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医观

2024-10-02

实践中医观(共6篇)

实践中医观 篇1

摘要:中医学有着自身的哲学基础和科学发展观。中医理论来自实践, 是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理论的提升, 并反过来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中医的生命力在临床实践, 为此, 笔者着重提出“实践中医观”的概念。中医药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关乎中医的整个未来。依据中医本质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实践中医”人才, 就体现着科学发展观。

关键词:实践中医观,人才培养,师承,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中华民族基于长期的临床实践, 运用系统论整体思想和朴素辩证法思维, 对人类生老病死的生命活动及其调控原理、规律及法则的理性认识和精炼总结, 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有自身的哲学基础和科学发展观, 其基本理论来源于实践, 它回答实践提出的问题, 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有效地指导着实践, 并接受实践结果的检验, 形成了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往复,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从现代医疗保健的需求和中医药事业的整体发展来看, 中医药学面临着迫切需要解决的自身人才建设与实践发展问题, 但它必须遵循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

1 “实践中医观”的科学内涵

中医药理论是从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升华而来的。“神农尝百草, 一日而遇七十毒”, 反映了中医药来自客观实践。“博涉知病, 多诊识脉, 屡用达药”, 也是反映中医药诊治的反复实践, 其意义在于指出了中医治学之道, 名家成才之路, 道出了“实践出真知”。

中医药学实践目的是诊治疾病, 实践对象是病人, 实践活动在临床, 是围绕病人这一核心的临床实践。中医是临床实践医学, 这符合“实践中医”的内容特点。中医学自《黄帝内经》到《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的理论确立, 到明清温病理论的确立, 无不是随着医疗实践的进行而不断发展完善的。只有加强中医药者的实践能力, 才能适应现代医疗的需求, 才能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 而疗效正是中医的生命力之所在。

“实践中医”的特征就是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实践经验积累的过程就是运用“天人相应”、“取类比象”、“思外揣内”的方法, 对天地山川、日月星辰、潮汐潮落、冬去春来、风雨霜露、寒热温凉等自然现象的观察, 结合历法、气象、季节更替、节气变化等自然规律, 以及异常自然现象发生对自然万物的影响, 并以此考察人体自身的生理与病理变化, 运用自然物质的不同偏性来纠正人体疾病的阴阳气血失衡, 通过观察人体表现于外部的形、神、色、脉的“表象”, 依据病人服用药物之后的反应对药物功效的判定, 以药测证, 从具体诊疗实践前后的客观临床表现的对照中获得取客观信息, 并参考病人诊疗过程中所处的天时、地理、气候、环境、社会生活及先天禀赋 (体质状态) 等信息的影响, 这种经验观察的实践手段保证了对象不受干扰, 所获得的信息是对象的真实的本来状态[1]。这不同于受控条件下的实验医学, 如中医“证”的实验研究, 其模型复制就存在很多尚待解决的问题。

本于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继承、实践、发展中医药学, 为此, 笔者提出“实践中医观”的概念, 即坚持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医疗实践、坚持临床医疗对中医理论的严格验证, 坚持临床医疗实践对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 对中医理论的不断充实和发展,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从而形成比较系统的、具有辩证思维的“实践中医”理念, 并以此来培养中医药人才。

重视理论、勇于实践、知和行统一是中医药学数千年来的优良传统。如果脱离临床实践去谈人才培养, 是空中楼阁。“实践中医观”就体现在服务人民大众上, 进而可转化成生产力, 其转化的过程就必须依靠临床实践。临床实践是发展中医药学术的广阔天地。广泛的临床实践有利于培养更多的过硬中医药人才。中医确切的疗效, 就会提高中医的社会信誉, 争取到更大的临床份额和发展空间。

2 “实践中医观”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中医药学也有自身的科学发展观, 其中一方面就是中医药人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同样, “实践中医观”立足的根基就是优秀的中医药人才。优秀中医药人才的短缺、中医药人自身信仰的动摇、尤其是中医人实践能力的削弱是中医领地逐步萎缩的病根所在。“以人为本”在中医诊疗实践中必须体现在提高病人的实际疗效上, 不断满足中医药市场需求和促进中医药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人民大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为此, 继承、弘扬、发展我国传统中医药的关键环节在于以“实践中医观”的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实践中医”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就有高等院校成批量的教育培养模式和以名师一带一 (多) 的师承培养模式。院校培养的中医药人才同样关键在老师。而院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中医基础课程教师严重缺乏临证实践经验, 多数年轻教师毕业后就担负着中医基础课程的教学, 没有经历系统临床培训和实践临证经验, 不具备完备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2]。虽然为学生传授了系统的中医药理论知识, 为学生后续的临床实践打下了一定基础, 但真正的中医临床思维必须建立在大量的临床实践基础上。

中医师承家传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传统的中医传承模式, 在高等中医院校建立之前, 对中医的传承和人才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推动着我国各个历史时期中医传承、学术流派的形成、发展和成熟。师承家传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具有鲜明的积极作用:第一, 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激发学徒浓厚的专业兴趣。师承家传式注重的理论与临床的有机结合, 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 在临床诊治实践的实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于中医经典著作中寻求理论指导, 返回临床实践中解决问题, 从而激发学徒从实践到理论, 从理论返回实践、指导实践, 提高疗效, 在这种活生生的临床实践中不断激发专业兴趣;第二, 在临证实践中不断提高学徒临床思维能力。师承家传式教育的最大优点是理论不脱离实践, 早实践, 多实践, 在名师 (傅) 指导下能较快地完成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的有机过渡;第三, 因人因材施教。在师承家传式带教中, 师生朝夕相处, 名师 (傅) 可针对学徒的不同知识背景、学习兴趣及领悟能力, 做到因人、因时、因材施教;第四、师承家传式教育有利于学术思想的传承。师承教育下, 学徒容易掌握、继承名师 (傅) 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3]。

因此, “实践中医观”体现在人才培养必须把实践性放在第一位, 正所谓“熟读王叔和, 不如临证多”, 这可谓是历代中医家传师承经验的高度概括。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施名中医药师带徒工程, 受到中医药界的广泛赞誉和肯定, 并取得显著成绩, 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果。邓铁涛老教授说:“师带徒最大的成绩就是培养出了一批铁杆中医。”高级师承继续教育是培养高级临床人才的卓有成效的法宝, 已经成为中医药界的共识。

3 “实践中医观”可促进中医药人培养的良性循环发展

中医药人才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教育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院校的在校教育;第二是走入工作岗位后的继续教育。如果按照“实践中医观”人才培养的要求, 在校教育的学生要做到以下三点, 并且必须三者有机结合。

第一, 学理论、读经典。

中医基础理论较为完备的集中在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当中, 读经典是学习中医理论最好的方式。只有扩大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在中医课程中的比例, 才能建立起中医思维模式。如今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所占课时比例在缩小, 学生很难建立起纯正的中医思维模式。

第二, 上临床、多实践。

上临床就是要求学生在二年级即开始到医院上临床课, 直接接触病人。授课老师必须以中医药为主, 运用纯正的中医思维方法分析临床病例诊治的理法方药, 让学生全方位地在临证实践中接受培养。

第三, 跟名师、重继承。

跟名师就是跟随经验丰富的老师随诊, 学习老师的整个临证过程, 只有这样, 中医药薪火才能原样传承, 而不“变味”。当今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实践的最高水平, 是中医药传承过程中的新财富, 与中医经典古籍文献相比, 更具有创新性和指导性[4]。

如此, 学生在校学习则以“临证实践为目的, 以攻读经典为根基, 以跟师随诊为途径”, 形成了“理论学习—临证实践—名师指点”学用结合的良性递进式自我提升模式。

当学生毕业走上岗位, 尤其是在教学、医疗、科研的医院或学校从事医疗与教学工作, 作为一名年轻中医药教师 (医师、药师) 应一身兼三职:学徒, 医生, 老师。

第一, 在校任教。

一方面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向学生进行传播, 如果有能力有经验还得担负指导研究生教育;另一方面参与临证实践, 将理论运用到实践, 并从实践中积累经验, 并有意识的作某些方面研究, 如流行病学调查, 常见病、多发病的证治规律研究, 专病专方的研究,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研究等等。这反过来指导教学, 形成以理论结合实践的生动教学形式, 并将良好的服务意识灌输给学生, 带领学生临证实习, 接触人民群众, 切身了解患者的身心,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授课老师单一的、纯理论的、枯燥干瘪的教学模式。

第二, 临床坐诊。

中医药就是以其良好临床疗效而经久不衰的, 中医如果脱离了实践, 中医必将失去其固有的魅力。中医药人就应该将其所学的理论付之于实践, 为广大人民群众解除疾苦, 这本身也是对中医药的一种继承和发扬。

第三, 跟师学徒。

中医传统的师承教育是现代医学不可完全替代的教育模式, 随着现代大学的普及和扩招, 传统的师承教育已经不被重视, 而其内在的优势则是现代大学式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师承能够将名师名家的学术思想继承下来, 多拜师, 以集众家之所长, 这是造就中医大家的必由之路。

总之, 这就形成了以“学”促“用”、以“用”促“教”、以“教”促“学”的螺旋上升式的以“实践中医观”培养中医药人才模式。一方面、将中医药高级人才下派到社区及农村以增进社区及农村的医疗水平, 促进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 一定程度上部分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另一方面, 中医教师 (医师) 能够将所学知识得到充分发挥, 因为郊区农村的病源多, 病种杂, 这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可以造就出真正的“实践中医”。

4 问题及建议

由于现代医学语言的直观性、疗效的快捷性及其普及面的广阔而深远性, 这对中医药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冲击, 这也使得中医本有的优势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再加上现代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中医医院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偏颇:其一是教学上偏重于现代医学知识教育, 忽视中医传统经典理论的传授和中医思维的有效建立;其二是科研上偏重于 (动物) 实验研究, 轻视了临床研究;其三是临床上过于西化及注重经济效益, 而忽视中医药的积极运用, 对“铁杆式”中医缺乏扶持力度, 从而使经验丰富的纯中医越来越少, 等等诸多因素极大地影响着“实践中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针对上述问题, 笔者建议:首先, 对中医药专业的学生, 中医院校应加强中医经典理论、中国传统哲学理论的教育和中医思维的培养, 降低对外语的过高要求, 增加中医经典理论及临床技能考核项目;其次, 对中医药院校的教师和中医药科研工作者, 应当从事一定量的临床实践工作, 并要求中医药科研必须建立在临床有效性的基础之上;再者, 对“铁杆式”中医, 中医药院校和中医医院应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推行师带徒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如此, 则很大程度上利于“实践中医”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近些年来, 有部分中医院已经实施了名师带徒教育模式, 突破院校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 成为中医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机补充, 是成就中医药高尖人才成熟的前进阶梯。广东省中医院师带徒教育模式的成功, 为全国树立了光辉典范, 并已经成为中医人才培养的楷模。“这比建设多少中医药大学, 培育多少博士这种表面的繁荣, 更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医发展困难的局面。”邓铁涛反复强调“跟名师、多临证” , 这是对师承教育模式的高度概括。师承教育模式一直是中医药学的传统人才培养方法, 现在重新恢复, 在纠正中医院校人才培养绝对西化的今天, 有着更为特殊的重要意义。这充分说明, 只有遵守中医教育的客观规律, 以“实践中医观”培养中医药人才, 才能使中医药这个瑰宝永放光芒, 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常存库, 李宝琴, 黄寅焱.比照西医:中医特殊认识的实践要素论纲[J].中医药信息, 2007, 24 (6) :1-3.

[2]李敦清, 杨振宁, 张庆祥, 等.中医理论教育与临床实践脱离的原因探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25 (1) :46-48.

[3]王乃平, 朱华, 罗伟生, 等.现代中医师承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广西高教研究, 2001, 8 (4) :17-19.

[4]曹丽娟.近年中医院自办师承教育概况[J].亚太传统医药, 2006, 7 (12) :72-75.

中医养生时间观 篇2

起居应四时

日常生活中的作息要顺应自然界的昼夜晨昏和春夏秋冬的变化规律,并要持之以恒。传统养生学认为“精、气、神”为人生三宝,神为生命的主宰,起居有常,作息合理,就能保养人的精神,使人精力充沛,神采奕奕。所以清代名医张隐庵称:“起居有常,养其神也。”长期起居无常,作息失度,会使人精神萎靡,呆滞无神。一日的起居有常是指人体应按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则安排每天的作息时间。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人体内的生物钟与自然界的昼夜规律相符,按照体内生物钟的规律作息,有利于机体的健康;一年四季具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特点,生物体也相应具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人体在四季气候条件下生活,也应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而适当调节自己的起居规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养老奉亲书》也指出:“夏月暑地热,若檐下过道,穿隙破窗,皆不可乘凉以防贼风中人。”以上充分强调了起居要应四时的重要性。

饮食应四时

不仅一日中饮食要定时、定量,还要根据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调配饮食。《内经》要求“饮食有节”,如果有“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等不良生活习惯,便会导致“半百而衰”的结果。《灵枢·师传》又说,饮食要“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适中。”张仲景也说:“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说明饮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四时气候的变化情况、食物的性味等加以选择调配,才有益于人体的健康。一年中的饮食,根据不同季节调配,张仲景说:“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春不食肝者,为肝气旺,脾气败。若肝旺补肝,脾气败尤甚。”唐代孙思邈《千金方》说:“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省苦增辛以养肺气,长夏省甘增咸以养肾气,秋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省咸增苦以养心气。”此外,四时食物的选择还要注意食物寒、热、温、凉四性与脏腑的关系。元代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说:“春气温,宜多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之;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四时食物的选择除了注意食物的性味外,还要根据身体状况、阴阳的偏盛调配食物,则更为合理。

情志应四时

人的精神活动要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通过四时的调养,才能使精神内守,生气不竭,防止疾病的发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与四时的节律变化密切相关,要使情志应四时,必须主动地按季节进行调摄。春三月是生发季节,天地气生,万物荣茂,情志要内守,不能动怒,要有“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的精神状态,思想形体要舒坦自然、放松、活泼、充满生机,以“使志生”。夏三月是繁荣季节,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情志要喜悦,切勿急躁发怒,“若所爱在外”,这样才能精神愉快,情志舒畅,“使志无怒”。秋三月是天高气爽、宜人季节,但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在渐降,尤其深秋之时,草叶枯落,花木凋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垂暮之感,产生抑郁、烦躁等情绪变化,故秋天要求人们保持神志安宁,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只有“收敛神气”,才能使“志安宁”。冬三月是蛰藏季节,情志更要安静、内蓄,达到“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的精神状态,以“使志若伏若匿”。

练功应四时

论中医康复医学之辨证观 篇3

1辨证康复观

辨证和康复是中医康复临床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辨证是决定康复的前提和依据, 康复则是根据辨证结果, 确定相应的康复原则和方法。中医康复学中所体现的辨证思想为:病同证异, 康复方法亦异, 病异证同, 康复方法亦同;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指导康复医疗, 证变治亦变, 承认疾病的阶段性和治病的灵活性, 康复方案的制定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中医辨证康复观建立在中医学辨证施治基础之上, 是中医辨证理论在康复临床上的运用。辨证康复是辨证论治在康复中的具体现, 根据辨证的结果, 确定相应的康复治疗原则, 并选择适当的康复方法, 促使患者康复的思想。中医康复主要着眼于证的异同, 而不是病的异同, 实质是注重内在病理机制的异同。因而只有辨证准确, 并选用适宜的康复方法, 才不会出现偏差。所以就有“病同证异, 康复亦异”、“病异证同, 康复亦同”之说。同时, 由于病者受自然、社会因素影响及体质不同。就会出现症候表现上的个体差异。辨证康复则要求临证时应充分考虑这种差异,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采用不同的康复手段, 使康复治疗更具针对性。

评价是现代康复学的特征之一, 是反映功能障碍程度的手段, 离开评价康复医学就不能成为完整的体系。中医康复评价, 以全面综合和系统分期评定为基本原则, 主要进行功能评定和疗效评定, 并据此制定康复计划和康复措施。中医康复评定强调在整体康复观指导下进行综合评定。中医证候是中医临床的核心问题, 是中医多种治疗方法的主要作用对象, 证候不明, 方药难施。所以, 证候诊断是中医临床过程中实施中医治疗方法的必经之路, 故中医康复评价首先是中医诊断领域内的辨证。它主要通过中医四诊望、闻、问、切等四种手段来实现。但是康复医学的作用对象与临床医学的作用对象毕竟不同, 康复医学的作用对象是功能障碍, 而通过四诊进行一般辨证所得证候很难反映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 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的不利。近年在研究中医康复疗法的疗效时, 多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 借鉴现代康复医学功能评估和分析的方法, 评价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及观察康复疗效, 这是中医康复学的一种发展趋势。

2综合施治

临床中用辨证观念指导康复治疗, 采取综合疗法。早在《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就提倡“圣人杂合以治, 各得其所宜。”需要康复治疗的老弱痼残或疑难病患者, 欲达康复, 非单一疗法所能取效, 因此临床上宜采用多种康复法进行综合治疗。针对不同病证, 选定最佳的一组综合性康复措施, 分期或分阶段进行康复治疗。康复手段则为“调神和养形相结合”、“药食并举”、“内治外治结合”, 并注重发挥多种自然疗法的作用。

2.1 形神结合

形与神是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的统一体。在中医康复学看来, 人体错综复杂的一切伤病, 均可视为是形神失调的结果。其不得康复, 不外乎是伤形及神或伤神及形, 或形神皆伤。因此, 康复医疗不离形、神的调理。只有形体和精神协调平和, 才能使人祛除疾病, 恢复健康。如中风患者大多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 临床常表现为担心丧失生活和工作能力, 恐惧死亡等焦虑、抑郁的精神状态, 这对形体康复极为不利。而形体的损伤 (如偏瘫、全身疲乏症状) 一方面又可加重不良的精神状态。故对它的康复治疗, 须养形、调神相配合, 既针对形休损伤采用药物、饮食、针灸、推拿、气功、太极拳等多种养形之法, 又针对心理功能障碍而施予说理开导法、音乐疗法及怡情调志等诸调神之法。并力求以形体健康减轻精神负担, 又以精神和谐放松促进形体恢复, 从而使形体和精神相互协调而渐趋康复。

2.2 自然与自疗康复相结合

自然康复是指通过自然因素的影响, 促进人体身心康复的方法。自然因素很多, 包括自然之物与自然环境, 如日光、空气、泉水、花草、高山、森林等。因人依赖自然界以生存, 不同的自然因素必然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 故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利用这些因素对人体的不同作用, 就可达康复医疗的目的。因而也就有了日光疗法、空气疗法、香花疗法、泥土疗法、高山疗法、海水疗法、森林疗法等诸多自然康复法。与此同时, 中医也很看重自疗康复。认为康复对象不仅仅是单方面接受医生的康复服务, 而且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 积极主动地开展自我保健和锻炼, 为自己提供康复服务, 以和医生共同完成康复医疗的全过程。自疗康复的主要内容包括外避虚邪贼风, 内重恬淡虚无, 注意饮食起居, 加强身体锻炼等这些都需康复对象自行实施。可见康复既存在于大自然之中, 又存在于人体自身。故开展康复医疗, 不仅要尽量利用自然界赋予的客观条件, 而且还要全力调动人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只有主、客观并重, 才能保证康复医疗的顺利实施。

2.3 内外治相结合

内治康复包括内服药物、食疗等, 外治康复则包括针灸、推拿、气功、导引、外用药物等。而伤残、慢性病、老年病等患者大多病情复杂, 康复要求较高故多采取内外并用, 综合调治的对策。早在《诸病源侯论》中就专门记载了众多导引、按摩法式, 用于多种慢性病的康复。即使在内治康复中, 药、食亦常常结合使用。药物具有康复作用强、见效快的特点。但康复对象大多病程较长, 服药过久, 实难坚持。而饮食具有与日常生活相融合, 考虑色、香、味、形等, 易被患者接受且可持之以恒的长处。故药食合用, 药疗能补食疗之不足, 食疗能助药疗之效, 二者起到协同作用, 而且能减少长期服药的麻烦, 缩短康复所需时间。

医学全球化更加强调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结合。中医治疗疾病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离不开辨证论治。在临床康复实践中, 应在辨证论治观念指导下, 把中药、针灸、推拿、养生等传统康复方法纳入现代康复医学体系之中, 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突出中国康复医学特色。

摘要:辨证论治是中医药学中临床医学的灵魂, 中医康复学中亦贯穿着辨证康复思想。本文着重论述了中医康复学的辨证观念, 临床中用辨证观念指导康复治疗, 采取综合疗法, 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实践中医观 篇4

中医诊疗设备(含民族医诊疗设备)是指在诊疗活动中,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及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软件)。此类设备面向中医临床需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进行研发和生产,符合中医医理,能解决中医实际问题。本文结合此类产品的现状,对其发展趋势和产品标准化工作进行介绍和论证。

1. 中医诊疗设备现状

1.1 产品情况

中医诊疗设备按照其用途可分为诊断类、治疗类、其他类共三大类产品。诊断类设备可分为望闻问切四诊诊断设备、经络诊断设备和其他诊断设备;治疗类设备可分为普通针具类针疗、电针针疗、灸疗、推拿治疗设备、中医光疗、中医电疗(高频、中频、低频)、中医超声治疗、中医磁疗、中医热疗、中药外治(熏洗、灌洗)等。

现有的中医诊疗设备功能较为局限,按《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分类统计,70%是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其中理疗康复、磁疗、电疗类仪器三项占到95.86%;中医诊疗设备的用途主要集中在治疗和辅助治疗上,占中医诊疗设备的86.65%。中医诊断类设备目前相对其他医疗器械,品种比较匮乏,市场上的诊断类设备也是刚刚起步发展。

1.2 产业特点

虽然过去几十年中医诊疗设备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技术含量不高且缺乏先进性。中医学作为我国优势学科,越来越受到国际医学界的重视。中医诊疗设备作为一种具有中医特色的产品,近年来也是呈迅速增长态势。目前,中医诊疗设备围绕健康产业发展的需求,发挥创伤少、使用方便、效果确切等特点,利用原创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成为中医药健康产业新的增长点,产品和产业规模都在逐步扩展和完善。

1.3临床应用的意义

中医诊断设备利用现代化的手段采集临床信息,并被中医医生所认识,通过中医理论来解释,为中医诊断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促进中医临床研究的客观化、定量化、标准化,提高临床辨证率和临床疗效;如脉诊仪、舌诊仪等设备能够观察临床病情变化,提供评价临床疗效的客观指标。如能合理应用中医诊断设备,即有可能早期识别机体的异常状态,为指导“治未病”提供重要依据。

中医治疗设备则根据中医辨证的结果,根据中医的治疗原则提供相应的治疗参数,对寒热、虚实、阴阳、气血等进行中医归属,再在中医理论下进行辨证施治,以发挥临床治疗作用。

2. 中医诊疗设备的发展趋势

2.1 技术发展趋势

当今中医诊疗设备发展趋势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开展多学科交叉,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中医领域,融合中医诊疗特征信息,研制、开发中医诊疗设备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网络技术等的不断发展,中医诊疗设备正在向着信息化、数字化、可视化、网络化、微型化、虚拟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也涌现出一些技术先进的新型产品,例如:中医体质辩识系统中的“舌面脉信息采集体质辩识系统”,中医电疗设备中的“数字经络导平治疗仪”,磁场效应治疗设备中的“骨质疏松治疗设备”等,并且都有一定的产业化规模。

2.2 国内外发展方向

为了能更好发展中医诊疗设备,我国借鉴西医医疗器械发展思路,将中医诊疗技术与现代技术进行融合,以中医的理念、方法进行合理嫁接,进一步揭示中医诊疗技术的科学内涵,使中医诊断设备不断朝着数字化、网络化、客观化及标准化方向发展。

随着中医诊疗设备使中医诊疗技术方法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得以实现,也得到国外医疗领域很多认识和理解,逐渐被接受和应用。日本近年来一直在研究针灸针方面的诊疗设备和临床效果,韩国对中医诊断设备的研发也非常热心,他们已经成功开发可放置在卫生间、在每天清晨观察使用的舌诊仪,用于家庭保健,同时也在开发脉诊仪,向传统中医四诊挑战。

3. 中医诊疗设备标准化体系建设规划

3.1 中医诊疗设备标准情况

迄今为止,我国现行医疗器械标准超过1000件,但是中医诊疗设备起步较晚,缺乏为中医诊疗设备量身定做的各项标准,与中医诊疗设备相关的标准寥寥无几。如计算机控时控温灸疗仪、红外热像检测系统、现代中医“未病”诊断综合系统等新型中医诊疗设备都存在着没有相应标准的问题,阻碍了产品的发展。中医诊疗设备生产、使用的相关标准缺乏已成为阻碍中医诊疗设备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之一,导致很多有市场前景的产品目前难以推向市场。

然而在日本、韩国,已将中医诊疗设备的标准制定工作列入其标准化工作进程。2009年9月,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成立,其工作范围及优先的工作领域就包括医疗设备的安全与质量控制,处理国际标准提案等。目前,韩国已经向TC249的WG4工作组提出了脉诊仪、舌诊仪等中医诊断产品的标准制定提案,我国也申报了电针仪和艾灸仪的标准提案。

3.2 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由于当前中医诊疗设备,尤其是一些新型的诊疗设备,在标准上还存在着空白,既没有相关国内标准也没有相关国际标准可以参考,相应标准研究滞后,生产企业均表示急需相关国内标准,以指导生产和注册;作为此类设备的监管机构和技术支撑部门,也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标准体系,规划这一大类产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建立符合中医诊疗设备特点的政策体系、标准体系,以加大对中医诊疗设备的科技投入、搭建交流平台,才能营造发展中医诊疗设备的良好氛围。

3.3 标准体系建设框架构想

根据中医诊疗产品用途的分类,我们可以初步将中医诊疗产品标准进行体系划分,拟定一个基本建设框架,不断调研填充,对于具有一定市场规模和临床应用的诊疗设备,及时制定国家标准,使该体系丰满具体,具备实际的指导作用。

3.4 重点工作方向

目前中医诊断设备种类较少,标准缺失,已经限制了中医临床活动与现代接轨,影响了中医临床疗效的评价,应引起高度重视。而中医治疗设备能将物理因子进行寒热、虚实、阴阳、气血等中医归属,在中医理论下进行辨证使用,也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加快起草制定具有一定产业化规模的中医诊断类设备的标准,如舌诊仪、脉诊仪的国家标准;补充完善及修订中医治疗设备标准,如电针治疗仪、艾灸仪的国家标准,作为今后重点研究方向,推动中医诊断设备良性发展,及时将这些国家标准向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提案转化成国际标准,才能保持发挥我国的中医药特色优势,体现和保护中医自主知识产权。

4.总结

实践中医观 篇5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吸收中国传统哲学、宗教、医学等传统文化思想而得到不断发展、已被世界人民广泛所接受的一种传统养生保健方法。中国传统武术素来有:“起于《易》,成于医、附于兵、扬于艺”之说[1]。太极拳作为武术拳种之一,博大精深,有遵《周易》、谐八卦、循五行、谙《老》《庄》、修释义、法阴阳、阐儒术、寻医理、通经络之说[2]。太极拳的创造者和后来继承、发展者,其中就有中医学者、专家,他们深通医理和易经,修炼太极拳的过程中将中国传统医理有关思想理论融合到太极拳中,使太极拳理论不断得到发展与完善。中医理论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气学说等,这些理论学说思想贯穿在太极拳理论体系中,我们从拳理到具体动作,甚至名称,都很容易地感受到中国传统医学思想的气息,比如太极拳拳理的中医阴阳哲学思想。

目前,随着全球化趋势发展,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的便利与频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受到严峻考验,备受关注。在新时期,关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关注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太极拳在继承和发展中,在国际化推广传播进程中,侧重技术动作、套路形式的传播,忽视其内涵文化的传播与推广,而且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观念意识淡薄,太极拳的传统理论内涵正在不断流失,如果不进行太极拳文化理论的整理、挖掘、弘扬和普及,太极拳的推广与传播也只剩下运动的外壳。

本文试从太极拳基础理论着手,从中国传统医学角度出发,来研究经络视角下的太极拳运动养生。目前对太极拳健身理论研究论文、专著较多,但从中医经络角度,进行太极拳养生理论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通过论述中医经络基础理论及相关理论,阐述太极拳运动中的意念、呼吸、动作肌肉变化与中医经络联系,以期达到充实、完善太极拳健身养生理论体系,指导太极拳运动实践的目的。

1 经络与经络系统的概述

关于经络的论述,早在2500年前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就已有记载。《黄帝内经·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经络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3,4]”。“经,即路径之意。经脉是主干,多循行于深部,纵行于固定的路径;络,即网络之意。络脉是分支,深部和浅部皆有,呈纵横交错状网罗全身[5]”。经脉和络脉,相互联系,互相沟通,将人体脏腑、形体、孔窍等部分紧密地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及其外围所连系的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6]。”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结合六腑、形体和官窍共同组成。经络系统将人体四肢百骸脏腑器官联络成一有机的整体,在生理上运行气血,调整阴阳,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病理上是传注病邪、反映病候的通路[7]。经络把整体中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联系起来,在经络和脏腑中运行着气、血和津液,人体的生命活动正是依靠气、血、津液的运行和滋养才得以维持。

2 太极拳健身养生中的中医经络理论思想

中医学的防病治病、养生保健,最后落实在脏腑功能上,太极拳的养生保健也是最终体现在脏腑功能上。太极拳是集意念、呼吸、动作三者有机结合,融医学、气功、导引于一体的运动。太极拳进行保健防病的原因在于利用意念锻炼、调息吐纳、动作导引等活动来对脏腑功能、内外关系进行协调,以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

太极拳讲究“以意运气、以气运身、以体导气”,通过气随意走,促进人体气血运行,拳论中也提到的“气遍身躯不少滞”;练习太极拳时,呼吸均匀细长,心静体松,有利于心血的濡养和心神的安宁;太极拳动作圆活舒展的,全身肌肉收缩弛张有序,协调用力,刺激周身穴位和经络,促进经络气血运行,疏通经络,对人体血液循环和脏腑都起到了保健作用。

2.1 太极拳的意念锻炼

2.1.1 意念的释义

意念是主体轻度入静后原神能动的自律性调控自然积淀因的亚无极思维态[8]。意念是人脑潜在功能的轻度活跃。人的意念和构成万物“气”,在编码、程序和气机信息上有相通之处,所以它们可以相互感应沟通。“意到气到”、以意领气”,其“意”就是生命场及生命信息流体的气机系统,通过意念对气物质的运动赋予信息量,产生气化功夫。

2.1.2 太极拳的意念锻炼

传统体育养生术,都要求精神意识的支配和调整,通过意念的锻炼逐步使心神舒适,情绪愉快,以达到排除杂念,入静养神,意定神灵的目的。意念的锻炼,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意守身体的某个部位,如意守丹田;二是注意身体的某种活动;三是想象某种有益的事物或活动[9]。意念锻炼的作用在于,可以调整人体器官的生理活动,可以发挥自我保健和康复能力,可以洞察和控制人体内部的变化。

意守丹田是养生医学、气功最常见的要求。医学、气功家认为,丹田是以脐至关元为直径的一块区域,道家炼丹术认为这里是“炼丹、结丹”之处。根据中医阴阳五行和经络脏腑学说,丹田连于脐,属中央脾土,为后天之本,脐后接命门,中系两肾。肾间动气,三焦元气均发于此。脐中、脐下有任、督、冲、脾、胃、肝、肾的经脉通过,任为阴脉之海,督为阳脉之海,冲脉为血海,可见这里是阴阳、气血、精液、五脏之精贯注的重要地方,古代练功家称此为“五气归元”之处,即五脏真气归结之处,为“生气之源,性命之根”。它具有培土益气,固本生精,调营和卫,温经暖血等重要作用[10]。所以,历代医家,练功家十分强调意守丹田及与丹田相关的丹田腹式呼吸法。

太极拳吸收传统医学思想,逐渐形成形神合一,内外兼修,内养性情,外练筋骨的养身思想和健身之道。内养性情即内练“精、气、神”,通过意念练习来进行锻炼。太极拳功法和动作练习中,讲究“用意不用力”,突出强调意念的作用。它靠主观意念集中某一部位,来调整该部位的代谢水平和皮肤血液供应。有研究表明,意守丹田与不意守丹田而仅做放松功时相比,意守丹田部位时皮肤电位变化出现上升。用意在身体某个部位或某个穴位,有利于经络畅通和身体平衡[11]。例如拇指的领劲运转,有利于手太阴肺经畅通;小指领劲,有利于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的经络畅通。再如“搂膝拗步”中,一掌前按时,意念在后手,“左右分脚”中,分掌蹬脚时眼看前手、意想后手,均能起到平衡作用。太极拳练习强调意念的调控作用,通过意念调控人体气血运行,气随意走,调整身体各部位的气血状况,使气血运行畅通,发挥自我保健和康复能力,洞察和控制人体内部的变化。

2.2 太极拳的调息吐纳

2.2.1 气的含义

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认为,“气”为物质实体,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气”运动变化而产生的。“气”聚结则成万物,“气”散开则化为太虚。北宋思想家张载认为:“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中国传统哲学概念的“气”与中医学意义上的“气”不尽相同,中医学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及维持生命活动的最根本、最微细的物质,同时也具有生理机能的含义。“气”在古代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气”就成了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并以“气”的运动变化来说明人的种种生命现象,邓宇等在1996年提出的:中医气是现代生物学已经发现和尚未发现的生命活性三要素“‘信息-能量-物质’流的统一体”广义波、多元混合物(体)。

中医学所说的“气”,概括起来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二是指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如脏腑之气、经脉之气等[12]。气的来源有三方面,肾中精气,水谷之气和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肾中之气来自父母,藏于肾中,是先天之精气;水谷之气是由脾胃消化吸收饮食而来,是后天水谷之精气;清气源于大自然,经肺吸入体内。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都要依靠“气”的激发和推动,若气虚,推动作用减弱,则脏腑经络功能就会减退,或发生血行停滞等各种病变。

2.2.2 太极拳中气的运行

气的基本特点就是运动,气所运动变化,是因为气内部含有正反两方面——阴和阳,这统一的气叫做“太和”,这方面的相互作用就是气的本性,气有阴阳的对立,又有阴阳的转化,阴阳相互推动,逐渐转移,这是“化”;阴阳相互结合,变动微妙不测,这是“神”。气的运动变化的本性,即“屈伸动静终始之能”,这种变化的能力,也被称为“虚实动静之机”,所谓能和机,即是气的自己运动之内在的源泉,也是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据[13]。

“气”的运动中医称为“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运动形式。气在不同脏腑有不同表现形式,气流布全身各处,走到脏腑就叫脏腑之气,至血脉内外则称营卫之气,至经络则称经络之气等。中医学认为人的生命表现为“升、降、出、入”的气化运动,将人体之气按来源分为:肾中之精气,水谷精微之气,自然之清气。中医学和养生学既重养气,又重调气。气机和调,则人抗拒病邪和衰老的能力提高。对机体来说,升和降、出和入之间必须协调平衡,这种协调平衡,称为“气机调畅”,调气,首先要使气行通畅,其次,要使气机和调。因此养生学把养气、调气作为主要任务,无论动功,还是静功,包括导引吐纳、推拿按摩等,各种功法,最终都以气充、气调为目的。

太极拳习练者在行拳走架中吸收中医养生大量的行气、调气、运气之要决,讲究“以理御气,以气行理”,要求“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中医及气功认为:“丹田,人之根本也,是人精神之所藏,五气之根源,太子之府也”。在总结吸收了气功养生有关调气要求基础上,太极拳要求“气遍身躯不稍滞”、“气宜鼓荡”,又结合中医经络理论,太极拳在行气时,要求“气敛入筋骨”,“气由脊发”,只有气循经络有规律的运行,才能调和气血,达到内壮,增长内劲。行气最后归到一个“劲”,达到气与力合的阶段,这是太极拳的劲力体现。

从养生学角度,呼吸实则为吐故纳新,吸清倒浊,进行气体交换。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作用,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中医上讲“肺主气,司呼吸”,肺影响着气的生成,呼吸均匀调和,则浊气得以排出,清气得以吸入,若呼吸功能减弱,吸入清气不足,势必影响气的生成而导致气虚,机体会出现病变。太极拳主张采用“细、长、匀、缓、深”的腹式深呼吸,以传统哲学“气”为认识论基础,呼吸之气的升、降、出、入为运动特征的,使人与自然息息相通,通过练功者主动地调整呼吸运动,进而调理人体的气机,使气血畅通,百脉和匀,以达到防病治病、强身保健的目的。

2.3 太极拳肌肉运动与动作导引

2.3.1 肌肉与穴位

现代生理学所称的肌肉,在中医古籍中称为“发肉”。肌肉在皮部下,附着于骨骼关节。分肉和分肉之间的较小凹陷称为“溪”,较大的凹陷称为“谷”。溪谷大多是经络穴位所在之处,也是人体之气汇聚之所,故《素问·气穴论》说:“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营卫,以会大气”。[14]

穴位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体体表联属于经络、脏腑的传导通道,临床上是通过对穴位实施一定的经络穴位疗法,而发挥经络系统对人体的调节作用。肌肉感受野集中的部位恰恰是此块肌肉上穴位所在之处[15],而穴位点处又是肌肉中神经分布最为集中的部位[16]。太极拳练习要求全身放松,动作缓慢均匀,肌肉舒张收缩协调,神经调控协调一致,能够对肌肉处穴位产生良好的刺激作用,以指代针,进行肌肉处穴位的按摩与引导,疏通经络,调节阴阳平衡。

2.3.2 太极拳动作导引

中国医学奠基著作《内经》中“恒动论”充满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物质世界是永恒运动的,主张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组织成分依赖运动互相配合、协调,人们必须有意识地进行运动锻炼,从而使气血流通、百脉和畅、筋骨调柔,达到防病治病目的。这种以“动形”来养生的观点,是导引法的初源,导引与行气练意结合起来,形成以导引术,人们根据人体气血运行规律和仿生学特点,创编各种以肢体锻炼运动为特点,以行气养生为目的的导引养生功。导引养生功以中医的经络学说为基础,强调循经取动、循经取穴、循经作势、以指代针,通过肢体导引来疏通经络、畅通气血,治疗脏腑冷疾病的目的。

例如在北京体育大学张广德教授[17]创编的“舒心平血功”中,在动作上强调循经旋臂,动其稍节,并安排了较多的握拳、组掌、成勾、叠腕卷指、抖手等动作,使心经、心包经及其位于腕部的神门、大陵两个原穴受到良好的刺激,进行自我按摩,以疏通心经和心包经脉、消积化淤,理气和血,防治冠心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

太极拳从某种角度来讲也是一种导引术,套路安排上,注重动作缓慢舒展,,肌肉进行收缩与舒张,协调用力,动作上自然放松,松柔缓慢,对肌肉处穴位产生一种自然“按摩”作用。在练习时强调内外相合,动作与呼吸、意念相配合,与意气相随,“以体导气、以气运身”,通过炼意识使气血循经络而动,从而调动和调息体内的阴阳互补,达到促进健康,增强体质目的。

3 小结

实践中医观 篇6

肠道微生态系统是指人体胃肠内的各种微生物群组成的微生态系统,在维持人体健康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肠道微生态失衡,就会对宿主也就是人体本身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促进疾病的发生[2]。据报道,肠道菌群紊乱与急慢性腹泻、便秘、肝脏疾病、假膜性肠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多脏衰等多种疾病相关[3]。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还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并可能是导致肥胖症、2型糖尿病、肠癌的重要因素[4]。本文试图从肠道微生态的角度,对魏玮教授中医生命观的三大核心要素进行阐述,从肠道微生态的角度探究中医理论,探讨肠道微生态的中医本质,也为研究肠道微生态开辟了新的思路。

1 能量

人体需要能量维持日常生理功能,所谓能量,从中医学角度来讲,包含着物质和“非物质”因素,它既包括了血、津、液等物质因素,又包括了精、气、神等“非物质”性因素,通过脉管、经络等流动于全身,维持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关窍的正常生命活动。生命的实质就是能量,有能量则生,失能量则亡,亦即古人所谓“正气”“真气”。《灵枢·刺节真邪》“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说明这个能量有先后天之分,父母的生殖之精为先天的能量之源,贮藏于肾;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肺脏摄纳吐吸进入人体,并在血脉的推动下通达全身,构成自然之气;同时食物经过胃的腐熟作用转化为水谷精微,并在脾的运化作用下运布全身,成为后天能量之源。人体能量也就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由先天肾脏封藏之能量、自然界之清气以及脾胃运化之水谷精微三者相合而成,三者相辅相成,人体才能完成正常的生长发育的过程。肾脏中贮藏的先天能量,结合由肺推动的自然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通过三焦到达全身,化而为气、血、津、液,人体各脏腑组织得以荣养,才能发挥各自不同的功能。

从肠道微生态学的角度来看,肾脏封藏的原始能量决定了肠道菌群的组成结构,肾脏的功能亦影响了肠道菌群的状态。宿主的基因是决定肠道菌群多样性以及构成的重要因素,先天不足,肾阳虚衰,肠道菌群就会相对单一,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出现菌群紊乱,这一点已被多项研究证实。有研究[5]对肾阳虚患者粪便中的细菌菌属做了研究后发现,肠道需氧菌如人肠杆菌、肠球菌等数量显著增加,葡萄球菌的数量也明显增加,但是厌氧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则比正常人明显降低,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比值明显升高,提示肾阳虚的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而数项研究也证实,补肾类中药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的作用。有研究发现[6],锁阳具有调节肝性脑病的大鼠模型的肠道菌群的作用,可以扶植专性厌氧菌如双歧杆菌、乳杆菌等生长,抑制兼性厌氧菌如大肠埃希菌的生长,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抑制肠道菌群移位的作用。另一项研究也发现,女贞子和锁阳一样,同样也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的作用[7]。反映了补肾方药具有改善肠道微生态的作用,因此在临床上治疗肠道微生态紊乱的患者,应考虑从肾入手,重视顾护肾阳。

《素问·五脏别论》“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可见营卫、气血、津液都来源于水谷精微,只是因为性质、输布部位、功能不同而名称不同,实质上就是一个能量的转化过程,而脾胃就是能量转化的关键脏器。脾胃作为一个小的与外界相通的生态环境,通过影响人体内的胃肠道微环境,从而对人体的微生态产生影响。因此,脾胃功能是后天能量转换的关键,也是影响肠道微生态的关键。同时,肠道微生态也参与后天能量的代谢及转换。通过参与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参与能量代谢来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从而影响人体的代谢与能量的吸收。有研究表明,胃肠道菌群的代谢作用主要体现在聚糖、淀粉、各种糖以及甲烷的生成,它们参与着机体从食物到能量转化的整个过程[8]。肠道菌群还可以分解饮食中不能被胃肠道消化的淀粉、纤维等,降解木聚糖、植物多糖等各类多糖,厌氧分解多肽及蛋白质,转化结合胆汁,并合成维生素B1、B12,维生素K等[9]。肠道的部分菌群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食物的转化率[10],调节机体的脂肪储存。

中医的生命观认为,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离不开能量,能量充足与否与肠道微生态的平衡息息相关。能量充足则肠道微生态平衡,形成天然的生物屏障,抵御外来致病菌的入侵与定植,辅助机体的免疫功能。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及关联度决定了肠道菌群之间的稳定度,而细菌之间的关联度则与菌群的多样性密切有关。能量越充足,菌群越复杂,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强,菌群的关联度也就越强,菌群越稳定,对于外来致病菌的抗定植与入侵的作用就越好,就能起到维持机体健康的“正气”的作用;如果能量不足,菌群相对单一,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关联就减弱,肠道微生态失衡,外来细菌入侵则成为“邪气”[11]。

综上,能量的充足与否,决定了肠道微生态的平衡状态,肠道微生态也参与到机体能量转换的过程中,二者相互影响。肾脏封藏的原始能量决定了肠道微生态的构成,而脾胃的运化功能则是后天能量转换的关键,也是肠道微生态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影响的桥梁。

2 运动

我们的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当中,大气能量的升降浮沉运动则产生雷电雨雪,能量增减随时间推移则产生春夏秋冬,相应的人体的能量亦在不停的运动之中,在永恒运动的情况下保持相对平衡。同样,肠道菌群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我们知道,微生物存在自溶作用,衰老的微生物不停的凋亡,同时也会有新生的微生物不断产生,这是微生物衰老后凋亡的方式,因此肠道的菌群、菌种以及细菌的数量、密度都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

此外,正常菌群的建立与演变也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类从出生到死亡,肠道菌群随着不同的发育阶段进行动态调整来适应人体的需求,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肠道的菌群在婴儿、青少年、成年以及老年等不同的年龄段存在着规律的动态的变化。

刚出生的新生儿的肠道内并没有细菌,婴儿期的肠道菌群来源于母亲,很大一部分由母乳中获得,科学家们通过对婴儿粪便进行选择性肠杆菌培养后发现,其肠道微生物的组成要比成年人相对简单,以肠杆菌、链球菌等兼性厌氧菌为主,而双歧杆菌和类杆菌、梭菌属厌氧链球菌的数量也较多;但到1岁后就逐渐转变为以拟杆菌和梭菌等严格厌氧菌属占绝对优势的、多样性组成;到了成年时期,人们的肠道菌群的主要菌种可能就会转变为拟杆菌门或硬壁菌门,然后是放线菌或者变形菌;到了老年时期,由于多数老年人此时牙齿已经开始脱落,对食物的咀嚼力降低,导致饮食构成会偏向软烂易嚼的食物,加上免疫功能降低、胃酸分泌减少、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弱等生理功能改变,因此,老年人的肠道菌群也相对单一,肠道微生态的多样性降低,表现为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普氏菌等益生菌菌种减少而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致病菌的增加[12]。由此可知,肠道微生态随年龄阶段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菌群结构、菌数、多样性均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素问·六微旨大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说明人体的运动是永恒不息的,而升降出入则是运动的表现形式。脾主升清,升腾精微,胃主降浊,下降糟粕,二者一升一降,协同完成运化水谷精微,供养机体,是为一身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无论何种原因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常都会引起脾胃病,出现“清气在下,则生飨泄,浊气在上,则生胀”等一系列病症。肠道微生态与脾胃升降功能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失调,直接影响脾胃功能,气机升降失司,则会产生腹胀、腹泻、便秘、纳差等一系列症状,同样,脾胃功能受损,中焦壅塞,气血、津液难以输布,肠道菌群无以滋养,益生菌群凋亡而致病菌增多,造成菌群紊乱甚至肠道菌群移位。多项研究表明,腹泻、便秘、消化不良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13,14,15],而这些表现与中医“脾虚证”的临床表现一致。实验研究发现,脾虚证的大鼠模型的肠道微生态存在失衡现象,其肠道菌群指纹图谱条带多样性指数较造模前降低,而给予健脾补气方药如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理中汤等汤剂后,其肠道菌群均有明显的改善,也提示健脾补气方药治疗脾虚证的机制可能通过肠道菌群的调节来完成[16,17]。因此,在治疗肠道菌群紊乱的患者时,重视脾胃,调理升降气机,恢复动态是核心。

同时,外界环境对于菌群结构也有重要影响,人体的微生态随着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变化。受相对湿度、风速、温度、阳光等影响,空气中的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也在时时发生变化,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进而影响人体的呼吸道微生态,“肺与大肠相表里”,同样,呼吸道微生态也可以影响肠道微生态,

动物实验研究证实[18],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呼吸道的部分菌群与肠道菌群出现同步相关的变化,具体表现为益生菌的数量减少而条件致病菌的数量增多。人体微生态菌群的变化可能是“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作用机制。

3 平衡

中医学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其核心思想在于如何保持人体的动态的相对平衡。平衡是中医生命观的终极目标,“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观点正是对平衡理念的最佳诠释。正所谓“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人论》),正常情况下,阴阳一直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确保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各种原因导致阴气过盛,则会产生“阴胜则阳病”“阴胜则寒”的状态,阳气过盛则会产生“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的状态,从而引发疾病的发生。阴阳互根互用,又始终处于“阳消阴长,阴消阳长”的不断运动之中,保持相对的平衡。人体的肠道菌群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类为益生菌,包括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一类为厌氧菌,主要包括粪杆菌、优杆菌、韦荣球菌和消化链球菌等;另外一类为好氧菌和兼性好氧菌等,主要包括大肠杆菌、肠球菌等。这三类细菌之间也如“阴”“阳”一样,存在着互根互用又相互制约的动态的、相对的平衡关系:一方面他们彼此依赖,互相提供生长繁殖所需的养料,另一方面又相互制约,抑制对方的数量,最终各菌群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

人是靠天地的能量感化而生,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所说“人以天地之气生”,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而人体会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这就是所谓的“天人相应”。微生态学也认为一切生物都与其所在的环境是统一整体。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微生物的世界,外界的环境不仅对自然界中的微生物产生影响,也通过微生物影响了人体的生理状态,进而影响到人体体内的微生态环境。微生物不仅参与影响了人类的生命活动,同时也是人类得以在自然界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人体作为宿主,其生命活动也对寄生于体内的微生物产生影响,人体、微生物、自然界三者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保持着相对的动态的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将会导致人体出现失衡状态,导致疾病的发生。

微生态的平衡是保持机体健康的关键因素,而微生物致病的本质在于微生态的失衡。对于肠道微生态而言,其平衡的特征在于菌群多样性,密度均衡,优势菌以益生菌为主等等,一个平衡的肠道微生态有促进机体的体液及细胞免疫,有利于维持机体的健康。正常情况下,健康机体的微生态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菌群多样性明显,相互关联强大,抗定植力升高,致病菌无法入侵定植,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任何原因破坏了这种动态的平衡,就会使某些菌群过度生长,菌群相对单一,相互关联作用减弱,抗定植力遭到破坏,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外来菌及致病菌定植而致病。因此,微生态的平衡与否决定了疾病的发生,而对于失衡的微生态,最好的治疗不是单纯的杀菌抑菌,而是促进益生菌的生长,恢复肠道菌群的均衡,从而发挥益生菌的生物拮抗作用,祛除致病菌于体外。研究也证实,有些中药服用时有良好的解热抗菌的效果,但是在体外培养时却并不具备杀菌、抑菌的作用,究其机制,在于此类中药具有扶植益生菌生长、提高机体抗定植力、促进免疫功能的作用,从而达到制衡致病菌、最终使其排除体外的效果。比如黄芪、党参、白术等补益类的中药,均具有扶植益生菌生长、调节肠道微生态的作用。而多项研究也证实,此类中药虽不具备直接的杀菌、抑菌作用,但其中的多糖、皂苷、黄酮等物质对于肠道菌群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调节功能,有利于肠道微生态系统保持平衡[19,20,21]。

4 小结

综上所述,魏玮教授认为,“能量”“运动”“平衡”三者乃是中医生命观的三大核心要素,是机体生命活动得以有序进行的保障。“能量”是生命活动的基础,“运动”乃生命活动的本质,“平衡”为生命活动的最终目标,三者相互辅助,只有“能量”充足,并且不断的“运动”,才能最终达到动态的“平衡”。正是由于体内能量平衡分布,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各司其职,气机顺畅的升降出入,才能使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得以进行,完成整个生老病死的过程。对于肠道微生态而言,同样可以用中医生命观的三大要素来阐释。肾脏封藏的原始能量决定了肠道微生态的组成,脾胃的运化功能则是后天能量转换的关键,也是人体与肠道微生态之间相互作用的纽带,脾胃的升降功能与肠道微生态的关系密切,因此在治疗肠道菌群紊乱的患者时,顾护“能量”是基础,恢复“运动”是核心,达到“平衡”是目的。因此,我们在论治肠道微生态失调时,可以从顾护正气、健脾益肾、调节阴阳平衡、扶正祛邪理论入手,而重视脾胃、调理升降气机、恢复平衡则是治疗的核心。

上一篇:科学严谨下一篇:石油炼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