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现状

2024-06-03

课程的现状(精选12篇)

课程的现状 篇1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开设的教学目标,课程的教学时间,教学的内容以及教材的选择和教学的评价等多方面进行了相关的调查与分析,对于目前高校的体育舞蹈的开展状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得出了一些结论:体育舞蹈的舞蹈教师大部分都不是专业的体育舞蹈专业的毕业生,而大多来自于艺术体操的教学人员,而且各大高校也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教材,相应的课程时间也都比较少。

关键词:高等院校,体育舞蹈,课程

1、开展体育舞蹈研究的目的

体育舞蹈原来是欧美国家的民间舞蹈,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引入我国,由于这种舞蹈具有将锻炼健身和寓教于乐两者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不但作为一门体育活动,还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体育舞蹈作为素质教育的补充,目前已经成为了体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研究根据具体的一系列的体育舞蹈在现在的开展状况中各种相关的情况,为体育舞蹈课程的开设也都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2、主要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随机选取北京地区八所高校作为分析的样本,主要对这八所高校的师生发放大量的问卷调查来获取反馈信息,通过使用专业的统计分析办法来确保得出的结果具有公正性,然后对其中回收回来的有效问卷进行相应的专业分析,从而得出以下的结论。

3、研究得出的结论

(1)学习课程的原因。 在回收的问卷具体分析中,有大约九成的学生很愿意参加体育舞蹈的相关课程,主要的原因也是看重体育舞蹈在交际和社交方面的潜移默化的学习优势,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学习好的健身方法,以及调节课业压力并且陶冶自身的情操这些原因也都有,大部分的学生都是为了相应的兴趣而选修这门课,由于这门课程也有着一定的锻炼作用,满足广大学生对于健美的形体以及相关的端庄的行为特征和潇洒得体的举止都有着一定的培养的效果。 可见大多数的学生是出于自愿的原因来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

(2)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 体育舞蹈的教学课程主要就是国标舞和交际舞。国标舞中最受欢迎的就是华尔兹,探戈和恰恰这几种, 有的学校也都是一个学期主要是教导现代舞和拉丁舞中的一种,两种舞蹈相互交互练习,以达到最后两种都掌握的目的。 在具体的教学中,首先都是开展基本舞蹈动作的教学,然后再进行基本的技术动作的教学,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感受舞蹈中的形体美和气质美这种内在的气息。大家都希望高校可以通过开设舞厅舞来满足基本的教学要求, 然后结合着学习国标舞的基本跳法来逐步提高自己的舞技。

(3)学生对于体育舞蹈的想法。 在调查问卷的分析中发现,有大概四成的学生希望可以有机会学习到现代交谊舞,主要是由于现代交际舞比较简单易于学习,还有相当的实践性;有三成的学生希望可以成立体育舞蹈的专门的俱乐,是需要在课下有一个专门的地方可以提供用来保持舞蹈的精进;另外的四成学生都希望可以有机会学习到一些舞会上面的礼仪和相关的注意事项,舞会上的每一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发映出一个人的修养等内在品格,也都有助于培养良好的气质。

4、综合分析全部调查得出的结论与建议

4.1、对于体育舞蹈课程的调查结论

体育舞蹈由于其具有独特的健身,娱乐,交际和培养内在气质等多种好处,在广大学生群体中广受好评。 课程的课时在整体时间上有些不足,课时比较少。 教师的业务水平虽然可以达到让学生们满意的程度,但是大多数的教师都并非专业出身。 体育舞蹈的开设对于广大学生在课程以外学习其他的社交技能,以及培养个人良好的修养与气质都有着独特的不可取代的作用。

4.2、对于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的相关建议

(1)教育的内容需要规范。 体育舞蹈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相关的教学都要有着相应的标准,由这种标准来指导教学,不能全凭娱乐性蔓延。 必须在科学的指导之下,使学生可以从整体上熟练的掌握相关课程的基本动作,然后再把单一的基本的动作连贯成为一套动作, 在这之间也需要注意动作与音乐和身形各方面的配合默契很多的细节问题都是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得到重视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的教学指导要到位。

(2)扩充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教师作为教学的根本,需要教师对于自身业务的熟悉达到一定的程度, 自身也要不断探索勇于精进把专业化当成自己的教学目标,从严格要求自身做起,在具体的教学中也要规范每一个讲解的过程,要讲方法,这就需要各大高校拿出相应的资源来对教师资源进行扩充,这都需要学校和教师们共同的努力。

(3)加快体育舞蹈在高校的普及。 高校可以适当的开展一些体育舞蹈比赛的相关的活动,来扩大体育舞蹈的影响力,这种适合于学生展示的平台也可以更进一步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也要注意不仅要在学生的舞蹈的身形以及具体的舞蹈技能的方面得到提高,为了体育舞蹈的推广开来,也可以适当的教导学生一些舞蹈教学的技巧,方便学员们可以带动身边的人来学习。

课程的现状 篇2

一、本课题研究意义及现状述评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两门德育课程是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综合课程。它根据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从学生品德形成、社会认识的需要出发,以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为主线,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品德教育、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历史和地理教育、国情教育以及环境教育等融为一体,为学生成长为富有爱心、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现代公民奠定基础。

这两门课程建设和实践的时间并不长,就已有的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它是受到老师和学生们欢迎的。

第一,它扎根于儿童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其基本内容,追寻的是一种真实的教育。课程向儿童展现他们的生活,而不是向他们灌输那些抽象空洞的说教和道理。儿童在课程中所遇到的是他自己、他的伙伴们、以及和他有关联的人;说的是他自己的事、他的生活、以及他所关心和感兴趣的、他想了解的事和物。这些人和事与儿童的生命“同构”,当他们与儿童的生命“遭遇”时,就有了沟通、有了共鸣,有了理解、有了体验。

第二,它搭建了一个心灵沟通的平台。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都是一种唯理性的教育,教育往往只停留于人的认知、知识的层面。为此,教育要触及人的心灵,使人在心灵层面发生变化,只有创设心灵沟通和碰撞的平台,使心与心在这里得以相遇。新课程重视学生在情意层面的发展,改变了过去那种“空心人”的形象。

第三,它创设了愉悦的课程生活。对于一个受教育的学龄儿童来说,这是构成他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往我们只追求教育在未来的结果,而忽视教育自身作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我们要让儿童过一种健康、安全、积极愉快、有爱心有责任心、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那么我们的课程生活首先就应当是这样的。所以,在标准和教材设计中所倡导的课程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它充满“童趣”和“童乐”,我们所建构的课程生活是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促使儿童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并从这种生活中得到身体的、精神的满足。

在近几年的探索中,教师对这两门综合课程逐渐有了理解,思路也逐渐清晰起来,课程逐渐走向开放,很多学生获得了积极体验与社会生活经验。然而,就当前的课堂教学来看,还有许多领域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解决。

(一)来自教师层面的问题

1、对课程价值的认识模糊与偏差,课程意识淡薄

2、工作本位、学科本位的思想仍占据主导

3、教师缺乏对话素养,“导演情结”难以割舍

4、教师的专业素养滞后,动力不足,对课程能力缺失

5、品德课程的教师队伍不稳定

(二)来自教学层面的问题

1、教学不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当学生遭遇一些道德问题时,不知如何应对

2、学生学习方式变化不大,问答式教学仍占据着主导地位

3、课堂上没有师生生命的整体投入

4、学生对新的学习方式的不适应,准备不到位

(三)来自教材使用层面的问题

1、照本宣科

2、弃而不用

(四)来自教育管理层面的问题

1、学校的管理不能适应课程的要求

2、学校不知如何根据课程的特点提供相关的支持

3、社会的支持保障不到位,配套设施不到位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包括视角、方法、途径、目的),重要观点。

本课题将通过调查,分析了解目前小学品德课程的实施现状,梳理出小学品德课程课堂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了解现状、梳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策略。本课题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式,教研部门、实验学校协同研究,共同分析对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形成理性思考,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小学品德课程课堂教学的实施提供实践经验资料和观点支持。

三、本课题的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造性的基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充满好奇和疑问,进入“问题情境”,为自主探究、自我建构打下基础、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打开一扇窗,铺设一条道,让学生的个性得以自由飞翔。

近几年,各学校虽然在德育领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很少有深层次的、对诸多问题的统整思考,学校德育高耗低效的弊端日益突出。当学生走进社会这个大背景时,来自家庭环境的冲击以及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使得他们无所适从。因此,本课题以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为理论框架,通过分析小学德育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调查梳理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联系起来加以系统分析与研究,提出协同解决的策略,对解决小学德育课程课堂教学的问题将会有突破性的进展。

四、主要参考文献

1、朱小蔓主编《道德教育论丛》,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2、徐英著《新世纪教育启示录》,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3、鲁洁《在学习中找到通向生活的道路》,《中国教育报》,2002年9月10日第3版

4、有宝华:《综合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

五、研究内容

1、小学品德课程课堂教学现状调查途径的研究

2、小学品德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标实施、教材处理、学生学习方式)

3、根据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

六、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目标

准备阶段(2006年1月——2006年3月)

1、组建课题研究网络。

2、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3、研究相关文献,撰写文献综述。

实施阶段(2006年4月——2007年12月)

1、课堂教学实施现状的问卷调查。

2、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3、问题梳理及策略的提出。

4、分专题开展行动研究,收集研究案例。

5、基于问题解决策略实施的调查问卷分析。

总结阶段(2007年12月——2008年6月)

1、撰写课题实验报告与工作报告

2、汇总课题成果材料

七、课题实施研究的条件分析

理论准备充分。对于课题中“创新教育”、“教学创新”相关的材料进行了收集、整理。我们还组织学科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听课,吸收新的课改信息,及时传递教学经验,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篇篇经验文章。

本课题由各级教研员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相关条件优越。本学科拥有一批具有创新思想的学科骨干教师群体,课题组成员均为学校德育课程的骨干力量,多次参与学校的教育科研,参与研究的全国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全国综合课程教材开发与实验”子课题“小学品德课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课题已经通过中央教科所的中期评估,将于2006年6月结题。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还参与了苏教·中国版国标教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教参的编写。在全国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的录象教学课评比中获第一、三等奖共有四名;在全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录象课评比中获二等奖,对小学德育课程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

本课题目标明确,内容设计、过程和研究方法合理规范,保障有力,具备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基本条件。

八、研究时间

2006年1月——2007年12月

九、最终成果形式

1、课题实验研究报告。

2、调查资料及报告。

3、现状问题梳理及策略提出。

4、品德课程实施综合研究。(包括课题相关课例、个案资料、图片声像资料、研究论文等)。

5、课题总结、结题报告。

商法课程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篇3

中国的商法制度、商法理论和商法实践正在持续地发展之中,商法课程的地位、结构和原理体系也在不断地探索、尝试和变革之中。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复杂原因,商法课程在中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外国法到中国法、从民商合一到民商分立、从整体商法到部门商法、从选修到必修、从简单到丰富的快速发展过程。

1.从无到有。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的70年代末,在中国的法学教育课程中,没有商法课,虽说当时的有关企业制度的规定算是商法制度的内容,但在高校课程设置中,却无专门的商法课程。直到1982年,北京政法学院的江平教授(当时还是讲师)率先为79级本科生开设了“资本主义国家民商法”课程,据我们的了解和检索,这是国内高等院校中最早开设的属于商法的课程,中国的商法课程和商法学从此起步,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2.从外国法到中国法。最早开设的有关商法原理的课程并非单纯的中国商法,而是外国法。江平教授首开的“资本主义国家民商法”本来就是以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制度为对象,后来该课程先后改名为“西方国家民商法”和“外国民商法”。直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我国各个商法单行法的颁行,现行中国法律规则才进入教材,才成为法律原理的内容,商法课才成为以中国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商法”。

3.从民商合一到民商分立。从资本主义国家民商法到外国民商法,商法当时一直是与民法融为一起,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年,商法首次与民法独立,并以“外国商法”的名称开设。这既显示了商法与民法固有的特殊联系,也反映了当时商法内容的简要和粗浅。

4.从整体商法到部门商法。商法课程初始开设时,是以整个商法的体系展开的,其中包括商法总论的一般原理和公司、票据、破产等几个主要的部分。随着我国商法制度的逐步形成和发展,商法的几个部分先后独立成为单独的课程,1986年,随着全国第一本统编教材《公司法教程》的问世,公司法首先独立成课,其后是海商法,再后是票据法和破产法。当然这些独立的课程先是作为研究生课程,后来也在本科生中开设。

5.从选修课到必修课。商法最初当然是选修课,那个时候作为一门外国法律原理的课程,不可能成为中国法科学生必备的法律基础,而且在改革开放初期、尚处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商法也不可能成为必修的课程,它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还不及婚姻法和法制史等。到1988年前后,一些高校才将商法列为必修课。后来,经教育部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审议,商法才首次作为主干课,成为所有法科学生必修的课程。

6.从简单到丰富。20世纪的商法课程内容十分单薄和简单,那时的商法除概述外,通常只包含公司、票据和破产三个部分。同时,在中国还没有自己的相应立法的背景下,每个部分的内容也只能是对外国法的简要性介绍,所编写的教材不过二三十万字,所安排的教学课时不过二三十课时。随着我国商事法律的不断颁行,商法课程的内容也不断充实和丰富,商法课也从一门变为多门,教材不断扩充至50万字、80万字和近百万字,课时也增加到80课时、120课时和180课时。

商法发展的特殊历史给商法课程的现状作了注脚,同时也使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1.我国的商法自始就收到外国法的直接影响。由于外国法本身的不统一,尤其是大陆法和英美法的巨大差异,又导致中国商法自身的摇摆、纷乱和无所适从。因此要解决商法课程的问题,必须正确处理外国法和中国法的关系问题。

2.我国的商法课程是在没有统一法典、尤其是没有商法总则制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关于商法一般制度的许多法律原理,包括商法的原则、商人的分类、商行为的定性与类型、营业转让等,始终缺少实证的立法规范的根据和支持,从而使得一些基本商法原理一直缺少令人信服的权威。

3.我国的商法课程从来就与民法有不解之缘。虽然商法课程终与民法课程分立,但其普通法与特别法的关系及其内在关系并未改变,在此基础上,如何基于商法特别法的定性来链接教学中的商法原理与民法原理,并科学地安排商法课的内容,使商法教学与民法教学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是所有商法教师面对的特别使命和任务。

4.我国的商法课程的丰富与商事立法的进展亦步亦趋,商事立法直接牵引和驱动着商法课程的发展。然而,面对着既不确定、也不稳定、开放庞大的商法体系,商法课程要追踪快速变化的商事立法,要包罗所有的商法部门,要涵盖纷繁的法律条款,已经力不从心,商法教材篇幅再多,商法课时安排再多,也无能为力。商法的基本原理到底在哪?在有限的课时内,我们应该讲授、学生应该掌握的商法知识和技能究竟是什么?在商事立法和商法课程之间是否应有科学的分野?是否应有严格的原理凝练和筛选?

二、商法课程的现状分析

在所有法学课程中,商法学是一门结构极为独特、体系极为庞大、内容极为丰富,同时又存在突出问题的课程。

1.结构独特。法学课程的结构与法律体系的结构有着直接的联系,尤其是应用法学的课程结构通常是由相应的部门法体系决定并与其一致,亦即有什么法律部门通常就会有相应的部门法学。法律部门又存在不同的层次,存在母法、子法、再下层次法的多级结构。本科法学课程的设计通常是在二级法律部门的层次上,如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但基于某些三级法律部门的重要地位和在法律知识结构中的重要性,也会将某些三级层次的法律部门设计为单独的法学课程,如公司法、知识产权法等。

商法是与民法、刑法、经济法、诉讼法等并行的二级法律部门,同时商法又不是像民法、刑法那样表现为紧凑的总则、分则一体结构,而是由各个单行法组成的部门法体系,包括独资与合伙企业法、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破产法、保险法等,这些单行法都属于三级法律部门,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在立法上表现为独立的法律文件,在法律原理上各有其特殊的内容。这种特殊的法律体系结构决定了商法学课程的独特结构,在二级法律部门的层次上,商法学被设计为统一的一门商法学课程,在三级法律部门的层次上,商法被分成了公司法学、证券法学、破产法学等多门单独的课程。

2.体系庞大,内容丰富。商法独特的构成决定了其庞大的体系和丰富的内容。在现有以二级法律部门为基础设计的法学课程中,商法学可谓体系最为庞大的课程。由于商法学的各个部分本来就具有丰富的内容,因此,把商法学各个部分融合为一门课程,再加上统领性的商法总论的内容,可以想见其体系是何等的庞大,内容是何等的丰富,这一点特别明显地反映在商法学教材编写的安排上,现有的商法教材的字数少则五六十万字,多则近百万字,按原理阐述的同样深度,商法教材的篇幅通常都会达到其他法学教材的二、三倍。在各种系列的法学教材编写中,商法学总是不得不突破统一确定的篇幅限制,对其网开一面。比如,中国政法大学组织编写

的新纪元高等政法院校系列教材,各教材统一设计的篇幅为40~50万字,商法学最后形成的篇幅为80万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法学主干课程教材,基本字数要求都在60万字以下,而商法学却先后从80万字突破到近百万字。在司法部研究编写统一的司法考试系列教材时,也遭遇到同样的困惑和难题。其实,商法学教材的巨额字数,决不是作者的偏好,也非作者对既有内容的不愿割舍,而完全是高校商法学教学的实际需求。因为商法学教学确有如此多的原理和内容,商法学教材必须有这么多的文字才能对其基本原理有最基本的阐释,否则,硬要削足适履,将商法学教材简化,将使其无法发挥教材的应有的功能,不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他们将不得不在教材之外寻求另外的资料支持。

3.问题突出,矛盾尖锐。商法学独特的结构和庞大的体系导致了商法学课程设计和教学安排上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和矛盾。为具体了解和全国商法学教学的总体情况,我们曾组织进行了一个关于高校商法课程现状简单调查,试图给商法课程建设的研究提供实际的资料。本调查选取了各类不同层次的高校,包括综合性大学与特色大学(财经,理工,师范类),“211工程”高校和其他高校等,对其课程数量、课程内容、课时量、课程性质,研究生入学考试内容等进行了调查,获取了高校本科商法学课程方面的一些重要的具体情况:

(1)商法课程的结构和内容。与一般法学课程不同,商法在具体的课程结构安排上,究竟是一门课,还是几门课,全国高校表现出千变万化的差异,几乎一个学校一套阵容。有的高校将商法统开为一门课,多数高校则将商法课分为几门课,其中有的分为两门课(商法一、商法二或商法总论、商法分论),有的分为三门课(商法一、商法二、商法三),有的则分别开设为四门到十门课程,这些多门课程的设计或者是将相关的商法部门法合并为一门课,或者是按法设课,一个部门法就是一门课。

商法学本是一门课,但却被强行切割,其主要原因是许多学校都有单门课程最高学时的硬性限制,如最多不超过72学时,这样的学时限制也许对其他课程没有根本障碍,但对商法学却是强其所难的要求,对于体系庞大的商法学,72学时的容量无论如何都无法完成其基本原理的教学,因此只能通过拆分课程的方法解决课程不够的难题,但又不可能将商法学各部分内容都拆成独立的课程。因此,就出现了商法一、二、三的这种削足适履、缺少学理和逻辑根据的课程结构。

除以单行法设课外,各高校每门商法课程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又是千差万别,有的学校只开设一门商法学,把总论分论的内容都包含在内;有的将商法的各个部分分别组合为几门课程,形成商法一、二、三的格局,但每一部分的组合又完全不同,有的将票据法、保险法合为一门,有的则将公司法、破产法合为一门,有的将证券法与票据法合为一门;有的虽名为商法学,实际上只有商法总论;有的则只有分论,而不讲总论。

(2)商法总论的原理。无论作为一门学科还是一门课程,基础性的总论原理总是不可缺少的,像任何课程一样,商法学也有统冠所有部分的一般性原理,即商法总论。但我国的商法学总论又是最令人尴尬的部分,除了一些基本概念和法律特征的概括外,多是关于外国商法历史、法律学说和立法情况的介绍,涉及商法的一些基本制度,也多是基于外国立法的抽象和总结,尤其是关于商事行为的理论、关于商人的特点和类型、关于营业的理论等,由于外国商法制度的巨大差异,这些所谓的商法原理又只能是基于某个或某些国家立法内容的阐释或者是不同制度的比较法角度的总结,未能像其他课程一样,依据中国现行立法提炼和总结出中国自己的具有实证法律依据的商法总论原理,远未形成确定、统一、公认的定论,远未达到一门学科或课程应有的科学原理的成熟程度,这也使得不同商法教材在总论内容上存在着的巨大差异,不同高校讲授的商法总论原理相差悬殊,也使得各种商法学的考试很少以商法总论的内容命题,很难将本来很重要的商法总论作为考试的重点。

(3)商法课程的学时。在所调查的高校中,商法课时总量差异甚大,政法类院校的课时量大大多于其他类学校。商法课程总课时最多的达180学时,最少的只有3 0多个学时。按单行法所设课程的学时安排亦差异巨大,以公司法为例,学时最多的设到72学时,最少的只有30学时。作为一门本科法学教育的主干课程,商法学的知识原理应有基本的界定,学时安排不应随心所欲,应有底线,学时安排的差异实际反映了不同学校对商法基本原理理解和把握上的分歧。

(4)商法课程的必修和选修。大部分学校都将商法学(包括总论分论或者总论和公司法)作为必修课,也有很多学校只将商法总论作为必修课,小部分学校只将商法中的公司法作为必修课,一些特色类大学则将与本学校特色相关的课程设为必修课,如财经类大学将证券法,保险法等设为必修课。当然还有的学校则把商法设为选修课。作为法学主干课程,商法学当然应为必修课程,但在有限的必修课总课时内,又很难将学时如此之大的商法学内容全部纳入必修课的范围。因此如何处理商法学的必修内容与选修内容的关系,在宝贵的必修学时内,究竟让学生掌握哪些最重要的商法原理?哪些部分的原理应必修?哪些应为选修,是至今也未破解的难题,但至少有的高校将有限的必修课学时全部用来讲授内容极为空泛的商法总论而撇开最重要的公司法原理,是不明智的。

(5)商法课的考试范围和内容。在所调查的高校中,研究生入学考试涉及商法科目时,考试范围和其内容也有相当大的差异,有的只考商法总论和公司法,有的考其中的三个或四个部分,有的则将商法的所有部分都列入考试的范围。这使得考生在应考商法课程时都面i临着一个特殊的任务,即必须具体地了解和询问所报考学校商法课程的具体范围,仅凭商法学这一课程名称完全无法把握每个学校具体的考试范围和内容,其应考的范围不仅与考生本人所学商法课程的范围不同,甚至与招生学校本身所开商法课程的教学内容也不一致。面对考研中的商法课,许多考生都经常会感受到无法把握和无所适从的困惑和无奈。

情况已经显而易见,目前的商法课程的确存在着以下普遍的、突出的问题:①课程结构不统一、不合理:②商法总论的原理不统一,不确定,不严谨、不成熟;③课程内容不确定、不统一,不科学;④课时安排不合理,畸多畸少;⑤课程定位不统一,必修选修(包括应试范围)不合理。

虽说应允许不同学校的商法课程可以有自己的个性或特色,但作为一门法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无论如何应具备一门成熟课程的基本要件,应有基本统一的结构和内容,应有合理的课程定位和课时安排,应有基本一致、较为严谨、明确成熟的学科原理,而目前商法学还远未达标,商法课程似乎还处在尚未定型的成长之中。

商法课程如此多的突出问题早应得到充分的关注和重视,早应有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然而,这方面的研究

却又是如此的贫乏和粗陋,为了了解全国高校商法教学研究的情况,我们作了简单的网络搜索。在百度下搜索“商法课程教学”,基本上都是一些学校的课程大纲与介绍,少有的几篇关于商法教学的文章,也都是电大教师的短文或教学改革的简要情况,没有专门的理论探讨。在中国民商法网中输入“商法课程”,只收有三篇论文,其中两篇是邢海宝的“商法课程与教学思考”和“商法教学与课程若干思考”两篇类似的文章,另一篇是柳经纬的“法学专业本科课程中民商法课程的设置及我们的做法”。在法大民商经济法律网“商事法学”栏目所收录的总共1178篇论文中,没有一篇关于商法课程或教学的论文,仅有一篇相关的文章,就是柳经纬关于民商法课程设置的一篇文章。

情况已经显而易见,商法教学和课程建设是一个基本被理论研究忽视的领域,全国的商法学者研究了无数的商法理论和实践问题,发表了无数的商法方面的论著,但却极少关于商法教学和课程方面的问题。近些年商法学界举行了很多的商法专题的学术研讨会,但却没有一次是关于商法教学和课程的。众多的商法学者可以为某一个专业问题殚精竭虑,但却不愿为商法教学问题耗神费力。许多高校同行也许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每当填报有关的科研成果时,不缺高质量的学术论著,最缺的就是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或奖励,商法教学研究的不足实在是商法学界的软肋。

三、商法课程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商法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难度不亚于任何法学原理的研究课题,而这一研究本身又受到中国商法立法的制约,尤其是在目前尚无一部统一的商法通则的情况下,在统一的高校课程规则的管制下,如何建设和设计中国高校的商法课程,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难题。本文在此显然无力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而只是提出以下几点最为粗浅的思考:

1.商法不能没有总论性的原理。商法总论不能总是以描述外国商法的历史和现状为内容,不能总是以外国立法作为商法原理的基础,没有我们自己的商法基本理论。我们的商法基本理论不能总是自成学说,各自为政,没有定论,太少共识。我们应以中国现行单行商事立法为根据,总结、概括、提炼和抽象出中国自己的商法基本理论,没有商法通则,并非没有商法基本理论,我们不能坐等遥遥无期的商法通则立法,而现在应开始构造一般商法理论的基本框架,这既是商法教学的实际需求,也是推动商法通则立法的重要途径。

2.商法不能没有统一的结构和体系。除商法通则外,商法课程到底应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应有统一的界定和范围。也许基于商法课程过于庞大的体系,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类型的高校,不同的课时安排对商法课程的结构和体系会有不同的选择和取舍,但总不能无视商法课程和学生知识灌输的基本要求,不能随心所欲和各行其是。我们是否可以按法学类与非法学类、政法类、财经类、文史类、理工类等的类型划分确定商法课程的合理结构,形成一个菜单式的课程模型,供不同类别的学校采用?

3.商法应有自己特殊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安排。由商法特殊的课程结构和内容所定,不应按学分和课程分块的一般规则对商法进行硬性的肢解,要么将商法设为一门课程而不限定课时,要么将其切分而灵活设定课时。商法教材的编写要么根据教学需要,不对篇幅作强制性的缩减,要么按单门课程分别编写。必须承认商法课程是所有法学课程中最为特殊的一门,无论在教学安排还是在教材编写上,都应对其实行特殊政策,予以特殊的关照和安排。

师范体育课程的功能及其现状研究 篇4

关键词:学校体育,专业化,师范生,课程与教学

在当今社会, 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使得社会发展速度空前。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意识到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 人才处于核心地位。教育事业的好坏能影响到一个国家未来的成败。要在未来有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当前必须把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放在第一位。

1 师范生教育的背景

近几年, 国家进一步落实规定教师的待遇不得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待遇水平。这是国家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通过一系列的国家政策的出台, 国家有关部门在对师范生的重视程度也在增加。用最好的教育资源去培养未来的教师, 进而在未来的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

2 师范体育课程的功能

2.1 师范体育对教师形成的作用

师范生想要在今后成为优秀的教师, 必须在身心全面发展上下功夫。师范体育课程是解决师范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在经过师范体育课程之后, 会让师范生对体育运动技能、运动健康保健, 体育文化以及欣赏运动美有大的提高。同时, 也在运动学习过程中领会到教与学的技巧, 在与学生和老师的交流学习中不断的受到启发, 提升自己的思维, 学习和创新一些教学生的方法模板, 为以后自己成为老师教学生积累素材。同时, 加强师范体育的教育, 让师范生在体育运动活动中学会不断竞争与合作, 在体育运动水平上学会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 在体育运动技术中学会不断的创新与改进, 这些都是将来要成为优秀教师所必需面对的。

另外, 在体育课堂上师范生会适当的接触到队形队列的组织, 体育赛事的组织编排以及体育活动的裁判工作。这些对于师范生弘扬公平公正的体育精神, 在多变的体育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提升组织活动能力, 在活动赛事中不怯场的能力, 这些都是未来师范生成为优秀教师管理班级和组织学生活动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2.2 师范体育课程对大多数师范生未来的影响

当前国家提倡“终身体育”。在学校中的师范体育课程能够影响师范生的整个职业生涯。当前我国师范性质的高校中来自农村的学生比例较大, 再加上当前的大中城市的师资已经饱和, 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仍然缺乏大量的师资。再加上国家的政策引导, 因此未来大量的师范生都将会去农村生源地和欠发达地区从事教育工作。师范生在回到生源地中小学进行工作之后, 还有除教授自己的专业之外, 会成为学校或者社区活动的组织者或参与者。随着全民健身观念的深入人心, 健身娱乐已经进入日常生活。学校举办运动会和队形队列比赛成为常态。在当前的普通中小学中, 体育教师的数量不足以应付各种体育活动, 需要学校的其他老师在活动中予以协助。教师只有拥有了师范体育课程的知识和技能之后才能在中小学中工作的更加柔韧有余。

同时师范生在未来会成为当地学历和知识水平比较高的群体, 会成为当地的骨干精英。所以, 师范生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尽善尽美, 在德智体美劳方面都做好榜样。

在师范生群体中女生占的比例较大, 在进入当地工作之后, 与当地的妇女工作的开展息息相关。在农村中, 妇女又担任着家庭教育中子女的主要工作, 因此加强对这些人群的体育技能、体育文化的教育, 使之对体育有深层次的了解, 能提高当地人的身体素质, 改变其对体育观念的认识。这对改变当前我国农村重文轻武、重升学率, 忽视身体健康和素质提高的现状有积极的意义。

现在我国已在全方位的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的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师范体育课程的学习与素质教育之间有内在的联系。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自己在德智体美劳方面要比较出众, 并且懂得如何运用素质教育去培养中小学生。师范体育是通过体育课是学生掌握体育技能知识, 卫生保健知识, 体育文化知识以及课程的教学技巧。同时师范体育还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培养学生献身教育事业, 热爱教育事业, 教会学生体会体育所带来的美的感觉。师范体育内在的要求与素质教育相吻合, 符合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的要求。在未来素质教育的体制下, 师范体育课程是师范生日后成为教师推行素质教育的手段。

3 对当前高校师范体育课程的现状及建议

3.1 体育教学内容不够完善

当前的师范院校多以面向全国招生, 免费师范生毕业之后多以回生源地中小学基层进行工作。应以培养生源地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为培养目标进行教学。

课程的内容缺乏多样性, 基本各个院校都是以足球、篮球、排球、田径、乒乓球、羽毛球这六个项目当作所有体育课程。缺乏对学生生源地地域应用性的考虑。体育选修课的种类需进一步完善。师范生应基本掌握常规的常规六大项目之外, 对自己生源地或者就业地开展比较好的体育项目要加强了解。

还应加强师范生对于体育游戏组织的学习。体育游戏的组织是师范生在以后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在整个组织过程中会体现会到教师的组织能力、思维创新、沟通能力以及与学生互动的情绪掌控等多种能力和技巧, 是作为一个合格教师所必须学会的一门技术。

3.2 体育课程设置模式过于单一

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中, 强调技能技术类, 不注重理论科目的学习以及对体育技能教法学法的理论学习比较欠缺。同时, 对于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文化和体育观念的课程较少。应着重培养学生自己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学生轮流整队集合、轮流做课堂的主导者。

在传统的体育课程模式之外, 还应加大户外拓展课程。学校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相比较传统的先知后行的学习模式,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方式, 以提高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 兼具体能和实践的综合素质教育, 它以运动为依托、以培训为方式、以感悟为目的。它与传统的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相比, 少了一些说教和灌输, 多了一些运动中的体验和感悟。拓展训练能使青少年学生激发个人潜能, 培养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 提高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和技巧性, 树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 极大增强合作意识,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因此, 这种培训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经验、体验社会教育、形成正确的人际、情感和社会性价值观等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项。

让未来的教师能在体验式的学习中, 学会让学生自己领悟的技巧。自己也能在体验式拓展中有所收获, 转变成以后学习工作的动力。

只有将体验式拓展与我们传统的课堂学习相结合, 将师范体育的理论联系实际, 才能是师范体育的育人作用发挥到最大。

3.3 体育成绩考核的标准太过单一

在教学大纲以及课程考核中, 均过分的强调了竞技因素。把竞技水平考核当作体育课程考核的主要因素来看待。同时, 应该重视体育理论以及体育文化的课程。这样既使得学生为通过考试而只注重技术水平的提高, 只注重技术的外在表现。而不去了解体育技术的形成原理以及对人体的作用, 只会形成简单的模仿复制, 也不会懂得在以后教学生的过程中训练强度、体育技术的串联、在实战中的运用的拿捏。应该将结果与学习过程结合起来进行评价。只要学生在自身有了较大的提高, 只要对学生今后的工作有帮助, 就应该给予肯定。

3.4 师范性特征缺乏

普通师范高校师范生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优秀的中小学教师, 着眼于我国学校教育的总体目标对未来教师的要求, 从培养健全人格的优秀教师出发, 建立师范体育的培养目标。在实现师范生体育教育的以健康第一为指导的的基础上, 把传承体育文化、促进中小学学校体育的发展作为师范体育目标的重要内容。课堂中的口令下达, 平时学生的队伍组织以及培养学生身心健康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能力的培养。与普通的高校学生的体育课想比, 师范生的体育课程没有突出师范性。师范体育不能单纯要求对体育技术和体育文化的掌握, 对师范生不能仅仅要求学会表象技能和知识, 还要对知识要点的细节和形成原理比较了解, 还需将教师教学的技巧以及学习用学生最能接受的方式去传授给他们知识。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教法, 应成为师范体育课程的重点。

4 结语

当前的师范体育还处于一种待改革的状态, 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考核标准以及突出师范性方面还有诸多的不足,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出台和落实, 各大师范高校都在积极的准备和迎接创新, 不断的完善。相信师范体育会为培养优秀的师范生起到更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于旭东.试论师范体育与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 2006.

[2]马强.师范类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对师范生重要性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3]梁久学, 于红民.师范体育对农村体育的辐射作用[J].体育函授通讯, 1999.

课程的现状 篇5

烟台市有着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像一些扭秧歌、舞狮子、沙滩歌舞等都有着强烈的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中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发展的同时要加强这些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联系,通过这些传统的运动项目,促进学生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培养体育学习的兴趣。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的同时,大大充实了整个教学内容,让课堂充满欢声笑语。但是对于有的传统体育不能直接传授给学生,要进行认真的改造,使之在安全上给学生必要的保障。

3.2提高新兴体育项目的引进

近年来,像健美操、街舞、滑旱冰、攀岩、国际舞蹈等新兴的运动项目不断涌入人们的视野。这些体育项目有着简单易懂,灵活多变,没有严格的规章套路,并且只需要简单的场地就可以进行操作,同时还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对新兴体育项目的引进,不断丰富课堂氛围,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将新兴的体育项目和传统的体育项目相互结合,共同达到丰富课堂内容的效果。

3.3改造现有的体育项目

烟台市中学有着丰富的现有体育项目资源,但需要进行开发和改造,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中学生在现阶段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学校要根据学生此阶段身体和心理发育情况,对现有的运动项目进行合理的改造。对现有运动项目改造的同时,必须注意动作规则的简单化,强调技术的易操作性,对动作的完成难度进行合理的降低,对改造后体育项目的安全性给予严格的保障。使学生有丰富的体育学习兴趣,养成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锻炼学生终身体育和自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在改造的过程中,要去掉一些老套陈旧的学习内容,不能按部就班,要用新的思想和新的活动方式指导学生的体育学习,也不能过分的要求动作的标准性,尽量减少竞技内容,科学的根据不同的学生需求对场地器材进行调整选择。

3.4不断完善体育课程内容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对体育课程内容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竞技运动项目的开发是最为关键的,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开发利用,对于中学来说,学校要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根据社会的发展状况多开展满足社会发展而需要的运动项目。同时,也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不断完善学校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也可以自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课程,增进学生体育学习的热情。

3.5提高校外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质量

英语专业泛读课程的现状与反思 篇6

关键词: 泛读教学 现状 反思

英语专业的阅读课分为精读和泛读两门课,这两门课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方向应该是一致的,即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但在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上,这两门课应该是不一样的。从教学目的来看,泛读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并通过阅读训练扩大词汇量,不断积累各种语言知识,加深文化沉淀,培养语言敏感度,为学生平时的英语阅读提供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准备。从教学手段来看,这门课程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掌握各种阅读技能,在阅读过程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通过广泛涉猎各类读物,拓宽知识面,进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1.现状

英语专业泛读课程的现状不容乐观,这其中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大多数学生都觉得精读课是主干课程,自然会把重心放在精读课上,而对泛读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学生并不清楚精读课与泛读课的区别,将泛读课文误当做精读课文去细细分析、品鉴,尤其对于语言点、单词和词组表现出更多的关切。还有一个误区,学生每次看文章总是急于做题,以为把题目做对就是万事大吉,不对文章里面的问题做进一步的了解和思考。

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老师难辞其咎,学生习惯了填鸭式的教学,等待老师分析主旨大意,介绍文化背景,解析语言点,在不知不觉中,老师会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不再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只是全盘接受。在这样的课堂中,老师没有起到一个真正引导者的作用。渐渐地,学生就会失去兴趣,不愿意积极参与和思考了。

再来看看我们的泛读教材,有些课文的内容比较枯燥乏味,有些课文却又偏难,生词过多,学生在不理解的情况下,教师只能做半精读式的讲解。于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泛读变成了半精读课,变成了翻译课,变成了提问课,这也让学生失去了对泛读课的兴趣。

2.反思

2.1如何扩展阅读

因为教材里面收集的文章往往是好几年前的,所以信息相对滞后,有些信息甚至是不正确的。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结合时事新闻,把最新的消息和报道带入课堂,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跟上最新的信息和理念,打开了阅读面也就打开了学生的视野。例如,我校的二年级泛读用的是《读者的选择》这本教材,有一篇文章的标题为“the grains of hope”,这篇文章的出处为Time(《时代周刊》),出版日期是2000年7月,主题是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好与坏,这个话题在现今社会上也是广受热议,同样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科技不断日新月异,十五年后的转基因食品和研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态度和观点也发生了改变,课文中的一些实验结论在后来几年的研究中都被证实为是不正确的,所以教师非常有必要把最新信息和动态的文章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更与时俱进地看待事物及其发展。

2.2如何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参与

有句谚语是这样说的“告诉我,我会忘记;演示给我,我可能会记住;但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理解了”。学习语言更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比如,文化背景知识的缺失是很多学生都会有的问题,与其教师直接把背景知识一股脑说给他们听,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找寻相关知识,让他们自己研究,并且把研究成果以报告的形式向全班学生展示。这样效果会更好,学生会记得更牢,老师可在这个过程中做适当点评,纠正他们的错误,或者给予补充的说明介绍。例如,在讲解“the grains of hope”这篇文章之前,在布置预习作业时,笔者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一些关键词,“转基因食品”,“黄金大米”,“孟山都公司”,等等。让他们分组找寻这些关键词,并在下次课上做报告(presentation)。然后,在Post-reading中,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开放性问题(what’s your position on GM food?),结合他们所学的课文中的知识和他们在网络上查询的相关信息,让他们分组讨论,下次课上派代表上台陈述各自观点。当学生自己搜寻知识并且完全参与到讨论中时,他们才真正学到并获得了知识。

2.3如何鼓励学生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现在大学生最缺乏的,而阅读可以培养他们的这方面能力。黄源深(2010)认为,英语学生如不摆脱“思辨缺席”,走上岗位后,充其量只能做一个掌握一定技能、却亦步亦趋的匠人。对于多数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阅读只要看懂了就行,往往只是满足于表面意思的理解,却不再进行进一步的思考,结果是即便看明白了文章,做对了题目,也没有自己对事物的观点和认识。读后即忘,在平时写作中,依然无话可说,无证可引,语言输入未能变成输出,这样的阅读便失去了意义。泛读课应该给予更多的深入思考的机会,比如,我校二年级泛读课文中有一篇关于旅游的文章,提出了一个“working holiday”(工作度假)的概念,起初很多学生对所谓的“工作度假”毫无概念,在解释之后,大家都对此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教师应该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而非全盘接受文章中提出的概念,继续讨论“工作度假”的是与非,值得与否,大家各抒己见,引发了热烈辩论。

3.结语

阅读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在阅读中思考,最后形成和建立自己的价值观,这才是阅读课的真正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崔波.任务型教学法与大学英语泛读教学[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6.

[2]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第一期,201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现状 篇7

1 理论研究现状

1.1 关于整合内涵的研究

关于整合的内涵,尚在实践中探索,至今没有定论。我国教育界对整合的认识是多元化的。可以从以下角度分为两类:

1)信息技术作为教和学的辅助工具

这种认识类似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本身无关。课程设置也不会考虑信息技术的因素。如:

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2]。这种界定,把整合理解为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各环节,没有提到信息技术和课程的关系。

华南师大的李克东教授,把整合看作一种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3]。

2)信息技术和课程的融合

信息技术和使用信息技术的相关课程,表面上是两个互相独立的事物。信息技术作为应用于教学的工具,如果仅仅停留在“工具”这一层面上,虽然是谨慎的,但可能也是保守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课程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有效地改进课程教学、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并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4]。这是一个较早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较为完整的定义。其中就到信息技术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

如: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课程绝不是简单的纳入或功能的叠加,也不仅仅是工具或技术手段层面的应用,而是如何将信息技术实际地融入到学科课程的有机整体中,使其成为整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或形成一个新的统一体。在这一过程中,所引发的结果无疑将是学科课程在功能结构、形式和内容以及教与学方式和方法方面的整体变革[5]。这种提法更加明确了信息技术与学科在课程层面的结合。又如:所谓功能结构的变革是应更多地考虑综合类、校本类、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设置,从本质上体现出整合后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7]。两者都明确提出,不能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

美国教育技术论坛的第三年度(2000年)报告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该报告指出,“当具有明确教育目标且训练有素的教师把具有动态性质的数字内容运用于教学的时候,它将提高学生探索与研究水平,从而有可能达到数字化学习的目标。为了创造生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培养21世纪的能力素质,学校必须将数字化内容与学科课程相整合。”这是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较为系统的论述[8]。

实践说明,孤立信息技术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把信息技术单纯作为工具已经不能解决应用中的一些问题。课程设置正考虑信息技术的因素,从而加入信息技术的内容。

1.2 关于“整合”层次与阶段的研究

1.2.1 根据整合的侧重点划分

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程度和深度,可以将整合的进程大略分为三个阶段: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9]。根据信息技术的定位及其与课程的整合程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分为独立开课、工具性整合和课程改革三个层次[10]。

1.2.2 根据整合的进展程度划分

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两个层次:浅层次整合———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应用于学科教学之中;深层次整合———在课程开发的时候,将信息技术的内容融合到其他课程的结构、内容、资源和方法当中[11]。这些划分都可供我们参考。

2 实践现状

2.1 规模空前的研究项目的展开

整合,离不开信息技术工具。以数学为例,从幻灯片到PPT,又从PPT到动态几何软件,是一个大的飞跃。第一个动态几何软件《几何画板》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于1996年由人教社引进《几何画板》,十多年来,《几何画板》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成千上万的教师参与其中,产生了大量的优秀课件[12]。与此同时,我国也在自主研发动态几何软件。从《数学实验室(系列)》到《Z+Z智能教育平台(系列)》,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在国内同类软件中,《Z+Z智能教育平台(系列)》之《超级画板》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个。

2002年,教育部基础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开启了“智能教育平台运用于国家数学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课题,整合得到实质性的发展。特别是近5年来,《超级画板》逐步走进中小学数学课堂,在安徽合肥、湖北宜昌、山东济南等地建立了实验基地,全国有一百多所学校直接参与了该课题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上千所中学使用《超级画板》进行教学,师生反应良好,认为对数学教学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其规模之庞大,前所未有。经过几年的积累,已经开发出大量的研究及教学资源。课程整合研究进入更深层次研究阶段。

2.2 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结合,成为课程内容

新版的湘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安排了数学实验。编写教材时引入数学实验是整合的一个尝试。一部分实验直接进入正文内容,另一部分结合正文内容进行安排。并且提供对于正文内容用实验的方式进行探索和研究的机会[14]。不约而同地,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数学A版教材也加入了用Microsoft的Excel解线性规则问题的内容[15]。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则有利用几何画板研究函数图像的内容。可以说,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结合,成为课程内容,真正意义上开始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实践。

3 问题思考

3.1 关于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国外做过专门的研究调查。美国一项规模最大的专题研究认为教学软件无助提高学习成绩。我们不知道其研究细节,不便评论。诚然,不能一概而论,过度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也不应处处强调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对学生创造性,或者更直接一点说对学生成绩提高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恐怕难以作量化的研究。但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

3.2 关于传统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的关系问题

首先,使用信息技术不等于要抛弃传统的手段。提倡使用信息技术,不等于就要放弃传统的手段。其次,信息技术应该和传统优势互补,以达到更佳的效果。

4 结束语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有其优越性;使用信息技术不等于否定传统手段、放弃传统手段。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把握好信息技术使用的“度”与“道”值得我们三思而后行。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该文就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及实践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就其中若干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分析 篇8

第一, 过多追求课件的“多媒体”与“外在美”, 削弱课堂教学效果。一些课件, 布满噪人的音乐、鼓掌声或者“你真棒”的赞扬声, 还有一些课件所用色彩比较亮丽、鲜艳, 这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干扰学生的观察, 不利于他们看清问题的本质。这就把多媒体功能在辅助教学中用偏了。作为辅助学科教学的软件, 如果过多地追求“多媒体”与“外在美”, 就会适得其反, 不仅不能增强教学效果, 反而会干扰学生的思考, 干扰了课堂教学, 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我认为课件应该有简洁的界面, 操作简单、方便, 应该把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放在第一位, 追求软件的内在作用。

第二, 只重视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忽视传统媒体的运用。一些课件, 大多是从上课“欢迎使用”到下课“同学们再见”全程播放, 学生始终面对着屏幕, 把原先低效的“人灌”, 变成高速的“机灌”, 教师在课堂上动动鼠标, 成了放映员, 使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了“应试教育”的帮凶。机器播放的语言固然比较标准, 但是与教师的那富有人情味的亲切话语绝对是不可以等同的, 不能忽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不能用“人机对话”代替“人际对话”, 要注意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 如教师的精心设问、师生间的对话;教师的板书、解题演算过程的规范表达等, 不能忽视黑板的使用。能用黑板、嘴巴等其他传统媒体讲清楚的, 就不必使用多媒体课件, 同时, 这样有利于降低多媒体课件开发成本与周期, 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 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 盲目地运用信息技术, 忽视了学科教学的特点。我们知道, 任何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不仅要恰当地运用技术, 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 从课程内容出发, 适时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比如一些可以使学生亲自操作、直观感受的实验, 就不该被一些图片和动画视频来代替。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漫长的、需要历经艰辛的过程, 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不懈追求。

摘要:从实际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的实践来看,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为信息技术应用要素中的多媒体开发与应用上的误区、教师教学方法和思想的误区等。

民族音乐课程的现状及发展 篇9

一、民族音乐课程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和目的

民族音乐, 一般是指中国音乐中除汉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音乐。某一个民族所共同创造和拥有的独特的音乐文化, 包括人民群众依靠口头传播流传下来的民间音乐。民族音乐课程是一门特殊的新兴课程, 它让学生在认识和了解不同音乐的同时还感受到不同民族的文化气息, 更重要的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创造和保留下来的厚重的精神财富, 在不断的实践和体验当中了解社会, 培养集体意识。对于音乐创作领域的学生来说, 提供了良好的创作材料, 借用其中的曲式音调, 旋律方法等, 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创作更为出色的音乐作品。对于音乐表演领域的学生来说, 提供了直接学习的平台。再者, 现代社会是以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为主体的社会, 立足将来, 这些职业是以工业文明为背景, 面前现代化, 面向未来, 更好的为音乐事业服务。

二、民族音乐课程现状

1、思想受限, 教学手段落后

音乐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社会文化形态, 在中国音乐教育中, 音乐课程设置与中国的民族音乐受西方音乐教育及价值观影响, 尤其在现行的西方音乐教育体制下, 无论是观念上还是体制上皆呈现出与现在教育制度明显的不适应。无论是任课教师的观念还是学生的观念, 皆难以突破传统的思维习惯, 一味的模仿揣摩西方音乐规范渐失自我音乐的主体性, 音乐发展的评判标准近似西方。在授课时依然采用最常见的“填鸭式”教学, 教学手段单一, 守旧。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教授上课的内容, 单线条的以“教师讲, 学生听”的陈旧教授方式。过分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忽略了发现和探究。致使出现了学生被动学习, 无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压抑了学生的热情和兴趣, 造成枯燥单调的教学局面。

2、只注重本学科, 忽视了与其的相关联的知识

民族音乐是与很多学科交叉, 并有着横向联系的一门科目, 例如, 民族音乐的文化就与历史学和地理学科相关, 在讲述民族音乐的同时, 可以穿插历史与地理的知识, 使学生不仅深入有效地掌握了知识点, 还加深了对其他科目的认识, 具有综合分析能力。然而目前各大院校只是传统的教学, 无法实现。

3、弱小的师资力量

作为院校专业的民族音乐教育的教师, 不仅要教授知识, 也担负着音乐传承的重任。这就要求教师在掌握音乐基础理论和技能的同时, 更要重视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入理解, 并拥有扎实的田野实践经验, 进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然而民族音乐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师资不足, 缺乏具有综合性、专业性的民族音乐教师等现象。许多高校出现了视唱练耳、音乐史、和声等均由一个老师兼课。民族音乐课程则需要非常高的综合素质的老师来担任。

4、注重书本知识, 缺乏田野实践

如今的各大院校中, 都只固守书本和学校, 只谈理论, 没有走出学校进行实践, 而民族音乐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田野工作, 无论是仪式音乐, 还是民族民间音乐会方面的调查研究成果, 对音乐、人类、社会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若干年前的音乐在今天也许同样存在, 只是因时间的变迁, 个人理解的不同, 找到的是与之变化的音乐, 再过若干年后, 可能只剩下泡影。所以, 通过音乐田野工作中收集的一手资料对于民族音乐以及史学类研究等有着强有力的作用。再者, 通过田野采风是学生直接感受民族音乐的最好手段, 激发兴趣, 增强科研探索意识。

三、关于民族音乐课程的发展

1、民族师范院校应成为民族音乐课程教授的主阵地

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 是民族音乐的资源优势, 在少数民族集聚地区设立高等院校, 加强民族教育, 不仅使文化有大的繁荣, 还能有力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这就要求了民族师范院校不仅要对对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原料进行收集、整理、加工, 使其进入课堂、教材, 也要对传承这一文化的“产品”进行“深加工”。

2、加入本土音乐文化的教学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不同的民族、地域有着不同的音乐文化特色, 作为各院校和专业教师更要立足本民族、本区域的原生态的音乐教学, 学生参与本地特色的音乐, 不仅事学生了解本地民间音乐, 还激发学习的兴趣, 提高积极性。并且, 许多的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人因为年事已高, 新人又无人学习, 造成了很多宝贵的民族音乐失传, 更有甚者, 有些还没来得及保存就已经失传, 导致民族音乐的断裂。

3、加强民族音乐专业之间的相互交流

由于民族音乐学科的特殊性, 必须尽快整合学科专业的资源, 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 如采风专用的录音设备, 优质专业的音响资料, 引进先进的民族音乐教育研究方法, 更重要的是, 民族音乐及相关学科专业的教师应定期或不定期参加教学研讨会, 进行经验的交流, 聘请著名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学术报告, 相互借鉴和学习。

结语

民族音乐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 是广博深厚的, 虽然出现的时间并不是很长, 但是前景一片广阔。由于诸多的原因, 其现状并不十分令人满意, 相信随着艺术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 在进行了一系列的整合与改革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一定能找到适应民族音乐学科的发展与进步。当然, 这也需要更多热爱民族音乐的工作者共同关注民族音乐文化, 不断努力和探索, 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 进而使中国民族文化更为博大精深。

摘要: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非物质遗产中的艺术瑰宝。作为一门以中国各民族和地域的形式音乐为内容的课程, 主要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培养爱国精神。随着20世纪学校教育的兴起, 各高等院校应该担负起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本文从民族音乐课程的现状进行了探讨, 并对其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高校双语课程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篇10

我国高校自教育部颁布教高[2001]4号文件以来, 陆续积极开展双语教学活动, 经过近10年的发展, 双语教学在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培养具有高级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方面已初显出重要作用。然而, 双语教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的困难, 影响了双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针对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阻力, 我国学者从双语教学活动中所涉及的学生、教师、课程本身的设置和管理、教学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研究, 并获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本研究从系统观的角度对影响因素进行整合, 旨在更为全面地整合高校双语课程的影响因素, 明确高校双语课程的关键环节。

二、高校双语课程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笔者在CNKI中以题名为“双语”和“因素”, 检索2006-2010年的文章, 剔除掉和本研究主题不相关的文章, 共42篇, 发现我国学者对高校双语课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部分相关的研究, 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学生、教师、课程和环境, 其维度的划分角度又各不相同 (具体情况见上表) , 大部分学者主要进行理论和经验的探讨, 只有少部分学者进行了实证研究, 例如, 熊健等 (2009) 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 从双语学习效能角度将其划分为学习氛围、师资条件、动机、课程的设置和管理、学习认同度、学习兴趣等;翁春燕等 (2010) 以学生为主体, 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6个主要因素, 分别是知识基础、心理品质、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学习习惯;刘凌冰 (2009) 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了教学方法和学生能力的适应性、学生对双语课程的重视程度、教师业务水平、辅助教学内容和安排、课前和课后的学习等5个因素。

三、结论

可见, 我国在双语课程影响因素的实证结论方面还相当欠缺,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和相应的管理机构关于双语课程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基于此, 未来可以在此问题上有所深入:从系统观的角度出发,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课程为客体, 以环境为介体对双语课程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 同时对主体、客体、介体是否存在进行验证, 从而证明其维度和结构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韩秋.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2009 (19) :37-38

[2]刘爽.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 2008 (2) :125

[3]熊健, 等.双语学习效能影响因素模型的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8 (6) :5-10

[4]翁春燕, 陈红, 陈敏燕.我国高校学生双语课学习困难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J].2010, 8 (1) :205-208

初中歌曲演唱课程的现状与对策 篇11

一、当前的事实

本人对本校的八年级学生作了一个粗略的调查,得到这样的一个结论:100%的学生都喜欢流行歌曲,主要的理由是:歌词动人、节奏带劲、界面舒服、舞蹈给力等;80%的学生不喜欢课本的歌曲,主要的理由是:不符合胃口、不好听、没味道。那么,真的是教材造成,还是有其它更重要的原因造成如此的结果?本人反思了当前的演唱课程的现状,发现如下的几个特点:

首先,部分教师有不正确的观念,不注重歌曲的演唱。老师认为只要将歌曲给学生听几遍,即使学生没有学会,也要将课继续下去,赶进度要紧。由于班级人数多,教师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使得许多一开始就有抵触情绪的学生,没有用心跟上教师的进度,从而出现了“教师敷衍讲课,学生无心听课”的局面。

其次,部分教师教学方式呆板,形式单一。教师的教学过程没有活力,机械的照本宣科的讲解音乐知识,使内容变得枯燥无味,由于学生对音乐知识理解粗浅,不能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只能被动的“听着天书”,从方式上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演唱的教学形式上基本是按这样的几个步骤:教师范唱——学唱曲谱——学唱歌词,如此的教学形式不仅压抑了学生的积极能动性,更是让学生感到学习的枯燥,降低了教学的效率。

其三,填鸭式的教学影响了学生的创造力。音乐的演唱应该是具有丰富的可创造性,然而现实的教学中我们总能发现教师一味的传输音乐知识,以学生会唱为己任。一味的教唱,而不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远远满足不了初中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的演唱往往也是千遍一律,没有韵味与情绪,更提不上个性化与创造力。

二、思考与对策

面对如此的形势与现状,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回到我们的教学中。本人认为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去努力:其一,提高音乐教师自身素质修养,其二就是利用好教学资源,完善我们的教学模式。

(一)音乐教师自身素质提升

教师提升自我的观念和能力是改变现状的主要动力。那么,音乐教师该怎样提升自己的自身素养呢?本人认为,音乐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与其它学科的教师既有相似之处,又有自身的独特性。

音乐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与其它学科的教师相似之处有二:其一要做的是学习,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以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认清当前的教学需要,完善自身的知识水平。其二就是“拓展空间”,不仅要走出个人的小空间,向其他的教师学习、听课、研讨,从这些渠道发现自身能力上的缺陷,获取新的教学组织能力并消化为自身的能力;而且要走出本校空间,善于从其它学校汲取有益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音乐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与其它学科的教师相比,其独特性主要体现在音乐教师完全能做到在遵循教学大纲和不放弃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放下身份走到学生中去,听取学生要什么、希望是什么。只有符合学生的需要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才能让我们的教学活动开展得更加有声有色。

(二)教学模式的完善

本人认为音乐课课堂教学模式的完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充分利用好现代化教学设备,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实验证明:人从外界获取信息83%是通过视觉、11%是通过听觉到完成的。这充分说明视觉与听觉对学习的重要性。而我们的音乐课恰好是以视觉与听觉为主要途径,这更需要一个好的载体来实现。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唯一的,总是带着许多繁顼的教具,如:录音机、磁带、卡片等等,在上课时由于操作的烦琐让学生久等,导之整个课堂效率下降。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下,我们可以充份利用电脑制作FLASH来代替以往的教具,不但简便,而且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听觉与视觉的作用,积极调动学生演唱歌曲的内动力。

2、巧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内动力。教师喧宾夺主,一味自唱自演会让学生丧失信心,巧妙的设置情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途径。教师应该把课堂的中心让出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歌曲应该表达的内容与情感,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对学生的演唱有着莫大的好处,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3、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把握,调动学生情感

歌曲节奏的把握是歌曲演唱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学生对歌曲演唱失去兴趣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无法把握歌曲的节奏。节奏在歌曲演唱中与情感有很大的关系,一旦把握住基本调性,就能把节奏的舒缓与欢乐调节。

4、转换活动方式,提高学生的歌唱热忱

一味的音乐知识教学,总会让学生出现情感疲劳,作为一门艺术,一门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学科,我們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组织小组拉歌、卡拉OK演唱比赛、表演唱、反串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歌曲演唱对他们的生活是多么的重要,多么的有意义,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自信心、陶冶情操、培养集体协作能力,不再觉得歌曲演唱是无聊的,音乐教学是枯燥的!

课程的现状 篇12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合作开发,校本研修

校本课程开发的兴起是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出现的新生事物。如果把上个世纪90年代在我国红极一时的“第二课堂”、“活动课程”、“选修课”开发热潮看作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热身运动, 那么在进入21世纪从2001年9月至今的遍及全国各地的新课程改革浪潮是否已经促进学校从“活动课程”、“选修课”的开发走向了“校本课程”的开发?2001年秋季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率先进入课程改革实验, 之后直至2005年末, 该省的大部分县市区的小学已基本上进入了新课程。为此, 从2007年2月起, 课题组充分利用陕西省小教中心承担的“全省小学校长培训”项目的有效资源, 对陕西地区 (涉及到陕南、陕北、关中) 84所小学校长进行了关于校本课程开发基本情况的问卷调查。现将本次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希望能对陕西省的课程改革提供借鉴和支撑。

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多数学校存在不同程度的校本课程开发, 已开发的校本课程内容涉及面较窄, 表现为课程门数过少、类型单一

表一, 显示了84所学校现有校本课程的基本分布状态。在调查的84所学校中有10所学校没有校本课程, 占学校总体的11.9%;已开发有校本课程的学校有74所, 占学校总体的81.1%, 校本课程门数从1~40不等。

调查结果表明:学校办学规模对“校本课程”的数量有一定影响。办学规模较大, 开发的校本课程也较多, 反之则少。其中只有两所学校的“校本课程”达到了20和40门, 相应的他们也是办学规模较大的学生人数超过2000人的学校, 它们分别是:陕西师大附小 (在校生2300人) 和洛川县北关小学 (在校生2100人) , 其他均在20门课程之下, 事实上更多的学校只有一到两门的校本课程, 还有10所学校没有开发任何校本课程。

在问卷中, 我们将校本课程的类型分为两大类:拓展性课程与探究性课程, 在拓展性课程下又分出:艺体兴趣拓展课与知识技能拓展课。在我们统计的数据里, 大部分学校开发的课程属于拓展性课程, 占开发课程总数的85.2%, 探究性课程只占开发课程总数的6.8%。在拓展性课程中有53.2%的课程属于艺体兴趣拓展课程, 如:绘画、舞蹈、电子琴、书法、笛子进课堂、体与韵律操、篮球、民俗艺术等等;有32%的课程属于知识技能拓展的课程, 如:阅读、兴趣英语班、数学兴趣班、作文写作、科技发明等。

各校目前存在的"校本课程"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的状态, 主要表现在:第一, 大多数学校开发的课程内容范围较较窄;第二, 校本课程类型缺乏学校与本地特色, 更多地停留在"兴趣特长班"的水平上;第三, 知识技能拓展课程具有明显的应试倾向;第四, 探究性课程比例明显偏低。

2.大多数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管理水平仍处于经验性的课程管理阶段, 缺乏整体规划, 没有形成系统的课程开发管理机制

调查结果表明, 有24%的学校有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制度;有56%的学校目前正在建设相应的管理制度;有17%的学校没有相应的课程开发管理制度。将后两项数据加总, 目前至少有73%学校还没有相应的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

除此之外, 为了印证以上结果的有效性, 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你校是否编写过校本课程开发计划或校本课程开发指南"等文本性的文件, 有20%左右的校长回答编写过, 这个数据与"有24%的学校有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制度"的结果比较接近, 进一步说明了该问题回答的有效性较高。

也就是说有73%的学校并没有制定校本课程开发计划但却开发了所谓的"校本课程"。在问卷设计时, 我们对其中的三所学校进行了访谈、调研, 这三所学校都开发有一定规模的校本课程, 但却拿不出像样的"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再结合以上调查的结果综合分析,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课程开发管理还处于随意的、不系统的近乎经验的课程开发管理阶段, 缺乏整体规划, 没有形成系统的课程开发管理机制。

3.半数多的校长对校本课程开发存在困难的归因倾向于教师及学校财力两个因素

表二表明, 多数校长认为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中面临的最大困难主要是教师缺乏课程开发技术与课程意识、学校的物力、财力难以保证。而对于"学校管理制度不到位"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原因认识相对不足, 可以说这是目前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状况不良的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

教师缺乏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技术确实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困难之一, 大多数学校可以通过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等等方式使教师的这些专业技能得到提升, 但如果学校本身在校本课程管理方面存在问题而校长又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反思, 这才是学校要真正面临的困难。

对于强调学校财力、物力困难的学校, 还是应当从开发校外课程资源的方面进行。如果将视角紧盯在校内的条件性资源方面, 那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多个省市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告诉我们, 有效利用校外具有地方性文化特色的课程资源是有效解决学校经费相对不足的有力途径。

4.大多数校长对校本课程开发所需课程资源的认识存在着相当大的局限性

表三显示, 有超过半数的校长认为开发校本课程所需的课程资源主要集中在校内现有的课程资源, 包括:各种图书资料, 教师的文化素养, 教师的学科知识;有接近半数的校长认为网络媒体也是目前开发校本课程获取课程资源的主要途径, 事实上大部分学校在"两期义教工程"中通过政府补贴使学校硬件设施建设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也确实具备了开发一定的网络课程资源的实力;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校长认为在校本课程开发中需要校外课程专家的介入, 但仍有三分之二的校长并不认为需要课程专家的帮助;此外表三中显示的占比例较低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民俗名胜乡土资源、各种场馆设施等社会性资源"也与学校的物质条件有密切关系;家长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是最不被重视的资源。

应当肯定地说, 重视校内现有课程资源和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我国目前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要途径,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忽视校外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课程资源开发, 尤其是忽视课程专家的引领, 则恰恰容易导致校本课程开发停留在"兴趣班"开发阶段, 而对于那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又能够促进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更进一步发展的"探究性"课程的不重视, 则是目前校本课程开发急需解决的问题。

反思与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 我们得出的基本结论是:进入新课程已近7年的陕西省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大都缺乏整体设计, 零打碎敲, 系统性不强, 总体水平仍处于"兴趣班"、"第二课堂"、"活动课"的开发阶段, 尚未真正进入到校本课程开发序列中。而造成这种状况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 其既与社会的大环境有关, 也与学校的办学哲学、校长的教育理念, 学校的管理水平, 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课程资源等因素有关。我们仅就以上调查的结果, 对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1.各校应在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指导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减少校本课程开发的盲目性, 逐渐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

(1) 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是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得以顺利展开的基础。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是学校层面根据本学校的教育哲学、本校师生的特点、学校设施设备等情况而规划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方案, 应当由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审议委员会提出, 并通过全体教师、学生代表等的民主讨论之后, 进行修改, 然后进入课程开发的具体实施阶段。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制定是校本课程开发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 没有远期和近期计划的课程开发, 只能是随意的、应景的课程开发, 有些学校的第二课堂、活动课等看似轰轰烈烈, 实际缺少内涵, 这样的课程开发在喧闹之后必然走向衰落, 最后销声匿迹。

学校制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方案是十分有必要的。首先, 学校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统一的规划和方案的设计, 才能保证学校各年级校本课程内容协调有序, 课程的目标相互衔接、主题相互映衬, 避免顾此失彼;其次, 在学校统一规划下开发校本课程, 能够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上最大限度的整合和协调课程资源, 充分发挥学校各方面的优势, 形成学校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至少应当包括: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校本课程的内容结构;校本课程实施过程安排;校本课程的评价等方面。

(2) 制定相应的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是保障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有效实施的条件。要保证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能够顺利实施, 还需要有相应的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作为保障条件, 这些制度包括:校本课程的申报与遴选制度;校本课程质量评价制度 (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教师实施课程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 ;学生选课制度;奖励与惩处制度;学校仪器设备使用制度;教师培训制度;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等等。一所学校要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就应当有一套好的管理制度, 而校本课程开发要作为一项事业来发展就必须有一套好的课程开发管理制度作为保证, 只有这样, 校本课程开发才能走上规范化、常规化的课程开发之路, 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才能够不断的强化, 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才能不断地得以提高。

2.发展多类型的丰富的拓展性课程, 重视探究性课程的开发

过去大多数学校将自主开发课程划分为选修课、活动课, 由于选修课与活动课之间的相互包容关系使得这种划分在理论上讲不符合逻辑。各校可以在原有自主开发课程的基础上, 重新整合课程资源并开发出更多新型的校本课程。具体说可以按照课程对学生发展所起的作用将其划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探究性课程。对于陕西省大部分小学而言应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放在拓展性课程和探究性课程方面, 而对于基础性课程则有待于校本课程开发进一步深入之后再进行。

(1) 拓展性课程也可称之为丰富性课程, 是指丰富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的课程。

如果按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来划分, 可以将其分成五个方面的拓展课程:健身课程、博知课程、怡情课程、励志课程、广行课程。其中健身课程主要是教给学生强身健体的方式, 同时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保健观念;博知课程主要是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的课程。主要目的是教给学生广泛获取知识的方法, 如查阅图书、网页信息浏览, 诗词鉴赏等等。怡情课程是指愉悦性情, 丰富情感体验的课程,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高雅的生活情趣, 如艺术欣赏、美术欣赏、舞蹈表演;摄影、插花、集邮等课程;励志课程是激发学生生活热情, 培养学生意志力的课程, 。广行课程是指广泛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的操作性强的课程, 以培养学生具体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 如英语会话、小记者、航模制作、演讲等课程。

拓展性课程也可以根据学科大类来划分, 这种划分要体现学科的综合性并尽可能的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实际, 避免将课程开设成提高各科考试成绩的补充课程。具体的可以分成:艺体类;科学技术类;文学语言类;民间民俗类;数学应用类等等。

拓展性课程也可以不遵循以上两种分类, 可以开发成以某一主题为核心的拓展性课程, 例如可以开发以"诗教"为主题的系列拓展课程, 包括诗与美食的探究、传统节日蕴诗情、寻找唐诗中的名山秀水、春天中找诗、诗与爱国、毛泽东与诗、诗的吟唱、诗与地理的探究等等。主题可以根据学校资源、学生需求的变动、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而变动, 这样既可以淡化课程分类界定不清晰给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带来的干扰, 同时也可以充分的利用学校在某一方面优势的课程资源, 稳扎稳打的开发校本课程。

(2) 探究性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创造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课程。

探究性课程可以分为:小课题研究、社会生活调查、动手实验、项目设计等类别。

这一类课程目前在陕西省大部分小学开发的校本课程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开发这一类课程有两种具体的做法, 其一是开设专门的探究性课程。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 国家关于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已为校本课程设置了总课时的10%12%课时数, 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了总课时的7%8%课时数。因此开发专门的探究性课程的政策条件是具备的。此外, 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相对较轻, 这为充分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 开展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提供了时间保证。其二是将探究的思想理念渗透到日常的各类课程中。其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 可以鼓励教师采用探究的教学方式进行。而有些课程, 如数学、语文等, 则需要教师深入研究, 大胆创新。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促进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发展, 同时也可以获得进行探究活动必备的技能, 如学会围绕探究的问题收集资料、进行调研或实验、记录结果, 撰写研究报告等。由于这一类课程对学生终身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任何其它课程无法取代的, 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应当给予探究性课程足够的重视。

(3) 基础性课程是使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可以进一步再增长的课程, 其范围应与国家课程范围一致或重叠。

开发这一类课程通常的做法是对现有的国家课程进行局部或全部的改编或新编。但进行此类校本课程开发的学校需要具备相对强的教育资源实力和课程政策上的自主权利, 否则将难以进行下去。对陕西的大部分学校而言, 校本课程开发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因此不推荐开发此种类型的校本课程。

从全国近几年的校本课程开发运动看, 总的趋势是江浙一带的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水平要高于内地, 但也仍然处在实践阶段, 还未进入到较高层次的理论概括阶段, 因此决不可随意扩大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 避免使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延伸到所有的课程领域, 从而使校本课程开发活动脱离我国以国家课程为主导的实际现状。

3.在校际之间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共同体, 在相对分工的基础上, 合作研发校本课程, 形成地区课程资源平台

在我国, 学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现象是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 也是在短期内很难解决的问题。由于校与校之间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 其课程开发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 鼓励学校之间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共同体, 在相对分工的基础上, 合作研发校本课程是较好的解决课程资源相对不足的途径之一。其结果就是要形成本地区的校本课程资源平台, 使这个区域中的每一所学校都可以在其中共享全部的校本课程资源。这些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中即可以直接采用课程资源平台中现成的校本课程, 也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状况进行课程的改进、创新等等。这种校际之间的合作充分体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开放性、民主性、合作性, 尤其是对那些薄弱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无疑具有良好的引领作用。

当然这种"联校"的校本课程开发, 也会有很多困难, 有些实力较强的学校可能会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同时, 如果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开发技能比较欠缺的话, 则很难在联校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4.通过校本教研, 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技能与课程开发意识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研, 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 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 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 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研究活动。校本教研通常有教师的自我反思、同伴的合作与交流、专家的专业引领三种主要形式。

(1) 教师的自我反思, 指教师结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的过程。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 经常性的自我反思可以帮助教师走出对校本课程开发认识的盲区, 克服在课程开发中的被动性和盲目性, 提高教师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2) 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是教师之间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专业切磋, 是一个分享经验、互相借鉴、彼此支持、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师可以针对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或以开发某一领域的校本课程为载体, 成立相应的研究小组或课题组, 通过共同的学习与研讨来促进教师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技能水平的。

(3) 专家的专业引领, 包括校外课程与教学专业人员引领、校内骨干教师引领、先进经验引领、专业理论引领等形式。校外专家引领可以通过专题学术讲座、理论学习辅导、现场互动答疑等形式进行。校内骨干教师引领可以采用榜样示范、共同切磋、相互观摩的形式进行。先进经验引领可以通过外出调研、参观等形式进行, 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其它学校的课程开发经验。专业理论引领, 指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主动的学习先进教育理论, 开拓教育视野等等。

总之校本教研的形式, 并不局限在以上几种, 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资源探索出更有效的, 适合学校课程发展的多种形式。

本次调研, 只反映出陕西省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一些局部问题。由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性、开放性、动态性使得要全面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状况较为困难。我们将仍然致力于后续研究, 并尽可能参与各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使我们的研究能够更进一步促进陕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电芝, 阳泽.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模式与策略 (M) .北京:《中国教育学刊》, 2001年6月第3期, 第50~51页.

上一篇:近代学堂下一篇:CAD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