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能力指标

2024-06-27

课程能力指标(共9篇)

课程能力指标 篇1

在教学的改革和实践中, 课程教学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根本和核心。课程建设的核心是优化课程体系, 只有通过优化课程体系, 从而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素质能力, 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实现培养目标。现在随着中国社会经济, 政治, 文化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各种科学, 技术, 学科知识体系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对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同时也使教学课程体系原本存在的问题更加凸现出来。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 我们必须对目前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 构建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以适应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文章首先对确立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效度检验, 利用SPSS软件得出其有效性。然后, 通过检验将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与课程体系优化相结合, 提出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主要措施与实施方案。

1 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成

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同时具备“学生”以及未来“企业管理实践人员”双重身份, 所以该指标体系将同时关注这两个方面的能力要素, 根据人力资源的胜任力模型, 紧密围绕知识学习和掌握以及技能运用和创新两个重点评价方面, 并着力体现我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较强的IT/通信行业学科特色, 此外, 还将兼顾其他基础性指标, 如学生身心素质等。指标体系的形成拟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

(1) 使用专家法拟出一级指标及二级指标。专家主要是学校的相关老师, 含学生就业工作的教师, 拟出5个左右的一级指标, 每个一级指标下包含3~5个二级指标。

(2) 通过问卷方法对指标的合理性进行初步评价。根据专家法中拟出的指标制定问卷, 让被访者对各个指标的重要性或合理性打分, 最终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调整指标体系。

(3) 项目主要研究人员讨论制定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

2 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效度检验

指标体系确定之后, 需要进一步对其有效性进行检验, 通过检验之后才可以展开实际应用。为此, 将按照以下主要步骤对所提出的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效度检验。

(1) 应用已经制定好的指标体系对重庆邮电大学2006、2007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实际评价, 得出每位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得分。为了便于分析, 每1项内容的度量值均按照优、良好、一般3个等级设置, 并分别赋予3、2、1分值。并运用统计分析软SPSS (Statistics Packagefor Social Science) 来对调查结果进行效度检验。在所发放的120份问卷中, 回收问卷108份, 回收率达90%。其中有效卷94份, 问卷有效率为78%。

(2) 利用SPSS软件进行效度检验。测验的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即它能够测出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与行为特质的程度。换言之, 效度指测验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测量目的。它是科学测量工具最重要的质量指标。一个测验若无效度, 则其他任何优点都无法发挥其真正的功能。在此我们计算的是测试的效标效度, 效标效度是指测验结果与效标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在此将专家的评价作为效标, 利用积差相关法求效标效度 (Pearson法) 得到结果为0.861.具体操作如下:在SPSS中单击Analyze—>Correlate—>Bivariate, 选择自评值和效标值变量进Variables, 然后在Correlation Coefficients中单击Pearson。得到以下表格2。

从效度上来看, 效标效度为0.861, 说明学生自评值和专家的评分相关性较高, 即该学生能力评价模型能够很好的反映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能力, 为工商管理课程体系优化提供了较好的依据。

3 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实践

根据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分析出课程体系优化的主要思路, 然后将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与课程体系优化相结合, 提出对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 从而达到提升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素质能力的目的。

3.1 课程体系优化思路

结合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工商管理课程体系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和迅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这一观念是课程体系的设计、改革以及完善的出发点和目的。

(1) 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结合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出, 学生在信息领域相关知识、基础知识和心理素质三个方面亟待提高。以优化课程体系为基础, 在课程建设方面需增设这些方面的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改变以往的只请教育专家等为主的人对课程进行编制, 还应该邀请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等参与到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中去。在对各个不同的会计及相关岗位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和应能够掌握的知识进行调研的基础上, 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在教材的选用上, 结合本专业实际针对性的选用一些在未来的工作中实用性较大的教材。

(2) 以满足社会需求为核心。必须加强工商管理人才与供求双方的联系, 使工商管理人才能够充分了解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能力要求, 订立教育目标, 设置工商管理课程, 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工商管理人才人才。因此,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优化设置, 必须在工商管理教学研究组和工商管理人才需求方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 使学校的培养目标符合社会的需要。

3.2 二位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优化要以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 以“培养能力, 社会需求”为思路。依照学生能力结构指标体系, 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 确保实现培养目标;同时, 按照研究性教学的思想, 进行课程建设。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科创活动等实践环节的指导和监控;在现有实践基地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与IT业相关的实习基地, 并对学生实习环节进行合理的指导和监控, 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按照指标体系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优化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依照课程体系, 建立研究型教学团队, 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本文提出二位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见图1)

4 结语

文章首先对确立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SPSS进行效度分析, 检验得出其具有实际有效性。通过检验将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与课程体系优化相结合, 提出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二位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为后续的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学校要遵循工商管理培养目标和结合社会需求, 从高校实际出发设置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要随着社会需求动态的调整, 结合高校的实际灵活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卢安文, 胡明哲.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商管理教学改革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 2010 (11) .

[2]王坤, 蒋国平.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满意度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 (1) .

[3]胡健, 李显寅.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人才知识与技能的分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 .

[4]吕娜.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培养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10 (4) .

[5]梁莱歆.新形势下培养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途径探索[J].高教与经济, 2010 (2) .

[6]杨菁.研究生创新能力实现途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 (2) .

[7]王兴邦.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优化选择——评《创新能力培养战略图》[J].经济与管理, 2010 (4) .

[8]魏布谊.工商管理类专业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17) .

[9]吴薇, 刘丹, 李东阜.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商场现代化, 2010 (6) .

[10]张成科, 冯冈平.工商管理实践课程质量管理的模块化和层次化[J].理工高教研究, 2009 (5) .

课程能力指标 篇2

《山东省初中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指标》自查报告

自新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很抓落实,积极开展新课程实施工作。现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鲁教基字[2007]21号,以下简称《评价方案》)和《东阿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的课程实施水平,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自查。现从以下几方面汇报。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课改工作顺利开展。

1、保证课改工作的顺利推进。

根据教育局教研室的要求,多次召开了学校领导班子和骨干教师会议。对我们如何扎实开展课改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部署。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业务校长为常指导并抓落实的课改实验领导小组,拟定课改工作方案,制定相关制度和措施,组织指导开展课改工作。为使课改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做到课改领导成员职责明确到位,分工合作。并定期召开课改工作例会,确保课改动向、交流课改心得,每学期以语数为专题,搞两次有代表性和指导性的新课改的教研活动,指导讨论课改工作。此外还成立了课改指导小组、校本课程研究小组、教研组、备课组等,从组织上保证了课改的顺利推进。

2、开展学校课改领导小组成员“随堂听课”活动。

正副校长坚持经常性随堂听课,了解真实的课堂教学现状,掌握课改工作实施情况;同时紧扣课改精神和要求,对新的课程标准、新教材及其所体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提高了教师实施新课程及实验教材的能力。注意鼓励和激发教师参与课改工作热情,增强教师课改的工作信心,调动教师参与课改工作积极性,为全面课改工作顺利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设置与管理 1.为确保学校顺利且有效地实现课程实施,我校制定了明晰的新课程理念学习制度,以集体与自学相结合为学习方式,每位老师做到学习有记录,并通过理论测试、论文撰写及课堂实践等形式作为检查学习效果的主要方式。对于新出炉的课程理念,学校通过会议、网络等渠道进行宣传;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能够紧紧围绕先进的教学理念,施校园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尽最大努力地体现教育理念。在新课程实施中,结合学校实际,确立了符合素质教育的办学思想,有自己学校规划、工作计划和总结。

2.严格按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综合)设置课程。开齐了国家课程科目,从不随意增减每周的课时数,教师个人课程表与学校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安全一致;严格遵守统一的作息时间。虽然在师资上,还不能够有专职教师,但与从前相比,实在是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过程中的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

3.教师队伍建设上,在配备上我们虽然无能为力,但努力发挥现有教师的作用,每位老师都兼代多门课程,保证了开齐课程。教学设施配置上正逐步完善,力争与现在的教学要求平衡。

4.教学研究和教学活动,做到了教研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计划右针对性,便于操作;定期开展主题明确、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一部分老师的教研论文发表,参与了公开课、优质课的评选。

教师上课,备课上能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对重难点的分析到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目标;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练习安排适当,绝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学采用临沂市小学课堂教学的策略,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为中心,运用灵活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分层次培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作业设置和批改有记录分析,及时矫正。学校同时开展了常规教育和主题教育,又班会、校会、升国旗制度,利用重大节日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乡、安全、道德法制等活动,有效地落实素质教育目标。

三、学校的课时及作息时间安排

学校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设置课时。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

四、学校课程实施效果

课程实施,重要的着眼点是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我们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强调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注重开发利用学校和本地区的各种教育资源。我们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兼顾结果,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取得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走向社会,学会理解;学生在体验失败、挫折和成功中得到锻炼;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与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等教育效果。

五、课程评价、考试、作业情况

围绕课程标准,我校在对学生评价上以激励性评价为核心,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进行评价,内容上分成过程评价和期末评价两种。过程评价主要有课堂表现、作业、写字、学习态度等构成平时成绩,记录以等级进行;期末以书面考查、口语表达构成期末综合成绩,记录以等级进行。学校部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排列名次。学生的成绩只是作为调整和改进教学的依据,不做他用。对于地方课程,学校也制定了相应得评价方法和标准,为每个学生建立了评价档案,评价结果都以等级形式表达。各学科的评价以激励性评价为核心,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发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生课业完全依照省标准执行,双休日与其他法定节假日从不安排上课。作业部置,讲巩固也求实践,严格遵循不同年级的不同要求布置作业。

六、教材与教辅资料使用

一切教材和教辅资料,均由上级主管部门做主,学校从未私自给学生订买任何资料,教师更无向学生摊派或强迫性地推销教辅资料。

七、学校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的情况

1.学校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对学生的评价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2.每学期将学生的学习状况通知家长,注重过程性评价,为了协调同学与学校与家庭的一致性,设立了学校家庭联系栏,便于学校将学生在校表现通知家长,家庭把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反映给学校,有利于共同协作。3.对学生终结性评价,要全面反映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考试内容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体现学习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目标,部分学科开卷考试,如音、体、美、部分学科采取笔试加实践的考试方法,如语文、历史等。学校班级不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或按考试成绩给教师排队,给学生排名次。

通过本次自查,我们清楚地看到,我们学校的新课程实施工作和其他兄弟学校一样,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一系列大胆的尝试,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为新课程的进一步深入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如“新课改”所需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教育投入是否相匹配;自由、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在课堂上运用是否实用有效,制订的教师、教学、学业评价方案是否合理可行,真正发挥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等等。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完善与总结。同时,我们也希望教育局能制订统一的社会实践安排表;能给我校配备音美教师和器材并合理搭配调剂部分教师来我校工作。

财务能力分析指标内在关系初探 篇3

一、财务能力分析框架

其一, 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主要用来衡量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分为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中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营运资金 (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 这两个指标主要用来反映短期偿债能力流动性。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现金比率=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有价证券) ÷流动负债], 这两个指标在衡量短期偿债能力中主要用于评价其变现性。支付能力系数 (支付能力系数=近期能动用的货币资金÷近期急需支付款项) 这一指标可以用于衡量短期偿债能力的支付性。考虑了以上五项指标还应该考虑影响短期偿债能力的相关因素, 包括净流动资产数量、流动资产质量、流动负债结构和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人们进行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主要关注其投资性和权益性。长期偿债能力衡量的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长期资产适用率[长期资产适用率= (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 ÷ (固定资产+长期投资) ]、已获利息倍数 (已获利息倍数=EBIT÷利息支出) 、已获固定支出倍数[已获固定支出倍数= (利润总额+全部固定支出) ÷全部固定支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都是对偿还债务能力进行衡量其内涵一致, 从强弱程度上看基本一致, 这两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两者各自具有其在合理的数量界限。但这两者还是存在着偿还期限和对象的不同, 并且具有不同的偿还基础。

其二, 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赚取收益的能力。通常表现为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收益额的大小、比例及收益数额的构成。评价盈利的财务指标也可以划分为长期盈利能力分析和短期盈利能力分析。短期盈利能力分析的主要指标是关于经营盈利能力的指标, 包括主营业务利润率 (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率÷成本费用额) 。长期盈利能力分析的主要指标包括: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 (利润总额+利息收入) ÷平均资产总额]、流动资产盈利率 (流动资产盈利率=盈利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固定资产盈利率 (固定资产盈利率=盈利额÷平均固定资产总额) 。

其三, 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是指充分运用资源创造财富的能力, 体现企业的经营绩效。营运能力分析是反映企业资产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的一项重要内容, 企业强化资产营运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快资产的周转速度, 谋求等量资产创造更多的收益。评价企业营运能力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总资产周转情况分析、不良资产分析和资产损失分析。对流动资产周转情况的分析主要集中于应收账款、存货上面。总资产周转情况通过总资产周转率来描述。而不良资产分析通过不良资产比率来衡量, 不良资产比率=年末不良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

其四, 发展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又称成长性, 是企业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 用内部积累的资金不断投入而形成的发展潜力。发展能力分析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进行, 其一是企业在现有生产经营规模条件下, 通过内部充分挖掘潜力促进企业发展;其二是企业通过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张, 通过扩大投资的办法来增长企业的发展能力。发展能力衡量的指标主要包括销售增长率、销售收入平均增长率、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成新率、资本积累率、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

二、财务能力分析内在关系

在描述了财务能力分析的四部分基础之后, 通过图1来描述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在财务能力关系图中将财务能力划分为两个主要板块即基本财务能力和拓展财务能力。基本财务能力由偿债能力分析和盈利能力分析构成。在偿债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拓展延伸出营运能力分析, 在盈利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延伸出发展能力分析。而且在这一拓展的基础上, 其内部也是逻辑的延伸。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与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相辅相成, 长期偿债能力指标与总资产的周转情况也需要配合才能对公司的财务能力加以合理的评价。短期盈利能力与盈利增长指标结合考察能够帮助分析者对公司的现在和未来盈利能力结合起来。长期盈利能力与资产的增长能力结合更能分析出公司财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上述分析, 财务能力之间的关系清晰明了的呈现于面前, 财务四大能力评价指标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在理解四大财务能力内在逻辑的基础上进行的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经济分析能让分析结果具有内在逻辑的连贯性。

参考文献

[1]武雯娟:《浅析财务评价指标的改进及完善》, 《财会通讯》 (综合) 2007年第4期。

[2] (美) 埃里克·A·海尔菲特, 张建军等译:《财务分析技术》,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3]杨军:《商业银行客户评价》,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课程能力指标 篇4

一是理论可行性,课程成绩评价的标准不仅要符合高校教学规律和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而且还要符合高校“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的改革发展趋势;二是操作可行性,课程成绩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通俗易懂、准确精炼,评价层级不能过多,教师实施在时间、精力和财力上简单易行;三是结果可行性,课程成绩评价指标权重需要通过征询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获得,并能得到其他同行的接受和认可。

2.2全面性原则

一是评价内容全面性,以“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为目标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行为进行全方位评价,如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二是评价过程全面性,从时间维度看应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包括学期末以试卷、课程论文等形式安排的考核,过程性评价是学生在课程学习动态过程的平时表现、实践(实验)教学环节完成质量等;三是评价方式全面性,采取口试与笔试、互评与自评、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还可以运用日常管理和观察法评价学生的平时表现,避免评价方式的单一性。

2.3发展性原则

企业营运能力指标分析与评价 篇5

营运能力是指通过计算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速度的有关指标, 来分析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资金周转状况好, 说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高, 资金利用效率高, 企业的经营能力强, 进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反之, 则说明企业经营能力弱, 可能存在呆账甚至坏账。通常来讲, 评价企业营运能力常用的财务比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二、格力电器营运能力分析

表1为格力电器2008~2012年终各项营运能力财务指标。 (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

1、格力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2008~2010年逐渐下降, 说明公司应收账款周转速度逐渐减慢、流动性变差;而在2010~2012年又有上升趋势, 且上升幅度比较大, 说明公司应收账款周转速度提升、流动性越来越好。

2、格力公司存货周转率2008~2009年有所上升, 表明公司在这两年里销售能力增强, 资产流动性好, 资金利用效率高;而2009~2012年呈下降趋势, 反映了公司存货的变现速度减慢, 资金利用效率低。

3、格力公司流动资产周转率呈先下降后在2011年有所上升而在2012年又下降的趋势。表明格力公司的流动资产利用效率较差且不稳定。

4、格力公司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在2008~2009年有所下降, 且下降幅度较大, 而在2009~2011年呈上升趋势。说明格力公司对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提高, 管理水平也相应提高, 企业的获利能力较好。

5、格力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2008~2012年整体上呈下降趋势, 在2011年有所上升但幅度不大, 到了2012年较2011年又有所下降。

三、格力电器营运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一) 应收账款周转率对格力电器营运能力的影响。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赊销收入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 该比率越高, 说明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越快, 流动性越强。

格力公司由于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减少, 收账速度一年比一年慢, 应收账款周转率在2008~2010年逐渐下降。另外, 也可能因债务人拖欠时间长, 公司的信誉度低, 从而会造成呆账甚至坏账;而在2010~2012年又有上升趋势, 且上升幅度较大。说明格力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越来越快, 说明公司收账速度提高, 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减少, 公司的资产流动性越来越好, 短期偿债能力也就越强。从应收账款周转率来看, 格力公司的营运能力还是比较稳定的。

(二) 存货周转率对格力电器营运能力的影响。

存货周转率又名存货利用率, 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它是企业一定时期的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

格力公司存货周转率2008~2009年有所上升, 而2009~2012年呈下降趋势。存货周转率用于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 即存货的流动性及存货资金占用量是否合理, 在正常情况下, 存货周转率越高, 说明存货周转越快, 也就是企业的销售能力越强;反之, 如果该比率较低, 说明企业库存过多, 销售状况不好, 需要改变策略。由此可以看出, 格力公司的存货管理有待提高。

(三) 流动资产周转率对格力电器营运能力的影响。

流动资产周转率是销售收入与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 它反映了企业全部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 是评价企业资产利用率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 流动资产周转得快, 可以节约流动资金, 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 格力公司流动资产周转率不稳定, 呈先下降后在2011年有所上升而在2012年又下降的趋势。一般情况下, 该指标越高, 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 利用越好。在较快的周转速度下, 流动资产会相对节约, 相当于流动资产投入的增加, 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周转速度慢, 则需要补充流动资金参加周转, 会形成资金浪费, 降低企业盈利能力。格力公司该指标不稳定, 说明公司流动资产较差, 主营业务收入较低。从流动资产周转率来看, 格力公司的营运能力不是很乐观。

(四) 固定资产周转率对格力电器营运能力的影响。

固定资产周转率, 也称固定资产利用率, 是企业销售收入与固定资产平均净值的比率。格力公司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在2009年与同行业相比平均水平较低, 对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较低, 进而可能影响公司的获利能力。而在2009~2011年格力公司对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提高, 管理水平也相应提高, 企业的获利能力较好。从固定资产周转率来看, 格力公司的营运能力较好。

(五) 总资产周转率对格力电器营运能力的影响。

总资产周转率是指在一定时期企业的销售收入同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 是分析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 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一般来说, 资产的周转次数越多或周转天数越少, 表明其周转速度越快, 营运能力也就越强。

格力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2008~2012年整体上呈下降趋势, 中间也有小幅度上升。这说明公司资金周转困难, 营运能力弱, 影响公司整体盈利水平。从总资产周转率来看, 格力公司的营运能力有待提高。

总的来说, 格力电器的营运能力还是较好的, 应收账款周转率还是比较稳定的, 资金的流动性也较好, 说明格力电器能够及时收回资金, 信用度较高。从其发展趋势可以看出, 格力公司仍处于发展中状态。

四、改善格力电器营运能力的措施

(一) 重视公司财务管理, 聘用高级财务管理人员。

由于我国企业管理者受传统思想影响及经验限制, 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不予重视, 财务基础工作薄弱,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管理不力, 利润就会相应减少。因此, 公司应该重视财务管理。

(二) 加强存货管理, 减少库存, 提高存货周转率。

如果一个企业的存货过多, 则说明企业的销售能力不强, 也就意味着资产利用率低, 企业的营业收入就会减少甚至负增长。所以说要改变销售策略, 尽可能地减少库存, 提高企业的资产流动性。

(三) 合理分配和管理各项流动资产, 提高流动资产利用效率。

格力公司流动资产利用率较低, 影响企业的变现能力和盈利能力, 因此可以加强公司的内部管理, 有效地利用流动资产, 如降低成本、调动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金用于短期投资创造收益等, 还可以促进企业采取措施扩大销售, 提高流动资产的综合使用效率。

(四) 扩大销售额, 处置闲置资产, 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格力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呈下降趋势, 说明公司的销售收入逐年减少, 经营管理较差, 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 公司应该改变销售策略, 扩大销售额, 提高主营业务收入。

(五) 积极创新, 打造新品牌, 提高竞争力。

当今社会, 市场竞争力越来越激烈, 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积极创新, 打造让消费者值得信赖的品牌产品。

本文是以格力电器为例, 分析了企业营运能力的各项指标, 以及各项指标对企业营运能力的影响。经过分析可以得知, 企业要重视对营运能力的培养, 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 进而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和盈利能力, 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 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

参考文献

[1]荆新, 王化成, 刘俊彦.财务管理学 (第五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网络课程资源评价指标初探 篇6

1 网络课程的发展状况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手段的延伸。网络课程是远程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 同传统的课堂教学一样, 它不仅具备教学内容, 还需要教学环境, 因而, 网络课程有2大块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而平时所提及到的网络课程, 是它的狭义理解, 指的是课程资源。

网络课程的发展经历了逾10年, 可是它的使用并没有像所预期的那样得到大家广泛的关注, 在远程教育发展初期, 学者们对网络课程的建设热情高涨, 可是, 建设完成及激情退却后, 便有一种被大家束之高阁的感觉, 除了在远程教育的学习方式下被学习者频繁访问外, 在校学生甚至老师的访问频率寥寥无几。关于网络课程的使用情况, 笔者针对在校大学生做了一些访问调查, 只有不到30%的学生表示会在课堂外进行网络学习, 搜索课程疑难知识点, 而当问到目前公众认可的国内网络课程学习平台时, 多数学生摇头表示不太清楚, 他们进行知识点的网络学习时, 是通过百度等流行搜索引擎推荐。

网络课程的发展之所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归结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网络课程的构建是在项目的基础上, 当项目完成后, 网络课程的构建随之结束, 并没有后续的更新、维护; (2) 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学习者的思想影响较大, 公众认可的学习环境依旧是课堂教学, 有老师面授、解答, 实时性较好; (3) 推广力度不够。像商品一样, 产品形成后, 只有推至市场, 才能得到公众的认可;而网络课程建设完成后, 未得到推广, 至少应该在高校进行推广。

2 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情况

网络课程资源是信息技术条件下课程资源新的发展形态, 是指利用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传播和网络软件管理的课程资源。[1]

2003年4月启动的精品课程建设, 实现了精品课程的教案、大纲、习题、实验、教学文件以及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上网开放。各省市建立的资源网站或资源中心为广大教师和学生免费提供了大量课程资讯和资源。各高等院校纷纷通过开发网络课程, 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 提供远程网络教育等形式, 实现网络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 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部分教师自行制作的教学课件、题库、教学素材资料等也成为可共享的网络课程资源。[1]

目前, 认可力度较大的网络课程资源网站有:国家精品课程网、精品课全民终身学习课程平台、爱课程网等。下面针对这3个网络分别进行介绍, 本文也在这3个网站的基础上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国家精品课程网本着共享精品课程资源、共享教育资源的原则, 让广大的教师学习到同学科的其他优秀教师授课的方式、方法, 并得到课件, 从而完善自己的教学质量。同时, 老师们也可以把自己的优秀教学内容发布出来, 让更多的老师学习, 与更多的老师交流。另外, 还可以让广大的学生从精品课程网上跟随这些优秀的老师、优秀的教学内容, 学习有关的学科知识。[2]

精品课全民终身学习课程平台是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由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承办的, 面向终身学习领域的重要服务平台。其网站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以海量学习资源和先进的课程体系为核心, 开设了课程、学习、资源3个频道, 共提供20000余门课程、百万条学习资源, 内容横跨5大领域、46个类别, 包含53个行业、311个岗位学习课程, 涉及73个学科, 涵盖了从理论到实践、从生活到职场、从个人成长到社会发展的全方位学习内容, 充分满足各个年龄、层次人群的学习需求。[3]

“爱课程”网是教育部、财政部“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建设的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本网站集中展示“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和“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 并对课程资源进行运行、更新、维护和管理。网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面向高校师生和社会大众, 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个性化教学资源服务, 具有资源浏览、搜索、重组、评价、课程包的导入导出、发布、互动参与和“教”“学”兼备等功能。

在这3个网络学习平台中, 国家精品课程网集中了国内407所学校的精品课程, 主要以学校为分类;精品课全民终身学习课程平台则分为课程、学习、资源3个门户, 学习者可以选择课程进行某门课程的专一学习, 也可以在线学习, 还可以根据资源进行某个知识点的学习;爱课程网站主要是进行课程的系统学习, 也有学习社区供学习者交流。3个平台各有特色, 满足了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本文构建资源的评价指标, 主要参照的是精品课全民终身学习课程平台。

3 初步构建网络课程资源的评价体系细则

目前, 学习者通过网络平台查看学习资源时, 总会遇到一些类似的问题:资源链接失败, 找不到正确的页面;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类型资源打不开;资源内容过时, 没有及时更新;资源重复, 除了命名不同, 内容相同。在遇到诸如此类问题时, 学习者找不到维护机构, 无人负责, 反映问题得不到及时回复, 严重打击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对网络学习平台失望。因而, 有效的资源评价可以给学习者灯塔般的指引, 通过大家的评价, 可以反映出资源的构建情况, 进而找到适合自己、可用的学习资源, 提高学习兴趣, 获取知识。只有完善的评价体系, 才能引导学习者对学习资源进行公正、认真的评价。

国内的众多学者对网络课程资源的评价原则进行了一些探讨。朱凌云等指出, 网络课程的评价原则包括全面性、客观性和唯一性。王正华提出个性化与双向性、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目的性与发展性、易操作性等评价原则。叶宝林指出, 评价时要注意资源的关联性、可行性和时效性、客观性、差异性, 制定个性化的评价原则。叶宝林从学习内容、呈现方式和教学设计、技术支持、学习评价4个方面设定移动学习资源的评价指标, 分析得很全面、细致。

本文将从网络课程资源的媒体类型角度, 初步构建评价指标。从精品课全民终身学习课程平台获知, 该平台的资源可以分为2大类:资源类型和媒体类型。其中, 资源类型包括网络课程、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教学录像、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实验实践、例题习题、文献资料、人物、名词术语、常见问题、试卷、媒体素材和其他, 共15种资源类型。而所有资源按媒体类型划分, 则分为音频、视频、图片、动画、文本、混合媒体、其他、doc、ppt、xls、pdf, 共有11种媒体类型。

前文研究的网络课程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 从网络课程本身所应该给学习者提供的全方位的服务角度考虑, 非常全面、周到。本文此次对网络课程资源的评价指标进行构建, 主要以资源的媒体类型作为出发点, 详细而具体地建设评价指标细则。根据精品课全民终身学习课程平台提供的11种媒体类型, 重新归类, 大体可分为5大类:文本类、图形/图像类、音频类、视频类、动画类。根据精品课平台的资源统计, 文本类包含的资源数为1095003个, 图形/图像类包含的资源数为58525个, 音频类包括的资源数为14124个, 视频类包含的资源数为45781个, 动画类包含的资源数为134927个。从统计结果看, 资源中属于文本类的最多, 之后为动画类、图形图像类、视频类、音频类。

下面针对课程资源的这5大类媒体类型进行分析研究, 初步构建的评价细则为: (1) 文本类:文本格式结构的合理性、排版、文档大小、错别字、语法、文档中插入图表的清晰度、标点符号; (2) 图形/图像类:分辨率、色彩搭配、比例协调度、亮度、对比度、图片格式; (3) 音频类:失真情况、噪音、音量、播放格式、内存大小; (4) 视频类:播放格式、分辨率、画质、流畅情况、色彩、长宽比例; (5) 动画类:色彩、配音、剪接、字幕、分辨率、设计。

在以上设计细则中, 由于动画类涉及音频、视频信息, 其评价细则与这2类有重复。本文所构建的评价细则, 是从对资源的用户体验出发, 通过资源的结构设计、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等方面进行考虑, 与《教育化技术标准CELTS-22.1-网络课程评价规范》角度不同, 有交叉但不尽相同。

4 结语

对网络教育资源的评价指标进行研究, 是网络教育资源得到学习者认可的前提。本文从资源的媒体类型角度出发, 初步构建资源的评价细则, 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一部分, 需要继续研究, 更加健全、完善网络教育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祁志敏.高校教师对网络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利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 :151-154.

[2]叶宝林.远程教育背景下移动学习资源的评价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 (4) :56-58.

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探析 篇7

关键词: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在市场上的优势主要是依靠技术和产品的优势。随着产品生命周期和新产品开发所需时间的不断缩短, 任何企业如果不能积极主动地在经营战略、技术、管理、产品、组织等方面创新, 即使外部条件和内部资源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也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已经取得的优势, 从而停滞不前, 甚至惨遭失败。可以说, 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创新能力制约着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是决定企业能否在强手如林的竞争大潮中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仅仅对传统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已很难对企业的发展前景作准确的判断。因此对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对如何设置高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做以下探讨。

一、高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建立的必要性

1. 建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是自身管理的需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要想生存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创新能力强弱是关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管理者找出企业自身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准确地预测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都必须依靠功能齐全、高效快捷、基于事实型数据、开放性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监测和评价系统。通过建立综合、全面、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实现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动态监测和评价, 管理人员才能正确地作出下一步发展的战略规划。

2. 建立企业创新能力的信息披露是公众的需要。

众所周知, 投资者需要对企业的业绩和持续发展能力作出全面的分析。建立合理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是投资者作出理性决策的必要前提。建立我国企业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发展状况的信息资源平台, 促进我国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工作的科学化和公开化, 实现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动态监测和评价。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3. 建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是国家给予企业优惠的需要。

为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 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自主创新的要求,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家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 建立一套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合理评价企业的创新能力。通过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和资本金投入等方式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培育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型企业,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实施几年来, 对国家和地方的产业和产品结构整体优化, 扩大内需, 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带动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等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指标设计必须科学、合理、真实地反映企业创新能力的实际情况, 便于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符合科技型企业的特点, 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符合自身的优势和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2. 重点性原则。

在全面性的基础上, 应尽可能选择关键重点要素指标, 作为评价的重点, 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关键环节和要素, 以做到客观地评价企业创新能力。

3. 可行性原则。

这一原则主要指每个指标数据都要有可靠的资料来源, 指标的计算方法要科学, 要便于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在科技创新文化的决定方面, 往往有些重要因素或难以直接量化, 或有某些对象具有统计数据, 缺乏完整性。一般研究常常为了便于计算, 略去了这些重要的方面, 同时要删除一些内容重复的定量指标, 以简化指标体系, 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

4. 可比性原则。

指标的设置应体现可比性, 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 既要考虑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创新能力的横向比较, 也要考虑企业在不同时期的企业创新能力的纵向比较, 通过比较, 可以更好地衡量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状况。

5. 简明性原则。

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涉及面很广,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因此必须从多角度出发构建指标体系。与此同时, 也要考虑到各指标含义的高度概括性和准确性, 做到简明、精练、实用。

三、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企业自主创新活动是技术实践活动、生产经营活动与管理实践活动的高度统一体, 是从技术开发到最终商业化应用的一系列相关活动的总和。因此要对企业创新活动状况和创新能力强弱进行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必须要对构成企业创新能力各种要素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估。通过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本文把企业创新能力分解为创新支撑能力、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研发能力、创新成果转化能力, 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综合考虑了数据的收集难度、指标体系繁杂程度等因素并经过相关分析剔出冗余因素, 建立了操作性较强的指标体系, 可以在实际中进行应用。如表所示。

四、应用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是始终贯穿于企业整个发展过程的活动, 在对于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的过程中, 还需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1. 注意数据资料的真实性。

企业的营运能力与绩效指标分析 篇8

营运能力是指企业利用资产的运作效率来获得利润的一种能力。广义的营运能力是企业所有元素所能发挥的营运作用;狭义的营运能力是指企业资产的营运效率。本文主要研究狭义的营运能力。该能力的大小首先体现在资产周围率的贡献上, 再由该贡献促使企业绩效的提高。通过营运能力分析可以了解企业对资产的管理是否有效。

因此, 合理提高营运能力的各项指标, 有利于准确指导企业的经营方式, 帮助企业找到经营差距及产生差距的原因, 加强企业对资产管理, 最终实现提高企业绩效的目的。

在我国,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结构的不断完善, 企业绩效的研究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关注的主要问题。企业绩效是指在一定的营业期内, 企业通过经营所创造的收益以及经营者通过有效管理所创造的业绩。企业的经营效益水平主要体现在企业获取利润、运营资产、偿还债务, 以及企业持续发展等方面上。经营者通过有效管理所创造的业绩, 主要表现为企业经营与发展中收益的增加。

国内对营运能力实证研究并不多, 刘勘 (2002) 在分析上市公司的营运能力时指出, 特别要注重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分析, 该指标越大越好。

二、绩效指标

在研究企业绩效指标上, Jose、Lancaster和Steven (1996) 三位学者在对企业绩效进行研究时, 运用的是净资产收益率这项指标来表示的企业价值。Kenneth P Nunn (1981) 通过实证检验得出, 营运资本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发现了在不同行业对资本的营运管理有着明显差异的结论, 从而导致了不同行业的企业绩效也有着明显的差异。之后, Hyun Han Shin and Luc Soenen (1998) 认为, 对企业资产进行合理的配置是提高企业绩效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他们还得出, 企业资产的周转周期越长, 企业创造的绩效越低。Marc Deloof (2003) 运用实证检验方法, 得出企业绩效与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之间, 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的结论。

考虑存货周转率, 这项指标越高, 表明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较好。黎精明 (2006) 通过上市公司财务能力实证研究发现, 我国各行业的营运能力起始点比较低, 但它正得到提高。

评价企业绩效的指标有很多, 总的来说, 主要包含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和主营业部资产收益率指标及总资产收益率指标等, 这些指标的高低能反映出企业绩效的高低。而本文主要通过净资产收益率这项指标来讨论企业绩效。对于营运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宋春霞, 景卫红 (2006) 发现,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与存货、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增长率有着显著的线性关系。孔宁宁、张新民、吕娟 (2009) 通过分析企业营运资产的管理效率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问题后, 他们指出了企业绩效与资产营业周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评价上市公司企业绩效的一项关键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它是一项综合指标, 是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它是净利润和平均净资产的比值, 这项指标表明了股东的收益情况, 它用来评价企业运用自身资本的效率。该指标越高, 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它往往关注其创造的价值, 而营运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对企业营运能力的分析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因此, 企业若想创造更大的企业绩效, 就必须加强营运资产的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Hyun Han Shin, Luc Soenen.Efficiency of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and Corporate Profitability[J].Financial Practice and Education, 1998:46-49.

[2]R A Harvey and Shirley E Morris.Pathways to Productivity improvement.

[3]刘勘.用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看营运能力[N].北京青年报, 2002, (03) :33.

[4]宋春霞, 景卫红.企业核心竞争力显性指标的关系分析[J].管理视角, 2006, (09) :23.

[5]孔宁宁、张新民、吕娟.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J].南开管理评论, 2009, (12) :105~108.

课程能力指标 篇9

从现有的监测书评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出发,研发出适应媒体发展规律的技术。各种新兴媒体的出现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致使如今已经发展到媒介融合的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截然的改变,科学技术为信息传播方式带来了无尽的可能,也使媒体科技的飞跃让人难以置信。媒体融合、信息爆炸的今天,不得不进行媒体整合,在重视信息传播速度的同时,还要重视信息传播的质量,多角度、多维的方式完全展开技术交流。针对现今的媒体发展需求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监测项目,引导和激励并提高科学技术的传播,最终促进大众传媒科技提高质量。

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的评价维度

有很多因素可以影响科技媒体传播的能力,它是科学传播与管理机构的重要性,大众科学和生产的信息采集,并通过传播技巧和方法,也可以是公众的个人因素的影响。

1.基础设施和内容资源

传媒事业促进者传播技术的发展,传播技术的进步也为传媒事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传播效率。传播科技的发展情况,对媒体的传播能力和受众的信息资源获取的容易度都有着重要影响。传播的内容资源是媒体外部价值的体现,在坚守媒介责任,保证信息质量的前提下,传播技术所起到的作用必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如果媒体部坚守职业操守,发布虚假的或没有价值的信息,那么再先进的传播技术也无用,而因此造成的影响是难以弥补的。

2.传播环境和传播效能

大众媒体传播环境包含两个方面:科学和技术。广义的传播环境是指信息本身处于的环境,比如生活环境、学习环境、通讯环境、自然环境,涉及的面是没有局限的,可以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由传播的传播媒体环境,这里可以理解为一个国家或政策,规章制度由有关单位制定。传动效率是指大众传媒科技传播活动的服务员和社会影响的结果,是一个重要因素来评估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

网络媒体的科技传播能力监测指标体系

科技传播作为国家战略规划中的创新部分,也需要依托科技的发展通过网络媒体取得战略的达成和效果的突破。网络媒体的科技传播能力检测是以网络媒体为检测对象,探究传播技术的可行性,以及可以达到的传播效果测试。

1.基础设施和内容资源

网络媒体运作的基本资源包括:网站建设和管理技术,该项涉及到网站的建设、维护、优化、推广等各方面的基础技术;域名,网站是基于TCP/IP协议和通讯链接而运行的,每个网站都必须有固定的IP;站点维护技术,每个网站的支持主机都有自己唯一的标识符,网站维护需要定期更新网站那内容,以增加网站流量,达到网站建设运营的目的。由于分散的网络媒体,而不是一个人或一组通信中心,网站作为一个公共平台,让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表言论,因而对网站言论的监督也就需要更高的要求。因此,专家评价指出,网站需要设置“管理制度”“信息来源的可靠性”的要求,以确保网络媒介平台的健康和信息传播的质量。

2.传播效能

(1)影响力的大小

评估一个网站的传播能力的标准是网站的流量和网站的知名度,但是这种评价标准不是绝对不变的,最重要还是要看网站流量的持续时间。有的网站为了增加点击率而发布有害社会公众利益的的内容,违背了网站发展的规律,损害了网络媒体的综合形象,甚至具有反动、违法的影响。因而这里所说的知名度是积极向上的,受到大众认可的。

(2)信息反馈通道的使用率

交互式网络的传输、海量性、多媒体的特点,即时性,个性化的表现,可以实现点对点,点对线,点对面的方式,论坛,热点文章,使用WIKI,PK通信和其他功能的利用,用户可以在第一次知道目前发生了什么,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来源的渠道。所以,使用网络媒体的信息反馈渠道必须有更高要求。

(3)网站的粘度

网站用户粘性人均网站访问者的访问量和浏览网页的地点时间等,网络用户粘度的访问量高低间接看出网站的内容。网站为了吸引用户,让他们继续浏览网页就必须需要好的内容和信息,意思是,吸引用户进入网站是根本的目的,及时更改信息内容和新闻热点,可以吸引用户继续浏览该网站的信息,而且还可以培养用户对该网站的忠诚度,从而吸引大量的用户来关注,使科技网站的传播的影响变强大。

另外,网络媒体的传播环境是因为很多方面的影响,比如报纸和各种广播的传播等。

媒介科技传播能力的提升策略

媒介科技传播能力是一个媒体有效利用的科技力量,科技的信息资源有效配置是一种能力的体现,现在媒体的有效传播的科学知识和科技成果也被广泛传播的实际性能。

1.高度重视媒介融合

在今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融合趋势让,我们不仅要注重传播的渠道,也应注意的整合传播的内容,多角度、多维的方式完全展开技术交流。为研究对象同时,需要注意的传播监测技术的现状,因此,提出了科技媒体的评价指标和可行的实际监测计划,以指导激励和提高科学技术的传播,最终促进大众传媒科技提高质量。

2.改进传播技巧

传播技巧在很大方面影响着传播效果,科技的传播在中国的传播内容上常常是令人沮丧的,形成过于单一,甚至没有传播的技巧。在这个关注的个性表达的年代,传播模式需要科技创新模式的传播。

改变科技传播的表达方式,尽管严谨的有说服力的表达方法尊重了科学知识和技术本身,但难免让观众感觉内容太长,传播内容无聊,通常很难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这与我们提高大众传媒技术传播能力的这个目不一致。因此,我们应该探索一种有趣的,科学的,一体化的表达形式与方法,改善传播效果。添加丰富的感情色彩添加到科学技术的传播内容上。技术上的传播受众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应充分调动观众的注意,在科学和技术的传播的过程中,应该有一个适当的情感线索的内容来融会贯通,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才能把科学技术传播丰富起来。

3.传播模式的改革

信息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信息已成为社会的重要的影响因素,首先要做的是信息迅速的到达率是非常重要的。

(1)科学和技术内容的整合

各种各样的媒体之间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比如,专业科技期刊,因为每个月需要定期出版,出版周期相对慢,有时一些技术信息向公众送达时已经严重滞后。所以,可以考虑配合电视、广播、杂志、电视广播的内容提交给电视台。这样可以使公众获得第一手的信息的同时,也让科学和技术的信息内容表现形式多样化,让公众有更多选择的余地。

(2)整合科技传播渠道

各种媒体不应该在指定的地区内,把其他竞争对手看做是敌人。一体化的时代,只有双赢的合作才是正确的。科学技术一样的信息可以通过不相同的传播媒体,可以反复使用相同的传输通道。科学和技术信息在各媒体良好的交互之下满足公共需求的多层次、多类别的需求。

结语

近年来互联网高速发展,我国大规模的互联网用户是传统媒体的受众数量所不能相提比论的。因为网络信号覆盖和网络传输速度,具体新闻网络将形成新的社会焦点,因此,应该充分发挥网络媒体整合,使科技信息得到全社会广泛的关注。

上一篇:地铁轨道下一篇:住宅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