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用”理念

2024-08-11

“致用”理念(通用8篇)

“致用”理念 篇1

伴随语文学科特质的澄明, 语文“言”的本体地位已成为当下语文教育界的共识, 研究与实践“语用”课堂已成为课堂转型的路标。纵观当下阅读课中对语用的关注, 远没有抵达“语用”的澄明之境。笔者从“致用”的视角出发, 尝试打通阅读与表达的壁垒, 实现读写的融通。

一、“致用”理念下语文教学的内涵厘定

致用, 即学以致用、学后能用, 就语文学科而言学生在学语言后能用语言进行妥帖的表达即为“致用”。其理念观照下的语文教学, 在操作层面有两层含义:

一是学习文本的表达知识。主张语文教学扎根于语言, 充分挖掘文本中的“语言”因子, 引导学生在关注文本“表达了什么” (言语内容) 的基础上, 探究文本是“怎么表达的” (言语形式) , 进而再深究“为什么这么表达” (言语意图) , 步步逼近语文的独当之任。

二是经历言语的表达实践。强调在关注文本的言语内容、探究文本的言语形式、理解文本的言语意图的基础上, 从儿童立场出发, 遵循儿童言语认知规律, 创设言语交际情境, 引领学生在具体的言语实践中学会表达, 实现言语生长。

二、“致用”理念下语文教学的实践策略

“致用”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在教学操作层面必须完成以下几个转化:

(一) 立足语文本体, 将课文内容转化成课程知识

任何一篇课文都蕴含着“所传播的信息”这样一个课文内容, 称之为“原生价值”。如《东方之珠》一文传播了“香港的繁华与美丽”的信息, 这是原生价值。但是文章被选进课本成为教材, 其价值就产生了增值。在保留“传播信息”价值的同时又增加了“如何传播信息”的价值, 称之为“教学价值”。“如何传播信息”更具“语文特征”, 是语文所要学习的本体性内容, 可称之为课程知识。如《东方之珠》选入课文后, 又增加了如何描写“香港的繁华与美丽”的信息, 这是语文学习的本体, 属于课程知识范畴。

“致用”理念下的语文教学, 首先要完成从课文内容到课程知识的转化, 即完成从“原生价值”到“教学价值”的转化, 将课文当作学习语文的“例子”, 变“教课文”为“教语文”。但是在教学中不能完全舍弃课文内容, 只抓课程知识的学习。课文内容和课程知识共存于一篇课文之中, 它们密不可分。课程知识的学习必须建立在课文内容的学习之上, 学生必须亲历一个获得课文所传播的信息的过程, 才能获得课文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

(二) 彰显核心价值, 将课程知识转化成教学知识

所谓“教学知识”, 就是适合迁移的程序性课程知识。一篇课文蕴含的课程知识往往是丰富的, 如《东方之珠》一文蕴含的课程知识至少有三:一是“总分总”的谋篇结构, 二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三是“总分”的构段方式。这些课程知识不可能不加选择地全部教给学生, 必须在众多的课程知识中筛选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知识。

1.凸显统领功能

所谓“统领功能”, 就是从这个教学知识点出发, 能够整体地把握文本, 起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以《东方之珠》为例, 从“总分总”的谋篇结构入手, 能将全文的内容一网打尽, 所以它具备统领的功能。从修辞来看, 其比喻的手法相当明显和突出, 但是起不到纲举目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因此它不具备统领功能。再从“总分”的构段方式看, 课文一共有6个自然段, 但是“总分”的构段方式就占据了4个自然段, 并且直接指向文章的中心, 因此它具有统领功能。

2.聚焦表达个性

所谓“表达个性”, 就是在同类文本中, 这一教学知识点是属于这个文本独有的特征, 是文本的“这一个”。它可能是显性的, 也可能是隐性的, 但一旦被解读出来, 往往能被公认为是该文本的主要特征。在《东方之珠》一文中, 其“总分总”的谋篇结构不是本文所独有的;“总分”的构段方式, 虽然别的文章也有, 但是没有这一篇典型, 可以认为是该文本的“这一个”。因此, 我们就可以将教学知识定位在学习“总分”的构段方式上。

3.适合学生需要

小学语文不但姓“语”, 而且还要姓“小”。教学内容不但要具有语文的特点, 而且还应考虑学生言语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由此出发, 再看《东方之珠》一文“总分”构段方式的分述部分, 有直接进行分述的, 也有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修饰分述的。对于刚刚接触到“总分”结构的三年级学生来说, 显然直接分述更适合他们学习的需要。

(三) 实施精准定位, 将教学知识转化成主体知识

所谓“主体知识”, 是指能够被学习主体学得会、带得走的教学知识。其理念观照下的教学, 更强调学习过程的可操作性、学习结果的可检测性, 即强调用具体的学习方法与策略达成预期的学习效果, 但这往往被我们所忽视。“致用”理念下的语文教学主张根据文本特点、编者意图、学生需要对教学知识进行二次转换、精准定位, 转化成有具体的方法、策略支撑的可操作、可检测的主体知识。如《东方之珠》一文第5自然段的教学: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第5自然段, 画出总写的句子和分述的句子。

学生阅读、批注后交流。

生1:总写的句子是第1句, 分述的句子是第2句和第3句。

师:你找得真准确。我们读一读分述的句子, 看看课文是怎样展开分述的。

生2:这一段先描写了港湾里的灯光, 然后又描写了马路上的车灯。

师:“港湾里”“马路上”都是表示地点的词语, 我们可以把这种分述方法概括为:转换地点, 展开分述 (板书) 。用转换地点的方式来展开分述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

上述教学片段, 将教学知识进一步具体化为“转换地点, 展开分述”。这种知识, 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 更易操作、更易检测。

(四) 凸显语用情境, 将言语实践转化成交际需求

整体语言之父古德曼认为:“希望学校的语言学习回归真实世界……当语言是完整的、真实的、相关的;当语言具有意义, 且有实用功能;当语言融合在使用的情境中, 语言是很容易学习的。”“致用”理念下语文教学的“言语实践”环节的教学强调:创设贴切的交际语境, 将所学的表达知识镶嵌进去, 在具体的交际语境中完成言语表达的历练。如《东方之珠》一文第5自然段用“转换地点, 展开分述”的方法写一段话的教学, 可创设以下语境:

同学们, 你知道我们所居住的城市哪一条街最热闹吗?请围绕“一到休假日, 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 将你熟悉的街道介绍给大家。只要你描写得具体, 你熟悉的街道就有可能被评为我们这座城市最热闹的街道, 也能吸引更多的人到那里去游玩。

这样的语境基于具体的交际需要开展。话题是围绕“一到休假日, 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 读者是市民, 目的是评选“最热闹的街道”。这样学生就有了明确的目标, 就会从读者的视角, 选择合适的内容和语言展开表达实践。如此, 言语表达就变成了有特定的话题、明确的目的、清晰的读者的真实的交际。言语表达就变成了一件好玩的、有意义的事情。

综上所述, “致用”理念视域中的语文教学强调立足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它以鲜明的教学主张、清晰的操作策略实现了阅读与表达的两极融通, 使阅读与表达非此即彼与亦此亦彼的工具之争、人文之争获得消解, 让学生在内化以“求意”、外化以“得言”的语言历练中, 收获言语生长的满足。因此“致用”是语文教学的原点和归宿。

学以致用 篇2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读完这个故事之后我更多的感到一种心酸。故事中的工程师、物理学家都凭借自己的专业特长解决了生存问题,只有数学家最终饿死在了装满罐头的房间里。这是为什么?是不是恰恰说明了数学无用?我想,无用的并不是数学本身,而是这个数学家不能学以致用,数学知识对他而言只是解决命题、证明算理的工具,却不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有力武器。在数学家的心里,数学和生活是两个完全不相容的世界,这也是很多学生学习数学时普遍的一种心理。因此,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是这样一个命题:数学,如何才能学以致用?

一、学了不用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学了无法用。比如万以内数的四则运算笔算。众所周知,笔算是有法则的,其中除法的笔算法尤其繁琐,要试商,要对位,还要检验等等。学生千辛万苦地学会了笔算的计算法则,但这样的方法只局限于上课做计算题,应付考试,在生活中人们基本上是不用笔算的。简单的数目就口算,稍复杂的数目都使用计算器。因此很多学生觉得笔算等于麻烦的代名词,粗粗地学会计算方法就可以了,学校的作业就按要求笔算,家庭作业基本都使用计算器完成。这样的态度导致了计算方法不熟练,计算错误率高,甚至有部分同学对于学习计算方法产生了严重的抗拒心理。他们认为:有计算器帮忙,什么计算都能搞定,还要学那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干什么呢?反正平时也用不着。所以尽管作业本上的计算一大堆“×”他们也无所谓。而老师对此也没有什么高效的解决方法,只能苍白无力地强调:考试是不能用计算器的。的确,学了无法用,学它做什么呢?难道仅仅为了应付考试吗?也许前面故事里的数学家临死前也在思考:为什么我学了这么多数学知识,却没有一样教会我开罐头,那些计算、画图、证明对开罐头到底有什么作用?

其实这种时候我们得换个思路想想,很多计算虽然不能直接应用在生活中,但计算却最能锻炼人思维的灵活性、缜密度。例如:口算与估算可以训练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笔算考验思维的严谨与细致;简便计算更是提高随机应变、举一反三的机智。如果我们能把计算当作对自己思维的一种训练和挑战,当我们具备头脑灵活、思维清晰的优势时,在生活中又怎会无往不利呢?这就是所谓的“活用”。

二是学了不会用。平常学生学数学就是做题,做课堂作业,做家庭作业,即使是解决问题也是已经编好的数学题,而不是学生真实遇到的实际问题。长此以往学生根本想不到数学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更不会主动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简而言之就是学生缺乏数学应用意识,只把数学看做做题,却没有通过相应的实践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比如填空:小明一步大约长50( )。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填的答案五花八门,毫米、厘米、分米、米都有。究其原因,很多同学只把它当做一道数学题,认为小明的一步有多长看不见摸不着,就随便猜一猜;还有些同学头脑中尚没有形成几个长度单位的表象,根本不知道该选哪个比较合适。其实解决这道题只需要学生亲身实验一下就可以一目了然:用自己代替小明迈出一步,然后实际用尺子量一量自己的一步到底有多长,这样既直观地看到了什么是一步的距离,也可以通过直尺或卷尺等测量器具上的具体长度单位提示自己正确的答案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亲身的实验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相关的数学知识,这种知识的建构将更为牢固。

应用这样的思想,我们再来看前面故事里的数学家,他为了生存必须想办法打开罐头,在缺乏开罐头工具的情况下,他完全可以拿起一个罐头砸一砸,通过切身的操作与体验来发现:用多大的力气可以砸开?最少砸几次就能砸开?怎样砸可以最省力?等等。只有把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知识的力量。这就是所谓的“用活”。

二、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

显然,前面的故事完全可以说明学以致用的途径仅仅依靠书本与课堂是无法得到高效解决的。“学”和“用”结合的过程必须由学生通过亲身的探索与实践来经历、感悟,最终形成一定的技能与方法。如何让同学们经历过程、体悟方法、培养能力呢?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1.课堂教学课外延伸——现成条件充分利用

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知识点中的生活素材,让同学们带着数学问题去生活中看看、想想、做做,初步体会什么是学以致用。如认识了四面八方,让同学们看看自己家的房屋朝向、小区的方位等等,以鲜活的自身经验说明“坐北朝南”的奥秘;认识了人民币后,大家可以到超市买买东西,通过结账、付钱、找零等等,进一步体会如何付钱比较简便快捷……这些体验使数学不再停留在书本与练习之中,同学们就能初步形成数学来源生活、服务生活的意识。

2.用好综合实践内容——已有条件合理利用

现行苏教版国标教材每册中都有2到3次综合实践课,这些综合实践内容都与前一单元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因此教师要巧妙地应用这些题材,选择适合学生的内容让同学们进行充分的实践与思考,使大家在活动的过程中明白学以致用的妙处。如《生日快乐》,可以通过送生日贺卡,使同学们自发地产生统计生日人数的需要,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又如《怎样滚得远》,同学们可以通过反复的实验,体会角度的大小不同对物体滚动距离的影响,学会根据现实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角度解决问题。这些实践活动充分展现了数学的实用性,可以帮助同学们找到“如何用数学”的方向。

3.充分开展校本实践——挖掘条件有效利用

书本中的实践题材是有限的。教师应该做有心人,精心挑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数学问题、数学课题呈现给同学们,使大家在一次次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意识,形成学以致用的能力。比如以我们每个人的家庭住址为蓝本,让低年级同学通过找到自己的家来体会小区、幢数、单元、楼层、门牌号的意义,从中探索出一些约定俗成的排号规律,进而达到发展数学思维、增强生活能力的目的。

4.积极开展自主实践——创造条件活学活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更多的数学实践应该来自他们的自发行为。每学期或每学年,教师可以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自主选择一个生活中、家庭中、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小课题研究,让学生在自由的、宽泛的、多元的实践空间中,结合所学的知识探讨和解决问题。比如粉笔套设计报告、关于养蚕宝宝的研究报告、“我是房屋设计师”活动、关于购物时购买大包装经济实惠的研究报告……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快乐与成功,并最终获得自我的发展与成长。

“学以致用”既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行为。当我们将“学以致用”的思想通过各种途径化作学生实实在在的行动时,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间将行为转化成思想。因此,如果说数学与生活之间确实存在着一条“裂缝”的话,那我们老师应该做的,就是在这条裂缝之上搭建一座彼此沟通的桥梁,让孩子们都能通过这座桥梁欣赏到彼岸盛开的鲜花。

“致用”理念 篇3

一自读先学, 改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课堂从“自读先学”开始, 即学生在教师未开讲前, 根据学习目标和任务, 在规定时间内, 主动、自觉地研读文本, 并进行有关问题的自我学习和探究。这一环节,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因此, 必须重视“自读先学”前的方法指导, 应该“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掌握文中词语及含义, 把握文章结构, 理清写作思路, 体会作者情感, 品味语言特色。

执教《荷塘月色》时, 我设定了三个学习目标:一是欣赏文章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 二是体味作者“淡淡的”感情, 三是掌握作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作技巧。为了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我设计了自学的内容, 并对学习方法予以适当指导。

通过自学, 学生很容易还原所绘景色的真实面貌。通过查找、替换的方法, 同学们发现作者选取的景都具有“淡淡的”色彩, 流露着“淡淡的”情感。经过思考和讨论, 大家明确了这“淡淡的”情感的表达正是基于作者的巧妙选景, 选取的景物、描写的意象全都具有“淡淡的”色彩。由此得出结论, 写景状物类文章的写作应注意情感与景物的相互吻合。

二慧学教法, 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慧学教法”的“教”是“点拨”的意思, 也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 使阅读更加准确深入, 以期引导其独立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慧学教法”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师应鼓励学生紧扣文本, 有所质疑, 大胆提问, 仔细分析, 寻求结论。

学习《荷塘月色》一文时, 引导同学提出困惑。在及时肯定他们勇于质疑、敢于质疑的同时, 更要引导全班共同研究、合作解决。疑问一经抛出, 大家都再次研读文本, 积极思考起来。有同学引用注释和原文“路上只我一个人”;“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做解释, 谈了自己的理解。点评时, 我以“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和佛学的“相由心生”做点拨。学生很快发现“路上只我一个人”, 才会让作者觉得“这一切天地好像是我的”, 才会感受到“独处的妙处”, 而那“无边的荷香月色”正体现出作者心灵自由的无边无际!

三教而后用, 提高学生语文的应用能力

“教而后用”, 是指在教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 引导他们掌握一定方法之后, 再进行“后用”。这里所说的“后用”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再次运用所学方法, 欣赏同类文学作品, 二是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写作, 这些都属于掌握知识后的“实践”。

在记叙文写作中, 缺少描写或描写混乱是不少高职学生的通病。而《荷塘月色》这篇佳作, 正是引导学生学写写景状物类习作的范例。引导学生总结文中“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一些写作方法后, 我安排了写景片段写作的练习, 要求同学们先确定所要表达的感情, 再选择合适的景物, 然后仿照课文进行描绘。

经过之前的“自读先学”和“慧学教法”, 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作技巧, 仿写的片段颇为成功, 点评也很到位。

四“先学后教, 教以致用”的反思与分析

1. 要准确拿捏“学”与“教”的尺度

“先学后教”既是教育理念, 也是教学技术。这里面包含“先学”和“后教”两方面的问题。“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在课堂实践中不断实践、反复思考、总结经验。“后教”是为了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教”的内容就需要教师谨慎分析、思考和取舍。“后教”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课堂内容的延伸, 让学生更系统地学习, 达到学习的更高层。灵活运用这一教学模式, 重点在于“学”与“教”之间尺度的拿捏, 这样, 才能使“学”更具自主性、积极性, 让“教”更具点拨性、拓展性。

2. 要注重学生学习的实用性

在写作中, 很多学生普遍感到不会写, 没什么可写。这主要是因为没有仔细观察自己的生活, 不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火花, 没有升华情感。因此, 高职语文的课堂教学应侧重“教以致用”, 通过赏析, 指导学生掌握方法或真枪实战地进行写作训练。通过分析指导, 给学生习作提供一些方法、技巧和启示。

摘要: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 “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已被各地各校教育人士所认同。本文试以《荷塘月色》一文为例, 对“先学后教, 教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在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高职语文,先学后教,教以致用

参考文献

[1]赖配根.解放“学习力”——蔡林森“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背后[J].人民教育, 2009 (21)

[2]刘金玉.“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彩演绎[J].江苏教育研究, 2008 (14)

[3]陈正喜.自由的光辉——《荷塘月色》教学记[J].中学语文, 2010 (18) :47

[4]周跃德.课堂阅读教学“先学后教”方法探究[J].教学与管理, 2007 (15) :117

更新教法 学以致用 篇4

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 我深知这不是我的教学范围, 但二氯乙烷是企业中较常见的工业原料, 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适当地增加一些工作常识, 普及化学危害能否减少类似的事情发生呢?在学校学习时, 大家都知道室内有刺激性气体时要开窗通风, 可为什么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就无法学以致用呢?我们的课堂知识又该如何转化到现实中?初中化学究竟应该教什么样的常规知识?

专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化学教育有三个“度”, 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一个维度对应的是化学基础知识的传授;第二个维度对应的是与这些知识相关联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第三个维度对应的是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现在的中学教育却走进了一个误区, 教学基本集中于第一个维度, 就算是有第二个维度也是为第一个维度服务的, 更不用说第三个维度了。此次广东“毒胶水”事件就是对此最惨痛的说明, 我们的化学不能只关注成绩, 更要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基本常识, 普及科学, 让学生真正能学以致用。

如何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结合当地实际, 适当引申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性学科, 第一章开篇就说到了化肥仓库中的碳酸氢铵分解, 但现在的学生对化肥接触很少, 虽然通过演示实验看到了碳酸氢铵的消失, 但缺乏感性认识, 认为事不关己。但在讲氮气性质之前, 我先拿出一包薯片, 问学生, “里面是什么?”学生一下子就来了精神, “薯片!”“那里面鼓鼓囊囊的是什么呀?”我继续问。“空气。”“氧气。”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猜测。我逐步引导, 从而引出了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这一知识点。学生恍然大悟, 原来,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课后, 学生一脸跃跃欲试, 准备回家向父母显一下。

书本上有合成氨工厂的图片, 告诉我们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但是学生看到复杂的工业设备, 大多都是走马观花, 匆匆而过。我拍了附近工业园区几家化工厂的照片, 放在PPT上, 学生看到“常熟”两个字就很有亲切感, 我再给学生介绍几家化工厂的效益、主要产品、技术优势, 并让学生思考那么好的技术怎么来的, 进而让学生明白这一切都是要从基础学起的。

化学在很多时候与健康也密不可分, 如有时候, 上课学生趴在桌上, 无精打采, 一问才知, 早饭没吃, 头晕得很。我马上就对学生说, “运用我们的化学知识, 知道没吃早饭为什么会头晕吗?”“低血糖。”有学生说。“那我们怎么帮助他呢?”“给他吃巧克力!”“为什么吃巧克力比较有效呢?”学生一时不知怎么回答。“其实, 结合我们第八章内容, 我们就知道, 低血糖是血液中葡萄糖浓度降低, 同学们想到了吃巧克力, 这很好。但巧克力只是一种高脂肪高热量的甜食, 含糖量并不高, 因而缓解低血糖反应的效果也不明显。我们这个时候最快的解决方法应是喝葡萄糖水。”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头晕有低血糖和贫血两种, 低血糖可以喝葡萄糖, 那么贫血需要补充什么元素呢?”“铁元素。”不知不觉中, 我们又进入了第三章内容的学习。

现在, 很多学生饮食不规律, 多有胃病, 甚至课间也有服胃药的。我趁机询问, “现在缓解胃痛有什么方法?”学生摇头, “胃药有针对胃酸过多的, 有针对胃动力不足的, 有清除幽门螺杆菌的, 等等。”“因此没有确定病因就不能乱吃药, 是药三分毒啊!”看到学生略有惊诧, 我又提示, “想想我们学过的知识, 针对胃酸过多的药物有什么性质?”“能和胃酸反应。”有学生说。“很好,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盐酸。”“所有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都可以服用吗?”“不是, 氢氧化钠碱性太强就不行。”“很好, 我们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总体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碳酸氢钠为主要成分的;另一类是以氢氧化镁或者氢氧化铝为主要成分的。”然后进一步引申, 给他们解释什么时候用氢氧化镁、氢氧化铝;什么时候用碳酸氢钠, 原理是什么, 学生学得有滋有味。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通过一年不到的学习, 我的学生很喜欢将现实生活中的有趣现象拿来跟我讨论, 我们不仅相处融洽, 他们学起来也格外有兴趣, 并且初步展示出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潜力。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庭小实验

书本上有较多的家庭小实验, 比如把鸡蛋放入一个装有白醋的玻璃杯里,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一般做法是:根据已有的答案, 告诉学生, 让他们记录下来, 背出来就完事了, 殊不知, 在不经意中, 我们扼杀了学生的探索求知之心, 也扼杀了学生学以致用的最佳时机。这时候, 我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 虽然刚布置下去的时候, 有些学生觉得还要准备白醋等原料很麻烦, 但当第二天问他们有何发现时, 每个人都神采奕奕, 积极发言, 描述他们观察到的现象, 觉得很神奇, 要一探里面的原理。解答完他们的疑问后, 我问他们有没有把鸡蛋放在白醋里泡一个晚上试试, 绝大多数学生都摇头, 只有少数学生很兴奋地说, “有, 老师, 我发现今天早上鸡蛋都软掉了。”很多学生纷纷扼腕没有观察到, 我趁此教育他们:学习不仅仅是完成任务, 更多的时候需要我们去发现, 去探索。

书本上还有一个自制叶脉书签的实验很吸引学生, 但由于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而导致学生无法独自完成。于是, 我在课余时间带部分有兴趣的学生到实验室练习, 但前提是学生自己预习, 我只做引导绝不插手帮忙。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叶脉书签的制作, 看着自己的作品, 学生们很开心。而在实验中涉及的氢氧化钠固体的取用、称量、溶液的配置等一系列知识点, 学生也都在兴奋的操作中牢牢地掌握了。班上有一位学生是所有任课教师都很头疼的, 他上课睡觉, 作业也不做, 但对化学却兴趣浓厚, 实验积极, 问他为什么那么喜欢化学, 他说, 我觉得化学对今后的工作很有帮助, 他的化学成绩也一直保持85分以上。

三、重视实验探究, 开展探究性学习

由于一味地追求成绩, 注重第一目标, 实验往往容易被忽略, 学生实验大多就变成了演示, 一年的初中化学结束都不知道化学实验室在哪, 更有甚者, 把做实验演变为试卷练习, 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就算是做实验, 也是先填好实验报告, 按要求一步一步完成, 一个实验下来, 只觉得课堂上闹哄哄的, 一堂课下来, 学生也一脸茫然, 不知道何谓实验。事实上, 除了要求进实验室要规范操作以外, 我更多的是要求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明确为什么要这样做。

比如, 在做溶液的酸碱性的实验时, 课本只要求学生用酸碱指示剂测稀硫酸、稀盐酸、石灰石、稀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性, 这只是教给学生操作方法, 而用这些方法去探究才是实验的真实目的。因此, 我提问学生:“想知道你身边物质的酸碱性吗?”提前让学生自己准备材料:矿泉水、饮料、饼干、糖甚至大米和小麦, 并利用这些材料去探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学生的积极性要比按部就班地做书上实验高得多。学生知道了身边物质的酸碱性, 但对酸碱度在生活中的作用, 还很懵懂, 于是我逐一给他们介绍人体中的酸碱度、酸碱度与人体健康等一些课外知识, 让他们明白, 枯燥的理论知识, 也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篇5

实验题是考查学生生物学素养的重要载体, 2010年的试题立足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 也不是教材内容的机械拼接, 而是突出对教材内容的加工、提炼, 既考查了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又着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与应用能力、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验与探究的能力。第25题涉及“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制备”和“酵母细胞的酒精发酵”这两个实验, 前一个实验是《考试说明》中有的, 后一个没有, 但却是另一个实验“果酒的制备”的变式, 用于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第30题、第32题分别涉及对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试题不是生硬的堆砌, 而是提供了一定的实验情景, 考查了考生运用生物学的概念和方法来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第26题、第33题分别涉及“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和“叶绿素的提取”实验, 试题中围绕“酵母菌”、“光合作用”等主干知识点展开, 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 以及对信息获取、处理、运用和表达的能力。

研读课程标准、研究高考试题, 对生物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在实验教学中, 更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 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 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让他们体会到“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成功感。因此, 联系实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选择联系实际生活的教学材料, 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

夸美纽斯曾说过, “不了解其用途的知识, 对学生来说无异于来自其他世界的怪物, 学生会毫不关心它的存在, 更不会产生掌握它的需求。”实验课的教学情境要精心设计, 从教学内容到实验操作都应衔接自然, 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这样,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使他们学会主动地探索新知。例如, 讲“人类遗传病的调查”时介绍《中国遗传病家系收集数据库》的建立、讲“DNA的粗提取和鉴定”时引用东方网新闻“9.11事件遇难者身份鉴定需要更多DNA样本”, 在创设的新颖情境中, 学生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这些联系实际的资料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一系列的实验活动中。由此, 将生活中丰富的教学资源与书本基础知识两相融通, 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生物知识的意义, 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 从而主动地参与到实验教学的全过程中。

二、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 改变实验教学方式

探究性学习是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实验课教学的传统教学方式是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师指派的任务, 而探究性学习注重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 让学生进行资料搜集、讨论、实验等活动。教师有效的指导是要以所学理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前提的, 例如, 讲“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时, 先让学生阅读洗衣粉上的使用说明,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解释“为什么这种洗衣粉要在60℃以下的温水中使用?”“为什么不能洗涤丝绸等物品?”像这样让学生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进行问题的探究, 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探究兴趣, 而且有助于体会生物学与社会的关系, 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的能力, 也体现了新课程“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的理念。

三、结合当地生活实际, 开展专题课外活动

《课程标准》中强调活动课程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好课外活动课能使生物实验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得更加紧密, 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课外活动时, 选题要切合实际, 考虑到学生实际的知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教材上有必要延伸的知识点, 不能好高骛远。例如, 讲“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 结合当地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环境污染的问题, 组织学生搜集资料、进行野外实践, 研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针对怎样改善家乡生活环境的问题进行激烈的探讨, 从而使学生树立了环保意识, 增强了报效社会的使命感。

四、实验教学评价多样化, 考查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评价也要与时俱进, 倡导以“知识要求”转变为“能力要求”, 加强能力考核的力度。设计的评价内容要有助于促进学生将生物学理论与社会、生活实际联系,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 考查“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制备”时, 让学生思考固定好的凝胶珠如何处理, 还可以做什么实验;考查“DNA的粗提取和鉴定”时, 让学生分析选择何种材料更好;考查“叶绿素的提取与分离”时, 让学生回答为什么没能得到四条色带等。总之, 以“应用”为考查目的, 减少一些以记忆为主、简单重复的选择题, 多一些开放性、启发性的思考题, 改变填鸭式教学、死记硬背的状况, 让学生感受到考核不是枯燥邓荣男无味和机械训练,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他们进行灵活主动地学习。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新课程标准提倡“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背景下, 教学中注重知识内容与生活经验的联系, 无论是着眼于当下激发学生求知欲, 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网络以提升教学质量, 还是放眼未来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都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生物课程标准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王黎丽.兴趣教学的魅力[J].青年科学, 2009, (11) .

[3]徐有国.创设教学情境及指导学生探究[J].魅力中国, 2009, (32) .

[4]李淑珍.浅谈在生物实验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21) .

“致用”理念 篇6

江苏科技大学是一所省部共建、以工为主、特色鲜明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 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坚持走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之路, 形成了船舶、国防、蚕业三大特色, 形成了本、硕、博比较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 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工、管、农、文、理、经、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有特色的大学。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 源自1933年诞生于黄浦江畔的上海大公职业学校, 经历了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上海船舶工业学校等时期, 1970年迁至镇江, 更名为镇江船舶工业学校, 1978年升格为镇江船舶学院, 1993年更名为华东船舶工业学院。1999年江苏省江海贸易学校并入, 2000年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与学校合并。2004年学校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201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签署共建江苏科技大学协议。

学校设有14个学院, 59个本科专业 (含方向) , 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会计硕士等4个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类型, 其中工程硕士有10个培养领域。拥有1个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2个江苏省“十二五”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十二五”一级学科重点 (培育) 学科、1个江苏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4个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学科梯队, 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级示范中心1个, 省级11个, 校级9个。另外还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拥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11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 2个国家级“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5个江苏省卓越工程师 (软件类) 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7个省级重点专业 (类) 建设项目;近年来获得9门省级精品课程, 先后获省级一、二等教学成果奖多项。

学校现有镇江东、南、西3个校区和张家港校区, 占地2500余亩。现有教职工2000余名, 其中专任教师1164名。具有正高职称人员156名, 副高职称人员494名。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9名, 全国优秀教师1名, 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江苏特聘教授3名、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5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12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21人。

学校现有纸质图书189.8万多册, 电子图书53万多种, 主办有《江苏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中国蚕业》、《蚕业科学》等公开出版学术刊物。

截止2013年底, 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三亿一千五百余万元, 教学科研设备总台套数两万六千三十余台 (套) 。

学校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 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开发型高等工程实用人才, 人才培养质量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面向全国招生, 现有在校研究生2800余人 (含专业学位研究生) , 普通本科生近21900人 (含苏州理工学院5964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我校设立了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 在校国防生201名。学校享有“造船工程师摇篮”的美誉, 毕业生就业率每年保持在95%以上。

学校历来重视科学研究, 形成了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高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相互紧密结合的科研工作格局, 先后承担了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国防军工课题在内的一批高水平研究课题。近五年来, 获得国家级项目137项、省部级项目296项、科技经费6.6亿元、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55项, 其中一等奖4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发表、交流论文10600篇;合作参与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项;专利授权402项。学校积极争取科研基础平台建设项目, 全面提升科研能力和条件, 拥有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示范机构;2个农业部、2个省教育厅和1个中国农科院重点实验室;2个江苏省发改委工程实验室;2个省科技厅、3个农业部、3个中国农科院和1个省农林厅科技公共服务平台;2个省级技术转移中心;3个省教育厅科研创新团队;与企业合作共建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 (开发) 中心。

学校不断拓宽办学途径, 积极开展教育、科技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海军政治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舰船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俄罗斯、乌克兰、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印度、日本等国积极开展合作科研和合作办学。与江南造船集团公司等一批著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英国劳氏船级社、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熔盛重工集团、美特科技 (苏州) 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在学校设立各类奖助学金20多项, 年奖助学金总额近1700万元。

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 先后荣获江苏省高校校风建设优秀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科技创新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等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致用”理念 篇7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 源自1933年诞生于黄浦江畔的上海大公职业学校, 经历了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上海船舶工业学校等时期, 1970年迁至镇江, 更名为镇江船舶工业学校, 1978年升格为镇江船舶学院, 1993年更名为华东船舶工业学院。1999年江苏省江海贸易学校并入, 2000年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与学校合并。2004年学校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201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签署共建江苏科技大学协议。

学校设有14个学院, 59个本科专业 (含方向) , 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会计硕士等4个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类型, 其中工程硕士有10个培养领域。拥有1个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2个江苏省“十二五”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十二五”一级学科重点 (培育) 学科、1个江苏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4个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学科梯队, 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级示范中心1个, 省级11个, 校级9个。另外还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拥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11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 2个国家级“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5个江苏省卓越工程师 (软件类) 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7个省级重点专业 (类) 建设项目;近年来获得9门省级精品课程, 先后获省级一、二等教学成果奖多项。

学校现有镇江东、南、西3个校区和张家港校区, 占地2500余亩。现有教职工2000余名, 其中专任教师1164名。具有正高职称人员156名, 副高职称人员494名。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9名, 全国优秀教师1名, 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江苏特聘教授3名、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5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12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21人。

学校现有纸质图书189.8万多册, 电子图书53万多种, 主办有《江苏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中国蚕业》、《蚕业科学》等公开出版学术刊物。

截止2013年底, 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三亿一千五百余万元, 教学科研设备总台套数两万六千三十余台 (套) 。

学校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 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开发型高等工程实用人才, 人才培养质量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面向全国招生, 现有在校研究生2800余人 (含专业学位研究生) , 普通本科生近21900人 (含苏州理工学院5964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我校设立了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 在校国防生201名。学校享有“造船工程师摇篮”的美誉, 毕业生就业率每年保持在95%以上。

学校历来重视科学研究, 形成了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高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相互紧密结合的科研工作格局, 先后承担了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国防军工课题在内的一批高水平研究课题。近五年来, 获得国家级项目137项、省部级项目296项、科技经费6.6亿元、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55项, 其中一等奖4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发表、交流论文10600篇;合作参与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项;专利授权402项。学校积极争取科研基础平台建设项目, 全面提升科研能力和条件, 拥有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示范机构;2个农业部、2个省教育厅和1个中国农科院重点实验室;2个江苏省发改委工程实验室;2个省科技厅、3个农业部、3个中国农科院和1个省农林厅科技公共服务平台;2个省级技术转移中心;3个省教育厅科研创新团队;与企业合作共建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 (开发) 中心。

学校不断拓宽办学途径, 积极开展教育、科技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海军政治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舰船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俄罗斯、乌克兰、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印度、日本等国积极开展合作科研和合作办学。与江南造船集团公司等一批著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英国劳氏船级社、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熔盛重工集团、美特科技 (苏州) 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在学校设立各类奖助学金20多项, 年奖助学金总额近1700万元。

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 先后荣获江苏省高校校风建设优秀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科技创新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等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在兴趣教学中学以致用 篇8

1 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学习的强烈求知兴趣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 低年级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逻辑思维的能力处在萌芽之中。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在教学实施中, 我的做法是:编好前奏, 先声夺人。学生首次进机房, 我放映介绍计算机应用的精美视频, 展示用计算机制作的电子板报、幻灯片、动画片头、商业广告、电子游戏等, 调动他们的兴趣和求学欲。接着, 我才有意识地告诉他们哪是主机、显示器等硬件以及如何开机、关机, 什么是操作系统等。为学生保持持续、高涨的热情推出了一个良好的前奏。类似这种“前奏”不仅在学习本课程的开始运用, 在普通节次教学中也频频亮相, 学生因而乐此不疲。由于生活经验和学习技能的初步发展, 在低年级上信息技术课的知识非常困难。但是孩子们对有动感、有情节故事和有强烈色彩的东西有好奇心。我利用这个特点涉及了与教学有关的动画片, 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在导课中, 我将教学内容编制成动画故事并配上优美的音乐, 让学生欣赏, 等他们沉浸在奇妙的故事和场景中时, 慢慢停下来告诉他们这些都是计算机制作出来的, 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再讲解计算机的神奇功能, 使学生产生最初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讲解中我给孩子们一组时间数据, 让孩子们猜测第一台计算机是什么时间出生的?孩子们都很积极地投入到热烈的讨论中。我再加以正确引导后可以简单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 并请他们展开讨论:想像今后的计算机会发展成什么样?通过这些问题, 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大大开拓了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例如, 在教学《画图》一课动手环节, 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让学生自由想象, 设计想象的作品, 通过画图工具描绘各种喜爱的图画, 慢慢摸索画图工具的使用。若学生在画图过程中发现问题, 我加以引导和指点, 最后进行成果展示, 评选出最优秀作品, 给予“操作小能手”称号, 并鼓励其他同学向小能手学习。这样通过探求新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总结的活动, 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我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兴趣不同, 组织一些不同层次的兴趣小组, 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例如汉字输入、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网页制作基础等。学校也可通过各种竞赛活动, 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指法输入比赛”、“中文输入比赛”、“绘图比赛”、“优秀电子报刊展示”、“网页制作比赛”等。通过这一系列的竞赛活动,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电脑操作水平。也可把学生的作品放在校园网上展示, 一段时间后, 组织评比、总结、反馈, 对好的作品予以表扬。展示学生的作品 (包括展示其操作过程与最终成果) , 对于被展示者来说是一种鼓励, 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是树立了一个追赶的目标, 是一种鞭策。比如我在教学电脑画图这一课时, 先通过电脑演示几幅精美的电脑图画, 当学生边欣赏边赞叹时, 我趁机插入:“同学们, 这些图画美不美啊?它们都是通过电脑画出来的。其实很容易, 你们只要通过今天的学习, 也能画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提高了。

2 游戏导学, 提高学习效果

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 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于小学生年龄小, 好动性、好奇性强, 而对于单调的练习感到厌烦。经过充分考虑、分析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我就适当地采用一些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配合教材内容, 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一些既适合小学生又具有很强趣味性的游戏软件。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 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 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 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 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 学生学得就很认真。又如:计算游戏、拼图、简易加法、赛车等游戏, 这些富有童趣的游戏, 深深地吸引着学生, 学生在忘情地玩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把指法练熟了, 懂得了平常课堂中很难理解的回车键、空白键、换档键、光标键、退格键、功能键的作用与使用。由于游戏中巧妙地设置一些障碍和关卡, 迫使学生去理解键盘上的一些键的功能与使用, 这样他们就在无形中学会了键盘的使用。如果强行让他们去学习理论知识, 背熟键盘字母排列、键盘功能, 学习效果不见得会很好, 同时学生也没有更大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实践, 我认为正确地引导小学生玩电脑游戏是利多弊少。使我体会到:“电脑游戏是通往电脑世界的捷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但电脑游戏的取材和活动时间必须要严格控制, 要选择优秀的适合学生的游戏, 更要强调趣味、益智、学习的功能。

3 探索求知, 强调重点

探索式教法就是指针对某一特殊的教学内容, 教师先进行简单提示或不作讲解, 只是给学生一个任务, 让其自己完成。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探索知识, 完成学习任务。应用这种教学方法, 教师应扮演好引路人和鼓手两个角色, 多鼓励学生去探索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多给予学生创造一些探索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条件, 多帮助和开导后进生的思路, 使探索过程顺利地进行下去。如在进行用自选图形画图教学时, 上课时就告诉学生自选图形在什么地方;插入—图片—自选图形, 然后就给出一幅用自选图形画的图, 让学生用自选图形把它画出来。画这种幅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探索: (1) 怎样用自选图形画出图形来; (2) 改变自选图形的大小; (3) 移动自选图形的位置; (4) 给自选图形填色; (5) 在自选图形上写字; (6) 改变自选图形的形式和方向。采用探索式进行教学, 多用于趣味性强, 既有一定的难度, 而难度又不是很大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自学能力, 使学生主动求知, 活跃课堂, 增强学生间相互学习和相互帮助的能力, 又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 突出教学的重点。在探索式学习中, 主要的不是对目标课题的学习, 而是学习者对知识的探索过程, 是学习者在探索知识过程中的思维飞跃。

总之, 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多方面的, 只要我们把它放到首位来抓, 并注意在教学导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入手,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真正的主人,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并且能不断的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轻松的、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氛围中, 让学生学得主动、活泼, 只有这样, 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就会长久不衰, 持之以恒。

摘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用”, 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让所学的知识为自己服务。

关键词:兴趣,游戏,探索,学生

参考文献

上一篇:节细胞神经瘤下一篇:肺部感染性