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失衡

2024-08-08

金融失衡(精选6篇)

金融失衡 篇1

1 引 言

中美经济失衡是当今世界经济运行的一个突出特点, 表现为美国长期大量相对于中国拥有贸易赤字, 因其可能对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 中美经济失衡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讨论。本文将从金融视角出发, 探讨美元货币的强势地位、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差异、国际金融一体化和汇率制度的安排四个金融因素对中美经济失衡的影响, 并对中美经济失衡的可持续性进行深入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美贸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根据中国的统计, 1989年中美贸易差额为逆差34.7亿美元, 在随后几年逆差额不断缩小, 1993年中美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 并持续保持顺差较高的增长速度。1993年, 中国对美实现顺差仅为62.7亿美元, 至2008年中美贸易顺差额已高达1708.6亿美元, 增幅高达2625%, 中美经济已经严重失衡。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迅速席卷全球, 各国经济都遭受到重创, 美国经济增长放缓, 进口需求下降。2007年, 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占当年GDP的比例降至5.1%, 2008年美国经常项目占当年GDP的比重下降为4.89% (见图1) 。而同时, 由于美国经济的下滑, 进口需求下降, 中国、亚洲其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的贸易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危机以来, 中美经济贸易开始加速调整, 贸易逆差开始收窄, 失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但同时中国也为此付出了较大的代价, 依靠美国进口的产品大量滞销, 经济增长速度下滑。

2 中美经济失衡的金融影响因素

中美经济失衡事实上根源于中美之间的金融失衡。美元货币的强势地位、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差异、国际金融一体化和汇率制度的安排共同导致了中美之间的经济失衡。

2.1 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

20世纪60年代, 以黄金—美元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面临的特里芬难题日益凸显。即作为国际货币美元须保持信心, 美国必须持有足够的黄金做准备, 应保持贸易的顺差, 但这样会使各国面临清偿能力不足。而美国若满足世界各国的清偿能力, 则应保持逆差, 但是这样又面临着美元流动过剩, 美元信心发生危机。特里芬难题的存在最终导致各国要求美国兑换黄金并不在对美国的融资进行支持, 布雷顿森林体系随之崩溃。1978年, 国际货币体系脱离了黄金的约束建立起牙买加体系, 美元不再是唯一的储备货币, 而是同英镑、日元等共同作为国际货币。但随着20世界80年代, 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 美元再次成为世界核心货币。2005年, 美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35%, 而美元占全球外汇交易比重高达62%, 美元在全球贸易结算中货币比重达到65%。

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特殊地位, 形成了当前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一方面美国通过国内的消费需求对世界各国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形成大量的贸易逆差, 输出大量的美元, 使贸易顺差国积累巨额的贸易顺差和储备货币;另一方面大量的外汇储备促使顺差国寻求高流动性、安全的投资渠道, 而美国作为世界独一无二经济强国成为首选, 这样美国在资本项目上顺差, 获得美元的回流。这就形成了贸易和资本的循环, 即贸易顺差国将积累的美元重新投入美国资本市场、购买美国的债券为美国的消费需求提供资金的同时, 获得了低风险的稳定回报;而美国在获得资金弥补贸易逆差的同时, 消费增长又进一步吸纳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出口产品, 并对新兴国家进行投资获得较高的资本回报 (见图1) 。在这样的“双循环”体制下, 美国经济实现了低通货膨胀的快速增长, 世界新兴经济国家也在大量出口的拉动下保持较高的增长率。Michael Dooley, David Folkerts—Landu和Peter Garber (2003) 把这种“双循环”的体制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Ⅱ”。

2.2 中美金融市场发展的差异

中美金融发展程度的差异性是“双循环”体制的基础, 根据Mann (2005) 的投资理论分析, 金融市场不发达国家国内资金会流向金融发达国家。这是由于相对于金融发达国家, 不发达的国内金融市场, 可选择工具少且收益率也较低, 为追逐赢利回报, 国内资金就会考虑其他金融发达国家进行投资。中国的金融市场起步较晚, 效率较低, 法制环境不健全, 发展不完善。限制了我国国内储蓄资金转化为投资, 而我国国民历来就有高储蓄的习惯, 大量的国内资本寻求国外投资市场。美国的金融市场是世界最发达的市场, 这就形成了我国大规模的资本输入美国, 导致我国相对于美国的经常项目顺差。

资料来源:根据IMF、World Bank 数据整理。

中国金融市场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 在不到30年时间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1991年分别建立上海和深圳股票交易市场, 其股票市值不断上升, 并于2009年正式推出创业板市场。但与美国发达的金融市场相比, 无论是股票市场、期权期货市场还是外汇市场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见图2) 。2006年8月, 人民期货和期权正式在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上市, 这也是全球首个在交易所买卖的人民币外汇期货产品。外汇期货影响实际汇率, 人民币的定价权处于美国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不完善, 使中国在危机时难以及时融资到国际资金, 就必须保持一定的外汇储备来防范风险。政府鼓励出口, 增加储蓄, 导致国际收支顺差。

资料来源:根据IMF、World Bank 数据整理。

2.3 国际金融一体化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各国经济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交织, 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趋势特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推动了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 使资源可以更有效地得到配置, 实现全球的效率最大化, 但同时引起资金在国际范围内的运动, 这就要求国际金融的一体化发展。据统计, 世界货物贸易1981年进口为20660亿美元, 出口为42430.5亿美元, 国外直接投资仅有684.9亿美元, 至2007年进口已达到142110亿美元, 出口为138980亿美元, 国外直接投资额升至21393.3亿美元。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要求世界各国不断加快金融改革进程, 放松金融管制, 推动金融创新, 各国金融市场得到空前的发展, 金融开放程度也不断上升。

全球金融的一体化使国际闲置资本可以更自由地流动, 有力地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更加有利于经常项目顺差国向逆差国融通资金。中国金融市场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较快速的发展, 逐步融入世界金融体系, 提高对外开放程度。1996年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 进入21世纪后正逐步放松对资本项目的管制, 推出QDII、QDFI, 允许在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的对外和对内投资, 不断完善金融法制, 与国际金融体制接轨。随着我国金融一体化和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进程, 对于中美经济失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 我国国内通过中美贸易形成的顺差资本, 将会在国际金融市场为美国的消费需求更方便快捷的提供融资, 进一步扩大了国际贸易的规模;其次, 金融一体化会凸显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完善, 金融工具、金融服务种类较少, 转化率低且回报低, 国内资金为追求赢利, 会大量流入美国的发达金融市场追求高回报赢利。金融一体化进一步加剧了中美之间的经济失衡 (见图3) 。

资料来源:根据IMF、World Bank 数据整理。

2.4 汇率制度的安排

自1994年我国汇率并轨以来,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革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994年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实形盯住美元的制度;以及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美元单一货币, 形成更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我国试图建立起更加弹性的汇率制度, 但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特殊地位, 以及在我国经济贸易占的重要位置, 使得这三种制度事实上都是不同程度上的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分析1989—2008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发现, 人民币相对美元变动接近于1, 盯住美元单一货币, 导致中美贸易间失衡的加剧, 美国想通过贬值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鼓励出口, 会引起人民币的相对贬值, 则美元的贬值效果被抵消。而人民币的贬值则会增加商品的竞争力, 促进贸易的进一步扩大。

3 中美经济失衡的可持续性

自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以来, 中美经济失衡加快调整, 世界国家不再盲目的为美国的消费需求提供融资, 美国的储蓄率上升, 相对我国的贸易增速放缓。全球金融危机为经济失衡敲响警钟, 以美国为外需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能否保持, 中美经济失衡能否持续?

中美经济失衡是否可持续主要看其金融影响因素的可持续与否, 即美元国际货币地位、金融差异、金融一体化以及汇率制度改革进程的因素影响的持续。

首先, 美元世界货币地位的改变, 将改善中美之间的经济失衡。美元自18世纪以来就已经处于世界货币的中心位置, 世界各国均以美元为主要储备货币, 因此一旦美元失势, 则各国的储备会遭受重大损失。此次由美国国内爆发出来的金融危机唤起了世界各国改变现在国际货币体系, 建立起一个由世界多国货币为基础的世界货币的呼声。虽然目前美国经济仍然是其他国家无法相提并论, 但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 以及发达经济体的不断上升, 美国经济的世界地位必然受到挑战, 美元的强势地位也必然会改变。美元地位的削弱会减少世界各国对其进行的融资额度, 美国国内的消费需求相应减少, 相对地对中国的贸易进口也会减少, 改变中美经济失衡现状。

其次,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中美金融发展的差异会逐渐缩小, 进一步平衡中美经济失衡。当代世界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随着金融一体化的进程, 我国金融市场必然会不断发展, 缩小与美国金融市场之间的差距。我国隶属于新型经济体, 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得到飞快的发展, 对国际资金有较高的吸引力。而随着我国金融环境的改善, 金融效率的提高, 以及与世界金融市场的接轨, 国际资金以及国内资金会更多的投资到我国市场, 寻求高回报。

最后, 我国将逐步改革汇率制度, 向浮动汇率制度变动。我国不断寻找改革汇率的道路, 2005年弹性汇率制度就是一大进步。今后我国将会进一步的改变盯住美元这一单一货币的汇率制度, 使汇率市场化, 这也将改善中美经济的失衡现状。

4 结 论

中美经济失衡是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导致其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其中金融影响因素至关重要, 从长期来看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 中美之间的贸易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金融危机的爆发也警示我们要改变现在的经济失衡局面。我国要着力发展改善金融市场的发展, 建立一个有效率的金融市场, 使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为国际资源配置的中心, 同时加大国际金融合作, 推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 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过高储蓄率的转化, 刺激国内的消费需求, 调整经济结构, 使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而且有利于提升我国国际经济金融地位, 推动全球经济失衡的改善。

摘要:中美经济失衡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基于金融的角度, 从美元货币的强势地位、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差异、国际金融一体化和汇率制度的安排四个方面分析了中美经济失衡的成因及其可持续性, 得出中美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是金融关系的失衡, 长期来看是不可持续的。

关键词:经济失衡,金融因素,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雷达, 赵勇.中美经济失衡的性质及调整:基于金融发展的视角[J].世界经济, 2009:62-71.

[2]李扬, 余维彬.全球经济失衡及中国面临的挑战[J].国际金融研究, 2006:2-18.

[3]李新功.美元霸权、金融发展差异与货币体系错配下中美经济失衡及调整[J].现代经济探讨, 2009:18-22.

[4]齐俊妍.全球经济失衡中的美国贸易逆差及其调整[J].生产力研究, 2007:92-94.

[5]陈继勇, 吴宏.全球经济失衡的可持续性问题研究——基于美中贸易失衡的角度[J].武汉大学学报, 2008:454-458.

[6]Ricard J.Caballero, EmmanuelFarhi, Pierre-Olivier Gourin-chas.Financial Crash, Commodity Prices and Global Imbalances[EB/OL], NBER Working Paper No.14521, http://www.nber.org, 2008 (12) .

金融失衡 篇2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需求;金融供给

藏区经济发展事关民族稳定、民族团结,对青海省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发展目标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青海有六大藏区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金融供需失衡,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前形势下藏区农村金融供需失衡的具体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建设措施,我们课题组选取海北和海南藏族自治州作为调研对象,对农牧民的融资行为和当地金融机构进行了走访和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21份,有效回收率88.71%。

一、青海藏区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一)样本基本情况。被调查的621户农牧民中海北州288户、海南州333户(见表1)。其中,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户255户,基本占据半壁江山,达到41.06%;其次是以副业为主的农户有153户,占24.64%,第三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牧业生产为辅为主的农户126户,占20.29%。农户家庭规模最小1人,最大12人,在农户家庭总人口3009人中,劳动力人口为1541人,占比51.21%,户均劳动力人口2.48人。作为农村经济的基本单元,劳动力规模普遍偏小。

(二)贷款需求分析。通过调查发现,农牧民的金融需求中最旺盛也最难以满足的是贷款需求。在621户农牧民中,“向金融机构有贷款需求”的农牧户为492户,所占比例为79.23%,我们主要以贷款需求为主进行金融需求分析。

农牧民对贷款资金主要用途可分为生产性用途和生活性用途(见表2),满足生产性需求比例为37.96%,满足于生活性需要的比例为62.04%。其中用于建房和装修的为19.97%,子女教育为16.01%,看医治病22.09%,婚丧嫁娶和其他共占3.97%。随着农牧民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和资金投入的扩大化,对从事生产所需的资金需求是比较强烈的,因为农牧业生产的季节性使农牧民必须投入资金购置各种生产资料和畜养成本,频繁的自然灾害也使农牧民加大了对应急贷款的需求。

贷款需求金额的调查显示,最低融资金额为0.2万元,最高的为33万元。融资在5万元以下的农牧民共有436户,占到所有融资总户数的88.61%;融资在5~10万元的农牧民有48户,占到了所有融资总户的9.76%;融资在10万元以上的农牧民有8户,占融资总户的1.63%,可见农牧民融资的额度还是以小额为主。在向正规金融机构借款的农牧民中,选择的融资期限一般在6个月~1年,1年以内的借款农牧民为309户,占到所有借款户的62.80%,一年以上的借款农牧民为183户,占到所有借款户的37.20%。所以农牧民的借款期限基本上以短期为主。这说明,农牧民的信贷需求旺盛,但贷款额度小,期限短。

借贷资金来源的调查显示,有492户通过金融机构借贷满足需求(见表3),占比为79.23%;有453户通过民间借贷满足需求,主要向亲戚朋友借款,比例为72.95%;21户通过私人钱庄借款,9户通过其他途径满足需求。由此可以看出,青海藏区农牧民对借贷资金的需求旺盛,但因为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导致借款比较困难。83.5%的农牧民认为贷款不易,取得艰难。

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发现,贷款取得的难易程度与农牧民的经济条件和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少数认为贷款容易的农牧民,家庭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受教育程度也比较高。而大部分认为贷款难以取得的农牧民,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也比较低。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藏区农牧民的收入普遍偏低(见表4),2000元以上占15.4%,15000——20000元占20.60%,10000-15000元的占25.93%,5000—10000元的占24.96%,5000元以下的占13.37%,收入分布较为均匀。受教育程度显示小学文化水平比例48%;初高中文化水平比例40%;大学或其他比例12%,由此可见青海藏区农牧民受文化教育水平偏低。收入水平低,影响偿还能力和担保能力;受教育水平低,理解金融政策有难度,获取金融信息有限、导致贷款难甚至无法取得贷款。

二、青海藏区农村金融供给分析

(一)金融服务网点不足。自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便从青海县域进行战略性撤退,基本上只在州府、县府所在地及经济相对发达乡镇布置网点,县级以下网点以农村信用社为主。截止2012年末,海南州36个乡镇拥有68个金融机构网点,金融服务覆盖率为77.8%;海北州30个乡镇拥有57个金融机构网点,金融服务覆盖率为83.33%。农业发展银行和农业银行虽说以扶持农业发展为主,但受管理体制制约,对县域经济的支持也在逐渐萎缩,大部分农牧区只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导致藏区金融服务体系单一。

(二)金融业务单一。随着青海经济的发展,当前农牧民资金主要投向农畜产品加工、特色种养殖业、农家乐建设等领域,信贷需求数额增大,期限延长,而青海藏区的金融服务仍以存贷款、汇兑等传统业务为主。一些金融工具如汇票、支票等使用范围狭窄,推广力度不大;现有的信贷品种、放贷方式难以适应未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规模化经营对信贷资金的需求;贷款期限不科学,均以短期为主,不符合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周期,更难以满足农牧民对资金的需求;资金结算方面电子化水平低,县级以下很多信用社未开通大额支付系统,使农牧民资金结算,农牧民外出务工带来不便;中间业务可选择余地狭小,如投资顾问、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业务开通的很少,养殖大户、个体工商户、种植业大户无法获得各地市场的产销信息,也不能及时根据市场最新供销信息调整结构。

(三)资金外流严重。截止2012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从海北州和海南州吸收的存款余额为212.8亿元,而发放的贷款余额为60.5亿元,转移资金额度达152.3亿元。这两个州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125个,平均每个乡镇被银行业金融机构转移的资金高达1.22亿元。这表明,农牧区资金外流现象严重,极大地削弱了藏区经济发展的资金保障。加上农户效率低下的自给自足式生产方式,导致农牧区缺乏投资机会,虽有大量农牧民外出打工,但其收入通过藏区金融机构回流到发达地区,其结果就是藏区农牧业、农牧民难以获得足够的发展资金,陷入融资难的恶性境地。

(四)民间金融存在风险。民间金融以其“短频快”的优势成为藏区被正规金融机构所排斥的农牧民贷款者的首选。在藏区日益繁荣和活跃的今天,海北州和海南州72.95%的农牧民曾向亲戚朋友借款取得所需资金就很好的证明了这点。民间金融虽能够及时满足藏区季节性的生产资金需求,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藏区金融供需矛盾,但由于民间金融游离于法律体系之外,缺乏法律约束力,极易产生纠纷,从而引发社会风险。

三、藏区农村金融供需失衡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信用社的垄断地位导致效率低下。藏区的农村金融市场是垄断市场。当行业垄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会因缺少竞争而减弱发展的动力,从而导致企业衰败。近年来,青海省藏区各金融机构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在“扁平化”经营策略的指导下,导致藏区金融机构网点数骤减,缺少直接服务农牧民的平台。农村信用社是目前青海省网点最多、覆盖最广、服务最贴近基层的地方性金融机构。目前与农村信用社产生一定竞争的只有邮政储蓄,缺少有力的竞争对手就会丧失拼搏和创新的能力。

(二)正规金融机构的功能缺失。商业银行在藏区大量裁撤分支机构,上收贷款审批权限、实行贷款终身责任制,同时采用高利率吸引支行将资金进行上存,使基层机构的信贷业务不断萎缩,成为“吸存器”。农业银行非但没有填补网点和业务空白,在撤并县域以下的营业网点同时将经营重心向经济发达的城市转移,引发了农村金融资源的“漏出”;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惟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随着国家粮油流通体制的深入改革,成立投资部,这意味着其商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开始朝综合金融道路迈进,与其最初定位的政策职能正在逐步错位;邮政储蓄利用其在农村网点多、分布广的特点,倒吸资金,成为藏区农村资金外流的主渠道,支农效果令人堪忧。

(三)民间金融监管薄弱。民间金融是因民众的需求在民间自发形成的“非公开化”融资关系,随着非公制经济的迅速发展,民间金融机构数量和贷款存量金额巨大,资金流向难以掌控,融资关联主体多,信用软约束,金融风险大,隐蔽性强,易产生金融“黑洞”。加之专门的民间金融监管制度的缺失,管制政策过死,常用“禁止”方式笼统管理,民间金融和监管机构常处于博弈状态,导致有些监管领域出现真空状态。

四、结语

(一)健全藏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藏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健全,需要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合作发展,充分发挥支持“三农”发展的积极性,壮大支农实力。一是持续推进农村信用社股权改造,明确产权关系,转变经营意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强化支农职能;二是鼓励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加大对藏区农村金融的投入支持力度,增加对藏区的信贷投入量,引导商业性金融资源回流农村,以保证农牧业信贷资金投入的充足;三是引导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要通过政策明确一定比例的农村邮政储蓄资金必须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的方式支持农村的生产生活。四是在加强风险防范的基础上,加快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建设。

(二)创新藏区农村金融产品。藏区农牧民金融需求多元化要求农村金融产品的丰富化。围绕落实青海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实际需求,加强行企合作,进行产品组合,创业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鼓励有条件的金融机构适当增设产品研发中心,积极研发适销对路的金融创新产品,健全适应藏区经济融资要求的金融产品体系。例如逐步把电子化发展带入藏区,促进网上银行、电话支付、手机支付等新兴支付业务在农牧区的推广,提供现代化金融服务。同时,进一步拓展“惠农卡+财政补贴+批发商/零售商+农户”模式,确保政府补助资金直达农牧民个人账户;建立“惠农卡+小额贷款+农户”模式,确保农牧民轻松申请和支取小额贷款,丰富农村地区金融产品。

(三)规范藏区民间金融的发展。在藏区民间金融以其简单、方便、快捷的特点还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占据农村金融市场的主要地位。为了促进青海藏区经济的发展,国家和政府应该加强对民间金融的监管,落实监管主体,明确监管责任,规范民间金融的发展,允许民间金融以合法的身份走向透明化、公开化。同时可借助正规金融的力量发展民间金融。例如推出个人委托贷款业务,银行在其中“只做见证,不担风险”,只是帮助贷款人挑选合适的放贷对象,负责调查借款人的资信、监督贷款的使用和催收催还,不担风险。这样将民间借贷活动从“地下”走到“地上”,提高其正规化、组织化和合法化程度。在法律保护的秩序框架,使民间金融在监管中发展,在发展中健全。

参考文献:

[1] 张朝阳. 《藏区经济发展的金融瓶颈简析——以海北州为例》[J].青海金融,2009(6)

金融失衡 篇3

1 国际经济失衡的根源

当前的国际经济失衡最主要的表现是美国经常项目的巨额逆差和东亚国家经常项目的巨额盈余, 所以, 在此我们用经常项目的失衡代表经济失衡。

1.1 模型分析

经常项目余额=贸易余额+国际投资净收入+国际转移支付

经常项目的构成中, 国际转移支付相对于前两项的构成数额较小, 占经常项目余额的比重也较小, 所以在本文中暂时忽略国际转移支付的存在。假设一国t期的经常项目账户为, t期的出口量为, 进口量为, 国际净投资地位为, 利率为, 则:

设国际净投资存量的增长率为k, 则 (2)

由 (1) (2) 可得:

这里使用贸易余额代替经常项目余额, 即:

由 (3) 式可知, 一国的经常项目逆差是否可持续决定于该国净国际投资地位的增长率和利率之间的关系以及该国国际净投资地位的正负。当At-1>0时, 若k>rt, 则该国的经常项目出现顺差;若krt, 则该国的经常项目出现逆差;若k

1.2 理论分析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 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是国际净投资流入国且国际投资流入美国的增长率高于美国国内利率。而导致国际资金大量且迅速的流入美国的主要原因在于国际金融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以及所谓的“新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双循环体制”。

经常项目与资本金融账户通常是互补的, 所以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依靠大量的资本流入来维持。危机暴发之前, 以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的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由于自身比较优势, 各国在对美贸易中形成大量顺差。但是各国金融产业的发展水平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行业的效率较低。所以, 新兴市场国家通过国际贸易所积累的大量的贸易盈余无法被本国的金融市场完全消化。为了追求资本回报的最大化, 新兴市场国家存在较强的动机将贸易盈余资金投向国外的金融市场。

鉴于美元作为主要世界货币的地位, 因此各国把贸易盈余转化为巨额美元外汇储备;同时, 考虑到美国的金融市场更有效率, 各国又通过购买美国政府债券的形式把外汇储备投人美国;而美国则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使这些美元资本重新流回到亚洲, 形成所谓“双循环”。

由于上述的双循环机制的存在, 美国的经常项目出现了持续性的逆差, 进而引起了全球性的经济失衡。

由美国官方公布的资料可知, 美国自1986年以来一直处于国际投资的净流入国, 所以在我们的模型中, 美国的At-1<0。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对比美国国际净投资地位的变化率和联邦基金利率发现, 除去个别几年的下降, 美国的净国际投资地位的增长率都高于利率水平, 所以在美国k>rt。所以根据模型:

可知美国的经常项目必然会出现逆差。

2 金融危机对国际经济失衡的动态影响

2.1 金融危机对国际经济失衡的短期影响

本次次贷危机是从房地产部门和金融部门首先开始的。所以首先从金融方面影响国际经济失衡。总体来说金融危机使得美国金融市场投资产品的回报率大幅下降, 从而降低了流入美国金融市场的国际资金, 这样就同时影响到了模型中的At-1和k两个变量, 这两个变量都会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变小。同时, 为了刺激经济, 美国政府出台了巨额的经济刺激方案, 其中一部分就是扩张的货币政策, 这使得美国的利率开始持续走低。

从2006年到2007年, 美国资本净流入的增速明显下降, 从2006年的15%下降到2007年的9%。所以由此可见模型中的At-1和k两个变量都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下降。同时, 美国的利率已经从2007年初的5.25%一路下降, 到2009年3月利率已经降到了0.18%的低水平。所以, 综合以上的分析, 金融危机使得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的状况发生了改变。美国的贸易逆差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贸易逆差开始下降, 2007年降至7000亿, 到2008年底贸易逆差降至6811亿美元。2009年一月二月的贸易逆差分别为362亿和259亿美元, 同比都有较大下降。

所以, 金融危机对国际经济失衡的短期影响是:降低了国际投资向美国流动的速度, 从而降低了美国的贸易逆差, 缓和了国际经济的失衡状况。

2.2 金融危机对国际经济失衡的长期影响

2.2.1 国际分工的现状

当前分工格局是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集中于发达国家, 而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产业集中于发展中国家。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 并且在发展中国家完成产业结构升级之前不可能产生根本性变化。

同时, 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转移至发展中国家,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 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已经上升到较高的水平。所以发达国家只能向发展中国家购买劳动密集型产品。从而使发达国家形成经常项目赤字。而这种分工的局面在短期内是不会改变的。东亚新兴经济体人口基数大, 虽然经历了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 但是仍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这些劳动力随时可以补充进劳动密集型产业, 这也为维持一个较低的工资水平提供了条件, 韩长赋 (2006) 认为, 综合考虑我国农村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农业劳动力的边际收益和平均价格等因素, 农业剩余劳动力仍有1.2亿至1.3亿人。据测算, 我国劳动力数量将在2020年之前达到峰值, 并将保持约10年时间。而要使如此规模流动就业的农民工真正实现稳定就业, 将需要更长的时间。

这都为东亚国家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便利条件。所以, 虽然当前经济危机使得美国等发达国家国内消费需求降低, 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常项目赤字, 但是只要这种分工基础存在, 一旦危机过去经济复苏, 国际经济失衡将会重新出现并在长期持续。

2.2.2 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达程度具有很大的差异, 这与历史的和经济的原因息息相关。发达的金融体系保证了国际投资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同时大量的金融创新带来了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这是使国际资本流入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美国的发达的金融体系使其在吸引国际投资中具有优势, 同时美元的良好声誉也是国际投资流入的原因之一。而同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水平较低, 不能有效地利用通过贸易赚取的利润, 所以这部分利润会流向更高效的美国市场。这是目前经济失衡的一大重要原因。

衡量一国金融发展水平有许多数据, 这里我们采用主要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来衡量。普遍认为一国的银行存贷款利差越小代表了其金融体系越完善。

我国近年来存贷款利差一直保持在4%到5%左右, 最新一次利率调整后我国的存贷利差为4.5%。而美国的存贷利差长期维持在2%左右, 2008年的美国利差为2.06%。从以上的中美两国存贷款利差数据可看出, 美国的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差长期以来都小于我国的利差水平, 这可以反映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发展水平长期领先于我国以及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所以, 只有发展中国家不断提升自己的金融体系发展, 对国际投资形成一定的吸引力, 从而相对减少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资本流入压力, 才能改变经济失衡的现状。而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也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 所以, 当金融危机过去, 美国接受危机的经验进一步的完善了金融市场, 则其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将会更加巨大, 到时大量的资金流入美国又可以继续维持一个高额的经常项目逆差, 从而国际经济失衡将会继续。

3 结语

综上所述, 本轮金融危机对国际经济失衡是有缓解作用的, 近两年来的贸易数据也都映证了这种缓解作用。但是这种缓解作用是短期的, 从长期看, 造成国际经济失衡存在和持续的根本因素:国际分工状况和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都不会因为金融危机发生根本改变, 所以, 金融危机过后, 国际经济失衡的局面会在长期持续存在。

摘要:国际经济失衡一直是开放宏观经济中的热点问题, 但是随着美国次货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的爆发, 国际经济失衡形势开始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建立一个模型来分析国际经济失衡的根源。之后讨论本次危机对国际经济失衡的动态影响。最终得出结论:危机在长期不会缓解国际经济失衡。

关键词:国际失衡,金融危机,动态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漓高, 张丽.美国贸易逆差可持续性的条件研究[D].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 2007.

[2]黄燕君, 陈鑫云.美国巨额贸易逆差能维持吗[J].国际贸易问题, 2005, (4) .

[3]陈奉先.美经常项目赤字成因及可持续性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 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4]韩长赋.关于农民工问题的几点认识和思考[J].求是, 2006, (9) .

金融失衡 篇4

一、农村金融供需失衡的现状分析

(一) 在供给总量方面

目前的农村金融市场中存在着供给不足和供给过剩的矛盾。供给不足主要是指农村金融市场中, 信贷资金供给不足难以满足农村经济主体的信贷需求, 农村信用社垄断了农村金融市场。农村信用社由于估计贷款资金的安全性, 使得满足农村融资需求方面的能力有限。农村信用社为了保证贷款过程中的资金安全, 要求贷款的农村经济主体提供相应的抵押品 (土地使用权以及农户房屋等都不属于合格的贷款担保品) , 这就使得当前农户的融资渠道只能依靠民间私人借贷, 使得民间私人借贷开始盛行, 这就反映了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不足。

供给过剩是指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的现象。资金外流的主要原因源于农村的金融机构, 很多农村金融机构存在只存不贷的特殊制度。这就导致农村的存款资金转移到城市, 资金大量外流现象产生。

(二) 在供给结构方面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目前在供给结构方面, 有如下表现特征:

首先是期限结构失衡。我国的农户在金融信贷方面的需求较为多元化, 在时间的跨度上也比较长, 因此农村的农户信贷需求在期限上呈现了多样化的特征。而根据人民银行的固定, 农民的再贷款期限不得超过两年。这就会加重农民的贷款负担, 农民贷款现象减少。

其次是信贷额度结构失衡。目前, 我国的农业的分类复杂化, 有些从事种植业, 有些则进行水产养殖、畜牧、果木种植, 甚至有些农民进行集体企业, 因此, 农村的经济差距也在不断的拉大, 国内农民的贷款数量也随着农民从事行业的不同, 信贷的金额差距较大。这就导致农村的金融市场信贷额度结构失衡。

最后是贷款投向失衡。我国的信贷管理人员为了保证贷款资金的安全, 在贷款过程中, 会偏重将信贷更大力度的投入到传统种植业中, 不愿意将信贷投入到新兴产业中, 这中放贷的投向不利于新农村建设中新兴农业技术的培育和推广, 这就使贷款投向结构失衡。

二、农村供需失衡的原因分析

农村金融市场供需失衡显然并非是偶人, 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金融机构功能缺失

金融机构及其功能缺失是指我国农村的金融机构退化、政策不到位导致了金融的异化。

首先, 商业性金融退位。我国目前农村的银行基本都属于自负盈亏、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商业银行, 而我国的农业贷款中, 贷款期限长、见效慢、成本高、风险大, 相对于工业贷款来看, 风险与成本都比较高。因此, 银行并不愿意放贷给农户。加上我国目前政策向城市的转移, 商业银行基本的主要放贷对象主要针对于城市内部的企业与个人, 农村的商业银行基本变成了储蓄部门。

其次, 合作性的金融机构异化。众所周知,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主要功能在于服务三农, 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但是在纳税方面, 农村信用合作社又按照商业金融机构的标准来, 这就必然导致农村信用合作社将服务性、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融为一体, 以维持其正常的运行。然而, 农村信用合作社往往会忽视自己的服务性, 为了防止贷款的资金压力过大和较大的风险, 常常会效仿商业银行, 开始向盈利化发展。

最后, 农业保险不到位。农村的发展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响, 需要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来, 农业需要保险业。农业保险可以为农民提高经营的稳定性, 降低农业的投资风险, 已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但是, 我国的目前的保险公司开始向市场化、商业化转变, 农业保险相对于其他保险来说风险高, 支付额度大, 保险公司渐渐不愿意加入农村市场, 使得农村金融部门也在放贷给农业时畏畏缩缩, 有所顾虑, 直接影响了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不利于我国的新农村建设。

(二) 财政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职能边界不清

首先, 从改革开放以来, 一直致力于发展中大城市, 忽视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的公共财政资源缺位。我国为了实现农村的发展, 不得不将财政与商业金融之间相互渗透, 金融机构承担了财政部门的职能, 农村的商业金融机构由于财政的渗入, 出现了许多的不良贷款, 导致其经营效率低下, 经营坏境恶劣, 很多金融机构的资金开始流出农村地区。

其次,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有许多政策性的金融机构参与其中。我国有一些政策性的金融机构, 比如农业发展银行, 但是由于他们被一些大宗农产品收购所牵制, 无力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改造、农村扶贫等新农村建设中的惠农事业, 为了节省运行成本, 降低信贷风险, 商业银行缺乏放贷的动力, 使得农村的贷款资金逐年下降, 资金再一次的流出了农村。

(三)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缺乏农村金融融资体系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这就需要农村金融机构的完善, 形成一个完善的金融融资体系。而目前的中国, 正是缺乏一个这样的体系, 我国的商业银行基本都是为了追求利润, 实现效益最大化, 愿意将资金流出大大中城市, 获得高额的利息, 提高运营成本。很少有商业银行能够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目标出发, 这就导致了农村金融机构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总结

新农村建设关系到我国的国计民生, 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 我们要通过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明确金融机构职能与职责, 加强对于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 尽快解决我国的农村金融供需失衡。

摘要: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 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政府也加大了对三农的关注, 新农村建设得到了较大地发展, 但是目前新农村建设下却存在着金融供需失衡的状况。本文通过从新农村建设中所存在的新农村金融市场失衡的现状, 及从供给总量和供给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简要分析, 进而分析了农村金融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 希望对于解决新农村建设下金融供需失衡现象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金融供需失衡,成因分析

参考文献

[1]孟宪玲.农村金融供需失衡及对策研究[D].山工农业大学, 2009.

金融失衡 篇5

对于2008年至今的金融危机, 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关于金融危机的成因与传导机制。如于泽 (2009) 指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是美国IT革命后技术创新难以为继, 资本深化速度超过技术进步导致的结果。赵奉军、高波 (2009) 认为第三波全球化深刻影响了全球收入分配的格局, 发达国家收入不平等导致了宏观经济的金融化和消费者债务积累;发展中国家积累了庞大的外汇储备, 间接地为发达国家提供债务融资, 伴随着发达国家房地产泡沫的破灭, 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

其次是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的分析。如李向阳 (2009) 指出鉴于美国负债消费模式的终结与全球经济增速放慢,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将会受到冲击, 经济全球化有可能放慢。佘群芝、韩帅 (2009) 认为, 中美贸易失衡能给两国带来利益, 为美国金融业提供大量国际资金, 有助于美国市场需求的快速恢复, 有利于中国继续扩大出口, 摆脱内需不足的困境;金融危机不会终结中美贸易失衡, 失衡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

最后, 关于危机治理的途径与措施。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2009) 分析了危机冲击与政策反应模式, 认为经济体的充分弹性是中国经济率先复苏的必要条件。金碚、刘戒骄 (2009) 认为西方国家此次国有化对于进一步了解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 认识国有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特殊功能,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从经济结构角度对金融危机的成因这一角度进行了分析, 并得出了较为稳健的观点。

二、经济结构失衡与金融危机

经济结构是关系一国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 是指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种部分、各种组织地区以及社会再生产各个方面的构成。而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形式、性质及其相对规模则共同构成了一国的金融结构。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 本质上是金融与经济的关系。金融是经济的一部分, 金融结构是经济结构的一部分, 属于经济结构中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实质上是经济结构 (包含金融结构) 优化的过程, 金融结构优化对经济结构优化的推动, 进而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合理的经济结构有助于建立健全合理的金融结构, 经济结构的失衡也必然会带来金融结构的失衡, 失衡的金融结构加大了金融风险, 进而引发金融危机。经济结构失衡引发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财政收支失衡与金融危机

低公共储蓄 (高预算赤字) 引起的国民储蓄下降要比由私人储蓄下降更具破坏性。私人储蓄的下降更多的是暂时现象, 而公共部门的逆差则常常代表持久性的变化, 并会导致外债不可逆转地积累。财政赤字弥补的主要方式是发行国债和货币化。由于赤字货币化的方式不必支付利息, 更受到财政当局的偏爱。但长期的财政赤字多带来利率上涨, 抑制私人部门的资本积累。金融官僚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 膨胀性货币政策更易获取公众与政治家的欢迎, 因此央行也有通货膨胀倾向。为降低公债的实际价值, 政府有动机通过货币政策创造高通胀。由于中央银行和财政部门摆脱不了政治压力的影响, 财政逆差隐含了货币化倾向。双方不负责任的选择使得公众在被征收了铸币税后又被征收通货膨胀税。

政府以财政赤字换取私人部门稳定的做法, 会导致金融中介机构和私人部门的寄生性, 并产生道德风险。在政府过度干预的情况下, 会形成官商, 包括一国的大型企业集团、金融中介等。当其出现偿债困难时, 政府往往会以增加财政赤字和债务为代价对之进行财政援助, 这种特殊的“关照”, 使这些企业盲目投资, 经济行为不理性。同时, 由于金融中介机构与政府形成了互惠的制度安排, 造成信贷市场严重扭曲, 银行缺乏自我约束。整个社会的金融风险意识日趋淡化。最终, 高风险预期 (财政逆差风险) 导致了金融恐慌。

2.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失衡与金融危机

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三者之间是互相关联和影响的。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产生的基础。虚拟经济也影响实体经济。增加了实体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虚假繁荣会掩盖实体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供求失衡和结构性问题, 误导投资者扩大投资和消费, 进一步刺激虚拟经济的增长, 造成经济过热和金融泡沫。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偏离会诱发投机炒作活动, 减少生产性资金, 隐含鼓励分配、压制生产的制度诱导, 形成恶性循环的路径依赖。

3.外资利用不当与金融危机

利用国外资源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解除国内资源不足约束, 推动经济迅速发展。罗斯托的“起飞”理论提出过用引进外资来增加不发达国家的投资, 使其净投资率达到10%以上是实现经济起飞的必要条件之一。钱纳里和斯特劳特提出了“两缺口”模式, 认为利用外资可以对发展中国家的储蓄和外汇缺口加以弥补。合理利用外资可以促进一国经济增长、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内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等积极作用。但如果引进外资的结构不合理, 外资在国内各部门的投资分布不适当, 会引起东道国经济结构、产品结构的失衡, 造成市场价格的扭曲。尤其是当一国经济形成对外资的过份依赖时, 一旦外资撤离, 会对该国的经济造成极大的打击。

4.国际收支失衡与金融危机

(1) 经常项目逆差与金融危机。当一国经常项目逆差占其GDP的比例超过5%时, 应该引起高度的警惕, 特别是该逆差在缺乏可持续性时。1997年遭受严重冲击的东亚国家正是在90年代经常项目逆差最多的国家。一国如能在未来创造出足够大的贸易盈余, 则在当前时点就可以保持经常逆差, 但这种要求过于宽松。一个更为全面地评判经常项目逆差是否存在问题的方法是考查一国外部失衡的可持续性。

(2) 资本项目顺差的稳定性与金融危机。在资本项目的构成中, 不同的来源其稳定程度不同。一般而言, 外国直接投资以获取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为目的, 其稳定性最好, 而证券投资则是一套取短期的收益为目标, 其稳定性最差。这些游离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热钱”给开放经济下的一国金融带来了很大的破坏性,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方向的突然逆转极易引发金融动荡。从20世纪90年代起,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强, 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范围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资本流动的波动增加, 相应地出现系统性金融危机的频率也有所上。

(3) 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危机。资本项目开放对金融危机有一定的催化作用。首先, 资本的大量流入将导致一国的真实汇率上升。在固定汇率下, 为维持汇率稳定, 央行必然会对流入的外国资本进行干预。这将引起本币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通货膨胀;在浮动汇率下, 资本的大量流入将同时引起名义汇率和真实汇率的上升。由于金融市场的调整往往比商品市场的调整更为迅速, 易造成汇率超调。其次, 国际资本流动结构失衡与金融危机密不可分资本项目开放后, 债务结构中外债的比重不断上升, 引发债务危机甚至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增加。

三、美国金融危机的分析

从80年代开始, 美国经历了二战后以来最深刻的结构调整, 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美国经济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政策支持下, 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 并主导了市场经济的全球化, 然而也导致了美国经济的结构失衡, 为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

(一) 美国经济结构失衡的表现

1. 经常账户逆差。

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首次出现于1971年, 除1973年和1975年为小额顺差外, 其余年份均呈现出逆差不断扩大的趋势, 其中1981~1987年和1991~1998年是两个高速增长的时期, 分别增长了582%和155%。2000年后, 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增长速度几乎每年都在创历史新高, 2006年经常项目逆差为8567亿美元, 占GDP的比率为6.5%。

2. 制造业的衰退。

近半个世纪以来, 制造业占美国经济的比重在不断下降。美国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在1990到2000年年均增长4.6%, 在2000~2003年期间制造业创造的实际GDP年均增长率为-0.37%, 而在2000~2005年期间, 其平均增长率仅为0.58%, 这使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在5年内就下降了2.5个百分点。目前制造业占美国经济总量的比例仅为12.0%。制造业占美国非农产业就业的比例从1960年的28.4%下降到2004年的11%。自2000年以后, 制造业就业出现了战后最大幅度的下降, 2001至2003年, 就业人数总计减少了275.3万人。

3. 国内过度消费和储蓄率过低。

长期以来, 美国是一个消费主导型的国家, 储蓄率非常低。20世纪80、90年代是美国中产阶级家庭过度消费的年代。美国个人消费占GDP比重自2002年初以来平均达到71%。1995至2003年间, 美国消费需求平均每年增长3.9%, 约为其他工业化国家增速的两倍。美国家庭平均3.5%的可支配收入用于储蓄, 自2005年之后美国就一直处在负储蓄状态。

4. 财政赤字持续扩大。

自20世纪30年代推行“新政”和凯恩斯主义兴起以来, 特别是战后, 赤字财政就成为美国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40年代到50年代, 美国奉行“补偿性的财政政策”, 财政盈余总额超过财政逆差总额, 并且逆差占GDP的比例最高也不过0.5%。60年代扩张性的逆差财政政策使赤字占GDP的比重上升到10%左右。从1970到1980年, 财政连年逆差。80年代至90年代初, 实行主观争取平衡预算, 客观实行赤字财政。结果财政逆差飞速上升。9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低通胀和高增长并存的良好局面, 赤字从1992年的2900亿美元减少到1997年的220亿美元, 1999年财政盈余进一步上升到1227亿美元。2000年以来赤字急速扩大。2008年高达4550亿美元。

5. 美国经济的“去工业化”和经济的“虚拟化”。

美国经济的“去工业化”表现为实体经济的衰落, 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 美国GDP占世界GDP的比例从1945年的53%, 降至2007年的不到30%。其次, 内部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实体经济占全部GDP的比例已经从1950年的61.78%, 下降到2007年的33.99%, 制造业从1950年的27%, 下降到2007年的11.7%;战后的汽车、钢铁和建筑业三大产业的支柱地位已被金融服务业和房地产服务业所取代。根据国际清算银行保守估计, 2006年底, 美国境内的股票、债券、外汇、大宗商品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值约为400万亿美元, 为2006年美国实体经济的36倍左右。

(二) 美国经济结构失衡与金融危机

1. 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与美国金融危机。

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也曾经为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经常项目逆差有“引资”和“廉价”效应。“引资”效应是指外国资本持续稳定的流入使美国始终能够保持较高的投资率, 来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转型;“廉价”效应是指它能够给美国带来廉价的进口商品与服务, 不仅使美国居民的社会经济福利提高, 而且使各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

但美国经常项目巨额逆差动摇了美元“一币独大”的地位, 导致美元币值的不稳定和长期贬值。判断一国的经常项目逆差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要考察经常项目融资的来源、投向和结构问题。

首先, 美国经常项目逆差融资以债务融资为主。自2001年以来, 美国资本账户下的股权证券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净值或为很小的正数或为负数, 而净对外直接投资负数的绝对值呈迅速扩大之势。2004年外部净负债占GDP的比重就已经达到25%。其次, 逆差融资的很大一部分流向了非贸易部门。必如, 房地产部门, 美国主要城市房地产价格的显著上升便是投资结构变化的表现。

逆差融资主要来自外国中央银行。如2004年美国全部债务融资为8270亿美元, 其中4650亿美元是通过外国中央银行美元储备资产的增加实现的。外国对美国固定收益证券的需求成为了其外部融资的主要来源。

2. 美国政府持续的财政逆差与金融危机。

为了给泛滥的美元寻找出路, 金融衍生品获得了空前大发展。金融衍生品出现的初衷是为了生产者进行套期保值, 但它买空卖空的特性, 使它的货币容量可以达到无限大。众多衍生品交易参与者完全可以以投机为目的, 在衍生品市场进行对赌, 而无须进行实物交割。这就造成包括次贷在内的衍生品交易额都远远超过实物交易, 再加上期货的杠杆效应, 使衍生品市场成为一个充满吸引力的暴富机会, 当然, 其中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

3. 过度消费与美国金融危机。

二战以来, 美国消费一直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霸主地位和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 赋予了美国强大的消费特权, 并在很大程度上消化了全球性生产过剩。对外过度举债, 对内过度贷款消费, 这种寅吃卯粮的消费发展模式最终酿成苦果。过度滥用美元信用, 贸易和财政赤字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美国生产力的发展速度, 为次贷危机埋下祸根。美国不用储蓄, 而用股市和住房市场的资产泡沫支撑空前的过度消费, 并为维持消费而深陷债务泥沼, 向全世界大量借贷。美国经济犹如一个建立在高杠杆上的金融机构, 其运行方式是以低成本进行数倍杠杆融资, 把资金投资后获得的高额利润用于消费, 而消费品提供者 (包括众多高顺差的新兴市场国家) 再用所得资金购买美国的债务, 从而实现不间断的循环。但当某个领域资产价格出现下跌时, 高杠杆就会反过来使得投资亏损大幅增加, 出售资产 (去杠杆化) 不可避免地造成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下跌, 从而又形成螺旋式调整的恶性循环。

4. 虚拟经济的泡沫化与美国金融危机。

虚拟经济于上世纪90年代直接引发日本经济危机使日本陷入长达10年的衰退。东京股市市值的峰值是日本GDP的160%时, 美国股市峰值直逼19万亿美元, 是GDP的260%, 以股市市值衡量美国是日本峰值时的四倍。美国资本化和证券化的泛化, 使得它们早己脱离了“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性质了。实际资本的存量已越来越不重要, 股市、债市以及房地产市场越来越决定着美国经济的兴衰。金融创新将收入流最大限度地资本化, 造成了经济的虚拟化, 而经济虚拟化的本质是将金融杠杆推向所有可以用金融杠杆创造货币收入的领域, 虚拟化也就是经济活动的金融杠杆化。

四、结论

失衡的地方政府和失衡的劳资关系 篇6

关键词:劳资关系失衡,失衡的地方政府,民主制度,独立的工会

一、失衡的劳资关系

资本主义制度建立, 劳资关系也随之建立, 也可理解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一部份。就西方的劳资关系来说, 经历了一个从激烈对抗到相对缓和的过程。中国进入到市场经济时代后, 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 外资的进入, 劳资关系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表现在诸多的方面:私人资本快速积累而工人工资却普遍低下且增长缓慢;不少私人公司劳动条件较差甚至恶劣;农民工普遍受到歧视且工资拖欠相当严重;矿难事故不时成为新闻;各种劳资纠纷频频发生等等。

这些现象, 可以概括为劳资关系失衡。所谓劳资关系失衡是指, 劳资双方力量不均衡, 强势一方的资本为谋求自身利益利以其强势地位使处弱势一方的劳动的利益受损。在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中, 劳动往往有求于资本获得就业和发展的机会, 而资本更多地支配劳动, 决定劳动的雇佣、工资、福利、升迁、劳动条件等等, 并总是试图利用这种对劳动的支配地位谋取更多的利润。这就决定了在劳资关系中, 强势的一方通常是资本, 弱势的一方通常是劳动。

劳资关系的失衡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其严重性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从微观方面来看, 这种失衡的劳资关系后果首先是处于弱势一方的工人直接遭受不幸:收入太低首先导致其基本生活面临困难, 工人的劳动能力得不到保持甚至有下降的趋势, 而工人的教育培训从而劳动能力的提高更难落实。工人的不满容易引发种种社会冲突, 形成社会不和谐的因素。从宏观方面来看, 工人收入太低造成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容易导致生产过剩, 直接的表现是, 一方面大量产品过剩, 而另一方面一般百姓的不少物质需求还得不到满足, 由此导致民间投资的欲望降低、资源浪费、经济增长缓慢。此外, 劳资关系的紧张也不利于创造有利的投资环境, 也导致了投资不充分。其最终结果是一个共输的局面, 首先是工人, 其次是资本, 加在一起是国家及全体人民。

今天, 我们强调要建设和谐社会, 其中重要的方面是要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因此, 我们要认真研究如何在中国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我们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劳资关系的处理中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结合中国的国情, 探讨在中国如何普遍建立起和谐的劳资关系。

二、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的演变及其启示

西方的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 从圈地运动开始。圈地运动就是一个强势的资产阶级对弱势的农民的剥夺, 并同时驱使这些失去土地的农民来到资本家的工厂, 建立最初的资本主义的劳资关系。这种失衡的劳动关系在宏观上也导致了严重的生产过剩, 最终导致周而复始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社会极为动荡, 不时发生罢工、破坏机器甚至暴力反抗。这也说明, 失衡的劳资关系对资本和劳动双方从宏观和长远来说, 都是不利的。

那么, 西方发达国家的劳资关系如何逐渐得以缓和?至少有以下原因值得关注:

第一, 西方的民主制度。西方一人一票的民主制度有这样的特点:资本在经济上是强势, 但在人数上必然是少数, 在选票上处于弱势;相反, 劳动在经济上处于弱势, 但人数占绝大多数, 在选票上处于强势。在西方, 有众多保护工人的法律, 如最低工资法、八小时劳动时间法、劳动条件法、反歧视法等。这些法律有效地调整了劳资关系, 使劳资关系得以缓和。

第二, 独立的工会。工会是有组织的工人群体, 可以通过和资本集体谈判, 提出提高收入和改善劳动条件的各种要求, 可以用罢工等手段迫使资本做出妥协。工会也是劳动和资本进行沟通的良好平台, 劳资之间以及工人和管理层之间的良好沟通对化解劳资矛盾、提高劳动生产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 福利社会的到来。到了十九世纪后期, 西方的福利社会初见雏形。到了福利社会的时代, 普遍解决了工人的绝对贫困问题, 这首先给劳资冲突限定了一个重要的界限:暴力革命已不再有可能。事实上, 西方国家的工人暴力革命只发生在前福利社会时代, 如法国的巴黎公社和俄罗斯的十月革命。福利社会到来后, 暴力革命再无先例。

第四, 庞大的中产阶级。在福利社会, 还产生出庞大的中产阶级, 如大量的管理和科技人员。他们要求理性地按法治的途径改造社会, 不希望社会动荡。由中产阶级推动的立法和支持的政府往往更为理性, 对社会各阶级和阶层的利益往往有比较综合的考量。中产阶级的兴起对传统劳资关系的良性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以上四点对我们今天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 劳资双方的力量均衡是建立相对和谐的劳资关系的关键。追求最大利润是资本的天性。当资本力量强大时, 资本就能够实现这一点。要使得劳资关系协调, 工人阶级必须有自己的力量来捍卫自身的利益, 而西方的政治制度恰恰做出了这样的安排, 给工人以政治力量来捍卫自身的利益, 这就是民主政治和工会制度。这种制度上的保证使得西方的劳资关系相对和谐具有某种普遍性和长期性, 而不是建立在某一些政治家对劳资关系的关注和介入的基础上。此外, 中产阶级的兴起也是促成劳资关系缓和的重要力量。

三、失衡的地方政府和资本是导致中国劳资关系失衡的基本原因

中国的地方政府官员和资本缺少约束, 尤其是受到普通民众、普通劳动者的约束。到目前为止, 中国地方政府官员的产生实际上主要由上级领导决定, 这就决定了地方政府官员首先对上级负责, 其次才是对治下的民众。而上级政府对地方官员的考核首先是GDP。与西方相比, 在中国, 资本更具稀缺性, 而劳动相对更为富裕, 尤其是体力劳动。当资本和劳动发生冲突时, 地方政府从发展地方经济出发, 首先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更多地站在资本一边。中国现在普遍存在的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 不断报道的矿难在相当程度上是资本和地方政府共谋的结果, 至少也是心照不宣的默契。

所谓失衡的地方政府在这里是指, 地方政府更多地照顾资本的利益而相对忽视劳动的利益, 在资本和劳动之间失去应有的中立和平衡。从以上分析可见, 地方政府的失衡、从而资本的失衡是中国劳资关系失衡基本的制度原因。那么, 如何让地方政府成为一个平衡的政府从而资本成为受到约束的资本?

四、提高工人的政治力量是实现和谐劳资关系的关键

从以上的理论和中国实际的分析, 我们要得到的结论已比较明显了:劳资双方的力量均衡是实现劳资关系协调进而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 正像国际关系的和谐来自于国家间的力量均衡。那么, 如何才能够提升工人及一般劳动者的力量从而实现和资本的势均力敌?

(一) 建立相对独立、民主和透明的工会

所谓独立的工会, 首先是独立于资方, 否则工会就可能办成类似于国有企业的福利机构, 很难有效地维护工人的利益。如果让工会依附于地方政府, 则等于让地方政府给资本帮忙, 工会和资本的抗衡力量将更为削弱。

工会内部要实行民主制度, 工会内部的运作是透明的。如果工会主席是政府任命的或在资本的影响甚至安排下产生的, 工会主席很容易为资本所收买, 很容易背离工人群众的利益。这就需要工会是民主透明的。透明保证了工会干部的行为在工会会员的有效监督之下, 而民主保证了工会群众有能力通过选举选择能代表自己利益的工会干部, 能撤换不能代表自己利益的干部。

(二) 民主制度的完善

就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来说, 民主制度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 只有在民主制度条件下, 政府才能在处理劳资关系时采取中立和兼顾两方利益的立场, 因为资本用GDP来约束政府, 而工人用选票来约束政府。另一方面, 民主制度要求新闻自由。只有在新闻自由的条件下, 工会的透明度才能有比较可靠的保证。否则, 工会很容易脱离广大工人群众的监督, 即便在工会内部有完全自由的民主选举。此外, 只有在民主制度普遍完善的条件上, 工会内部的民主制度才能很好地建立。

(三) 更新党领导工会的观念

在革命时期, 党对工会的领导是直接的。到了和平建设时期, 人们就形成了一种既定的观念, 党对工会的领导就应该是工会直接受命于党委和政府。这种对党的领导的理解是片面的。

我们首先要讨论一个问题:劳资关系有着天生的冲突性, 能否将工人的利益由第三方来代表, 包括地方党委或通过所领导的地方政府, 从而利益能得到保障?答案是, 这种对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往往是脆弱的。地方政府本来应是地方民众利益的代表, 应该代表所有地方民众的利益, 包括弱势群体, 是存在冲突的利益群体的中立者, 本身应没有独立于广大民众的特殊利益。但当地方政府的官员一旦任命后, 政府官员也有着天生的自利性, 由于手中掌握有巨大的政治和经济权力, 当这种权力缺少约束尤其缺少竞争性时, 地方政府的官员就可能利用手中的公共权力谋取私利, 并可能失去利益中立的地位, 和在利益上更接近的某些利益群体拉近距离同时疏远和这些利益群体存在利益冲突的利益群体。这时, 地方政府就可能亲近资本而疏远劳动, 更多地保障资本的利益而有意无意地忽视普通劳动者的利益, 成为失衡的政府。

因此, 中国要想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 最根本的不是指望地方政府来代表工人, 尤其在目前这个民主制度远未完善的阶段, 而是要设计一种机制, 使得工人能有力量维护自身的利益, 而工会, 如果是充分独立、民主和透明的, 则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由此, 建立起和谐的劳资关系, 党作为执政党的地位也就得到加强。笔者把这种现象称为加强党的领导悖论:加强党的领导的方式不当而导致党的领导实际削弱的现象。我们的政府称为人民政府, 是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如果一种制度安排更能增进人民的利益, 政府没有理由不接受这样的制度安排, 而拘泥于具体的政府对工会的管理方式。总之, 我们要带着科学的态度来讨论加强党的领导。这方面, 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常凯.劳动关系学[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6.

[2]、樊明.中国搞投资率、低消费率的政治因素[J].经济经纬, 2009 (2) .

[3]、许晓军.中国工会的社会责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4]、常凯.工会何为?[J].南风窗, 2005 (12) .

[5]、刘庭, 贾俊.世贸组织制度和核心劳工标准关系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 2005 (12) .

上一篇:出口资源下一篇:社会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