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与经济发展(精选12篇)
价值观与经济发展 篇1
一、什么是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根据文献研究可知国外对价值观较早定义的是在1951年, 学者Kluckhohn将对事物是否“值得的”看法, 能够影响人们的选择和行为, 称为“价值取向”;1973年学者Rokeach将价值观的概念深化为一种信念, 它使得主体会选择最可取的方式行动[1];1980年Hofstede认为价值观是对事物偏好的心理状态[2];1999年, 学者Schwartz认为价值观是心里倾向, 引导主体对事物进行评价和选择[3]。国内对价值观的定义是“价值观是个人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成了个人家园的核心部分, 是个人自我意识的核心内容。共同的价值观为共同体成员提供了价值目标、价值理想、价值信念, 为共同体成员间的复杂交往提供了调解手段, 从而使整个社会共同体处于一种和谐的秩序之中。”[4]综上所述, 价值观是能够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行为准则, 是人们行动的指南针。
核心价值观在各种价值观中处于核心地位, 不论哪个时代它都对国家和公民的意识形态起着领导与支配的作用。封建主义社会时期, “仁义礼智信”就是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早期资本主义时期, 核心价值观以“自由、平等、博爱”为主要内容;当今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其主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24个字不仅凝练的概括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公民的价值准则, 更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价值导向和理论指导。
二、经济发展速度决定价值观念的变迁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而价值目标的制定和引导又对经济发展起着推动或者阻碍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 纵观我国经济发展,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至1978年, 由于新中国成立之初, 国内和国外都面临着不同方面的压力与考验, 为适应国情需要,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国营经济为主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 社会经济发展的方针是实施公私兼顾, 劳资两利, 城乡交流和内外交流。这使得建国初期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恢复与提高。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人民政权的不断巩固, 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逐步实现, 使得人们的奉献精神与研究热情从经济领域开始向价值观领域进行思考, 比如人们将个人价值和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多少相联系, 认同不计金钱和报酬只求为社会和国家多做贡献的思想, 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重新定位自己、反省自己、改造自己的观念等等。
第二阶段:1978年至2000年, 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使得经济体制由原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增长方式也由粗放转向集约。经济的多样化发展化导致了这一时期思想观念的交错混杂, 使得建国初期形成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与价值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首先是对金钱价值的认识。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宣扬“重义让利”, “文革”时期更有“富则修”的论调,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经济条件不富足的基础上, 形成了“吃大锅饭”的均衡主义思想, 因此, 无法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而改革开放以后, 先富带后富,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从此拉开了差距, 多劳多得, 不劳不得的发展现状迫使人们不在坐以待毙, 而是报以对工作和金钱的极大热忱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信念加以奋斗。
第三阶段:21世纪以来,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 建立可持续发展和“五位一体”和谐发展的观念成为新世纪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特别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再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无不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党的十八大进一步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次凝练的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而更加明确地凸显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方向, 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公民道德的基本准则。
三、价值观念的塑造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
经济发展速度决定价值观念的变迁, 价值观念的塑造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古国, 农业大国, 一个经济在农耕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国家, 其相应的价值观念也是重农轻商, 而经济的发展在这样固步自封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势必发展缓慢、甚至随着世界的发展, 时代的变迁, 出现凝固、僵化和停止不前的状态, 一个农业大国中形成的封闭、狭隘、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思想和价值观念历经几百甚至上千年的挣扎已经无法承受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 经济市场主体的创新和经济人的培育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它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因此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倡导下, 首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既要兼顾与环境、资源开发的协调又要兼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其次, 市场经济主体在“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倡导下, 既要克服狭隘的民族心理, 在全球化趋势下, 兼顾国家经济安全, 保有自身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尊心, 又要克服盲目的从众心理, 在多样化的文化和复杂环境下不断地求创新、求发展, 在自由平等和公证法制的竞争环境中取胜;最后, 经济人要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倡导下, 将爱国理念和敬业实践潜移默化的融入到个体的生活工作当中, 诚实做人, 诚信做事, 注重对自身品格修养的培养, 树立“以人为本”, 重视诚信建设的价值观念。总之,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渗透在当代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中不仅对我国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更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了强大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Rokeach M.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M].New York:Free Press.1973.
[2]Hofstede.G.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software of the mind[M].New York Me Graw-Hill.1991.
[3]Schwartz.Shalom H.A Theory of Cultural Values and Some Implications for Work[J].Applied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Review.1999.
[4]吴向东.重构现代性——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5]陈春英, 王石宁, 李贵岭.市场经济发展与价值观念变化[J].社会科学论坛, 1997 (3) .
[6]张军.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价值观的影响[J].江苏社会科学, 2000 (1) .
[7]白涛.价值观与经济发展[J].专家论坛, 2013 (3) .
价值观与经济发展 篇2
人事部臧香花
要把价值观提高到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这一层面,很多人或许不能理解甚至根本不赞同,企业发展需要市场、核心技术、管理水平、财力、人力、物力„„,与价值观何干?
让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关于对事、对人、对社会重要性的评价标准和尺度,它使人的行为带有个人思维某种稳定的倾向性。价值观不仅有对客观事物意义的判断、评估和看法,也具备发动、推动、调整行为,使其向着有价值或更有价值的目标迈进的动力。价值观及其体系是决定个人行为与态度的基础。价值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生活工作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它的形成与个体的欲望、需要、经验和周围事物的影响等因素有关,一旦形成,具有相对持久的特点。它如同一个总指挥,支配着个体的需要、动机乃至行为等心理倾向。”——自《人员测评》(刘耀中著)
我们在来看看价值观与企业发展有什么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1)生理需要(衣、食、住、水、睡);(2)安全需要(生活基本保障、避免人身伤害、不会失业、生病和年老有所依靠);(3)爱的需要(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友爱、感情上有所寄托与归属);(4)尊重的需要(自重或得到别人的尊重);(5)自我实现的需要(从事自己最适合的工作,发挥最大潜力,成就自己希望实践的目标)。这五种需要呈金字 1
塔型,生理需要在最底层,随着生活工作的变化,人的需求也随之变化,逐渐上升到塔尖,既成就自我实践的目标。
人的需求无论上升到那个层次与企业发展是分不开的。当职工认识到企业提供给自己的工作机会,好比是鱼儿和水、植物和土壤,与个人的成长密不可分。而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又是整个组织经济运行链条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若这一环节松散或缺少,整个经济链条就运转不起来。在充分认识了自己职业的重要性和在真心接受的基础上,形成个人与企业相一致的价值观系统。诚信服从于企业,积极努力付出,出色完成任务,这些均被视为是个人自尊、自信、自爱的表现,当个人以如此高度自觉的思想形成个人积极向上的价值系统时,个人的进步、企业的成功定是必然,在企业与职工互为动力的前提下最终达到双赢。
忘了在哪里看到过一篇题为《当价值观相同的时候,激励人就很容易了》的文章,里面提到“领导者的用人之道关注的核心内容是自信、有无远大或清晰目标、团队意识、沟通意识。但是具体到激励,大多数领导者激励方式无非是传统的一般概念。”我认为这里所说的“传统的一般概念”应该是用同一种激励手段对待所有的职工。但实际上,真正起作用的激励方式一定要有针对性,职工需要什么,你就给他什么,如此,职工才会被真正的激励到,并且这种激励还包涵了领导对下属的关心。譬如,有些人需要职位晋升,但是得到的激励方式却是期权,这种不对口的激励只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绝不会得到员工的真心认可。
可以将马斯洛需求理论理解为每个人想要得到的东西每个阶段都有所不同,从领导者到一般职工中间相隔一定距离,只有采取尽可能多的方法与职工进行沟通,了解职工的需求,无论领导和职工相隔多远,你想的东西就是他所想的东西,你可以给的东西也恰恰是他所需要的,这样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进行激励。
学生价值观的发展规律与培养 篇3
关键词 青少年 学生价值观 发展 规律
价值观在学科概念上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因此,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必定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过程,不同的主观与客观事实环境会催生不同的思想观念,这些思想观念有机、系统地整合便构成了个体的价值观。改革开放以来,受经济发展和社会风气变化的影响,面对更为多元的思想潮流和文化冲击,我国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种发展变化也会呈现出相应的趋势及规律。
一、价值观发展变化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探究当代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因素是对其规律进行探究的必要前提,也是学生价值观发展变化规律的具体体现。
一方面,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因此在这一过程当中必然会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形成相对稳定的自我心理认知。与这种相对稳定性相伴相生的就是价值观发展变化的必然性,即某一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必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制约,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即使主基调延续下来,也会因各种客观环境因素产生细小的内部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不仅大幅度地推动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具有推动作用,如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反射到当代学生身上,就体现出自立自强精神、竞争拼搏意识、求真务实精神,以及维护正当利益的行为。但是,市场经济自身所折射出来的消极因素,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
另一方面,由于价值观概念本身首先存在于个体概念之上,因此在形成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与个体因素有关的相关条件的影响,例如个体所接触的特色文化、特别事件、特殊经历等等,从而使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学生的生长生存环境及自身存在的弱点也是造成其价值观取向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他们一直生活在安逸而承担繁重学习任务的时代,这是一种远离现实、难以感受到社会的环境。这使得多数学生在人生价值观上出现了种种问题,如只讲索取、不愿奉献,急功近利、好逸恶劳,学习松弛,自私自利、不肯付出、敬业意识薄弱,害怕艰苦、贪图享受、爱慕虚荣、追求高消费等。
换言之,影响学生价值观发展变化的因素既有客观环境因素,也有主观个体因素,二者的结合决定了价值观的发展变化规律既存在一定的稳定性,也存在一定的不可预测性,只有密切关注学生群体的思想发展脉络和变化动态,才能洞悉其时空跨度上的变化规律,更好地予以科学合理的引导。
价值观的形成既包含着必然性,也包含着偶然性,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从而使得价值观的形成逐步完善。具体到学生这一群体,价值观发展变化之必然性意味着要善于理解并允许学生群体随社会背景的发展变化而产生思想潮流和价值观的转变,价值观发展变化之偶然性也意味着要更加有针对性地关注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可能经历的特殊性和不确定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同时兼顾必然性与偶然性,既善于抓主旋律又善于满足个性化思想需求。
二、价值观形成的自发性与自觉性
自发性是人在没有认识和掌握事物本质和规律情况下的一种自然状态,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盲目性,具有丰富性、情感性、趋利性等特点。相比于自发,自觉要更加有规律可循,也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进行有序反映和反作用的过程。
自觉是从个人利益的认知上升到社会利益认知的必要步骤。如果说自发过程伴随着个体对自我利益的感知和追求,那么自觉过程必然是对这种利益诉求的延伸和扩展。因此,从价值观的自发到价值观的自觉经历了一个从自我利益诉求的“小我”到共同利益追求的“大我”的过程。对共同理想、共同利益以及共同道德的追求才是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所在。换言之,要树立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引导个体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努力跳出自我,使价值自发与价值自觉相结合,并使自觉在自发的铺垫下超越自发,从而树立高层次的社会共同理想和共同利益的追求。为了使人的意识由自发上升到自觉,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经济的自发意识上升到政治的自觉意识,就需要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的过程是引导价值从自发走向价值自觉的必要环节。除了超越自发和强化学习过程以外,依靠一定程度上的感情升华也是促使个体形成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过程。
个人自觉是一种个体性功能,它的自我领悟和自我觉醒完全是出于个人意图和目的,是个人随意的苦思冥想,完全满足自己的个人愉悦,是一种个人内心的心理体验和自我觉悟。自觉是专注于自己本身的自主觉悟,具有随意性和松散性,但是价值观要得以塑造,尤其是核心价值观要得以确立,必须依靠集体意识和集体觉悟,即试图营造一种社会自觉状态。社会自觉强调集体在共同拥有的核心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当然需要个人的参与和支持,但是更需要集体的拥护和社会的呼应。这主要是由人的社会性所决定的,因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密密麻麻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只有个人自觉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培养社会自觉。因此,社会自觉是在个体自觉的基础上拓展、延伸的结果。由此可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思想,价值观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一定的社会集体意愿得到集中并使其得以反映,以此作为社会群体增强凝聚力和共识的来源,从而转化为群体实现共同目标的动力和指引。
对于学生来说,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是可以统一的,如果不确立长远的社会发展蓝图,学生的个人价值就难以发挥,如果没有社会发展作为坚强的支持后盾,学生的个人目标就难以得到实现。因此,学生应该学会努力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让自己的生命在为社会谋福利的事业中发光发彩。由此,学生的价值观确立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相辅相成的过程,必将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最终化为实现社会整体价值目标的基础。
三、价值观形成与社会变革的共振性
学生的价值观体现着他们对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认识和评价,反映着他们的人生追求,也制约着他们参与社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一定的价值观与特定的社会发展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度的背景下,学生的价值观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文化生态视域下,当代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以及他们的价值思考和选择现状等都是与所处时代和社会变革共振的结果。
社会变迁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原动力。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爱国主义、民族自信、个人价值实现等都要受到不同程度的考验。个体要在对社会存在的基本认知基础上确立自己的价值目标。当代学生群体在价值目标的确立过程中既有代表性又有特殊性。就其代表性而言,任何一个群体的价值目标的确立都离不开对周围环境或事物以及自己人生的认知,也都会存在不同的社会变迁和时代发展的影响所造成的不同程度的结果;就其特殊性而言,学生群体在价值目标确立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自我情绪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并且能够更为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馈。
校园环境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催化剂。学生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在价值目标确立过程中更易受到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深刻影响。在校园环境和学校文化中,既包括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制度规则,也不乏学校教师的引导教育,在这种教育氛围浓厚、知识丰富的大环境中,个体的一言一行很难不受到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学校文化既是家庭文化的延伸,也是社会文化的铺垫,尤其是学校文化,已经有了社会文化的些许雏形。对于学生群体而言,价值目标的确立过程既关系到个人的前途与命运,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大局。因此,相关学校教育工作者和文化政策的决策者与执行者应该对此作出有针对性的引导,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与生活经历,以便全方位地帮助学生及时调整价值取向,建立科学、健康的价值体系。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建设和谐校园,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国家栋梁。
四、价值观形成与主体意识的交互性
个体价值观的形成也遵循着个体认知和实践过程的基本规律,即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是其与主体意识交互作用的结果。价值观形成的整个过程总结为知、情、意、行四个过程,既言简意赅而又准确深刻。如今将其运用于价值观的形成规律上也能发现其颇为丰富而又有效的解释力。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知就是感知,个体对社会及事物的认识,认识程度是在感性层面还是理性层面,它是价值观形成的核心和前提;情就是情感,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内心体验;意就是意志,个体对自己行为自觉的调节,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行就是行为,个体履行的人生实践,为达到价值目标而奋斗。
当代学生在其价值观确立过程中,体现了主体意识交互性。首先,在“知”的阶段,学生更容易及时地了解到周边文化生态的变化,并且在较为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形成自己的认知圈和文化体悟圈。因此,“知”的过程就是学生通过对客观现实的认知对自我价值观的树立做出知识铺垫的过程,也是影响他们成长成才的关键环节。
在“情”的阶段,情感是我们生活中最活跃的部分。由于学生大多处于人生的青少年时期,蓬勃的朝气和旺盛的生命力都使这一群体在形成情感和表达情感的过程中更易呈现焦躁、冲动等现象,这些特点是影响学生养成独立、稳定的价值观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意”的阶段,学生群体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影响下,能够确立起基本的意志品质,这对形成稳定的价值观起着关键性的支撑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越来越开放,伴随学生思想的日益多元化,他们坚定自我价值观的意志力也逐渐遭到削弱,不少学生在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很容易因此而陷入绝望、自暴自弃,最终导致不能成功塑造出科学、合理、完整的价值观。
在“行”的阶段,学生虽然很热衷于将想法付诸于实践,但“行”却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当学生发现自己在课堂和书本上所学习的知识难以准确无误地适用于现实生活中时,便很容易遭受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异所带来的挫败感和无助感。另一方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敢于迈出“行”的步伐,做到“不以善小而不为”,从点滴做起,并及时总结出其中的精华,才能够不断攀升人生的高峰,从而塑造较为完善的价值观。
学生处于人生的黄金时代,每位学生都应该有一个目标,目标是主观的价值取向,最终是由价值观所决定的。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个人价值观与社会变革产生共振,学生核心价值观在整个文化环境的浸润和时代前进的脚步中,悄然发生着变化。只有真正把握住学生价值观规律,才能将理想信念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围绕着他们的成长目标进行务实的思考,才能指导他们确定正确的价值取向,才是审视自我、坚定意志、落实行动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 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向真,当代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3).
[4] 骆郁廷.自发与自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范畴[J].思想教育研究,2007(5).
[5] 郑承军.理想信念的引领与建构——当代青少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6] 文萍,李红,朱伟军,青少年学生价值目标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学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5(1).
[7] 林岳新,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价值观培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社,2011.
[作者:王瑞霞(1977-),女,河南郑州人,河南农业职业学院讲师,硕士。]
价值观与经济发展 篇4
一爱岗敬业的含义
爱岗敬业就是指认真对待自己的岗位, 对自己的岗位职责负责到底, 无论在任何时候, 都尊重自己的岗位职责, 以恭敬、严肃、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 一丝不苟, 兢兢业业, 专心致志, 对自己工作勤奋有加。爱岗敬业应是一种普遍的奉献精神。
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热血青年,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中打造出一片新天地。
例如, 北京市公共汽车上的售票员——李素丽, 她的工作可以说是再平凡不过的了。但她认为:工作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重要的是对职业的态度。在被人认为“脸上无光, 工作无彩”的三尺票台上, 她却干一行, 爱一行, 专一行, 总是能根据乘客的不同需求, 给予他们最需要的服务。在售票台的抽屉里, 李素丽总是放着一个为抱小孩的乘客准备的小棉垫, 有时车上人多, 一时找不到座位, 她就拿出小棉垫放在售票台上, 让孩子坐在上面。她就是这样, 想尽一切办法把真诚的笑脸、热情的话语、周到的服务、细致的关怀带给乘客。
二做到爱岗敬业的方法
1. 热爱本职工作、热爱自己的单位
职工要做到爱岗敬业, 首先应热爱单位, 树立坚定的事业心。只有我们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这种平凡, 对事业心存敬重, 甚至可以以苦为乐、以苦为趣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奋斗的动力。我们的劳动是平凡的、复杂的, 要求条件是很高的, 但在知识结构的尽善方面有自求自得的充实感, 在思想、信息、交流方面有“究天下之际, 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的独立感, 在人际沟通方面有桥梁纽带的亲切感。人的一生是应该有明确的目的, 为理想而奋斗虽苦但乐在其中, 热爱事业, 关心单位发展, 这是每个职工都应具备的。
2. 团队精神至关重要
没有众人的帮助, 没有人能单独完成一项事业。一个人要想成功, 必须加入团队之中。一个技术方案、一张设计图、一个实施方案, 每一步都要仔细推敲, 任何一个环节出了一点问题, 都不能顺利完成任务。因此, 一切成绩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3. 自动自发, 敬业勤力, 是一个人首要的基本素质要求
自小我们都有自己的理想, 并为之不懈求学, 努力攀登。长大工作了, 是我们实现理想和人生价值的时刻。不是让你做, 而是你要做。无论工作生活, 都要有合理的规划, 并付诸行动。敬业爱岗更是单位发展的基石和动力。
4. 要有责任心
成功者找方法, 失败者找借口。在上司交给你任务的时候, 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独立思考完成。现成的东西会叫你头脑僵化, 有时类似的东西照搬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出现问题时, 不要推卸责任, 要勇于承担, 想办法补救和解决才是最根本的。注意时常总结经验和教训, 以便以后更好地工作。
5. 尊敬领导和同事, 忠于单位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就是这个道理吧。与全体同仁共同进步, 知识要不断更新换代, 不要自满或停滞不前;毫无疑问, 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忠诚的人。所以无论何时何地, 我们要忠于单位, 忠于领导, 忠于身边每个人。
一个工作岗位的存在, 往往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爱岗敬业不仅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具备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 去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的发展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参考文献
[1]赵夷岭.基于组织承诺的企业核心员工激励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 2009
价值规律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教案 篇5
学会应用经济学基础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热点问题。
培养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进行解题规范性训练,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典型例题解析
三、研究目的:
在高三复习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课型:
复习课
五、教具:
投影仪、投影胶片
六、教学过程:
1.旧知回顾:
由学生回顾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经济效益,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等知识。
(让学生储备必要的知识,为解决问题作准备。也让学生在回顾中,体会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以便重构知识网络,形成知识整体。)
2.典型例题分析:
例:某地农民柑橘生产获得大丰收,但当场农民收并未因此而提高,农民为此很苦恼,因而影响了生产积极性。请为农民想办法。(投影)
让学生围绕此问题展开讨论,讨论的重点是该从何处思考,即答题的思路。
学生答(略)
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提示作为铺垫,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解题方法.(投影,逐步展示)
(1)为什么增产不增收?
① 在柑橘有销路的前提下,造成不增收的原因。
(分析)A.投入多,成本高,效益差。B.产品价格低,产品供过于求或质量较差。
② 在柑橘销路有困难的前提下,造成不增收的原因。
(分析)A.质量差、品种单一
B.价格高,难以刺激消费
C 供过于求,产品难以销售,D 市场信息闭塞,销售不畅。
在这样分析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思考第二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建议。——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①更新观念,增强市场经济意识,变粗放型为集约型经营,走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之路。
②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改善品种质量,降低产品成本。
③ 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以便于销售和提高经济效益。
④多渠道了解市场信息和销售服务信息,理顺流通渠道,进行多种经营以及高调整产业结构。
到此为止,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均可以回答。但在实际上课过程中,学生提出了下列答案,有的超出了我的意料,也超出了听课老师的意料,的确是思维的发散。——课后评估。
学生补充: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扶持农业、提供信息、集团经营、绿色农业、网上销售等。
3.时政热点分析
2002年国企改革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把国企改革继续引向深入的重点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积极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其次,加快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三是继续推动劣势企业退出市场;第四,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
(如“PT”水仙退市、ST郑百文事件、银广厦事件。)
“PT水仙”的退市表明我国证券市场退出机制已经开始建立,这将用于中国证券市场整体质量的提高,用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PT水仙”这一“去”,实当有功于股市的健康发展,有了死亡的危机才懂得去珍惜生存的机会,股市才有实现自身的筹资、转换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等功能。
由学生结合这一段材料,分析此材料所体现的经济学理论,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再结合银广厦事件和郑百文事件综合分析,进一步认识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四、归纳总结——方法指导上升为理论。
热点问题 切入点 回归
理论材料 区域典型案例 教材
价值观与经济发展 篇6
关键词:音乐艺术 少数民族 价值研究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创造繁衍着自己的文化。音乐艺术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记录了一个民族在长期改造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反映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域风貌与风土人情。可以说,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少数民族音乐在该过程中是最为外化的文化表现形式,具有无可取代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
一、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社会价值
(一)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沟通交流
在各民族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生活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多数民族都具有本民族的内部语言与风俗习惯。语言的民族性与风俗的地域性在客观上阻碍了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音乐作为一种通俗的情感表达方式,音符的律动中能够传达出喜、怒、哀、乐等情感特征,具有一定的普及性与流通性,在文化交流与传承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桥梁作用。
江苏民歌《茉莉花》在国际舞台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在“97香港回归”和“雅典奥运”中均响起该民歌的旋律。尽管外国听众不了解该歌曲的具体内涵,但透过细腻优雅的曲风,传递出了新颖悦耳的美感,一幅江南水乡的水墨图景仿若近在眼前,音乐的独特力量由此可见非比寻常。少数民族音乐同样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发挥了桥梁作用,通过其音乐艺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去认知少数民族的悠久历史与独特风情,开始去理解少数民族同胞的艰辛的发展史。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音乐在我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过程中的确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为民族团结与和谐发展贡献了力量。
(二)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
少数民族音乐在发挥着文化交流桥梁作用的同时,也是识别某一民族群体的标志。蒙古族的《嘎达梅林》、维吾尔族的《达坂城的姑娘》、朝鲜族的《阿里郎》均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独具特色的音乐艺术,由此也成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标识,它记录了本民族的历史进程,概括了全民族的情感体验,促进了本民族的文化流传,增强了民族内部的凝聚力。
在少数民族文化的流传过程中,音乐艺术更像是一种传递民族文明与民族历史的承载者。某一民族的起源、迁徙、历法、祭祀、斗争等活动,在民族音乐艺术中均有鲜明的体现。它同时也融合了该民族的伦理道德标准、社会组织结构、民族理想目标、日常生活场景等内容,折射出了少数民族对于情感与生活的基本认识与共有观念。每当同族兄弟姐妹手拉手纵情歌唱时,全民族的理想与向往也得到了抒发与讴歌,音乐凝聚情感的作用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二、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经济价值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外发展过程中,地域性的音乐艺术作为文化的传承使者,在促进本民族文化繁荣的同时,也吸引了大批的游客与投资者,从而拉动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由于历史与地理位置原因,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的西部地区,其经济发展与中东部地区相比较为滞后,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上了议事日程。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落实与实施,西部地区围绕着自身优势资源,借助国家政策的“东风”,使得自身的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少数民族聚居的西部地区,其优势资源颇为广泛,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均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人文资源之中,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由于具有自身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因此对其进行市场化的开发与利用,可以为少数民族的贫困落后地区谋一条有效地长远发展之路。在经济开发过程中,少数民族艺术不仅可以得到更为完善的传承与发展,保证少数民族的独立性与民族地位,也能为本民族地区创造巨大的经济收益。
以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为例,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人口超过5000人的少数民族就多达25个。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为云南省的经济文化建设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在云南省建设文化大省的具体目标中,少数民族音乐的弘扬与传承被列为重中之重。以《云南映象》为代表的优秀少数民族音乐艺术作品,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反响。以“纳西古乐会”为代表的民族特色音乐展示活动,吸引了国内外的大批游客,大幅提升了当地的经济收益。一系列的事实表明,少数民族音乐艺术蕴含着丰厚的商机与利润,其自身具有巨大的资源效益与经济价值。做好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弘扬与传承工作,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结语
少数民族音乐艺术反映了特定民族内部的生存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也是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艺术结晶。事实证明,少数民族音乐艺术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其自身在促进民族文化传播与交流,弘扬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也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強大而持久的推动力,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樊祖荫.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及其在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J].中国音乐,2004,(04).
[2]王玲.少数民族音乐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文化价值[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知识经济与劳动价值 篇7
劳动作为人与自然之间交换联系的唯一方式, 人也在劳动过程中把自己从自然当中提升出来, 人越是了解自然, 就越远离自然, 也就使人自身能力更丰富化.如果说第一次提升是把人从纯粹依赖自然的狩猎状态进化到农耕状态, 那么第二次提升就是人学会了利用自然力去克服自然的工业文明时代。时下, 人类理智的积累已经达到了可以利用、消费、使用理智的成果——“知识”——就能创造价值的时代, 反映了人类从直接作用于自然对象的劳动, 向间接地利用自然对象之间的特性的劳动发展。人类之所以能够间接地利用自然对象之间不同的特性, 从事任何动物无法进行的创造性劳动, 就是因为人在劳动中会使用“脑力”, 人“脑力”的进化史, 就是人劳动发展史的写照, 正如人劳动发展史揭示了人的“脑力”进化史一样, 它们是“攀登与扶梯”的关系。而且人类进化史只要没有终结, “攀登与扶梯”就没有止境。
人类理智的发展集中表现在“知识”上, 因为人具有把社会生活中的经验记录下来、并传授给后代的独有能力。经过3到4万年人类劳动实践经验的积累, 特别是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和手段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与此同时, 知识的积累和传授方式也获得了革命性飞跃。它突出表现在:一是科学性成为衡量知识价值的首要标准。人们对揭示自然规律、正确总结劳动实践经验的知识抱有真理性信仰。大量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建立使人类自信百倍增强, “知识就是力量”, 应该说是认识到知识价值的最早和最典型的表述。二是科研部门国家化。像欧洲诸国建立的皇家科学院, 国家图书馆, 包括像俄国这样的军事封建国家也建立起科学研究机构。这些机构为确立科学知识的权威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三是教育——知识传授的社会化迅速兴起。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和理论, 培养年轻的科学研究者成为主要任务。同时, 不断出现的科学发明和发现所揭示出的自然界奥秘和生产能量, 刺激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学习的兴趣, 并形成一个国家完整的教育体系。四是应用科学知识在生产领域逐步利用。科学知识的巨大力量迅速表现在生产领域中, 加速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竟争, 使资本主义商品涌向了全世界, “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 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 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 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可以这样说, 工业革命带来生产领域中应用科学知识的越来越广泛的利用, 是今天知识经济时代出现的社会基础。不应该把知识经济的出现与前此以往的经济形态割裂, 相反, 而是要从人类劳动方式的改变中去探讨新经济形态出现的根本原因从劳动创造价值的形式变化中揭示出人类物质财富增长方式的改变, 而不是试图证明人类物质财富增长性质的改变。
2 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也是劳动
按照马克思关于人类一般劳动的看法, 它是肌肉、神经、脑等的一定的消耗, 那么, 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也是一种劳动。因为, 在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的过程中, 人的脑和神经, 乃至肌肉都有大量消耗, 特别是创造知识这类“脑力劳动”, 更需要付出巨大的脑和神经能量。根据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思想, 我们同样得出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是劳动创造价值的第一要素这样的结论。
从创造价值这个角度看, 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的过程, 并不像过去一样是一个静态的、被动的、单个的行为, 而是动态的、主动的、合作行为;并不是一个人喜好、个性选择的结果, 而是社会需求、个人价值体现的要求;并不是知识无价, 全人类共享、想学什么就学什么, 而是要负出代价、负出勤奋的劳动, 必须掌握基本的知识内容, 并取得社会认可的证书。这一切说明, 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本身就是一个创造价值的劳动过程, 或者说, 本质上是当代社会衡量社会一般劳动的必要条件, 社会在购买产品时, 其价格中就已经包含了形成一定合格劳动力教育培养的支出费用。这也才能说明在知识经济时代, 具备一定知识的专门人才, 其具有的劳动力价值高于一般劳动力的原因所在。并不是知识本身创造了价值, 而是通过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的劳动, 使知识与劳动能力合二为一, 从而在社会生产生活领域中直接创造价值。
需要强调的是, 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作为当今社会必需的、特有的社会劳动过程, 形成了教育系统、信息系统、科学研究系统, 这三个系统与整个社会的物质生产部门相对应, 并直接为整个社会“生产”、“提炼”、“造就”生产者。可想而知, 这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给整个社会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这才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为什么“知识就是财富”, “知识就能产生价值”的根本原因。
3“知识劳动”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 劳动创造的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逐步扩大, 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在相当时期里, 社会物质财富的实现是在商品的交换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而与物质财富增长相拌生的精神财富的实现却隐蔽在物质财富之后, 或以思想的物化成果形式流通于专门的市场, 实现自己独特的价值。但只要是商品, 它就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在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高度发展的今天, 这两者在创造劳动价值上去金趋近合一, 而且无形的“精神”内容开始在一件商品中占有较大的价值成分, 按照OECD的计算, 当一件产品中知识的含量达到60%, 就属于知识经济的产品了。那么, 当知识成为劳动对象、劳动要素时, “知识劳动”本身就具有了商品的性质, 它的特点是不在于这种特殊商品“有形还是无形”, 而在于它本身具有使用价值, 并因走向市场而具有价值。
可以肯定, 在未来世界中, 从事“知识劳动”的人将占到劳动生产者的绝大部分, 这一方面是因为维持整个社会良好运行的系统已达到如此高的科技程度, 以至离开“知识劳动”将成为不可能;一方面是因为地球可直接利用的物质资源的减少, 使社会财富的创造转移到以知识的学习、使用和创造为主的劳动领域中, 并直接促进再生资源和新的替代方式的产生, 改变已有的生产或生活方式, 向更高层次的“自然化”回归。到那时, 表面上人们的生活简单了, 但其中所包含的每一件用品、每一个物件都是高科技的产物, 是与周围环境有机互换的部分。因此, “知识劳动”将是知识经济时代创造价值的劳动的主要形式。
4 结语
从劳动价值论角度分析知识经济, 我们的结论是知识创造价值, 首先它必须具有劳动的本性才能成为真正的价值源泉, 知识成为生产要素并直接创造价值的时代到来, 是人类长期劳动生产经验的积累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在知识经济时代, 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都是一种劳动, 并体现为特殊的价值形态。
摘要:提出了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也是劳动的观点。指出其表现形式为“知识劳动”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并对知识经济形态与传统经济形态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知识经济,知识劳动,价值
参考文献
[1]OECD, 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经济[M].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7, 5.
价值观与经济发展 篇8
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又称“大学生村官”, 是指由政府正式发文、选拔, 到农村担任党组织书记助理职务、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或其他“两委”职务的高校毕业生。目前大学生村官计划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举措和国家政权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4]。但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是大学生村官在农村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严重的大学生村官流失现象。
鉴于以上所述, 本研究以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需要及职业价值观为切入点, 试图探求问题产生的原因, 为更好地实施村官计划,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同时也为“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提供对策建议。
一、研究方法
(一) 研究被试
主要以江苏、山东、安徽等地的在职大学生村官为研究对象, 共发放问卷270份, 回收270份, 回收率为100%, 严格剔除废卷后, 共获有效问卷240份, 有效回收率为88.9%。样本中女性占52.9%, 男性占47.1%;被试年龄主要集中在24~26岁之间;来自农村、乡镇和城市的大学生村官比例大致相同;独生子女占24.2%, 非独生子女占75.8%;从大学生村官所学专业类别上看, 各个专业类别都有所包含;从大学生村官任职年限上看, 各个年份都有所涉及。
(二) 研究工具
凌文辁等人 (1999) 编制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量表》共22题, 采用5点计分。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在本研究中, Cronbachα系数为0.85, 分半信度为0.83[5]。
郁晓燕编制的《职业发展需量表》共16题, 采用5点计分, 该量表总体信效度良好, 全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2, 各个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介于0.75~0.87之间[6]。
(三) 数据处理
测量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包统计处理。
二、研究结果
(一) 大学生村官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发展需要的描述分析
表1显示, 大学生村官在职业选择时, 最看重的是薪酬福利等保障性因素;其次是自我发展;最后是声望地位。说明, 大学生村官重视经济报酬、职位晋升等“实利”, 而对单位知名度、社会地位等“虚名”关注度较低。
表2可知, 在目前的职业发展阶段, 大学生村官最需要的是外在成就获得;其次是职业探索与规划和施展才能接受挑战;最后是技能提高与学习。说明大学生村官在不断追求经济报酬、职位晋升等外在成就的同时, 也面临着职业困惑, 他们迫切希望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之道路, 并在职业生涯实践中发挥才干、展示自己。
(二) 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需要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
1. 相关分析
首先检验了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需要及其四个维度与职业价值观及其三个维度间的相关, 结果 (见表3) 。结果表明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需要总分与职业价值观总分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二者在各个维度上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
注:*p<0.05;**p<0.01;***p<0.001 (下同) 。
2. 回归分析
采用回归分析, 考察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需要的预测作用, 结果 (如表4所示) 。结果表明, 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需要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β=0.471, p<0.001) 。同时职业价值观的各维度对职业发展需要的各维度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见表4) 。
注:“-”表示该变量没有进入回归方程。
三、讨论
通过对大学生村官职业价值观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大学生村官在看重“自我发展”的同时, 也将“保障”因素列为择业的最重要条件。凌文铨等 (1999) 和邵春之 (2011) [7]分别以大学生和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 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而冯伯麟的研究发现, 20世纪80年代青年人选择职业最重要的标准几乎都是为了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发展”因素。由此可见, 进入21世纪, 人们的择业观有了很大的改变, 这一改变反映了中国社会体制改革所带来的人们观念上的变化[5]。由于社会竞争加剧, 住房难、看病难、就业难等一些列问题迫使人们必须高度重视“经济报酬、福利待遇”等保障性因素。大学生村官职业价值观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重“实利”而轻“虚名”。他们放弃了都市的繁华, 以“天之骄子”的身份到农村工作, 希望可以在农村开创一番事业, 在满足自身物质需求的同时, 实现职业理想。
根据Schein (1978) 的职业发展阶段理论, 24~26岁的大学生村官正处于早期职业的正式成员资格阶段[8]。此时的主要任务, 一是承担责任, 发展自己的技能和专长;二是根据自身的才干和价值观, 以及组织中的机会和约束, 重新评估初选职业, 决定是否留在当前组织中[6]。但此次调查却发现, “外在成就获得”成为大学生村官最主要的职业发展需要。这一结果似乎与Super (1957) 和Schein (1978) 的职业发展阶段理论不相符。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对此进行解释。首先, 薪资待遇是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和自身生存的物质基础, 而大量调查发现, 大学生村官的薪资待遇普遍偏低, 很多人对此表达出不满情绪[9~11], 所以大学生村官迫切希望增长工资, 增加福利。其次, 通过组织提拔, 实现高校毕业生由“大学生村官”向“公务员”的身份转变, 是多数大学生村官追求的职业目标。所以, 此时他们渴望获得领导的赏识、同事的认可。
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 大学生村官职业价值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职业发展需要。一般而言, 在选择职业时比较注重“自我发展”的大学生村官, 在目前的职业发展阶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需要:一是对职业进行规划和探索;二是在工作中, 不断学习以提高自身的技能;三是需要一个可以施展才能的舞台和接受挑战的机会;而在选择职业时比较关注“保障”、“声望地位”因素的大学生村官, 则更加需要获得一些外在成就, 比如职位的晋升、薪酬的增加或同事/领导的认可等。
四、研究启示
基于以上研究, 笔者建议:第一, 健全和完善选聘制度。从大学生村官选聘条件上看, 对高校毕业生的年龄、政治面貌、社会实践等外部因素都做了具体规定, 但选聘条件还略显单一, 缺少职业价值观等内部因素的规定, 致使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干不好、留不住”。因此, 选拔时, 要充分考虑大学生村官内在的职业价值, 尽量选聘那些看重“自我发展”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第二, 根据大学生村官不同的职业发展需要, 建立有的放矢的激励机制。例如, 针对大学生村官“外在成就获得”的职业需要, 可以适当提高福利待遇, 满足其对物质的需求;针对“职业探索与规划”和“技能提高与学习”的职业需要, 可以在大学生村官中, 定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技能学习等培训课程, 或实施“导师制”的培养模式, 保证每个大学生村官都可以得到一位有经验的村/镇干部面对面的指导;针对“施展才能、接受挑战”的职业需要, 可以在日常工作中, 尽可能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一些锻炼的机会, 安排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第三, 加强大学生村官思想教育, 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 大学生村官在选择职业时, 过于看重薪资福利、工作舒适稳定等“保障”因素;同时在村官工作中, 对于职位晋升、领导认可等“外在成就”也过于渴求。这就导致了很多大学生村官在思想和行动都不安于“扎根”农村。因此, 在大学生的日常管理中, 思想教育决不能忽视。
参考文献
[1]杨静, 张进辅.青年职业价值观研究书评[J].价值工程, 2004, 23 (12) :37-40.
[2]Havighurst, R.J. (1978) .Development task and education.New York:Mckey.
[3]Super, D.E.The psychology of careers[M].NY:Harper&Row, 1957.
[4]江苏省委组织部, 省委研究室课题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探究[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0, (3) :5-15.
[5]凌文辁, 方俐洛, 白利刚.中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J].心理学报, 1999, (7) :342-348.
[6]郁晓燕.企业青年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7]邵春之.知识型员工职业价值观、组织支持感和职业成功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8]Schein, E.H.Career dynamics:Matching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al needs[M].Boston:Addison-Wesley, 1978.
[9]李包庚, 黄斌, 魏娜“.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研究与思考[J].青年研究, 2007, (9) :34-40.
[10]韩新宝.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河北学刊, 2009, (5) :178-181.
刺猬的经济价值与人工养殖 篇9
野生刺猬资源不足, 现已不能满足药用和食用的需要。刺猬虽是野生动物, 但实践证明, 完全可以进行人工养殖。而且饲养方法简单, 饲养成本低, 经济效益高。现将刺猬的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 刺猬的习性
刺猬胆小易受惊, 喜静厌喧, 喜暗怕光, 行动迟缓, 一般都是昼伏夜出。食量很小, 不挑剔食物, 便于饲养管理。而且疾病很少, 易于成活。
2 建造园舍
刺猬园舍宜建在庭院内一侧, 或墙根、屋后的僻静处。建造园舍时, 先用砖或石料砌成一个小园地, 园墙高0.8m即可。然后在园里建一间5~6㎡的小房舍, 房舍顶部和四周要求严密、不漏雨水。舍内铺些软干草、树叶等物, 供作窝用。在舍外空地上建一些土堆, 或放些乱石头、瓦片、砖头等物;也可砌小假山, 供活动、寻食、栖息。园地面积大小和房舍间数的多少, 应根据饲养数量来确定。
3 捕作驯养
刺猬喜于傍晚爬出来寻找食物, 次晨回藏暗处, 因而可于每天早、晚进行捕捉。捉住后放入已建好的园地房舍里进行饲养。刺猬适应性很强, 不会因为住处的变换而影响情绪和采食。刺猬是杂食动物, 饲料来源特别广泛, 几乎没有它不吃的食物, 通常用的动物性饲料有昆虫、鼠类、水产类、蚯蚓等多种小动物, 还有各种畜禽类肉、内脏等。植物性饲料有玉米、瓜干、高粱、大麦、小麦、燕麦、麸皮、糠谷类, 还有各种瓜果类、蔬菜、野菜、野果等。以上各种饲料, 可单喂或几种搭配喂, 而以搭配饲喂为好。喂时还应添加少许食盐。每天傍晚投料一次即可。但每次投料量要适宜。在一般情况下, 投料量为小刺猬25g左右, 中刺猬50g左右, 大刺猬100g左右。
4 配种繁殖
发展体育旅游的价值与导向 篇10
关键词:体育旅游,价值,导向
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旅游已经逐渐升温,成为一种新的生态旅游时尚。体育旅游除了健身和休闲娱乐以外,最具特点的就是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体育旅游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项目,是体育产业的一个新兴起的力量,发展迅速。体育旅游为人们的精神追求提供了一个途径,能改善人们业余生活的质量,增加人们的幸福感,其存在发展的价值不言而喻。
1 发展体育旅游的人文价值
就体育旅游而言,一般选择在风景优美的地方,花草虫鱼、湖光山色是自然风光,亭台楼榭等现代建筑属于人文景观的范围之内。对于建筑手段与建筑艺术的欣赏,是体育旅游中的审美享受,设计对自然美和艺术美感觉的丰富内容。在旅游以一些人文景观为观赏对象的时候,旅游者会受到一些民族的文化的熏陶,从而产生一种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人们除了向大自然获取生存必须的水源和空气,还要通过自然获得自身的精神享受。自然不仅提供给人类生存的物质资料,还给人类提供了精神食粮。体育旅游加深了人们对于合理利用大自然的理解,在旅游过程中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人类必须面对的两种大的环境,人们在面对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时,会看到属于这个社会的一些负面影响的东西,所以,会对社会这个大环境产生一种疲惫的感觉。而自然环境则不同,只要人类合理地利用大自然,真诚地对待大自然,它提供给人类的就是朴实多彩的美丽。人类通过体育旅游来感受属于自然的无限风光,从而使我们的生命达到一种和谐。体育旅游体现了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的人们劳逸结合的一种需要,在陶冶旅游者情操的同时,感受到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魅力。
体育旅游者最主要的旅游方式,是行走在山水之间,从而在精神上产生愉悦的感受,符合人们心理上的需求。旅游者被自然美景陶醉的同时还要去通过查阅人文景观来充实自己的内心,对于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文化历史与一些新鲜事物,都给旅游者痛快淋漓的感受。实施具有社会性的人,但是人的生命和人的躯体缺失属于自然万物的一种,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在体育旅游过程中对大自然深刻的见解能帮助人类更深刻的反思对大自然做出的破坏,反思过后用实际行动来保护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体育旅游中强身健体,达到精神和身体上的整体美化是体育旅游最重要的价值之一。比如,人们在景区中进行游泳能增强游泳者的体魄,还能放松身心、减轻生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在景区中泡温泉,温泉中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一些狩猎、滑雪、骑马等活动都能在愉悦身心的同时,达到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
2 发展体育旅游的社会价值
体育旅游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在旅游的时候既亲近了自然又超越了自然。体育旅游的健身功能不言而喻,运动时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大脑在运动时获取的营养比平时更充足,人的整个机体都处在一个高度兴奋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创造力产生影响。通过体育旅游,在增强旅游者自身体质的同时还陶冶了情操。经常参与体育旅游活动,能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增强民族精神的凝聚力。抑郁旅游可以提高社会公民的整体健康水平,使旅游者抵御疾病的能力更强,工作效率也得到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整个社会劳动时间。体育旅游的过程中还能传播体育文化,逐渐提高全民体育的宣传力度。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一个调查报告显示,所有的旅游项目中,体育旅游占据的比例是最大的,通过体育旅游增进世界各个国家体育文化的交流。体育旅游能让旅游者欣赏不同抵御的风土人情,从而在体验不同的环境改变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体育旅游一把多选择在风光优美的自然风景区,这些地区明显不同于人们的日常居住生活的环境,有意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匀速比较多。比如,山里温度比市区的温度要明显低好多,在炎热的夏天去山里参加体育旅游,凉爽的环境能增加人们心情的舒适度,增加食欲。森林环境中,氧气充足、宁静安详,还有一定的杀菌功能,对一些患有慢性病的人比较有利。在森林里进行体育旅游者对于治疗呼吸道以及一些气管炎方面的疗效比较显著。体育旅游从起源发展到现代,与一些运动项目的关系很密切。比如,打高尔夫球、滑雪、骑自行车运动,这些都是体育旅游的项目。对于现在足不出户的人们来说,体育运动无疑能为他们的健康增加筹码,使身心永远把保持在健康的状态。打高尔夫球,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增强肢体运动的力量;骑自行车可以锻炼小腿的机能,攀岩在锻炼参与者胆量的同时也增强了其体魄。一些户外的团队体育旅游,在旅游中健美强身的时候也增加了团队精神。体育旅游能满足人们外出观赏风景的需要,还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的身心状态得到改善,使人们保持积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
3 发展体育旅游的经济价值
体育在产业分类中应该属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指出了农工、建筑业之外的气压行业的一个统称。体育旅游在使人们进行强身健体的同时减轻了精神上的压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环境矛盾的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一旦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转变,就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性反应,比如,消费结构会发生变化、人的消费理念也会变得不同,这样的转变能从今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观光旅游相比,体育旅游又上升了而一个层次,经常参与体育旅游的人会有更高的创新能力。另外,体育旅游增强了人们的身体素质,疾病侵入的几率就相对减少,从而工作效率就得到了提高,从另一个角度上节约了劳动时间和劳动成本。人们的创新能力提高之后,会激发其创新的动力,有利于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体育旅游的文化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经济价值的体现。体育旅游在旅游中占据的比例很高,就为社会体育找到了一条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途径,在发挥经济效益的同时连接了世界体育文化。一些出入境的体育旅游,显示出了体育旅游的文化方面的特征,经济价值也得到显现。从上个世纪中期以来,大众体育的一步步兴起,以健身和娱乐为主的各种体育赛事的出现,发展了全球性的旅游活动。我国就该和开放以来,出现的旅游企业对大上万家,大多数企业都经营体育旅游这个项目。为国家创造了税收收入,还提供了一些就业岗位,是新时期我国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人们消费理念的改变,是体育旅游长期发展的结果。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旅游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现代人的消费理念逐渐变成了愿意花钱去旅游,花钱去买健康。随着奥运会在我国的举办,一些具有重大影响的旅游品牌也在我国产生,从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收入。体育旅游的发展也带动了旅游事业的发展,一些相关部门对体育旅游的支持力度也比较大,随着我国鸟巢等建筑物的对外开放,都在有不同程度上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推广体育旅游活动的过程中,也带动了与体育相关的企业的知名度,形成了与体育有关的产业链。体育用品的日益增多,在不断给人们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使经济收入也在不断增加。体育旅游是人们生活中休闲娱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开展体育旅游能促进国家的基础性建设。奥运会之后的场馆的再利用,就是在体育运动的基础上增加了旅游观光的功能。体育旅游的不断兴起。一些就业机会的增多,必然会出现一些体育旅游产业的专门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
4 体育旅游的价值与导向
体育旅游是一项经济利益、社会利益、文化利益兼具的产业,所以必须注重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体育旅游的价值与导向做出正确的选择。在旅游价值的定位要争取看待,不能单纯地因为一些价值的存在就盲目的进行体育旅游的发展。必须要制定体育旅游产业的基本方向和原则,来指导体育旅游的发展。在体育旅游的价值与导向的选择时,首先就是要坚持生态旅游的导向,在进行体育旅游活动时,以不能破坏大自然为前提,实施一个既要体育旅游的经济效益,又要以旅游者的幸福感不降低的原则。在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的过程中,以保护大自然环境为基本条件,把体育旅游带入生态环境的循环中去。对一些可以发展体育旅游的地区进行治理,在达到治理效果基础上来发展体育旅游,使人们在这个地区充分感受到体育旅游的魅力。对于一些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方,尽量少开发或者不开发,对已经开发的体育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保护,使体育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小化。体育旅游的价值与导向还要注重品牌性,体育旅游项目的品牌性,要求体育旅游有独特的优点和特色,这样才能吸引游客,提高体育旅游区的凝聚力,从而获得社会的赞誉。对于品牌的打造,在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精心打造,把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与文化氛围想融合,在体育旅游的产品中表现出来。在体育旅游产品打造出来之后,再对其进行广泛的包装和宣传,选择比较恰当的营销手段,将富于这个地区特色的旅游产品向前来旅游健身的消费者推销,让人们熟知这个品牌,使人们感受到这个地区的旅游特色。体育旅游产品也是消费品的一种,消费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研制开发的,所以体育旅游产品也不例外。这就需要体育旅游产品的设计者紧跟市场的需要,建立适当的团队对旅游市场进行科学的调研,之后精心研究产品开发的策略,对产品的类型和具有的功能进行细分,特别是体育旅游产品本身的健身特性和休闲特性,找出设计这个产品的特色所在,形成不同层次的消费品,最大化地满足体育旅游者的消费需求,那旅游市场开发起来,制定出比较好的经济效益的旅游产品开发计划。当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是趋势所在。在发展体育旅游项目中,必须要坚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导向性,在旅游者满足了其体育旅游的需求的情况下渗透进去环境保护教育,让体育旅游者通过旅游来感悟到一个和谐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活是多么的重要,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增强体育旅游项目的环保导向性。
体育旅游项目的多姿多彩性,可以不同程度地满足不同年龄、职业、性别的人们身心愉悦的需要。体育旅游的强身健体、观赏风光的性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体育旅游这个环保的第三产业会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行业之一。体育旅游的发展势头迅猛,发展潜力也比较大,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增强了人们的身体素质。其独特的认为价值、社会价值以及经济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体育旅游价值与导向更是要求体育旅游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体育旅游是旅游爱好者展示自己无限的生命活力的一种方式,在磨练人们意志的时候,健全了精神和体魄。在游山玩水中进行体育锻炼,是现代文明社会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能调节现代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丰富业余生活,是现代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的旅游方式,体育旅游行业也在其独特的价值与价值导向中不断地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马惠娣.未来10年中国休闲旅游业发展前景望[J].中国休闲研究网, 2006.
[2]白劲松, 李曙刚, 王向东, 赵华恩.秦皇岛体育旅游开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
[3]韩璐, 陈辉, 栾大海.秦皇岛地区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世纪桥, 2007.
[4]廉恩勇, 张建忠.对体育旅游研究现况的分析[J].泰山学院学报.2006.
价值观与经济发展 篇11
关键词:人性化教育人力资本人性的价值经济价值
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人类通过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来不断的征服大自然,进而发展生产力,教育的目的似乎就只是单纯的为创造高科技文明,渐渐的迷失了关于人性的东西,也遗弃了教育是培养人的这一最初目的。经过时间的推移,人与自然的危机、人与人的危机、人与自我关系的危机正慢慢的将人类推到生命的临界点上。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1999年撰写出《高科技·高思维—科技与人性意义的追寻》并在“中文版序”中明确指出“科技给人民送来神奇的创新,然而也带来了具有潜在毁灭性的后果……”能对科技做最有成效的思索角度就是人性的角度:我们是谁?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怎样去实现?这样的三个问题其实就是回到了教育的出发点与最终目的。
一、关于教育的价值
(一)什么是教育的人性价值
教育的人性价值是指教育通过传递知识和技能促进个体自身身心素质和社会属性的发展,实现个体身心完善。教育的人性价值体现了教育的内在本质性价值。
(二)什么是教育的经济价值
教育的经济价值是由教育创造产生的对受教育者个人、家庭经济收益的增加、对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以满足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物质经济需求。
(三)教育的人性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关系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教育通过传递生产知识和技能提高劳动者的生产能力和素质,以此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从而实现教育的经济价值。所以教育的经济价值强调的是教育对经济的外在工具性价值。教育经济价值的实现需要教育培养特点的人才,即教育的经济价值以人性的发展为前提,而教育的经济价值是人性的价值表现形式之一,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二、教育对人性疏离的主要表现
(一)经济对人力的要求导致教育对人性的疏离
教育经济价值体现为提供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德鲁克在其1954年出版的《管理实践》一书中提出,“从广义上讲,人力资源是指智力正常的人;从狭义上讲,人力资源是指在劳动中为创造某种价值和组织绩效而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教育的经济价值就直接表现在开发教育对象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受这种经济要求的推动和制约,现代教育在现实中远离了人自身的特性,出现了教育与人性的疏离。
(二)教育目的对人性的疏离
教育强调适应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社会需要,在人才培养的规格上,首先,教育重视人的知识技能和智力的发展、体格的健全以及社会适应性行为的训练,即着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人的现实整体性决定了人不等于德、智、体、美的简单相加,人的内涵远比这几个因素丰富。所以现代教育所强调的全面发展实际上只强调了行为规范、智力、体格的片面发展,以片面的目的取代全面的目的。长期以来,政治、经济的现实要求构成我们科学教育的双重压力,科学教育作为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未能等到充分的培植和保护,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更是没有成为民族的教育理念,更没有成为科学教育的内源性精神资源,这意味着我们的科学教育尚处于贫血状态,缺少内在的教育理念的支撑,现实的功用和外在的依据压倒了一切,使科学教育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功利主义外在目的的泥沼中,并和传统的求功名的教育理念达成了内在的一致。其次,在一味的追求人才对经济的适应性过程中,教育以统一的教育技术、统一的课程、统一的教育程序制造出统一标准的教育成品。人被简单规定,被标准化、机械化,人性的个体性、整体性、具体性和独立性从根本上被忽视,人成了抽象的存在。这是以抽象目的取代具体目的。最后,现代教育强调各种社会品质的塑造,并把各种社会品质的提高作为衡量教育的标准,这种止于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期待的各种品质的做法忽视了人的未完成性,更使品质成为了一种隔离现实生活的封闭性存在,结果导致教育中的好学生有可能不是一个“好人”不是一个生活中健全的人,教育没有完成教育中人的品质向现实生活中人的品质的过渡,以中间目标取代终极目的。
(三)教育内容对人性的疏离
现代社会工业化的发展需要个人掌握足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在19世纪科学技术广泛运用并深入到人类生活的诸多方面以后,人们也更想相信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依靠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实用的科学知识,而不是古典的净化人的灵魂的知识。“这些才艺、艺术、纯文学以及一切组成我们文化之花的东西都应该全部放在打基础的教育和训练之下,它们在生活中占闲暇部分。”这样,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占了主导地位,人文教育退居教育的边缘。科学教育强调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非科学精神的培养,所以培养了人的生活技能,但无法深入和触及人的内在精神培育,并从根本上改善内在状态;科学教育强调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经验,而不能给人以完整的生活经验,引导人践行真实的人生。随着人类的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其结果似乎是使物质力量更具有理智的生命力,而人的生命却成为愚钝的物质力量。
(四)教育过程对人性的疏离
科学主义的浸染使教育过程在科学化、技术化和专门化的同时,从计划、组织到测量、评价都过度的追求标准化和技术量化,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要素组合而成的过程变得机械化和僵化,由此构成了一个远离真实生活的闭合体系。受远离人性价值的教育目的的制约,教育过程成了依葫芦画瓢,按部就班的完成某些既定程序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成了这一生产线上的工具,扮演着确定的角色,服务于教学任务和要求。由于现代教学技术—多媒体教学的发展,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忙于演示而学生则忙于看演示,师生信息的传递通过冰冷的屏幕来完成,人际之间的爱和温情逐渐的被削弱。教育听命于考试,学生听命于分数,家长听命于升学,最终导致人的创造性的毁灭。
nlc202309020359
三、教育的人性价值体现为教育对人的三个意义
(一)教育引导人去成为人
人不能仅靠自己去成为人,人需要不断的接受外在影响,这是由人的开放性所决定的。人最终又只能靠自己去成为人,教育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代替人去成为人,教育只能引导人的生成。教育引导人去追问自我,发现自我,实践自我,超越自我,体验并获得人生的意义。因此,人通过教育能不能成为人或者走向人的存在成了评价教育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教育关注人
教育关注人不是简单的把人列为教育作用的对象,而是意味着对人性的关注,把人当作人,关注的是整体的人,是具体的、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关注人也不是关注人的要素,而是关注生存在教育中的每一个具体的人。
(三)教育不能限定人
每个人作为现实的整体总是独一无二的,人不等于社会性、生物性、思维和语言能力、发展性,自我肯定、自我创造等的简单想加;人也不等于德智体美的简单相加。现实的人只是一个涵盖了德智体美等要素的有机整体,是一个以精神整合的社会性,文化性和历史性的复杂存在。如果教育试图在上述方面去限定人的“所是”教育就会限定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人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如果教育总是以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就会束缚人的自由发展。教育只能引导人全面、自由、积极的生成,可以引导人去认识自我,追寻自我,规范自我,提升自我。
四、人性价值的发挥对教育经济价值的直接意义
教育的经济价值需要人来实现。教育对经济的价值不是直接生产出有价值的劳动产品,而是通过培养合格的劳动者来生产有价值的劳动产品。教育的经济价值必须通过人对社会的作用来实现,而人力的形成则是以人的价值的实现来体现的。
人的经济价值和人性价值是有机联系的整体。人通过实践满足社会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这是人的社会价值的体现;同时社会也满足个人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实现其个人价值,即人性价值。两者互为前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削弱或忽视任何一方就是造成另外一方的削弱或没落。因此教育对人的经济价值与人性价值是共生共灭的,教育经济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人性价值的支撑。
教育经济价值的实现需要人性充分体现。教育有没有经济价值和经济价值有多大都取决于教育培养的人能不能创造经济效益和创造的经济效益有多大,即创造经济价值的问题。个人人性发展到一个什么水平,个人自由、自主和创造性就达到一个什么水平,个人运用知识和技能创造的经济价值就达到一个什么水平。在这个意义上,教育还有什么理由在追求经济价值的同时冷落人性的价值呢?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科学教育人性化的问题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也是科学教育的必然选择。从教育的经济价值出发,更加注重科学教育本身具有的人性价值。为此,我们我们要超越狭隘的科学观和教育观,发挥科学教育内在人性价值的作用,把科学作为一种文化而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或技术,真正体现科学教育的“人力价值”与“人性价值”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俞文钊.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 斯宾塞.教育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3]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学会生存[M] .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195.
[5] 王坤庆. 精神与教育[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5.
[6] 西奥多·舒尔茨.教育的经济价值[M].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
[7] 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内涵与价值 篇12
一、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基本内涵
教师自主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外研究表明,教师自主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组织效率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对教师自主的认识并不深刻,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教师自主的研究缘于古希腊的自主概念。自主最初作为一个哲学名词出现,其基本含义是自己指导自己,不受他人约束。2002年美国教授Ridgers认为,自主是建立在个体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基础上,自主的行为是一种自愿自发的、自我选择的、自我控制的,并为之负责任的行为。前苏联心理学家科恩区分了自主的两个基本内容:一是描述个体的客观状况、生活环境,是相对于外部强迫和控制的独立、自由、自决和自己支配生活的权利和可能;二是对主观现实而言,是指能够合理利用自己的选择权利,有明确目标,坚忍不拔和有进取心。自主这一概念引入到教育领域之初,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自主。之后,教师自主也逐渐得到关注和重视,并被认为是学生自主的前提,没有自主型的教师就难以培养出自主型的学生。总之,教师自主被视为教师有效教学的基本条件,国外目前的研究主要强调了教师控制、支配教学情境的权力与教师自己控制自己的权力。
自主也是专业的一个基本特征,专业自主是专业人员的必然要求和基本特性。因为,只有对专业活动拥有一定的自主权,他才能自由挖掘、运用自己的智慧与潜能,顺利进行专业活动,最大可能实现社会对他的角色期待。对于教学专业来说,教师专业自主不仅是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和权利,也是教师教育追求的目标。从教师专业自主的主体类别上看,教师专业自主分为个人自主和团体自主,当前,人们更倾向于重视教师的个人专业自主,即教师“在其专业领域里依其专业智慧,包括课堂教学、学校或是组织决策,以维持其专业品质,及不受非专业的外界干预的状态”。
二、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价值审视
教师专业发展与专业化的理念一样,既有深远意义,又难以得到确切把握。无论是在思维习惯上,还是在教育的潜在意识中,人们一般是把人的发展当成一种“外化”结果或者外在价值的实现,这种观念在教师专业化实践中是根深蒂固的,以至于教师教育中“目中无人”的状态一直延续至今。这种教师发展观在教师自主发展的理论及其实践中,重新得到了价值层面的审视。下面笔者就从哲学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它进行一番审视。
1. 哲学层面的价值审视
发展可以说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它的历史和人类的产生一样久远。人类在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同时也开始了对发展意义的探求,从而形成了发展观念。
人在出生之时,对世界一无所知、一无所能,比起动物,人在本能上有着天生的“匮乏”。人没有固定的生存环境,缺乏天然存在的生存手段,但是人能够使用自己的创造性潜能来补偿。这样,人与世界就互相敞开着,原来否定意义上的“未确定性”、“未完成性”变成了发展意义上的开放性,人因此被置于广阔的发展空间——社会之中。事实上,也正是通过社会文化和教育,人在个体与动物之间划开了一道动物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
正如切尔·兰德曼所说:“人只有在担负着传统的、他自己同类的群体中成长,才能完全成为一个人,他的文化方面只有以这种方式才能发展起来。”人的发展不单是以自然的安排和赐予为基础,而是以人自己的生产和创造及其结果为基础,同时又都渗透着人追求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的意识,因而都体现了人文精神,具有扬弃和高于自然的文化性质。人作为社会存在,是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存在物。社会作为人的世界,就是一个文化世界。换言之,文化就是人的生存、生活方式。人不仅是文化的创造者,也为文化所创造。只有在社会的文化环境中,在参与文化创造的活动中,人才能实现自我塑造,才能把自身的潜能转化为现实的理性力量。
人自觉、主动地从事文化活动,不断生产和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的世界,从而不断创造自己的新的存在状况和规定性;另一方面,活动作为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方式,现实地决定着人的发展状况。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在活动过程中,人始终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人不仅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同时也是认识和改造自身的主体。社会环境和教育固然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环境和教育归根到底只有通过人的主体活动才能发生作用。因此,教育应该定位到人的发展上来。无论是教育目的还是教育过程,都应该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如果把人仅仅看作是消极地适应环境、接受教育的对象,忽视人的主体活动的意义,就不能正确理解和解决人的发展问题。
教师专业发展本质上涉及人的发展这一根本问题。主体教育理论指出,个体发展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即客观条件方面。没有外部世界对人的发展的要求和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人的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二是在客观条件相对丰富的情况下,人的主体性发展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则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自身的条件,包括唤醒人主动发展自身的意识即主体意识和驾驭外部世界对其才能实际发展的推动作用的能力即主体能力。对于个体而言,要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要使自己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不仅需要主体意识,还需要个体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能力,即主体能力。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是个体人实现自我发展的主体条件,因此,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教师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应具备这种主体意识和能力,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专业自主发展。
按照人的发展一般规律,教师是根据自己的内在本性与要求去支配自身的存在和发展的,或者说教师至少应是自我发展的自觉主体。因此,在教师的发展问题上,教育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立足于人的自由本性和自主实践能力,使之成为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积极能动的主体,才能产生实效,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
2. 实践层面的价值审视
教师自主发展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教师主体性的一种重要表现,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自主发展命题的提出及付诸实践不仅有理论上的渊源和依据,也反映了一定的现实需要并以一定的客观条件为基础。
首先,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培养主体性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其中自主性品质的形成是核心目标,这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教师是学生素质培养的关键角色,教师的主体性状况直接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学生自主性品质的培养必须以教师自主性的发展为前提,没有自主型的教师就不会培养出自主型的学生,没有教师的自主性品质,也就不会有学生的自主性品质。因此,从学生的发展要求这一角度来看,教师理应成为一个具有专业自主性,能不断自主发展的人。
其次,在我国教师的继续教育中,培训效果不佳的状况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合法途径——在职培训因此备受诟病。教师培训的弊端在于人们往往视教师的发展为被动发展,因此教师的主体作用和地位几乎被忽略。针对这一弊病,教师教育必须使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权回归教师本身,积极创造外部条件,激励和引导教师以独立的力量自觉地参加到专业发展实践中,让教师积极寻求自主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优化教师教育的过程,达到有效的教师专业化。
再次,教师的自主发展事关教师的身心健康。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按照一种全新的理念去实践,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又没有典范的模式可以参考,只能靠自己学习和探索。这既意味着教师要进行超常的劳动,花更多的时间去备课。也意味着在摸索中的生存必将遇到更多的问题,产生更多的矛盾。因此,在这些种种矛盾现象面前,教师自然会产生一些心理失调的问题,一些教师的身心健康处于危机状态。在新课改背景下,国家和教师是放弃、应付课改,还是“外减压力、内强素质”?新课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重要举措,系国家方针大计,放弃与应付是不可取的。全部出路在于外减压力、内强素质。外减压力是相对的,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教师内强素质。主动、积极、及时地调节自己的身心,更新自己的观念、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更新自己的角色等才是最好的选择。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自主发展是教师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的调节器。
【价值观与经济发展】推荐阅读:
科学与技术发展价值观07-13
司法价值与经济成本10-27
科学哲学的兴起、发展与价值探讨08-12
空竹文化的价值与传承发展研究论文07-22
发展价值观07-09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09-09
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07-10
价值分析与价值工程08-22
文本价值与教学价值10-08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论文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