的情景中,按照预定的游戏规则,为了一个明确的目的,做出自己的行动,同时被记录下来而做成电视节目。在真人秀节目中,“真”是它的特色,真人秀的手段是纪实。虽然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借鉴了国外的电视真人秀,但是在真人秀节目中,叙事比较集中,而且电视真人秀节目有着游戏性的特点,也将决定了电视真人秀节目具有丰富的冲突型叙事特征,可以更好地引起观众的共鸣,让观众在节目中时刻保持着期待和悬疑的心理,从而增加收视率。

对人物的刻意强调。在电视真人秀节目中,人是它的核心、根本,如果一个节目看下去,如果里面的人、人性人格没有突现出来,没有被观众熟悉和认知,自然就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电视真人秀节目中对人物比较看重,只有对人物进行刻意强调,才能更好地引起观众的注意,让观众在节目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人物,从而更好地引起观众的期待,保持收视率持续上升。

叙事模式

电视真人秀节目叙事模式一般包括人物、时空、情节三个方面,人物是真人秀节目的核心,而真人秀节目的主角往往都是普通人,,普通人代表了普通大众,符合了观众的心理,能够让观众在观看节目的时候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真人秀节目中的故事空间可以带给观众更好地刺激感。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叙事存在的问题

过度迎合。就当前电视真人秀节目来看,呈现出一个普遍化的问题,那就是节目内容太过奇特,人物造型过于突出,一方面真人秀节目过于强调娱乐,内容比较低俗,容易给观众形成不良诱导;另一方面,电视真人秀节目过于追求明星包装,缺乏专业性。

幕后操作。幕后操作是当前电视真人秀节目叙事存在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在电视真人秀节目叙事中,如果叙事与节目效果不相符时,容易造成电视真人秀节目操作失败,而编剧为了更好地表达节目效果,往往会通过幕后来进行操纵,拒绝使用叙事策略,直播造假,从而使得电视真人秀节目失去了其“真”这一特性,带给观众的是虚假的节目内容。

节目形态不清。电视真人秀节目以电视传媒为介质,通过举办某一类别的比赛活动,以从多名参赛者中选取最终获胜者为目的,同时有着丰富的奖品,可以获得广泛的经济效益的电视节目。电视真人秀节目是商业性产品,通过对人物包装,可以培养观众收视的忠诚度,进而赢取商业利益。而在电视真人秀节目中,由于叙事不合理,叙事方法不得当,就难以达到节目预期效果,使得节目形态、目的变得模糊不清。

电视真人秀节目发展策略

突出民族特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而电视真人秀节目要想更好地发展下去,有应当认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在节目制作过程中要突出民族特色,将民族特色纳入到电视真人秀节目叙事中,从而在带给观众节目视觉享受的同时,也更好地传扬我国民族文化。

电视节目的创新。我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大多是借鉴国外的真人秀节目加以修改而言,而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政治、经济背景,柜外的一些电视节目的审美观与收视率观念与我国存在较大的差异。而要想推动我国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就必须立足我国国情,立足市场,结合民众的 审美观,加大创新,在电视节目制作中注重与观众的互动,让观众更好地参与到节目中来,从而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3]。

走品牌化道路。在新媒体环境下,以技术为依托的电视节目的专业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各种电视节目形式的出现使得人们在选择节目的时候眼花缭乱, 如何吸引观众的眼球,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稳步发展,是电视真人秀节目发展改革的重点。品牌化道路是竞争激烈市场环境下市场主体致胜的法宝和重要途径,对于电视真人秀节目而言,其市场性非常高,其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更好地生存下去,就应当认识到品牌道路的重要性,要积极的拓展品牌道路,树立电视节目品牌,通过品牌效果,来创新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4]。如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非诚勿扰》节目已经实现了栏目化,已经建立了品牌,从而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

作为一种新兴的电视节目形式,电视真人秀节目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获得了大量的受众。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本质就是叙事,而叙事合理与否、叙事方法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了电视真人秀节目效果。故此,必须对电视真人秀节目叙事进行相关的了解。在现代社会里,各种电视节目形态不断出现,使得电视真人秀节目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其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更好的发展下去,就必须结合电视真人秀节目叙事,不断创新,积极的品牌道路,从而带给观众更好的视觉、听觉享受,获得更高的收视率。

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叙事模式探析 篇4

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是“综合运用各种电视表现手段与播出方式, 通过对重大新闻问题或围绕重大主题的详尽、深入或独特视角的报道, 为观众提供深度信息的新闻报道形式。通过这种报道形式, 这种专题类节目可以使加大新闻的宣传力度, 使观众集中关注社会重大事件。

1. 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的叙事模式:核心事件———附属事件模式

在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中的一个基本的新闻模式就是核心———附属结构。这个新闻模式主要是说在新闻专题类节目中可以因为新闻叙事的不同的地位和事件性质, 我们可以将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中的事件分为核心事件和卫星事件。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中的核心事件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重要事件, 它对整个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核心事件是这个节目的重要报道方面, 因为核心事件的发生, 导致了其他事件的发生或者造成了重要的社会影响。而卫星事件就是指附属事件, 附属事件是对整个专题节目起到催化功能的事件, 附属事件可以是背景事件也可以是细节事件。附属事件完善整个节目报道、修饰核心事件。它往往是核心事件的补充点。

在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中核心事件是整个电视新闻报道过程中的关键点或者是转折点。没有核心事件新闻报道就没有主题, 让人们看不清楚整个报道的主要意思。但是如果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仅仅只由核心事件构成, 又显得太过单薄, 这样的报道会使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会感到索然无味。在今天的新闻报道过程中, 人们已经不仅仅只是追求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这么简单了。无论是新闻节目的制作者还是普通的观众, 他们都更加重视于观众观看情绪这个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卫星事件也就是附属事件的美化与修饰。通过附属事件的美化与修饰, 使整个节目变得更加丰富, 容易被受众所接受。更加重要的是在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中, 附属事件不仅仅只是对核心事件的修饰, 而且还更能体现新闻用事实说话的主观意图。

在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的叙述过程中, 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模式:介绍单个的人或事———叙述一个更大更复杂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在进行补充铺叙———作者返回对单个人或事情的叙述, 再次对重大的问题的探讨恢复到有人情味的描述, 按开始的方式结束故事情节。这种叙事模式经常会被一些纪录片形式的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所采用。

央视曾经有一个电视新闻专题类的节目叫做《以生命的名义》, 是一个新闻调查。这个节目就是以一个艾滋病患者的个人状态切入的, 这个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主要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社会性的严峻问题:中国艾滋病病毒的扩散和中国同性恋人群的生存状况。但是在这个核心的问题的叙述过程中, 又不时地穿插着主人公与其他人的事情。这种以个体的情况切入, 其实是先交代细节问题, 然后引出重大的社会事件。这种模式是与观众的观看心理有巨大关系的。从个人的小事件切入, 就会使得整个节目人性化起来, 具有人情味。这种叙事模式使观众津津有味地看下去, 整个叙事显得感性。观众对有具体情节的事件比较有兴趣想要了解, 而且作为普通百姓来说, 以一个小的人物视角来进入或者是说以一个普通人生存状况来切入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而且通过个体的故事, 会设置悬念, 使观众期待看到后面的发展, 在观众心里会有疑问, 想要了解整个故事内容, 想要了解故事的后续发展。这种模式的实质就是一种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通过起先对故事的感性了解上升到对整个社会的关注。

2. 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叙事中的故事模式:二元对立展开故事情节

从传播学兴起以后, 受众的地位得到提升。人们越来越关注怎么样才能够让观众喜欢看自己的节目。教条式的电视新闻播出方式受到质疑, 那么究竟什么样子的电视新闻才能够引起观众的观看兴趣。在这个问题上, 美国在上个世纪60年代曾经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做新新闻, 他们认为应该用写小说的技巧来把重点放在写作的风格和描写方面。这个概念发展到现在, 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的故事化模式。

电视新闻与报纸和广播相比, 电视新闻更加善于表现具体的事件, 不善于表达抽象的概念。所以对于一些事件性的新闻, 在电视新闻的报道中更容易采用故事模式来表现。因此, 我们一直在研究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电视新闻报道的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叙事方式才能够增加整个新闻节目的故事性。与其他电视节目一样, 引人入胜的首要条件就是设置悬念, 用对立的方式来展开情节。对立构成悬念, 推动整个故事或者是整个新闻事件达到高潮和结局。可以说“对立”是隐藏在叙事结构背后的最重要的结构方式。人们期待于用对立的方式制造矛盾, 然后设置悬念激起观众的观看兴趣, 事实证明, 这种模式发展至今, 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在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种叙事结构, 就是打破事件原有的时间顺序。这就像文学小说一样, 通过打破事件原有的时间顺序来设置悬念。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打破事件原有的时间顺序, 通过利用事件背后对立的争论点来组织整个故事结构。犹如侦探故事进行推理一样, 侦探在分析案件的过程中都是先要找出受害人和嫌疑人之间的对立点, 然后利用证据对这些对立进行推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就是借用了这样的一个叙事模式, 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其实几乎所有的电视新闻舆论监督节目都可以这样做人物分类。2003年的《焦点访谈》栏目, 其中有一期的名字叫做《追踪矿难瞒报的真相》, 调查真相的记者就是充当了侦探的角色, 死难者是受害人, 家属和当地居民是证人, 矿主和管理部门是嫌疑人。这样的叙事模式使得故事叙述本身充满了二元对立的色彩, 增添了新闻报道的趣味性与故事性, 使观众具有了想要观看、想要知道后续发展的意图。电视新闻专题类的故事模式使得新闻不再是平平淡淡没有色彩的普通新闻报道, 因为内在的故事性使它变得丰富起来。

3. 电视新闻专题类的叙事模式———全知视角下的共时性叙事

新闻是一种传播方式, 它除了使人们了解发生的重大事件外还担负起了教化宣传的作用。新闻的传播使大众了解时事, 然而除却普通事件新闻外, 在进行典型人物的新闻叙事上还有一种独特的新闻叙事模式———全知视角下的共时性叙事。

在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中, 最常运用到这种模式的就是对于典型人物的报道, 我们称之为英雄事件新闻专题。这种新闻叙事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叙事模式, 通过对英雄人物的报道, 使人们增强荣辱观和使命感, 这样的报道方式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建设和民族的安定团结。这种新闻专题往往是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的, 于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事模式———全知视角下的共时性叙事。通常来讲, 一般叙事模式是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叙述, 我们称之为历时性叙事。然而对于这种对典型人物报道的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 由于它具有明显的宣传意图, 所以这种报道英雄事件的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主要的结构就是共时性的, 这种新闻专题类节目它总是要向人们展示、宣传一种观念。这种意图使得它要在叙事的过程中不停地展示事物或者人物的各个侧面。

在这些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中, 会采用全知的视角来叙事, 节目的叙述者对于人物的内心深处, 所知所想、一点一滴的言行全部纳入到叙述者的眼里。这是出于宣传英雄人物思想的目的, 所必须采用的方式。在焦裕禄、孔繁森等典型人物的电视新闻专题报道中, 都透着这种全知视角所带来的新闻观感。“从踏上西藏高原的那天起, 孔繁森就暗下决心: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祖国的这块神圣的土地, 献给勤劳勇敢的西藏人民。”这就是用全知的视角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的叙事模式有助于升华人物的精神世界。

在共时性叙事模式中虽然是采用全知视角叙事, 但是在报道典型人物的新闻专题中也有历时性叙事。这种历时性的叙事也是必不可少的。新闻需要交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或者说在整个节目过程中将时间顺序穿插其中。

全知视角下的共时性叙事是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的重要叙事模式之一, 这种模式是新闻在新时期作为国家宣传工具的重要体现之一, 通过对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英雄事件的研究, 可以使电视新闻对英雄的宣传与歌颂引起社会更大的反响。通过不同的方式, 使电视新闻更加具有内涵和社会影响力。

电视新闻已经不再是当年平淡无奇的叙述了, 现今的社会对新闻报道, 尤其是作为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 受众在内容结构与外部形式上都有着更高的要求。从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的叙事模式上入手, 可以更好地了解电视新闻的发展脉络, 也可以更好地了解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的受众心理。通过对叙事模式的简要探析, 使我们明白在新时期, 新闻已经不仅仅是对事件真实性的表达, 通过与电视媒体的融合, 它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平台的同时, 人们对新闻报道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与研究, 才能够使新闻事业迈向更加灿烂与光辉的明天。■

摘要:新闻与电视相结合, 使新闻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使新闻的影响力度大大增强。但是由于新闻的内在要求和新闻特殊性, 造成了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与其他节目的不同。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呈现出了与其他节目不同的程式化倾向, 本文就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的叙事模式做简要的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电视新闻,叙事,模式

参考文献

[1]黄晓军.新闻叙事模式试析[J].写作2008, (13) .

[2]唐瑜.试论新闻语体的叙事属性[J].中国商界 (下半月) , 2008, (03) .

[3]邹建达、李宇峰.英雄的叙事与叙事的英雄——论当代新闻叙事中的英雄母题与英雄情结[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03) .

[4]何琳.新闻报道和意识形态——挖掘新闻报道背后意识形态意义的渠道[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 (社会科学版) , 2009, (01) .

[5]王屹.电视新闻叙事的多样化与兼容性[J].记者摇篮, 2008, (06) .

[6]蒋琳.电视新闻叙事的审美艺术[J].现代视听, 2008, (08) .

[7]呙成虎、陈璇.时政新闻的叙事聚焦分析——以《新闻六十分》为例[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9, (02) .

[8]潘娴.灾难新闻的新闻叙事分析[J].东南传播, 2009, (05) .

[9]邬庆杰.故事中的新闻新闻中的故事——漫谈叙事性电视专题节目[J].记者摇篮, 2009, (01) .

[10]黄海燕.从受众的“期待视界”看新闻的叙事策略[J].科技资讯, 2007, (13) .

[11]王佳林.浅析当前电视新闻典型人物报道的特点和问题[J].《中国科技博览》2010年第7期

叙事类节目 篇5

关键词:称心如意;叙述学;广告策略

文章编号:978—7—80712—971—4(2012)01—060—02

湖南卫视在2011年推出了一档全新的代际相亲交友节目—《称心如意》,究竟要称谁的心要如谁的意?《称心如意》又怎能在众多的相亲类节目当中脱颖而出呢?本文从叙事学角度来看《称心如意》节目的广告投放策略。

一、叙事策略

电视作品的价值要在观众的观看中才能实现,故事叙事当然也要以吸引观众欣赏为最终目的。究竟什么才是引发观众“看”的心里动因呢?心理学研究已经表明,好奇心是“看”的最强烈的心理动因。这不得不使电视制作方研究如何对故事进行叙述从而激起观众的好奇心从而引发观看行为。而在电视节目当中,设置悬念则是音希观众好奇心的最好方法。而在《称心如意》当中,悬念的设置是 靠嘉宾的叙述和编辑人员的设问相结合来实现。以12月21日的《称心如意》为例。

20:25—20:27开场介绍本期节目的精彩内容、节目的报名方式以及牵手成功所能获得的奖品(其实就是广告赞助商)。

20:27—20:30广告一。

20:30—20:31,12位女嘉宾入场;20:31—20:33, 1号男嘉宾黄磊入场,并简单的自我介绍;20:33—20:34男嘉宾的第一段VCR;20:34—20:35 女嘉宾与那嘉宾互动,提问题;20:35—20:36 心动时刻,女生第一次行使权利,主持人对灭灯的女嘉宾提问,互动;20:36—20:37 画外音提出悬念,看表哥为表弟选择哪位女嘉宾,第一次行使家长权利,并向最中选择的杉杉提出问题。选中的女嘉宾杉杉回来刚才表哥提出的问题;20:37—20:39 男嘉宾黄磊的第二段VCR 深入了解 主要是感情;20:39—20:43针对男嘉宾的第二段VCR引发的现场的互动;20:43—20:44深入了解,女生第二次行使权利,灯全灭,男嘉宾要靠家长复活权来选择一位女嘉宾。

段落悬念:男嘉宾会选择哪位女嘉宾(是选择之前向男嘉宾示好的5号和1号女嘉宾还是选择之前选择的8号女嘉宾,黄磊的128朵玫瑰花又是送给谁的)。

20:45—8:52广告二。

20:52—20:55揭秘男嘉宾的表哥最终选择的是薛杉杉,看薛杉杉的基本资料;20:55—20:57众人劝说杉杉,男嘉宾讲自己过去的经历,并说出自己今天为了杉杉来的。20:57—20:58行使家长复活权,薛杉杉母亲表态:喜欢男嘉宾20:58—21:00男嘉宾表白,薛杉杉考虑,在她做考虑时,导播放杉杉以前参加节目的画面21:00—21:02牵手成功,爱情帮客点评。

段落悬念:下节看点(下位男嘉宾的职业是教钢管舞的,而这个职业具有很大的争议性)。

21:02—21:09广告三。

21:09—21:11,2号男嘉宾颜雨林入场并简单的自我介绍;21:11—21:12,2号男嘉宾的第一段VCR;21:12—21:17,2号男嘉宾对现场女嘉宾犀利点评,现场女嘉宾的父母亲也对男嘉宾的着装进行辛辣点评,男嘉宾叙述自己农村出身的身世;21:17—21:18心动时刻,女嘉宾行使第一选择权,密室中2号男嘉宾的哥哥为男嘉宾选择了7号张燕,并对张燕提出问题,张燕回答。21:18—21:19,2号男嘉宾第二段VCR;21:19—21:21 现场互动,并针对男嘉宾农村出身作出讨论;21:21—21:23深入了解,女嘉宾行使第二次权,现场24盏灯(包括爸妈的)全灭,现场互动,为什么会灭灯。

段落悬念:下节精彩预告(失去男生反选权的2号嘉宾只有靠表哥的选择才能继续,究竟表哥会选择谁呢)。

21:23—21:30广告四。

21:30—21:32,2号男嘉宾表哥选择了5号女嘉宾,男嘉宾向5号女嘉宾表白,女嘉宾拒绝;21:32—21:34 爱情帮客对2号男嘉宾进行点评,男嘉宾退场说感言;21:34—21:36,3号男嘉宾入场,并对自己做简单的自我介绍;21:36—21:37,3号男嘉宾第一段VCR;21:37—21:42男嘉宾现场展示英语以及舞蹈、唱歌等方面的才艺,并通过这些与在场的女嘉宾进行互动;21:42—21:43女生行使第一次选择权,密室里男嘉宾的妈妈选择了2号,并与2号进行了一问一答式的互动;21:43—21:46,3号男嘉宾的第二段VCR;21:46—21:49,2号女嘉宾与男嘉宾互动,2号女嘉宾的妈妈发言向观众展示了2号女嘉宾更真实的一面;21:49—21:51女生行使第二次选择权,密室里男嘉宾的妈妈选择了10号;21:51—21:53男生反选,男嘉宾与8号和10号两位两位女嘉宾进行问答式的互动;21:53—21:56 男嘉宾最终选择8号女嘉宾,并对女嘉宾进行表白,表白成功;21:56—21:57 爱情帮客点评,成功牵手的嘉宾叙述感言。

21:58 抽取幸运嘉宾,节目完。

在《称心如意》当中,节目悬念的制造往往是通过节目进程的节奏控制表现出来的。在节目提出疑问后,并不是马上揭秘,而是插入广告,以欲擒故纵的方式来制造悬念的效果,尽管带有更多的人为控制的痕迹,但悬念的设置能够打破节目单调、平淡的进程。

二、广告策略

(一)观众定位

《称心如意》是国内首家代际相亲交友类节目,他突破了以往只邀请男女嘉宾进行相亲的这一规律,而是把男女嘉宾的父母亲也邀请进来,使他们参与到节目的录制当中。正如《称心如意》的口号:“带爸妈来约会,寻找称心如意的TA。”而把男女嘉宾的父母亲带到节目当中不仅仅是为了寻求节目形式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把这部分人群加入到节目当中会增加中老年尤其是自己的儿子/女儿还未结婚这样的一批电视观众。节目的核心受众是尚未结婚或者有尚未结婚的孩子的爸妈,因为这部分人群可能会由于看中节目中的某一位嘉宾而去报名参加节目,抑或这这部分人群在长时间观看《称心如意》后认为《称心如意》里的嘉宾比其他相亲交友类节目的嘉宾更加靠谱,因此报名参加《称心如意》。

(二)广告主定位

在《称心如意》当中,节目共有四个广告时段。分别是:

20:27—20:30,广告一依次是:香飘飘奶茶,卡宾男装,艾莱依时尚女装,伊利谷粒多,尚慧彩妆,美的智能电饭堡,OLAY,康师傅方便面,DELL笔记本电脑,多美滋婴幼儿奶粉,可口可乐,富安娜家装用品,自然堂,金锣肉粒多,真巧曲奇饼干,妈咪宝贝纸尿裤。共16个广告。在这个时段中,生活食用产品7个,生活使用产品6个,化妆品3个。

20:45—8:52,广告二依次是:优乐美奶茶,华帝聚能灶,海天酱油,索纳塔,康王,联通,凰图腾预告,姿兰睫毛膏,趣多多,家美乐,百雀羚,立白洗衣粉,欧诗漫,明天节目预告,百雀羚qq电脑管家,百雀羚,真巧曲奇,凯芙兰,张杰演唱会,美特斯邦威,养生堂ve,乔丹,雅克口香糖,九阳豆浆机。共25个广告,其中,生活食用产品5个,化妆品广告占到8个,节目预告3个,生活使用产品9个。

21:02—21:09,广告三依次是:贵人鸟,飞科剃须刀,美加净护手霜,百雀羚保湿霜,果然爱汤圆,婷美,凯芙兰唇彩,金芒果剧场预告,下阶段节目预告,特步,cabin,康师傅红烧牛肉面,跨年演唱会预告,真巧曲奇,欧诗漫,飞科剃须刀,京都念慈庵,忘不了男装,中国平安,卡姿兰睫毛膏,他能量,养生堂天然ve,王老吉,雅克冰糖口香糖。共25个广告。其中,生活食用产品占到4个,化妆品广告11个,节目预告4个,生活使用产品6个。

21:23—21:30广告四依次是:香飘飘奶茶,春光椰子糖,美加净,艾莱依服,喜之郎果肉果冻,美特斯邦,威凰图腾节目预告,强生美肌润肤乳,真巧曲奇,奥利奥,贝因美奶粉,博兰雅,明天节目预告,趣多多,肯德基美貌虾,周生生,康王洗头,富锦草饼,统一奶茶,果汁优酸乳,美的智能煲,雅克益牙,肯德基美貌虾。共23个广告。其中,生活食用产品13个,化妆品3个,生活实用产品5个,节目预告2个。

在这些广告中可以发现湖南卫视在安排广告、选择广告主上的一些策略:

第一,在第二个时间段和第三个时间段发布的广告数量最多,除了节目开始前的第一个广告时段外,其他的广告时段都维持在7分钟。

第二,化妆品广告集中在第二个时间段和第三个时间段,而生活食用产品主要集中于第一个时间段和第三个时间段。

第三,广告主都属于国内知名品牌,但是只有一个世界顶级品牌的广告主—DELL电脑。

第四,广告时间以及广告内容并不是根据《称心如意》这个节目来设定的,而是事先设置好的。笔者连续研究湖南卫视一个星期为期7天的广告发现,湖南卫视的广告每天会在固定时间播放,同时,每次播放的广告内容、广告顺序都不会产生任何改变。

三、结语

叙事类节目 篇6

1950年4月10日开办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首都报纸摘要”节目是读报类节目的发展雏形。2003年1月23日, 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的开播, 开创了电视读报类节目的新纪元。没有丰富生动的新闻现场, 没有奔赴一线的新闻记者, 只有一位年过半百的老报人, 一个一尺见方的电脑桌, 同时, 各大报纸的电子版页面充满了电视画面。这种节目形式像是一个信息咨询大网罗, 把各大报纸的新闻经过筛选、汇集, 传播给受众, 并且一一为我们解读, 评论。

业内学术界把这种节目定义为“电视读报类节目”。同一时间, 内地各级媒体也纷纷推出了这种形式的节目。并且都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在这股“读报热”冷却之后, 我们应该思考一下, 电视读报节目如何才能走得更远?主持人在读报类节目的发展和生存中应该做出哪些努力呢?

(一) 读报类节目主持人要增强语言呈现力

对于一档读报类节目来说, 评论是节目的生命线, 主持人是节目的灵魂。主持人的个性化传播是读报节目的点睛之笔。在读报类节目中, 不管是“读什么”, 还是“怎么读”, 都要通过主持人的有声语言创作呈现出来。因此对于缺乏画面表现力的读报类节目来说, 它的呈现力主要表现为主持人语言的呈现力。但是目前不少读报类节目存在语言呈现力弱的问题。主持人矫揉造作, 哗众取宠;评论缺乏深度, 隔靴搔痒;不能驾驭整个节目, 影响传播效果。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1、播报风格同质化

在各级媒体推出的各色读报节目中, 有的主持人结合节目定位, 体现了自身的个性魅力。然而也出现了播报风格同质化的现象。有不少读报类节目主持人为了评论而评论, 模仿着杨锦麟、孟非、马斌这些主持人的腔调, 甚至在形象上也东施效颦剃成了光头。评论内容却空洞无物, 不知所云, 缺乏深度, 或者对同一新闻事件直接“舶来”别的读报节目主持人的观点, 只是换成自己的话重复一遍。这种泛滥的克隆, 是对电视资源的浪费, 也是对有声语言创作的轻视, 对受众的不负责。

2、过度叙事

随着新闻叙事化趋势的不断发展, 一些读报类节目主持人在播报中存在过度叙事, 故弄玄虚的偏差。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 在揭示新闻事实之前, 过度地渲染气氛, 铺垫情节, 以至于观众在收视期待的作用下看到最后并没有得到满足, 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读报类节目的特点就是为观众精选新闻资讯, 做出深度解读, 它不同于调查类新闻节目, 更不同于电影等虚构性的叙事文本。过度叙事的现象是一种本末倒置, 有违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是主持人在节目中应该避免的。

播报风格同质化和过度叙事都是语言呈现力弱的表现, 一档好的电视读报类节目的核心在于一位功力深厚的主持人的个性化点评。它需要主持人增强语言功力, 成为节目和受众的意见领袖。

(二) 读报类节目主持人的叙事风格与节目定位要协调

张颂教授提出, 主持人应该在节目中产生“鱼水效应”, 也就是说, 主持人的风格、个性一定要符合节目定位。同样如此, 主持人的叙事风格也需要和节目定位相协调, 这样才能使主持人和节目相得益彰, 共同促进节目的发展。

在读报类节目中, 主持人要处理好“代言人”和“叙述者”的关系, 认识到“个体性”和“个性化传播”的不同, 将语言创作的叙事风格与节目的定位相协调, 促进读报类节目的传播效果。

(三) 在叙事中传承人文精神

语言折射着人们的“生存空间”、“规范空间”、“审美空间”。【1】语言传播的本质是先进文化的灵魂——人文精神的音声化。有声语言传播所带动的文化风潮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在目前的有声语言传播中, 具体在读报类节目的语言传播中, 就存在人文精神缺失的问题。例如:主持人在叙事中价值观念、政策、文化的引导失当;叙述者过于自我膨胀或者萎缩矮化;叙述者在语言创作中品味无味等。张颂教授在《播音主持艺术论》中提到大众传播存在的问题:“雷同化、模式化, 浅表化、通俗化, 冷漠化、平庸化, 私语化、私欲化”同样存在于读报类节目中。

因此, 读报类节目主持人要意识到自己拥有强大的话语权力, 面对镜头进行有声语言创作时就要肩负起大众传播的责任, 在叙事中传承人文精神。虽然目前的广播电视传播中慢慢地加入生活化、人际化的传播特点, 但是大众传播永远不能等同于, 更不能降格为人际传播。因此读报类节目主持人应该具有传播人文精神的使命感, 将这种使命感落实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爱读报, 会读报, 注重各方面知识的积累和学习, 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文化素质, 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 成为大众传播的意见领袖。这样才能在节目中, 更好的驾驭新闻, 才能不断地向受众与社会奉献精神的食粮, 这也是读报类节目主持人在叙事中传播人文精神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法】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M], 载张寅德编选《叙事学研究》。

[2]威尔伯.施拉姆和威廉.波特, (1997) 传播学概论[M], 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3]黄匡宇, 电视新闻语言学[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0。

[4]张颂, 播音主持艺术论[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

叙事类节目 篇7

一、叙事主体

1. 节目嘉宾的明星叙事和儿童叙事

参加该节目的叙事主体是3对父子和2对父女组成的5组嘉宾, 5位爸爸来自不同的领域, 有专业赛车手林志颖, 奥运冠军田亮, 导演王岳伦, 演员郭涛, 国际名模张亮。在第一期《爸爸去哪儿》5个孩子可谓是性格迥异。毫无疑问, 5位爸爸都是明星, 明星真实的亲子户外体验成为观众追捧的热点, 满足了观众“窥视”的好奇心理。

以孩子作为叙事主体可以使叙事内容显得真实。儿童视角呈现出的世界是真实的, 该电视节目把孩子情绪的变动表现出来。儿童作为叙事主体, 不会在节目组规定的条条框框下变得行为僵硬, 儿童真实的表现着自身, 因此可以使观众信任, 并被童心所打动。

2. 主持人 / 代理村长引导各环节的叙事者

主持人“作为叙述者, 同时参与到叙述情景中, 他需要站在较为客观的立场上引导‘故事’的发生、发展, 又因‘身在其中’而获得观众的信赖。”《爸爸去哪儿》第一期中, 主持人李锐作为代理村长的角色, 出现的次数并不多, 只是对这五对父子或父女进行任务的分配和讲解, 剩余的时间是五对父子或父女完成任务的过程等等, 但是村长的角色并不是可以缺席的, 李锐代理村长的角色是把各个环节联系在一起, 使故事按逻辑发展的纽带。第一期节目中所起的作用是穿针引线, 引导故事的发展。

叙事是指在时间和因果关系上有着一定联系意义的一系列事件的符号再现。《爸爸去哪儿》第一期户外旅行的时间顺序和情节的因果关系与各个环节的设置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各个环节是由代理村长李锐进行任务布置串联起来的, 并且, 代理村长李锐在任务布置完后, 把主要的空间给了五对星爸星娃, 叙事有详有略, 适应了观众的需求, 如果代理村长李锐的镜头太多, 就使有关爸爸和孩子的叙事主题减弱, 如果没有这个角色, 整个故事的发展就没有逻辑性, 因此, 代理村长李锐的角色在《爸爸去哪儿》的叙事过程中是很必要的一个角色。

二、时间叙事和空间叙事

(一) 时间叙事

关于叙事时间, 热奈特对“实在时间”、“被叙述时间”和“阅读时间”进行区分。“实在时间是故事本来存在的方式 , 是按照时间的一维规律先后排列的事件顺序。”据悉, 在《爸爸去哪儿》的节目近1000个小时的素材才能剪出一期节目。在《爸爸去哪儿》第1集中, 这1000个小时的素材是故事本来存在的方式, 而剪辑完成后的我们看到的节目是被叙述的时间。被叙述的时间是剪辑人员对这1000个小时素材的加工、变形。阅读时间就是观众对节目的欣赏时间。一般认为, 观众的阅读时间和节目的被叙述时间是相等的。

1000个小时素材的实在时间是一期电视叙事文本的来源和基础, 这个实在时间是故事自然发生的时间状态, 但是, 《爸爸去哪儿》在叙述故事时, 并没有一定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叙述, 而是按照叙述者认为最有效的时间顺序叙述。萨拉 ? 科兹洛夫认为 , 电视叙述者经常使用闪前 (预叙) 来撩拨观众 , 间或采用闪回镜头 ( 插叙往事 ) 。在《爸爸去哪儿》的时间叙事中, 有插叙, 倒叙和预叙等几种叙事的方式。在第一期中, 在公布郭涛父子俩挑选到最好房子的结果时, 插叙了郭涛在公布结果前急忙偷看的表情片段。再即将入住房子前, 屏幕上预先告诉观众 :“谁又哭了, 请回答。”在节目的最后, 预告了下集的精彩画面, 使电视机前的观众有一定的期待。

(二) 空间叙事

福柯“在《论其他空间》一文明确地宣称‘当下的时代将可能首先是空间的时代。我们处于同在性的时代 :我们处于并置、远与近、并排、分散的时代。’”因此, 《爸爸去哪儿》这档亲子类户外节目选择的拍摄空间是叙事理论关注的一个问题。从叙事空间来说, 第1期的叙事活动一方面是通过出发前明星父子所在的家庭这个私人空间展示, 另一方面是通过活动的地点北京灵水村来展示。我们在网络空间中观看明星家庭的私人空间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空间, 这是一个复杂的空间系统。这种空间的多样性和空间的不确定性给节目的叙事增添了极大地魅力, 使人物的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叙事魅力

在关于亲情的叙事主题下, 《爸爸去哪儿》这档亲子户外类的电视节目叙事魅力在于它具有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以及叙事的一系列策略, 比如悬念、字幕、音乐、情节的反转等等。

(一) 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爸爸去哪儿》有6人的编剧组, 专门设计整个节目的流程, 但是整个环节是怎样进行的, 爸爸们和孩子们是怎样完成任务, 中间会发生什么样的状况, 是未知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讲, 《爸爸去哪儿》中爸爸与孩子们的表现是真实的, 尤其是小孩子的行为完全是不可预测的, 因此, 和那些设计好台词的电视综艺节目相比, 《爸爸去哪儿》展现给观众的是自然真实的行为和语言。现场的每个人都不知道节目录制过程中会有哪些突发情况。在选房子的环节, 到底谁住哪个房子也是不确定的, 因此, 这些不加预设的因素使《爸爸去哪儿》的叙事具有不可控性, 故事情节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使观众对整个电视节目充满期待。

(二) 悬念

法国叙事学家罗兰 ? 巴尔特说 :“悬念是一种结构游戏, 可以说用来使结构承担风险, 并且给结构带来光彩。”《爸爸去哪儿》第1期中, 制作者提供一种不完整但具有诱惑力的信息, 给观众造成一种期待心理, 想知道接下来的情节如何又无从推知的心理使观众不断地关注节目进程如何发展。一方面, 从电视节目本身来说, 综艺节目是一种叙事体, 悬念技巧的运用, 可以使故事情节更加丰富, 并且增加了趣味性, 不至于使观众在观看时感觉单调乏味。另一方面, 从观众欣赏的层面来讲, 当节目中悬念被揭开的时候, 观众的心理就会受到极大地满足, 精神上获得快感。

《爸爸去哪儿》第1期中制造了很多悬念, 无论是在节目开端还是在节目中间插播广告时, 还是在节目最后预告下一集的精彩片段, 都可以吸引观众继续关注节目。悬念是吸引观众进行观看的兴奋点, 《在爸爸去哪儿》第一期中, 出现了很多兴奋点, 比如每次领任务, 都有一个神秘的信封特写, 信封即是悬念, 打开信封, 也就是揭开悬念的过程。此外, 悬念的设置还通过字幕的方式来展现。比如“有什么神秘的任务等着他们呢?”字幕的提示使悬念设置的方式更加清晰明了。

(三) 字幕

在《爸爸去哪儿》中, 一个引人注目的因素是趣味性很强的字幕。这些字幕不仅解释了一些画面, 而且生动活泼的展现风格和趣味性很强的呈现方式, 成为这档综艺节目叙事魅力的一个方面。电视艺术的语言是一种视觉语言, “字幕作为这种电视视觉语言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直接影响着电视节目的叙事效果。《爸爸去哪儿》字幕的制作者是一个很年轻的编导带着三个实习生完成的, 字幕的风格贴近生活, 贴近现代大众的审美趣味, 一方面补充、配合、解说了叙事进程, 另一方面丰富了叙事的视觉语言。《爸爸去哪儿》求新求异的字幕, 让观众在赏心悦目的同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第一集中, 当郭子睿寻找大锅成功, 字幕显示“喜庆喜庆”。此外, 字幕中还出现了网络语言, 比如田亮和田雨橙啃玉米, 表情“神同步”的父女俩等等。这种字幕个性化很强的视觉语言, 使《爸爸去哪儿》的叙事语言趣味性很强。

结语:

《爸爸去哪儿》的叙事内容是明星父子 (女) 的户外体验, 这档节目的许多叙事元素比如人物、场景、字幕等都不是简单拼凑在一起的, 而是采用悬念、倒叙和预叙等多种叙事手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在多重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展开, 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时, 这也是这档电视综艺节目成功的原因。

摘要:湖南台亲子户外类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自2013年10月11日晚22点第一期播出就广受好评, 它的叙事魅力在于把握住观众心理的叙事元素和叙事结构, 富有悬念的叙事情节, 叙事时间和空间。本人从叙事学的角度对《爸爸去哪儿》第一期进行分析, 发现这档亲子户外类综艺节目的叙事魅力。

关键词:《爸爸去哪儿》,叙事主体,叙事时间、空间,叙事魅力

参考文献

叙事类节目 篇8

关键词:电视新闻杂志,《新闻周刊》,叙事题材,叙事结构,叙事视角

电视新闻杂志自20世纪六十年代末在美国诞生以来, 已经成为美国电视晚间黄金时间的一种固定的节目。在美国三大广播网中都有各自的王牌电视新闻杂志节目, 如CBS的《60分钟》, NBC的《日期线》以及ABC的《20/20》。我国的电视新闻杂志节目出现的时间是在20世纪八十年代, 虽然出现的时间比较晚, 但一出现就以迅猛的速度发展起来, 并培养了大批喜爱收看的观众。其中最具历史性意义的要数创办于1993年的《东方时空》, 随着它的诞生, 全国各大电视台纷纷大量仿效开播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

虽然电视新闻杂志节目数量众多, 但真正在我国有影响、收视率较高的并不多。目前众多电视台的新闻性节目普遍缺乏创意, 雷同的多, 有个性的很少, 在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形态大量仿制以及电视节目娱乐化的双重夹击下, 中国的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如何突围成为时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原名《中国周刊》, 开播于2003年5月, 2006年元旦更名为《新闻周刊》, 每周六晚22:15首播。节目时长45分钟, 共有五个版块构成, 由白岩松主持, 回顾与点评过去一周所发生的重要的新闻。其中《新闻回顾》、《人物回顾》、《本周特写》三个版块的新闻节奏明快, 分别约占15分钟、8分钟、7分钟, 共占《新闻周刊》总时长的约2/3;而《本周视点》、《本周人物》则是专题性的深度报道, 节奏相对较慢, 各约4分钟, 共占节目总时长的约1/3。在编排中, 长短交错, 深浅协调, 给观众一种张弛有致的感觉, 这些无疑都与节目的叙事学策略有着密切联系。

一、叙事题材———深度和角度

选题, 是新闻报道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选题准, 事半功倍。但在当下媒体时代, 一方面是大量重复性的新闻选题报道, 好选题越来越难以姓“独”, 但另一方面又有大量亟待报道的选题无人问津, 这种矛盾性换句话说, 新闻媒体常常陷入“选题困境”。而化解“选题困境”有效的手段更主要的是靠独特的视角和对话题的深入挖掘, 而不是靠垄断。这个论断放在当下显得尤为精辟。

《新闻周刊》的栏目定位是:“眼下的中国, 变化剧烈, 选择什么样的新闻, 以什么样的眼光, 能将过去七天的中国浓缩在一本45分钟的电视新闻杂志里, 是我们每天都在不停思索的问题。……我们追求的是希望做一本有理想、有责任感、有尊严、能够记录历史的新闻杂志。”[1]应该说, 做周新闻属于“慢”新闻的处理, 必须以深度和角度来重新破题、立题。《新闻周刊》选取一周内发生在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人们生活等各个领域内最重要的新闻事件, 进行再梳理加工, 让观众可以在集中的时间内把握一周发生的大事。以下, 笔者统计2011年1月至6月的节目, 分析节目选题的具体特点。

从表一, 可以看出《新闻周刊》在“新闻回顾”和“视点”版块主要选择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领域的题材, 党政新闻和文体新闻虽然也有涉及, 但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 这样就提升了节目的收视共鸣;从表二, 可以看出在典型人物的选择上, 公众人物和普通人物的比重基本持平, 虽然公众人物中的政界人物更容易受到关注, 但普通人物也可以因为不平凡的事件而得到关注;最后表三中, 选材主要以人物为主, 特别是涉及群体的题材更容易被采纳。通过对《新闻周刊》的选题分析, 可以看出节目更倾向于选择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题材, 并且对普通人和社会弱势群体给予极大的关注。总而言之, “人”始终是《新闻周刊》选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叙事结构———一个“推”镜头

作为一档深度报道的新闻杂志节目, 《新闻周刊》的结构很有特点, 主要由“视点”、“人物”、“特写”三个版块构成, 又细分为如下串联环节:

第一版块———开场白、“新闻回顾”、“视点”, 内容是对本周重要新闻的盘点和回顾;

第二版块———“人物回顾”和“人物”, 评点本周重要新闻中的新闻人物及其事件;

第三版块———“特写”, 聚焦本周中的特别事件或新闻主题。

我们可以看到节目的整体架构类似一个“推”镜头, 引领观众由点到面, 逐步深入, 因为对于深度报道来说, 对单点的着力打造, 加深观众记忆往往胜过通盘记流水账。而这个结构本身就是一个富有故事韵味的有序排列。

不仅如此, 在每个版块的节目内部也同样使用了故事化的叙事手法, 改变了新闻以往严肃有余而亲切不足的面孔, 它不仅仅关注事件的结果, 更重视事件的过程, 注意展现新闻中的细节与情节, 加深人情味让新闻故事不同于以往枯燥直白的新闻表现形式, 更符合观众的收视喜好。在“视点”版块中善于抓住和建构事件的冲突点, 使整个事件的叙述更具故事性和悬念感。从新闻事件的起因、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来解析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 并且注重新闻背景的报道, 全面剖析事件的整个过程。而在“人物回顾”版块中主持人会找出其中三个人共性的地方———矛盾。然后通过这个“矛盾”, 关联性地回顾一周内的几个人物, 巧妙地串联到下一版块“本周人物”。如2011年6月25日节目《钱热与钱荒》的电视新闻报道, 围绕物价大幅度上涨和民众“钱不够花”的矛盾冲突展开, 通过报道当前物价全面上涨、民众生活成本提高以及面对这种状况各方采取的措施, 对物价上涨的问题进行多角度地深入报道, 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使观众不但关心产生这种局面的原因, 更关注结果, 形成对这一事件的持续兴趣。然后在“本周人物”中, 巧妙地用线索将数位新闻人物的事迹串联起来, 用发生在微观个人身上的事情来解读宏大的时代背景, 把重点仍然放在人物的命运上, 使节目呈现张力, 从而提升新闻的关注度, 同时一些典型的细节镜头, 也是体现新闻故事化的元素。这样的串联方式和结构, 使观众更容易辨识节目特色和每期内容。

三、叙事视角———限知视角的灵活运用

(一) 主述视角———精英解读

《新闻周刊》的主持人白岩松是一位富有经验的电视新闻工作者, 从2005年《岩松看台湾》到2007年《岩松看日本》、《岩松看香港》, 再到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岩松看美国》, 这四档系列节目形成了“岩松看”系列报道, 也形成了他独具一格的“岩松体”。他擅长的是以一个参与者、调查者、经历者的“记者”身份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民生情况进行深度观察, 将其真实、客观、思辨、深刻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虽然在《新闻周刊》中, 白岩松是以演播厅主持人的身份出现, 但其对新闻事件的独特思辨, 精辟且富有力度的新闻评论语言仍然是节目成功的法宝。这个主述视角既是节目的线索和串线, 更是新闻事件的解读者, 这个形式类同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中的“说书”, 有一定的故事寓意, 但比起说书人白岩松更思辨也更客观, 他代表了媒体的解读视角, 也可以说是一个全知的精英解读视角。精英角度是对节目品质的提升, 丰富了新闻解读的层次感, 但也容易与受众品读脱节, 在这一点上《新闻周刊》着力把握“真”。比如“人物”版块中, 一方面, 侧重捕捉平凡人身上的人性闪光点和个性面的塑造, 塑造平凡人的伟大形象;另一方面, 尽量以平常之心看待先进人物, 以平等角度写先进人物, 让观众感觉到自己也可以成为先进人物, 从中受益。

节目中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演播厅画面中, 主持人的姿态选择正面坐姿, 画面取景由近景改为中近景。坐姿让主持人的状态看起来更为放松, 保留了更多的主持人身体信息, 更重要的让整个节目的形式离“Talk”更近, 离“播”更远。同时, 匹配的中近景也不像近景那么咄咄逼人, 能够让观众收视状态更宽松, 感受到周新闻的愉悦轻松。

(二) 限知视角的灵活运用

限知视角又称为“内焦点叙事”, 原指故事中的某个人物作为叙事者, 通过他的眼睛观察一切事物, 但故事中的人物只能了解部分情况, 受到视角的限制。对于视客观性为生命的新闻报道而言, 通常使用上帝一般的全知视角和隐藏身份的纯客观视角, 但过多地采用全知视角却可能破坏新闻的客观性, 千篇一律来自记者或主持人的主观解读, 还可能让观众反感新闻, 这无疑破坏了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在新闻节目中巧妙使用限知视角, 主张新闻叙事者只能叙述他自己的所见所闻, 所感所想, 不能叙述别人看到或听到的而他自己没有看到或听到的事情, 更不能介入别人的内心世界。虽然在再现新闻事件信息的广度和深度方面, 限知视角不及全知视角, 但由于信息来自新闻事件主人翁, 所以在新闻真实感表现力度上, 限知型视角反而比全知或者冷峻的纯客观具有更大的优势, 只是要秉承新闻的职业道德操作。

《新闻周刊》在节目题材的选择上侧重软新闻, 一直将“关注公众利益”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追求, 主要以反映社会、文化、生活、精神、道德等为主, 会议、经济、科技新闻等严肃类新闻比例大大降低。正是这一价值取向使它将大众普遍关心的新闻事件作为报道的选题出发点, 我们可以发现有一系列关于公众利益的话题, 如《房子的保障》、《春运:以公平的名义》、《民生·幸福》、《身边的安全》、《公共资源的“抢”与“让”》等, 这些话题都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形式都是通过一个个具体人物或具体事件的调查采访来反映问题, 以期找到解决办法。比如在《公共资源的“抢”与“让”》中, 记者亲自坐上北京的公交车, 对乘客进行采访, 并由交通拥堵的现状引申到诸如饮用水、电力等资源的稀缺问题, 并对此进行深刻的剖析和评论。在表现方法上, 对应使用纪录式手法将目光聚焦普通新闻人物, 并重视同期声记录, 力求新闻事件真实感的还原和新闻的质朴气质。这样一来, 在节目中就把节目主体全知型视角 (表现手段通常是解说、旁白) 和新闻人物的限知型视角 (表现手段通常是同期声采访、纪录) 结合起来使用。

“《新闻周刊》搭起了这样一个话语平台, 让百姓说话, 让更多的声音传递出来, 让不同的利益, 不同的立场在这个平台得到释放。有专家的解读, 有百姓的感受, 有普通人的呼吁和建议, 同期声给观众以极强的影响和震撼。用独特而多样的叙述视角增加了新闻传播的亲和力, 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2]

四、一些辅助叙事技巧的使用

音乐具有丰富的表现功能, 它能表达出一些用语言不能表达的东西, 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增加视觉美感, 与视觉画面一起共同推动叙事。作为时效性不是很强的周新闻节目更要重视一定的节目包装, 提升节目的可视性。好的音乐不仅可以更好地烘托新闻主题、渲染情感, 还可以凸显节目定位、塑造节目形象, 比如在《新闻周刊》的片头部分, 激越的音乐中夹杂着音效的铿锵声, 让人很容易和沉稳、大气的节目形象联系在一起。另外, 节目整体始终贯穿背景音乐, “新闻回顾”与“人物回顾”的背景音乐节奏较明快, 和解说词相辅相成;“本周视点”与“本周人物”则按照情绪的不同适时插入不同的音乐;而“本周特写”因为题材多是社会软新闻, 所以音乐也相应活泼轻松。音乐的加入呈现广播化的特点, 既解决了新闻单调性, 提升节目的趣味性, 更紧致了节目的一体感, 明快新闻节奏。

除音乐外《新闻周刊》还特别重视新闻标题、字幕等文字信息的传播和艺术效果的表达。一方面, 强调新闻信息中的重点内容, 作为特别提示和强调, 加深观众印象;另一方面, 追求文字的视觉效果, 对文字进行精心设计:楷体和宋体字为主, 有时加底线表示强调;颜色主要是纯白色, 以便从蓝色背景中区分出来;文字周围制作出发光或者阴影效果, 增加美感;入屏方式上运用划入、逐入、渐入等特技来增加画面动感。将文字图片化的思路, 不但突出新闻的重点信息, 还增加新闻画面观赏性, 弥补了视觉传播稍纵即逝的缺陷。

讲叙事就是讲故事, 显然讲故事已经不再是当今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方面的新鲜话题, 但无论何时, 对富有特色的优秀者的分析和借鉴都是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1]参见新闻周刊官方网站[EB/OL].http://space.tv.cctv.com/podcast/xinwenzhoukan.

农业科教节目的叙事局限 篇9

一、农业科教节目过度叙事

在农业科教节目中,编导按照农技知识的组成框架对主人翁的故事进行重新编排,在编排中利用悬念来引起观众的期待,激发求知欲。我们知道,制造悬念需要一定的铺垫,但是揭开悬念往往只是一两句话。所以农业科教节目的创作人员为了抓住观众的眼球在如何讲故事方面做足了功夫。以中央电视台《科技苑》栏目为例,一期节目的时长是23分钟,片头制造悬念和主持人开场以及片中不涉及农业技术传播的关于现状的纯故事性叙述平均在16分钟,传播农业技术的时间一般只有7分钟。这样看来农业科教节目讲故事的时间就占到了三分之二,仅仅剩下不到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用在农技知识传播上,而且这不到三分之一时间的农技知识并不是集中的传播,而是穿插在悬念不断、精彩纷呈的故事中,一期节目下来,故事很完整很精彩,但是农业技术却是七零八落,使传播效果大打折扣,故事的讲述都远远超过了科技的传播。农业科教节目的过度叙事对农业科技传播造成了巨大的局限。

二、农业技术传播偏离重点不成体系

任何知识都是有框架和体系的,农业技术知识也不例外。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实践密切相关,农业科教节目只是根据个体案例将农业技术安插到故事之中进行讲述这种方式最大的局限就是科技传播不成体系。因为在编导的故事安排中,农技知识是通过关键环节的悬念设置来展现的,每个冲突点仅能展现很有限的知识,这些知识又被精彩的故事分割开来;再者,通过个案进行分析讲述另一个局限就是不能代表普遍性。一项适合推广的农业技术在每个实践者的实践当中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仅以一个人的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悬念设置和讲述肯定是不全面的,不成体系的。对于遇到不同问题的农业生产者来说,这样的节目往往对他们没有帮助,所以成体系的科学传播可以使更多的农业生产者受益。

三、农业科教节目依靠解说随意制造悬念

因为在编导的故事安排中,农技知识点是通过关键环节的悬念设置来展现的,没有编导设置的悬念冲突就无法在故事中引出农技知识。编导总是想给观众不间断的冲突和期待,尽可能多的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所以对悬念设置方面往往过犹不及。在农业科教节目中解说占有大部分的话语权,解说具有交代环境、提供信息、引导思路、悬念设置、强化感情、承上启下的作用。解说也是一条引子,是把握方向的主线。在农业科教节目中,存在利用解说词随意制造悬念,过分地追求故事的悬念和冲突。

在《科技苑》栏目《当国学遇上有机菜》这期节目中,刚开始就通过解说给人设置了一个巨大的悬念:“当国学遇上有机菜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在节目中反复提起这个悬念,一直看完本期节目你才会发现主人翁不过是凭借国学的理念,凭借道法自然、相生相克的规律来种植有机蔬菜,根本就不是靠着国学里的农业技术来种菜。最后给出的防治病虫害方法仍然是用现代科技进行的解读。这样为了制造冲突而设置悬念正是对故事的过度诠释和对冲突的刻意营造。

四、农业科教节目对科技成果的过分渲染

在农业科教节目中,开头会告诉我们某人因为某项非同寻常的方法或者技术致富,在节目的结尾又会用当事者、农业专家、消费者的角度对该成果的前景进行展望。在整期节目都是围绕这个成果带来的利益进行讲解,以说明农业生产者在使用该技术后生活和事业上发生的巨大变化。我们会牢记这项技术带来的经济利益,这种过分的成果渲染带给我们的是实用主义甚至功利主义的思想。

农业科教节目中不仅要做好农业科技的传播,更要做到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的传播。我们只看到了农业技术给生产者带来的巨大利益,但没有看到在探索这项技术时主人翁做出的努力,这些脚踏实地的努力或被解说一句带过,或被紧张的悬念和强烈的冲突掩盖。对于探索中展现出来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的思想都没能表现。长此以往,农业科教节目的科学传播功能不仅会退化,更有可能产生一些负面功能,对于国民整体科学素质的提高和科学思想的养成都有严重的阻碍。

五、农业科教节目叙事局限的突破

叙事视角的转换是突破局限的一个重要方法。叙事视角指叙述时观察故事的角度。农业科教节目中的解说正是处于人物视觉和观众之间的叙述者视觉这一中介,是一种全知视角。全知叙述者既说又看,对节目中的技术无所不知,这就需要利用解说词来制造悬念以便插入农技知识,造成了随意利用解说制造悬念的局限。也正因为全知视角下对科技成果的全面了解,造成了对科技成果的过分渲染。

如果农业科教节目中的叙事者既是讲故事的人又是感知者(观察者),这种利用感知者的人物视角来讲故事可以让观众跟着感知者的态度和疑问前进,形成故事的悬念和线索,产生了较强的冲突。解说被淡化,这样一来可以避免“他究竟会经受怎样的考验?”“为什么它的果实是长在树干上呢?”“这又是为什么呢?”这类随意利用解说制造悬念带来的局限。让感知者在实际体验中抛出自己遇到的问题或现象,再请主人翁或相关专家进行解答。这种抛出悬念的方式更加自然,所提出的问题更具有代表性和系统性,这样的叙事更注重科技应用的过程,淡化了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凸显了科学精神。

不同身份背景的人进行观察感知时往往能体现出特定的情感、立场和认知程度;想要取得更好的收视效果感知者就必须贴近受众。对农业科教节目而言,感知者必须贴近农民。在农业科教节目的叙事中用第一人称叙述中的体验视角,海选与本期节目中新技术相关的农业生产者走进节目进行体验,再用第一人称叙述中的体验视角来讲述故事,传播科技。他们的穿着、语言都更加贴近农民,不仅解决了全篇利用解说制造悬念的问题,而且让农民参与到节目中,让参与者满载而归,这也调动了农民朋友的积极性。不仅突破了农业科教节目的叙事局限,也让农业科教节目有了更宽广的发展方向,对发展我国的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也有积极作用。

摘要:在电视节目故事化风靡的今天,以科技传播为目的的农业科教节目,变成了重故事轻技术、农业知识偏离重点不成体系,以及缺乏科学精神和思想的故事型节目。叙事局限日益凸显。如果在叙事视角方面对农业科教节目的叙事做出改进,将会获得更好的科技传播效果。

关键词:农业,科教节目,叙事,传播局限

参考文献

[1]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办好广播谈话类节目的启示 篇10

为了适应现代广播的需要,同时,也为精神和情感上压力越来越大的人们提供一个倾诉心声的精神家园,阿拉善人民广播电台于2000年5月以来开办了许多个谈话类直播节目。经过10年实践,笔者作为一名广播新闻工作者,对如何开办好广播谈话类直播节目谈一些粗浅的认识,愿与同行们交流。

一. 充分发挥广播优势,是办好谈话类直播节目的前提

众所周知,广播与其他媒体相比,有着信息含量大,覆盖率广,传播迅速,感染力强,收听方便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优势为办好谈话类直播节目提供了有利条件。谈话类节目,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就一个话题展开谈话、问答、讨论的一种报道形式。由主持人驾驭,与现场嘉宾或是通过热线电话与听众就一个话题在轻松愉快、亲切自然的氛围中展开讨论。声情并茂且富有生活气息的广播谈话类节目,瞬间传播到千家万户,是老百姓了解国家政策方针,法律法规和获取科学文化知识,提高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

话题节目,一定要定位于由主持人驾驭,通过热线电话与听众沟通和交流,为听众排忧解难,缓解矛盾,稳定情绪,减轻压力,从而达到真心愉快地投入到生活和工作当中。更重要的是,要始终坚持以正面宣传和引导为主,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抨击假恶丑现象,从人们的衣食住行,情感择业理想追求入手,做细致入微的思想教育工作,这样才能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逐步扩大自己的听众群。听众不仅在节目期间积极拨打热线电话参与节目,还通过发短信的方式参与节目。通过听众广泛参与不断拓展节目内容,同时也丰富和活跃节目形式,使谈话类节目成为广播节目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二. 通过舆情分析,做好周密策划是办好谈话类节目的基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作为广播人,清醒的认识到办好广播节目不仅要有好的内容,还要有好的播出形式,由主持人支持、驾驭,或是请有关专家作为嘉宾参与节目,或是开热线和听众直接对话、交流,或是现场直播等播出形式,使广播节目生动活泼,有很强的可信性和可听性。可以这样讲,广播谈话类节目的兴起,为广播注入了清新的活力。舆情分析,就是对某一个时期围绕某个焦点形成的各种议论、意见,反响的锋芒、核心、基础及弱点做出相应判断,并形成自己的相应对策,继而通过调动舆论力量对舆论形成实施影响。在做好舆情分析的基础上,做好周密策划。策划节目包括选择听众感兴趣的话题以及听众喜欢的话题形式等,与此同时,还要注重热线电话节目的舆论导向。这就对节目主持人在处理热线电话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节目主持人在直播间里要说大量的话,怎样才能做到语言不枯燥乏味,不炒剩饭呢?笔者认为,加强学习是唯一可靠的途径。这种学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向书本学习,二是在实践中学习,并牢固树立导向意识、喉舌意识、龙头意识、创新意识和群众意识。只有这样,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内涵才会更加丰富,才不至于重复自己。主持人每天接触不同的听众,听众也每天认识一个不同的你,这样你的节目才会有更大的魅力。

三.选择能驾驭好节目的主持人,是办好谈话类节目的关键

谈话类节目,打破了以往广播的播音腔,主持人不仅口齿伶俐,反应敏捷,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要高。要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较深的生活积累。一个具有开阔的视野,广泛知识的人才能善于交流,驾驭好节目的走向,按照策划好的方向,圆满的完成节目预期目标。除上述条件外,还应有较深的生活阅历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只有这样,才能使节目在富有生活气息、亲切、活泼的氛围中进行交流和沟通,才能吸引听众,得到广大听众的信任,使他们能把自己不对家人讲的心里话讲给你听,才能使节目真实,有感染力。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选择好主持人是办好谈话类节目的关键。主持人就像是这个节目的标志,主持人的风格、言行、语气,直接影响到节目的质量。当然了,一档谈话类节目的成败,关系到节目组的每个成员。比如一个负责任的导播,能很好的引导听众参与节目,配合节目主持人把节目做的更完美。

叙事类节目 篇11

语言的魅力, 除了日常生活的使用以外, 更是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重要途径。经过不断的练习, 可以提升说话的能力。当说话能力提升后, 语言就变得非常有感染力和说服性。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所在, 正是看到了这种语言的魅力, 才创造出了语言类真人秀节目。

随着节目种类的多样性发展, 语言类真人秀节目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例如, 电视节目《开讲了》和《超级演说家》。尤其是《超级演说家》更是为广大的草根阶层的百姓提供了语言平台, 让更多的人站在更大的舞台上畅所欲言。但是相比较网络平台来讲, 电视的语言类真人秀节目还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尤其是在说话方式和所选话题的时候。

语言类节目的播出和受众的增加, 也引发了网络门户网站的注意。网络平台的自制节目当中也看中了语言类节目, 爱奇艺首创播出了《奇葩说》。

一、《奇葩说》介绍

2014年11月份, 一档以“寻找最会说话的人”的网络自制节目《奇葩说》在爱奇艺播出, 并获得极高的点击率。节目前期是进行选手的选拔, 后期被选拔出的选手组成正、反两方对于节目组设置的话题进行辩论, 以现场观众的跑票数量决定一方获胜, 辩论失败的一方导师进行投票, 再次进行选手筛选。节目设置导师两人, 分别是张晓松和蔡康永, 主持人为马东。导师参与前期的选手选拔, 及后期辩论时各为一方导师进行最后的总结发言。

二、《奇葩说》节目设置及互动环节

提前在网络平台提供下期话题, 形成互动, 选取讨论热度高, 投票最多的话题成为节目的话题。这种让受众做主, 真实地参与到节目制作中来, 形成媒体和受众的双向交流, 对于节目播出后的点击率提供了有力保证。利用弹幕形式进行及时互动。神秘导师和网友一起进行吐槽, 也形成了一大看点, 同时节目也得到了更好的宣传。这时, 网络自制节目就不仅仅是节目的播出和收看这么简单, 更多的是参与互动。这些参与互动的环节设置, 以及交流和互动的及时性, 是网络自制节目的关键优势所在。

三、《奇葩说》话题选择

进入辩论赛后, 每期的话题选择, 成了受众关注的热点。

选题角度, 关注当下社会的一些热点现象和话题。例如, “这是不是一个看脸的社会”;“结婚在不在乎门当户对”;“你选择大城床还是小城房”等, 当下一些社会生活中常常被大众关注的话题, 这些话题容易引起社会大众的共鸣, 大众才会更多的关注和参与。

还有一些话题的设置, 是看起来符合大众传统道德理念的一些观点, 在《奇葩说》当中却采取了一些或逆向或极端的表达方式。例如, “该不该看伴侣手机”、“爱上好朋友的恋人要不要追”等, 这一系列的话题的设置和提出, 体现了节目选题的个性和打破常规理论, 以及在表达方式上的转变和思维模式当中逆向思维的运用。

四、《奇葩说》设置语言风格

(1) 导师及主持人语言风格。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定位调侃性比较突出, 如对于赞助商的广告播报也采取了直接重复, 语气加重等, 播报完毕还加上一番自己的调侃, 能够让更多的受众记住冠名商, 并且不讨厌广告的植入方式。两位导师语言风格非常的鲜明。高晓松选择了犀利的语言风格, 运用自己的经历在辩论结束时进行画龙点睛的总结及点评。蔡康永选择了温暖的语言风格, 运用自己的知识面以及强大的逻辑思维, 条理清晰地进行分析总结。两位导师语言风格迥异, 但是却一张一弛, 张弛有度, 配合默契。

(2) 选手语言风格。一档好的语言类节目, 选手的语言风格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奇葩说》中选手众多, 但每一个选手的语言风格都不同。例如, 闫如晶、范湉湉、马薇薇、肖骁, 之所以受到网友的高度关注和讨论, 也是因为其语言风格的鲜明, 让受众进行不断地思考或者捧腹大笑。那么选手的语言风格的决定因素有哪些呢?首先, 是选手的性格决定选手的语言风格。例如, 马薇薇性格是比较要强, 所以她的语言风格中处处能体现出强势的状态。选手肖骁的风格是自我, 所以肖骁在语言的组织上比较肆无忌惮,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不受到一般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其次, 选手的个人人生经历决定选手的语言组织以及逻辑思维, 而这些都反映在语言风格上, 如选手范湉湉, 因为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 所以在语言的内容方面会有很多个人经历过后的说教在其中。因为经历过挫折和低谷, 所以在语言的语气状态上比较强势。

(3) 消音手段的运用。节目在制作的过程中, 不干涉选手使用不文明语言, 可以说是《奇葩说》的选手全部都是有策划的畅所欲言的状态。这样使得选手的情绪非常的饱满, 语言的感染力得到很好的释放。在后期的制作中合理利用消音手段, 对于敏感字眼进行消音处理, 但是不会进行剪辑。这样使得画面保持了流畅的同时, 也能够更加真实和直观地进行节目的观看。受众也正是因为这样奇葩的语言风格才纷纷被吸引。

《奇葩说》的成功, 不仅带来了高关注度和经济效益。也是让更多的网络平台开始重视网络自制节目的制作和播出, 并且在制作和播出的过程中越来越走向专业化, 也相应地加大了经济的投入比重。

摘要:随着传统媒体电视节目创新探索的成功, 网络自制节目也有更高追求的发展。一些在传统媒体上发展良好的节目, 经过不断地创新, 及时的改革, 形成新的节目形式, 在网络平台一经播出, 就引来了较高的点击量, 就以2014年11月份以来播出的《奇葩说》为例, 探索网络自制语言类节目的创新及发展。

关键词:网络自制节目,奇葩说,语言类真人秀

参考文献

[1]胡鑫.《超级演说家》的节目创新和社会价值[J].声屏世界, 2014 (1) .

[2]王维砚.“奇葩”频现是审丑盛宴[J].工人日报, 2015 (002) .

上一篇:手风琴风箱的控制下一篇:病毒肝炎性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