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创新

2024-11-02

互动创新(精选12篇)

互动创新 篇1

0 引言

制度经济学认为, 在制度变迁的初始环境下, 由于存在制度创新的收益, 促使有影响力的利益集团去推动制度变革, 这是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经济制度在微观层次上的体现主要是企业制度, 要研究我国经济制度变迁是如何体现在微观层次上的, 就要研究制度变迁是怎样影响或左右企业的发展的。由于考虑到中国制度演进的特殊性,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成立于新中国建国之初, 且与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典型国有企业作为样本分析, 将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这一方面是因为国有企业的规模和结构往往都具有政府行为的背景或者是政治地位扩张的需要, 而不是市场行为的结果, 因而国有企业最能体现国家政策法规和政治主张;另一方面,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 国有企业由于其政府行为的背景, 更是肩负了这一使命。所以, 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同时就是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互动过程, 要研究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互动机制, 就必须从研究其主体———企业入手。

1956年成立的北京无线电厂 (以下简称北无) , 原为北京公私合营广播器材厂, 也一度更名为北京电子仪器厂。自1964年到2001年, 一直延用北京无线电厂这个名字, 现在则更名为北京益泰电子集团。北无是生产收音机、录音机、音响设备的专业工厂, 并承接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工程和军用电子设备的生产。它是新中国较早成立的国营大企业之一。

北无的发展是伴随着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起步而发展的, 至今已有近60年了。它的发展见证了新中国电子工业的发展, 浓缩了中国国有企业的成长和发展的特点, 深刻折射出了我国国有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回顾和分析北无的发展历程, 可以展现我国制度变迁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既可以从历史的跨度体验制度创新的魅力, 也可以从现实的视角感受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成就。

1 北无的成长历程及阶段性分析

1.1 第一阶段 (1956——1966年) “综观世界各国建立国有企业的动因, 无非有四种理由:

一是为了发展经济;二是为了调控经济;三是为了引导经济;四是为了稳定经济。”[1]北无的成立原因也不外于此。1949年新中国成立, 百废待举, 迫切要求发展自己的民族电子工业。而在欧洲早半个世纪前就有了发展了数十年的荷兰飞利浦公司, 美洲有美国的无线电公司, 在亚洲, 日本的索尼公司也成立了十年, 并开始生产小型晶体管收音机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亟需大量的收音设备, 让中国人听到自己的声音。这一切都表明我国必须要有自己的电子工业。1956年3月, 在第三工业局的领导下, 集中全国的人力和物力, 由当时的27户私营业者构成了北京市第一个无线电生产企业———北京公私合营广播器材厂。并于1957年有了自己的品牌“牡丹”商标。短短五年, 工厂由起初的单靠生产矿石收音机起步, 发展到可以设计制造收音、电唱、录音、电视组合机的阶段。这体现了计划经济、国家宏观调控资源的优势。

北无成立之初的中国, 由于历史的原因, 科技水平十分落后, 技术和管理人员十分缺乏, 为了实现工业化, 就只能走宏观调控资源、集中有限的资金和力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道路。这一时期成立的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的最主要的特点, 就是引进、学习、消化、再创新的引进创新。而企业的管理模式则是政府直接参与管理, 统一资源调配。包括生产的产品, 也都是政府计划需要, 企业执行生产的模式。这个时期的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主要来在政府的需要和要求, 如, 北无的“8402大会战”就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下的、政府指令下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这对技术极端落后的新中国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也为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第二阶段 (1966———1976年) 1966年, 中国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

在“文革”大潮的冲击下, 中国刚刚有些许进步的科研、生产都遭受了很大程度上的打击。北无作为当时的国有大企业, 同样也未能避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产品生产、销售方面:

1966年, 北无经历十年培育的品牌“牡丹”换成了“红旗”。由原来的面向大众需求的生产, 因宣传政治运动的需要, 转为生产面向工农兵的收音机;同时, 由原来的承担民用产品生产转为承担军事产品的生产。

1.2.2 人员方面:

当时, 许多管理和技术人员下放到各个生产车间, 与工人一起形成“三结合”小组。使得原来的科研、技术创新活动遭受了巨大的打击。

1.2.3 技术的生产方面:

由于文革的冲击, 北无虽然由于特殊的政治需求, 并没有停止对收音机的生产, 但亦没有继续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 而是自行开发研究适合当时政治需求的技术和产品, 虽在文革后期, 由于国际市场的需求恢复了“牡丹”商标, 但在技术创新上可以说是进步微乎其微, 这使得, 文革后, 北无的电子技术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

这一阶段, 政治运动, 制度的冲击使得技术创新活动受到极大的压抑。技术活动主要是以自主创新为主, 且主要集中在军事生产领域, 民用方面极少。计划经济下的国有企业在产权的国有前提下当然不可避免的成了政治运动, 制度波荡下的牺牲者。

1.3 第三阶段 (1978年———)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 中国社

会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变, 这场巨大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反映在企业上就是历史悠久的国有企业的改革。这个阶段, 北无的主要大事有:

1982年, 从日本引进了先进的装饰件生产线;1985年与荷兰飞利浦公司合资, 成立北京飞利浦有限公司。

1992年, 北无与市政府签订《减亏承包改革试点协议书》, 获得了更多的企业自主权, 随之, 按照厂里转换经营机制的改革总体方案, 开始实行分厂和公司制。

1994年, 实行“企业整体改造方案”, 落实市政府的“优二兴三”的战略方针。由企业与外商或国内资金雄厚的单位合作, 盘活土地资源, 在厂区原址只保留总部和科技开发部门, 生产部门迁出, 异地生产。在厂区部分地区内开发房地产, 并于1998年, 分别与海外投资 (澳洲) 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华澳中心”项目, 与山东晨鸣纸业集团共同建设了“美林花园”项目。

1998年5月8日, 由北无作为主要投资方, 北京国联科技公司和北京益泰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持股会参股组成的多元投资主体的大型电子集团企业———北京益泰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简称益泰电子集团) 正式成立。

2001年3月, 北无完成了益泰集团从北无母体中剥离出来, 益泰集团人员、资产进行了彻底分离, 成为北无母体下市场经营的主体。益泰大厦正式启用。6月, 益泰集团取得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颁发的自营进出口企业资格证书。益泰集团步入发展的新轨道。

在这个阶段, 历经近三十年的改革, 北无从原来的政府机构附属下的国有企业变成了市场经济下的自负盈亏的从事高新技术开发与服务的现代企业集团。北无整体改制成益泰集团后, 在经营思路上, 明确了要由生产管理型向投资管理转变;在产权关系上, 与经营发展平台建立起产权清晰、责任明确的投资控股关系;在领导机制上, 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并且形成了新的发展思路, 面向未来制定了发展目标, 围绕“科技和服务”, 通过资源整合与创新发展, 使核心企业成为主营业务突出, 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有品牌的知名集团化公司。

这一阶段, 在冲破计划经济体制旧模式, 探索新的运作方式的过程中, 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特点是:

1.3.1 企业成为改革的主体。

企业开始在改革中居于主动地位, 企业充分行使它的自主权力, 政府只从方针、原则上对企业改革的措施给出规范。

1.3.2 企业改革的成败由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决定。

尤其是企业的领导层要有创新与开拓的气魄与胆略, 积极地面向市场, 做出大胆的决策。

1.3.3 企业改革的主要对象是制度, 制度创新是企业获得发展和利润的巨大动力。

正是在机遇面前的超强的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 北无领导人积极进行改制, 组建了益泰集团, 形成了新的经营体制, 法人治理结构, 企业领导以创新者的姿态在多领域, 多项目, 多产业上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大量的尝试, 加快了合资合作项目和资本运作的进程。几年下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不但偿还了原有的债务, 还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成功地走向了市场。

1.3.4 市场力量对企业改革的具体措施、方案的选择与决定, 起着关键作用。

国有企业的改革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必然要求和结果。在政治环境的引导下, 在市场环境的催化下, 国有企业要生存下去, 就必须面向市场要求, 面对市场竞争, 转换经营管理模式, 进行技术创新。

2 结论

北无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向我们展示了我国国有企业制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一个缩影。“在我国, 确有少数国有企业, 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技术创新, 并依靠技术创新建立了较为强大的市场地位。究其原因, 一方面, 他们都不断地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制度创新, 为技术创新的顺利实现创造了必要的制度条件;另一方面, 创新的成功给企业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提高了员工对企业命运的认同感, 又减少了深化制度创新的阻力, 从而已初步进入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间的良性互动过程。”[2]

本文通过对北无企业发展历程的案例考察得出如下结论。

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互动在纵向切面上来看, 二者对彼此的影响作用机制也是不同的。首先, 由于制度的层次性和对技术创新影响的重要性差别, 决定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是有层次的。上层制度基本决定了下层制度的方向和界限, 那么, 上层制度创新也同样决定了下层制度创新的方向和界限。以我国为例, 中国的改革是由政府推动的, 自上而下的制度创新。在此过程中, 政府是引导者, 通过不断地制定和修改科技创新政策, 为实现技术创新的发展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和鼓励。政府努力修正相关的制度为技术创新提供一个良性的制度环境。企业是具体执行者, 在科技政策的鞭策和影响下, 根据市场需求, 而制定相应的与大的制度环境相符的, 利于获得创新利润的企业具体的技术创新制度。因此可以说, 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影响是从上而下, 层层递进的。

其次, 技术创新对制度创新的影响机制和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是完全不同的。由于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微观层次上的一个个具体的企业, 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的时候, 是以市场的需求为方向, 以现有的制度环境为依托, 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对企业内部的规则进行修正, 以达到创新收益的最大化。可以说, 技术创新对制度创新的影响是从具体的微观的角度开始的, 然后层层往上施加影响, 先是企业内部, 然后是企业之间, 最后到政府部门, 促使决策者做出相应的制度改革措施。另一方面, 若外部的制度环境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约束时, 对相应的某些制度进行改善, 虽权力不在企业, 也是缘于企业技术的需要, 然后由某些管理机构和政府部门进行相应地制度修缮和改革。当然, 某些突破性重大关键技术创新成果的社会影响也会直接体现在宏观层面上, 也就摆脱了微观的经济层面的局限, 从而对制度创新产生直接的重大影响。因此, 本文认为技术创新对制度创新的影响是从下而上的, 也是层层递进的。

摘要: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同时就是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互动过程, 要研究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互动机制, 就必须从研究其主体——企业入手, 本文通过对个案北京无线电厂的发展历程的研究, 从微观的角度探析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互动机制。

关键词: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北无

参考文献

[1]白跃世.论国有企业的特殊性[J].理论导刊.1999. (12) .11.

[2]关士续.技术与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443.

互动创新 篇2

一、党建带动是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机制的前提

(一)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历史必然性

社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载体和阵地,也是新时期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领域。因此,我国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发展等每一环节,都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下,在政府有效监督之下,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发挥服务社会功能作用,成为社会管理有力补充。这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必然。对社会组织要正确定位,理想化的无限制地扩大社会组织影响面和妖魔化的有限制地缩小社会组织作用发挥,都是不可取的。

(二)着力提高社会组织党组织全面覆盖近年来,中央先后在社会组织中广泛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影响巨大,意义深远。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创新社会组织党建模式,扩大社会组织党建覆盖面。形成党委领导、组织部门抓总、登记管理机关牵头、业务主管单位各负其责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格局。为巩固扩大党在社会组织中的执政基础,着力推进在社会组织中党的组织有效覆盖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探索在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建立社会组织党工委,为同级党委的派出机构,统一领导本级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各行业主管部门设立社会组织党委或党总支,负责具体指导相关领域社会组织党的建设。采取派出指导员、联络员等方式,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党建指导,在从业人员中积极开展党员发展工作。基层社会组织可依托城乡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单独或联合建立党组织。

(三)努力实现社会组织党的工作全面覆盖

按照以党建带社建原则,在社会组织登记申报时推动建立党组织,年检年报时推动发挥党组织作用。认真开展深化社会组织党的组织生活创新工作。努力探索适合社会组织特点的社会组织党的组织生活创新模式,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党务工作的基础建设和社会组织队伍建设,选优配强社会组织党组织班子,及时把政治素质好、组织能力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善做思想工作的优秀党员充实到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队伍中来,建设一支在社会组织中立得住、用得上、管得了的党务工作者队伍。要建立社会组织党务工作人才库,认真做好在公益服务第一线的社工队伍中发展党员的工作,注重在没有党员和党员数量较少的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积极稳妥地发展符合条件的爱心慈善人士入党。要推进党建工作的体制创新,落实领导责任,建立联系点制度、点评制度。要推进党建工作的机制创新,通过完善加强党建、监督考核、领导保障、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保障、激励关怀等保障机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要推进党建工作的方法创新,进一步彰显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实践特色和时代特征,树立精品意识和示范意识。

二、政府推动是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机制的保证

大部门体制下“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出现,政府正向“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转变,大量群众性、社会性、公益性和服务性的微观社会管理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将逐步从政府职能中分离出来,这就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推动社会组织管理创新。

(一)政社分开,权责分明

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互动的关键是坚持政社分开,政府与社会组织要依法定位、职能分开,把政府管不了、管不好的职能交给各类社会组织来承担,进而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良性互动的新型合作关系。按照市场化原则,改变社会组织对政府的依附关系,坚持“政会分开、自主办会、有效监管”,切实推进政会分开,支持行业协会自主办会,履行服务、自律、代表、协调职能。做到领导人自选、经费自筹、决策自主、运行自由、责任自担,提升社会组织自主运作能力。形成布局日趋合理、作用逐渐显现的政社互动新局面。

(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有法可依

着力构建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将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纳入登记管理,完善社会组织的内部管理、社会监督和执法监察措施。加快社会组织相关立法工作,重点加强慈善、志愿服务、行业协会等方面的立法,完善社会组织财务管理、票据管理、税收优惠、财政扶持、政府购买服务、从业人员保障等规章,健全社会组织的法律法规体系。

(三)加强机构建设,理顺关系

各级民间组织登记管理机构更名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构,并在各级登记机关设立社会组织执法监察机构,可以与登记管理机关合署办公,也可以单独挂牌,赋予其独立的执法权限,加大对非法社会组织查处力度。建立上下一致、互联互通的社会组织登记备案信息系统,逐步实现与财政、审计、税务、银行、质监、海关等部门的数据互换和信息共享,加强社会组织评估和诚信体系建设,提高社会组织管理水平。

(四)积极扶持,可持续发展

各级财政设立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扶持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和公益创投项目,建立专业化、规范化培育机制,增强社会组织资金筹集、项目运作、自律管理、创新服务和组织志愿活动等方面能力。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政策,提高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开展公益服务和中介服务的能力。制定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就业、工资、福利、养老、培训等政策,建立社会组织人才市场和人才库,大力开发从业人员岗位,引导社会工作人才就业、创业,推动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

(五)分类指导,有序发展

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经济、慈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等重点领域的社会组织。对公益慈善、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等类社会组织,民政部门可履行登记管理和业务主管一体化职能,坚持发展与监管并重,完善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和社会组织自律相结合的监督管理体系。以法人治理结构为重点,督促社会组织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健全科学有效的评估制度和信息披露机制,提高社会公信力。

三、三社联动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

(一)三社联动是社会建设体系的实践创新

社会管理重点在基层,而社会工作是解决深层次社会问题、缓解社会张力的一种现代手段。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乡社区已成为一定地域内人

们生活的共同体,社区内的基础建设、生活质量、服务水平、安全保障已成为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一个重要话题。而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简称三社),是社会管理中最基层、最基础的元素,积极探索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初步建立起政府、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者良性互动及在社区建设中的协同归位,实现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商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与社区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参与力量互助,形成科学合理的三社互动机制。有利于健全社区自治组织体系,不断增强基层社会管理与自治功能;有利于理顺基层政府与社区的关系,加强政府在基层的服务能力;有利于完善社区服务和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拓宽社区治理社会参与途径,探索建立新型社区管理服务体制。

(二)三社联动是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建立健全三社联动机制,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方向;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群众;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工作实效;坚持完善制度,依法依规;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确保城乡社区有组织管事、有人员干事、有场所议事、有条件办事。实现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基层社会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政府行政管理、社会自我调节和群众自治管理良性互动。

一是要加快建立社区工作站,承接政府公共服务延伸到社区。为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服务能力,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覆盖面,要抓紧建立社区工作站,以承担街道(镇)向社区提供的行政事务工作和交办的工作。

二是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按照合理分工、专业服务、市场调节的原则,不断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扩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社区服务的范围,推动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

三是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通过降低门槛、简化程序,进一步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稳步推进社会性、服务性和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协调发展。有针对性有重点地扶植培育公益慈善类、福利服务类、医疗卫生服务类、矛盾化解类社会组织。

四是积极推进社会工作制度建设和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多方广泛参与的新型城乡社区管理机制。建立现代社会工作制度,促进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方式转变,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机制。

(三)三社联动促进社会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一是建立社会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统筹社会管理工作,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联席会议办公室可设在相应的民政部门。

二是实施公共财政基本支持。可采取以下财政支持方式:(1)一次性资助,对符合专业社会工作发展方向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的新设立社区社会组织,给予一次性的开办费资助。(2)基本经费支持,根据社会组织的实际运作及公益服务绩效等情况,在设备购置费、办公场地租金等方面给予适当的资助。

(3)专项补贴,对有关社会工作职业化建设、社会工作教育培训、社会工作交流与合作、社会工作研究及宣传、社会工作平台建设等项目,视情况给予以专门的经费补助。(4)以奖代补,对业绩突出、公益服务效果明显的社工类社会组织,由市、县(区、市)社会工作主管部门给予适当的奖励,用于补贴工作经费。

支持和鼓励社区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有偿服务,其所得盈利全部用于发展公益服务。

三是统筹解决社会管理服务场地问题。进一步落实公建配套设施建设,为建设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工服务和志愿者服务站点、助老助残助孤服务点等社会公共服务场所提供有利条件,或以合理的租金提供给社会福利服务的社会组织使用。政府拥有产权的存量公房可通过评估协议转让给政府举办的社区服务机构使用。

党建带动、政府推动、三社联动等多方互动,从而达到创新驱动。作为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机制,党建带动是前提,政府推动是保障,三社联动是基础,这三个方面构成社会管理的重要方式和重点内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得益彰。

产品创新与服务创新的互动策略 篇3

传统的产品、服务创新方式,大多体现在产品或服务本身的扩展和优化,而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过程发生新变化。企业对其产品和服务的视角已不再是单一的延伸,而是更立体化。

基于对多个案例的分析,本文认为产品和服务存在图1所示的矩阵式的关系(见图1)。

在传统思维下,产品创新属于P+P模式(即纯粹产品创新模式),企业采取多元化多产品战略,拓展市场空间;服务提供商采用S+S战略(即纯粹服务创新模式),开发新服务来满足市场需求。随着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服务业经济地位日益提升,服务创新也越来越重要,部分企业家开始在专注产品之外向市场提供服务来获得企业跨越式发展,即选择P+S模式(即产品附加服务创新模式)。同时,随着服务提供商积累资金、充分了解市场信息、拥有一定量客户群等核心资源之后进入制造业,生产自有品牌产品成为服务业企业战略升级的常见路径。这种模式用S+P(即服务附加产品创新模式)表示。

在延伸方式之外,我们还发现在创新过程中产品和服务相互依托和彼此嵌入的现象。即新产品或新服务并不是简单的数量增加,而是与旧产品或旧服务有逻辑关联,两者能产生1+1>2的协同效应。这些现象在科技企业中最为常见。

纯粹产品创新

组合产品创新模式(P+P模式)

产品是营销组合的一个关键因素。营销者要在三个层次上做出产品决策——单个产品决策、产品线决策和产品组合决策。

一方面,任何产品一般都要经历一个生命周期。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者偏好、技术和竞争态势的变化,现有产品往往无法满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延伸和扩展产品线。这就构成组合产品创新模式。

宝洁是践行“组合产品创新模式”的典型代表。其产品从洗发水、香皂、沐浴液到牙膏、牙刷,几乎涵盖所有的日常个人卫生用品。这种持续的产品创新,让宝洁在全世界获取经济利益,也为其缔造了实力强大、充满创造力的品牌形象。联合利华、玛氏、康师傅、统一、娃哈哈等企业,也在践行这种创新模式。

产品互动创新模式(P X P 模式)

在这一种产品创新模式中,新产品并不独立于旧产品,而是通过信息共享产生协同效应,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加大用户黏性,从而增强原有产品的市场吸引力,同时新产品也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

索尼公司几乎全系列的产品,比如照相机、摄像机、手机、笔记本电脑、MP4、游戏设备都可以通过索尼自己生产的记忆棒进行信息的传输。这样各类产品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在发挥不同功能属性的同时,能借助媒介达成统一效用。同时记忆棒媒介的专属性起到的排他效果,又反过来增强消费者的转移成本,让索尼的产品有机会形成自己独立而又完整的数码生活圈。

产品附加服务互动创新

生产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是众多制造企业的首要目标。但随着制造业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产品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随着制造业整体利润的下降,聪明的企业开始打出“服务牌”,“以产品为核心,以服务赚利润”的新模式日渐清晰。

产品乃至制造企业的服务化,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下有多方面意义。首先,改变单纯的产品差异化策略,通过产品与差异化服务的结合,实现顾客锁定,提高产品销售利润。其次,通过进入产品相关的服务行业,改变企业单一的发展模式,实现收入和利润来源的多元化,从而改变单一利润结构所带来的巨大风险。最后,通过为消费者提供与产品相关的服务,企业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反馈意见与新需求,有助于增强制造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性,提高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忠诚度,强化企业对市场的敏感度和控制力。

产品附加服务创新模式(P+S模式)

汽车厂商的“4S”店,是这种模式的代表。包括丰田、大众、通用在内的生产商,在提供优质产品之外,通过统一培训服务人员、设计统一的门店,在“4S”店中给消费者提供修理、保养、维护、零部件更新等各项服务。

IBM作为计算机行业的领导者,除了保持主机和高端服务器的市场份额以外,近年来对很多产品业务进行了削减和收缩,而把更多的资源分配给服务部门和研发部门,使得它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公司,让一个老牌的制造企业在市场上充满活力。

“产品附加服务模式”的典型案例,当属家电业的巨头海尔公司。海尔凭借与用户心贴心的服务所形成的差异化的“星级服务体系”,让它在家电市场上持续领先。

产品服务融合创新模式(P X S 模式)

产品附加服务模式,是让服务给消费者带来满足感从而促进产品的销售,而“产品服务融合模式”是让产品和服务相互融合。优质产品能构建起良好平台,让消费者体验到独特服务,优质服务能让产品特性发挥得更加彻底,让产品为消费者提供的价值增值或倍增。企业实施产品的服务化,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圈,增加消费者粘性,提升消费者转移成本,在不断的产品、服务升级中培育一大批忠诚的客户。

苹果公司是诠释这一模式的最好注脚。在苹果发展初期进行不断的产品更新换代,很多产品甚至超越当时消费者的认知,但终归只是让消费者认为苹果公司拥有很强的研发能力,直到随着ipod播放器而诞生的itunes,后者提供的便捷音乐服务使得ipod产品真正实现个性化,从此让苹果走向神坛。之后推出的iphone手机附带app store,更是让苹果重新定义手机,随意下载的应用程序服务完美地激发手机的功能,并且大量产生的优质app让用户对iphone产生强烈的依赖,让竞争对手难以超越。

nlc202309011309

服务附加产品互动创新

服务附加产品创新模式(S+P模式)

该模式是指企业本身是靠提供服务赢利,但在建立起顾客忠诚后也利用服务平台进行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流通企业往往就是这一模式,如家乐福、沃尔玛等卖场。这些企业的核心业务是服务,是为其他企业的产品提供销售平台,同时提供顾客所需的咨询、设计、送货、安装、售后服务等服务。这些企业在自己建立信誉后,也会开发属于自己品牌的产品。沃尔玛就有大量的自有品牌产品,中国的苏宁电器也在开发自己的手机品牌。

服务产品化创新模式(SXP模式)

随着服务的进一步深化,服务产品化逐步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IT业的服务产品化现象比较典型。比如谷歌开发的安卓操作系统,因为开放性吸引了全球众多开发者在这个平台上开发应用程序,创造了一个能满足各类消费群体的服务体系。谷歌还把这个生态系统向设备制造商们开放。在很短的时间内,除了苹果、诺基亚等少数几家厂商依旧使用自主系统之外,搭载安卓系统的终端以几何级数增长。

亚马逊在提供电子书售卖服务之后,顺势向市场提供一款名叫kindle的高品质电子书阅读器,在阅读器上用户可以随意下载各类不同来源的电子书。亚马逊凭借其在电子书领域的长期布局,抢占了电子书的市场制高点。它以低价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购买kindle阅读器,而kindle带来的良好阅读体验又促进了电子书销售的快速增长。

服务的产品化和产品的服务化一样,构造起一个看似开放的闭环生态圈,让在其中起到支配作用的企业能享受到包括消费者、竞争者、供应商等在内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的市场盛宴。

纯粹服务创新

组合服务创新模式(S + S 模式)

“组合服务创新模式”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服务延伸和拓展模式,包含了根本性的服务创新,即引入新的服务种类,也包括渐进性的服务创新,即服务方式、内容和风格上的创新。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是一个非常有代表的例子。航空公司提供的基本服务,就是把旅客安全准时地从出发地送往目的地。西南航空在飞行途中为旅客所提供的一些体验式的服务让旅客感到旅途不再是枯燥的过程,而是一种愉悦的享受,从而增强旅客的感知价值、提高的顾客推荐率,为西南航空带来持续的业务成长,其竞争力远超一些老牌的航空公司。

实体书店转型也很好地阐释了该模式。书店曾经是消费者获取知识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那时提供的也多是纯粹的售书服务。今天传统书店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活下来的很多书店,开始通过新增服务进行转型。南京的先锋书店,在售书业务之外,提供装饰品、卡片等艺术类商品的售卖服务,还有咖啡、茶点服务,让书店成为一个立体的精神家园。在商业模式上也通过书之外的业务补贴图书利润率低的问题,让书店在坚守着浪漫情怀外还有更多经济上的理由。

服务融合创新模式(S X S 模式)

“服务融合创新模式”,是让新增服务与原有服务进行结合,产生协同效应。新服务的产生使得原有服务在功能上、性质上产生重大变化,不仅仅拓展了用户,也让企业有了更大的战略发展空间。

最近国内热议的大众点评网采取的“服务融合创新模式”值得一提。从2003年开始,大众点评网致力于城市生活消费指南服务,通过“用户生成内容”(UGC)产生大量的第三方独立点评信息,构建一个完整的商户信息、消费优惠以及发布消费评价的互动平台。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网站提供移动客户端,引入移动位置服务(LBS)技术,使原有服务信息呈现更完善。同时通过“签到”功能,让用户有了更强的使用欲望。团购服务的推出,让它更上一个平台,不仅为中小商户提供一站式精准营销解决方案,也让团购这种模式与用户点评模式相结合,产生相得益彰的作用。

互联网巨头们更是将这种模式应用得如鱼得水。谷歌公司,原本提供的是信息搜索服务,现在其服务内容已经延伸至基于信息搜索在内的日历管理、地图、新闻、讨论交流、邮箱等多项服务。关键是这些服务是基于互联网进行交互共享的,用户通过电脑、智能手机或互联网终端,可以非常方便地应用这些功能,以解决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有效地提升生活质量。

“服务融合创新模式”不仅仅是新服务开拓了市场,也让原有服务进行更深一步的市场渗透,是非常值得诸多服务企业借鉴思考的一条创新路径。

未来趋势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能大致看清服务与产品相互组合构建而来的各种商业模式,但真正有价值的并不是认清我们“现在在哪儿”,更重要的是“未来在哪儿”。

本文认为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用图2示意。

首先,随着“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的转变,产品与服务的简单延伸,满足不了顾客对一体化、增值型方案的需求,必然会向交互式模式更迭,即每个方阵的左上角部分会向右下角部分演进,从而使得企业能够围绕核心竞争力,充分地使用有限资源,达成倍增的效益。

这一演进的基础是互联网。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本文所提到的“+”即“加”的关系,是指原来的产品/服务在创新的过程中增加的新产品/服务,与原来的产品/服务仅仅是增加或延伸的关系;而基于互联网,产品/服务在创新过程中增加的新产品/服务,与原来的产品/服务就不仅仅是增加或延伸的关系,而是互动的关系,也就是本文所指的“X”即“乘”的关系。由“加”到“乘”,或由“附加”到“互动”,即是本文所要研究的演进的实质。

其次,更值得关注的还有两点。第一,“产品互动创新模式”(PXP)会向“产品服务融合创新模式”(PXS)演进,因为企业间产品模仿能力越来越强,产品的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企业依靠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取胜也日益艰难,仅仅利用有形产品来竞争已不足以让企业的差异化变得明显,而“服务增值”这种无形竞争方式的强大作用在商业实践中得到广泛的验证。服务意识的增强、服务水平的提升、服务内容的丰富、服务方式的多元为制造业企业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的助推。

第二,“服务融合创新模式”(SXS)会向“服务产品化创新模式”(SXP)演进。互联网行业成为这种模式变化的最主要代表。今天致力于服务创新的互联网企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创造了大量崭新服务,接着借助各种终端设备传递到顾客手中。传统模式下这些终端设备由第三方制造商提供。在互联网环境下,这些终端越来越制约服务提供商为目标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而服务提供商一旦粘住顾客,向上游产品生产延伸是非常自然的,而且这种延伸也会更好地实现和提升服务的价值。如见图3。

最后,我们将看到整个市场呈现出的是“服务产品化创新模式”与“产品服务融合创新模式”并存的情形,产品与服务不再孤立,企业成长不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企业之间不再是粗放的资源竞争,顾客享受到的是真正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的消费体验。

韩顺平:南京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授

吴宜真:南京大学商学院EDP中心主任

曾润坤:南京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硕士研究生

同伴学习互动探究创新生成 篇4

关键词:同伴学习,互动探究,创新生成

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是主阵地, 教师是关键, 学生是根本。而通过丰富多样的同伴学习和互动探究活动, 是使课堂真正实现高效化的有效途径。我校开展的省规划课题“普通高中问题驱动同伴学习研究”的实践探索, 是以“问题”发现、生成和解决为主线的合作学习, 其“问题解决”的主要途径是以各种有效的活动为平台, 通过教师的示范或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实现个体生命的共同成长, 从而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等能力。以此为基础, 营造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学校文化环境, 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素质教育新品牌。

1.问题驱动, 激趣诱导

(1) 注重参与, 系统设计。立足学校实际, 注重师生的广泛参与, 同时进行科学的系统化设计, 才能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在学科教学中, 教师如何应用同伴学习的理论, 指导学生同伴以问题驱动开展合作学习、拓展实践活动是重要的内容。首先, 教师要从学情出发, 有效设计同伴学习的问题,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开展和谐融洽的交流。只有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得到培养, 创新精神得到发展, 个性得到张扬, 并得到师生发自内心的掌声和赞叹, 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其次, 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经验, 让他们自由地、开放地去通过自读、感悟, 主动地提出问题。教师还要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 情趣盎然地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上, 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 开展同伴学习, 进行有效分层、科学分组类型的研究, 思考在课堂中采取哪些有效的同伴互助方式, 通过创设自由、有梯度的思维训练空间, 深层次引导学生开展主体互动、合作探究,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与成长, 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实效, 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2) 内外融合, 对比启发。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以多样化的激趣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以教学 《最后的长春藤叶》一文为例, 可将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 启发和引导学生多向思考, 使思维不断走向深入。如可以启发思考这样的问题: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是贝尔曼画的, 为什么不是苏艾?苏艾有完成这一片藤叶的可能吗?这样的情境创设与对它的探究, 源于文本而又突破文本, 将学生的思考引向了更广阔的生活, 它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从一个新的层面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辨的活动空间, 对激发学生更深入地学习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创优情境, 促进生成

(1) 创优情境, 丰富探究。新课程倡导新型的师生关系, 倡导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以愉快的求知心境融入课堂, 在学习中成长和发展。课堂既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讲台, 也是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 更是师生合作探究的平台。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教学目标的落实最终也体现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一堂成功的课, 因素固然很多, 但是学生乐于参与探索、交流等活动, 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能活跃思维, 相互启发, 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启迪智慧、提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却是必不可少的。积极创设师生交流、对话的良好氛围和合作平台, 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独立思考, 大胆质疑, 敢于探究, 善于协作, 努力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 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体验中形成高效、富有个性的学习策略。在实践中, 教师主要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创优情境: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现实意义;能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问题具有层次性, 能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问题解决方式具有多样性。要通过设计合作、互动的教学活动, 让教更多地服务于学生的学, 让教学成为师生对话与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在质疑、探究中增强学习兴趣, 促进个性发展, 提高综合素养。

(2) 互动提升, 创新生成。互动要以研究问题为中心, 训练学生的多样思维, 不断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概括能力, 不断培养学生对问题、观点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在这个过程中, 多放手让学生自己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获取知识, 主动地求得新知识。教师要以精讲精练替代多讲多练, 充分发挥例题、习题的作用, 如适当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等, 使学生逐步养成灵活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对有共性的问题, 组织学生通过合作探究, 提炼解题方法, 总结解题规律, 做到举一反三。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迁移, 使学生对知识进行自然拓展, 重组和升华。以此为基础, 引导学生将思维引向更深、更高, 从而进行创新和创造。

在实践的基础上, 我们初步提炼出“善思精导式”课堂教学操作样式, 其主要流程如图1 所示。

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 篇5

习近平同志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充分显示了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一条宝贵经验。深刻理解并运用好这一宝贵经验,对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40年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

在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回看走过的路,可以明确地说:没有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没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就不可能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邓小平同志严肃指出:“‘两个凡是’不行”“这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个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是一篇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他在这篇重要讲话中尖锐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带来了思想大解放,人们对国家的未来充满期待,改革开放由此启航。我国改革首先从农村突破,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说有必然性,是“因为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在农村,如果不解决这百分之八十的人的生活问题,社会就不会是安定的。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和其他的经济活动,不能建立在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贫困的基础上”。说有偶然性,是指农村改革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形式上突破,并不是事先设计的。此后,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也是事先没有想到的。农村改革的效果非常明显。同样是那些土地,同样是那些农民,同样种的是庄稼,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不到5年时间就解决了农村温饱问题,根本原因就是农村改革把8亿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我们党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的党。在总结农村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党中央决定适时把改革推向城市,在城市进行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改革。可见,我国改革开放一直是通过总结经验、采取新的措施而不断推进和深化的。我国5个经济特区就是在改革由农村推向城市后的那个时期先后建立的。我们党在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也是重大理论创新。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这是我们党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澄清和回答了当时思想理论上很多大是大非问题,也把我国改革开放实践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征途上披荆斩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等,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实践证明,正是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使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开创新局面。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改革开放也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推进改革开放,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谋划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这条宝贵经验。

鲜明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有一种观点认为,改革开放之初必须强调解放思想,改革改到今天越来越难,应该求稳,不必那么强调解放思想。这种认识显然是不对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进一步解放思想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前提,思想不解放,改革就无从谈起。习近平同志指出:“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习近平同志多次指出,当前,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大突破。”

更加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改革理论对改革实践的指导作用。首先,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了这个总目标,就明确了推进各领域改革最终是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整体效果。其次,强调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定信心,就是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不能因为好改的都改完了,剩下都是难改的,就产生畏难情绪,停滞不前。凝聚共识,就是要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合力。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后,虽然不可能做到对改革认识完全一致,但要追求认识上的最大公约数。统筹谋划,就是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各个领域,要运用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进行改革决策。协同推进,就是要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新时代新起点上的改革,只有注重协同推进,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再次,更加重视顶层设计的作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此,需要进一步发挥顶层设计的作用。党的十八大后,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这个顶层设计机构,并在党的十九大后改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充分发挥顶层设计作用。

继续强调并坚持摸着石头过河。有一种观点认为,改革开放已进入新时代,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强调摸着石头过河。这种看法也是不对的。摸着石头过河既是很接地气的说法,又是富有中国智慧的改革方法,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我国改革开放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是先试验、后总结、再推广不断积累的过程,是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局部到整体不断深化的过程。”当年我们决定创办经济特区就是把它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重要平台,今天我们看得更加清楚,“创办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方法论”。当前,在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仍然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这个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党中央出台的支持有关省市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等决定中,仍然提倡要用好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在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我们要按照已经认识的规律办事,并且要从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提炼新的规律。当然,全面深化改革是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需要加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这与摸着石头过河不但不矛盾,而且是相得益彰的。摸着石头过河是改革理论和改革实践良性互动的典范。

中国在改革方面作出的原创性贡献

改革是所有国家在发展中都要面临的重要课题。社会主义国家需要改革,资本主义国家也需要改革;广大发展中国家需要改革,西方发达国家也需要改革。中国改革开放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这一宝贵经验具有普遍意义,是在改革方面作出的原创性贡献。

对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独创性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有过深刻论述。恩格斯有句名言:“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但是,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经历过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更没有遇到过社会主义囯家改革所面临的大量复杂矛盾和问题。列宁在十月革命后不久就去世了,尽管他生前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问题,并且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了一些政策举措如新经济政策,但没有来得及深入探索和实践。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搞社会主义建设、搞改革开放,是异常艰巨的事业。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习近平同志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深刻变革,置身这一历史巨变之中的中国人更有资格、更有能力揭示这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要有这样的理论自觉,更要有这样的理论自信。”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方面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的原创性贡献。

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现代化是世界潮流。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先于发展中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近2之久,还由于制度和价值观的原因,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认为其现代化模式是最成功的,世界各国现代化都应效法“西方模式”。然而,人们看到的现实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如西方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结果陷入社会**,人民流离失所。历史、现实和理论都告诉人们,现代化决不是只有西方现代化一种模式。“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照搬别人的道路不会有好结果。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的成功实践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条条大路通罗马。”中国改革开放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成功走出符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这一宝贵经验对于其他国家改革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思想宣传范文】二

中央纪委恢复重建40年来,共召开了64次中央纪委全会,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工作40年的恢弘 篇章。回首砥砺奋进的40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纪律检查机关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忠诚履职、勇于担当,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护航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成科学有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始终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和自觉运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践,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措施新办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全面从严治党,就新时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探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立场、目标任务、治理结构和战略布局等重大问题,并根据新的实践对正风肃纪、党内监督、纪检监察等各方面工作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形成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观点。这是新时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遵循、行动指南和根本保证。

形成了科学的领导体制。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这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制度优势。1982年十二大党章明确规定纪委“协助党的委员会整顿党风”。11月,《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颁布实施,规定“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十九大党章总纲规定“强化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从“领导责任”到“主体责任”,体现了党中央对管党治党规律认识的深化,要求各级党委必须责无旁贷地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领导者、执行者和推动者,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确定每个历史阶段的目标和工作重点。从形势和任务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确立目标、突出重点,这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重要特点。改革开放初期,针对党的组织、党员的党性观念、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遭受严重破坏的严峻形势,邓小平同志强调,纪律检查工作“更重要的是维护党规党法,切实把我们的党风搞好”。1980年11月,时任中央纪委书记陈云提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抓作风建设是当时纪检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四大提出坚持“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战略,纪律检查工作提出重点抓“三项工作格局”,即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十五大以后,党中央逐步加大治本和预防工作力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纪检监察工作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破题,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明确了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纠正“四风”的目标任务,着力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使党的面貌焕然一新。根据新的形势,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目标,通过不懈努力,夺取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实现了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有机统一。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有机统一,这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治理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反腐败机构设置几经变化,反腐败工作力量不断增强。1979年下半年,最高人民检察院设立经济检察厅,开展对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的打击。1987年7月监察部重建。针对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在监督对象上具有很大的重合性,以及职责不清、办事重复、相互脱节、不够协调等问题,1993年2月党中央作出中央纪委、监察部合署办公的重大决定,极大地增强了监督合力。但是我国反腐败机构众多,职能分散,难以形成监督合力等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党的十八大以后,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任务新要求,为进一步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形成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反腐败体制,党中央决定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探索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党的十九大以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国家、省、市、县四级监察委员会相继组建,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有机统一。这是推动党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推进反腐败的重大里程碑。

标本兼治,构建长效机制。深化规律性认识,深化标本兼治,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这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工作机制。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多措并举、标本兼治,党的十五大强调,开展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推动方法创新,要求把纪律挺在前面,克服“违纪只是小节、违法才去处理”的不正常状况,用纪律管住全体党员。要求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求抓住“关键少数”,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要求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擘画了我们党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战略路径。

完善法规制度体系。建立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这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制度保证。1985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如何解决少数人贪污、腐化和滥用权力的现象问题时指出:“我们主要通过两个手段来解决,一个是教育,一个是法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统一,提出“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实现纪法分开”,这是思想认识的一次飞跃,是管党治党的理念创新。在法规建设方面,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党内监督制度、廉洁行为规范制度、违纪行为惩戒制度、纪律检查工作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在法律建设方面,作为反腐败国家立法,监察法颁布实施;刑事法律体系完善了惩治腐败犯罪的法律规定;行政法律体系约束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公务员法等明确了公职人员行为准则及惩戒规定……由此,一系列基础性、主干性法规制度基本建立。

切实履行党章赋予的神圣职责,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全党令行禁止

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证党中央权威,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是纪律检查工作的天然职责。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上就指出,“各级党组织,每个党员,都要按照党章规定,一切行动服从组织的决定,尤其是必须同党中央保持政治上的一致。这一点现在特别重要……党的纪律检查机关要把这一点作为当前的重点”。党的十二大将“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作为纪律检查机关的主要任务写入党章。自党的十四大以来,党的历任总书记每年参加中央纪委全会,共26次,向全党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纪律检查工作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履行监督责任,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保证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全党贯彻落实,汇聚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力量。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改革开放之初,针对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党员党性观念薄弱的严峻形势,1979年1月召开的中央纪委第一次全会就拟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草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认识到,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归根结底在于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不健康。十八届六中全会聚焦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全面从严治党再部署再出发。纪检监察工作加强对党内政治生活状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十九大党章总结历史和实践经验,鲜明提出纪委“协助党的委员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这就要求纪检机关切实担负“助手”职责,当好党章党规“守护者”、政治生态“护林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加强党的政治纪律教育,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问题和行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解决无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七个有之”问题,十八届五年间共立案审查违反政治纪律案件1.5万件,处分1.5万人,其中中管干部112人。党的十九大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这是党的建设的重大创新。

纯洁党的组织和队伍,增强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持之以恒严明党纪。纪律是党的生命,党的十二大将“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重要的规章制度”作为纪律检查机关的主要任务写入党章。十八大报告在党内重要文献中第一次提出了“党的纪律建设”概念,纪律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根据中央纪委历年全会工作报告统计,改革开放以来,纪律检查机关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上亿件。1979年至20上半年,共给予党纪政纪(政务)处分600多万人,其中2018年上半年处分24万人(党纪处分20.1万人);自党的十三大以来至2018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处分县处级以上干部21.01万人,其中2018年上半年处分1万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有8500万党员,全国查办案件15.5万件次,处分16.1万名党员;到底,全国党员人数为8900多万,立案52.7万件次,处分党员人数44.3万人。在党员基数不断增长背景下,党员受处分率从1.8‰上升到5‰,深刻体现中央严明党纪、纯洁干部队伍的坚定决心。

锲而不舍抓作风建设。协助党委抓好党风始终是纪律检查工作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二大将纪律检查机关“协助党的委员会整顿党风”写入党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的作风建设从立规、践行推向纵深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2018年10月31日,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54808起,处理党员干部34955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06428人。作风建设取得重大成效,探索了成功经验,解决了许多过去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发生了全面深刻、影响深远、鼓舞人心的变化。

坚定不移惩治腐败。腐败是党执政面临的最大威胁,严重侵蚀党的执政基础。我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首次将“反腐败斗争”作为重大战略写入工作报告,“党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写进党章。1993年8月召开的十四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概念,并作出“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是严峻的”重大判断。中央多次强调,要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以力挽狂澜的气魄和胆识,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作出了坚决打赢反腐败这场硬仗的战略决断,“打虎”“拍蝇”“猎狐”,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反腐败力度最大的时期,书写了一个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崭新 篇章。

不断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赢得了党心民心

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邓小平同志早就强调,“做几件使人民满意的事情。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更大胆地改革开放,另一个是抓惩治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工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人民群众痛恨“四风”,我们揪住“四风”不放;人民群众痛恨腐败,我们就与腐败作坚决斗争;人民群众痛恨“苍蝇”,我们就“老虎”“苍蝇”一起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感受是真切的,获得的实惠是实实在在的。从20到20,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满意度分别为75%、81%、88.4%、91.5%、92.9%、93.9%,实现了“六连升”。上行的曲线背后,反映出人民群众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心、信任和信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了不起的政治成就。

守护社会公平正义。改革开放以来,纪律检查工作坚守责任担当,维护社会正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触动了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多财力也用于民生公益,党中央作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大决策,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切实履行职责,保障中央决策贯彻实施。

重塑社会价值观。优良的党风政风对社会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指出:“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工作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树立良好道德风尚和家风。十八届中央纪委多次强调,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弘扬传统文化。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将“坚定文化自信,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推动社会风气好转”写入2017年工作部署。中央纪委所属网报刊相继推出《中国传统中的家规》《廉洁文化公开课》《系列重要讲话中的历史文化源流》等专栏。干部戒奢以俭,社会兴起了“光盘行动”,一些高端餐饮纷纷转型平民化。公款节礼被禁,带动节日消费回归理性、社会交往回归正常。清正廉洁、公平正义等理念逐步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为改革开放除淤浚污。1980年召开的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把纪律检查工作的重点……进一步转移到保证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四化建设上来”。针对改革开放初期一些人坚持的“经济要搞活,纪律得松绑”等错误思想,中央纪委及时进行了批评和纠正。1984年10月,陈云同志指出,“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的问题,没有好的党风,改革是搞不好的”。40年来,纪律检查工作始终是改革开放的坚定拥护者、维护者和捍卫者,保证了改革大船破浪前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2012年到2017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分别为74.25亿元、70.15亿元、58.8亿元、53.73亿元、48.25亿元、43.6亿元,实现了“六连降”。

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1993年8月,十四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指出,“把反腐败寓于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之中来进行,起到维护政治稳定,保证和促进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作用”。实践充分表明,反腐败工作不仅没有影响改革和建设,而且保证了中国经济40年来的持续健康发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反腐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的正能量已越来越显著。反腐败净化了经济发展环境,激发了生产力,调整了生产关系,使市场竞争环境更加公正、阳光、透明。一个廉洁的政府和风清气正、规则公平的市场,是最好的投资软环境。美国彭博社的调查亦显示,17位经济学家认为反腐将在使中国GDP提高0.1%至0.5%。

为深化改革推波助力。40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雷唤醒了中华大地的蓬勃生机,纪律检查工作犹如一台强劲的引擎,为助推改革提供了持久而澎湃的动力。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带动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纪检监察工作为深化改革提供有力保障,用机制创新推动标本兼治,努力从源头上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推动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纪检监察工作越来越成为保证改革顺利推进的一把利剑。

【思想宣传范文】三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重视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理论,是由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党的建设的实践中创立的。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中就包括了党内监督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期间,强调充分认识改革开放条件下党内监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加强改革开放条件下党内监督理论的探讨。关于党内监督重要性、必要性的论述主要有:一是加强党内监督,是避免重犯党的历史上出现的个人专断、背离民主集中制、个人凌驾于党组织和党员之上的错误所必需的,是新时期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规党法的需要。二是为了保证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实现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实现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加强党内监督,严肃党的政治纪律。三是为了预防和纠正党内、特别是领导干部中滋长的特权思想,以权谋私、官僚主义和违法违纪行为,保证权力的正确运用,必须加强党内监督。四是加强党内监督,是健全社会监督体系的核心和关键,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五是搞好党的建设,提高党员素质,端正党风、廉洁从政,加强组织纪律性,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加强党内监督。

关于怎样加强党内监督论述主要有:一是要靠教育靠制度,搞制度靠得住些。要逐步完善党规党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二是党内监督不搞群众运动,但必须依靠群众。“我们需要实行党的内部的监督,也需要来自人民群众和党外人士对于我们党的组织和党员的监督。”三是党内监督要从高级干部抓起。“高级干部能不能以身作则,影响是很大的。现在,不正之风很突出,要先从领导干部纠正起。”四是在各种监督形式中,“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五是必须使党内组织生活正常化、民主化、制度化,监督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期间,强调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党内监督体制

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一系列有关党内监督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和管理的措施相继出台,明确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指导思想、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及三项任务工作格局。关于党内监督的主要理论观点有:一是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一个执政党,如果管不住、治理不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后果不堪设想。监督是关键,越是改革开放,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越要加强监督,越要把权力运行置于严格、有效的监督之下。二是抓住突出问题,加强党内监督。保证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各项政策,遵守和维护党的政治纪律;保证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正确运用权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保证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和维护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不论担任何种职务、从事何种工作,都要摆正自己在党内生活中的位置,绝不允许自视特殊,违反党章。三是重点抓好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强化领导集体内部的监督作用。各级领导班子要切实负起责任,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及时纠正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四是把党组织的严格监督与党员干部的认真自律结合起来。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时刻想到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按照党章和党内的各项规定对照检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五是把注重制度建设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用党员干部的党性和政治觉悟来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六是拓宽监督渠道,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一定要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真诚和主动地接受监督。

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期间,强调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发展了党内监督理论。其主要论述有:一是我们党是执政党,党内监督在各种监督中起着基础和核心的作用。党内监督搞不好,党外监督就很难展开。二是党内监督的重点是领导干部。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模范地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模范地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三是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是实现党内监督的基础。努力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切实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四是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五是把坚决惩治腐败和有效预防腐败相结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提出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六是把推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内监督的重要内容。督促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坚决防止和纠正违背科学发展观的错误行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理论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在总结中不断提高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基本原理,又紧密结合新时代党建工作实际,深入探索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强化党内监督的基本规律和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党内监督的性质、地位、作用和制度措施,为新时期强化党内监督指明了方向。其重要论述有:一是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党内监督的任务是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强化党内监督,就是要促使党的领导干部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以党内监督引领和带动国家监察和社会监督,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监督体系,促进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相得益彰,提高党和国家治理能力。二是坚持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让日常管理监督与党员领导干部如影随形、不留空当。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强化党内监督的核心。党内监督是全党的任务,第一位的是党委监督。四是做好监督体系顶层设计,既加强党的自我监督,又加强对国家机器的监督。抓住“关键少数”,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五是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加强日常管理监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内部监督。六是不断创新党内监督制度和方式,加强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特别是党委监督和纪委监督,推进巡视全覆盖和派驻全覆盖,使党内监督不留死角、没有空白,不断增强党内监督实效。

改革开放以来加强党内监督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的党内监督,一方面,坚持了我们党历史上行之有效的党内监督好理论、好制度、好方法;另一方面,坚持与时俱进,给党内监督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和实践活力,使之更加适应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创造了一系列新的经验。

根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总体形势的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时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坚持这一战略方针,是新时期加强党内监督的重大举措。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全党要清醒认识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实践证明,越是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党内监督就越有成效。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坚持党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实行集中统一领导的党,不论是党的建设的哪一个方面,还是党的事业的哪一步发展,都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这是我们党近百年来一贯的传统,也是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经验。党内监督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要在党统一领导之下。改革开放40年来的实践表明,只有坚持党统一领导,党内监督才能在党的建设大局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正确确定监督的方针、政策、策略和重点对象、重点内容,才能使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正确进行组织、协调工作,也才能使党内监督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推进党的事业中充分发挥保证作用。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改革开放以来,党内监督工作之所以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取得显著成效,就是因为我们坚持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和理论指导。40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四大理论成果,系统地回答了“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为什么要加强党内监督,怎样加强党内监督”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内监督理论。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紧紧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任务来进行。党内监督的根本任务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正确贯彻执行,实现党的政治纲领和目标。40年来,党内监督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党的中心工作来进行,服从服务于全党工作的大局。就党内监督的重要方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来说,坚持政策制定、工作部署,都以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与经济建设统筹谋划,将防治腐败寓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重要决策和措施之中;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重点的确定、各项措施的实施,都放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进程中来把握,与改革发展的实践相适应,与改革发展的重要步骤相一致,与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相配套;正确处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在党风政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既旗帜鲜明地保护广大党员干部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又严肃查处干扰破坏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违纪违法行为,有力保证了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发展。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坚持教育先行,增强党员干部监督和接受监督的自觉性。思想教育是加强党内监督的中心环节。40年来,不断加大党内监督重要性、紧迫性教育,使全党同志认识到,监督是对党的爱护、对党员干部的爱护;只有加强监督,才能使党不犯或少犯错误,才能使党员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致力于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深刻认识到,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不能用阶级斗争,必须在党章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制度,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来解决,其中尤其要注重法规制度建设。重在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要从决策和执行等各个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专责机关的作用。纪委是我们党内专责监督机关。40年来,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各级纪委忠实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从监督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到监督党内组织生活,从查办各种违纪案件到保护党员权利,从纠正党内不良风气到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从教育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到制定党内法规制度,在党内监督中发挥了独特的、其他监督难以替代的作用。实践证明,在改革开放条件下,特别是在体制转换、腐败现象易发多发时期,充分发挥纪委作为党内监督专责机关的作用是完全必要的。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坚持自上而下的监督与自下而上的监督相统一。党内监督既离不开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又离不开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离开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党内监督就会软弱乏力;离开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党内监督就会失去群众基础和生机活力。在两者关系中,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处于主要方面,重视和发挥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和干部的监督是党内监督的关键。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正确处理自上而下组织监督与自下而上民主监督的关系,应该坚持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与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的内在统一,突出自上而下组织监督的主导地位,坚持自下而上民主监督的基础地位与作用。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同党外各种监督形式相互配合。在我们党处于执政党地位的情况下,搞好党内监督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极其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不断加强党内监督的同时,按照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原则,积极发展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并使之与党内监督紧密配合,更加有效地加强了对党的监督和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为党内监督注入新的活力。改革创新,是推动一切工作包括党内监督的强大力量。40年来,我们党在坚持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政治优势、优良传统不变的同时,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要求,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地改革那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思想观念、领导体制、执政方式以及组织形式、活动方式、管理办法等。正是因为坚持改革创新,我们党才有效地保持和发展了党的先进性,增强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也使党内监督力量日益强大。

【思想宣传范文】四

在管党治党中,我们党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日常管理监督。图为至2018年8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实践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情况。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党的纪律和党内监督工作。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纲领和路线之所以能够得到有效贯彻,党内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的党内监督,是在极其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下展开的。

党内监督受到高度重视,并把它列入党的工作重要议事日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要加强党内监督。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必须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党内和党外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党组织和群众对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员的监督。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党内监督作为建国以来的十大经验教训之一加以强调。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第一次提出,要制定党内监督条例。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党员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担负何种领导职务,都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

加强专责机构建设,从组织上保障党内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党内监督,“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陈云同志为第一书记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按照中央的要求,地方各级纪委和各部门纪检机关相继建立。纪检机关在全党范围内逐步形成了从中央直到基层的完整系统,做到凡有党组织的地方、单位和部门都有纪检机构或纪检干部。从党的十二大开始,改变了八大党章关于“党的监察委员会由同级党的委员会选举产生”的规定,决定中央纪委和地方各级纪委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地方党的各级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向其报告工作,这就增强了纪检机关监督的权威性。1993年初,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实行合署办公。党的十八大后,各级纪委实行两个“以上级纪委为主”,即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与此同时,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创新,落实“两个全覆盖”,即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2018年,中央和地方纪委与依照宪法、监察法成立的同级监察委员会合署办公。40年来,中央纪委和地方各级纪委忠实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积极开展工作,党内监督工作逐步走上了健康轨道。

加强党内监督的制度建设,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基本健全

40年来,党中央和中央纪委把党内监督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放在突出位置。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于1987年制定了《关于对党员干部加强党内纪律监督的若干规定(试行)》,规定了党内纪律监督的任务、原则、对象、内容和途径等。党的十四大以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等一系列有关监督体制、机制、政策的法规制度和措施相继出台。,党中央作出关于加强党内监督五项制度的规定,旨在对高中级领导干部和各级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加强监督。19底,党中央颁布《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在全党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监督体制。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颁布实施,这是中国共产党有史以来第一部系统规范党内监督工作的基本法规。它明确规定,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是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遵守党章,遵守宪法、法律,廉洁自律和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等七项内容,是党内监督的重点内容。党的十八大后,我们党制定或重新修订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等一系列党内法规,在监督原则上更加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强化责任担当,在监督内容上将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等情况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共中央印发《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第二个五年规划(2018-2022年)》,着眼于到建党100周年时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对今后5年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进行顶层设计。2018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正式施行;2018年8月,党中央颁布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时至今日,以党章为核心、以党内监督条例为主干、以配套规定和其他监督规范为重要补充的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已经形成。

加大党内监督工作力度,党内监督取得显著成效

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党内监督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党的政治纲领和政治目标顺利实现。各级纪委始终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党内监督的首位。深入开展党的政治纪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增强党性观念,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上毫不动摇。在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阶段,坚决反对任何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抵制各种否定改革开放的错误思想倾向,坚定不移地查处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的案件,有效地保证全党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大政方针和重要工作部署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领导干部教育和廉洁自律工作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思想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结合不同时期改革开放的实际,大力开展理想信念和党性党规党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廉洁从政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有机结合,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既注重解决思想问题、拧紧“总开关”,固本培元,又注重解决制度问题,上紧制度规矩发条,释放制度蕴含的力量,强化刚性约束。全党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全体党员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有效遏制了腐败案件增长的势头。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注意研究新形势下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探索查办案件的新思路、新方法,加强对查办大案要案的组织协调,提高依纪依法查办重大案件和复杂案件的能力。重点查办了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查办利用人事权、司法权、审批权、行政执法权谋取私利的案件,查办官商勾结、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总共查办各类违纪违法案件约400多万件,给予600多万人以党纪政纪(政务)处分,其中一批腐败分子依法受到严惩;通过查办案件,为一批受到诬告错告的党员干部澄清了是非。

下大力气纠正各种不正之风,有效地保护了群众利益。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地方和领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时期的任务和要求,开展一系列集中清理和专项整治,把一些涉及国计民生的问题、直接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纳入监督和治理范围,有力地纯洁了党的组织,维护了纪律的严肃性。2012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党中央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从作风建设入手为全面从严治党破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狠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党的十八大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针对作风方面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党内正气上升、社会风气持续向好。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刹住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

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不断强化对权力行使的监督制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重建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明确根本任务是“维护党规党法,切实搞好党风”。1982年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对纪委的职责权限、产生方式、领导体制等作出重大修改,明确职责范围从“检查处理违纪案件和受理党员控告、申诉”扩展到“维护党章党规,协助党委整顿党风,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1986年,党中央决定恢复并确立行政监察体制,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1993年,为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需要,党中央作出关于中央纪委、监察部合署办公的决定,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的体制,履行党的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两项职能。党的十六大修改的党章把纪委“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修改为“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经常性工作从三项增加到五项。党的十七大把巡视制度写入党章,成立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将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更名为中央巡视组;推进派驻机构改革,将派驻机构领导体制由中央纪委监察部和驻在部门双重领导改为中央纪委监察部直接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作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领导,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不断完善;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在开展试点基础上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和监察法,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与中央纪委合署办公;坚持内涵发展,推动纪检监察机关调整内设机构,推进巡视和派驻监督全覆盖。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纪检监察机关把稳中求进作为基本方针,聚焦监督这个基本职责、第一职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实现了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四个全覆盖的权力监督格局。

40年来的实践充分说明,党内监督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手段,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对于执政党来说,依靠自身力量预防和纠正错误的机制越健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措施越有力,党的生机和活力就越强。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

【思想宣传范文】五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始于解放思想。正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良性互动,构成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创新的基本逻辑。理论发展的动力在于提出和解决问题。党的创新理论都是在敏锐把握、深刻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创立和发展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实践标准与人民标准、认识路线与群众路线是高度统一、相辅相成的。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发展的40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理论创新的40年。作为改革开放的伟大理论创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中国共产党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让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其科学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大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新形态,蕴含着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逐步深化的逻辑脉络。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形成了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核心的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解决思想落后于实际、理论滞后于实践的矛盾。解放思想,就是坚持实事求是,实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真正统一。正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党从中国国情出发,破除教条主义、僵化思想的束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改革开放始于解放思想,基于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由此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实践,其中所要解决的矛盾问题、所要克服的阻力障碍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既没有现成道路可以借鉴,也没有现成理论可以照搬;既不能丢“老祖宗”,又要敢于说新话,必须以开创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言前人之所未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为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提供科学理论指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等创新成果,都是我们党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取得的,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中国与世界发展大势,有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围绕重大时代课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8个明确”“14个坚持”的核心内容,既是理论跟上时代、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的理论创新,也是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的行动指南。

坚持实践标准,实现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良性互动

一个哲学命题承载一段壮阔历史,一场哲学讨论改变一个国家命运。改革开放从论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破局,从解决思想路线问题入手解决政治路线问题,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开辟了一条理论创新道路。这条道路坚持实践标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坚持理论先导,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改革开放新颖、丰富、深刻、复杂的实践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日益彰显,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开拓前进。实践之树常青。实践标准的确立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源泉,赋予强大生命力。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这是对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经验总结。可以说,实践与理论相互促进,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良性互动,构成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创新的基本逻辑。这保证了党的理论创新始终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强劲的实践动力、科学的实践标准和高度的科学性真理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活动,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源泉,彰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有机统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是重大战略思想,又是重大战略部署和战略实践。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变革,正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实现的。实践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的思想罗盘。

坚持问题导向,在回答和解决重大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

理论发展的动力在于提出和解决问题,理论体系的构建要围绕问题,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是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这就要求理论创新从具体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的矛盾出发,从解决矛盾和问题出发。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创新理论都是在敏锐把握、深刻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创立和发展的。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化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回答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事实证明,正是在提出和回答重大问题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理论成果,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与时俱进。

新时代产生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系统回答重大时代课题中形成的科学思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是思考和筹划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基本方略、战略安排、重大部署等重大问题的基石与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紧紧围绕重大时代课题展开,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的辉煌成就。

坚持人民立场,确立理论创新的根本价值追求和评价准则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看理论创新,理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从理论与人民的关系看理论创新,理论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这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在理论创新上的重要体现。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要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贯彻到理论创新整个过程之中。理论创新依据实践标准,而社会实践标准的根本原则是人民认同不认同、支持不支持、践行不践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实践标准与人民标准、认识路线与群众路线是高度统一、相辅相成的。

“自主互动 探索创新”教学初探 篇6

【关键词】 “自主互动” “探索创新” 学习策略 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9-065-01

0

我们面临的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江泽民同志说:“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每一个未来人社会生存的必备能力,这种能力要从小学培养起。而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模式主要是以传授知识为指向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做。学生始终定位在被动的位置上,接受现成的知识,没有尝试的机会,不会自主学习,当然也就不会有创新。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尝试,对“自主互动、探索创新”教学理念做了一定思考,现整理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自主互动”学习策略的贯彻

我首先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自主互动、探索创新”教学理念实施的突破口,充分相信学生在旧有知识的基础上能尝试,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的交给学生,通过互动提高学习效率。我们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从初中起始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尝试精神,激发自主、互动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它是在教学实践中反复训练逐步培养起来的,又在学习实践中反复使用不断提高的。实验过程中,我们从初中起始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尝试精神,激发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从三个方面来培养。1. 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景,培养自由想象能力;2. 营造宽松民主愉悦的氛围,培养尝试精神;3. 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会看书、动手操作,培养初步的自学能力、互动能力。

(二)从教学的每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自主、互动学习能力

1. 利用课本,指导学生书写“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课本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大力提倡学生课前预习。在这个环节里我们首先是教给学生如何读书。先“扶”着学生掌握阅读的方式,让学生从按“问题链”的学答式阅读逐渐提高到“学问”式阅读。其次是鼓励学生质疑。我们要求教师有教案,学生有“学案”,学生的学案内容主要有:你认为本课的重点、难点是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和困难?学习后你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学的?你还有什么困难和未解决的问题等等。写完后在小组内交流,互相解决,然后把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和疑点写在“问题角”栏目中。通过学生书写的“学案”,教师能及时发现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同时也促使学生去自主学习,探究互动,拓展能力。

2. 利用小组交流,生生互动,创设参与学习的机会,激发独立思考

由于学生在知识储备、认识方法上存在着差异,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这样才能把学生是否在想、想什么、怎么想等反馈出来,使学生看到解答方法是灵活多样的。

3. 利用多层次的练习,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训练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教学信息反馈的最主要的手段,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把知识转化为各种能力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实验中,我们以尝试题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多层次、不断尝试的练习系列。

4. 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参与、互动的能力

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同样注重教师讲解,只是这里的教师讲解不再是冗长的、死板的“课本复读机”讲解,而是科学地启发引导,因为学生通过自学、看书和讨论,已经初步认识了教材知识结构,同时教师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也一目了然,此时,教师只需要在其要害处重锤猛敲给以点拨、引导,学生便会了然于心,自解其难,使认知结构的内涵和外延得以巩固。进而给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方法,使其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和方法。

二、“自主互动,探索创新”课堂教学理念的实施

在“自主互动,探索创新”课堂教学理念的实施中,我们首先要改变学习环境,为便于学生自学、讨论和交流,把课桌由直行排列变为环行排列,组建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平等竞争中学习;其次备课上实行分块式方法。即激趣阶段(确定目标,设置情景,启发质疑);探索阶段(学生自学,尝试练习,师生探讨);应用阶段(应用知识,引导实践);创新阶段(发散思维,再次尝试)。课堂教学强调三主、四动、培养两学两疑能力。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自主探究为主线;教师的情动、学生的主动、生生的互动、师生的互动;培养自学、互学、质疑、释疑的能力。

三、结论与思考

1. 学生自主学习、互动能力增强了

通过对实验班学生两次自主学习状况的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现在在意识和行为上分别有85%(66%)和72%(45%)的学生喜欢现在的学习方式,即“教师少讲,自己在课堂上多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尝试完成知识的学习,并加以应用,课后做适当练习”。有81%的学生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有72%的学生愿意一个人在家复习和预习,表现出有较高的自觉性。说明通过实验,学生在学习情感和学习自觉性上发生可喜变化。现在有60%的学生“敢于在课堂中提出与同学和老师不同的观点和想法”,现在有79%的学生在行动上表现出能够坚持自己的想法,大胆的对老师的答案和书上的结果提出疑问,说明学生的质疑精神得到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发挥,自主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了。

2.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增强了,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对实验效果,我们采用定量分析,即用教育统计学中的量化方法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实验效果。

科技进步与金融创新互动关系 篇7

1.1 科技进步对金融创新的影响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催生出大量的新兴科技企业和行业。这些新经济实体打破了原有的经济格局,呈现出灵活的经营特征,带动对融资方式多样性和创新型金融工具的需求不断增加,进而促使金融业不断创新,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反之,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对原本处于萌芽状态的科技创新锦上添花,推动科技进一步深化。

(1)科技进步促进了金融业的现代化。科技进步从两方面推动了金融业的现代化:一方面,科技的不断进步,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刷新了经营者的思维,而且推动了新行业的出现,孕育了大量的商机[1]。在将技术产品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技术所有者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融资问题,而传统的融资手段是基于传统企业设定的,对于高技术企业来说,存在各种各样的限制和缺陷,对新型融资手段的强烈需求,促使和推动金融机构不断创新,设计出针对新型高科技企业需求的金融创新产品,以使高科技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风险较低资金来实施项目,进而从中获利。另一方面,以信息与通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金融业的服务生产和提供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经营效率[2]。金融部门是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运用最多的少数服务行业之一,技术投入和信息通讯设备的运用使得金融机构生产率持续稳定地增长。(1)科技进步促使金融业交易成本不断下降。在引入科技之前,金融市场交易的报价和成交只能面对面地讨价还价和交割,服务效率很低,实现电子化之后,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使得询价、报价、发布指令以及自动交易等得以实现,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和质量,加快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节约了成本。(2)科技进步促使金融机构发生改革,提升了管理效率,改进了市场秩序。科学技术的渗入,使传统有形的金融机构逐渐被虚拟化组织所替代,电子化和网络化将分布于各地的金融分支机构联接为一体,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大大提高了组织化程度。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也在新技术的冲击下由传统的直线式的结构逐渐转化为扁平式结构甚至是无边界组织,实现了专业化分工。从金融市场结构来看,网络化之前,世界各地市场是相互分割的,投资者只能在地理位置较近的交易所交易,而网络化之后,不仅一国国内分散的交易场所联接为一体,而且整个世界的金融市场也连为一体,交易过程不间断。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技术壁垒逐渐从生产和贸易等有形商品领域扩张到金融服务领域,有效地阻止了新企业的进入。(3)科技进步激发了大量创新型金融工具与服务的出现。金融工具的创新是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社会、经济交流以及交易手段和规模的深化,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提升,出于规避风险、降低成本以及获取利润的目的,金融机构有动机进行创新,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然而,市场瞬息万变,每时每刻都有新信息需要解读,传统的分析技术无法胜任,很容易错失投资良机。现代科技进步则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可以迅速提取数据背后隐含的信息,从而设计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个性化产品,有效地规避风险,并从中获益。

(2)金融创新对技术进步的支撑作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显示科技进步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科技的进步离不开资金投入,尤其在社会化大生产时代,仅仅依靠银行融资是不够的,对资金的强烈需求,逐渐孵化出以金融创新为核心的资本市场。纵观金融业发展的历史,几乎每一次科技进步,都是依靠金融创新获得资金支持的。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发展历程来看,每一次经济起飞,都无一例外地与金融创新息息相关,早期为经济发展打下基础的铁路和运河建设,之后带动工业化进程的钢铁和化工等重工业的发展,以及当代维系科技水平世界领先地位的“硅谷”等高科技产业群的崛起,都是金融创新的成果。金融创新对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主要是从金融创新产品的市场化需求和推动科学技术量的扩张及质的提高两方面来体现的[2]。科技民用化、产业化进程的加剧,对金融创新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股票、期货、期权等金融创新的发展壮大历程来看,每一种新金融工具的诞生,都伴随着科技的巨大进步。金融衍生品市场远期价格发现、风险转移、增强流动性及促进资本形成等功能,不仅提高了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促使资金流入到创新能力强的企业,而且使得金融体系更加灵活、有效和富有弹性,资源配置与资本流动更加合理和优化。

1.2 脱离科技进步的过度创新不利于科技进步

金融创新对科技进步极大的推动作用是无可质疑的,然而,当前的金融危机却显示过度的金融创新反而会阻碍经济发展,尤其是脱离科技进步的创新导致的对金融衍生品过度使用,很容易使金融衍生品成为投机工具,催生资产价格泡沫,一旦泡沫破灭,就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当前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就在于,科技进步带动金融工程技术迅猛提升,使金融机构能够将许多不具有交易价值的资产进行打包、分割、组合、资产化,变成新的金融产品,出售给相应的投资者,这些创新活动并不是为了满足科技进步对资金的需求,而是出于从资产价格泡沫中获利的动机,最后这些没有价值的资产出现了偿付问题,引发的危机沿着资产链条传导到各金融机构,进而传导到整个金融系统,使金融市场投融资功能瘫痪,最终传导到实体经济,阻碍科技进步[3]。另外,金融衍生品作为一种具有流动性的资产,承载着部分货币职能,能够影响货币需求,进而对货币供给产生影响,使得货币政策效力大打折扣,甚至失效。当金融创新脱离科技进步和实体经济的发展而被过度使用时,传统的货币政策就会失灵,经济系统就会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引发从金融市场进入实体经济的危机。

2 科技进步与金融创新互动关系的发展趋势

(1)科技进步与金融创新逐渐走向一体化。金融市场动荡的加剧,使得任何一个金融机构都无法保证能够在市场中长期生存下来,而能够生存下来的,必然是那些拥有信息优势并能够准确解析信息内涵的企业,因此,如何从金融市场中获取和解读信息成为金融机构竞争制胜的法宝。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套利机会已经微乎其微,只有通过先进的监测设备和金融计算能力,才能在交易过程中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将资金投入到最有盈利前景的项目上。对金融市场信息流的准确监测,不仅需要高水平的金融专业人才,更需要高科技设备,尤其是高效能的计算机软硬件,只有二者的结合,才能使金融机构在信息搜集、数据处理和快速响应方面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捕捉到微弱的交易信号,赚取利差。因此,金融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不断进步。另一方面,传统的经济增长点已经转移到以高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传统产业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支配下逐渐趋于衰落,高新科技则一日千里,因此,金融机构出于获得“技术溢价”的目的,会不断追逐最先进的技术,为其提供满足其需求的金融创新产品,从而推动技术加速进步。科技进步和金融创新这种良性互动会进一步促进科技和金融的创新,形成良性的呈螺旋上升的创新圈[4]。

(2)科技进步与金融创新趋向于相互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科技的不断突破,使金融机构可选择的投资项目增多,要处理的信息也骤然增加,客观上增加了选择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金融机构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个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板块,对技术从诞生到深化直至成熟整个过程提供不同种类的金融产品支持,以获得长期收益。科技进步也会服务于整个金融创新过程,在寻找机会阶段,科技设备高效的信息交流功能和收集平台使金融机构可以迅速感知市场动向,抓住机会,发现潜在需求,构造和设计相应的金融产品雏形;在研发阶段,不断地反馈新信息,进行工程化、模拟、改进以及销售预测等,降低失败风险和试销成本;产品推广时,科技系统的无边界网络和合意性检测功能,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将产品推向市场。

3 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对策

通过前文分析,科技进步与金融创新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关系,但金融危机显示出二者之间关系并不总是稳定的,金融创新本身虽不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但脱离了科技进步要求的过度创新,会对经济造成破坏。我国金融业相比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起步较晚,水平较低,运营技术落后,金融体系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交易程序和管理工作不规范,致使金融创新很难满足科技发展要求,阻碍了科技进步[5]。当前的金融危机为我国金融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政府、行业和企业都应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抓住机遇,努力将差距缩小,完善金融市场建设。

(1)坚定金融创新的步伐,完善融资渠道建设。我国持续30年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相对于科技进步和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创新步伐比较迟缓,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开发不足,难以满足经济主体的要求,使得很多净现值为正的项目得不到资金支持,错失投资机会[6]。传统以银行为主导的投融资体制已经无法满足由科技革命开创的新产业的融资需求。因此,我国需要坚定金融创新步伐,改变传统的银行主导型投融资体制,把传统经营模式逐渐转化为更加灵活的现代经营模式,以金融创新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抓住以高科技为特征的新经济机遇,通过金融创新为高科技企业提供资金,积极参与新科技革命。

(2)推进金融科技水平升级,建立实时高效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金融机构成功经营的关键是快速获取、加工和分析信息,通过及时有效地选择交易时机或报价来获得利润。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信息流动速度和复杂程度逐步增加,提取和解读信息的难度加大,仅仅依靠传统技术手段不足以准确解读信息内涵。因此,对于我国来说,首先,应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交易体系和组织形式,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主动加入到国际金融体系中;其次,大力引进技术和人才,提升设备水平,建立动态的、完备的数据库和预警系统,使之能够准确、及时、全面地收集和分析数据,进而识别和诊断市场,调整参数,选择准确的交易时机,直至获得利润。所有这些活动都需要高深的数据挖掘技巧和瞬时追踪能力才能完成,离开了科技进步,是难以想象的。

(3)加强风险管理,建立高效的沟通平台。通过研究和积累典型案例,建立处于不同状态时的紧急应对风险对策库,为金融机构提供在不确定性时决策的可行性方案。加强信息部门与各管理部门的联系,建立沟通平台以迅速交换信息。遇到风险时,能通过由计算机技术、各种分析软件和决策程序等数据库和资源库,得到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以及提供决策依据、建议和参考。

(4)强化监管机制,完善相关法律。金融监管部门对当前金融危机的爆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监管缺失使得金融机构的贪婪性迅速膨胀,助长了投机氛围;信息披露不足,尤其是评级公司提供的信息不仅没有暴露交易过程中的问题,反而误导了投资者,破坏了金融市场本身的信用基础。我国同样存在监管不足及信息披露问题,我国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造成了金融机构新业务的交叉,增大了各监管机构的协调成本,导致出现监管漏洞。因此,为促进我国金融业现代化,需要通过完善监管的基础设施、技术和方法以及提升人员素质和监管能力来逐步改变这种监管机制,将风险控制在其发生的源头,同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金融创新和交易流程,约束金融机构的行为,强制信息披露,逐步推动金融市场良性发展[7]。

在金融实践中,金融创新并不是单向地、被动地受科技进步的影响,金融创新对科技进步同样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科技进步为金融创新提供软硬件支持和信息分析工具,金融创新则为科技进步提供资金协助,促使科技进一步发展,双方彼此的繁荣都有力地推动了对方的发展。因此,如何全面推进、深化科技政策和金融发展战略,促使二者更加紧密的对接,对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鉴于此,我国应正视科技水平较低,资本市场发展落后的现实,大力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为科技进步提供良好的资金环境,积极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参与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抓住发展机遇,鼓励和引导高科技企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摘要:基于历史演进的观点对科技进步与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剖析了二者互动发展的机理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并针对我国金融创新落后于科技进步现实,给出了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进步,金融创新,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1]路甬祥.应对金融危机,迎接科技革命[N].人民日报,2009-02-26(13).

[2]戴志敏,罗峥.科技进步对金融创新活动促进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11):48-51.

[3]罗熹.美国次贷危机的演变及对我国的警示[J].求是,2008(18):56-58.

[4]张育明.论科技与金融结合[J].理论探讨,2001(5):7-9.

[5]李正雄,杜涛.我国高新科技产业投融资问题探析[J].经济问题探讨,2005(7):104-106.

[6]刘歆,王洪礼,李会民.中国金融改革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关系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18):33-35.

互动是实现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篇8

在北师大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 江泽民同志作了重要讲话, 他强调:要完成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历史任务, 必须不断推行教育创新。教育创新即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重视挖掘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意志。它允许学生“标新立异”, 重视个性发展。作为面向基础教育的创新教育, 它是素质教育的发展与深化。在全面推行“课改”的大好形式下, 创新教育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 就必须有创新型的教师。在课堂上, 教师要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感知器官, 推陈出新地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情境, 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英语是世界范围内运用的语言, 英语教师理应担负起“教育创新”这个时代重任。

传统单一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与培养创造型人才这个目标相背离, 它使得学生被动的“接收”, 扼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 进行教育创新, 就要改进教与学的方式, 挖掘学科中蕴含的创造因素, 构建创造性的学习模式。心理学告诉我们要从学生的心理, 生理特点出发,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促使学生产生一种内在的驱动力, 自动自发地学习。“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理念, 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转变了教学观念, 能够激活课堂教学, 把师生从呆板的教学程式中解放出来。“互动”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能在课堂上通过群体的力量解决问题, 也要求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学会关注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在双向互动中, 及时捕捉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信息, 激发课堂活力, 动态调整并完善教学进程, 形成师生双方在追求学业、社会理想、人生目标等方面的相互吸引、共鸣、互补等交往的心理效应。“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主旨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发挥学生的潜能, 学会合作, 学会交往, 让师生动起来, 重在全员参与, 在参与中体验、感悟, 在感悟中发现、提高。

二、提问

提问主要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中, 即提出问题, 探索问题, 师生共同讨论形成结论。提问是现代教学中一种最常用、最普遍运用的手段, 它是师生间相互交流和探讨的纽带, 能使书面的观点更为鲜明, 条理更为清楚。另外, 学生通过提问, 有利于积极、主动的学习, 能使教学气氛轻松、愉快。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 教师能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发现问题, 随时调整和改进教学, 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问题的设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从社会生活情景中取材。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走出课堂教学的狭小天地, 会发现社会是一本大书, 生活本身就是最生动活泼的教材。因此, 在外语教学实践中, 在不干扰课堂教学主题的前提下, 可以运用各种真实情境。这就为把外围生活环境引入英语课堂提供了契机。如在高中英语教科书第二册 (上) 第九单元Saving The Earth中提到了环境污染, 而当地的生活环境正被几个硅铁冶炼厂严重污染。此时就可以借此实景问学生:Do you know some pollutions in our towns?这下可像芝麻炸开了锅, 学生们立即变得踊跃起来。下面是部分学生对这一情境的反应和答语:Yes, our hometown is badly polluted bysome factories.For example, the air isn’t clear like before and the water isn’t green.Many people’s lungs are badly ill.We must take some measures to protect our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在热烈的讨论之后, 又趁热打铁, 让学生以课后的Protect The Environment (环境保护) 为题, 就自己正在亲身经历的事情, 写一篇作文。从学生的书面习作反馈来看, 个个都是热情投入, 人人得以一显身手。

2. 从校园生活中即景取材。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 校园里每天所发生的事情最终都会成为每个学生的个人经历和体验, 联系着每个学生的情感判断和价值判断。因此, 校园生活情境也是语言教学的源头活水。如在上高中英语教科书第一册 (下) 第十三单元Healthy Eating一课时, 文中提到饮食对于健康的重要性, 而学校此时正对大量学生到校外没有达到卫生标准的饮食摊用餐这一情况明令禁止。于是, 可与学生进行如下交流:

T:Recently an important decision about“Healthy Eating”has been made in our school.What is it?

S:We are not allowed to go out to eat.

T:How do you like the idea?

(很多学生叫起来)

S:That’s not fair.

T:Any reason?

S:The food at school is not so delicious.

(其他学生笑起来)

T:That’s right.But I happen to have some news about some very delicious food that caused trouble. (接着, 讲了最近在报纸上读到一则关于校外用餐引起集体食物中毒事件, 然后又问) Do you still want to go out to enjoy delicious food and become ill?

S:No!

T: (最后总结) Now listen!we are not allowed to go out for meals, even those foods are delicious, and they are dangerous as well.This is a new rule in our school.Anyone who goes against the rule will be———

S: (学生齐生回答) :Punished!

这段对话通俗易懂, 生动活泼, 充溢着浓郁的校园生活气息。不难看出, 这已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语言知识操练, 而且还是一种十分默契的情感信息交流。通过这样借用实景进行语言教学, 更加充分发挥语言的教学教育功能, 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 从教材的课文情境中取材。

外语教学过程包括两个转换, 一是把一种语言的自然运用转化为知识, 以教材的形式固定下来, 这是教材编者的任务。二是把教材所包含的知识转换为言语行为, 使之返回为活生生的交际事实, 这便是教师的任务。在外语教学实践中, 应把教材看作是信息的载体, 坚持把凝固的文字转化为声情并茂的语言实践活动, 注意活化教材内容。对教材中课文本身的情境进行挖掘、发挥, 提出一些延伸性的问题。如在高中英语教科书第二册 (上) 第七单元Living With Disease!的教学中, 笔者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禁止吸烟的图案 (如图1) , 然后向学生提问:

(1) Have you seen this picture?

(2) Where have you seen it?What does it mean?

(3) Why do people put upthis picture?

(4) Why do so many people find it is hard to give up smoking?

(5) Do you smoke?If you do, do you want to give it up?Why?If you don’t smoke do you want to get yourself into the habit of smoking?Why?

(6) If your kinsfolk is smoking what should you do?

笔者发现学生们回答异常热烈, 到后面渐渐又陷入沉思之中。这种层层设问、步步求答, 能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思考、回答、并付诸于行动。通过这种教学, 让学生言为心声, 感到情趣盎然, 亦学亦用, 互为强化, 相得益彰。

4. 用提问方式把课文作为整体。

在学生对课文进行快速阅读后, 要求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理解。教师则根据课文的不同情况, 采取从整体到局部, 从一般到具体, 从内容 (即情节和思想内涵) 到形式 (即词汇, 句法, 语法) 的广泛提问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如:

(1)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2) What’s the story about?

(3) Can you give a brief summary of the text?

这是要求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概括性理解的提问。对于篇幅较长, 层次较多的课文亦要求学生适当分段并给出段落大意或主题句。对具有故事情节的课文进行提问可围绕记叙体文字, 如when、where、who、what、why等诸要素。要求学生不依赖书面文字而对主要故事情节有较好的交待。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自己对所学篇章的整体语言有一种理解、感悟, 而不是在教师精心设计和策划的教学诱导下做出的一种必然结论。这种方式有助于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批判性和深刻性, 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英语口语概括能力大有好处。

三、讨论

在“互动”教学中, 除了师生间的互动之外, 还有学生间的互动。即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进行讨论。学生间的互动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参与集体合作、开展讨论, 这样能相互启发、取长补短, 更好地找出疑问、找出答案, 能加深理解、促进记忆。要提高课堂讨论效率, 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 要积极参与, 不能做旁观者, 还要以平等的态度与同学讨论, 在讨论中不能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盲目跟从, 也不能排斥差生。还要敢于求异, 鼓励同学们提出不同看法。即使最后仍不能达成统一认识, 至少也为学生打开了思路, 让讲过的问题经久难忘。文章The Tenth Man讲的是德军占领下的法国, 两名德国军人被法国人打死后, 德国占领军命令被关押的三十名法国人自己选出三人在次日被处决。老师给了这样一个讨论课题分组进行讨论:If there were a war in Lanzhou, now the enemy force us to choose three students to die, what should we do?问题一摆出, 大家各抒己见, 气氛相当活跃, 最后每组派代表将该组答案写在黑板上。有Volunteers, Pick out by force, Draw lots, Bad students, Weak students, Strong students。其中Draw lots就是课本里所描述的。经过学生的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使学生能更深地理解课文、把握住课文中人物的心理, 并且锻炼了自己的英语交际能力。由此可见, 在教学互动中, 可以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加强学生与情境的交互影响, 推动学生的创造性学习。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 是为了不教。”在教学中对于学生来说, 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要使创新能力提高;对于教师, 要把“创新”二字当作教学的指明灯,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还要对学生进行智能的开发。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推陈出新, 促进教育自身改革的发展,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样才达到“不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2.

[2]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3]靳健, 石义堂.现代语文教育学[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7.

[4]汪加华.坚持以人为本, 营造英语课堂人文氛围[J]教学月刊, 2002, (12) .

[5]徐芳芳.浅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调控策略[J].教学月刊, 2003, (5) .

[6]戚亚军.运用真实情境进行外语教学的实践[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1998, (6) .

[7]薛文文.对高中英语课文进行整体教学的尝试[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1998, (6) .

[8]汪九龄.SEFC适度扩展与超量教学可行性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2, (2) .

互动创新 篇9

当今世界已迈入信息时代,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知识经济已见端倪, 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发展成为一个国家必须优先考虑的重要问题。高校培养学生的两个主要目标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 目前国家正大力提倡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 学校教育也由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培养能力为主。特别是在专业课程的学习阶段, 学生即将离开课堂, 走上工作岗位, 为适应社会的需要, 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计算机学科具有技术发展迅猛、知识更新快的特点, 而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老师主动性难以发挥, 学生在学习面前如临大敌, 这样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需要, 也无法培养出国家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而, 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践, 通过教学改革, 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思考和实践创新能力, 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有用人才, 对实现新形势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兴趣·探究·互动·创新”教学模式

如何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构建了一种新的“兴趣·探究·互动·创新”教学模式, 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激发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通过探究式学习、互动式教学方法, 开拓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有助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2.1 兴趣是前提

兴趣是课程教学的前提, 是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课堂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科学巨人爱因斯坦曾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是求知者跨入知识殿堂的入场券。从兴趣到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发的、积极的、主动的, 从学习者主观角度考虑, 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学习过程, 是一种积极的学习心理状态。所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课堂教学成功的第一步。

兴趣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的志趣活动, 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 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问题, 在兴趣的培养过程中, 我们应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及时引导或转移。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发现, 当学生刚接触一门新课程时, 由于好奇, 求知兴趣浓厚, 然而, 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 知识更新快, 加上一些计算机专业课程理论知识较多, 内容枯燥, 不易理解, 且各门课程之间、各知识点之间联系密切, 这往往使得学生由开始的好奇、兴奋, 渐渐地失去兴趣, 甚至产生畏难情绪, 失去学好课程的信心。

为了防止学生的学习兴趣因知识难度的加大而发生转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应经常对学生进行兴趣强化。在兴趣强化的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积累激发学习兴趣的好素材, 这些素材可以是一个典型实例、一个有趣的实验、一段构思精巧的小程序, 做到有的放矢, 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时期学生所表现出的新情况新问题, 对症下药, 来寻求兴趣的培育点。

2.2 探究是知识获取的根本途径

探究是一种学习潜能的培养, 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的素质的培养。探究性学习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为学生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 让学生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得发展[1]。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2]通过探究学习法, 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积极思考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具有任务驱动、自主性、开放性、协作性、实践性和过程性等特点[3], 探究性学习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教学, 这些问题可以是课堂内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 也可以是对自然、社会或生活中某种现象的探究;可以是纯思辨性的, 也可以是实践操作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 激发学生的外在学习动力,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获取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培养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在一次次成功中找到自信、体味成功的快乐、不断地获得成就感, 从而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探究性学习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偶然性,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较多, 给教师的组织和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 既要完成教学任务, 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层次, 同时还应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2.3 互动是课程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在教学方法上, 现代教育已进入双主体时代, 在教学过程中, 表现为教师和学生共为主体, 只有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在协调、融合、统一的前提之下, 双主体互相作用、互相配合, 共同发挥其主体性作用, 才有可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互动教学正是这一方法的具体体现。

互动教学是指教师与学生在一定具体情景下, 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的教学程式, 是教与学的交流与融合过程, 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相互促进的过程[4]。互动教学并不是一种单一的、刻板的教学模式, 它的核心内容是“从沟通中体会”和在“感受中领悟”, 而不是单纯的“学习知识”, 互动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有用的知识和沟通能力[5]。在互动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 教师既是组织者, 导学者, 同时又是学习者和参与者。

互动教学主张三种学习原则, 即: (1) 沟通原则。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 强调实际的沟通情境会大大增强学习效果。教师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与沟通, 把对学生的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个赞许的姿态、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 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 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与满足, 这无疑能促进他们积极上进,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增添他们的勇气, 鼓起他们的自信。 (2) 任务原则。教师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教学资源, 设计各种灵活的教学活动, 如实践练习、实验、任务/项目等,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讨论, 实现互动。通过互动, 促使学生对课程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全面的涉猎, 借助于图书馆、互联网等多种可以运用的手段来完成学习任务。 (3) 意义原则。如果教学内容对学习者能产生明确的意义, 则能增强学习效果。教师为了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 增强教与学的互动, 必须与行业、企业保持紧密联系, 获取新知识与新信息、新工艺, 通过总结并提炼实践经验, 选择最典型的案例, 在教学中与学生进行有效地交流,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4 创新是课程教学的最高理念

创新是科学的生命, 科学发现只有第一, 没有第二[6]。目前虽然我国研究开发人员总数居世界第二, 但缺乏拔尖人才和高层次人才, 能跻身国际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科学家更是凤毛麟角, 在近现代史上, 中国没有重大的发明和创造, 由于缺乏核心技术, 缺少自主知识产权, 目前我国仍主要靠廉价劳动力、资源消耗、土地占用和优惠政策赢得竞争优势, 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仍处于低端位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是“十一五”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的关键在人才, 人才靠教育”, 没有人才的延续, 就没有持久的创新。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 创新意识的培养,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因此, 要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与课堂教学体系紧密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不拘泥于书本, 不循于常规, 独立思考, 大胆探索, 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设计和新途径, 着重于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习惯的培养。只有将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 才能将创新思想扎根于学生的思想深处。

3 教学实践

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 引入“兴趣·探究·互动·创新”教学模式, 我们采用了“五步”教学法来实践:提前进入虚拟课题或工程案例→独立探索→小组讨论→大班讲课→总结提高。

在课程教学中, 我们将教学内容划分成几个相应的工程案例或虚拟课题, 在设置案例或课题时, 尽量做到有新意、有层次, 创设出一种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设计紧扣教学重点, 同时密切联系行业实际, 下达给学生的任务做到难易适中, 并具一定的综合性, 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挑战。在任务完成过程中, 要求学生以技术人员的身份进行思考, 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在使其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催化其求知欲、探索欲。对于综合性较强的工程案例, 由组长负责将课题分解, 通过小组分工, 合作完成该课题。构建合作小组, 有利于多向交流信息、充分发挥互补作用, 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 体验共同探究带来的乐趣,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老师在指导和协助学生完成课题的过程中, 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难点的讲解, 抓住学生在任务完成时遇到的困难, 采用启发式的方法, 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为其创设问题情境, 如对于较难的问题, 用分化知识点的方法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地发问;对学生错误或不全面的答案进行反问等方式, 不断加大问题的思考力度, 从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开阔了思路, 通过师生之间的;这种交互, 将课题拓展, 引导学生将学习的内容向课外延伸,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归纳总结是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类的过程, 教师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 指导学生充分挖掘不同章节、甚至不同课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将所学的知识“由点到线, 由线到面”地构成一个动态的知识网络。而对于学生在案例完成过程中, 对于同一个任务, 不同的小组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 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应对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点评, 分析各自的优劣, 从而培养学生多方位的解题思路, 促进所学知识的深化、理解的深入, 提高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广阔性, 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兴趣·探究·互动·创新”教学模式中, 教师不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 而是担负着引领学生探索知识的奥秘的责任, 通过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互动, 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指导者和合作伙伴, 使得学生通过教学不仅能掌握系统的知识, 而且能获得独立学习与更新知识的方法与能力。

4 总结

通过在《计算机网络组建及规划》、《入侵检测技术》等实践性较强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率先尝试“兴趣·探究·互动·创新”教学模式, 我们发现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后, 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 学习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工程项目, 课外主动查阅大量资料, 在课堂上乐于提出问题、讨论问题, 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实践操作能力普遍提高。其中2004级信息安全技术专业一名学生, 经老师的指导在《黑客在线》等期刊上发表了二十多篇文章, 并于2007年公开出版了专著《精通脚本黑客》, 毕业后即进入公安部工作。实践证明, 结合计算机专业的特点, 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 引导学生从死记硬背型向创新应用型转变, 可以较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培养具有独立学习、勤于思考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文章提出“兴趣·探究·互动·创新”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于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 实践证明, 该教学模式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从死记硬背型向创新应用型转变。

关键词:兴趣,探究,互动,创新

参考文献

[1]杨卫平, 段丹青, 刘文.探究性学习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 (4) :168~169

[2]B·A·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武小年, 张向利.探究性学习及其运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6, 26 (4) :302~305

[4]胡卓萍.高校教师互动教学模式新探[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29 (2) :192~194

[5]李奕.教学核变:互动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统计教育.2007, (S1) :127~129

创新与互动英语词汇学初探 篇10

互动英语词汇学是外语系的核心教学课程,同时也是学习其他英语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我国为了提高英语词汇学的教学效率,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采取多种教学措施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帮助学生拓宽英语知识范围,激发学生产生英语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快速健康发展。而当前英语词汇学课程长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课堂气氛太过枯燥,教师教学方式太过传统,学生长期处于一个被动学习的状态中,缺乏了基本的创新能力,逐渐产生厌学、弃学的思想,因此,创新互动英语词汇学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成长,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水平。下面将具体分析创新互动英语词汇学的基本内容,解析互动英语词汇学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二、分析创新互动英语词汇学的基本内容

1.在宏观发展方面,要将英语教学理论与课程实践进行结合,合理正确的运用趣味性教学法,使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进行分离,从而使英语课程的实践内容和基础理论内容保持了客观距离。进行创新后,教师和学校鼓励学生自主探寻、研究互动英语词汇的发展源地,演变规律,使学生积累的英语词汇量逐渐增多,并且能够完全掌握。

2.创新互动英语词汇学增加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时间进行了完全开放,学生在课堂过程中,自由发表意见,开展各种互动英语词汇练习活动,使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推动学生进行有效的英语词汇科研。

3.根据市场需求的不断更新,纯英语类型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只有不断的进行创新,才能培养出英语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都较强的复合型人才。

三、解析互动英语词汇学在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1.遇到的问题。(1)陈旧的教学观念:由于中国落后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学生长期处于一个被动学习的状态中,逐渐养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遇到问题后直接询问教师进行解决,缺乏基础的自主实践能力。教师的教学理念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认为学生就应该安静的呆在座位上,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就可以了,使学生的思想受到束缚,因此,使互动英语词汇学无法正常进行下去。(2)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英语是学生的第二语言,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导致学生总是以汉语的结构来理解英语,造成了“中式英语”,这是因为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学生的思维定位在汉语中,缺乏活跃思维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对互动英语词汇学越来越反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也就降低了互动英语词汇课程的教学效率。在进行创新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得不到解放,这就是互动英语词汇学在创新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2.解决策略。(1)实行多元化教学方式,互动英语词汇学在创新过程中要注重改变教学模式,把传统的静态教学模式转化为动态教学模式,在进行互动英语词汇学习的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教师只是课堂活动的引导者,在课堂中,教师要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产生学习热情,用轻松、开放的学习环境代替枯燥、呆板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进入到学习状态中,从而提高互动英语词汇学的教学质量水平。(2)改变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教师要认识到自己不再是课堂的领导者而是引导者和指导者,要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兴趣小组,然后发放课堂学习要求,使各小组之间互相帮助,发挥各自的特长来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间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与人交际能力。学生要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全身心的投入到英语词汇学习中,通过和小组成员间的相互配合和协作来完成学习计划,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互动英语词汇学的教学效率。

四、结语

时代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教育课程的改革和优化,对互动英语词汇学进行创新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不断的进行创新,才能使英语词汇学这门课程发挥到应有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和学校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和优化,使教学模式顺应时代的发展,同时要转变学生和教师的思想观念,建立一个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从而使学生完全掌握英语词汇知识,提高互动英语词汇学的学习效果,快速成为新世纪合格人才。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学课程也在不断的进步和优化,对互动英语词汇学进行创新是当前教学发展的首要任务。就目前而言,英语词汇学是一门专业英语理论教程,是大学生的必修科目,但是学生对此课程兴趣性较低,导致教学效果逐渐降低,使学生无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阻碍了学生快速发展。因此,只有对互动英语词汇学进行教学创新,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水平。下面将具体分析创新互动英语词汇学的基本内容,分析互动英语词汇学在进行创新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

注重师生互动创新三年级教学 篇11

关键词:师生互动;三年级数学;创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师生活动共同的场所,是学生探究知识的舞台,众所周知,良好的师生互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的师生互动,进而不断创新小学数学教学呢?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师生互动的前提

兴趣是小学生参与师生活动中起明显作用的心理倾向,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是师生互动的前提。比如,在学习三年级数学《可能性》里面的摸球游戏时,就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实施师生有效互动,具体方法如下:师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游戏吗?其实游戏里也有许多学问呢!我们今天来玩个摸球游戏,看一看谁最会玩,谁从中发现的数学知识多,同学们看这儿有一个箱子,里面有许多球,不管你拿出哪个球,老师都能猜出是什么颜色,你们信不信?学生说不信。老师说那么谁来试试?通过创设这个游戏情境,很容易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师生互动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明确目标是师生互动的基础

在师生互动活动中,如果互动目标不明确,那么只会是课堂上表面热闹,互动却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只重视互动的形式,没有互动的内容,互动效果难以保证。比如,在学习三年级数学《时,分,秒》的认识时,为了实现课堂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建议学生把自己家的闹钟带到学校来备用。但是,由于在课前老师对于互动的目标要求不是很明确,因而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时有许多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了“你的闹钟是什么样的”“我的闹钟是什么样的”。教师设计好的互动环节被其他不相干的因素打乱了,因此在师生互动活动过程中,对于教学目标一定要明确。

三、从学生实际出发对症下药是师生互动的关键

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学生各自的特点,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个体情况,做到对症下药,在师生互动活动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在学习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时,我们就可以采取让后进生把计算法则读一读,中等生到黑板上板演计算,优等生批改的形式进行师生互动。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就像板演这个环节,中等生最合适,它既可以避免后进生由于没有掌握方法而出现无所适从的状况,又避免了优等生做得非常正确不容易发现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师生互动活动中教师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面向全体学生,保证每个学生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都能够有所收获。

四、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师生互动的核心

师生互动的最高境界就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呈现出生生互动、师生积极互动的浓郁的课堂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师生活动过程中出现相互感染、相互促进的局面,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各种灵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教师要抓住这有利的契机,彰显出课堂的活力。比如,在学习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后,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初学面积计算方法时那种热乎劲,让学生量量自己课本的长宽,书桌的长宽,然后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在这个教学活动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这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实现了师生的有效互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合理的教学评价是师生互动的保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想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就要注意激励学生,并且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清自我,还可以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实践证明,教师及时准确有效的评价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不断培养学生的品格素养,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所用语言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可太空泛,什么“太好了”“棒极了”这些词语要少用,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明确指出学生好在哪里,学习态度端正了,书写进步了,发言积极了等都要明确指出,教师有效的教学评价是师生互動顺利进行的保证。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在思想上、教育理念上重视它,更重要的是形式上处理好互动内容与教学实质之间的关系,通过师生平等对话,构建一种“学习共同体”。因此,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互动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在互动中创新,在互动中不断提高自己。

参考文献:

[1]赵静.课堂互动从尊重开始[J].小学教学研究,2011(26).

[2]徐云.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理性思考[J].新课程:教研,2011(02).

互动创新 篇12

1. 加速宏达牛业园区建设, 做强肉牛产业龙头企业

宏达牛业2006年落户凌源市, 年肉牛屠宰加工能力10万头, 生产冷冻、鲜冻牛肉2.4万吨。企业科技含量高, 产业链条延伸长, 外向牵动能力强, 是对辽西乃至东北地区畜牧产业发展有重要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企业达产后, 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 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 利税可望实现4700万元。宏达牛业的发展对凌源市乃至周边地区牛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拉动和保障作用, 解决了养牛生产者的后顾之忧, 带动周边地区农户从事标准化肉牛养殖, 从中获得较好而稳固的经济效益。

宏达牛业是美国麦当劳中国地区三大供应商之一, 产品出口俄罗斯、埃及、科威特、阿联酋、约旦、黎巴嫩等国家。屠宰加工项目一期工程投产后, 紧接着实施了牛肉产品深加工“311”二期工程建设, 即生物制药工业园区、医药保健品工业园区、牛皮深加工工业园区, 一座大型清真牛肉及副产品系列熟制品加工厂, 一座大型复合肥加工厂建设。宏达牛业与香港费氏集团合资建设的清真牛肉及副产品系列熟制品加工项目已投入生产, 达产后年生产能力3500吨, 可实现产值1.2亿元, 利税2100万元, 安排就业岗位120个。按照既定目标, 到“十一五”末, 投资15亿元、占地5.5平方公里、产值80亿元的宏达牛业园区将如期建成。

2. 整合资源, 向肉牛产业倾斜

全市加快专业村建设, 迅速壮大基地规模。近两年整合移民搬迁、整村推进扶贫等项目资金5000万元, 用于扶持发展肉牛养殖专业村。在项目村扶持20~30个贫困户;在移民村落实养牛项目, 每户饲养肉牛均达10头以上, 采取滚动扶贫方式, 大户带动散户, 使项目村、移民村全部建成养牛专业村, 实现肉牛生产整村推进扶贫和移民搬迁工程全覆盖。目前, 以宏达牛业为龙头, 已经建成了17个肉牛养殖基地乡 (镇) , 肉牛饲养量达到40万头。

大力发展肉牛标准化养殖小区, 加快养殖方式转变。通过选择良种、引进项目等多种措施, 解决了制约小区发展的一些实际问题, 提高了小区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益。全市建设肉牛标准化养殖小区58个, 其中有38个通过了省级标准化小区验收。

3. 制定优惠政策, 调动农户积极性

提供优惠的土地使用政策。对在“四荒”地上建设牛舍的养殖户免征各种费用。对确需占用耕地的, 按设施农业用地同等对待。对于农户养殖用地, 允许以土地入股、租赁等形式取得, 并与乡村签订复退协议。

提供水电配套政策, 解决养殖大户和畜牧小区的配水配电问题。养殖户水电配套采用与保护地一样的政策, 除畜牧小区和养殖大户的用水用电享受农业用水用电价格外, 对水电配套建设困难的用户提供资金上的扶持。2008年, 市乡两级政府为此专项投入258万元。

加大奖励扶持力度。市政府拿出138万元对“牛酒互动”工程中的酒场 (坊) 实行定额补贴, 肉牛存栏量50~100头养殖场相配套的中小型酒坊, 每个补贴1万元;建酒场的养牛大户 (存栏50头以上) 政府帮助协调贷款, 并提供一定的利息补贴;母牛繁育示范户给予母牛饲养补贴, 2008年发放母牛补贴资金160万元。

提供优质服务。认真抓好畜禽良种繁育、饲料饲草生产加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科技推广、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及市场流通, 并延伸服务触角, 帮助龙头企业做好与农户的对接和科技培训, 使农户与龙头企业建立契约型、紧密型联接。2008年, 本市率先在全省开办了村级防疫员中专学历培训班。在农村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建设、动物疫病防控、科技培训等方面投入资金200余万元, 确保了肉牛产业健康发展。

4. 创新信贷模式, 破解制约肉牛发展的资金瓶颈

成立专业合作协会, 提高组织化程度。以各个乡镇街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所、养殖协会及龙头企业为会员单位, 以1766户养殖户为会员, 成立全市最大的畜牧行业组织——凌源市畜牧发展协会。通过协会会员联户担保、信息、技术资源共享等模式, 在畜牧信息、技术指导、协调贷款等方面解决养殖户和企业需要解决的诸多难题。

上一篇:信息技术水平测试系统下一篇:精神科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