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失衡与反思

2024-08-02

文化的失衡与反思(共3篇)

文化的失衡与反思 篇1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存留于城市和建筑中,融会在人们的生活中,对城市的建造,市民的观念和行为起着无形的影响,是城市和建筑之魂。”建筑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建筑为人类提供了各类形态的生活空间,在不断的凝聚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升华并改变着人类的环境。人类社会越是向前发展,建筑创作的诱发力就越是需要深化对建筑文化的认识。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进入了高潮,无论其规模还是速度,都可以说史无前例。然而,在这令人眼花缭乱的建设中,宜人的环境,十分满意的优秀作品,并不多见,原有城市的特色却在逐渐消失,这不得不引起人们对建筑文化的反思。

1 史无前例的建设高潮与建筑文化的失衡

目前中国建设量之大是前所未有的,然而,人们对建筑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还比较肤浅,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1.1 “明星大师”效应下的消费主义潮流

在当代中国,一种接近于西方消费主义潮流,以追求新、奇、特、怪、洋为尚的风气正在盛行。近几年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一些重大建筑设计项目,几乎被外国人囊括一空,然而这些设计不但缺乏中国建筑文化特色,而且造价惊人、浪费能源。其中包括每个月耗费电能达400万元的国家大剧院以及用钢量达到500 kg/m2的奥运主体育场鸟巢方案等。与此同时,各地掀起了盲目的跟风运动,出现了一些所谓的“标志性”建筑,这些建筑过分强调个体的面孔与性格,追求形式上的独特和怪异,严重地破坏了它与环境的文化关系,例如:成都投资12个亿的新市政府办公大楼(见图1)。

1.2 传统建筑“符号化”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中国的建筑文化传统是什么、在今天的城市化进程中究竟应该起到什么作用,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中国建筑文化就是一种形式,主要是大屋顶、廊子、院子。不了解中国这些特殊建筑形式形成的内涵和人文精神,只会在现代建筑的楼体上硬搬某种廊子、亭子等,进而出现了一些似是而非的仿制品。例如,近年来大量修建的仿古一条街等,无疑是把人们对往日情怀的记忆作为招徕顾客的手段,从而也从根本上抹杀了古典建筑形式所蕴涵的复杂含义。

1.3 快速复制下的抄袭现象

近几年,我国大量的设计作品都是在拷贝、重复而不是在创新,“特色危机”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共性问题。不少城市规划设计手法抄袭趋同,追求大体量的建筑物、大规模的建筑群,导致城市面貌千篇一律,致使一些独具特色的历史性城市和历史文化街区被单调的新建筑群所淹没。

2 建筑文化在失衡状态下的反思

2.1 大众文化的冲击

近年来,大众传媒及文化工业的迅猛发展使艺术从神坛上走下来,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品,而建筑也不再是建筑师的纯粹创造大众文化,大众意识形态几乎决定了建筑的最终表现。在中国,商品房和房地产开发的迅速发展,使任何建筑师都不能轻视大众的审美需要,当发展商成为这个事业的关键因素时,大众文化的世俗化本性便堂而皇之地消解了建筑的意义深度。

除此之外,建筑师的审美理想还受到来自权力机构的代表正统的主流文化的压力,主流文化也在许多方面与建筑师理想中的纯粹的建筑艺术相背离,它们和大众文化一起,考验着建筑师的适应能力,使建筑师们更加无所适从。

2.2 数字化生存

在数码时代,越来越多的建筑师抛掉了原来赖以生存的图纸、图板等,而完完全全地坐在了电脑桌前。由于复制的迅速性,数码时代的地域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建筑师不再需要记忆,不用再为资料发愁,建筑形象创作的操作过程变得简单易行,剪辑与拼贴也能形成大体有点模样的建筑作品来。所有的建筑语言一经出现,就在迅速地复制中耗尽了它创造性的一面,而被一再地作为某种“定式”呈现出来。

2.3 当代建筑文化尚未形成

究其深刻的原因是当代建筑文化尚未形成,建筑传统文化和强势的西方文化向我国当今相对弱势的文化渗透、传递的过程,反映到建筑文化上是漂浮不定暂无定势的。它正处在这种平衡有序状态被打破,新的平衡状态尚未建立的一种混沌状态。

现在正值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变化、转折时期,其对建筑事业的要求也错综复杂,各方面都在探索前进,城市的规划设计工作尚难全然适应要求;另外,尽管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信息媒介,种种建筑理论与作品纷见杂陈,但是对新时代中国建筑的发展道路却莫衷一是,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还远未构成自己的体系。在建筑思想方面经常用“西方人的眼光看世界”,对中国建筑与城市文化的遗产缺少切实的研究。

3构建中国特色建筑文化

如何重构中国建筑与建筑文化,正如贝聿铭所言:“中国建筑师的当务之急,就是探索一种建筑形式,它既是我们有限的物力之所能及的,同时又是尊重自己文化的。”这就是一种在当今时代现实条件之下的重构与转移,新的功能要求必然对建筑提出新的形式,在符合中国的现实和文化的条件下去发展、探索。

3.1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

中国传统城市与建筑文化内容丰富,自成一格。研究中国的建筑文化,首先要对其源流有一个系统的了解。然而,我国幅员广大,各地区的地理条件、人口分布、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建筑条件、历史传统等因素又千差万别,所以必须承认城市建设与建筑文化的地区性是一条内在的规律,是多种文化源流的综合构成,必须重视它,正是这种各具特色的地区建筑文化共同显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整体特征,还应积极地开展地区建筑文化的研究,探索其特殊规律,通过特殊认识一般,从而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普遍规律的了解。

3.2提升大众文化品位

建筑是文化,全社会都认同建筑强烈的文化属性。然而人们却常常误以为建筑学仅仅是一个搞建筑外观的行业,很少去关注建筑的内在文化品位,这势必造成我国现阶段一些建筑的“庸俗化”、“长官意志化”。因此,大众媒体应该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进行建筑文化普及,提升大众文化品位。另外,建筑师及其相关人员也应该走出专业的圈子,融入大众的殿堂。

3.3中西合璧,文化交融

构建中国特色建筑文化离不开对强势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吸收,只有兼容并蓄,才能使中国建筑文化构筑达到一种新的平衡,使这种混沌走向有序。工业革命以后,西方文化一直领导着世界潮流。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日益加重。人们不得不反思西方文化的“征服自然观”和西方文化的不足之处,于是,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这与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不谋而合。“从当代世界建筑文化发展的情况来看,先进技术的全球化与建筑风格的地域化倾向,正不断地取得动态的平衡,并在共生与交融中不断前进”。既要积极地吸收世界多元文化,推动跨地域的文化交流,又要力争从地区文化中汲取营养,发展创造,并保护其活力与特色,构建中国特色的建筑文化。

摘要:通过分析当前中国出现的各种文化失衡的建筑现象,反思了其背后形成的原因,探索了构建中国特色建筑文化的途径,这对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道路上进行建筑创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建筑文化,西方文化,大众文化,数字化生存,失衡,反思

参考文献

[1]吴良镛.江南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A].吴良镛城市研究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173-193.

[2][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M].倪文彦,宋峻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418.

[3]赵巍岩.当代建筑美学意义[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文化的失衡与反思 篇2

筅江苏南通体臣卫生学校周汉锋

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 师生互动日益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互动是指师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一、化学课堂师生互动的涵义

化学课堂师生互动是指在化学课堂教学情境中, 教师与学生个体、学生小组和学生全体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对话、互相理解和互相作用的过程,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化学课堂师生互动就是保持四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 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防止人为的“生态破坏”, 但在实际教学中“生态失衡”的现象屡见不鲜。

虽然师生互动的理念响彻多年, 但若亲临化学课堂或对部分师生进行座谈, 不难发现师生互动还流于形式未见实质。下面笔者就化学课堂师生互动中存在的失衡现象作一剖析。

二、化学课堂师生互动中的失衡现象

1. 互动方式单调, 多师生之间的互动, 少生生之间的互动

在互动中, 直接参与的主体只有两种, 即教师和学生, 其中学生又以个体、小组和全班存在。如将他们加以不同组合, 就可以把师生互动扩展为八种类型:师班、师组、师个、生生、生组、生班、组组、组班的互动。前三者是师生互动的直接表现, 后五者是师生互动中的间接表现, 也称为生生互动。

在当前课堂教学中, 互动的主要方式是师生之间的互动, 生生之间则缺乏有效的交流和互动, 两者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现象。在师生互动中, 又是以师班和师个的互动为主导。小组在教学中并没有真正成为实质性的具有互动价值的功能实体, 故师组互动也鲜有体现, 生组、组组的互动则更为缺乏, 只有在化学分组实验中体现较多。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 班级授课制本身所蕴涵的广泛的社会关系没有受到充分的关注, 每个学生只和教师发生联系, 学生之间还没有形成有实质性联系的整体, 学生之间的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还没有作为真正的教育力量自觉地影响学生个体的发展。

实际上生生互动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积极性, 让学生在“同伴文化”的合作交流中发生思维的碰撞, 对学生主动建构化学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体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 互动对象不公平, 多优势群体的互动, 少弱势群体的互动

在师生互动中, 教师并非对所有学生投入同等的情感态度和给予同样的互动机会、内容, 而是对不同类别的学生采取“有差别的待遇”。与教师互动的对象往往是成绩优异、表现优秀的学生或者是学生干部, 甚至受家庭背景、性别、座位等因素所左右, 这类互动对象称为优势群体。

不公平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互动机会的不公。教师倾向性地选择互动对象, 这在课堂提问中有明显的体现。即使在提问率较高的课堂上, 有的学生在一节课中多次被提问, 有的则无人问津。 (2) 互动时间的不公。实证研究表明, 我国教师在与学业失败者的言语交往中, 往往缺乏耐心, 较少给他们思考和充分表达的机会, 持续时间也相对较短, 而在与学业成功者的言语交往中, 往往表现出更大的耐心, 持续时间也相对较长。 (3) 互动内容不公。教师一般倾向于让成绩差的学生回答“判断性”、“描述性”较强的简单问题, 而让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回答“论证性”较强的复杂问题。 (4) 互动关系不公。在与学习成绩优异者互动时, 更倾向于民主, 多采用肯定性和鼓励性的言语, 对他们表现出较高的期望, 而对学习成绩差者, 更倾向于专制, 多带有否定性和控制性的口吻, 甚至存在侮辱现象。

化学课堂的师生互动中, 应该消除对互动对象的偏见, 坚持教育公平、人人平等的原则, 使每位学生都享受参与的权利和责任, 避免成为制造和扩大学生两极分化的“罪魁祸首”。

3. 互动内容不广泛, 多认知互动, 少情意互动和行为互动

按师生互动中侧重的内容, 一般可分为三种:认知互动、情意互动和行为互动。在当前课堂教学中最注重的是认知互动, 其次是行为互动, 而最忽略的是情意互动。由于传统教育体制下升学指挥棒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重视知识技能的掌握, 在现今的化学课堂教学中仍然根深蒂固, 只要熟记化学知识、大量操练习题就行, 实验操作技能和动手实践能力未受到广泛重视, 不愿多花时间让学生交流讨论, 更舍不得花大量时间让学生去合作和探究, 怕浪费时间和精力, 师生缺乏真诚的心灵沟通和真挚的情感交流, 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作为促进认知的辅助性目标, 有的为了达到对学习的专制, 甚至滥用体罚等不正当行为, 压抑学生的个性成长。

因而,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将以知识本位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观念改成以情意道德为本位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观念, 使学生知情意得到全面发展。

4. 互动情境不和谐, 多非合作性互动, 少合作性互动

化学课堂教学中, 师生之间的互动情境存在着一定的不和谐音符, 他们之间的不合作成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既表现在教师一方, 也表现在学生的一方。从师生互动角度来看, 教师为了达到对学生的控制, 不是采用民主的方法, 而是常采取高压政策, 制造和激发了学生的敌视和对抗, 学生轻则表面屈从而内心抵制, 重则与教师发生正面直接冲突, 导致出工不出力的恶性局面。从生生互动角度来看, 课堂中的交往主要表现为个体独立式和相互竞争式, 而互助合作式的成分较少。个体独立式的产生可能是由于部分学生知识基础和交际水平的障碍, 导致自信心下降, 产生自闭心理, 也可能是部分优势学生独断专行, 自以为是, 缺乏与人沟通的习性。相互竞争式可能是争强好胜或平时矛盾所致。

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认知结构, 搭建合理的学习小组, 尽量做到异质互补, 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师生交流与合作情境, 采取民主的手段, 充分发挥情感的教育力量, 消弭消极因素, 使合作与竞争相得益彰, 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5. 互动深度不有效, 多表面性互动, 少实质性互动

不管是在大量的师生互动还是量少位微的生生互动中, 都广泛存在形式化, 为了互动而互动, 不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和深层次思维, 这实质上是一种“虚假互动”, 根本不具有教育性或教育性很弱。究其原因,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一方面生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丢失大量光阴, 影响了信息量的灌输, 不管学生的承载能力, 深信“喂得多, 吃得饱”的谬论。另一方面, 部分教师误认为“师问生答”搞得越热闹, 互动就做得越出色, 但这仅是互动的一种表面形式。在这种一问一答的形式中, 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 强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缺乏观点的交锋和思维的碰撞, 少见激烈的辩论和强烈的反驳, 因而这不是一种有效互动。有些互动问题过易, 无需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凭个人记忆就能轻易解决, 进行交流和讨论只是流于形式和过场而已, 起不到实质性的效果。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 应根据学生实际, 精心设计难度适宜的爬坡性问题, 同时为学生知识的建构起到铺路架桥的作用, 尽量把师生互动搞得表面繁荣而不失内涵, 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

针对上述化学课堂师生互动中存在的五种失衡现象, 急需为我国化学课堂教学重新“把脉”, 找出应对之策。

三、互动失衡的反思与对策

1. 从观念入手, 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角色观、师生观、教学观和学生观

从思想认识上进行武装, 了解先进的教学理念是顺利开展师生互动的前提。教师要注意转变“角色”, 由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习者、引导者、促进者、研究者等角色。师生之间应是平等的, 是一种互相对话、包容和共享的关系。交往互动才是教学的本质, 要改变传统的被动授受式学习, 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具有社会性, 师生互动是重要的体现形式。

2. 掌握师生互动策略和方法, 了解师生互动的有关教学模式

掌握了师生互动的策略和方法, 即拿到了开启师生互动的钥匙, 为师生互动的贯彻执行从行动上指明了方向。创设良好的合作竞争氛围, 做到教师期望和学生期望的合理一致, 帮助学生树立自我效能感, 并建立适当的动力激励机制, 为师生互动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同时尝试一些师生互动教学模式, 筛选出行之有效的师生互动方式。欣慰的是目前有一大批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已涌现出来, 笔者曾在硕士论文中构思了化学“问题———互动”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沈贵鹏.初中课堂口头言语互动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4 (1) :48~50.

文化的失衡与反思 篇3

关键词: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生态失衡,重要性,对策

前言

从2007年开始, 我国的教育部门开始注意到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 并下达了关于大学英语的相关教学要求, 表明大学英语不应该只注重理论教学, 更应该增加实践教学, 从而使学生了解更多文化常识, 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所谓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生态失衡, 指的是大学的英语教学中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如何用英语去解释中国的传统文化, 而中国文化中也有很多内容都是大学生不熟知的。既然在教育当中并没有涉及到中国文化的相关教学, 大学生自身也不会对文化过多的关注, 从而出现了大学生不了解传统文化, 也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现象。

一、大学英语的生态文化教学重要性

英语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而随着社会不断进步, 对于人才的要求逐渐提升, 英语已经作为一种必备工具, 在实际的工作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 保证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加强学生的英语能力, 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因此,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必须要立足于英语教学事业发展的前沿, 结合当前国际发展的形式变化, 加强文化的有效结合, 不仅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不断弘扬中华文化, 同时也要在英语教学中, 注重面向世界的教学, 增加国际先进教学理念的有效渗透, 促进教学事业的良好发展。另外,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 注重生态文化的建设, 有助于平衡文化差异, 保证文化发展的主动性, 在促进文化多样性的过程中, 有效结合民族文化, 增强本国的综合实力, 同时形成一定的社会意识, 促进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1]。

二、大学英语的文化教学中生态现状

大学英语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学生面对的信息越来越复杂, 国外不良信息的侵入, 使得大学生在思想意识层面难以形成积极正确的思想观念, 对国外文化的过分追捧, 冷落了中华文化, 使得传统文化难以继承和发展, 同时受外来思想的影响, 在开展学习活动时, 也难以发挥出积极有效的作用, 抑制了英语能力的提升, 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2]。另外, 在实际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 缺乏有效的生态教学对策也是影响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作用的因素之一, 由于大学教师对于文化知识的不重视, 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英语语法和技巧上, 没有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 未能与当前社会的发展有效的结合起来,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 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知识结构有待加强, 限制了文化教学的效果, 使得学生的英语技能难以灵活运用[3]。

三、建设大学英语中的生态文化教学策略

(一) 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

根据社会和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落实教育改革相关的内容, 在大学英语教学上, 要注重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 要发挥出生态文化教学的作用, 同时增强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 将环境与教学内容有效的结合起来, 实现文化的有效联系。同时, 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注重基础语法的教学, 同时更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交流环境, 鼓励学生敢说、会说, 让学生了解并学会语言背后的文化作用, 同时以语言作为提升自身修养的有效工具, 投入到中华文化建设中, 注重对国外优秀知识理念的吸收, 同时也将中国文化推广出去, 在国际间的交流中占有优势地位, 打破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失衡的现象。

(二) 加强教学多元化生态建设

要想转变当先英语教学的固有模式, 就必须要注重加强教学多元化生态建设, 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 要提高对英语教学的认识, 通过明确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 大力倡导文化素质教育, 保证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将文化渗透在其中, 提高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的文化素质, 通过培训等方式优化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 从而发挥出生态文化教学的作用,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 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避免英语教学内容过于集中在书本, 要使英语走出教室, 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在实践练习中, 注重中华文化的有效渗入, 如英语的写作练习, 可以以中华文化为主题, 在英语的口语练习中, 以宣传中国文化为主题, 注重英语教学与生态文化的有效结合, 通过大学英语教学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 扩大口语能力, 增强学生的交流兴趣, 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论

总之, 大学的英语教学中文化的缺失需要得到国家以及学校领导的重视。而在国家教育改革的过程中, 需要为大学的英语教学指定明确的教育目标, 提倡大学英语的文化素质教育, 促使大学英语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大学英语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起来, 缓解大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缺失问题, 使大学生的口语水平得以提高。大学生能够提升自身的英语语言技能, 可以在工作中顺利的转变“哑巴英语”的窘境, 利用自身的语言优势传播中国文化, 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孙鹏, 李嫦媖, 芦建顺, 等.生态语言学视野下地方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7 (05) :111-114.

[2]王静.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失衡状况及对策研究[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2, 12 (10) :15-16.

上一篇:肺心源性心脏病下一篇:复合电磁散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