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整合探索分析(共12篇)
学科教学整合探索分析 篇1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非常热爱音乐, 更爱自己的事业。我想让每一个动听的音符融进学生的心里, 让我的课堂真正成为他们寻找知识的摇篮。然而在现实中我遇到了各种问题, 如果仅仅靠音乐而谈音乐, 似乎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实践中我找到了一条可行的路, 那就是让美术走进音乐课堂。说到这, 也许你会问:二者怎么能混为一谈呢?音乐与美术是姊妹艺术, 音乐的美来自听觉;美术的美来自视觉, 它们是实施教育的两个主要途径, 如有效的把它们进行综合利用, 可以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以达到以情动人, 以美育人的效果, 还可以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音乐与美术都是在教学中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一种、美育的工具, 它们的共同点是在一定的艺术氛围感染下, 都能够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培养他们感受艺术的“美”的真谛。好的音乐就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 好的美术作品又宛如一支美妙的乐曲。通过课堂姊妹艺术相结结合的教学实践, 我来谈一下几点看法:
一、导入时:利用优美的画面、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理解歌曲
在音乐课堂上,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音乐审为核心, 为学生创造一个美工的音乐氛围, 如欣赏课我一般会采用情景创设, 利用形象而丰富的画面创设各种场境。通过看图和动画创设出具体、真实的环境氛围, 显现和谐、鲜明的形象, 使学生能快速的感受和融入到情境当中, 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 享受音乐的美感, 很快地进入学习的角色。充分利用美术的各种素材, 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意识、掌握音乐知识, 提高教学效率。为音乐所表达的意境美作铺垫, 音乐与美术的结合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以欣赏课中的《森林逛想曲》为例,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乐曲, 是以台湾热带雨林里各种动物, 昆虫奇异而各谐的鸣叫声, 奏出的美妙音乐, 表现了森林里的动物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其乐融融的情景。在学生进教室前, 我在大屏幕布上展示是一幅森林与动物相结合的画面并配上各种动物不同的叫声, 学生听着乐声走进教室, 仿佛至身于森林音乐会的感觉, 顿时兴趣盎然, 很快融入到情境当中, 进入学习状态。
二、新授时:建立意境, 培养学生的情感, 以情动人, 以美动人
在小学的音乐课堂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是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而情境, 是音乐教学“情感化”的基础和前提, 以音乐审美为目标,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自觉地运用审美因素, 按照教学中的审美规律去精心地创设音乐中的审美情境, 为音乐的成功和优化的提供保证。让学生在美情境中, 触景生情从而获得审美情感的体验。创设音乐教学情境, 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 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 而在音乐课堂上适时的配上一些动画, 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从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双重的情感感受, 让他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 亲身体验与感受其内容美、形式美和创造美。如, 在教学四年级《小白船》一课时, 可以在学生做作业前, 先让学生欣赏关于小白船的动画, 要求边听音乐边想象一下船是什么样子?我在船上干什么?这首歌学生都很熟习, 动图中的小白船为学生演唱培养了情绪, 建立了一个情境, 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 并为学习和演唱这首歌曲作了很了的气氛渲染。
三、表演时:用美术引发想象, 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
美的事物总是会受到欢迎的, 孩子们喜欢幻想, 而他们的生活本身就充满着幻想。美术是一种想象和空间艺术, 在想象中可以唤起心灵的振动, 产生艺术的共鸣。在指导学生评价和欣赏作品的同时来感受音乐并理解音乐, 再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表现音乐。让他们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 也提高了他们的动手, 动脑能力, 与老师成为互动的主体, 这样不仅是他们在接受教育, 对老师来说也是一种学习, 更重要的是让音乐更深一层的埋入他们的脑子里。学生的思维活跃了, 能力发展了, 兴趣也提高了, 我们的课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总之音乐与美术的整合是值得每一位艺术工作者去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我希望在未来的路上, 音乐会和更多的学科结合在一起。这样, 我们的课堂就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对学生的发展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摘要:音乐与美术都是在教学中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一种、美育的工具, 它们的共同点是在一定的艺术氛围感染下, 都能够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培养他们感受艺术的“美”的真谛。
关键词:姊妹艺术,情感化,音乐审美
学科教学整合探索分析 篇2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已将计算机引进课堂教学。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内涵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把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以此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在以计算机技术为信息技术核心的模式下,就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作浅显的分析。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实验、幻灯、录像、实物投影、多媒体等信息手段呈现适当内容的形象资料、用一幅幅富有生气、富有规律的图案,结合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利用信息手段同时提供多个问题,让学生边看边思考,极大地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为积极主动学好化学打下一个稳固的基础。
如在学习“空气污染”时,我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演示1:工厂烟囱中排放的大量废气;演示2:燃放烟花爆竹;演示3:2013年1月在京津冀地区出现的雾霾天气导致空气能见度下降,人们出门都戴上了口罩。提出问题1:你认为上述现象对空气质量产生什么污染?2:你所生活的环境还有哪些污染源?有什么危害?3:你认为如何从根本上防止污染。在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畅所欲言。并在课后尝试撰写有关环境污染的小论文。在老师的影响下,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有的自己上网搜集大气污染的资料,撰写小论文,有的逛书店或到图书馆或到工厂拍照,制作有关空气污染的手抄报,有的自己制作近期保定市PM2.5浓度变化示意图,提示大家在雾霾天气减少外出。通过这样的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让学生关心时事,关注热点。
二、运用多媒体解剖化学难点
利用计算机模拟可以把静态图示转变为动态图示,把微观问题宏观化,把抽象问题形象化,增强学生对事物的理性认识,使“教”与“学”变得易于开展。
如在学习苯酚的性质时,我就让学生观看计算机动态演示的 苯酚分子结构模式,再根据苯酚的结构,讨论苯酚可能有哪些化学性质?学生被苯酚的动态模型所吸引,讨论热烈,他们在讨论中以所学的知识为基础再通过联想和 类比,认为苯酚分子中含有苯基,应具有苯相似的性质,可能发生卤化、磺化、硫化、还可能具有可燃性;又因为苯酚分子中含有羟基,应具有与醇相似的性质,可能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以及与活泼金属(如钠)反应。再提出同学们能否自己设 计实验方案呢?讨论又达高潮,有的学生提出:将金属钠与苯酚直接混合加热,有的学生考虑到固体物质间接触面小,于是想先配成苯酚的水溶液或苯酚的乙醇溶液,有的学生讨论出苯酚溶解在苯或四氯化碳中配成浓溶液,学生讨论热烈,讨论出的内容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最后借助实物投影仪演示实验全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践中也得到一次升华。
三、利用多媒体,可以增加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
通过实验既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态度,又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因此,在基础化学教学中,教师是非常重视化学实验的。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化学实验教学上的弊端,使化学实验教学得到优化。
1、放大实验现象。
目前做化学演示实验所用的仪器多为试管。一个明显的实验现象,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观察清楚。而多媒体能够将实验现象经过投影可以放大几倍,使教室中远离演示台的学生也能清楚地看到。有些实验只有细微的变化或变化现象可见度不高,如果通过投影放大,可以清晰地反映在银幕上。如钠与水的反应,使用实物投影仪“现场直播”,学生就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金属钠在水面上四处游动,熔化成一个光亮的小球,在钠球的后面,画出一道道美丽的红色尾迹的实验现象,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2、可以做反面实验。
在实验课上,有些实验是不能做的,比如有些实验的危险性较大,还有的实验无法实际操作。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模拟实验就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如模拟错误实验造成的后果,给装有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的试管口向上倾斜加热后生成的水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制取氧气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管,会出现水倒流回试管使之炸裂的情况;还有错误操做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液体沸腾飞溅;点燃没有检验纯度的氢气导致氢气发生装置的爆炸;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停止加热,后将导管移出水面造成水倒吸试管炸裂等
四、扩大教学容量
运用电脑信息技术辅助化学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其大信息容量,省时省力的优势。有资料表明,我国中小学生负担过重原因之一就是做习题负担太重。教师若在教学中使用事先制作好的课件来辅助教学,不但能增大教学容量,加大训练密度还能减轻师生抄题、擦题等无谓的负担,让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探究发现。在复习课中,展示一个单元乃至一个专题内容的知识网络,更整齐的表格,有利于学生思维清晰的接受知识之间的互相关联。当然,信息量一定要把握好度,课堂容量要适当,不能一味地增加容量而不顾学生实际,要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确定适当的容量。
五、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中应引起重视的问题
1、为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必须按信息技术和其他手段相结合的设计原则,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并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教师要做到对每节课都能认真备课。不是每一节课都适合使用多媒体,不是每一节课都必须使用多媒体才是信息化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信息手段必须服从于学生,服从于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不脱离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的长处与教师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长处相结合,充分实现教学的完美。
2、同一知识内容,经过讨论、板书、实验、录像和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更替出现,可以促进记忆。但要注意,不同手段展示同一内容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层次,否则易产生厌烦情绪,影响思维的积极性。另外,要根据不同角度,不同思维要求实施分层 教学。把知识的传授过程设计成一个斜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顺竿爬”。随着教学手段的丰富,还要考虑各手段应用空间的分配问题。怎样把学生从兴趣引入思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不要让学生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让他们怎样深入研究下去是教师应时刻注意的。
3、模拟实验不能取代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的一大优点,就在于能够模拟,可以这样说,中学化学几乎所有的演示实验计算机都能较好模拟出来。正因为如此,许多课件在开发时,就将演示实验百分之百的模拟化,表面上其效果是即节省大量教学时间,又让学生在音乐、动画中轻松记住了,这些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方式,但忽略了学生实 3 验无异抹杀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因此,在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仍要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传统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疑惑与问题。只要教师敢于利用信息技术,同时紧紧结合现代学习理论的发展,以学习者为中心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为中心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就必能大幅度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
【2】龚从荣、何浪
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思考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3】郭绍青 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电化教育研究 》
【4】钱扬义等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研究 《课程 教材 教法》 【5】余敬忠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之探索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数学学科;动态几何
中国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5-0019-04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已成为新时代教师的基本素养。早在2000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到10年的时间,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一晃十多年过去,当初计划用5到10年的时间,实现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显然是不够的,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课程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整合,注重实效。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改进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素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关键在教师。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成败。如何把握课改精神,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己成为教育信息化与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宏观视角
2004 年,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了教育技术学的核心主干课程,分别是《教育技术导论》、《教学系统设计》、《媒体理论与实践》、《学与教的理论》、《远程教育基础》、《教育技术研究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教育技术项目实践》[1]。这样的课程让师范生学习教育技术理论,广泛了解一些代表性的软件,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同时也存在问题。教学活动分学科进行,不同学科教学和学习对信息技术有不同需求。如果教育信息化只注重共性,不深入到学科,不能为学科教学服务,课程的意义和价值就大打折扣。具体来说,选修这些课程的学生专业各异,虽然课程面面俱到地讲述信息技术在学科整合中的应用,但面太广了,难免失了重点。譬如音乐专业的学生对数学作图软件有兴趣的很少,而数学专业的学生对音频编辑软件有兴趣的也不多。这样一来,这门课程具体到每一个学生,有用的部分则不多,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会下降。
当前中小学数学教学使用最多的软件是PPT。但实践表明,以PPT为代表的普适信息技术是难以满足数学教学活动中特殊的需求,譬如作图,测量,计算等,为了减轻负担,提高效率,改善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应当熟悉一些专为数学教学而开发的工具软件。
由于现在开设教育技术学这个专业的高校很多,各高校使用的教材不尽相同。笔者留意发现,但凡提到学科工具,几何画板出现频率很高,在教育技术学很多课程的教材中都有专门介绍几何画板的专题。特别是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一课程中,常常将动态几何作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一个典型案例。只不过对于数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动态几何显得尤为重要,需要作为专门的一门课来学习。因此,开设动态几何课程需要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为基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融信息技术应用与学科教学为一体,要求我们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依托新的教学环境,应用新的教学方法,设计新的教学模式,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实施新的教学过程,开展新的教学评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发展、应用与教育教学改革中新的研究方向和新的实践领域,是一个重大的课题[2]。我国教育技术界的学者们进行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活动,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整合的认识。
何克抗先生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深层次的整合理论对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个基本问题(即整合的目标、内涵和方法问题)做出了比较系统而科学的回答[3]。
祝智庭先生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学的效果[4]。
李克东先生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主要思想包括三个基本点: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5]。
上述观点见仁见智,有助于丰富我们对教育技术深入学科的必要性及其实施途径的认识。2009年11月的《中国电化教育》杂志刊登了对AECT主席J.Micheal Spector教授的访谈[6]。其中J.Micheal Spector教授赞成放弃使用像“整合”这样有争议的词汇,用“使用”这样简单的词汇取而代之。
笔者十分赞同这一简单朴素的观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无非就是在各学科的教与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来获得更好效果的过程。若不用信息技术,整合就无从谈起。用了,整合就开始了。从被动地用到主动地用,从作秀地用到实际地用,从个别的用到普遍的用,从老师用到学生也用,从辛辛苦苦的用到轻松自如的用;应用得恰当,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率提高了,学习成绩上升了,整合也就达到了更高的层次。endprint
整合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初期难免存在诸多误区与不足。对整合的反思,人们发现在教育信息化的实施中存在着诸如投资结构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匮乏,信息技术应用的力度不够,过于重视信息技术使用形式而偏离教学目标,忽视学科知识的内在规律等。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二、数学学科的特点
教学分学科进行,决定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必须分科学进行研究。研究数学学科的特点就显得很重要。
数学是什么?不少数学哲学的著作花费大量篇幅给数学下定义,希望回答这个问题。由于数学始终在发展,再加上各自流派、研究方向的不同,各个时期的数学家所给出的答案都不一样。定义的多样性反映了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一代代人的经验积累才构成今天的文明[7]。
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皆数,数学是对数的研究;亚里士多德认为数学是对量的研究;笛卡尔认为数学是研究数学和度量的科学;罗素认为数学是恒等于逻辑的学科;怀特海认为数学是研究一切类型的形式的、必然和演绎推理的科学;克莱因认为数学是自明之物的科学;希尔伯特认为数学是无实在含义的形式游戏;美国数学会认为数学是研究度量、形式、图形和变化的学科。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认为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和创造力与想象力于一身的一门学问,是关于模式和秩序的科学。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出: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数学在不断前进,不论是深度,还是广度,其发展都是让人所料不及的。当代数学的研究成果,有了几乎爆炸性的增长。数学的三大特点—体系严谨性、高度抽象性、应用广泛性,更加明显地表露出来。
所谓严谨性,是要求数学结论的叙述必须精练、准确,而对结论的推理论证和系统安排都要求既严格,又周密。即使是一些最基本、最常用,甚至不能藉逻辑方法加以定义的原始概念,数学科学也不满足于直观描述,而要求用公理来加以确定。
所谓抽象性,表现为高度的概括性,并将具体过程符号化。虽然抽象性是任何一门科学均具有的共性,但数学在抽象过程中抛开太多事物的具体特性,其抽象程度不是其他学科可以相比的。
所谓广泛的应用性,表现为人类活动、人类科学的几乎所有领域都要应用数学,这是因为数学虽不研究事物的质,但任一事物必有量和形,所以数学是无处不在、无时不用的。意义最为深远的是数学给技术领域带来的革命性变化,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数学渗入各行各业,高技术的高精度、高效率、高质量等特点,无一不是通过数学方法并借助计算机的计算控制来实现的。计算机软件技术说到底实际上就是数学。
数学的这些特点,使得数学的学习变得困难。很多的调查表明,数学已经成为中小学课程中最难学的一门课。让数学好学好懂,根本的解决方案是改造数学本身,这也是张景中先生提出教育数学的缘由。在数学还没改造好之前,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加以辅助,也是积极可行的一种方法[8]。那么什么样的信息技术才能满足数学学科的要求呢?
三、深入数学学科的信息技术
随着计算机飞速发展和普及,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自然也包括数学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常常用到三类信息技术:
(1)各行各业都能用的普适信息技术,如E-Mail、PPT,、浏览器和搜索引擎;
(2)各学科都能用的普适教育技术,如通用课件平台,教学反馈系统,电子白板;
(3)为数学教学量身定做的数学教育技术,如动态几何软件,图形计算器。
普适的信息技术和普适的教育技术,虽然给教学带来很多的便利,但远不能满足学科教学的需求。例如,数理学科要用到的符号计算,就是其他很多行业不需要的技术,不属于普适的信息技术。为了教学和科学技术研究而发展符号计算技术,数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耗费了大量心血。
有些普适的信息技术看似能适用于教学,人们也曾花大力气在教育领域推广这些技术。但很遗憾,这些技术未能通过教学实践的检验。例如,通用的文稿演示软件、通用的动画生成软件和通用的课件制作系统都是数学教师希望在教学中应用的技术工具,它们一度燃起教师们应用信息技术于教学的热情。几年实践之后,大家发现学习和使用这类技术产生的教学效果,并不能补偿所投入的人力和物力[9]。
美国的一次调查甚至得出教学软件无助于提高学生成绩的结论[10]。我国也有实验表明,运用多媒体演示进行教学活动,其效果常常不及传统的黑板粉笔[11]。其实,信息技术和黑板粉笔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两套教育技术。为教育而研发的,适用于课堂教学的信息技术工具,应当而且可以兼具黑板粉笔教学模式的长处,应当能够继承发扬传统的教学方式的长处。
近30年来,许多国家寄希望于教育信息化能显著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成绩,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校园信息化的建设,但实际的效果远远低于预期。这种情形的出现,原因之一可能是试图将普适的信息技术直接用于教学的倾向广泛存在。这种倾向符合商业利益,因而得到有力的支持或鼓励。但教师和学生从中得到的好处不多。一度流行的各种“课件制作平台”和基于课本搬家而开发的“教学资源库”,对教师和学生已经没有吸引力了。
无疑,对数学教师来说,量身定做能够全面满足其教学需求的软件是有利的。
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包括:平面几何、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代数、概率统计、算法等,这就要求数学学科工具要逐个满足知识点。
几何是中小学的教学的难点,所以对几何的关注也最多,进而研发出动态几何软件。通过几何图形的动态变化,使学生能更直观地深刻理解图形中的几何规律,体验几何的美妙,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为了讲清楚数学原理,需要辅以图形,而数学的道理常常表现为变化中的不变。例如,三角形不论形状大小如何变化,但内角和总是180度,三条中线总是交于一点。为此,动态几何作图软件应运而生。endprint
动态几何是基于计算机作图技术,对传统几何的再发展。它以传统几何知识为基础,在图形表现形式上计算机化,将原来静态的图形发展为动态的图形,仍然保持其几何特性,更符合客观的现象。
几何曾被认为是中学最难学的学科之一。传统几何作图是静态的,很多时候不得不绘制多个图形才能说清楚问题,譬如研究三角形三高交于一点,通常就要分锐角、直角、钝角三种情况作图,而这其实是没有必要的重复,因为不管三角形形状如何,三角形三边和三高之间的垂直关系是不变的。在动态几何软件中,生成和操纵图形都非常方便,一个图顶多个图,万变不离其宗。
中学数学学习中,图是静态的,寄希望发挥想象把图运动起来,对于中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是困难的。利用动态几何软件,可体现以前在纸上无法观测到的几何原理,使人能更直观地深刻理解图形中的几何规律,从而达到真正理解几何原理的目的。在动态几何中,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创设一个由静止的定态到按某种运动的动态情景,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推理,动中窥定,变中求静和动,从中探求本质的规律和方法,明确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可利用动态几何提供的各种作图功能,根据所学的几何原理画出变化无穷的几何图形,真正体验几何的美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图、测量、计算,改变图形形状观察几何规律,是用动态几何软件进行教学的一个基本模式。利用这一模式,很多中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动态几何的学习、应用和研究已经成为很活跃的领域。动态几何在教育领域的积极作用已为国际公认。
目前动态几何已经成为数学学科工具必不可少的模块。而其他一些数学知识点,相当多的数学软件还来不及顾及。代数需要基本的符号演算功能:大整数和分数的计算;多项式和分式的加法,乘法和乘方;整系数多元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求函数的导数和最基本的简单的不定积分。概率统计需要提供产生随机数的函数,模拟随机现象,制作统计图表。算法需要有编程和程序运行环境,用户可以编程作图,实现符号计算和数值计算。
而从教学考虑,还需要能生成演示文档,供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其中就包括具备动态文本和公式编辑功能。
有些老师希望向学生介绍分形几何,有些老师希望自动证明几何定理,甚至自动出题,有些老师希望将作好的动态页面转换成交互性的网页,这些想法都对学科工具提出了要求。
有时候进行数学建模的活动,需要采集一些物理、化学等方面的数据,则还需要带有传感器的图形计算器,因为一般的计算机软件都不具有这样的功能。
更详细的需求分析参看《数学教育技术》[12]。
针对数学的三大特点,动态几何软件能发挥什么作用,这是一个大的研究课题,需要作深入的研究,在此简述如下。
数学的严谨性,其中一个表现就是从公理系统出发,推出一系列结论。而动态几何软件沿袭了这一公理化思想,将所有几何作图最终都可归结为点、线(包括线段、射线、直线)、圆等基本元素的作图。动态几何的每一步作图,都必须有理论依据,不能似是而非,这是和纸笔作图的一个本质区别。
数学的抽象性,决定了它的学习规律,必须从具体着手。运用动态几何进行教学或探究,使得大量的数学问题变得清晰直观。
数学的广泛应用性,在传统教学中表现并不突出,所以很多时候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就是学数学等同于不断做题。而使用动态几何,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变得可视化,创作出很多美妙的作品来。尽管这和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还有很大的距离,但对于中小学生,这已经相当不错了。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2004年创建以来,一直非常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发表和出版了一系列高水平论文和著作(如《学科教学中的信息技术》[13]等),同时在软件研发方面也狠下功夫,针对具体学科特点,从中小学师生需求出发,开发了一系列学科工具,一经推出,立刻受到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具体到数学学科,则有以下工具:二维动态几何软件、三维动态几何软件、尺规作图仿真工具、四则运算工具、智力拼图工具、统计图表工具等。
图为针对小学分数教学开发的APP,此时展现的是百分数的表示。
参考文献:
[1]赵呈领,陆薇,韦海梅.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主干课程开设情况的分析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08(12):40-42.
[2]赵呈领,杨琳,刘清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05(5):43-48.
[4]祝智庭.信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4):22-28.
[6]任友群,宋莉,李馨.教育技术的领域拓展与前沿热点——对话AECT主席J.MichealSpector教授[J].中国电化教育,2009(11):1-6.
[7]张景中,彭翕成.数学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8]马学斌,舒耀俐,彭翕成.挑战中考数学压轴题(第七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9]张景中,王继新,张屹等.教育信息技术学科的形成和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7(11):13-18.
[10]美国一项规模最大的专题研究认为教学软件无助提高学习成绩[N].参考消息,2007-4-30(6).
[11]唐月红.高等数学MCAI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数学研究,2001(1):41-43.
[12]张景中,彭翕成.数学教育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3]张景中,彭翕成,周平红等.学科教学中的信息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关于税法课程整合教学的探索 篇4
关键词:整合教学,计税依据与会计要素,应纳税所得额与利润表
税法课程是关于我国税收制度和实务的综合性课程, 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学生在学习时总认为税法简单, 临考前背背就可以了。 即使坚持上课的学生听课时都懂,做题时也经常出错,一遇到较综合的计算题甚至无从下手, 更不用说能熟练地识别企业的各项纳税义务,准确计算应纳的各项税额。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过有益探索,将税法与会计知识整合后教学,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关于流转税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流转税的计税依据与会计要素的关系
流转税是以流转额作为课税对象的税种,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总的来说,流转税的计税依据是流转额,流转额就是销售额或营业额。学生在流转税的学习中总是不能区分三税各自的计税依据, 尤其是在计算营业税时搞不清楚哪些项目是不计入营业额的。总的来看,三大流转税的计税依据是销售额或者营业额, 销售额指的销售货物的收入, 营业额指的是提供劳务的收入, 虽然在名称上做了区分, 实际上它们都对应于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项目,都指的是会计上的收入要素, 即企业在日常经济业务活动中销售商品、 提供劳务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的过程中取得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对于一个持续经营的企业来说,只要取得收入,就必须缴纳流转税,所以在识别企业的税种时,根据这一原则很容易判断企业应缴纳的流转税。需要说明的是,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和销售不动产属于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其计税依据是转让额或销售额,它们在会计上并不作为营业收入处理,而是将其转让或销售后的净额作为利得或损失处理了,这一点需要记住。
(二)价内税、 价外税与利润表的关系
一般按税金是否是价格的组成部分将税金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 价内税有营业税、消费税等,价外税只有增值税。 组成计税价格中的构成要素有成本、利润、税金。 这里的税金就是价内税。 根据价格=成本+利润+税金=成本+成本×成本利润率+价格×税率,可以推导出价内税的组成计税价格: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营业税税率),公式中的1 代表价格,“-”号表示税金包含在价格中。 这是很多学生在掌握组成计税价格时搞不清楚的地方, 纯粹的死记公式总是将公式中的 “-” 号写成“+”号,是对价内税概念的不理解。
而增值税由于是价外税, 公式推导如下:含税销售额=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税额=不含税销售额+不含税销售额×税率,所以,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 同理,这里的1 代表价格,“+”表示价格之外。
价内税和价外税的特点在各自的公式中都鲜明地体现出来, 这个公式推导的过程如果不引导学生仔细推敲一下, 学生就根本不能理解价内税和价外税的根本区别。
从会计处理角度来看, 价内税金在核算时都要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即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贷记“应交税费 ———应交×× 税”,而这一账户是损益类账户, 其所反映的金额最终会列入利润表中, 作为利润总额的扣减项目, 所以价内税的高低会影响利润的多少, 也是在计算所得税时允许税前扣除的税金。
而价外税在会计核算时,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对应的科目是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账户,不涉及损益,因而可以说价外税并不影响利润总额, 它根本不会列入利润表中,但它主要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
(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关系
增值税、 消费税和营业税是我国三大流转税, 它们的征税客体涉及货物、劳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其中增值税和消费税主要是对货物征税,营业税主要是对劳务、 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征税。
货物是指有形动产,包括热力、电能和气体。 增值税是对所有的货物征收, 而消费税只是从货物中选取了一部分作为应税消费品在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再征收消费税。 两者在征收环节上非常不同, 增值税是在生产、批发、零售的每道环节征收,属于多环节征收的税种。 而消费税是一次征收的税种,其征税环节仅仅是在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环节, 因而凡征收消费税的货物肯定征收增值税, 而征收增值税的货物却不一定征收消费税。 所以明确记住应税消费品的种类并把握企业所处的环节是判断是否还要征收消费税的关键。
由于营业税的征税对象不涉及货物,所以对于一个销售货物的企业来说,根本不存在缴纳增值税还是缴纳营业税的争论。 营业税和增值税对劳务征税却存在此增彼减的关系,征收增值税的劳务与征收营业税的劳务不会重复,一项劳务征收了增值税就不会征收营业税,征收了营业税就不会征收增值税。 起初,增值税征税的劳务仅指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伴随我国营改增范围的扩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中纳入了更多的劳务。 营改增自2012 年1 月试点以来,试点地区由点至面再到全国,试点行业也陆续增加到“3+7”(交通运输业、邮政业、电信业和7 个现代服务业),目前仅剩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四大行业尚未纳入营改增试点,今后增值税终将取代营业税对所有的劳务征收。 对于无形资产和不动产,目前只有营业税将其纳入到征税范围中,这一领域的纳税识别非常简单。 三大流转税征税范围的对比见表1。
二、所得税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要素的关系
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是一个税法概念,在会计看来,它相当于利润,所以应纳税所得额是与“利润”这个会计要素相关,理解了利润要素,也就对应地理解了应纳税所得额的概念,前已述及,销售额或营业额对应于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项目,而应纳税额所得额对应于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项目,从营业收入到利润总额,正好是会计上所学的利润=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对应于税法所学的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准予扣除项目。
上述公式中的准予扣除项目从大类上讲包括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学会计的同学一想利润表的结构就能做到心知肚明,就不会将应纳税所得额与营业额或销售额搞混。
所得税学习的重点难点是计税依据-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单纯从税法中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上看并不难,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计算方法。两种方法比较,直接法较简单,但在会计实务中只能用间接法, 如果不和会计知识结合起来学习, 间接法的掌握势必困难重重。
首先, 应纳税所得额与利润总额的计算原理是一致的: 任何收入的取得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收入超过所付代价的余额才能称之为所得。
其次,两者由于遵循不同的标准,计算得出的金额并不相等, 利润总额是按会计准则核算后得出的经营成果, 而应纳税所得额是按税法的规定计算得出的计税依据, 前者是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客观公允的经营成果以反映管理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帮助其决策的相关会计信息; 后者则为准确地计算出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因此,由利润总额调整出应纳税所得额是对会计和税法知识的综合应用。
(二)应纳税所得额构成与利润表的关系
间接法是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通过纳税调整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 笔者在教学中通过联系利润表揭示应纳税所得额与利润总额的关系,见表2。
利润表的编制过程实际上就是利润总额的计算过程, 这一过程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过程大体一致, 对利润表越熟悉, 越容易掌握由利润总额到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调整过程。
收入中由于税法中规定有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 若已经计入利润总额,则需进行纳税调减。
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虽然都可以扣除,但税法却有不同的标准,包含以下几种情形:
据实扣除。 即会计上确认多少的费用,税法就扣除多少。这种情形由于会计与税法没有差异, 无需进行纳税调整。
限额扣除。 即会计上列支的费用在税法中规定有最高扣除限额, 超过限额的部分不得扣除。 会计列支的费用由于从利润总额中已全部扣减,超过限额的部分需进行纳税调整增加;会计列支的费用小于限额时据实扣除,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如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公益性捐赠支出等。
不得扣除。即会计上列支为费用,但税法规定不得扣除, 由于从利润总额中已经扣减,则需调整增加,例如滞纳金。
纳税调整时除了注意利润表项目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关系, 还要注意有些项目根本不会在利润表中反映, 但会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如存在以前年度亏损、三新技术开发费的加计扣除等情况。
三、总结
长期以来,税法课程的教学停留在枯燥的税法法条的解释层面,忽略了与会计知识的融合,甚至担任税法教学的教师本人也不懂会计,导致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学得无趣。 税法课程本身与管理学、会计学、财管管理等课程存在关联性,现实工作中办理纳税事项也是会计的一项常规工作。一名称职的会计,应当既精通会计核算,又精通税法和税收筹划。 在教学中将会计与税法的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既能调动学生运用会计知识的积极性,又能将会计核算、企业实际与税法知识整合为一体,使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带着问题学习,不是为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2]赵卫锋.基于中小企业需求的高职会计专业税法教学探微[J].商业会计,2012,(17).
学科教学整合探索分析 篇5
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之间存在诸多联系,在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是美术创作和美术学习的重要工具。因此,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将会是美术教学的新趋势,是现代美术教学的新形式。
近几年来,我校就 “ 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教学 ” 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下面谈谈我在实践中的体会和思考。
一、美术与信息技术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整合具有必然性。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信息技术通过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立体地表现信息,它们在呈现信息的方式上都以形象为主。现代美术中,电脑美术作为美术领域的新成员,有着极为强劲的发展势头。目前,计算机已经成为美术创作中应用极其广泛的工具。而在省编小学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材中,有很多学习内容是相互关联的。以下表所列内容为例,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很多内容本身就是在美术的任务驱动下开展学习的,这正是整合学习最为常见的形式,也就是说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有些学习内容已经和美术整合了;美术课本中的许多内容也非常适合于用信息技术来教学。而且,美术课的有些内容只有通过信息技术才能达成学习目标,如《电脑美术设计欣赏》,学生只有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操作,才能体会电脑美术的设计方法,如果教师能够演示运用 Phsotoshop 软件设计图片,将会让学生大开眼界,深刻体会电脑美术的强大功能和神奇魅力。
所以,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具有必然性。它们的整合将获得一个双赢的结果,既能够达到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目标,又提高学习效率。
二、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优化了教学过程,整合具有可行性。
1.欣赏 ? 评述----资源浩如烟海,查找可随心所欲。
“ 欣赏 ? 评述 ” 是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 欣赏 ? 评述 ” 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课程标准》指出: “ 欣赏 ? 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克服以往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传统的欣赏教学,学生不知道怎样欣赏,更不知道怎样评述。之所以会如此,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学习资源,除了听教师介绍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信息来源。目前小学美术中的欣赏部分占很大的比例,绘画、雕塑、建筑、民间艺术、儿童美术、卡通形象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美术领域,教学中最让教师为难的仍是缺乏资源。
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不但解决了学习资源匮乏的矛盾,而且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美术欣赏的资源极其丰富,学生只要掌握了 IE 网络浏览器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的方法就能够自主学习。教师只需提出学习的任务,比如制作一张网页、写一篇配有插图的小论文、制作一张幻灯片、编一张电子小报等,帮助学生解决技术困难,协助学生完成作业。
比如美术第十一册《中国古代建筑欣赏》中关于故宫的欣赏。传统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展示一些故宫的图片或者幻灯片,像导游一样介绍有关故宫的历史、文化、建筑特色等知识,回答学生的一些问题,或者干脆组织学生观看《紫禁城》的录像资料,然后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且接收的信息量很有限。我们开展的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是:让学生每四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搜集资料制作一份介绍故宫的幻灯片,并进行交流。教学中,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上网搜集资料,下载图片,制作幻灯片。在有意识地选择、组织材料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了解了故宫的历史、建筑特色,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立体的故宫艺术知识体系,而且为我国古代建筑大师的杰作惊叹不已,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进而产生了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巨大热情。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最后通过网络教室展示幻灯片,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也都相当投入。
2.设计 ? 应用----强大的软件供你用,轻轻松松搞设计。对另一学习领域 “ 设计 ? 应用 ” ,《课程标准》建议 “ 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书籍封面、文体活动海报的设计 ”。美术课程中还有许多内容,如邮票设计、贺卡设计、板报设计等,都可以采用计算机设计的手段。像用画图、Word、金山画王等软件进行较为简单的图案设计,用比较专业的 Photoshop 软件进行封面设计、广告设计,并利用计算机光盘中大量的图像、照片以及材质资料,利用计算机字库中丰富多彩的字型、字体等,设计出更加精彩的作品来。
例如美术第九册《平面构成设计》的教学。按照传统的教学设计,每个学生起码要准备大小一样的圆形、方形、三角形纸片各三张,通过排列组合将这些纸片构成几个不同的图形,然后选择其中一二个绘制出来。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由于学具的限制,只能获得一些常见的图形;绘制艰难,许多学生因为制作过程过分繁复而失去耐心,画不出精致的作品来。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却能够克服上述缺点。方法是:首先在 Word 中插入自选图形 “ 圆形 ”、“ 方形 ” 和 “ 三角形 ” ,并设置成 “ 无填充颜色 ” ,再通过 “ 复制 ”、“ 粘贴 ” 获得数个基本图形,然后随意移动这些基本图形,把他们组织成新的图形。学生可在计算机上反复尝试,直到满意为止。最后把构成的图形 “ 组合 ” 在一起,复制到画图软件中,并填上自己喜爱的颜色。(由于在画图软件中不能任意移动图形,在 Word 中又无法完成区域填色,因此需先在 Word 中构图,再在画图软件中填色。)由于手工绘制的设计方式受设计者自身技术水平的影响比较大,也比较费时间,所以学生往往难以实现预想的构思,设计会以失败告终。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设计显得轻松和得心应手,学生容易实现预想的效果,避免由于眼高手低带来的不快,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3.突破难点, CAI 很管用。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运算、图形动画和仿真等功能,辅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CAI 课件大多以演示为主,是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中最为常见的形式。教师可运用 PowerPoint 等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多媒体课件,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形象地演示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用于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学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教学中 CAI 主要应用于以下几种情形:
(1)分析解释。
CAI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美术知识,启发他们发现美术规律。比如:《千变万化的线》一课,制作一个可供教师演示和学生学习的课件。课件首先展示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线,并用闪烁的效果将这些线条突出出来,然后概括出线的种类,接着通过说说、画画让学生体会线条的千变万化,最后再让他们欣赏美术作品中的线条的美。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CAI 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直观地解释了线条作为重要的美术语言产生的过程,展现了线条的魅力。
(2)提供素材。
美术课程中某些内容可能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比如《欢乐的元宵节》,我们当地的风俗不太重视元宵节,学生对这一节日知之甚少。教学时,如果不提供足够的学习素材,学生将难以开展学习。因此,充分发挥 CAI 课件的优势,给学生展示大量的图片、录像等直观信息,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提高学习的质量。
(3)对比实验。
美术是视觉艺术,所以通过直观的对比实验能够很好地说明道理和规律。比如认识冷色和暖色,可通过观看大量的对比图片让学生感受色彩的冷暖差异,这比光凭教师的讲解来得直观、简单得多。
(4)激发兴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中要求教师 “ 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信息技术具有集声音、文字、图形、图像于一体立体地表现信息的功能,使学习情景的创设变得得心应手。比如《茶壶造型》一课,可通过欣赏精美的宜兴紫沙壶来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三、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改变了学习方式,引起了一系列变化。
1.整合改变了学习的方式,同时引起了教学结构的改变。
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使个别化学习成为可能。由于基础教育中普遍存在个别教育与班额偏大的矛盾,所以个别化教育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学习可以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要求,学生可按照各自的学习速度开展学习,主动利用网络资源和计算机软件搜集、处理信息,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 学会合作 ” 是未来教育的 “ 四大支柱 ” 之一。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为合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传统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经常是一个优秀的学生讲,其他同学听,或者一个同学画,其他同学伺候,甚至剥夺了美术基础较差的学生参与绘画的权利。而且小组成员的学习成果又不容易整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合作学习,能够真正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力量和智慧,便于整合学习成果。比如《中国古代建筑欣赏》中关于故宫的欣赏教学,让学习小组的每个成员分头搜集某一方面的资料,如故宫的历史、故宫的建筑特色、故宫的珍贵藏品 …… 然后综合资源,讨论幻灯片的制作方案,制成幻灯片后再与其他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合作学习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而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组织形式,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学生似乎更善于竞争而不善于合作,所以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对于开展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系统中由于 “ 信息技术 ” 要素的介入,使 “ 教师 ”、“ 学生 ”、“ 教材 ” 这三个要素改变了原来的地位。信息技术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而成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协作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学习者;教材不再是物质化的文本,而是全息性的资源总和。整合教学引起了教学结构的改变。
2.整合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传统教学偏重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学生强于演绎推理,弱于概括判断。而网络资源浩如烟海,学生在网上可以搜集到许多资源,要合理处理这些信息,就需要学生对信息进行综合归纳,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我国长期以 “ 知识为中心 ” 的课程思想导致了学生对文字的敬畏和轻信,所以学生接触到网络信息时,往往也会轻信搜索到的任何信息。而学生在搜集到的信息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或者与原有的知识相冲突时,就不得不去思考判断这些信息的可靠性。比如网上对《蒙娜丽莎》的微笑的解释就众说纷纭,对《蒙娜丽莎》中的模特是谁也有很多种说法。学生通过长期的训练,会把这种思维方法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对解决今后学习、工作、生活的问题提供有力的帮助。
3.整合可能会导致传统美术技法的弱化。
由于美术中的某些课程的作业可以通过计算机应用软件来完成,如 “ 封面设计 ” ,学生可通过 Word 或画图等软件制作出漂亮的作品,不需要使用传统的颜料、画笔等工具,也不需要进行传统意义上的调色,那么他对颜料的属性可能就不太了解,对颜料调配的方法和技术可能就不熟练。过多地依赖信息技术,可能会导致学生对于传统美术媒介的不熟悉,弱化传统美术技法,像中国画、书法等传统文化有可能被年轻一代所抛弃。因此,并非所有的美术课程都可以和信息技术整合,勉强整合反而会弄巧成拙,如 “ 中国画 ” 的学习,应该沿用毛笔、宣纸这样的工具,以让学生体验中国画的艺术魅力。
4.网络管理的不完善和信息的良莠不齐可能会带来某些负面影响。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信息来源广泛,这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供学习的资源,但其中也充斥着许多错误的、消极的和不健康的信息,比如在搜索有关维纳斯的图片时,可能会搜索到不健康的网页,学生出于好奇就会浏览其中的内容。这会给判断能力还不强的儿童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坚持正面教育、采取安装网络过滤软件等措施之外,还要加强管理。
学科教学整合探索分析 篇6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化学学科;多媒体;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1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多媒体逐渐走入了学校教学工作当中。计算机,投影机,实物投影,录像机等现已经逐步走入化学的日常教学工作中。而且,通过计算机网络,学生也能达到学习提高、课程扩展延伸等教学目的。现就多媒体在化学学科的应用问题,总结一下几点: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整合的必要性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初中教学都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起引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农村初中化学的教学还是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一言堂”、“满堂灌”、和“填鸭式”等教学方式,大大降低了学生对初中化学的学习兴趣。因此,新的教学方式对初中化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实践证明,我们将信息技术运用与化学教学中,既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又提高了教学效率,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科学的新思想、新概念和新方法,极大地提高农村初中化学的教学水平。同时,由于农村初中的各种设施的不齐全,对于化学这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来说有很多实验就无法进行,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景展现在学生眼前,能充分激发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引起强烈的探索欲望。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核心
所谓课程整合,就是要把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完美、恰当地融合到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要达到“课程整合”的目标,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手段,准确理解信息技术内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本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有意识、有目的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最终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Internet)等。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它们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整合,即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密切结合时,可为新型的教学结构创建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知识的传递主要靠教师对学生的灌输,而教学内容也主要是靠一些描述性文字和补充说明的图片、图表,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而信息技术的介入,为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并带来了活力。信息技术能将抽象的原理公式,微观的化学反应现象具体化,并宏观地展现出来,使晦涩难懂的内容变得生动,很容易实现情境教学。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面临的问题
我这几年从事《信息技术》的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工作,深刻的感受到长期以来,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仅在评比课、研究课中出现的较多,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还难于推广。信息技术还没有被当作帮助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工具,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还远未取得真正的成功。“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施还面临着两大问题:
1.教师培训问题
师资是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整合的关键因素。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要想真正深入下去,首先必须要让老师们真正把计算机当作自己教学、工作甚至生活的工具。在深刻地理解了它强大的功能后,才能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来帮助自己的教学。这实际上也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核心所在。
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对师资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师要具有运用现代信息工具的能力,在现代信息环境下进行教学和科研的能力。因此,我们要重视师资培训工作,一方面,应该大力开展对在职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全面培训,把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培训作为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另一方面,各专业课程的教材法或学科教学论也要尽快增加有关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这些内容的重点应是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活动中的灵活应用,使教师能够自觉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的结合,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这样当多媒体教学、计算机教学及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出现使传统教学受到巨大的冲击时,教师就不会感到无所适从,会主动积极地接受新观念、学习新技术、依据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的特点,研究掌握新教法、新模式,不断寻求顺应教育现代化的自我发展的新思路。
2.软件问题
目前,我国教育软件的种类还不够多,教学实用性比较差。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就要由教师自己开发软件,但是教师很难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开发软件上,而作为教师个人甚至个别学校是很难独立开发出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和体现学科教学思想的教育软件的。另一方面,如果教师把大量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软件开发上,就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在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的结合,以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上。因此,我们强调: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正确理解信息技术的内涵,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教学效率。实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
实际上,近几年国内也出现了一批有教学应用价值的软件。由于各种原因,许多教师对这些软件还不大了解,或是对如何应用这些软件还比较迷茫。其实,只要让教师接触到这些软件并有组织的探讨,那么在一些学科中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非常有希望的。总之,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并与其他学科整合已是现代化教学方式之一,它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要想有机结合并且深入发展下去,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及多种必要的条件。我们教育者必须努力学习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让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是我们相信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验的深入进行,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必将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传统的教学模式必将改变,必将推动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①《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李克东
②“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课题立项报告(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1998年12月)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探索 篇7
在化学教学中, 运用信息技术就是为实现教学目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 综合处理图、文、声、像的技术。信息技术处理的数据类型多种多样, 并且各种信息数据并不是孤立、分散地存在, 在它们之间必须建立相互的关联。我们在教学中借助计算机对输入的多种信息进行加工运用, 并不是简单地混合或者重放, 而是对它们进行各种变换、组合等综合处理, 这样才能获得教学效益的提升, 所以, 化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是创作的过程。
在担任高一年级两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中, 我利用学校计算机资源, 鼓励学生使用Microsoft Office来完成大多数作业任务。一年级学生虽然许多人已经有过在初中阶段接触到Microsoft Office软件的经历, 但是很少有人深入了解和利用它, 而且大部分学生是在凭经验使用Word、Excel。所以我的做法是:在开学初期, 在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帮助下, 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 目的是首先让他们对Office获得透彻了解, 在能够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工具的前提下, 进一步将其应用于化学学习的过程中, 逐步引导、教会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从利用Word写作实验室报告, 到借助Excel的图形和排序、汇总、筛选、计算功能完成实验数据的处理, 还有让学生通过Power Point来介绍他们的化学课程研究项目, 在网络上使用Front Page制作网页, 以便他们发布研究成果。提倡使用Outlook管理自己的电子邮件, 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方便与多个学生交流, 并且交流时所需的工作量较小。我经常将不同任务交给学生, 鼓励学生通过Microsoft Office软件包来完成这些任务。
在课堂上, 尤其是化学课堂, 利用以计算机为中心真正的的信息技术优势使动画、图像、视频、文本的有机结合。运用多种媒体形式将抽象的化学理论变为具体理论, 这是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实现的。学生和教师通过借助计算机动画软件开展学习、计算机动画模拟实验过程, 这是化学实验学习的新模式。刚开始采用这种实验教学时, 我对学生提出要求, 例如:如何凭借Power Point或者Flash创建简单的动画和灵活的非线性的幻灯片演示, 并在学生的创造学习过程中给予帮助和指导。待学生能熟练使用此类软件的基础上, 针对课本中的相关实验, 和学生一起探索如何利用Power Point优势以便更好地使用这些幻灯片。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教学的优势之一是能够帮助学生克服理解化学概念的困难。在教学实践中, 我研究相关实验如何利用Power Point给学生提供形象化的载体, 达到可以弥补单纯概念理论的抽象性,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进入到微观世界分子、原子等微粒和反应中这一目的。
网络技术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还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Internet和其他网络技术资源, 比如将博客或者论坛运用到教学工作中:通常我们可以在网络论坛上发布一些教学文件, 书写日常的教学案例、教学心得和随笔, 然后将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络上向学生布置作业。在校园网论坛上教师发布化学学科相关的主题帖子, 课堂上组织学生登录论坛, 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发布跟帖, 实现协作型学习, 针对不同学生的发言, 教师进行个别指导与点拨, 通过回帖来评价学生的观点并给出建议, 师生共同探究, 不断完善。当然, 利用网络论坛开展教学也有其局限性, 主要表现为当学生有过激的言辞和与主题无关的讨论时, 要进行监控和管理就比较困难。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资源的整合, 是优化教与学的一个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我们面对浩瀚的资源要加以筛选, 不是任何一件素材都可以随意使用的, 一切都应该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这个根本来努力。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需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要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把学习空间归还给学生, 达到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自我学习与创造的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艺.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案例与评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肖信.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探索 篇8
一、我校应用信息技术的现状
1. 学校特别重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
为了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 学校给每位教师都配备了一台笔记本电脑, 实现了办公和上课的信息化; 学校专门制作了校园网站, 在网上发布各种信息, 方便了信息交流, 加强了对外宣传; 学校建立了图书资料室, 购买了为教学服务的应用软件和资料, 供教师们使用。
2. 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积极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在教学中, 老师自觉地把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 大胆尝试, 有效利用多媒体演示环境进行学科教学。教师们主动开发课件, 参与课题研究、各类交流及比赛, 努力探索课堂信息化教学新模式。
3. 教师广泛地进行了各种课题研究
为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老师们都制定了自己的研究课题, 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根据具体目标, 深入思考如何较好地使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 构建既利于继承传统教学的优点, 又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度和广度。
二、应用信息技术的益处
1. 有利于实施新课程改革, 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 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 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 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2. 教育信息化能使课堂教学变得直观形象, 学生便于观察和思考
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信息技术能为教学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 引起学生的学习情趣, 增强教学的直观形象性。使普通的教学活动, 变成了充满乐趣的学习活动, 学生的积极性被广泛调动起来, 提高了课堂效率。
3. 应用信息技术, 提高学习效率
应用信息技术, 可以做到个别学生学习跟多个学生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 更好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能够为同学们提供一个针对性强、自主开放的学习平台, 在这里, 每一位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完成同一个任务; 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指导, 使个别化教学容易实现。
还可以利用网络, 进行师生网上谈心,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发现并解决问题, 加强师生的感情交流。学生可以利用网络通信工具, 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 能很好地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三、应用信息技术的弊端
1. 用课件演示取代实际操作, 不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时, 有些教师用课件演示代替了一些学生可以亲自观察和动手操作的实验, 学生操作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和锻炼。而且模拟实验比真实的实验的可信度差, 造成机械接受的恶果, 与使用多媒体的初衷背道而驰。
2. 多媒体的应用流于形式, 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部分教师过分地追求视听和动画效果, 过多地采用与教学内容无直接关系的图像、音乐、动画等, 没有注重心理学中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规律, 使学生把主要的无意注意放在画面和音乐上, 无法专心于教学内容, 学生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3. 课件使用太多、太频繁
有些教师认为, 课件的使用越多越好, 不用课件就不能算是一节好课。只考虑了课件的优势, 没有认识到, 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 不是教学的全部。如果一节课从头到尾都用多媒体, 造成了视觉污染, 教学效果并不好。
4. 在课堂上, 用课件演示替代板书
有些教师用多媒体取代黑板和粉笔, 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和学习的工具, 起辅助作用。运用多媒体, 并不意味着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 只有各种技术手段的协同互补, 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5. 课堂单调乏味,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应有的体现
有的教师上课时, 主要依赖多媒体, 课堂一开始就展示课件, 然后只顾点击鼠标, 大大减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交流, 缺乏学生与学生直接的交流, 使得课堂太单一, 缺乏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四、合理应用信息技术的建议
1. 要合理使用多媒体, 不能刻意追求信息技术含量而用多媒体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根本目的, 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益, 重在实用, 并非越多越好。不能片面追求时髦, 滥用信息技术, 而无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 否则就大大偏离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初衷。
2. 根据教学内容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结合, 要根据不同的学科教学、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 采用切合实际的使用方法。
教学时, 教师要对教学资料进行加工整理, 以学生易于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信息技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 利用它所提供的学习环境, 能很好地自主探究、相互合作、资源共享等, 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 提高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3. 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自主学习。新课标明确提出, 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要尊重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认知接受能力及学习习惯, 从知识的传授者, 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 要牢牢抓住“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关键点, 在课堂上, 教师要有让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的时间。把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 既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又要使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摘要: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近十年。在这期间, 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教学时, 教师如果能把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到各科的教学中, 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能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收到更好的效果。因而,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就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问题, 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媒体,整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徐福荫, 袁锐鄂.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3]电化教育研究.
[4]中国电化教育.
[5]现代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探索 篇9
一、在物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起着传统教育远远达不到的优势。
1.营造课堂气氛 ,激发学习兴趣。运用信息技术的图像处理功能,特别是不同色彩的图像能让人从视觉上产生很好的分辨效果和鉴别能力,进入一个五彩缤纷的色彩世界。图像处理运用在物理教学中能让人观察细致、发觉细微,很好地分析物理现象和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家庭电路的构成”课堂教学中,可先通过图像展示各种电器,分别说明它们的工作原理,然后介绍它们分别是如何接入电路的,整个家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怎样,分别将图像的分解法和组合法、单一性与整体性有机结合起来加以分析、讲解,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整合实验教学 ,突破重点难点。物理教学中 ,大部分实验强调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实验规律,得出实验结论,但有的实验应辅助以信息技术,用动画演示其效果是异常精美的。分子的运动是无法通过肉眼看到的,然而要在教学中分析、说明分子运动规律,仅凭想象很难理解 ,单纯让学 生记结论 又觉得太 枯燥乏味 ,不形象、不 具体。然而多媒体技术解决了这一难题,充分运用动画处理一个个直观的分子运动情况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从而得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这一分子运动理论。
3.拓展活动内容 ,培养动手能力。初中物理课本中的自然现象,如霜、雪、风、雨、雷、电、虹、水珠、日食、月食等是物理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为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好有关知识,在教育教学中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学生活泼好动、喜好新颖奇事的特点,让他们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丰富的优势和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多媒体制作工具等再现自然现象,在实践中培养锻炼他们,把所学物理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具体做法是:(1)分好活动小组,五六人一组。 (2)每小组备好数码照相机等必须工具(学生家里有数码照相机的可借用),指导教师备好数码摄像机等。(3)分配任务:每组完成4至6个自然现象的收集任务。(4)收集的途径: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查找,利用摄编工具拍摄观察到的与教材内容相关自然景象,有些查找和观察不到的自然现象可用人工办法再造。(5)加工整理收集的自然现象(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制成网络课件。 (6)运用网络资源欣赏、分析、评价、评比活动成果,对优秀作品给予适当奖励。
通过小组科技活动, 同学们收集了上百种自然现象,其中收集和再造了很多特殊而有意义的自然现象。如划破夜空的流星、美丽的彩虹、洪流与抗洪抢险、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洁 白雪景和 “打雪仗”、有 放大作用 的水珠、闪 电与雷声、倒影与城市夜景等。在用人工方法拍摄制作自然现象的过程中同学想出了很多特殊办法,如拍摄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过程, 选用几乎没有发散的激光教鞭发出的红色光源,为了拍到理想的效果,用灭蚊的薰香燃烧放出烟雾,再将激光射过烟雾,终于摄制出满意的作品。最后将学生用辛勤汗水换来的成果经过剪辑制作成课件。课件是学生自己参与制作的,通过这种活动的学习和锻炼,既拓展教学活动肉容,使学生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又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4.拓宽学习空间 ,培养自主学习。信息技术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有利于个别化自主学习,使教学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学”。利用网络,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进行自主学习, 而且能方便地查阅与正在学习的内容相关的知识。网络教育技术与物理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使学习者在空间和时间上有较大的自由度,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登录学习,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发展自主学习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的方法
投影仪、数码展台、数码摄像头等视频设备可将文学、图片、实物放大展示到屏幕上,在物理课堂演示实验中,很多实验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如实器材体积比较小,或实验现象不够明显,可观察距离短等,要使这类实验的演示获得很好的效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1. 利用投影 仪或数码 展台将实 验现象、 图形投影 到屏幕上:例1:演示磁场的实验:通常把铁粉均匀地撒在平板玻璃上, 在平板玻璃下面放上磁体, 轻敲玻璃板后可演示磁场,但这一现象要让全班学生观察到不容易,如果将整个实验置于投 影仪上进 行 ,效果则明 显不同。 例2:演示波的 干涉 :用一个平 底的玻璃 水槽装上 水 ,加上两同 频率的振 源 ,置于投影仪上将干涉图样投影上去, 全班学生就可以观察实验现象了。
2.利用数码摄像头改善不明显的实验现象 : 例3: 对于一些实验器材体积小的实验,可以用数码摄像头辅助,通过多媒体系统投放到屏幕,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实验。如实验中的小刻度尺、温度计、天平、弹簧秤、小型电流电压表等仪器的示数,不再是前排学生的“专利”。后排的学生也能清楚地通过屏幕看到并读数,这样使这些实验的可观性大大加强。例4:对于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实验,如水的沸腾、晶体的溶解升华凝华现象等不够明显,且有些不易巡回让学生观察,使实验现象大打折扣,只能使近距离的学生“受惠”,后排学生只能望“实验”兴叹。通过摄像头将实验“现场直播”让每一个学生看清楚、看明白。
化学课程整合后的教学实践探索 篇10
关键词:基础化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对现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进行整合是教育科学, 特别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 课程整合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一所化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原来化学化工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包含四大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 近年来, 我院将原四大化学进行了整合, 合并为一门课—基础化学, 教学课时逐年减少;并选择原有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自编了一本教材—《基础化学》, 从2007级学生开始使用, 教学课时由原来的三-四学期压缩为现在的两学期。
1 高职化学课程整合后教学现状分析
1.1 对高职化学课程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高等化工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化工高级人才, 学生掌握好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近年来, 由于片面强调化学教学为专业课程服务的思想, 以致在高职教学实践中没有给予化学课程应有的重视。
1.2 高职化学教学课时相对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因强调学生对相应职业技术的掌握, 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 因此, 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都把教学重点放在专业课的教学和实训、实习上, 在课程计划中给予基础理论课的教学课时一般都不多。目前, 对于化工类专业, 我院将原四大化学进行整合为一门课—基础化学后, 所有化学化工类专业的化学教学内容都依据同一教材, 同一进度, 两学期教学总课时一般为160课时左右, 与要讲授内容实际需要的课时相比明显不足。整合后的基础化学教材所涉及的面比较宽, 涉及的点比较深, 许多知识点只能点到为止, 无法细讲;学生课后又难以读懂教材。所以说, 目前, 整合后的基础化学的教与学都有一定难度。
1.3 高职学生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薄弱。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所招生源大多是高考低分段学生和中职毕业生, 中学化学基础普遍较差, 有一部分甚至是没有多少化学基础的文科生, 尤其是09级学生, 有个别班级文科生比例高达40%多, 学生厌学情绪大, 少数基础较好好的学生受部分差生影响, 学习积极性也不高。
1.4 高职基础化学教材实用性、趣味性、先进性不强。
高职《基础化学》教材内容的编排只是选取原有教学内容的一部分简单混合, 似乎遍布“知识点”, 似乎这样就满足了“实用、够用”的原则;仔细看来, 高职基础化学教材知识陈旧, 缺少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知识, 缺少与专业课深层次的衔接知识, 缺少前沿知识、先进技术的介绍等。
笔者以为, 课程的整合, 并不是原有内容的简单混合, 而是有机地组合, 课程的整合应是化学反应, 而不是物理反应。整合后的高职化学教学, 应针对不同专业教学目标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 并且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选用不同的教材。因此, 针对整合后的化学课程教学现状, 提出以下进一步改进措施, 以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2 深化《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2.1 确立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能力本位课程观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规定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 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 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因此, 应倡导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能力本位课程观。
2.2 采用合理的课程整合, 进行化学课程内容综合化
如何进行合理的课程整合?所谓课程整合, 就是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 有选择的将原来分属于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组合成一门新的课程, 将原来按学科体系分设的课程转换为按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而设置的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整合, 主要围绕着能够“支持相近的多个专业的专业课程”这个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展开的, 通常整合后的专业基础课程所涉及的面比较宽;课程的整合, 并不是原有内容的简单混合, 而是有机地组合。
化学课程的整合应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展开。凡是与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相关的内容, 一般应保留, 不能轻易丢掉;凡是与特定教学目标要求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内容, 一律舍去。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 去掉重复的部分;合并类似的部分;删减繁琐部分;扬弃过时部分;增加先进部分。
我们将原四大化学整合为《基础化学》, 合理整合后的《基础化学》课程内容主要有: (1) 物质结构基础知识。 (2) 重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选修) 。 (3) 有机化合物及其性质;内容包括脂肪烃、脂环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 含氮化合物等知识。 (4) 溶液中的化学反应 (选修) ;主要内容有酸碱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 氧化还原反应, 配位化学平衡。 (5) 化学热力学基础;介绍化学热力学第一、二、三定律。 (6) 溶液及相平衡;介绍溶液以及相平衡知识、相律和相图。 (7) 化学动力学基础;介绍化学反应速率和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以及动力学方程。 (8) 化学实验技术, 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a物质制备技术;常见物质合成与分离方法介绍。b化学分析技术:主要是滴定分析技术, 从学科发展的趋势看, 化学分析逐步被仪器分析取代, 可适当补充一些简单仪器分析, 如分光光度法、气相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c物理参数测定技术。 (9) 化学与现代科学技术 (选修) :介绍新材料化学、绿色化学、化工新产品、新工艺等, 可以作为专题知识讨论, 该教学内容可以更新。整合后的《基础化学》教材可以根据以上内容重新编写。
2.3 建立模块化基础化学课程结构体系, 按模块组织教学
将“四大化学”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综合, 以“应用”为主旨建立模块化基础化学课程结构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包括9个教学模块 (见上面内容) 。教学过程可按教学模块依次完成, 也可任意选择组合教学。整合后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并适当引入学科发展的新内容。
以我院应用化工专业为例, 应用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 掌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 在化工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人才。主要就业岗位:各类化工企业及相关行业, 生产一线操作岗位。
应用化工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不仅要掌握一定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 知识面较宽;而且还要熟练掌握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应用能力强;为后续课程如《化工单元操作》、《化工生产技术》等的学习、为将来顺利走上化工生产操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教学分两学期完成, 教学总课时为150课时左右。
根据专业教学目标与教学课时数, 我们在9个教学模块中选择了7个模块: (1) 物质结构基础知识; (3) 有机化合物及其性质; (5) 化学热力学基础; (6) 溶液及相平衡; (7) 化学动力学基础; (8) 化学实验技术; (9) 化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对于模块 (9) , 我们以多个小论文题目的形式布置给学生, 让他们去查阅资料, 或者做社会调查, 再提交论文;最后在班上做专题知识讨论。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将来到企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学科教学整合探索分析 篇11
古人在《乐记》中曾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这充分说明,早在人类文明的启蒙时期,语言就是和音乐同出一源的产物,区别的只是他们的表现形式而已。
从汉语语言的特点来看,汉语有声、有韵、有调,它们之间繁复的组合与排列,便可构成一篇篇极富韵律感的诗文。人们常说“文章不是无情物”,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些诗文实则是作者充沛感情的自然流露,任何一篇作品都包含着作者的丰富感情。而音乐长于表达感情,也最容易触发听者的情感,在音乐欣赏中很容易引起欣赏者感情上的共鸣。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语言艺术可以用音乐来表现,反之,音乐也可还原成语言表达。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整合音乐元素也就有了可能。再者,《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课程标准的纲领性的要求也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与音乐巧妙结合的舞台和契机。从实践方面来看,把音乐元素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有助于语文教学,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兴趣,陶冶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在艺术的多重感受中学会和获得语文的实践能力,从而达到语文教育的培养目的。
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整合音乐元素的实践探索
1.以歌导入,营造气氛,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学习角色。
导入新课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根据讲授文章的内容,选取恰当的音乐元素来渲染气氛,激发学生情绪,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角色,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认为:“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新课开始时,先播放一段有关的乐曲,让学生置身于乐曲所创设、营造的特殊气氛中,去感受课文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在音乐中慢慢走进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激发情绪,促进理解。如,教学《失街亭》(《三国演义》节选)一课时,首先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当那深沉、浑厚的的乐曲弥漫在教室时,马上就可以把学生带入万马奔腾、惊心动魄的战争气氛之中,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各军事集团间斗智斗勇的情形以及主要人物诸葛亮羽扇纶巾、运筹帷幄的鲜活形象也如在眼前。这样,乐曲带领着学生感受雄厚的历史,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情境。再比如,学习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导入时就可以选用《思乡曲》、《我的中国心》等音乐,让学生在那如泣如诉、荡气回肠的乐曲中与作者的情感拉近,让学生很快就进入诗歌所传达的意境。
2.配乐朗读,调动情绪,引导学生领悟作品内涵。
配乐朗读现在已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形式和手段,把音乐引入这一环节,对于调动学生情绪,引导他们领悟作品内涵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笔者在讲授当代作家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时,配乐范读第一部分“我与地坛”,选取的是二胡曲《二泉映月》。这首乐曲凄婉流畅,跌宕回肠,表达了饱尝辛酸的感受和压抑悲怆的情感,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受和向命运挑战的倔强性格。这琴弦声,是盲艺人阿炳灵魂深处的哀痛与呼唤,是他对命运的抗争与反抗,是一位饱受生活的磨难,阅尽世态悲凉的音乐家对生活的无限感慨的真情流露。而我们的作者史铁生,又何尝不是“历尽沧桑”“彻悟生死”呢?文作者与曲作者的身世经历何等相似,情感又何其相通!通过配乐朗读,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作家所要表达的情感了。而文章第二部分“我与母亲”,字里行间蕴含的是一位伟大母亲对自己孩子浓浓的关爱与呵护。因此在朗读时,我选取了《世上只妈妈好》这首乐曲,悠扬、真挚、深情的乐曲深深地打动了学生们的心。“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他们在诵读课文的同时,终于找到了那份多年来想倾吐而无法明说的情感。这样,通过配乐朗读,通过文字与乐曲的双重刺激,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母爱,领悟到亲情,同时,也深刻地领悟到作品所要传达的内涵。实践证明,配乐朗读,不仅可以创设意境,调动情绪,而且对学生领悟作品内容、把握作品主题具有积极的作用。
3.以乐代讲,加深印象,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课文主题的理解。
讲读是为了理解,在讲读中引入音乐,以此促进理解,同样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华》、《五星红旗》等乐曲与舒婷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所要表达的情感十分相近,都反映了对祖国母亲的深沉挚爱。歌曲《愚公移山》是根据古文《列子》中的《愚公移山》改编的,歌颂了一种执着、不妥协的精神。在讲读这些文章时,适时引入这些乐曲,让学生比较、体会它们的内容和主题,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4.以乐促练,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背诵和写作的要求与训练是强化和巩固知识,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重要方面。在指导学生背诵的过程中就可以引入音乐来进行。如:讲授完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后,可以给学生教唱根据这首词改编的歌曲《但愿人长久》,通过音乐这个中介,学生更深刻地领会了词的意境。结果,歌唱熟了,词能背了,意境领会了,可谓是一举多得。在写作教学中,同样可以借助音乐来完成。比如,讲授《明湖居听书》一课,在导语中紧扣音乐,讲述音乐故事,并适时引出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让学生欣赏这首名曲,由此引出课题,并由课文归纳出描写音乐的方法。之后,又重新播放《如歌的行板》,让学生闭目聆听。曲子完了,留出空白,让学生沉浸在对乐曲的回味中,营造出余音绕梁的气氛,然后让学生谈听此曲的感受,最后让学生依此写作。教师适时把握时机,把课文、音乐、写作有机结合,使学生不仅很快掌握了课文内容和写作特色,而且还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把握了音乐描写的要领,同时,也将触角伸入音乐这一艺术门类,在文学与音乐之间找到交接点,让学生既学习了语文知识,又学习了音乐欣赏,还拓展了他们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达到了一教多得的教学效果。
综上,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整合音乐元素,对营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拓展学生思维,深化理解课文主题,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它也对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三、语文教学整合音乐元素的一点思考
尽管从探索性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出上面的结论,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时候进行语文教学都能和音乐元素整合,音乐进入语文教学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讲究适度、适情。这是因为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其它的方法和手段则只是起辅助教学的作用。所以,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引入音乐元素要注意下面的一些问题。
1.注意音乐元素和文章内容的契合。
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入音乐,决不能随随便便,而要注意所选用的音乐元素是否能和要讲授的文章内容契合。比如,讲授戴望舒的《雨巷》就不能用轻快活泼的轻音乐;而讲授白居易的《琵琶行》时,最好是选用琵琶曲(也可选用古琴曲),古朴的语言,配上古色古香的音乐,使学生在音乐感受中领悟作者和琵琶女相似命运的感叹。如果选用其它的音乐作品,就有可能适得其反。
2.注意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音乐虽然可以融进语文教学,但它并不是主角,语言文字仍然是主调,音乐只能做配角,因而不能喧宾夺主。要注意调控音乐播放的时间和音量,过多的音乐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过高的音量也会影响师生的交流。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不能过分夸大和依赖音乐,要切实明白音乐只是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
3.注意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试想,一个“五音不全”、对音乐一窍不通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能选好音乐,又如何能指导学生在语言文学和音乐的殿堂里遨游?
语文本身是美的,如何让它的美更充分展示出来,映射到学生的心里,变成他们自身的一种鲜活的生活和生命体验,语文与音乐的融合是一项有益的尝试。而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它可以和其他学科相互包容,相互渗透,这就使得语文教学能够走近音乐,音乐元素也能够走进语文教学。当这一切都完美实现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语文教学又有了一个新的景象,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在愉悦中领悟,在享受中提高,这就是语文教学的极致,也是我们共同的探索与追求。
学科教学整合探索分析 篇12
一、引言
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 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多媒体应用于物理课堂教学中, 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加深学习记忆;可以化抽象为具体, 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特别是在帮助学生建立过程物理模型方面更有其优越性;它还可以动态地、对比地演示一些物理现象, 有效地控制变化的进程, 从而便于学生观察和思维;它也可以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突出重点, 增大课堂教学容量, 提高教与学效果。
二、多媒体与物理教学有机融合的实践探索
2.1重视素材的积累, 建立备课资源库
素材的积累和研究是教学的准备, 只有平时进行充分的积累和研究, 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备课过程中, 素材资源库和制作平台都要研究、积累。物理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 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下的网络信息资源素材库和教学软件, 选取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来制作自己的课件, 从而适应不同教学情境的需要。
2.2多媒体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 优化教学过程
1、巧妙创设情景。利用多媒体, 要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又与学生实际紧密相连的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景, 形成一种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给学生多种刺激, 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 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充分激发学生的多元智力来认识理解物理现象和本质, 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 促进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2、设计模拟实验。通过多媒体技术, 可以模拟控制实验的速度, 调整教与学的进度, 在教师与计算机的共同启发下, 达到实验学习的目标。同时, 模拟物理实验能让学生抓住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和变化过程, 明确观察对象产生变化的现象和条件,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如在进行“机械波”的教学时, 若用多媒体演示横波、纵波的产生和传播, 则物理图景清晰明了, 并能由教师控制波动过程的展示节奏, 有助于学生掌握其产生和传播规律。3、突破重点、难点。教学中的难点, 有些很难用传统的方法让学生理解突破, 若用电脑模拟, 往往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例如, 在讲授地磁场对通电导线和运动的带电粒子的作用力知识时, 由于中学实验条件的限制, 教师为了建立物理模型, 通常是靠讲述、版画来让学生了解、建模, 学生往往对于这些现象和规律理解不深刻, 记不了多长时间就忘记了。但是如果应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来演示, 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制作动画来描述一种物理现象或者一个物理过程, 理解更加深刻, 更加形象, 使学生容易理解, 易于建立物理模型, 难点也就容易突破。4、整合已有知识。物理教学中经常要对不同时期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归纳、概括、总结。例如, 在初中、高中毕业班复习物理实验时, 如用常规手段进行复习, 教师很难把大纲中要求掌握的仪器装置一一画出, 也不可能把做过的实验全部重做一次。此时若利用电脑模拟, 再现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和现象, 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 有利于比较、加深理解记忆, 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 同时会节约大量时间。5、网络检测反馈。网上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等特点, 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库,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 探究问题情境, 指导学生独立地上网学习, 查看相关内容, 以扩充教学知识, 使学生视野开阔,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在信息时代,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巨大作用, 不能简单的将它看作是一种手段, 而应该更多的将它与学科进行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科的结合希望能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 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运用起这样一种工具, 为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进行各种有益的尝试, 提高教学效益。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实现教与学方式转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和手段。发挥多媒体技术辅助物理学科教学的作用, 对于深化物理学科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物理教学,整合,多媒体
参考文献
[1]陈军.现代教育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9, 28 (3) :88-90.
[2]陈军.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深度融合的实践与探索[J].物理教学.2015, (5) :32-36.
[3]容中逵.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系统辨正与观点重申[J].课程.教材.教法, 2011 (6) :15-22.
[4]陈军, 于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1, 4:178-260.
[5]黄荣怀.教育信息化助力当前教育变革:机遇与挑战[J].中国电化教育, 2011, (1) :36-40.
[6]张俊三等.教育原理[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3.5.
【学科教学整合探索分析】推荐阅读: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探索10-25
学科教学整合09-08
尝试学科的整合教学05-27
语文学科整合教学管理01-06
历史教学中的学科整合07-20
英语学科有效教学的探索和实践01-13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题结题报告09-26
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整合的初步探索12-05
“学科整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2-25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应用研究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